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战争的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8 11:52:49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军事战争的智慧

军事战争的智慧试读:

前言

智慧是力量,智慧是财富,智慧是人生成功的基础。

每个人都是一个智慧的宝库,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能。研究发现:若是一个人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奥托指出: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也就是说,人类还有96%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对于处在成长重要阶段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早一天领悟,早一天走向成功;早一天领悟,早一天拥有幸福。阅读本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相信本书收录的每一个故事,能告诉我们太多的人生哲理。

观今宜见古,无古不成今。从故事中,我们能够熟悉历史,认识人物,懂得道理,明白人生。故事教育我们,我们听着故事成长;故事鞭策我们。我们看着故事奋斗,故事也在提醒我们,我们讲着故事自察。

故事就像一幅画卷,把干瘪的道理加以润色,有时浓墨重彩,有时淡若浮云,有层次、有宽度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聪明的人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都能让我们事半功倍。从故事中获得人生的道理和智慧,实在是件再聪明不过的事。

当你在茶余饭后,休憩之时,轻松的阅读,有一份新鲜的感觉、愉悦的享受,不知不觉当中,也为自己点燃了一盏心灵的明灯。《启迪青少年的千万个智慧故事》共分6册:《动物植物的智慧》《军事战争的智慧》《科学技术的智慧》《历史政治的智慧》《天文地理的智慧》《文化生活的智慧》。

愿青少年朋友都能从中受益。

本书由竭宝峰任主编,齐放、贾秀娟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有蒋家辛、孙勇、刘琳等同志。

本书编纂出版,得到许多领导同志和前辈的关怀支持。同时,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还程度不同地参阅吸收了有关方面提供的研究资料、历史资料。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领导、同志一并表示谢意。

本书在筛选编写等方面,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可能有不足和错误,衷心希望各界及读者批评指正。

孙膑巧施批亢捣虚战法大破魏军吗?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出兵攻打赵国,赵危急,向齐求救。齐威王用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田忌让孙膑住在布帷围着的车中,筹划计谋。田忌想率兵直趋赵国,孙膑说:“凡是要解开杂乱打结的绳索的,只能安静地用手去解,不能急躁地用力去抓,或用拳头去打;排解争斗的,只能用口解说,不能动手去参加。避开充实的地方,打击空虚的弱点,改变不利的态势,停止发展的趋势,就会自然而然地解围了。现在魏国和赵国打仗,轻兵锐卒必然尽数出动到国外,只留老弱官兵守在国中。你不如带兵向大梁猛插进去,占据他的交通要道,袭击他们守备空虚地方,那么他们必然要放下赵国而回师自救。这样我不但解了赵国的围,并且使得魏国受到窘困。”田忌听从他的话,魏军果然撤去邯郸的包围,同齐军战于桂陵,结果魏军打了大败仗。

在这次战役中,孙膑实行了“批亢捣虚”的战法,撇开强点,攻击弱点,乘魏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之机,大破魏军。[我还想知道]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由于受到庞涓的迫害,双腿伤残,后被齐国使者救出,在齐国事君。

庞涓曾和孙膑一起学兵法,后被孙膑使计射死。终于让孙膑报仇血恨了。

赵奢制造假象迷惑秦军迅速解了阏与之围吗?

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韩国,围攻阏与。赵惠文王令赵奢为将,率部队前去援救。

赵奢率部队刚离开邯郸三十里,就驻扎下来,滞留二十八天不进,并且添筑营垒以示坚守。秦军派一个间谍混进营地里来,赵奢命令给他饭吃后,放他回去。间谍将情况汇报给秦国的将领,秦将十分高兴,认为阏与可得。赵奢将秦国的间谍放回去后,就率领部队偃旗息鼓,向阏与前线疾进,两天一夜就到达了,随即命令射箭好手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占领阵地。工事刚构筑好,秦军得到消息,也全副武装赶赴战场。赵国军士许历向赵奢建议说:“先占领阏与北面山头的就胜利,后占领的就失败。”赵奢同意,立即出动一万人占领了北山。秦军随后也到,争夺北山而不得,赵奢命令部队发动攻击,大破秦军。秦军溃散逃走,赵奢遂解除了阏与之围,凯旋回国。赵奢救阏与,先是制造种种假象,隐蔽自己的企图,有效地迷惑了秦军,然后率部疾进,迅速解了阏与之围。这是制造假象、出奇制胜的有名战例。[我还想知道]

赵奢率军在离邯郸三十里处驻扎时,曾下令:有谁敢对军事行动提出意见,处以死刑。后有一侦察员献计,果被立即处死。

出兵前,赵惠文王召见赵奢,问其有何良策,赵奢答道:“邯郸离阏与很远,而且道路艰险,打个比方,就像两只老鼠在洞里打架,哪一个勇猛些,哪一个就胜利。”

白起巧用关门捉贼之计取得长平大捷吗?

公元前260年,秦昭王派王翦率军攻打赵国,后来,两军在长平一僵持不下。无论秦军怎样叫骂,赵国的主将廉颇就是不予理睬。为此,秦昭王的客卿范雎献“离间计”于秦王。秦王应见,照办。此计果然收到了预期效果。越孝成王果真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了廉颇,并为其增加了二十万人马。秦昭王听说此事,就马上派白起赶到长平。名义上还由王翦为大将,实际上全军都接受白起的指挥。以上情况,赵括全不知道。他一到达长平,仗着有四十万大军,马上下令向秦军进攻。白起派一支军队迎战,同时,又在两侧分别布下伏兵。两军一交战,秦军故意败阵逃走。赵括以为秦军真的溃败了,就命令赵军追赶。这时,秦军的两路伏兵一齐包抄过来,切断了赵军的归路。白起乘势率领秦国的大队人马猛烈反攻,一下子把赵军全部包围得严严实实。

赵括四十万大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被秦军整整围了四十六天。赵军士兵没有饭吃,竟在内部互相残杀。赵括在危急之中,不得已下令突围。他先组织了四支敢死队,一队一队地轮着往外冲,结果都被秦军击退。最后,赵括亲自带头向外冲杀,被围上来的秦军用乱箭射死了。赵军失去主将,都放下了武器,投降了秦军。

长平之战,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将赵括,中了泰将白起“关门捉贼”之计,白白地葬送了四十万赵军,秦军则轻易地大获全胜,威名远震。[我还想知道]

离间计是指秦昭王派王翦用两万两金子贿赂赵国的贵族大臣,散布诋毁廉颇的坏话,并假意说赵括很有才干,赵孝成王信以为真就用赵括替换了廉颇。

廉颇就是著名的“负荆请罪”中的主人公。

李牧以逸代劳镇守雁门关最终击退了匈奴吗?

