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剑三仁汤:“天下最多湿热病”治验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8 06:21:55

点击下载

作者:杨承岐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十年一剑三仁汤:“天下最多湿热病”治验录

十年一剑三仁汤:“天下最多湿热病”治验录试读:

自序

吾少年步入杏林,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载,自始至终工作于基层,又长期担任基层单位的领导,虽未脱离过临床,但分科不细,既看内科,也看外科,妇科儿科兼收,五官皮肤兼顾,也算是现在所谓的“全科医生”吧。一生阅历患者无数,其中也不乏症状复杂、病程缠绵者,病情凶险、命悬一线者。毁誉皆有,经验教训并存。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病休在家,无所事事。每当想起对一些疾病,特别是症状繁杂的疑难疾病的治疗时,感慨万千,体会颇多。每当想起一些方剂的治疗效果时,觉得参差不齐,相差甚远。有的效果平平,一用即弃;有的疗效卓著,终生难忘。

三仁汤,清热利湿的代表方剂,问世以来,疗效卓著。经数百年临床检验而久用不衰,备受历代医家的青睐。一剂三仁汤,区区八味药,既能宣上焦,又能畅中焦,还可渗下焦,通治全身疾病。不管是浅在肌肤四肢的外科疮疡,还是深入五脏六腑的内科疾病;不管是高在头顶的脑系疾病,位于中焦的脾胃病,还是位于下焦的肛肠疾病、泌尿系疾病,只要应用得当,无不应手而效。玄机无限,哲理无穷,值得每一位临床医生终生探讨体会。

我的启蒙导师贾亚夫先生,青年时期就因医术名噪乡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省中医学会理事,县医院业务副院长,县政府参议,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文革”中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打倒靠边站,专门从事医疗、带徒工作。“文革”后被任命为县中医院名誉院长,县政协副主席。先生治病不拘俗套,圆机活法,临症处方,只讲理法,不计较方药。往往是多病用一方,一方治多病。常常收到出其不意的良好效果,令不少同行、患者刮目相看。尤其善用三仁汤化裁治疗外感、内伤诸疾,被同行称为“三仁汤”大夫。求医者遍及全县及周围县市,堪称一方名医。

记得临出师前,先生把我叫到一旁,语重心长地说:“你随为师两年,也学了不少的知识,但有一点我还没有告诉你。不是为师不想教你,而是因为你年龄实在太小,临床实践经验又少,告诉你你也理解不了。这样吧,我给你留一个作业,你要用一生的实践去完成。那就是一剂三仁汤,貌似简单,却哲理无限,治疗疾病极其广泛,临床疗效极其神奇。老师用了一生都没有参悟透它的道理,你以后在临床实践中要用心体会,慢慢揣摩,认真总结,争取搞出点成果来。”

若干年后,老师已是县中医院名誉院长,有一次,当我带领一位患者去向他求教时,先生问起我作业完成情况。我当时勤于临床,忙于政事,根本无时间也没有机会考虑过此事,羞愧难当,无言以对。如今我赋闲在家,终于有机会去完成这项作业,将我在四十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三仁汤配伍特点、应用指征、适应范围、应用体会做一个系统、全面的总结,向老师汇报。老师虽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作古,但我还是不敢忘记恩师的生前嘱托,以一个小学生的姿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完成了这道推迟数十年的作业,以慰先师在天之灵。

我根据恩师嘱托,发奋读书,大量临床,立志对“天下最多湿热病”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并在临床坚持“四两拨千斤,活用三仁汤”。此外,我认为临床大夫也要扎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除了临证四十年反复验证思悟,我还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医学史中发掘出三仁汤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实际意义。记得很多年前,当我从支离破碎的历史记载中终于理清了吴鞠通当年创立三仁汤的真实目的和实际过程后,对三仁汤的认识豁然开朗,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比较粗浅的理性认识:该方清热利湿,宣畅三焦,调理脏腑气机,对湿热病的治疗起着四两拨千斤的“气化”作用。临床凡遇因湿热影响三焦气机而导致的疾病,即欣然用之,每每效验。堪称“十年一剑用三仁,天下湿热可巧除”。今不揣冒昧,小结于此,望高明鉴之。杨承岐2017年5月1日第一章十年一剑用三仁,天下湿热可巧除第一节 三仁汤所治病种甚广“湿热缠身,百病由生”。是我从事临床工作四十年的切身体会。“湿热”,是人们常见而又不被重视的致病因素。作为外因,它广泛存在于大自然的各个角落,一年四季到处游荡,一遇适当时机,它就会侵入人体,兴风作浪;作为内因,它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个部位,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九窍,一旦形成,它就会四处流窜,伺机发难。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从“吃糠咽菜”很快变成了以“大鱼大肉、精食美酒”为食;由“流离失所”很快变成了“安居乐业、安步当车”;由“当牛做马”很快变成了“养尊处优”。工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肌肤不再受夏热冬寒的刺激。再加上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变成了“日夜逍遥”“夜生活丰富”的状态。人们恣情纵欲,尽情享受,全然不去理会造物主所赋予我们肌肤四肢的用途,更不理解“生命在于运动”“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的道理。机体获取的热量得不到适当消耗,积累的脂肪得不到充分燃烧,怎能不滋湿生热,变“宝”为“废”?加之工业高度发展,废气过度排放,辐射严重超标;农业滥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充斥田间,怎能不空气污染、污浊弥漫?作为一个工作于基层的“健康守护神”,看到人们的生存条件“日益发展”,健康条件“日益恶劣”,怎能不忧心忡忡、痛心疾首!

幸我们的祖先有先见之明,知其后裔必被“膏粱厚味”所惑,被“文明社会”所害,预感到将来必有一种非传染性流行病会广泛流行,及早为我们创立了具有清热利湿、宣畅三焦、调理各脏腑气化功能、降浊升清作用的简单而有效的三仁汤,以促进各种湿热病、富贵病、文明病康复,以免将来这些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流行病爆发时人们措手不及。

当今社会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湿热病频发,现代病、富贵病流行。究其原因,不外膏粱厚味,养尊处优,营养过剩,脂肪堆聚;劳心过度,心火亢盛;空气污染,放射超标。一言以蔽之,“湿热”使然。现代医学对此尚无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不少有识之士转从传统医学中寻求解决之道。由于它虽无传染性,却像瘟疫一样多发流行,集温病学之大成的《温病条辨》首当其冲被纳入人们的视线,原来吴老爷子高瞻远瞩,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已经为我们设计好了详尽的“应急预案”,三仁汤就是清热利湿,消除各种湿热病、现代病、富贵病,以及降脂降糖的法宝。

