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8 12:21:26

点击下载

作者:苏萍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试读:

前言

中医药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新时代中医药行业多样化人才、传承中医药技术技能、促进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32号)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简称《纲要》)等文件精神,尤其是实现《纲要》中“到2030年,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提升中医药职业教育对全民健康和地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岗位胜任能力严密对接,突出新时代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特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组织完成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工作。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是全国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唯一出版基地,为国家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和细则、实践技能指导用书、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和细则唯一授权出版单位,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建立了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职业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于2016年启动了教材建设工作。通过广泛调研、全国范围遴选主编,又先后经过主编会议、编写会议、定稿会议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在千余位编者的共同努力下,历时1年多时间,完成了50种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

本套教材由50余所开展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专家及相关医院、医药企业等单位联合编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供中等职业教育院校中医(针灸推拿)、中药、护理、农村医学、康复技术、中医康复保健6个专业使用。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以教学指导意见为纲领,贴近新时代实际

注重体现新时代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教育部新的教学指导意见为纲领,注重针对性、适用性及实用性,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符合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实际。

2.突出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满足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求

注重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从教材内容结构设计、知识点、规范化、标准化、编写技巧、语言文字等方面加以改革,具备“精品教材”特质,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中医药人才的需求。

3.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按照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写,教材内容涵盖资格考试全部内容及所有考试要求的知识点,满足学生获得“双证书”及相关工作岗位需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

4.注重数字化融合创新,力求呈现形式多样化

努力按照融合教材编写的思路和要求,创新教材呈现形式,版式设计突出结构模块化,新颖、活泼,图文并茂,并注重配套多种数字化素材,以期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院校教育平台“医开讲-医教在线”数字化平台上获取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及特点,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此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教学单位、教学人员及广大学生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年1月

编写说明

《中医基础理论》是由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统一规划、宏观指导,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具体组织,供中医药职业教育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康复保健等专业使用的规划教材。

本教材以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为依据,兼顾全国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以培养服务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体质、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以及疾病的防治原则与中医养生康复原则和方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其他中医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教材编写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为纲领,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相结合,是“教-学-练”一体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本教材的编写得到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和全国中、高职院校(卫生类)广大同仁的大力支持。模块一绪论由苏萍编写;模块二由巫奕丽编写;模块三的项目一由张晓慧编写;模块三的项目二、三、四由刘爱军编写;模块四由李晓辉编写;模块五由尹丽颖编写;模块六和模块九由赵娜编写;模块七的项目一、二由董明会编写;模块七的项目三、四和模块八的项目一由许照艳编写;模块八的项目二、三由赵欣编写。

本教材不仅可以为中医药中等职业学校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师生使用,而且可以作为参考书供广大中医爱好者使用。由于编写时间和水平有限,若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订完善。《中医基础理论》编委会2018年1月模块一绪论扫一扫,看课件【学习目标】

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大体过程。

了解中医学中的唯物辩证观及常用思维方法。

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与自然灾害和疾病做斗争,逐步形成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和方法。

远古时期,人类过着野蛮人的生活,无法避免病邪的侵害。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历程中,人们通过劳动来改善生活,为治疗疾病发现药物、创造医疗手段也就成了必然。因此,医药的起源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