战国末期,赵悼襄王派遣将领李牧常年防守雁门郡,以防匈奴的袭击。李牧根据对国家和人民均有利的原则,设置官员;所收的租赋都集中到官府里,以供给士兵消费;每天还要宰几头牛供士兵享用。他训练士兵骑马射箭,并设置烽火报警,派出间谍,搜集情报。匈奴每次入侵抢掠,李牧的部队总是集合起来坚守营寨,不与匈奴作战。如此,过了数年,赵国未受任何损失。

戍边的士兵长期悠闲不打仗,每天还得到李牧的赏赐,因而,都愿意与匈奴决一死战。这时,李牧认为大打一仗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准备了经过挑选的战车,还选了好马,作战勇敢的士兵和弓箭手十万,还让当地人民漫山遍野放牧牲畜以引诱敌人。匈奴见了这种情况,又来入侵,李牧指挥部队假装败走,并且将数千人遗弃给匈奴。单于听说这一情况,大喜过望,遂率领大批部队长驱直入侵犯赵境。殊不知李牧设置了很多奇妙的阵势,展开兵力左右两翼夹击,一举歼灭匈奴兵十余万。单于仓皇逃走,在此后的十多年中,匈奴未敢再侵犯赵国的边境。

李牧驻守边关多年,只守不攻,是在积蓄力量,而匈奴人多次出征劳而无功,官兵厌倦。李牧“以逸待劳”,待时机成熟时,率军杀得匈奴单于仓皇逃命。[我还想知道]

赵王见李牧坚守不出,曾将其招回,但新派去的将领每次出兵都失利而归,匈奴对赵国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于是赵王不得不又将李牧派去,并允许他像以往那样坚守不出。

李牧命令部下说:“在匈奴入侵抢掠时,大家要赶快集合起来坚守阵地。如果有人擅自抓捕匈奴人,就立即斩首。”

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克了三秦吗?

楚汉相争,项羽自封为诸侯的首领,刘邦被迫退驻汉中。他为了防止雍玉章邯的侵袭和麻痹项羽,放火烧毁了从关中到汉中的栈道。

公元前206年,刘邦帐下大将韩信在出兵“东征”之前,调配将士,编排队伍,操练兵马,宣布纪律,没多长时间,就训练了一支很整齐的军队。韩信就将跟汉王、萧何商议好的东征计划,告诉夏侯婴、周勃、樊哈等几个人,并嘱咐他们保密,然后分头执行任务。八月份,汉王和韩信率领大军静悄悄地离开南郑,命丞相萧何留下收税征粮,供应军饷。韩信令樊哙、周勃带领一万人马修复栈道,限期三个月完工,以便按东征的计划,大军从栈道通过。

可是,栈道还没修多少,汉王兴兵东征的情报,却早已传到关中。

章邯听到汉王东征的消息,一面派人打探修栈道的情况,一面调兵遣将作拦截汉军的准备。

有一天,突然传来急报:“汉王大军已经占领陈仓,向这边打过来了!”章邯还有点半信半疑,栈道并没有修好,汉军怎么能过来呐?原来,当初韩信投奔汉王时,按照砍柴老人的指点,是从小道渡过陈仓到达南郑的,这次韩信带着大军又从这条小道到达陈仓。

汉军好像从天而降,突然杀来。章邯匆忙上陈,带领军队赶到陈仓抵抗汉军,可是,怎能抵挡得住勇猛冲杀的汉军呢!章邯死伤了不少人马,急忙逃回,向司马欣和董翳讨救兵。谁知这两个人怕汉军进攻,自顾不暇,未敢发兵援助。韩信早就侦察过地形,定下攻城计划:一面派樊哙、周勃、夏侯婴进攻咸阳;一面自己赶到这边,引水灌城。章邯兵败,自知无路可走,自杀了。同时,樊哈带领的一支军队势不可挡,很快攻进了咸阳。

三秦的首领章邯自杀,加之汉军占领了咸阳,司马欣和董翳更加孤立了。秦人对“约法三章”的汉王本来就有好感,一见汉军冲杀过来,大多数士兵害怕,都不愿意抵抗了。司马欣和董翳带领军队勉强打了几仗,终因弱不敌强而告失败,不得已投降了汉王。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三秦变成了汉王的地盘,为后来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奠定了基础。

在“三十六计”中,暗度陈仓是其中一计。韩信明着修栈道,迷惑敌人,而暗地里却从小道上急行军,突降神兵,使敌人措手不及,全军溃逃。[我还想知道]

烧毁的栈道接连有三百多里,高低不平,地势险恶。上万人马修了十几天,只修了短短的一段,期限又紧,口粮又少,士兵怨声载道。

监工周勃、樊哙因口出怨言,延误工期,予以撤职调回。

刘邦巧布蚂蚁兵使项羽自刎乌江吗?

楚汉相争时期,经过几场大战,刘邦终于把项羽团团围在一座山下。刘邦此时仍在担心,虽然已经围住了项羽,但项羽要是突破重围,夺渡乌江,重整旗鼓,后果将不堪设想。

夜深了,刘邦还坐在帐中发愁,连侍从送来的夜餐都忘了吃。谋士萧何进帐劝他早点休息。刘邦点了点头,正准备端碗吃饭,一看碗边上爬了一圈密密麻麻的蚂蚁。他正想发怒,忽然心中一动,想出了一条妙计。

第二天夜里,项羽带了八百多骑兵向南突围,渡过淮河,来到乌江边上,正准备上船时,忽然看到士兵正围在江边看着什么。项羽走过去,分开众士兵,只见地上亿万只蚂蚁排成粗粗的一行大字:项羽速死于此。

项羽以为这是天意要他死,再加上自己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便拔剑在江边自刎了。其他兵士也一轰而散,纷纷向汉军投降。

其实,这不过是刘邦的一计。他深知项羽迷信,就命令萧何用糖稀在沙滩上写下了那几个字。蚂蚁寻味而来,全被糖稀粘上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要善于动脑,即便是生活小常识也可能在战争中发挥作用。[我还想知道]

萧何领了刘邦的将令之后,星夜出帐,领了一些兵走了。刘邦又让人叫来骑将灌婴,吩咐他找一些投降的楚国士兵教汉军唱楚歌。

就在项羽突围之前,刘邦命军士在楚营周围大声唱起楚歌,楚军以为汉军已攻战楚国,便纷纷投降汉军,仅剩下很少的一部分。

虞诩巧施调虎离山计以少胜多吗?

东汉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分布在玉门关以北的羌人反叛,出兵进犯武都郡。武都郡的太守虞诩,领兵五千前往平定叛乱。羌人得知这个消息,派出数千人,在陈仓峰谷一带阻击虞诩的部队。虞诩为避开对方的锋芒没有反击,只在原地驻扎下来。然后,故意扬言要上书安帝增派兵力,等援军到后再行进击。羌人信以为真,决定趁着汉朝的援兵未到之时捞上一把,于是将大队人马分散到邻近各县去抢掠、搜刮财物。而虞诩则乘羌人分散兵力的时机,指挥部队不分昼夜,兼程赶路,甩掉了敌人。同时,每当埋锅造饭时,虞诩都命令全体官兵,每人砌两个灶,而且每过一天又增灶一倍。羌人大军会合后,尽力追赶,但很难追上。特别是一路上见汉军用饭之灶,逐日增多,以为朝廷所派的援军已到,因而不敢紧追,只是尾随其后。

虞诩到达武都郡后,从内线转到外线作战,占了地利人和,掌握了主动权,全军上下,精神振奋。在主帅虞诩的指挥下,三千人马在县城西南的赤亭同羌人交战,人人奋勇杀敌,直打得羌人尸横遍野,抱头鼠窜,大败而逃。

