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7 11:40:54

点击下载

作者:高鹏翔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

图解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试读:

前言

人到六十,算是人生寂静快乐的驿站吧。一方面,卸下了重负或者离开工作岗位赋闲在家,该放的全放下了,曾经的许多策身奔劳,许多揪心的事情不再计较,有了充足的时间;一方面,丰富的人生阅历加上经济的宽裕,心情也犹如空中的一只小鸟,自由自在。既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必再为稻粱之谋,干自己不愿干而又不得不干的事;也可以不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可以我行我素,爱上哪儿上哪儿,爱走多远就走多远。爬山涉水、寻古探幽、泼墨挥毫、垂钓奔棋……自寻其乐,自得其乐,仿佛生命得到了全面自由的舒展。然而六十岁的健康却是“风雨飘摇”“风中残烛”的时期,因为这时身体会受到健康方面的各种困扰。一不小心忽视了养生保健、防病,很可能就会身染百病,危及生命。

在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的现代社会,很难让子女们呆在自己的身边照顾自己。有哪位做父母的想给子女添麻烦?所以老年人只能自己关爱自己,自己养生防病,才能身体不生病,人老心不老,高高兴兴长命百岁。

有鉴于此,我们根据老年人的体质和身心特点,突出中医传统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详细阐述了老年人的饮食、常见病、心理、生活禁忌等方面养生防病技巧,力图从多角度、全方位系统阐述老年人养生防病的实际应用,并总结筛选了老年人养生保健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此帮助老年人获得更多饮食上的卫生,心情上的愉悦,身体上的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发现:影响健康的可控制因素占68%,其中,个人生活方式又占可控制因素的88%!这无疑告诉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个人生活方式的良性干预和科学计划赢得健康。正如我国第一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所说:“上工不治已病治末病。”其实,不仅高明的医生如此,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来说,也同样不能等到得了病才去治,而应该在没有得病时就及早预防,加强养生保健,尽量让自己不生病。

因此,我们力求用严谨的态度和简洁的结构,采用通俗化的语言,从实用角度出发,既重视六十岁养生防病的说理性,又注重六十岁养生防病的操作性,力图使六十岁养生防病科学化,便于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在此,我们也希望本书有助于广大老年朋友们用积极、正确的生活理念关照、维护自己的健康,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工作、锻炼、营养、心理调适等诸多因素,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也让自己高高兴兴,长命百岁!

第1章 关爱自己 人生老年才开始

第一节 认识老年人的身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位俱出矣。”这些论述都非常正确地指出了人体衰老的变化,根据中医学“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体表的变化是内脏的反映,也就是说外观的老化是五脏衰弱的表现。

中医视点 肺气不足人衰老

祖国医学认为,肺主呼吸之气。所谓肺主气,是指人身之气均为肺所主。肺主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肺的呼吸功能,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自然界的清气(氧气)被吸入,体内的浊气(二氧化碳)被呼出,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所以说“天气通于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可见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是指肺在真气生成方面的作用。

另外,肺司呼吸的功能还需肾的协作。肺主呼、肾主纳,一呼一纳、一出一入,才能完成呼吸运动。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景岳全书》)之说。正常情况下,气道通畅,呼吸调匀。如因病邪致使气机不畅,肺气壅塞,则呼吸功能失调而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症状。

当人在衰老时,肺气常表现出不足,因而肺呼吸的能力大大减弱。人体所需的清气不足,浊气又不能排出,因而肺的主气作用必然降低。极易出现咳嗽、气喘无力、语声低怯等症状,活动时症状加重。

中医解码 肺功能不足人衰老

人体通过肺,呼出体内的浊气,吸入自然界的清气。正如《中国医学汇海·内景通释》中说:“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出纳自然,乃清浊之交通,人身之橐龠。”人身诸气的生成、运行及功能活动都与肺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人到老年肺气不足,不但引起呼吸功能减弱,而且也会影响真气的生成。从而导致全身性的气虚,出现体倦乏力、气短、自汗等症状。若肺失去了呼吸功能,不能吸清呼浊,机体不能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真气不能生成,肺也就失去了主一身之气的作用。随着呼吸运动的停止,生命也就告终了。因此,只有肺的功能正常,人体才能维持旺盛生机不致衰退,并抵御外邪以免因病夭折。而人衰老时,肺气衰,全身机能都会受到影响,出现不耐劳作。中医VS现代医学现代医学认为,呼吸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它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及由反复分枝的支气管和肺泡组成的肺,其生理功能是进行人体与大自然的气体交换,负责吸进氧气与呼出二氧化碳。人体衰老时,由于骨骼、韧带和胸部肌肉萎缩、硬化,胸廓前后径增大,从而出现“桶状胸”。衰老时除出现桶状胸外,肺组织萎缩、肺泡扩大、泡壁变薄、弹性减弱,使得肺容量有所改变,吸气量和肺活量减小而余气增多。随着衰老的不断进展,肺活量逐年呈直线下降。例如,男子50~59岁为4.0±0.1升;70~79岁为3.2±0.1升。男子平均每年减少26.4毫升,女性平均每年减少21.6毫升。肺的总容量平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减少4.5毫升,最大呼吸容量于30~90岁间可降低近50%。

中医视点 六十岁,心气始衰

对人在衰老时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祖国医学亦有正确认识。《素问》中说:“心主身之血脉”“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天年篇》里指出:“六十岁,心气始衰……气血懈惰。”意思是由于心功能减弱,血液运行无力。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心脏机能衰减。

心脏机能衰减,无力鼓动血脉,故心中空虚而悸动,气促而短,劳则加促。心衰、气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液不能上荣于头部,脉络不充,可见面色白。气虚日久,心阳亦虚,导致阳热温煦功能不足,阴寒之邪阻滞心脉,出现心脉淤阻的病变。临床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晦暗,心胸憋闷或冷痛。

中医解码 心力渐退人衰老

中医认为,循环系统由消化器官吸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生化而成,和心、肝、脾有密切关系,所以有“心主血”“肝藏血”和“脾统血”的说法。人体各种机能活动,都有赖于血液提供营养。血与气是统一的整体,血液在血管内周流全身,一是靠气的推动而运行;二是靠气的收摄作用,使血不溢出到血管外面来。同时,心为生命活动的主宰,它能协调脏腑、运行血脉。若心气虚衰,会影响血脉的功能及神志功能,从而加速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五脏功能减低,血液的营养功能也随之而衰退,心血亦渐不足,心血不足,则神不守舍。因而常易出现健忘、言善误或惊惕等神志失聪的表现,甚至出现病理现象,如“血虚”“血淤”和“出血”等。所以《千金要方》认为,老年以后,“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情”。故中医养生学特别重视对心脏功能的保养,认为“以此养生则寿”。中医VS现代医学现代医学认为,心脏的生理功能类似一个水泵,是推动全身血液流动的器官。心脏到老年期呈褐色萎缩,大小及重量减轻,各瓣膜出现增厚变硬。在老人身上出现的循环系统的改变,大多是由血管硬化所引起。随着年龄的增加,全身的血管特别是动脉,都会逐渐硬化。血管硬化的程度在全身并不都是一致的,有的组织器官硬化早些,有的硬化得晚些。硬化的原因是血管壁内的弹性纤维逐渐变直,出现分叉和断裂,同时钙的含量增加,弹性组织内钙盐沉着。正常情况下,弹性纤维能使大的动脉具有在受血流冲击时扩张和回原复弹的能力,但衰老时,弹性纤维的前述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从而动脉也就失去了弹性。具体表现为:心率一般都减慢,其原因是窦房结的自律性下降使心脏每分钟输出量减少。65岁的老年人与25岁的青年人相比,其心搏出量约减少40%;心脏的潜在力量在70岁时只相当于40岁时的50%。心脏功能下降,可引起心肌纤维变化,心肌淀粉样变化可引起心肌硬化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主动脉瓣钙化等,这些生理变化又都可引起老年性心脏搏出量下降。据测定,人在65岁时心血排出量大约较25岁时减少30%;70岁时心脏的潜在力量是40岁时的50%。这表明老年人心脏功能低下、代偿能力减弱,易引起心功能不全及心率的改变。

中医视点 人衰老脾胃虚

中医学认为食物主要在口腔、胃、脾、肝、小肠、大肠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消化和吸收。中医学常以“脾胃”来概括消化系统。中医的每个消化道器官都有与之相互网络的经络系统,比如胃的经络直接与脾相连,这就说明了中医的胃与脾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胃主受纳,就是胃有接受、容纳食物及初步消化的功能;脾主运化,就是脾有将胃内的食物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以营养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维持生命的功能。脾或胃无论哪一方面功能失调,都会影响消化吸收而产生相应的病征。如胃纳反常可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减少或多食易饥等症状,而脾运失调则表现为食后腹胀、便溏等现象。

人体衰老可导致脾虚不运,从而出现周身乏力、气短懒言、四肢倦怠、食少纳呆、脘腹胀满或疼痛、大便溏泻等症,并且面色萎黄、舌淡、脉沉弱无力。此外,还有脾虚不运而致水湿内停之浮肿,中气下陷之脱肛,脾虚血失统摄之出血等症。这些都是老年脾虚所出现的常见症候。

中医解码 脾胃不纳水谷加速衰老

中医的气化学说还把消化系统的功能归结为肝脾的气化过程。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脾的运化靠肝的疏泄。《素问》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物经脾胃消化后,其精华物质经吸收后输送入肝,靠肝的疏泄气化作用,再把它转化为人体各部所需的营养物质。这种相互转化过程,中医叫它气化过程。肝与胆相表里,肝胆的气化功能相助运转,生化不息。这与现代医学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说法相似。

人到老年,脾胃虚衰,不能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便会出现营养不良、贫血、水肿、气短、头晕、四肢无力等各种各样的疾病或症状,从而加速衰老甚至死亡。如《灵枢·五味篇》里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中医VS现代医学现代医学认为:衰老时,平滑肌纤维及腺体萎缩,胃黏膜变薄,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能力减弱,结肠及胃扩张,故易出现消化不良、便秘及内脏下垂等现象。此外,牙齿及牙齿组织会出现明显的磨损和老化改变,但牙釉质的硬度不发生改变。40~50岁的人,牙齿磨损程度甚至可达髓腔,使牙髓显露。受到磨损的牙齿比较敏感,冷、热食物的刺激均可导致疼痛。由于牙龈萎缩,牙齿的间隙明显增大,牙周膜也逐渐变薄,这些都是使牙齿的动摇性增大的因素。人在衰老时,味蕾减少,由此引起老年人的味觉发生变化,因此老人饮食,口味可能要重些。此外,衰老可导致肝细胞萎缩,纤维组织增生,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合成和储备的蛋白质也减少;胆囊壁、胆管壁变厚,胆囊变小,弹性降低,胆汁浓缩并含有大量胆固醇和胆红质,容易沉积形成胆石。

