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生的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1 17:56:49

点击下载

作者:金玲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佛说人生的智慧

佛说人生的智慧试读:

前言

佛云:我是一切根源,一切根源在我。

有一种忍让叫做佛,有一种自然叫做佛,有一种自我叫做佛,有一种智慧叫做佛。佛是超脱,前难万阻无一物;佛是自然,世间万物为自然;佛是智慧,助人弃苦自我乐;佛是自由,奉身修炼,减少欲念,远离罪恶,佛是蕴藏真理的中国智慧。

自然万象皆藏佛心,佛心之有无皆在自我,佛性之超然皆在修身,佛理之常在皆在修心,发现自我,自己谓佛。

世人皆有烦恼,世人皆有佛性,世人皆有善心,世人皆有佛根。天地一份情,浓缩在心灵。

有一尊睡着的佛,他的名字叫做人,他在等待佛的召唤;

有一个觉醒的人,他的名字叫做佛,他会唤醒沉睡的心灵。

自身修佛发掘一种本性,静下来的心是一轮明镜,不抛弃,不放弃,尊重众生的生命,摆脱物欲缠绕,纯洁身心,即心是佛,无心无佛,就能让心灵悠游于平和自由之境。

励志成佛折射一种超凡,花开花谢常相伴,潮起潮落心亦安,领会诸佛人世的妙语箴言,感悟圣哲佛法的博大精深,慈悲为怀无欲无求,自在逍遥。

出世修佛隐喻一种逍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佛法修身修心,不是因果追寻,不是善恶因应,而是慢慢淬炼自我,是心安自在的旅行,是随缘尽意的闲情雅致。

自己谓佛浸润一颗善心,只要心释然,佛心常相伴,只要释善意,佛理皆可期,只要花还开,佛法皆可待,只要心常在,你我皆为佛。

尘世常喧嚣,不远离而净化;

人群常复杂,不逃避而善待;

物质常诱惑,不强占而支配;

挫折常悲伤,不气馁而面对;

心灵常起伏,不遗忘而抚慰。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我的心灵我做主,我的佛性我追寻,我的禅意我领悟,我的佛法我自为。

让我们的人生升华净化为禅意的人生,让我们自己成为自己的佛——一种持有健康心态、宽容心性、积极向上的佛。编者2008年12月

第一卷静心修身篇:修身成佛

摘要:佛陀说:﹁我就是佛。﹂确实,即心是佛,无心无佛。心摆正了,佛心也就悠然显现。

保持自性

感悟心语

世人的心中熏染了众多的妄想、执著和名利欲望,这才越来越不见自己的本来面目。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迷失了自我。只有性净心明,自性永在,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才能活得幸福。“请问佛陀,我们自身由几个部分构成呢?”在一次法会上,有弟子向佛陀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佛陀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我给大家打一个比方。每一个人,都好像是一个富商。富商都是有故事的人,现在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一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可是有一次,富商得了重病,病危不起,他害怕一个人离开人世,于是,便想从四个老婆中选择一个跟着自己一起死去,也好一起去天堂做伴。于是,他把四个老婆都叫到自己床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哪知他话音未落,第一个老婆快言快语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他将目光转向大美人——第二个老婆,但第二个老婆只是冷冷地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陪你送死呢!’“第三个老婆也发话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也不愿提前离开人间,我最多送你到城郊!’“这时,一向沉默不语的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我愿意跟你一起走。’”

佛陀讲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了看众位弟子。这时,有弟子问道:“尊敬的佛陀,您讲这个富商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意思,这跟我们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没有四个老婆啊。”

佛陀微微一笑,回答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在这个故事里,佛陀用四个老婆之说,阐明了我们每个人的肉体、财产、自己的伴侣、自性之间,到底哪个才是最根本的。通过这个生动的故事,佛陀得出的结论是:每个人都要保持自性,这才是永存之道。

佛家有一个“丹霞烧佛”的公案,是说丹霞禅师曾到洛东慧林寺,因为天寒,于是取殿中木佛,烧之取暖,院主见了呵斥他说:“为何烧我木佛?”丹霞禅师用禅杖拨木灰说:“我烧取舍利。”院主说:“木佛哪有舍利?”丹霞禅师说:“既然没有舍利,那我再取两尊来烧。”院主于是开悟,领悟了自己的自性(本性、佛性、真心)。这是在破除世人执著于外在的土木偶像为佛,而不见自性之佛的修行病。

现代的人,都说容易迷失自我,容易找不到真实的自己,因为现代社会的转速太快,自性都被各种欲望淹没了。那么,我们不妨来看一下王鱼的故事。

王鱼生活在太平洋布拉特岛附近的水域里,它们是天生的魔幻大师,能吸引一些较小的动物,贴附在自己身上,再慢慢地将它们吸收为身上的鳞片。有了鳞片的王鱼,比没有鳞片的王鱼体积至少大四倍。

可是,当王鱼年老时,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鳞片便慢慢地脱离鱼身。这时,它也试图做一些努力,不让这些附属物离开自己膨胀的身体。但是,一切都无济于事,最后附属物脱完,它重新回到原来那个较小的体形。

失去了鳞片的王鱼,变得痛苦不堪。因为它失去了盔甲,再也无法适应眼前的水域世界。在鱼群中,它显得极为特别,游得非常不自然。

鱼一旦不能在水中畅游,还有什么乐趣?于是,王鱼选择了自残,往岩石上猛撞,故意去撞击其他鱼类,挣扎数日后死去。凡是亲眼目睹这一过程的人,都觉得王鱼的下场太惨,落差太大。

王鱼本来拥有自性,但当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小动物,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鳞片之后,已经不复是当初的王鱼自身,而是背负着太多的“他物”。等到自身的机能衰退了,鳞片也脱落了,王鱼也在长久的依附鳞片之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自性了,于是落得了自残的下场。

可见,保持自性是多么的重要,它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就像佛陀所说的,我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夜深人静的时候,不妨自己与心内的自己对话,这就是在与自性对话。保持自性,做真正的自己。原滋原味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今日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空空如也

感悟心语

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事情时,如果能保持心灵空寂状态,冷静对待,那么,才能如鸟高飞,自由翱翔,不被种种成见和欲望所牵,对生活的种种遭遇能接纳、包容与承担,这才是真佛如来。所以说,保持空空如也的心境,才能不被欲望所牵,才能不做欲望的奴隶,做自己本心的主人。“现在我老了,要在众位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大家明天都作一首偈子(有禅意的诗),看谁作得好就传衣钵给谁。”

说完这句话,弘忍大师就离开了。留下众位弟子议论纷纷。而众位弟子中,最兴奋的则属大弟子神秀,他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现在老师的意思,大体上就是说让我做继承人了。我可要好好表现,可不能表现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作这个偈子的想法,不然会被大家耻笑我小气,会被老师训斥我心急的。”想罢,神秀就在半夜偷偷地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地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

写好之后,神秀很得意地认真朗诵了三遍,然后便继续睡觉去了。

早上起床时,大家都发现了这个偈子:“这是大师兄作的吧,写得很好!”“是啊是啊,很佩服神秀大师。”

听到弟子们议论纷纷、七嘴八舌的话语,弘忍走到院墙边看了看,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当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偈子的时候,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听到后赶了过来。他是个文盲,不识字,但听了这首偈子以后,心里却突然有所感,于是,他来到院墙边,指着偈子说:“好是好,可是还没有顿悟啊,没有领悟到真谛!”

