争鸣与创新——中医学术流派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6 05:05:55

点击下载

作者: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课题组 编著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争鸣与创新——中医学术流派研究

争鸣与创新——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争鸣与创新——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作者: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课题组[编著]排版:辛萌哒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1-01ISBN:9787508065458本书由华夏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一)

学术流派、学派、流派、医派,这些概念屡屡见诸中医的教科书、著作、论文中,它们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学术流派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曾经起过什么样的作用?当代中医学术发展是否需要学术流派?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医学术界。

中医学术流派是在长期的学术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曾出现过众多的医学流派,而各学术流派之间的争鸣、渗透与融合,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临床疗效不断提高,最终形成了中医学“一源多流”的学术特色。自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出“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以来,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代不乏人。近代著名学者谢观先生在《中国医学源流论》中提出有刘河间学派、李东垣学派、张景岳学派、薛立斋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作为中医学术流派之最早开拓者,厥功至伟。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是当代中医界第一个明确指出学术流派判断标准的学者:“凡一学派之成立,必有其内在的联系,否则,便无学派之可言。此说诚是也,所谓内在联系,不外两端:一者,师门授受,或亲炙,或私淑,各承其说而光大之。一者,学术见解之不一致,各张其立说,影响于人。”质言之,一是师承,二是学说。

但是,如何认识中医学术流派与中医学发展的关系,中医学在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流派和学术特色如何,目前中医学术流派的继承和发展状况怎样,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如何促进中医的继承与创新,中医学保持特色、发挥优势是否需要发挥中医学术流派的作用,等等,还缺乏系统、细致、深入的研究。

针对这一问题,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教授曾多次要求将这一问题作为中医学保持特色、发挥优势的重要课题加以研究。2006年2月11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北京召开“中医药特色优势及古今学术流派研究专家座谈会”。佘靖副部长在会议讲话中指出,历史上中医教育主要以师承为主,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术流派,这些学术流派共同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目前,开展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工作,不仅要梳理民国以前的学术脉络,还应做好新时期学术流派的梳理、划分工作,可以按地域、按师承、按专业领域等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发展规律,为提高中医药队伍素质和临床水平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随即将“中医学术流派”确定为局重点课题,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实施。(二)

本课题的研究过程简述如下:

1.进行深入扎实的文献研究

通过扎实、有效的“辨彰学术、考镜源流”工作,课题组对学术流派的概念进行了疏证,研究了中医学术流派的评价方法,分析了中医古代学术流派的形成原因、学术流派对古代中医学传承和发展的影响、古代中医学术流派繁荣的经验与启示、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与中医发展的辩证关系等问题。

2.制定系统完善的工作文件

制定了《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实施方案》、《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大纲(古代部分)》、《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大纲(现代部分)》、《调查问卷1(群众)》、《调查问卷2(名医)》、《调查问卷3(中医药教育管理)》、《调查问卷4(中医药行政管理)》、《调查问卷5(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调查问卷6(西医师)》、《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现状调查表(A)》、《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现状调查表(B)》、《名老中医访谈提纲》、《省级中医院座谈会提纲》、《中医药高等院校座谈会提纲》、《现代中医学术流派评价要素问卷》、《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现状与评价要素研究》等16个工作文件,保证了课题的顺利开展。

3.召开一系列工作会议

2006年3月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等领导和专家在山东中医药大学主持召开“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专家座谈会”。确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牵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设立“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课题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课题的组织实施。2006年3月30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北京召开课题进展情况汇报会。王振国教授代表课题组汇报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总体研究方案。2006年4月17~18日,“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启动工作会议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医史文献分会主任委员高文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李经纬、黄龙祥,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钱超尘,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欧阳兵以及来自全国13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课题工作组骨干成员共31人出席会议。与会专家们根据各自对学术流派研究的进展以及地域性学术流派的研究现状和工作基础,主动申请承担不同地域医学流派的研究任务,形成了协作分工的初步方案。2006年8月8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北京召开课题进展情况汇报会,王振国代表课题组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和专家组汇报研究进展。2006年8月10~13日,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第三次专家工作会议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医史文献分会主任委员高文柱,著名医史文献学家余瀛鳌、张灿玾、钱超尘等4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着重讨论了中医学术流派的历史、现状以及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回顾和交流了半年来各地研究的进展,并确立以地域性流派为主干,全面梳理中医学术流派近现代发展脉络。2006年12月14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科研课题汇报会在京举行。佘靖副部长等领导和专家听取了王振国教授的汇报,讨论了课题组提交的古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2006年12月20日,在广州举行第二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暨“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颁奖大会期间,课题组就课题研究相关问题及所形成的两个研究报告进行了专家咨询、调研工作,向邓铁涛、朱良春等先生征询意见,并召开了专家组工作会,钱超尘、鲁兆麟等专家出席会议。

4.组织全国性问卷调查

根据课题组制定的《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现状评价要素体系》,课题组于2006年6月25日~30日,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了问卷咨询和调研。对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研究理念、研究方法、评价标准、突出问题,30余位专家提出了重要建议。对有关具体的评价要素条目,专家从修正、补充、完善、细化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精确而中肯的建议。

2006年8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们向全国名老中医、中医师、西医师、中医药教育管理者、中医药行业管理者、家传中医师和群众发放了不同类型的调查表与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调查表及问卷1558份,为全面了解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现状,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5.在部分省市进行实地考察

除各省市参与课题的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学术流派研究外,课题组还组成多个调研小

组,到福建、河南、广西、湖南、上海等省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调研内容包括社会各阶层对中医学的态度、业内人士对中医学术流派的认识、现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与发展现状等方面,并形成了丰富翔实的调研报告。(三)

