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1 03:03:32

点击下载

作者:李婷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试读:

早期

战舰波将金号

导演 谢尔盖·爱森斯坦

格里高力·阿莱克桑德夫

编剧 谢尔盖·爱森斯坦

主演 亚历山大·安东诺夫

格里高力·阿莱克桑德夫所获奖项美国全国电影评议会 1929评选为1909年以来四部“最伟大的影片”之一,名列第三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 1958评选出的电影问世以来十二部最佳影片中,《战舰波将金号》名列第一谢尔盖·爱森斯坦拍摄的《战舰波将金号》被誉为世界无声影片中最伟大的史诗之一剧情介绍“1月9日”——历史上著名的“血的星期日”,沙皇政府血腥镇压和平示威群众,更加激怒了全国人民。人民的革命情绪也传到了黑海水兵中间。反动军官对他们的无理欺凌使他们早已忍无可忍。

一天,停泊在敖德萨港口外的波将金号战舰上的水兵们,发现给他们做汤吃的肉全是些长满了蛆的臭肉,于是同军官们争吵起来,并以拒绝进餐表示他们的抗议。舰长把全体水兵集合在甲板上,命令惩戒队向敢于反抗的水兵开枪屠杀。惩戒队员拒不向自己的弟兄开枪,反动军官吉列洛夫斯基气急败坏,暴跳如雷。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水兵瓦库林楚克登上炮塔,振臂一呼,水兵们纷起响应,把那些反动军官打得落花流水。水兵们占领了战舰,升起了革命的红旗,战舰波将金号宣布起义了。可是,瓦库林楚克却被穷凶极恶的吉列洛夫斯基开枪打死。

瓦库林楚克的尸体被运到敖德萨港口。市民们在一片哀戚声中纷纷前来凭吊,长长的防波堤上挤满了义愤填膺的人群。接着,画面上展现出片片白帆,敖德萨市民乘着许多小帆船给宣布起义的战舰送来大批食品,支援水兵们的革命行动。

正当这革命团结的热烈气氛达于高潮的时刻,突然传来一排排的枪声,沙皇反动当局的镇压开始了。反动军队排成整齐的行列沿着通向码头的阶梯向下走来,朝着无辜的市民不断开枪射击。面对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起义的战舰摇起了威严的大炮,向反动军队猛烈开火。

入夜,一切复归平静,不祥的浓雾笼罩着战舰。黑海舰队的12艘军舰被调来镇压起义者。起义的沙兵登上甲板,做好一切战斗准备,严阵以待。双方逐渐临近,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忽然一片欢呼声打破了临战前的寂静:被派来执行镇压任务的舰只上的水兵拒绝向起义的战舰开炮。战舰波将金号以威武的姿态穿过12艘军舰列成的阵势,离开港口,驶向公海。其后一个镜头是,高大壮观的起义战舰从画面深处直向观众驶来,象征着革命力量的不可战胜。

画外之音带着影片的回忆,你是否还记得战舰上水兵们的喊声:“弟兄们!开始打谁?”影片《战舰波将金号》描写的是1905年俄国革命中的一个真实事件。1905年,俄国军队在日俄战争中惨败,沙皇的统治动摇了,革命的烈火燃烧起来。战舰波将金号的水兵拒绝食用生了蛆的肉汤,蛮横的军官命令将不满的水兵处死。正当卫兵举枪欲射时,水兵瓦库林楚克大声喊道:“弟兄们!开始打谁?”不忍残杀自己弟兄的卫兵手发抖了,枪口也自然地低垂。随后,一场调转枪口,直指沙皇统治的起义开始了。舰上发生了肉搏,水兵们人多势众,把军官扔进大海,升起胜利的红旗。小艇载着英勇牺牲的瓦库林楚克的遗体驶向岸边,激起了敖得萨群众的义愤,他们支持水兵的斗争。沙皇派军队镇压,他们向群众开枪,手无寸铁的人们倒在敖得萨的阶梯上,愤怒的老年妇女举起双臂对天呼喊,年轻的妇女躺在血泊中,无人照管的婴儿车沿着台阶滑滚而下,里面躺着熟睡的婴儿……水兵愤怒了,他们从舰上向屠杀群众的沙皇军队开炮。屋顶的神像在炮声中倒塌,门前的石狮子怒吼着跳了起来。夜晚,波将金号上的水军准备迎击沙皇派来镇压的舰队。那些派来的舰队却拒绝向革命的战舰开炮。起义胜利了,波将金号上红旗招展,人群欢腾。这是影片《战舰波将金号》的内容。该影片除了结尾没有表现战舰及1905年革命的失败外,其他可以说是都“重现实况”了。当时,沙皇专制制度已经腐败透顶,广大工农对沙皇反动统治的不满和反抗日益强烈,罢工浪潮遍及全国。该片是向俄国1905年革命20周年的献礼影片,表现敖德萨海军波将金号战舰起义的历史事件。影片具有史诗般的规模,主题重大,既有宏伟的群像,又有细节的描写。丰富的蒙太奇手法和准确恰当的节奏使这部史诗片充满激情。该影片由五大部分构成,架构非常清晰。第一部分:“人与蛆”。描写战舰上水兵的艰苦生活和所受的非人待遇。生蛆虫的牛肉使士兵群情激愤,成为起义的导火索。第二部分:“后甲板上的悲剧”。表现起义的水兵受到军官的镇压。指挥官下令枪杀叛乱者,神甫来祈祷。行刑队拒绝开枪。起义者拿起武器,把军官和军医丢入大海。起义带头人、中士瓦库林楚克被大副打伤,坠海牺牲。第三部分:“以血还血”。表现敖德萨革命群众看到用汽艇载到岸上的瓦库林楚克的尸体,义愤填膺,纷纷声援起义水兵。第四部分:“敖德萨阶梯”。表现人群在石阶上向水兵致意,沙皇军队赶来向手无寸铁的市民开枪射击,血肉横飞,舰上水兵向总参谋部开炮,轰毁正门。第五部分:“战斗准备”。表现远处驶来海军舰队水兵们作好战斗准备,沙皇海军舰队的士兵拒绝向自己的兄弟开炮,波将金号战舰上红旗飘扬,驶向大海……在“敖德萨阶梯”中,大屠杀一段不仅气势磅礴,而且蒙太奇切换充分体现了惊心动魄的场面和感情的起伏。有人说如果这部影片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那么“敖德萨阶梯”则是经典中的经典。随着这部影片的诞生,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对世界电影的影响也更明显了。阶梯上的大屠杀这段高潮是影史上最著名的场面之一,镜头剪接之精准,影像冲击力之强,至今仍未减弱。母亲眼看婴儿车滚下石阶的一段为代表作,后来美国片《铁面无私》的火车站枪战场面就是向本段的致敬。这部电影被广泛地认为是世界影史上最伟大的影片之一。该片在1929年美国全国电影评议会评选1909年以来的4部“最伟大的影片”中名列第三。影片以古典悲剧式的精巧结构和史诗般的格调,以寓意深刻的细节和画面构图,以及节奏鲜明的电影语言,以对称、重复、隐喻和象征等富有诗情画意的蒙太奇技巧,表现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和重大鲜明的战斗性主题,此片标志着世界电影艺术的长足进步和蒙太奇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战舰波将金号》的成功不仅在于爱森斯坦蒙太奇理念的完整呈现,片中丰富的影像元素、隐喻、母题串联、纯粹音乐性的形式建构以及形式概念的辩证思考,即使百年后的今天,本片仍具有无法超越的艺术价值,或许就像片中那只运用蒙太奇手法而站起的石狮,影史地位永远屹立不摇。影片描述的是1905年发生于波将金号战舰上的一次哗变,该舰原是俄国海军的骄傲,但一连数月伙食太差,肉都长满了蛆,水兵因抱怨伙食而遭军官击毙,由此引发哗变。军舰开到敖德萨石阶接受人民的食物补给,但步兵赶到镇压,发生了阶梯上的大屠杀……

战地之花

导演 金·多维

乔治·W·希尔

编剧 哈里·贝恩

约瑟夫·法纳姆

金·维多

主演 约翰·吉尔伯特

蕾妮·阿多莉

霍巴特·博斯沃恩所获奖项美国默片时代最卖座的战争片剧情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末期,美国派兵赴欧洲参战,富家子吉姆志愿参军,在陆军部队中跟建筑工人出身的斯利姆和酒保布尔很快便成了好友。不久,部队在法国登陆,驻扎在一个小村子。吉姆在那里认识了法国村姑梅丽桑德,两人很快便燃起了爱火,但不久,美国部队奉命开赴前线,吉姆被迫离去。梅丽桑德在军用卡车后紧追不舍,吉姆遂脱下军靴抛给她,表达自己对她的爱意。

在前线,炮火激烈,吉姆、斯利姆和布尔躲在炮弹坑中心急如焚。三人经过抽签,由斯利姆冲出坑外对付敌人的大炮。不久,炮声果然停止了,但斯利姆一直没有回来。吉姆十分担心,往敌阵中寻找,果然发现了斯利姆的尸体,吉姆认识到,这就是战争!美军进行大规模反攻,吉姆奋勇作战,结果因腿部中弹而住进野战医院。在那里,他听说梅丽桑德所在的村庄处境十分危险,于是偷偷溜出医院赶到村庄,却发现该地已成一片废墟。不久,战争结束,同盟军获得了胜利,吉姆只剩下一条腿返回美国,才得知未婚妻已不再爱他了。吉姆感到寂寞,但仿佛也得到了解脱,他决定再次告别故乡,前往法国寻找他亲爱的梅丽桑德。

画外之音影片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末期,美国派兵赴欧洲参战,富家子弟吉姆也加入了军队,在部队中跟建筑工人出身的斯利姆和酒保布尔很快成为了好友。不久,部队在法国登陆,驻扎在一个小村庄里。在那里,吉姆认识了法国村姑梅丽桑德,两人很快燃起了爱火。不久,部队奉命开赴前线,吉姆被迫离去。梅丽桑德在军用卡车后紧追不舍,吉姆脱下军靴抛给她,表达自己对她的爱意。在前线,炮火密集,吉姆、斯利姆和布尔躲在炮弹坑中十分着急。经过抽签,由斯利姆冲出坑外对付敌人的大炮。不久,炮声停止了,但斯利姆一直没有回来……这是默片时代最为卖座的战争片之一,对于刚刚结束几年的“一战”有着深刻而敏锐的观察。该片剧情结构完整,情节节奏起伏有致,制作上也非常严谨逼真,充分表现出好莱坞在处理这类大时代浪漫故事时的专业实力,同时也反映了当年美国电影界的强烈爱国心。导演金·维多因为用人道主义精神处理战争与人性的问题,获得相当高的评价,一跃而成为好莱坞的大导演。像20世纪20年代其他两部恢弘的战争电影《四骑士启示录》和《翼》一样,《战地之花》也通过战争与爱情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人们极为想要忘记战争带来的恐怖的焦虑心态。影片明显地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关于友谊、爱情的描述,后一部分则是战争对友谊和爱的毁坏。

西线无战事

导演 刘易斯·迈尔斯通

编剧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马克斯韦尔·安德森

乔治·艾博特

刘易斯·迈尔斯通

主演 罗·阿瑞斯

弗雷德·金尼曼

本·亚历山大

威廉·贝克韦尔所获奖项第3届奥斯卡 1930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剧情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皇威廉二世的军队正在东、西两线与俄、法、英等国交战,战事十分紧张、激烈。德国政府以漂亮的口号呼吁年轻热情的学生志愿者投身战场,在德国后方的某个小城市里,一批青年学生在老年教师康托莱克的沙文主义煽动下,报名参军。保尔就是其中的一名。

年仅19岁的保尔一心想当个英雄,于是在政府宣传所谓“英勇奋战,保卫祖国”的口号下,也自告奋勇地报了名。他的朋友凯姆利希、穆勒等人也都参了军,其中还有一个叫贝姆的,他患有臆症,和他们分在同一个部队里。

一帮受蒙蔽的青少年就这样成为了士兵,他们离别家乡和亲人,去为军国主义卖命。保尔和同学们一入伍就投入了紧张的军事训练。他们起早摸黑,在又松又湿又黑的田野中来回跑,几经折腾,累得筋疲力尽,而教官史托斯还要把他们训练得服服贴贴,成为“真正的德国士兵”。这些青年原来把人生、战争都理想化了,然而现在天真的梦幻破灭了。

不久,经过训练后的保尔和他的同学们被派往西线参战。这些青年从不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一上战场就遭到炮火猛烈的轰击,在隆隆的炮声下,他们都被吓破了胆,有的哭了,有的尿湿了裤子。幸亏保尔和他的同学们遇到了一个好班长——卡钦斯基,他是个老兵,对这些涉世未深的“娃娃兵”十分照顾,他主动安慰他们,并教给他们在战场上生存的技巧。

接着,保尔和同学们开始冲上战场,杀死别人的爱子,夺走别人的生命。弹雨之中,他们抱着“我不杀人,人也杀我”的观念大叫“冲啊、杀呀”,即使失败了、退下来,也还会再反攻。

在高度的紧张与恐惧中,贝姆的臆症越发严重起来,他真的发疯了。所有人都开始抑郁起来。一次次战斗,让凯姆利希炸断了腿,最终因失血过多,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穆勒被化学毒气毒死。不仅如此,士兵们还要忍受阵地上的饥饿、潮湿、疾病和糟糕的天气。保尔沉痛地哀思着:“为什么要打仗呢?”

保尔在一次战斗中也负伤了,被送往野战医院治疗,康复后被批准回家探望母亲。病重的母亲见到平安归来的儿子格外高兴,但她心中又升起淡淡的忧愁,不知儿子下次还能否归来,保尔也为以后能否见到母亲而担忧。养伤的日子过得很快,归队的日子就快到了。

这天,保尔路过母校,看到教师们还在鼓吹战争,动员学生们参军。保尔看着那些学生却在以此为乐,他开始厌恶战争,对那些学生的一举一动感到悲愤。

保尔重返前线后,发现连队中来了一批像他们当年一样天真、幼稚的“娃娃兵”,而老战友却所剩无几了。原来,在他休假期间,班上的战友差不多都牺牲了,只剩下老班长卡钦斯基一个人。而此时卡钦斯基因部队供应困难,外出给“娃娃兵”找吃的东西去了。保尔跑出连队,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老班长,久别重逢,两人分外高兴。恰在这时,一架轰炸机飞来,投下炸弹,弹片飞向老班长,把他炸伤了。保尔拼尽全力把卡钦斯基背到医疗站,但他已经死了。

一天,双方停战了,西线异常平静。守候在战壕里的保尔发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可当他爬出战壕捕捉蝴蝶时,突然一声枪响,保尔被流弹击中,他倒下了。但是,在这天德军前线司令部的战报上却清楚地写着“西线无战事”。