吴鞠通,名瑭,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卒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是中国医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建设性的代表人物之一。吴鞠通所生活的时代虽不能和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文明程度相提并论,但也是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最末一个“盛世”——“康乾盛世”时代。清王朝在政治上取得了较长时间的稳定统一,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获得长足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增长,呈现出“国富物阜”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比较富裕安定。他的行医年代大都在乾隆时代,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病:人们头身困重、肢体倦怠、恶心呕吐、胸脘痞闷、食欲不振、午后发热,有的甚至头痛恶寒、大便泄泻或黏滞不爽、小便黄赤,舌苔白或黄腻,脉濡或滑。患这种病的人还相当多,好似流行病。吴鞠通想尽了各种办法进行治疗,由于《伤寒论》是当时医学界奉若神明的宝典,他先是见其头痛恶寒,以为伤寒而汗之,结果汗伤心阳,患者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又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下之,结果下伤脾胃,湿邪乘势下注,患者发生了洞泄;最后又因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结果两阴相合,病邪锢结不解。这就引起了这位医学巨匠的深刻反思,决心研制出一种能对抗这一顽疾的良方,他废寝忘食,涉猎群书,广取众长,苛求古训。“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终于他从叶天士两则治疗类似病证的医案中悟出了玄机,创立了一个清热利湿、宣畅三焦、调理全身各脏腑气机的千古名方——三仁汤。由于立论准确,选药精当,效果卓著,一开始就得到医学界的广泛好评。嘉庆三年(1798),他的旷世名著《温病条辨》脱稿,三仁汤临床疗效确切,又可治疗湿温初起,卫气同病,湿气留连三焦,湿重于热者,吴姓便将其放入该书卷一中。后世一些医家多认为此方是温病学治疗湿温初起湿重于热的开山之作,全然不去理会吴姓当年创立它的历史背景和良苦用心。更不知道它在内、外科杂症中的重要作用,可悲可叹!

湿热是导致许多疾病的原因之一,与疾病形影不离。这是老祖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总结,也是他们在造字时把“病”字造成一个病字旁下面加一个“丙”字的重要依据。再重复一下,“湿热缠身,百病由生”是我从医四十年的经验之谈!

我未及弱冠,即足涉医坛,中医界历来把《内经》《难经》《伤寒论》《温病条辨》奉为四大经典,作为初学者登堂入室的必修课。我作为一名初涉医坛的无知少年,自然不敢违背祖训,遂将《温病条辨》置于床头,废寝忘食,日诵夜记。我当时年少顽皮,认为中医深奥艰涩,枯燥无味。家父为缓解我的畏难情绪,给我买了《药性歌诀四百味白话解》《汤头歌诀白话解》等启蒙读物。在学习三仁汤时,我仍认为汤头歌中“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轮,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不够生动活泼,缺乏趣味性。即自编了“三人(杏仁、薏苡仁、白蔻仁)上竹(淡竹叶)竿,扑(厚朴)通(木通)滑(滑石)下(半夏)来”的顺口溜,自认为活泼有趣,与同事炫耀,也因此对三仁汤有了一个比较肤浅的了解。

上世纪70年代,我有幸拜倒于本县名医贾亚夫先生门下,侍诊于左右。先生新中国成立前即已因医术名噪乡里,尤其善用“三仁汤”化裁治疗外感、内伤诸疾,被同行称为“三仁汤”大夫。求医者遍及全县及周围县市。“文革”中他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打倒靠边站,下放到基层专门从事中医临床和带徒工作。他不顾个人荣辱得失,反倒觉得这样既摆脱了行政事务的烦恼,又远离了会议的缠绕,“无官一身轻”。他凭借自己高超的医术、若谷的情怀,满腔热忱地为患者服务,不少奇难杂症和不治之症在他的手下“得到治愈”,上门求医者络绎不绝。

当时正值“文革”后期,人们已不搞惊天动地的“阶级斗争”,各项经济指标都有所好转,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平稳,大部分人基本上能够填饱肚子。但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人们还是热衷于搞各种政治运动,忽视劳动生产。先生认为:当今社会人们思想活跃,无事生非,心火较重,再加上一部分人饮食膏粱厚味、养尊处优,湿热内生,百病迭起。三仁汤清热利湿、宣利三焦,使气机通畅,湿利热清,百病自除。

受其学术思想的熏陶,我出师以后,每遇头身困重,肢体倦怠,呕恶纳呆,浑身酸懒,小便黄赤,大便黏滞不爽,精神不振,食纳不佳,头痛恶寒,午后热甚,舌苔白或厚腻、甚或发黄,脉象濡甚或濡数、滑数,综合分析为湿阻气机者,皆以三仁汤加减化裁调治,每每获效。

近两年来,我因病休养,赋闲在家,无所事事,往往会想一些陈年往事。每当想起自己用三仁汤治疗疾病时,颇多感慨,深有体会,忍不住提起笔来,将这些经验总结出来,试图将三仁汤的配伍要点、功效与作用、临床治疗范围、应用指征、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做一系统分析,对其所治疗的疾病做一全面而系统的盘点,对它可能起治疗作用但没有临床实践证明的疾病做一简单展望,权充医林一草。

三仁汤是治疗湿热内蕴、三焦不利和湿温初起的鼻祖处方,一剂三仁汤,区区八位药,选药精当,配伍严谨,既能宣上焦,又能畅中焦,还可渗下焦。通治全身各个部位的疾病,不论是浅在肌肤四肢的外科疮疡,还是深在五脏六腑的内科顽疾,只要有适应证,放开胆量应用无不药到病除。问世以来,备受历代医家青睐。不少贤哲根据其药味组成和功能,不断探讨它未被发掘的适应证,开拓其应用范围。研究发现,三仁汤除可治疗湿温初起、卫气同病、湿重于热(如伤寒、副伤寒、重感冒、流感)之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症外,还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慢性胃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布鲁菌病、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急性高山病、妊娠呕吐、百日咳等疾病的治疗。我根据近年来部分杂志的报道进行一个简单归纳:

最常见的有,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用本方去半夏、厚朴、滑石,加丹参10克,茵陈15克,虎杖15克,重症时剂量加倍,水煎服,每日1剂。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本病72例。结果,痊愈64例,显效7例,无效1例。