本课题主要研究成果是《古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报告》和《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报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项工作,大大推动了全国中医学术界对学术流派进行总结与研究的热情,产生了一批研究论文。各地专家先后向课题组提交研究论文60余篇,还有很多研究者在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学术流派研究的消息后,主动与课题组联系,提供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的相关材料、信息或研究论文。2009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在北京召开课题验收会,以李振吉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对课题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本研究采取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典型流派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名家访谈、集体讨论、专家论证、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现状进行了全面研究,获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得出了关于当前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状况的客观评价与建议,对于加强中医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课题组提交的研究报告和相关研究“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系统、深入地研究,促进学术流派的传承、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促进了中医行业和社会各界对中医学术流派认识的深化,带动了相关研究向纵深发展,对推动中医学术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会后,我们又根据专家意见对报告进行了进一步修改。

本次将研究成果结集出版,定名为《争鸣与创新——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结集整理的过程,是我们重新认识中医学术流派,系统回顾研究甘苦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见证全国从学术流派论文寥若辰星、学术流派隐晦不显,到论文迅速增加、著作成批出版、各流派百花齐放的过程。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我们以《古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报告》和《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报告》为基础,撰写了《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概论》,包括古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和现代学术流派研究两部分。古代学术流派研究部分疏理了学术流派概念,研究了判断学术流派形成和存在的标准,确立了中医学术流派的划分方法,探讨了中医古代学术流派的形成原因,分析了学术流派对古代中医学传承和发展的影响,揭示了古代中医学术流派繁荣的经验与启示;现代学术流派研究部分探讨了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评价标准,分析了现代中医学术流派调研结果,总结了现代中医学术流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发展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的对策与建议。

第二,《中医学术流派论文集粹》是从5年来课题组和各地专家提交的论文中精选的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34篇,大致可分为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相关理论问题探讨、地域性医学流派研究、临床各科医学流派研究、特殊文化背景下的医学流派研究等几个方面,初步展示了中医学术流派的丰富多彩的面貌。这些论文或报告形式不一,视角各异。尽管流派确立的条件或许还不成熟,理论与技法的特点或许还有争论,但毕竟是第一次尝试对中医学术流派画一个前所未能画出的轮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中医学术学派的研究和发展,总是有所启发的。

第三,《中医学术流派考察报告》是各地原始调研与考察报告的集结。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与帮助下,课题组向全国范围内的名老中医、中医师、西医师、中医药教育管理者、中医药行业管理者、家传中医师和群众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在福建、河南、广西、湖南、山东等省份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考察报告,真实地记录了业内人士对中医学术流派的认识、现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与发展现状。

课题的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很大反响,《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曾多次报道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健康报》并以“专版”形式对中医学术流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全面报道。国家科技部也将“当代名老中医学术流派分析整理研究”列入“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本书将相关媒体的报道附录于后,作为这一研究过程的见证。

深入研究和发展中医学术流派,不仅能丰富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还能为中医药学的学术进步产生重要、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能提高学者的理论水平与临床经验,还有助于从更深层次揭示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外部条件,加强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经验的传承,为当今中医药学术研究方向的定位及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不仅是抓好继承创新,切实推进中医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造就新一代名中医的重要途径,可以给当代中医药工作者带来更多的启迪,产生出更多的新理论、新思维、新方法,使中医药学术在发展中完善,临床水平在实践中提高,中医药事业在创新中繁荣。

在研究成果出版之际,我们要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本研究的领导、专家的指导与帮助!特别感谢全国200余位名老中医及其500余位学术传承人的理解、支持与合作。是大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拳拳之心、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成就了这份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课题组2010年12月上编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概论古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1 学术流派概念疏正

学术流派,是“学派”与“流派”的泛称。目前中医学界在探讨学术流派的教材、著作和论文中,有称学派者,有称流派者,也有称医派者,一般并无严格的区别。但严格说来,这几个概念并不完全相同,而“概念是思维之砖”,因此,有必要先对它们进行一番概念上的疏正。1.1 辞典、百科全书、论文中的定义

1.1.1 学派《汉语大词典》:“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观点不同而形成的派[1]别。”《中文大辞典》:“谓讲学家之宗派也。黄宗羲之宋元学案、万斯[2]同之儒林宗派皆专言汉宋学派之书也。”《辞海》:“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如:紫[3]阳(朱熹)学派;姚江(王守仁)学派。”[4]“学派:谓讲学者各承师说,自成之派别。”[5]“学派:同一学科中由于学说、观点不同而形成的派别。”“学派: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由学术观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批科学家所形成的派别。例如,法国布尔巴基学派、量子力学中的哥本哈根学派、遗传学中的摩尔根学派和米丘林学派等。科学[6]上不同学派的争论,可以促进科学的发展。”[7]“学派:指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科学学派:科学共同体的一种形式。指具有共同学术观点的相对稳定的科学家团体,具有学说、共同体和带头人三要素,它是科学[8]探索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对科学发展起巨大作用。”“同一学科内坚持某些基本相同的学术观点并有较大影响的这类[9]科学家队伍,称为学派。”“科学学派是科学家的一种特殊的创造性联合,它是在科学带头人领导下的某一科学方向上,具有高度技能的几代研究者的创造性合[10]作。”“所谓学派,就是在同一门的某个学科中因为具有不同的独到见解、风格、成就,各自获得—定人们的师承而形成的不同流派。”[11]“学派是以某种独特的理论主张或独特的方法、技艺为基础而形[12]成的学术群体。”“一门学问中,由于师承关系组成的基本观点相同的科学家共同[13]体。”

学派,“是指在同一学科领域,对带有根本性的学术问题持共同[14]见解的科学家群体。”