画外之音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便有了战争。所有的战争,无论是败是胜,饱受苦难的都是无辜的人民,那些嗜血如命的战争狂人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是无以复加的。战争曾使地球变得阴森恐怖,许多人号哭着,挣扎着,呼唤着,想从死亡的威胁里解脱出来,却只能无力地倒下,化成一堆堆插着十字架的荒冢!无数宝贵的生命遭到了无辜的戕害!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随后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了战争。“一战”主要分为3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其中西线是最重要的战场,战斗也最为惨烈。所以电影界,尤其是西方电影界拍摄的“一战”电影,大都是以西线战场为蓝本的。好莱坞电影人迈尔斯通根据雷马克的名著《西线无战事》拍摄的同名影片讲述的正是马恩河战役前后,一群德国少年兵对战争态度由兴奋、憧憬到反感的过程。保尔及其同学们在老师的沙文主义思想的煽动下,怀着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战”之中,可真正投入到战争中后,他们才体会到战争的可怕:那里炮声轰鸣,大地震撼,血肉横飞,尸骨遍野。主人公保尔开始怀疑过去的理想,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使他的英雄主义彻底破灭,他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开始对战争怀疑、厌恶甚至憎恨。终于有一天,保尔爬出战壕去捕捉蝴蝶,结果被冷枪打中死去。然而同战争相比,个人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在那一天前线司令部的报告中写道:“西线无战事”。可以说,“一战”是从兴高采烈的群众欢送开拔的士兵,高唱《马赛曲》、《在故乡》等歌曲中开始的。交战双方的军列上都用粉笔写着“圣诞节回家”的字句,所有人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暂而光荣的战争。但是,他们不久便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之中。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在整个欧洲熄灭。”民族、宗教、姻缘、仇恨、尊严、权力、金钱……所有这一切都似导火线,一旦被点燃就会引发战争,在世界各地掀起血雨腥风。如今战争已经结束,但是战争带给人类的血泪灾难是不能够忘记的,那是属于人类的灵与肉的创伤。人们痛恨战争,却喜欢谈论和观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电影,因为战争留给世人的启示与思考是长久的、深刻的,在我们心中形成终生不散的块垒。《西线无战事》成了“一战”中整个西线残酷战争的小小缩影,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影片带给人类的警醒作用始终是有限的,因为仅仅过了10年,人类便又陷入了一场更大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片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是俄裔美籍人,早年当剪辑师,后出任导演。1927年因《深宫夺美》一片获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喜剧片导演奖。《头版新闻》、《老鼠与人》、《太阳下散步》是他的其他代表作品。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因《西线无战事》一片获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导演手法细腻、流畅,开了使用升降机拍摄大场面,把对白、音响和配乐混合录制手法的先河。影片结尾处主角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导演因本片接受反战思想,拒绝参加反纳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79年电视重拍版属于大制作,但无法跟原作相提并论。“很少有战争片能与这部刘易斯·迈尔斯通的反战经典相比。”这是OSCAR GUY对影片的评价。在《西线无战事》中,导演以卓越的摄影技巧、写实的风格把战火、阵地、冲锋、肉搏,以及残酷恐怖、野蛮凶杀的场面拍得十分逼真,有声有色,惊心动魄,具有印象派风格。同时,这部影片极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内涵又使它成为了一部“优秀的博士论文”。好莱坞著名影评人肖恩·索普说:“《西线无战事》是最早采用混合录音的有声片,导演迈尔斯通很善于运用声音,他将对话、配乐及音响效果巧妙地剪辑于单声带上,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有些镜头,如保尔临死时一只手的抽动、垂落的特写镜头也拍得寓意隽永,被誉为经典之笔。这一系列的因素使本片既具备了无声片的动感,又拥有了有声片丰富的表现力。我们甚至认为,永久消灭战争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西线无战事》在各国每年公映一遍。”著名影评人阿冬说:“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片并不算多,然而诞生于‘一战’结束后不久的这部战争题材的影片《西线无战事》可以说是一个例外,直到今天,这部影片看起来仍然非常尖锐。这部建立在同名小说基础之上的影片通过一群德国士兵的眼睛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实写照。同时它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有时候沉默是表现战争的最好方式。”

约克军曹

导演 霍华德·霍克斯

编剧 霍华德·霍克斯

主演 加里·库柏

沃尔特·布伦

南琼·莱斯利所获奖项第13届奥斯卡奖 1941最佳男演员最佳剪辑最佳男配角提名最佳女配角提名最佳艺术指导提名最佳摄影提名最佳导演提名最佳配乐提名最佳电影提名最佳音响提名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剧情介绍

约克是一名来自田纳西州的农村子弟,个性淳朴,是一个虔诚的教徒,枪法出色。他被逼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他以宗教理由不肯杀人。在默兹-阿尔贡战役中,看到身边的战友在德军火力下牺牲,他开始怀疑以前的态度。约克单枪匹马深入敌后,凭着一把来福枪与一把手枪,击毙了20多个德国兵,摧毁了一系列的机枪火力,居然还活捉了132个俘虏!他成为了国家英雄,并获得了荣誉勋章。约克后来解释说,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尽量减少杀戮,使战争早日结束。

画外之音影片根据约克——一个家喻户晓的美国英雄事迹改编。一名来自田纳西州的农村子弟,个性淳朴,而且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他被逼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他以宗教理由不肯杀人,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却成为美国的战争英雄。加里·库柏饰演一名来自田纳西州的农村子弟,个性淳朴,而且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他被逼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他以宗教理由不肯杀人,然而却用打火鸡的枪法占领了一个德国阵地,成为美国的战争英雄。这是加里·库柏荣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代表作,是一部取材比较特别的战争片,改编自真实事件,导演藉着一个教徒对战争的态度来探讨战争的本质,主题发人深省,所以本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发生的1941年推出首映时引起相当大的轰动,今天看来也依旧有它的思考性和娱乐性。当被人们问起自己来好莱坞之前的生活时,加里·库柏说:“我父亲是个真正的西部人,我也一样。”他父亲19岁离英赴美,先做了一名律师,随后在蒙大拿最高法院做法官。1906年,加里·库柏5岁的时候,他父亲从铁路公司手里买下了一个600英亩的农场。1910年,加里·库柏的母亲在医生的建议下去了英国,直到美国参加了“一战”。加里·库柏和哥哥同母亲一起在英国生活了7年之久,而战争年代的他是在父亲的农场度过的——由于年龄太小,他留在家里没有参军。“每天清晨5点钟起床,在冷清的冬天去喂450头牛,接着堆肥,这可不是件浪漫的事。”这个在《正午》中将西部片推向新高峰的男人如此说道。虽然都是很普通的事,却给加里·库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这部《约克军曹》增添了一份军人参军的真实感。

罗马不设防

导演 罗伯托·罗西里尼

编剧 费德里科·费里尼

罗伯托·罗西里尼

主演 Aldo Fabrizi

安娜·麦兰妮

Marcello Pagliero所获奖项第一届戛纳电影节大奖 1945剧情介绍“二战”结束前夕,瘢痕累累的大街上,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土崩瓦解,而纳粹势力依然在做垂死挣扎,以“不设防城市”为借口占领罗马,继续制造白色恐怖,而意大利的民族解放运动在黎明前的黑夜,也在和纳粹势力做着最后的较量。

一群占领罗马的德军仍大肆搜捕游击队,意大利的地下反抗组织领袖曼发弟遭德军追缉。在平娜的帮助下见到了唐·皮得罗神父,请他将一笔巨款转交给组织。弗兰西斯科为了掩护他而被捕,平娜也中弹身亡。后来曼发弟仍被一吸毒女人密告,被纳粹逮捕入狱。纳粹故意在神父皮得罗面前严刑拷打曼发弟。最终两人都在敌人的酷刑和枪弹下英勇牺牲。

画外之音《罗马不设防》这部影片是根据塞吉欧·阿米迪的原著改编,1945年意大利生产的该片,真实地反映了意大利人民在法西斯德国占领时期的生活与斗争。导演把演出场地搬到战争瘢痕累累的大街上,在实景中拍摄,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影片中的角色,除去个别的以外,全部是非职业演员,由于他们都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有着深刻的体验,所以演来自然真实。影片第一次集中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演罗西里尼以极写实的手法,生动地呈现意大利人在纳粹铁蹄下英勇抗暴的壮烈事迹,部分镜头为战争状态下偷拍完成,故画面粗糙,却具有逼真的亲切感和直截了当的真实感。《罗马不设防》这部影片是意大利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实上,在《罗马不设防》问世之前,维斯康蒂的《沉沦》、勃拉塞蒂的《云中四部曲》、德·西卡的《孩子们在注视我们》等片,已经让人们看到了新现实主义初现的曙光。但《罗马不设防》仍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它将写实的传统向前突进了一大步,也为长镜头学派的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提供了一个研究电影“照相本体论”的成功范例。而由此滥觞的新现实主义,为随后的法国新浪潮、美国真实电影的兴起,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源头。1942年,影评人彼特郎吉里在《电影》杂志评论鲁奇诺·维斯康蒂的影片《沉沦》时首次提出新现实主义一词。1943年,温别尔托·巴巴罗教授发表了《新现实主义宣言》。我们不妨从《罗马不设防》一片来一窥新现实主义的独特魅力。《罗马不设防》的背景是“二战”结束前夕,意大利纳粹势力做垂死挣扎,以“不设防城市”为借口占领罗马,继续制造白色恐怖,显然,战争刚刚结束就投入拍摄的《罗马不设防》,全片都透着现实背景的余温。有意思的是,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和德·桑蒂斯的《罗马11时》均来源于一则社会新闻,而《罗马不设防》这部影片中的人物和故事,也有着真实的人物原型。《偷自行车的人》、《罗马11时》、《罗马不设防》,这三部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都由“现实”中发生的事件激发创作灵感,这不是一种巧合,而是某种默契。这种默契就是新现实主义导演们“切近现实、切近当下社会”的创作观念的默契,这种默契带来了这一电影流派的一个主旋律:对现实进行复制,而不是纯虚构的搬演。于是,我们能从中看到战后废墟中的失业和贫困,以及纳粹恐怖主义和反战斗争。当然,《罗马不设防》这部影片提供的社会空间不仅仅是镇压和抵抗,为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反映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影片通过平娜参与哄抢面包的事件,折射纳粹战争阴影下的饥饿;通过平娜在向神父唐·皮得罗做忏悔时吐露的质疑:究竟是不是上帝要我们受这种罪,展示了战争投射在普通人心里的痛苦感受;影片三次穿插了平娜之子马赛罗和孩子们的集体行动——他们向纳粹汽车投放炸弹、在纳粹围捕时马赛罗的跛脚伙伴想和敌人同归于尽、在纳粹对唐·皮得罗神父行刑时,马赛罗和伙伴们隔着铁丝网看到了这惨绝人寰的一幕,影片结尾他们结队悲愤地离去。显然,这些插曲折射出这样的现实:当年的反战行动,不仅仅是牺牲的民族解放委员会军委领导人曼发弟、唐·皮得罗神父和平娜的爱人弗兰西斯科这些地下党员们的事情,而是全民族对纳粹恐怖的集体反抗。结尾孩子们的背影,其实是一个沉重的问号:由大人制造的这场灾难,为什么要由孩子们来承担?这种失去理智的仇恨会不会在人类的后代中繁衍下去?《罗马不设防》这部影片是在“一无拍片许可,二无资金”的条件下,在事件发生地拍摄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最讨巧、最现实的办法就是“扛着摄影机走向街头”,恰恰因为如此,这部影片里罗马街头景象的镜头,不仅仅是电影的叙事元素,而且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历史文献的价值。在“事件发生的地点”来拍摄,显示了罗西里尼对影片真实效果的重视,这种重视是为了再现现实的效果达到极致。恐怕在罗西里尼的眼里,该片对地下反抗运动者们的纪录和重现,远远比一个纯虚构的故事更具价值。在这一前提下,实景拍摄的阴沉灰暗的罗马大街、光线暗淡的教堂和破旧的居屋,完整地凸显了地下抵抗者和平民的活动空间,加上德国占领军在罗马街头所制造的恐怖气氛,逼真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而仅仅能照亮人物脸部的照明效果,还有非职业演员的平实表演,在缺少修饰的似嫌粗糙的活动画面里,反倒透出一种质感,一种自然朴素的质感,这种质感需要付出节奏的代价——一部反映战争的影片,并没有紧张的节奏,甚至连战斗场面也仅有一次,且匆匆结束,没有刻意制造的激烈交锋和让人喘不过气来的蒙太奇节奏。全景镜头也许是一种美学态度:对场景和人物活动的平视角的关注,剔掉了刻意渲染的成分。平娜被开枪打死的俯拍全景,包含的悲剧性的震撼力就让观众为之心颤。平淡无奇、略显灰暗的照明效果,甚至布光把人物的影子杂乱地投射在墙上,这显示了新现实主义影片在用光上的尴尬。也许,他们没办法顾及这些了。显然,在今天看来,这种照明会牺牲画面效果,特别是对环境气氛的烘托、对人物情感的流露,这种粗糙的仅仅停留在“照亮”层次的用光,显然是力所难及的。同样,我们在影片中分明感受到了专业演员饰演的平娜和唐·皮得罗与其他人物在表演上的强烈差异。起用非职业演员讨好在质朴自然,却失之呆板,职业演员对人物表情、情感的丰富表现力在这里被忍痛割爱了。也许,在追求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之间,有时候需要做出选择。不过,话又说回来,对再现现实的诸多努力,还是让新现实主义大放异彩,尽管由于条件的限制而留下了局限。不妨仍以萨杜尔的话来结束对这部影片的认识:“影片的真实性、现代性和‘当代感’突破了银幕的老画框。自此,本片在国际上赢得的巨大成功使新现实主义与意大利电影在全世界确立了地位。”

20世纪50年代

血战莱茵河

导演 安纳托尔·李维克

编剧 George Howe

Jack Rollens

主演 理查德·贝斯哈特

加里·梅里尔

奥斯卡·威内尔所获奖项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1952最佳剪辑提名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影片提名剧情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役进入最后阶段,德军据守莱茵河防线,美国陆军缺乏了解德国莱茵河对面的重要防务情报,决定派遣投诚的德国战俘渡河搜集资料。经过对战俘的甄别训练后,美军情报单位组织了一个由德国战俘组成的间谍小队。大战在即,这支反水的特工部队是否能物尽其用?

于是他们开始了一切的冒险计划:查明并逮捕间谍和网罗逃兵。为此,他们不介意肮脏的任何工作,只要是对价格、厌战的“快乐”,他们可以轻易地出卖自己,可代理伍兹在美国和其他代理人成功地渗透,其职责是寻找强大的德国装甲部队的下落,继而能挺进西部战线。

画外之音这是部很不错的“二战”片,不靠花哨的特效或是血腥的枪战,而是靠引人入胜的剧情和发人深省的反思引人入胜。主人公是一名被俘后甘愿充当美军间谍的德军士兵,但开头与结尾是见证他的一名美军中尉的自述。开始的时间在阿登战役前后,美军中尉伤愈后被派到一支美军特别部队担任通讯官,这支部队的任务就是在德军俘虏中招募合适的人选,派他们回去刺探德军情报。这是个不好的差事,因此,美军对人选做了严格筛选,而其他被俘的德军也在记着这些人的名字,等着回去报复。中尉在路上俘获了一名德军空军中士和一名年轻的空军士兵。中士因为被怀疑背叛德国,被狱友审判后谋杀了。听说德军素有在战俘营审判并处决自己人的传统,而美军对这种事也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年轻的士兵被这件事震惊了,从此他的信仰就坚定起来,决定为拯救自己国家的人而战。虽然美国人要利用这些德国战俘,但他们从心眼里瞧不起他们,在他们看来,这不过又是一个德国兵,此外还是个叛国贼。一位美军女工作人员爱上了年轻士兵,但她马上被调离岗位。美国人又招募了另一个中年德国兵,这个人看上去比较圆滑,美国人给他代号“老虎”(主角代号:快乐)。两个间谍和中尉分别被空投到德国腹地,去与一位德国将军协商秘密投降的事。“快乐”被单独空投到慕尼黑,一开始比较顺利,拿着原版的证件和伪造的出院休假文件,没人怀疑他。后来在路上认识了一个胖胖的德国摩托手,这家伙看上去和和善善的,还帮了“快乐”一把。但当谈到阿尔萨斯主权问题时,“快乐”因为同情法国而被他狠狠瞪了一眼,从此他就开始怀疑“快乐”,在两人分开前还招呼另一个士兵准备干掉“快乐”。在酒吧,“快乐”认识了一位德国妇女,她在丈夫死后便被娘家扫地出门……这大概又坚定了“快乐”想尽快解决掉这场战争的想法。尽管父亲也在附近,但“快乐”没有去看望他,只是打了电话任那头咆哮而不吱声,因为他怕惹麻烦而且美方要求他5天内回去。“快乐”成功混入要联系的目标:第11装甲军某部司令部。取得了长官的信任并在他心脏病发作时救了他的命,不过那个长官居然梦到“快乐”就是间谍。“快乐”在司令部偷看到了德军部队的移动路线。在空袭中,那位受命监视“快乐”的德军士兵企图杀了“快乐”,结果被“快乐”杀了,他发现自己的名字居然已经上了间谍黑名单(虽然不知道是如何上的)。于是他只好丢弃了自己的身份证,一见有人设卡盘查就溜,几经惊险后终于与“老虎”、中尉会和。由于那位德军将领在空袭中受伤,医院被党卫军包围起来无法接触,三人只好选择逃回莱茵河对岸的美军阵地。“老虎”带着他们去自己侄子家观察莱茵河,结果谈话被他侄子偷听,马上引来一大堆党卫军。后来又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本来三人被团团围在废墟里,只有老虎侄子看到了中尉,他却害怕得不敢出声,最后干脆放跑了叔叔。三个人准备横渡莱茵河过去,结果最后一刻“老虎”想逃回去(为什么?不得而知),于是被中尉击毙了。为了穿越铁丝网,“快乐”主动站起来被德军士兵发现,从而使中尉能趁机溜回去,而等待“快乐”的只有枪决。最后回到美军司令部,美军指挥官对两人的死漠不关心,在他们看来,这是“卖国贼应得的报应”,连一般小兵也这么想。这么想也可以理解,在任何国家的军人(包括对投降不当回事的美国人)看来,被俘后还为敌所用是可耻的,就算有利用价值也不过是一枚可以随时丢弃的棋子。所以与其说为什么国家、信仰而战,还不如说为自己的一方而战好了,不管自己方的性质是好是坏。电影最后一句,献给那些在战争中默默无闻的牺牲者。

