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中心区学习型城区建设——北京市西城区的实践与思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1 17:30:47

点击下载

作者:张建国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城市中心区学习型城区建设——北京市西城区的实践与思考

大城市中心区学习型城区建设——北京市西城区的实践与思考试读:

第一章 西城区概况

201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市将原西城区和原宣武区合并,设立了新的西城区。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之一。区划调整后,结合新的区情特点,区委、区政府提出“服务立区、金融强区、文化兴区”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区域功能定位,即国家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文化中心、国内外知名的商业中心和旅游地区,以及和谐宜居健康的首都功能核心区。

西城区面积达到50.7平方千米,设15个街道、255个社区。辖区有户籍人口137.9万,常住人口124.3万;区内分布着52个少数民族,共有少数民族人口7.8万,占全区常住人口的6.3%。

一、服务区域发展标准高

西城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党和国家首脑机关的办公所在地,区域内共有中央机构及所属事业单位835家,是首都“四个服务”体现最直接、最集中的地区。2012年底,辖区内中央级资产达到58.3万亿元,占全区资产的88%,占全市中央资产的70%以上。

二、产业体系辐射能力强

西城区形成了以金融业、商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打造了北京金融街、西单现代商业中心区、中关村德胜科技园、广安产业园等一批重要的功能街区。区域内聚集各类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232家,进入《财富》全球500强的54家中国企业中,北京市有30家,其中14家坐落在西城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509亿元,同比增长9%;三级收入实现3076.2亿元,同比增长20.1%;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09.1亿元,同比增长10.5%。

三、历史文化资源积淀深厚

作为古都北京的发祥地,西城区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独具特色的皇家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会馆文化等,在北京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辖区拥有什刹海、大栅栏等18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占内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面积的74.4%,占全市历史文化保护区面积的41.9%;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84处,其中国家级32处;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34项,其中国家级32项。辖区还拥有国家大剧院、国家京剧院等一批国内顶级现代文化设施、艺术院团以及著名旅游品牌,是展现首都文化特色的重要区域。

四、公共服务优质资源集中

区内教育、医疗卫生、群众文化和体育等各类社会资源数量众多。全区共有普通中学51所,其中高中示范校15所;小学72所;幼儿园67所;区属独立设置成人高等学校3所,教育质量在北京市处于领先水平。医疗卫生资源丰富,拥有三级医院16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荣获“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建设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等称号。

五、商贸旅游业持续繁荣

区域内共有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西单大悦城等18家亿元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以及全聚德、烤肉季等近百家老字号企业、8000余个社区商业网点和万余家商贸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商业服务体系。烟袋斜街、马连道茶叶街等12条特色商业街,已经成为北京重要的旅游休闲街区。其中,大栅栏被命名为全国首个“中华老字号集聚区”;烟袋斜街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马连道荣获“中国茶叶第一街”称号。全区共有A级旅游景区21个,什刹海景区作为北京中心城区唯一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4A级景区,既是展示老北京传统文化的窗口,也是接待世界各国游客的一张名片。

多年来,西城区坚持把建设学习型城区作为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一项战略举措,举全区之力,凝全区之智,高标准地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积极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服务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有力保障,先后荣获“北京市发展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化社区建设先进区县”、“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示范区”等称号。

第二章 学习型西城发展进程

第一节 发展社区教育 促进全民学习

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型社会概念,但当时西城区政府和区属教育部门的一些领导已经开始对发达国家的教育特别是社区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积极推动全区的社区教育工作实践。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一研究和实践是非常有前瞻性的,社区教育在学习型城区乃至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和基础性地位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西城区的社区教育实践恰恰顺应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潮流。因此,西城区建设学习型城区是从社区教育开始的。

一、起步

1986—1988年为起步阶段。当时社区教育在国内还没有引起普遍重视,西城区政府和区属教育部门的领导就已经对发达国家的教育特别是社区教育的发展开始关注和研究,对国际上提出的大教育理念结合西城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进行了一系列学习和思考,围绕“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课题开展研讨,加强大教育理念的宣传,推动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拓宽教育思路、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校外教育走向社会、走向社区。

在这一阶段,有两个街道的举措具有标志性意义。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领导在全面分析地区情况的基础上,确立了整体育人的明确观念,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和学校两方的积极性,把教育置于全街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中,开展社区青少年教育,于1986年率先成立了校外教育协调委员会。随后,月坛街道办事处也成立了校外教育协调委员会,研究探讨社会、学校、家庭共同育人的教育模式,辖区内16所中小学相继成立了社区家长学校,开展社区青少年教育。到1988年,西城区各街道均成立了校外教育协调委员会。至此,已经开始了由校外教育向社区青少年教育的过渡。

二、探索与实践

1989—1994年为探索与实践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明确任务,理顺关系,健全机构,强化队伍,筹集资金,广泛开展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并以此为突破口为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社区教育工作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个阶段,街道作为社区主体的观念已经形成,街道承担起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任务并开始将教育对象向社会全体成员拓展,表现出大教育的广泛性、多样性特征。

三、全面启动

1995—2000年为全面启动阶段。这一阶段正值西城区被批准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区委、区政府把实施社区教育纳入实验区总体规划,确立了西城区教育社会化示范工程,成立了社区教育领导小组,修订了社区教育工作条例,将社区教育作为西城区改革与发展的“九大工程”之一,列入区政府“九五”教育发展规划,社区教育进入全面启动和规范管理阶段,朝着科学化、社会化、规范化的方向前进。

四、发展提高

2001—2006年为发展提高阶段。2001年,西城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北京市积极推进学习化城区建设工作试点。2002年5月,西城区通过北京市验收,被确定为北京市第一个“发展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化社区建设先进区县”。同年,西城区召开了全区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明确了实验区近期目标,即:2005年以前,继续推进教育社会化示范工程;大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推动“教育进社区”及不断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社区教育在学习型城区建设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全区上下的普遍共识,区属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均将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组织建设列为年度工作的重点,极大地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发展。

五、深化创新

2007年至今为深化创新阶段。2007年6月,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召开了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文件;2007年9月,北京市西城区召开了建设学习型城区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决定》文件,社区教育作为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进入了深化创新阶段。

第二节 系统创建学习型城区

一、试点阶段(2001—2006年)

2001年,西城区政府办公室制定了《关于全面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促进学习化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西政办〔2001〕21号),提出“进一步推进教育社会化示范工程……创建学习化家庭、学习化组织和学习化小区,为最终建成学习化城区奠定基础。力争用五至八年时间,在全市率先建成学习化城区”,并在华天饮食集团公司、北京市第33中学、北京市药监局西城分局、月坛街道办事处等20个单位开展学习型组织试点。

2002年5月,西城区接受了北京市教委“发展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化社区建设先进区县”评估检查,成为全市第一个“发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城区先进区”。2002年12月,西城区隆重召开建设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建设“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实施意见》(西政发〔2002〕28号)。

2003年10月,西城区在北京市率先举办“第一届市民学习周”活动。2004年10月,西城区在“第二届市民学习周”活动期间,开始试行“市民终身学习积分卡”。同年,西城区召开教育工作大会,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西城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决定》(西发〔2004〕18号),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到2008年“初步把西城区建成充满活力的学习型城区”。

2005年,西城区为加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拓展社区教育基地,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下发了《关于成立社区教育学校,促进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的通知》(西政发〔2005〕7号),决定为7个街道各建立一所高标准、规范化的社区教育学校。从2005年2月28日第一所社区学校——展览路社区教育学校揭牌,到2006年12月16日金融街社区教育学校揭牌,历时近两年,筹资3000万元,7所学校全部建成,全区形成较为完整的社区教育培训体系。

二、全面推进阶段(2007—2010年)

2007年4月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大会召开后,西城区积极响应会议精神,于9月27日隆重召开了西城区建设学习型城区工作会议,下发了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决定》(京西发〔2007〕13号)文件,提出“到2010年率先步入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先进行列,把我区建设成为以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为基础,以广大市民的良好素质为支撑,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市民广泛参与、学习氛围浓厚、优势人才集中,充满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的人文化、精致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的城区,为使西城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和谐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首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进程中走在前列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8年11月,西城区承办了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经验交流会,区委常委傅华在会上作了《西城区建设学习型城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报告。同年,西城区被教育部授予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2009年5月14日,西城区召开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颁牌大会,向首批“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的中国科技馆、北京天文馆、首都博物馆等30个单位颁牌。当月,举行了西城区首届“社区教育学校教学成果展示月”活动,并决定每年5月举行一次展示月活动。同年11月,西城区举办了“环渤海地区社区教育协作组织第四届研讨会暨北京市2009年全民学习活动周开幕式主会场”活动,区教委主任就西城区发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区的经验作了主题报告。会议期间,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了“金融街学习型组织论坛”,区政府副区长作了专题发言,北京市药监局西城分局、金融街街道办事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金融街控股有限公司四个单位作了经验介绍。