治疗胆囊炎,中医辨证属于湿热中阻,三焦不利者:以本方为主方,畏寒口苦者加柴胡、黄芩;胸胁胀痛者加延胡索、郁金;腹胀呕吐者加藿香、佩兰;黄疸者加茵陈、大黄;厌油腻者加山楂、麦芽、神曲;大便难者加枳实,水煎服。据报道,治疗本病38例,其中急性胆囊炎18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20例,合并胆管结石7例,合并胆道蛔虫5例。结果,痊愈15例,好转23例。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以本方为主(杏仁10克,竹叶10克,半夏10克,白蔻仁6克,厚朴6克,通草6克,滑石20克,薏苡仁20克),伴鼻塞者,加麻黄、菖蒲;中耳腔积液较多者,加泽泻、车前子、葶苈子。水煎服。治疗本病110例,其中发病年龄最小5岁,最大67岁,以青壮年为多;病程最短3日,最长不超过3个月。结果,痊愈66例,显效17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本组病例服药最少4剂,最多21剂。

急性高山病:用本方为主(杏仁10克,滑石20克,白蔻仁6克,白通草6克,生薏苡仁20克,淡竹叶6克,厚朴6克,半夏10克),脉濡数者加北沙参;先感冒而后进入高原者加柴胡、防风;通宵不寐、心动悸不安者加五味子、丹参、夜交藤;衄血严重者去半夏,加白茅根、旱莲草、生地榆;咳甚者加麻黄、葶苈子、川贝母;胸闷甚者加瓜蒌、薤白。水煎服。治疗50例乘飞机急速进入拉萨而致急性高山反应的患者,其中男性31人,女性19人;年龄最大57岁,最小4岁,其中20~50岁患者42人,占全部病例的84%。结果,痊愈39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3例。痊愈率为78%,总有效率为94%。治疗天数最长4天,最短2天,平均2.44天。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方用三仁汤加减(杏仁12克,竹叶12克,白蔻仁8克,薏苡仁30克,滑石30克,芦根30克,厚朴9克,通草9克,藿香9克,半夏10克,枳实10克,黄芪24克),水煎服,日1剂,12剂为1个疗程。据报道,用本方治疗30例,连用2个疗程后,皆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

肾盂肾炎:本方加连翘、茯苓为主,热重加柴胡、黄芩;尿道痛加车前子、黄柏、琥珀;腰痛甚加木瓜、杜仲。治疗34例尿检有不同程度的蛋白、脓细胞、管型,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患者,疗效满意。

此外,用三仁汤治疗尿路感染、妊娠恶阻、布鲁菌病等证属三焦湿困者,及夏秋季节湿郁三焦所致的顽固性发热病人,均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第二节 湿热与“现代病”琐议

要搞清楚湿热与疾病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复习一下“病”的含义。“病”字是病字旁里面加一个“丙”。《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在《周易》当中,“丙”就是“火”的意思,其位在“南方”,南方炎热多湿,所以南方又代表“湿热”。南方炎热,可以叫做“丙火”。在中医传统文化中,“丙”还代表“心”,所以,“丙火”又可以叫“心火”。心里有火,或被湿热熏蒸,人就得病了,道理就这么简单。

另外,“心火”也可以理解成被压抑的情绪,就是失调的七情六欲。比如悲伤、忧虑、喜悦、恐惧、愤怒……这些都是人的情绪。所谓七情六欲,通俗点说,就是情感,就是人的一股“气”。人们常说“某某被某某气死了”“某某被某某气得生病住院了”,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的老祖宗相当聪明,很早以前就发现了“湿热”与“疾病”的密切关系,所以在造字时就把“病”字造成“疒”里面一个“丙”字,借以警告他们的子孙后代千万不要忘记湿热与疾病的关系,时时注意远离湿热。可惜人类的后裔完全没把老祖宗的警示放在心上,恣情纵欲,为所欲为。肉山酒海,尽情享受;四体不勤,好逸恶劳;欲望无度,思虑无穷;互相攀比,精神紧张。致使心火亢奋,脂肪堆积,湿热由生,百病迭起。

记得2004年秋,我去西安参加一个学术会议。研讨当今糖尿病多发的原因时,一位老师的演讲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为什么现在我们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这么高?我觉得应从人们的生活习惯谈起。一开始,我们的祖先一度经受瘟疫肆虐,尸骨遍野的生存环境。时间久了,他们也就慢慢地适应了这种生存环境,逐渐产生了一种“饥饿基因”。靠这种基因的作用,我们的祖先才得以繁衍生存,不至于灭绝。也就是说,上溯几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产生了“饥饿基因”,他们适应了在吃糠咽菜、颠沛流离的环境中生存,不适宜在肉山酒海、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成长。到现在我们身上还有这种基因的影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生活日渐好转,热量摄入不断增高,体力劳动不断减少,脂肪不断堆积,新陈代谢逐渐紊乱,血糖、血脂、血压升高呈普遍现象。而西方发达国家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发展到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膏粱厚味,养尊处优,生活节奏紧张。一开始他们也不适应这种优越的生活环境,一度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多发,但现在他们经过几百年的锤炼,已经逐步适应了这种环境。我们的许多公民不了解自己的“基因”,不顾自身的体质状况,遇到大鱼大肉,胡吃海塞;外出旅行,以车代步;生产劳动,一律机械化、自动化。完全忘记了造物主给我们手足是干什么用的。假如你当初注意自身的基因条件,荤素搭配、劳逸结合、适当锻炼,何至于今日百病缠身?讲的在场的不少患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的同行(也包括我自己,因我当时已患有高血压)热泪盈眶、追悔莫及。

由此可见,湿热是造成许多疾病的重要原因,不管任何疾病,只要有适应证,选用清热利湿、调畅气机、宣利三焦的三仁汤化裁治疗,皆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由于三仁汤清热利湿,宣畅三焦,通治全身各个部位与湿热有关的病症,而当今许多疾病都是由于人们恣食膏粱厚味、养尊处优或生活节奏加快、欲望无度、思虑无穷导致心火亢盛、湿热内生而引起的,因而三仁汤的治疗范围除了临床常见疾病,还包括诸多“现代病”。

肥胖症:中医学在对肥胖的认识和治疗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对肥胖症有了初步的观察和记载,经过历代医家的理论探索和临床实践,目前对于肥胖症的病因分型和辨证治疗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

除先天禀赋因素外,以下两种因素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一、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是肥胖形成的重要原因。《素问·奇病论》说:“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多食甘美,逐渐积聚化为膏脂;或饮食无度,日久损伤脾胃,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停聚,湿从内生,聚湿生痰,造成肌肉减少而脂肪增加,停留肌肤、脏腑而发为肥胖。故《素问·通评虚实论》有“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之说。《临证指南医案》对于肥胖的形成描述得更为具体、详细,认为“湿从内生,必其人膏粱酒醴过度,或嗜饮茶汤太多,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腻之物。其人色白而肥,肌肉柔软……”。还有人指出“厚味肥甘,可助阳生气、生阴。生阴者,转化为脂液,浸淫脉道,脉膜变异”。《脾胃论》说:“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这些都充分说明过食膏粱甜腻、厚味肥甘、酒醴茶汤、生冷瓜果均可导致精微物质过剩而引起肥胖。二、脏腑失调