大家一阵哄堂大笑,纷纷嘲笑他:“慧能,就你一个文盲,你敢嘲笑神秀大师的大作?”“你说人家作得不好,你倒是作一个出来给我们看看啊!”大伙笑得更欢了。“你们别笑,我还真的有一个偈子在这里。麻烦你们,帮我把偈子写在这首偈子的旁边吧。”

大家都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他开口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的这首偈子,表明了他的大智慧。他的这首偈子,透露出了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是说,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当神秀看到这首偈子以后,气得眼睛都绿了:“你这个火头僧,居然敢跟我比,敢来拆我的台!你看我怎么收拾你!”神秀由气转怒,起了不良之心。

当弘忍看到这个偈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弘忍心里很是喜欢,但没有在脸面上表现出来。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其他僧人的面说:“你看你写的,真是乱七八糟,胡言乱语。现在抓紧擦掉这个偈子。”

说完了之后,弘忍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弘忍的话以及他的举动,又引起了大家对慧能的嘲笑:“你看看,引起师傅的不满了吧?居然还挨揍了,这就是自不量力的结果啊!”

马上就有人将这件事报告给了神秀,神秀听到之后得意地笑了。

但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把衣钵传给了他。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他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

在这个故事中,神秀心中有牵念、有欲望,所以在他的眼中心中“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而在心中空空如也的火头僧慧能看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既然这样,又何必如神秀说得一样,去费力拂拭尘埃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心性清净,那么,就没有抗拒外界诱惑之说,因为任何的诱惑,都不会蛊惑到自己空空如也的明净心灵。

空空如也,即是放下一切。佛家有言:“放下。”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陀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从这段问法,我们可以得悉,空就是放下成见,放下执著,放下贪欲,放下别人对自己的苛责,放下憎恨与不满,放下一切,让自己空空如也,才能让心灵真正发出自由之光,智慧之泉。那就是觉悟,就是成佛之道。

所以说:放下攀缘,心中空空如也,本来就是佛。原滋原味

人空,法空,心要空。佛空,我空,皆为空。佛由心起。佛由心行,归于心,归于佛,归于空,归于佛。空空如也01

心静自然凉

感悟心语

心静,指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幽居独处时的一种自然、平和的心态。心静自然凉,本义是说心里平静,内心自然凉快。后用来指在遇到问题、困难、挫折时,放平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尊敬的佛陀,我不是您的弟子,但是我很尊敬、仰慕您,虽然学习了十几年知识,但依然有个心结,我觉得人生仍陷于矛盾之中。我心中的问题能否请佛陀指引迷津?”一位婆罗门教徒特意拜访佛陀,在非常恭敬地顶礼膜拜后,他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佛陀慈祥地说:“你有什么疑惑尽管提出来。众生平等,真理是共通的,你的好学,使我感到很高兴。”“佛陀,平时我都可以和人滔滔不绝地辩论,分析道理也会得到别人的认同。可是,当我烦恼一来,我就会被情绪左右,而无法正常发挥我的才智。我为此心里非常懊恼。为什么明朗的智慧不能一直延续呢?为什么心念会起伏不定呢?”

佛陀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只是指着一盆水说:“你看这盆水,如果你把红的、绿的、蓝的色料放进去,然后对着水照照,能否从水中映照出自己的脸?”“如果单单是一盆水那就可以照出自己的脸,但是染色之后,当然就不能了。”

佛陀又说:“那就好,我们继续来假设,如果把这盆水放在火炉上加热,使之沸腾。这时候,你如果探头看看,是否能照出你的脸?”

这位教徒还是没理解佛陀的意思,非常惊讶地回答道:“那更不可能了。沸腾时水在滚动,而且水气一直往上冒,怎能看见自己的脸呢?”

佛陀微微一笑,继续问道:“又如池中之水,虽然静止,但里面若有许多青苔浮物,如果你再探头看,能否照出自己的脸?”

婆罗门教徒说:“这也不可能呀!虽然池水静止,但是杂物太多,连水面都看不清楚了,怎能照出脸的轮廓呢?”

佛陀这个时候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刚才举的例子,跟你问的问题,道理都是相通的。当人的心处于静止状态时,当心中无欲、无烦恼时,清净自性就会显现。就好比那清净静止的水,可以照出人的脸形、五官,旁边的景物也会映入水中,因为它很静、很清澈。“正因为处于清澈的心境下,你所见所分析的都很正确,所以这个时候你辩才无碍。但当你心中有欲念烦恼得失时,这个时候,就好比在水中加了色料,既有染欲妄念等烦恼阻碍,当然看不到本来面目;又或心中看似静止,若烦恼根仍在,就像池中还有浮萍遮盖,当然也是看不清外境的。”

婆罗门教徒听了佛陀的这一段话,这才大彻大悟过来,于是对自己的欲念行为表示了忏悔:“我现在才理解是怎么回事。原来,我的心不静的时候,就是被蒙蔽的时候。以前有很多时候竟是我自己被自己蒙蔽了,真是糊涂啊。”“要谨记:心静自然凉。当各种欲望燃烧起来时,心花便会上升,这个时候,怎能看清自己本来的面目呢?”