2010年,教育部在杭州召开全国社区教育工作座谈会,西城区政协副主席受区政府委托在会上作了《全力创建学习型城市示范区,科学谋划社区教育新发展》交流发言,西城区参加全国第一届社区教育展览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三、大力创建北京市学习型城市示范区阶段(2011—2012年)

2011年,北京市下发了开展建设学习型城市示范区县评估工作的文件,为学习型城区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西城区结合学习型城区建设实际,从建设学习型城市示范区,进一步促进“服务立区、金融强区、文化兴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努力建设“活力、魅力、和谐”新西城的战略高度,大力推动争创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示范区工作。

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示范区,西城区要求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基本要求,坚持把社区教育作为加强社区建设的基础,把学习型组织建设作为推动社会建设创新的重点,把践行北京精神,促进城区文化繁荣、社会文明作为学习型城区建设的核心,努力构建发达、灵活、开放的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学习、热爱学习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西城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2012年3月,西城区召开了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暨创建学习型城市示范区大会,重新调整了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全区30多个委办局主要领导为小组成员。会上还下发了区委、区政府《关于西城区创建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京西发〔2012〕5号)的文件。以此为标志,西城区进入大力创建学习型城市示范区阶段。

第三章 建设目标和任务

西城区建设学习型城区是随着区域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发展逐步深化的,从最初提出建成学习化城区,到明确提出“到2010年率先步入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先进行列,把我区(西城区)建设成为以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为基础,以广大市民的良好素质为支撑,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市民广泛参与、学习氛围浓厚、优势人才集中,充满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的”学习型城区,以及建设学习型新西城、积极争创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示范区,决定了西城区建设学习型城区的目标和任务是一个不断清晰和深化的过程。

第一节 确立目标

一、创建初期工作目标

(一)《关于全面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促进学习化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2001年,西城区政府办公室制定了《关于全面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促进学习化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西城区要在3~5年内实现下列目标:(1)进一步推进教育社会化示范工程,促进社区教育向社会化、法制化、科学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行政管理与依托社会群众组织的社团管理相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工作格局。(2)有计划地发展各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衔接、沟通,基本构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社区教育组织网络,实现纵向区、街贯通和横向各类教育指导中心互联的全方位覆盖教育;加强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学者有其校的多种方式、途径的创新教育;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小区,为最终建成学习型城区奠定基础。(二)《关于建设“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实施意见》

2002年,教育部确定北京市西城区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之后,西城区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建设“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实施意见》,将实验区工作分为两个阶段,提出如下建设目标:

1.第一阶段

到2005年要实现下列目标:(1)进一步推进教育社会化示范工程,大力促进社区教育向社会化、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完善“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2)进一步发展各类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实现社区内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衔接和沟通,基本构建起纵向以三级社区学校、文明市民学校为主体和横向以各类教育指导中心为指导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3)加强教育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应用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标志的现代教育学习手段,积极开展各种方式、途径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实现学者有其校。广泛开展旨在不断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各类社区教育培训活动。(4)大力开展“教育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提高各类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的力度,同时要进一步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为社区教育服务。加强社区教育基础建设,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特点、能发挥教育功能的基地群。(5)广泛建立包括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小区(居委会、楼组)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型组织。(6)争取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并为最终建设成为学习型城区奠定基础。

2.第二阶段

到2008年要实现如下总体目标:通过社区教育实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基本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教育需求;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建立起社区教育网络,实现学者有其校;社区各类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社区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全区形成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构建起全员、全程、全面的终身教育体系,力争在全市率先建成学习型城区。(三)《关于全面推进西城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决定》

2004年,为加快西城区教育现代化进程,西城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西城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西城区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在首都教育发展中的先进区地位,在全市乃至全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位居前列。实现以基础教育为核心的各级各类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初步构建适应首都中心城区区位功能要求、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均衡发展、办学质量和效益一流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初步把西城区建设成充满活力的学习型城区。

从创建初期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看,是从学习型社区建设入手,逐步明确建设学习型城区。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将社区教育作为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基础工程大力推进;二是努力构建服务于终身教育的现代化学习服务体系;三是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

二、全面推进工作目标

2007年4月,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大会召开,西城区积极响应会议精神,于9月27日隆重召开了西城区建设学习型城区工作会议,下发了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决定》(京西发〔2007〕13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学习型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强化首都意识、首善意识、首创意识,牢固树立“以文化育文明”理念,着眼于提升市民学习力、组织创新力和城市竞争力,建立健全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体系,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全面提升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建立服务全体社会成员的终身教育体系。(2)坚持改革创新。把学习型城区建设与创新型城区建设相结合,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理念和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创新精神,推动区域发展。(3)坚持全民参与。积极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广泛动员社会成员积极参与,调动和发挥市民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4)坚持整体推进,分类实施。做好学习型城区建设总体规划,在整体推进建设工作的同时,根据不同类别组织的具体特点,实施分类指导,形成特色,取得实效。(三)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0年率先步入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先进行列,把西城区建设成为以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为基础,以广大市民的良好素质为支撑,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市民广泛参与、学习氛围浓厚、优势人才集中、充满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的人文化、精致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的城区,为使西城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和谐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首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进程中走在前列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具体目标(1)把和谐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广大干部和市民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深入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巩固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信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推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水平,巩固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2)构建各类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终身学习体系。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0~6岁儿童学前教育的不同需求;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全区从业人员职前培训率达到90%以上,每年有60%以上的从业人员接受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继续教育,有40%的居民接受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市民的现代文明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各类人才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3)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活动覆盖全区,并取得阶段成果。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率达85%以上,到2010年,全区35%以上的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初步成立学习型组织。社区学院、社区教育学校、市民文明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创建率达到95%,其中40%达到创建工作先进标准。(4)社区教育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完善以社区学院(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为龙头、街道社区教育学校为骨干、各社区市民学校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三级培训网络;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开放度,实现辖区内85%以上的教育培训机构向社会开放;在全区形成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与社区教育相融、互补、多元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5)落实迎奥运文明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奥林匹克知识学习教育系列活动,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增强市民的奥运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言行优雅、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环境优美的奥运氛围。

三、建设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工作示范区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基本要求,坚持把社区教育作为加强社区建设的基础,把学习型组织建设作为推动社会建设创新的重点,把践行北京精神,促进城区文化繁荣、社会文明作为学习型城区建设的核心,努力构建发达、灵活、开放的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学习、热爱学习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西城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推动社区教育的内涵发展。充分发挥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中的龙头作用,完善区内中小学校、市民学校社区教育培训网络,依托远程教育网,发挥广播、电视、数字传媒等媒体的技术优势,办好“学习型西城”网站,开发网络学习资源;推进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建设,开展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实践活动;加强社区教育优质课程体系开发建设。

充分利用区域内教育、科技、文化资源优势,形成覆盖全区、面向市民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打造学习平台,开设市民大讲堂,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志愿者作用;逐步扩大区级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市民免费开放的范围,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理论研究,提升学习型城区的建设水平。

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核心,广泛开展学习型街道、社区等区域性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单位、企业、学校、社团、家庭等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市民学习品牌”、“市民学习服务基地”、“学习之星”等评优活动。

第二节 明确任务

一、创建初期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

1.建立区社区教育委员会

区社区教育委员会由主管副区长任主任,主管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职能局领导、社区学院领导、主要相关部门领导和街道企事业代表人士为成员,实行年度例会制度。

区社区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主管社区教育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西城区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研究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推进规划的落实,对社区教育进行视导;组织培训社区教育的有关人员等。

2.健全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或协调委员会)

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统筹街道各有关科室教育工作,实现街道对社区教育的统一管理。

