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的实战(优秀人才成长方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2 00:39:48

点击下载

作者:谢普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行动的实战(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行动的实战(优秀人才成长方案)试读:

前言

21世纪的青少年面临着生存能力、毒品、艾滋病、创新潜能、环保意识、意志力培养、独立自主、文学修养、良好习惯、心理健康、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我管理、安全保护等考验!

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茫时,此套书为你明确前进的方向;当你陷于痛苦煎熬时,此套书为你补足勇气去战胜一切困难;当你迷失自我时,此套书将为你制定振作精神的计划。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勇敢去爱,有足够的坚强去宽容,有足够的度量去为别人的快乐而高兴,有足够的睿智去理解充溢于我们身边的爱,那么我们便可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此套书是一套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的励志精品集。每次读起,字里行间对我们的灵魂是一种很好的滋养。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磨炼成熟的性格

性格对人的一生有重要影响,因为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塑造出其本体的形象。性格本身会受到先天条件与后天教育的影响,使其随着环境与教育的改变,改变个人性格的内在本质。

当我们处于困境时,就要让自己的性格有自我本能的适应能力,学会协调竞争的压力,以改善自己所处的困境,接受困境的考验。

每一个人因环境变化,协调与适应能力的差异,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判断出正确的解危之道。

性格是在不断成长的。

当一个人身体成熟后,其成长的速度就会慢了下来,直到进入一个稳定的时期。

人一生的成长过程,除了身体成长到某一个阶段之后定型,人的性格也会随着心理与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成长。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会受到知识教育的启蒙,知识教育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一个成功的人,必定会通过知识教育来塑造自己的性格,进而提升自己的智商。一个人出生时智商或高或低,但通过后天知识教育的启蒙,智商本身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激发出它的创造性。

所以,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智商。随着智商开发,间接的学习对知识的思考分析判断,使得智商的潜能可以发挥到极限。

同时,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对环境的观察、运作、应变可以改变性格本身,发挥出性格内在的潜能,即环境可以改变性格。

对于成功者而言,特定的环境会激发自己内在性格的优质,即对于接触的各种事物,往往会激发自己好奇的观察、想象,长此以往,便会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

要使自己的性格更成熟稳重,唯有经历各种环境的考验,磨炼自己的性格。遭遇困难可以累积人生经验,丰富人生智慧。

人总是面对各种环境,经得起考验,让生命更完整。虽然人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面对生死离别的哀伤,面对病痛的挣扎,这些人生中的遭遇,可以让一个人变得越来越成熟,以至面对各种困难都有足够的自信,这样他的生命就会趋于完美。

挑战自我,战胜自我

美国《运动画刊》上登载了一幅漫画,画面是一名拳击手累瘫在练习场上,标题为《突然间,你发觉最难击败的对手竟是自己》。这个标题实在耐人寻味。

在日本有一个学业成绩优秀的青年,去报考一家大公司,考试结果名落孙山。这位青年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绝望,顿生轻生之念,幸亏抢救及时,自杀未遂。不久传来消息,他的考试成绩名列榜首,是统计考分时,电脑出了差错,他被公司录用了,但很快又传来消息,说他又被公司解聘了,理由是一个人连如此小小的打击都承受不起,又怎么能在今后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呢?这个青年虽然在考分上击败了其他对手,可他没有打败自己心理上的敌人,他的心理敌人就是惧怕失败,对自己缺乏信心,遇事自己给自己制造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发现一部分人失败了,而另一部分人却成功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前者被自己打败了,而后者却能打败自己。美国有位叫凯丝·戴莱的女士,她有一副好嗓子,一心想当歌星,遗憾的是嘴巴太大,还有龅牙。她初次上台演唱时,努力用上嘴唇掩盖龅牙,自以为那是很有魅力的表情,殊不知却给别人留下滑稽可笑的印象。有一位男听众很直率地告诉她:“龅齿不必掩藏,你应该尽情地张开嘴巴,观众看到你真实大方的表情,相信一定会有许多人喜欢你。也许你所介意的龅牙,会为你带来好运呢!”

一个歌唱演员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自己的缺陷,首先是要用理智说服自己,还要有勇气打败自己。凯丝·戴莱接受了这位男听众的忠告,不再为龅齿而烦恼,她尽情地张开嘴巴,发挥自己的特长,终于成为美国影视界的大明星。

一个人要挑战自己,靠的不是投机取巧,不是耍小聪明,靠的是信心。世界著名的游泳健将弗洛伦丝·查德威克,一次从卡得林那岛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湾,在海水中游了16小时以后,她的面前大雾茫茫,潜意识发出了“何时才能游到彼岸”的信号,她顿时浑身困乏,失去了信心。于是她被拉上小艇休息,失去了一次创造纪录的机会。事后,弗洛伦丝·查德威克才知道,她离成功的彼岸仅有1海里,阻碍她成功的不是大雾,而是她内心的疑惑。过了两个多月,弗洛伦丝·查德威克又一次重游加利福尼亚海湾,游到最后,她不停地对自己说:“离彼岸越来越近了!”潜意识发出了“我这次一定能打破纪录!”的信号,她浑身充满力量,最后弗洛伦丝·查德威克终于实现了目标。

人有了信心,就会产生意志力量。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力量的差异。人一旦有了意志的力量,就能战胜自身的各种弱点。

当你需要勇气的时候,就能战胜自己的懦弱:

当你需要勤奋的时候,就能战胜自己的懒惰:

当你需要廉洁的时候,就能战胜自己的私欲;

当你需要谦虚的时候,就能战胜自己的骄傲;

当你需要宁静的时候,就能战胜自己的浮躁。

一个人有了信心,有了意志的力量,就具备了勇于挑战自己的素质,就能做成这个世界上能做的任何事情。

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这是因为其他敌人都容易战胜,唯独自己是最难战胜的。有位作家说得好:“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相信自己是一座金矿

有这样一个青年,大学毕业已经工作两三年了。他在听了一次成功心理课之后,颇受启发和鼓舞,心情为之振奋。他在课上的当众讲话练习时说:“所有的成功者,尽管他们的出身、学历、境遇、职业和个性等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自信主动。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今后,我一定要自信!”大家对他的发言报以热烈的掌声。

