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灸法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2 06:52:46

点击下载

作者:王富春,李铁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特效灸法手册

特效灸法手册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特效灸法手册/王富春,李铁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ISBN 978-7-117-24668-2

Ⅰ.①特… Ⅱ.①王…②李… Ⅲ.①灸法-手册 Ⅳ.①R245.8-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37025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特效灸法手册

主  编:王富春 李 铁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2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4668-2

策划编辑:李 宁

责任编辑:刘 颖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主编简介

王富春,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名中医,吉林省优秀专家,吉林省教学名师。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研究所所长,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穴位贴敷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穴位贴敷产学研创新联盟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手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吉林省针灸学会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二审专家,《中国针灸》《针刺研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专家编委。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百余部,代表作有《针灸诊治枢要》《针法医鉴》《经络脏腑相关理论与临床》《针灸对症治疗学》《灸法医鉴》《中国新针灸大系丛书》《实用针灸技术》等。完成省部级科研成果20余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5项,吉林省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主持国家973项目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

长期从事特定穴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合募配穴治疗六腑病”“俞原配穴治疗五脏病”“郄会配穴治疗急症”等特定穴配伍理论,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临床工作中总结出“镇静安神针法”治疗失眠、“振阳针法”治疗阳痿、“调胱固摄法”治疗小儿遗尿等独特的针灸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

主讲的《刺法灸法学》为省级精品课程,获得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等教材4部;副主编“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针灸学》等教材20部。培养研究生200余名。

李铁,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973”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穴位贴敷产学研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理事,吉林省针灸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主持省级科研课题4项;参与国家级“97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编《跟名师学穴位贴敷》等学术著作6部;参编“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微针疗法》等5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长期从事中医学、针灸学临床研究,擅长针药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证,过敏性鼻炎等五官科疾病,阳痿、遗精等男科疾病。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论介绍了灸法的起源与发展;第二章介绍了灸法的特点及其适应证;第三章对灸法的基本操作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第四章灸法操作技术,介绍了50余种灸治方法的操作以及适应证;第五章特效灸法治疗,分别对内、外、妇、儿、五官、皮肤、骨伤等各科疾病的灸法应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第六章介绍了灸法保健,包括养生、益智、美容、戒烟戒酒等内容。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是中医针灸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以及医学院校学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前 言

灸法是指利用艾叶等易燃材料或药物,点燃后在穴位上或患处进行烧灼或熏熨,借其温热性刺激及药物的药理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在临床中针与灸并称,是针灸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具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为中华民族的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灸法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和防病保健的作用。许多疾病在用针刺或中药后,无效或疗效不明显的情况下,往往用灸法能取得较好效果。《黄帝内经》中所说的“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和《医学入门》所说的“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即概括了灸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历代医著也都对灸法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可见在古代灸法的临床应该相当普遍,治疗效果非常确切,如《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针灸大成》《针灸集成》等,均格外重视灸法,甚至“重灸轻针”,可见对灸法的推崇。专门的灸法专著更是十分丰富,《曹氏灸方》《骨蒸病灸方》《黄帝明堂灸经》《备急灸法》《神灸经纶》等,显示了各个时期灸法的理论与临床成果。

灸法的临床特点是治疗效果明显,对于慢性、寒性疾病往往具有其他疗法不可比拟的优势,而且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医家对灸法的运用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与现代临床疾病谱的相适应,灸法也被广泛运用于与现代生活习惯相关的各类疾病及养生预防保健中,这使灸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而其卓越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无痛的特点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在广泛收集古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撰写了《特效灸法手册》一书,在全面总结古今灸法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对治疗某些疾病最有效的灸疗方法进行介绍,旨在临床实践时将灸法进一步推广,也为受疾病困扰的患者减轻病痛提供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论介绍了灸法的起源与发展;第二章介绍了灸法的特点及其适应证;第三章对灸法的基本操作进行了概括性的阐述;第四章灸法操作技术,把古今各种灸治方法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共介绍了50余种灸治方法的操作以及适应证;第五章特效灸法治疗,分别对内、外、妇、儿、五官、皮肤、骨伤等各科疾病的灸法治疗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筛选和整理,并且增加了研究进展,反映了现代临床灸法治疗的最近发展情况;第六章介绍了灸法保健,针对现代疾病谱及灸法养生保健方法进行了介绍。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是中医针灸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以及医学院校学生和广大针灸爱好者,由于时间有限,书中可能尚存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第一章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灸法属于温热疗法,与火的关系密切。火的历史在我国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或80万年前的“蓝田人”时代,乃至更远。我们的祖先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防治疾病的条件也极差,因此平均寿命极低,这就迫切地需要人们运用各种治疗方法来与疾病进行斗争。据考古学研究,早在大约5万年前的原始氏族公社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用火来取暖、熟食,尤其是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

火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对火的认识、控制和驾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时,火在治疗疾病方面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火的发现和利用不仅让人类可以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而且使人类摄取更多的营养,促进身体和脑的发育,给人类带来了温暖,消除寒冷解除疲劳。

人们还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砂土熨烫腹部或关节,腹痛或者关节痛的症状会减轻,这就是后来的热熨等外治疗法的开端。在使用火的时候不小心烧伤了身体的某一部分,有时竟使病痛得到减轻或完全消失。古人在煨火取暖时,由于偶然被火灼伤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从而得到了烧灼可以治病的启示。经过不断的总结,人们发现用火烧灼局部皮肤,可以治疗牙痛、胃痛等疾病,这是灸法的雏形,也是灸法的起源。火的发现和使用,对人类的生活和繁衍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灸法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由此可见,灸法随着火的应用而萌芽,并在其应用实践中不断发展。“灸”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灼”,是灼体疗病之意。最早可能采用树枝、柴草、兽皮取火熏、熨、灼、烫以消除病痛,以后才逐渐选用“艾”为主要灸料。艾,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野生植物,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到处生长,因其气味芳香,性温易燃,且火力缓和,于是便取代一般的树枝燃料,而成为灸法的最好材料。《本草纲目》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灸”字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早有提及,如《庄子·盗跖》有:“丘所谓无病自灸也”。据《左传》记载,晋景公病,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攻”指艾灸,“达”指针刺。《孟子·离娄上》也曾记载:“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显然也是指的艾灸。从中可以推断在春秋战国时代,灸法是颇为盛行的。