南征北战

导演 成荫

汤晓丹

编剧 沈西蒙

沈默君

顾宝璋

主演 冯喆

主演 张瑞芳

陈戈

汤化达

仲星火

刘沛然剧情介绍

1947年冬,国民党军队对华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我华东部队于苏北七战七捷后,为彻底歼灭敌人,大踏步后退。

起初,有些战士想不通。某师一团一营高营长率部转移到沂蒙山区的桃村待命。老乡们对后撤也有意见。为安定战士与老乡的情绪,高营长与村长赵玉敏分别将上级的作战意图作了解释说明。

可就在此时,情况突然有了新的变化,敌方以为我军败退,集中三十万人马,从三面向我军合围,意欲决战。我军在桃村前面的大沙河阻击敌人六个昼夜,然后向风凰山转移,围歼风凰山已被我军围困的敌军李军长所属的七个师。高营长奉命在摩天岭狙击前来增援的敌张军长部队。凤凰山一战结束后,高营长又奉命担任包歼援敌的先锋。

敌军退守大沙河以南负隅顽抗,高营长抄小路偷渡大沙河,切断敌军退路。赵村长率民兵配合主力,断敌退路。陷于穷途末路的敌人想炸掉大沙河上游的水坝,用水来阻止我军。赵玉敏带领游击队剪断了水坝上的炸药导火索,保全了水坝。一场鏖战,我军渡过大沙河,全歼敌军所属部队,敌张军长及其参谋长均被生擒。

画外之音《南征北战》是新中国银幕史上不朽的战争史诗,同时本片也是新中国第一部军事影片,影片旨在表现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战略思想。影片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山东、苏北战场的几个真实战例,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正确运用毛泽东运动战的战略思想,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的过程。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曾得到当年指挥过这些战役的高级将领陈毅、粟裕等的关怀和支持,陈毅还亲自修改了几段对白。大量的经典段落和台词至今让人津津乐道:“我们已经到达摩天岭,请你们向我们靠拢!”“有人竟不顾大局,有意保存自己实力!这种常识在军事上也许是没有的!”“请你们坚持最后5分钟!请你们坚持最后5分钟!”“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影片在人物塑造、语言的提炼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导演尝试用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力求对解放军指战员与敌军将领在决战中的心理活动加以表现和对照。影片拍摄时曾和人民解放军组成一个有四五千人的摄制组,前后历时一年。它在把握战争场面的气势、战役的规模和表现战略决策及军事思想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导演把一个庞大繁杂的战争题材表现得明快流畅,显示了处理大题材、大场面的艺术才能,同时也为今后驾驭重大题材积累了经验。影片《南征北战》以生动的艺术形象、丰富的战斗生活内容,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正确运用毛泽东运动战的战略思想,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的过程。与同时期其他战争题材影片相比,《南征北战》在战争场面的气势、战役的规模、表现战略决策和军事思想等方面,都是空前的,堪称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战争史诗韵味的影片——其中,抢占摩天岭、凤凰山总攻两场大戏,在当时技术条件很差的情况下,空间纵深镜头运用得相当成功,体现在画面上的战争气势十分壮观,是新中国电影表现战争大场面的经典段落。此外,在电影音乐方面,《南征北战》也很有特色,作曲家葛炎在创作中很善于把握画面背景,使音乐与画面浑然天成,营造出一种出神入化的意境。其中攻占凤凰岭一段音乐十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激烈战斗场面,堪称中国电影音乐作品中音乐与画面同步的经典段落。

战地军魂

导演 比利·威尔德

编剧 比利·威尔德

主演 威廉·霍尔登

内维尔·布兰德

理查德·厄尔德曼剧情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群士兵被关在德国战俘营;他们多番策划逃走,却屡屡被德军识破,令他们怀疑当中有内奸。众人继续策划逃离这个“牢不可破”的战俘营,同时竭力找出内奸。

故事就发生在“二战”后期德国战俘营中的17号美军营房。男主角威廉·霍尔登是个反面英雄,在战俘营中经营黑市,经营范围包括黄赌毒。他自制烧酒,保证质量,就是不会毒瞎顾客;经营地下赛马,参赛选手是抓来的耗子,全都有花名的;还有望远镜,用来偷窥远处的苏联女战俘营。因为他没心没肺到开盘赌逃狱同伴不会成功,被怀疑是营中内鬼,备受凌辱。

最后他设计揭穿奸细,冒险护送军中仇家越狱,临走前对全部室友说:“如果咱们在美国重逢,不要假扮我的老友。”

画外之音老酒鬼比利·威尔德编导的战俘营电影,这部监狱题材的不朽经典巧妙地融合了幽默以及对群体意识的批判——当大家都认为某人是坏人时,他们是不是一定正确,是不是有权“审判”他。导演比利·威尔德本想成为一名律师,但终究还是放弃了,他在维也纳报社做过记者的工作,1929年开始编写剧本而涉足影坛。法西斯头目希特勒掌权前,他为许多电影编写过剧本,但由于担心自己是犹太血统引起杀身之祸,最终移居巴黎,与人合作导演了一部电影后,逐步进入了好莱坞。《战地军魂》开场白是囚犯曲奇(cookie)的个人陈述,点明这是在德国的战俘的亲身经历,这样的独白一下子给影片的真实感加了十分。《战地军魂》最后以唐·泰勒(Don Taylor)和威廉·霍尔登(William Holden)的胜利出逃作结,但是主角临行时也没有得到其他人的尊敬。只有其中一个人说了一句:“对不起,兄弟,我们都看错了你。”而霍尔登似乎也并不在意,只是说了一句:“算了。”他协助在战前与自己有家族仇恨的泰勒逃出了集中营。本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是:“如果咱们在美国重逢,不要假扮我的老友。”又一次把观众带回现实,谁又能不记前嫌呢?这只是人的本性。在《战地军魂》中比利创造了一个集中营,在那里官不像官,囚不像囚。纳粹似乎不是很残暴,而囚犯也享受了远离战火洗礼的战场的“安逸生活”。从众人对那个神奇的鸡蛋的渴求,到它变成煎蛋时的无奈;从苏联女兵的到来,到囚犯们想尽一切的方法去偷看她们洗澡,都充满了比利式的幽默,不可想象地发生在那样一个年代和那样的战俘营。无意间抓住叛徒和不太周密的逃生计划并成功,则更彰显了这部电影的主题并不是营救,而是对于不同美国式人生的刻画。形形色色的美国人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些人都具有美国式的精神——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2002年3月28日,抱过6次奥斯卡奖“小金人”的电影大师比利·威尔德去世了,但他给影迷们留下的却是经典的影片,如《日落大道》、《热情如火》、《公寓春光》等等,这些都让很多人着迷。在影迷的眼中,比利·威尔德所拍的电影就如同在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就像东方的皮影戏一般,有无数条线把人物控制在自己手心里。在他的电影作品里除了动人的故事外,还会有许多寓意,看比利的电影总是希望缠着失望。

上甘岭

导演 沙蒙

林杉

编剧 林杉

沙蒙

曹欣

肖予

主演 高保成

徐林格

刘玉茹剧情介绍

1952年秋,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爆发。美军侵略者在板门店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以后,妄图用战争来解决朝鲜问题,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他们先后出动了三万多兵力,使用大量的炮火、飞机和坦克,企图夺取上甘岭地区只有三平方公里的我方两个山头阵地,从而进一步向北进展,占领我主峰阵地五圣山。

敌人在我军狭小的阵地上倾泻大量炮弹,并对我后方运输线路进行严密封锁,致使我军在战争开始时处于被动状态,两个山头前边的主峰阵地十分危急,而在主峰上坚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七连几乎伤亡殆尽。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志愿军某部八连连长张忠发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

张忠发和他的连队冲上弥漫着一片硝烟的主峰阵地以后,才发现七连连长和他的战士已大部分伤亡,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七连指导员趴在石崖上坚持指挥。张忠发从勇士们手中接过阵地,准备投入严酷的战斗。

师部原来要求张忠发的连队在阵地上能够坚守24小时,以待后援。但不到一个上午,敌人向这个狭小的阵地疯狂进攻竟达23次;连队伤亡惨重。这时,师指挥所发现敌人又在继续增兵,只得决定放弃表面阵地,命令张忠发部队暂时撤进坑道里去。

第二天,敌人在占领了这两个山头阵地以后,果然大举进攻五圣山。张忠发命令自己的连队,配合其他退入坑道的部队主动出击,打退了进攻五圣山的大股敌人。师指挥所根据这种情况,决定放弃对这两个山头表面阵地的争夺,要求前边坑道部队把敌人拖住在这两个山头上,不让敌人前进一步,使后方能够争取时间调度兵力、补充弹药。

张忠发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战士每天有伤亡,能够战斗的人一天天在减少。而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头顶上的敌人,还要面对基本生存条件的艰难。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重缺水,下山抢水的战士和运送给养的部队接连牺牲。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张忠发和战士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顽强地坚持着,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偷袭和毒气弹的袭击,奇迹般地战斗了24天,使后方作好了大进攻的准备。大反攻开始了,张忠发率领战士们冲出了坑道,配合大部队一举歼灭了敌人,取得了战役的最后胜利。上甘岭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形势,使美国侵略者不得不在板门店重新坐下来,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画外之音电影《上甘岭》是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的经典影片,根据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改编,取材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影片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为熟悉生活,编导人员赴朝鲜前线与战士们一起亲身感受,半年时间访问了一百多人,记录了几十万字的材料。电影中的插曲《我的祖国》唱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编导对战役进程、战斗故事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和表现,将这场气壮山河的战役真实地烘托出来。他没有全景式地表现战役的全过程,而是把视点投向一条坑道和一个连队,塑造了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志愿军英雄群像。影片多用富于个性特征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如张连长,既有英雄气概,又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基层指挥员的形象。影片的节奏处理也颇具匠心,既有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又有舒缓深沉的抒情段落,二者妥贴地交织在一起,引人入胜。环境气氛和物件细节的创造性运用,也增添了影片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本片插曲《我的祖国》在渲染气氮、表现主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流传甚广。“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在中国电影插曲中很少有像《我的祖国》这首歌曲那样至今还为人们传唱不已的。说来这首动听的歌曲还是刘炽被沙蒙逼出来的。或许是期望太高的缘故,当年影片《上甘岭》拍完时,影片的插曲却还没个着落。这可急坏了导演沙蒙。情急之下,他与林彬、曹辛合几个同事费了好几个晚上写了一首名为《我的祖国》的歌词:祖国啊,我的母亲!您的儿女,离开了您温暖的怀抱,战斗在朝鲜战场上。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歌词写好后,沙蒙找到了他延安时的老战友、曾创作歌剧《白毛女》的作曲家刘炽,说:“这是我们为影片《上甘岭》写的歌词,你为它谱个曲子吧。我希望这支歌随电影的演出传遍全国,而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久不衰。过了若干年,这电影不演了,只要唱起这支歌,就会联想起影片中动人的场面,就会怀念起那些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们……”然而,刘炽读了歌词后却连连摇头。他对沙蒙说:“这首歌词意思虽然不错,但没有韵律,不但谱难写,而且即便写了,也难于流行。我看这样吧,歌词我请乔羽来写。”乔羽接手《上甘岭》插曲任务后,立即投入了创作。然而,当他提起笔来,却又有些犯难了。这部影片是描写战斗的,按常理歌词也应按这个调子写得雄壮些。但他又觉得这样显得缺少什么似的。多年以后,他在谈到这首歌创作时说:“当时我觉得上甘岭影片的歌词若要按战斗的调子写,感到有点‘靠’,就像舞台演出,红色背景、演员着红装一样,颜色太靠,没有反差、对比,效果也出不来。”“怎么办?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乔羽苦苦地思索着,一个稿子出来了,但马上又被自己否定了。如此来来去去,转眼十来天过去了,却依然没有写出中意的歌词来。正当他为此感到苦恼时,直到突然有一天,他从记忆中长江两岸美丽的江南风光中找到了如释重负的创作灵感。数十年后,他在回忆当时情景时说:“在感到自已创作思维几乎枯竭时,我忽然想起了为创作《红孩子》的电影剧本去中央苏区渡江时的情景。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长江,那是多么大的场面啊!长江很阔,我们乘的渡轮要两个小时才能到对岸。长江水很清、江上有许多帆船,那船上的帆很白,和‘泥糊涂场’般黄河完全是两样的。过了长江,一眼望去,漫天遍野,到处都是碧绿的水稻田,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水稻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当时有三种感觉是我以前从未感受到的。第一是颜色:北方的色调是黄的,往南逐渐变绿,长江两岸的绿真是美极了。我自小读过不知多少描写江南的诗文,但从未想到江南的绿会这么可人。第二是听觉:就像在不同的城市、乡村,生活产生的声音会不同,我发现长江两岸的天籁(自然的声音)也很不一样,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第三是味觉: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味道,北方是北方的味儿,南方是南方的味儿,南方空气里的那种特别的味道真是太强烈了。那时我年轻,才20多岁,对这一切都感到特别的新鲜。那种新鲜感直到现在只要一想起来就会荡漾在我的心里。当时我就想:何不把我的这种感觉写出来呢?别人听了想必一定也会感到很新鲜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创作就是这么神奇,感觉一找到,歌词就顺着乔羽的笔端尽情地流淌在了一张张稿纸上。其后又经过十多天的反复吟咏推敲,他终于完成了《我的祖国》三段歌词的创作。第一段歌词带有沉思的意境,表现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和故乡的怀念。第二段表现战士们建设故乡的美回忆,充满了幸福感。第三段词将战士们从回忆拉回到现实。用比喻的手法,把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和保卫和平的意愿十分强烈地表达了出来。整个歌词以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最真挚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中华儿女歌颂自己“美丽、英雄、强大”祖国的真实心声。后来在谈及《我的祖国》创作体验时,乔羽感慨地说:“文学艺术创作不应该完全被时空限制住。我用很抒情的调子写这首歌曲,是为了表现在面对强敌、很严酷的战争面前,我们战士的镇定、乐观、从容,有广阔的胸襟。我想告诉人们:他们是在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下战斗的,他们能赢得这场战争不是仅凭血气之勇。”“这首歌词距上甘岭的气氛有些远,从表面上看也没有太强的政治性,大家能接受吗?”尽管乔羽很满意自己写的这首歌,但由于是应命之作,他心里总有些不踏实。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稿子交给了前来催稿的沙蒙。沙蒙拿着稿子竟然一声不吭地足足看了半个小时,突然一拍大腿,大声叫道:“行了,就它了!”第二天,沙蒙又拿着稿子来找乔羽:“大家看了你写的歌词都认为写得很好,就是觉得‘一条大河波浪宽’这句写得有点小气。为什么不写成‘万里长江波浪宽’或者‘长江万里波浪宽’,这不就更有气势吗?”乔羽思考片刻说:“用‘万里长江’、‘长江万里’也可以,气势也大。但长江虽长,在全国的范围内还算少数。没有见过长江的人也有很多。这样写可能会让那些不在长江边上的人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了亲切感。而且从对祖国的体会来说,不管你是哪里的人,家门口总会有一条河,河上发生的事情与生命息息相关,寄托着你的喜怒哀乐。只要一想起家,就会想起这条河。我想还是用一条大河更好些……”对于一首歌来说,歌词写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当刘炽看到《我的祖国》歌词时,便一下子被歌词中所描绘的诗意境界所打动了。他决心尽自已最大努力把这首歌曲谱好。这首歌应当是属于全中国人民的,它的曲调也应当是全中国人民所喜爱的。他要为这首歌谱上全国人民喜爱的曲子。于是,刘炽找来解放以来人民群众最喜欢的十首歌曲,为了分析把握这十首歌曲的旋律,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唱着这十首歌,唱累了就用笛子吹,整整一个星期,足不出户。经过反复吟唱,他终于捕捉到了根据《小放牛》改写的《卢沟问答》中的头两句旋律。他把这两句略改动,作为新歌的引子。引子一打开,创作的灵感便接踵而至,很快,一首优美旋律的歌曲《我的祖国》便诞生了。这首歌采用F大调,4/4拍,它由主部和副歌两部分组成,前奏和过门用的是副歌后两句的曲调。主部和副歌共有三段歌词,主部先由女声合唱,反复时由女声领唱,曲调极其优美、婉转、亲切感人,前三个乐句拉得较宽,最后一个乐句把两句歌词连在一起,显得紧凑,推出一个小小的高潮,全曲主歌意境深沉,由合唱队伴唱副歌、曲调宏伟,壮丽,但又不失轻快感。歌曲完成后,沙蒙又找来郭兰英演唱录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闻讯马上拿去作为非电影插曲播了出去,并立即在听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至电影《上甘岭》还未播映,人们就会哼唱了。1956年电影《上甘岭》播映后,这首歌更是乘着电影的翅膀响遍了全国城乡,成为各类文艺演出的必唱曲目。影片《上甘岭》反映了发生60年前的那场在中、美、朝三国之间进行的牵动了“两大阵营”,波及世界的“抗美援朝战争”。迄今为止,对当年发生的这场战争,参战各方对战争的起因、性质、结局和解释仍然大相径庭。但这些分歧似乎并不影响参战各方对各自在战争中的“英雄”的热情讴歌。影片《上甘岭》在当时,在讴歌“正义战争”的影片中具有史诗的品格。影片《上甘岭》的创作者对这次战役进行了高度概括,他们并没有面面俱到地反映这样一个震惊中外的战争,而是通过志愿军某部八连这样一个连队从接收阵地,由防御战转入坑道和最后发起反攻,收复主峰的24天战斗经历,再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热情讴歌了志愿军战士为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影片《上甘岭》除了艺术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外,在声画结合、场面调度、结构安排和节奏把握上亦颇具特色。影片《上甘岭》反映了新中国建国初期人们对自由、和平、幸福的憧憬和自信。电影《上甘岭》取材于真实的上甘岭战役。一场战役对一场战争的全局产生如此重大影响,上甘岭战役无论就其残酷性还是重要性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可以说是不多见的。毛主席了解到上甘岭的英雄事迹后,当即指示有关方面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擅长军事题材片拍摄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承担了这一光荣的任务,并立即组成了创作班子,由沙蒙、林杉任导演,林杉、曹欣、沙蒙、肖予负责剧本的写作。在此之前,林杉曾创作了多部革命题材的作品,编剧经验较为丰富,他也因此成为影片《上甘岭》的执笔者。