可是,过了没多久,他又变得情绪低落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上课的时候信心十足,可一回到单位就变得不自信了。原来,他所在的研究室,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比他学历高,不是博士就是硕士,只有他一个人是大学本科毕业。所以,不论他在家里事先想得有多么好,只要一上班就“前功尽弃”,只感到自卑而无法自信。

由此看来,自信的道理不难领会,但要真正拥有自信意识,就不那么简单了。

自信还是自卑,是和别人比较出来的吗?是由学历、职务和业绩的高低所决定的吗?说来这位大本毕业的年轻人本该很自信了,因为就整个社会而言,他已经是“天之骄子”了。然而他又很“不幸”,在单位里他的学历是最低的,因而他无法树立起自信心。那么,他若成为硕士、博士就能拥有自信了吗?恐怕不一定,因为硕士、博士的上面还有研究员和院士呢!如果真的这样比下去的话,恐怕他即使当上了国家总统也难以自信,因为一个穷国的总统见到富国的总统便又会不自信了……显然,一个人要真正拥有自信,首先要突破这种“狭隘比较”的心理障碍。

一个人凭什么自信呢?

有人说,自信来源于成功的暗示,也就是说,某项重任或创新一旦成功了,这个人就会自信。然而,此话虽不无道理,却仍未道出自信的根本原因。一个人在做某件事,尤其是在担当重任或大胆创新的时候,就需要自信,也应当自信,而不是只有在成功之后才能自信。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能干和美丽,往往是因为你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的缘故,或者是把现实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相比较的结果。人们常常是看到别人怎么美好和幸运,总希望那些美好和幸运能被自己所拥有,却很少想到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和美丽。

尼采曾说:“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我的认识,也进入了一个突破性的新阶段。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长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目标,并通过不懈的努力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成功。

认识自我,是我们每个人自信的基础与依据。即使你处境不利,遇事不顺,但只要你赖以自信的巨大潜能和独特个性及优势依然存在,你就可以坚信:我能行,我能成功。一个人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把握自我发展,如何抉择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他的前程与命运。换句话说,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美好而杰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自我意识究竟如何,取决于你是否能够拥有真正的自信。请记住,认识自我,你就是一座金矿,拥有自信、自主、自爱,你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展现出应有的风采。

展现自己的天赋

天赋对于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般来说,天赋包括一般的能力,如音乐、数学或体育等方面的才能。天赋要转换成技能要经过训练和学习。你有音乐天赋,对音乐的旋律、节奏等的感觉都比较精确,但仅有这些你还不能成为钢琴演奏家或指挥家,还必须经过专门的技能培养。当然,要想成为音乐家,有音乐天赋的人比没有音乐天赋的人要容易得多。

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和经历证实:与其让双亲、老师、朋友或经济学家为我们制定长远规划,还不如了解自己的天赋是什么,了解自己擅长做什么。举例来说,有人在数学运算中表现出速度快而答案正确,但有人却不然;有人能很容易地写成一份报告,但有人却觉得难之又难;有人适宜独立工作,从头到尾一个人进行,有人却善于协商。可是你呢?你应充分了解自己擅长做什么,因为你的天赋会帮助你成功。

只要你对自己的过去做一个小小的回顾,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天赋。假如你小时候就能拆装手电筒和其他小玩意儿,你就很可能胜任实验室的工作。你过去一直口齿伶俐,思路敏捷,那语言文字方面的天赋将使你有更多的职业选择,如小说家、诗人、新闻记者、秘书等,还有外交联络、科学家、企业经理等,任何涉及通讯联系的工作都需要有很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说:“他真是糟蹋了自己的天分!”你自己又如何呢?你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尽量发挥自己的天赋,去实现你自己的人生价值。比如说,你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打网球,但你却不到球场,拿起拍子,实地打球,那你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打球的潜能呢?当然,到球场有相当的冒险性,但能不能打球,还需要到球场上去才能得到证实。没有这样的冒险,你怎能发现自己确实有打球的天分呢?总之,你一定得尽力抓住一切机会发现自己的潜能。

天赋,对一些人来说确实是得天独厚的。天生的盲人,就难以发展包括绘画在内的许多方面的能力;而当其他条件大致相当时,一个身材相对较高的人在篮球和排球等体育运动中要有利得多。可是在我们的社会里,大多数人只有普通的天赋(普通的智力水准和身体素质)。他们或在农村种地,或在工厂做工,或当警察,或是理发师,或是售货员,或是小店的老板。在这些职业中的一些人天资聪颖,这就意味着他们没有获得机会到更精深更专业化的部门工作,或意味着没有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或许,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尽管你现在极其普通,只要你不低估自己的潜力,你就能学会怎样发挥自己的天赋。

举个例子来说,要是有人说你的菜烧得很好,也许你会说:“哪里,哪里,其实烧得不好。”或者说:“这算不上什么特殊的才能。”可是菜烧得好,可能会发挥你的特殊才能。菜烧得好需要相当的条件:要有创造力,火候要掌握好,还要具备组织能力。菜烧得好与生活得愉快和幸福也有密切的关系。

假如有人告诉你:“你说话很和蔼。”也许你又会说:“这还不容易,没有什么了不起。”然而,你要知道,有很多人讲话要做到和蔼可亲非常困难。因此,与别人谈话做到和蔼可亲实在是值得骄傲的优点。

肯定自己的潜力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开始。这会使你更加有效地利用你的天赋。

你的天赋在哪个领域,你就应在哪个领域培养本领。也许,你的天赋比想象中的还好。只要你拥有它,你就应充分地利用它。

发现生命的宝藏

世界著名化学家、最高科学奖设立者诺贝尔说过:“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自己的形象如何,是由自己的行为来雕琢的。伟大还是渺小,高尚还是卑劣,全在你自己!