虞诩巧施“调虎离山之计”分散敌人兵力和注意力,得以转局势,终于以少胜多。[我还想知道]

羌族是我国古代民族,原住在以青海为中心,南主四川,北接新缰的一带地区,东汉时移居今甘肃一带,东晋时建立后秦政权。

羌人经过远行军到达武都郡后已十分疲备,加上不明汉军的情况,心怀畏惧,无心作战。

曹操采用诱耳引敌之策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吗?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地区对峙。袁绍派他的谋士郭图和大将淳于琼、颜良等到白马进攻曹操的部将东郡太守刘延。袁绍自己则带兵进抵黎阳准备南渡黄河。四月,曹操北进援救刘延。途中采纳了某士荀攸所献计策,北渡黄河攻击敌人后方是假,轻装回袭白马是真,结果斩颜良于千军万马之中,袁绍眼见损兵折将,气得七窍生烟,不听谋士的劝阻而全军出动,强夺官渡。

曹操知道此事后,采用“诱饵引敌”的办法破敌,他立刻命令骑兵火速赶到延津附近,卸下辎重,并且把马也放了,然后隐蔽起来等待命令。曹操静待战机,直到袁绍的大队人马赶到,正在动手抢夺曹军有意丢弃的那批辎重马匹时,才下令发起突然袭击。由于曹军犹如“飞将军从天而降”,袁军惊惶失措,顿时大乱,大将文丑首先在混乱中被关羽砍下马来。大将被斩,袁军士卒像没头的苍蝇,东撞西窜,溃不成军,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又见无处可逃,只好举手投降。延津之战后,曹军再接再力,一举取得了官渡之战的最终胜利。[我还想知道]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当时袁绍的兵力三四倍于曹操。“诱饵引敌”之计是荀修向曹操建议的,曹操听后,觉得可行,便依计行事。

诸葛亮是巧设空城计吓走司马懿而解了平阳之围吗?

三国时,魏、蜀、吴三国长期处于混战之中。有一年,蜀国丞相诸葛亮亲自领兵东进,去攻打司马懿。走到半路上,他又决定由自己率领一万人守卫阳平,令大将魏延等率大队人马继续前进。

司马懿得知蜀军出征,就率领二十万大军迎击诸葛亮,逼近了阳平。

一天,司马懿派侦探前去阳平侦察。侦探回来报告说:“诸葛亮驻军阳平,且城中兵少士弱。司马懿听了,很是疑惑,就没敢贸然逼近阳平,而且下令部队在距离阳平城六十里的地方安下营寨。

这时,诸葛亮已得知司马懿的大军近在眼前,早晚之间都可能发生危险。

此时,诸葛亮依旧神情自若,他叫来部下,不慌不忙地对大家说:“大家都不要惊慌。把城门打开,再派出一些老弱士兵们去打扫四门以里的街道。违令者斩。”

第二天早上,司马懿派往阳平的侦探回来报告说:“阳平城四门大开。城里不见人马行动,平静异常,只有一些老弱残兵在那里清扫街道。”司马懿想,诸葛亮用兵一向小心谨慎,从不冒险行事,如今他已知道我兵临城下,怎能如此大意呢?一定是设有埋伏,故意做出这种假象,引我们上当的,还是小心为妙。于是,司马懿命令大军撤退,离开了阳平城。

司马懿领兵撤退至半途,突然明白过来了,准备率兵重返阳平,但为时已晚,诸葛亮的援兵已经到了。司马懿失去了作战机会,后悔莫及。

司马懿生平多疑,诸葛亮抓住司马懿多疑的性格弱点,巧施空城计,吓跑了司马懿,解了阳平之围。[我还想知道]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国的军师,足智多谋,料事如神。

司马懿率军逼近阳平时,因为和魏延率领的军队错道而行,所以并不知道魏延带领大军已走。

马隆巧用磁铁矿石以少胜多吗?

晋朝时,有一位足智多谋的名将,叫马隆。

一次马隆率领三千多兵士,和一万多羌兵发生了大规模的战斗,由于敌众我寡,硬拼肯定是不行的,他便把军队布置在一个险要道口上。

在了解当地地理情况时,他侦察到附近有一座磁性很强的磁铁矿,于是心生一计。

马隆命令士兵到山里挖来许多磁石,并全部垒在险要道口的两边。

在双方打了四五个回合后,由于晋军寡不敌众,纷纷向堆满磁石的险要道口逃去。羌军认为机不可失,便紧紧追赶,但到了那狭窄的山道口,穿着铁铠甲的羌兵一个个像着了魔,身不由已,被磁铁吸住了,怎么也挣脱不开。此时晋军拨马而回,直杀得羌兵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这一仗,马隆巧用磁铁矿石,吸住敌军兵器,使敌方以为晋等使用了妖术,得以以弱胜强,说明在军事斗争中要善于利用环境条件为我所用,出奇制胜。[我还想知道]

马隆命人堆好磁石后,便命令全军将士脱掉铁盔甲,换上牛皮盔甲。

当羌兵的先锋队被磁石吸住后,后面的士兵还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时,就被晋军打得片甲不留了。

傅永巧移标记打乱了敌人阵角吗?

南北朝时,南齐皇帝派遣大将鲁康柞、赵公政率领一万大军侵犯北魏豫州的太仓口。豫州刺史命令傅永带领三千人马前去阻击齐军。

面对着敌强我弱的形势,傅永对战事作了周密的分析。他根据吴楚将领惯于偷营劫寨的作战特点,采取了相应对策。一切都布置妥善之后,他又找来了十几名精壮士兵,对他们说:“敌人如果夜里来偷袭我们,一定是在河水较浅的地方渡河,并且事先在南岸备有火把,以便他们返回时点燃,作为渡河的标记。你们几个人趁黑偷渡到河南岸,隐藏在河水最深的岸边。如果今夜敌人渡河来北岸,你们暂且不动,等到北岸的敌人南返渡河时,南岸齐军一定会点燃火把,这时,你们也马上在河水最深的地方点起火把来。”

事情果然不出傅永所料,当天夜里,齐军偷渡淮河,来袭击魏军。等齐军的大队人马靠近魏军的空营时,傅永一声令下,埋伏在营地外两侧的魏军如潮水般向齐军包围过来。鲁康柞一见自己中了埋伏,慌忙命令部队掉头向河南岸的大本营撤退。此时,河南岸亮起了许多火把标记,慌乱之中,齐军也分辨不清他们来时的位置,纷纷从魏军所设置火把的地方渡河。由于魏兵设置火把标记的地方河水最深,齐军士兵被淹死了许多,魏军趁机追击,齐军死亡不计其数,连赵公政也被魏军活捉。鲁康柞则连人带马坠入淮河中被淹死。

傅永用移标之法乱了敌人阵脚,说明他胆识过人,具有高超的军事才能。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与敌作战时,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只有运用智谋,才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胜利。[我还想知道]

鲁康柞在淮河南岸安营扎寨,随时准备渡河进攻魏军。傅永也将军队驻扎在距离淮河北岸十里处,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对付来犯之敌。

到了夜里,傅永把自己的军队分成两部分,分别埋伏在军营之外两侧,准备伏击夜里劫寨的齐军。

花木兰受老人牵羊之事启发巧破黑山城吗?