在医学专著中,灸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并把灸疗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系统介绍。《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产生与我国北方人民的生活习惯、条件和发病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看出灸法是北方发明的。《灵枢·官能》中强调“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疗的适应证包括外感病、内伤病、脏病、寒热病、痈疽、癫狂等。灸疗的作用具有起陷下、补阴阳、逐寒邪、畅通经脉气血等多个方面。《灵枢·背腧》论述了灸法的补泻:“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还提出了艾灸之禁忌证为:阴阳俱不足或阴阳俱盛者、阳盛亢热及息积等。《黄帝内经》奠定了灸法的基础。《伤寒杂病论》一书为汉代医圣张仲景所撰,其内容以方药辨治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为主,尽管针灸条文不多,但其中《伤寒论》载灸疗7条,《金匮要略》2条,重复出现2条,实为7条,并且在针灸应用上提出了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的观点。张仲景指出灸疗宜于三阴经病,或于少阴病起、阳虚阴盛时,灸之以助阳抑阴;少阴下利呕吐,脉微细而涩时,升阳补阴;或厥阴病手足厥冷,脉促之证,灸之以通阳外达;脉微欲绝者,回阳救逆。仲景对灸的禁忌证有了很大发挥,专篇论述灸法禁忌。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误治的条文有21条,其中17条属于三阳篇,误治的原因均与热证用灸有关。在《伤寒论》116条中指出:“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指出阴虚之人筋骨失于濡养,若用灸法,加重阴虚使病情恶化,故应该慎用。张仲景具体指出灸疗禁忌范围包括太阳表证、阳实热盛、阴虚发热等。这些对后世医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国时期曹翕所撰写的《曹氏灸方》是灸疗专著,共有7卷,惜已佚。敦煌卷子本中的残卷《新集备急灸经》最迟是在唐代咸通二年(公元861年)依照刊本抄录的,原刻印本初刊于唐代京都长安。《针灸甲乙经》为魏晋时期著名的针灸学家皇甫谧撰成,化脓灸便最早见于本书,即“欲令灸发者,炙履褊熨之,三日即发”。到了宋代、清代,发泡灸(发疱灸)更是得到了发展。医家李守贤、王执中、窦材以及元代的徐凤、龚廷贤等也提出了很多发灸疮的方法,得到了广泛运用。关于灸的壮数,《针灸甲乙经》一般为每穴每次3~4壮,其中头部、颈部、肩、背等处多为3壮;胸、腹、腋多为5壮;最少的是井穴,灸1壮;最多的是大椎灸9壮;个别如环跳灸至50壮。在该书中对灸法的禁忌也予以论述,其中误灸穴位引起不良后果的有29个穴位,也有用化脓灸感染引起不良后果的。

晋代医家葛洪在其《肘后备急方》中,所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4条为灸方,从而使灸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急证用灸、灸以补阳,同时对灸材进行了改革,并最早使用隔物灸,为灸疗的多样化开辟了新途径。其妻鲍姑,亦擅长用灸,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女灸疗家。

唐代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一卷,记载专病灸治经验,原书虽已失佚,但尚收存于《外台秘要》及《苏沈良方》之中。至宋代灸法专著更不断出现,如《黄帝明堂灸经》三卷、闻人耆年之《备急灸法》一卷,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以及庄绰《灸膏肓俞穴法》一卷等。这些专著在不同时代,从不同角度记载和总结了古代医家灸法经验。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之中,也载述了大量灸疗内容。在灸法上,又增加多种隔物灸法,如隔豆豉饼灸、隔泥饼灸、隔附片灸及隔商陆饼灸等。在灸疗范围上有较大的扩展,首先增加灸疗防病的内容,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指出:“凡入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此外,灸治的病种较前代有所增加,特别是在热证用灸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如热毒蕴结之痈肿,以灸法使“火气流行”令其溃散;另如对黄疸、淋症等温热病及消渴、失精失血之阴虚内热病症等,均用灸法取效。

同时代的王焘更是重灸轻针,在《外台秘要》一书中,针灸治疗部分,几乎都用灸方。《中风及诸风方一十四首》中提出灸为“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在使用灸法时,他认为:“风热之证,每次用灸,不得超过百壮,而且宜从少至多……寒湿之证,每次用灸不超过千壮,而且宜从多至少……”指出“腹中者,水谷之所盛,风寒之所结,灸之务欲多也。脊者身之梁……背又重浓,灸之宜多,经脉出入往来之处,故灸能引火气。”

宋代许叔微在著作《普济本事方》《伤寒百证歌》等书中强调了阴证用灸、灸补肾阳等观点,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宋代著名针灸家王执中撰《针灸资生经》一书,亦以灸法为主,并记载了灸劳法、灸痔法、灸肠风、灸发背、膏肓俞灸法、小儿胎疝灸等灸治之法。书中还收录不少本人或其亲属的灸疗治验,如“予尝患溏利,一夕灸三七壮,则次日不如厕,连数夕灸,则数日不如厕”。另外,王执中对灸感流注也做了较深入的观察:“他日心疼甚,急灸中管(脘)数壮,觉小腹两边有冷气自下而上,至灸处即散。”

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以及《圣济总录》等重要医方书中,亦多收载有灸疗内容。南宋窦材在其所撰之《扁鹊心书》中,首载了“睡圣散”,服后施灸,“即昏睡,不知痛”。

在唐宋时期,随着灸法的专门化,出现了以施行灸法为业的灸师。如唐代韩愈的《谴疟鬼》诗云:“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昌黎先生集·卷七》),生动地描绘了大炷艾灼的场面。宋代张杲《医说》中,也曾有灸师之称。除灸师专门掌握施灸技术外,鉴于当时盛行灸法,非医者对灸法也加以应用。《南史·齐本记》载,有人自北方学得灸术,因治有效验,迅速推广,一时间都中大为盛行,被称为圣火,甚至诏禁不止。《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也提到:“吴蜀多行灸法”,表明此法在民间已颇为普及。另外,宋“太宗病亟,帝(指宋太祖)往视之,亲为灼艾”。

金元时期,由于针法研究的崛起和针法应用的日益推广,灸法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以金元四大家为首的不少医家,在灸法的巩固和完善方面,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刘河间不囿于仲景热证忌灸之说,明确指出“骨热……灸百会、大椎”等,并总结了引热外出、引热下行及泻督脉等诸种灸疗。罗天益则主张用灸疗温补中焦,多取气海、中脘、足三里3穴施灸,认为可“生发元气”“滋荣百脉”等。朱丹溪也有不少灸治验案的记载,如“一妇人久积怒,病痫,目上视,扬手掷足,筋牵,喉声流涎,定时昏昧,腹胀痛冲心,头至胸大汗,痫与痛间作……乘痛时灸大敦、行间、中脘……又灸太冲、然谷、巨阙及大指甲内间,又灸鬼哭穴,余证调理而妥”。