伟大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在意大利的一个石矿中工作时,看到一块巨大的石头,心里非常高兴。他抚摸着这块石头,仿佛从里面看到了摩西的精神,他开始雕刻这块石头,经过了许久,终于雕成一尊伟大的艺术作品——摩西雕像和十诫。

人的劳动是有预期目标的,人在处理工作、学习、生活等人生问题时也是有目标的。追求人生目标和理想的实现,乃是人的特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成熟,人开始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确定人生的目标,也就是在为自己“人生的道路怎么走”、“朝着什么方向走”、“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进行设计。这种自我设计,也就是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预测,自己为自己雕像。

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有些人一看到“自我”就皱眉头,认为自我就是自私。他们奇怪地认为人们可以在劳动前对自己的劳动结果有一个大致的规划或蓝图,却不能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预测。

自我不是自私,自我也不是个人主义的同义语,具有鲜明的自我意识是人的特点。人生的过程,就是“自我”不断实现的过程,自我实现的要求产生于自我意识觉醒之后,经历了自我意识——设计自己——自我管理——自我实现这么一个过程。如果把设计自己作为立志,那么自我管理便是工作,而自我实现就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和终极点上。

没有人生的目标,没有自我实现的欲求,就不能算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人有了“自我”,才有自己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主体与环境的分别;有了“自我”,才能谈得上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反映,才会有真正属于人类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并对他人产生影响的社会性行为,也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对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虽然在取得成功的人当中,存在着自己确定目标方向的“自定向”,他人给自己确定目标方向的“他定向”,以及没有一定目标方向的“无定向”三种类型,但仔细分析起来,不管是“他定向”,还是“无定向”,都离不开人生的努力。人认识自己的才能有一个过程,有的人在年轻时就认识到自己的才能,也有的人是在通过很长的实践之后,才认识自己的才能的,还有的人是在他人提醒之后才认识自己才能的,但“我要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我将怎样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却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一种主观活动。人毕竟是自己前程的设计师,成龙成虫全在自己。社会和他人就是根据一个人的作为,对其“自我”做出认定和评价。

人是自己的雕塑家。剪除人的自我意识,无异于消灭人本身;否认人有自我设计的权利,无异于否认人本身!

爱自己,爱生活

认识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认可和接纳自己则更难。我们会认为喜欢自己应是理所当然的事,难道世界上还有不喜欢自己的人吗?如果我们换几个说法,不少的人都具有自卑心理,大家就容易认可了。其实“自卑”就是对自己某方面不满意的心理状态。通常人们总以为自卑者在生理或心理方面具有缺陷,那固然是可能的;但不是必要的条件。身心各方面并无明显缺陷的人,仍然可能具有强烈的自卑心理。因为他虽然各方面并不次于他人,甚至比别人还优越些,但他仍然可能不满意,仍然可能不喜欢他自己。

不能接纳自己的人,由于他对自身的某方面(或全部)不满意,他可能拒绝认识自己。比如有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穷困,因而装成很富有的样子;有人不愿意承认自己能力的有限,盲目地去从事力所不能及的工作。这些人把真正的自我伪装之后,希望在别人眼中建立另外一个形象。这一类的行为并不罕见,也并不难于了解。不过对当事人而言,这些行为有时并不是有意识表现出来的。换言之,他可能并不觉得自己是在“装腔作势”。

不能接纳自己的人,可能运用好些方法,来避免认识自己的真正面目。一种常被采用的方法,就是离群索居不和别人来往。我们常以四周他人对我们所表现的行为作为“镜子”,以了解自己的情况。如果一个人不希望了解自己,就不用去照“镜子”;那么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远离“镜子”,不与他人接触,就看不见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了。远离人群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减少了和别人比较的机会。

另外一种防卫自我的方法是,当事者将对自身的不满甚或自责的态度,全部转移到外界去,转移到别人身上去。如把本来“我不喜欢自己”或“我讨厌自己”等心理,转变成“别人不喜欢我”,或“别人在讨厌我”。即使真的别人不喜欢你,也不一定表示自身确有过失。但人若为自己所不容,则只能说明你不能接纳别人。一个人既认为四周的人在谴责他,在轻视他,又不容易喜欢周围的人,那么,他与别人的关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不能接纳自己的人,也很难接纳别人,因为他连自己都不喜欢,又怎么能喜欢别人,从另一方面讲,只有喜欢自己的人才有可能喜欢别人。

不能接纳自己的人,不仅是难于接受别人,有时还会有其他方面适应的困难。因为喜欢自己的人,常会努力保护自己,爱惜自己。他会重视自己身体的健康,珍惜自己的品德和名誉,不肯陷自己于不义,也不会无端地把自己暴露于危险之中。他会洁身自爱,以取得别人的尊敬。他会设法适应环境,并且会努力谋求自身的充分发展。不能接纳自己的人由于不觉得自身有什么可贵可取的地方,经常会自暴自弃。他对于自己的身体、信誉、地位、前途等等都不加以重视,因而也不肯在修身、养性、求知、服务等方面做任何努力,以求发展自己的潜能。他不求别人的敬重,也不注意别人的批评,甚至还会把自己陷于不利的情况,或是表现出危害自己的行为。美国精神医学家麦灵格氏称之为“自残”的倾向,并写了一本书专门讨论此类的行为——将自己评定等级。他发现那些平日被教师认为不易管理、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多数有将自己列入较低等级的倾向。也就是说他们常认为自己品行欠佳,缺少毅力,智慧较低——显然表示出对自己不满意的态度。而事实上,那些学生在平日的行为中,充分显露了“不爱惜自己”的倾向。比如,他们时常会为极小的事和别人争斗,把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那是一般“自爱”者所不肯为的。从这些事实中我们不难看出,不能接纳自己的人是难于适应环境的。

自我接纳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增进我们对自己的接纳之感呢?这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事实上“自我接纳”和“自我了解”二者是有密切关联的。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常比较容易接受自己,而一个人若抱有接受自己的态度,他就能发现客观的自己。

我们平日在说到自我了解时,就常以为有些人是了解自己的,另一些人是不了解自己的。这种非此即彼的分类观念,和事实常不相符合。因为完全对自己毫无了解的人可能很少,真正能完全了解自己人也不多;大多数的人都在这两极端之间,对自己有各种不同情况的了解。

在正常的情况之下,人们总是会随着自身生活经验的增加,而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因此也有人认为应该把完全的自我了解,看成是整个人生发展的目标。