佛陀借了两个比喻,来说明人在各种杂乱心情的蒙蔽下,会丧失自己,会迷乱自己的本性。只有在心静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自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应该首先达到“心静自然凉”的境界,才容易悟道。心念静止清净,才会明朗,才能使清净的智慧展现出来。

佛家有云“心中有一刻清凉,当下便是清凉世界”。不管当下环境如何,应该心静如水,依物随形。在酷热难耐的暑天,每个人都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心灵,好好做到“心静自然凉”。这样,自己就会在炎热的酷暑,享受一夏的清凉,何乐而不为呢?原滋原味

三伏闭门披一衲,

兼无松竹敞房廊。

安禅何须劳山水,

灭却心头火自凉。《悟空上人寺院夏日题诗》(晚唐·杜苟鹤)心静自然凉01

何为真正的美

感悟心语

真正的美,是一种自然的美,是一种内在的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素面朝天,去掉多余的修饰,用自己洁净的面孔和心情向天空微笑。去掉刻意的做作,让真实的人性散发出天然的光辉。

传说人出门在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神仙来问自己问题。如果答出来了,就会获得善果;如果没有回答上来,那么就会遇到恶报。所以,出门在外的人,都是有慧根的人或者带上一个智者。

有一位商界的领导者——波利,聪明伶俐,经常带队出海在海中取宝。这天,船在海上航行时,本来平静的水面上突然掀起了狂涛巨浪,小船在风雨中摇摇欲坠,被吹到了一个大浪尖上,大家吓得尖声大叫起来。这时,海神出现在海面上,挡住了船的去路,并托起了船。海神向波利说:“如果你可以答出我的问题,船就可以通行;如果回答不了,就休想通过。”

波利毫无畏惧,平静地说:“你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吧!”

海神用两手捧起海水,刁难道:“你说,是大海的水比较多,还是捧在我手中的水比较多?”“我的看法是,你手中的水比大海的水还多。”波利立刻回答道。“海水那么多,你为什么说我手中的水比海水多?”“假如你手中的水是一股清净的泉水,航行中的人在饥渴时,只要喝你手中所捧的水就可以得救;海水虽然量多,但在人们口渴或饥饿时却没有用。所以,可以救命的水就是最有用的,更胜过量多却‘无用的水’。”波利飞快地回答道。

这样的答复,让海神听了心花怒放。于是,他开心地解下自己腰间挂着的一个八宝做成的‘香珞’,交给波利说:“年轻人,你很聪明,你的答案让我很满意。这个宝贝交给你,它不只美丽,而且价值连城,非世间一般的宝物可以比拟。好好保存吧。”说完后,海神就消失了,水面又回复了平静,船队也得以通行无阻。“我何德何能,得到这么宝贵的东西呢?我还是将香珞献给全国最尊贵的国王吧。”打定主意后,他就进宫觐见国王了。

国王接到香珞,也叹为世间最稀奇的宝贝,于是决定交给一个最美丽的妻妾保管。于是国王下令,让后宫佳丽都知道有这件宝物。并且要她们装饰自己,让国王看看哪一位是最美、最中意的人,就将这件稀有的宝贝送给她、请她保管。

这时后宫的佳丽都很高兴,个个都装扮得花枝招展,欢欢喜喜、争先恐后地来了,她们围坐在周围争奇斗艳,但国王一时间却不能分辨出哪个是最美的。这个时候,国王发现少了一位末利夫人,于是就问侍卫:“为什么末利没有来?”“陛下,今天是十五,是末利夫人斋戒的日子,她今天要吃素并且不能穿艳丽的衣服,所以没有来。”“是她的斋戒重要,还是我的命令更重要?去,让她立刻装扮好了来见我。”国王很不不高兴,大声命令道。

看到国王发怒了,侍卫一溜烟去找末利夫人,说明了国王发怒的情况。但末利夫人平静地拒绝了,她态度很坚决,说:“平时我都可以应国王的召唤;但是,一个月当中只有一天是十五,这斋戒的日子很难得,而且我是不能穿艳丽衣服的,而我穿着素装去见国王也是对他的不敬,算了,我还是不去了。”所以她还是坚守她的斋戒,没有去见国王。

话说国王在大殿里等了好久,还是没看到末利夫人,等得他也没有选美的欲望了,只想抓紧把末利夫人传来。于是,又过了一会,国王彻底地发怒了,咆哮着让众侍卫一起去请未利夫人。“夫人,您还是快点去一下吧,就是穿素装也没有关系的。国王陛下发怒了。这个我们可是承受不起啊。”众位侍卫一起哀求夫人。“这个……好吧,我去,但是,我不施脂粉,也不换穿艳丽的衣服,只穿着干净的素服。”

国王本来是一脸震怒地瞪着大殿外,这时忽然看到一个袅袅婷婷的人从远处走来,越来越靠近大殿,全身的素服、满面的清净,不是末利夫人,又是哪位?在身边眼花缭乱的脂粉群中,突然发现这么一个素面朝天的清净女人,把人的心都映衬得清净起来。

在这种清净的心境下,国王很高兴,就将香珞送给了末利夫人。

这则关于末利夫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世间人人都想追求“美”的同时,真正的“美”不是刻意去装扮出来的,而是要从我们的内心散发出来,而真正的“朴素纯净”即可表达内心的美。

如果有内心真实的“美”,则不管年轻、年老,人人见了都会产生欢喜心;让人一见就欢喜安适,这才是真正的“美”。

所以说,要得到真正的“美”,必先要生出清净、智慧的心,从内心“真、善”发出的“美”,才是世间真正的美。原滋原味

宁静最美,安定最乐,这是习禅。修心、养性,是最美好且最崇高的境界。最美的面孔是带着微笑的。

不为转瞬即逝的快感

感悟心语

人的一生,会面对种种诱惑。我们有各自追求的东西。但在我们的生命中,与其追求昙花一现的时尚,不如追求永恒的东西。那些让人受益于一时的东西繁华靡丽,过眼皆空,并不会给我们带来等身的价值;只有永恒的东西才会与我们的生命同在。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应该为着一时的快感,因为这是转瞬即逝的。

八月十五这天,城中一个大臣的儿子,名叫畏间,带领家丁去一个观园里烧香拜佛,为自己的母亲祈福。

就在他烧香拜佛之时,从门外走来一女子,也轻轻跪在了畏间的旁边,闭眼祈福。这时,两个人四目相对一下,那女子不觉红了脸庞,赶紧闭上眼睛祈祷。畏间看到女子年轻姣好的面容,忍不住心神荡漾。这时,那女子又睁开眼睛看了他一眼,对着他淡淡一笑。

这两个年轻人,都被彼此吸引,在拜佛时一直忍不住偷偷看着对方。过了很久很久,两个人拜佛还没有拜完。

当畏间正在迷恋地观看这美丽的女子时,突然间这女子仰翻在地上,抽搐了一会,然后就一动也不动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畏间不知所措。畏间无助地看着躺在地上的漂亮女子,结果却发现她美丽的面庞正在慢慢消逝,脸色在由红润转向发黑,眼睛、嘴角、鼻孔、耳朵都开始流出血来,这时他明白,这年轻美丽的女子的确死了,而且在炎热的阳光下已经开始腐烂。“天啊,太可怕了!人为什么会这么脆弱?转瞬之间,一个活生生的人,已经变成了令我陌生害怕的尸体!我该怎么办呢?”