中医药学是在充分汲取我国民族传统医药学理论及对疾病防治经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东方医药学体系,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医学理论最系统、内涵最丰富、应用最广泛、保留最完整的突出代表,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中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众多医书中记载着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通过不断总结,中医药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预防、治疗、保健和康复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链接《史记·补三皇本纪》说:“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相传,神农通过用赤色鞭子鞭打各种草木、亲身尝试各种草药,促进了中医药学的诞生及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以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具有社会科学属性,并受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医学科学。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古代唯物论、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以下5个时期。(一)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春秋以前的医学发展只是处于初期的萌芽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从春秋战国开始到两汉时期,物质文化和科学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而医学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越,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便已初步形成。在这一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学术思想比较活跃,特别是古代唯物辩证法思想之一的阴阳五行学说,对医学的发展更是影响深远。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中医学的发展从以往的实践经验积累阶段进入了理论总结阶段,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形成了较系统、较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四部经典著作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知识链接《黄帝内经》采用黄帝问、岐伯答的形式表述医学见解,故后世亦多称医学为岐黄家言、称医术为岐黄之术,进而将岐黄作为中医的代称。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非一人一时之作,是由众多医家搜集、整理、综合而成。它是一部以医学为主、涉及多学科的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内经》分为《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共162篇。《内经》的内容非常丰富,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素问》所论包括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及治则等内容,《灵枢》则着重介绍经络腧穴、针刺法及治疗原则等。《内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其基本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1)注重整体观念 《内经》提出,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属、互相联系的,这种联系表现在生理、病理、脏腑和经络等各个方面。(2)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的哲学思想。《内经》真正系统地将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医学,用阴阳五行来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对疾病进行辨证治疗。因此,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重视脏腑经络 《内经》十分重视脏腑经络学说,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其中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许多内容已超过了当时的世界水平。例如,在生理学方面,《内经》提出“心主血脉”,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循环运行的,对动静脉也有一定的认识。这些关于血液循环的认识比英国哈维于1628年(明崇祯元年)所发现的血液循环要早1000多年。

知识链接《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这说明了血液循环的方式。(4)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 《内经》中强调,社会地位的变化势必引起情志的变化,最终影响人的健康,要保持“恬淡虚无”。(5)注重疾病预防 《内经》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认为好的医生应当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关于“治未病”最早的记载。《内经》以医学内容为中心,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理论有意识地结合起来,其中许多理论观点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为当时的世界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的经验积累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直至今天仍有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2.《难经》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作者不详,相传为战国时秦越人所著,成书于汉以前。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方式编撰而成,讲述了包括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的内容,补充了《内经》的不足,在三焦学说、命门学说、奇经八脉理论等方面均有所创见,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3.《伤寒杂病论》 成书于东汉末年,是著名医家张机(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所著,为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知识链接

张机,字仲景,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曾任长沙太守,被后世奉为“医圣”。《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该书后经晋代医家王叔和编纂整理及宋代林亿等校订而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纲领,提出了六经证候和分经辨证治疗的原则,从而确立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两书实载方剂269首,使用药物214种。这些方剂一直被后世医家沿用,故《伤寒杂病论》为方剂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方书之祖”。

4.《神农本草经》 成书于汉代,由众多医家搜集整理而成,托名神农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也是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为3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根据药物性能功效分上、中、下三品,这是我国药物学最早的分类方法。

本书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证都有详细记载,对各种药物怎样相互配合应用及简单的制剂也做了概述。更可贵的是,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已经发现了许多特效药物,如麻黄平喘、黄连治痢、黄芩清热等。

考点链接

确立辨证论治体系的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E.《脉经》

答案:B

解析:《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六经证候和分经辨证治疗的原则。(二)晋、隋、唐时期

晋、隋、唐时期,医学得到了全面发展,中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均有显著进步。

这一时期的成就,一方面是继承整理前人医著,特别是继承整理《内经》和《伤寒杂病论》。晋代王叔和将当时零散不全的《伤寒杂病论》整理并重新编次为《伤寒论》,使其能流传下来。对《内经》整理并注释最有影响的是唐代王冰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知识链接

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故其所著医书以“千金”命名。《备急千金要方》成书较早,而《千金翼方》成书较迟,两书互为“羽翼”,故将后者取名为《千金翼方》。

