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阴宝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0 14:08:26

点击下载

作者:(清)刘常棐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济阴宝筏

济阴宝筏试读:

校注说明

《济阴宝筏》,清代医家刘常棐辑。刘常棐,字惇五,号云溪,山西襄汾汾城人,生平事迹不详。从他的自序来看,可知生于清乾隆年间,其伯父尚玉精通医术,他随侍其旁,常得口授,久之能熟记临证诸方,在治疗妇科疾病时,疗效不太确切,因此博涉方书,尤其是妇科善本,后得薛立斋校注《妇人大全良方》,因其按方临证,尚有未合,于是为之删繁补略,兼参精论、验方,成《济阴宝筏》一书。并于清嘉庆十七年 (1812)刊刻行世。

其书多引用《薛氏医案》,兼采集各家名案,参以自己医案,将治本方剂单独列出,治标方剂列于各病条目下。《济阴宝筏》虽无创见,但其采辑前辈时贤的医论及医案,对于推动妇科学的发展与普及有所帮助。本次整理以藏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清嘉庆十七年壬申 (1812)先德堂刻本作为底本,以《薛氏医案》《绛雪园古方选注》《医学心法》《医方集解》等医书为他校本,进行校勘整理。校勘原则如下:

1.采用现代标点方法对原书进行句读。

2.全书统一使用简体横排,书中表示上文的“右”统一改为“上”,不出校记。

3.原书目录首页及每卷前标识“云溪刘常棐惇五编辑”字样,今一并删去,并据正文订正目录。

4.凡底本中错字、别字属笔画之误,如日、曰混淆,己、巳不分,则径改,不出校记。

5.底本中的异体字、俗字,统一以规范简体字律齐,不出校记。古体字以今字律齐,对腧、俞及炙、灸按今义书写,以免引起歧义。通假字则首见处出注。

6.底本中药名、穴名使用音同音近字,若不影响释名,不影响使用习惯,以规范名律之,不出校。如“婴粟壳”改为“罂粟壳”、“班猫”改为“斑蝥”、“肩禺”改为“肩髃”等。

7.底本中避讳字径改,不出校记。如“元”改为“玄”。

8.对个别冷僻字词加以注音和解释。

9.底本有脱文,以虚阙号“□”按所脱字数补入。序

昔先伯尚玉公好医,究心《素问》《难经》,旁及仲景、东垣、河间、立斋各心法,应手奏效,造庐请者无虚日。时余方就童子试,先伯每呼余就坐,谈今日所医何症,所处何方,几无虚日。以故余未阅方书,而《伤寒论》之一百一十三方,并《肘后》诸方已大半记忆。庚子丁,先君文林公艰,游学太谷珮中任先生之门。时先生方得咯血症,诸医弗效。余技痒欲试,诊脉立方,旬日而愈。同砚友咸谓余能医,拒请,弗获。始于肄业之余,研究仲景《伤寒论》、东垣《十书》,而以治妇女多,有验,有不验。窃又自疑,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理或然与?因博涉方书,求妇科专门善本,竟不可得;及后究心《薛立斋医案》,有注释陈良甫《妇人良方》,凡妇女病症,条分缕析,颇为详尽。至按方临症,尚多未合。因手自抄录,并其繁复,补其阙略,兼采集各家精议、奇验诸方,附入各门条下,以为家藏善本,盖距今二十余年矣。兹岁二月,值善刻葛君希龄云近少专刻,次子嘉会请曰:家藏妇科抄本,曷付诸梓,以公同好。余曰:采辑众论,何堪问世?既而思之,即以此举为不负先伯尚玉公口授之意,亦可也。因颜曰《济阴宝筏》。愿以质诸高明之业医者。

时大清嘉庆十六年小阳月望后二日云溪刘常棐题于隅园之松竹轩

凡例

——治病有标有本,治标方药尽附各门各案下,至于治本之方,如六味丸、八味丸、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六君子、四君子等汤,另立方论,编为上下卷,既便于查阅,亦免重见叠出也。

——仙丹妙剂、古传名方不可胜纪,如还少丹、左归、右归、鹿茸等丸,男妇皆可通用。兹集专门妇科对症用药,即方论所载,亦属本集各案必用之方。若平素用补,有益无损之方,概略而不载,恐载之不胜载也。

——各门各案下附应用之方,亦有移此可以治彼,移彼可以治此,参互考证,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兹因集隘特为一隅之举耳。

——妇人妊娠产后杂症,本不同于平素杂症治法。故同一中风也,妊娠有之,产后亦有之,治法既异,自不嫌于复见。

——治验各案以薛立斋先生为主,有采集名案必注明某氏,示无掩也。间有窃附愚意,以愚按别之,有窃附愚治验,以云溪低一格以分之。

方论上卷

四君子汤

人参 白术 茯苓二钱 炙甘草一钱

上方加四物汤,地黄、当归、川芎、白芍,名八珍汤;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加川芎、当归、黄芪、柴胡、丹皮,名益脾清肝饮。

王晋三曰:汤以君子名,功专健脾和胃,以受水谷之精气,而输布于四脏,一如君子有成人之德也。入太阴、阳明二经,然其主治在脾,故药品分两皆用偶数。白术健脾阳,复人参保脾阴,炙草和胃阴,复茯苓通胃肠,大枣悦脾,生姜通胃,理运阴阳,刚柔相济,诚为生化良方。加广皮、半夏名六君子,不特为脾经治痰,而半夏入胃,有交通上下阴阳之神妙。

十全大补汤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二钱 炙草一钱 当归三钱 川芎一钱 白芍二钱 地黄三钱 黄芪 肉桂一钱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王晋三曰:四君、四物,加黄芪、肉桂,是刚柔复法。盖脾为柔脏,制以四君刚药,恐过刚损柔,乃复黄芪维持柔气。肝为刚脏,制以四物柔药,恐过柔损刚,乃复肉桂回护刚气,调剂周密,是谓十全。独补肝脾而曰大者,《太阴阳明论》云: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者也,生万物而法天地,为后天立命之本。肝虽母脏而位卑,不使其有虚实乘胜之患,故必补益之中仍寓刚柔互制之法,俾肝和脾健,中宫生化不息,一如天地位而万物育,故曰大补。归 脾 汤

归身 远志一钱,去心,炒 枣仁炒研 茯神二钱 木香五分 人参 黄芪 白术二钱 甘草五分 圆眼七枚 大枣二枚 生姜三片

上方加丹皮、山栀,名加味归脾汤。

王晋三曰:归脾者,调四脏之神志魂魄,皆归向于脾也。盖五味入胃,必藉脾与胃行其津液,以转输于四脏,而四脏亦必先承顺乎脾,而为气化流行之根本。假如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为博厚之体,然无水则燥,无火则滥,无木则实,无金则死。  《阴符经》曰: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也。参、术、神、草四君子以健脾胃,佐以木香醒脾气,桂圆和脾血,先为调剂中州;复以黄芪走肺固魄,枣仁走心敛神,安固膈上二脏;当归入肝,芳以悦其魂,远志入肾,辛以通其志,通调膈下二脏。四脏安和,其神志魂魄自然归向于脾,而脾亦能受水谷之气,灌溉四旁,荣养气血矣。独是药性各走一脏,足经方杂用手经药者,以黄芪与当归,枣仁与远志,有相须之理,且黄芪味入脾而气走肺,枣仁味入肝而色走心,故借用不悖。四君子汤用茯苓改用茯神者,以苓为死气,而神得松之生气耳。

高鼓峰曰:心火衰甚,不能生土,以致土困金败,外兼咳嗽、吐痰、寒热往来、盗汗,急以此方去木香,加白芍以治之,凡见脾胃衰弱,饮食不思,大便泄泻,总属君火不旺所致,此补本法也。凡各种虚症,补中益气汤所不效者,投以此方。若加酒炒白芍、五味子,以敛其心气,奏效更神也。补中益气汤