畏间不禁惊恐万分,准备拔腿跑掉。刚站起来要跑的时候,却听到身边的树木说起话来:“这女子死得真可怜!那么漂亮的脸蛋,那么苗条的身材,却不明不白地被抛在这里。”

旁边的另外一棵树也发话说:“这位先生,难道你只贪图她生前的美丽,不管她死后的凄惨吗?你怎么能忍心这么做呢?”

畏间本能地停住双脚,他奇怪树怎么会说话,但听到树的话,他一时间感到惭愧,便从身上脱下外套,将那已经腐烂的尸体盖住,搬到树林中。

将尸体处理好了之后,他对着尸体说道:“你是一个如此美丽的姑娘,却在一瞬间变成了一具让我陌生和害怕的尸体,我虽然不知道你死去的原因,但我对于你的死很遗憾。对不起。”

说完之后,他便站起身,向树林外走去,刚走了几步,忽然看见半空中亮起万丈佛光,照亮整个天空。佛光中佛陀现身,威仪万方,神采奕奕。“啊,这是真的吗?我怎么会看到佛陀了呢?”畏间顿时忘记了刚才的事情,心中异常兴奋。他不敢相信,使劲揉了揉眼睛。

佛陀对畏间说:“小伙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畏间退后叩首,对着佛陀说:“佛陀啊!我要告诉您一件事。今天我看到有个女孩莫名其妙地死去了,她七窍流血,皮腐肉烂,我看到简直吓坏了。现在我该怎么办?”

佛陀正准备开口说话时,从畏间后面走来了两个年轻女子。畏间看见她们大吃一惊,原来那个年长一点的正是刚才已经死去的年轻女子。

两个女子拜完佛后便走了,畏间转头一看,佛陀不见了,面前却站着文殊菩萨。“小伙子,你认识刚才拜佛的那对姐妹吗?”文殊菩萨问。“我只认识那个姐姐,她就是我拜佛时所见的那个美丽女子。”畏间回答。“那么,你从今天的事情中知道了些什么?”文殊菩萨又问。

听到菩萨的问话,畏间心中顿时觉悟了,他马上回答道:“从这件事情中我明白了,美丽不过就像泡沫一样,会年老、会消失,刚才那个年轻的女子就是个例子。我不该着迷于她美丽的容貌,就连与她之间的快乐都是瞬息的幻想,只有佛道才是我永生的依靠。”

文殊菩萨点了点头,满意地笑了,随后便消失不见。这时畏间才明白,这些都是文殊菩萨为了教化他而示现的,从此畏间精进求道,后来成了德光耀菩萨,最后成佛。

在这个故事里,畏间一开始执著于女子美丽的容貌,可当她突然间死去以后,艳丽的容貌不再,而变成了冷冰冰的尸体。经文殊菩萨的指点,他悟出了:美丽就像泡沫一样,容易消逝。人,不应该执迷于转瞬即逝的快感,应该追求一种永恒的信念。

另有一个故事,也说明了人不该执迷于一种简单的快感,而应有所悟。

神赞禅师曾在著名的百丈大师门下参禅,后来就云游天下,落脚在福州由有名和尚主持的大中寺。

开始的时候,有名和尚与寺中众僧都看不起他,便让他充当寺中杂役,他默默地工作,毫无怨言。一日,有名和尚在窗下默诵经文,一只野蜂想从屋里飞出去,见窗子有些光亮,就没头没脑地乱撞窗纸。有名和尚看了看野蜂,又继续无动于衷地读经。

看到这情景,神赞深感有名和尚的修行只知读经诵文,与这只野蜂有什么区别呢?便如自言自语般地说:“房子这么大,有门洞开,不从空处出,偏撞窗纸,真是白费气力。”说罢又吟一偈:“不肯出空门,投窗是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时才出头?”

这有名老僧虽没有得道,但心头还是颇有灵光的,一听心中不觉一动,惊道:“何出此言?”

神赞说:“佛在自心,若一味执著于经卷,何日方能得道开悟,拨云见日?佛法乃活水也,死水岂能养龙?”一席话说得有名和尚面流喜泪道:“老僧到了这般年纪才识得禅宗‘不执著、不沉迷’的真诀啊!”

不执著、不沉迷的心境,实质上就是一种旷达、自由、舒展、明畅和超脱的心境,是一种不被某一种形式、观念和方法缚束灵魂的心境。欲成就大业的人,渴望在未来的岁月里创造人生辉煌的人,往往无不具有这种挥洒自如的心态。

拥有了不执著、不为一时的快感而沉迷的心态,自己的灵魂,也就在这个世界上开了一个门户。一切的智慧,都可以通过这扇畅通的大门,进入人的心灵。

正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随处任方圆,何必寻烦恼?”

告诉自己:不要为一时的快感而过度亢奋或悲伤,顺其自然,继续前进吧。

原滋原味

心若开,运就通,运通福就来。

有智慧的人能舍,能舍就能得,得到无限的快乐。不为转瞬即逝的快感01

平等心

感悟心语

只有拥有一颗平等心,才能不被外物的好与坏所蒙蔽,才能有机会识得自己生命中的贵人。

佛陀在世时,五百弟子中有一位宾头卢尊者,他被尊称为“福田第一”,还被称为“伏虎罗汉”。他持有宝环妙法,神通广大、雄健威武,能征服猛虎。他是印度婆罗门贵族,是拘舍弥城的一位将军,因诚心拜佛,国王命他出家。他出家修行的寺门,每日有虎啸,他说虎饿了,如果不给它斋菜,就会吃人。他将食堂上众和尚的饭菜,每位取起一些,用桶载着,放在门外,这老虎果然于晚上来吃。这一来,这头老虎就被他收服了,故名伏虎罗汉。

他非常聪明,也很有智慧。有一段时间,他喜欢显露神通,佛陀就制戒禁止弟子显异惑众。

有一次,有一位树提长者,用旃檀木做了一个钵置刹竿上,大声说道:“无论何人,不用梯杖而能取钵者,此钵即属他。”

宾头卢现神通取钵。佛陀知道后即呵责他:“比丘怎可以为了一个外遒的钵而胡乱显神通?你故意显神通,罚你不能进入涅槃,要在末法时代传法给众生,将来若有人很虔诚地邀请,你就必须现身为他们证明佛法。”于是尊者只好跑去西牛贺洲长住。