中医视点 人到老年,肾阳不足

中医学认为,水液的环流代谢,尿液的排泄,与脾阳、肺气、三焦之火有密切关系。在肝主升发的作用下,肾元之气温煦推动中焦脾胃的运化腐熟功能,并得水谷之气的资养,出于上焦,与肺系吸入的天阳之气相合。宗气积于胸中,贯于心脉,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的运行,又在肺主肃降的作用下,下行归肾,阳得阴济,周而复始。只有三焦气化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路径通畅,才能保证人体健康无病。然而伴随着生命的进程,人到老年,肾阳不足,脏腑气化功能日趋低下,则肺、脾、三焦等脏腑在水液环流代谢过程中的功能减退,水液不能正常输泄,故常见到目下如卧蚕状、小便排出无力、夜尿频繁等现象。

中医解码 人到老年,三焦气化失常

中医认为,人体的泌尿系统与肾、膀胱有密切关系。《素问》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诸病源候论》中也说:“肾主水,膀胱为津液之府。此二经为表里,而水行于小肠,入泡者为小便。”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肾与膀胱的功能降低,三焦气化失常,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不畅,从而内生风、火、湿、热诸邪及痰、淤、浊毒等病理产物。这种失常的气化状态因而成为许多老年期疾病发生的根源,促进机体衰老,如此形成“因衰老而易病,因病而加速衰老”的恶性循环。中医VS现代医学现代医学认为:泌尿系统主要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衰老时,肾脏最重要的改变就是肾小球数量逐渐减少。40岁以上的人,肾小球的滤过率每年平均下降1%左右,肾小管也受到动脉硬化的影响。因此,老年人的肾脏清除废物和重吸收的功能有所降低,尿里常可见到微量蛋白质、红细胞,有时还会出现尿糖、尿比重偏低等情况。老年人的肾脏储备力差,在紧急情况下,会发生肾功能不全。此外,由于膀胱黏膜萎缩而常发生膀胱炎;由于激素影响,前列腺肥大常导致尿潴留;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总量上升,终致胰岛素不足。因此,糖尿病发生率高,这也是老年人常患有糖尿病的原因。

中医视点 年六十,阴痿

对于生殖系统的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年六十,阴痿,气大衰。”这里的阴痿,即指肾所藏之阴精不足,这样肾阴、肾阳亦虚。肾阴肾阳亏虚,无以化生肾气。肾气虚衰,五脏六腑生化功能减退,从而出现生殖器官萎缩,性功能逐渐消失。

中医解码 人衰老天地之精气皆竭

中医认为人失去生殖能力的年限是:男子在六十四岁左右,女子在四十九岁左右。其主要原因是肝肾和冲任二脉功能衰退,天癸枯竭。男子表现为精气衰少,女子则表现为月经断潮。当然也有例外,虽百岁而能生子者,是由于养生有道的结果。就一般人而言,“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中医VS现代医学现代医学认为:对于男子来说,产生精子的精曲小管周围的基底膜与固有膜的胶原纤维增生,使精血小管的纤维化逐渐加重,从而使精子的产生逐渐减少,直至最后丧失生精能力。此外,产生男性激素(睾丸酮)的间质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使睾丸酮的分泌量逐渐减少,而睾丸酮的减少可导致性功能的降低。对于女性来说,其生殖系统的变化比男性明显,首先是卵巢停止排卵、绝经。一般绝经期为47岁左右,这时卵巢虽然仍分泌雌性激素,但逐渐下降。由于阴道萎缩,腺体分泌减少,性生活也受到影响。据有些学者的调查报告分析,女性在绝经后丧失性兴趣的百分比,60~65岁组为61%;60~71岁组为73%。

中医视点 血不荣筋人衰老

中医认为:“肝主筋”(《素问·宣明五气篇》),“肝主身之筋膜”(《素问·痿论》)。筋束骨,系于关节,维持正常的屈伸运动,须赖肝血的濡养。肝血充足则筋力劲强,关节屈伸有力而灵活,肝血虚衰则筋力疲惫,屈伸困难。肝体阴而用阳,故筋的功能与肝阴肝血的关系尤为密切。所谓“筋属肝木,得血以养之,则和柔而不拘急”(《风劳臌膈四大证治》)。肝血充盛,使肢体的筋和筋膜得到充分的濡养,维持其坚韧刚强之性,肢体关节才能运动灵活,强健有力。若肝的阴血亏损,不能供给筋和筋膜以充足的营养,则筋的活动能力就会减退。老年人由于肝阴或肝血不足,出现肢体麻木,行动迟缓,或手足拘挛,这都是由于“血不荣筋”的缘故。

中医解码 精髓亏损人衰老

中医认为,骨具有贮藏骨髓的功能。骨为髓府,髓藏骨中,所以说骨有贮藏骨髓的作用。骨髓能充养骨骼。骨的生长、发育和骨质的坚脆等都与髓的盈亏有关。同时,骨有支持形体和保护内脏的功能。骨具坚刚之性,为人身之支架,能支持形体,保护脏腑,故云:“骨为干”(《灵枢·经脉》)。人体以骨骼为主干,骨支撑身形,使人体维持一定的形态,并防卫外力对内脏的损伤,从而发挥保护作用。骨所以能支持形体,实赖于骨髓之营养,骨得髓养,才能维持其坚韧刚强之性。人到老年,精髓亏损,骨失所养,则会出现不能久立,行则振掉之候。中医VS现代医学现代医学认为: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肌肉,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都要发生变化。人到老年时,首先是肌肉的改变,表现在肌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间液体增多,肌肉萎缩,失去弹性,肌群体积减小;或者由于肌肉组织间纤维组织增生,使肌肉成为假性肥大,肌腱韧带萎缩而变僵硬。其次是骨胳的改变,是骨骼中有机物减少或消失,在长骨端及骨盆,骨变成海绵样状态,或发生骨质疏松,以致使骨骼变脆。最后是关节的改变,一般地说,关节组织的老化改变,在28岁后即可表现出来,特别是支持体重的关节,变化比较明显。老人关节软骨纤维化、磨损及骨化;肋软骨钙化,变脆易断;滑囊变僵硬致使关节也僵硬。有时软骨可完全消失,致使老年人活动时仅以其关节两端骨面直接接触。

中医视点 髓海空,人衰老

中医认为,心藏神,主神明,即精神意识活动由心主宰。古人已经认识到脑在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如“头者,精明之府”、“脑为元神之府”等说法,就是把脑作为精神活动的最高主宰来加以认识的。清代名医王清任更明确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也就是说,人体一切神经活动都由大脑支配,而脑为髓海,髓由精生,精源于五脏六腑之气血。

人到老年,五脏六腑之气血不足,必然引起大脑衰退,会引起人体一系列的衰退表现。如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谵狂,或反应迟纯、精神萎靡,甚则昏迷、不省人事等,而且还可以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甚至危及整个生命。所以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素问·灵兰秘典论》),“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口问》)。

中医解码 八十岁,魂魄离散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均与神志活动有关。如《素问》中说:“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可见,神志是心脏生理功能之一,心脏运送血液以营养全身,也包括为自身提供生命活动必要的物质,所以就这个意义来讲血液又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故曰“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衰老时,人体五脏功能均减弱,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这样皆可在神志活动方面反映出来,如不耐思考、前言不搭后语、记忆力减退等。故《灵枢·天年》中说:“八十岁……魂魄离散,故言善误”。中医VS现代医学现代医学认为:神经系统主要包括大脑、脊髓及发自这两个部位的神经细胞和分布至全身各处的神经。衰老时,神经细胞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90岁时人脑重量较20岁时减轻10%~20%,造成减重的主要原因在于神经细胞的丧失;而神经细胞内的脂褐素则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与此同时,大脑的重量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硬脑膜变厚,硬脑膜下的蛛网膜逐渐胶原纤维化和钙化。此外,衰老时神经的传导速度变慢,如20~30岁年轻人的R神经传导速度为7.5米/秒,而80~90岁的老人则为5.2米/秒。近期记忆比远期记忆减退得严重,生理睡眠时间缩短;感觉机能如温觉、触觉和振动感觉都下降,味觉阈升高,视听敏感度下降;反应能力普遍降低,特别是在要求通过选择做出决定的情况下反应更为迟缓。

第二节 衰老中医说

《灵枢·天年篇》把衰老阐述得非常清楚:“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堕,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魂魄离散,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骼独居而终矣。”

中医视点 中医衰老的标志

中医衰老的标志:

1.阴阳失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明确指出,人的衰老同阴阳失调有关,即“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2.精气虚衰: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说:“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也,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

3.肾气亏损: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元气是正气的主要成分,正气就相当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肾气虚,元气就衰;元气衰,正气也就弱,可表现为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

4.脾胃虚衰:如《景岳全书·传忠录》所说:“盖人自有生以来,惟赖后天以为立命之本。……其有先天所禀赋不甚厚者,但知自珍而培以后天,则无不获寿。”

5.心脏虚衰:中医养生学特别重视对心脏功能的保养,认为“以此养生则寿”。《千金要方》认为,老年以后,“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情”。

6.肺脏衰弱:若肺气衰,全身机能都会受到影响,出现不耐劳作。

7.肝脏衰老: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衰老同肝有密切联系,即《黄帝内经》所谓“五十岁,肝气始衰”。肝的功能下降后,其他脏腑亦随着衰弱。

中医解码 中医衰老详解

1.阴阳失调:阴阳失调能导致衰老,而调节阴阳就有抗衰老的作用。调节阴阳,不仅要调节内外环境使之平衡协调,而且要调节细胞内外的平衡。

2.精气虚衰:这里的气,指真气,包括元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等,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为生化之根;精,即阴精,包括肾脏所藏先天之精在内,是构成人体和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基础。精与气相互资生,是维系生命的关键。精充、气足,才能延缓衰老,健康长寿;而精亏、气惫,是早衰、变老的原因。

3.肾气亏损:人以五脏为本,而肾为五脏之根。肾所藏之精气为生命的基础,在人的生长壮老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待到老年,肾精衰退,形体也逐渐衰老,全身筋骨运动不灵活,齿摇发脱,呈现出老态龙钟之象。

