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新闻学院714新闻传播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1 16:56:27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714新闻传播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714新闻传播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试读:

1999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附文字版试题:

复旦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与传播理论

一、填空(每格1分)

1.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主要是由_______决定的。

2.以办报方针分,报纸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众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受众接触信息、通常会产生选择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

1.舆论

2.新闻体制

3.拉斯韦尔的5W模式

4.两级传播(二段流程)

三、简答题(每题6分)

1.新闻与宣传有何关系?

2.如何理解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3.媒介社会责任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4.麦克卢汉理论要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15分)

1.简述人类社会新闻传播媒介的演变过程,阐明现在新闻事业产生的重大意义

2.结合中国当前社会现实,论述受众在新闻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3.美国有关传播效果的研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举例说明其主要成果对中国当前大众传媒时间实践的意义。

2000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理论考研真题(部分)

复旦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与传播理论

一、填空

抱歉,本部分没有试题。

二、名词解释(20分)

1.软新闻和硬新闻

2.合理想象

3.沉默的螺旋

4.议程设置

5.新闻学

三、简答题(20分)

1.非语言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2.生产力的发展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四、论述(50分)

1.现代报纸进入市场展开竞争,对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有无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如果有,是什么?

2.论述从自由主义传播理论发展到社会责任理论的过程,这一过程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无积极意义?如果有,请说明。

2001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附文字版试题:

复旦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传播理论

一、填空(10分)

1.受众的特征_______。

2.宣传的三要素_______。

3.传播学里的四种调查方法_______。

二、名词解释(20分)

1.把关人

2.接近权

3.新闻选择

4.舆论

5.硬新闻

三、简答题(20分)

1.简述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

2.简述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及其在媒体中的运用。

四、论述题(50分)

1.新闻媒介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媒介在影响舆论中的作用。

2.试述因特网的兴起对传统传播学理论的冲击和影响,如何面对因此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2002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附文字版试题:

复旦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传播理论

一、填空(10分)

1.舆论的特点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播学的三大分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传播结构(过程)研究的主要模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理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20分)

1.硬新闻

2.新闻体制

3.宣传

4.媒介即讯息

5.实地调查法

三、简答题(20分)

1.怎样理解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

2.何谓“两个环境”理论?试概述其要点。

四、论述题(50分)

1.何谓受众的细分?当前我国的新闻媒介该如何应对受众的分层化趋向?

2.关于信息流程的研究有哪些主要成果?试联系新闻媒介工作实际,简述其启迪意义。

2003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参考答案:

复旦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7个×5分)

1.媒介即讯息

答:媒介即讯息是指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换言之,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变革。这是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麦克卢汉认为,传统上把媒介与讯息区分开,是十分勉强的。传播媒介真正传递的是媒介的特性,媒介本身就是传播内容,内容也是一种媒介。因此说媒介即讯息。

2.弱效果理论

答:弱效果理论又称为有限效果论、弱效果论或最低效果法则。弱效果理论是发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种传播效果理论,这一效果理论是对早期“枪弹论”的一种否定,它认为,传播活动是传受互动的过程,受众不是应声而倒的靶子。大众媒介的效果由于媒介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大受影响。媒介不是影响受众的唯一因素。大众媒介透过舆论领袖等许多中介,在其他因素影响下发挥作用,因而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度的。弱效果论在纠正机械的“枪弹论”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又在某种意义上低估了传播的影响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黄远生的四能

答:黄远生是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中最杰出的代表,被戈公振先生称为“报界之奇才”。他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在新闻思想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四能”说,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黄远生本人正是实践这“四能”的模范。

4.时务体

答:时务体是维新派在报刊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报刊论说文体,是适应当时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要求的产物。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是《时务报》上粱启超等人的论说,最先引起文坛的注意,故名为“时务文体”,也被称为“新文体”或“报章文体”。时务文体的特点是灵活自由,不受古文羁绊,浅显流畅,感情充沛,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

5.热血日报

答:1925年,共产党为了加强在五卅运动中的宣传鼓动,特别在上海办了《热血日报》,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它是4开4版的通俗政治小报,具有通俗化群众化的特色。瞿秋白担任主编。①《热血日报》以大量篇幅披露了“五卅惨案”的真相,揭露了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事实真相;②发表社论抨击封建军阀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罪行;③同时对大资产阶级的动摇妥协言论和背叛行为,也给予了深刻的批判。该报在报道和宣传五卅运动,影响舆论,鼓动工人阶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6.劳动界

