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国防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纪实(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2 12:44:43

点击下载

作者:龚盛辉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铸剑——国防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纪实

铸剑——国防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纪实试读:

前言

1945年8月6日,一朵硕大无比的蘑菇云在日本广岛冲天而起,它那惊天动地的巨响、所向披靡的冲击波,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也把世界带进了以核威胁、核对峙为特征的“冷战时期”。

四个月后,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奇利、埃克特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用于科学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它的问世,虽然当时就像初生婴儿在产房里的两声啼哭,并不像原子弹爆炸那样让人惊心动魄,但它对未来的影响却丝毫不亚于原子弹,它拉开了人类科学的新纪元——“信息时代”的序幕。从此,科学计算就像一场飘飘洒洒的春雨,悄无声息却锲而不舍地撒向人类科学的广袤大地,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一大批新兴学科如雨后春笋,在它的滋润下竞相破土。“信息时代”的暖流与“冷战时期”的冷锋邂逅交汇后,迅速催生一系列军事高科技:精确制导技术、先进侦察与监视技术、指挥自动化技术、电子对抗技术、隐形与反隐形技术、定向能技术、作战模拟与仿真技术、军用人工智能技术……它们就像狂风暴雨,掀起了一场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军事技术革命浪潮。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诞生的“哈军工”(1978年改为国防科技大学),作为强军兴国的急先锋,积极投身军事技术革命洪峰激流,立足国家建设大局,针对我军现代化紧迫需求,从航天与材料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系统与管理、计算机、光电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方向,展开了宽正面、大纵深的攻坚克难,创造了一系列科学奇迹:

中国第一台每秒亿次巨型计算机;

中国第一台每秒10亿次巨型计算机;

中国第一台每秒100亿次巨型计算机;

中国第一台每秒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中国第一个雷达自动目标识别系统;

中国第一台全内腔环形激光器;

中国第一台两足步行机器人;

中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

中国第一台高速信息示范网核心路由器;

中国第一条磁悬浮列车试验线;

中国超精加工最高纳米精度;

世界最高时速无人车;

……

仅改革开放以来,就取得了5000多项引不进、买不来的重大科技成果,为国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国防科技大学的自主创新历程,是我国跌宕起伏的国防科技发展和我军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建设在高科技领域与世界强国殊死抗争的缩影!第一章小梁亦能扶栋宇

有人说:“国产电子元器件质量差,不可能研制出高水平计算机”。慈云桂说:“用小梁照样能建大房子!”

邓小平指示:把“银河-Ⅰ”巨型机研制任务交给国防科大。慈云桂立下“军令状”:“6年时间,一天不拖!每秒1亿次,一次不少!预算经费,一分不超!”“银河-Ⅱ”总设计师周兴铭在美国考察时,想要一枚针阀作纪念。美国公司工作人员断然拒绝:“NO!”4年后,李鹏总理自豪地向世界宣告:中国有了自己的每秒10亿次巨型机!

美国等西方强国把核竞赛演变为超级计算机技术竞争。年仅31岁的总设计师杨学军,率领创新团队实现向量并行计算到大规模并行处理重大跨越,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每秒100亿次巨型机。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计算机专家说:把所有巨型机元件交给中国人,他们能组装起来,也是头号新闻。21世纪初,中国人登上了世界超级计算机技术竞赛最高领奖台!1“天河一号”超算“一哥”“天河一号”登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榜首。美国总统奥巴马说:“这是中国在为未来投资!”

濒临墨西哥湾的美国第二大港口城市新奥尔良市的初冬,天高云淡,海风拂面,到了晚上,节奏舒缓的爵士乐,在街巷里随风飘扬。

2010年11月,温暖的新奥尔良迎来了世界计算机界的盛会——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TOP500)颁奖大会。

会上,国际计算机领域著名专家将分析当今超级计算机整体技术情况,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介绍年度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几名计算机的基本情况,并为世界排名前三位的计算机研制单位颁奖。