明清时期医家通过大量医疗实践不断改进灸疗技术,艾卷药条灸出现,最早记载于明初朱权之《寿域神方·卷三》,其云:“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这时的艾条灸还是属于实按灸,即艾条隔纸按压于穴位,隔纸仍为减少患者的痛楚,以后又改为悬灸法,即离开皮肤一定距离灸烤。最早艾卷不加入药末,到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才在艾绒中加入麝香等药末,并命名为“雷火神针”或“雷火针法”。到了清代,李学川、陈修园等人又在艾绒中加入了不同的药物,并改名为“太乙神针”“太乙针”,记述此法的专著有《雷火针法》《太乙神针心法》《太乙神针附方》《太乙神针方》等,并在临床上也广泛应用,尤其在清代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代常用的艾卷灸法和药条灸法均由此发展而来。

明清时期开始注重使用灸疗器械,为后世灸疗器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用灸器施灸虽可追溯到晋唐,但或采用代用物而非专用灸器,或结构十分简单,如苇管等。至明清,逐步出现了专门制作的灸器。明代龚信在《古今医鉴》中以铜钱为灸器,即将铜钱置于艾炷之下以施灸。明代龚信的《古今医鉴》及其子龚廷贤的《万病回春》中均有记载。《万病回春》灸癖根法云:“穴在小儿背脊中……每一次,用铜钱三文压在穴上,用艾炷安孔中,各灸七壮”。又出现了泥钱作灸器,即将泥钱或棋子垫于艾炷之下以施灸,如清代李守先《针灸易学》论述灸法操作云:“用泥钱五个,俱内空三分,周流换之。上着艾如楝子大,灸急疼方去肉,有汗起泡为妙。或棋子中取眼,亦可”。高文晋在《外科图说》中又做了进一步改进,使用了灸板、灸罩。灸板是在一块长板中穿几个圆孔,用以施灸。灸罩则是圆锥形罩子,上留一孔,罩在艾炷上施灸。泥钱、灸板及灸罩的出现,标志着灸器已从代用品向专用器方向前进了一步。此后又有面碗灸、银盏灸等,使灸疗更安全、简便,受到了患者的喜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后世温灸器等灸疗仪器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清两代以清代专著较丰,著有《采艾编》《太乙神针心法》《采艾编翼》《太乙神针附方》《太乙离火感应神针》《太乙神针》《仙传神针》《神灸经纶》《太乙神针集解》《传悟灵济录》《卷怀灸镜》《灸法秘传》《灸法心传》《太乙神针十六部》《灸法集验》《经验灸法独本》《延寿针治病穴道图》等21种。特别是清代,更可以认为是对我国灸疗法的总结时期。灸疗文献中,较有代表性的为清咸丰时期医家吴亦鼎所撰的《神灸经纶》一书。他在该书引言中指出:“灸疗亦与地并重,而其要在审穴,审得其穴,立可起死回生”,说明灸疗之重要。《神灸经纶》全面总结了清以前有关灸疗的理论和实践,并参合了不少作者本人的临床经验,是一本集大成式的灸疗专著。另清代廖润鸿《针灸集成》也收载了大量灸疗的历代文献,予以分类编排,如制艾法一节,就选录了《医学入门》《医方类聚》《局方》等多种前人著作的论述,对“发灸疮法”“疗灸疮法”“调养法”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

清末后期统治者认为“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至清末(1822年)道光皇帝废止宫廷针灸后,导致了针灸学的衰落。灸法因其简便、效果好而在民间广泛应用。赵学敏所撰的《串雅外编》一书中,介绍了一些民间常用的灸法,如鸡子灸等也是对灸法技术的补充。

据考证,公元514年,我国针灸学首先传到朝鲜;公元550年,由朝鲜传入日本。在古代,日本民间应用灸法预防保健、延年益寿一直是作为一年中的一件大事。一般人中,普遍施行养生灸,并流行“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行旅”,“风门之穴人人灸”等谚语。在日本,无论男女,一生中都必须灸治4次——十七八岁时灸风门,据说是预防感冒,古代日本人认为感冒是万病之首;二十四五岁,灸三阴交,意在增强生育能力;三四十岁,则灸足三里,认为可以促进脾胃功能、预防疾病、增加寿命;到了老年,为了防止视力衰退,除了足三里外还兼灸曲池,目的在于使眼睛明亮,牙齿坚固。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前夕。

新中国成立后,灸疗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灸法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不仅对灸疗临床疗效观察、古医籍整理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并且逐渐转移到向灸法灸理现代化研究、灸疗器具创新上来。21世纪灸法研究在灸料、灸的作用机制、灸的适应证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灸材的改良研究方面,传统的灸疗以艾绒作为施灸热源,有温热刺激和药理功效,但在燃艾过程中排放烟尘、污染空气,存在一定的弊端,是当前阻碍其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经加工提炼而成的微烟艾条。将艾加工提炼有效成分为油剂,或直接涂敷治病,或再施用物理热源加温,这些方法的出现具有时代先进性,但也只是从某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艾灸法,与传统的艾灸法相比较虽然操作便捷,其疗效却不如传统的艾灸法。

在灸疗仪器的研制方面,传统艾灸的应用不是很方便,所以已经有许多研究人员开展新型灸疗仪器的研制,取得了不少进展,如WT电热艾灸仪、激光仪、多功能艾条器、红外艾条治疗仪、万象定位自动推进式艾条器等仪器开发,并均已在临床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这些仪器具有携带方便、易于操作等特点,但在临床疗效上,尚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灸疗,而且开发的成本相对较高,在临床上尚难以推广。

在灸法的临床研究方面,灸疗在临床适用范围极广,内、外、妇、儿各科,男女老少,实证虚证,均可应用。研究人员从临床上对灸法的适用病种进行规范化研究,筛选灸法的优势病症和有效病症,规范灸法的临床应用;对于临床上经常使用且行之有效的灸法,进行了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盲法研究。

在灸法的作用机制方面,研究者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认为灸法可能是通过多系统、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作用而发挥效应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参与灸疗对机体的调节过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灸法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方面的优势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灸法也将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二章 灸法的特点及其适应证一、灸法的特点

灸法的产生与我国居住在北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及发病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灵枢·经脉》指出:“陷下则灸之”,《灵枢·官能》:“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医学入门》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由此可见,灸疗的范围很广,有些疾病用针刺或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使用灸法,或针灸并用,从而取得较好疗效。因此可以将灸法的特点总结为以下五点:

1.应用范围广泛,能治多种病证。灸法可单独使用,亦可与针刺或药物配合应用,因此,其治病范围非常广泛。仅以灸治而论,就本书临床部分收集的有效病种已达300余种,分属于临床各科,可以充分说明灸法应用之广泛。它既能治疗很多慢性疾病,也可治疗一些急性病证。