答:《劳动界》是中国第一批工人报刊之一,是由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8月15日创办的周刊。该刊的宗旨是“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它用浅显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向工人介绍劳动创造价值和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它还以十月革命后的俄国为榜样,鼓动工人阶级联合起来,为改变受压迫地位斗争,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

7.新闻真实性

答: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忠实于客观实际的性质和程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衡量一切新闻价值的首要标准。真实性含义的基本要点就是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同客观事实相符合,具体三个方面的要求:细节准确真实;新闻报道的事实和客观的事实总体要一致;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二、简答题(4个×10分)

1.某航空公司一飞机失事,若你是《人民日报》;《申江服务导报》;《南方周末》记者,你将怎样组织报道重点且说出原因。

答:抱歉,本题没有提供答案。

2.传播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的异同。以及由此看出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答:模式是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是对现实的一种同构或预期。模式按所用符号可以分为文字模式、图表模式、数学模式三类,按模式作用可以分为结构性模式和功能性模式两种。传播模式基本都是利用文字和图表构成的功能性模式。传播模式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1)传播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的不同点:

①线性模式把传播视为单向流动的过程,拉斯韦尔的5W模式是典型的线性模式。线性模式揭示了传播的基本要素,但未能在模式中更多的顾及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忽视了讯息的内容、传播的效果等等。

②控制论模式在线性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反馈的概念,把传播看成一个循环、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但是,这类模式仍然忽视了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③系统传播模式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传播放人一个宏观的社会背景中加以考察,并视之为整个社会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2)传播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的相同点:

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是传播模式研究过程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线性模式和控制论模式是对传播过程内部的微观认识,而社会系统模式是对传播过程外部关系的宏观认识。(3)通过三种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到,传播学的发展是由微观视角向宏观视角发展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逐渐摆脱简单化的过程。在系统模式下,对传播的研究必须综合考虑微观的和宏观的各种要素,在一个复杂多元的视角下考察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传播系统的运行。

3.清末的重要新闻法规。

答:1906年9月清廷宣布实行预备立宪后,随着清廷修律活动的加速,新闻立法工作也正式起步。自1906年至1911年五年内,清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大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或与新闻事业有关的、或含有调整与规范新闻事业条款的法律与法令。其中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法律主要有《大清印刷物件专律》、《报章应守规则》、《报馆暂行条规》、《大清报律》(后修订为《钦定报律》)等,含有调整与规范新闻事业条款、与新闻事业相关的法律主要有《钦定宪法大纲》,《违警律》、《清新刑律》、《电报总局传递新闻电报减收半价章程十条》、《重订收发电报办法及减价章程》、《著作权章程》等。这些法律、法令的创制与颁行,特别是《大清报律》等一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法律、法令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法律制度在封建统治的末年初步建成。清末法律制度的内容可以归纳为:(1)言论出版及新闻从业人员的自由权利:

1908年颁发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在其所附“臣民权利义务”一节中规定:“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它第一次在法律性文件中明确做出赋予国民以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规定,具有资产阶级法制的色彩。但是,清王朝由其封建专制本质所决定,不可能真正给予国民以言论出版的自由权利,因为国民具有的言论、出版等各项自由权利,首先被限制在法律范围之内,其次还得受皇帝的制约,皇帝具有“当紧急时,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的权利。(2)报刊创办的管理制度:

1906年制定的《大清印刷物件专律》规定:“京师特设一印刷注册总局,隶商部、巡警部,学部。所有关涉一切印刷及新闻记载等,均须在该局注册”。值得注意的是,《大清印刷物件专律》虽使用“注册”一词,但其本质是“审批”。1908年颁行的《大清报律》照抄照搬日本的新闻纸法,因而在报刊的创办这一问题上较前有所进步,由批准制改为注册登记制加保证金制,办理这一手续的部门也由巡警衙门改为行政部门。清廷将报刊创办的管理制度由批准制改为注册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同时又规定缴纳保证金的制度,使批准制的实际进步意义大打折扣。(3)报刊出版的管理制度:

①是报刊出版时须在报刊上标明发行出版人姓名、发行出版所地址的资料。

②是报刊样品须送呈有关管理部门查核。《大清报律》明确规定:“每日发行之报纸,应于发行前一日晚十二点以前;其月报,旬报、星期报等类,均应于发行前一日午十二点钟以前,送由该管巡警署或地方官署,随时查核,按律办理”。这一规定的本意是建立新闻事先审查制度,但因条件不成熟而未付诸实践,并为1911年1月修订颁行的《钦定报律》所否定。同年10月11日,清廷民政部通知各省督抚转饬各级地方当局,将当地出版的日报逐日寄送一份到部,备案存查。以上两项规定,完全是为了加强清廷对报业的控制。

