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保险硕士(MI)考试专用教材【含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2 08:33:07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8年保险硕士(MI)考试专用教材【含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8年保险硕士(MI)考试专用教材【含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试读:

第一部分 保险硕士考试大纲解读及全国各院校考研真题比较分析

《保险专业基础》是全日制保险硕士专业学位(MI)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总分为150分。

本部分通过解读《保险专业基础》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重点院校《保险专业基础》命题规律及比较分析全国各院校考研真题,引导考生了解宏观备考方向,并为考生提供具体可行的备考方案,使考生成功迈出《保险专业基础》备考的第一步。

第一章 《保险专业基础》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解读

《保险专业基础》是保险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保险专业基础》考试大纲根据保险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了解考生对于经济学、金融学和保险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制定。保险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保险专业基础》考试科目由经济学、金融学基础和保险学原理组成。其中经济学占40%、金融学基础占20%、保险学原理占40%。保险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保险专业基础》由各招生院校按照本大纲列明的考试范围自行命题,考试满分为150分。

一、经济学的考试范围(占总分40%)(一)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1.需求与需求函数,需求定律,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2.供给与供给函数,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3.弹性的定义,点弹性,弧弹性,弹性的几何表示;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5.市场均衡的形成与调整,市场机制的作用;

6.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的含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效用的基本假定;

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与消费者均衡;

4.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三)生产理论

1.生产函数,短期与长期,边际报酬递减法则;

2.总产品、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生产的三阶段论;

3.等产量线、等成本线与生产者均衡,生产的经济区;

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四)成本理论

1.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2.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成本曲线族;

3.长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曲线,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报酬的测度与变化规律;

4.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成本曲线与生产函数的关系。(五)宏观经济学基础

1.国民收入核算;

2.GDP的概念与核算范围;

3.GDP的三种计算方法;

4.GDP与GNP的关系。

二、金融学基础考试范围(占总分20%)(一)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态变迁;

2.货币的本质及形式;

3.货币的职能;

4.货币制度构成要素;

5.货币制度类型。(二)信用

1.信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含义、特点和作用;

2.信用工具的种类及特点;

3.信用对经济的影响;

4.利息率的定义及种类;

5.决定和影响利息率变化的因素;

6.利率的作用。(三)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概念、基本要素及分类;

2.金融市场的功能;

3.各类货币市场上的交易活动;

4.金融工具的种类及作用;

5.资本市场上各类证券的发行与交易。(四)金融机构

1.金融机构的概念、种类;

2.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3.各类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和功能。(五)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含义;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3.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4.货币政策工具;

5.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三、保险学原理考试范围(占总分40%)(一)风险与保险

1.风险及其特征与类型;

2.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风险处理的方法和可保风险的构成;

3.保险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分类,商业保险与类似行为的联系和区别;

4.保险基金;

5.保险的职能与作用;

6.保险的形成与发展。(二)保险的基本原则

1.最大诚信原则;

2.可保利益原则,各类保险的可保利益;

3.损失赔偿原则,被保险人请求损失赔偿的条件,保险人履行损失赔偿的限度,代位追偿权的产生和行使的条件,委付的成立条件;

4.近因原则;

5.运用保险的基本原则解决实务问题。(三)保险合同

1.保险合同的概念与特点;

2.保险合同的主体与客体;

3.保险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4.保险合同的订立与有效性;

5.保险合同的履行;

6.保险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与争议处理;

7.保险合同涉及的法律关系。(四)保险经营

1.保险经营的特点与原则;

2.保险费率的构成与厘定、保险费的计算与保险金额的确定;

3.保险展业与承保;

4.保险赔偿与给付;

5.保险准备金与偿付能力;

6.保险经营涉及的财务指标及其测算。(五)保险市场

1.保险市场的构成,原保险市场与再保险市场;

2.保险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3.保险市场的组织形式;

4.保险市场的管理,政府监管与行业管理的内容;