人参 白术 黄芪 当归 柴胡 升麻 陈皮 甘草 大枣 生姜

上方加白芍、五味,名调中益气汤;去当归、白术、陈皮,加白芍、五味,名人参益气汤;去柴胡,加茯苓、五味,名参芪补脾汤。

王晋三曰:气者,专言后天之气,出于胃,即所谓清气、卫气、谷气、营气、运气、生气、阳气、春升之气、后天三焦之气也。分而言之则异,其实一也。东垣以后天立论,从 《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故以辛甘温之剂,温足太阴、厥阴,升足少阳、阳明。黄芪、当归和营气以畅阳,佐柴胡引少阳清气从左出阴之阳,人参、白术实卫气以填中,佐升麻引春升之气从下而上达阳明,陈皮运卫气,甘草和营气。原其方不特重参、芪、归、术温补肝脾,义在升麻、柴胡升举清阳之气,转运中州,故不仅名补中,而复申之曰益气。

高鼓峰曰:凡六经内伤、外感及暑月劳倦发热,或汗出不止,但用本方加白芍一钱。痢疾腹痛已除,泻犹未止,是脾气下陷也,加酒炒白芍三钱。疟疾发久,形体尫羸,无论六经,皆当加半夏一钱合六君意也。即有外感,不过加黄芩一钱则又合小柴胡矣。凡妇女胎前气虚,以致胎动不安、小产、崩漏或产后血虚发热,但加酒炒白芍二钱。此方凡属中宫虚损、病后失调,无不相宜。倪氏曰:七情内伤,脾胃先病,治先补土,此方是也。人参养荣汤

人参 白术一钱 茯苓七分 广皮 甘草炙,一钱 熟地七分 当归一钱 白芍钱半 黄芪 肉桂一钱 远志五分 五味子七分 大枣 生姜

王晋三曰:养营者,调养营气循卫而行,不使其行之度数疾于卫也。故于十全大补汤中减川芎行血之品,独用血分填补收敛之药,则营行之度缓于气分,药中加广皮行气之品,则卫行之度速。观其一减一加,便能调平营卫,使其行度不愆。复远志、五味者,经言:营出中焦,心经主之。以远志通肾,使阴精上奉于心,佐以五味收摄神明,一通一敛,则营有所主而长养矣。

高鼓峰曰:凡属大虚症,勿论其脉与病,但服此方,诸症悉退,此十全大补汤对子也。十全大补,但分气血,此则五脏皆补,无乎不到。虚寒甚者,常加附子以治之,三阴疟更妙。逍 遥 散

柴胡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甘草 加煨姜、薄荷,煎。

上方加熟地,名黑逍遥散;加丹皮、山栀,名加味逍遥散;加人参,名柴芍参苓散;加大力子、川芎、丹皮、山栀,名栀子清肝散;加蔓荆子、川芎、丹皮、山栀,名当归川芎散;加熟地、川芎、丹皮、钩藤、秦艽,名秦艽地黄汤;加木瓜、米仁、熟地、川芎、山栀、胆草,名清肝养荣汤。《医贯》曰:古方逍遥散,柴胡、薄荷、当归、白芍、陈皮、甘草、白术、茯神,其加味者,则丹皮、栀子。余以山栀屈曲下行泄水,改用吴茱炒连。其论五郁曰:东方先生木,木者,生生之气,即火气也,火附木中,木郁则火亦郁矣,火郁则土郁,则金郁,则水郁,五行相因,自然之理也。余以一方治木郁,而诸郁皆愈,逍遥散是也。方中柴胡、薄荷二味最妙,盖胆乃甲木少阳之气,其气柔嫩象草,穿地而未伸,此时若被寒风一郁,即软萎遏抑,不能上伸,不上伸则下克脾木,而金水并病矣,惟得温风一吹,郁气始得畅达也。盖木喜风摇,寒即摧萎,温即发生。柴胡、薄荷辛能发散,温能入少阳,古人立方之妙如此。其甚者,方中加吴茱炒连,即左金丸,黄连清心火,吴茱气躁,肝气亦躁,同气相求,以平肝木,木平则不生心火,火不刑金,而金能制木,不直伐木,而佐金以制木,此左金所以得名也。此法之巧者,然犹未也,继用六味地黄加柴胡、白芍以滋肾水,俾能生木。逍遥散,风以散之也,地黄饮,雨以润之也,木有不得其天者乎?此法一立,木火之郁既舒,木不下克土,土亦得滋润,无燥熇之患,金水自能相生。余谓一法可通五法者,如此推而广之,凡寒热往来、恶寒、恶热、呕吐、吞酸、嘈杂、胸痛、胁痛、小腹膨胀、头晕、盗汗、黄疸、瘟疫、疝气、飧泄等症,皆对症之方。推之伤寒、伤风、伤湿,除直中外,凡外感者,皆作郁看,以逍遥散加减出入,无不奏效,如小柴胡汤、四逆散、羌活汤大同小异,然不若此方之响应也。倘一服即怠,少顷即发,或频发而愈甚,此必下寒上热之假症,此汤不可复投。当故用温补之剂,如阳虚以四君子加温热药,阴虚以六味汤加温热药,元机之士,不须余赘矣。二 陈 汤

半夏二钱,姜矾制 陈皮一钱,去白 白茯苓一钱 甘草五分

上姜水煎。

王晋三曰:二陈汤,古之祖方也。汪讱庵谓其专走脾胃二经,豁痰去湿。余细绎之,其功在利三焦之窍,通经隧之壅,而痰饮自化,非劫痰也。观 《内经》有饮字,而无痰字,两汉以前谓之淡饮,至仲景始分痰饮,义可知矣。因其通利无形之气,古人警戒橘皮、半夏必以陈者为良,恐燥散之性能伤正气耳,故汤即以二陈名。若云劫痰,正当以大辛大散开辟浊阴,何反惧其太过耶?再使以甘草,缓而行之,益见其不欲伤气之意。平 胃 散

茅山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五两 紫厚朴去皮,姜汁炒,三两二钱 广陈皮三两二钱,去白 炙甘草二两

上姜枣引,将药为末,同煎,每服二钱。

王晋三曰:胃为水土之脏,长生于申。水谷之入于胃也,分为三隧,其糟粕一隧下入小肠,传于大肠,全赖燥火二气变化传送。若火不温而金不燥,失其长生之气,上虽有心阳以扶土,而下焦川渎失利,则胃中泛滥而成卑湿之土,为湿满,为濡泻。治以苍术辛温助胃行湿,升发谷气,厚朴苦温辟阴去浊,温胃渗湿,甘草调和小肠,橘红通理大肠。胃气安常,大小肠处顺,故曰平胃。相传出自龙宫禁方,俟君子正之。理 中 汤

人参 白术土炒 干姜 甘草炙

上方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

王晋三曰:理中焦之气,以交于阴阳也。上焦属阳,下焦属阴,而中焦则为阴阳相偶之处。仲景立论,中焦热则主五苓以治太阳,中焦寒则主理中以治太阴。治阳用散,治阴用丸,皆不及于汤,恐汤性易输易化,无留恋之能,少致和之功耳。人参、甘草甘以和阴也,白术、干姜辛以和阳也,辛甘相辅以处中,则阴阳自然和顺矣。生 脉 散

人参五钱 麦门冬三钱 五味子三钱

王晋三曰:凡曰散者,留药于胃,徐行其性也。脉者,主于心而发原于肺,然脉中之气所赖以生者,尤必资藉于肾阴,故 《内经》言:君火之下,阴精承之也。麦冬清肺经治节之司,五味收先天癸水之原,人参引领麦冬、五味都气于三焦,归于肺而朝百脉,犹天之云雾清,白露降,故曰生脉。旋覆花汤