综观上述所引,对于学派的解释虽然各不相同,但各种解释却有一个共识:一是学派限于同一学科领域,二是学派是科学家共同体,三是师承关系是学派形成的主要原因,四是同一学派对某一学科的基本问题有共同的学术观点。质言之,学派都有其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并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其学说为学术界所公认与推崇,甚至具有奠基意义。其内部是一个具有向心力、凝聚力的学者群,其外部通常表现为颇具学术竞争力的学术派别。

1.1.2 流派[15]《汉语大词典》:“文艺、学术等方面的派别。”《中文大辞典》:“水之支流曰流派。今谓一种学术因从众传授互[16]相歧异而各成派别者亦曰流派。按此与流别略同。”而关于“流别”的解释则是:“一,水歧分之谓也……二,世亦谓人品学术等派[17]别曰流别。”《辞海》:“一,水的支流。二,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18][19]《现代汉语词典》:“指学术思想或文艺创作方面的派别。”“流派,是指在当时的文坛上的一批成名作家以他们在文学创作[20]的理论与实践上的某种共同的特点所形成的派别。”“同一时代、同一国家的作家,由于思想、艺术、志趣的一致,或组织文学团体,或结成亲密友谊,或在文学上相互支持,且在他们[21]的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相近、相似的风格的,叫做文学流派。”“文艺方面的流派,自古有之。由于志同道合,观点一致,作风[22]相似,蔚然成派,影响一时,及于后代。”“所谓流派,就是由思想倾向大体相同,在创作上又具有相近的[23]艺术风格的作家或艺术家自然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群体。”

我们搜集到的关于流派的定义,虽然不像学派那么多,但已颇能说明问题了。流派主要指的是学术思想或文艺创作方面的派别,仅限于一种学术内部,具有相同思想倾向、相似风格的群体。1.2 我们的定义

全面分析上述辞典、百科全书和有关论文中关于学派、流派概念的解释,虽然各家所论并不完全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很明确的:学派与流派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和范畴。有“学”才有“流”,无“学”也就谈不上“流”。学派犹如江河之源,流派是学派下的“支流”,它们均不是从天而降,而是从前人那里继承下来的,正如潺潺的小溪、滚滚的江河和滔滔的大海,无不有其源头一样。它们之间的区别恰如“百川归海”和“独流注泽”的区别:没有众多潺动的波流万水同向地奔向大海,也就不可能汇合成浩瀚无垠、宽阔博大的海洋;孤独独的一条溪流,充其量也不过只能形成一汪曲泽,且存在着干涸的危险。

学派是“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观点不同而形成的派别”,流派是“一种学术因从众传授互相歧异而各成派别者亦曰流派”,由此可知,二者的内涵和外延是不相同的,“学派”是指一门学科中的派别,“流派”是指一种学术中的派别。学派要以“学说”作为基础,学说是形成学派的要素,即学术上自成系统的主张与风格;流派则侧重于“流”,是“支流”、“流别”的意思,强调分歧,强调观点的鲜明与独特,不一定都要有系统的学说。只要主张、见解、倾向基本一致,即可称之为流派,因此,技术、方法上的分歧,也可以形成流派。

从实践中看,流派发展到一定程度,独特的实践和理论上升为系统的学说时,就形成了学派;学派发展到一定程度,内部进一步发展或分化,也可能形成不同的流别。

在本研究中,我们所遵从的定义是:

学派是指同一门类的某个学科中因不同的师承而形成的以某种独特的理论主张或独特的方法为基础的不同学术派别。

流派是指同一个学科内因不同的师承而形成的以独特的研究旨趣、技艺、方法为基础的不同学术流别。1.3 中医学派与中医流派

1.3.1 学界已有认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云:“在中医学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所形成的群体和派别。这种因学术主旨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学派,是中医[24]历史发展中极为突出的医学现象。”

魏稼先生说:“所谓针灸流派,乃指针灸学术观点、见解、主[25]张、倾向、理论基本相同的学者所形成的派别而言。”

徐国经先生云:“中医学术流派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应有一个有影响的、著有一部或数部传世之作的学术带头人,即宗师;第二,有一个或一批跟随宗师的弟子(或亲炙,或私淑),他们在继承宗师的基础上有新的认识和发挥,其本身必须具有较高的学[26]术水平,对后世的学术发展曾做出一定的贡献。”

盛维忠先生说:“一种新学说出现之后,必须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附和,这部分人主要体现在师承关系上。他们以新学说为中心,遵其理,循其法,逐渐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于是才可称之为学[27]派。”

孟庆云先生云:“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由于学术主旨不同,学说、观点之异,其学术队伍中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医学家发展承传的群[28]体称为学派。”

1.3.2 我们的理解“学派”、“流派”并不是中医学所独有的概念和范畴,因此,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再自己制定一个关于“中医学派”或“中医流派”的定义了,完全可以在前述“学派”、“流派”概念的基础上稍作限定或修饰即可,实际上,这也是目前其他学界处理此类问题的通行做法。基于此种认识,我们是否可以如下定义:

中医学派是指中医学的某个学科中因不同的师承而形成的以某种独特的理论主张或独特的方法、技艺为基础的不同学术派别。

中医流派则是指中医学同一个学科内因不同的师承而形成的以独特的研究旨趣、技艺、方法为基础的不同学术流别。

1.3.3 医派的含义及其与学派、流派的关系“医派”一词,各种工具书均未见著录,但中医学界却不乏有使用此语的。据初步考证,以其名之的学术流派有:永嘉医派、钱塘医派、吴中医派、孟河医派等。先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对“医派”进行界定的,然后再分析其与学派、流派的关系。《永嘉医派研究》一书开篇即云:“温州,东晋时为永嘉郡,宋代下辖永嘉、乐清、瑞安、平阳四县,州治即在永嘉县,所以习称温州为永嘉。以叶适为代表的主张事功学说的一批温州学者,史称‘永嘉学派’,循例我们称同时活跃在温州的一批医学家为‘永嘉医[29]派’。”“钱塘医派”——“自明末清初以降,下迄清末光绪年间的二百余年中,浙江钱塘(今杭州)的医学形势可谓盛极一时。涌现出了以卢之颐为前驱者、张卿子为开山祖、张志聪为核心人物,并由高世栻、仲学辂为传承代表,周围汇集了有明确的同门和师生关系的医家共40余人的医学流派,人称‘钱塘医派’。‘钱塘医派’以侣山堂为主要活动场所,集讲学、研经与诊疗为一体,把维护旧论作为学术主张,研究的内容遍及医经、临床和本草。并且问世了丰富的学术著作。”[30]“吴中医派”——“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古称吴中、吴郡、吴门。苏州地区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创建出了绚丽多彩的‘吴文化’。吴医是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吴中医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苏州历代名医辈出,见诸记载的有1400余人,著作600余种,为国内其他地区所罕见,并涌现出了以温病学派为代表的吴门医[31]派。”“孟河医派”——“孟河,古时谓南兰陵,南朝宋置南陵郡,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西北孟河镇。自明末至近代,医家日益增多。时贤吴中泰言孟河‘山明水秀,人文汇集,堪称名医之乡’(见《孟河马培之医案医论精要》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孟河医家各见特长,逐渐形成一派,丰富了伟大的祖国医学宝库,为人民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孟河学派以费、丁、马、巢四家为最[32]著,以费伯雄、丁甘仁、马培之、巢崇山为代表,名噪世代。”

综观上述所引,由“以叶适为代表的主张事功学说的一批温州学者,史称‘永嘉学派’,循例我们称同时活跃在温州的一批医学家为‘永嘉医派’”、“吴医是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吴中医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苏州历代名医辈出,见诸记载的有1400余人,著作600余种,为国内其他地区所罕见,并涌现出了以温病学派为代表的吴门医派”等论述何以树立“医派”这一名目的因由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医派”即是“医学学派”的简称。再者,“钱塘[33]医派”亦有称为“钱塘学派”者,也可作为其旁证。在一个地区,“医派”往往与其他艺术、文学流派同时并存,如“岭南画派”、“吴中画派”等等。

我们认为,“医派”属于地域性医学学派之范畴,是“医学学派”的简称,其下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再划分流派。2 判断学术流派形成和存在的标准研究2.1 文化界的判断要素

文化界关于学术流派形成的判断标准,并未达成一个共识,但已经基本趋于一致的认识,大约有以下几个要素:

2.1.1 学派必须始于“学”

决定真正有生命力的学派形成的关键,在于它在学术上,从内容到风格都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换言之,对某一学科的基本问题或重大问题,有着共同的或相近的学术观点,是学派赖以形成和存在的最基本因素。这些相同或相近的学术观点,恰如一根强有力的纽带将其紧密地维系在一起,并形成大体一致的共识。这些共识是学派的最重要特征,是判断学术派别的主要标准之一。

2.1.2 学派必须有“开山鼻祖”

纵观历史,凡属有生命力的学派,总是先有一位或几位学者,在某一门或一系列学科的研究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进行了反复严肃地论证,从而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精辟见解,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术体系和独特风格,在一定的时代条件下和学术范围内给人们以启迪,由此吸引和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后来者,赢得了他们的崇拜和支持,再经过他们的不断补充、匡正、加深、加细,蔚然而成独树一帜的学派。普列汉诺夫曾说过:“在一个天才人物周围通常有整个学派出现。”古今中外,存在着众多以人命名的学派,即是其最有力的证据。

2.1.3 学派应当形成一个“科学共同体”

一个学派,不仅其学说为当时学术界所公认与推崇,甚至具有奠基意义,而且都有其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并在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其内部形成一个具有向心力、凝聚力的学者群,其外部则表现为颇具学术竞争力的学术派别。

2.1.4 学派大多有相同或类似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指为从事某种研究而采用的行为方式和手段的总和,虽然可将其划分为专门研究方法、一般研究方法和根本研究方法,但共同的研究方法为该学派所有的“科学共同体”所遵循,则是判断一个学派形成的另一重要特征。这是因为,首先由于同一学派研究对象的一致性,限制了对该学科进行研究的方法的范围;其次由于学派的师承关系、地域关系,作为师徒或同乡的“科学共同体”,其研究方法可能代代相传或相互影响,从而研究方法趋于一致;再者,由于同一学派所处的相近的社会环境、科技环境也决定了研究方法的相似性。

2.1.5 学派有着不同的地域风格

虽然学派的“共同体”是同时代的或是隔代私淑结成的师生,他们在思考问题的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手段等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遗传”基因,但地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谚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地域文化的积淀是造就不同风格学派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说学派的基本观点是树干,那么学派的风格就是繁茂的枝叶,显示着学派独特的生命力。在学术史上,以地域相称的学派,中外皆有之。

2.1.6 学派必须“持之有效,言之有理”

历史上的学派,其贡献卓著、影响较大者,无不是自觉地围绕当时的历史主题,进行认真的探索思考,相互争辩,相互渗透,从而做出一定真理性的回答,形成风格独特的学派。反之,则会出现被恩格斯讥之为“高超的胡说的东西”而成为历史上的笑料。

2.1.7 有思潮才会有学派

思潮孕育和产生着学派,学派既在思潮中游泳,又为思潮推波助澜,有思潮就会形成学派,这是历史的必然现象。所谓思潮,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个或几个认识对象上,并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认识运动。“思”与“潮”虽有联系,但并不能划等号。梁启超先生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质言之,任何学派,均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综上所述,学术流派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本质特性:①独特性:独特性是学派的本质,也是学派的生命。不亮出鲜明的旗帜,当然无所谓学派。任何一个学派总要强调什么,否定什么,有一个理论上的核心,表现在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理论体系,这是不同的学术流派之间相区别的最根本特征。不同的学术流派之间的根本区别正是在于它们在问题的提出、理解、解决及解释框架上体现出的差异。②群体性:学术流派不是个别人的理论主张,而是一种学术共同体共同努力的产物。它有自己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也有自己的追随者、实践者。③实践性:学术流派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和实际成效。我们认为完全可以将其作为判断一个学派是否存在的标准。2.2 中医学界的判断标准