要增进自我了解,培养自我接纳的态度,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任何一种经验,都是个人对于环境的适应过程,也就是个人运用某种才能或品质的结果。这项经验的回馈作用,使当事者对自身的情况获得进一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验越丰富,接触的面越广,将越能促进其对自身的了解。不过人们常有维持已有的“我观”的倾向,凡是和其“我观”不相符的经验,会在潜意识中有拒绝的倾向,甚至会根本回避和那些经验有关的情境。因此一个人不能把自己囿于某个固定的生活圈子里,而要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生活范围,多从生活中摄取一些新的经验。第二,诚实而平静地检讨自己的得失

每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得有失。他在某些方面可能有卓越而且使自己满意的成就,而在另一些方面则可能会遇到阻碍或挫折,成绩并不理想。对于这些结果,个人要能平心静气地认真分析。一方面要有勇气承认自己在能力或品质上的缺陷,以及在工作方法或过程中的缺点;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失败与挫折给自己造成太多的心理负担与精神打击。

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是有短处和弱点的,重要的是应知道如何对付自己的缺点。如果某项缺点是可以改善的,就要能毫不迟疑地进行改善;如果某项短处是确实无法改善的,例如某些不能矫治的身体残障,那就要鼓起勇气面对现实,不必隐讳。伪装或能使别人暂时不致发现你的弱点,但因伪装而增加的心理负担,却常是十分沉重的。而更重要的损失,则是使当事者不能在其“弱点”的限制之内,谋求合理的适应与发展。有时候伪装不仅妨碍正常活动,而且对其他方面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例如:某君有口吃的毛病,因为怕别人取笑,就尽量不在人前说话,甚至回避团体活动,希望别人注意不到他的“缺点”。但是这样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而且由于他时常要观察别人对他的态度,反而使自己终日处于紧张状态。后来他接受了心理医生的意见,不再掩饰自己的“毛病”,开始在别人面前适当地表达自己对某些问题(学术性及非学术性的)的意见。在发言之前,他先把所要说的内容,作充分准备,整理成为简练而有条理的词句,缓缓地说出来。由于他所说的话经过了充分准备,提高了他的信心,降低了说话时的恐惧心理。这样,经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的口吃虽无显著的改进,但他已不再怕说话,而他与别人的关系,也大为改进。别人往往更注重他的意见,敬佩他的学问,而不再留意他口吃的毛病了。第三,建立符合本身情况的“抱负水准”

所谓“抱负水准”就是每个人对自己成就预期的水准。比如某高中毕业生在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之前,有人问他有多少把握,他根据以往录取的标准和自己过去的学业成绩,会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就表示那位青年对自己在投考大学这件事上为自己预定的目标,也是他用以衡量自己的量尺。“抱负水准”是具有动机作用的。人们以某种程度的成就为目标,朝此前进,以期达到那个目标。一个人的抱负水准若是过低,虽然目标容易达到,但是不能带给他真正的满足,因为他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抱负水准若是过高,超过了其能力,虽然他已竭尽全力,仍然达不到自己所希望的目标,从而导致产生挫折感。所以在制订抱负水准时,要以自己实际的条件为依据,根据已有的经验,对自己的理想目标,做适度的调整。艾金逊在做抱负水准方面的研究时,做过一个投环测验:投掷的距离由被试者自己决定,结果发现凡是成就动机较高的人(也就是肯努力工作,愿意克服困难追求成功的人),多选择在中度距离位置投掷;而成就动机较低的人,则多选很近或很远的位置投掷。换句话说,后者是希望在十分有把握或完全凭运气的情况下工作,其抱负水准不是偏低,就是过高;前者则是情愿在有适度把握,又有适度冒险的情况之下做努力的。第四,不以和别人比较作为唯一衡量自己的量尺

和别人比较是建立“我观”的参照标准之一,事实上由于我们经常和别人接触,随时有比较的机会,而且大家又习惯于这种方法,因此与人比较也是颇为重要的参照标准。在学校里,分数和名次是衡量学业成就的量尺,孩子们拿它来比较高低。离开学校以后,大家很少有机会一起参加考试了,就得找其他的东西来做互相比较的量尺。如每月的收入、官阶或地位的高低、房舍的大小、汽车的有无(或等级)、财产的多寡……都是大家所密切注意的。有时还要把个人所隶属的团体、子女的学位或职位、儿女亲家的社会地位,以及应酬时所出入的饭店酒家等也都包括在内。这只要听太太们在菜场里闲谈的话题,就很容易看到大家是在拿什么东西来评量人。

可惜的是这样的量尺都不是适当的量尺。因为一个人的收入、地位、财富等的多寡或高低,除了他本身的因素以外,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并不能根据那些来对当事人做推断,更不能用他们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低。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承认自己可能在某方面比不上别人,相反,我们应该有勇气承认事实。不过,我们不必以在某些方面高于他人为傲,也不必以在某些方面低于他人为羞。人不是为着要和别人相比较而生的,只要能充分发展自身的各种潜能就可以了。一个人若把超越别人当作他努力的唯一目标,他一定会失败。因为他绝不可能同时在各方面超越所有的人。反过来说,即使某人一般能力都较别人低,但他总有自己比较擅长的一方面。如果他能够把握这个长处,努力求进,使之得以充分发展,仍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学会自我欣赏

富兰·塔肯顿曾是明尼苏达州海盗橄榄球队的四分卫。有一次,他参加一场要求他拦阻冲势迅猛的擒抱员的比赛。

塔肯顿上场进行拦阻,跑垒者得到一个底线得分。海盗队赢得了这场比赛。

第二天,队友们看着比赛录像,塔肯顿希望他们取得的成绩能得到嘉许。但是,他始终没有得到任何赞扬。

看完录像后,塔肯顿走近教练巴迪·格兰特,问道:“教练,你看到我的拦阻了吗?你怎么会对它一点看法都没有?”

格兰特回答道:“我确实看到了这次拦阻。妙极了,富兰,在那儿你总是干得很卖力。我思量我不用特意告诉你的。”“噢,”塔肯顿回答道:“如果你再想让我去拦阻的话,你该这么做!”