旋覆花三两 葱十四茎 新绛尺许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王晋三曰:旋覆花汤,通剂也。治半产漏下,乃通因通用法。仲景云:妇人三十六病,千变万端,无不因虚、积冷、结气三者而成。故用旋覆花散结气,通血脉,全用葱之青白,开积冷,安胎气,佐以茧丝补脾气,绛乃红蓝花染就,并得乌梅、黄柏之监制,则通血脉之中,仍有收摄之妙。余因其义,采用新绛和血,青葱管利气,再复理气血之品,配合成方,移治郁结伤中、胸胁疼痛等症,屡有殊功,并识之。定 岩 散

豭鼠粪三钱,去两头尖 土楝实三钱,经霜有核者佳,不用川楝 露蜂房三钱

上煅存性,各取净末三钱,和匀,每服三钱,酒下,间两日一服。

王晋三曰:定,止也,溃岩服之,痛定而烂止也。豭鼠粪性主走阴,专入厥阴血分,通经下乳。楝实用土者,取其微苦力薄,走中焦乳间泄热,不似川楝力厚,直行下焦。露蜂房入阳明经,驱肝经风毒犯胃,有收敛之性,凡外疡之毒根在脏腑者,非此不愈。故乳岩溃烂经年,仅存内膜者,服之痛止脓干,收敛合口。此方传自江西,允称神异。安胎饮子

建莲子去心,三钱 台州青苎三钱,洗去胶 白糯米三钱

上用水一钟,煎五分,每日侵晨服,自怀妊两月服起,至六个月,无堕胎之虞。

王晋三曰:小产由于房劳伤损足三阴,肾伤则精气不固,肝伤则血热妄行,脾伤则胎元自堕。建莲子清君相之火而能固涩真气;台州青苎利小便而通子户,清淫欲之瘀热;糯米补益脾阴,能实阳明空窍,使肝气不妄动而胎气自安。以五谷果实为方,诚为王道之剂。达 生 散

人参 白术一钱,炒 甘草二钱,炙 广皮 当归 白芍 紫苏一钱 大腹皮三钱 青葱五叶 黄杨嫩头七个

上水煎,随时服。

王晋三曰:《葩经》注云:达,小羊也。羊子易生,无留难也。昔湖阳公主体肥难产,方士进瘦胎饮有验,后人因之变方甚多。然于药品中和,肥瘦之体皆可服者,莫若丹溪制此方。人参、白术、炙草补正气,陈皮、腹皮疏气中之滞,当归、白芍调营血,紫苏、青葱通血中之壅,补泻合宜,气血条畅,自无难产之患。加黄杨嫩头,其树闰年不长,取其知止,催其产也。千金神造汤

蟹爪一升 生甘草二尺 阿胶三两

上煎药作东向灶炊,以苇薪煮之,东流水一斗,煮至二升,滤去滓,入真阿胶令烊,顿服,或分二服。若人昏不能服者,灌入即活。

王晋三曰:神造者,制方之妙,一如神仙所造也。蟹爪尖专下死胎,甘草奠安中气,不使尸气土乘,阿胶滑利前阴。分两用一二三者,取数之顺。衡以升尺戥者,取器之动。灶向东取生气,炊以苇薪取轻脱。若双胎一死一生者,蟹爪又安生胎,阿胶专于育神,甘草培植生气,服之令死者出,生者安,真神品也。清燥救肺汤

经霜桑叶三钱,去筋 杏仁七分,去皮尖,炒黄 麦门冬一钱二分,去心 石膏二钱五分 人参七分 阿胶八分 胡麻仁一钱,炒 甘草一钱 枇杷叶一片,去毛筋

王晋三曰:燥曰清者,伤于天之燥气,当清以化之,非比内伤血燥,宜于润也。肺曰救者,燥从金化,最易自戕肺气。经言:秋伤于燥,上逆而咳,发为痿厥。肺为娇脏,不容缓图,故曰救。石膏之辛,麦冬之甘,杏仁之苦,肃清肺经之气,人参、甘草生津补土,培肺之母气,桑叶入肺走肾,枇杷叶入肝走肺,清西方之燥,泻东方之实,阿胶、胡麻色黑入肾,壮生水之源,虽亢火害金,水得承而制之,则肺之清气肃而治节行,尚何有喘呕痿厥之患哉?若夫经言燥病,治以苦温,佐以酸辛者,此言初伤于燥,肺金之下,未有火气乘胜者也。嘉言喻子论燥极而立此方,可谓补轩岐之不及。方论下卷六味地黄丸

熟地八两 山萸四两,去核 山药四两 泽泻三两 丹皮三两 茯苓三两

上法制,共捣烂,烘燥入磨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淡盐汤下,冬用酒下。

王晋三曰:六味者,苦、酸、甘、咸、辛、淡也。《阴阳应象论》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五脏之精皆赖肾气闭藏,故以地黄名其丸。地黄味苦入肾,固封蛰之本,泽泻味咸入膀胱,开气化之源,二者补少阴太阳之精也。萸肉味酸入肝,补罢极之劳,丹皮味辛入胆,清中正之气,二者补厥阴少阳之精也。山药味甘入脾,健消运之机,茯苓味淡入胃,利入出之器,二者补太阴阳明之精也。足经道远,故制以大;足经在下,故治以偶。钱仲阳以肾气丸裁去桂、附,治小儿纯阳之体,始名六味。后世以六味加桂,名七味,再加附子,名八味,方义昧矣。八味地黄丸

熟地八两 山萸肉四两 山药四两 泽泻三两 丹皮三两白茯苓三两 肉桂一两 熟川附子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盐汤送或临卧温酒下,每服当以美膳压之。前方加牛膝、车前子即金匮肾气丸。

王晋三曰:肾气丸者,纳气归肾也。地黄、萸肉、山药补足三阴经,泽泻、丹皮、茯苓补足三阳经。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以填塞浊阴为补;腑者,如府库之出入,以通利清阳为补。复以肉桂从少阳纳气归肝,复以附子从太阳纳气归肾。金匮再复以牛膝导引入肝,车前导引入肾,分头导纳,丝丝不乱。独取名肾气者,虽曰乙癸同源,意尤重于肾也。天王补心丹

人参五钱 当归一两 柏子仁一两 丹参五钱 茯神五钱 枣仁一两 天门冬一两 麦冬一两 五味一两 生地四两 元参五钱 远志肉五钱 桔梗五钱

上法制为末,蜜丸弹子大,朱砂为衣,灯心汤服一丸或噙化。

王晋三曰:补心者,补心之用也。心藏神,而神之所用者,魂、魄、意、智、精与志也,补其用而心能任物矣。  《本神篇》曰: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当归、柏子仁、丹参流动之药以悦其魂;心之所忆谓之意,人参、茯神调中之药以存其意;因思虑而处物谓之智,以枣仁静招乎动而益其智;并精出入者谓之魄,以天冬、麦冬、五味子宁静之药而安其魄;生之来谓之精,以生地、元参填下之药定其精;意之所存谓之志,以远志、桔梗动生于静而通其志。若是,则神之阳动而生魂,魂之生而为意,意交于外而智生焉;神之阴静而生魄,魄之生而为精,精定于中而志生焉,神之为用不穷矣,故曰补心。四 神 丸

补骨脂四两 肉豆蔻二两 吴茱萸一两 五味子三两

上为末,用大枣百枚,生姜八两,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捣丸,每服二钱,临卧盐汤送下。

王晋三曰:四神者,四种之药,治肾泄有神功也。补骨脂通癸水之真阳,肉豆蔻保戊土之真气,俾戊癸化火以运谷气,吴茱萸远肝邪而散虚寒,五味摄肾气而固真阴,姜、枣和营卫,辛酸相辅,助阳强阴,则肾关自健固矣。木香硇砂煎丸