后来阎浮提的四众弟子很想念宾头卢尊者,向世尊求情,世尊恩许他回来,但是不许他入涅槃,要他常在世间,护持正法。

有一位大富翁,刚盖好了浴室。当时印度的佛教徒,若盖新房、新浴池都会虔诚地设斋供僧,当地多数人都是“天浴”,过去的出家众也是用天浴净身——就是等到下雨才能洗浴或者用天然的溪流洗浴。所以,当地富有人家把浴室盖好后,第一件事就是要供僧。

这位大富翁,他知道供千僧斋定有罗汉来应供,为了求福,他在家内设三天的千僧斋供,希望宾头卢尊者能光临应供。

为了表示尊重、虔诚的心,他办得非常铺张,除了供应干净的恒河水,铺张的酒席,他还另外插了很多鲜花,预备了许多水果,大操大办,虔诚地等待着宾头卢尊者的光临。

一天过去了,花悄悄凋谢了,也没见到宾头卢尊者的影子。因为在当地有一个传说——如果宾头卢尊者亲临应供,水就很清、花也艳丽清香,不会凋谢。

所以,大富翁看到花都谢了,心里非常懊恼。他想:“我很虔诚呀!为何宾头卢尊者不来呢?难道是我哪里做的不够吗?”

苦恼之下,他去请示一位法师,法师回答说:“因为你的虔诚还不够!”

大富翁说:“那好吧,那我再来一次吧!这次要比上一次更加隆重。”

第二天,他置办了更多的花和水果,比上次更多更新鲜。但是,一天还没过去,花也一样凋谢了。他心里很难过,又去请教法师。但是,法师的回答仍然是:“你的诚意还不够!”

他说:“既然如此,那我还要用更多的鲜花水果,用更庄严的布置来邀请他!”

于是,在第三天,大富翁家里到处布满花果,并邀请数百位僧伽尊者,更有非常多的宾客到来,那时有一位很年迈的戴帽子的尊者也来应供,富人一一供养他们。

到了傍晚,在一天的虔诚供养之后,他抬头一看,全部的花果都还清新如故,于是他很欢喜地向僧众叩谢:“前两次我也是用这么虔诚的心、邀请宾头卢尊者,这次我相信他已降临应供,可是,为何前两次您不来呢?这是我心里的疑惑,请您出来明示”。

这时,坐在首座的那老迈的尊者发话了:“你已连续请我三次,其实我每天都来了。但是,你家门禁森严,只准许庄严的出家人进来,而我衣衫褴褛,守门的不让我进门,我说是来给你主人种福的,他总是不信,还说我衣衫褴褛,自己也没有福,怎可以给人种福。说罢便用木棍打我,把我的左额角都打肿了,我唯有离开。“我第二天也来了,但守门的把我的右额角打肿了。第三天,我心里想这是最后一天,必定要进去。怎料被他一把拉着,还一棍打着我的额头正中,你看……”

说着,尊者掀起帽子,露出了额上隆起的三个肉瘤。尊者接着又说:“我这是换掉褴褛的僧衣才得以进门的。你诚心供养,但却抱有不平等之心。你抱有虔诚之心来供奉,但却没有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希望来的人都服装整齐,结果求好心切,反而弄巧成拙。真是罪过,罪过啊!”

富翁听过以后,悔恨不迭,暗自为自己的愚蠢所叹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夫往往有分别心,而遗忘了先前所有的那份虔诚的心,我们待人要保有平等心与平常心。

平等心是菩萨必备的胸怀,有了平等心,我们才不会对有钱的、有地位的、美貌的人特别好,也才不会对没钱的、没地位的、不好看的人特别坏。做到这样平等心对待,才是真正的菩萨,才能真正利益别人。

对于我们大众凡人来说,修平等心,能够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完全平等,没有高下,那么,我们就成佛了。佛,就是平等心,平等心是真心,真诚的心。原滋原味

有佛偈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保持爱的心情

感悟心语

加强自己的修养,让自己时刻保持爱的心情。

有一次,佛陀托着大钵,来到一块田边,远远地站着等候施舍。这田地的主人是个富人,远远看到有人等候施舍,不免心生不满:“只有懒汉,才会等候别人的施舍。我的财产丰厚,那也是我辛勤劳动的结果,我凭什么要把自己的东西无缘无故实施给这个懒汉呢?”

于是,这个富人冲着佛陀喊道:“我又耕地,又播种,然后才得到粮食。你也应该耕地播种,不要做懒汉了,闲者是不应得到粮食的,你还是回家辛勤耕作去吧,别想从我这里不劳而获。”“婆罗门,我也耕地,也播种。”佛陀不慌不忙地答道。“你也耕种?那我怎么没有看到你的犁呀?”富人轻蔑地反问道。

佛陀微微一笑,徐徐说道:“我播下的种子是信仰,犁是理解,鞭子是温柔,果实则是不生不死。这样种地的人绝不再受痛苦的折磨。”

富人听到这句话,大吃一惊,仔细地看了看佛陀,从佛陀身上看到了巨大的爱的力量,不禁为自己的行为而后悔,他赶紧倒了一碗奶糊(米粉和牛奶的混合物),递给佛陀,恭敬地说:“请佛陀吃了这碗奶糊吧,原谅我刚才的无知。因为您是一位伟大的播种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保持爱的心情是多么的重要。爱的心情,超越了具体的劳动,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超越了一切的隔阂。播种一份爱的心情,收获一份大爱。爱的心情中,包含信仰,理解和温柔。

信仰要靠我们去实践,修持要靠我们在入世中精进,人格要靠我们在行动中完善和提升……我们想要创造种种美好,都要我们付诸行动。在付诸行动的过程中,也不应该坚持自我,而应该理解他人,用温柔的心情对待,时刻保持爱的心情。原滋原味

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印度·泰戈尔)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

何必过于执著

感悟心语

不管做什么,不能舍弃自我,不能太过于执著。所谓“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便可成佛”。如果过于执著于外在人们的夸耀或者歌功颂德,那么,自己的心反而不能得清净,反而不利于成佛。“大师,自从朕登基以来,修佛寺,抄写经文,供养僧人无数,请问朕有什么功德?朕有多大的功德呢?”

