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制造 敏捷集成基础结构设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1 18:36:59

点击下载

作者:苏金泷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敏捷制造 敏捷集成基础结构设计

敏捷制造 敏捷集成基础结构设计试读: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制造企业将不得不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频繁且无法预知的市场变化,于是更加适应全球化市场变化的敏捷理论应运而生。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产业配套群的发展,形成新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提高产业区域竞争力。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日益缩短和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顾客需求的日趋个性化、多样化,制造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逐渐由面向产品转变为面向客户、面向需求和面向服务,制造企业的经营目标也逐渐由企业利益驱动转变为市场利益和社会利益驱动。敏捷化的实施要根据我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和已有格局,尊重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规律,充分发挥各地区异化的资源优势,进行科学规划,既要注重提高经济地理集聚程度,又要保持产业集群的开放性。

敏捷制造企业、敏捷供应链与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三者相辅相成。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是敏捷企业、敏捷供应链、敏捷制造、虚拟企业等企业运营新概念得以施展运用的平台。没有建立起可靠的、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集成基础结构,敏捷企业和虚拟企业便没有生存的土壤。通过建立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来规范成员企业的生产、销售、决策、财务以及人事等多方面的管理,参与平台运作的成员企业就如同被规范了标准输入输出接口的电路模块,可以灵活插接。在集成基础结构中,参与平台的成员企业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商业活动,构建动态的敏捷企业联盟,即虚拟企业;敏捷企业联盟内部成员按照一定规则进行谈判磋商,共同完成来自外部市场的生产、销售任务,这是一个合作博弈过程。虚拟企业根据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成员群体意向,进行一致性判断,做出整体决策。

本书在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及其模型方面,探讨了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框架的整体结构、基本技术支持、设计特点、建模需求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包括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建模中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建模步骤、面向Agent对象的建模思路以及基本建模工具UML语言等在内的若干关键建模技术,建模研究过程中的若干例子,如敏捷供应链采购过程、敏捷制造中工作流模型等。

本书在敏捷集成基础结构设计实例方面,探讨了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系统的基本构造、主要功能、实现方式、应用效果。研究了包括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的资源计划与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生产控制管理等方面的流程与控制逻辑。以某企业敏捷集成基础结构生产制造系统为例,展示了笔者在以订单驱动的、以裁床等现代化设备为核心的敏捷化制造系统建设上的所作的大量工作,简介了包括生产数据管理、需求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流程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部分工作成果。

本书讨论了如何全面提升敏捷供应链中的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环境等诸要素,敏捷企业联盟作为未来区域经济的运作模式,将充分利用新技术,采用更加灵活、分工细致、订单驱动的、动态的联合运营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市场,提升区域经济。

本书受‘泉州师范学院桐江学术丛书出版基金’、泉州市科技项目智能制造装备集群决策研究(2014Z132)、泉州师范学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资助出版,特此致谢。苏金泷泉州师范学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第1章绪论1.1 敏捷制造的提出背景和含义1.1.1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跨入了一个崭新的以网络经济、速度经济和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尤其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智能技术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体系的蓬勃兴起,更是从根本上动摇了企业现有基础。以“网络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竞争全球化”和“经营全球化”为主要内容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使产品、服务、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知识和信息在全球的流动明显加快。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打破了时空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为企业间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条件。随着Internet 的发展和完善、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贸易壁垒的弱化,经济系统越来越成为全球系统。正如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鲁杰罗所言,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已经进入了“无边界阶段”,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多地相互依存,国际间的经济贸易交往与合作更加频繁和紧密,竞争愈来愈激烈。竞争的加剧促使企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主动地寻求市场机遇,敏捷地响应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高质量地为用户服务,以响应市场机遇。

新的竞争规则需要在战略、组织、产品诸多方面变得更加敏捷。而敏捷是对迅速变化、不断细分的市场,以及高质量、定制化的产品等挑战做出的全面反应,也就是说企业要在市场不断变化、难于预测的竞争环境中赢得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为了建立一种超越对手的竞争优势,研究提出了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AM)理论。

Amos JW关于敏捷概念的定义为:企业能够通过复杂的通信基础设施迅速地组装其技术、雇员和管理,以对不断变化和不可预测的[AG95]市场环境中的客户需求做出从容、有效和协调响应的灵活性。简而言之,即企业动态灵活、可重构、可集成、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此定义强调敏捷性是迅速地重组资源以有效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Paul T.Kidd与Steven L.Goldman认为敏捷企业是未来的、先进的[W03]企业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经营组织形式”。

敏捷(Agile)涵盖了与当今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密切相关的一[R96]系列概念。它可以与生产周期联系在一起,表示快速;与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联系在一起,表示适应性;与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联系在一起,表示更高的资源利用率;与一个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能力的组织形式联系在一起,表示一系列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与企业再工程(Reengineering)联系在一起,表示生产过程的不断改进,等等。1.1.2 关键概念和敏捷制造的目的

敏捷制造(AM)是以快速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客户利益为目标,以共同获利和合作双赢(Win-Win)为理念,通过把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先进的柔性生产技术和高素质的人员进行全面集成,从而使企业能够从容应对持续多变而又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以获得长期经济效益。它是一种以提高企业敏捷竞争力为核心的全新制造组织模式。敏捷制造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根据市场机遇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企业的能力结合在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VE)中,从而实现对市场需求机遇的快速反应。