木香一分 硇砂醋内化,滤净,炒,五钱 京三棱生用,一分 巴豆去膜,勿去油,研,一分 大黄炮,一分 蓬莪术炮,一分 青皮汤浸,去白,焙,一分 干姜炮,一分 肉桂去粗皮,一分 附子炮制,去皮脐,一分 干漆炒烟出,一分 松墨一指大,研

上十二味,将京三棱、巴豆、大黄三味各捣研为末,同置银石器内,用醋一升,煎一两沸,次入硇砂同熬成膏收,将诸药捣为末,以前四味膏和成剂,杵千下,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炒生姜汤下。结聚腹内气块痛,干姜汤或橘皮汤下;若面黏食成癥,煮面汤下;牛羊鳖肉成癥,各用本肉淡汁下;妇人诸般血癥,当归酒下。如要宣转,茶清下,加至七丸,小儿三丸。

王晋三曰:硇砂方出自唐宋,癥癖痼疾推之不移者,非此不化。木香专走三焦,硇砂亦能化三焦之痼疾,故方名并称之。三棱破血中之气,昔有五色癥块为刀柄,遇棱化水,《夷坚志》所载甚悉。巴豆走气溃坚,大黄入血攻积,时珍谓其同用泻人反缓。此先以醋煎三味,次入硇砂成膏,亦使猛锐之力徐行耳。蓬莪术与三棱相须,破气中之血,青皮助肝疏泄,干姜、肉桂、附子通三焦之阳,干漆性急飞窜,松墨性轻健捷,诸药止用一分者,仅取其引经报使,通阳入阴,捷如影响,佐硇砂成化癥之功。左 金 丸

吴茱萸去闭口,盐水浸一伏,一两 川黄连盐水炒,六两

上为末,水法为丸,或粥糊丸,每服三十丸,开水送。

王晋三曰:经脉循行,左升右降,药用苦辛肃降,行于升道,故曰左金。吴茱萸入肝散气,降下甚捷,川黄连苦燥胃中之湿,寒胜胃中之热,脏恶热而用热,腑恶寒而用寒,是谓反治乃损其气以泄降之,七损之法也。当知可以治实,不可以治虚,若勿论虚实而用之,则误矣。白 蔹 丸

白蔹八两 狗脊去毛,一两 鹿茸酒蒸,焙,二两

上为细末,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王晋三曰:室女冲任虚寒,及嫁,房劳带下,阴中肿痛,阳虚之体而得火证,当以白蔹杀火消肿为要,故名白蔹丸。佐以狗脊疗伤,中通关节,仍主以鹿茸保护督脉之阳,以安冲任固本治标,功称媲美。疏肝清胃丸

夏枯草 蒲公英 金银花 漏芦 橘叶 甘菊 豭鼠粪 紫花地丁 贝母 连翘 白芷 山慈菇 瓜蒌实 炙甘草 广陈皮 茜根 乳香 没药

上法制,等分为末,另用夏枯草煎膏为丸,每服五钱,开水送。

王晋三曰:乳岩发于乳中,按 《胃经循乳穴歌》云:乳中正在乳头心,次有乳根出乳下。又 《肝经循乳穴歌》云:循本经之章门,至期门之所,挟胃属肝。故前贤皆以忧思郁怒,积气于肝胃两经,而成乳岩。第方书治法虽多,不失之峻补,则失之峻攻,惟仲醇制疏肝清胃丸虽平淡无奇,却有深中肯綮之妙。夏枯草入厥阴,解郁热,散结气。蒲公英一名黄花地丁,入阳明,散热毒,消痈肿,二味为君。金银花入阳明,散热消乳肿,甘菊清风热,益肝阴,鼠粪入阴解热,紫花地丁透乳消肿,茜根行血通经,贝母开郁结,消乳痈。凡此六者,皆入肝经。连翘清客热,消肿毒,白芷散血热,攻乳癖,山慈菇攻毒散结,瓜蒌实降火涤痰,甘草和胃消痈,陈皮和胃破结。凡此六者,皆入胃经。共十二味为佐。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二味为使。再复以夏枯草煎膏为丸者,其义重在通阳化阴,流通血脉,乳癖自散。实遵经言肝欲散、胃喜通之旨。较之世人以乳痈为实,乳岩为虚,泥于参、术以滞其气者,其用意远矣。坎 丹

坎炁二十四条,男者良 人乳粉二两四钱 人参二两 枸杞子四两 熟地八两,砂仁一两半、陈煮酒八两制,久晒者良

上法制,烘燥,入磨为末,用酒酿四两,白蜜四两,同炼捣为丸,每服五钱,清米饮送。

王晋三曰:坎再索而得中男,在人为肾中之阳,阳险乎中,得子非易。若少阴男人,耳薄鼻尖,毛悴精寒者,尤难种子。《易》曰: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必得少女之心,有孚于夫,刚中得正,孕虽险亦可求得男,承上文说言乎兑之义。《易》曰:劳乎坎者,肾虽为作强之官,阳陷而险,更当慰劳肾中之阳,乃能刚中而不失其孚,宜服坎炁丹。坎炁、人乳补先天之正气,熟地、人参、枸杞填补足三阴经,丸以酒酿、白蜜酝酿之品,而成化育之功。加味香附丸

金华香附一斤,四两煮酒,浸两宿,捣碎焙干,磨为末;四两米醋浸,同上法;四两童便浸,同上法;四两用炒山栀四两煎浓汁,去滓,入香附浸,同上法 泽兰净叶,六两,酒洗 海螵蛸六两,捣稍碎,炒 当归四两,酒洗 川芎二两 白芍四两,酒炒 怀熟地八两,捣膏,焙干

上为末,用浮小麦粉、酒、醋、水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日早晚服两次,忌食莱菔及牛肉、生冷。

王晋三曰:震,阳也,其动也厉;巽,阴也,其正也贞。巽阴从阳,非泛从也,阴不失柔顺从容中正之道,乃能洁齐乎阳。若女子经水不调,赤白带下,腹寒胞闭,梦与鬼交,有绝产十二症者,半属奇经,半属肝虚,即不能从阳得子,宜服香附丸。以四物和肝之阴阳,乌鲗骨治使内肝伤,泽兰调病伤八脉,任通冲盛,精气溢泻,自能有子。聚 精 丸

黄鱼鳔一斤,切碎,蛤粉炒 沙苑蒺藜八两,马乳浸,隔汤蒸一炷香

上为末,炼蜜丸,每服八十丸,白汤下。

王晋三曰:震一索而得长男,长男,盛阳也。震始于寅,在人属少阳,初关精气,动念在兹,有勇猛精进之体,用齐乎巽阴,相见乎离,得虚灵不昧之性,自然得子成男。若少阳男人,头小面长,目大无须,爪枯胫细,平素胆精不足,不能会合肾精者,其何以有子。宜服聚精丸积精全神。积精者,肾藏精三合,胆藏精三合,两精摩荡而生神也。黄鱼鳔甘咸入少阴,和血固精,沙苑蒺藜辛甘入少阳,利窍益精,俾精聚气全,使内之时,女妻有震虩喜悦之象,则知巽阴洁齐而得孕矣。卷一 调经门调经总论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天,谓天真之气,癸,谓壬癸之水,故云天癸也。盖男子为阳,阳中必有阴,阴中之数八,故一八而阳精升,二八而阳精溢。女子为阴,阴中必有阳,阳中之数七,故一七而阴血升,二七而阴血溢。皆饮食五味之实秀也。方其升也,智虑开明,齿牙更始,发黄者黑,筋弱者强。暨其溢也,凡充身体手足耳目之余,虽针芥之历,无有不下。凡子形肖父母者,以其精血尝于父母之身,无所不历也。是以父一肢废,则子一肢不肖其父,母一目亏,则子一目不肖其母。然雌鸟牝兽无天癸而成胎,何也?鸟兽精血,往来尾间也。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则精不出而内败,小便涩而为淋。精以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牵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则不调,未逾十年思男子亦不调。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误行,或渍而入骨,或变而为肿,后虽合而难子,合多则沥枯。虚人产众则血枯杀人,观其精血,思过半矣。