要想让别人欣赏自己,首先要自己欣赏自己。一位曾经从自卑与胆怯中走出来,终于找到自信的年轻人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向我们揭示了欣赏自己的重要性:“我的童年和少年大部分时光,是在自卑与胆怯中悄然度过的。那时,我从未想过要打量一下自己,因为我个子矮小,嘴巴笨拙,一年四季穿一身过长或过短的破旧衣服,鞋子永远比脚大几号。由于父亲过早去世,母亲只能早出晚归地去挣钱,养活我和两个幼小的弟弟,母爱似乎只有在餐餐有饭吃时才能体味到。我曾恨自己命不好,竟降生在这样一个不幸的家庭。

在学校里,老师没有重视过我,任何一个男同学都可以欺负我。我没有信得过的朋友,甚至不愿到学校去。可是上初一的一天,一件小事却彻底改变了一切。

下课了,班上那5个被老师定为‘老油条’的男同学又开始打闹,照例又恶作剧把我当挡箭牌。不知谁把数学老师留在讲台上的教学三角板碰掉地上,正巧被站立不稳的我一脚踩断了。

数学老师姓辛,是个30多岁的严厉的女教师,据说曾用三角板、木圆规之类的东西敲打过学生。看到辛老师一脸怒气,想到她准会用断了的三角板狠狠敲我脑袋,我浑身直打哆嗦。辛老师让那5个‘老油条’并排站在讲台前。又命令我单独站在门边,然后喝一声‘跪下!’我便跟着往下跪。‘你,’她突然指着我,‘给我老老实实地站着!’那节课老师讲了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

下课后,辛老师把我单独叫到办公室,对我讲了一番足以改变我一生的话:‘孩子,你和他们不一样,你的家庭情况我知道,你应当懂得你母亲的艰辛,她坚持供你读书,她对你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我流着泪从老师的办公室走出来,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哇’地一声痛哭起来。这是我第一次真正为自己而痛哭,为第一次发现世界上有人看得起我而失声痛哭,想起妈妈一直还以为我在学校很听话,我的泪更止不住了。

此后,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作业越做越工整,考试成绩一次次往前移。初中毕业时,在这所农村中学两个毕业班的130多名学生中,我成为唯一考取县重点高中的学生。3年后,我又顺利地考入了一所大学。

尽管生活中不尽人意的事很多,但我不再自暴自弃。没有高大魁梧的个头算什么,我有吃苦耐劳的韧劲,学好知识可以干顶天立地的大事;没有钱财怕什么,只要有一双勤劳的巧手;没有靠山、后门怕什么,我正可以心无旁骛,自己去开拓,并且永远问心无愧。”

人生在世,可以欣赏的东西太多了,但你永远都不能忘记欣赏自己。靠着重新审视自己并恢复起自信。

为此,你需要一次次走出情绪的低谷,去尽可能看到自己美好的一面,因为会欣赏自己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欣赏。

找准人生的定位

对自己的认识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不仅要建立在反馈基础上的自我动态调节,也要借助别人对自己的中肯意见。

有两件学林轶闻值得我们深思。一是著名的史学家方国瑜。他小时除刻苦攻读学堂课程外,还利用节假日跟从和德谦先生专攻诗词。他钦佩李白、羡慕苏轼,企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诗人。但一晃六七年,却始终未能写出一篇像样的诗词。1923年,他赴京求学,临行时和德谦先生诵玉阮亭“诗有别才非先学也,诗有别趣非先理也”之句以赠,指出他生性质朴,缺乏“才”、“趣”,不能成为诗人,但如能勉力,“学理”可就,将能成为一个学人。方国瑜铭记导师深知之言,到京后,师从名家,几载治史,就小有成就,后来著成《广韵声汇》和《困学斋杂著五种》两本书。从此他立定志向,终生致力于祖国史学研究。

著名史学家姜亮夫也有类似经历。20世纪20年代,他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当时他极想成为“诗人”,把自己在成都高等师范读书时所写的400多首诗词整理出来,去请教梁启超先生。不料梁启超毫不客气地指出他囿于“理性”而无才华,不适宜于文艺创作。姜亮夫回到寝室用一根火柴将“小集子”化成灰烬。诗人之梦醒了,从此他埋头攻读中国历史、语言、楚辞学、民俗学等,取得一系列成果。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忘记自己的存在,忘记对自己的关爱,从不去问“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之类的问题,偶尔想起,也不过茫茫然一片空白。在人生这个舞台上,正可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就要探讨认识自己的问题。这里所说的认识并不是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讲的道理一样,对于那些身外之物我们还是应该去追求的。我们不反对去追求“身外之物”,更不鼓励人们这辈子禁欲,下辈子进天堂享福。

正好相反,我们要极力鼓励人们去追求现实的身外之物,因为毕竟只有这些身外之物才能反映出我们今生今世过得好不好,才能看出我们这辈子活得值不值。但同时我们也绝对不赞同将这些身外之物当作唯一。那些将身外之物当作唯一的人,当追求得到满足后,又会很迷茫,结果是找不到“自己”,不知该往哪里去,于是会堕落,寻求感官享受。

可见人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不但要建设极大丰富的物质家园,同时还需要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人固然要追求物质,但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一定要有精神。没有精神,任何物质都经不起人们的推敲,没有精神,任何物质都无法使人得到最大的满足。

人首先应该给自己一个定位,自己到这个世界上来究竟是干什么的,必须有个十分清晰的描述,离开了这个描述,人就会迷茫,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就会在一个个十字路口徘徊,这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研究自己的目的就是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找到与自己的素质相对应的目标,凭着自己素质上的信号找到这一目标后,才能攻其一点,攻出成果,由此及彼,不断扩大。

经营自己的长处

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在人生的坐标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是非常可怕的,他可能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因此,对一技之长,保持兴趣,相当重要,它是改变你一生命运的财富。

一个人受自己缺陷的限制是可大可小的,这取决于你自己如何看待和处理它。成功的关键是应该注意发挥你所具有的长处,而不是老记着自己的缺陷。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人,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某些缺陷,这些缺陷会妨碍自己的竞争和发展,使自己的梦想无法实现;我们每个人也都有长处和优势,如果我们把心思放在这些长处的经营上,而不是老念叨着自己的缺陷,我们一定就能做出原先想不到的业绩。假如你是个优秀的人,善于发挥和经营自己的长处,那将会使你的才能施展得更为淋漓尽致。

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善于经营,是一种聪慧的生存方式,也是我们摆脱局限,超越自己、超越别人的最好捷径。