传说中国英雄花木兰奉命扫北,路经承德时应百性所求决定攻打距承德东北三十里处的大黑山土城子里的土匪。但起初土匪依靠险要地势大败花木兰。花木兰收兵后,坐卧不宁。这天深夜,她无法入睡,独自在山路上散步。忽然,她看见一个老人牵着一只山羊走来,奇怪的是山羊角上挂着个红灯笼。花木兰不解,忙上前问道:“老人家,您为什么在羊角上挂个灯笼呢?”老人连忙答道:“灯笼挂在羊角上,从远处看好像两个人一起走路,这样,山神野兽就不敢来打扰我们了。”花木兰听后,忽觉心中一亮,破敌之计有了。

第二天晚上,天上阴云密布,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花木兰三更时来到山脚一看,只见老百姓已按一计而行,从四面八方赶着羊群汇集在山下,大约有两千多只。她一声令下,众百姓协同官兵一起将羊群赶上山去。因为每只羊的嘴巴都用麻绳绑着,所以数千只羊毫无声息,人们爬不上去的山崖,山羊却毫不费力地爬了上去。霎那间,军鼓急响,号炮齐鸣,杀声震天。正在睡梦中的土匪忽听外边响声大作,急忙爬起一看,只见灯笼火把漫山遍野,以为天兵天将杀上山来,顿时慌了手脚,匪首黑头见大势已去,只好下令打开大门投降了。[我还想知道]

在距承德市东北三十里处,有一座大山叫大黑山。大黑山东侧的山腰上有一个天然屏障,人们都叫它土城子。

土城子周围三面都是陡壁悬崖,只有一条岩缝勉强可以容一人爬上去。土城里有一块方圆百米的平坦之地,是屯兵的好地方。于是,有一个叫在黑头的土匪便在此占山为王,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张巡是以假乱真而解了雍邱之围吗?

唐代安史之乱期间,敌将令狐潮率兵包围了雍邱城。雍邱城守将张巡率领士兵拼力死战,保卫城池。但不久箭全用光了,又得不到外援,大家都很着急,可谁也想不出个好计策。这时,只见张巡不慌不忙地命令士兵用草扎了一千多个草人儿,并给每个草人披上黑色衣服,又用绳子拴住。大家都不解其意,心想:眼见没了箭,城池时刻都有被攻克的危险,主将乍还有这门心思?

到了夜里,张巡命令士兵把披着黑衣服的草人儿慢慢放下城去,敌人见到许多黑影放下城来,以为城里派人出来偷袭他们,急忙向那些黑影放箭,士兵们这才明白草人原来是惑敌之计。这一招一下子就赚得几万支箭,解决了燃眉之急。

过了一天,夜里,敌兵又发现有黑影放下城来。他们以为这又是城里守军用草人来赚箭,因而只是看着发笑,毫无作战准备。其实,这次张巡放下去的是五百名敢死队员。这五百名士兵一到城下,就如同猛虎下山,直向令狐潮的军营冲去。敌人没有提防,营中顿时大乱。敢死队在敌营中到处砍杀,烧毁了营寨帐篷。敌人不知所措,纷纷溃散。这时,张巡打开城门,率领城内全部守军趁势追杀,敌人死伤惨重,不计其数。

兵法上说:“兵不厌诈”,是说要善于用假象欺骗敌人,最后战胜敌人。张巡用草人迷惑敌人,使敌人受骗上当,最后解了雍邱之围。[我还想知道]

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玄宗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经济的表面繁荣,不思进取,怠于国事。加速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指的是安禄山、史思明反叛唐玄宗的一次内乱。

吐蕃鄯州节度使尚婢婢用欲擒故纵法大败论恐热吗?

吐蕃鄯州节度使尚婢婢,世代为吐蕃的宰相。尚婢婢爱好读书,不喜欢做官,大家都很尊敬他。他四十多岁时,彝泰赞普坚持起用他,让他镇守鄯州。

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性剽悍、残忍、狡诈。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吐蕃达磨赞普去世,达磨的佞臣立妃子氏之兄尚延力的儿子乞离胡为赞普,引起内乱。论恐热乘机起兵,自称相国。论恐热名义上是起义兵,实际上是阴谋篡权。他嫉妒尚婢婢,害怕他袭击自己的后方,想先消灭他。于是,会昌三年六月,论恐热率大军进攻尚婢婢,族旗和各种牲畜络绎千里不绝。尚婢婢对他的部下说:“论恐热这次发兵,把我们看作蚂蚁一般,以为不堪一击。我们不如用厚礼卑辞去对付他,促使他更加骄傲而丧失警惕,然后战胜他。”于是,派人以金钱、绸缎、牛羊、美酒慰劳论恐热的部队,并写信给他。论恐热见信后大喜,将信给诸将看,遂给尚婢婢写信,答应了尚婢婢的要求,随即率大军返回。

八月,论恐热部队驻在大夏川,尚婢婢派结心和莽罗薛吕两将率精锐部队五万人进击。部队到达河州以南地区时,莽罗薛吕带四万人埋伏于险要之地,结心带一万人埋伏于柳树林中,令一千骑兵登上高山,将辱骂论恐热的信绑在箭杆上,向论恐热驻地射去。论恐热大怒,亲率数万人追击,结心佯败退走。时而做出马困人乏难以行进的样子。论恐热则紧紧追赶,不觉追了数十里,、莽两支伏兵突然发起攻击,切断其退路,两面夹攻。论恐热军大败,遗弃的尸体遍布五十里,淹死的不计其数,论恐热一人骑马逃归。

吐蕃统治阶级两大贵族集团之间的战争,以尚婢婢集团胜利而告终,是欲擒故纵兵法的妙用的结果,同时也说明“骄兵必败”的确是客观真理。[我还想知道]

尚婢婢为人宽厚,处事沉着,有勇有谋,训练的部队大都精悍勇敢。

论恐热看过尚婢婢的信说:“尚婢婢只知死啃书本,那里懂得打仗!待我得了天下后,不妨让他作宰相,坐在家里读书,也没有多大用处。”

杨六郎霸州御敌是利用寒冷的天气条件克敌制胜的吗?