敏捷供应链(Agile Supply Chain,ASC)一般是指在竞争、合作、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由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等实体构成的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动态供需网络。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ASC及其管理是[CM00]敏捷企业、敏捷制造的重要使能技术。它可以根据动态联盟的[ZBY02] [Z02]形成和解体,进行快速的重构和调整。

敏捷企业(Agile Enterprise,AE),指参与敏捷制造过程和敏捷供应链运作的企业实体。

敏捷虚拟企业(Agile Virtual Enterprise,AVE),也叫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VE)或敏捷企业联盟,指敏捷企业基于任务而组建的动态联盟,它随机遇而产生,随任务而终结。敏捷虚拟企业的运作是一种基于订单驱动的联合经营方式。

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Integrated Infrastructure for Agile Enterprise,IIAE),指为敏捷企业提供商业运作环境支持、生产销售管理支持、企业资源管理支持、信息服务、决策支持的平台/设备的集合体,是敏捷企业为适应多变的市场结成敏捷企业联盟的合作博弈的空间。

我们研究敏捷制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提供敏捷企业的现实构建和活动空间,通过制定规范的接口标准,使广大大中小型企业能够尽快地主动加入到企业敏捷化转变的洪流中,成为敏捷化企业的一员,研究如何在已有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基础上构建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IIAE)及其关键技术,其中包括: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及其建模、集成基础结构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集成基础结构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技术、集成基础结构中的通信策略,以及集成基础结构中的图像信息处理等。1.1.3 敏捷制造的意义及来源[WL01] [YW00] [X96]

我国新一代制造系统的模式的研究已相继开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相继对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快速制造、可重组制造、敏捷供应链、虚拟企业等进行了研究。据数字化、敏捷化、柔性化调整的网络化敏捷制造是 21 世纪适应全球动态环境的重要制造模式之一。这一制造模式的建立是当前制造业所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是制造业赢得市场、快速发展、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虽然我国的制造业信息化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管理的信息化,经营的网络化,皆已形成雏形;但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信息沟通依然严峻,信息孤岛问题严重。由于缺乏相应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基于实践的研究,广大制造业企业距离真正意义的敏捷化企业依然遥远。

以往的企业信息化改造仅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而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的建立是要构筑一个公共平台,使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能够实现真正的实时交流与共享,通过设立接入标准来规范成员企业的信息化。在信息实时交流与共享的基础上,集成基础结构为成员企业创造敏捷供应链和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平台,为成员企业提供合作博弈的平台。

我国在敏捷化理论方面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敏捷制造、敏捷供需链、敏捷虚拟企业等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但真正的开放性的、面向大中小型企业的敏捷化平台还尚未成熟,许多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部分敏捷化研究还停留于理论和小规模的实验室研究阶段。因此,构建一个真正面向所有企业的开放式的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已经成为国内外敏捷化理论研究日趋成熟的必然趋势。本书得到“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以及若干省部级项目的资助,是研究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的成果总结。1.2 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敏捷化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敏捷企业概念是与敏捷制造概念一起提出的。美国国会委托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的lacocca研究所和美国13家大公司联合研st究编写了一份“21世纪制造业企业战略”(21Century Manufacturing [R04]Enterprise Strategy)报告,首次提出了“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和“敏捷制造企业”(Agi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的概念。报告提出“当前商务环境的变化速度超过了企业自身调整的步伐”“企业无法以相应的速度调整自己、无法以相应的速度适应商务环境的变化”。为了驾驭这种以日益加剧的变化(Change)、高度不确定性(Uncertainty)和对未来的不可预测性(Unpredictability)为主要特征的市场,企业必须进行“敏捷化工程”(Agile Engineering),其目标是将企业改造为具有敏捷性(Agility)的企业,即敏捷企业。

1.2.1.1 敏捷化理论的发展概况与现状

从 1991 年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各发达国家对敏捷制造进行了大量广泛的研究。1992年,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在里海大学建立了美国敏捷制造企业协会(AMEF)(即现在的敏捷化协会Agility Forum),负责组织有关敏捷制造理论和实践的探讨,每年召开一次有关敏捷制造的国际会议。1993年,他们在New York、Illinois、Texas等州建立了3个敏捷制造国家研究中心,即Resselaer理工学院牵头建立的电子敏捷制造研究所 EAMRI、UIUC 牵头的机床敏捷制造研究所MTAMRI、Texas大学Arlington分校的航空敏捷制造研究中心AAMRC,分别研究电子工业、机床工业和航天国防工业中的敏捷制造问题。除此之外,还配套支持工业界进行的 7项敏捷化商务实践(Agile Business Practice),4项敏捷企业决策支持研究(Agile Enterprise Decision Support),8 项敏捷化智能设计与制造系统(Agile Intelligen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和10项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Agile Supply [PK93]Chain Management)。从1994年开始,由AMEF牵头,有近百家公司和大学研究机构就敏捷制造的6个领域(集成产品与过程开发/并行过程、人的问题、动态联盟、信息与控制、过程与设备、法律障碍)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入工作。