桂河大桥

导演 大卫·里恩

编剧 皮埃尔·鲍李

迈克尔·威尔森

主演 威廉·霍尔登

主演 杰克·霍金斯

亚利克·基尼斯

早川雪洲

安德鲁·莫瑞尔所获奖项奥斯卡1957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男主角最佳音乐剧情介绍

1943年,英军上校尼克尔森和他的属下成为日军的俘虏,被命令修建泰国西部地区某个岛上的桂河大桥。除了英军的俘虏,岛上还有早先到达的美国海军军官希尔斯。尼克尔森不赞成希尔斯等人提议的逃跑计划。作为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他固守着自己的准则,并拿《日内瓦公约》上不让俘虏干体力活儿的规矩和日军首领斋藤讲道理。他和手下军官拒绝做修桥苦力的行为激怒了斋藤,于是尼克尔森和手下军官全被关了禁闭。

修桥的任务进行得很不顺利,除了军官外的士兵全部消极怠工,工期眼看就要拖延。斋藤对尼克尔森软硬兼施,最终还是在工期的压力下妥协了,尼克尔森和他的军官不必卖力气干活儿,但他们必须指挥手下把桥在规定的5月12日前修好,铁路桥上还将铺设铁轨,日军的火车将从此经过。

希尔斯涉险逃命,终于逃出了日军的控制范围,而且还准备返回美国,但是他却碰到英军316特殊部队的招用,因为他熟悉岛上情况所以成了向导。同行的还有华登少校和志愿参加行动的年轻人乔埃斯。他们先是空降在安全的陆地上,然后向日军控制的桂河大桥进发,目标就是炸毁桂河大桥。

华登发现桂河大桥是一座修造精良的大桥,并不像草草完工的临时建筑。实际上,这是尼克尔森指挥手下军士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他的做法不能让人理解,但尼克尔森认为这是英军荣誉的象征,虽然被俘虏但是他们仍然可以吹着欢快的小调,向日本人证明英国军人的素质。

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希尔斯、乔埃斯、暹罗人叶布好了炸毁大桥的炸药,并准备一旦火车经过就炸掉大桥。但次日,在刚刚完工的大桥上巡视的尼克尔森发现了水位下降后希尔斯等人布炸药时露出水面的引线。他带着斋藤前往查看,乔埃斯及时冲出刺死了斋藤,但他说要炸毁大桥时尼克尔森却大为吃惊,他想全力保护自己刚刚辛苦创造的作品,于是极力阻拦乔埃斯。他惊动了其他的日军守卫。希尔斯和乔埃斯在日军的火力下丧生,尼克尔森发现自己犯了错误,他也中弹倒下,他的身体刚好撞到了炸药的起爆装置,而火车在这时刚刚上桥,火车随断裂的桥面跌落河中。

画外之音堪称史上最出色的战争片之一的《桂河大桥》,大卫·里恩执导的反战电影经典作让那座“二战”中的桂河大桥闻名。在曼谷西北122公里的北碧府(Kan-chanaburi),这座横跨桂河的大桥——桂河大桥,折射了“二战”期间的一段历史:当年日军占领泰境期间,强迫盟军战俘建造铁路连接缅甸及暹罗,这条铁路在牺牲了无数宝贵性命后才得以完成,故有“死亡铁路”之称。桂河大桥就是其中的一段,被称为死亡铁路的咽喉。大桥的一边地势较为平缓,但一过河便是险峻的群峰,有的路段甚至就开凿在悬崖绝壁之上。当年,很多劳工都是在修建桂河大桥时,变成孤魂野鬼的。在1945年间,桂河大桥是盟军经常空袭的目标,时至今日,该桥不但幸存且仍在使用中,每年12月的桂河桥周,均有灯光及音响表演配合有关的事迹,以志纪念。桥的南段有日本战争纪念碑,在三公里外,接近火车站的地方就是北碧府战士墓地,此为盟军殉难战士的最大墓地,埋葬了近7千名军士的骸骨。英国著名电影大导演、被称为“英国电影台柱”的大卫·里恩,根据作家皮埃尔·鲍李以这座桥和它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改编、拍摄了一部他一生中最有气魄的艺术之桥——《桂河大桥》。《桂河大桥》以“二战”时期日本征服南洋为背景,以修建桂河大桥为中心事件,描写了日本一个战俘营的故事。全剧围绕着英、美、日三国军官之间的纠葛与对立而展开。片中,充满骑士精神的英军军官、敢于行动的美军军官与用武士道精神训练出来的日军军官形成尖锐的对照。这部感人腑肺的反战题材与艺术质量较高的影片,令人痛苦而雄辩地阐述了战争的荒谬性及破坏力,它堪称电影史上最曲折、最深刻的战争题材电影。《桂河大桥》在刻画人物与造型处理等方面也是相当的成功,用口哨吹出来的主题曲《桂河大桥进行曲》至今脍炙人口。由于该片的出色,使其一举夺得195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男主角、最佳音乐5项大奖,这是自《西线无战事》二十年来,战争题材影片的第二次夺魁;也是继《王子复仇记》后,英国影片又一次捧走了金像奖,从而成为世界经典的战争电影。影片改编于法裔小说家皮埃尔·鲍李的小说,并挂名编剧,但实际的编剧是卡尔·福克曼和迈克尔·威尔森(当时在好莱坞黑名单上),导演是大卫·里恩,演员来自英、美、日;影片是一部纯男性的电影,被誉为电影史上最出色的战争片,影片虽然由英国电影公司出品,但实际资金都来自于美国,并由哥伦比亚公司独家发行,在当时的美国电影环境下,美国人投资了多部这样的影片。本片是大卫·里恩的第一部巨片,影片结构张驰有致,节奏富于变化,充分显示了他高超的电影技艺;影片中没有正反双方,三位不同国籍的军人形象各具特色,英国人的绅士尊严、日本人的外刚内柔、美国人的随意多变,你无法确定谁是最好的军人,这就是对军人原则的探讨,建桥者最后自己炸桥,这彻底地表现了战争的愚蠢和荒唐。《桂河大桥》的震颤人心之处,就在于导演大卫·里恩的“歇斯底里”,他不断地将电影人物推向一个又一个伦理困境,最终是没有出路的死角。尼克尔森上校必须死,斋藤大佐必须死,连假冒的希尔斯司令员都不能幸免。最终,桂河大桥亦荡然无存,成为他们的陪葬品。而在这里,则不妨抛开电影既有元素的限定,来做一轮过度诠释。正如我们所发问的,尼克尔森的做法到底具备何等程度的正当性?是否符合正义原则——乃至我们可以追根究底,尼克尔森置身的语境,可能有多少种正义观在相互冲撞?还有,桂河大桥为什么会倒塌?当然,倒塌是事实,我们进行的是一种姑妄言之与姑妄听之的精神探究。当被战友指责为背叛国家的时候,尼克尔森回答,他的做法早已超越了战争,超越了国家。用如今流行的表达,尼克尔森的立场是,战争与国家之上还有更普遍的人性存在和闪光。正如他为了维护尊严而不惜承受肉身的苦痛,他为了追寻这种人性的价值,亦不惜背负叛徒的罪名。可以说,他既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前者体现为他对传统近乎顽固的坚执,后者体现为他将人性设想得如此美好,以至他真的不愿相信自己的战友会来炸毁桂河大桥。这两种精神肯定有所冲突,可在尼克尔森身上,却没有得以散发,它沉积在这个人的心灵深处,从而构成一种悲剧型的人格与命运。尼克尔森的观念自然有其合理性,但作为一个人,一个英国公民,一个驰骋沙场的战士,他不可能拔着头发离开生长的地球,至多只是被理想主义的因子所刺激,悬浮在半空。姑且不论他的部下,单说军医斯里普顿和美国士兵希尔斯,就无法像他那样临空飞翔。他们的头脑被国家或民族主义强烈桎梏,不是说他们没有丝毫的人性,如果作为普世性的人与作为某个国家与民族的人发生争端,他们一般都会不加思虑地选择后者。我们只能说,斯里普顿们的精神没有达到尼克尔森的高度,甚至他们无法理解处于这个高度上的同类。这里的两种价值观——或者说正义观——的对抗,我们视之为一个旷日持久的命题。在20世纪这个所谓的歧异时代,它表现得更为残酷。理论上与道义上的优势并不能决定哪一方就是最终的获胜者,我们仍然乐意对此进行功利主义的斤斤计算。我们也乐意相信,并没有多少人心甘情愿置身于这一冲突的旋涡,希尔斯代表着沉默的大多数:他根本不想参加九死一生的突击队,去桂河大桥与尼克尔森生死对决,他厌倦了战争,只打算回到美国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农民。可这般便宜的意愿在战争期间终归是一种令人心酸不已的奢望,动过刀兵的他还是死于刀兵。当然,桂河大桥的倒塌正是对他死亡的献礼,一丝抚慰普通人的亮色。《桂河大桥》是影史上最为别致动人的一部反战电影,思想尖锐深刻的同时亦是一部极具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佳作,它的故事延续了大卫·里恩作品的一贯风格,精于叙事,长于技巧,它的手法雄辩而睿智,精巧而风趣,一改反战电影的沉重主题,于张弛有度的情节中发人深省。本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背景发生在太平洋战场,日军出于战略需要,要在缅甸与泰国交界的桂河上为泰缅铁路建造大桥,并派遣了一个盟军战俘营来完成任务。于是第一部分就着重表现了英军战俘尼克尔森上校与日军指挥官斋藤大佐的斗争。斋藤下令全体战俘包括军官都要参加建桥工程,可是尼克尔森上校认为这违反日内瓦公约并有损英军尊严,遂对此拒不执行,双方对峙良久得不到解决,尼克尔森上校被关入禁室,仍不畏折磨,坚持己见,维护尊严。同时,参加建桥的战俘们开始怠工,加上日方设计上的不足,整个工程陷于停顿。斋藤迫于无奈,只得让步,尼克尔森上校凭借难以置信的顽固与毅力,赢得了这场战争。第二部分是建桥与炸桥的矛盾,同时也可以看成是尼克尔森上校与美国大兵希尔斯的斗争。尼克尔森获释后荣誉感急剧膨胀,重新规划工程,率领战俘日夜劳作,使得大桥顺利建成。另一方面,历尽险阻逃出的美国大兵希尔斯伪装成海军上校的事情被戳穿,威逼利诱下无奈接受了带队回缅甸炸掉大桥的任务,通车那天,尼克尔森上校无意中发现端倪,面对将要炸毁自己兴建桥梁的同伴,尼克尔森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揭发同伴与保护大桥,而希尔斯的个人英雄主义又在心中作祟,于是尼克尔森跟希尔斯率领的小分队之间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斗。结局无疑是悲剧的,但是悲剧的结局往往就潜藏在看起来一本正经的事实后面。片中,充满骑士精神的英军军官、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军士兵与用武士道精神训练出来的日军军官形成鲜明对照,这些尖锐的矛盾冲突被无限放大,于是战争的荒谬也毫厘毕现,这一切都具体体现在了三个国家国民性的碰撞上,而他们所遵循的国民精神最后却无一例外地得到质疑。当我们谈到国民性,更多的是谈及其中的劣根性,我们会想起阿Q,西班牙人可能要捧出唐·吉诃德,导演大卫·里恩则塑造出了尼克尔森上校,阿拉伯的劳伦斯之后又一经典鲜明的人物,亚利克·基尼斯也凭借这一形象获得当年的奥斯卡影帝。尼克尔森上校可能是最好的军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最差的军人。在与日本人的冲突中,尼克尔森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的行为规范,他很有礼貌,客气却冷淡,近乎偏执地强调《日内瓦条约》中关于军官不应当参与战俘营劳动的规定。虽然他是在日本人的战俘营里当着俘虏,但是他的精神上根本没有把日本人放在眼里(这一点倒是跟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些相似),他们是来自东方的下等民族、野蛮人,而在尼克尔森看来只有遵守战争规则的上等人、贵族和绅士,才能与他同处于一个档次上——当然,主要是指精神档次。正是这种来自“贵族”的尊严,而非简单的“军人”的荣誉感,使尼克尔森成为帮助日本人建造桂河大桥的领导者。这样的巨大转变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如此自然地完成这次转变,也正是大卫·里恩的高妙之处。用其原话来说,尼克尔森上校是“要展示西方文明的效率,给野蛮的日本人上一课,展示英军士兵的能力,让日军出丑,令其知道不可能在身体或精神上打垮我们,而英军士兵也需要在工作中寻找自豪感”。正是这种自豪感的驱使,促使其全心全意地帮助日本人建桥。正如军医所说:“如此认真地帮日本人建桥,简直就是叛国行为。”但尼克尔森已经没有心思去考虑战争中的对立问题了,历经苦难和折磨之后(他不屈从于斋藤的暴力,也绝不是懦夫和胆小鬼),他满脑子都是大英帝国的尊严和古典主义式的荣誉感,他自豪地说:战争总会结束,以后使用这座桥的人会记得,建造这座桥的不是一群奴隶,而是一批英国军人。而日军大佐斋藤,则是日本国民性——武士道精神的最佳体现,好斗黩武、倨傲自尊、顽梗不化,也因此被尼克尔森上校视为野蛮民族,文明稀缺,不欲与之交流。但武士道最核心的部分却是格外重视“名誉”,对武士而言,名誉比生命更重要,如果需要死便去担当决不苟且偷生,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性命随时可化为鸿毛,这一点和英国人的贵族式的荣誉感倒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日本人的个性普遍极端和强烈,因此在表现形式上往往残酷激进,所以斋藤对投降英军“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思想甚为反感,对英军战俘也极尽羞辱之能事,称其为“俘虏”,而非“士兵”,认为不去工作的军官懒散没有自尊,更要对其重重羞辱,甚至对尼克尔森上校从责骂、威胁到施以酷刑,典型的军国主义思想。美国大兵希尔斯则是典型的美国式自由主义,思想活跃,处事圆滑,有点流里流气,但应变能力强,极易适应环境,这在影片一开始就得到展现,他在战俘营中为求生存,不惜从死人身上搜刮财物贿赂日本士兵,假扮海军上校,只为在战俘营和医院中得到好的待遇,即便在住院求治还有执行任务时,都不忘和美女调情。被告知返回缅甸执行任务时,也不顾及自尊,恬不知耻地告知假扮实情,与前两个人物相比,可谓是苟且求生的小人物代表,但关键时刻却能迸发出能量巨大的英雄主义,这个我们可以从美国电影的主流文化中一窥究竟,最后炸桥时不惜一切冲将出去,只可惜遇上了荣誉感作祟走火入魔的尼克尔森上校,真的死成了鸿毛。这部曲折离奇却又撼人至深的影片,就是这样将反战题材与艺术手法完美地结合起来,精辟而雄辩地阐述了战争的荒谬性及破坏力。尼克尔森少校对尊严和荣誉异常迷恋,最后走火入魔,不仅死得不光彩,贵族风采全丢,还无形中亲手将大桥摧毁。斋藤严格奉行日本武士道精神,尊严输给尼克尔森少校后,却倒在床上,像孩子一样抱头痛哭,切腹也没有勇气,只能割下一缕头发。希尔斯崇尚自由,最后却受个人英雄主义的驱使,死在沙滩上,只来得及留下一句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你”。结尾时,那座设计精良的美丽大桥在它的建造者面前毁于一旦,随着那块写有“此桥系由……”的水牌缓缓漂流而去,很多问题不可避免地浮上水面。看过《桂河大桥》的人一定会记得影片开头部分,被俘的英国军人衣衫褴褛,却排着整齐的队伍用口哨吹出轻松有力的曲子。这首《波基上校进行曲》在1914年便由约翰·奥尔福特作出,而在40多年后才因《桂河大桥》为大家所熟知,成为当时脍炙人口的流行曲,因此这首曲子也被称为《桂河大桥进行曲》。原为管乐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作者奥尔福特擅长写作进行曲,所作的进行曲发表时常以弗雷德里克·约瑟夫·里基茨为笔名。他一生作有大量进行曲,唯有本曲最为流行,因被获1957年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桂河大桥》用为插曲,因而广为流传,故又名《桂河进行曲》。影片《桂河大桥》中英国军队踏着整齐的步伐走入俘虏营广场时,士兵们用口哨吹响了这首充满活力的乐曲,向日本守军显示了不屈的斗志。因电影《桂河大桥》采用口哨吹奏主旋律,故在此后演奏时,大都在管弦乐基础上加以口哨声。乐曲一开始呈示的主旋律,常用口哨吹出,C大调,2/4拍。开头的切分节奏和六度跳进具有很强的跳跃感,使乐曲充满了活泼而诙谐的气氛。接着,乐曲转为小调色彩,再现开头部分的主旋律,然后在轻松的气氛中结束。全曲演奏时间约为2分钟。《波基上校进行曲》原本为一首管弦协奏曲,在本片中却采用了随意的口哨声将其进行演绎,所以说,在影片幽默诙谐的配乐声背后,不能不说还有一丝讽刺的意味。而相比于《波基上校进行曲》高亢有力的结束音,《桂河大桥》结尾却是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悲剧,从而完成对战争中国民性的尖锐批判和深刻的剖析。