这是梁武帝在召见达摩祖师之时,问他的第一句话。意思很明显,想要得到大师对自己功德的肯定。

梁武帝萧衍,字叔达,是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皇帝。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帝中可以说是堪称翘楚。史书称他:“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

同时,梁武帝还是出了名的“和尚皇帝”。527年,萧衍亲自到同泰寺,做了三天的住持和尚。还下令改年号为大通。信佛之后,他不近女色,不吃荤,他不仅这样做,还要求全国:以后祭祀宗庙,不准再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他吃素,要神灵也吃素。此外,他还在全国范围内广修寺庙,供养了僧人无数。

面对梁武帝的问题,达摩祖师很坦然地说:“无功无德,就像物件的影子,你说它有,但是却没有。”

梁武帝听了很不高兴,于是又问达摩祖师说:“那要怎么样才算是有功德呢?”

达摩祖师说道:“要洁净完满的得道者才有,但是这种人很难找!”“那么请问,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佛的存在呢?”梁武帝锲而不舍地问道。

哪知,达摩祖师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没有!”

梁武帝听了大怒,说道:“身为僧人,你知道你是谁吗?”

达摩祖师冷静地说:“不知道!”“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还做什么和尚,你走吧。”

说完这句话,梁武帝就下令把达摩祖师赶走了。

过了没几天,另外一个高僧——志公大师来求见梁武帝。谈话期间,梁武帝想到了达摩祖师那些让自己很不满意的回答,于是便向志公大师诉苦道:“志公大师,曾经我问达摩祖师,我修寺院,抄写经文,供养僧人无数,问他我有什么功德,而他却说我没有!你说,他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我为了佛教所做的这些事情,是天下人人皆知的啊!”

哪知,志公大师回答说:“皇上,达摩祖师答得对呀。你要知道,你本来是有功德的,但老是挂在嘴上,要人称赞,这就是刻意贪求功德,功过相抵,那也就没有了。”

梁武帝听了,有点醒悟,然后继续问道:“当时我问他有没有佛的存在,他居然回答我说没有!”“皇上,达摩祖师答得也有道理啊。我们都知道,佛本来没有形式,只存在心中,既然皇上怀疑有没有佛的存在,那证明皇上心中无佛,既然心中无佛,那么又怎么会有佛的存在呢?”

这几句话,说得梁武帝顿时惊醒,心中不由得暗暗后悔,但还是不肯认输,于是便说出了让自己最生气的一个问题:“那我问他知不知道自己是谁,他干吗说不知道呢?”“皇上,未生我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志公大师没有说别的,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最后一句话,使梁武帝彻底清醒过来。他后悔自己过于执著于功德,过于执著于对人夸耀的浮华,却在无意中削弱了自己的慧根!

菩提达摩不愧为一代宗师,他已经了悟了自我,同时,了悟了“执著”之害。所以,他不“执著”。但大多数人,却放不下“执著”的念,就连著名的“和尚皇帝”都做不到,更别说一般人了。

苏轼说过,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有人说梦再美也不过是虚幻,而沉浸于梦中又如何,又何必执著呢?

有个故事如是说:

有个人为接近自己心爱的女子,向佛许下500年的愿,宁愿自己化做石头,让该女子从他背上走过;之后他又向佛许下500年的愿,希望自己化成一棵树,让心爱的女子在自己的树荫下休憩;实现两大愿望后,他又想再次向佛许下1000年愿,这次他希望自己能与该女子结下姻缘。佛却告诉他,其实早已有个女子为他许下3000年的愿,要与他相守一生,他却浑然不知……

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要一味地执著于既定的方向目标,也要回头看看,也许更好的机会正在身边却一直被你忽略了,不要过于执著,要勇于放下,回头看看。

活在当下,我们不必太执著,很多时候,放开自我,学会放弃,也是一种美,一种大智慧。原滋原味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然花在何处,叶在何处;何为世界,何为菩提;心中有日月,处处是乾坤。

放下一些些

感悟心语

佛教文化里有一些箴言这么说:“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放不下。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执著于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一个人的财富并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很多,而是因为他要求的很少。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在风景如画的五台山上,一位僧人,名叫释令休,由于素来听说清凉山上文殊菩萨灵感异常,心里十分向往,于是一路寻找而来。这天,他于无意间在古木幽径之间遇到了一位奇特的僧人,面相不俗,于是便顶礼并开口问道:“圣者,请问您是住在这里的吧?我来自河南当地,很早就听说大圣文殊菩萨的种种灵感,现在我到了此地,走了许多地方,可是却连一点蛛丝马迹也没见着。如果您明白文殊大士在何处,希望能告诉我,我将不胜感激您的恩情。”

这位僧人在听到释令休的问题以后,微笑着看了他一眼,问道:“请告诉我,你来到五台山上,看到了什么呢?”“我是一片诚意来到五台山,而且是怀着一片专注的心专为找寻文殊菩萨而来,可是我什么也没有看到啊!”释令休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听到释令休的回答,僧人微微摇头,继而说道:“你既然一片诚心来到了这里,怎么能一无所见呢?依我看,你是因为心中存在着‘有见’,所以才会‘不见’。如果你‘无见’,那么你就会‘见’了。”

听到僧人这一番话,释令休心里微微有所震动,继而请教道:“那么请问,在哪里能见到文殊大士呢?”“我刚才说过了,如果你无见,那么心里就不会有妄心和执著。那么,文殊大士将无处不在。你一举脚,就会踏破文殊的面门,一抬手,就会触到文殊的面孔。”

释令休听了以后说道:“那么说,山河草木就是文殊吗?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文殊吗?”

奇僧说:“如果你觉得山河草木是文殊,那么就有可能是;如果说不是,那么就不是。文殊到底在哪里,我想告诉你真相。”“愿闻其详。请大师指教。”“其实,文殊大士就在你的眉睫之间,你却一点不曾领会到。可惜、可叹啊!”

听到这里,释令休猛然醒悟,于是诚恳地顶礼后又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应该放下一些些的‘见’,进入‘无见’的境界,才能见到文殊大士。”

奇僧听完微微一笑,然后消失不见了。原来,他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由此,释令休明白了“心法”之要,顿得解脱,了无牵挂。到了七十三岁,端坐而逝。

在这个故事中,释令休开始时怀着一颗“见”的功利心,所以即使菩萨站到自己面前,却因为心中的种种欲望而见不到。而只有在他了悟了“放下”的真谛,才能进入一种以“无”见“有”的境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放下心中的一些些,才能见到想见的。

在佛教中,还有一则关于“放下”的小故事:

有个老和尚,佛理精奥,有一小和尚慕名而来,求取佛法,老和尚往钵盂中倒水,水满了就溢了出来。

小和尚忍不住道:“师父,水已经满了,为什么还倒呢?”

老和尚说:“钵中有物,已经不能再容下任何东西,所以水满而溢;同样的,修佛也是这样,不放下心中之物,如何求经学法呢?”