此外,在其他国家也开展了大量敏捷制造的研究。1995年,日本开展了一项“智能制造系统(IMS)”的国际性研究计划。德国、法国和英国均参加了一项主题为“未来的工厂”的尤里卡项目,为实施敏捷制造进行基础性研究工作,德国对未来制造业开展了一些工作,如“21世纪制造业战略”等,许勒·惠勒(HULLER HILLE)有限公司在敏捷制造系统方面还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该公司开发了一种模块式结构的新型加工单元SPECHT。2004年,Oracle公司开始推销当时“最优秀”的集成管理系统Orac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05]11i.xo 。2005年,著名软件商I2推出了另一款同样优秀企业集成管理软件TadeMatrix,该软件包含了供应商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与[I07]客户关系管理等3种经典方案。 同年,著名的集成管理软件mySAP面世,这是SAP公司与HP公司的合作产品,该软件拥有更加强大的集成管理功能,主要包含mySAP ERP、mySAP SRM、[SC05]mySAP PLM、mySAP SCM和mySAP CRM等组件。[BSB06]Burmeister,B 研究了以目标和内容为导向的敏捷化建模过程。Clark WW研究了敏捷化可持续发展城市(社区)规划中的合作关系[C07]。

国内学术界有关敏捷制造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在企业组织和结构层次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敏捷制造单元的控制结构,运用螺旋式设计模式进行敏捷企业组织设计流程,敏捷制造企业的体系结构等,但在技术层次上的研究还不多。在我国实施的863/CIMS计划中,有许多项目就是敏捷制造的内容或相关技术,其中包括“集成化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制造自动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过程自动化系统”“企业管理与电子商务系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平台”以及“行业/区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并将CIMS与敏捷制造、并行工程、大规模定制等先进制造技术和敏捷企业的组织形态、管理模式等统筹进行研究,同时面向企业,注重实际,先后有200多家企业参加了研究和运用示范工作,形成中国敏捷制造研究的特点。我国还资助了清华大学等组织的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敏捷制造中的使能技术”。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委员会资助重点项目“敏捷制造的理论体系和关键技术”,在敏捷制造和动态联盟的体系结构、敏捷供应链、敏捷制造车间和制造单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近年,其他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也都在积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2003 年,西北工业大学做了关于“分布式网络供应链集成与[W06]优化技术”的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05年,东南大学做了“敏捷供应链结构”及“基于知识管理的敏捷供应链结构和能力”的研究[W05];2006年,天津大学的张丽做了“敏捷供应链中谈判决策系统”[Z06]的研究;2007 年,南京理工大学的周开俊做了敏捷化开发环境下[Z07]产品装配建模与可装配性研究;浙江大学的杨小虎等做了敏捷软[D07]件开发量化管理工具的研究及其实现。

1.2.1.2 敏捷化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目前对于企业敏捷化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纯理论研究阶段,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我们已经有条件依靠现有企业信息化基础,探索为企业向敏捷化转变提供环境的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IIAE)的建设,探索在原有的行业信息化基础上构建跨行业敏捷化平台的关键技术和实际问题。[RD95]

目前来看,敏捷制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层次:第一层侧重从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营销策略的角度来研究敏捷制造的实现;第二层则侧重从技术的角度研究敏捷制造的实现方法和关键使能技术。最初,敏捷制造的研究大多属于第一层的研究,到了 20世纪 90 年代中期,有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系列新的制造概念与模式,如企业重组、动态联盟、虚拟组织等;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敏捷制造理论的逐渐成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技术突破原有的第一层研究的限制,为创造更新一代的制造思想和模式提供了空间。美国已经展开了第二层次的研究,提出要建立一个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Infrastructure),它是由29项使能技术子系统组成的,其中20项是技术性的, 9 项是非技术性的。在技术性的使能技术中,最关键的基础技术是宽带网络和分布式综合信息系统。宽带网络可以使全球的工厂网络化,而分布式综合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CSCW)。

我们科研团队独创性地提出了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Integrated Infrastructure for Agile Enterprise,IIAE)构建,目的在于解决国内制造业企业资源有限、信息封闭的弊端,先分别建设跨企业、跨地区的行业化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最终综合构建成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的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这样的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有利于整合国内大中小型企业,使其迅速由自动化迈向信息化、敏捷化。

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构建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

首先,敏捷制造模式下,车间的功能在制造企业中逐步向分厂制过渡,当车间的任务不能完成时,可直接通过网络寻求合作伙伴,构成一个虚拟车间;另一方面,车间也可直接接受其他车间或企业的生产任务,作为其他企业的虚拟车间或企业的一部分。敏捷企业通过改进业务过程,来降低产品成本、缩短生产周期。这就迫使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组织结构,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将传统面向功能的组织结构转变成面向过程的组织结构。因此,在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内部,ERP、CRM、SeCM、SCM、PDM和DRP等模块构建与融合,针对新生产管理方法和流程改进,在J2EE和XML背景下服务于数字化、知识化、敏捷化的集成基础结构模型研究和支持供应链管理和联合制造的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体系的研究,是集成基础结构建设中的首要问题。