大家都知道翁倩玉,在歌坛已经开辟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她并不满足,她还精心经营着自己的另一个长处——版画。现在翁倩玉的版画已经是众多名人的收藏品,台湾地区有、日本也有。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在访问美国时,特意携带翁倩玉的作品,作为礼物赠送给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其实,翁倩玉在25岁的时候便跟随日本著名画家栋方志功的门生井上胜江学习版画,当时她并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有办展览的机会,也没有刻意规划学习时间。但20多年来,翁倩玉始终未放弃版画的学习,并且愈学习愈有心得,最后她连想放弃的理由都没有,因为她的版画已有固定的收藏者,尤其是这些年,版画的创作已是她生活的重心所在。

翁倩玉在谈到自己的版画创作经历时认为,首先,要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进行尝试,然后,在喜欢的里边挑一种最喜欢的,她的版画创作就是这样。她在中学阶段喜欢绘画——油画、水彩画、素描,25岁时参观井上胜江版画后,一种难以言喻的强烈震撼冲击着她。所以,决定拜井上胜江为师学习版画艺术,但第一次拜师被井上胜江拒绝了,原因是“影艺界的工作很忙,学习版画很难持久”。

虽然拜师受挫,但井上胜江的一席话,却激起了翁倩玉高昂的斗志。“我的个性是愈遭到阻碍愈会激起挑战意志,”翁倩玉说,“回家之后,立刻找出了画板,先是以毛笔画出茶花的雏形,然后用心刻画了3天。当时也没有工具,雕刻刀是哥哥的,纸是练习书法时用的宣纸。”

她拿着花了3天时间所做的版画再度拜访井上胜江。井上胜江十分仔细地看了这幅作品,先是笑,然后告诉翁倩玉:“你真是固执的人啊!有这股劲,应该能持之以恒了。”遂收她为徒弟,到现在那幅“处女作”还摆在翁倩玉家中,随时提醒她不能忘记刚开始学习版画时的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其实,这幅处女作的水平并不高。但井上胜江从中看到了翁倩玉的执著和热忱,因此才会收她为徒。

善于经营自己长处的人能给自己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短处则会使自己的人生贬值。正如富兰克林所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 ”

提起《罗兰小语》,很多读者都有印象。也许这些既温馨,又充满人情味的短文曾经陪你走过苦涩的年代。直到目前为止,在港台作家群中,拥有最多,且绵延两三代读者,并扬名海内外的,除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之外,其次,就是罗兰女士的《罗兰小语》了。

罗兰女士的秘诀是什么?就是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

罗兰认为,她当初写《罗兰小语》时,没考虑到出书,所以写来轻松自在,没有任何的压力,不用去考虑市场的问题。“我羡慕的是古代的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人,从不把写诗当成职业,因此没有任何精神上的压力,能够源源不断地有好诗出现。”

如今的罗兰女士,依然笔耕不辍。在台湾地区的《中国时报》,她有一个不定期的“罗兰小语”专栏;另外,她也为音乐杂志撰写一个名为“飘飞的爱”的有关音乐专栏。文学与音乐,就像两条平行的河流,流入了罗兰女士生命的大海中,成了她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从来没有什么工作计划,一切就是那么自然。如果要有什么预先计划,我肯定是干不成了,就像我写这套散文自传一样,当初也只是想对自己的家乡多点了解,于是就到图书馆挖掘资料,没料到越搜集越多,这才萌生写自传的念头。对我来说,也就等于完成了一项历史的使命。”

到目前为止,罗兰女士已出版了30多本著作。除了《罗兰小语》,还写小说和散文。

平均一年出两本新书的罗兰女士,正以她特有的方式,书写着自己的辉煌人生。

马友友,美籍华人,大提琴家,当今世界乐坛的超级巨星。马友友的成功,是与父母精心经营儿子的长处分不开的。

马友友3岁开始学钢琴,他的天分令父母惊叹不已。父亲决定,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音乐家。根据马友友的爱好,父亲开始教他拉大提琴。父亲用巴哈的练习曲给孩子上课。有人认为巴哈对这样的小孩子太难了,但马友友天赋过人,只要每天学习两小节,可以很容易就学完整首乐曲。马友友全神贯注,学习什么都没有困难。他5岁时就首次登台演出,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了马友友的成长,马家也从巴黎迁到了纽约。

对马友友的父母来说,抚育天才儿童,经营孩子的长处是开心的事,却责任重大。因为,过去有许多音乐神童都因为演出太多而断送了音乐前途。他们清楚意识到:命运之神已经为马友友指出了一条路,自己一定要审慎经营。

父亲身为马友友的“经理人”,继续采用自己的教学原则,那就是循序渐进,直至技巧成为学生的第二天性。因此,他开始限制友友的演出次数,让马友友多点时间磨炼自己,以达到作曲意境和艺术演绎二者神合的理想境界。

在父母的精心经营下,马友友的长处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很快就成为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

如果你确实了解自己,对自己的优点长处又善于经营,就是遇到了挫折,也会成功。

美国影星海伦·亨特,因在喜剧电影《为你疯狂》中表演出色,荣获三次金球奖及两次艾美喜剧音乐、电影最佳女主角奖。但是起初在银幕上,她的表现都很失败。一次,一些影视圈的行家对她的明星潜质提出了质疑。海伦·亨特没有在意这些,她的梦想是成为英格丽·褒曼。于是,她自信地接受了导演詹姆斯·布鲁克之邀,出演《佳偶天成》,并因此一举获得1998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最终她的演技被演艺界人士所认可。

因此,如果你已经知道自己一生该追求什么,现在就开始经营,只要有决心,你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墨子云:“甘瓜苦蒂,天下事物无全美。”无论怎样完美的人,他的才干和知识都远远赶不上人类整体所拥有的才干和知识的总量。使自己出类拔萃的途径就是用自己的长处为社会建树功绩,做一个最好的你!