小和尚听了,顿悟,弹身静坐,听其讲经。

这就是佛经上有名的经典故事:佛说放下。

佛说:“放下了,就拥有了。”“放下了,就拥有了。”说的多好的一句话!放下的同时即是拥有,放下,不等于放弃。放下并不是指事情上放下,而是指内心不应该过于执著。这样,才能像故事中所说的,一举脚,就会踏破文殊的面门,一抬手,就会触到文殊的面孔。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放下一些些,放下一些虚荣心、嫉妒心、偏执心、狭隘心。即使不能全部放下,最起码放下一些杂碎的东西,让自己简单并且快乐。

原滋原味

忆昔当年未悟时,一声号角一声悲;

如今枕上无闲梦,大小梅花一样香。(唐·孚上座)

关于人生的苦与乐

感悟心语

对人生中的苦与乐,苏东坡有一段精辟的文字:“乐事可慕,苦事可畏此是未至时心耳。及苦乐既至,以身履之,求畏慕初不可得。况既过之后,复有何物比之,寻声、捕影、系风、趁梦,此四者犹有仿佛也。如此推究,不免是病,且以此病对治彼病,彼此相磨,安得乐处。当以至理浯君,今则不可。”

人间一切的事,本来没有什么苦与乐的分别;你失落时是苦,希望时是乐,临事时是苦,回想时是乐。“你为什么这么疲惫呢?”佛陀问一个坐在地上垂头丧气的农夫。“唉!我现在很烦恼。我家的母牛生了头小牛,小牛生下来才几天,母牛就带它出去吃草,可是稍一不留意,小牛走失了,到现在为止母牛也不肯吃草。我已经找了小牛整整六天了,可还是没有任何消息。我没有办法了。”农夫既着急又无奈,对着佛陀大倒苦水。“那你不必为此烦恼啊。”佛陀拿着钵,停留在农夫面前,劝导他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能理解我的心情呢?你是出家人,心里没有挂碍,哪能理解我的烦恼呢?”“那这么说来,你心里有很多挂碍吗?”佛陀问道。“那当然了,我们世人,谁能没有挂碍呢?比如说我,我家里有七个儿子、七个女儿、一个老婆,全家共有十六人。有时庄稼收成不好,回家就会听到十四个孩子向我喊肚子饿,老婆也吵着没有米下锅、没有钱可用……我要担心的事如此之多。而现在,我家的牛丢了,我担心得要死,回去还要挨老婆的骂。而你们出家人,就不用担心田里是否有水,会不会下雨,也不用担心家里的小孩;不用担心老婆吵着要钱,我真羡慕你们出家人的生活啊!”

佛陀听了农夫的诉苦,点了点头,说:“我理解你的心情,听起来你确实很烦恼。我没有牛可走失,我也不用担心家里的孩子哭着要吃的,也不用担心老婆的争吵。这样确实让我减轻了一些烦恼。可是,你所烦恼的,只不过是一头牛、一片田地、一个家庭而已啊。而我所烦恼的,则是普天下的大家庭,我所耕作的,是普天下的众生心灵;我的烦恼是如何让普天下的众生得以平安。我的心里,牵挂着普天下的众生。你说,是你的烦恼大?还是我的烦恼大?”听到这里,农夫不禁对佛陀肃然起敬,说道:“的确,比起您的负担,我的烦恼算什么呢?”

这时佛陀又说道:“大家烦恼不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我的烦恼‘有’与‘无’是一样的,因为我容纳于天下,天下容纳于我。空即是妙,妙即是空。而在你的烦恼中,‘有’与‘无’是绝然不同的,因为世人,太专注于‘有’,太烦恼于‘无’,所以,才有了世人的‘人生苦’之说。其实,真正参透人生的苦与乐的,有几个人呢?”

听完佛陀的话,农夫有些开悟,顿时感觉自己的心情上了一层台阶。于是便爽快地告别了佛陀回家了。

在这个故事中,佛陀告诉了农夫关于人生的苦与乐的道理,从而使农夫获得了开悟。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苦与乐,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和体验,凡夫的“有”是烦恼,“无”也是烦恼。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的苦与乐,需要智慧。

人生的苦与乐常常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面是苦,另一面则是乐;今日以为苦之事,却为明日回味之乐;又或当下所苦之事,却为他人羡慕之乐。很多时候,苦与乐常常只在人心的一瞬之间,故西谚有云:“我不羡慕别人有皮鞋穿,当我看见无腿之人的时候。”原滋原味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关于人生的苦与乐01

欲求佛道,岂离红尘?

感悟心语

虽身在红尘,然心有佛缘。“到清凉寺来,我会送你三颗舍利子,并有一封简书要留给你。”在繁华的长安街上,一位奇异的僧人,和蔼地对一位孩童说。

如果是寻常的大人,也知道这句话是多么的宝贝。这舍利子,是只有佛教徒才有的宝贝。佛陀和高僧们留下舍利子,能使众生怀恋企慕而生渴仰之心,信顺佛法。《法华经》云:“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佛涅槃后,留下舍利子,让众生建塔供养,便是令众生供敬之想,睹舍利子而思见佛,乃至“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由此而勇猛精进地修行。

可这小小孩童,哪里知道这句话的深意呢?不过这小孩可不是普通的小孩,他是唐朝的一代名相——裴休,字公美,河东人氏,学问极为渊博,通诸子百家之学。

裴休小时候遇到这件蹊跷的事情,也没放在心上;再说,信是用天竺文字写的,他不懂得上面写了些什么,于是就把它随手放在竹筐子里面,闲置了起来。

后来,他做官至相国一位,参学于黄檗、圭峰两位禅门大德,乃志心于佛道,对于世上的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并时时想要脱离尘缘俗网。

有一天,他在整理旧信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那封旧书简,就呈递给圭峰禅师。

圭峰禅师令寺中的印度僧人译成汉文,成一首偈。偈曰:“大士涉俗,小士真居,欲求佛道,岂离红尘?”