其次,合作博弈关系是维系整个敏捷供应链管理的纽带,建立稳定、恰当的合作关系是供应链运营成功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整个敏捷供应链绩效的发挥。敏捷供应链管理强调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博弈来实现企业间的合作机制。而企业间的利益分配、决策判断、生产规划、库存规划等机制的研究直接影响到成员企业的利益和供应链的稳定,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再者,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模式下,每一个制造单元的相互协调显得越来越重要,业务过程的不断变化要求企业具有良好的敏捷性。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建设中,移动通信可以大大降低对车间布线、场地、动态环境、敏捷企业联盟成员动态性的要求,使敏捷企业的覆盖范围、地点、设备安排等灵活性大大增强。信息处理技术的合理应用也必将帮助敏捷企业解决问题和抓住机遇,提高敏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由于网络状况的不确定性,通信成员的不确定性,检测和控制位置的灵活性需求,以及监控实时性需求使得协同制造系统的实时信息交互和通信机制变得复杂而极易发生拥塞。如何将小波技术、神经网络技术、模糊理论等合理的应用到通信和图像信息处理技术中,有效地改善现有通信效能和图像信息处理能力,也是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建设中的关键研究议题。

在该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建设和探索过程中,一系列基于实际的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已经随之展开。1.2.2 集成基础结构建设中的关键使能技术

敏捷企业的使能技术是十分复杂的系统,不少文献提及职业教育[R96][RD94][RDo95]体系、网络支撑体系、软件、集成技术等关键子系统[RDov95][Zs00]或敏捷化的工具集。参照Steven L.Goldman提出的“敏捷[SG95]竞争者”的30个使能子系统,敏捷使能技术可归纳为4个方面的关键使能技术。

1. 敏捷模块构建。在敏捷化趋势下,管理模式将由分层递阶向扁平化发展,传统企业组织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敏捷制造单元的信息管理。由于生产指令不再是由上而下的传达过程,而是由订单驱动来安排各自的生产任务,因此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的建模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2. 敏捷制造技术。由于在敏捷制造模式下,车间的功能在制造企业中逐步向分厂制过渡,当车间的任务不能完成时,可直接通过网络寻求合作伙伴,构成一个虚拟车间;另一方面,车间也可直接接受其他车间或企业的生产任务,作为其他企业的虚拟车间或企业的一部分。敏捷制造利用现代网络优势改进业务过程,降低产品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3. 敏捷管理技术。合作关系是维系整个敏捷供应链管理的纽带,建立稳定、恰当的合作关系是供应链运营成功的重要保障;供应链管理中,尤其强调联合竞争、共同盈利的合作机制。在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内建立实用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4. 敏捷信息技术。包括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建设中,移动通信可以大大降低对车间布线、场地、动态环境、敏捷企业联盟成员动态性的要求,使敏捷企业的覆盖范围、地点、设备安排等的灵活性大大增强。依据网络环境变化的智能通信策略,例如为了确保通信畅通的多媒体智能拥塞控制等策略,我们将其称作敏捷化的通信策略(Agile Communication Strategy,ATS),它已成为集成基础结构建设中关注的关键使能技术之一。

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一个横跨多个行业和众多成员企业的综合信息系统,敏捷信息处理是敏捷企业关键使能技术之一。敏捷企业比以往的企业组织形式更加看重和依赖于信息技术,包括信息的获取、数据的融合、对信息的各种加工处理等等。因此,讨论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的构建和其关键使能技术,敏捷化的、智能的信息处理技术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本书按照敏捷企业的关键使能技术分类,依次选取了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建设中的敏捷企业基础结构集成建模技术、面向电子商务的敏捷化网络制造技术、敏捷供应链管理技术、集成基础结构中的多媒体信息处理策略、集成基础结构中的智能通信策略;分别对应了敏捷使能技术4个方面中的敏捷模块构建、敏捷制造技术、敏捷管理技术及敏捷信息技术(图像信息处理)。1.3 本书的主要工作与结构1.3.1 本书的主要工作

本书受泉州师范学院 2014年度“桐江学术丛书”、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B054.闽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024.海西产业链结构升级与构建敏捷化产业体系研究)、福建省教育厅科技计划(JA10245S.关于海西中小企业敏捷化改造的研究)、泉州市优秀人才专项经费(13B16.敏捷集成基础结构设计实例)、泉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2010Z59.海西制造企业敏捷集成基础结构研究)、泉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4Z132.智能制造装备集群决策研究)、泉州市优秀人才专项经费(14A38.构建敏捷化产业链视线产业结构动态调整的研究)等课题的资助,研究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建设及其关键使能技术。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建设及其关键使能技术,并从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及其建模、集成基础结构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集成基础结构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技术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研究以下具体内容。

1. 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及其模型

本书的第2章,探讨了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框架的整体结构、基本技术支持、设计特点、建模需求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包括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建模中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建模步骤、面向Agent对象的建模思路以及基本建模工具UML语言等在内的若干关键建模技术,给出了建模研究过程中的若干例子,如敏捷供应链采购过程、敏捷制造中工作流模型等。第2章还探讨了集成基础结构的数据访问模型,依次研究了集成基础结构的数据存储结构、模块化存储框架、MVC Model 1 和MVC Model 2;以及数据访问对象模型和数据访问策略模型。最后提出了基于XML的MVC Model 2程序设计方案,优化了MVC设计并避免了逻辑混杂,简化了程序维护,与传统的基于J2EE的原有MVC设计相比具有很好的实用优势。在敏捷化趋势下,管理模式将由分层递阶向扁平化发展,生产部门由订单驱动来安排各自的生产任务,因此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的建模及模块整合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2. 敏捷集成基础结构设计实例