3.建立区社区教育协会

依照“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的发展原则,探索建立社区教育协会,不断提高社区教育管理的社会化程度,逐步形成行政管理与依托社会群众组织的社团管理相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格局。协会作为社会参与的群众组织,主要是开展社区教育研究活动和社区教育志愿者活动,积极宣传、推进社区教育。会员包括社区教育管理干部、社区教育理论工作者、社区教育志愿者等。该协会还设有理事会,成员由社区教育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和街道主管干部组成。

4.设立社区学院社区教育指导部

社区学院要在高层次、多功能开放上特别是在信息网络教育开发上发挥社区教育的龙头作用。为加强协调和统筹,在社区学院设立社区教育指导部,负责制定社区教育计划,指导、组织社区教育培训,进行远程信息网络教育开发,编写教材,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对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的组织指导。

5.部门分工负责

社区教育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相关部门要分工负责,形成合力。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区社区建设办公室、区街道办公室、区精神文明办公室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社区教育工作;各指导中心归口部门分别负责对指导中心工作的指导。(二)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社区教育培训网络

1.健全三级纵向培训网络

一级为社区学院(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的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指导中心办公室设在社区学院的社区教育指导部。

二级为各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实现教育培训实体“五有”,即有健全的组织管理、有适用的教育场所、有适应的师资队伍、有实用的市民教材、有必要的教育投入。

三级为社区居委会文明市民学校。朝着“三个自我”(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方向,加强基层社区教育建设。

2.建设各类指导中心,健全横向网络

发挥特色优势,在原有五项工程(即胎教、家教、特教、外来人口教育、社区学院)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共有:普法教育(公德教育)、健身教育(医疗保健)、妇女教育、婚姻教育、家政教育(与原“家教”合一)、科普教育、社会文化(休闲)教育、婴幼教育(在“胎教”基础上扩展)、青少年教育、成年人教育(从业教育)、老龄教育、特殊教育、外来人口教育,在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建设成不断完善的专业性教育的横向网络。

3.构建信息教育网络

与西城区光纤网络建设相结合,由现有信息网络的发展和社区学院远程教育的开发带动,通过试点逐步铺开,对十个街道进行联网,用现代化教育手段,逐步实现网上教育,完善社区教育体制。(三)形成适应社区市民多种需求,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多内容、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放灵活的大教育体系(1)大力加强社区学院建设,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学基础教育和高层次继续教育;(2)发挥基础优势,为社区适龄人口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3)统筹、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建设上规模、上层次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实体,发挥各类成人教育实体和社会力量办学实体作用,提供多样化的职业文化教育培训;(4)充分发挥三级文明市民学校的作用,并与各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相结合,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社会经济生活、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科学普及等培训服务;(5)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协同社区内中小型企业推进教育制度的建立,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为企业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6)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以及其他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校外教育活动;(7)充分发挥各类教育指导中心的作用,针对专门人群、专项需求,提高胎教、特教、家教、外来人口教育、妇女教育、健身教育、婚姻教育、老龄教育等专门教育、专项教育的水平。(四)推进具有区域特色的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学习型组织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小区,为成为21世纪“人人皆学之区”奠定基础。(五)建立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

通过选拔、调整与培训,建立一支能够适应社会化管理并具有一定理论研究能力的社区教育管理队伍。(六)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

在教育研究部门设立西城区社区教育研究室,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并与社区教育协会的工作相结合,提高理论水平,取得研究成果。创办《西城社区教育》专刊,做好经验交流、理论成果推广以及咨询服务工作。

二、学习型社区建设与“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相结合

教育部确定北京市西城区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之后,西城区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将学习型社区建设与“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建设任务。(一)构建并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

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三级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发挥西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和各个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统筹领导作用。

加强西城区社区教育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协会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协会要依照“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的发展原则,进行社区教育管理社会化的研究与实践。(二)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培训体系

进一步完善西城区纵网、横网、信息网三网交叉的社区教育网络,形成以社区学院为龙头,以各级各类社区学校、市民学校、成人学校为主体,以中小学、幼儿园为依托,以职能部门教育中心为指导,以网络信息技术为现代教育手段的社区教育培训体系。

社区学院要把社区教育作为学校的主要工作,积极承担“西城区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的职能,加大人、财、物各方面的投入,加强教职工与社区的联系,开展培训社区教育干部、编写相关教材、指导基层社区市民学校等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龙头作用。(三)积极开展“教育进社区”活动,充分开发、利用和拓展社区教育资源

认真贯彻中央“四进社区”的文件精神,把“教育进社区”作为教育系统领

导与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区每年应有80%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成人学校、校外教育机构向社区开放。要充分利用社区内已有的各类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并发挥更大的作用。(1)加大教育资源开放的力度。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设施实现全区范围相关社会事业的合理布局和资源共享。区教委在布局规划调整过程中,腾出部分教育资源专门用于社区教育;同时,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和成人学校的现有设施要积极承担社区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与文体活动场所,在节假日及课余时间向社区居民开放。区教委要研究、制定《西城区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的管理办法》,实现资源开放的持续发展。(2)开展“十、百、千”活动。“十”即面向全区10个街道(原西城区)。“百”即百所以上中小学、幼儿园、成人学校进社区支援街道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千”即发动全区千名教师和志愿者,以专职、兼职,定期、不定期多种形式进社区开展广泛的教育培训活动。(3)继续做好每年选派中小学教师和成人教育教师下社区活动,使更多的教师在社区得到锻炼,密切学校与街道的联系。(4)全区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等,要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工作,向市民开放必要的场地和设施,为市民参加教育培训提供服务。(四)大力创建学习型组织

充分调动和发挥全区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家庭、个人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干部、职工、市民的内在要求。(1)全区各党政机关要率先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的工作,要通过持续的学习培训来改革组织自身,不断提高机关整体素质。每年应有5%~10%的党政机关成为学习型单位。(2)全区企业、事业单位要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或学习型单位的活动。每年有5%~10%的事业单位成为学习型单位,5%的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3)各街道要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居委会—学习型楼组(胡同)—学习型家庭”三级学习型组织活动。每年有5%~10%的居委会和楼组(胡同)成为学习型居委会和学习型楼组(胡同),每年有15%的家庭成为学习型家庭。(五)广泛开展不同类型人群的教育培训

以成人教育为重点,认真抓好在职人员岗位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老年人群社会文化活动培训、弱势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训、外来人群适应城区社会生活培训等,同时抓好社区内婴幼儿教育、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妇女教育。(1)开展面向社区成员的职业技能与文化生活教育,全年参加各类教育培训达到每人年均30学时,总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30%以上。(2)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每年培训人数达到下岗职工人数的85%,再就业率达到80%。(3)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参加老年教育活动的人数达到老年人口的60%。(4)开展针对特殊群体(残疾、特困家庭等)的教育培训活动,学习覆盖面达到85%以上。(5)开展外来人员教育培训活动,与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相结合,培训率达80%以上。(6)开展婴幼儿教育,特别要重视0~6岁散居儿童的教育,使婴幼儿与家长的受教育面达到90%以上。(7)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校外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体系。办好家长学校,使青少年家长满意率达到90%以上。(8)开展妇女培训。建设区妇女教育指导中心,参加培训的妇女达到80%以上。

三、全面推进工作任务

(一)加快建立西城区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1.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制度,促进终身学习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高水平普及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贯穿到从幼儿教育到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努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各类普通教育学校面向社会开放,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和学习服务,努力实现各类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融通、相互渗透和相互参与。进一步完善市民终身学习积分卡制度,鼓励市民参与终身学习。

2.深入开展社区教育,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教育学校和社区教育中心建设,不断完善社区教育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认真做好社区教育课程和教材的开发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和各类教育志愿者在社区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并为中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外教育,为学龄前儿童、流动人口、残障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及老年人的学习提供服务,全面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专业人才

从西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面向市场、依托企业、社会化、多层次的中等职业教育,为企业输送大量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企业在职职工以及转岗、失业人员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其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以及各种社会力量开展职业培训教育,促进职业培训社会化。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制定继续教育规划,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深度开发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区委党校和西城经济科学大学等教育机构的作用,以新理论、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识和新方法等为主要内容,加强对党政机关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4.积极构建市民教育网络与平台,不断完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区域教育、科技、文化资源优势,整合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的教育资源,形成覆盖全区、面向市民的终身学习服务网络。各类学校面向社会开放学习场所和教育设施,发挥在构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社区学院、社区教育学校、文明市民学校及各类民办教育或培训机构要开设适应市民学习需求的专业和课程,强化学习服务功能。积极开展市民学习周、科技周、文化节、市民大课堂等活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依托西城社区教育网站,发展各类数字化远程教育,为全民学习提供网络技术支撑和服务。(二)大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