4.脾胃虚衰:祖国医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这是因为“胃者,五脏六腑之海,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即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组织皆需要脾胃供给各种营养素,脾胃是生命的源泉,如果脾胃虚衰,会加速衰老甚至死亡。

5.心脏虚衰:心为生命活动的主宰,它能协调脏腑,运行血脉。若心气虚衰,会影响血脉的功能及神志功能,从而加速衰老。

6.肺脏衰弱:肺主一身之气,人身诸气的生成、运行及功能活动,都与肺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只有肺的功能正常,人体才能维持旺盛生机不致衰退,并抵御外邪,以免因病夭折。

7.肝脏衰老:原因是肝藏血,具有贮存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又主疏泄,关系到人体气机的调畅。祖国医学认为,“百病生于气”,这个气是指气的气机运化失常。而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人即会衰老,甚至死亡。中医VS现代医学衰老是生命发展的后一阶段,是指机体各器官功能普遍的、逐渐的降低的过程。在此阶段中形态结构出现衰退现象,伴随着功能的下降,有机体对环境的应激能力也相应减弱。如一个老年人与青年人相比,其最重要的差别就是各器官功能的普遍降低。举例说,如果将一个年为20岁的青年的器官功能定为100%,那么一个年为70岁的老年人,其脑血流量约减少20%,心脏射血量约减少30%,肺活量约减少40%。中医VS现代医学可见,衰老不是一两个器官,而是包括全身几乎所有的器官,这也是和患病后器官功能降低所不同的情况。例如有人患肝炎时,他的肝功能会降低,但其他器官功能的损害并不明显。而人在衰老时,器官功能的降低却几乎涉及全身所有的器官。由于功能性细胞数量的减少,引起生理活动的改变,如器官的耗氧量降低和功能储备量减少;血液循环量减少;有些器官的功能可因老化而完全丧失,如女性绝经后,卵巢停止排卵等;解剖结构完好,但可出现功能减退,如神经传导速度变慢等;少数器官的功能可出现反常的提高。归纳起来,人体的老化过程,不管发生的机理如何,总存在着细胞的逐渐丧失,表现为器官的大小、重量和细胞数量的改变。

中医视点 中医衰老的因素

中医衰老的因素:

1.七情太过:正如《吕氏春秋》中所说的:“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缓之也,毕其数也。毕数在乎去害。何谓去害?……大喜、大恐、大忧、大怒、大哀,五者损神则生害矣。”

2.疾病因素:原因是患病后,可加重阴阳平衡失调,加重气血精神脏腑的亏损,甚至导致气散精竭神去,阴阳离决而死亡。

3.遗传因素:正如王充在《论衡,气寿篇》中所说:“强寿弱夭,谓禀气渥薄也。……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寿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多病寿短”。

4.睡眠很差:古人说:“眠食二者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

5.环境失宜:关于人的寿命与环境的密切关系,《黄帝内经》里早就明确指出:“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

6.缺乏运动:祖国医学亦认为“动则不衰”。如《吕氏春秋》里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7.饮食不节:《东谷赘言》中曾反复强调多食的危害,书中说:“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

8.劳伤过度:《素问·举痛论》里说:“劳则气耗”,指出形体过度劳倦主要伤及人体的正气。

9.房劳过度:古人反复强调“善养生者,必宝其精”;而要宝其精的关键之一,是要节制性生活,特别是老人,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10.吸烟嗜酒:中医学亦同样认识到过量饮酒对人所造成的危害。《饮膳正要》中说:“少饮为佳,多饮伤形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饮酒过度,丧生之源。”…

中医解码 中医衰老因素详解

1.自身情绪:人体自身情志变化,使气血损耗离乱,脏腑的生理功能失调,持久不复,则人体易入衰老之境。

2.疾病影响:疾病是导致或加速衰老的原因之一。有调查显示:106例90岁以上活着的老人,健康无病者58人,占54.7%,表明无疾病所伤者易获高寿。

3.遗传因素:“先天责在父母”,先天禀赋强则身体壮盛,精力充沛,不易变老。反之,先天禀赋弱则身体憔悴,精神萎靡,变老就提前或加速。

4.环境因素:古人有“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高,是指空气清新、气候寒冷的高山地区;下,是指平原地区。因为“高者气寒”,植物生长缓慢,生长期长,寿命也就长;而“下者气热”,植物生长较快,寿命就相应短促。

5.缺乏运动:这里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明确指出了不运动的危害。非常明显,这在说明一个道理:动则身健,不动则体衰。

6.饮食不节:人们必须注意节制饮食,否则损脏腑,诸病丛生,折寿损命。所以,《寿世保元》强调指出:“食唯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7.过度劳累:《素问·上古天真论》里亦云:“以妄为常,……故半百而衰也”,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若把妄作妄为当作正常的生活规律,只活到五十岁就已显得很衰老了。

8.房事过度:如《厚生训纂》中说:“年高之人,血气衰弱,阳事辄盛,必慎而抑之。一度不泄,一度火灭,一度增油。若不制而纵情,则是膏火将灭,更去其油”。这就是强调纵欲可导致衰老,缩短寿命。

9.过度烟酒:古人的“过饮不节,杀人片刻”。这些告诫,都充分说明了饮酒过量能降低人各系统的功能,从而导致衰老。中医VS现代医学现代医学把人体衰老的因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中枢神经系统衰竭。俄罗斯研究人员发现,人体细胞在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脂褐素细胞。这是一种脂肪状物质,它在中枢神经细胞里聚集,逐渐破坏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其余各系统——内分泌、心血管、免疫和呼吸系统,从而引起人体衰老。2. 地球引力的作用。地球引力对人体的衰老确实起一定的作用。宇航员反映宇宙飞船中的时间概念和地球上有明显差异,他们在太空呆上几个月返回地面后,看上去都好像年轻了几岁。3. 遗传因素。遗传学家曾追踪了1600名孪生老年人,发现他们的年龄非常接近,同卵生的,寿命平均只差3年,两卵生的差6年。而且许多孪生子之间引起死亡的疾病也往往类似。由上可知,衰老确与遗传密切相关。4. 营养不良。如果营养不足或缺乏某种营养成分,人体中的某些部位细胞就会出现萎缩或病变,直到老化衰亡。5. 缺乏运动。事实证明,运动可以提高身体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更是极为有益,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改变。6. 睡眠很差。睡眠质量差,首先表现在神经系统过度疲劳,以至可能发生神经衰弱、体力和脑力劳动效率降低、精力不足、记忆力减退、头晕脑胀、眼花耳鸣、全身乏力等症状,轻者可以恢复,严重者还影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进而导致器质性病变或早衰。7. 不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要有选择,不吃腐烂、霉变的食物,因为这样的食物含有大量的霉菌,食后可致病、致癌,促人衰老。8. 吸烟嗜酒。抽烟还能诱发各种疾病,如心肌梗死、肺癌、胃溃疡等,甚至到全身各器官均可受害。同样,嗜酒过度亦可导致衰老。酒的有效成分是酒精,酒精是有害物质,过量饮酒可引起急、慢性酒精中毒,对人体损害极大。9. 环境污染。空气、饮用水、噪音、地面污染,对人体有害,可使人致畸、致癌、致死。一些化学合成的日用品,也会不同程度地危害人的身体健康。10. 生气忧郁。有的人心胸狭窄,爱生闷气或生活拮据,常有压力,或失恋、工作不顺、家庭不和等原因,导致长期精神不悦,心情忧郁,结果会加速衰老。11. 超常劳动。不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如果过于繁重又得不到及时恢复,就容易衰老。

中医视点 儒家养生说

儒家学派的鼻祖孔子,就是我国古代养生大师,且为养生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如孔子的“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里的“三戒”,即是根据人的年龄不同,生理特点不一样,而提出的具体养生方法。除三戒外,孔子还提出了“仁者寿”的养生理论,如他在《中庸》中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意思是只有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才可获得高寿。

另外,孔子对于饮食卫生还提出了某些宜忌问题,他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论语·乡党》),从而明确指出了食品要精细,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以及变色、变味、腐败变质的食品都不宜食。这些饮食卫生要求,是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重要一环。

中医解码 养心莫善于寡欲

除孔子外,孟子亦提出了许多正确的养生思想,如他非常强调精神调摄,指出:“养心莫善于寡欲”。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只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有过分的要求。孟子自己提出:“我四十不动心”,意思是在我四十岁后,要自己能掌握自己的情绪,不因情志所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动,不为名利所惑,情不动则心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安。不但孟子强调寡欲,荀子亦是这样,如《荀子·正名》谓:“欲不待可得而求者,从所可”。意思是,欲是人生固有的,既不可贪得无厌地纵情任性,又不可去、止,要“从所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满足欲望。中医VS现代医学现代医学认为老年人想健康长寿,必须做到科学养生。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进取养生。进取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勤于思考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从而保养了脑细胞,使大脑不过早衰老。纵观古今中外那些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发明家之所以长寿,无不与他们的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有关。二是淡泊养生。淡泊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宽容大度,知足谦虚,宁静致远,心态平衡。我国古代养生家嵇康说:“清虚静泰,少私寡欲。”心底无私天地宽,自然有益于健康长寿。三是遗忘养生。忘记死亡,摆脱恐惧死亡的困扰;忘记钱财,从钱财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忘记子孙,卸去为子孙操劳的精神负担。这个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老年人要做到情绪平衡,忘掉那些不愉快的往事。

老年人房事

中医视点 年六十者,勿复更泄

在婚姻生活中,维系夫妻双方情感纽带,自然是爱与性。但在我国古代的房室养生中,提出禁欲对健康的危害,恣情纵欲有损天年。《素女经》中说:“人有强弱,年有老壮,各随其气力。”并且具体指出: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年三十者,八日一泄;年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一日一泄;年六十者,即毕闭精,勿复更泄也,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

中医解码 保精护肾防衰老

房劳过度之所以引起早衰,是因为交接多则伤筋,施泻多则伤精。而肝主筋,肾主藏精,性生活不节就会损伤肝肾,在中医的抗衰老理论中,保精护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措施。这是因为精不仅是繁衍人类的生命之源,而且亦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精和肾的充坚与否,是决定人体是否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一旦精亏肾衰,就会引起全身各个器官的功能活动减退或障碍,导致疾病和衰老的发生。中医VS现代医学资料表明,健康的老年人性活动最佳频率:46~65岁,每1~2周1次行房;66~75岁,每2周1次行房;76~80岁,每3~4周1次行房。平时应重在交流情感、拥抱、亲吻和抚摸上下功夫。古今频度虽有差异,但基本符合现在大多数中老年夫妻的房事频数和性养生的要求。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的性欲要求,却相差甚为悬殊。事实上应该是“如果你有爱的动机,就可以付诸爱的行动”,即你的房事欲望的次数,应该就是你最佳的做爱次数,关键在于夫妻双方是否感到舒适惬意,身体是否承受得了。在现实生活中,男人和女人能否健康的独处,无需过性生活?回答是可以的。神父、修女、和尚、道姑都长期禁欲,也无大损其健康。应当切记的是婚姻内性生活的成功与否并无绝对标准,房事的频度也不能像跑百米赛那样用秒表来精确的衡量。性生活是否能成为快乐的源泉,还是由当事者自己去做决定才更符合实际。