本书探讨了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系统的基本构造、主要功能、实现方式、应用效果。研究了包括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的资源计划与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生产控制管理等方面的流程与控制逻辑。本章以某企业敏捷集成基础结构生产制造系统为例,展示了笔者在以订单驱动的、以裁床等现代化设备为核心的敏捷化制造系统建设上的所做的大量工作,简介了包括生产数据管理、需求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流程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部分工作成果。

从敏捷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系统是一种由多种异构、分布式的制造资源,以一定的互联方式,利用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开放式、多平台、相互协作、能及时灵活地响应客户需求变化的生产方式,是一种服务敏捷供应链的制造技术。

从敏捷制造的角度来看,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技术是实施敏捷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动态联盟下的产品开发模式,是指具有不同生产规模和能力的、处于不同地域上的、使用不同应用工具平台的各联盟企业建立面向产品开发的暂时合作关系;它以最快的速度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市场需求的产品,各成员企业借助于网络进行产品的异地联合开发和制造。

因此,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中的敏捷化网络制造技术应当既是面向电子商务的敏捷供应链支持系统,又是支持分布式制造、协同制造的网络化制造生产控制体系。敏捷化网络制造技术既是生产流程的再造过程又是商业运营流程的网络化创新。1.3.2 本书的结构

本书在第1章介绍了敏捷制造的提出背景和含义,敏捷制造的意义及来源,敏捷化理论的发展概况,敏捷化理论的研究现状、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的关键使能技术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简述了本书在集成基础结构及其模型、集成基础结构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技术等多个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章中,研究了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及其模型,提出了基于MXL的MVC模型优化程序设计和算法。第3章给出笔者多年来为企业设计综合信息化平台的部分程序,第4章对敏捷制造技术做了总结和展望。第2章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及其模型

模型的建立已经成为企业实施先进制造战略的重要基础。敏捷化、集成化等先进制造战略对模型的范围、模型的形式化程度、模型的规范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网络的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Integrated Infrastructure for Agile Enterprise,IIAE)建模,是支持敏捷企业集成/工程、建设具有快速相应能力的敏捷的柔性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实现敏捷化网络化制造模式的基础,是企业赢得全球市场、获得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优势的关键。

本章首先探讨了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框架的基本构架设计、技术支持、设计特点,分析了集成基础结构的建模需求,引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建模步骤、面向 Agent 对象的建模思想、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工具语言,在此基础上应用体系结构为中心的建模步骤结合面向 Agent 对象的建模思想,研究了敏捷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模型、敏捷制造的工作流模型等方面 UML 建模。而后,本章探讨了集成基础结构的数据访问模型,依次研究了集成基础结构的数据存储结构、模块化存储框架、MVC Model 1 和MVC Model 2。最后提出了基于XML的MVC Model 2程序设计方案,通过XML配置MVC三个部分的主要功能:由Model负责抽象系统的功能,Controller执行抽象用户和系统的事件语意映射,View承担抽象数据的表达。与基于J2EE的原有MVC设计相比,优化了MVC设计并避免了逻辑混杂简化了程序维护,为MVC模块结构、功能、执行方式赋予了新的解释,在模型实现上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2.1 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概述

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中的集成主要指的是信息集成,信息集成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建立敏捷企业间的信息集成。以往的企业信息化改造仅仅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统计,而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要建立一个综合应用平台,融合各个行业、众多企业,构筑一个公共平台,使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某些数据可以共享,为敏捷供应链和敏捷制造的实现提供信息交流平台。该平台通过设立接入标准规范成员企业的信息,实现行业、企业的信息化规范。通过整合各行业和众多企业的信息资讯,对市场进行客观评价和整体预测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在成员企业中共享。

从实现功能上看,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中,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平台向企业动态联盟和独立企业提供的独立应用服务以及协作应用服务分别是以相关支持功能信息系统的形式来实现,如网络化销售与定制分系统、企业动态联盟组建与优化分系统、网络化协同设计支持系统等。2.1.1 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的基本构架

整体结构设计上,我们在原有的企业信息化基础上建立一个促使企业向敏捷企业转变、提供敏捷制造、敏捷供应链运作平台的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IIAE)。在研究过程中着重研究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的模块设计与建模策略,敏捷企业联盟的成员在合作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合作博弈的策略、敏捷企业成员自身基于网络的敏捷制造策略,支持在敏捷企业联盟之间进行与监督管理的通信策略和信息融合处理策略。课题通过研究集成基础结构规范企业的生产、管理、运营等多方面的问题,建立敏捷企业合作与博弈的平台,使之能够结成完整灵活敏捷供应链并使之良好运作。

图2-1所示为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的基本构架模型,平台的每一个子系统均大致具有该图所示的结构。该模型是以建立于集成基础结构主平台之上的财务管理系统(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FMS)、人力资源管理系统(Electronic Human Resource,e-HR)、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电子商务系统(Electronic Commerce,EC)、计算机辅助系统(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CAD/CAM/CAE,3C)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等子系统协同工作而构建的。

商业智能通常被理解为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的工具。这里所谈的数据包括来自企业业务系统的订单、库存、交易账目、客户和供应商等来自企业所处行业和竞争对手的数据,以及来自企业所处的其他外部环境中的各种数据。而商业智能能够辅助的业务经营决策,既可以是操作层的,也可以是战术层和战略层的决策。为了将数据转化为知识,需要利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工具和数据挖掘等技术。OLAP 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的数据挖掘技术,该技术常常通过模糊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混沌技术、遗传算法等配合其他常规算法来完成数据挖掘。图2-1 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基本构架