③是实行更正制。《大清报律》规定:“报纸记载失实,经本人或关系人声请更正,或送登辨误书函,应即于次号照登。如辨误字数过原文二倍以上者,准照该报普通告白例,计字收费。更正及辨误书函,如措词有背法律或未书姓名、住址者,毋庸照登。”“记载失实事项,由他报转抄而来者,如见该报自行更正或登有辨误书函时,应于本报次号照登,不得收费。”这一规定虽然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但仅就载人封建统治下的晚清新闻法典这一点而言,其进步意义就十分明显。(4)报刊禁载事项:《大清报律》将禁载事项归纳为六条:“诉讼事件,经审判衙门禁止旁听者,报纸不得揭载”;“预审事件,于未经公判以前,报纸不得揭载”;“外交、海陆军事件,凡经该管衙门传谕禁止登载者,报纸不得揭载”;“凡谕旨章奏,未经阁抄、官报公布者,报纸不得揭载”。1911年清廷对《大清报律》进行修正。军机处在修订原“报律”第12条时,将资政院拟订的“外交陆海军事件及其他政治上秘密事件,经该管官署禁止登载者,报纸不得登载”一条改拟为“外交陆海军事件,及其他政务,经该管官署禁止登载者,报纸不得登载”。清廷最后同意了军机处的提法,即禁止登载的不以政治机密为限,进一步将法网收紧。

4.舆论在民主社会的功能。

答:舆论是指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通过意见评价的方式,以特定的价值观念、意愿和理想这些主体的“内在尺度”干预现实,影响社会生活,是舆论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分解出以下一些具体的社会功能:(1)模拟功能:舆论是各种议题、议论和意见的相互交替、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这就形成了一个折射现实社会的模拟环境。因此,执政者总是积极了解舆论民情,并以此作为了解社会现实的依据。(2)调节功能:舆论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意见的交流活动。借助意见的交流,人们彼此之间的误会得以消除,理解得以增进。从这个意义上说,舆论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调节器。(3)监督功能:舆论通过表达公众意见而对社会生活和个人行为产生精神压力和约束。这种监督功能对确保民主的正常运行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4)社会化功能:现代社会成员是舆论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他一方面扮演着社会教化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是舆论社会化的对象。个体在其社会化过程中,总是将公众意见和外部世界内部化。

三、论述题(3个×25分)

1.利用新闻媒体的社会角色和运行机制分析香港《东周刊》刊登女星裸照事件并发表看法。

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应该首先扮演好自身的社会角色,在较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适度平衡。(1)新闻传媒的角色定位应当是社会的“眺望者”。

新闻传播者是“监督权力的镜鉴”。新闻传播者通过大量的社会决策与社会现实的公开报道,而令政府与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与个人品质处于阳光之下,从而使纳税人有机会审察、评估权力机关与权力人士,行使自己社会主人的权利。在民主社会,民众监察、批评政府与官员最重要的渠道是通过传播者提供的新闻媒介。新闻传播者是社会的瞭望者,公共利益的守望人。因此新闻传播者有所谓“第四权力”、“无冕之王”的雅号。同时,新闻传播者又是“社会民众的教师”。从历史看,新闻传媒是文化的承传物,新闻传播者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和保存者。从功能看,新闻传播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人民生活的教师,所以有人把新闻媒介称之为人民生活的教科书。《东周刊》事件的发生反映了部分新闻传播者未能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滥用“第四权力”去追求商业利益。这种做法不仅辜负了大众对新闻传播者较高的角色期待,而且违背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应当作为反面典型而遭到社会各界的严厉批判。(2)新闻传媒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法律责任是新闻传媒首先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新闻报道中,新闻传媒不能侵害社会和公众的合法权益。在新闻实践中,新闻媒介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以营利为动机而形成的“新闻主义”和“煽情主义”。追求事实的轰动效应,把新闻视作孤立的新闻,为报道新闻而报道新闻,而不考虑它的社会效果,称为新闻主义。以黄色的内容激发人们追逐低级趣味,是煽情主义。它体现了报刊对人性的满足,却败坏了社会道德和精神追求。这两种新闻观导致传媒丧失责任感,随之而来的是侵犯人权和社会伦理。《东周刊》事件的发生说明我国新闻传媒的还存在着“新闻主义”与“煽情主义”错误,也正是这两种错误导致《东周刊》无视自身的社会责任,肆意传播黄色内容,侵犯他人隐私。因此,我国传媒界应对这一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肃清不正之风,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警惕类似恶性事件的再次发生。(3)我国传媒的有限商业化运作体制要求决定其发展应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我国新闻媒介具有“双重性质”,即不仅具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部分的“事业性”(政治属性),而且具有特定的“产业属性”(经济属性)。这就决定了我国传媒的“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的有限商业化的运作机制。新闻事业的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是有机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新闻媒介为了保持自身应有的社会影响力,首先必须坚持政治属性,与此同时又应十分重视经济属性,这是保证它维系生存和继续发展的源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上的相对独立对新闻媒介来说好处很多,既可以减轻国家的负担,又可以避免各种势力或利益集团的利诱和影响,使新闻媒介能更忠诚地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社会主义新闻媒介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新闻事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们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耳目、喉舌”的功能和作用。