第三节 五行和谐身体健

在中医学中,人体中的肺、肝、肾、心、脾五脏,分别被定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所属,在五脏定位于五行后,中医在病因、病理、治疗、用药等方面,均以五行生克的关系来表达,五行理论在中医中的运用中显得非常简洁明朗,几千年的实践检验也显得非常成功,成为中医辩证论治的一种基础性理论。

五行与脏腑

中医视点 五行的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中医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诞生,是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传统的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小宇宙;对应于外在世界称为大宇宙。《尚书·洪范》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音se);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它指出了“五行”和“五味”(咸、苦、酸、辛、甘)之间相互的内在的联系。

相对于“阴阳”,五行是将宇宙万物的个别属性归纳出的五种类型。因此,五行并不是以现代科学分类出的五种特定物质,而是代表了自然界中五种特性或功能,例如:“金”是指物质中坚固性能者,凡是坚固、凝固的都是金,它具有清洁、肃杀、收敛的作用;“木”则代表了生命中生的功能和根源,具有可曲可直、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水”代表了流动性,周流不息的作用,具有滋润、向下运行的特征;“火”代表了一切热能,具有炎上、温热、升腾的特性;“土”代表了地球本身,具有承载、孕生万物的作用。

中医解码 五行与五脏相通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是天地自然之子,人的生命活动和万事万物的变化息息相关,即所谓的“天人合一”。中医将人体的内部器官分成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大肠、小肠、胃、膀胱、心包、胆),这些脏器的分类,不但是体内某些器官的名称,更重要的是包括了体内一些器官的生理功能。例如:“心”在现代医学中是指某一脏器的名称,但在中医理论中,除了代表人的心脏外,还代表了身体上某些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功能。

在古代医学论述中,人体小宇宙中的五脏,正好对应外在大宇宙中的五行。五脏各有属性,正如五行,例如:心似太阳,属五行的“火”;肺主气、主肃降,属五行中的“金”;脾主运化,属“土”;肝主升发,属五行中的“木”;肾润养人体,排出水液,为水脏,属“水”。也就是说,在中医理论里“五行”有着特殊的含义。五行学说除应用于脏腑外,亦推而广之,将人体的组织、情志、药物的性味,以致大自然的变化,都纳于其中。中医VS现代医学现代医学利用自身的理论解释了五行与脏腑的关系:心通夏气,其本质是人受自然变化影响后的互动反应,心为人体内的热量的调配器,夏天的特点为阳气盛,产生出热气,两者为同气相求,夏天的热气作用于人体后,增加了人体的热量,这相当于增加了心的对热量的调配;肺通秋气,肺为人体内的干燥器,秋天的特点为阳气肃降,产生出燥气,当秋天的燥气作用于人体后,增加了人体水分的蒸发,这相当于增加了肺的干燥功能;肾通冬气,肾为人体内的冷气调配器,冬气的特点为阴气盛,产生出寒冷,当冬气作用于人体后,会带走更多的热量,这相当于增加了肾对冷气的调配;肝通春气,春气的特点为阳气升发,产生运动气流,肝是推动人体内阳气升发的器官,对体内气流的运动起疏导作用。

五行相克相生与疾病

中医视点 五行相克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中互相资生和助长。钻木取火      木生火火的灰变成泥土    火生土泥土蕴含矿物质及金属  土生金金属熔后会有水    金生水水滋养树木      水生木

五行学说的相生关系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循环往复不已。

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中互相制约和克服。金坚硬妨碍树木生长     金克木植树以防泥土松脱    木克土泛滥时用沙包挡水    土克水用水来灭火      水克火用火可熔掉金       火克金

五行相克关系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克循环无尽。

中医解码 五脏相生相克

五脏相生的关系为:1. 肝木藏血营济心火,即木生火;心

火阳气热血温于脾土,即火生土;

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实肺金,即

土生金;肺金清肃下行助于肾水,

即金生水;肾水之精气养于肝木,

即水生木。2. 胆汁注入小肠,即木生火;小肠疏

导利于胃,即火生土;胃气下行助

于大肠,即土生金;大肠清理水质

蓄于膀胱,即金生水;膀胱之气化

精微升于胆,属水生木。

例如:脾(土)主管消化系统,负责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我们才有生命力,有呼吸,有“气”,所以说土生金(肺)。由于有这关系,因此有“培土生金法”,即采用健脾的方法来治疗肺虚的疾病。

五脏相克的关系为:1. 肝木的条达,则疏泄脾土,即木克土;脾土的运化则控制肾水泛

滥,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则平和心火狂躁,即水克火;心火

的阳热,则制约肺金清肃太过,即火克金;肺金之气清肃下降,

则抑制肝阳上亢,即金克木。2. 胆气太过,则胃气呆滞,即利水不佳,木克土;胃的阳热太盛,

则膀胱气化失司,即土克水;膀胱的疏泄则牵连小肠固摄,即水

克火;小肠的疏导失调则大肠排泄失控,即火克金;大肠疏泄失

调,则影响胆汁分泌,即金克木。

例:肝(木)的生理功能失常,影响脾胃,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即肝气犯胃(土)。治理胃不适时,不单针对肠胃,还要疏肝理气。

例:肾属水,心属火,水火不容;若肾水不足,心火相对便旺盛,以致心跳加速,肾上腺素激增,精神过度活跃,表现出来的徵状是无故心跳、心慌,但心脏功能却正常,中医学上称这现象为“心肾不交”。医治的方法是加强肾水,以扑减心火,即所谓的“滋水制火”。

可见,中医学利用这五种元素的特性来形容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间的关系、生理现象以及病理变化。实际应用调理身体治病时,某些器官若有病可能需要针对另一器官。中医VS现代医学与中医脏腑相生相克类似的,在现代临床医学上有并发症这个概念,并发症是指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引起另一种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后者即为前者的并发症,如消化性溃疡可能有幽门梗阻、胃穿孔或大出血等并发症。另外,以肥胖症为例,患肥胖症人也容易罹患以下疾病:1. 冠状动脉心脏病:多余的体重都堆积在腹部的人,要比额外体重累积在其它部位的人,更可能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2. 高血压:和相同年龄、正常体重者相较,超重5%~15%的男性,高血压的致死率增加了70%;而超重15%的男性则增加了2倍。适度的减肥对降低血压即有显著的效果。3. 呼吸困难:肥胖会干扰横膈膜的运动,并增加心脏的负荷,而造成呼吸困难。4. 胆结石:肥胖会引起肝脏内胆固醇合成增加,也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排泄增加,而导致胆固醇结晶的沉淀增多,而形成胆结石。5. 背痛及腰痛:如果上半身过重,肌肉又缺乏张力,身体的压力就会落在脊椎骨较低的部位而引发背痛及腰痛。6. 摩擦产生之皮肤病:肥胖会造成乳房和胸部、腹部、大腿上侧等部位皮肤和皮肤间的接触(摩擦);特别是在温暖的气候中,身体活动产生的摩擦会引起擦伤和霉菌感染。

阴阳五行和谐与老年健康

中医视点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例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

阴阳学说亦应用于中医学上,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的规律。简单来说,阴是指人体实质的物质,即体液,包括血液、津液、泪水、鼻水、内分泌,甚至男性的精液;至于阳,则指人体非实质的物质,即身体的机能和气。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调,则百病丛生。

中医解码 阴阳五行和谐与健康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人体内若阳气偏旺,阴气就必然受损;相反阴气为主,阳气则受抑制。阳气旺盛会产生热证,阴气至极会产生寒证。寒到极点会生内热,热到极点也会生内寒,即寒证。

阴阳并非总是对立的,也互相依赖而生。例如,人体的机能活动(阳)必须有营养物质(阴)的滋养,但另一方面,机能活动又生产营养物质变成身体所需,给以维持生命。中医VS现代医学中医讲阴阳平衡,西医讲酸碱平衡。研究发现,酸碱平衡与中医阴阳平衡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当酸碱不平衡时,就出现电解质紊乱,出现电解质紊乱的人就叫做酸中毒或者碱中毒的,这时钾钠离子不平衡。电解质紊乱在现在医院里是个很难治的病,如人到老年,如果电解质紊乱了,抗菌素就起不到作用。另外,高钾的病人很危险,低钾的病人也很危险,高钾的病人可以猝死,低钾的病人也可以猝死,也是这个道理。同样,机体酸碱失衡是健康杀手。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对防止疾病、维护健康极为重要,现代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大多是由酸性体质引起的。而现代人的酸性体质大多是由于大鱼大肉,即摄入了过量的高蛋白、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造成的。所以防止体质酸性化、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结构,维持营养平衡,最大限度地减少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三类酸性物质,以避免对机体健康的影响。

第2章 四季养生 自己珍惜自己

第一节 老年人春季养生篇

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

中医视点 神为人之本

在谈到养生为什么必须养神时,《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神内伤,身必败之”。由此看来,神气对于生命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医学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它统御精气,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和关键。在生命过程中,易于动而致耗,难于静而内守。因此,历代养生家有不少人都主张以静养神来健身防病、抗衰延年,从而形成了养生学中的静神学派。可见,养生一定要养神,这是养生活动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中医解码 春季养神

古人认为,智慧者养生之道必定是顺应四时气候、适应寒暑、情志和平、喜怒适度、居住平安、调节运动和休息。春天养神同样须遵循此顺时养生法则,关键就在于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界万物蓬勃发展的生机相一致,以使志生。

具体地说,应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天3个月,是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人们应当晚睡早起,并起来到庭院中去散步,把头发披开,放松形体,使情志生机盎然,而切不可扼杀压抑、郁闷不乐;只能使情志畅达,而不能剥夺;只能赏心怡情,而绝不可抑制摧残,而逆生理。中医VS现代医学春季风多,风大。医疗气象学告诉我们,在大风呼啸时,空气的冲撞摩擦噪音使人心里感到烦躁不适,特别是有时大风音频过低,甚至达到“次声波”的标准。科学家们发现次声波是杀人的声波,它能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使人头痛、恶心、烦躁,导致那些对天气变化敏感的人体内化学过程发生变化,在血液中开始分泌大量的血清素,让人感到神经紧张、压抑和疲劳,并会引起一些人的甲状腺负担过重。所以,老人春天应注意调节情绪。