薛立斋云: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在男子则化为精,在妇人上为乳汁,下为血海。故虽心主血,肝藏血,亦皆统摄于脾,补脾和胃,血自生矣。凡经行之际,禁用苦寒辛散之药,饮食亦然。诗云:妇人和平则乐有子,和则阴阳不乖,平则气血不争。故经云:平和之气,三旬一见,可不慎欤。

王子亨曰:经者,常候也,谓候其一身之阴阳愆伏,知其安危,故每月一至,太过、不及皆为不调。阳太过则先期而至,阴不及则后时而来,其有乍多乍少,断绝不行,崩漏不止,皆由阴阳衰盛所致。月水不调

薛立斋曰:经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东垣先生所谓脾为生化之源,心统诸经之血。诚哉是言也。窃谓心脾平和,则经候如常。苟或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失节,起居失宜,脾胃虚损,心火妄动,则月经不调矣。又丹溪先生云:先期而至者,血热也。后期而至者,血虚也。愚所谓先期而至者,有因脾经血燥,有因脾经郁火,有因肝经怒火,有因血分有热,有因劳役火动。过期而至者,有因脾经血虚,有因肝经血少,有因气虚血弱。主治之法,脾经血燥者,加味逍遥散;脾经郁火者,归脾汤;肝经怒火者,加味小柴胡汤;血分有热者,加味四物汤;劳役火动者,补中益气汤;脾经血虚者,人参养荣;肝经血少者,六味地黄丸;气虚血弱者,八珍汤。盖血生于脾土,故云脾统血。凡血病当用苦甘之剂,以助阳气而生阴血也。

附治验《薛案》:一妇人,月事未期而至,发热、自汗,或用清热止渴之剂,作渴头眩,手掉身麻。余曰:此肝经血虚火动,火为阳,阳盛则生风。用柴胡、炒芩、连、山栀、归芍、生地、丹皮各一钱,参、芪、苓、术各一钱五分,川芎七分,甘草五分,二剂汗止,用补中益气汤而愈。《薛案》:一妇人,经行劳役,忽然昏愦,面赤,吐痰,余曰:此乃去血过多,阳无所附故耳。急饮童便碗许,神思渐爽,更用参、芪各五钱,芎、归各三钱,元参、柴胡、山栀、炙草各一钱,一剂;又用逍遥散加五味、麦门二剂。如此月余渐愈。但体倦面黄,又以十全大补加五味、麦门治之而愈。

西宾钱思习子室,年三十,尚无嗣,月经淋沥无期,夫妇异处者几年矣。思习欲为娶妾,以谋诸余。余曰:此郁怒伤肝,脾虚火动而血不归经,乃肝不能藏,脾不能摄也。当清肝火,补脾气。遂与加味归脾、逍遥二药四剂,送至其家,仍告其姑曰:服此,病自愈,而当受胎,妾可无娶也。病果愈,次年生子。

一妇人多怒,经行或数日,或半月即止,三年后淋沥无期,肌体倦瘦,口干内热,盗汗如洗,日晡热甚。余用参、芪、归、术、茯神、远志、枣仁、麦冬、五味、丹皮、龙眼肉、炙草、柴胡、升麻,治之获痊。此症先因怒动肝火,血热妄行,后乃脾气下陷,不能摄血归源,故用前药。若胃热亡津液而经不行,宜清胃;若心火亢甚者,宜清心;若服燥药过多者,宜养血;若病久气血衰,宜健脾胃。

附方

姜黄散 治瘀血凝滞,肚腹刺痛,或腹胀、发热、口干等症。

姜黄 当归酒拌,二钱 蓬术醋炒 红花 桂心 川芎 元胡索 牡丹皮五分

上水酒各一半,煎服。

经验调经汤

熟地黄二钱 当归 川芎 香附制 吴茱萸炒 白芍元胡索炒,一钱二分 陈皮 官桂一钱 炮姜七分 条芩 炙草八分

上剉,四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待经至之日服起,一日一剂,服至四剂而止,服三次后经即对。

经验调经种玉丸

香附半斤,醋、酒、童便、盐水各浸二两,三日 当归酒洗川芎 白芍酒炒 麦冬 川续断酒洗 条芩酒炒 牡丹皮白茯苓 杜仲盐水炒 白术陈壁土炒 牛膝酒洗 人参 阿胶蛤粉炒,二两 小茴香炒,一两 艾叶醋煮,捣烂作饼,新瓦烙干,研末,一两 熟地四两 黑豆炒,去壳,四十九粒 有痰加橘红一两

上为末,醋糊丸桐子大。空心白汤送下,五十丸。

济阴丸 常服顺气养血,调经脉,益子宫,疗腹痛,除带下,种子屡验。

香附四两,醋、酒、米泔、童便各浸一两,三日,焙干为末益母草二两 当归酒洗,一两五钱 川芎一两 白芍盐酒炒,一两三钱 熟地黄姜汁炒 阿胶蛤粉炒,二两 陈皮 半夏姜汁浸,香油炒 白茯苓一两 艾叶醋煮,一钱 条芩酒炒 麦冬去心 牡丹皮酒洗 川续断酒洗,一两 白术土炒,一两五钱小茴香盐、醋炒 没药 吴茱萸泡,炒,五钱 元胡索四钱炙草二钱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汤下。月经不通

妇人经水不通,或因醉饱入房,或因劳役过度,或因吐血失血,伤损肝脾,但滋其化源,其经自通。若小便不利,苦头眩痛,腰背作痛,足寒时痛,久而血结于内,变为癥瘕;若血水相并,脾胃虚弱,壅滞不通,变为水肿;若脾气衰弱,不能制水,水渍肌肉,变为肿满。当益其津液,大补脾胃,方可保生。

薛立斋云:经水,阴血也,属冲任二脉,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其为患有因脾虚而不能生血者,有因脾郁而血不行者,有因胃火而血消铄者,有因脾胃损而血少者,有因劳伤心而血少者,有因怒伤肝而血少者,有因肾水不能生肝而血少者,有因肺气虚不能行血者。治疗之法,若脾虚而不行者,调而补之;脾郁而不行者,解而补之;胃火而不行者,清而补之;脾胃损而不行者,温而补之;劳伤心血而不行者,逸而补之;怒伤肝而不行者,和而补之;肺气虚而不行者,补脾胃;肾虚而不行者,补脾肺。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皆当审而治之。

附治验《薛案》:一妇人,素有胃火,或用清胃散而安,后因劳役躁渴内热,肌肉消瘦,月经不行。余谓此胃火消烁阴血,用逍遥散加丹皮、炒栀以清胃热,用八珍汤加茯苓、远志以养脾血,而经自行矣。

一妇人久患疟,形体怯弱,内热晡热,自汗盗汗,饮食少思,月事不行,或用通经丸,虚症悉具。余曰:此因虚而致疟,因疟以闭经也。用补中益气及六味地黄丸各百余剂,疟愈而经自行。