另一方面,众多医家重视总结临床经验,所写医著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晋代王叔和所著的《脉经》,集汉以前脉学成就,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诊脉的理论方法,确立了寸口诊脉法,首创“三部九候”及脏腑分配原则,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晋代著名医家皇甫谧所著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它结合秦、汉、三国时期的针灸学成就,对经络学说进行了深入探讨,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主病及骨度分寸,从而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隋代著名医家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及证候学专著。该书详尽论述了各科疾病的病源与症状,继承和发展了病因病机学理论。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两本以记载处方和其他各种治疗手段为主的方书,是唐初最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医学巨著。659年,由唐政府组织编写、苏敬主持编撰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权力机关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药学专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国家药典。(三)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在前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出现了中医药学百家争鸣的景象。宋代医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它开创了脏腑证治先河,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进行论述,对后世有较大影响。陈无择在其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对发病原因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类概括,对中医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宋慈的《洗冤集录》系统总结了法医学检验、鉴别中毒和急救措施,被认为是法医学方面的经典,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知识链接

陈无择的“三因学说”,即六淫邪气外感为外因,五脏七情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兽所伤为不内外因。

宋代医政机构逐步健全,强化了医事管理。北宋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集中众多著名医学家和学者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整理、校勘。《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就是由北宋政府组织编著的。《太平圣惠方》是北宋政府刊行的一部大型方书,由翰林医官王怀隐等收集前人方书及民间验方,集体编撰而成,载方16834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成药专书和配方手册,共10卷,载方788首,所载方剂均来源于实践,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圣济总录》分60余门,包括内、外、妇、儿、五官、针灸、正骨等各科疾病,内容十分丰富,并载有历代方剂及民间验方两万余首。

金元时期,许多医家深入研究古代的医学经典,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来解释前人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最具代表性的医家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

知识链接“补土派”的“土”指脾胃,因在五行学说中土具有承载、受纳、生化的特点,五脏依据功能特点与五行对应,脾胃具有运化水谷、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故脾胃的五行属性为土。

刘完素,字守真,金代河间(河北河间县)人。他认为伤寒各种证候的出现与火热有关,强调“六气皆从火化”,在伤寒病证的治疗中以清热通利为主,善用寒凉药,后世称“寒凉派”。他提出了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火热病的方法,给后世温病学派以很大启示。其代表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等。

张从正,字子和。他认为“治病应着重祛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理论上力倡攻邪,发展和丰富了“汗、吐、下”三法的应用,世称“攻邪派”。其代表著作有《儒门事亲》。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他结合《内经》中“人以水谷为本”和“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观点,提出“人以胃气为本”及“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首创内伤学说理论。他采取以“调理脾胃”“升举清阳”为主的治疗方法,善于应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世称“补土派”。他所创立的著名方剂,如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为后世广泛应用。其代表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

朱震亨,字彦修,世居丹溪之边,故以丹溪为号。他充分研究《内经》以来各家学说关于“相火”的见解,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有常有变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临证治疗上提倡滋阴降火之法,善用大补阴丸等滋阴降火之剂,后世称“滋阴派”。他的学说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集医之大成者”;在国外,日本于15世纪曾成立过“丹溪学社”,专门研究朱氏学说。

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及其不同学术主张的问世,推动了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并且对后来的中医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了过去因循守旧、一味崇古的局面,开创了中医学术的讨论、交流与争鸣。(四)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医药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产生了《本草纲目》等影响深远的重要著作,并形成了温病学派。

在中国医学史上,《本草纲目》是一部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医药学巨著,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编著完成。其中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万多个,对我国药物学进行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并纠正了以往本草书中的某些错误,提出了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为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外,李时珍还著有《濒湖脉学》和《奇经八脉考》,丰富了脉学与经络学说的内容。

这一时期突出的成就还在于对温病学的深入研究和温病学派的形成。温热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热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学科,以明代医家吴有性的贡献最为突出。

吴有性,字又可,在其所著《温疫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戾气”学说,认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染途径是从口鼻侵犯人体,而不是从肌表侵袭。吴有性在温病学中提出的理论及诊治经验,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考点链接

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医家和学者中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是(  )