冬去春来应养肝

中医视点 春天肝阳旺盛

中医认为,“肝,其地在血海,故其脏为血脏,其部为血部,而其职,主藏血而摄血”。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都是通过血液来运输的,既然“肝,藏血摄血”,那么“肝”就是新陈代谢的枢纽了。

为何春天到了,肝气旺盛,会引起一些人的种种不适呢?这要从“肝主疏泄”的功能谈起。中医的“肝”,并非单指那两片肝叶,而是指“整个生化反应系统”。“肝主疏泄”是说,“肝”主管着整个生化系统的“疏泄”。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活动正常。“肝失疏泄”了,就会出现“肝实症”,或“肝虚症”等病理现象。

春天,生机涌动,肝阳旺盛,在人体内体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如果疏泄不及,肝气升发太过,就会造成血热上行,上冲于头,引起头顶部胀闷,面部潮红,让人情绪激动,动辄就大发脾气等。肝火旺还会引起维生素A的不转化,眼部充血而目赤。所以老百姓爱说,“春天易得头上病,冬天易得足下病”。

中医解码 春季养肝方法

按中医“四季侧重”的养生原则,春季应以养肝为先。春季养肝应注意以下4点:

1.以肝补肝:鸡肝味甘而温,补血养肝,且可温补脾胃。取新鲜鸡肝3只,大米100克,同煮为粥服食。可治疗中老年人肝血不足,眼睛干涩流泪等。此外,老年人肢体麻木者,也可用鸡肝5只,天麻20克,两味同煮服食,每日1次。

2.以血补血:鸭血性平,营养丰富,肝主藏血,以血补血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取鸭血100克,鲫鱼100克,大米100克,同煮粥服食,可养肝血,辅治贫血,同时这也是肝癌患者的保肝佳肴之一。

3.以味补肝:醋味酸而入肝,具有平肝散淤,解毒抑菌等作用。肝阳偏亢的高血压老年患者,可用食醋泡鸡蛋或黄豆。平素因气闷而肝痛者,可用食醋40毫升,柴胡粉10克,冲服,能迅速止痛。

4.以菜舒肝:菠菜为春天的应时蔬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常有良效。

此外,春季养肝还要多吃以下食物:糯米、黑米、高粱、大枣、桂圆、核桃、栗子及肉类食品,如牛肉、猪肚等。中医VS现代医学春天万物复苏,机体新陈代谢旺盛,“肝”排浊气、畅气血,“双向运输的枢纽”自然繁忙起来。现代医学发现,肝脏中的巨大能量,来源于线粒体。线粒体产生的三磷酸腺苷(ATP),是一种高能化合物,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80%都直接由它提供,一般来说,含线粒体丰富的细胞,其功能也旺盛。肝细胞中约有二千个线粒体(肾细胞中仅有大约四百个线粒体),春天新陈代谢旺盛时,“肝内相火”,“肝火旺盛”,就不足为奇了。

清除体内积热

中医视点 体内积热的起因

在漫长的冬季,为了躲避严寒的侵袭,人们往往喜欢穿起厚厚的棉衣或皮裘,拥坐在旺旺的炉火旁边。喜欢吃热气腾腾的饭菜,喝烫口的热粥、热汤。有的老人还经常喝点酒。这些,在冬季看来是必要的,但是却使体内积蓄了较多的郁热或痰热。到了春季,郁热被风气所鼓动,就会向外发散,人们就会出现相应的病患。轻则导致头昏、烦闷、胸满、咳嗽、痰多、四肢重滞,重则形成温病,甚至侵害内脏。因此,春季要特别注意及时清除体内的积热。

中医解码 清除积热的方法

清除积热的方法很多,在症状轻微时一般不需要服药,可以通过春游、到空气清新的园林山野之中,尽情地呼吸清新的空气,排出胸中的郁热之气。也可以适当选用一些稍稍偏凉,又具有解除内热作用的食疗方,例如竹叶粥,用竹叶50片洗净,石膏150克,砂糖50克,粳米250克作原料,先将3大碗冷水文火煎石膏、竹叶,煎至2碗水时,取下,稍凉后滤去滓渣,放置片刻,再用上部澄清液煮粥,粥热后加入少量砂糖即可服用。此外,菊槐绿茶饮也应常喝。若是症状较严重者,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理气化痰。清热利膈的中成药。中医VS现代医学春天风多雨少,气候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再加上“春天孩儿面,一天三变脸”,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不能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使人体“总管家”——大脑(尤其是体温中枢)指挥失灵而引起“上火”症候。具体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预防春天“上火”的方法: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切忌连续“作战”娱乐到午夜;多吃蔬菜、水果,忌吃辛辣食物;多饮水或喝清热饮料,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出。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牛黄上清丸、三黄片、青果丸等清火药物。对清火药的使用要慎重,绝不能见了清火药就吃,这个不管用吃那个,那样会吃出病来,因此务必遵照医生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老人春天警惕顽疾复发

中医视点 春天顽疾复发的原因

从中医而论,春风当令,应于肝木,肝气旺于春季。肝气疏泄,具有舒畅、开展、调达、宣散、流通等功能。同时,春天虽是春意盎然之期,但也还是处于乍暖还寒的季节。由于人体皮肤秋收冬藏收敛之性业已削弱,皮肤开始变得松散,毛孔开泄,对寒邪的抵御能力有所减弱,且春天由于阳气升发,正是推陈出新的时期,温暖多风,故多数老年人容易受寒邪侵袭,引起顽疾复发。

中医解码 预防春天顽疾复发的方法

春季非常适合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存和传播,在此种情况下,就要吃点能补充人体正气,即抵抗力,亦称免疫力的药物。具体药物如下:

玉屏风散:是小粒丸剂,内有黄芪、白术、防风诸药组成,对于卫气虚弱、体表不固、易患感冒伤风者为宜。风为春天之主气,最易侵袭人体,平时服此药,能有效地抵御风邪的侵袭,为防止旧病复发,对于体质虚弱的老人,春天尤当服此药。服法:每日2次,每次服15克,温开水送服。

黄精丹:是大粒蜜丸,每丸重15克;内有黄精、当归各等分,功能补益气血,适用于身体虚弱、精神疲倦、腰膝酸软、面黄肌瘦、饮食渐少、自汗盗汗的老人。祖国医学认为,“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因此只有气血调和,身体才能康健。老年人在春天当服此药。服法:每日2次,每次服1丸,用温开水送服。中医VS现代医学春天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节,这是因为春季气温不稳定,常有寒潮入侵,气压变化大。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老年性疾病,如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这是因为天气骤冷会使血管痉挛,血液粘稠,血流速度减慢,造成脏器缺血,使老年人脑血管病的发生机率增加。同时,春季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各种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也同时开始生长、繁衍,传播疾病,而老年人的抵抗力相对又弱,稍受风寒,易引发疾病。于是感冒、肺炎、气管炎、哮喘、关节炎、偏头痛、冠心病等便会接踵而至。“春捂”得当保健康

中医视点 “春捂”的原因

春天虽是春意盎然之期,但也还是处于乍暖还寒的季节。由于人体皮肤秋收冬藏收敛之性业已削弱,皮肤开始变得松散,毛孔开泄,对寒邪的抵御能力有所减弱,且春天又是传染病多发之际,因此在春季性交之际当注意保暖。俗话说“春捂秋冻”,须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当防止感冒及其他传染病的发生,尤其是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勿因春风得意反罹疾病。

中医解码 “春捂”的方法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春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药王孙思邈曾说:“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明代医家汪绮石说:“春防风,又防寒”。如何正确“春捂”?古代医籍《摄生消息论》指出:“春天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寒易伤腠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这就是说,棉衣不可过早脱去,多备几件夹衣,随天气变化增减。中医VS现代医学“春捂秋冻”是中国民间的一条保健谚语。从气候学的观点来分析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春与秋都是过渡季节,但两个季节还是有差异。通常把3~5月称为春季,9~11月称为秋季。在温度上,最高气温的平均值春季高于秋季;而平均最低气温秋季则高于春季。春季白天的温度高了一些,但是早、晚的温度还是比较低。另外,春季的气温变化趋向回暖,室内温度的回暖速度不及室外,所以在春季虽然在室外很热,进入室内,就比较凉爽了。秋季则正好相反,是一个降温的季节,室外温度虽然下降了,室内温度还比较暖和。如果春季遇热就脱棉衣,有可能不完全适应早、晚与室内的温度。宜多“捂”些时候,过早地脱棉衣,对春季养生保健不利;秋季刚开始转冷,寒冷的日子还在后面。所以,适当地少穿点衣服,提高抗寒能力和抵抗力,对过好冬季也有帮助。

告别“春困”有妙法

中医视点 “春困”的原因

春天气候日渐转暖,很多老人会感到困倦、疲乏、昏昏欲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春天在六气中主风,同时多湿,湿和风为耗气伤津之物,都可以导致人困重、缠绵。容易“春困”的人,往往存在着失眠多梦、湿痰、肝阳上亢、五心烦热、潮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虚”现象。除犯困外,还会出现脸色潮红、好激动、掉发、记忆力下降、大便失调等。

中医解码 避免“春困”的方法

春季人体阳气升发,气血趋向体表,形成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生理特征。此时可摄食适当的养阳之品,如羊肉、狗肉、雀肉、黑枣等,使阳虚体质得以纠正,恢复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协调,人体精神充沛便不会再“春困”。

春天湿气比较重,气温回升,不要过度劳累,但睡眠也不能过度。犯困时,可适当做头部按摩缓解症状。同时,要多做深呼吸和能增加肺活量的有氧运动,多在阳光充足、绿化多的地方活动,因为舒筋活血能使大脑兴奋起来,给大脑以更多的氧气。还可以闻闻风油精、清凉油等,切忌随意服用药物,不要试图靠喝咖啡、浓茶来改善症状。中医VS现代医学西医的观点认为“春困”不是病,它是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的转换而发生相应调节的一种短暂生理现象。冬天,人体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保护体内的温度而防止热量散发,皮肤和微细血管处于紧张收缩状态,维持机体的生理恒温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信息增多,因此人的大脑比较清醒。而春天,气温适中,皮肤和肌肉微细血管处于弛缓舒张的状态,血流缓慢,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刺激信息减弱,于是出现昏沉欲睡的“春困”现象。