2.操作方法多种多样,有利于提高疗效。灸法的种类很多,操作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有些方法是近似的,治疗作用也相差无几,但绝大多数是各有所长,或有专治。至于灸治穴的选择,除经穴、奇穴、阿是穴外,还有耳穴施灸等。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若一法治疗无效,则可选用他法,按辨证施灸的原则,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3.有特殊功效,可补针药之不足。灸法的治病机制迄今尚不十分清楚,有什么样的特殊功效,尚待研究证实。但无数的临床实践证明,某些病症,当针刺治疗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则可改用灸法试治,有时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这一点古代医家早有体会,如《灵枢·官能》提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唐代王焘著《外台秘要》十四卷载有“是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其能,针、药、汤、散皆所不及者,艾为最要”。甚至提出“诸疗之要,火艾为良,要中之要,无过此术”。明代李梴在《医学入门》一书中也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李守先《针灸易学》上卷也记述了“气盛泻之,气虚补之,针之所不能为者,则以艾灸之”。

4.副作用少,老幼皆宜。根据不同的病情、体质、性别、年龄等,选用不同的灸法,是没有副作用的,除病情需要,进行瘢痕灸、发疱灸有一定的痛苦外,其他灸法都容易被患者所接受,特别对婴幼儿和年老体弱者,灸法治疗较其他方法更为优越。

5.穴药结合,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艾火作用于经络穴位上的着肤灸、悬起灸和实按灸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隔物灸和敷灸把穴位刺激作用和药物化学作用结合起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会出现更多新兴的治疗方法,灸法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二、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证

灸法具有温热性刺激和药理性作用,通过腧穴而激发经气,从而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灸法的适应证也和针法一样,是很广泛的,各科都有临床实践证明,它可以治疗经络、体表的病症,也可治疗脏腑的病症;既能治疗慢性疾病,又能治疗一些急症、危症;既能治疗虚寒证,也能治疗一些实热证。总的原则是:阴、里、虚、寒证多灸;阳、表、实、热证少灸。但有些实热证、急性病,如疔痈疮毒、虚脱、厥逆等,也用灸法。

凡属慢性久病,阳气衰弱,风寒湿痹,麻木痿软,疮疡瘰疬久不收口,则非灸不为功;亦可用于回阳救逆、固脱,如腹泻、脉伏、指冷、昏厥、休克,可急灸之,令脉起肢温。《医学入门》上说:“寒热虚实,均可灸之”。可见其适应证很广,不能以虚实寒热截然分开。如《伤寒论》上说:“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以上三例都是热性病过程中出现的阳气虚脱的危重患者,均可用艾灸的方法治疗。

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证,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1.温通经络、散寒祛湿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灵枢·刺节真邪》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由于艾叶的药性生温熟热,艾火的热力能深透肌层,温经行气,因此,灸法具有很好的温经通络、祛湿散寒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证,如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少乳等。

2.升阳举陷、回阳固脱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可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因此灸法可用于治疗中气不足、阳气下陷的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崩漏、带下、脱肛以及内脏下垂之症。

另外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艾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固脱。故灸法还可用于元阳虚脱而出现的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脱证、休克。

3.消瘀散结、泄热拔毒

古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治做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及“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等。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医学入门》则阐明热证用灸的机制:“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宗金鉴·痈疽灸法》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法增多和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所以在临床上灸法可用于治疗外科疮疡初起,以及痈疽之症,如乳痈初起、瘰疬、痈肿未化脓者、疮疡久溃不愈、寒性疔肿等。用灸法能使气机通畅,营卫和调,故瘀结自散。

4.防病保健、强身健体

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早在《素问·骨空论》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之三壮,即以犬伤病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入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述穴位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自然使人精力充沛,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当前,灸疗的防病保健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第三章 灸法的基本操作第一节 施灸的材料一、艾及艾制品

1.艾,是一种中药,又称医草、灸草,自然生长于山野之中,我国各地均有生长,为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叶似菊,表面深绿色,背面灰色有茸毛。以湖北蕲州产者佳,叶厚绒多,称为蕲艾。艾叶有芳香性气味。每年在农历的四五月间,当艾草叶盛花未开时,采收新鲜肥厚的艾叶,放置日光下曝晒干燥,然后放在石臼中或其他器械中,反复捣烂压碎,使之细碎如棉絮状,筛去灰尘、粗梗及杂质,留下的柔软纯艾纤维,即成柔软如棉的艾绒,其色淡灰黄,干燥易燃者为佳。艾叶经过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优点:其一,便于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炷,易于燃烧;其二,燃烧时热力温和,气味芳香,能窜透皮肤,直达深部。加之艾叶遍产各地,便于采集,价格低廉,所以几千年来,一直为针灸临床所应用。

艾叶的功用:性温热,味苦无毒,宣理气血,温中逐寒,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内服用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现代研究认为艾灸对于调动一切内在积极因素,增进机体防卫抗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温养细胞,旺盛循环,增加抗体,改变血液成分,调整组织器官功能的作用。

艾绒的质量,对施灸的效果有一定影响。艾绒质量好,无杂质,干燥,存放久的效力高,疗效好;反之则差。劣质艾绒,生硬而不易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难以忍受,且因杂质较多,燃烧时常有爆裂的弊端,散落燃烧的艾绒易灼伤皮肤,须加注意。

从艾叶的性能功用上也可以理解为何临床以艾绒为主要灸用材料。《本草纲目》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神灸经纶》亦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说明用艾叶作为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寒湿、回阳救逆等多方面的作用。

艾绒的新陈,对施灸的效果也有一定影响。新产艾绒内含挥发性油质较多,燃烧快,火力强,燃着后烟大,艾灰易脱落,易烧伤皮肤,故临床上应用陈艾而不宜用新艾,在《本草纲目》上有:“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艾绒以陈久者为上品,陈艾优点是含挥发油少,燃烧缓慢,火力温和,燃着后烟少,艾灰不易脱落,所以艾绒制成后需经过一段时期的干燥贮藏再使用为好。在《孟子·离娄上》中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说明古人对艾的选择已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图1 艾草与艾绒

2.艾制品(1)艾炷:将艾绒做成一定大小的圆锥形的艾团,称为艾炷,艾炷以壮为计数,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制作艾炷的方法:一般用手指搓捻,取适量的纯净陈久的艾绒,先置于手心中,用拇指搓紧,再放在平板上,以手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捏成上尖下平圆底的圆锥体形状。这种圆锥形体小,不但放置方便平稳,而且燃烧时火力由弱至强,患者易于接受。手工制作艾炷要求搓捻紧实,上下均匀,剔除粗梗及杂物,耐燃而不易爆裂。此外,有条件的可用艾炷器制作。艾炷器中有圆锥形空洞,洞下留一小孔,将艾绒放入艾炷器的空洞之中,另用圆棒直插孔内紧压,即成为圆锥形小体,然后用针从艾炷器背面之小孔中将制成的艾炷顶出备用。用艾炷器制作的艾炷,艾绒紧密、均匀、结实,大小一致,更便于应用。图2 制作艾炷