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是中医学界第一个明确提出学术流派判断标准的学者:“凡一学派之成立,必有其内在的联系,否则,便无学派之可言。此说诚是也,所谓内在联系,不外两端:一者,师门授受,或亲炙,或私淑,各承其说而光大之。一者,学术见解之不一致,[34]各张其立说,影响于人。”质言之,一是师承,二是学说。

陈大舜教授在此基础上补充曰:“第一,一个学派必须有一定的中心学术思想或中心研究课题。”“第二,一个学派必须有一批比较著名的人物,从事于其学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即学派的产生离不开人,但一个人不能形成一个学派,必须有一批人(一支人才链)才能构成一个学派。即一位名家创立某一学说后,有人尊崇、信仰、继承和研究,就自然形成一个学术派别。他们既有直接师承,也可间接私淑,自为统系,形成学派。”“第三,一个学派必须有著作传世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这种影响不但在当时当地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甚至是历史性的作用。”总之,“学术思想——人才链——著作和影响,是构成学派的三项标准,也是构成学派的三大[35]要素,三者之间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孟庆云教授亦云:“一般来说,一个学派的形成应具备三项条件:一是一个或几个有影响有威望的学术带头人,也就是宗师;一是一部或数部反映这派观点的传世之作,并保持该学派的研究方法和学术风格;三是有一大批跟随宗师(包括家传和私淑)的弟子,他们本身也必须是具有一定学术水平[36]的人才。”胡滨先生也说:“中医学术流派的主要条件,或者说判断标准,即,第一,首先要有代表人物。这个或这些人物可以是宗师,也可以是其继承者,但这个或这些人物必须是其鲜明学术观点的提出者,是一个或一些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第二,要有一批传承和发展其学说的人物。因为学术流派要‘流’,不‘流’则何谈对后世影响;再说,既是‘派’,总得有几个人物,个人何以成派。但这些传承者不必非是亲炙或私淑的师承关系。第三,在学术上要有创新,在理论或方法上标新立异,旗帜鲜明,或者在一门学问之中创立了新的学说,或者提出了该学说中不同的学术观点,或者治学上有独特的风格与方法。第四,要有一些代表著作,这些著作要能记载和反映该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与治学方法。如果简单归纳,只有三条标准,即[37]代表性人物、代表性观点与代表性著作。”即使倡导“中医现代学派”已经形成和存在的学者也认为:“任何学术流派都有一些比较著名的人物来领导一批人从事某个方面的中心研究课题,形成一定的学术思想,有相关的名著流传于世,并且都有自己的特征,而中医现[38]代学派也同样具有自己的特征。”

总之,中医学界关于学术流派的判定标准,与前述文化界判断要素中的前三条完全一致,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是经得住实践检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判定标准,便言之:

一个学术流派必须以某一位或几位著名医家为核心,并汇集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形成了具有明显的师承关系且学术实力雄厚的团队。

一个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其所关注的主题必须具有一致性或基本稳定性,否则,难以不断发展完善,也不会形成学派。不同的学者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学术思想,是识别学术流派的最重要特征。

学术著作是反映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的最好载体,是学术流派得以继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2.3 我们的意见

学术流派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从性质上来划分,中国古代的学派有两类:一类是意识形式的学派,它存在于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中,即存在于哲学、宗教、文学、史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之中;另一类是技术形式的学派。这类学派具有独特的理论,特别是具有独特的操作方法和技艺,它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以特有的方式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这种技术形式的学派主要存在于衣、食、住、行、娱乐等领域中。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医学术流派应隶属于技术形式学派的范畴。

虽然中医学具有自己鲜明的学术特色和优势,但中医学术流派毕竟是“学术流派”这一“种概念”下的“属概念”,由此决定了中医学术流派的判断标准也如同其概念的制定一样,无须另起炉灶,应该也必须服从于文化界已经达成的关于判断学派形成和存在标准的一般共识才行,否则,只能是中医学界自己承认的学术流派,外人是不会承认的,也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3 中医学术流派的划分方法3.1 历史回顾

对中医学术流派的划分,因人们的视角不同,所持的划分标准亦不同,历来观点颇不统一,迄今也没有统一的结论。

最先对中医学术流派进行划分者,是近代著名学者谢观先生,其在《中国医学源流论》提出有刘河间学派、李东垣学派、张景岳学派、薛立斋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作为中医学术流派之最早开拓者,厥功至伟。

1961年出版的《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没有划分学术流派,只“是介绍各家的学术思想和其基本内容,并加以分析与讨论”,同时“为了避免授课内容重复,宋代以前的重要论述——‘内经’、‘伤寒论’等以及历代专门研究内经学、伤寒学的各家论说……不另选述;同样,温病学说也有专门课程讲授……也不选述”,因此,所“选列的宋元医家,计有:钱乙、许叔微、陈自明、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八家(王好古、罗天益因均法李杲之学,故附述于李杲之后;王履、汪机因均传朱震亨之学,故附述于朱震亨之后);所选列的明代医家,计有:张介宾、李中梓、赵献可(献可所持的‘命门’学说,因颇同于张介宾,故在介绍张介宾之后附及)三家;所选列的清代医家,计有:喻昌、张璐、徐大椿、王清任、王[39]泰林、吴师机、唐宗海等七家”。