新闻事业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它的传播活动必须遵循党和政府的政治要求,以社会效益为重;新闻媒介的经济属性又决定了它必须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开发和增强其经济实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新闻媒介效益统一体的两个方面,社会效益表现为媒介的使用价值,是媒介经营的社会目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媒介的经济价值,是保证扩大再生产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经济基础。两者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没有好的使用价值,就没有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就没有保证;反之,没有好的经济效益,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也难以取得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我国传媒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总之,《东周刊》事件是一个典型的只顾轰动效应和商业利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的极端的例子。《东周刊》的错误在于未能理清新闻媒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我国媒体从业者应当以此为鉴,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把握商业利益与社会影响的平衡,追求新闻媒介效益的和谐发展。

2.论述新闻把关人理论。材料提供俄国家杜马禁止发表有关车臣战争等反恐新闻和莫斯科人质劫持事件的新闻。

答:抱歉,本题没有提供答案。

3.论述五四时期《新青年》的发展过程。

答:《新青年》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创办并主编,原名《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改名为《新青年》。1922年7月终刊,共出版了9卷2号。《新青年》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它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1915年9月至1918年11月,它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的宣传舆论中心。

这一阶段的《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发起批孔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激进民主主义者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舆论阵地。《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杰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提倡自由民主,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平等自由;在思想上反对封建旧礼教、旧道德,反对尊孔复古,要求争取人权和个性解放。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和盲从,要求用科学法则和理性来判断一切。

③主张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反对把文学作为宣传封建主义思想的工具,提倡建立民主主义的民国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

第一阶段的《新青年》对民主与科学的宣传,总体来说,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但它猛烈地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民众的思想觉醒,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思想舆论准备,开辟了道路。(2)1918年12月至1920年8月,由民主主义刊物逐渐向社会主义刊物过渡,以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作为过渡的标志。

在李大钊的影响下,《新青年》的社会主义因素明显增长起来。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把他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并写了著名的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向中国民众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

陈独秀到五四运动前夕才写文章表示同情十月革命。1919年12月,他在《新青年》第7卷第1号上发表《本质宣言》,这是《新青年》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步骤。1920年初,陈独秀由北京到达上海,《新青年》从第7卷第4号起由他主编出版。他在筹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过程中,把第7卷第6号编成“劳动节纪念”专号。它发表了陈独秀的《劳动者的觉悟》和李大钊的《May Day运动史》。这一专号的出版是《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重要起点,是其向社会主义刊物明显转变的标志,为《新青年》后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奠定了基础。(3)1920年9月至1922年7月,它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和党成立之后的理论刊物。

1920年9月,中共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改组为自己的机关刊物。采用先树旗帜的方法,从第8卷第1号起开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表明刊物性质的变化。改组后的《新青年》扩充了编者作者队伍,内容上加强了社会主义的宣传,但是它仍然保持原来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面貌,与在北京的编者作者保持联系,照旧采用他们的来稿。这样,既争取了原有民主主义作者读者逐步跟上来,同时也避免反动当局的注目。《新青年》坚定地走上了新的道路,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刊之一。改组后的《新青年》,向广大读者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激励、团结许多人从民主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积极准备。

2004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参考答案:

复旦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新闻传媒的公共性

答:新闻传媒的公共性,是指新闻媒介面向社会公众进行信息传播,是社会的舆论公器,具有塑造公众舆论的作用。作为传播社会信息的公共机构,新闻媒介必须尽力反映公众的态度与立场,必须为维护公众利益服务。

2.新闻法规

答:新闻法规是国家以立法形式通过的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条文和行政颁布的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定、规则。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法律形式对新闻传播活动加以规范。世界各国新闻法规有三种形式:①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欧洲多数国家都采取此方式;②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即判例法,而没有成文的《新闻法》,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使用;③有些国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而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专用的法律条款中,在日本、新加坡、印度、中国等国家被采用。