根据临床需要,艾炷的大小常分为三种规格。据历代针灸医籍的记载和临床经验,大者如蚕豆大小,中者为黄豆大小,小者为麦粒大小,皆为上尖下大的圆锥体,便于平放和点燃。为了便于临床研究,准确掌握艾炷剂量的大小,故规定出标准艾炷,其艾炷底的直径为0.8cm,艾炷高度为1cm,艾炷的重量约为0.1g,可燃烧3~5分钟。此即为临床常用的大型艾炷,中型艾炷为大型艾炷的一半大小,小型艾炷又为中型艾炷的一半大小。图3 各式艾炷(2)艾条:又称艾卷,指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根据艾绒内是否添加其他药物,又可分为纯艾条(清艾条)和药艾条两类,一般药店有售,有时为了临床特殊需要,可以按照规格自行制造。取制好的陈久纯艾绒24g,平铺在26cm×20cm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长20cm、直径1.5cm、重24g的圆柱状,松紧要适中,用胶水或糨糊封口而成。临床常用的药艾条是在每条艾绒中掺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的细末6g而制成。药艾条的种类很多,并有许多特定的名称,如太乙神针、雷火神针、百发神针、消癖神火针、阴证散毒针、念盈药条等,其药物成分不同,临床适应范围有异。另外,近年来还出现了无烟艾条,燃烧时不产生烟雾,适用于伴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清艾条各种粗细清艾条太乙神针雷火神针无烟艾条图4 各种艾条二、其他灸材

临床上除用艾作为施灸的材料外,还有其他一些物质可作为灸材,包括火燃类和天灸两种。

1.火燃类(1)灯心草:

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茎髓,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味甘、淡,性微寒,入心、小肠经。功能清心、利尿。因其可用以点油灯而得名,为灯火灸之材料。(2)黄蜡:

即蜂蜡之黄色者。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分泌的蜡质,经精制而成。味甘、淡,性平。功能收涩、止痛、解毒。为黄蜡灸之材料。(3)桑枝:

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味苦,性平,入肝经。功能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降血压。为桑枝灸之材料。(4)硫黄:

为天然硫黄矿或含硫矿物的提炼品。味酸,性温。为硫黄灸之材料。图5 灯心草(5)桃枝:

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嫩枝。味苦。为桃枝灸之材料。(6)药锭:

将多种药物研末,和硫黄熔化在一起,制成药锭(药片),以之施灸,见之于文献记载的有香硫饼、阳燧锭、救苦丹等。(7)药捻:

以多种药物研末,用紫绵纸裹药末,捻作线香粗细的条,作为施灸材料。

2.天灸(药物贴敷法)(1)毛茛:

为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性味辛、温,有毒。能退黄、截疟、平喘。鲜品捣烂后,可敷于穴位,作毛茛灸。(2)斑蝥:

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全体,产于河南、广西、安徽、四川、江苏等地。性味辛、寒,有大毒,入大肠、小肠、肝、肾经。本品含斑蝥素,对皮肤、黏膜有发赤、起疱作用,可作斑蝥灸以攻毒逐瘀。(3)旱莲草:

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等地。味甘、酸,性凉,入肝、肾经。功能凉血止血,补益肝肾。鲜品捣烂或晒干研末,可作旱莲灸。(4)白芥子:

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产于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河北、陕西、山西等地;性味辛、温,入肺、胃经。功能利气豁痰,温胃散寒,通经止痛,散结消肿。其所含的芥子苷在水解后,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作用。研末可作白芥子灸。(5)甘遂:

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根,产于陕西、甘肃、山东、河南等地。性味苦、寒,有毒,入脾、肺、肾经。功能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研末可作甘遂灸。(6)蓖麻子:

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种子,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性味甘、辛、平,有毒,入大肠、肺经。功能消肿、排脓、拔毒,润肠通便。捣烂如泥膏状可作蓖麻子灸。(7)其他如吴茱萸、葱白、马钱子、巴豆霜等很多药物也均可作灸法用。毛茛斑蝥旱莲草白芥子白芥子甘遂蓖麻子蓖麻子葱白马钱子巴豆霜图6 各种天灸材料第二节 施灸的体位选择和顺序

因灸治要将艾炷安放在穴位表面,并且施治时间较长,故要特别注意体位的选取,要求体位平正、舒适。待体位摆妥后,再在上面正确点穴。《千金方》曰:“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肢无使倾倒,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皮肉耳。若坐点则灸之,卧点而卧灸之……”说明古人对于灸疗时的体位和点穴是十分重视的。

1.体位选择

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位明显暴露,艾炷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易于深透肌肉,便于医生正确取穴,方便操作,患者能坚持施灸治疗全过程为准。常用的体位姿势如下:

仰靠坐位——适用于头面、颈前和上胸部的穴位。

俯伏坐位——适用于头顶、后项和背部的穴位。

侧卧位——适用于侧身部,以少阳经为主的穴位。

仰卧位——适用于胸腹部,以任脉、足三阴经、阳明经为主的穴位。

俯卧位——适用于背腰部,以督脉、太阳经为主的穴位。

在坐位和卧位的基础上,根据取穴的要求,四肢可放置在适当的屈伸姿势,如:

仰掌式——应用于上肢屈(掌)侧(手三阴经)的穴位。

曲肘式——适用于上肢伸(背)侧(手三阳经)的穴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卧位仰卧位俯卧位仰掌式曲肘式图7 各种艾灸体位

2.施灸顺序

一般采取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少后多、先头部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的顺序。但应用时应灵活掌握,不可拘泥。如对气虚下陷的病证,则宜从下而上地施灸,如脱肛证,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这样更能提高临床的疗效。第三节 灸法的补泻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确指出灸疗补泻。如《灵枢·背腧》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针灸大成·艾灸补泻》曰:“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可见补法为艾炷点燃置穴位,不吹其火,待其徐徐燃尽自灭,火力缓慢温和,灸治的时间较长,壮数可多,灸毕一炷用手指按压片刻施灸穴位,以使其真气聚而不散。泻法为艾炷置穴位点燃,用口吹旺其火,促其快燃,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者觉局部灼痛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灸毕不按其穴,即开其穴,以起驱散邪气的作用。《黄帝内经太素》谓“传”字作“傅”,杨上善注解说:“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曰泻也。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说“灸火有补火、泻火。若补火,艾火黄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朱丹溪发挥了《黄帝内经》灸疗补泻的要领。明代李梴在《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李梴不仅对灸治的适用范围和灸治机制做了较详细的阐述,而且明确指出灸疗适用于寒热虚实之证。清代《神灸经纶》言:“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对灸疗适用于寒热虚实证做了进一步补充。补法泻法图8 补法与泻法