TOP500排名,是由德国曼海姆大学汉斯教授和埃里克教授等于1993年发起创建的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榜。目前由德国曼海姆大学、美国田纳西大学、美国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以及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联合发布,它以超级计算机的持续速度(LINPACK实测值)为基准,每年排名两次,是全世界最具权威的超级计算机排名榜,也是衡量各国超级计算水平的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在信息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因此,TOP500颁奖大会被誉为“世界计算机奥林匹克”。

TOP500创建后举行的30余次颁奖大会上,荣膺前三名的全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传统计算机强国的公司,而冠军头衔则几乎被美国囊括。

11月16日下午5点30分,颁奖大会拉开序幕。著名计算机专家、德国曼海姆大学教授、TOP500创始人汉斯·莫尔,在众人目光和摄影镜头聚焦下,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讲台,宣布TOP500前三名分别是: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制的“美洲虎”、中国曙光研制的“曙光星云”。

TOP500组织专家对“天河一号”现场评测的性能是: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它运算一小时,相当于中国13亿人同时计算340年;运算一天,相当于一台双核高档桌面电脑运算620年;总存储量可容纳1000万亿汉字,相当于一个10亿册100万字书籍的巨大图书馆。“天河一号”峰值速度是排名第二的“美洲虎”的两倍多。

这无疑是世界计算机技术史上爆出的最大冷门。这也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第一次登上世界科技竞赛最高领奖台。

仿佛天上掉下一块大陨石,砸进了本就喜欢兴风作浪的世界媒体大湖里,立刻激起层层波澜。

国内媒体一片欢天喜地。《人民日报》一天之内发表了以《“天河一号”运算速度创纪录》、《中国速度震惊美国》、《“天河一号”,全球超算“一哥”》为题的3篇消息、通讯;《解放军报》先后推出《“天河一号”运算性能跃上世界之巅》、《超越之路》等5篇文章;新华社3天内向全国媒体发出《“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二期系统性能世界领先》、《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迈向世界一流水平》、《中国科技迅猛发展重要标志》等12篇通稿;中央电视台以《国际超级计算机500强发布,中国“天河一号”夺魁》为题,在11月17日《新闻联播》头条推出,并在当日《新闻30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军事频道《军事报道》等栏目滚动播出……从国内权威媒体快节奏、高密度的报道和那一个个醒目的标题里,不难体会这个消息给国人带来了怎样的心情。

当天,世界各大媒体无一例外报道了这一消息,其中美国媒体的反应很是耐人寻味。《华尔街日报》在《超级计算机给竞争火上浇油》一文中,引用计算机专家的话说:“这台机器毫无疑问是高性能计算领域游戏规则改变者,这是一个转折,标志着经济竞争力从西方转向东方。”美国《技术评论》发表题为《为什么说中国的最新超级计算机仅在技术意义上是全世界最快的》文章,质疑“天河一号”榜首地位;多家媒体直呼“‘天河一号’登上榜首让美国不安”、“美国绝不会让中国成为常胜将军”;一位美国记者在颁奖大会上,公然对TOP500组织当前采用LINPACK测试结果表示不满……可谓酸咸涩苦辣,五味杂陈。

世界各国专家也纷纷就此发表评论。

英国爱丁堡大学并行计算中心主任阿瑟·特鲁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变化。许多年来,美国以拥有世界上运算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为荣,但现在中国成为这一荣誉的拥有者。”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一位计算机专家称:这意味着美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支配权已经动摇。这甚至可能会对美国经济前景产生冲击性影响。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数字与模拟信息项目主任让·戈诺尔认为:“天河一号”运算速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意义远远超过计算机本身。这意味着中国科技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表明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增强。

日本东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平塚三好认为“‘天河一号’是一个标志”,说明中国能够开发电子学领域最尖端的关键技术。

德国《明境》周刊评论说:中国在技术研发方面,常被西方扣上“拷贝”的标签,但中国目前已经是个创新型国家。

……“天河一号”的横空出世,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感到震惊。他在两天后的一次演讲中讲到科技问题时,用手指着东方说:“不久前,中国造出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高速列车,现在中国又造出了世界上计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几天后,他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再次提起“天河一号”。

2011年1月25日,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时说:世界上计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是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制造的,这是中国在为未来投资。