无论男女,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出现脏腑气血失调,肥胖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矣。”人体物质能量代谢与脏腑功能有关,其中与脾胃关系尤为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受纳、腐熟、运化、吸收、输布,是维持人体营养物质代谢正常进行的根本。中年以后,脾胃运化功能逐渐减退,对肥甘厚味的转化功能也逐渐减弱,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输布,蓄积体内而为痰湿脂浊,躯脂满溢,再加上年高以后好静少动,形体遂渐肥胖。五谷入胃,需依靠脾胃的健运才能转化为精微物质,若脾胃虚损则运化失职,水谷肥甘之物无以化生气血精微,而转变为痰浊积聚体内,导致体态肥胖,故有“肥甘生痰”“肥人多痰”之说。

可见痰浊水湿与肥胖症的发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三仁汤健脾、渗湿、调理气机,杜绝生痰之源,使“肥脂”无“培养基”,肥胖症何来?

美容方面:(1)痤疮、粉刺:痤疮一词并非现代医学专有名词,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对痤疮已有论述,《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张介宾注:“形劳汗出,坐卧当风,寒气薄之,液凝为皶,即粉刺也,若郁而稍大,乃成小节,是名曰痤。”揭示了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云:“年少气充,面生疱疮。”认识到发病与年龄有关,乃青春期气盛阳旺使然。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面皰候》中记载:“面皰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皰,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也。”阐述了痤疮的病因及皮损特征。长久以来中医称痤疮为“肺风粉刺”,每多从肺论证,如《外科正宗》曰:“肺风、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酒渣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外科启玄》云:“妇女面生窠瘘作痒,名曰粉花疮。乃肺受风热或绞面感风,致生粉刺,盖受湿热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谓:“肺风粉刺,此症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鼻面,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由此可见,前人认为痤疮病位在肺,由风热、湿热、血热所致,每以清热、利湿、凉血等法治疗。湿热内蕴者,皮肤多油腻,润而油光,皮疹以脓包、结节为主,舌苔白厚或黄腻。白头粉刺热重于湿,易化腐成脓;黑头粉刺湿重于热,缠绵难愈。(2)色素斑:中医有句古话,“面部有斑,体内必有瘀”。“瘀”是瘀血的瘀。意思是说脸上长了色斑(黄褐斑,蝴蝶斑,雀斑,日晒斑,辐射斑,妊娠斑等),说明身体里有瘀血。民间还有一句古话,“十女九瘀”。意思就是说十个女人里面有九个是有瘀血的。既然瘀血导致色斑,那么为什么人体内会有瘀血呢?色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肺主气,司呼吸,主治节,朝百脉。在体合皮。“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脏生成》)肺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合成一身之气。通过其宣发与肃降功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到皮毛充养皮肤。调节全身气机,助心行血。若肺气郁闭,宣降失司,则精微不布,皮肤失养。同时肺不助心行血,则瘀血内生,血不上荣。又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降,影响大肠传导功能,大便秘结,而下窍不通,浊毒上泛,瘀毒互结而使面部色斑加重。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旺,则气血充足,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若脾胃功能失调,脾不升清则面部皮肤失养而不泽;胃不降浊,积久生热,浊热上泛则口舌生疮。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气虚运血无力,可致瘀血内生,血不上荣。

也就是说,痤疮的主要病机是风、湿、热;色素斑的病机主要是瘀。病位在肺,连及于脾,涉及心肝肾诸脏。

三仁汤的主要成分杏仁为肺经要药,宣通肺气,助心主血脉,气行则血行,血液流畅,色素斑何来?中药典籍《本草纲目》中列举杏仁的三大功效:润肺,清积食,散滞。清积食是说杏仁可以帮助消化、缓解便秘症状;《现代实用中药》记载:“杏仁内服具有轻泻作用,并有滋补之效。”对于年老体弱的慢性便秘者来说,服用杏仁效果更佳。大家都知道,大便秘结,内分泌失调,浊气积聚也是造成色素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杏仁也具有美容功效,能促进皮肤微循环,调整内分泌,使皮肤红润光泽;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清热排脓等功效,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有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的功效,长期饮用,能治疗褐斑、雀斑、老年斑、蝴蝶斑,使斑点消失,并滋润肌肤。对粉刺、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

三仁汤清热利湿,宣通三焦。具有宣肺、健脾的功效,可散风、清热、利湿、调理气机、健脾生血。气行则血行,面部微循环旺盛,风、湿、热荡然无存,皮肤岂有不红润光泽之理?

大叶性肺炎:中医对这样的患者进行辨证时,估计多数会根据脏腑辨证把它辨为“肺热痰瘀互结”证,以清肺化痰、逐瘀排脓的千金苇茎汤治之;或辨证为“热邪壅肺”证,以清热宣肺的麻杏石甘汤主之。另外就是按气血津液辨证,把它辨为“痰盛有燥”证,以润燥化痰的清燥救肺汤主之。若病人表现为咳吐脓痰、气喘鼻煽、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我们还可以按三焦辨证辨为“上焦湿热、痰热壅盛”,用三仁汤清热利湿、化痰排脓。

阳痿:中医认为阳痿和其他疾病一样,也是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导致阴阳失调的原因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有突受惊恐刺激,或感受湿热,内部原因有纵欲伤肾,思虑忧郁,劳伤心脾,或饮食所伤等,以致宗筋弛纵,引起阴茎萎弱不起或临房举而不坚。若感受湿热,蕴结下焦或过食肥甘厚味,嗜酒无度,酿湿生热,湿热郁蒸肝胆,循经下注宗筋,阻滞气机,加重宗筋弛纵而阳痿。《灵枢·经筋》曰:“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三仁汤清热利湿,畅利下焦,以之治疗湿热阳痿也未尝不可。

耳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属中医“眩晕”范畴,痰湿中阻是酿成“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脾主运化水谷,又是生痰之源。若嗜酒肥甘,饥饱无常,或思虑劳倦,伤及于脾,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聚湿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浊蒙闭清窍,发为眩晕。若痰浊郁而化火,痰火上犯清窍,亦可致眩晕加重。三仁汤清热利湿,宣畅三焦,升清降浊,以之治疗耳源性眩晕,可谓药证相符。