第二节 老年人夏季养生篇

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

老人夏日防“内火”

中医视点 “内火”产生的原因

内火,中医上又称为“火热内生”,是由人体产热过多引起。内火又分实火和虚火。由于人体元阳的运动、温煦作用过于亢进,从而导致人体各组织器官新陈代谢活动过于旺盛。产热过多,对人体而言有绝对过多和相对过多两种情况。产热绝对过多为实火,是指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导致产热量超过正常的散热能力所导致的疾病;而相对过多为虚火,则是指人体散热能力下降而导致产热相对过剩所导致的疾病。

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实火(热)”引起的发热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全身性的发热,往往表现为体温的升高。实火(热)在临床上除了发热外,还往往兼有各种新陈代谢过于旺盛的症状,如面红目赤、心悸心烦、口渴、喜欢喝冷的东西、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多食易饥、脾气暴躁、消瘦等。

中医解码 消除“内火”的方法

中医治疗“内火”的方法:心火

虚火: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心悸心烦、失眠健忘、口干、舌尖红等。

治方:用莲子、大米适量共煮常服,或平时将黄连片含在口中并慢嚼,将药液咽下,均有清心火之功效。生地、麦冬、五味子各适量,泡茶饮服也不妨一试。

实火:表现为反复性口腔溃疡、心烦易怒、口干、小便短黄伴有淋刺痛甚至尿血、舌尖红等。

治方:治疗常用“导赤散”、“牛黄清心丸”。肺火

为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干咳时间较长,有时痰中带血;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午后两颧发红并有失眠、口干、咽喉发燥、声音嘶哑、舌红嫩等症状。

治方:可用百合30克、红枣10枚、大米适量共煮粥服,或用沙参10克、麦冬10克、胖大海1枚泡茶饮服。胃火

实火:为上腹部不适,伴有多食易饥、口干、口苦、烦躁不安、大便干结、牙痛、牙龈出血、鼻子出血、舌红苔黄等。

治方:宜以知母、黄苓、淡竹叶、石斛、天花粉等适量泡茶饮服,或者水煎服。

虚火:表现为口渴、饮食减少,有时有轻度腹胀、低热或潮热、大便干燥、舌红少苔或无苔等。

治方:可适量吃些蜂蜜、梨汁、甘蔗汁等。肾火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松动或疼痛。傍晚口干、烦热、失眠、盗汗,伴有腰膝酸痛或胫骨痛、足跟痛及遗精等,舌红无苔。

治方:平时可以用枸杞子、地骨皮泡茶饮,另外加服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等。肝火

其症状类似高血压、脑中风等,表现为头痛剧烈、口苦有臭味、容易发怒、两肋胀痛、肢体麻木、烦躁难眠、吐血、舌边红等。

治方:可遵医嘱用一些清肝泄火的中药。

去“内火”的食物:1. 草莓:清暑、解热、除烦,有“去火”功效。2. 大豆:滋阴、“去火”,同时还能补充因为高温而被大量消耗的蛋

白质。3. 西红柿:清热解毒、平肝“去火”。中医VS现代医学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就属于中医“内火(热)”中的“实火(热)”范畴。由于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产热过多所导致的疾病。表现为局部发热,如胃脘部的烧灼感,心窝部的烘热感,头面部的烘热感,小便时尿道的热烫感,大便时肛门的灼热感等,它是过多的热量聚集在某一脏腑内所引起。

天气突热应防热伤风

中医视点 热伤风的原因

中医理论认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肺与外界相通的皮毛和鼻孔首先遭受外邪的侵袭,邪气郁闭于人体使人鼻塞、声塞、打喷嚏、心烦、口渴、头沉、乏力。有些伴随发热的老人会感觉到即使汗出,热也不退,这是热伤风发热的特点。

中医解码 防治热伤风的方法

热伤风大多是热的环境下,人体汗毛孔开放,汗液外泄,此时正是机体抵抗能力下降时期,感受了风邪。有的感受的是自然风,有的感受的是空调吹出的冷风,总之就是风邪将汗毛孔突然闭塞,热和汗不得外泄,热郁于人体。

防治热伤风的食疗方法:

1.清暑祛湿茶:鲜扁豆花、鲜荷叶、鲜玫瑰花各20克,先将荷叶切成细丝,与扁豆花、玫瑰花置入容器内,加水500毫升,煎成浓汁,加适量冰糖,代茶饮用。

2.藿香叶粥:鲜藿香叶20克,煎汤加白糖,每天服3~4次,或先用粳米100克煮粥,加藿香汁煮沸,即成藿香粥,适量服用。

3.西瓜汁:将西瓜去子取瓤,纱布绞汁,代茶频服。中医VS现代医学现代医学也认为,春季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旺盛时期,病毒细菌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造成口腔、上呼吸道的炎症,使人患上流感,同时造成这种病症的原因和春季气候变化无常有很大关系。对于春季降水较少的北方地区来说,当冷空气过后在阳光充足照射下,白天地表升温很快,可以达到20℃以上,而到晚上强烈的辐射降温则使温度迅速降到10℃以下,这对一些身体瘦弱、上呼吸道抗病能力低、工作繁忙的人来说,更容易着凉,诱发“热伤风”。另外在使用空调的地方,通常通风较差,空气不流通,也就更易诱发。

老人夏季防症夏

中医视点 脾胃虚弱导致症夏

中医认为,症夏是由于夏天暑湿之气侵入人体,阻遏中焦脾胃之气的缘故。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来分析,发生症夏的老人往往有脾胃功能虚弱,对水谷津液的运化不利,又遇上外界炎热、潮湿的气候而发病。症夏症状:胸闷不适,精神萎靡,疲惫乏力,头晕目眩,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或有低热等。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症状有增无减,直到秋凉后才逐渐康复。翌年又有可能周而复始,然而各种检查却无器质性病变。

中医解码 症夏的预防

症夏治疗的原则是扶正祛邪,应用清暑、化湿、健脾、养阴补气等方法治疗。症夏轻者,只要饮食清淡,配以米仁、绿豆、荷叶,煎汤服即可。连续多年症夏者,可用西洋参6克煎服或冲水代茶饮,症状多能缓解。症夏重者,应请中医辨证施治。

症夏预防:在持续高温季节,除了各种防暑降温措施外,应该适当调整饮食结构,从食物中补充足够的钾、镁、锌,对症夏防治大有裨益。一般认为,粗粮、豆类、鱼类、海产品,新鲜蔬菜水果中钾、镁、锌含量丰富,宜多选用。还可适当饮些含钠、钾、镁、锌的清凉饮料对预防症夏也有助益。中医VS现代医学现代医学认为,酷暑高温天气,人体通过大量排汗来散热,体内多种微量元素随汗液排出体外,加上热天胃纳差摄入不足,容易引起微量元素缺乏。有资料显示,在高温环境中,人体每天可以排出数百至一千毫升汗液。据测定,每100毫升汗液含钠350~400毫克,钾14~20毫克,镁0.14~4.5毫升,还有较多的锌。夏天出汗多,容易引起上述微量元素缺乏。缺钾会引起倦怠、嗜睡、精神萎靡、肌肉无力;缺镁会引起抑郁、眩晕、肌肉软弱;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甚至厌食。这些症状与夏症候十分吻合。

冬病夏治身体好

中医视点 冬病夏治的机理

不少老人每到寒冷的冬天,身上的老毛病就会突然发作或加重,如冻疮、肩周炎、风湿性筋骨痛、哮喘等。而当夏天到来时,这些的症状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在临床上,一般将这类病称为“冬病”。中医认为,伏天时人体皮肤的腠理疏松,阳盛于外而虚于内。在此季节患者应养其内虚之阳,以助阳气的生长,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促进疾病痊愈的目的。在夏天对某些“冬病”进行治疗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是通过中药敷贴等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为祖国医学中很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中药敷贴治疗的主要机理:精选适合病情的、天然的、具有穿透温散等作用的中药,经过炮制后用药汁调匀敷贴在人体的穴位上,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脾胃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总的来说有三方面的功能:局部刺激、经络调衡及药物自身作用。中药敷贴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外治之法和内服之法均能发挥治疗作用,有“殊途同归之妙”。

中医解码 冬病夏治的常见病症

慢性气管炎、哮喘

夏治方法是:用白芥子、延胡索各21克,甘遂、细辛各10克,研成细末后在三伏天使用,每次1/3的药面,加生姜汁调成膏状,分别摊在六块直径为5厘米的油纸上,贴在背部肺俞、心俞、膈俞穴位上,用胶布固定,约3~4小时去掉,每隔10天贴一次,初伏、中伏、末伏,共贴3次。肩周炎

俗称“漏肩风”,…夏治方法是:取桂枝10克,透骨草20克,伸筋草15克,姜黄10克,川芎15克,威灵仙15克,羌活12克,水煎后取汁,再用麦麸300~400克放锅中炒黄,趁热将药汁抖入,加陈醋1汤匙,盛于纱布袋中,趁热敷于肩关节痛处,1日2次,10天为一个疗程。冻疮

该病多在寒冷季节发作。患者可在三伏时节进行治疗。夏治方法是:取桂枝25克,红花、紫苏叶、附子、荆芥各10克,生姜30克。将上药一起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然后用此药液熏洗患处。每日1剂,一般10天为一个疗程。风湿性筋骨痛

它以酸痛为主要症状,好发于腰背部、膝关节、肩关节等处,疼痛部位较固定,且没有红肿发热等,夏治方法是:大伏天用阳光晒热的瓦块,放于疼痛部位,每天半小时,以不烫皮肤为准,可减少冬季发病。中医VS现代医学狭义的冬病主要是指在冬季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咳嗽、哮喘,现代医学的诊断就是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病。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这两个病,普通百姓认为就是咳喘病。“内不治喘”的喘就是指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目前采用冬病夏治方式防治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较为显著。现代医学认为这两个病都是跟气道的炎症有关,治疗强调综合疗法,强调应用一些抗炎药和解痉药为主,这种药物治疗对于急性期的病人会有很好的疗效,但现在缓解期的防治是临床核心内容,就是怎样预防它的复发和怎样减轻它发作时的病情。很多患者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西医检查,查出很多的过敏源,而过敏源就是每天在你身边的东西,如尘土、螨虫、花粉等,但疾病的发作不是每天都有,它有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范围,也跟病人特定的情绪与特定的体力变化有密切关系,这种情况,就是中医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冬病夏治就是通过一些预防措施,用一些有效的医疗信息,刺激信号去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和经络,使机体达到能抵抗病邪的侵袭作用。