奥巴马对“天河一号”刻骨铭心、念念不忘,是有充分理由的。当今时代,理论、实验和计算,是支撑现代科技大厦的三大支柱。美国总统顾问委员会曾在写给总统的报告中指出,计算科学是确保美国21世纪战略地位的重要手段,而超级计算机是实现计算科学的最重要的载体。

关于超级计算机的地位和作用,国际TOP500排行榜编撰人之一、美国田纳西大学杰克·唐纳西教授诠释得很明确:“全球研制运算最快超级计算机的竞争,与国家荣誉密切相关。因为这种超级计算机在处理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国防、经济、能源、财政与科学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如今,超级计算机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在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石油勘探数据处理、生物医药研究、航空航天装备研制、资源勘测和卫星遥感数据处理、金融工程数据分析、气象预报、气候预测、海洋环境数值模拟、地震预报、新材料开发与设计、土木工程设计、基础科学理论计算等领域,都有赖于超级计算机的帮助。比如,美国波音公司60%~70%的新型飞机研发工作,就是通过超级计算机的科学计算完成的。

超级计算机还被誉为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天文望远镜”。它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发现自然规律、掌握自然规律,推动科技进步。德国科学家彼德·格林贝格尔借助超级计算机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使得小型大容量硬盘的问世成为可能,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美国的超级计算机,主要是用于国防领域,尤其是核模拟试验。

众所周知,现在采用核试爆方法研制核武器,会造成很大破坏并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运用超级计算机进行核模拟试验,已成为研制核武器的主要途径。比如前些年美国在内华达州地下300米处实施的一次亚临界核试验,就是将这种实验室里得出的数据和以前很多次核试爆得出的数据综合起来,运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的参数与通过核试爆的效果基本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的超级计算机的水平有多高,核武器研制水平就有多高。

超级计算机还可以进行精密的作战模拟,比如可以根据现实情况预设成千上万种作战方案,然后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最优化的方案。运算能力越强,可以预设的作战方案越多,计算也就越快,分析结果也就越接近实战参数。

因此,超级计算机被称为“科技战略制高点”。

国防科技大学的“天河一号”,成功抢占了这一“制高点”,也同样引起了共和国领袖们的高度关注。

2010年9月12日,温家宝兴致勃勃地走进国防科技大学与天津滨海新区合作建设的天津超级计算中心视察“天河一号”。

学校领导告诉温总理:“‘天河一号’创新性地采用了CPU+GPU异构融合体系结构,并加入了我们学校自主研制的‘飞腾1000’高性能CPU。”

温总理非常高兴地说:“我为你们骄傲!”

2011年4月30日下午,胡锦涛主席高兴地来到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视察“天河一号”系统。胡锦涛仔细听取了学校领导关于“天河一号”系统的情况汇报,十分关切地询问了系统采用的CPU、操作系统、高速互联通信系统等关键技术的自主性、安全性和系统应用情况。

胡主席深情地对学校领导说,“天河一号”研制成功,使我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跨入了世界领先行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希望同志们搞好“天河一号”的运营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国防科大要做好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保持先进水平,努力攀登新的世界高峰。我们中国人应该有这样的志气,要保持我们应有的一些自立。

振兴民族科技,为强军兴国多作贡献、作大贡献,是共和国领袖们对国防科技大学的深情厚望。2十年傲霜铸“百万”“远望”号远洋测量船中心计算机论证会上,承研方说只能研制出每秒50万次计算机。正在接受审查的“特嫌”慈云桂却认为能研制出每秒100万次计算机,并把别人的研制任务“抢”到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

20世纪60年代末,为粉碎超级大国的核武器威胁,中国启动了运载火箭工程。研制“远望”号远洋测量船也随之成为燃眉之急。

测量船中心计算机,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完成测量任务的关键部件。为此,1969年11月,国防科委特意在北京召开专题听证会。当时,这只是一次平常的科研例会。可现在看来,这却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会议,它不仅对完成运载火箭工程有着重大意义,而且直接影响着国防科技大学未来的学科走向,并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进程。