宋朝时,杨六郎奉命率兵驻霸州,抵抗入侵的辽兵。

这时正是秋末冬初,天寒地冻。一到霸州,杨六郎就命令士兵垒土加固城墙,准备迎敌。

辽邦的哨探侦察到这个情况,报告了主帅。主帅听后,决定乘杨六郎立足未稳,发起进攻。他派出使者气势汹汹地到宋军营中下战书,并趁机窥探军情。

使者回营,向主帅作了汇报,说宋军城墙还不到一丈高,而且宋军将士因筑城已累得疲劳不堪。辽军统帅闻报后更加高兴,命令部队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三日后要一举打败宋军。

杨六郎送走辽军使者,立即命令士兵停止筑城,白天入帐睡觉,晚上轮班汲水浇城。一连三天三夜都是如此。

到了决战那天,辽军擂动战鼓,催动战马,向霸州城扑来,原以为可以一举跃过低矮的城墙,攻占霸州。谁知来到城下一看,眼前已不是一丈高的土城墙,而是一座数丈高的晶莹耀眼的冰墙。

辽军统帅明知中计,但仗着自己兵多将广,仍命令部下强行攻城。但辽兵一靠近冰墙,就滑得人仰马翻。宋军在城上以逸待劳,箭如飞蝗般射向辽军,埋伏在两旁小树林里的宋军也乘势杀出,打得辽军措手不及,狼狈逃窜。

天气等自然条件,往往对战争的胜负产生重大影响。杨六郎能以少胜多,原因就在于他能够利用寒冷的天气特点和自然条件,以逸待劳,克敌制胜。[我还想知道]

宋时,辽迅速兴起,常侵入中原,与宋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杨六郎接过战书,微微一笑,在战书末尾批道:“三日后决战。”并且很有礼貌地领使者穿过宋军阵地,把他送出城外。

北宋名将曹玮采用诱敌之计一举歼灭了西夏军队吗?

北宋时期,名将曹玮被派往西北边疆,抵御经常来侵扰边疆的西夏军队。有一次,两军相逢,经过一阵冲杀,西夏兵丢下牛羊辎重,拨转马头逃跑了。曹玮看着远去的西夏兵想了一会儿,然后命令部队驱赶着敌人抛下的牛羊,抬着辎重,慢慢地往回走。一路上,队形散乱,纪律松懈。

西夏兵逃出几十里后,听说曹伟贪图牛羊辎重,叫士兵们又赶又拖,搞得一片混乱,觉得有机可乘,就又调头来袭击宋军。

曹玮得知这一情报,立刻带领部队走到一个地势有利的地方,停下来等待敌军到来。

两个时辰后,敌军逼近了,曹玮派人到敌军那边说:“贵军远道而来,我们不愿乘你们疲乏之时进攻,请贵军的士兵和马匹先休息片刻,两军再决战。”

西夏军队正奔跑得精疲力竭、人困马乏,听说可以歇一会儿再战,当然是求之不得。

等敌军休息了一阵子后,曹伟又派人去通知对方:“休息好了,可以开战了。”于是双方击鼓进军,没想到只几个回合,西夏军队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宋军官兵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一仗能如此轻易地获胜,纷纷来向曹玮请教。

曹玮说:“敌人逃出几十里,我们再引诱他们上钩,回来袭击我们,这一来一去,他们已奔驰了近百里。当敌人刚冲过来时,他们士气正旺,精神兴奋,因此我们没有必胜的把握。凭我的经验,走过远路的人,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后,会全身松弛,腿脚酸痛,懒得不想再动。这时,他们准备激战的情绪也松懈了,自然就很容易被击败了。”

曹玮采用诱使敌人重新返回与之交战的策略,一举歼灭西夏军队,显示了善施计谋的军事才能。[我还想知道]

北宋时期,西夏兴起,常骚扰中原,边疆不得安宁。

曹玮看着远去的西夏兵在想:“敌人现在是逃走了,可不知什么时候又会来骚扰,边疆总不得安宁,得想办法把他们引诱回来,彻底消灭,以除后患。”

宗悫利用生物界一物降一物的规律大破象阵取得了胜利吗?

宋朝皇帝派宗悫率领大军,征讨林邑国。林邑国王见宋军大兵压境,并不惊慌,还亲自带队出阵迎敌。

一阵战鼓响过之后,只见绿旗招展处,一千多只大象像发了疯似的,向宋军阵地冲过来。宋军遭到大象的践踏,被冲得七零八落,败下阵来。

宗悫收拾好溃散的队伍,坚守在营盘内,不再出战迎敌。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条攻破敌人象阵的妙计。

几天之后,林邑国王接到宋军前来挑战的报告,马上率队出来迎敌。这一仗却出乎林邑国王的预料,那些象群,刚赶到宋军的阵地前,就纷纷退了回来。而在宋军的阵地上竟跑出数百头花皮大雄狮,直向自己的部队扑来。

大象见到“狮子”,非常害怕,掉头就往回跑,反而把自己的军队冲得阵脚大乱。宋军乘势追杀,大获全胜。

宋朝大将宗意利用动物界一物降一物的规律,制造假狮子破了林邑国的大象阵,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我还想知道]

宗悫想,世界上的东西总是一物克一物,他有大象,我不能有“狮子”?

宗悫立即召来工匠、画匠,督令他们三日内做出五百只狮子模型,开仗时把它们排列在队伍的最前面,用假狮来克真象。这一招果然很灵。

方腊巧设疑兵计吓跑宋军而轻易战领了睦州城吗?

北宋末年,方腊率领起义军去攻打睦州。当大军行进到距睦州七十余里的新江江边时,突然发现对岸有大批的朝廷援军。

当时起义军只有几千人,敌众我寡,怎么打这一仗呢?方腊忙将起义军将领召集来,如此这般地做了布置。

第二天清晨,宋兵主将和睦州知府带着部下来到江边察看对方军情。只见对岸漫山遍野旌旗招展,鼓声震天,一对对彪形大汉正挥舞着大刀、长枪,练习拼杀。他们个个刀法娴熟,枪法精湛。宋兵主将大吃一惊,忙问睦州知府:“你不是说方腊手下都是乌合之众,不知兵法,不晓武艺吗?”知府这时,对岸又张口结舌,无言以答。有缕缕炊烟升起。宋兵主将举起马鞭指着炊烟对知府说:“看那炊烟就有几百处,少说也得有四五万士兵吧!”

忽然随行的官军骚动起来,宋兵主将抬头一看,见江对岸有几个威武雄壮的大汉在那里挑水,他们的水桶有半人高,一担水少说也得有六七百斤,但他们一个个挑着水桶行走如飞。宋兵主将看后吓坏了,回过头来恶狠狠地对知府说:“我是来立功的,不是来送死的。”说罢带领援军逃走了。

原来,方腊为了虚张声势,从起义军中挑出几百名彪形大汉,让他们有的手持连夜赶制出来的大木刀、大木枪,在江边假装厮杀;有的肩挑没底的大木桶来回奔跑。其余千把人分散在各处,打鼓的打鼓,摇旗的摇旗,烧火的烧火。果不其然,宋兵被吓破了胆,很快就逃了个精光。

方腊在寡不敌众的时候,不去硬拼,而是虚张声势,迷惑敌人,巧施疑兵计,结果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我还想知道]

北宋末年,皇上不理朝政,宦官专权,民不潦生,于是全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方腊是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岳飞筑“锅巴山”智退金兵吗?