1.创建学习型机关

机关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党建资源,组织党员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努力成为学习型组织。领导干部在学习型机关建设中要率先垂范,大力推进机关学习氛围的形成。强化机关的组织学习,结合工作岗位要求,创设学习载体,健全学习制度,推进职能转变,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努力建设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鼓励、支持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履职水平。

2.创建学习型企业

根据企业强化管理、创新技术、提高效益等要求,搭建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的学习交流和推广利用平台,培育企业文化,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创新和发展。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开展员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学习活动,引导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员工综合素质,鼓励人人成才。

3.创建学习型事业单位

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更新发展观念,强化服务意识,转变管理方式,提升创造力和竞争力,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团队学习,促进思想沟通和知识共享,形成人际和谐、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各具特色的组织文化。挖掘员工内在潜能,整体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各项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创建学习型学校

积极探索教育创新,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在建设学习型城区中的引领和骨干作用。积极培育勇于探索、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和谐校园。引导干部、教师不断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创新型人才。

5.创建学习型社团

结合自身特定的目标和任务,发挥人才集中、信息灵通、组织灵活的优势,以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和服务能力为重点,增强组织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工作水平。利用组织资源,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研讨、培训、咨询、科普等活动,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学习热情。加强组织建设,积极承接政府剥离的事务性职能,发挥社团组织在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6.创建学习型街道、社区等区域性学习型组织

统筹辖区资源,加强设施建设,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和终身学习的需要。积极引导居民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文明健康、安定祥和的社区人文环境。深入推进学习型小区、楼门院建设。

7.创建学习型家庭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育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使学习成为家庭的生活时尚和生活方式,提高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建设学习进取、生活充实、文明和谐的新型家庭。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三)全面实施“迎奥运文明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市民学习教育活动

1.普及奥林匹克知识

全区各单位、各部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体市民中广泛开展奥林匹克知识学习活动,增强市民的奥运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特别重视对在校学生的宣传教育,将奥林匹克知识列入2007—2008年学校的教育内容,并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2.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市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修养,塑造市民讲文明、重礼仪、团结友善、热情好客的良好形象。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崇尚学习、尊重知识、爱岗敬业、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

3.开展奥运专项培训

以“我为奥运作贡献、行业服务创一流”为主题,在承担奥运会服务的窗口部门和服务行业中开展“文明服务”、“文明市场”、“文明商户”、“文明旅游景区”等系列学习活动,提高诚信服务和规范服务水平,保证奥运会期间西城窗口服务行业都能为中外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强化奥运志愿者对比赛项目和赛场礼仪的系统学习,建立一支高素质、懂外语的奥运志愿者队伍。加强对市民的赛场文明礼仪教育,使市民自觉养成热情礼貌、文明观赛的良好习惯。

四、建设北京市学习型城市示范区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西城区以实施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完善社区教育学校体系建设、建立市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化社区教育网络、深化学习型组织创建示范项目、推进职业教育社会化项目六大示范项目为引领,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创新发展。

第四章 组织与保障

学习型城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基本确定了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完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不断加大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力度,以保障创建工作的持续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北京市西城区在创建学习型城区的实践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具有西城特色的组织与保障体系。

第一节 组织领导

一、建立西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

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构建是从社区教育领导机构开始的。从1986年成立的西城区社区校外教育协调委员会,到西城区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再到西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经历了十余年时间,到2007年西城区召开建设学习型城区大会以前,一直是由西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统筹社区教育、学习型组织建设、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西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由主管教育的副区长任主任,主管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职能局领导、社区学院领导、主要相关部门领导和街道企事业代表人士为成员。委员会实行年度例会制度,负责全区社区教育的组织领导、顶层设计、规划制定、体制机制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等。

社区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主管社区教育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西城区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研究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推进规划的落实,对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组织建设工作进行视导;组织培训社区教育的有关人员等。

二、建立学习型城区建设领导小组

2007年,为了贯彻市委、市政府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京发〔2007〕7号)的要求,推动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发展,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西城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和主要职责。(1)成立了由常务副区长、主管教育的副区长和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主要领导,30多个部门或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的决策、统筹与协调,形成区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学习型城区建设格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委,负责学习型城区建设的日常工作。(2)建立分工负责制。分别由区直机关工委、区总工会、区教委、区民政局、区妇联、各街道等单位牵头负责,形成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事业单位、学习型学校、学习型街道(社区)、学习型社团、学习型家庭七个创建工作组,按系统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3)实行领导责任制。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在学习型城区建设中的职责,实行目标管理。各部门主要领导是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工作绩效作为考核部门、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的重要内容,确保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三、形成相关政策体系

西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以及学习型城区建设领导小组通过统筹规划,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并加以实施,有力推动了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989年,西城区政府制定了《关于实施义务教育加强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将《义务教育法》及《北京市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执法责任分解到各街道办事处。

1990年,西城区政府督学室对街道办事处履行教育执法责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社区教育被列为五项检查内容之一。

1994年,西城区政府制定了《西城区实施〈义务教育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先后在十个街道进行试点,对社区教育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1997年初,西城区政府下发《关于建立教育行政执法协调制度决定的通知》,将依法推进社区教育工作作为教育执法协调制度的重要内容,明确政府各有关部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的执法责任和相互配合的措施与要求。

1997年底,西城区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会上下发了《关于贯彻“十五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育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快实施教育社会化示范工程,促进社区教育向社会化、法制化、科学化发展。

1998年,政府文教办、政府督学室研究制定了“区域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西城区社区教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2011年6月,西城区政府下发《关于全面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促进学习化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2002年12月,召开了西城区建设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下发了西城区政府《关于建设“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实施意见》。

2004年9月,西城区委、区政府召开了西城区教育大会,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西城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决定》。

2005年,西城区政府决定成立社区教育学校,下发《关于成立社区教育学校,促进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的通知》。

2007年4月,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大会召开后,西城区积极响应会议精神,9月27日隆重召开了西城区建设学习型城区工作会议,下发了西城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决定》。

2010年,原西城、宣武两区合并为新西城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区委、区政府将社区教育工作纳入西城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北京市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强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发展数字化远程网络系统,为各类群体提供个性化和方便可及的教育,在全市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城区”;同时,将社区教育工作列入西城区“十二五”社区建设规划和西城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2012年3月,西城区召开了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暨创建学习型城市示范区大会,重新调整了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全区30多个委办局主要领导为小组成员。会上,下发了区委、区政府《关于西城区创建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京西发〔2012〕5号)。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继续向前迈进,进入大力创建学习型城市示范区阶段。

第二节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管理体制

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是在坚持“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街道社区负责、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下,实施“区、街、居”三级管理体制。(一)明确三级管理职能

西城区在对“区、街、居”三级管理体制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西城区社区教育发展状况和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实际,对三个层级的管理职能进行了划分,使各层级的职责更加清晰,更加有利于学习型城区建设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1)区级,即学习型城区建设领导小组。其管理职能是决策、规划、统筹、协调、投入、监督。学习型城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委)负责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日常事务。(2)街级,即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计划、管理、协调、组织。(3)居级,即社区居委会。主要侧重针对居民的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和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引导居民积极投身终身学习行列。“三级管理”的关键在区级管理,区委、区政府对社区教育和学习型城区创建的决策、规划、统筹、投入、监督及发展水平起决定作用。“三级管理”的重心在街道社区,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对辖区具有全面管理职能,街道社区管理机构与居民联系最直接、最密切,辖区居民具有认同感、归属感。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对上贯彻落实学习型城区建设领导小组的决策规划,对下协调组织社区居委会开展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管理和组织本辖区社区教育和区域性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是创建学习型城区的主阵地。“三级管理”的基础在社区居委会(家委会)管理。社区居委会是社区管理的基层,也是开展社区教育和学习型城区创建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宣传学习型城区乃至学习型社会理念、组织居民投身终身学习、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二)学习型城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分工