1962年出版的《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中级讲义》也同样如此,“有关《内经》、《伤寒论》、温病的基本理论,以及研究这些理论的各家学说,因有专门课程,本讲义不再重复外,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了宋代以后具有代表性的一十三位有名医家,扼要地介绍了他们[40]的学术见解、重要成就及其宝贵的医疗经验”。

与此同时,著名医史专家范行准先生在其《中国医学史略》(1961年自印本)中探讨了中医学术流派产生和论争的历史,提出了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东垣学派、丹溪学派、折衷学派、服古学派、叛经学派等。范先生旁征博引,见解独特,迥异于当时的中医学院统编教材,惜因其书印数极少,且其本人供职于中医系统之外的军事医学科学院,故知其见解者甚少。

1964年出版的《中医各家学说》(即二版教材)从各家学说形成的概况分析其学术的源流和演变,概括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从《内经》里面,吸取其中有关的部分材料,为之归纳、演绎,成为某一种专门学说”;“另一种亦以《内经》、《难经》等学术思想为依据,结合其临床经验所得,从病机理论上发挥而自成一说者”;第三种类型则是“既学有师承,又能够发挥其所长自成一家言者,如张子和私淑河间火热之论,结合《伤寒论》汗吐下三法的运用,而为攻邪一派;朱震亨再传河间之学,创‘阳有余阴不足’的理论,形成养阴一派;李东垣学于张元素之门,从元素重视五脏虚实补泻的方法,结合《素问》‘土常以生’之说,演变而为《脾胃论》一派”,并“把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祖国医学第一次分析出了”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四个[41]主要的学术流派。

1980年出版的任应秋先生编著的《中医各家学说》“四版教材”在“二版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医经、经方、汇通三个学派”,[42]而以后出版的《中医各家学说》第五、六版教材则提出了伤寒、河间、易水、丹溪、攻邪、温补、温病七个医学流派。鲁兆麟、陈大舜主编的《中医各家学说》则又划分为河间、伤寒、易水、温病、汇通学派。

黄煌主编的《中医临床传统流派》则划分为通俗伤寒派、温疫派、温热派、伏气温热派、经典伤寒派、易水内伤派、丹溪杂病派、辨证伤寒派、经典杂病派、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民间医学派。3.2 问题剖析

3.2.1 混淆了学派与流派的界限

如有学者认为“学派,顾名思义就是学术上的流派。无论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由于师承授受不同,学术见解不一,就可形成[43]不同的学术派别”,全然将“学派”等同于“流派”,甚至有的认为“流派”的概念比“学派”的概念涉及的范围还要大而广。[44]正是由于把学派与流派混为一谈,故而才会另立“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等新学派。再如所谓的“伤寒学派”中庞安时、朱肱、成无己、方有执、柯琴等诸位医家对于《伤寒论》的研究虽有一定的成就,但他们之间既没有师承的关系,而且在学术渊源上也没有什么联系,研究的内容、方法也各不相同,如庞安时治伤寒“主要是从病因、发病入手”;朱肱是“从经络立论”,着重探讨“六经方证的定位与定性问题”;成无己则是全面注释《伤寒论》,并对《伤寒论》五十个主要症状进行了辨析。可见,所谓的伤寒学派之说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但学科之下可以再划分流派,如不赞成进行学派划分的裘沛然教授即云:“治《伤寒学》的流派之始,实为明代方有执侈言错简开其端,后喻嘉言、程郊倩等从之,形成一说,持此论者,常驳斥王叔和与成无己,与之相反,有奉叔和之说的张卿子、张志聪等人另持一说。又有医家,认为《伤寒论》是辨证论治之本,但有利于辨证论治,不[45]必多争论于错简、旧论间,此可称为辨证说。”

3.2.2 搞错了学科与学派的概念《汉书·艺文志》云:“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

详其旨趣,本是将“方技”类的书籍分为四个门类——医经、经方、房中、神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学科”。换言之,即是当时中医学的四个学科门类。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医书在整体上可划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即是其最好的证明,如属于“医经”者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属于“经方”者有《五十二病方》等;属于“房中”者有《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等;属于“神仙”者有《却谷食气》、《导引图》等。“学科”与“学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范畴,因此,将本属于“学科”的“医经”、“经方”作为“学派”,其谬自不待言。学科之下则可再划分学派,如“医经”有黄帝、扁鹊、白氏三家之分,即为其证。

3.2.3 无视师承关系,重立新派《中医各家学说》五、六版教材由四版教材的“河间学派”重立“攻邪学派”、“丹溪学派”,由“易水学派”划分出“温补学派”,对此,任应秋先生早就指出:“传刘完素之学的,有两大医家,一为张从正,一为朱震亨……河间之学到了朱震亨又为之一变,而为河间学[46]派之滋阴论者。”更有学者详论之,谓:“刘完素提出:六气皆能化火之说,侧重外感火热病的研究。其三传弟子朱震亨大倡阳有余而阴不足之说,力主抑制相火,保护阴精,于内伤火热病的研究最有成就。张从正私淑完素之学,虽言风从火化,湿与燥兼,临床也多采用刘氏之方,但不专主‘兼并同化’。唯以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立说。彦修诸子学虽宗丹溪,但不囿于丹溪,主张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河间学派诸家于火热之说,各有发明,各尽其妙用,均足资取法。然而,五版教材却不顾师承,人为地将其划分为河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表面看来纯洁了各派学术观点,实际缩小了河间学派的学术内涵,削弱了河间学派在祖国医学史中的地位。”“易水学派是以脏腑证候的病机及治疗作为研究课题。张元素按脏腑的寒热虚实来分析疾病的发生与演变,对李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创立‘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论点,发明升阳泻火与甘温除热的用药法度,为后世称道。传元素、李杲之学的是王好古,其着重发挥三阴阳虚之证。罗天益师事杲,独详于三焦的辨治。私淑易水学说最有成就的是薛立斋、张介宾、赵养葵及李中梓。薛立斋于临床脾肾并重。张介宾倡‘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之论,创制左归、右归之名方,实为阴阳两补之巨匠。赵养葵侧重肾命水火之说,以肾命概括脾胃。李中梓重视先后二天,兼顾脾肾。易水学派的研究以脏腑病机为核心,特别重视精气虚损一面,尤以脾肾虚损最为突出,临证治疗又偏于温补,故后世径称之为温补学派。五版教材则将易水学派肢解为二,把薛立斋、张介宾、赵养葵、李中梓分出,加上孙一奎而另立温补学派,并称这个学派是在批判明代苦寒时弊的不良风气中崛起。[47]不顾学术思想的渊源,以偏概全,达到了令人费解的地步。”