20世纪60年代

林海雪原

导演 刘沛然

编剧 曲波

刘沛然

马吉星

主演 张勇手

主演 王润身

梁志鹏

崔荣久

毕钰

孟庆芳剧情介绍

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的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这股匪徒是原国民党的败兵,流窜到我军后方。小分队在向威虎山匪巢开进途中,白鸽救了一个被杀伤的女人,并跟踪敌人发现了神河庙老道士,实际上是威虎山匪帮的情报员。小分队设下埋伏,抓获了座山雕手下的情报副官一撮毛,缴获了敌匪的地下先遣军联络图。

经反复提审一撮毛和小炉匠,初步了解到威虎山座山雕匪帮的情况,侦察英雄杨子荣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打进威虎山内部,探得敌情,配合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座山雕匪帮。少剑波召集会议反复推敲了杨子荣的设想,迅速据此制订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杨子荣化装成已被消灭的另一伙土匪许大马棒的饲马副官胡彪,只身来到威虎山。在威虎山上,巧妙地应答了座山雕及手下“八大金刚”的多方盘问,并利用座山雕急于扩大实力、扩展地盘的心理,献上了缴获的敌匪地下先遣军联络图,初步得到了座山雕的信任,并被封为威虎山上的“老九”上校团副。

座山雕精心布置了一场“与来袭共军激战”的假战斗,暗中考察这个“老九”是真是假。杨子荣提着枪也冲了上去,很快他就发现这些人只大喊大叫,枪都打到天上去了。他知道座山雕是在考验他,于是大打出手,连着打死几个匪徒,座山雕一看打死了弟兄,便对杨子荣大喊:“行了,老九!这是在演习。”消除了座山雕的疑心,并将计就计乘机送出了所摸清的情报。

少剑波率小分队进驻与威虎山遥遥相望的夹皮沟,一边发动群众,组织生产自救,组建民兵队伍;一边抓紧滑雪练兵,积极备战。多年来饱受土匪侵害的百姓在小分队组织下,开动火车,用山内的木材换来了生活必需品,李勇奇等一批青年积极参加了民兵训练,拥军爱党、消灭土匪的热情空前高涨。

突然传来了出山的火车遭土匪袭击的消息,被押解的俘虏小炉匠乘机逃脱,去向不明。少剑波心想,如果小炉匠逃回威虎山,敌人内部的杨子荣就危险。正在此时,经过多日奔波的“长腿”孙达得,送来了杨子荣传出的情报。少剑波当机立断,率小分队和民兵火速出兵。游击队员们滑着雪橇,箭一样穿行在白皑皑的雪原上。

年三十,威虎山要摆“百鸡宴”,让杨子荣担任值日官和“百鸡宴”的司宴官。白天杨子荣指派着全山的匪徒把威虎山前前后后,摆了360根松明火把,说是“山光普照”,还把大厅里里外外安上了60盏猪油灯,说这正应座山雕的六十大寿。他还说服座山雕以大庆为名,要把今年的百鸡宴全摆在厅里,以便于小分队进来一网打尽。座山雕对他的这些安排大加赞赏。

天近黄昏,“百鸡宴”即将开始,从火车上乘机逃跑的小炉匠,逃回了威虎山。杨子荣震惊之余,决心随机应变,先发制人。于是,当着座山雕和“八大金刚”的面,杨子荣利用小炉匠不敢说出自己被俘经过的弱点,嘻笑怒骂,逼得小炉匠前言不搭后语,黔驴技穷。小炉匠气急败坏喊道:“你不是胡彪,你是共军。”杨子荣很想一枪打死他,与敌人同归于尽,那样他就前功尽弃了。他仍继续镇定自若地与小炉匠舌战,直追问得小炉匠破绽百出,引起了座山雕的怀疑,最终座山雕开枪处决了小炉匠。

杨子荣在“百鸡宴”上八面威风,巧施安排,匪徒们个个喝得烂醉如泥,东倒西歪。小分队及时赶到,杨子荣和战友们,一举全歼威虎山的这伙顽匪,战斗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画外之音这是一个由一部出名的同名电影而家喻户晓的一部小说,讲述的是小说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往事。书里所写的是关于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的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着重描写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曲波(1923~2002),山东蓬莱人。15岁高小毕业后参加了八路军。1943年进入胶东抗大学习,毕业后在胶东军区任报社记者。1945年,担任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1946年冬,亲自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与国民党在牡丹江一带的残匪周旋。经过近半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歼灭了这些顽匪。这是作家后来创作《林海雪原》的重要生活基础,1950年曲波因重伤转业到地方工作,1952年他以顽强的毅力写作长篇小说《林海雪原》,1956年8月完成了40万字的书稿。继《林海雪原》之后,曲波又创作了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山呼海啸》和《桥隆飙》。“智取威虎山”是原小说中最突出的一场战斗。该片正是选取这一中心事件,既借鉴传统戏剧的某些表现手法,又发挥电影艺术时空灵活的特长,以集中、凝炼的镜头处理和场面调度,描绘了小分队曲折惊险的传奇般的对敌斗争以及杨子荣、少剑波、刘勋苍等一系列英雄人物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将众多具有个性特征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杨子荣的大智大勇、豪爽心细,少剑波的果敢善断、足智多谋,都刻画得惟妙惟肖。影片对于反面人物的勾勒,也颇为成功!

纳瓦隆大炮

导演 J.·李·汤普森

编剧 Alistair MacLean

主演 格利高里·派克

大卫·尼文

主演 安东尼·奎恩

斯坦利·贝克

安东尼·奎尔

詹姆斯·达伦剧情介绍

1943年,德军盘踞了希腊半岛,准备向爱琴海进一步增兵,以迫使土耳其加入轴心国。此时,有2000名英军正驻扎在邻近土耳其海湾的克洛斯岛上,势单力孤,即将成为德军的闪击目标,迫切需要撤离。而进出克洛斯岛的唯一海上通道,却被德军在邻近的纳瓦隆岛上部署的两门火力强劲的超级大炮牢牢封锁。

盟军在德军开战前一周才获知该作战计划,为了安全撤出克洛斯岛上的2000名英军将士,在使用空军攻击纳瓦隆炮台无果后,他们决定派出一支突击队在六天内潜入纳瓦隆岛摧毁大炮,以确保盟军海军舰只顺利通过。这项行动危险异常,大家都认为成功几率近乎于零,但这是唯一的办法。为了挽救同胞,在弗兰克林少校的带领下,空军下士马洛利和其他四名官兵接受了使命。

在行动的第一天晚上攀登峭壁潜入纳瓦隆岛的过程中,弗兰克林少校严重受伤,于是马洛利接过了行动指挥权。纳瓦隆岛上的德军守备十分森严,突击队刚一进入,就被德军察觉,行动困难,弗兰克林少校为了不成为大家的拖累甚至企图自杀,马洛利只得谎称此次任务已被取消来安抚他。在行动的第二天,突击队与岛上的游击队员会合,前来接应的是两名女游击队员,其中一位是小队成员斯皮罗的姐姐玛利亚,另一位是当地的女教师安娜。两名女队员也随队一起行动,一切继续按计划进行。

行动过程中,突击队一直难以摆脱德军的追击,一路上险象环生,步履维艰,最后终于在队员们掩护少校到镇上救治时,被德军团团包围,全体束手就擒。在关键时刻,马洛利的老搭档,队员安德烈故意装疯卖傻,然后大家趁乱将审讯室的德军官兵制服逃出,但在逃出时,马洛利以在德军手里便于医治为由将少校留下。在脱离险境后,马洛利向大家道出留下弗兰克林少校的真实意图,原来他是打算让蒙在鼓里的少校去干扰德军的判断,好声东击西地完成破坏任务。为此,少校的至交好友、爆破专家米勒大为愤慨,痛斥马洛利。在最后行动开始前,米勒发现至关重要的炸药定时和引爆装置又不翼而飞,于是他认定队伍中有问题,经过层层分析,他指称安娜就是内奸。在事实面前,安娜不得不承认了其背叛行径,并被玛利亚亲手处死。

在清除了内奸后,马洛利施展的计谋迷惑了岛上守备的德军,德军指挥官将大量兵力调出炮台基地。然后突击队员又兵分几路,在岛上制造混乱,在行动中,有两名队员不幸牺牲。而马洛利和米勒则借机潜入了纳瓦隆大炮的炮台核心阵地,成功地安放了炸药,并在玛利亚的接应下从海上撤出。盟军的舰队进入海峡时,德军的炮火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整个炮台就在一连串的爆炸声中化为灰烬。

画外之音此片是以“二战”为背景的敢死队电影杰作,描写盟军组成一队包括爆破专家、攀岩专家等高手的六人突击队,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战术突破德军控制的爱琴海上一个高山峭壁碉堡,炸毁里面的两门大炮,以拯救被困在附近岛上的两千名英军士兵。影片的精彩之处在于片中人物个性鲜明,影片对主角内心的道德拷问贯穿始终,从最初去不去参加行动,到救不救自己人,再到杀不杀内奸,人性的挣扎是个很好的看点。导演成功地掌握住紧张刺激的气氛,而璀璨的演员阵容也各自表现出鲜明的角色个性,使整个冒险过程张弛有致。尽管今天看起来节奏偏慢,但仍不乏戏剧张力。情节设置以及道德问题的探讨恰到好处。1978年的续集《纳瓦隆第十突击队》讲另一批高手炸毁纳粹把守的大桥,由哈里斯·福特等主演,但成绩远逊于第一部。

伊凡的童年

导演 安·塔尔柯夫斯基

编剧 安·塔尔柯夫斯基

主演 尼古莱·格陵柯

安德烈·科察洛夫斯基所获奖项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1963旧金山电影节大奖剧情介绍

一个名叫伊凡的少年,他的父母在“二战”期间被德国纳粹杀害。怀着对纳粹的仇恨,他加入了苏联红军,成了一名侦察员并牺牲在盖世太保的魔爪下。

残酷的战争摧毁了12岁男孩伊凡(Nikolay Burlyaev饰)的童年,母亲和姐姐早年被德国军队杀害,小小年纪的伊凡也不得不走上战场,成为一名在战火和死亡中穿梭的侦察兵。

由于年龄的关系,中尉戈克森甚至不敢相信伊凡的身份,但从科赫林上校(Valentin Zubkov饰)的口中,他得知眼前这瘦小的男孩竟如此果敢。科赫林上校希望将伊凡带离战场,送他到远方读书。然而伊凡却拒绝离开,这个勇敢的男孩决心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画外之音战争使儿童也成了它的亲身经历者。著名电影艺术家安·塔尔柯夫斯基拍摄的《伊凡的童年》就叙述了一个备受摧残的、夭折的童年的故事。塔尔柯夫斯基的故事片处女作,是一部从写实到抒情的过渡作品,标志着当代电影一位伟大形式主义者的到来,题材属于当时正统的苏联电影。这类故事在当时的苏联文艺作品中并无新意,但导演给禁区、森林等意象赋予了华丽而写意的特色。塔尔柯夫斯基的主题和意象在此已初露端倪,采用梦境化的诗意镜头贯穿全片,用梦幻的美好、真诚来反衬战争的冷酷、残忍。影片是根据弗·鲍哥莫洛夫的小说《伊凡》改编的,但安·塔尔柯夫斯基决定要在片中加上伊凡的梦,这就使影片的内涵比小说中丰富、深刻得多了。在银幕上,伊凡生活在两组镜头中:一组是现实世界,在这里他是一名侦察员,执行着战斗任务;而另一组,那便是他的梦幻与回忆的世界。塔尔柯夫斯基用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写出了一首诗:描写遭受战争摧残的“伊凡的童年”的悲剧诗篇。这首诗表现出:遇到了战争之后,这童年变成了什么样;也表现出,如果没有战争,它又会是什么样。伊凡的形象不是银幕上常见的那种穿着合身的小军装和皮靴的、被收养的“团队之子”式的小战士,而是一个面孔黝黑、浑身战栗、背上布满伤痕、由于发抖而牙齿相击作响的小男孩。战争毁灭了伊凡这一代人的童年。伊凡饱经风霜,变得早熟和深沉,他已经失去了儿童的纯真和信念,心灵严重的扭曲,只有在梦境中他才恢复了对生活的光明的概念。在梦中,伊凡是作为一个自由的、完整的人而存在的,他与大自然的美和人的情感的美以及整个美好的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而在现实中,伊凡仅仅是作为一个复仇者,作为一个武器而存在着。只有当伊凡按照他自己所理解的那样报了仇之后,他的心才会平静下来。《伊凡的童年》的激情是悲切的,伊凡的死被描绘成人类的灾难。片中,塔尔柯夫斯基本人的观点表现得极为明确而活跃。因而,《伊凡的童年》属于当时在西方兴起的“作者电影”的范例,影片无论就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来说都是一部杰作。