区委宣传部负责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做好学习型城区的宣传工作;区委区政府政策研究室负责开展学习型城区的理论研究工作;区直机关工委协助教委共同负责学习型机关的创建工作和区直机关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工作;区文明办负责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以及文明市民学校的发展规划、培训活动、总结表彰工作;区教委负责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协助民政局对全区各街道推进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街道和社区工作进行规划指导,协同区直机关工委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工作,负责全区学习型事业单位和学习型学校的创建工作;区科委负责社区科普教育工作和学习型科研机构的创建工作;区民政局协同区教委开展学习型街道、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工作,负责学习型团体的创建工作;区司法局负责社区普法教育培训;区财政局负责学习型城区建设专项创建资金的落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成人职业教育统筹、规划与实施以及下岗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协助区教委开展学习型事业单位创建工作;区文委负责社区文化教育培训工作和文化系统学习型场馆创建工作;区卫生局负责社区卫生、医疗保健、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以及创建学习型医院;区体育局指导社区市民健身教育工作,负责学习型体育场馆创建工作;区信息办通过西城政务网宣传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区总工会负责推进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工作;区团委负责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参与创建学习型城区工作和学习型团组织创建工作;区妇联负责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区流管办负责指导流动人口参加社区教育学习;各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街道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和辖区内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组织居民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区社区学院负责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研究中心日常工作,指导文明市民学校开展社区教育;区委、区政府其他部门负责本部门学习型机关的创建工作,以及本系统下属事业单位的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

二、运行机制

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密不可分,围绕开展社区教育、推动全民学习、建设和完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以及建设学习型组织等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基础工作,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理论武装、科研引领、专家指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制度保障”的运行机制。(一)理论武装

建立学习型社会作为21世纪世界发展的潮流,正在向我们走来。然而,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需要在实践中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探索。在学习型城区的建设中,更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创建工作。因此,在学习型城区建设过程中必须有理论的支撑,用理论武装头脑,特别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学习型社会理论的普及,用理论指导实践。西城区在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实践中高度重视学习型社会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在区委组织部组织的年度干部普遍培训中安排学习型社会理论的学习内容,通过学习型组织创建对各单位员工进行培训,通过市民教育三级网络开展对市民的教育和宣传,使全区上下形成学习型城区建设共识,并主动投身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二)科研引领

理论学习和普及固然重要,但如何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理论与西城区建设学习型城区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指导学习型城区建设,却是一个新的课题。西城区通过西城区社区教育协会和西城区学习型城区研究中心开展理论应用研究,指导建设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根据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实际,每年提出学习型城区的理论和实践应用课题指南,组织区属部门、街道、社区、各级文明市民学校申报课题,通过课题立项审查确定研究项目,通过中期检查进行项目科研指导,通过结题评审明确项目成果,通过编印年度科研项目成果汇编并下发到各单位指导实际工作,起到了较好的项目引领作用。(三)专家指导

西城区在20世纪90年代开展以学习型城区建设为取向的社区教育时期便十分重视专家指导的作用,通过多年实践已经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稳定的专家队伍。在全区层面,每年要召开若干次专家会议,向专家们汇报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征求专家的意见,不断修正创建工作的思路和具体做法;组织专家队伍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的视导、评估、回访等,提高学习型组织创建的质量;针对社区教育、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组织专家面向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培训和讲座。西城区的实践表明,学习型城区建设离不开专家的指导,专家队伍是学习型西城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四)部门联动

学习型城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尽管全区各级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各部门按部门职责落实全区的工作部署,在开展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创建工作的同时,对全区性的社区教育、学习型组织创建等各项活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但这还不够,必须做到全区上下基本步调一致,才能不留死角,形成创建工作均衡发展的局面。西城区在学习型城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了部门(单位)间的协调与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了全区部门联动、上下一致的创建工作局面,促进了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的均衡发展。(五)社会协同

城区是一个地域概念,学习型城区建设要求区域内广大市民和所有组织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对区属单位而言,通过党政强力推动的方式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和为市民开展终身学习服务比较容易。而城区内很多单位按行政隶属关系不属于城区直接管理,且社会组织发展较快,如何调动这些单位和组织的积极性并将其纳入学习型城区一体化建设,对推动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来说是一个新课题。西城区通过区、街两级与之开展共建和整合学习资源向居民开放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社会协同开展学习型城区建设的问题。(六)全民参与

全民参与主要是解决全民投入终身学习的问题。西城区的做法是通过社区教育“区、街、居”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开展服务市民终身学习工作。目前已形成了以文明市民学校总校(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暨西城区社区学院)为龙头、以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和街道社区教育学校为主体、以社区文明市民学校为基础的社区教育运行管理机制,实现了全区社区教育计划的统一,每年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要求,总校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居民需求共同制定年度教育计划并汇编成册,下发到中心校和基层社区学校,各校按总校的统一计划结合本社区实际做到教育活动月月有计划、周周有安排、日日有活动。(七)制度保障

西城区在学习型城区建设中已形成了较完备的制度体系,较好地保障和促进了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的持续开展。除学习型城区建设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为交流创建工作和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实行的定期召开例会的制度及其他工作制度外,较重要的还有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制度、经费投入制度、创建工作激励制度、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督导制度。(1)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制度。创建学习型城区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永续过程,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努力争做学习型个人,才能不断更新观念,跟上学习型社会发展潮流,更好地领导和组织本地区、本单位的创建工作。(2)经费投入制度。学习型社会建设是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和发展模式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政府引导下的社会事业。因此,政府必须持续保持经费投入,才能保证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西城区已经建立了与学习型城区建设基本相适应的经费投入制度。西城区于2004年起,每年按照人均2元标准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2008年后每年又增加200万元作为建设学习型城区专项经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创建工作实际的变化,到2011年,西城区社区教育经费已经提高到人均5元。(3)创建工作激励制度。为了激励在创建学习型城区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带动全区创建工作的开展,西城区每年对学习型城区创建先进集体和个人、社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以及终身学习的先进市民进行表彰。(4)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制度。该制度通过建立相关配套政策,解决如何方便百姓学习、激励学习积极性的问题;通过建立制度体系,解决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实施层面的制度缺失问题;通过建设学分管理和认证体系,解决探索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问题;通过尝试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解决继续教育体系条块分割、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对个人终身学习的记载和积累,解决从学习成果评价入手对人的素质评价和人力资源综合评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5)督导制度。区委、区政府将社区教育作为各个街道每年的考核评比内容,对街道系统开展的素质教育和社区教育进行教育督导,较好地解决了社区教育重要而不紧要的问题,有力地推进了社区教育工作。

第三节 队伍建设

西城区在20世纪80年代启动社区教育的时候就将队伍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特别是进入21世纪全面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以后,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队伍,确保了学习型城区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队伍包括管理者、专家、师资和志愿者四支队伍。

一、管理者队伍

管理者队伍按“区、街、居”三级管理体制设置,包括学习型城区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领导,区学习办(区教委)和15个街道主管领导,15个街道社建办主管科长和主管干部,255个社区居委会的领导,全区共500余人。由于管理队伍是按行政体制设置,因此在落实学习型城区建设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决定的过程中具有强制性,奠定了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的组织基础。

二、专家队伍

西城区学习型城区专家组是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的“智囊团”,由区社教协会、区成教协会、区民教协会、区民政局、区妇联、社区学院、区相关单位和北京市学习办、高等学校的专家组成,共20余人。他们不仅为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全局出谋划策,而且深入西城区各个委(办)、局、街道办事处、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社区具体指导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西城区依托专家组,多年来开展培训、调研、视导、评估工作,指导社区教育和学习型城区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科研工作,大力推动了西城区社区教育和各单位开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

三、师资队伍和志愿者队伍

师资队伍是保障社区教育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的重要力量。西城区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建立起一支以专职教师为核心、兼职教师为主体、志愿者为补充的师资队伍。专职教师包括西城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暨西城区社区学院)、宣武红旗业余大学(西城区南部地区社区学院)、15所社区教育学校、15个街道文教中心和老年大学的专职教师。目前,区、街、居三级社区教育和学习型城区管理体系中,共有专职教师600余人,兼职教师2600余人,社区教育志愿者数万人。

第五章 推进全民学习

学习型城区的核心是学习,学习的主体是全民,只有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打好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基础,才能稳步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一个区域内绝大多数市民都将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做到学习生活化、工作学习化,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区域内绝大多数组织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便可以说这个区域基本形成了学习型区域,作为一个城区则基本形成了学习型城区。西城区在学习型城区建设中正是牢牢抓住这个核心,把学习型城区建设与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相结合,吸收和借鉴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先进经验,紧紧围绕西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富民强区为目标,全力推进全民学习,在满足居民基本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引导学习需求,培育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氛围,极大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