此外,“温病学派”、“汇通学派”各医家之间也不具有师承关系,因此也不能作为一个学术流派来对待。

综上所述,“学派”的内涵包括了学术思想、人物(代表人物和学术共同体)、著作三个要素,其外延则是指在流派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鲜明学术思想与学术风格、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学术派别。在学术方面具有独特性和系统性是学派形成的根本标志。如中医学术界公认的河间学派、易水学派的形成,都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与临床治疗方法的重要突破。“流派”主要是指因方法、技艺、观点等方面的鲜明独特而形成的派别,有一定的实践者与追随者,但在学术内涵上,则不如“学派”深刻。3.3 我们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框架

3.3.1 传统学派(1)河间学派

①攻邪流派。

②丹溪流派。(2)易水学派

①补土流派。

②温补流派。(3)《内经学》学派

①考据流派。

②分类研究流派。

③专题发挥流派。(4)《伤寒论》学学派

①错简重订流派。

②维护旧论流派。

③辨证论治流派。(5)温病学学派

①温疫流派。

②温热流派。

③湿热流派。

④伏气流派。

3.3.2 地域性医学流派(1)岭南医学。(2)新安医学。(3)吴中医学。(4)孟河医学。(5)永嘉医学。(6)钱塘医学。(7)湖湘医学。

……

3.3.3 中医临床各科中的流派(1)内科临床流派。(2)外科临床流派。(3)妇科临床流派。(4)儿科临床流派。(5)眼科临床流派。(6)喉科临床流派。(7)针灸临床流派。(8)推拿临床流派。(9)骨伤临床流派。

3.3.4 基于文化宗教或特殊学术、生活背景的医学流派(1)儒医。(2)易医。(3)道医。(4)佛医。(5)御医。(6)世医。

……

3.3.5 海外医派

……4 中医古代学术流派形成原因的探讨

由于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人们各自的局限性,在对客观真理的探求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存独到之处,又各有未必精到之处,从而相互质疑问难,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但我们认为:中国古代的社会体制、教育体制及文化背景等存在着便于学派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原因。4.1 中国古代的社会体制与医学流派的形成

中国古代的社会体制使得广大文人学士处于一种下马容易上马难的境地。上马难,是指进入官场极为困难;下马易,是指有因极谏而忤逆圣旨者,有因直言而得罪上司者,有因主持正义而不愿同流合污者,有因感到官场黑暗人事纷争而愿早日退出者,正是因为下马容易上马难,遂在广大文人学士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支配和影响下,不少文人学士因政治上不能施展才华,便把目光转移到了与早年诵读的四书五经关系极为密切的医学。

便言之,中国古代的社会体制造成了“学而优则仕”与学而优不得仕并存、朝士与隐士并存的局面,在知识和人才贫乏的背景上造成知识相对过剩,人才相对过剩,使一大批散落在民间的文人学士把收徒讲学、著书立说看作是惟一的出路和理想的归宿,使一大批士人走上了一条因学而官,辞官为学的道路,这些人构成了古代各种学派的基本力量和社会基础。

关于这一点,金元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明显。金朝统治者任用掌握兵权、钱谷官吏,规定了先女真、次渤海、次契丹、次汉人的四等级顺序,汉人的地位最低,而且女真人为官的相对数比汉人为官的相对数多得多,据《金史·百官志》的统计,明昌四年“见在官万一千四百九十九,内女真四千七百五员,汉人六千七百九十四员”,绝对数量上,汉族官员多于女真官员,但相对数量上则远远不及,这样,金朝统治者便从官吏的质与量上牢牢把关,使汉族士人不能染指实权,因而许多士人被拒于仕门之外,儒士不得不放弃仕途,他们大多转入医门开始习医。金代医学的发达,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与政治方面的民族歧视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元朝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不再隐讳,更加露骨,根据不同的民族和被征服的先后,把全国各民族人民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在官吏任免、法律地位、科举名额和其他权利与义务方面都存在着等级区别。由于政治上极不平等,造成大批士子游离于仕途之外,即“至人不居朝廷,必隐于医”。另一方面,蒙古兵攻城后,尽管杀戳极重,但医生因被视为匠艺而得幸免,医学亦得以保存,当时还规定医户得免一切差役,这些措施提高了医生的积极性,因而对那些儒生文人也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于是出现了“弃向所习举子业,一于医致力焉”的风潮,或者科举不第,干脆业医。如张元素“八岁试童子举,二十七试经义进士,犯庙讳下第,乃去学医”。李杲早年捐资得官,但蒙军入中原以后,为生计所迫,只得行医;朱丹溪少时“从乡先生治经,为举子业”,后又从许谦治理学,然因母病脾,又受其师所托,乃悉焚弃所习举子业,专致力于医。4.2 中国古代的教育体制与医学流派的形成