其中,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买卖)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商业销售运作方面以B2C、C2C、B2C、C2C、O2O等为主要形式。电子商务的主流贸易形态是B2C、C2C、B2C、C2C在线支付,购买的商品需要通过物流公司送到客户手中;O2O模式的核心很简单,就是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在线支付购买、预订线下的商品和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经营管理方面以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为核心联合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销售链管理(Sales Chain Management,SeCM)、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联系计算机辅助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等子系统协同构建而成的。

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对敏捷企业的管理是一种数字化、知识管理,平台通过其网络化信息系统收集、产生大量的信息流、数据流,进而形成全局知识,可以实现与客户的互动与在线服务,可以持续地提升与外部伙伴、供应商、客户的关系。平台面向敏捷企业的ERP、CRM、SeCM、SCM、PDM和DRP等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平台成员进入敏捷化管理时代。

基础结构的集成涉及企业内外部多个方面,包括企业内部不同功能信息子系统的集成,如 PDM/ERP/MES/SCM 等子系统的信息集成;企业原有信息系统与集成基础结构之间的信息集成;软硬件系统间的集成,敏捷制造中各种自动化生产设备与集成基础结构、供应链中ERP与PDM、电子商务分销系统与自动立体仓库的集成等等。要构建和实现这些系统,就必须考虑系统的结构、功能、组织机构设计,以及系统间集成的需求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专门知识。显然,要实现敏捷企业内部和敏捷企业间的良好的信息集成,就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一系列细致的建模工作。

总的来说,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的功能体系应该能引导企业向国际化、信息化的制造和管理方式发展,提高其敏捷制造、优化管理、快速反应的能力,因此它包含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沟通的各个方面,如企业资源计划 ERP、客户关系管理 CRM、供应链管理 SCM、销售链管理 SeCM、计算机辅助系统 3C(CAD/CAM/CAE)和产品数数据管理PDM 等几大体系。管理方面,集成基础结构将专业部门的优势和企业外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优势集合起来,通过企业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配置与重组,形成相应的有机系统,以有效地把握市场机遇,实现敏捷供应链。生产方面,敏捷企业的网络化制造系统能够提升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并促使精确管理逐步进入生产行业企业,实现敏捷制造。2.1.2 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的建模需求

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是面向分布式网络环境企业功能、资源、信息、组织和过程的的大范围集成,具有动态性强、范围广、多层次、复杂性,以及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特点。如第1章所述,随着敏捷制造战略的提出,以及网络化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和技术的发[JIJ04][WF03]展,现有建模方法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对过程建模提出了新的需求,过程建模必须面向敏捷企业动态联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于整个敏捷制造过程和所有敏捷供应链成员,过程模型应具有高的灵活性、高可靠性、高可重用性,既要适应敏捷企业经营过程快速重组的要求,又要尽量避免和减少传统意义上经营过程重组的高风险,同时过程建模还要满足网络化制造管理信息系统的动态敏捷性需求。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T04] [Y02] [CH99] [YYF99] [JIJ04]构的建模需求可归纳为如下3个方面。

企业的组织结构变化的需求。面对市场的压力,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寻求一种更加优越更加适应市场的生产管理模式。不同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要真正实现部门级的合作成为泡影,要结成生产销售上数据共享,决策一致的敏捷企业联盟更是难以实现。因此,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通过深入考察和长期的生产实践应用,逐步确立了一些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集成基础结构通过各行业的敏捷化建模对平台成员的生产、销售流程进行流程再造,统一规范形成标准商业操作步骤,统一数据接口,使企业与企业之间实现无缝链接,以便最终使平台成员企业进一步合作结成步调一致的敏捷制造联盟、敏捷供应链。

企业间订单驱动的生产与合作的时效性需求。敏捷企业联盟是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由多个企业围绕市场机遇而组成的网络化组织结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过程模型应反映这一特点,应支持网络联盟的全部应用范围和全生命周期,如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应用实施、运行维护等阶段。因此建模过程中引入了工作流的概念。

敏捷企业联盟成员合作博弈的需求。敏捷企业联盟成员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成员间存在任务和责任分担、工作协调、利益分配等问题。联盟成员企业、成员企业的生产销售部门、生产线甚至单个的生产小组都可以被视为一个智能体。再者,集成基础结构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跟踪敏捷企业生产销售等系统的运行情况、过程的逻辑关系、逻辑表达/形式化语言表达能力、确定性和非确定信息的表达等等。因此,在敏捷化建模过程中引入面向Agent的对象化建模,不论对于集成基础结构的整体把握,还是对于集成基础结构实现过程中的具体编程都是一个不错的方案。2.2 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建模技术

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的建模之所以有别于传统建模,根本原因是其建模对象和管理思想的改变。传统建模的目的是在企业内部对企业进行建模改造,而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的建模是在企业外部建设敏捷化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设立一定的接口标准,由外部来规范其成员企业的组织结构。集成基础结构中的各个模块,可以分别属于不同的成员企业,模块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集成基础结构的建模是根据特定行业的共同经验,结合特定成员企业自身的情况,来设立虚拟企业的成员企业内部和虚拟企业的整体组织结构模型。因此,系统构建必须建立在充分认识、完整表达和准确分析企业动态联盟中角色行为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平台的系统模型的优劣是网络化制造平台能否成功运行的关键。可见,如何选择并改进适应网络化制造平台的建模方案显得至关重要。2.2.1 体系结构为中心的建模步骤