A.叶桂 B.王清任 C.吴瑭

D.薛雪 E.吴又可

答案:A

解析:叶桂将外感温热病分为4个阶段,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中医学发展至清代,出现了一批专门研究温病的医家和学者,各以自己的主张和经验著书立说,温病学说逐渐形成,贡献较大的有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等。叶桂,字天士,著《温热论》,在总结前人成就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温病发展的4个阶段,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薛雪,字生白,擅治湿热病,著《湿热条辨》,对湿热病的病因、证候、发展变化的特点及诊治原则作了论述。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创立了“三焦辨证”,创制了清营汤、增液汤等有效方剂。王士雄,字孟英,著《温热经纬》,系统地总结了温病的病源、症状、诊断与治疗,突破了“温病不越伤寒”的传统观念,创立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温热病辨证论治法则,从而使温病学在病因、病机及脉证论治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温病学说的形成,标志着中医学在热性病(包括急性传染病)的认识和治法上的创新,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

此外,清代医家王清任重视解剖,著有《医林改错》一书,发现了过去医书中没有提到的组织结构,如会厌、幽门括约肌等,改正了古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及瘀血病证的治疗方法,至今仍有很大的临床及研究价值。

知识链接《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学说,确立了补气逐瘀的治则,创立了活血化瘀的有效方剂,如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五)近代和现代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由于旧政府实行歧视、限制、消灭中医的政策,中医学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在这种形势下,当时的医家将中医学与西医学加以汇通,形成了中西汇通学派。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是临床医学上中西汇通的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基础理论的整理和继承及中医药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无论在文献的系统整理还是理论的实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在阴阳、脏腑、经络、气血及临床医学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新进展,使中医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以显著的疗效、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

整体,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彼此为用,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而且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关联。这种关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和人体自身完整性的理论,称为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每个脏腑、组织或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构成了人体整体活动的组成部分。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统一的功能活动。

考点链接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

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时令晨昏对人体有影响

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 E.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界相统一

答案:E

解析:整体观念既考虑到机体的整体性,也认识到人与外界环境的关系。(1)在生理上,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人体是由心、肝、脾、肺、肾五脏,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胆六腑,皮、脉、肉、筋、骨五体,以及眼、耳、鼻、口、舌、前阴和肛门等诸窍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成为独立的器官,但所有的器官又都通过全身经络相互联系起来,并且这种联系具有相应的规律,即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系统。如“心、小肠、脉、舌”构成心系统,“肝、胆、筋、目”构成肝系统,“脾、胃、肉、口”构成脾系统,“肺、大肠、皮、鼻”构成肺系统,“肾、膀胱、骨、耳和二阴”构成肾系统等。每一个系统均以脏为首,形成了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而五脏之中又以心为主宰,故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赖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依赖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才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个脏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2)在病理上,中医学仍然十分重视机体的整体性。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重视人体某一部分的病变对其他部分的影响,并预测病情的演变。

脏腑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映在体表、组织或官窍,而体表、组织、官窍有病理改变也可通过经络影响相应脏腑,脏腑之间亦可相互影响。如“肾虚”可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聋等,固摄无力影响膀胱出现遗尿、小便失禁等,小儿可见生长发育迟缓、骨软无力变形等,老人可见骨质变脆易折等。如发生“肝火”,可影响心,心肝火旺可见烦躁易怒;如果肝火犯胃,可见脘痛泛酸,甚至呕血等。(3)在诊断疾病时,中医学也是从整体出发,采用“察外知内”的方法,通过观察五官、形体、舌脉等外在变化,了解分析内在病变,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

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由于脏腑、组织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因而决定了在诊断疾病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判断其内在的病变,以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当治疗。如心脉瘀阻的患者,可见到面色灰暗、舌色青紫或见瘀斑、脉涩或结代等。(4)在治疗疾病时,中医学更加强调整体观念的运用,注意五脏之间的影响,也重视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

知识链接“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灵枢·终始》)等,都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

中医学通过诊法来探求病源,治疗时也必然从整体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见到口舌糜烂,因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热、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