古代医家不仅从理论上进行阐述,而且也积累了这方面丰富的经验。例如,补法:《类经图翼》介绍灸中脘、气海以治“脱血色白,脉濡细,手足厥冷……其效如神。”《古今医统大全》中言:“中寒,阴寒厥冷脉绝欲死者,宜灸之,气海、神门、丹田、关元,宜灸百壮。”《针灸易学》:“血崩漏下,中极、子宫灸”。泻法有:《备急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肿、跗骨肿、痈疽、疖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丹溪心法》灸治热病可令“火以畅达,拔引热毒”为“从治之意也”,根据火性就燥,同气相求之理,或灸以引火化气,发达透泄,引热外解,此为灸治实热闭郁之急重症的关键。《医学入门》曰:“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寿世保元》治腹中有积,大便闭塞,心痛诸痛“以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壮”等。

对于灸法的泻法的机制,历代医学家亦做了不少阐述,如金代刘河间阐发火热病机,创火热论,他对外科阳证认为“疮疡者,火之属”,治之“当外灸之,引邪气出而方止”。吴亦鼎在《神灸经纶·外科证略》中说:“凡疮疡初起七日以前,即用灸疗,大能破结化坚,引毒外出,移深就浅,功效胜于药力”。这都说明外科阳证可用灸疗,灸后可引毒外出,移深就浅,破结化坚,疏通经络,调和营卫,故疮病可愈。在热证方面用灸疗,朱丹溪认为可使“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他用灸治阴虚证,认为“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他已把灸治热证上升到理性认识。明代李梴认为“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以上这些理论对现代的临床仍然有一定指导意义。

现代许多学者对灸法的泻法机制也做了某些探讨,一般认为灸行泻法其机制有五:①以热引热:使邪外出达到以热引热,使邪热泄之散之。并认为此灸火力猛峻,不能深入,很难循经深透远达,故无入里助热之弊,此同气相求之理,以热引热之法也。②开辟门户,引邪外出:认为灸后的起疱发疮,皆为给邪以出路。③温通行散、消瘀散结:因气血得热则行,行则通,通则散,故郁滞可通,火源可清,瘀毒可散。④灸法扶阳、阳生阴长:灸后可扶阳养阴,益气生津。⑤热因热用:用于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证具有救急之意。有学者认为灸法可用于一切发热的急性传染病,不论是病毒或是细菌感染均宜,它属于《黄帝内经》中的“从治法”及“火郁发之”的治疗原则。总之,灸法产生补泻的机制可归纳为“双重调节”作用,即当机体虚弱时灸之可补,邪实时灸之可泻。第四节 灸的壮数和大小

艾炷多以圆锥形为主,大小约3分(高约1cm),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因人、因病、因穴不同而有所变动,常用豆、米、麦、枣等相比喻。晋代陈延之指出“灸不三分是谓徒冤,解曰此为作炷,欲令根下广三分为适之。减此为覆孔穴上,不中经脉,火气则不远达也。”《千金要方·针灸上》说:“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炷乃小作之,以意商量”。虽然古人施灸,主张用大炷多壮法,但是孙思邈却郑重地提出小弱者必须权变。《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说:“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然头与四肢皮肉浅薄,若并灸之,恐肌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其炷宜小,壮数宜少,皮肉深厚,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使火气到,始能去痼冷之疾也”。《医学入门》上说:“针灸穴治大同,但头面诸阳之会,胸膈二火之地,不宜多灸,背腹阴虚有火者,亦不宜多灸,惟四肢穴位最妙,凡上体及当骨处,针入浅而灸宜少,下肢及肉厚处,针可入深,灸多无害。”根据这些原则,凡少壮男子,新病体实的,宜大炷多壮;妇孺老人,久病体弱的,宜小炷少壮;头面四肢胸背皮薄肌少,灸炷均不宜大而多。在临床上,凡肌肉偏薄之处,骨骼之上,以及大血管和活动关节、皮肤皱纹等部位,均避免直接灸法;凡肌肉肥厚之处,尤其是背部、腹部腧穴,不妨大炷多壮。若治风寒湿痹,上实下虚之疾,欲温通经络,祛散外邪,或引导气血下行时,不过三、五、七壮已足,炷亦不宜过大;但对沉寒结冷、元气将脱等证,需振扶阳气、温散寒结时,则须大炷多壮,尤其在救急时,甚至不计壮数,须至阳回脉起为止。

每燃烧一个艾炷谓之一壮。应因人、因病、因穴而施术,一般每灸一次少则3~5壮,多则可灸数十壮、数百壮,也有根据患者年龄而定的,即“随年壮”。对于规定的壮数,一次灸完的称“顿灸”,分几次施灸的称“报灸”。报,即重复施灸的意思。《千金要方·卷七》曰:“凡此诸穴,灸不必一顿灸尽壮数,可日日报灸之,三日之中,灸令尽壮数为佳。”

至于施灸的时间长短原则是:灸从久,必须长期施行方能见功,这是指慢性病而言。一般前三天每天灸一次,以后间隔一日灸一次,或间隔两日灸一次,可连续灸治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或一年以上。如果用于健身灸,则可以每月灸三五次,终生使用,效果更好。如果是急性病、偶发病,有时只灸一两次,就结束了,以需要而定,不必限制时间和次数。如果是慢性病、顽固性疾病,间日或间隔三、五、七日灸一次均可。要根据具体情况全面考虑,这样和用药的分量一样,无太过不及之弊。第五节 灸疮及灸后调养《针灸资生经·治灸疮》说:“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古人认为,灸疮必求起发,才能发挥治病愈疾的功效。灸法是一种借火力以治病的方法,轻者皮肤红赤,重则起疱溃烂。这种起疱溃烂现象,就叫“灸疮起发”。灸疮不红不起疱,说明火力未达治病的要求,当然也就不能愈疾了。但是过度的引发,毕竟有伤元气,同时也不为一般患者所耐受。

灸后若局部显现红赤灸痕,可以不必处理,经数小时可消退而成黄色瘢痕。如已起疱,轻者不必处理,数日可自行吸收,结痂而愈。倘灸火较重,水疱较大者,可用消毒粗针穿刺水疱,放出水液。经赤皮葱、薄荷煎汤,乘温淋洗后,外贴玉红膏。灸疮退痂后,取桃枝及嫩柳枝等分,煎汤温洗,以保护灸疮,不中风邪。若疮现黑色而溃烂者,可于桃柳枝汤内加入胡荽煎洗,有生肌长肉作用。痛不可忍者,加入黄连煎洗,自有著效。疮久不敛者,此乃气虚之故,当用内托黄芪丸治之。

玉红膏(《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当归90g,紫草9g,白芷225g,甘草55g,麻油740g,轻粉180g,白蜡900g,血竭180g。将当归、甘草、紫草、白芷、浸麻油内一夜后,用文火煎熬,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加血竭、白蜡、轻粉,调和成膏,用时涂贴之。

内托黄芪丸(《世医得效方》)