虎口脱险

导演 杰拉尔·乌里

编剧 杰拉尔·乌里

达妮埃尔·汤普森

主演 布尔维尔

路易·德·菲耐斯

玛丽·杜布瓦剧情介绍“二战”期间,英国轰炸中队第一先遣队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一架飞机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几个机上人员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但他们分别降落在被德军占领的法国首都巴黎市内不同地点。

德军展开了全市大搜捕,大胡子中队长雷金纳德被动物园管理员所救。

而另外两名士兵,也分别在油漆匠奥古斯德(布尔维尔饰)和乐队指挥斯塔尼斯拉斯(路易·德·菲耐斯饰)的帮助下掩藏好了。

即便德军展开了全城的搜索,油漆匠、指挥和中队长还是在浴室顺利地会面,几经辗转,英国士兵终于接上了头。几个原本并不认识的人,就这样结成了生死同盟,与敌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生死游戏。同时,也闹出了不少温情的笑话。他们用微薄的力量对抗严酷德军,险相迭生,滑稽搞笑,为了逃出虎口,共同战斗。最终,油漆匠,乐队指挥和飞行员们一起飞向了法国维希政府统治区的安全地带。

画外之音1966年,是人类近代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组织;那一年,中国正在经历一次风雨飘摇;那一年,列侬宣称“披头士乐队比耶稣更加流行”;那一年,法国银幕上出现了一部将被永远记入史册的卖座喜剧片。1700多万的入场人次令它成为当之无愧的法国影史票房冠军,直到1998年,才有《泰坦尼克号》以2000万的人次刷新了它保持三十多年的纪录,但它仍是法国影片的票房纪录保持者,直至今日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时,这部影片的中译本也可视为中国译配电影中的巅峰之作,上译厂的老艺术家们对影片台词所做的二次创作,只可用绝顶精彩来形容,相信很多观众都能大段大段地背诵片中的精彩对白。1966年5月16日,在8个月的前期筹备之后,影片开拍,剧组上下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没有人有过拍摄一部如此昂贵的电影的经验,当时的1400万法郎,将通胀率计算在内换算成今天的货币要接近1000万欧元,这在今天的法国影坛也是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制作,更不用说当年了。此外,在1966年,沦陷题材仍属于喜剧片的禁区,之前从没人敢在大银幕上拿它开玩笑,以至于在拍摄期间,《虎口脱险》的对外宣传打的都是“一部艺术实验电影”的旗号。下里巴人的油漆匠和阳春白雪的大乐队指挥,本来是毫无关系、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阶层的代表,但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或者,更确切地说,在导演乌里的精心安排下,他们走到了一起,因为不同的个性发生种种冲撞,产生各种笑料,最终又因为共同的目标而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成为朋友。从这一点来说,《虎口脱险》也是一部关于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颠沛流离命运的影片。《虎口脱险》的价值还体现在它也是乌里、路易·德·菲耐斯、布尔维尔三人组合的最后一次合作,当然,在当初拍摄的时候,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一点。1969年,乌里又为布尔维尔拍摄了《大脑》,但他的搭档却是让-保罗·贝尔蒙多。1970年9月23日,布尔维尔因多发性髓瘤去世。1971年,乌里为德·菲耐斯拍摄了《疯狂的贵族》,原本为布尔维尔所准备的仆人一角只得由伊夫·蒙当取代。1973年,在为布尔维尔追颁荣誉勋章的大会上,德·菲耐斯发表了一篇满怀深情的致词,追忆自己的好友和工作伙伴。10年之后,德·菲耐斯也永远地离开了深爱着他的全球影迷。丹尼尔·汤普森的父亲杰拉尔·乌里,1919年出生在巴黎一知识分子家庭,17岁时他决心当演员,在法国国家戏剧学院500选5人的新生招考中脱颖而出。毕业后,他活跃在话剧舞台和大银幕上。正当事业蒸蒸日上时,“二战”爆发,有着犹太血统的他为逃脱盖世太保的追捕,被迫带着自己的奶奶、母亲和已怀孕的妻子逃到瑞士,在日内瓦偷偷地继续表演事业,这一经历可以在他日后的作品《王中王》中找到影子。“二战”结束后,乌里开始尝试剧本写作,1960年改行当导演,但他的前三部电影反响平平,年近半百的杰拉尔·乌里郁闷彷徨。一天,在与片场一位跑龙套的小配角聊天时的一句话,让他突然顿悟,“你实际上是个喜剧片作者,只有承认这点,你才能真正地表现出你自己。”说这句话的是他的朋友路易·德·菲耐斯(《虎口脱险》中指挥家扮演者)。乌里继而转攻喜剧片,1964年他自编自导的《暗渡陈仓》大获成功,主演是当时红透半边天的喜剧名角布尔维尔和“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德·菲耐斯,“黄金三角”组合由此形成。1966年5月,经过8个月筹备,《虎口脱险》正式开机。1400万法郎的投资令该片成为当时法国电影史上最昂贵的电影。《虎口脱险》在宣传上打出“一部艺术实验电影”旗号,影片拍摄精益求精。拍摄油漆桶溅到德国军官身上那场戏时,道剧组用炼乳代替白油漆,这段戏共拍了12条才过关。每条拍完后后,军服还要送去蒸汽熨烫,仅为这个镜头就花了3万法郎!对细节的苛求最终保证了影片的巨大成功。对导演乌里来说,最大的难题是布尔维尔和德·菲耐斯的对手戏,他在回忆录中记载:“有的演员是那种上来第一条就发挥很好的,就像布尔维尔,你反复越多,他的感觉反而越差,而德·菲耐斯恰恰相反。于是两人一个越演越糟,另一个却越演越好。幸好这种状况没持续很久,在互相了解后,他们各自都作了些调节,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德·菲耐斯指挥大乐队的那场戏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学好指挥,他事先接受了专门培训。不过实拍那天,当他真的站在一百多名专业乐师面前时仍感到一丝怯场。当《匈牙利进行曲》乐声响起,他立刻投入角色。乌里在回忆录中写道:“他的动作潇洒自信,丝毫没有落后于乐声,他像真正指挥那样带领乐队演奏。一曲终了,他向乐队鞠躬致意,所有乐师自发地全体起立为他喝彩。这时德·菲耐斯转过身,我看见了他眼中的泪光,我也一样。”1966年12月,《虎口脱险》在香榭丽舍高蒙影院举行首映式。电影放毕,剧组上下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无数观众涌过来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从第一排座位走到到放映厅出口的14节台阶,他们足足用了30分钟。随后,法国观众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来迎接这部杰作。该片接着在意大利、比利时、英国、德国等连连打破票房纪录,横扫欧洲,风靡全球。《虎口脱险》诞生16年后,该片终于来到中国。1982年7月,《虎口脱险》经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译制在国内放映,万人空巷。据该片的译制导演苏秀回忆,影片中土耳其浴室接头那场戏哼唱了一段被影迷传唱的小调:“鸳鸯茶、鸳鸯品,你爱我、我爱你……”但原文中歌词“Teafortwo”最初被译为“情侣茶”,虽然意思不错,但怎么唱怎么别扭,老厂长陈叙一回家想了半天,第二天到厂里把“情侣茶”改成“鸳鸯茶”。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这部译制片在配音艺术上的精益求精,《虎口脱险》也因此成为中国电影配音标杆之作。法国喜剧大师路易·德·菲耐斯与演技派明星布尔维尔配合杰拉尔·乌里天才的编导手法,使影片成为世界公认的喜剧经典之作。本片是最著名的有关“二战”的喜剧电影,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欢乐,其中主演路易·德·菲耐斯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著名的喜剧明星,他的喜剧天赋和在影片中精湛的表演使得《虎口脱险》曾在法国创下票房收入过亿的记录,成为法国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虎口脱险》令德·菲耐斯一夜成名,影片连续9周占据法国票房榜冠军。影院为招揽观众,纷纷拿出德·菲耐斯的旧作重映,哪怕是那些他担任小配角的老电影。德·菲耐斯从“跑龙套的”变成喜剧之王,此后又接连拍摄了《疯狂的贵族》、《警察的故事》系列等许多喜剧经典。这是真正的喜剧艺术,天生被赋予浓厚的幽默感的法国人为我们奉献了永远的精神大餐。这是一部喜剧片,也是一部战争片,但是我们看完整部电影却没有看到一个人死去,即使是被那个斗鸡眼的德国机枪手打下来的自家飞行员,最后出现的身影也是飘摇的降落伞。战争很残酷,但是认识战争未必需要残酷的画面。影片在中国获得的巨大成功,除影片本身的魅力外,还要归功于完美的译制。这部影片的中译版诞生于中国译制片的黄金时代,上译厂尚华为“指挥先生”配音,于鼎传神地演绎了“油漆匠”,而“纳粹将军”童自荣、“修道院嬷嬷”丁建华、“动物园管理员”乔榛……阵容强大。

碧血蓝勋

导演 约翰·古勒米

编剧 Jack Hunter

本·巴尔兹曼

主演 乔治·佩帕德

詹姆斯·梅森

乌苏拉·安德丝

杰瑞米·坎普所获奖项英国电影学院奖1967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最佳摄影(彩色片)提名剧情介绍

1918年,德军在英法前线正战事吃紧的时候,毕业于104飞行学校、只有过两年陆军经历的什塔赫尔中尉来到了威利上尉的飞行中队。虽然出身卑微,但视荣誉高于生命的他在第一次执行攻击任务中就击落英军飞机一架,只是被击落的飞机没有得到陆军的确认,什塔赫尔的首功遭到了包括威利在内的所有队员的怀疑。而真正和威利结下恩怨,是在什塔赫尔迫降一架英军战斗机时,开枪打死了企图反抗的僚机射手,却被威利指责成用血腥的手段对付无助的敌人。

威利上尉与什塔赫尔为难,实则出于对什塔赫尔直逼自己战功的妒忌。但什塔赫尔的战功并没有因为威利的妒忌而停止不前。相反,什塔赫尔击落的飞机数逐渐追上了威利上尉,由此而获得最高荣誉——空军蓝色勋章的战功:击落敌机二十架。为此,什塔赫尔凭借其英勇和战功受到了空军将军以及柏林方面的褒奖,并被当做英雄人物在德国民众中广泛宣传。这期间,什塔赫尔与空军将军的年轻夫人结识后还产生了一段暧昧关系。

什塔赫尔作为帝国英雄从柏林返回中队后,威利上尉的妒忌达到了顶点。不幸的是,在威利自己挑起的飞行技术较量中,威利坠机身亡。威利的死让接任的奥托上尉决定把什塔赫尔送上军事法庭追究责任。而空军将军接到报告后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什塔赫尔因击落飞机二十架而被授予蓝色勋章那天,陆军元帅得到关于威利事件的报告后下令把什塔赫尔逮捕起来。为了维护空军的骄傲和保全什塔赫尔个人的荣誉,将军把什塔赫尔送上了明知存在着严重缺陷的新型战机,而他再也没有活着回来。

画外之音影片中的什塔赫尔的原型来源于“一战”时期德国最伟大的王牌飞行员之一——布尔克,为此他获得了蓝马克思勋章。他在空军中的成长经历为以后驾驶福克E.I战斗机获得击落数最多的王牌——“红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提供了榜样。布尔克生前是德空军贾斯塔2中队的指挥官。由此他成为了德军年轻飞行员们的偶像。甚至法国政府还因为他曾经挽救过一名法国落水儿童而授予其勋章。随着德军攻势的前移,布尔克所在的贾斯塔中队移驻凡尔登地区执行战场侦察和轰炸任务。3月13日,布尔克遭遇了Vision机群。敌机快速地旋转规避布尔克的追击并躲入一片云中。当它钻出云层后立即被布尔克发现并击中。通常情况下,飞行员们都不同情被他们所击中的对手,但是布尔克看着Voisin被击中后的惨状却忍不住惊骇起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布尔克击落了3架法曼式战斗机,战绩提升至13架。同时他和好友殷麦曼之间的友谊竞赛直到1916年6月殷麦曼获得15架战绩后被击落身亡而结束。布尔克和他的队员们组成了数目庞大并具有良好作战效果的“马戏团”式空中编队。联军开始无法应对德国人的这种新式战术,大量的飞机被击落。因此布尔克的击落数量很快上升至40架之多。同时布尔克开始关心他的击落战绩。他解释说:“战场上的事情过于复杂,总是交错在一起,它并不会阻碍我取得更大的胜利。”他开始着重训练新人,作为一名好教官,他把最好、最实用的战斗经验、技巧都传授给新手飞行员。他把自己在战斗中的心得都编入小册子,并在德军空军基地里散发。依靠着布尔克这些心得,德军组建了更多新的贾斯塔中队。1916年10月28日,布尔克率领冯、里希霍夫曼、欧文、勃姆等6名才华横溢的飞行员驾Albatroses式战斗机前往攻击D.H2s机群。空中,欧文的飞机碰上了布尔克的飞机,他的机翼碰上了布尔克的上机翼。布尔克的机翼严重损坏,失去平衡后,飞机快速坠地,欧文安全迫降。此后欧文又继续作战最终以24架击落战绩获颁Pour le Mérite勋章。且不说战争中英雄人物的正义与否,仅就影片中激烈的战争场面、惊心动魄的飞行表演和坚韧独特的人物个性都给观众奉上了上佳的视觉享受。影片的主演乔治·佩帕德曾在《蒂凡尼的早餐》中和美国著名性感女星奥黛丽·赫本有过精彩的合作,而其参加主演的《月亮河》则荣获第34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

十二金刚

导演 罗伯特·阿尔德里奇

编剧 E.M.Nathanson

Nunnally Johnson

Lukas Heller

主演 李·马文

主演 欧内恩斯特·博格宁

查尔斯·布朗森

吉米·布朗

约翰·卡萨维兹剧情介绍

美军为了消灭德军将领,莱斯明少校奉命挑选12位犯了军法的重刑犯来执行任务,但他们一个个叛逆不羁,莱斯明的死对头布立德上校偏偏看他们不顺眼,在双方对决里莱斯明的囚犯以寡敌众打败了布立德的大军,也保住了这次任务。最后虽然他们成功地完成目标,歼灭了敌人将领,但他们却死伤惨重……

画外之音《十二金刚》,美国战争题材电影,又名“决死突击队”。讲述了“二战”时期的故事。本片导演罗伯特·阿尔德里奇早在Nathanson的同名小说尚未成形之时就希望取得改编权,但最终米高梅公司在1963年成功获得了改编权,小说于1965年出版,并成为当年的畅销书。《十二金刚》属于那种可以带给观众享受的电影,没有负载其他多余的元素,有的只是纯粹的娱乐。其实,在“二战”题材的电影中加入幽默的元素是件很容易导致争议的做法,因为那样可能会引起真实生活中在战争中服役过以及死亡人员亲属的反感和抵制。但这一点导演罗伯特·阿尔德里奇做到了,给我们带来了他电影生涯中最为闪亮的作品。影片的前半段以喜剧成分来展现人物性格、集结、训练、惹是生非、捉弄上司的情节。虽然,情景似曾相识,但依旧让观众看得趣味十足。严格来说,前半段过于冗长,让人有些审美疲劳,当然如果你就喜欢此类“恶搞”,则另当别论。影片的后半段风格为之一变,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盟军敢死队”式的任务,每位队员都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导演罗伯特·阿尔德里奇在常规的战斗场面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调度能力,12条好汉大显神通,激动火爆的场面在惨烈之中透着悲壮,看得激动不已、手心攥汗。影片中的法式城堡是特别为影片拍摄建造而成,共动用了85名工匠,横跨240英尺,高50英尺,成为最大的影片布景之一。园艺师在其周围栽种了5400平方码的石南花、400株蕨类植物、450株灌木和6棵垂柳。按照剧情需要,城堡要被炸毁,但这座城堡建造得异常坚固,以至需要70吨炸药,而且城堡的部分区域需要用软木和塑料重建。影片中演员李·马文、Telly Savalas、查尔斯·布朗森、欧内恩斯特·博格宁、Clint Walker都在“二战”期间服役。影片中硬汉猛男如云。其中,约翰·韦恩是扮演约翰·李斯曼少校的最初人选,但他因要出演1968年的《绿色贝雷帽》而放弃。唐纳·萨瑟兰是最后被确定的演员,因为原定演员认为其要扮演的角色有损于他的形象。硬汉李·马文看上去和那种铁面心肠,能给德国人苦头吃的铁腕军官毫无二致。