3.大众传播

答: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①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②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③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④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⑤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4.文化工业

答: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概括而言,文化工业概念的批判性含义包括两个层面:①文化工业以艺术为名义,兜售的其实是可以获取利润的文化商品,使大众的闲暇时间变为另一种被剥削的劳动;②文化工业具有浓厚而隐蔽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人们忘乎所以地享受文化快感时,隐蔽地操纵了人们的身心乃至潜意识活动。它是一种使控制变得更密不透风,使统治秩序变得更坚固的“社会水泥”。这个概念暗示了现代大众文化的本质属性,表明它不过是商品生产与消费体系的产物。

5.《报纸条例》

答:《报纸条例》共35条,于1914年4月由袁世凯政府颁布。它集中了日本等国报律的限制性条文,对报纸报道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限定,条文十分苛刻。其中规定:禁止军人、官吏、学生和25岁以下者办报;报纸出版须到警察机关登记并交纳保证金;禁止报纸刊登“淆乱政体”、“妨害治安”和各级官署禁止刊载的一切文字;每天的报纸在发行前呈送报样给警察机关备案。《报纸条例》是为了使摧残舆论暴行合法化,袁世凯在执政期先后颁布多条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表现之一。

6.《每周评论》

答:《每周评论》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仁创办的小型4开政治报纸,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次年8月被北洋政府查禁。它与《新青年》相互配合补充,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每周评论》具有统一战线性质,团结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仅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鲜明色彩,而且显示出社会主义倾向。但后因陈独秀被捕和李大钊出走,在胡适主持下,改变了革命的政治方向,转而大肆宣扬实用主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技术在新闻传媒的形态变化中有怎样的作用。

答:(1)对新闻媒介形态的变化而言,技术扮演了核心的推动作用。没有技术的进步,就不可能有媒介形态与功能的不断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极端低下,人类只能凭借体语和简单的信号进行信息传递。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和文字得以发明,这促成了人类传播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变革,即信息可以借助文字进行编码并传播久远。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更为人类传播提供了简便的载体,并为信息的大规模复制和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性。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电子媒体的诞生,人类信息传播的速度大为提升。随着卫星和互联网的出现,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人类媒介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以时间压缩空间成为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特征。(2)尽管技术的进步对媒介的演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技术不是决定媒介发展的根本力量。技术对媒介的影响,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技术在媒介演进中的角色。应该承认,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信息传递需求,是媒介演进的根本决定要素,正是这种需要,推动着人类不断改进技术,并迅速应用于媒介领域,从而不断提高人类控制和传播信息能力。

2.简述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及其侧重的方向。

答:(1)哈罗德·拉斯韦尔,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他对于传播学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的研究。他于1927年出版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是宣传研究的经典著作。1946年,拉斯韦尔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基本过程。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过程的著名的5W模式,以及大众传播监视环境、联系社会和传递遗产的三大功能。这些研究奠定了传播学经验研究的基本范围和层面,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2)库尔特·勒温(又译库尔特·卢因),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是心理学中“场论”和“群体动力论”的最先提出者。勒温将群体动力论应用到传播研究中,考察了群体规范在改变个体观念、动机、行为和倾向方面的作用和角色。勒温的研究对美国传播学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传播的经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层面和方法。(3)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在应用社会学领域影响深远。他的研究对早期传播学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助手对媒介在总统选举中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1948年这次研究的成果汇集出版,即《人民的选择》。这部著作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和“舆论领袖”的概念。这项研究被称为大众传播学研究历史上的里程碑之一,它推翻了“枪弹论”,宣告了传播效果研究“有限效果论”时代的到来。(4)卡尔·霍夫兰,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主要研究说服与态度的关系、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说服的方式、技巧与能力等。二战期间,以霍夫兰为首的一批心理学家进行的“电影对士兵对战争的认识的影响”研究,被视为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而且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干重大贡献的渊源。