盗汗:盗汗属于阴虚,世人皆知,然盗汗也有不属阴虚者。正如景岳所言:“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人阳气昼行于外,夜而入里,里有湿热,夜晚阳气熏蒸,阴液不得内守,被逼外出而为盗汗。用三仁汤清热利湿,热清则湿无所恋,湿化则热无所依,盗汗自除。第三节 三仁汤与湿热治法《温病条辨》是中国医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一,是继《伤寒杂病论》之后理法方药俱全的宏伟巨著。三仁汤是《温病条辨》中少有的几张疗效卓著、治疗范围广泛的看家处方之一,是清热利湿的代表方。不仅适用于瘟疫,对因湿热所致的内、外科杂症皆有良效。它选药精炼,配伍严谨,疗效非凡。自问世以来,备受历代医家吹捧,经数百年临床检验而久用不衰。充分体现了它非凡的疗效和旺盛的生命力。

三仁汤是清代名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卷一记载的治疗湿温初起、卫气同病、湿重于热和内、外科杂症的良方。由杏仁15克、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苡仁18克、半夏15克组成,以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服一碗,日三服。用于治疗湿温或暑瘟初起、卫分之证未罢、气分之证又现,湿重于热之证。证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功。今人根据其功效特点,多用于治疗伤寒、副伤寒、重感冒、急慢性胃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布鲁菌病、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妊娠呕吐、百日咳等病。

本方的适应证是湿气留恋三焦,湿重于热者。按照《温病条辨》的记载,该方适用于湿温初起,卫气同病。究其病因,一为外感时令湿热之邪;一为湿饮内停,再感外邪,内外合邪,酿成湿温。诚如薛生白所言:“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温热经纬》)卫阳为湿邪遏阻,则见头痛恶寒;湿性重浊,故身重疼痛、肢体倦怠;湿热蕴于脾胃,运化失司,气机不畅,则见胸闷不饥;湿为阴邪,旺于申酉,邪正交争,故午后身热。其证颇多疑似,每易失治误治,故吴鞠通于《温病条辨》中明示此病有“三戒”:一者,不可见其头痛恶寒,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二者,不可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下之,下伤脾胃,湿邪乘势下注,则为洞泄;三者,不可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两阴相合,则有锢结不解之势。故治疗之法,惟宜宣畅气机、清热利湿。应以芳香苦辛,清宣淡渗之法,方可中的。

方中杏仁苦温,宣肺利气,提壶揭盖,通调水道,气化则湿化,宣通上焦;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配以半夏苦温燥湿;厚朴苦辛化湿,醒脾和胃,振复运化水湿之机,转枢中焦;薏苡仁甘淡,渗利湿热而健脾,配以滑石、通草、竹叶淡渗利湿,清透湿郁所化之热,疏导下焦。方中诸药合用,既可轻宣上焦肺气,又可畅通中焦气机,还可渗利下焦湿热,升清降浊。治湿不用燥热之品,皆以芳香淡渗之药,疏肺气而和膀胱,因嫌苦辛温燥之剂,每易助热化燥;苦寒清燥之品,常致脾伤湿留,冰伏湿热,惟宜芳香苦辛,淡渗化气利湿并进,能使三焦通畅,湿热分消,湿去而脾不伤,热除正安,诸症自除。本方主治上焦肺气不宣,中焦脾气不运,下焦肾和膀胱之气化失常。方中三仁合用,三焦分消,共为君药,故名“三仁汤”。

所谓“甘澜水”,就是将普通泉水取出来后放在容器中,用水瓢或木勺舀起来扬高再倒入容器中,这时水中会有许多泡沫产生,然后再将水舀起来倒入容器中。如此反复多次,所取得的泡沫水就是“甘澜水”。其性质轻不助邪,还可健脾开胃。

本方的配伍要点是以辛开苦降、淡渗利湿之品以宣上、畅中、渗下,使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调畅三焦气机。辨证要点是湿热内蕴,湿重于热,三焦气机不利:临床应用以头身困重,四肢倦怠,胸闷不饥,呕恶纳呆,大便溏薄,小便黄赤,苔白或黄腻,脉濡、滑或弦细,或者兼有头痛恶寒为主症。

本方证的病机核心为湿热弥漫,闭阻阳气。病变部位贯穿三焦,脏腑涉及五脏六腑。治疗重点在于轻开宣化。其所要驱逐的主要病邪为“湿热”,治疗目的为祛除“湿热”。治疗手段为“气化”。通过“气化”以达“湿化”,“湿化”而“热清”,最后结果是“浊降清升”。

气化,是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过程。人体五脏六腑各有所主,各脏腑互相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叫“气化”。如果各脏腑各自为政,不互相配合,则生命活动就会出现异常,病理症状迭出。人体的气化功能在疾病恢复过程中,作用尤其重要,“气化则湿化”,气化则“邪去正安”。

本方应用指征为:(1)肢体倦怠;(2)头身困重;(3)浑身酸懒;(4)呕恶纳呆;(5)小便黄赤;(6)大便溏薄或黏滞不爽;(7)苔白不渴或渴不欲饮或舌苔黄腻;(8)脉滑或弦细或濡,略带数象;(9)午后发热;(10)胸闷不饥;(11)头痛恶寒;(12)身体虚胖。临床只要有以上十二项指标中的三到五项就可放心应用,不必悉俱。若湿温初起,卫分症状较明显者,可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湿;若寒热往来者,可加青蒿、草果以和解化湿;舌苔黄腻者,宜加大薏苡仁用量;舌苔薄白者,不用或少用滑石。湿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侵袭人体,滞于经络,阻遏气机,损伤心阳,若见心悸胸闷等,可加三七、丹参、薤白;湿为阴邪,损伤阳气,易伤脾阳。脾阳如伤,可致脾阳不振、水湿停聚,出现腹泻、尿少、水肿等。此时可加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茯苓;湿邪致病,可侵犯人体各部,遍及脏腑、经络、肌肉、关节等。如出现周身关节疼痛者,可加独活、羌活、秦艽、五加皮、木瓜;如湿阻中焦,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较重者,可加藿香、山楂、麦芽、木香;如湿热下注而引起淋证者,可加扁蓄、瞿麦、车前子、大黄;湿性趋下,易袭阴部,可致湿热带下病。可加茯苓、猪苓、苍术、荆芥穗、黄柏、牛膝。用药注意点是杏仁、半夏用量不宜再大,它们的用量已达到常用量的极限,再过量应用易出现口唇麻木、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近代药理研究同时证实:三仁汤具有抗菌、抗病毒、防癌、抗癌、解热、镇痛、止咳、止吐、利尿、修复溃疡等作用。