第一节 人员全覆盖的教育培训

终身学习是贯穿人一生的不断学习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是多样化的,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必须有完备的教育服务体系作为支撑。西城区已经初步形成了满足教育需求、促进全民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除学校教育外,主要通过开展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培训来培育全民学习意识。

一、在职人员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外的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城区在职人员是学习型城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努力培育在职人员“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意识,是学习型组织建设乃至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客观要求。西城区高度重视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学习培训体系。

西城区开展公务员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训需求为导向、以培训要点为依据、以培训评估为保障的培训原则,着力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通过每年制定《西城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要点》、《西城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一览表》,指导全区的继续教育工作,坚持分级分类并突出重点地开展全员培训。完善依法培训,建立教育培训与考核相结合的联动机制。探索推广“培训电子化管理平台”,方便公务员在线学习。加强全区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管理,建立培训备案制度,鼓励全区各行业、各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相关的专门业务培训。

除上述培训外,为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近年来还大力开展了相关专项培训工作。(一)西城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培训

为贯彻北京市第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化素质,建设学习型社区,落实京民基发〔2006〕248号文件《关于做好2006—2008年社区专职工作者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西城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从本区实际出发,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因需设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能力”的原则,以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新形势为基点,围绕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不断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每年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对全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开展市、区两级课程培训。这项工作实现了教育培训工作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大幅度提升了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为西城区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发展,建设和谐社区、学习型城区培养了中坚力量,提供了人才保证。目前这一培训工作已形成了制度。

通过培训,社区工作者达到了“五个提高”的要求:一是提高了综合素质;二是提高了对社区工作基本理论和学习型城区建设理论的认知度;三是提高了参与社区工作的研究、实践和创新能力;四是提高了沟通、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五是提高了日常工作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目前,西城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共3000余人。(二)全区党政干部社会工作主干课程培训

按照中央有关部署,以及党政系统建立社会工作职业制度、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工作要求,西城区社工委与文明市民学校总校自2009年开始举办西城区党政机关社会工作人员社会工作专业培训,重点进行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与技能研修学习,以提高西城区党政系统社会工作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素质。培训围绕社会工作专业性质、国际惯例、参训人员实际需求以及教育部与国家社教协会确定的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进行授课辅导。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工作导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社会保障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政策概论、学习型社会建设理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该培训工作有力推动了党政干部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三)市民学校校长培训

市民学校校长是指学习型城区建设“区、街、居”三级管理体制中居委会一级的管理和组织者,即居委会书记、主任、工作站站长,也是“区、街、居”三级文明市民学校中基层文明市民学校校长。作为三级管理的基础,市民学校校长是开展社区教育和学习型城区创建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宣传学习型城区乃至学习型社会理念、组织居民投身终身学习、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因此,为不断提高市民学校校长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结合全区创建学习型城区的年度工作要求和市民学校工作实际,开展以“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居委会”、“学习型家庭”和服务市民开展终身学习等为重点内容的市民学校校长年度培训,对固化创建工作成果、推进基层工作创新、促进学习型城区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二、社区教育培训

(一)专兼职教师培训

专职教师是西城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核心,是保障社区教育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普及学习型社会理论、传播终身学习理念、直接为居民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力军,是推动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专职教师来源于西城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暨西城区社区学院)、宣武红旗业余大学(西城区南部地区社区学院)、15所社区教育学校、15个街道文教中心和老年大学的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是西城区内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经验和专业特长的其他人员。上述教师尽管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但面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要求,既要对社区教育志愿者和小教员进行培训,又要直接为居民开展教育教学服务,需要在传播终身学习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开发符合居民学习需求的课程建设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西城区通过组织专兼职教师年度培训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问题;针对居民学习需求进行课程开发,较好地解决了居民学习需求问题;通过专兼职教师对社区教育志愿者和小教员进行培训,较好地解决了社区教育的师资缺乏和教学规范化问题。(1)培训内容。包括学习型社会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城区创建的理论和实务、学习型城区建设理论应用研究的方式方法、西城区区情、社区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和课程建设等。(2)培训实施。在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通过西城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暨西城区社区学院)、宣武红旗业余大学(西城区南部地区社区学院)、西城区职成教中心、西城区社区教育协会、西城区成人教育学会、西城区老教育工作者协会、西城区老年大学等学校和社会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二)志愿者培训

社区教育志愿者是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补充,他们热心社区教育事业,有志于为学习型城区建设贡献力量。但由于其参与社区教育的临时性和阶段性,加上成员的来源复杂,既有在校的中小学生、大学生,又有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而且大多没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背景,因此对志愿者进行短期和临时性培训,将志愿者队伍纳入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一体化建设,对促进社区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1)培训内容。根据单项活动或阶段性活动的教育要求,结合受众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不强调系统性和理论性,侧重于实践层面。特点是内容简练、时间短、针对性强。(2)培训实施。由教育机构组织专兼职教师对志愿者培训或由教育活动主办单位根据需要组织培训。(三)专项培训

1.英语小教员培训

围绕举办高水平奥运会和建设世界城市的有关要求,为充分体现北京人热情好客、文明礼貌的精神风貌,营造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氛围,西城区持续开展了改善语言环境工作、大力推动市民讲外语活动。在推动全区市民学习外语的活动中,仅仅靠专兼职教师开展外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培训英语小教员来推动市民讲外语是一条有效途径。一是培训居民骨干,使其变学习者为教育者,带动身边居民学习外语;二是充分发挥英语基础好、参加社区青少年活动热情高的在校学生志愿者的作用,由学校先期对其进行培训,之后再由其对居民开展外语培训。目前,学英语、用英语在西城区蔚然成风,每年举办社区外语节展示和固化市民讲外语学习成果已经成为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品牌之一。

2.垃圾分类管理员、指导员培训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是环境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是体现市民环境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志。西城区按照北京市的有关要求,每年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以“周四垃圾减量日”为切入点,社区学院与区市政市容委每年对全区1000余名垃圾分类管理员、指导员进行培训,围绕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与个人行为指导、垃圾分类政策解读与考核验收办法解析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每年通过培训,有效提升了管理员、指导员的工作水平,促进了环境文明建设。

3.文明引导员培训

经过十多年的工作实践,西城区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已成长为一支从事维护站台秩序、引导市民排队乘车、推动市民素质提高的专业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在服务平安奥运、新中国成立60周年、配合公交实施一卡通、排队推动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等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公共文明引导员“八大员”——精神文明宣传员、文明礼仪示范员、排队乘车引导员、交通文明协管员、治安防范信息员、站台环境维护员、群众困难排解员、公共文明观察员的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为进一步推动西城区公共文明引导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队伍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结合时代特征和公共文明引导员的自身特点,西城区文明办、西城区公共文明协调办与西城区社区学院在联合研编《西城区公共文明引导员管理和服务》系列教材的基础上,开展了公共文明引导员正规化、系列化、科学化培训,固化了公共文明引导活动成果,充分发挥了公共文明引导员“八大员”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公共文明引导工作水平。

4.市民学习培训

西城区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根据地区居民需求,不断拓展教育教学形式,以和谐、文明、健康、欢乐为主题,在市民中长期开展文明礼仪、北京精神、法制宣讲、外语知识、书法绘画、文学赏析、低碳生活、计算机、摄影、声乐、舞蹈、科普知识、健康常识等系列讲座及各类基本技能教育培训,年受训者超过百万人次,西城区辖区内的居民真正享受到了在“大家门口”和“小家门口”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便利条件。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教育学习活动

一、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

西城区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并实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青少年教育模式,持续不断地开展了大量的教育活动,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全方位发展。21世纪以来,西城区每年开展对青少年校外德育教育活动达400余次,参与社区学习和志愿活动的青少年超过2万人次。“中学生社会公益服务活动”提升了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将社区内有关绿地、公共设施、困难家庭等的服务事项分包给辖区中学,各校按不同年级,利用固定时间开展绿地养护、卫生清扫、帮困助残等活动。同学们融入社区、服务社区,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劳动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社会、自觉维护社会公共设施的意识,增强了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各街道成立了“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思想道德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制定年度“未成年人校外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计划”,大力开展了未成年人校外思想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向学生发放《未成年人德育手册》,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如“春来福到”慰问孤老活动、“社区小记者”、“青少年才艺竞赛”、“环保小卫士”、“校外教育活动站”、“点点工程”等。这一系列校外教育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使青少年增加了社会知识,在实践中养成了良好的德操。