夏季以养脾为重

中医视点 脾的运化功能

中医认为人体的营养来源于脾,把脾称之为“后天之本”,具有“运化”和“升清”的作用。所谓“运化”是指将人所摄取的饮食进行消化,其中精华的部分通过脾的“升清”作用送往心而转输到全身,糟粕则从大肠、膀胱等排出体外。

中医解码 老年人养脾的方法

老年人养脾可用下述方法:

健脾法:老年人宜用摩腹功,即仰卧于床上,以腹为中心,用手掌旋转按摩20次。

醒脾法:用生蒜泥10克、糖醋少许,饭前食,有醒脾健胃之功,而且可预防肠道疾病。也可用山楂条20克、生姜丝5克拌食。有消食开胃之功。

护脾法:选用各种药粥护脾益胃,如莲子50克、白扁豆50克、薏米50克,加入糯米100克煮粥食;或山药50克、茯苓50克、炒焦粳米250克煮粥食。

温脾法:可用较厚的纱布袋,内装炒热的食盐100克,置于腹部,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对于夏天贪食生冷,容易寒积脾胃影响消化功能的人特别有效。中医VS现代医学夏天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的“工作”才能不断地从食物中吸收营养,维持人体的健康。同时,夏天人们大量食冷饮和瓜果,易损伤脾胃。有很多人容易“苦夏”,表现为不思饮食、乏力,而通过健脾益气则能达到开胃增食、精神振作的效果。因此,夏天养脾很重要。

第三节 老年人秋季养生篇

《管子》指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这里的阴气始下,是说在秋天由于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万物收,是指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人体机理随季节而变,养生也离不开“收养”这一原则。

秋季谨防情绪疲软

中医视点 秋季情绪疲软的原因

进入秋天之后,从“天人相应”来看,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

中医解码 收敛神气防秋季情绪疲软

秋季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对老年人来说,应养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方可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中医VS现代医学医学研究证明,在人的大脑中,有个松果体的腺体,分泌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还可使人消沉抑郁,而阳光则使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反之,秋凉以后,常常是阴沉沉天气,阳光少而且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对增多。此外,“褪黑激素”还有调节人体内其它激素(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作用。这样,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受到抑制,生理浓度相对降低。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等又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它们如相对减少,就使细胞“瘫痪懒散”,人们也因此而情绪低沉,多愁善感了。

预防秋燥

中医视点 燥热伤肺生秋燥

中医认为,秋燥发生外因感受燥热病邪,内因是人体值夏令炎热出汗之后,津气耗损或素体阴液亏损,复感燥热病邪而发病。秋燥病所及脏腑首先是肺:“因其喜润恶燥,而燥热病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燥热病邪先犯肺卫。初起除见肺卫症候外,还伴见咽干、鼻燥、干咳少痰等津伤失润的表现。若肺卫之邪内传气分,则肺之津气受伤证候更为突出,并涉及胃与大肠。因胃为燥土,亦喜润恶燥,感受燥热病邪后,易伤胃津;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燥津伤,输布津液之功能障碍,则大肠也失去濡润。”故本病以肺为病变重心,其次是胃与大肠。少数患者也有病邪深入营血或损伤肝肾。

中医解码 秋燥的预防与治疗

秋燥的总的治疗原则是润燥清热。根据病变的不同阶段,所及脏腑可分别选择辛凉甘润、清肺润燥、增液润燥、甘寒养胃等治法,选方用药施治。秋燥患者,在发热期要卧床休息,多饮开水,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辛热油炸的食物;并可多食水果,以梨子、甘蔗为佳。病室宜保持空气流通,并保持一定湿度。

预防秋燥时,老人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可以预防外邪入侵。即使感受外邪,也可以迅速外解而早期痊愈。在气候变化较多的秋季避免伤风受凉,注意保暖,亦为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中医VS现代医学初秋天气尚热,所以燥而热。到了深秋,天气转凉,就会变得燥而凉。受“秋燥”侵袭,人体常常会出现类似于感冒的不适症状,同时伴有上火、便秘等现象。“秋燥”一般表现为温燥和凉燥。温燥初起时多见于身热头痛、干咳无痰、咽喉干痛、鼻干唇燥、心烦口渴。凉燥初起时多见于身热头痛、恶寒无汗、流涕、唇燥咽干、舌苔薄白而干。区分温燥与凉燥的关键是“心”,心里感觉烦热者为温燥,感觉寒凉者为凉燥。温燥初起时多吃水果和汤水即可恢复平衡。凉燥初起时应多喝姜糖水,以除寒气。预防秋燥多用润法。秋季应尽量少吃辛辣食物,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根据五行五色的道理,秋季要多吃白色食物,如煮冬瓜汤、莲藕汤、白萝卜花生汤、大白菜汤、白梨银耳汤等;水果方面,可以选择白梨、西瓜、香蕉、苹果、哈密瓜、荔枝等;还可以适当吃些醋等酸味食品。

秋季注意胃保暖

中医视点 秋凉伤脾胃

中医学认为,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的盛衰。脾胃功能好,则人体营养充足,气血旺盛;脾胃虚弱,则身体衰弱,疾病从生。所以,秋季养生宜保胃。秋凉之后,外则暑阳渐炽;内则微阴初生,昼夜温差变化大,是脾胃病高发季节,特别是有溃疡的患者更易复发,最当调停脾胃。故患有慢性胃炎或者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中医解码 秋季暖胃的方法

秋季暖胃的保护措施为:

1.增衣暖胃:要随气候的变化,适时增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防止腹部着凉,导致胃病复发。

2.饮食暖胃:温食是暖胃的最直接的方式,早晚饭喝些热粥对胃肠健康大有裨益。此外,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少吃冷饮和凉食,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同时,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

此外,患有胃病的老人在生活中还应注意辛辣饮食可对胃肠造成劣性刺激,应该注意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

3.锻炼暖胃: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老人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素质,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发病的机会。

4.心理暖胃:专家认为,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经常保持精神愉快、情绪乐观、心理健康,避免焦虑、恐惧、紧张、忧伤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可以调剂胃肠节律,保障胃肠健康。中医VS现代医学现代医学认为,入秋以后,由于气温等气象要素变化较大,冷空气不断侵袭,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以后,交感神经兴奋,致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多,体内新陈代谢旺盛,产热增加。寒冷促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以帮助人体御寒。但这些增多的激素分泌对胃部疾患大为不利,因为过多的酸性胃液会刺激胃黏膜的溃疡创面;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又可使胃黏膜的血管收缩,胃的功能减弱;甲状腺素的分泌增高,使人体摄食量增多,加重胃的负担。这一系列不利的变化,就构成了胃病发生或复发的重要隐患。因此,秋凉防胃病暖胃是关键。

秋季锻炼注意“养收”

中医视点 秋季锻炼要养护体内阴气

秋季,五脏属肺。秋季养生,一要养收,二要养肺。从秋天的气候特点来看,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长夏”到“秋收”而相应改变,处于收敛内养阶段。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祖国医学主张秋季多做“静功”锻炼,如气功慢跑,道理也就在于此。

尤其是老年人,特别适合做气功慢跑。因为,气功慢跑是气功与跑步相结合的有益运动,要求形动而心静,动而不乱,和缓不剧烈;静而不躁,使志安宁。这样,既能增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以应秋凉,又不会导致阴津阳气的伤耗,以应秋收。

中医解码 气功慢跑秋季“养收”好方法

气功慢跑是气功方法在跑步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是:

保持跑步姿势,头正颈直,上身微向前倾,双目平视,两手自然握成空心拳,前臂弯曲90°。采用自然呼吸,先是鼻吸口呼,待仅靠鼻吸感到憋气时,改用口鼻同时呼吸。这时宜口唇微微张开,舌抵上腭,让空气通过齿缝出入,呼吸宜均匀深长。要全身放松,保持乐观心情,面带微笑,意守丹田,祛除一切杂念,只想跑步是强身的有效手段,通过跑步可使自己精神振奋,体力、脑力增强,病痛祛除。

跑步之前,先原地站立,或缓慢行走,放松形体,调节情志,调匀呼吸。有了心理准备后,再迈开两腿,缓慢小跑。跑步时,步子可迈得大一些,但每一步都要踏得稳,两臂随之前后摆动,尽量用脚尖着地,以增加锻炼效果,体弱多病者可采用全脚落地,有利于步子稳实。跑步时间的长短,可由身体情况而定,以感到全身微有汗出为好。

初练跑步,开始宜短距离,而后逐渐增加。体弱多病者,常常会稍跑几步就气喘汗出,难以胜任,可采用慢跑与散步结合的办法,即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跑几步,走几步,随体力增强,再逐渐减少行走量,增加跑步量。

跑步结束后,要继续行走一段,做做深呼吸,两手在胸前划弧,让全身肌肉彻底放松。中医VS现代医学秋天气候在逐渐变凉,人的血液循环等生理功能相对地要趋向减弱,所以其时又要求适当增加运动量,以加强心肺功能,抗御寒冷。既宜动又宜静,是秋季运动养生的时令特点,而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之一是气功慢跑。跑步是任何药物都无法代替的健身运动,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和脑部血液供应,降低胆固醇,减缓脑动脉硬化,保证脑细胞的正常工作。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健美。对于老年人来说,跑步还能大大减少老年性肌肉萎缩及肥胖症,减少心肺功能的衰老现象,有助于延年益寿。在跑步中结合气功锻炼,这样所起到的养生效果,无疑得到了更好的加强。

第四节 老年人冬季养生篇

冬季,天寒地冻,大多数的动植物都处于冬眠状态,所以人们也应该遵循自然界“蛰伏闭藏”的规律,采取以“伏藏”为主的养生保健方法。

冬季保健应重“藏”

中医视点 冬三月,应闭藏

《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段经文论述了冬季精神调养、起居调养和饮食调养的方法,并根据自然界的变化引入人体冬季养生的原则,它告诉我们,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冬季养生,要着眼于“藏”。如自然界的蛰虫伏藏,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以便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好准备。

中医解码 老年冬季要“三藏”

老年冬季要“三藏”:1. 每天要藏阳:冬天要少损耗阳气,

要避寒就温,不要过度劳累。要少

出汗,不做剧烈运动,不要无谓地

损耗阳气。同时,要注意衣服保

暖。2. 冬天要藏精:藏五脏之精,尤其是

肾精。肾精是五脏精的根本,所以

冬天要节欲,避免酒色过度。同

时,冬天脾胃吸收功能好,是藏精的好时候,也是贮备精气的大

好时机。并且,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就是说,

冬天如果没很好地养“藏”,春天就会缺乏物质基础,就会降低

免疫力,从而影响正气,以致正不胜邪,那么来年春天就易得病。3. 冬天要藏神:冬天万物闭藏,人的神气也应内藏。藏神要做到“三少三多”——少躁动、少喧哗、少生气、多睡眠、多平静、