2.人与外界环境具有统一性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自然环境之中,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人体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同时,人又是社会整体中的一部分,所以社会环境的改变,也必然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与外界环境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1)人与自然环境相统一 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依赖自然界中的物质才能维持生命。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即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故曰:“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被中国古代学者称为“天人合一”。

①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发生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与之相适应,如“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说明春夏天气逐渐炎热,气血趋向于体表,人体表现为皮肤松弛、腠理开、汗多以适应;而秋冬气候渐寒,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为了保暖则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人体四时脉象也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不同。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如慢性咳嗽、哮喘、痹证等,可因气候剧变或季节更替发作或加重。

知识链接《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昼夜晨昏的变化对人体也有明显的影响。

②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白昼为阳,夜晚为阴,昼夜晨昏阴阳消长,人体也与其相应。机体在早晨阳气初生,中午阳气隆盛,到了夜晚则阳气内敛便于休息、恢复精力。昼夜的变化也影响疾病的变化,一般病证多为白天病情较轻、傍晚加重、夜间最重,因人体阳气在一天当中有生、长、衰、入的变化,影响邪正斗争,病情也就呈现起伏变化。

③地域差异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水土不同,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江南气候温暖湿润,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气候寒冷干燥,人体腠理多致密。人们在习惯的环境中生活,一旦居住地发生改变,就会感到不适,一般称为“水土不服”,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渐适应。由于地域不同,部分地区也各有其特殊的地方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较为密切。因此,在诊治疾病时,应考虑地域特点,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由于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对待疾病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在对患者进行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时,必须注意分析和考虑外在环境与人体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的有机联系。(2)人与社会环境相统一 社会的安定与动乱,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社会安定,人们生活稳定有规律,患病较少,有利于身心健康,寿命也长;而社会动乱,发生战争,人们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及疫病流行,危害身心健康,寿命缩短。

知识链接《论衡》中提到:“太平之世多长寿人。”

因此,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时,应尽量避免不利的社会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以维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及养生保健知识的推广,使得人类的寿命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延长。但同时,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等负面因素也影响着人类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进行辨析判断及处理的一种特殊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辨证论治不同于辨病论治和对症治疗,首先要区别病、症、证的概念,并且要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发展规律及转归的完整病理过程。如感冒、痢疾、哮喘等。

症,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症状是患者异常的主观感觉或病态变化,如感冒的症状有恶寒、发热、咳嗽、咽喉疼痛等,消渴的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体征是指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如面红、苔黄、脉数等。

证,即证候,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对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

2.病、症、证的联系与区别 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经总结、概括即形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个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穿并叠合起来,可成为疾病的全过程;某种疾病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或由于感邪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证候,而相同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疾病过程中。

3.辨证和论治 辨证论治分为辨证和论治两个阶段。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其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

知识链接

辨证论治的过程

4.辨证与辨病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在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证型。只有辨清感冒的“证”,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辨证与见热退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有别于用同样方药治疗同一疾病的一方一病的辨病治疗。

知识链接

记忆歌诀

辨是鉴别和分析,症状归类为证言,论是讨论和探讨,治含治则方药煎。

5.病治异同 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能辩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可看到一种病常可体现出多种不同的“证”,又注意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辨证结果,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

考点链接

同病异治的实质是(  )

A.证同治异 B.证异治同 C.病同治异

D.证异治异 E.病同治同

答案:D

解析:证相同则治相同,证不同则治不同,在进行治疗时要着眼于本质的异同。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反应性不同,或者疾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本质特点有所不同,“证”就有差异,因此治法也应该不同。例如同是感冒患者,有风热表证和风寒表证等不同的证候,治疗也不相同。风热表证治应辛凉解表,而风寒表证治应辛温发汗。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病理机制,具有相同的“证”,可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崩漏等是不同的病,但都是中气下陷的表现。这时皆可以用升提中气的方法,选择补中益气汤加减来进行治疗。这些均体现了“异病同治”。