个人收徒讲学或个人在书院授课是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体制,由师长提出某种学说,众多弟子接受、坚持和奉行这种学说,这样便自然地形成了以师长为奠基人和核心的学派,因此,中国古代的学派一般都是师徒结合型的,便言之,师承教育是学术流派形成的最关键因素。师承师法,通过言传身教,老师的主张及风格耳濡目染为学生们所接受与继承,逐渐形成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的基本观点一致、风格相近、研究方法相似的学派。

但是,有一点需要明确,有些师承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师生可以同代,也可能相隔几朝;通过学术著作隔代相传,虽不是直接的衣钵传人,但同样也能得其学派的思想精髓。学派的传人们大多不仅继承了先师的衣钵,而且融入自己的观点,发展了该学派,有时甚至脱离原派,形成新派。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也是成规模的,但主要是为培养各级医官及御医而设,因此,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是一种跟师学徒制。师长在中国古代医学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弟子通常是终生只接受某一师长的指导和教育,这样,从师就决定了弟子的学习内容、研究特点和发展方向。刘完素门下的弟子,自然而然是研究火热论者,而张元素门下的弟子,则必定重视脏腑病机学说。不仅直接门人如此,即使是私淑或遥从者,也是如此。如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等,虽然不是张元素、李东垣的直接门人,但私淑其学,也依然是以脏腑的生理、病理及其治疗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研究方向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在研究层次上发生了变化,遂蔚然而成温补流派。4.3 中国古代的文化土壤与医学流派的形成

学术流派的形成与社会时代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派与文化的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任何学派都以既定的文化为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学派发展的原因。但是,学派在形成以后,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制约文化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又是学派发展的结果。在中国文化史上,延绵不断地存在过为数众多的学派,存在过许多学派互争雄长的局面,如金元医家学术思想之所以如此活跃,明代温补思想的确立、医学理论的发展决非偶然,而是与宋明理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又如清朝重考据、文献整理,遂形成乾嘉医派。此正如恩格斯所说:“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科学状况却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上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4.4 地域环境因素与中医古代学术流派的形成

空间的接近性,是学派形成的一个有利因素。在学术史上,以地域相称的学派,中外皆有之。空间的接近,使学术交流十分方便,相同的地域,往往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同乡人在心理上便具有某种认同感,在学术观点、思维方式上也容易一致,加之古代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则更加有利于学术流派的形成。

地域环境对学派的形成也起着关键作用,如明清时孟河交通便利,人才汇聚,文风兴盛,文化的繁荣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同业间相互切磋,阐发古典经籍之奥义,或下承诸子百家之说,逐渐形成了孟河医派。孟河学派的形成与孟河有利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的繁荣[48]以及名医辈出密切相关。又如吴中历代医家,既有精湛的临床技术,又有丰富的医学理论,苏州药物资源相当丰富,又有得天独厚的便利地理条件,苏州很早就是药材交流集散之地,远在宋代就有太平惠民药局、济民药局、药材交易市场等,祖传秘方小肆和传统秘制中成药在苏州也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吴中医学有着深厚的医学基础以及大量的古籍文献和丰富多彩的民间单方、验方、祖传秘方,所以[49]发展至明、清时期吴中医学鼎盛。5 学术流派对古代中医学传承和发展的影响5.1 学术流派是医学理论产生的土壤

一个学术流派之所以能够形成和发展,是因为它所提出的理论或方法,是同时代的其他医学学派没有提出或不完全具备的,因而它能够填补医学上的某个空白,即开拓了某一个新的领域,可见,理论创新和独特的方法、技术是医学学派的本质,也是医学学派的生命。纵观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每一个学术流派,莫不如此。

金元医学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百家兴起,标新立异,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学术局面。刘完素同风靡一时的朱肱《活人书》展开了伤寒病究竟为寒为热的争论,将这个历史上的纠葛问题,争出了一个新面貌,引出了一门新学问,认为:“伤寒为作汗之病,乃阳气怫郁,而否极复泰,即热气蒸蒸而为汗出也。如天时阳热亢旱,否极而泰,则复为雨也。故欲雨则天乃郁热,晴霁则天气反凉。人凉则病愈,热在病在。故病寒者,自是寒病,非此汗病之气也。”旗帜鲜明地指出:“伤寒直云热病,诚非寒也。”“六经传授,皆是热证,非有阴寒之病也。”至河间弟子马宗素所著的《伤寒医鉴》,通过将刘氏之说和《活人书》所论进行一一对勘,进一步论证了伤寒为热病,而非阴寒,不能混淆。“《内经》直言伤寒为热病者,言—身为病之热气也。以至仲景直言伤寒者,言外伤之寒邪也。以分风寒暑湿之所伤,主疗不同,故只言伤寒,而不通言热病也”。基于这些与众不同的理论认识,相应的治热以寒的一套治疗方法也随之开拓出来了,从天水散、凉膈散、防风通圣散、双解散至解毒汤、三一承气汤等等,表里双解,以祛邪为先者,成为救命神剂,开辟了温热病治疗的一个新门径。张子和针对当时论病动辄言风冷,滥用温燥,“恶寒喜暖取补”及“闻攻则不悦,闻补则乐之”的社会医疗风气,开展了一场寒热之辩,攻补孰宜的大争论,从而开拓了汗吐下攻邪已病的新境界。其认为:“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揽而留之何也?”主张治病当“先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外来客邪,结搏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可汗而出之;风疾宿食,在膈或上脘,可涌吐而出之;寒湿痼冷,热客下焦,可泄而出之。

正是因为任何一个医学学派的创立和发展,必须提出新的理论或新的学术观点,所以随着一个又一个医学学派的诞生,便有一种又一种新的医学理论得到创立。考察中医学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各种重要的理论和观点,都是由各学派或流派提出的,或者是从各学术流派的争论中受到启发而形成的。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个学术流派都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学术流派是医学理论产生的土壤。5.2 学术流派是医学理论发展的动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