张子和治一妇人,月事不行,寒热往来,口干颊赤,喜饮,旦暮间咳一二声,诸医皆用虻虫、水蛭、干漆、硇砂、芜菁、红娘子、没药、血竭之类。子和不然,曰:古方虽有此法,奈病人服之,必脐腹发痛,饮食不进,乃命止药,饮食稍进。《内经》曰:二阳之病发心脾。心受之则血不流,故不月也。既心受积热,宜抑火升水,流湿润燥,开胃进食,乃涌出痰一二升,下泄水五六行,湿水上下皆去,血气自然周流,月事不为水湿所隔,自依期而至矣。不用虻虫、水蛭有毒之药,如用之则月经纵来,小便反闭,他证生矣。凡精血不足,宜补之以食,大忌有毒之药偏胜而成天阏。

云溪尝治一李姓妇,经事不至已五阅月矣,身时发寒热,饮食无味,脉两关沉弦,两尺带涩。余曰:此郁怒伤肝,而肝木克土也。肝藏血,脾统血,土气一败,则生化之源绝。遂立方早用加味逍遥散,加醋制鳖甲以和肝;晚用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加炮姜、茯苓、半夏以补脾。三十剂而奏效。

附方

万病丸 治月经瘀闭,脐腹作痛,及产后癥瘕等病。

干漆炒,烟出青白为度 牛膝酒浸,焙,一两

上为末,生地黄汁一升,砂器慢火熬膏,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饮下。仍参前论主之。

通经必效汤 治经水月久不行,腹胁有块作疼者,是血结癥瘕。

当归 川芎 砂仁 木香 乳香 枳实麸炒 小茴厚朴姜汁炒 桃仁 红花 牡丹皮 肉桂 香附 元胡索牛膝

上水煎,温服。

红花当归散 治经水月久不行,发肿者,是瘀血渗入脾经也。

当归 川芎 白芍 桃仁 红花 牡丹皮 干姜 肉桂 厚朴 枳壳面炒 木香 香附 牛膝 元胡索

上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

千金吉祥丸

天麻煨 芎 桂心 牡丹皮 桃花瓣 柳絮 白术熟地各一两 桃仁一百枚 菟丝子 覆盆子 楮实子一升 五味子 茯苓一两

上为末,蜜丸如豆大,每服五丸,空心苦酒下,日三服。

王晋三曰:吉祥者,《诗》言吉梦熊罢,男子之祥也。妇人血积胞门,或寒凝子宫,致任脉不荣,积年不孕,断绪绝产。阅古方用荡胞汤坐导药,而闺中弱质,奚堪当硝、黄、虻、蛭猛烈之品?是方君以天麻者,以其有游子十二环围于外,结子透虚入茎中,潜生土内,复芎下行血海,治血闭无子。臣以桂心,通子宫破瘀,桃仁、丹皮补肝和血,桃花轻薄,柳絮颠狂,功皆下行走泄,其性可以辟除秽恶,其情足以感发春心。佐以白术、地黄补脾肾之正气。再使以菟丝、覆盆、五味,皆蔓延多子之品,茯苓入阳通气,楮实入阴通神,俾使内之时,精气神混合一炁,自然一举而得子矣。方之取义甚佳,用亦屡效。经闭成劳

刘宗厚云:荣者,水谷之精,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行之于脉,少则涩,充斯实。常以饮食滋养,则阳生阴长,变化而为血。血足则百脉长养,耗竭则百脉空虚。其耗竭之故,或因禀受衰弱,阴血本亏,或因思虑过度,郁结劳损,则天癸不至矣。盖忧愁思虑则伤心,而血逆竭,神色先散,月水先闭。且心病则不能养脾,故不嗜食;脾虚则金亏,故发嗽;肾水绝则木气不荣,而四肢干痿,故多怒,鬓发焦,筋骨痿;若五脏传遍则死。苟能变易心志,用药扶持,庶可保生。每见治此病,率用香蒿、虻虫等凉血行血,多致不救。总缘血已竭,而复伤其气,奉生之本已绝。惟用加味归脾汤、加味逍遥散以培其本,再用活血通经之剂以致其标,益阴血,制虚火,可以医斯疾也。

附治验《薛案》:一室女,年十七,疬久不愈,天癸未通,发热咳嗽,饮食少思,欲用通经丸。余曰:此盖因禀气不足,阴血未充故耳。但养气血,益津液,其经自行。彼惑于速效,仍用之。余曰:非其治也。此乃慓悍之剂,大助阳火,阴血得之则妄行,脾胃得之则愈虚。后果经血妄行,饮食愈少,遂致不救。

云溪在阳曲,尝治一王姓女,经闭者已四阅月矣,身热体倦,夜间咳嗽,饮食少思。余谓此干血痨,已四月系不治之症,诊得两尺弱涩,两关濡弱。余曰:脉幸未至细数,此禀受阴血本亏,复伤思虑,可医也。遂立方用加味归脾汤,去木香,加麦冬、五味以培其本,不数剂而嗽除,再用逍遥散加鳖甲、红花、丹皮、地骨十余剂,热退食进,复间用抵当丸二两,经来脉应而愈。

劫劳散 治劳嗽发热,盗汗体瘦,唾中有红,或成肺痿。

白芍炒,一钱 黄芪炒 甘草炒 人参 五味子炒 半夏姜制 白茯苓 当归 熟地 阿胶炒,五分

上姜、枣水煎,日三服。一女病此甚危,百药无效,偶遇名医,服此方三十余剂,遂愈不发。

大黄虫丸 治五劳极虚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面目黯黑。缓中补虚,此丸主之。

大黄蒸 干漆一两 甘草三两 黄芩二两 桃仁 杏仁虻虫 蛴螬一升 白芍四两 干地黄十两 水蛭百枚 虫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王晋三曰:五劳虚极,痹而内成干血者,悉皆由伤而血瘀,由瘀而为干血也。腹满不能食,肌肤甲错,面目黯黑,明是不能内谷以通流营卫,则营卫凝泣,瘀积之血牢不可破,即有新生之血,亦不得畅茂条达,惟有日渐羸瘦,而成内伤干血劳,其有不死者几希矣。仲景乃出佛心仙手,治以此丸。君以大黄,从胃络中宣瘀润燥,佐以黄芩清肺卫,杏仁润心营,桃仁补肝虚,生地滋肾燥,干漆性急飞窜,破脾胃关节瘀血,蜚虻性升,入阳分破血,水蛭性下,入阴分逐瘀,蛴螬去两胁下之坚血,虫破坚通络行伤,却有神功,故方名标而出之,白芍、甘草扶脾胃,解药毒。缓中补虚者,缓,舒也,绰也,指方中宽舒润血之品而言也。

又大黄虫丸虫二十枚,去足 桃仁二十粒 大黄三两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丸,每以一丸,酒一升,煮一丸,取八合,频服之,新血下如豚肝。《金匮》云:产妇腹痛,内有干血着脐下,用三味为丸。盖因瘀积未久,荣卫经络,血亦未必固结,止以大黄、桃仁润其血之干,以虻虫蠕动啖血之物行其瘀,便可奏捷,不必如五劳之用重剂也。

百劳丸

当归一钱 乳香一钱,去油 没药一钱,去油 虻虫十四个 人参二钱 大黄四钱 水蛭十四个 桃仁十四粒

上为末,炼蜜成丸,桐子大。都作一服,可百丸,五更用百劳水下,取物为度,服白粥十日。百劳水即甘澜水,以杓扬百遍者也。

王晋三曰:此方出自仲景,治一切痨瘵积滞,未经药坏证者。细绎是方,无非气血并补,和营逐瘀,其缓中补虚之义,毫不相关,较之 《金匮》原方,却逊一筹,惟用百劳水不助肾邪,以药留顿中宫,导去脾胃络之瘀血,使其纳谷,流通营卫,亦干血痨之良治。