裴休听了这首偈文之后,心中暗喜,原来志求佛道并不一定要绝弃尘累啊!于是他打消了抛弃功名的念头,身居凡尘之中,反而向道之心较从前更为热切,且修炼了一颗清凉的心。

愈居红尘,心愈清凉。这便是裴休所悟出的自身修佛的境界。

唐代宗广德年间,河东节度使李诜奉旨进谒五台山,请观国师入京,李诜回到京城以后,裴休问他:“节度使!您奉了圣旨作清凉山之游,此行快乐吗?”“唉,别说了。大人,实在是谈不上快乐之说啊。不瞒您说,那山上风沙弥漫,我感觉被佛家的虚诞不实拖累了!本来听说清凉山是圣者文殊大士所在之处,听说那里风火不侵,万物祥和,所有到那里的万物都会消除热恼痛苦。结果到了那里才发现,猛烈的风沙到处飞扬着,暑热扑人,我从仆的儿子便是在那里患热症死了。而山里面的僧人们,又常常打架斗殴,一点禅定的意味也没有。闹哄哄的像集市,一点也没有静修之地的样子。像这样的种种罪孽行为,真是数也数不清,哪儿像传言所说的那么清凉无恼呢?”李诜一脸抱怨和不满之情。“错了,您这番话错了。”裴休镇静地说。“请大人指教,我怎么错了?”“您怀着热恼的心,想入清凉之境,这就好比披上了麻袋想要越过火堆一样,这种做法,怎会不燃火上身呢?须知所谓清凉的境界,不在外有,不离当下所处的地方,也不是任何外在之物所能遮挡得住的。真正的清凉,在于自己的内心,劫火不能烧,即使是地狱里吹来的风也不能坏,无热也无灾,这就是清凉的境界。而您持着‘有’的心来到了清凉山,就好像蚊子去叮铁牛,苍蝇投入火堆,这不是很可悲的事吗?”

李诜低头思考了一下,恍然大悟,答谢道:“现在听了您这一番话,心里面顿时觉得清凉无比了呢。感谢大人指点迷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佛道的求得,不一定是要离开红尘的。

我们每日生活在喧嚣的社会中,想要保持一颗清凉的心,实在不易。然而正因为不易,所以可贵。在混杂的人世间,掬一捧清水,清凉自己的心。诸有转头空,就看自己的心清凉至何种程度。

随喜善行,理解别人的短处,用宽容的心面对一切,其实就是在滋养自己的清凉之心。“一念随喜心,妙法莲花开。”当我们学会了随喜人和事,我们心中的莲花便悄然开放,我们的心便是清凉自在的,我们的智慧便会显现。原滋原味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灵山塔下好自修。欲求佛道,岂离红尘?01

活在当下

感悟心语

活在当下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当你活在当下,而没有过去拖在你后面,也没有未来拉着你往前时,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这一时刻,生命因此具有一种强烈的张力。活在当下,就是自己成佛。

有一位妇人,年近四十才生了一个儿子,对于自己的独生子,她百般呵护,特别关爱。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日,妇人的独生子忽然染上恶疾,全身发热,身上长各种大大小小的红疙瘩,小孩整日卧床不起。虽然妇人尽其所能邀请各方名医来给她的儿子看病,但是,医师们诊视以后都相继摇头叹息,束手无策。不久,妇人的独生子就离开了人世。

这突然的打击,就像晴天霹雳,击打着妇人,她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也不愿意承认儿子已经死去。她天天抱着儿子的尸体,夜以继日哀伤哭泣。她形若槁木,面如死灰,悲伤地喃喃自语:“在这个世间,儿子是我唯一的亲人,现在竟然舍下了我先走了,留下我孤苦伶仃地活着,有什么意思啊?我抱着儿子,他却不愿意再跟我讲话了。今后我要依靠谁啊?……唉!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终于,她下了一个决定:绝食。她终日抱着儿子哭泣,一天、两天……五天过去了,妇人一粒米也没有吃,她已经哭不出声,只是呆坐在儿子尸体身边,双眼眼窝深陷,形容憔悴。

这时,智慧第一舍利弗运用神通看到了这种情况,便马上报告了佛陀:“尊敬的佛陀,有一位妇人,因为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心里悲苦至极,想绝食跟着儿子同去。”

佛陀听了,什么也没说,便带领了五百位清净比丘前往妇人家。

妇人在泪眼朦胧中,看到从远处走过来一行清净的队伍,近了,更近了,妇人看到了一张张安详、庄严的脸庞,她的神情,由一开始的诧异到恍然大悟:原来是佛陀带着众弟子来了!

越来越感受到佛陀的慈光,她认出了佛陀。于是她趔趄地站起身,迎上前去,向佛陀五体投地行接足礼。

佛陀望着妇人,缓缓问道:“你为什么一个人坐在黑暗之中呢?”

妇人忍住悲痛回答:“伟大的佛陀,我唯一的儿子带着我一生的希望走了,他走了,我活下去的勇气也随着他走了。希望佛陀能解除我的烦忧吧,我对这个世界已经不抱希望了。只愿我能早日解脱。”

佛陀听了妇人哀痛的叙述,便说道:“你想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吗?这件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只要你点着上好的香来到这里,我便能使你的儿子复活。”

妇人好奇地问:“那么佛陀,什么样的香才是上好的香呢?”“这上好的香,要用家中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火来点燃。你现在去问问邻居们,谁家没有死过人。”

妇人听了,二话不说,赶紧准备上好的香,拿着香立刻去寻找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火。

她见人就问:“您家中是否从来没有人过世呢?”“不,我的父亲,不久刚往生了。我很难过。”“您家中是否从来没有人过世呢?”“不,我的妹妹一个月前走了。”“您家中是否从来没有人过世呢?”“不,我家中祖先乃至于与我同辈的兄弟姊妹都一个接着一个过世了。”

……

问遍了村里的人家,问遍了各个角落,但是,偌大的一个村子,没有一家是没死过人的,她走了好几天,但始终也找不到这种火来点香,于是,她失望的走回自己的家,向佛陀说:“伟大的佛陀,我走遍了整个村落,每一家都有家人去世,没有家里不死人的啊……”

佛陀见因缘成熟,就对妇人说:“你看,整个村子里,都有死去的亲人。放眼整个世界,一切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生灭、无常的道理在运行,春天,百花盛开,树木抽芽,一切都是充满活力地生长。但到了秋天,树叶飘落,乃至草木枯萎。所谓有生必有死也。草木是这样,人也是一样的,谁也不能避免生、老、病、死。“你走遍了全村的每个角落,知道了每一家都有死去的亲人,确实,并不是只有你心爱的儿子才经历这变化无常的过程啊!所以,你又何必执迷不悟,一心寻死呢?相反,死者已经逝去,对于我们活着的人来说,能活着,就要珍惜可贵的生命,运用这个人身来修行,体悟无常的真理,从而从苦中解脱。”

在这个故事里,佛陀通过让妇人到处寻找特殊香火的过程,向她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生无常,有生必有死。死者已逝去,对于我们活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活在当下,珍惜好现在的生活。

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院里的落叶。

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可是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