这次听证会之所以意义如此重大,与一个人——我国著名科学家慈云桂密切相关。

不过,慈云桂那时还不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和“中国巨型机之父”,而是一名被关进“牛棚”、白天下地“劳动改造”、晚上接受“专案审查”的“特嫌分子”。

那天,正在地里刨冻土的慈云桂,突然接到国防科委让他进京参加“远望”号远洋测量船中心计算机研制听证会的通知。

起初,专案组不让去。后来迫于上级压力,同意了。但规定他进会场时只能带耳朵、不能带嘴巴——只能听不能讲,而且还派了一个人跟着他与会。

临行时,妻子也嘱咐他:会上,你不要点头,也不要摇头。

听证会上,使用方和承研方围绕机器性能指标发生了激烈的争辩。

使用方说:“一定要上每秒100万次的计算机。”

承研方说:“我们只能搞出每秒50万次的机器。”

使用方说:“跟踪运载火箭,情况瞬息万变,信息量大,对中心处理机要求高,50万次绝对不够用。”

承研方说:“现在国产集成电路不过关,进口又没门,能搞出50万次就不错了。”

慈云桂听不下去了。科研的目光怎能不向高看而专往低瞅呢?爬坡固然比走平地难,可不难还叫攻关吗?他站起来,想说话,但见那个陪会的正瞪着自己,又叹口气坐下了。

争辩在继续,而且越争越激烈。会开不下去了,主持会议的国防科委领导望着慈云桂说:“慈教授,你的意见呢?”

慈云桂不再看专案组成员的眼色了,“呼”地站起来说:“一定要上100万次的。”

国防科委领导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问:“用国产元器件能搞出来吗?”“没问题。”慈云桂说,“国产元器件质量差,可以通过系统的优化、工艺上的严格把关来弥补。好比建大房子,小梁也同样能派上大用场,一根太细,把两根捆在一起不就粗了吗?”

言之有理。领导轻轻点头。

但这话让有些人不高兴了,小声嘀咕起来。“他坐着说话腰不疼。”“是啊,这‘房子’又不是他去建。”

慈云桂没理会那些人,把目光转向国防科委领导:“这个任务我们研究所干,你们给不给?”“为什么不给?”国防科委领导喜上眉梢,当即拍板,“这100万次计算机就交给你们了!”“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慈云桂的底气和信心,源自于他超群的智慧和丰富的科研经历。

1917年10月,慈云桂出生于安徽桐城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他的故乡——外坂村,南望一汪清澈的湖水,北倚起伏的山冈,东临一条滔滔大河,是一个风景秀丽的鱼米之乡。

慈家门前的两棵梧桐,笔直挺拔,树高参天,根须如龙卧地,冠似巨伞庇阴,树上长年喜鹊驻窝。因此,周围人家都说慈家风水佳、门庭好,将来要出名人、发大财。

慈云桂的祖父是清末秀才,父亲虽然只念了四年私塾,此后终身务农,但他一生好学,深受村人敬重。贤淑的母亲,待人温厚,遇事克己,教子上进,对慈云桂影响很大。

慈云桂自幼聪颖,5岁读私塾,7岁会写文章,8岁能作诗。他记忆力超人,《滕王阁序》教读一遍,便能一字不差背诵下来。9岁上小学后,直至高中毕业,每次考试名列榜首。1938年,他考上西南联大航空系,依然出类拔萃,每学期期终考试,英文、数学第一名非他莫属。1942年大学毕业后,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方向是微波理论与雷达技术。

1953年“哈军工”成立后,他被任命为海军工程系副主任。

1958年,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慈云桂看到一篇介绍数字计算机的文章。不久,他便带着9名年轻教员拉开了研制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序幕。

当时,我国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加之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军事恐吓,他们不仅没有原材料,没有设备,甚至没有任何有关资料,绝大部分参研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近乎一片空白,连“二进制”的运算法则都得从头学起。

然而压力催人奋进,困难促人崛起。没资料,他把学院图书馆和哈尔滨所有院校图书馆的有关计算机的书都借来,然后一手捧着书本,一手拿着万能表,边学边干。没设备和材料,慈云桂派人住进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既借“窝”——实验室、住房,又借“鸡”——研制设备,还借“米”——原料。凭着这样一股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精神,仅用一年时间,他们就向年轻的共和国献上了一份厚礼——第一台电子管专用计算机。