不列颠之战

导演 盖伊·汉密尔顿

编剧 Wilfred Greatorex

James Kennaway

主演 迈克尔·凯恩

尤尔根斯·库尔特

罗伯特·肖剧情介绍

1940年,法国战场大势已去,英军只得退守本土,不列颠之战随即展开。纳粹空军发动了猛烈攻势,缺乏空战经验的英国空军收效甚微,在柏林意外遭到空袭后,希特勒下令要将伦敦夷为平地……

1940年初,在德国攻占法国前夕,瑞士里克特男爵向英国大使大卫·凯利建议采取和平态度,因为抵抗纳粹无异于以卵击石,而凯利拒绝接受他的建议,并宣称英国将抗战到底。与此同时,英国皇家空军上将道丁已经察觉到一场大战迫在眉睫,他需要更多的飞机和飞行员,不愿在欧洲大陆分散兵力。不久之后,丘吉尔首相宣布大不列颠之战正式开战。

为保卫英国,皇家空军立即全力展开准备工作,以投入铭记史册的空中战役。事实证明,经过速成训练的年轻飞行员收效甚微、损失惨重,因为他们没有实战经验,无法抵御心狠手辣的德国对手。随着德国空军奔袭皇家空军机场,盟军开始反击。戈林下令实施“鹰日”行动,纳粹丧心病狂的空袭由此达到高潮。由于德军的疏忽大意,皇家空军战机侥幸轰炸了柏林,狂怒的希特勒命令将伦敦夷为平地……

画外之音《不列颠之战》影片以“二战”时期著名战役“不列颠之战”为题材,介绍了“二战”期间,英德空军在英伦上空上演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1940年6月,法西斯德国军队席卷西欧。英国驻欧远征军败退敦刻尔克。英军虽用“发电机计划”将军队撤回了本土,却丢失了全部重装备。英国皇家空军在法国上空与德国空军交战中亦损失了1000架以上的飞机。同年7月,希特勒制定了从海上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德国空军投入不列颠之战的飞机约2400架,其中轰炸机1285架,其主要基地位于法国东北部、西北部以及荷兰和挪威。这次战役迫使希特勒在没有把不列颠完全逐出战争之前,即先回头来对付苏联,重走两线作战的老路。本片在英国达克斯福德、德布登、北维尔德和霍金格取景拍摄,这些地点都曾参加大不列颠战役,为营造出“鹰日”的猛烈空袭,剧组炸毁了一座位于达克斯福德的“二战”机库。“二战”时期的轰炸机基地Bovingdon也出现在本片中。拍摄本片无疑需要大量“二战”时期战机,1965年9月,制片人哈利·萨尔兹曼和本杰明·菲斯与前轰炸机组指挥官哈米什·马哈迪上校取得联系,希望由他来寻找“二战”飞机并协商使用。最终,共有100架飞机出现在片中。在大不列颠之战期间,皇家空军使用的“喷火”式战斗机多为Mk I型,可到影片拍摄时,已经无法找到能飞的该型战机,于是制片方只好用9种不同型号的“喷火”式战斗机替代,为保持一致,剧组在机身上做出相应调整。制片方还使用了一架“喷火”式双座教练机作为拍摄平台,以从机群内部拍摄出真切的空战画面。加拿大人鲍勃·戴默特(Bob Diemert)修复出一架罕见的“飓风”XII型战斗机,并在片中亲自驾驶。在马哈迪的帮助下,制片方发现在英国还有109架“喷火”式战斗机,可最终只找到27架,而且只有12架能升空。马哈迪还联系到了6架“飓风”式战斗机,其中的3架仍可以飞行。拍摄完本片后,剧组将这些“二战”飞机保存下来,其中甚至还有一架难得一见的“喷火式”Mk II型战斗机。另外,影片主要的航拍平台是一架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在德军方面,制片方集合了32架CASA 2.111双引擎轰炸机,这种飞机由西班牙制造,是德国Heinkel He-111H-16轰炸机的变种。还有27架衍生于德国梅塞施密特Bf 109的Hispano Aviación HA-1112 M1L“Buchon”,这种同样由西班牙制造的战斗机与Bf 109Es非常相近,剧组加装了仿真机枪和航炮及机尾支柱,并去掉了圆形翼尖。在影片拍摄结束后,剧组将一架HA-1112赠送给德国联邦国防军空军博物馆,它被改装为梅塞施密特Bf 109 G-2,机身上还画有德国王牌飞行员古斯塔夫·荣德尔(Gustav Rodel)的徽章。《不列颠之战》为了在片中重现荣克87型“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剧组改装了两架Percival Proctor教练机,以伪装成半尺寸的斯图卡。在拍摄俯冲攻击场景时,剧组使用了无线电遥控的大型航模。另外,剧组还制作了Heinkel He-111轰炸机航模,以拍摄该型飞机在英吉利海峡上空被击毁的场景。除去作战飞机外,制片方还使用了两架荣克52型运输机。英国的恶劣天气向来举世闻名,为了呈现出1940年夏季万里无云的晴空,有些仰拍画面只能在西班牙取景,而俯拍画面则全都在云层之下拍摄。当时的伪装技术已经发展到难以从地面或天空的背景中分辨出飞机,所以剧组只好在可能的情况下将云团当做背景。影片开始不久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场景在西班牙的Huelva海滩拍摄,后来主创人员才得知那里是盟军实施“谍海浮尸”计划的地点,当时一具携带假文件的盟军军官尸体被冲上Huelva海滩,德军相信了文件内容,认为撒丁岛和希腊才是盟军的真正目标,不久后,盟军在西西里成功登陆。《不列颠之战》以其壮观的飞行场景著称,它的恢弘规模超越了以往任何一部电影,在随后的30多年间,很多电影及电视作品都选用了片中画面,制片方也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本片在当时是投入高达1300万美元的大制作,但最终却因票房惨淡而亏损了1000万。

雷玛根大桥

导演 约翰·古勒米

编剧 理查德·耶茨

约翰·古勒米

主演 Robert Vaughn

本·吉扎拉

Bo Hopkins剧情介绍

德军少校克罗泽奉命炸毁莱茵河上最后的一座大桥——雷玛根大桥。但德军第15集团军的75000名残兵还在莱茵河的西岸未过河,雷玛根大桥是他们唯一的撤退通道。为了拯救这75000名德军,克罗泽打算尽量拖延时间(当然实际原因是炸药迟迟未能运到)。美军前锋抵达时,克罗泽下令炸桥,然而由于运来的炸药是性能低劣的民用炸药,结果大桥安然无恙,于是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

本片是早期的一部以桥为核心的“二战”影片,战火已经烧到德国境内,德军的七万残兵在莱茵河的西岸。雷玛根大桥是最后一座桥梁,克罗泽少校受命炸桥,但是他为了救援那七万残兵和逃难的平民,坚持到最后一刻。美军前锋抵达,双方展开激战,克罗泽下令炸桥,硝烟散去,铁桥竟然奇迹般地仍然卧在莱茵河上。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克罗泽少校最后被党卫军军法处置,临死前他叼着烟卷仰天叹道:“谁是敌人?”片尾打出字幕,被双方反复争夺的这座雷玛根桥,在几天后自己崩塌了。影片开始部分美军装甲车辆行进的场面,导演和摄影师创造性地使用了超低空航拍,摄影机几乎掠着大地,跟随着滚滚铁流高低起伏地跃进,在视觉上很有冲击力。

那些镇守德国小镇、年老体弱的“人民风暴”队员,那独自在窗口向美军射击、被乱枪打穿的孩子——一位坚定的“希特勒青年团员”,那列车上满脸绝望的伤兵……德国当时已是兵败如山倒,连老人孩子都上了前线,这些情节在其他“二战”题材影片中表现得不多;片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军人形象,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当数那位英俊潇洒、足智多谋、喜欢摆弄精美烟盒的德国军官克罗泽少校,但他却是个地地道道的虚构人物!即便如此,他还是反映出了当时德国军人的尴尬处境——尤其是影片最后,克罗泽少校因为大桥失守被党卫军处决,临死前他叼着烟卷仰天叹道:“到底谁是我们的敌人啊?”令人心里为之一颤!

影片中被任命为尖刀部队的美军琼尼少校,他没有听取阿尔特尔曼中尉的劝告,鲁莽地窜入看似安静的农场,结果被德军的反坦克火箭毙命。对琼尼少校来说命令如山倒,一个命令就是义无反顾地去执行,不顾疲惫,永无休止地行军,要赶在敌人之前消灭他,他也没动动脑子,命令是什么,战争是什么,无论是下命令的长官,还是接受命令的部下,都没有任何解释。就这样许多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就在这毫无解释、没有道理的命令下死去了,毕竟都是人,阿尔特尔曼中尉就是这样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被残酷的战争慢慢吞噬生命。

最后阿尔特尔曼中尉在去消灭河中心驳船的德军任务中,他带去的三名战友都没有再回来,他再也受不了了,回到阵地后,又发现一个战友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不顾生命,蹿出战壕,往德军的枪火中走去。这时阿尔特尔曼积蓄的情感到了发泄的时候,爆发的时候,也是他的情感到了高潮。这里包含了他对战友的深深缅怀之情,他要报仇,他要追随战友一起去天国,他已经疯了。就在电影观众为他惋惜时,结果发生了啼笑皆非的一幕,德军扯起白旗投降了,阿尔特尔曼在迷茫中接受了德军官的投降。

一方面是对战友的深切缅怀,另一方面是反映战争的冷漠无情,纳粹元首希特勒甚至把未成年人也练习成战争的机器。美军第27装甲兵团攻占麦肯翰梅城镇,德军残兵都投降了,就在美军押着俘虏的时候,邪恶的战争熏黑了孩子的心灵,小孩把枪口对准了和平的人们,最后阿尔特尔曼中尉的战友安其罗把这个小孩击毙,安其罗走上去发现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痛苦得流下了眼泪。本该是个快乐的童年,但被纳粹毁了一生,甚至生命。

德军少校克罗泽是忠诚的纳粹主义跟随者,他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军官,无论是鼓励下面的士兵,还是战前动员工作都做得非常棒,只是跟错了对象。在炸桥未果,答应过的援兵又迟迟不见踪影时,他赶回去向布络克将军要援兵,但刚回去就被党卫军军法处置。

雷玛根大桥被美军占领,“如同一把手术刀,在德国人的莱茵河防线上切开了一道口子!”河对岸镇守厄尔波尔镇的100多名德军工兵发起了自杀式的冲锋,几乎全部阵亡!德军的大炮猛烈轰击大桥和美军架设的舟桥,甚至出动了当时刚刚研制成功的喷气式飞机来炸桥,后来还发射了11枚V1飞弹,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一切都没能奏效;与此同时,美军工兵夜以继日地拼命加固受损的桥身,保证大批步兵和坦克源源不断地挺进德国腹地。希特勒十分恼怒,下令把所有与雷玛根大桥失守有关联的人员,除一人外全部枪决!

到3月6日,美第六军攻占科隆,从而在荷兰的涅米根到科隆之间一百多英里的区域形成了盟军首尾呼应的连续战线。科隆以南,德第五装甲集团军面对的是美第一和第三军,后者正快速突破德军阵地。当攻占科隆以后,美军没有满足已有的胜利。击溃德第五装甲集团军后,如果继续穷追猛打,很可能在德军休整前就将它们包围。目前这是可行的。3月7日,美第七军从科隆出发向波恩发起进攻,美第三军则去夺取艾尔河上的桥梁。当天中午,美第七装甲师〔隶属美第三军〕的B战斗团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雷玛根地区莱茵河上的鲁登道夫铁桥还未被德军炸毁。要完整地夺取该桥,这可是天赐良机。因此,美第七装甲师向雷玛根扑去。下午,当美第七装甲师准备过桥时,对面的德军正要引爆炸桥,但未能成功,这样美第七装甲师成功地渡过了莱茵河,并建立了稳固的桥头堡。

画外之音影片《雷玛根大桥》是美国早期拍摄的一部关于“二战”时期的电影,它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战火已经蔓延到德国境内。为了阻止盟军的推进,行将战败的德国企图炸毁莱茵河上的所有桥梁,以凭借莱茵河这道天然屏障,作最后的挣扎。电影中的长镜头自有它的独到之处,其风格韵味日益被观众认可。长镜头以表现的场面层次和过程而见长,它不像短镜头,跳荡切割,人为“撞击”、渲染,而看不到场面的活动过程,这在早期的拍摄过程中被导演广泛应用。影片《雷玛根大桥》中使用的长镜头也是到处可见,如影片开头美军装甲车辆伴着轰轰的马达声行进的场面,摄影师创造性地使用了超低空航拍,摄影机几乎掠着大地,跟随着装甲铁流凹凸起伏地跃进,在视觉上很有强烈的冲击力,把电影观众一下子抛入了那残酷的年代,从而唤起电影观众,对战争的残酷性有个大致了解。影片《雷玛根大桥》属于早期拍摄的电影,场面不是很宏大,但大量应用了长角、广角来拍摄场面,增加了可观性,给电影观众带来了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如美军的装甲车带着滚滚尘土行使在乡间小道上,轰炸机轰炸大桥的时候,可以看到炸弹清楚的轨迹,大量烟火的爆炸场面,轰然倒塌的楼房、公寓建筑……美军占领麦肯翰梅城镇的至高点,因为这个至高点关系到雷玛根大桥是否可以占领。当阿尔特尔曼中尉打开窗户时,连绵的青山下,蓝蓝的天空,漂亮的莱茵河蜿蜒曲折,眼前的景色让一群美国大兵叹为观止,暂时忘却了战争的残酷,大家连连称赞。这些拍摄都给电影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作为具有视听和动态特征的综合性艺术,它的审美和反映社会风貌所释放的能量是巨大的。它旨在寓意深刻的,多层面、多角度、多元化的电影思想,所揭示的是客观本质的世界,这就是电影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雷玛根大桥》作为一部20世纪60年代的战争片,该有的元素都有了。剧情紧张,场面宏大,对阵双方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关于战争的思考无处不在……也许人们已习惯于现代好莱坞式的故事风格,少了一个由俊男靓女演绎的罗曼蒂克的爱情故事作主线,总觉得怅然若失吧。当然,为了尽可能达到扣人心弦的效果,本片还是在史实的基础上对细节做了很多加工。就真实历史而言,雷玛根大桥的失守并不那么具有决定意义,其过程也不像影片描述的那样千钧一发,紧张刺激。影片对德国军人的描写还是一如既往地充满了矛盾。为守卫大桥而殚精竭虑尽忠职守,并身先士卒,在几乎无兵可用的情况下仍凭借着难以想象的顽强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克罗泽少校,最后却只落得个被“自己人”解职并以违抗命令为由枪毙的下场,说明了西方国家对纳粹军官既敬畏又嘲讽的心态——无论你们有多厉害,终究是在助纣为虐逆天而行,最终只会害了自己!尽管如此,银幕中德国军人的那种形象总是让人陶醉不已。他们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无论输赢总是保持优雅;他们冷静沉着机智勇敢,无论胜败总是永不放弃。本片中的克罗泽少校其实是个虚构的人物,但其形象确实是纳粹将领的典型。影片最后的一幕令人难以忘怀。克罗泽被押出党卫军司令部执行枪决,临行前空中突然传来飞机轰鸣声。克罗泽举头望天,问行刑官:“Ours or theirs?”行刑官答道:“They are the enemy's planes, herr major.”克罗泽若有所思:“But who's the enemy?”对一个国家来说,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对于一个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的进步,就是来自于不断克服心中的欲望,不断克服人性中固有的“恶”。所以归根到底,要赢的只是自己。

20世纪70年代

巴顿将军

导演 弗兰克林·斯凡那

编剧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主演 乔治·C·斯科特

卡尔·莫尔登

詹姆斯·爱德华兹

迈克尔·贝茨所获奖项第43届奥斯卡 1970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剧情介绍

1943年,在北非,英美盟军遭到绰号叫“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元帅率领的德军反击,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结果英美盟军遭到惨败,陷入了困境。为了扭转战场形势,重振美军力量,美国当局派乔治·巴顿将军前往第二特种部队任司令官,有才华的布莱特雷少将为他的助手。