黄芪240g,当归60g,肉桂、木香、乳香、沉香各30g。上为末,以绿豆粉120g,姜汁煮糊和丸,梧子大,热水下五、七、十丸。

如为防止灸疮化脓,在施灸时,当注意热度应恰当,灸炷宜紧而小,这样灸疮的面积不会过大,即使起疱也小,吸收也较快;若需连续施灸,可先以针刺破水疱,去其皮痂,以京墨汁涂之,这样不但不会化脓,而且结痂甚速。

如用瘢痕灸,灸后使其化脓,一般可分为换膏药、洗灸疮法、辅助灸疮化脓法三种。换膏药法:灸后嘱咐患者每日检查1~2次,注意膏药是否脱落,移动。在未化脓期间,不许每日换膏药,灸后6~7日可检查灸疮是否化脓,若化脓可根据脓汁的多少,每日换膏药1~2次。辅助灸疮化脓的方法:瘢痕灸在施灸后,若不化脓,可设法促使其化脓:①发物辅助化脓:在施灸后10天内吃鸡肉、羊肉、鱼或豆腐等发物。已经化脓的则禁食发物及姜等刺激性食物。②用艾条灸辅助化脓:灸后10天内若不化脓可在施灸的穴位上将膏药打开,每个施灸穴位灸10分钟,每日施灸1~2次,连灸2~3天可化脓。③贴淡水膏辅助化脓:保护灸疮,促进化脓。[淡水膏:广丹(广丹即铅丹。功效解毒生肌,坠痰镇惊。用于痈疽,溃疡,金疮出血,汤火灼伤,惊痫癫狂。外用适量;内服多入丸、散)120g,麻油500g]。

古人对灸后的调养颇为注意。《针灸大成·灸后调摄法》记载:“灸后不可就饮茶,恐解火气;及食,恐滞经气,须少停一二时,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平心定气,凡百惧要宽解。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唯食茹淡养胃之物,使气血流通,艾火逐出病气。若过厚毒味,酗醉,致生痰涎,阻滞病气矣”。由于古人施灸多用有瘢痕灸法,耗伤精血较多,所以需要比较周详的护理。今人施灸,一般多用小炷,不致灸疮溃烂,故都不注意摄养。虽然如此,但对过食、风寒等总以避之为是。第六节 施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项一、施灸的禁忌

1.禁灸部位

灸法在解剖部位上的禁忌,古代文献记载很不一致,互有出入。《针灸甲乙经》记载的禁灸穴位有:头维、承光、风府、脑户、哑门、下关、耳门、人迎、丝竹空、承泣、脊中、白环俞、乳中、石门(女子)、气冲、渊腋,经渠、鸠尾、阴市、阳关、天府、伏兔、地五会、瘈脉等计24个穴位;《医宗金鉴》记载的禁灸穴位有47个;《针灸大成》载禁灸穴位有45个;《针灸集成》载有禁灸穴位49个。这些穴位大都分布在头面部和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以及皮薄肌少筋肉结聚的部位,因此我们对这些部位尽可能避免施灸,特别是瘢痕灸应更加注意。另外,孕妇腹部和腰部也不宜施灸。

2.禁灸病症

灸疗主要是借温热刺激来治疗疾病。因此对于外感温病、阴虚内热、实热病证一般不宜施灸。

3.灸疗与针刺疗法一样,对于过劳、过饱、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不宜应用。二、注意事项

1.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向患者说明施术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若需选用瘢痕灸时,必须先征得患者同意。

2.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体位,要求患者的体位宜平正舒适,既有利于准确选定穴位,又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

3.灸的顺序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应用时应灵活掌握,不可拘泥。如对气虚下陷的病证,则宜从下而上施灸,如脱肛证,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这样更能提高临床的疗效。

4.晕灸的防治 晕灸者虽不多见,但发生晕灸时也和晕针一样,会出现突然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脉细手冷、血压降低、心慌汗出,甚至晕倒等症状。多因初次施灸或空腹、疲劳、恐惧、体弱、姿势不当、灸炷过大、刺激过重等引起。一经发现,要立即停灸,让患者平卧,一般没有什么危险。但应注意施灸的禁忌,做好预防工作,在施灸中要不断留心观察,争取早发现,早处理,防止晕灸为好。经灸1~2次后,情况就少有发生。

5.艾炷灸的施灸量,常以艾炷的大小和灸壮的多少为标准。

6.灸法可益阳亦能伤阴,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症,应慎用灸法。

7.施灸时,颜面五官、阴部、血管分布处等部位不宜选用直接灸法,对于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关于禁灸穴位,选用时应从实际出发,不必拘泥。

8.在施灸或温针灸时,应注意防止艾火脱落,以免造成皮肤及衣物的烧损。灸疗过程中,要随时了解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掌握灸疗的量,以免造成施灸太过,引起灸伤。灸后若局部出现水疱,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疱过大,可用消毒针从疱底刺破,放出水液后,再涂以甲紫药水。对于化脓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不宜从事体力劳动,要注意休息,严防感染。若有继发感染,应及时对症处理。此外,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灸治时,更应注意。

9.施术的诊室,应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烟尘过浓,污染空气,伤害人体。第四章 灸法操作技术第一节 艾炷灸

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大小适中的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将艾炷直接或间接放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在临床上称为艾炷灸法。施灸时燃烧所用的艾绒制成的圆锥形小体,称为艾炷。古代的艾炷灸法最为盛行。关于艾炷的形状古代又分圆锥形艾炷、牛角形艾炷和纺锤形艾炷。现在临床上常用的为圆锥形艾炷。现代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或如半截橄榄等。艾炷灸又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一、施灸材料制作

古代最常用的艾炷,大小在3分左右,临床上可因人、因病、因穴的不同而灵活掌握,《千金方》载有:“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炷乃小作之,以意商量。”《扁鹊心书》也说:“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大,穴若倾侧,宜作炷坚实置穴上,用葱涎粘固。”就是这个意思。艾炷最小者可小如粟米,最大者可大如蒜头。现代临床上可分大、中、小三种,大艾炷高约1cm,炷底直径约1cm,可燃烧3~5分钟;中艾炷为大艾炷的一半;小艾炷如麦粒样。艾炷无论大小,其高度同它底面的直径大体相等。

现代常用的圆锥形艾炷的制作方法:一般是把适量的艾绒放在桌面上,用拇、食、中三指一边捏一边旋转,把艾绒捏紧即成规格大小不同的艾炷。如捻成麦粒大或半截橄榄大者为大炷,搓成黄豆大或半截枣核大者为中炷。有条件的可用艾炷器制成艾炷。艾炷器中,铸有圆锥形空洞,洞下留一小孔,将艾绒放入艾炷器的空洞之中,另用金属(或木制、塑料制)制成下端适于压入洞孔的圆棒,直插孔内紧压,即成圆锥形小体,然后用针从艾炷器背面之小孔中将制成的艾炷顶出备用。总之,艾炷越结实越好,如果松散,则燃烧不均匀。二、操作技术