紧接着,慈云桂又带领大伙研制大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而且研制工作进展神速。设计试验,制作样机,很快就完成了。

20世纪60年代初,慈云桂随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代表团出访英国,发现国外已经推出了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他回国后立刻带领大伙研制441B晶体管计算机。

当时,国产晶体管性能极不稳定。他们为了从众多质量参差不齐的晶体管中筛选出性能相对稳定的产品,在温控室一天要度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上午,温控室温度40多摄氏度,如一只大蒸笼,热气腾腾,只穿一条裤衩,还是汗流浃背;下午,温控室骤然降至零下20多摄氏度,活似一个大冰窟。上午的热气在墙上就变成了白花花的冰凌子,穿上棉衣、皮夹克,再加上毛皮大衣,身体还是一个劲地打哆嗦。最终,他们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用国产晶体管创造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奇迹,发明了推拉触发器,仅用三年时间,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爆炸前夕,成功研制出“441B”晶体管通用计算机,猛然间把我国落后的计算机科学事业推向了世界先进行列——相当于日、英、法等国的水平。

慈云桂把每秒100万次计算机研制任务,从“别人锅里舀进了自己碗里”,也把困难与艰辛揽到了自己身上。

为了避开那个时代喧嚣的政治风云,慈云桂带着20多名科研人员外出调研,然后躲在上海嘉定一个偏僻的旅馆,艰苦奋战两个多月,完成了总体设计。

接着,又于1970年随校南迁长沙,住进郊区一所农校的一排没电没水、臭气熏天的养鸭棚。在这里,几十个科学家和他们的家属住了几年,搞了几年的科研,完成了各种试验模型和图纸设计。

然后,慈云桂又带着大家北上京城,在郊区某厂家监制机器。厂家住房很紧张,一间住房也腾不出。他们就到建材商店买来一些油毛毡,再到木工厂拉来一批边角料,在空地上搭起一排窝棚住下了。在那个买啥都要凭票的年代,对于这些“客居他乡”的科学家们来说,难以解决的还有吃饭问题。他们在北京买不到平价的粮油,黑市粮油又吃不起。于是大家每次回家时,都要扛回来一包大米,多则五六十斤,少则三四十斤,还有一大瓶油水稍重的咸菜。

那年冬天,北京奇寒。一入冬,凄厉的西北风就掠向华北大地,扬起漫天尘土。白天的太阳长出了长长的绒毛,晚上的月亮失去了皎洁的光泽。早晨,地上泛起一层厚厚的白霜,把枯草冻得硬硬的,把树枝冻得僵僵的,直直地指向天空。

那年头,煤也要凭票。这玩意,不可能也从家里背来吧。结果,冬天一来就遭罪了,“呼呼”的西北风从板缝钻进来,室内、室外的温度相差无几。白天,零下七八摄氏度,晚上零下二三十摄氏度,身上压着厚厚的棉被,再加一件军大衣,依然浑身打寒战。在这样的环境里,不说干活,睡觉都成问题。

从不在困难面前唉声叹气的慈云桂,这回抑不住叹了一口气,说:“没办法了,我厚着脸皮去当‘叫花子’。”第二天一上班,这位老科学家第一个走进厂长办公室。

厂长见大教授来了,忙请坐、上茶。

慈云桂说:“厂长,不好意思啊,我是给你添麻烦来的。”

厂长爽快地说:“慈教授,有什么困难,您直说。”

慈云桂说:“能不能给我们一点煤,在屋子里烧个炉子,这天气太冷,我们这些南方人扛不住。”

厂长一下子愣了,起身握着慈云桂的手说:“慈教授,该说对不起的是我们呀。我们工作没做好,让你们这些大科学家受冻了。”当即给他们批了几吨煤。

在那个漫长的冬天里,平时很少喝水的科学家们,一个个突然变成了“开水瓶”。多喝水,一则暖身子,二则晚上多起来小解,顺便往炉里添块煤。

项目运控组组长钟士熙感冒了。大伙让他去医院看看。他拍着结实的胸脯说:“小感冒,小意思。”