年逾50的巴顿,雄心勃勃,一上任就整顿军纪,命令伙房必须准时开饭,官兵服饰整齐,不准女人裸体画带进军营,还制订了极严格的训练计划。经过雷厉风行的整顿,巴顿部下的官兵们,一扫悲观畏战的情绪,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斗志昂扬、骁勇善战的部队。

不久,巴顿率领美军第二军,与德军隆美尔的军团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德军大败。巴顿部队乘胜追击,最后把残兵败将赶出了非洲战场。

1943年7月,巴顿又被派往第七集团军担任司令。他决定从西西里岛南部登陆进攻巴勒莫,让英军的蒙哥马利将军攻取赛罗可斯,以牵制该地的敌军。但计划遭到蒙哥马利的反对。于是美英联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出于双方面子的维护,其中包括蒙哥马利的情绪,就采纳了英方的作战计划,巴顿气愤异常,他不愿做英军部队的配角,但作为军人,他不得不服从命令。

1943年7月,英美联军分别在西西里岛南部和东部登陆。但由于德军防御主力的顽强抵抗,蒙哥马利部队无力攻破敌军防线,最高指挥部就命令巴顿管辖下的第二军让公路给英军前进,然而在德军猛烈炮火下让路,第二军伤亡很大,指挥部又命令停止前进,而巴顿还是全速行进,赶在蒙哥马利部队前面,攻克了敌军防线,后来巴顿在记者招待会上兴奋不已。

巴顿部队继续攻克墨西拿,但由于德炮火猛烈反击,也由于巴顿一意孤行的作战方案,部队推进迟缓,伤亡惨重。巴顿不得不亲自往前方侦查。在视察随军医院时,他动手打了一个懦弱的士兵,引起震惊,但士兵们还是服从命令,以惨重代价攻占了最后一个德军据点墨西拿。

巴顿赢得了“血胆将军”的美誉,但由于他对蒙哥马利态度不友好,以及粗暴殴打士兵,引起各方不满。在艾森豪威尔严令下,巴顿无奈地向各方公开道歉。可他的检讨仍然得不到别人的谅解,他被解除了军职。

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巴顿又被艾森豪威尔起用。但在这次战役中,巴顿只起声东击西的配角作用。他委屈、苦恼、愤恨。他利用公开场合之机,就把气出在俄国人身上。

不久,巴顿被任命为第三集团军司令。1944年6月6日,诺曼底战役打响。巴顿在阿登战役中,解除了巴斯托尼一地之围。正当他眼看就要取得个人和军事上的完全胜利之时,他的行动却受到了艾森豪威尔的约束。原来,艾森豪威尔出于政治上的压力,已决定优先照顾蒙哥马利的北方战线,并让俄国人进军占领布拉格,虽然巴顿已经深入到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了。

战争末期,巴顿因作战有功,胸前挂满勋章。德国投降后,在美、苏军队庆祝胜利的宴会上,巴顿竟然冷漠、仇视俄国人,并宣称希望和俄国人打仗,因为他认为美国人绝不能向俄国人示弱。

艾森豪威尔大为恼火,巴顿将军由第七集团军司令改任为虚有其名的所谓第十五集团军司令,从此结束了他的战争生涯。当巴顿离别他手下的同行时,他为这一不公正的决定感到忿忿不平。1945年12月,巴顿将军因车祸,与世长辞。

画外之音《巴顿将军》这部影片是美国导演福兰克林·斯凡那1970年以真人真事为依据的军事传记片。根据迪斯拉斯·法拉戈所著的《巴顿:磨难与胜利》和奥马尔·N·布莱德雷所著的《一个士兵的故事》两书内容所创作。编剧是当时年仅30岁的弗朗西斯·科波拉,他因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并由此走向了更大的成功。导演福兰克林·斯凡那在“二战”期间曾以海军中队长的身份参加了巴顿指挥的西西里岛登陆战,这种特殊经历使他在影片处理上显得游刃有余。扮演巴顿的演员乔治·斯科特在片中的表演堪称经典,他出神入化地塑造了这位桀骜不逊、威严傲慢的传奇将军。1999年12月,这位影坛硬汉在洛杉矶郊外的寓所悄然离世,整个好莱坞都为之陷入悲伤。此片是近十几年来,美国所拍摄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重要影片之一,是20世纪80年代曾在内地轰动一时的好莱坞经典巨片。虽然用意是“军方宣传片”,不过这部战争片要从归类来说却还是属于传记体,以“二战”为背景,传神地描绘出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暴戾的军神”——乔治·巴顿将军在“二战”期间的经历。影片有意把巴顿描绘成“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悲剧式的英雄”,也许正如编剧弗朗西斯·科波拉所说,“如果拍一部赞颂他的影片,那简直是笑话,但如果拍一部谴责他的影片,那谁也拍不成。”导演弗兰克林·斯凡那是一名退役陆军准将,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效命于乔治·C·马歇尔将军。为了拍摄关于巴顿的电影,他准备了20年。开场演说的大部分台词真的是引用自乔治·巴顿。但这些话不是他在一次演说中的,而是他多次讲话的一个综合版本。影片一开场,画面是一面美国星条旗,军鼓响起,一身戎装的巴顿,步上国旗前的讲台。镜头以略仰拍的方法,记录了长达6分钟的巴顿演说,台词多取自巴顿那篇著名的《美国军人最伟大》。演说中的巴顿,在台上走来走去,充满名将气魄。对于巴顿来说,他一生的宿命就在于战争。当战争结束了,他的人生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悲观,但他的浪漫主义、他的一点点大嘴巴甚至是对于世界和政治的冷嘲热讽,都和他的复古主义情怀一样,从来都不属于20世纪。一个属于16世纪的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却能够在20世纪最重要的世界大战中享受荣誉和成就,这本身就是上帝赐予的。乔治·巴顿将军是“二战”中美军一员智勇双全的悍将,曾先后率领第七、三集团军,长驱直入,所向披靡,为盟军战胜德意联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巴顿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都在为成为一名伟大的将领而作准备,最终如愿以偿。他的一生,呈现出十分鲜明的个人性格特点,并引起世人的不同评论。艾森豪威尔曾评论说:“在巴顿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障碍,他简直就像古代神话中的大力神,从不会被战争的重负所压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次战役中,没有任何一位高级将领有过像巴顿那样神奇的经历和惊人的战绩。”虽有如此战功,他却是个性矛盾的人,也曾因殴打患炮弹休克症的士兵而被媒体围攻甚至勒令道歉,然而在大多数人心中,他仍被认为是美国唯一能够打硬仗的指挥官。影片人物与情节基本上忠实于历史,主演乔治·斯科特(饰演巴顿)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并且因为拒绝领奖震惊世人。影片拍摄之初,乔治·斯科特感觉自己没有全部把握住角色巴顿的性格。他对导演弗兰克林·斯凡那深表歉意,因为自己没能完全意识到这个人物的复杂性。影片描写战争史实,但镜头几乎一直对准主角,巧妙地让人们从巴顿的威力中感受德军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开场戏——在美国国旗撑满银幕的背景下,主人公做了长达6分钟的开场独白。这是高难度的反传统处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巴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毁誉参半的经历,包括殴打士兵、发表不慎重的政治言论等都得到了如实的反映。它把巴顿将军塑造成一个既高大雄伟、又具体实在的艺术形象,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点”;不仅功勋垂世,而且“劣迹”昭彰。《巴顿将军》在摄影上运用高级宽银幕技术,使影片的画面显得相当漂亮,许多巨大场面拍摄清晰而集中,其中沙漠里的战斗和巴顿将军在隆冬越过法国的场面,格外令人赞叹。影片的战争场面宏伟壮观:北非沙漠里,遍地砂砾,怪石嶙峋;银装素裹的草原,硝烟弥漫,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导演还借助于综合的移动镜头完成了由点到面的空间展示,先用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局部造成突出的效果——战争的残酷性,然后再让观众带着这个由局部造成的强烈的印象,去领会场战争的规模。影片中坦克战场上,巴顿将军的军队使用的是过时的WW2 M-24轻型(Chaffee)坦克。然而德军用的是战后美国的M-60巴顿(Patton)坦克。这在某种程度上好像是一种讽刺,把M-60命名为“巴顿”。据说本片是尼克松最喜欢的影片,尼克松的通讯联络处长赫布·克莱因说:“这部电影他看过好几遍,还做了评论,他很钦佩巴顿。”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导演 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

编剧 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

主演 Yelena Drapeko

Yekaterina Markova

Olga Ostroumova所获奖项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全苏电影节大奖列宁奖剧情介绍

1942年5月,在一个171火车站附近的村落中,准尉瓦斯科夫“无奈”接受了上级指派带领两个班20人驻扎在此要地,他们的任务就是守住要地。在171火车站一带,能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下保持完整无缺的,如今只剩12户人家,一个消防棚,以及一座又矮又长、本世纪初用圆石砌成的仓库了。水塔在上一次空袭中倒塌了,往来的火车已不再停留此地。虽然德寇停止了轰炸,但敌机仍每天在车站上空盘旋骚扰。指挥部为了应变于万一,依然在这里配备了两挺四管高射机枪。

1942年正值德国法西斯攻击最凶猛的时候,171车站以西,敌我双方掘壕深达两米,终于展开了阵地战(每逢潮湿的夜晚,打那儿不断传来隆隆的炮声);东边,德寇夜以继日地轰炸着运河及穆尔斯曼克铁路;北面,双方为争夺海路而进行激战;南方,被围困的列宁格勒仍坚持着浴血战斗。而这里简直成了士兵们的疗养胜地。由于无聊和寂静,他们简直是泡过澡堂子一样,浑身松软无力;更何况那12户人家里,想方设法酿造私酒的小娘儿们、小寡妇还真大有人在。这伙士兵初来此地,头三天先吃饱睡足,摸清情况;到了第四天,开始闯家进户去吃生日酒。自此以后,当地上等私酒那股子浓郁的香味,在车站上空就再也吹散不尽了。

准尉瓦斯科夫阴沉着脸看着士兵们实在是不像样,于是不断地上报,请求换一批“不喝酒、不骚扰女人的士兵过来”,等到报告递到第十份,上级照例先对瓦斯科夫劈头盖脸臭训一通,然后再撤走那半排寻欢作乐得晕头转向的士兵。这以后,军运指挥员可以凑凑合合地对付上个把星期,然后又重复了老一套。弄到后来,准尉只好把从前的报告重抄一遍,只需要换一下数字和姓名就成了。“你简直在胡闹!”少校接到一份又一份的报告,只得亲自赶来,火冒三丈:“成天打起什么报告来了!你不像个指挥员,倒成了耍笔杆子的了……”“请您派一些不爱喝酒的人来。”瓦斯科夫一再重复,尽管他每逢遇到一个大嗓门的上级都有点发憷,可是仍旧像个教堂工友似的,嘴里嘟嘟哝哝地:“找点不爱喝酒,还有……关于女性的问题,也请考虑一下。”“要派些老神父来?”“您心里明白。”准尉小心翼冀地回答。“好吧,瓦斯科夫……”一向严厉的少校勃然大怒,“就给你派些不爱喝酒的来,女人的问题也会适当考虑。不过,你可要小心,准尉,假如你连这批士兵也应付不了……”“是。”军运指挥员瓦斯科夫呆头呆脑地答应着。

少校临行时带走了那些经不起诱惑的高射机枪手,并且再次答应瓦斯科夫,一定会派些见了裙子和私酒扭头就跑,而且跑得比准尉自己还快的战士来。结果,似乎答应的请求并不好实现,可就在三日后一个早晨,女房东就跟他说,高射机枪手到了。这回可把瓦斯科夫真吓傻啦:门外站着两列睡眼惺忪的姑娘。起初,准尉还以为自己睡糊涂了,使劲眨巴眨巴眼睛,定睛一看,这些个战士的军装上某个部位确实是高高地耸起着,这在操典上可没有明文许可,而且那些船形帽下还公然露出了不同颜色、不同发型的绺绺鬈发。带队的一个女兵,一副干巴巴的嗓音,报告说:“准尉同志,副排长基里亚诺娃中士向您报告:高射机枪独立营五连三排一班、二班前来换防,听候您的命令。”

自此,瓦斯科夫准尉带领两个班的女高射机枪手驻扎在171车站旁的村子里,车站周围是战略要地,敌机经常来轰炸或骚扰。一天,班长丽达在邻近的树林里发现了空降的德军。于是,瓦斯科夫带领一支由丽达、冉妮娅、丽萨、迦尔卡、索妮雅等5个姑娘组成的小分队到林中搜捕德军。在与敌人交战中,姑娘们一个个牺牲了。班长丽达受了重伤后不想拖累瓦斯科夫,她托付瓦斯科夫去找她儿子,随即开枪自杀。瓦斯科夫满腔仇恨地直捣德军在林中的扎营地,他缴了敌人的械,押着4个德军俘虏朝驻地走去。途中,他见到了以少校为首的援兵迎面奔来,欣慰地因伤口流血过多而晕倒了。

许多年之后,已白发苍苍,左手截去后安上假手的瓦斯科夫带着已成长为青年军官的丽达的儿子来到当年战斗过的树林里,找到了当年这5个女兵的坟墓,给她们立了一块大理石的墓碑。一些没有经历过战争,到当地来旅游的欢乐的年轻人,不由自主地对着墓碑肃立致敬。战争本来不该是姑娘们的事,姑娘们应该和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但是,受诅咒的法西斯逼着一些柔弱的姑娘们在战争中失去了青春和生命。当她们美好的生命被一条条撕扯的时候,我们的心在一块一块地破碎,散落一地,最后再也黏合不到一起了。原本的她们也像正常姑娘一样憧憬美好的爱情,害怕战争,可为了自己的家园不被外族人入侵,她们都得勇敢、果敢,实在令人钦佩。

画外之音“请您派一些不爱喝酒的人来。”“好吧,瓦斯科夫……就给你派些不爱喝酒的来,女人的问题也会适当考虑。不过,你可要小心,准尉,假如你连这批士兵也应付不了……”这是女兵到来前的序幕,谁也没想到上级会派一群女兵来把守这块要地。但在战争面前,似乎这一切都很正常。作家鲍·瓦西里耶夫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了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说发表后,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相继被改编成了话剧和歌剧。影片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只是表现了一场局部战。影片采用了鲜明对比的表现手法。导演用一组虚幻的彩色画面来表现女机枪手们曾经有过或可能会有的爱情和幸福,又用另一组严峻的黑白画面来表现女战士们现实的战斗生活。两组画面交替出现,使观众认识到:如果没有法西斯的侵略战争,这些姑娘们的生活该是多么美好,残酷的德军使她们的生活完全变了样子。影片谴责战争与人类文明、个人幸福绝不相容。影片中,回忆与现实这两组画面的汇合,既表现了女主人公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又歌颂了她们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影片的感人力量主要来自它的真实性。小说作者鲍·瓦西里耶夫、导演斯·罗斯托茨基、摄影师维·舒姆斯基都参加过卫国战争,他们对战争有真切的感受。1992年春,导演斯·罗斯托茨基到北京电影学院讲课时,曾说,像他这样1922年出生的人,经历过这次战争的,只有3%的幸存者,他是这3%的幸运儿,但他失去了一条腿,后来安上了假肢,是二等残废军人。战后他才从事电影事业,他拍摄的影片有《土地与人们》、《临风而立》、《等到星期一》等,他曾任第2届(1995年)上海国际电影评委,又作为嘉宾参加了第3届(1997年)上海国际电影节。2003年10月,央视有关人员专程赴俄罗斯采访了瓦西里耶夫,已经80高龄的瓦西里耶夫听说中国要把他的小说搬上荧屏非常兴奋,同时表示“非常希望能够再去中国一趟”。在进行后期制作时,剧组将所拍摄的瓦西里耶夫的生活、回忆等内容放在了剧中,并运用画外音等表达反对战争、祈求和平的主题。通过本片,导演斯·罗斯托茨基发掘了一批新演员,这批扮演女战士的青年女演员虽然没有参加过卫国战争,但在亲自参加过战争的原作者兼编剧、导演和摄影师的启发帮助下,她们感受到了卫国战争的气氛,面对残酷的战争,他们为保卫国土,可牺牲爱情,可别家离子,可以生命为代价的浪漫主义情怀和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真实地再现了她们上辈人的形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