5.我国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说明:命题指导意见指出《保险专业基础》考试科目由经济学、金融学基础和保险学原理三部分组成。但是命题指导意见是给各院校作为参考且各培养单位自行命题,因此有的院校直接采用该指导意见作为大纲,例如中央财经大学。还有一些院校会在大纲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增加考试范围,例如2014年东北财经大学的真题中出现了证券投资学的内容、2011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201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真题中均出现有关市场失灵的内容、201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2011年东北财经大学的真题中均出现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内容;有的院校部分内容采用英文答题形式,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之前的的试卷30%为专业英语题型。另外一部分院校只会给出考试科目,或者给出大概的考试范围,例如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等。考生在确定目标院校之后,务必要在目标院校的官方网站找到大纲及考试内容,合理安排自己的复习内容及进度。

第二章 参考教材、教辅和电子书说明

一、参考教材

保险硕士考试只有一个命题指导意见(仅供各院校参考,各培养单位自行命题),没有指定统一的参考教材,但是在分析命题指导意见的具体考查内容并对比大量的教材和各院校历年考研真题后,发现各院校考题与下述教材的内容最为相近。因此,我们推荐《保险专业基础》考试的参考教材为: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经济学原理》(曼昆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3.《金融学》(黄达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保险学》(魏华林、林宝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意:命题指导意见规定的考试内容基本与这五本教材的内容相同,并且偏向于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考查。大多数院校较少涉及比较难的内容。经济学部分主要参考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两本书,基本涵盖了经济学所有的知识,被众多院校指定为考研参考书。建议考生在完全掌握教材内容后,大量练习相关考研真题。经济学部分除了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有的院校指定了其他的参考书目,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指定曼昆主编的《经济学原理》为参考书目,这种情况下,考生应以指定参考书目为复习重点。金融学基础部分以黄达的《金融学》为主,教材内容较多,考生可以根据命题指导意见并参考目标院校历年真题,对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保险学原理部分建议参考魏华林、林宝清主编的《保险学》,并且偏向于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考查,建议考生对保险学的基础内容熟练掌握。

二、教辅和电子书(一)参考教辅(圣才考研网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

1.保险硕士(MI)考试专用教材

2.保险硕士(MI)重点院校考研真题详解

说明:这两本教辅是精华本,需要好好复习。对于时间充裕的学员来说,推荐反复练习第二本教辅中的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二)电子书

1.保险硕士(MI)考试专用教材【含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2.保险硕士(MI)重点院校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

3.保险硕士《435保险专业基础》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第三章 重点院校《保险专业基础》命题规律及考研真题比较分析

通过分析全国重点院校的《保险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可以看出不同院校的考研真题有着相似的命题规律,但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重点院校《保险专业基础》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一)运用理论解释经济现象

在《保险专业基础》命题指导意见中,规定考试包含经济学、金融学基础和保险学原理三部分,内容繁多,但是考试还是以考核重要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主,杜绝死记硬背,强调对理论假设、内容、评价的理解和运用。例如:

1.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请你谈一谈对在我国发展“互联网+保险”的认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保险硕士】

2.结台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内容,分别从投保人和保险人两个角度谈谈我国保险市场的诚信问题(包括对一些现象进行举例和讨论)。【浙江工商大学2015保险硕士】

3.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瑞士期间双方达成自贸区协定,未来双方将对绝大多数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政策。据此,有人认为中国市场上的瑞士名表将降价。请运用商品供求理论对此进行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保险硕士】

4.根据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分析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都采取了哪些货币政策调控措施?【东北财经大学2012保险硕士】

这些题目都具有一个相同的命题思路:以经济现实为题材,考核理论的内容和运用。每道题的基本解题思路都是由两部分构成:①阐述理论的内容;②运用理论解释经济现实。

复习建议:

考生要学好书本的理论知识,多总结基本理论框架,多整理要点(特别是一些公式图表等);同时,还要多关注一些财经类新闻,对于一些重要政策以及相关事件要做好笔记,特别是在考前要去图书馆、阅览室多复印一些与上述内容相关的时事论文回来好好背一背,对应付这一类论述题很管用。(二)注重对实际问题分析能力的考查

保险专业基础考试注重对实际问题分析能力的考查,经常以案例分析题和时事分析题两种题型出现,对保险学原理内容考查居多。例如:

1.某日,某公司为了丰富员工生活,专门安排一辆大巴,组织员工进行旅游。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突然从后面飞驶而来一部大货车(后经交警裁定:大货车为违章快速超车)。公司大巴来不及避让,两车严重碰撞。公司员工某甲受了重伤,在车祸中丧失了一条大腿,立即被送入附近医院急救,在急救中因急性心肌梗塞发作,于第二天死亡。就在事发前不久,公司为全体员工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注:该险种只承保意外伤害,因病致死或致残不予赔付),每人的保险金额为人民币10万元。事故发生后,该公司立即就此事向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最后认为:(1)核定某甲丧失了一条大腿的近因是车祸,属保险责任,给付其人民币5万元意外伤残保险金;(2)核定某甲死亡的近因是急性心肌梗塞,不属保险责任,不予给付死亡保险。

请分析此案中保险公司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中央财经大学2017保险硕士】

2.2011年5月12日,李某为其私家车在某保险公司购买了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盗抢险,保险期限为1年。2011年7月8日,李某的朋友王某借用李某的车辆外出办事,途中发生车祸,车辆受损。交警认定王某对此次事故负全部责任。当日,保险公司派人前往修理厂对事故车辆进行了现场拍照。保险公司认为事故发生是王某违章驾驶所致,王某应赔偿此次事故的损失,如李某申请保险赔偿,则需填写权益转让书,将向王某追偿的权利转让给保险公司,李某拒绝填写,但保险公司则坚持如不填写,就不赔偿。

请分析保险公司的理由。【山东大学2016保险硕士】

3.2006年6月,王某在某人寿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金额为28万元的“鸿福终身保险”,指定其独生女儿为受益人。其后,王某坚持按年度交纳保费,到2011年7月,已经总共交纳了近10万保费。2011年8月9日,王某因心脏骤停突然去世。王某去世后,其受益人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提出领取保险金事项,但保险公司调查后认为:医院当天出具的死亡证上,明确写明“死因:心脏骤停,既往哮喘史十年”,而王某在购买保险时,并未说明有哮喘病史,因此,投保人未如实履行告知义务。保险公司决定不予支付保险金。

请结合相关保险学原理分析此案。【中央财经大学2014保险硕士】

4.张小姐于2004年3月生育了女儿小张,出生时小张患有先天性疾病。张小姐于2008年5月以女儿为被保险人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少儿疾病险以及附加医疗保险,投保时张小姐未向保险公司告知女儿患有先天性疾病。2008年12月,小张因为疾病住院花费医疗费用1000元,张小姐向经办该保单的业务员咨询是否能够报销该笔医疗费,交流中张小姐将其女儿患有先天疾病的情况告诉了该代理人。该业务员称因为先天性疾病导致的医疗费用不能报销。张小姐就没有向保险公司索赔。2009年12月,小张因先天性疾病住院做手术,花费医疗费用2万余元。于是,张小姐向该保险公司索赔,但保险公司以张小姐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拒赔。请问:根据新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是否有权拒赔?【中央财经大学2012保险硕士】

这类题目实际考查考生对法律法规(如《保险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实际运用能力。一般的解题思路包括:①分析案例;②引用具体法条;③提出解决方案。

复习建议:

这类题目分值较大,涉及知识点较多,且考查内容主要集中于保险学原理,因此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仅仅按照大纲看参考教材,复习一些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花费时间分析具体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首先要熟练掌握《保险法》中的具体规定,对教材中和真题中出现的案例一定要分析透彻;其次可以通过观看电视、网络的一些法制节目,思考案件的整个过程,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加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三)因素分析和原因分析是常考题型之一

因素分析和原因分析是常考题型之一,例如:

1.根据保费收支平衡原理说明影响保费的因素。【复旦大学2017保险硕士】

2.影响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广东财经大学2016保险硕士】

3.简述供给变动和供给量变动的区别,并指出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保险硕士】

4.决定和影响利息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山东大学2015保险硕士】

5.试述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需求函数及其决定因素。【东北财经大学2014保险硕士】

6.影响保险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并简要分析其影响方式。【青岛大学2014保险硕士】

7.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中央财经大学2012保险硕士】

8.简述影响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的因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保险硕士】

复习建议:

因素分析和原因分析常以简答题的形式命题,这类题目比较简单,综合性不强,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各个经济金融变量的变化因素和变化原因做归纳总结,对于保险学原理的内容需要对教材上的内容熟练掌握,即可应付这类题型。(四)同类名词或理论的比较分析是常考题型之一

同类名词或理论的比较分析是常考题型之一,例如:

1.保险销售与一般的商品销售及金融产品销售有何不同?【中山大学2017保险硕士】

2.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的区别。【复旦大学2017保险硕士】

3.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异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保险硕士】

4.试比较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保险硕士】

5.再保险与原保险的联系与区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保险硕士】

6.定值保险与不定值保险的区别。【东北财经大学2014保险硕士】

7.比较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特点。【中央财经大学2012保险硕士】

8.比较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的优缺点,并以此为基础说明我国目前实行的汇率制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保险硕士】

复习建议:

这类题型综合性较强,如果简简单单罗列各个理论或名词的话一定不会得高分,必须要把各个理论进行一条一条的比较,重新组合答案。在平时复习中不能简单地,孤立地复习名词和理论,还需要一个环节就是综合比较同类名词和同类理论。(五)计算题是各学校的必考题型

计算题是各学校的必考题型,当然还包括一些学校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计算题。计算题的考点主要集中在经济学和保险学原理两部分,具体涉及的考点如下:

1.赔款额的计算,例如:

有一批货物出口,货主以定值保险的方式投保了货物运输保险,按投保时实际价值与保险人约定保险价值24万元,保险金额也为24万元,后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保险事故,出险时当地完好市价为20万元。问:(1)如果货物全损,保险人如何赔偿?赔款为多少?(2)如果部分损失,损失程度为80%,则保险人如何赔偿?其赔款为多少?【山东大学2016保险硕士】

2.价格弹性的计算,例如:

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为p=a-bq。当p=60时,q=80,=3。(1)求其需求方程。(2)若生产者的供给方程为q=120+p,求其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以及均衡点处的需求价格弹性e和供给价格弹性e。ds(3)若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税10元,其税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如何分担?【中央财经大学2015保险硕士】

3.效用水平相关的计算,例如:

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其中和分别是他购买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商品1的价格为每单位1元,商品2的价格为每单位2元,该消费者准备花4元购买这两种商品。(1)求该消费者分别购买这两种商品各多少才是最优决策。(2)当该消费者做出最优决策时,边际替代率,是多少?(3)如果该消费者对这两种商品各买3个单位,那么他的边际替代率是大于还是小于?请作出解释。【浙江财经大学2014保险硕士】

4.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计算,例如:

假设一个企业在某个时期的生产函数可以写为,设P=L3,P=5,求总成本为140时该企业的产量Q、L和K。【武汉大学K2014保险硕士】

5.市场均衡时的价格和数量,例如:

某地区酒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方程式如下:Q=7700-7P,Q=DS1200+6P,

其中Q以瓶计,P以元/瓶计。(1)求均衡时的成交价格和数量。(2)假设政府对生产者征税,每瓶酒税额为13元,则均衡价格和数量将如何变化?【中央财经大学2012保险硕士】

6.保费的计算,例如:

某人35岁购买5年期生存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已知35岁时的生存人数为100人,40岁的生存人数为90人,当利率为5%时,求趸缴纯保费。【中央财经大学2012保险硕士】

复习建议:

在各个院校的保险硕士试题中,计算题已经成为各院校必考题型(主要涉及经济学和保险学原理内容),而且难度会加大,因此,我们建议:

1.多练习各个院校保险硕士历年真题,也包括经济学考研真题。其中的计算题与很多院校保险硕士试题在内容、难易程度等方面非常接近,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2.保险学原理涉及到的计算题的考点较少,考生可将仅有的几个考点列出,并针对各考点总结归纳解题方法和技巧,以便在考试的时候可以迅速准确算出答案。

二、重点院校《保险专业基础》考研真题的差异(一)同一院校历年试题的题型、题量和分值会有差异《保险专业基础》科目是院校自主命题,没有统一规定的考试大纲,因此,大多数院校在命题方面呈现出很强的灵活性。尤其是当题型和分值等发生较大变动时,考生对此一定要引起注意,用心揣摩出题者的命题思路。需要说明的是,考生不要把最新一年的考试题型作为惟一的参考依据,以前考过的题型或未考到的题型均有可能出现。