多安心。在饮食上,老人应多吃养心安神之品如大枣、桂圆肉、

百合、莲子、小米、米粥等。中医VS现代医学现代医学认为,“冬藏”是人体为了适应冬季寒冷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并且冬要“藏”好,贵在抓“早”。一是纤维蛋白原升高,防治要早:冬季,血液内的纤维蛋白原浓度明显上升,对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及心脏病人,特别在血流最缓慢的凌晨4~6点,很容易黏附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栓塞,因此采取措施要早。其对策是:在清晨起床前喝300毫升温开水使血液得以稀释。这种保健方法被称之谓“内稀释”。二是感冒是百病之源,冬季防寒宜早:气温骤降,冬季的感冒、气管炎比其他季节多,而这些看来是不起眼的小病又常是诱发许多疾病,特别是引发心脏病的重要诱因。其对策是:老人应常用冷水洗脸,增强血管对寒冷的应变能力,并在听到大风降温预报时就开始防寒。

足部保暖有利健康

中医视点 足部受寒邪影响内脏

中医认为,足是人之根,人体十二经脉之中有六条经脉系于足部,这些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表里、贯穿上下的通路。足部的穴位有33个之多,占全身穴位的1/10。它们就像流水线上的机关,对维持气血的通畅、脏腑的协调、全身组织器官的联系、调节生命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足部受寒邪,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胃脘痛、腹泻、阳痿、腰腿痛等病症。尤其是脚还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的神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脚部受凉,会引起黏膜的毛细血管收缩,造成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因此,老人冬季注意足部保暖,对益寿保健有莫大益处。

中医解码 足部保暖的方法

“寒从脚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脚的皮温最低,趾尖温度有时只有25℃。因此,老人在冬季外出时必须重视在寒冬对脚的保健,具体措施是:冬季鞋袜的尺寸要稍大些,脚与鞋之间应有空隙,也就是利用空气的隔热作用,增强保暖性。鞋底要适当增厚,因为鞋底厚则鞋的防寒性能好。在冰天雪地里活动的老人,应穿带毛的高腰皮鞋或长筒皮靴。对于好生冻疮的人应及早穿棉鞋,有脚汗的老人宜选用透气较好的棉鞋和棉线袜。当袜子和鞋垫汗湿后,要及时烤干,棉鞋内也应常烘晒。鞋袜干燥,方能保持保暖性。中医VS现代医学由于脚掌密布许多血管,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把脚掌看成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有研究显示,足部着凉受寒是人体呼吸道、胃肠道以及其它内脏器官发生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感冒为例,人们一般只知道病毒是通过呼吸道传染而得病,有新的研究表明足部受寒也会引起感冒。脚一旦受凉,便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致隐藏在鼻咽部的病毒、病菌乘机大量繁殖,使人发生感冒或使哮喘、气管炎、胃肠病、关节炎、腰腿痛、痛经等旧病复发,这些都足以说明脚与全身健康的密切关系。但因为脚掌远离心脏,血液供应较少,表面脂肪很薄,保温能力甚差,所以,在冬季时老人足部保暖显得尤为重要。

老人冬日养肾以御寒

中医视点 冬季养肾防寒

与春风、夏暑、秋燥不同,冬天带给人的最大感受是寒冷。祖国医学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由于人身之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邪最易中伤肾阳。同时,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新陈代谢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中医认为,人体的能量和热量来源于肾。由此可知,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

中医解码 冬季养肾的方法

对于肾之阴精渐衰的老年人,在饮食调养方面,宜以温补为主。冬天宜选食如羊肉、狗肉、雀肉等温肾壮阳、产热量高的食物,这对素体虚寒者尤其有益。还可进食一些具有补肾益肾功能的食品,如核桃、板栗、桂圆等。黑色食品能入肾强肾,亦宜择食,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乌骨鸡、海带、紫菜之类。

在生活起居方面,冬天的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宜多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这不但能增强有人体免疫有关的肾气功能,提高抗病力,还因肾主纳气,可帮助肺气呼吸,预防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保证作息规律,生活有度,尤其是老人,最好能坚持早睡、晚起,以太阳出来后起床为益。精神调养对保护肾脏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时除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还要学会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另外,冬天人与大自然相应,处于阴盛阳衰状态,因而宜多进行日光浴,以助肾中阳气升发。在日常保暖时应注意,肾与膀胱一脏一腑互为表里,膀胱经脉行于背部,寒邪入侵,首当其冲,故冬天应注意背部保暖,穿件棉或毛背心以保肾阳。中医VS现代医学调查发现,在冬天肾功能恶化病人远超过其他各季,主因低温下血管收缩,血压窜升,小便减少,血液凝结力变强,容易让肾脏出状况。所以,现代医学也强调冬季养肾。1. 不乱吃药:许多市面出售的止痛药、感冒药和中草药都有肾脏毒性,不要不经医师处方乱吃,对医师处方的抗生素、止痛药也应知其副作用有哪些。2. 不暴饮暴食:吃太多蛋白质和盐分会加重肾脏负担。此外,运动饮料含有额外的电解质与盐分,有肾病的人需小心这类饮料。3. 治疗感冒:若感冒去了又来,或是感冒后,有高血压、水肿、解小便有泡泡,最好找肾脏科医生做筛检。

60岁人应该预防冻疮

中医视点 老年人与冻疮

祖国医学认为:“阳虚则外寒”,也就是说,人体阳气衰微,气血不足,卫阳不固,不能温煦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人就特别容易怕冷。老人大多体质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寒久伏于脉络。所以,冬天老人应该预防冻疮。

中医解码 保暖预防冻疮

冻疮好发于肢体的末端,如手、足跟、面颊、耳廓等部位。老人预防冻疮的措施主要为局部保暖,尤其室外温度0℃以下,外出时要戴好手套、护耳的帽子,穿上棉袄,戴口罩等;每天要作局部皮肤(好发冻疮之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畅通;鞋子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足及脚跟的血液循坏;加强锻炼,从夏天开始就用冷水洗脸、洗脚,逐步提高四肢血管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对未溃破的冻疮,可用温水洗后外敷冻疮膏治疗。中医VS现代医学现代医学认为,手脚和耳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分,亦是冻疮的好发部位。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老人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也有部分老人是因为血管先天性变异、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而诱发冻疮的。

第3章 饮食调养 健康是吃出来的

第一节 中医老年饮食观

古人早就认识到了饮食与生命的重要关系。他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养生理论,在保障人体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合理调配

中医视点 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黄帝内经》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就全面概述了粮谷、肉类、蔬菜、果品等几个方面,是饮食的主要内容,并且指出了它们在体内起补益精气的主要作用,人们必须根据需要,兼而取之。

中医解码 合理调配饮食不生病

中医认为,饮食调节适当,才能保证老年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饮食偏嗜有过寒过热之偏,五味之偏。多食生冷寒凉,可损伤脾胃阳气,因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偏食辛温燥热,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最终酿为痔疮;五味之偏是说人的精神气血都由五味滋生,五味对应五脏,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

若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使脏腑机能偏盛偏衰,久而久之可损伤内脏而发生疾病。如偏食咸味,会使血脉凝滞,面色无华;多食苦味,会使皮肤干燥而毫毛脱落;多食辛味,会使筋脉拘急而爪甲枯槁;多食酸味,会使皮肉坚厚皱缩,口唇干薄而掀起;多食甘味的食物,则骨骼疼痛头发易脱落。重要的是由于嗜好偏过,不但会导致营养不良,而且还能伤及脾胃以及其他脏腑,而致脚气病、夜盲症和瘿瘤等疾病。中医VS现代医学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必须每天从食物中获取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往多看重营养不良的危害,认为营养不足可致体弱多病,会影响人体健康。这就要求老人要合理搭配饮食。因为,老年人吃单一食物是不能维持身体健康的,因为有些必需的营养素,如一些必需脂肪酸、氨基酸和某些维生素等,不能由其他物质在体内合成,只能直接从食物中取得。而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同时,营养物质既不能缺乏,也不能过度。缺则不能满足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严重时可引起机体生理机能的改变和生化活动异常,甚至发生机体形态结构的异常,影响人体健康;过了也会引起机体异常改变,或体内积聚过多,或干扰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使代谢异常,有时甚至可产生中毒现象,而对人体的危害也绝不能低估。近年来被人们称为现代文明的疾病,其中许多疾病包括癌症在内,就同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平衡有关。老年时期这种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平衡对健康的危害就更大。总之,合理膳食能促进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改善机体的健康状况,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合理营养可使老年人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对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健康第一大基石。

饮食有节

中医视点 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

中医认为,饮食五味(酸、苦、甘、辛、咸)要适宜,平时饮食不偏食,病时饮食讲禁忌。如《千金要方·养性序》所说:“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澼”,人在大饥大渴时,最容易过饮过食,急食暴饮。所以在饥渴难耐之时,亦应缓缓进食,另外在没有食欲的情况下,也不能勉强进食,过分强食,梁代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

中医解码 饮食应适量

在饮食调养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而致气血不足,引起形体倦怠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症;过饱,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即饮食要有节制之理。中医VS现代医学所谓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制,不能随心所欲,要讲究吃的科学和方法。具体地说,是要注意饮食的量和进食时间。一是饮食要适量。这是说人们吃东西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恰到好处,饥饱适中。人体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输布、贮存,主要靠脾胃来完成,若饮食过度,超过了脾胃的正常消化食物量,就会产生许多疾病。二是饮食应定时。即不到该吃饭的时候,就不吃东西,这是正确的。一日三餐,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到时候便会作好消化食物的准备。

因时调补

中医视点 四时调摄

因时配膳,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不同,对人体有不同影响。古代养生家强调“四时调摄”就是根据四时气候之变化,选择对人体有益的配膳,以养生保健。《内经》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有矣”。因春为少阳,夏为太阳,秋为少阴,冬有太阴。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说,四时阴阳,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善于养生的人,在春夏摄养阳气、秋冬蓄养阴气的原因是用以顺从四时阴阳的根本规律,所以能与万物共同升降出入于生长收藏四时阴阳变化之中。若违反这个根本规律,就会伤伐生命之本,破坏人体的真气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