集成基础结构建模是以敏捷制造和敏捷供应链的成员企业为背景,因此,我们这里的领域建模首先是指对敏捷企业进行建模。企业建模是一个通用的术语,它涉及一组活动、方法和工具,它们被用来[Y07] [L04]建立描述企业不同侧面的模型;是根据关于建模企业的知识、以前的模型、企业参考模型,领域的本体论和模型表达语言来完成建立全部或部分企业模型(过程模型、数据模型、资源模型、新的本体等)的一个过程。

如图2-2所示,集成基础结构建模中,体系结构是设计过程的一个阶段,它关心的是如何将复杂的系统划分为主/子系统,以及如何[L04]约定子系统的构成和性能。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建模目标就是建立一个一致的系统及其部分的视图集,并以满足终端用户和后期设计者需要的结构形式化表达,其中包括需求规划、规划设计、综合建模、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因此,集成基础结构软件体系的构建有两个特定的广泛目标。一个外向目标,建立满足终端用户要求的系统需求,一个内向目标,建立满足后期设计者需要以及易于系统实现、维护和扩展的系统部件构成。从构建体系结构,到使用该体系结构实现系统[L04]的设计,直到此系统的最终完成和进一步拓展,应包括如下阶段:

1. 建立领域模型与本体;

2. 根据领域模型与本体,建立系统需求模型。包括基于用况模型的系统需求分析,对用况进行角色模型分析,识别Agent;

3. 构建选用组织结构模式,并与有关各方进行交流,对此组织(体系)结构进行风险和评价;对Agent间的交互进行描述,建立交互协议与交互模型;

4. 根据交互模型以及Agent结构,建立各个Agent进行信念知识库模型;

5. 系统实现,产生代码模型;

6. 实施构造并运行测试。[L04]

集成基础结构建模过程的各个阶段包括:

1. 本体建模。关于本体的构造,Gruber中给出了指导本体构造的[S06]5个准则:(1)明确性和客观性;(2)一致性;(3)可扩展性;(4)最小编码偏差;(5)最小本体承诺。Uschold & Gruninger提出了一个本体构造的方法学框架,在这个框架内,他们详细地描述了本[O03]体捕获和形式化的本体设计和评估方法。M.Gruninger & M.S.Fox在进行TOVE本体的研究和开发时,也总结了设计和评估本体的方法学,包括背景和需求描述、非形式化的能力问题描述、词汇和术语确定、形式化的能力问题描述、用一阶谓词逻辑进行规范描述、确定完[FWG01]整性定理等步骤。Bertolazzi等提出了建立核心企业本体[GO93](Core Enterprise Ontology,CEO)的方法。图2-2 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构建图(UML描述)

2. 领域建模。建立领域ontology的关键是参照一定的领域模型给出该领域中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在领域工程,领域本体则反[UKM98]映了一个特定领域中可重用的、本质的概念。它提供特定领域的概念定义、概念之间的关系、领域活动、领域理论和原理等,从而描述领域知识。领域知识可以划分3个层次,领域具体知识、领域概念知识和领域通用(概念)知识。其中领域通用(概念)知识是一种公理化的知识。领域概念知识是领域内本质的知识,即领域本体。领域具体知识是领域内具体事物、具体事件的知识,可以用领域概念知识表达的知识。显式定义语义信息的基础概念已经在分布式问题求解(DPS)、Agent和知识共享等研究领域建立起来了。XML为这些概念和方法以一种既符合Web标准,又符合商业需求的形式重新应用奠定了基础。这些考虑都直接导致本体技术应用于XML研究领域。基于XML的本体描述语言有:XOL(XML-based Ontology Language),这是一种基于XML语法和OKBC(Open Knowledge Base Connectivity)语义的本体交换语言。

3. 系统需求建模。这是在领域模型和本体的指导下进行,充分利用本体描述系统需求,并根据过程模型与本体进行分析。对于大型的软件开发在很好地了解领域范围的基础上创建一个粗略的临时体系结构轮廓;对系统总目标(战略目标)进行分析并分解成用户目标、子目标,用用况描述描述用户目标或子目标,构造用况模型。然后采用基于角色模型的用况分析,即确定需要哪些角色以及各角色之间如何进行交互去实现用况目标,然后进行角色合并,把角色分配给具体[L04]的Agent即确定系统中的Agent。

4. 组织结构建模。多Agent系统(Multi Agent System,MAS)的组织结构与人类的组织模式有着可类比的关系。从宏观来看,二者都[GF95]存在任务、资源和信息的分配;从微观来看,西蒙的有限合理性理论表明,二者都要为解决复杂问题而不断改进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模型是系统建模的核心模型,即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它包含了系统[L04]中最重要的静态和动态特征。体系结构是根据企业的需要逐渐发展起来的,受到用户和其他项目相关人员需求的影响。[L04]