他的身体确实很棒,魁梧,健壮,人称“坦克”。他在工作台上放一条毛巾,工作一阵擤一下鼻子,把鼻子擤成一只红辣椒。同事去城里办事,到药铺给他买了一盒牛黄解毒丸。他说我过去感冒从不吃药,挺几天就好了。把药往边上一搁,一粒也没吃。

但这回他的感冒拖了两个月也不见好,而且越来越严重,人也一天比一天消瘦,还时常眼冒金星,耳鸣。他这才觉得不对劲,赶紧上医院。

这时,小病已酿成大病,血压升到了130~200毫米汞柱。医生说,病到这份上,光吃药不行了,得住院休息,中西药结合慢慢调养才行。领导找他谈话,准备让他回长沙治疗。他也知道,这病不治不行了,但他更知道,他走了就要影响任务进程。任务组的同志,一个萝卜一个坑,他的任务谁来接?再说,即使有人接,情况不熟,一时半会也接不上。国家运载火箭工程箭在弦上,等不起啊!

他谢绝了领导的关心。领导耐着性子找他谈,他不听。领导强行指定了一个接替他工作的同志,他死活不肯交任务、交资料。领导只好让他留下了。

这回他老老实实吃药了,不仅坚持吃西药,还坚持吃中药。他特意到市里买了一只药罐子,每周去抓一次药,每天去附近林子里拾一把干柴,在棚室门口摆上三块砖头,架上药罐子熬中药。嗜好喝茶的他,也不喝茶了,改成喝中药。但工作还是跟没生病时一样,每天天一亮就干,晚上不过12点不睡,和大伙一样没有星期天、节假日。

这样熬了一年,任务熬得差不多了,但他的病也熬得更重了,整天眼花耳鸣,头疼欲裂,腹部开始出现阵阵绞痛,有时连腰都直不起来。

这时,他们已从北京回到长沙,任务攻关接近尾声,只剩最后考机了。领导再次动员他住院。

他动情地说:“几年我都挺过来了,还挺不过这几天?让我参加完鉴定,再高高兴兴地走吧。”

那是考机的最后一天,他和战友们聚集在机房。最后一道考题输入机器后,大伙的目光一会儿投向输出系统,一会儿投向墙上的壁钟。

终于,输出系统提前响起了悦耳的声音。“成功了!”大伙儿热烈欢呼、拥抱。

钟士熙也高兴地从椅子上跳起来,张开双臂向大家跑去。但突然一个趔趄,他重重地倒下了。

钟士熙没等到参加鉴定会,就被战友们抬进了医院。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病房。医院组织最好的专家为他会诊,也没能让他的生命走出严冬、重返春天。他的病情继续恶化,一步步走向生命的尽头。

这晚,他听说校俱乐部要放映我国发射运载火箭的纪录片,便跟妻子说:“我想去看看,你让孩子背我去吧。”

妻子说:“你都病成这样,还去看电影?”

他说:“我们研制的那台机器,就是用于这枚火箭发射的。”

妻子理解他,让孩子把他背进了俱乐部。

银幕上,火箭腾空而起,直冲云霄。“远望”号远洋测量船在茫茫大海上劈波斩浪。他和战友们研制的机器荧光闪烁。运载火箭准确落入靶区,溅起一朵高高的浪花……

他附在妻子耳畔,轻声地说:“我们的机器派上了大用场,这辈子值了。”

钟士熙含笑走完了46年生命历程的最后一段,去世时,年仅46岁。

现在,北京人说起1976年唐山大地震,仍心有余悸。那次地震不仅来势凶猛,而且余震持续半年。这期间,机关疏散,工厂停工,学校放假,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户外的防震棚。而慈云桂和他的战友们,这时却从户外搬进了工厂车间做实验,楼房每几分钟就摇晃一次,尘土沙沙往下掉。他们一次也没撤离,拿块薄膜给机器挡住灰尘,日夜不停地调试机器。