3.简述1945—1946年间《新华日报》与《大公报》就和战问题展开的两次交锋。

答:(1)1945年,随着国共两党军事冲突加剧,国统区新闻界围绕着和平民主还是内战独裁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1945年11月20日,重庆《大公报》发表《质中共》社评,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并要求共产党交出军队。次日,《新华日报》发表《与大公报论国事》的社论予以反驳。社论列举国民党进攻解放区、破坏和谈协议的事实。说明内战的责任完全在国民党方面。在政治尚未民主化的时候,大公报要求共产党交出军队,这正是它“大私”的表现。(2)《大公报》在遭到反击、短暂沉默后,1946年又开始附和国民党当局的反共攻势。当年4月苏军撤出长春,国共两党军队展开了长春争夺战。4月16日,上海《大公报》发表《可耻的长春之战》的社评,指责东北民主联军在进攻中,“常常是用徒手的老百姓打先锋”。4月18日,《新华日报》发表《可耻的大公报社评》,针锋相对予以痛斥。社论指出,国民党破坏停战协定,用美国的枪炮杀自己的同胞,《大公报》从来没有说一句“可耻”。当人民军队发起自卫反击战时,《大公报》忽然说可耻了。《大公报》这样“替反动派开脱罪名”,进行“帮凶”甚至采用造谣手段,才真正是“残忍到极点,可耻到极点”!(3)在论战中,《新华日报》得到了群众和进步报刊的支持。这对于宣传共产党和平、民主、自卫的方针,揭露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罪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论述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

答:传播效果研究,主要指的是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研究,它为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并构成了它的一个主要领域。

从对大众传播效果的性质和影响力强弱的认识而言,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也是大众报刊、电影、广播等媒介迅速普及和发展,人们对它们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力既寄予高度期待又感到深深担忧的时期。

①这一时期的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这种观点,后来被称为“子弹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②“子弹论”产生的背景:

a.在传播效果研究初期,“子弹论”观点的出现与当时西方流行的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有密切的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的本能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本能的“刺激—反应”机制的主导,由于人的遗传生理机制是大致相同的,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便能引起大致相同的“反应”。

b.“子弹论”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大众社会论。这种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生活破坏了传统社会中的等级秩序和密切的社会联系,使社会成员变成了均质的、分散的、孤立的“原子”,个人在获得了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参照系,失去了传统社会结构对他们的保护;这种状况,使得他们在任何有组织的说服或宣传活动面前都处于孤立无援、十分脆弱的状态。梅尔文·德弗勒指出,“子弹论”以本能的“刺激——反应”论和媒介效力强大的信念为基础,再加上“相互隔绝、孤立无援”的受众观,其结果也就必然会得出大众成员可以被媒介所“左右”的结论。

③对“子弹论”的评价:“魔弹论”是错误的,这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它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它对传播过程做了过于简单的描述:一方是全能的媒介在发送信息,另一方是分散的大众在等待着接受它,其间别无他物。随着传播效果研究的深入,这种观点自然会被人们抛弃。(2)40年代至60年代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魔弹论”的效果观逐渐受到否定。

①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是: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

②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三个,一是“传播流”研究,二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三是“使用与满足”研究。

a.所谓“传播流”,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

b.“说服性传播”的效果,也称为传播的说服效果,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纯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C.I.霍夫兰等人接受美国陆军部的委托,在军队里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这是关于“说服与态度改变”的最早的实证研究。霍夫兰等人的“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方法,包括前后比较法和控制对照法等等,在许多研究中,这些方法是综合并用的。此后,霍夫兰的心理实验法与拉扎斯菲尔德的抽样调查法一起,成为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方法。

c.“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40年代。“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3)进入70年代后,在对“有限效果论”进行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其中包括“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研究、“培养分析”研究等等。

①“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这一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②“沉默的螺旋”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这个假说包括了以下几个要点:

a.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b.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c.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③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沟”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④“培养”理论,也称为“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格伯纳等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这些理论或假说的主题、内容各不相同,但有几个共同的特点:研究的焦点大都集中于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都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在一起。

2.1942年整风运动后延安《解放日报》作了哪些重要改革。

答:1942年在党的整风运动中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的新闻事业进行改革,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是《解放日报》的改革。(1)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进行改版。

改版后的《解放日报》面貌一新:

①社论不是每天都有,而是注意质量,突出党的中心工作和群众生活。

②版面安排顺序进行了调整,改为:第一版主要是反映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和国内消息版,第三版是国际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种专论。

③新闻报道的内容由刊载国际新闻为主,改为以报道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为主。

④文风明显改变。(2)《解放日报》改版是其改革的重要开端,在这以后,《解放日报》的改革成效显著。

①重视报道党的中心工作。1942年整风运动是当时党的一项中心工作,《解放日报》集中力量大张旗鼓地宣传整风运动,结合整风运动发表了许多指导运动的文章和社论,保证了整风运动的顺利开展。

②改版后的《解放日报》正确地宣传了党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组织起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针,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的开展。《解放日报》先后发表了有关大生产运动的消息、通讯3000多篇,表扬了大生产运动中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