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真题的题型和分值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2分)、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专业英语(英译中,共50分);2015年真题的题型和分值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5分)、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二)不同院校的试题在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和分值,考试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

1.试卷结构不同

所有学校的试卷结构分为两类,一类是将各科知识融合在一起,按题型设计试题,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等就是把各科目的试题穿插在一起按照题型分布;另一类是按照科目分为几部分,例如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

一般认为第一类试卷结构的难度会稍微大一些,题目不是按照科目排列,这就要求考生在考场上要尽快地转换答题思维,考生对题目的出题点定位会有一些困难,很有可能答一道经济学的题目,紧接着就是一道保险学原理的题目,迫使考生的思维在几个科目之间不停地转换。在这里,我们建议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练习,把几个科目的题目穿插练习。

2.题型、题量和分值不同《保险专业基础》的考试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七大题型,少数院校的试题还会涉及到专业英语,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最后一类题目就是专业英语(2015年之前的试题),要求考生把英文翻译成中文。不同的院校题型是不相同的,分值分布也不同。

考生在确定报考院校之后,要尽量了解该校历年真题的题型,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相应的练习。不同题型的复习策略方法是不同的,比如针对同一个概念,可能出现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选择题只要求考生在已经给出的选项中,判断说法的正误,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对于名词解释,考生必须对一个概念的相关知识做到熟练掌握,比如它的定义、特点、作用等。

3.考试内容不同

对于考试内容,本部分的第一章做了简要的介绍,在这里,我们主要针对各校的历年真题分析出题的侧重点。由于每个院校有各自的特点,命题老师的出题风格不同,因此体现在试卷中就是各科目分值分配的不同。例如中央财经大学按照命题指导意见的要求,经济学、金融学基础和保险学原理的分值固定在60分、30分和60分。但是有些院校的比例并不会直观地体现出来,只能在对真题分析的过程中进行总结。

总的来看,各院校的历年试题之间和不同院校的试题之间在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知识点考查的范围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考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院校,也就是说,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考试题型,但是,《保险专业基础》归根结底是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在对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熟练掌握后,多做一些重点院校的历年考研真题,弥补复习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保险专业基础》的综合应试能力。

第二部分 经济学

第一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第一节 需 求

一、需求的定义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它包含两层含义:消费者既有购买的欲望,又有支付该商品的购买能力。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1.商品的自身价格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对于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

3.相关商品的价格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4.消费者的偏好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反之,消费者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三、需求的表示方式

需求可以用需求函数、需求表和需求曲线等形式加以表示。

1.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的函数。一般地,为了简化分析,常常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一种商品的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仅仅看成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于是,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d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为商品的需求量。

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式中,α、β为常数,且α、β>0。该函数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为一条直线。

2.需求表

商品的需求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3.需求曲线

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商品不同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一般情况下,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但是吉芬物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会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四、需求规律

1.需求规律的含义

需求规律是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需求曲线的形状

需求规律是对一般情况和一般商品而言的,需求曲线在通常情况下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但也有可能出现例外情形:(1)某些低档商品,在特定条件下当价格下跌时,需求会减少;而价格上涨时,需求反而增加。(2)某些炫耀性消费的商品,如珠宝等,价格越高,越显示拥有者的地位,需求量越大;反之越小。

这上述两种情况下,需求曲线均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值。(3)某些商品的价格小幅度升降时,需求按正常情况变动;大幅度升降时,人们因不同的预期而采取不同的行动,引起需求的不规则变化,如证券、黄金市场等,需求曲线表现为不规则形状。

五、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如图2-1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由P下降到P,AB则需求量由Q增加到Q,这种情况就是需求量的变动。AB

图2-1  需求量的变动

2.需求的变动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比如,当收入普遍增加时,人们对同等价格商品的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图2-2所示。从图2-2中可以发现,价格P没有0发生变化,但是由于收入的增加导致同等价格下的需求数量由Q增A加到Q。B

图2-2  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 给

一、供给的定义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它有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厂商要有生产和供给的欲望,没有生产和供给的欲望则不能形成有效供给;

第二,厂商要有供给能力,没有供给能力也不能形成供给。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1.商品的自身价格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