相传,宋高宗绍兴四年,金国大将兀术率领兵马进犯宋朝,行至泰州一带时,遭到岳家军的英勇抗击。兀术仗着兵多将广,将岳家军团团围困在泰州城内,企图用围而不打、断绝粮草的策略击败岳家军。岳飞见彼此兵力悬殊,不能硬拚,便决定据城固守,等待援兵到来后再伺机出动。

但没料到一连数日,长江风急浪高,援兵受阻,粮草也未能及时送到,而兀术又无退兵之意。怎么办?岳飞很着急。这一天吃饭时,他看到碗里的锅巴,心中不由一动,马上传令:锅巴不准遗弃,要集中存放。这天夜里,岳飞命令士兵将城根一座土丘用土垫高数丈,然后在土山表面覆盖上一层锅巴。

第二天早晨,兀术突然看见城中一夜之间矗起一座小山,又见山上尽是飞鸟在取食,急忙命人去探看。不一会,探子回报说是锅巴堆成的一座山。兀术不信,让射下几只鸦鹊,破开肚子一看,果然是锅巴。他原想困死饿死岳家军,但城中却有这样多的粮草,单是吃锅巴也可以坚持好几个月,这仗还怎么打?只好决定退兵。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泰州百姓从此就把那座土丘称作“锅巴山”。

岳飞以锅巴覆山兵,让敌军以为自己的粮食充足,足以应战,这样敌军就能知难而退。[我还想知道]

岳飞是历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同时代的秦桧被人称为“卖国贼”。

泰州城内百姓听说岳将军要锅巴有用场,也纷纷送来。

冯婉贞扬长避短勇挫英法联军吗?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从海上入侵我国,北京一带骚乱起来。

在离圆明园十里的一个名叫谢庄的小村子。当地有一精通武术的山东人名叫三保,他就是冯婉贞的父亲。冯婉贞本人也练得一身好武艺。

一天晌午,侦察人员报告说敌人的骑兵来了。于是,三保便带领众人作好应战准备,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三保他们因此而高兴极了,但婉贞有远见,料到敌人会攻用大炮来攻,就召集精通武术的青年,身着黑服,拿着雪亮的大刀,埋伏在路边的树林里。

果然敌人抬着大炮来了,一共有五六百人。婉贞拔刀飞身跃起,率领大家袭击敌人。敌兵出乎意外,十分惊恐慌乱,只好用枪上的刺刀进行肉搏,可是他们终究不如冯婉贞等人轻捷勇猛。婉贞挥刀奋力拼杀,刀锋所向,敌人连连倒毙。敌人开始后退,婉贞大声呼喊:“堵住!敌人远离我们是想用枪炮制服我们,赶快追击,不要失掉时机!”于是,大家尽力搅乱敌人的阵线,和敌人交织在一起,使敌人的枪炮始终不能发射。到傍晚,敌人丢下大炮和一百多具尸首慌忙逃跑了。

冯婉贞在这次战役中,机智沉着,扬长避短,打败敌军,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英雄气概和聪明才智。[我还想知道]

侦察人员刚报告说有敌人来了,不久,就看见一个白人头目——英国军官督率着一百多个印度兵,奔驰而来。

三保不慌不忙命众人准备好,火枪埋伏在围墙里,见敌军近前时,一齐开火。敌军纷纷落马而三保等人有围墙掩护毫无损伤,敌人知难而退。

朱德巧妙化妆摆脱了危险吗?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同志率领一支部队来到江西诸广山区,利用这里山高林密的有利地形,继续开展革命工作。

一天晚上,朱德带着部队在一个村子的祠堂里宿营。由于哨兵麻痹大意,部队遭到了一股土匪的偷袭。当时,朱德住在祠堂后边的一间小屋里,当他听到枪声和喊叫声跑出来时,发现敌人已经包围了整个祠堂,显然无法突围了。

朱德灵机一动,闪身进了伙房,随手抓过一条伙夫的围裙系在腰上,又在脸上抹了两把锅灰,像是刚收拾完锅灶的样子,然后,提起一个水桶,不慌不忙地朝院外走去。

土匪们见他穿着破烂,胡子老长,满脸沾着锅底灰,腰上系着脏围裙,确实像个伙夫,就放过他,直奔后院搜查去了。朱德趁机脱身。

突围以后,朱德马上组织起部队,发起反击,把这股土匪消灭了。

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朱德同志临危不惧,巧妙化妆,摆脱了敌人,充分说明了朱德的聪明机智。[我还想知道]

就在朱德朝院外走去时,几个土匪在门口迎面截住,拿枪指着他问:“喂,你们朱司令在哪儿?”朱德故意压低了声音,往后一指说:“在后面,后面那间小屋里。”

守在门口的土匪问朱德:“你是干什么的?”朱德慢悠悠地用脏围裙擦着手说:“伙夫,侍候人的。”

鼓雪枫巧用“空城计”保住了珍贵的小麦吗?

1940年夏收时节,敌人调集徐州、宿县、永城、夏邑等地的日伪军,乘我新四军主力外线作战之机,想侵袭津浦路西边的根据地,并抢收小麦。

就在这时,彭雪枫同志亲率一个骑兵连回到路西。雪枫同志看过情报后,与边区党的负责人吴芝圃商定唱空城计来对付日伪军。他分散骑兵到各个乡村,每到一村子号房子,通知老乡多蒸包子、馒头,并说是主力部队回来了。不久消息很快传到日军清水大佐耳里。他觉得十分突然,忙派出许多密探潜人根据地打探消息。结果,回来的密探都说情况真实无误。

清水没有办法,只得改变计划,令各据点日军和伪军加强警戒,严防新四军偷袭。

就在敌人龟缩在据点里的时候,边区人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始抢收小麦,只用了四五天的时间就把小麦收完、藏好。

当敌人清醒过来时,我主力部队已经在人民的欢呼中返回了根据地。

鼓雪枫同志虚张声势导演“空城计”,胜利收割完小麦,显示了他胜人的军谋略。[我还想知道]

有的老乡还绘声绘色地讲述亲眼看到彭司令坐在高头大马上的情景。

密探所到之处,看见老百姓在打扫房子,蒸包子。

民兵们利用小小的青蛙大败日军吗?

1943年,麦收时,盘据在山西省沁源县城的日本侵略军,仗着武器精良,经常出城抢割小麦。眼看即将到手的粮食被侵略者抢去,大家恨得咬牙切齿。但是,当时民兵手中只有大刀、长矛和土地雷等武器,无法与敌人硬拼。怎么办呢?

大家集思广议,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第二天,日军据占的壕沟里忽然有许多的蛙鸣声。直吵得日本鬼子寝食不安。

这样过了两三天,日本鬼子再也忍不了啦,于是倾巢而出,纷纷跳进壕沟捉青蛙。这样一来青蛙倒成了佳肴,让他们大饱“口福”。

鬼子兵尝到了“甜头”,第二天,青蛙刚一叫,他们便争先恐后地跳进壕沟。谁知,就在这时,只听“轰隆”,“轰隆”的爆炸声响起,整个壕沟炸开了花。原来,这是民兵们导演的好戏。他们利用鬼子疲惫的机会,偷偷地把地雷埋在壕沟里,当日本鬼子捉青蛙时,地雷便爆炸了。片刻之间,日本鬼子被炸死了一半,剩下的鬼子连忙躲进据点,再也不敢贸然出来了。

我民兵运用青蛙之计大败日本兵,说明了在作战中,只有集思广益,依靠群众的智慧,才能百战不殆。[我还想知道]

青蛙是民兵们捉来放到壕沟里,引诱日本兵前来捕捉的。

为了让青蛙叫得大声、长久些,民兵们还把胡椒面塞到青蛙嘴里,青蛙觉得难受至极,便呱呱呱叫个不停。

邓小平巧用葫芦兵出奇制胜吗?