开展诵读中华经典活动,将道德文化变成道德实践。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回社区报到制度,动员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礼仪、环境、秩序、服务、观赏、网络六大文明引导行动。组织广大未成年人积极参与“我们的节日”、全国优秀童谣推荐评选等各种文化活动,开展以“心向党、跟党走”为主题的歌咏、读书等系列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丰富广大少年儿童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十周年之际,在首都文明办、区文明办的指导下,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组织编写并印制了《我们的节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青少年教育与实践活动手册5000余册,分批下发到社区青少年手中,把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融入传统文化中,营造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良好氛围。如德胜街道市民学校中心校积极践行“北京精神”,在市、区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挂牌成立了全区首家“新居民学校”,为地区新居民学龄前子女提供“无门槛”托管,并相继举办英语和舞蹈免费培训班,为辖区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了受教育机会、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天桥街道市民学校中心校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利用暑期时间,先后举办了“五小阳光少年”教育、“聆听革命故事,感悟红色精神”、体验老北京绝活手艺制作、登正阳门箭楼“追寻革命足迹,重温北京记忆”等系列活动,培养青少年爱祖国、守法纪、讲文明、树新风的公民道德素质。

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和技术等各种手段,组织开展暑期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网吧、网络、荧屏、声频、视频、各类出版物、校园周边环境净化工作。加强对特困家庭未成年人、流浪儿童的生活救助和心理辅助。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维权岗”、“星光未成年人法制与安全教育基地”等阵地建设,加大对不良行为学生和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力度。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加大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资源整合力度,完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进一步完善街道和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在全区广泛开展“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科研与实践活动。开放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社区教育学校、市民学校等校外活动阵地,鼓励青少年参加课外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持续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大在京农民工子女成长成才提供学业帮助、心理辅导、自护教育、志愿服务等。

参加社区教育活动,对于青少年既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道德养成和培育社会责任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社区成年人教育活动

社区成年人教育是指针对除社区青少年外的其他所有社区成员的教育。社区成年人是社区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建设学习型社区、学习型街道、学习型城区的主力军。能否培育社区成年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是决定学习型城区建设成败的关键。西城区在基本满足居民学习需求并进一步引导学习需求,培育人人学习、终身学习氛围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以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文明行为养成为重点,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礼仪教育与实践活动

西城区多年来以“文明礼仪和道德养成”为重点,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西城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编写出版了30万字的《市民礼仪》教材,并以此为基本教材,在全区各级文明市民学校、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社区教育学校、居委会文明市民学校广泛开展礼仪教育培训活动。西城区还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代教育主题和不同社区居民教育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学习活动。(1)长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文明礼仪宣讲团进社区”活动。在全区各个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开展文明礼仪巡回宣讲活动,每年超过35万人次接受礼仪知识教育。通过培训,市民可了解和掌握做文明市民的基本礼仪知识。(2)开展礼仪知识竞赛。西城区精心编写了160余道“礼仪知识竞赛题”,并印发了10万份下发到全区各街道,市民们通过参加礼仪知识竞赛活动,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了礼仪修养,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西城区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3)以“倡导人文理念,塑造人文美德,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了系列市民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城区居民讲究文明公德、共铸人文诚信、践行低碳生活的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1)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共铸诚信”征文大赛,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聘请专家对520余篇征文和128条警句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73篇优秀征文。

2)组织全区15个街道社区居民代表,在北京天文馆举办以“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宣传和倡导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

3)牛街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多年来坚持文明礼仪的宣讲,招募志愿者成立文明礼仪宣讲团,开展了文明礼仪进社区、进家庭、进单位、进军营的“四进”宣讲活动。

4)展览路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多年来坚持举办迎“七一”红歌演唱、舞蹈汇演、给党员过政治生日等系列活动,大力开展社会道德教育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

5)陶然亭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以排队日和创建示范路口为切入点,坚持每个月“排队日”,组织机关公务员、“公德之星”和社区志愿者到示范路口和公交站点进行文明引导活动,共同创造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公德教育,为创建和谐社区做好基础性工作

1.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我身边的故事”主题巡讲活动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从而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的精神,西城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在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身边人、身边事”征文活动的基础上,从200余篇优秀征文中筛选出发生在百姓身边最精彩、最感人的故事,组织优秀演讲者成立“讲师团”,以“市民大课堂”的形式,在全区开展“巡讲”活动。通过讲述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使居民认知荣辱,认识到文明榜样、道德楷模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号召大家向身边的好人好事学习,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断促进道德养成,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日常工作、生活结合起来,真正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成为广大市民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实践证明,这种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形式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2.开办主题多样的市民大课堂及传统教育活动,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和修养

自2009年开始,在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的带动下,各级文明市民学校由中心校牵头,不断丰富市民大课堂学习内容,邀请专家学者进行高品位、有趣味、内容丰富的讲座及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共举办各类讲座500余场,参与人数5万余人次。在各类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以庆“三八”、“五一”、“六一”、“七一”、“十一”、“九九重阳”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近千场,参与人数近8万人次。(1)什刹海街道文明市民学校联合社区教育学校,以“开艺术之门,踏科普之路”为主题,在区信息中心和微软(中国)“潜力无限”项目的支持下,组织计算机专业教学,先后培训学员近5000人,其中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社区低保、低收入者,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占80%。(2)金融街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联合社区教育学校和西太平社区文明市民学校,邀请美国志愿者史洁娜女士举办了“快乐英语沙龙”专题讲座。(3)德胜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联合安德路文明市民学校,开展了以“迎国庆、促和谐、展风采”为主题的各民族聚合座谈交流会。(4)展览路社区教育学校与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联合举办了以“大家唱 歌飞扬 颂祖国”为主题的喜迎建国60周年红五月合唱节市民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5)新街口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以“学习英模事迹,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组织辖区中小学生在福绥境图书馆开展了“读好书”系列活动。(6)西长安街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以“我与祖国同龄”为主题,在社区教育学校举办了演讲比赛活动,以满腔热情欢庆新中国60周年华诞。

3.以“庆祝建党90周年——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各级文明市民学校结合建党90周年庆典,先后开展了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五好”主旋律活动。(1)牛街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通过红色歌曲“响”起来、社区居民“走”起来、京剧票友“唱”起来、百位笔友“画”起来、摄影迷们“拍”起来、文艺队伍“舞”起来的形式,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以文体活动凝聚人、带动人、引领人。(2)什刹海街道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举办了首届“野鸭岛杯”魅力四射摄影大赛优胜作品展暨颁奖仪式,旨在以影像展现什刹海的古典之美、生态之美、红色之美、和谐之美,丰富了市民生活,陶冶了居民情操。(3)西长安街街道市民学校中心校先后开展“欢歌笑语共庆90载辉煌文艺汇演”、“聆听老党员心声、坚定理想信念、庆祝党的90岁生日党史知识竞赛”和“人人抒发对党的爱红歌赛”等系列活动,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4.举办“健心”大课堂

自2007年开始,西城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从百姓的心理需要和内心需求入手,加强对市民心理健康、心态调整的关注与指导,与全国最大的心理学专业机构——华夏心理网联合举办主题为“永葆健康,从‘心’入手”的“健心公益大课堂”活动,邀请全国健心计划发起人之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外国专家局EAP员工心理帮助计划专家组成员、中国肿瘤心理学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尹璞先生主讲。他以鲜活生动的事例、科学先进的理念和真诚客观的建议帮助参与者深刻了解人的心理对生理的必然影响,以及如何调整心理去为身体创造积极的影响,使身心健康,博得了居民的阵阵掌声,西城区近500名居民成为全市第一批受益者。此后,根据社区居民需求,不定期开展心理调适的“健心”讲座。(三)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大力开展奥运培训教育活动

1.以迎奥运为主题,深入开展市民讲英语培训活动

西城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组织三级文明市民学校长期开展市民讲英语活动,以总校编写的《我遇到了外国人》、《生活在北京》、《奥运在北京》、《西城区市民讲英语300句》为培训教材,充分利用文明市民学校三级管理网络,在全区居民中大力开展市民讲英语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广大市民的英语水平,使市民遇到外国人时,能够进行基本的语言交流,充分体现热情、好客、文明、礼貌的首都人素质,营造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语言氛围。全区15所社区教育学校、255所市民学校都开办了“市民学英语培训班”,为激励市民学外语,西城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开展了“市民学英语等级测试”,推行“市民学英语等级证书制”。市民讲英语活动已经走上了专业化、规范化轨道。