施行艾炷灸法,常用的有两种操作方法:一种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古代称这种灸法为“着肉灸”。另一种是在艾炷底下隔垫上某种物品,隔什么就叫“隔什么灸”,概括起来可以称之为“隔物灸”。艾灸时,用火柴或燃着的线香点燃艾炷顶部即可。艾炷燃烧一个,称为一壮。施灸的壮数、艾炷的大小,以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年龄的大小、治疗的部位,以及是否化脓而定。《千金要方》对此论述的颇为详尽:“凡言壮数者,若丁壮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倍于方数,其人老少羸弱者,可复减半。依扁鹊灸法,有至五百壮、千壮,皆临时消息之。”概括说来,大凡久病,体质虚弱者艾炷宜小,壮数宜少;初病,体质强壮的艾炷宜大,壮数宜多;肌肉浅薄的头、面、颈、项、四肢末端宜小壮少灸;肌肉深厚的腰、背、腹、股、肩宜大壮多灸。古代文献中有灸数十壮,以至数百壮者,是属于分次灸治的累积总数。(一)直接灸

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古代常以阳燧映日所点燃艾炷,称为明火,以此火点艾炷施灸称为明灸。因把艾炷直接放在腧穴所在皮肤表面点燃施灸,故又称为着肤灸,古代称为“着肉灸”,如《千金要方》载“炷令平正着肉,火势乃至病所也。”又《外科精要》的灸高竹真背疽病案,先施隔蒜灸无效,“乃着肉灸良久”。施灸前在皮肤上涂一点蒜汁或粥汤或凡士林或清水或酒精,然后在其未干的期间将艾炷放在涂好之处,以防艾炷倾倒,然后再点燃施灸,灸满规定壮数为止。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温度约达70℃。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

瘢痕灸法,又称化脓灸、着肤灸、打脓灸。系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皮肤,渐至化脓,最后形成瘢痕的一种灸法。有文字记载,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而且在唐宋时期非常盛行。【施灸法】

①点穴:

施灸之前先要点定穴位。首先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患者体位应保持平直,处于一种既舒适而又能持久的位置,审定穴道,暴露灸穴,取准穴位,用75%乙醇棉球消毒,然后用紫药水或红药水点个小点,并做一记号。点定穴位后,嘱患者不可随意变动体位。

②置炷:

用少许蒜汁或油脂先涂抹于灸穴皮肤表面,然后,将艾炷粘置于选定的穴位上。一般用小炷,艾炷如麦粒或绿豆大。

③燃艾:

先用火柴点燃线香,再用点燃的线香从艾炷顶尖轻轻接触点燃,使之均匀向下燃烧。第一壮燃至一半,知热即用镊子快速捏起艾炷更换;第二壮仍在原处,燃至大半,知大热时即用镊子快速捏起艾炷更换;第三壮燃至将尽,知大痛时即速按灭,同时医生可用左手拇、食、中三指按摩或轻叩穴道周围,可以减轻痛苦。经灸数次,然后再灸疼痛。耐心灸至十余次后感觉一热即过,却无甚痛苦。用火燃着艾炷后,医者应守护在旁边。待燃至患者感觉疼痛,医者也可用手轻轻拍打穴位四周,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施灸时的疼痛。对惧痛患者,可先在穴位注入2%普鲁卡因注射液1ml做局部麻醉后再施灸,或涂以中药局麻液。中药局麻液配制法为:川乌、细辛、花椒各30g,蟾酥1.8g,用75%乙醇300ml浸泡24小时。使用时,取棕红色上清液,以消毒棉球蘸后涂于施灸穴位,1~5分钟之后可达到局部麻醉。连续施灸,灸治完毕,局部往往被烧破,甚至呈焦黑色,可用一般药膏贴于创面,1周左右即可化脓。如不化脓,可吃些羊肉、鱼、虾等发物促使化脓,不出数日即能达到化脓之目的。化脓时每天换药膏一次,4~5周疮口结痂、脱落而形成瘢痕。

④封护:

于完成所灸壮数后,以上法拭去艾灰,灸区多形成一焦痂。在灸穴上用淡膏药、灸疮膏药或根据灸口大小剪一块胶布,敷贴封口,淡膏药也称灸疮膏药。护封的目的是防止衣服摩擦灸疮,并促使其溃烂化脓。化脓后,每日换1次膏药或胶布。脓水多时可每日2次。经1~2周,脓水渐少,最后结痂,脱落后留有瘢痕。

本法一般每次灸3~5壮,对小儿及体弱者灸1~3壮。图9 瘢痕灸【适应证】

临床上灸关元穴治缩阳症、遗精、早泄,一次可灸两三百壮。用小艾炷灸至三百壮时,约有5cm×5cm皮肤起红晕,3cm×3cm组织变硬,2cm×2cm中心部被烧黑。初灸时尚觉灼痛,以后一热即过,没有痛苦,反觉舒服。灸风门、肺俞、膏肓、膻中治疗哮喘;灸水分、关元、气海、足三里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水肿等症效果良好。体质虚弱、发育不良、高血压、动脉硬化、癫痫、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妇产科疾病、溃疡病、脉管炎、瘰疬、痞块等顽固(或慢性)病均可使用,也可以试灸于癌症,对预防中风及防病健身也有较好的效果。【注意事项】

①对身体衰弱、糖尿病、皮肤病及面部、关节部穴位不宜用瘢痕灸法。

②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灸疮自然痊愈,结痂脱落后而留下瘢痕。因此,施灸前必须征求患者同意合作后方可实施本法。

③敷贴灸疮:不可采用护疮膏类及药纱布。也不可以一见到脓液用清疮消毒之法后再敷贴胶布,只需采用棉球擦干脓液后敷贴胶布即可。

④护理灸疮:化脓灸要求灸后局部溃烂化脓,这是无菌性化脓反应,脓色较淡,多为白色。灸疮如护理不当,造成继发感染,脓色可由白色转为黄绿色,并可出现疼痛及渗血等,则须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若疮久不收口,多因免疫功能较差所致,应即予治疗。

⑤注意调养:为了促使灸疮的无菌性化脓反应,要注意调养。对此,《针灸大成》曾有论述,可作参考:灸后不可立即饮茶,以防损失灸疗的效果;也不可立即吃食物,以防阻滞经气。在灸后一两个小时内,可在安静的环境内静卧休息,不去考虑什么大事,不进行房事,平心定气,什么事都要放宽心。尤其禁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至于生冷瓜果也要禁忌。可以食用清淡养胃的食物,促使气血流通,从而可以使艾火将病气逐出人体。如果过食肥甘厚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