在1949年的一个冬夜,黄河南岸国民党部队的阵地上,一个哨兵突然发现水面上有数万名头戴钢盔的水兵,悄无声息地向南岸游来。“不好啦!共军渡江了!”随着这一声大叫,国民党部队阵地上的各种武器,立刻响了起来。在探照灯光照射下,只见大片的河水顿时被染红了。可是,几千个头戴钢盔的人,迎着弹雨,仍不顾一切地向南岸拥来……敌军长立刻命令下游的六个师赶赴上游,全歼渡河“共军”!就在敌军慌乱的时刻,突然,敌军后面响起了惊天动地的大炮声。原来是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乘木船、筏子、木排在下游悄悄地登岸了。他们犹如天兵从天而降,直杀得敌军尸横遍地,敌军长也被活捉了。

在邓小平政委的指挥部里,敌军长并没有服输,他指着被染红的河水和岸边的一大堆钢盔说:“你们也损失不小啊!”邓政委听了哈哈大笑,对站在一旁的一位女卫生员说:“小鬼,你来给他上一课吧。”女卫生员笑着对敌军长说:“这不过是几千个装着红墨水、上面绑着钢盔的葫芦。”听了女卫生员的话,敌军长这才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邓小平的军事才能。

两方交战出奇制胜是战胜敌人的一个法宝。邓小平以葫芦“假”兵调虎离山,确实妙![我还想知道]

政季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以上部队或某些独立营的政治工作人员,通常是党委日常工作的主持者和军事指挥员,同为该部队首长。

邓小平政委在指挥部里,微笑着对敌军长说:“瞧瞧你们的六个正规师,现在怎样了?”

阿基米德巧借阳光战胜了罗马侵略者吗?

公元前二百多年,罗马军队攻打地中海西西里岛上的叙拉古城堡。由于叙拉古的城墙高大而坚固,罗马军队几个月也未能得手。

强攻不下,罗马人又不甘心就此罢休。于是他们调集了很多艘战船,排列在叙拉古附近的海面上,企图切断叙拉古的粮食供应,困死城中的人。

当时领导叙拉古人民抵抗罗马侵略者的是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眼看城中的粮食供应不上,阿基米德很着急,但也无奈。

一天,阿基米德又站在城墙上观察敌情。这时,耀眼的阳光在海面上照出一道金色的光带,阿基米德眯起双眼,对着光带出神。突然,他想起了自己琢磨过的取火镜。

这一天,天气晴朗,太阳高照。罗马战船正耀武扬威地停在海面上。阿基米德让几十个人,每人拿一面取火镜,站到测量好的位置上。取火镜斜对着太阳,反射出一束束强烈的阳光,正好射到罗马战船上。

一会儿,战船上的篷帆和木甲板冒出缕缕青烟。被海风一吹,“呼”地窜起了火苗。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一时间浓烟滚滚,遮住了海面。

罗马人眼看自己的战船莫名其妙地烧着了,以为是叙拉古人从天上取来的“神火”,直吓得魂飞天外,乱作一团,纷纷跳海逃命。

聪明的阿基米德巧妙地利用了阳光,使罗马侵略者全军覆没。[我还想知道]

取火镜就是现在的凹面镜,它使阳光能集于焦点。当温度足够高时,能点燃物品。

阿基米德是著名的浮力定律的创立者。

拿破仑用激将法救出了遇险的士兵吗?

一天,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正骑马穿越一片森林,忽然听到不远处的湖边传来紧急的呼叫声。他急忙策马奔去,赶到湖边一看,原来是一名士兵落入水中。只见他一面挣扎,一面随水向深处漂去,岸上的几个士兵慌作一团,无可奈何地叫喊着。

拿破仑见状,高声问:“他会游泳吗?”枪,对着落一个士兵回答:“会一点,可现在不行了。”拿破仑不假思索,立即从侍卫手中拿过手水士兵大声命令道:“你还往湖中游什么?赶快回来!”随即朝着他的前方开了几枪。落水士兵听到拿破仑的命令,又看到前方有子弹射入水中,吓坏了。他猛地转回身,挤命往回游。一会儿便游到了岸边。

精疲力尽的落水士兵爬上岸,躬身对拿破仑说:“陛下,我是不小心才落入水中的,您不叫人救我,怎么还要枪毙我呢来吗?”拿破仑笑了笑说:“傻瓜,我正是为了救你才开枪的,如不吓你一下,你能游回这样一说,士兵们才恍然大悟。

拿破仑急中生智,用激将法救了遇险的士兵。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当别的小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时,不要慌乱,有时用激将法也可以达到救人的目的。[我还想知道]

拿破仑于1769年8月5日,出生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地中海西部的一个叫科西嘉岛的地方。

拿破仑小时候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不合群,但却很好斗,喜欢征服别人,而且工于心计。

军用卫星因类别不同而用途不同吗?

军用卫星是为军事服务的卫星,是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武器。它包括侦察卫星、预警卫星、拦击卫星和导航卫星等。

侦察卫星号称“太空间谍”,它按观察设备的不同,又分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等数种。照相侦察卫星是利用可见光照相机或电视摄像机对目标进行照相侦察;电子侦察卫星则是利用无线电波接收的方式,从敌方雷达、军用电台等无线电设备中窃取情报信息。侦察卫星大都采用近地轨道运行,距地球最近时只有150~300千米,所以窃听能力很强。

预警卫星是对付导弹袭击的,这种卫星上装有红外线探测器和电视摄像机等仪器,当对方导弹发动机一点火,喷出高温燃气时,就可以探测到,所以叫“预警卫星”,即不用等导弹发射到己方阵地,就可以预先警觉出来。预警时间可达30分钟,这足以使自己的导弹快速出动去拦击对方导弹。

拦击卫星就是用卫星去打卫星,它是攻击军用卫星的武器,是反卫星武器的一种。这种卫星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有一种拦击卫星号称“杀手卫星”,是以牺牲自己,与敌方卫星同归于尽的爆炸方式来拦击敌方卫星的。

导航卫星最初是为核潜艇定位而设计的,现在它已发展到为民用航船导航。[我还想知道]

照相机卫星的第四代“大鸟”号装有两台照相机和侧视雷达,它从160千米高度拍得照片,可以数出飞机中的人数,可以认出飞机的机徽和机号。

预警卫星在海湾战争中的使用,使“爱国者”导弹成功地拦击了伊拉克“飞毛腿”导弹。

军事卫星因种类不同而执行的任务各不相同吗?