自2007年开始,文明市民学校总校每年组织开展“社区外语节”活动,内容包括市民讲外语成果展示、青少年讲外语活动汇演、西城区公务员英语角、少儿英语游艺专场等,同时免费为市民发放外语教材。每次参加活动的几千名市民通过演出、交流、游戏、互动、学习等多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外语的热情,为外语教育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每年组织学外语的居民参加“北京市市民学英语大型游园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西城区市民讲外语成果。如2007年月坛街道三里河一区市民学校的英语情景剧《青蛙王子》被北京市总工会推荐到主会场进行演出,得到了主办单位和与会观众的高度赞扬。

2.广泛开展“奥运知识读书会”和“我对奥运知多少”——“奥运知识答卷”活动

为普及奥运会知识,西城区广泛开展奥运知识普及性教育培训活动,制定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奥运知识培训。例如在全区组织开展了“奥运知识读书会”和“我对奥运知多少——奥运知识答卷”活动,共发放《市民礼仪》、《奥运培训教材》4000余本,“奥运知识答卷”近万份,通过读书、答卷活动,营造了百姓了解奥运、知晓奥运、支持奥运、为奥运做贡献的氛围,进而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及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3.西城区旅游窗口行业从业人员奥运培训

为了给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提供有力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保障,2007年,西城区社区学院与西城区旅游局联合启动了“西城区旅游窗口行业奥运培训”工程。培训对象主要是西城区旅游服务窗口行业员工,重点包括:西城区32个旅游企业、12个景区景点、26家奥运星级饭店、11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400余家住宿业法人等窗口行业的从业人员及300多名什刹海胡同游三轮车工共1250余人。培训工作紧密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需求,着眼于旅游窗口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服务规范专项水平等综合素质的提高,针对不同岗位从业人工的实际,合理设置培训内容,选择有效的培训方法。培训涵盖了奥运英语、手语、奥运知识、职业礼仪、服务规范、安全管理、卫生管理等课程,通过统一考试,学员们均取得了良好成绩,700余人取得了《首都窗口行业奥运培训合格证书》,得到了北京市旅游局的表扬。(四)举办区域学习节,固化学习成果,鼓励终身学习

西城区为鼓励居民投入终身学习,通过举办学习节的形式,为居民搭建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艺的舞台,表彰先进,固化成果,有效促进了学习型城区建设。目前,全区层面的学习节主要包括“西城区市民学习周”、“西城区市民学校艺术节”、“西城区社区外语节”等。

1.西城区市民学习周“西城区市民学习周”是集中开展市民教育活动和展示市民终身学习成果的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在区教委的领导下,西城区社区学院认真筹划、积极组织,结合西城区实际,自2003年开始每年10月举办,到2012年已经连续举办十届。每届学习周期间举办了大量有特色的社区教育活动。

在全区层面举行“西城区市民学习周”启动仪式,表彰全区一年来终身学习优秀学员、学习之星以及社区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学习周期间,文明市民学校总校举行“西城区文明市民学校书画、摄影、手工制作展”(至今已举办十一届),全区各街道市民学校中心校、社区教育学校、老教协等单位积极组织居民参与,每届参展作品超过500余幅,全区近万名居民观看展览;2010年开始,学习周期间组织以“高雅艺术进社区”为主题的社区专场音乐会(至今已举办三届),进一步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自2003年以来,每届“市民学习周”期间,全区三级文明市民学校和各社区教育学校、各街道举办各类教育活动平均超过600场,一周内受教育民众20余万人次,充分展示了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调动了市民终身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

如展览路街道在朝阳庵社区以“庆重阳 送祝福”为主题,举办了三届老年书画作品展,在展出的245幅作品中有76幅作为贺画送给社区的空巢老人,其中文明市民学校学员集体执笔书写的36米画卷充分展示了城区市民的人文风采。

广外街道举办了六届“天宁风韵”社区书画展,集中展现了新西城人文风貌及自然和谐的历史景观,完美诠释了新西城“丰厚历史文化底蕴、发展永恒乐章”的勃勃生机和发展前景。

德胜街道以“和谐家庭 和谐德胜”为主题,举办了市民摄影展活动,通过捕捉精彩、温馨的生活瞬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传递文明新风、共建和谐德胜”的美好夙愿。

金融街大院社区结合居民意愿举办了六届花卉展和七届“美的心声”摄影作品展,成为社区的一道靓丽风景。

宣武少年宫举办了以“高雅艺术进社区,中外经典同赏析”为主题的多届社区专场音乐会,为辖区居民奉上视听盛宴。

白纸坊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的“白纸坊杯”腰鼓赛作为品牌活动已开展多年,曾邀请天津、兰州等全国著名腰鼓队来京参赛切磋技艺,并以社区文化节秧歌赛助阵,丰富了城区居民文化生活。

广内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隆重举办了两届中国“广内杯”空竹邀请赛。在第二届邀请赛中,首次以视频的方式实现远程同步参赛,为广大空竹爱好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参与空间。来自北京16个区县和河北、河南等5个省市的41支代表队、1500余人参赛。参赛者分“双轮纺线”、“正捞月”、“托马斯”等七大项目竞相献艺,一幕幕精彩的空竹表演让观众们大开眼界。

大栅栏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通过举办“社区教育节”、“全民读书节”、“家庭学习开放日”、“老字号体育文化日”、“民间工艺秀”、“老北京幌子展”、“胡同文化节”、“我的社区我的家”等地区特色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椿树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为满足市民需求,积极开展科普培训活动,通过“网络科普夕阳红——老年人电脑培训”、“老年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预防”、“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等系列讲座,普及科普知识,倡导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

2.西城区市民学校艺术节

西城区各级文明市民学校、社区教育学校长期重视对居民艺术知识的普及教育,注重提升社区居民的艺术修养,培养了几十个有影响的艺术社团,通过开展社区居民舞蹈和音乐大赛的形式,展示市民舞蹈和音乐艺术风采,对活跃社区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如2009年文明市民学校总校和区教委联合举办“迎国庆西城区2009年社区音乐展播暨优秀节目汇报演出”活动,全区参与节目50余个,参演人数上千人。经过节目初选和决赛,西长安街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推荐的女声小合唱《世纪春雨》、新街口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推荐的女声三重唱《誓言无声》、金融街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推荐的合唱《蓝色蒙古高原》和社区教育学校推荐的《香飘北京大碗茶》等,月坛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推荐的时装剧《故乡是北京》、展览路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推荐的京剧《智取威虎山·迎来春色换人间》、德胜社区教育学校推荐的独唱《沁园春·雪》,以及老教协推荐的独唱《东方红》等15个获奖节目,于9月份在西城文化中心展演,并推荐参加了全国社区音乐展播评选活动。其中6个节目被选中在“第二十九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期间进行演出,广大居民反响强烈。

2010年8月,西城区组织全区各街道、社区教育学校及有关单位共推荐13台音乐节目,参加了由中国社区教育协会主办、中央电大与西城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合作承办的2010年全国首届社区音乐展播活动。金融街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参演的《蓝色蒙古高原》,金融街社区教育学校参演的《大漠之夜》、《芦花》、《香飘北京大碗茶》、《天山牧民把歌唱》,新街口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参演的《誓言无声》、《美丽家园》,展览路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参演的《智取威虎山·迎来春色换人间》,德胜社区教育学校参演的《沁园春·雪》等节目,通过中国社区教育协会专家评审,其中2个获得一等奖,3个获得二等奖,4个获得三等奖,文明市民学校总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充分展示了西城区市民音乐艺术教育成果。

在庆祝建党91周年之际,开展了主题为“曲艺荟萃·魅力西城”的2012年西城区市民艺术节活动,各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社区教育学校选送了49支集说、拉、弹、唱等特色的文艺节目,汇聚了魅力西城草根艺术之风采,充分彰显出社区多元文化的个性特色。来自牛街、德胜、大栅栏、什刹海等街道及社区教育学校的7个优秀节目脱颖而出,分别在市、区“市民学习周”启动仪式上精彩上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