③成功地反击了第三次反共高潮。1943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乘共产国际宣布解散的机会,开展宣传攻势大造反共舆论,大肆叫嚷“解散共产党”、“取消陕甘宁边区”,同时准备武装进犯陕甘宁边区。《解放日报》组织宣传反击,在七月和十月先后发表了毛泽东写的重要社论:《质问国民党》和《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民国参政会》。《解放日报》还发表了范文澜、艾思奇等人的文章和有关资料,尖锐揭露和声讨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反共高潮的阴谋,引导并影响了国内外的舆论。

④有效地带动了其他报纸的改革。《解放日报》自身的整风改革为根据地的其他报刊树立了榜样,各报经过整风改革都注意加强党对报纸的领导,对报纸版面进行调整和改革,进一步密切了与实际工作和群众的联系。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3)《解放日报》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无产阶级的新闻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党办报”思想的确立。为了宣传无产阶级办报思想,《解放日报》连续发表了许多阐述新闻工作的社论、文章,如《把我们的报纸办得更好些》、《党与党报》、《报纸与新的文风》、《新闻必须完全真实》、《政治与技术》、《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关于部队的报纸工作》、《本报创刊一千期》、《提高一步》、《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等,对党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办报的方针,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观的界限,以及文风等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

通过这次改革,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走上了成熟发展的道路。

3.请阅读以下资料,并以“论新闻”为题作文。

2002年6月22日,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发生金矿爆炸事故后。当地负责人和金矿矿主为隐瞒真相,分别对采访事故的一些新闻单位记者送了现金和金元宝.最近11名新闻记者受到纪检监察部门的查处,其中有四名新华社记者。新华社以此为警示,最近向社会做出承诺:坚持报实情、讲真话,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坚决抵制有偿新闻、虚假报道,恪守新闻职业道德。《纽约时报》在2003年5月11日刊登长达四个整版的“认错报道”,自己揭露该报记者杰森-布莱尔在4年多的记者生涯中编造许多假新闻,仅在过去10个月内见诸《纽约时报》的73篇报道中,至少有36篇存在造假、抄袭等问题。由此导致《纽约时报》的声望处于几十年来的最低点。6月5日,《纽约时报》新闻编辑部的一、二号人物——执行主编豪厄尔-雷恩斯和首任编辑主任杰拉尔德·博伊德一起宣布辞职(布莱尔造假事件是他们下台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在该报152年的历史上创下了因丑闻而引咎辞职的先例。

答:抱歉,本题没有提供答案。

2005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复旦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信息

2.舆论

3.《大清报律》

4.《中国报业史》

5.《我们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你谈谈对新闻娱乐化的理解。

2.请说明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作用。

3.说出至少5种中共中央机关报,并简述。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论作为社会现象的新闻。

2.给出一段文字,大概意思如下,要求根据材料写一篇《论媒体》

调查显示,人们在平时接触的媒介中,以电视最多,其次是广播、杂志、录音,录影资料、计算机……休息日接触的媒介比工作日要少,但接触媒介的时间较长……接触互联网的比较少,但上网的时间比看书看报纸要多得多……人们表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男性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女性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知识,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说明受众接触媒介的时间,目的都不相同……

3.谈谈梁启超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参考答案:

复旦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试科目: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信息

答:信息是指消除事物中或事物之间任何不确定因素的东西。包括消息、资料、情报、数据、图像、知识、思想等等。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规律。信息的特性有:①信息的共享性;②信息的扩散性;③信息的传递性;④信息的扩充性;⑤信息的浓缩性;⑥信息的替代性。

2.舆论

答: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当社会出现某一新问题时,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持有类似态度的人逐渐增多,并相互传播,相互影响,凝聚成引人注目的社会舆论。政治领导集团或权威人物,按照人们的意愿,提出某种主张或号召,并引起广泛共鸣,也可转化为社会舆论。这两类舆论形成过程,实际上在相互转化,或先从群众中来,然后经权威专家传播到群众中去;或经过权威专家的组织和动员,然后再传播到群众中去。

3.《大清报律》

答:《大清报律》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新闻法,颁布于1908年3月4日。《大清报律》的主要内容是:①确定了开办报馆、发行报纸,须呈报备案并缴纳保押费的制度;②规定了报纸发行人、编辑人及印刷人的任职资格;③规定了各类报纸于发行前须送交官署接受“查核”的制度;④规定了报纸失实报道的处理办法;⑤规定了报道司法新闻、外交新闻、军事新闻及“谕旨章奏”的管理办法;⑥规定了报纸禁止刊载的内容;⑦规定了报刊发行人和编辑人的职业道德守则;⑧规定了报纸相关作品版权的保护办法;⑨规定了违犯本律的具体罚则。《大清报律》同旧法制相比,具有了更多的资产阶级法律的色彩,具有明显进步的意义。但就其本质而言,其精神实质仍然是封建专制主义的,它旨在控制言论,而并不是为了赋予人民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权利。