人造卫星有民用和军用的分别。许多民用卫星和科学卫星,也为一定的军事目的服务。比如气象卫星、通信卫星,民用和军用是很难划分清楚的。和平利用宇宙空间与利用宇宙空间为打仗之用,其间不像白和黑的区别那样一清二楚。所以如果把这类卫星加上,世界发射的航天器中,大约3/4是用于军事目的。

军事卫星有许多种,它们因种类不同,执行的任务也各不相同。如:

军事通信卫星,能为陆上基地、海上军舰和空中飞机提供可靠的通信手段,保障指挥顺畅;

军事导航卫星,能给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导航,还能为高速飞行的飞机、导弹以及地面部队提供精确的定位数据;

军事测地卫星,能够精确地测出各种需要打击的目标的地理位置,提高导弹等武器的命中率;军事气象卫星,可提供比较准确的气象数据以提高全球或局部地区的天气预报准确率,为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依据,等等。[我还想知道]

卫星都有寿命限制,最长的几年,最短的只存在几天。所以同时在天空中的卫星不会有几百个、几千个。

军用卫星中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各种军事侦察卫星。

军事侦察卫星因具有三个优点而被认为是“千里眼”吗?

当代的军事侦察卫星,可以称得上是一双真正的千里眼,它具有以下三个优点:

一是它速度快。快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是近地轨道上的侦察卫星,每秒钟大约飞七八公里,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可以绕地球一圈。这种侦察卫星速度比火车、汽车快几百倍,比起超音速飞机也得快十几倍或二十几倍。打个比方。从北京出发,到天津只要半分钟,到上海三分钟,到拉萨五分钟也就够了。不但侦察及时,而且保证有连续性。一般长寿的侦察卫星,在空中可以停留两年以上,在这段时间内可以侦察到目标连续不断的变化情况。

二是范围广阔。飞机和卫星作比较,同样都是20°的视角,从3000米高度的飞机上能看到地面1平方公里的范围,从300公里高空的卫星上看地面,就可以看到1万平方公里,看到的范围相差万倍以上。有人作过计算,说在高空飞机上把我国拍摄一遍,需要拍100万张照片,用10年的时间;如果用卫星拍摄,只需拍500多张照片,花不了几天的时间。

三是受限制少。要是在对方地面上拍军事目标的照片,对方一定会把你抓起来问罪。你到我空中来照相也不行,侵犯领空主权,飞机也会被打掉。天上卫星谁能管得着它呢?它有超越国境的自由,而无侵犯领空的麻烦。高山、大海、荒漠戈壁、茂密森林,人无法到达的地方,都阻挡不了卫星去侦察。

当然,军用侦察卫星也有缺陷,这就需要科学家们不断研究和改进了。[我还想知道]

军用侦察卫星因为高度不同,运行轨道不同,从地球上看去,就好像有动的和不动的两种状态。军用侦察卫星从性能上分有四种:①照相侦察卫星。②电子侦察卫星。③导弹预警卫星。④海洋监视卫星。

仿生军训器材是由于实弹训练造价太高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吗?

随着高科技的推进,武器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造价不断增加,以实弹训练部队,财力已远远达不到。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各国开始竞相研制武器仿生模拟训练器。

模拟是仿生学的发展和具体应用。模拟在军事上的应用源远流长。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产生了以机电为基础的第一代军训模拟器材。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第二代产品。60年代至今,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微型机的飞速发展,使电子系统功能日益增多,可靠性不断提高,价格逐渐降低,而计算技术更能服从于软件科学,因而使模拟的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70年代以来,激光技术进入了军训模拟领域,给军训器材的模拟带来了质的飞跃,从而使军训模拟器材,从一般的驾驶武器的静态训练发展到了由各级指挥员、后勤人员及士兵参加的动态逼真战术演习的第三代产品。

军训模拟器材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由单纯驾驶、使用训练模拟,发展到很多兵种参加的交战模拟。它综合利用现代控制理论、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计算机技术及微电子技术、图像处理、通信网络、激光技术等新兴学科,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军训模拟器材已成为现代化军队进行训练革命的有效手段。[我还想知道]

武器模拟器的作用是:加速了武器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并大大节省训练费用。

世界各国的军事器材均有相应的一种或多种模拟器,其中有射击模拟、战术模拟、驾驶和维修模拟等。

制导武器是由于有了制导系统而变得聪明灵巧吗?

在制导武器自成一个系统的武器家族中,大量的是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导弹,同时还发展有制导炸弹,制导炮弹,制导鱼雷,制导地雷等等。

制导炸弹,也叫灵巧炸弹。同普通炸弹不同的地方在弹体内有制导装置,可以自动控制。它又不同于导弹,本身没有动力装置,靠飞机投弹时给予的初速滑翔飞行,然后靠本身的制导装置的作用,修正偏差,准确地命中目标。制导炸弹的制导方式有激光、红外和电视等,目前已经发展有十多种类型。

制导炮弹发射和战斗过程同普通炮弹一样,不同的地方在弹丸上装有制导系统。它本身没有动力装置,靠炮弹从火炮中发射瞬间获得的初速,弹体的稳定翼和控制舵稳定炮弹飞行,然后在制导装置作用下,自动导向目标。有激光和毫米波等几种制导方式。主要用来毁伤坦克、装甲车辆、舰艇等活动目标。

正在发展中的一种趋势是,用普通火炮发射导弹,这就是炮射导弹。导弹的装填、发射都和普通炮弹一样。它可以用榴弹炮,也可以用迫击炮发射。自行小高炮也可以发射防空导弹。火炮不仅是炮弹,也是导弹的发射器,使火炮和导弹成为综合体、基本的火力单位,具备火炮和导弹的双重作战功能。

制导地雷、制导鱼雷,都增加了高技术的制导系统。现在已经有一种快速机动布设器材,早已不是我们在电影“地雷战”中看到的,用人工埋设,用绳索绊拉。地雷本身也不容易被扫除。有一种智能化水雷,对目标能进行分类识别,要炸航空母舰就能放过其他舰船。它综合了水雷、鱼雷、导弹和火箭的技术特长,能有设在水下6000米深处,猎雷艇和其他猎雷装备很难发现和消灭它。[我还想知道]

制导武器是以微电子、电子计算机和光电转换技术为核心,以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高技术武器。

雷达因具有无可替代的侦察能力而被视为军队的耳目吗?

各种现代侦察手段中,用得最多的是雷达侦察。天上、地上、海上,陆海空军中到处都有雷达。

发展到今天的雷达,真正成了战场上的“千里眼”。它可以发现数千里外的目标。它几乎不受昼夜各种天气条件限制,全天时、全天候地工作。它能够自动搜索和跟踪目标。它能够按照预先编好的密码,通过一定的附属设备辨别敌我。世上还没有别的侦察手段能替代它。

用于地面侦察的军用雷达,现在有:

战场侦察雷达,也叫地面活动侦察雷达,主要是陆军侦察部队用来侦察、监视地面的兵器、车辆、人员和低空飞机活动情况的。

警戒雷达,配置在沿海、边防和纵深地区,有的设在高山上,用来发现远距离的飞机、导弹和舰艇,保证自己有充分的战斗准备时间。

还有一种超视距雷达,用来探测从地面发射的洲际导弹、部分轨道式轰炸武器,以及可以作超低空飞行的高速战略轰炸机。[我还想知道]

雷达是外来语,英文的缩写音译,意思是无线电定位。它利用物体对无线电波的反射特性,探测飞机、导弹、舰船、车辆、兵器、桥梁、居民点等等目标,测定目标的位置,包括距离、高度和方位角。

雷达的实际应用,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德空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