由于“证”实质上包含着病机特点,故“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关键在于病机之异同。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机理和不同的本质,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治疗的法则,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三、中医学中的唯物辩证观及常用思维方法

中医学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因而在它的理论体系中,始终贯穿着唯物辩证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中医学对人体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行仔细观察分析,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探索验证,因此形成了其所特有的理论体系。(一)中医学的唯物辩证观

1.唯物论 中医学在古代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对生命的起源、形体和精神的关系及疾病的发生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与论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中医学认为,人类是物质世界的产物。生命形成后,又必须依赖物质世界而生存。生命现象是自然界物质发展的产物,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综合。

知识链接

先天之精,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

后天之精,指机体从饮食物中吸收的营养精华和脏腑代谢化生的精微物质。

其次,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在《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提到“夫精者,身之本也”。这种精气禀受于父母,称为“先天之精”。先天之精要靠“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生命才得以延续。

第三,形与神俱,不可分离。形,指形体;神,指精神。中医学中对于形神关系的描述,实际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产生精神活动及生理功能。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形神统一,相辅相成,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2.辩证观 中医学认为,阴阳的对立统一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生命的形成则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发展的结果,机体内部存在阴阳矛盾,机体与周围环境也存在矛盾统一。中医学认为,机体是一个有机的对立统一体,在生理情况下,人体的内与外、气与血、脏与腑、物质与功能等存在阴阳之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处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疾病发生与否,与人体正气的强弱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病邪侵犯人体,使机体阴阳失调而发病,但发病与否的关键在于人体正气的强弱,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中医学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和防治的各个方面。(二)中医学的常用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理性的认识方法,运用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分析人体内外的本质联系及其规律。因此,了解并掌握中医学所特有的思维方法,对学习和理解中医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中医学常用思维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比较 比较,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某种联系的事物进行考查,找出不同与相同之处。

课堂互动

请比较一下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对症治疗,并简要说明你认为中医临床中最合理的方式是什么?

中医学在实践过程中普遍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比较,发现事物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这些事物进行归类。如心、肺、脾、肝、肾为实体性器官,对人体的物质精微均有贮藏的作用,将其归为一类,称为“脏”。二是通过比较,发现事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进而对事物进行鉴别。如诊断疾病时,正常脉象应为一呼一吸四至(平脉),太过和不及都可能为病脉;中国人的面色为红黄隐隐,故面青、面赤、面白、面黑为病色。另外,病证的寒热、虚实、表里及药物的性质、功能等通过比较才能进行区别。

2.以表知里 以表知里,是指通过观察事物外在表象来分析判断其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

中医学中,以表知里法的运用较多。事物的内部和外部相互间有着密切联系,“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内在的变化,可通过某种方式在外部表现出来,通过观察表象,可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内在的变化机理。藏象学说就是以此方法来揣测、分析、判断脏腑生理、病理表现的内涵。例如,通过对脉象、舌象、面色及心胸部感觉等外在征象和症状的观察分析,可以了解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与否;肺是在内的脏腑,而呼吸是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咳嗽、气喘则是表现于外的病理现象等。

3.取象比类 取象比类,也可称为类比,是将两个特殊的事物进行比较,根据两者有一系列的共同点,推论和证明它们在另一些特性和规律上也是相同的。《素问•示从容论》说:“援物比类,化之冥冥。”所以,中医学又常把这种方法称为援物比类法或比照类推法。此方法是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类同(援物、取象),从而认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是相似或类同的(比类),由此推导出被研究对象的其他性状。例如,对自然界的观察可以看到,树叶或树枝的摆动是由于风吹动,风猛烈时还会将整棵树推倒。由此推论,人体出现不自主的震颤、摇动,甚或突然昏仆、半身不遂等亦是由内风引起。

4.试探和反证 试探,即对研究对象先做一番考查,尝试性地提出初步设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然后根据实践结果,再对原设想做适当调整,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一种思维方法。