即使钟士熙和战友们废寝忘食地工作,即使把地震时间也用上,他们还是用了整整十年,才完成了每秒100万次计算机的研制任务。

10年,慈云桂的头发熬白了。

10年,的确太漫长。国际上每5~6年就更新一代计算机。

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漫长的原因。3用生命礼赞“每秒亿次”“银河人”用智慧、心血乃至生命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每秒亿次巨型机。总设计师慈云桂痛心地说:“将来我去见了马克思,都可以在地下再组建起一支巨型机攻关队伍啊。”“718”每秒100万次计算机研制,虽然艰难而漫长,但它的诞生依然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计算机技术的距离。它是那个风雨飘摇的政治年代鲜见的科学奇葩。

1977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正式复出工作的第一天接见了长沙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前身)负责人张文峰和高勇。当他得知学校研制出每秒百万次计算机时,非常高兴,指示学校要继续研制速度更快的计算机,而且体积要小一点。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计算机技术的高度重视,源于他对世界科技的敏锐洞察和对国家建设发展的高瞻远瞩。

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后,它便以每年计算速度飙升两倍、五年实现一次更新换代的惊人速度迅猛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上第一台每秒亿次巨型计算机“克雷一号”,在美国问世,立刻引起轰动。

它之所以令人瞩目,是因为巨型计算机有着惊人的科学计算能力,在国家政治、经济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每秒亿次巨型机在1秒内完成的科学计算,相当于一个人使用计算器每秒做一次运算,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连续不断地工作31709年完成的工作量。如战斗机气动外形设计,如果运用每秒100万次计算机进行辅助计算,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而运用每秒亿次巨型机进行科学计算,只需几个月便可完成。再比如石油勘探,要探明地层中是否有石油、有多大储量、能否开采,运用传统勘探技术非常艰难,而借助计算机构建数字地质模型,就可以迅速得到准确答案。

它在军事上用途更大。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发射的“飞毛腿”导弹,飞到沙特阿拉伯首府利雅德上空时,被美军“爱国者”导弹成功拦截,在空中炸成一团火花。人们惊叹不已:“美国导弹兵瞄得真准啊,像给导弹长了眼睛似的。”其实,那不是美国兵瞄得准,那是巨型机算得快、算得准。“飞毛腿”导弹在伊拉克本土一升空,美国部署在伊拉克上空的卫星便能立刻把有关信息传到五角大楼科学计算中心。那里的巨型计算机只需1分钟便可计算出它的飞行轨道、途经路线、到达目标时间,以及部署在利雅德的“爱国者”导弹拦截轨道、发射时间。利雅德“爱国者”导弹基地的美国兵,只需按照巨型机提供的信息操作“爱国者”,“飞毛腿”就很难逃出“爱国者”的掌心。

每秒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就更是令人称奇,它1秒钟的计算量,相当于地球上60亿人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吃不喝用计算器算46年!随着它的问世,设计大飞机气动外形只需要十几天,建立一个复杂地质模型仅用数天,很多科学难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当今时代的核技术研究、石油勘探、生物研究、航空航天、生命科学、气象预报、海洋研究、地震预测、新材料研究、土木工程设计等诸多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高端领域的深入研究,都有赖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突破。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高性能科学计算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科学、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水平。

因此,有人把超级计算机技术喻为科学领域的“战略制高点”。

谁占领了这一科学技术的“珠峰”,谁就可以俯视世界。

那年,我国中原某地质勘探局,急于运用高性能计算机构建某地区数字地质模型,向美国公司提出进口“克雷一号”请求。

美国公司答复,进口不行,租用可以,还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一、为“克雷一号”修建一栋专门的机房;

二、“克雷一号”的使用、维修人员,均由美国公司派遣;

三、中方人员到机房计算各种数据时,在机房门外把数据交给美方人员,一律不许进入机房。

这无异于对你说:我要窃取你的机密,你还得感谢我、还得给我钱,而我的机器你看一眼都没门。这条件够苛刻、够霸道吧。但中原某地质勘探局却不得不答应。因为你急着用,而你自己又没有。

要想赢得别人平视的目光,你就必须站在和别人同样的高度上。

刚刚走出动荡岁月的共和国,急需突破世界强国的技术封锁!