三仁汤配伍严谨,选药精当。区区八味药,统治三焦“湿热”,对全身各个部位与“湿热”有关的疾病都有治疗作用,玄机无限,哲理无穷。兹将其中各个药品拆析如下:一、薏苡仁

薏苡仁既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而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生薏苡仁性偏寒凉,长于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除痹止痛。炒薏苡仁和麸炒薏苡仁性偏平和,两者功用相似,长于健脾止泻,但炒薏苡仁除湿作用稍强;麸炒薏苡仁健脾作用略胜。薏苡仁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有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的功效,长期饮用,能治疗黄褐斑、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使斑点消失并滋润肌肤。对粉刺、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而且它能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也被当做减肥用品。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薏苡仁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功效:①对心血管的影响:抑制呼吸中枢,使末梢血管特别是肺血管扩张;②抗肿瘤:尤以脾虚湿盛的消化道肿瘤及痰热夹湿的肺癌更为适宜;③增强免疫力和抗炎:薏苡仁油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④降血糖降血压:薏苡仁具有扩张血管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尤其是对高血压、高血糖有特殊功效;⑤抑制骨骼肌的收缩:薏苡仁可抑制骨骼肌收缩,能减少肌肉之挛缩,缩短其疲劳曲线,能抑制横纹肌之收缩;⑥镇静、镇痛及解热:对风湿痹痛患者有良效;⑦降血钙、延缓衰老,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⑧对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等有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夏季热而多雨,湿气较重,脾脏能运化水湿,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现代人少动,多食,熬夜,压力大,饮酒多,吹空调,又恣食冷饮、甜食、油腻食物,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易致脾虚湿重,证见头昏头重、四肢酸懒、没有食欲等。薏苡仁是药食两用的祛湿、健脾佳品,已成为现代家庭中不可缺少的谷类食品。二、杏仁

杏仁苦、温、微毒,归肺、脾、大肠经。杏仁分为甜杏仁及苦杏仁两种。中国南方产的杏仁属于甜杏仁(又名南杏仁),味道微甜、细腻,多用于食用,还可作为原料加入蛋糕、曲奇和菜肴中,具有润肺、止咳、润肠等功效,对干咳无痰、肺虚久咳等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北方产的杏仁则属于苦杏仁(又名北杏仁),带苦味,多作药用,具有润肺、平喘的功效,对于因伤风感冒引起的多痰、咳嗽、气喘等症状疗效显著。中药典籍《本草纲目》中列举杏仁的三大功效:润肺,清积食,散滞。清积食是说杏仁可以帮助消化、缓解便秘症状。《现代实用中药》记载:“杏仁内服具有轻泻作用,并有滋补之效。”对于年老体弱的习惯性便秘者来说,服用杏仁效果更佳。经现代药理研究,杏仁具有五大功效:①苦杏仁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可治疗肺病、咳嗽等疾病;②甜杏仁和日常吃的干果大杏仁偏于滋润,有一定的补肺作用;③杏仁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和多酚类成分,这种成分不但能够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还能显著降低心脏病和很多慢性病的发病危险;④杏仁还有美容功效,能促进皮肤微循环,使皮肤红润光泽;⑤杏仁还有抗肿瘤作用,杏仁抗肿瘤作用主要是由于苦杏仁中含有一种生物活性物质——苦杏仁苷,可以进入血液,专杀癌细胞,而对健康细胞没有伤害,因此可以改善晚期癌症病人的症状,延长病人生存期。另外,杏仁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以抗氧化,防止自由基侵袭细胞,具有预防肿瘤的作用。

此外,杏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以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因此,甜杏仁是一种健康食品,适量食用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还能显著降低心脏病和多种慢性病的发病危险。三、半夏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能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它有三大药理作用:①镇咳作用:生半夏、姜半夏、姜浸半夏和明矾半夏的煎剂,对猫碘液注入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且可维持5小时以上。接近于可待因的作用;②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半夏制剂对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唾液分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③镇吐作用:半夏加热炮制或加明矾、姜汁炮制的各种制剂,对阿扑吗啡、洋地黄、硫酸铜引起的呕吐,都有一定的镇吐作用。上述三种催吐剂的作用机制不同,而半夏都可显示镇吐作用,推测其镇吐作用机制是对呕吐中枢的抑制。四、厚朴

厚朴苦、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之功。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如下作用:①抗菌作用;②促进胃肠蠕动和抗胃黏膜溃疡作用;③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④对横纹肌有松弛作用。⑤降血压作用;⑥抗变态反应作用;⑦抑制皮肤肿瘤作用。五、滑石

滑石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的功效。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等症。《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因热小便不利者,滑石最为要药。若寒温外感诸证,上焦燥热,下焦滑泻无度,最为危险之候,可用滑石与生山药各两许,煎汤服之,则上能清热,下能止泻,莫不随手奏效。六、竹叶

竹叶味甘淡,气平微凉。归入心、肺、胆、胃经。功专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研究表明,竹叶提取物有效成分包括黄酮、酚酮、蒽醌、内酯、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其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活化大脑、促进记忆、改善睡眠、抗癌、美白肌肤等功效。七、白蔻仁

白蔻仁辛温。入肺、脾、胃三经。具有理气宽中、燥寒湿、解酒毒等功效。主治胃痛腹胀、噫气反胃等症。八、白通草

白通草甘淡,寒,无毒。入肺、胃经。能清热利水,通乳。用于淋证涩痛、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湿温病、小便短赤、产后乳少、经闭、带下。

从以上分析得知,三仁汤的各项成分都是临床常用药,都有广泛的治疗范围,有着非凡的疗效。再加上它严谨的配伍法度和科学配比(用量),其适应证又符合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和疾病谱,这就决定了它广泛的临床用途和卓尔不凡的临床效果。第二章三仁汤之热病治验

热病的含义有二:一指夏天的暑病,二指一切因外感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素问·热论》指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的“伤寒”即指广义的伤寒,泛指一切热性病。包括一些外感性疾病、传染病。本章所讨论的热病系指几种热性病,即几种常见的发热性疾病。第一节 三仁汤治疗重感冒

重感冒的症状是高热恶寒、头痛、浑身酸痛、四肢乏力、饮食无味。它与感冒的区别在于:①重感冒一般持续时间长,有的甚至长达一两个月之久,而普通感冒持续时间很短,一般几天就可以康复;②重感冒除了发热咳嗽之外还伴有剧烈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而普通感冒没有此症状;③重感冒严重的可以危及生命,甚或引起其他对人体生命造成威胁的疾病,而普通感冒只感到难受,不会危及生命。