做一个最好的你,是人生追求卓越的诀窍。其含意是人不能做世界之最,但却能做自己之最。

做一个最好的你和自己之最,就要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你的一切,用好生活交响乐中你自己的那件乐器。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在《我谁也不模仿》一文中指出:“自我开始从影起,我就出于自然的本领,知道什么样的化妆、衣服和保健是最适合我的。我谁也不模仿,我不会奴隶似的跟着时尚走。我只要求看上去就像我自己,非我莫属。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不能依靠奇形怪状的或追求时尚的整容,而只需把自然赋予我的一系列不规则的组合——高鼻、大嘴、瘦颏、高颧略加修饰就可以了。”

驾驭性格,驾驭生命

多年前,肯尼迪总统英姿勃发时死于非命;若干年后,小肯尼迪也在生命如日中天之时重蹈其父覆辙。

难道冥冥之中真的有无形之手操纵肯氏家族成员的命运吗?不是的!以色列遗传学家埃伯斯坦分析说,肯氏家族成员的鲁莽行事,是造成悲剧的一个因素。它源自该族成员具有的一种冒险基因。

小肯尼迪继承家族的传统风格,喜欢冒险刺激,喜欢海上扬帆、水上漂筏,他还创办敏感政治刊物《乔治》。小肯尼迪于1998年4月拿到私人机师执照。在此次出事之前,小肯尼迪就因驾机不慎导致小腿骨折——本次出机时他的小腿还缠着石膏。显然他的驾机技术还不够成熟,驾机经验也不足。那天起飞前大西洋上空的气候恶劣,能见度很低,即使最富经验的老手也不敢贸然起飞,但肯氏家族的性格促使小肯尼迪拿三个人的生命做赌注,结果他又一次谱写了家族的悲剧。

在此之前的50年间,肯尼迪家族共有6人分别死于坠机、服药过量、滑雪意外和遇刺。人们常说,性格就是命运,肯尼迪家族的悲剧非常典型地印证了这一点。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赚更多的钱,拥有不错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身体,整天快快乐乐地过着高品质的生活,为什么有些人忙忙碌碌地劳作却只能维持生计。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为什么有许多人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克服万难去建功立业,有些人却不行呢。

心理学专家发现,这个秘密就是人的性格。

一位哲人说:“你的性格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也曾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性格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曾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20世纪初,福建某贫穷的乡村里住着兄弟两人。他们忍受不了穷困的日子,便决定离开家乡,到海外去谋发展。大哥好像幸运些,被奴隶般卖到了富庶的旧金山,弟弟被卖到比中国更穷困的菲律宾。

40年后,兄弟俩又幸运地聚在一起。哥哥当了旧金山的侨领,拥有两间餐馆,两间洗衣店和一间杂货铺,而且子孙满堂。在他的子孙当中有些承继衣钵,有些成为杰出的专业人才。

弟弟呢?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东南亚相当多的山林、橡胶园和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虽然都成功了。为什么在不同的环境中,兄弟两人在事业上都能取得成功呢?

兄弟聚首,不免谈谈分别以后的遭遇。哥哥说,我们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唯有用一双手煮饭给白人吃,为他们洗衣服。总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只要我们去做,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但事业却不敢奢望了。例如我的子孙,书虽然读得不少,也不敢妄想成为出色的人,唯有安安分分地去担当一些中层的技术性工作来谋生。要想进入上层的白人社会是很困难的。弟弟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自己初到菲律宾,只能做一些低贱的工作,如当地人不愿做或是懒得去做的事,逐渐他开始融入这个社会,并且让自己获得了更多发展的机会。

这个故事反映了海外华人的奋斗历史。它告诉我们: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性格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性格也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这两位兄弟的成功,并不在于他们的环境,而在于他们共同的性格特征。

有些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想法无法改变。但是,我们的境况并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是由我们自己决定。

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太,一位生性悲观,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却开朗乐观,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于是开始学习登山。就在不久前那位开朗乐观的老太太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

70岁开始学习登山,这乃是一大奇迹。但奇迹是人创造出来的。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是他思考问题的方法。而思考问题的方法归根到底是个性的一个方面。一个人如果是个积极思维者,实行积极思维、喜欢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胡达·克鲁斯老太太的壮举正验证了这一点。

人们随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甚至还会遭遇致命的打击。这时,性格将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郑女士和崔女士同样在市场上经营服装生意,她们初入市场的时候,正赶上服装生意最不景气的季节,进来的服装卖不出去,可每天还要交房租和市场管理费,眼看着天天赔钱。这时郑女士动摇了,她以认赔了3000元钱的价钱把服装精品屋转让出去,并发誓从此不再做服装生意。而崔女士却不这样想。崔女士认真地分析了当时的情况,觉得赔钱是正常的,一是自己刚刚进入市场,没有经营经验,抓不住顾客的心理,当然应该交一点学费;二是当时正赶上服装销售淡季,每年的这个季节,服装生意人也都不赚钱,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会经营,能够维持收支平衡罢了。崔女士对自己很有信心,知道自己适合做服装生意。果然,转过一个季节,崔女士的服装店开始赚钱了。三年以后,她已成为当地有名的服装生意人,每年约有5万元的利润。而郑女士却在不断改行,最终还是没有找到赚钱的生意。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两则有趣的寓言故事:

古时有一位国王,梦见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谢了,便叫王后给他解梦。王后说:“大势不好。山倒了指江山要倒;水枯了指民众离心,君是舟,民是水,水枯了,舟也不能行了;花谢了指好景不长了。”国王惊出一身冷汗,从此患病,且愈来愈重。一位大臣要参见国王,国王在病榻上说出他的心事,哪知大臣一听,大笑说:“太好了,山倒了指从此天下太平;水枯指真龙现身,国王,你是真龙天子;花谢了,花谢见果子呀!”国王听后全身轻松,很快痊愈。

无独有偶。有一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染布的,二儿子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儿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大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就会为二儿子发愁,因为不下雨,二儿子的伞就卖不出去。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家告诉她,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二儿子高兴,因为他可以卖伞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大儿子高兴,因为他可以晒布了。在哲学家的开导下,老太太以后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

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问题就在于你怎样去对待它们。上面提到的郑女士只看到赔钱的一面,而看不到将来会赚钱的发展前景,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分析事物;而崔女士的态度则是积极的,她更多地从将来的角度看待当前的不景气,所以,她能顶住压力,坚持到成功。说到底,这是一个人性格的外在作体现。