柏子仁丸 治月行复止,血少经闭。

柏子仁去油 牛膝酒浸 卷柏五钱 泽兰 续断二两 熟地黄一两

蜜丸,米饮下。

汪讱庵曰:柏子仁安神而养心,地黄、续断、牛膝补肝肾而益冲任,卷柏、泽兰活血脉而通经闭。经来腹痛

妇人经来腹痛,由风冷客于胞络冲任,或伤手太阳、少阴经。有因忧思气郁而血滞者,亦有寒凝血结而成块者。大抵六脉沉弱,腹无结块而腹痛者,宜温补;六脉沉弦,有结块上充而腹痛者,宜通血行滞。细参前后论治之。

云溪尝在阳曲治一王姓妇。临月信前三二日,即脐腹痛,而月水来如泉涌,并多紫块,兼肚腹作泻,或七八日,或十一二日,经行不止。延余诊治,六脉沉弱而涩。余曰:此寒滞冲任,血凝成块,复中气衰弱,肝不能藏而脾不能统也。法宜补脾、生肝、和血、温经之剂。遂立方用归脾汤加白芍、五味敛阴,赤石脂、肉豆蔻温脾,早用六味汤加败龟板、炒阿胶、当归、白芍、炙甘草、柴胡以和血生肝。二方兼服两月,永不再发。

地黄通经丸 治月经不行,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

熟地黄自制,四两 虻虫去头翅,炒 水蛭糯米同炒黄,去糯米 桃仁去皮尖,各五十枚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心温酒下。

万病丸方见前

温经汤 治寒气客于血室,以致血气凝,脐腹作痛,其脉沉紧。

当归 川芎 白芍 桂心 蓬术醋炒 丹皮五分 人参牛膝酒炒 甘草炒,一钱

上水煎服。

桂枝桃仁汤 治经脉顿然不行,腹中作痛,或上攻心胁欲死,或因经脉不行,渐成积块,脐下如覆杯。

桂枝 白芍 生地二钱 桃仁七枚,去皮尖 甘草一钱

上姜水煎。

牛膝散 治月水不利,脐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气攻胸膈。

牛膝酒制 桂心 赤芍 桃仁去皮尖 元胡索炒 当归酒浸 丹皮一两 木香三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或每服三五钱,水煎。月水不断

妇人月水不断,淋漓腹痛,或因劳损气血而伤冲任,或因经行而合阴阳,以致外邪客于胞内,滞于血海故也。但调养元气而病邪自愈,若攻其邪则元气反伤矣。主治之法,若郁结伤脾用归脾汤;恚怒伤肝,逍遥散;脾气虚弱,六君子汤;元气下陷,补中益气汤加炒黑蒲黄;热伤元气,前汤加五味、麦冬、炒黑黄柏。

附治验《薛案》:一妇人性急,每怒,非太阳耳项、喉、齿、胸、乳作痛,则胸满、吞酸、吐泻、食少、经行不止,此皆肝火之症。肝自病则外症见,土受克则内症作。余先以四物加白术、茯苓、柴胡、炒栀、炒龙胆清肝养血;次用四君加柴胡、白芍、神曲、吴茱萸、炒黄连以培土制肝,渐愈。惟月经不止,是血分有热,脾气尚虚,以逍遥散倍用白术、茯苓、陈皮,又以补中益气加酒炒白芍,兼服而安。

一妇人多怒,经行旬余方止。后淋漓无期,肌体倦瘦,口干内热,盗汗如洗,日晡热甚,皆由肝脾亏损,无以生发元气。用参、芪、归、术、茯神、远志、枣仁、麦冬、五味、丹皮、龙眼肉、炙草、柴胡、升麻,治之获痊。杀血心痛

妇人血崩而心痛甚,名曰杀血心痛,由心脾血虚也。若小产去血过多,而心痛甚者亦然。用乌贼鱼骨炒为末,醋汤调下,失笑散亦效。若心血虚弱,用芎归汤补养之;若郁结伤血,用归脾汤调补之。

附治验《薛案》:一妇人血崩兼心痛三年矣,诸药不应,每痛甚,虚凡悉具,面色萎黄。余曰:心主血,盖由去血过多,心无所养,以致作痛,宜用十全大补汤,参、术倍之,三十余剂稍愈,百余剂全愈。

失笑散 治恶露不行,心包络痛,或死血腹痛。

蒲黄 五灵脂等分为末,煎膏,醋调服

汪讱庵曰:生蒲黄性滑而行血,五灵脂气臊而散血,皆能入厥阴而活血止痛,故治血痛如神。

本方各一两,加木通、赤芍各五钱,每四钱入盐少许服,名通露散,治九种心痛。暴崩下血

妇人冲任二脉,为经脉之海,外循经络,内荣脏腑。若阴阳和平,经下依时;若劳伤不能约制,则忽然暴下,甚则昏闷;若寸脉微迟,为寒在上焦,则吐血衄血;尺脉微迟,为寒在下焦,则崩血便血。大抵脉数小为顺,洪大为逆。大法当调补脾胃为主。若因脾胃亏损不能摄血归源,用六君加芎、归、柴胡;若因肝经之火而血下行,用奇效四物汤;若肝经风热而血妄行,用加味逍遥散;若脾经郁结而血不归经,用归脾加柴、栀、丹皮。故东垣先生云:凡下血症,须用四君子以收功。厥有旨哉。若大吐血,毋以脉论,当急用独参汤救之;若潮热、咳嗽、脉数,乃元气虚弱,假热之脉,尤当用人参温补。此等症候,无不由脾胃先损,故脉洪大。察其有胃气能受补,则可救,苟用寒凉止血之药,复伤脾胃,反不能摄血归源,是速其危也。

附治验《薛案》:大尹王天成之内,久患崩,自服四物凉血之剂,或作或彻,因怒发热,其血不止,服前药不应,乃主降火,更加胁腹大痛,手足俱冷。余曰:此脾胃虚寒所致。先用附子理中汤,体热痛止,又用 《济生》归脾、补中益气二汤,崩血顿愈。若泥痛无补法,则误矣。

锦衣杨永兴之内,患前症。过服寒凉之剂,其症益甚,更加肚腹痞闷,饮食不入,发热,烦躁,脉洪大而虚。余曰:此脾经气血虚而发躁也,当急用八珍汤加炮姜以温补之,缓则不救。不信,乃服止血降火之剂,虚症蜂起,始信余言,缓不及治矣。

一妇人面黄或赤,觉腰间或脐下作痛,四肢困倦,烦热不安,经行先发寒热,两肋如束,血涌如崩。此脾胃亏损,元气下陷,与相火湿热所致。用补中益气加防风、白芍、炒黑黄柏,间以归脾汤调补,而血始归经。

奇效四物汤 治肝经虚热,血沸腾而崩久不止。

当归酒拌 熟地黄 白芍 川芎 阿胶炒 艾叶炒 黄芩炒,等分

上每服四钱,水煎。

治血崩血瘕,或经行产后心腹胁痛。五灵脂炒烟尽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或用三钱,水、酒、童便煎服。

治风热血崩,荆芥穗灯火烧焦为末,每服三钱,童便调。

独圣散 治肝经有风血崩,用防风为末,每服三钱,空心食前,酒煮白面,清饮调下,极验。

神应散 治血虚内热,血不归源而崩。用桂心烧存性为末,每服一二钱,米饮调下。

又方

陈槐花一两,百草霜半两为末,每服一二钱,烧红秤锤,焠酒下。

伏龙肝散 治妇人血崩不止,或结作片者。

川芎 当归身 地榆 刺蓟根 伏龙肝一两 生地黄 续断一两半 阿胶炙,八钱 青竹茹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半盏,温服,日五服,不计时候,后服补药。