4.《中国报学史》

答:《中国报学史》是中国第一部新闻业通史著作,1927年出版,戈公振著。这本书1985年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再版,其中200多处错误得到校正。在《中国报学史》中,戈公振从纵横两方面对中国报业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他将中国的新闻事业发展置于广阔的社会大背景中,结合中国实际和自己的经验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了新的阐释。作为中国新闻史的开山之作,《中国报学史》为人们了解中国新闻学发展脉络,探求报刊的演变规律提供了诸多启示。

5.《我们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答:《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是陆定一在1943年9月1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献论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新闻的本源”和“新闻如何能真实”。《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从哲学根本观点上划清了唯物主义新闻观和唯心主义新闻观的界限,明确指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因此,唯物主义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事实。该文对其后的中国新闻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你谈谈对新闻娱乐化的理解。

答:对“新闻娱乐化”概念,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或令人信服的定义。概要地说对新闻娱乐化的理解可以从新闻娱乐化的表现、产生原因和评价来理解。(1)新闻娱乐化的表现: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上来分析。

①内容上,偏向软新闻(西方媒介称之为“大众新闻”)或尽力使硬新闻软化。其表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②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2)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社会转型期的躁动:中国目前处在转轨与转型的特殊时期,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社会向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现代化社会转型,整个社会处于迅速深入的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探索与逐步完善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多种经济、社会制度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在变革的面前,人们承受着各种巨大心理压力。新闻的娱乐化使受众在这些调笑、戏说、胡侃中,精神压力到了缓解,于是娱乐化媒体便成为受众获得心理松弛和压力缓释的好去处,娱乐新闻便有了它广阔的市场。这是新闻娱乐化的社会成因。

②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电视、电台、报纸、期刊、互联网等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存的媒体激增。继广告大战、电视剧大战等之后,新闻本身“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性决定了新闻媒体的竞争一夜之间从千篇一律的通稿飞速进入各自大显神通的时代,而如何迎合受众,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抢夺市场份额,成为新闻走泛娱乐化道路的市场成因。

③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从新闻生产者即媒介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双重属性的新闻媒介,在新闻改革过程中其经济实体的属性大大强化,被推向市场、自己找饭吃的媒体在扮演政治化角色的同时,还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追逐并保持市场份额与利润。于是不难理解,当市场逻辑成为主宰,发行量、收视率等标志着受众群的数量指标已成为媒体的生命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转化为对受众群的追逐,而媒介产品生产和销售也不可避免地执行市场经济商品的通用原则,即什么商品最好销,消费群最大,就生产什么。效益为王,是新闻娱乐化的经济成因。

④媒体职业道德的缺失:一味地娱乐新闻、哗众取宠,也反映出一些媒体及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意识的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些媒体把新闻报道的重点放在炒作上,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把新闻做“软”上,淡化新闻所承载的社会批判功能和舆论导向任务,缺乏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也缺少挖掘深度和培养高尚审美情趣的能力。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道路上走向极端的媒体,放弃了作为社会公器的职责,在市场的利诱下,已从“守门人”变成市场口味的追逐者,这是在新闻娱乐化成为一种时尚时,新闻媒体及从业者社会角色的错位。

⑤受众的心理需求:从受众心理的角度来看,媒体把重大严肃的硬新闻转化为富有个人色彩、戏剧性和故事性的软新闻,能引发作为个体的受众的共鸣,进一步拉近和受众的心理距离。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受众还没有或很少利用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受众的媒介使用权,但这已经足以让受众聚集在媒体周围,对这些主动向他们招手的媒体趋之若鹜,新闻娱乐化也因而愈演愈烈。这是娱乐化新闻的受众基础。

⑥跨文化传播的冲击:冷战结束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大大加速,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传播的全球化。随着人类交往的扩大,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势在必然。曾处于长期文化封闭状态之中的中国大众,一旦摆脱束缚,很容易接纳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文化,进而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异质文化所承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乃至思维方式。(3)对新闻娱乐化的评价主要是:

在市场经济初期,新闻娱乐化的某些作法有其合理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使新闻媒介走向市场、走向大众,贴近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但物极必反,新闻事业的发展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如果对当前新闻娱乐化日益泛滥的现象不加防范,听之任之,则新闻很容易走向低俗化,甚至成为垃圾文化。不仅不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而且对对媒体公信度造成极大的侵害。

21世纪是一个更加文明的社会,人们追求的是高尚健康的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