有位成功学家说过:“面对人生逆境或困境时所持的信念,远比任何事都来得重要。”

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就性格的意义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

的确,一个人面对失败所持有的性格取向往往决定他一生的命运。

积极的性格取向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使人看到希望,保持进取的旺盛斗志。消极性格取向使人沮丧、失望,对生活和人生充满了抱怨,并自我封闭,限制和扼杀自己的潜能。

积极的性格创造人生,消极的性格消耗人生;积极的性格是成功的起点,是生命的阳光和雨露,它让人的心灵成为一只翱翔的雄鹰;消极的性格是失败的源泉,是生命的慢性杀手,它使人受制于自我设置的某种阴影。选择了积极的性格,就等于选择了成功的希望;选择消极的性格,就注定要走入失败的沼泽。如果你想成功,想把美梦变成现实,就必须摒弃扼杀你的潜能、摧毁你希望的消极性格。

好性格定能成功

一项最新心理学研究指出,成功的秘诀是“自大狂妄”以及“漠视同僚感受”!

看似荒谬,却有着科学的依据。负责在美国心理学协会的刊物上发表调查报告的鲁本塞教授指出,在美国41位总统中,成功的总统往往是不讨人喜欢和固执的人。

研究发现,成功的总统均自信、富有理想和勤奋,但他们同时也非常自负,有“为求目的不惜一切”的性格。鲁本塞教授同时指出,这一结论也适用于其他行业的人。

对这一结论,当然见仁见智,各有说法。

王先生是某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1989年大学毕业的时候一文不名,勉强弄到指标留京后,在一家工厂做出纳,月薪72元。他工作一年后辞职下海,从批发电子零件开始,到生产计算机配件和无线电配件,生意越做越大,据说资产已经上亿。王先生对成功和性格的关系有一个很好的评价:只要你不优柔寡断,你成功的机会总是有的。王先生为人随和,从未曾见过其自傲自负,也因此友朋遍天下,在哪里他都是中心人物。若成功一定要跟性格联系的话,那只能说开朗和大气促成了他的成功。

另一人正好相反,某部某局的张副局长,年方34岁,博士学位,年轻有为,众人举羡,但从不爱说话,曾闻其妻言,两口子日均交谈没超过十句!张君为人甚稳重,做事一丝不苟,难得一笑,亦难得交一友,但就其目前的年岁地位,谁能说他不是成功之士呢?张君听完记者的采访电话沉默了将近两分钟后,慢悠悠地反问:“你觉得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当官当到国家领袖?赚钱赚到世界首富?那想法是疯子!要说我成功,我倒觉得我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我的性格是内向型的!”

小叶性格外向,名牌大学毕业,他自信自己可以闯一番天下。可他经常自叹运气不好,从十几年前开始到现在,要钱没钱,要事业没事业,空负胸襟。他说:“成功需要本事和机会,缺一不可,如果偏把性格放进去,性格的区别只在于是否抓住机会。我不缺性格也不缺本事,但我没机会,至于最终是否成功那是虚的,现在我没成功,我也不相信性格对成功有直接的影响。”

对于怎么衡量成功没有严格的标准,但性格和成功一定有着必然联系,内向性格、外向性格都有优缺点,都有有利于成功和阻碍成功的因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成功的人性格上也有弱点。有些人性格上的弱点注定他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有些人则在发现弱点后,及时加以改正,所以很容易成功。

所以性格对成功是有影响的,成功的标志是你的行为达到了你预期的目标。为达到你预期的目标,在达到目标之前的过程中,性格是可以左右人对事物的决断能力的。历史上的暴君和野心大的政治领袖,均是为人暴戾奸诈阴沉之辈;文韬武略大有作为的政治家又都是稳健精明深受爱戴的人,像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和我国的周恩来总理;而性格懦弱、优柔寡断的人通常都是亡国误国之徒,比如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但成功和有野心是两个概念,野心家的性格有其共有的、突出的一面,甚至有时候是病态的,比如希特勒,历史研究证实他患有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多种疾病,这些病态的生理造成病态的人格畸形,性格是人格的一部分,他的行为怎么能不受影响呢?

过去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在我们可以说:“身体是成功的本钱。”而性格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健康。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有人发火时,往往有好心人会说:“你要好好改改脾气了,要不得了高血压、脑溢血就不合算了。”这是人们在生活中对性格与疾病的一种体会和总结。科学研究表明,不同的性格特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影响。如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固执己见者易患胃病和十二指肠溃疡,且不易痊愈。约三分之一的恶性肿瘤病人易情绪抑郁和焦虑。女性偏头痛病人中,情绪不稳定型个性的人较为突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中,内向型个性者多于非内向型个性者,不稳定型个性者多于稳定型个性者。由此可见,性格缺陷是人类健康的一大障碍,必须引起重视。有人说:“我这脾气是天生的,谁也改不了。”而事实上并非如此,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指出:“性格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此语指出了性格的来源。性格是接受于祖代的遗传,而在现实生活中又会得到不断的改变。科学研究结果证实,有些个性特征几乎纯粹是先天的,如同一父母所生的孩子,在同一环境中生活,哥哥性格内向,不善言语,弟弟性格外向,善于交谈,这往往就是其父母不同性格遗传不平衡的结果。有些个性又几乎是后天的,如家庭稳定的子女性格较为温和,不稳定的家庭则反之。因此,大多数人的个性特征是在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培养良好的性格要从家庭做起。孩子降临人世后要使孩子感到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受欢迎的。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深深的爱是奠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基石。有父母的爱,才能培养孩子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缺乏父母之爱的孩子自然也缺乏被接纳的感觉,心中也缺乏信心和奋斗的勇气,从而产生性格缺陷的现象,如孤僻、懦弱、敏感多疑、多愁善感、好生闷气等等。

性格对人的事业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但这是不是说,某一种性格的人就有希望成功,另一种性格的人没有希望、没有前途了呢?不尽然。因为世界上没有单一性格的人,每一个人的性格结构都是丰富多彩的,关键是如何挖掘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克服其消极的一面;而且,世界上的职业也是丰富多彩的,需要不同性格的人去从事。

总之,对性格在事业成功中的作用,既要重视,又不可过分夸大。成功的因素多种多样,性格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