阿胶丸

阿胶 鳖甲 丹参一两 续断 龙骨煅,一两半 川芎五钱 地胆四钱 鹿茸六钱 乌鱼骨八钱 龟板二两

上为末,醋面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艾汤下,日进三四服。带 下

妇人带下,其名有五,因经行产后,风邪入胞门,传于脏腑而致之。若伤足厥阴肝经,色如青泥;伤手少阴心经,色如红津;伤手太阴肺经,形如白涕;伤足太阴脾经,黄如烂瓜;伤足少阴肾经,黑如衃血。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为带。徐用诚先生云:白属气而赤属血。东垣先生云:血崩久则无阳,故白滑之物下流,未必全拘于带脉,亦有湿痰流注下焦,或肾肝阴淫之湿胜,或因惊恐而木乘土位,浊液下流,或思慕为筋痿。戴人以六脉滑大有力,用宣导之法,此泻其实也。东垣以脉微细沉紧,或洪大而虚,用补阳调经,乃兼责其虚也。丹溪用海石、南星、椿根皮之类,乃治其湿痰也。大法此症皆当壮脾胃、升阳气为主,佐以各经见症之药。色青者属肝,用逍遥散加山栀、防风。湿热壅滞,小便赤涩,用龙胆泻肝汤。色赤者属心,用小柴胡加黄连、山栀、当归。色白者属肺,用补中益气加山栀。色黄者属脾,用六君子加山栀、柴胡,不应,用归脾汤。色黑者属肾,用六味丸。阳气下陷,补中益气汤。湿痰下注,前汤加茯苓、半夏、苍术、黄柏。不可拘肥人多痰,瘦人多火,而以燥湿泻火之药轻治之也。

附治验《薛案》:一孀妇,腹胀胁痛,内热晡热,不时吐痰,带下青黄,腹胁膨胀,用行气之剂,胸膈不利,肢体如麻,此乃郁怒伤损肝脾。朝用归脾汤,以解脾郁、生脾气,夕用加味逍遥散,以生肝血,清肝火,百余剂而愈。

一妇人头晕吐痰,胸满气喘,得食稍缓,苦于白带二十余年矣,诸药不应。此气虚而痰饮也,痰饮愈而带自愈。遂朝用六君子汤,夕用六味地黄丸,不月而验。

一妇人耳鸣胸痞,内热口干,喉中若有一核,吞吐不利,月经不调,兼之带下。余以为肝脾郁结,用归脾汤加半夏、山栀、升麻、柴胡,间以四七汤下白丸子而愈。

一妇人吞酸饱满,食少便泄,月经不调,服清气化痰丸,两膝渐肿,寒热往来,带下黄白,面痿体倦,此脾胃俱虚,湿痰下注。用补中益气,倍用参、术加茯苓、半夏、炮姜而愈。

一妇人带下,四肢无力。余曰:四肢者土也,此脾胃虚弱,湿痰下注。以补中益气、  《济生》归脾二药治之而愈。

柏叶散 治元气虚弱,崩中漏血,年久不愈,亦治白带。

柏叶炒 续断酒炒 川芎 当归 生地 鳖甲炙 龟甲炙 禹余粮一两五钱 阿胶炙 赤石脂煅 牡蛎煅 地榆艾叶炒 鹿茸炙,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粥饮调下。

地黄丸 治足三阴亏损,经行数日不止,或兼带下,无子。

熟地黄 山茱萸肉 芜荑仁一两 干姜三钱,炮 白芍炒 代赭石一两 白僵蚕炒 厚朴姜制,三钱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日三服。许学士云:凡妇人有白带,多致不产,宜速治之。故扁鹊过邯郸,闻妇人有此病,遂自鸣带下医,以就治之。

白芷散 治下元虚弱,赤白带下,或经行不止等症。

白芷一两 海螵蛸二枚,烧 胎发一团,煅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椿皮丸

椿根白皮一两五钱 白芍五钱 良姜炒成灰,三钱 黄柏炒成灰,三钱

上为末,粥浆丸,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王晋三曰:椿皮丸,治瘦人带下,热胜于湿,又弱而不禁攻者。瘦人多血热,故以椿皮苦涩入血,清热胜湿以止带;瘦人多阴弱,故以白芍酸寒收阴气以约带;瘦人多中虚,故以良姜入胃和阳,截生湿之源头;瘦人多阴火,故以黄柏入肾坚阴,固带下之去路。然以姜柏炒灰,则成不寒不热,仅存固涩收脱之性,助椿皮以建功。

固阳丸

黄芪酒炒,三两 当归酒净,三两 干姜一两六钱 茯苓三两 赤石脂一两二钱,泥罐中煅赤,研,水飞 韭菜子酒浸,曝干,微炒,一两六钱 白龙骨煅,捶碎,绢袋盛大豆同蒸,豆熟,去豆,焙干,研,水飞,一两二钱 肉桂八钱 阳起石用干锅于大火中煅,令通红,取出酒淬,置阴地,令干,研,水飞,一两二钱舶茴香八钱

上法制为末,酒糊丸,每服五十丸,酒温下。

王晋三曰:治带诸方,燥湿清热者居多。若夫久旷失志,心阳内耗,而命门失守,或内劳无度,液脱阳离,而命门不禁。博采古方,治此二证者,药品冗杂,一无成法可遵,余因制此方,以固未散之真阳。黄芪、茯苓通阳明之气道,引领阳起石升发诸阳;干姜、赤石脂堵截阳明之津液,不使其顺流于前阴;当归、肉桂、茴香升少阳之气,以约在下之津液;韭菜子去淫欲之火,白龙骨固心肾之气,约以黄盐,使热药归下,成固摄之功。白浊白淫

妇人小便白浊白淫,由心肾不交,水火不济,一由元气下陷,脾胃亏损,宜与带下参看主治。

附治验《薛案》:一妇人善怒,或小腹痞闷,或寒热往来,或小便频数,时下白淫,药久不愈,面青口苦。余以为积愤而不能发散所致。用龙胆泻肝汤而愈,用加味逍遥散、八珍汤而安。

锁精丸 治下元虚弱,小便白浊,或白带淋漓,小便频数。

破故纸炒 青盐 白茯苓 五味炒,等分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或酒下。

固精丸 治胞气虚寒,小便白浊,或小便无度等症。

牡蛎煅 菟丝子酒浸,蒸,炒 韭子炒 龙骨煅 五味炒 白茯苓去皮 桑螵蛸酒炙 白石脂煅,等分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下。血分水分肿满

妇人经水不通,则化为血,血不通则复化为水。此症或因饮食起居失养,或因六淫七情失宜,以致脾胃亏损,不能生发统摄,气血乖违,行失常道。若先因经水断绝,后至四肢浮肿,小便不通,血化为水,名曰血分,宜用椒仁丸治之。若先小便不利,后至身面浮肿,经水不通,水化为血,名曰水分,宜用葶苈丸治之。此属形气不足,邪淫隧道,必用此药,以宣导其邪,而佐以补辅元气之剂,庶使药力有所仗而行,则邪目不能容,而真气亦不至于复伤矣。大凡月水不通,凝结于内,久而变为血瘕,血水相并,亦为水肿。

附治验《薛案》:一妇人月经不调,晡热内热,饮食少思,肌体消瘦,小便频数,服济阴丸,月经不行,四肢浮肿,小便不通。余曰:此血分也。朝用椒仁丸,夕用归脾汤渐愈,乃以人参丸代椒仁丸两月余将愈,专用归脾汤五十余剂而痊。

一贵妇月经不调,小便短少,或用清热分利之剂,小便小利,三月余,身面浮肿,月经不通。余曰:此水分也。遂朝用葶苈丸,夕用归脾汤,渐愈,乃用人参丸间服而愈。已上二症,作脾虚水气用分利等药而殁者多矣,惜哉!

椒仁丸 治先因经水断绝,后至四肢浮肿,小便不通,血化为水。

椒仁 续随子去皮,研 甘遂 附子炮 郁李仁 黑牵牛 五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