古代医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临床上疑难病症用试探来审视病因,进行辨证并加以治疗。因此,试探又常被称作“审病法”。东汉张机在《伤寒论》中用小承气汤试探体内有无燥屎的情况,并对辨证论治过程进行了精彩论述:“……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

反证,是从结果来证明已有的结论,或追溯并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的一种逆向认知方法。如中医学认为肾主骨,临床上骨折的患者使用补肾的方法来治疗,能促进骨痂的形成,可反证肾主骨理论的正确性。试探与反证两种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是从结果进行反推,不同之处是试探事先要采取一定措施,然后观察其结果;而反证则无需这一环节。

5.演绎 演绎,即从一般原理推导出个别的推理思维方法。以人们归纳得出的一般共性结论为依据,去研究尚未深入研究的对象或新事物,可得出新的结论或结果。这种方法在中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心在五行属火、主血脉、主神志、在窍为舌,而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此,当心火旺时则会出现烦躁失眠、口舌生疮等火热上炎的症状,此时,使用清心泻火的方法治疗,心火被清则证候自消。复习思考【A型题】

1.确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类经》 E.《神农本草经》

2.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时令对人体的影响

C.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D.五脏六腑、奇恒之腑是一个整体

E.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统一

3.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

A.《灵枢》 B.《脉经》 C.《诸病源候论》

D.《备急千金要方》 E.《金匮要略》

4.中医诊治疾病主要着眼于(  )

A.疾病 B.症状 C.体征

D.证候 E.以上都不是

5.我国第一部临床学专著是(  )

A.《灵枢》 B.《脉经》 C.《诸病源候论》

D.《备急千金要方》 E.《伤寒杂病论》

6.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

A.《脉望》 B.《脉经》 C.《文魁脉学》

D.《濒湖脉学》 E.《一指禅》

7.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

A.《针灸甲乙经》 B.《针灸大成》 C.《针经》

D.《针道》 E.以上都不是

8.堪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的是(  )

A.《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B.《本草纲目》

C.《景岳全书》 D.《黄帝内经》 E.以上都不是

9.被称为“补土派”的医家是(  )

A.李东垣 B.张景岳 C.刘完素

D.孙思邈 E.张子和

10.中医学创新发展的鼎盛时期是(  )

A.明清时期 B.汉朝 C.宋金元时期

D.魏晋时期 E.以上都不是

11.创建了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是(  )

A.吴有性 B.吴鞠通 C.叶桂

D.李时珍 E.张子和

12.中医学关于“证”的概念是(  )

A.阴阳失调的表现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C.对疾病所表现症状的综合认识

D.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况

E.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13.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家是(  )

A.朱丹溪 B.吴鞠通 C.张景岳

D.李时珍 E.张子和扫一扫,看答案模块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扫一扫,看课件【学习目标】

掌握阴阳五行的概念;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熟悉精气的概念;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了解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认识自然、解释世界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古典哲学思想。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运用于医学领域,与长期积累的解剖、生理知识和疾病的防治经验相融合,借以阐释生命现象的基本矛盾和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并贯穿于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用药等各个环节,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就必须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并了解这些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具体运用。项目一 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研究和探讨物质世界生成本原、相互关系及发展变化的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代哲学范畴的本原论和中介说。其主要观点是精气为宇宙万物生成的共同物质基础,又是宇宙万物的中介物质。正是由于精气的渗透和沟通,才使宇宙成为一个万物相通、天地一统的有机整体。人为宇宙万物之一,亦由精气所构成。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基本上是同一的,都是指存在于宇宙中运行不息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也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动力源泉。但其内涵的形成和发展还是有细微区别的。(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又称精气,首见于《周易·系辞上》与《管子》。在《吕氏春秋》、《黄帝内经》、《淮南子》及《论衡》中也有所记述。在诸子百家的论述中,精的基本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精是指宇宙的本原之气 《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认为宇宙万物由精气构成。《管子·心术下》说:“一气能变曰精。”认为精即精微的、能运动变化的气。因此该观点认为精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与气的内涵是同一的。