2.生产的成本

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3.生产的技术水平

在一般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

4.相关商品的价格

在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

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上涨,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产量供给;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下降,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减少产量供给。

三、供给的表示方式

供给可以用供给函数、供给表和供给曲线等形式加以表示。

1.供给函数S

供给函数Q=f(P)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一般地,为了简化分析,常常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S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为商品的供给量。

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式中,δ、γ为常数,且δ、γ>0。与该函数相对应的供给曲线为一条直线。

2.供给表

商品的供给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3.供给曲线

商品的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但是,经济活动中也存在着特例,比如说劳动、土地、资本的供给曲线。

四、供给规律

1.供给规律

供给规律是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2.供给曲线的形状

一般地,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斜率为正值。但也存在以下特例:(1)某些只能手工单件生产的商品,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规模经营,使成本锐减且大批量供给成为现实,这时虽然商品价格下降,厂商仍愿意供给更多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供给曲线表现为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2)当工资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文化娱乐、教育、休息等就更为重要,这时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可能保持不变甚至减少。(3)某些商品的价格小幅度升降时,供给按正常情况变动;大幅度升降时,人们因不同的预期而采取不同的行动,待价而沽,引起供给的不规则变化。

后两种情况的供给曲线可能表现为不规则的形状。

五、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称为供给量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如图2-3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由P下降到P,AB则供给由Q减少到Q,这种情况就是供给量的变动。AB

图2-3  供给量的变动

2.供给的变动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称为供给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供给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比如,当税收减少时,厂商对同等价格的商品的供给量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如图2-4所示。从图2-4中可以发现,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由于税收减少导致同等价格下的供给量增加。

图2-4  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市场均衡

经济社会中的经济活动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每一种商品都有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相应的供给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动。市场机制作为“看不见的手”协调着庞杂的经济活动,使其有机地循环运行。市场机制又称作价格机制,是指这样一种调节机制: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价格;反过来,价格又可以自动调节供给与需求,使市场达到均衡。

一、均衡的含义

均衡的最一般的含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抵消。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其中,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二、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

1.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1)市场需求的定义与影响因素

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特定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总数量。

市场需求是所有消费者个人需求的加总,凡是影响消费者个人需求的因素都会影响市场需求,同时,市场需求还受市场上消费者人数的影响。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后,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可能是由于消费该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不是由于原有消费者消费量的增加。

市场需求曲线与个人需求曲线的形状相同,通常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因此,对于市场需求来说需求规律也成立。(2)市场供给的定义与影响因素

市场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特定市场上生产某种商品的所有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市场供给是单个厂商供给的加总,凡是影响单个厂商供给的因素都会影响市场供给。类似于市场需求,某种商品的市场供给受生产这种商品的厂商数量以及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

市场供给曲线与单个厂商供给曲线的形状相同,通常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表示一般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的价格同方向变化。

2.局部均衡价格的形成

通过上面的分析,市场需求量随着商品的价格上升而下降,而市场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上升,一个上升、一个下降,则必定存在一个均衡点,在这个均衡点上,其价格和产量既为需求方所接受,也为供给方所接受,由此形成的是均衡价格和产量。如图2-5所示,D线是市场需求曲线,S线是市场供给曲线,两者相交于E点,所以E点表示该商品达到供求均衡点,E点对应的价格P为均衡价格,对应0的产量Q为均衡产量。此时,市场出清(market-clearing)。0

如果价格位于P(高于均衡价格P),由此形成了超额供给Q-103Q。由于大量商品的积压,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向均衡点E运动。2如果价格位于P(低于均衡价格P),由此形成了超额需求Q-Q。2041由于大量商品的抢购,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向均衡点E运动。

图2-5  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

通过上述分析,均衡价格的决定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运作三大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具体路径如下: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其他因素发生变动,将会导致需求的变动或者供给的变动,而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均会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1.需求变动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则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则新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如图2-6所示。

图2-6  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图2-6中,供给曲线为既定的曲线S,需求增加使初始需求曲线D向右平移至曲线D的位置,初始均衡点由原来的E变为E,均衡1212价格由初始的P上升为P,均衡数量由初始的Q增加为Q;反之,1212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D向左平移至D曲线的位置,形成新的均衡点13E,均衡价格下降为P,均衡数量减少为Q。333