由于重感冒具有头痛恶寒、浑身酸懒、纳呆等“三仁汤”应用指征,故我在临床常用“三仁汤”化裁治疗此病,酌情加入防风、荆芥、羌活、独活、羚羊角、蝉蜕、板蓝根、大青叶、贯众等疏风退热、清热解毒之品。若遇有舌苔黄腻或黄厚而腻、脉象滑数或濡数者,更是必用不可。若患者寒热往来,口淡不渴,苔白脉滑或濡,是患者湿困中焦,邪不得出,邪正分争的临床表现。绝不是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纳呆脉弦、胸满目眩的少阳证,断不可用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而宜用三仁汤加草果、青蒿和中化湿,引邪外出。

曾治田某,女,42岁,农民。1978年7月12日就诊。

患者高热(39℃)怕冷,头痛如劈,鼻塞声重,咽喉肿痛,浑身酸痛,时有呕吐,胸闷纳呆,略显咳嗽,咳吐黄稠黏痰。经村医诊治5天,打针输液、口服药物(具体用药不详),毫无寸功,求治于余。望其舌苔黄腻,舌质正常,脉滑数。

四诊合参:此为重感冒。乃湿热内蕴,外感风邪,从热化火,阻遏气机之故。治宜疏风清热,化湿解毒。以九味羌活汤加减调治:羌活15克,独活15克,川芎15克,防风12克,黄芩12克,细辛6克,甘草6克,金银花30克,板蓝根30克,生地黄10克,白芷10克,半夏10克,生姜3片,大葱白2段。3剂,水煎服,日1剂。

药后患者除头痛、鼻塞声重略减外,余无进退。遂自行到县医院诊治,查脑电图发现轻度异常,疑似脑炎,欲收住院。患者不愿住院,又拿着检查结果跑回来找我治疗。经检查脑膜刺激征阴性,舌脉从前。改用清热利湿、宣畅三焦、解毒止痛的方法治疗:炒杏仁12克,白蔻仁12克,薏苡仁30克,金银花30克,板蓝根30克,滑石(布包)30克,连翘10克,白芷10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淡竹叶10克,川芎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患者照方取药,3剂知,5剂愈。

又治邢某,男,32岁,农民。主因头痛高热,口中黏腻,恶心呕吐,浑身酸楚,在本村治疗3日无效,于1999年3月25日求治于余。

现症:往来寒热,头痛呕吐,浑身酸懒,口中黏腻,食欲不佳,查体:体温38.5℃,血、尿、便常规检查均正常。舌质正常,苔白腻,脉弦细而数。

四诊合参:此乃湿热蕴结中焦,感受风邪,阻遏气机之故。

拟清热利湿、和中导邪之法调治。藿香10克,炒杏仁10克,白蔻仁10克,半夏10克,川芎10克,厚朴10克,淡竹叶10克,草果10克,青蒿15克,薏苡仁20克,白通草6克,甘草6克。姜枣为引,水煎服,日1剂,3剂。

3月28日复诊:服药后头痛、往来寒热大减,恶心呕吐、浑身酸楚感已除,口中发甜,食欲仍不好。查体:体温37℃,舌脉从前。原方去半夏,加佩兰12克。再服3剂,诸症悉平。

按:田姓患者高热不退,头痛如劈,恶心呕吐,咽喉肿痛,脑电图轻度异常,貌似脑炎。但脑膜刺激征阴性,我就按重感冒治疗,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善治头痛的九味羌活汤加清热解毒的金银花、板蓝根等治疗。由于忽视了使用九味羌活汤证应具有口苦微渴等要点,故而疗效甚微。后发现了患者头痛恶寒、浑身酸痛、口淡不渴、恶心呕吐、胸闷纳呆、脉滑等三仁汤的适应证,果断采用三仁汤加金银花、板蓝根、川芎、白芷等治疗,取效甚捷。

郉姓患者往来寒热,头痛呕吐,默默不欲食,脉弦,俨然一派《伤寒论》中少阳证的脉证。但仔细推寻:患者虽往来寒热、头痛呕吐,但无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目眩等少阳证;脉象虽弦,但细而无力,且速率较快,是否就是三仁汤证的脉弦细而濡?因此采用三仁汤加藿香、草果、青蒿和中化湿,引邪外出,药证相符,效如桴鼓。第二节 三仁汤治疗流感

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由于此病本身就有头痛畏寒、全身酸痛、呕恶纳呆等三仁汤的适应证,若在临床发现患者苔白或黄腻不渴、胸闷不饥、脉濡或滑等症状,应用三仁汤化裁治疗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应当特别指出的是,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临证时必须加入板蓝根、大青叶、贯众等抗病毒的药物。

曾治李某,男,42岁,1975年3月23日就诊。

近4天来,高热不退,头痛畏寒,全身酸痛,咽痛流涕,胸闷纳呆,咳吐黄稠黏痰。屡进解热镇痛、抗菌消炎、止咳化痰、抗病毒的药物不解,遂求治于余。

现症:头痛畏寒,高热(38.5℃),全身酸痛,体倦乏力,咳嗽咽痛,咳吐黄痰,胸闷纳呆,面色微黄,舌质正常,舌苔白,脉滑数。

既往病史:既往身体不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薄(患有慢性结肠炎)。

当时正当流感流行季节,诊断为流感,乃素体虚弱,内有痰湿,感染疫毒,从阳化热,邪正交争之故。当时我已用消风败毒散加减治疗此病数十例,疗效满意。故开方如下:党参10克,防风12克,茯苓10克,桔梗10克,枳壳10克,柴胡10克,前胡10克,羌活12克,独活12克,川芎15克,板蓝根30克,藿香12克,半夏10克,甘草6克。姜枣为引,日1剂,3剂。

3月25日复诊:药后除头痛略减外,其他并无明显减轻,反增头晕目眩,精神也不如以前。査咽部红肿,舌脉从前。余思之良久:该患者素有痰湿,复感疫毒之邪,毒湿相结,正邪相搏,阻碍气机,所以高热头痛,全身酸痛,胸闷纳呆;湿热疫毒搏结咽喉,所以咳嗽咽痛;湿热生痰,所以咳吐黄痰;湿热内蕴,所以舌苔白,脉滑数。应用疏风退热、清热解毒、芳香化湿、利气清痰、扶正败毒的消风败毒散化裁治疗,按理说药证相符,可为什么没有疗效呢?忽然一个念头闪入脑海:疾病发展到这个阶段,患者应当口苦咽干,舌红苔黄。最起码应该口干舌燥,舌苔发黄。是病人体质虚弱,症状反应不全面?还是纷杂的症状中只有一点能够反映出本病的病机?“苔白不渴”是否就是本证的焦点?继而思之:胸闷纳呆是否就是三仁汤的适应证“胸闷不饥”?全身酸痛是否就是三仁汤的适应证“四肢酸楚”?如此看来:头痛畏寒、苔白不渴、胸闷不饥、四肢酸楚、面色淡黄不正是三仁汤的适应证吗?至于咽喉疼痛、咳吐黄痰、脉象滑数等脉象确和三仁汤证的病机“邪入气分,尚未化热”不符,但流感病毒属疫疠之邪,变幻莫测,不可以常规视之。遂悟该病的病机是:痰湿之体,感染疫毒,从阳化热,卫气同病,湿热弥漫。即改用宣利三焦湿热的三仁汤加减:杏仁15克,白蔻仁10克,薏苡仁30克,板蓝根30克,贯众15克,半夏10克,厚朴12克,竹叶10克,枳壳10克,白通草6克,滑石(布包)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3剂。