2.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 《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又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古人在观察自然界的过程中认识到,自然界万物由水中或土地中产生,并依靠水、地的滋养、培育而成长、变化,因此把水、地并列为万物生成之本原。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变为精是万物之源。

3.精是气中的精华部分 《淮南子·精神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认为精是气中的精华部分,人类禀受精气而生,动物禀受烦气而生。人与动物不仅形体有异,而且人的精神、情感、智慧也为动物所不及。《论衡》认为,精气是元气的最精微部分,是构成人体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气。

4.精是人体的生殖之精 这是精的本始意义,《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二八,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综合古人的论述,精一般泛指气,是充塞于宇宙之间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而在某些情况下,精气则又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质。(二)气的基本概念

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一个有复杂含义的概念,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1.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 云气是气的本始意义,如《说文》说:“气,云气也。”古人将直接观察到的云气、风气、水气及呼吸之气等加以概括、提炼、抽象出气的一般概念。

2.客观存在的精微物质 古人在日常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体验中,发现了天空中的白云,体验到了风的流动,还发现蒸煮食物会冒出蒸气、草木燃烧可冒出烟气等,从这些现象中推想出有形之物中存在着无形之物。水气升空而化为云,风吹云动,云聚成雨,和风细雨滋润养育万物,从而产生诸多联想与推理,认识到自然界有形之物皆由风、云之类的无形无状而又变化多端、运行不息之物所造就,即所谓“有生于无”。同时,在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中,也体悟和感受到气的存在,认识到呼吸之气、人活动时身体散发的“热气”等对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由此从常识的气的概念引申抽象成哲学的气的概念:气是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质。如《易经·系辞》说:“天地氤氲,万物化生。”《庄子·知北游》说:“通天下一气耳。”

3.一切可感的现象和状态 在上述两种含义的基础上,推而广之,气泛指一切可感的现象和状态。如勇气、骨气、和气、怒气、神气等,均属于这种气的概念范畴。

综合上述,气的本义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气的泛义是指任何现象,包括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精气学说是有关宇宙生成及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其内涵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精气学说认为,宇宙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精或气构成的,世界万物的生成皆为精或气自身运动的结果,所以精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的共同的原始物质。

精气的存在形式有“无形”和“有形”两种状态。所谓“无形”,即精气处于弥散而运动的状态,极细微而分散,一般用肉眼难以看到。《正蒙·太和》(宋·张载)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所谓“有形”,即精气处于凝聚而稳定的状态,是由细小分散的气凝集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素问·六节藏象论》有“气合而有形”之说。但习惯上仍把弥散状态的气称为“气”,而将有形质的实体称为“形”。无形之气凝聚而成有质之形,形散质溃又复归于无形之气,以气为本原,“无形”与“有形”之间处于不断的转化之中。(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精气,是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精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中,或动静、聚散,或氤氲、清浊,或升降、屈伸,方使得由精气所构成的宇宙自然界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自然界一切纷繁变化,如动物之生长壮老已,植物的生长化收藏等,都是精气运动的结果。(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气充斥于天、地、万物之间,成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中介。气环流贯通于有形与无形之间,浸入潜出地进行升降出入、凝聚发散等更迭与交换活动,借此,大千世界一气牵系,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天、地和万物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也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乐器共振、磁石吸铁、月之盈亏引起潮汐等,都是以气为中介而相互感应的自然现象。日月、昼夜、季节、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也是通过气的中介而实现的。(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人为宇宙万物之一,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构成,那么人类也由天地阴阳精气交感聚合而化生。《管子·内业》说:“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类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均由“精气”,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淮南子·精神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

人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生,人死又复散为气。如《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论衡·论死》说:“阴阳之气,凝而为人;年终寿尽,死还为气。”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精气的聚散过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