2.供给变动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则新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则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如图2-7所示。

图2-7  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图2-7中,需求曲线为既定的曲线D,供给增加将使供给曲线由初始的S向右平移至曲线S的位置,均衡点由原来的E变为E,均1212衡价格由初始的P下降为P,均衡数量由初始的Q增加为Q;相反1212地,供给减少将使供给曲线S向左平移至S曲线的位置,形成新的13均衡点E,均衡价格上升为P,均衡数量减少为Q。333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的影响

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由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决定。(1)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时,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的变动不能确定;(2)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时,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的变动也不能确定;(3)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的变动不能确定;(4)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的变动不能确定。

4.供求定理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

四、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1.支持价格

支持价格又称为最低限价,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总是高于市场决定的均衡价格。实行支持价格后,该商品市场价格上升,供给量就会大于需求量,该商品市场将出现过剩。为了维持该支持价格,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1)收购过剩商品,用于储备或出口,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收购过剩商品会增加政府财政开支;(2)对该商品的生产实行产量限制,规定将生产的数量控制在均衡产量,使供求平衡,但在实施时需有较强的指令性,且容易产生不正当竞争、政府腐败行为等负面影响;(3)对购买者给予价格补贴,但此方法势必造成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导致政府高额财政赤字。

2.限制价格

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价格而规定的该物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总是低于市场决定的均衡价格。其目的是为了稳定经济生活,保护消费者利益。实行限制价格后,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下跌,刺激需求,这时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该商品市场将出现短缺,市场上往往会出现抢购、黑市交易、投机等现象。政府为了维持这种限制价格,往往采取配给制来控制需求量,限定消费者购买的数量。但配给制只适用于短时期内的特殊情况,如战时物资极度紧缺时期。否则,一方面可能使购物券货币化,还会出现黑市交易;另一方面,限制价格会挫伤厂商的生产积极性,使短缺更为严重。

3.政府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1)对厂商征税

假设政府对厂商征收税额为t的税,将使得厂商的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成本增加,会使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如图2-8所*示,征税后,供给曲线由S左移到S'。均衡条件为供给价格P(Q)S***加上税收t等于需求价格P(Q),即有:P(Q)=P(Q)+t。ddS

图2-8  对厂商征税(2)对消费者征税

假设政府对消费者征收税额为t的税,将使得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也可以说实际购买力)下降。当消费者实际购买力下降,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如图2-9所示,征税后,需求曲线由D向左移动至D'。均**衡条件为需求价格P(Q)减去的税收t等于供给价格P(Q),即dS**有:P(Q)-t=P(Q)。dS

图2-9  对消费者征税

可以证明,在这两种方法中,需求者支付的价格或者供给者得到的价格都是相等的。而且,政府征收商品税时,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比率是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的函数。

第四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在经济学领域中,弹性用来说明经济变量间某变量(因变量)对另一变量(自变量)变化的敏感程度。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f(X),则具体的弹性公式为:

式中,e为弹性系数;ΔX、ΔY分别为变量X、Y的变动量。

若经济变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即:当上式中的ΔX→0,且ΔY→0时,则弹性公式为:

由以上弹性的定义和公式可知:弹性是两个变量各自变化比例的一个比值。因此,弹性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度量单位无关。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1.定义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定义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该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假定需求函数为Q=f(P),ΔQ和ΔP分别表示需求和价格的变动量,以e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则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d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为:(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几何意义

如图2-10所示,图中向下倾斜的曲线为需求曲线,根据上述弧弹性的计算公式可知,需求曲线上a点到b点弧弹性的计算是以该段弧所对应的弦ab的斜率以及自变量P与因变量Q的大小为基础的。

图2-10  弧弹性的几何意义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1)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定义

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也就是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公式为:(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①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如图2-11所示,在图中,线性需求曲线分别与纵坐标和横坐标相交于A、B两点,令C点为该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从几何意义看,根据点弹性的定义,C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表示为:

图2-11  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②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如图2-12所示,A点的弹性系数用AD/AC表示。先过该点作切线,将该切线视为线性需求曲线,然后再用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几何解公式求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