3月28日再诊:服上药3剂后,高热咽痛、头痛畏寒、咳嗽吐痰诸症皆除,但稍有低热(体温37℃),自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苔白脉濡。余即以党参10克,白术10克,薏苡仁30克,淡竹叶10克,茯苓12克,藿香10克,焦三仙各10克,板蓝根15克,甘草6克。3剂,健脾祛湿,助正达邪。

又治王某,男,48岁,农民。

发热3天,头痛恶寒,浑身酸痛,咳嗽流涕,咽喉肿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在家按流感输液2天,效果不理想而于1975年4月10日求治于余。

现症:高热(体温38℃),头痛恶寒,浑身酸痛,咽喉疼痛,鼻流清涕,干咳无痰,自述午后热甚,恶心厌食。査咽部红肿,化验淋巴细胞增高,舌苔白腻,脉浮数。

此时正值当地流感流行。乃感染疫毒,与素体痰湿搏结,化为湿热,充斥三焦,邪正相争,卫气同病。湿热弥漫,邪正相争,故发热、头痛畏寒、周身酸痛;湿热疫毒搏结咽喉故咽喉疼痛;湿热之邪弥散上焦则咳嗽流涕,弥散中焦则恶心厌食;湿热蕴结阳明则午后热甚;舌苔白腻,脉象浮数皆湿热内蕴、疫毒犯肺之象。治宜宣畅三焦、清热利湿、解毒。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炒杏仁15克,白蔻仁10克,薏苡仁30克,清半夏10克,白通草6克,淡竹叶10克,滑石(布包)30克,羌活12克,防风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3剂。

4月13日复诊:药后诸症减轻,苔白脉濡。效不更方。原方继进2剂以巩固疗效。

按:李姓患者素体虚弱,感受疫毒,与体内素蕴之痰湿相合,化为湿热。湿热疫毒弥漫三焦,邪正相争,卫气同病。阻碍气机则高热、头痛、畏寒、咳嗽、流涕、全身酸痛;湿热疫毒搏结咽喉则咽喉疼痛;湿热之邪弥漫上焦,气机不利则胸闷、咳吐黄痰;弥漫中焦影响脾胃运化则纳呆;舌苔白、脉滑数皆湿热内蕴之象。由于我读书不精不专,临床经验匮乏,临证时不能知常达变,误认为该证是素体虚弱,感染疫毒,正不胜邪,毒热壅盛。采用消风散热,助正驱邪的“消风败毒散”加减治疗,由于病机不符,药不对证,犯了“湿热禁汗”的律条,误伤了心阳,结果不但效不遂愿,反而产生了头晕目眩、精神萎靡的副反应。王姓患者湿热弥漫三焦之象比较明显,一开始就采用三仁汤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可见宣上、畅中、渗下,通利三焦是清利湿热的唯一正确途径。至于先贤认为本方最适应的病机是“邪入气分,尚未化热”,可能是觉得本方无解毒退热药品之故。实践证明本方加入清热解毒、透热转气的药物后对治疗“邪入气分,已经化热”的病症也有桴鼓之效。第三节 三仁汤治疗暑瘟

一般流行性乙型脑炎可参考暑瘟进行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多见于0~14岁儿童,但近年来成人及老年人也不少见。中医认为本病内因乃正气虚弱,不耐暑、湿、热三气,暑湿邪毒经肌肤表面传入,由表及里传变。暑邪内郁,易于化火,传变迅速,极易伤津劫液,闭窍动风。病邪按卫、气、营、血规律传变,病情逐渐加重。临床以高热、抽筋、昏迷三症为主,其病因分别为热、痰、风。实践证明,疫毒内侵,从阳化热,夹暑湿或与体内素蕴之痰湿相合,化为湿热,弥漫三焦,蒙蔽清窍,正气奋而抗争,邪正相争,动血动风,也是导致本病的基本病机之一。由于湿性重浊、黏腻,胶滞难除,此病往往缠绵难愈。

曾治赵某,女,32岁,农民。

患者于两周以前因高热、头痛呕吐在当地及县医院治疗无效而转省二院诊治,省二院诊断为乙脑。住院治疗10天,高热消除,头痛减轻,偶现呕吐,患者自动出院。出院后,仍每日静点、口服从省二院带回来的药品,治疗四五日,症无进退,遂于1984年8月20日邀余赴诊。

现症:头痛如裹,偶有呕吐,面色黄白,自汗不止,浑身酸懒,食欲不振,自述每日下午3~5时发热怕冷。查体:体温36.8℃,血压100/70mmHg,舌质淡,舌苔腻而发灰,脉细而无力。

中医辨证:暑瘟。乃湿热弥漫三焦,气机不利之故。湿热内蕴,卫阳被遏,气机不利则头痛、浑身酸懒;湿热熏蒸清窍则头痛如裹;湿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司,气机不畅则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湿为阴邪,旺于申时,邪正交争故每日3~5时发热怕冷;湿热熏蒸,则面色发黄,苔腻而灰;患病日久,正气虚弱,则面色发白,自汗不止,脉细无力。

治疗宜清热利湿,助正达邪。川芎15克,蔓荆子15克,板蓝根30克,党参12克,杏仁10克,薏苡仁30克,白蔻仁10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滑石(布包)30克,淡竹叶10克,甘草6克。姜枣为引,水煎服,日1剂,5剂。方以三仁汤清利湿热,宣畅气机;加川芎、蔓荆子、生姜疏风止痛,板蓝根清热解毒,清除乙脑病毒,党参、大枣益气扶正,甘草调和诸药。

8月25日我刚一上班,患者即找到单位,喜形于色,自述服药后诸症已除,只是身体虚弱,纳谷不香。我赶紧把她让到诊室,详细复诊:病人面色黄白,仍有自汗,食欲不振,体倦乏力,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由于患者不喜服汤药,无奈给她开了两盒人参归脾丸以资巩固。随访一年,患者体健如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