5. 交互建模。本阶段主要根据交互模型进行信念知识库建模、行为(任务)建模;根据行为进行交互协议选择,确定通信的本体以及内容语言格式;分析交互协议制定交互策略,创建效用函数以及约定。理想的交互协议应当存放在协议服务器上,Agent 根据交互的需要自动下载协议。如果协议不能满足交互的需要,我们才会采用图形工具进行协议规范及建模。Agent在交互过程中应自动实现协议的嵌套以实现复杂的交互(会话)。2.2.2 面向对象的MAS建模思想

面向Agent程序设计(Agent-Oriented Programming,AOP)已成为软件开发的主流,它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OOP)的成功应用。OOP中的对象(Object)是封装了状态和一系列方法的实体,其方法对应于可以对其状态进行操作的行为,并通过消息激发而被调用以便为其他对象提供服务。传统的面向对象程序只有一个控制线程,不足以描述并发性。因此,人们对其进[PCM01]行了改进,从而产生了基于对象的并行计算,建立了活动对象(Active Object)的思想以描述并发对象,这些对象都有自己的控制[KG97]线程,同时也出现了并发性的编程语言,如 Java。从很多方面来看,Agent 都与对象很相像,特别是活动对象:它们都封装了状态和行为,并通过消息传递来通信,都跟进程(Process)一样有自己的控制线程。但是Agent决不仅仅是对象的另一个名称,因为它是一个决策推理系统,它与对象具有不同的任务:Agent 通过其目标和计划的驱动而自主运行,它能感知环境并能对其进行反应;而对象主要是为其他对象提供服务,即便是活动对象,也不具备目标驱动的行为[L04]或者叫主动性以及相关的自治性。而且,OOP 没有涉及到协作、竞争、协商、计算经济等问题,而这些却是形成多Agent系统开发的

[HX89] [SR91]基础。

面向Agent软件工程(Agen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AOSE)是面向对象软件工程(Objec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OOSE)的主要支撑技术,AOSE分为需求说明、分析、[WG96]设计和实现等多个阶段。其中Gaia方法吸取面向对象开发的经验并对OOSE中的技术进行扩展后用于 AOSE,借用了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的一些术语和符号,试图采用类似设计社会组织的过程一样的方法来构建一个MAS。其分析阶段的目标是获得由一系列具有某种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角色(Role)而构成的系统组织。角色用4个属性来进行定义:职责、权利、活动和协议。它和Agent间没有一对一的关系,一个Agent可以担任多种角色。扩展 UML 的方法:UML 是面向对象建模的事实上的标准。当研究者寻求面向Agent 的建模语言和工具时,他们发现 UML 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开始点,并因此而试图采用UML的符号来建模 MAS。其中干得比较出色的是Odell和他的同[HM98][BJJ01]事们,他们提出了多种扩展UML符号的方法。与此同时,OMG和FIPA两个组织也正在致力于开发基于 UML的符号来支持Agent 系统的建模。

由于采用传统的面向对象和知识工程的建模方法缺乏很好地表达主动性、自治性等Agent特有的属性的能力,人们提出了扩展的方法以期全面地对Agent系统进行建模并对AOSE 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由于基于知识工程的建模很少有图形化的工具,而基于面向对象的建模[L04]大多采用了扩展UML的方法以便进行图形化表述。2.2.3 集成基础结构基本建模工具

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是面向对象软件的标准化建模语言。这是一种由Grady Booch、Jim Rumbaugh和 [B99][B01][JVP00]Ivar Jacobson综合其Booch、OMT和OOSE方法构建的单一标记语言,用于建模开发的面向对象系统。1997年11月,OMG采用UML,并促使其成为业界标准。UML主要用于建模过程以形成图形化的文档,它能够从不同角度体现系统的动态和静态行为。

UML 提供了用例图、静态图、行为图、交互图和实现图等共 5 [B99][B01][JVP00]类 10 种模型图: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操作者;静态图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结构,包括类图(Class Diagram)、对象图(Object Diagram)和包图(Package Diagram);行为图描述系统的动态模型和组成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包括状态图(State Diagram)和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交互图描述对象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包括顺序图(Sequence Diagram)和协作图(Collaboration Diagram);实现图描述系统的组件关系和物理设备的配置关系,包括组件图(Component Diagram)和配置图(Deployment Diagram)。UML并没有涵盖所有领域的不同的概念,而是提供了一种扩展机制以便定义符合各自领域的更为精确和清晰的模型。它提供了标记值、约束和版类3种方法,对模型元素的性质、规则限制及语义进行扩展。2.2.4 集成基础结构中的建模

模型是建立系统的基础。模型与系统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系统在宏观上可以理解为一个模型,系统的建立过程就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模型的建立过程;系统在微观上是由一系列模型构成的有序集合。

集成基础结构建模是在集成基础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构建高层即应用层的体系结构。因此,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集成基础结构建模有[L04]两层含义:(1)充分考虑集成基础结构提供的体系结构模式(包括 Agent 群体结构以及个体结构模式),根据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体系结构模式,并按照具体的结构模型去构建实际模型;(2)建模过程中所建立的各种模型是对系统不同视图的描述,它们的组合构成了应用层的体系结构,可以解决需求与实现之间的差距。

集成基础结构建模中采用体系结构为中心的建模步骤、面向对象的 MAS 建模思想、UML 统一建模工具,针对集成基础结构的具体特点,构建出一系列的模型。其中,功能上包括:供应链的过程模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