刚刚开启改革开放大业的共和国,急需科学技术提速助推国防建设、经济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以振聋发聩的声音指出:“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不能没有巨型机!”

当年,党中央、国务院为给我国经济、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战略技术支撑,果断决策:跳过每秒千万次级,直接启动每秒亿次巨型机工程。

一位文学家曾这样形象地评价我国亿次巨型机项目上马的意义:“如果说,把中国突破世界强国技术封锁比作是解放战争,那么亿次巨型机研制就是孟良崮战役,只有不惜血本,夺下主峰,才能扭转战局,赢得主动。如果把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国防建设喻为一次艰难的长征,那么巨型机研制则是湘江战役,再大的流血牺牲,也要把它拿下,否则永远摆脱不了敌人的围追堵截,长征将永无出路!”

谁来担此重任?

邓小平亲自点将。他对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说:“每秒100万次计算机,是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干出来的,这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可以把巨型机研制任务交给他们,但要他们立下军令状。”

慈云桂上北京接受任务。张爱萍将军亲自找他谈话。

张爱萍说:“慈教授,你知道小平同志为什么点你们的将吗?”

慈云桂说:“感谢党中央的信任!”

张爱萍说:“你们的任务很艰巨呀,现在国际上五六年就更新一代计算机。”

慈云桂说:“我们绝不辜负党中央期望,保证完成任务!”

张爱萍说:“你敢立军令状吗?”

慈云桂说:“好!我立军令状!”

慈云桂郑重地向党中央发誓:

6年时间,一天不拖!

每秒1亿次,一次不少!

预算经费,一分不超!

项目启动动员会上,慈云桂激情满怀地对大家说:“有人说,这是一场大战、恶战。但我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为我们中国在世界巨型机领域能否占有一席之地,就看我们的啦!我们一定以背水一战、慷慨赴难的决心,打好这一仗。我今年刚好60岁,就是豁出这条老命,也要带着大家把我国的巨型机搞出来!”

慈云桂马上组织研究总体方案、外出调研、联系外协单位、赶建大型实验室,摆开了攻关的战场。一大堆难题也随之呼啦啦涌到他面前,那天他在碰头会上简单数了数,双手的指头就弯了四遍,整整40个。

有些难题还真把他难住了。他权力太小。

国防科工委张震寰副主任,亲自来到学校坐镇指挥这场攻坚战。他拍拍慈云桂肩膀说:“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我给你解决,我的权力比你大。”

慈云桂说:“我的人太少,尤其是科研骨干。”

张震寰说:“你给我列个名单,我给你调。”

两个月内,70多名计算机技术骨干,从国防科工委各基地、从七机部、从大专院校……汇集到长沙。

慈云桂说:“用电问题很难解决,电压太低,影响研究。”

张震寰说:“我给你开协调会。”

一个通知下去,学校绝大部分部门领导都来了,只有一个部门来了一个办事员。

张震寰把那名办事员叫到面前问:“你能拍板吗?”

办事员说:“不能,领导让我来听一听。”

张震寰火了。但他没把火气往办事员身上发:“这里不需要旁听的,你回去叫你们领导马上来开会。”

办事员走了。

办事员的领导来了。

解决方案也很快就商定了。张震寰对那名领导说:“你马上去落实,明天上午10点我去检查。”

接着,他对大家说:“你们要我办的事办不好,你们批评我、骂我都行;我要你们办的事,办不好,也别怪我对你们不客气。”

快刀斩乱麻,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

张震寰要回北京了。临别时,他又拍拍慈云桂的肩膀:“技术问题,我就帮不了你的忙了。”

慈云桂拍着胸脯说:“技术攻关看我们的!”

研制时间6年——与世界计算机更新换代一样的周期,也是美国“克雷一号”的研制时间。

但技术储备不一样、研制条件不一样,是一场不平等的竞赛。

比如经费,别人先后投入数亿美元,我们还不到别人的十分之一;

比如研制设备,别人已经用上CAD设计系统,我们却只有铅笔、绘图板等一些手工工具;

比如加工工艺,别人已经达到微米级水平,而我们比别人几乎相差一个数量级;

比如元器件,我们只有别人20年前的水平;

……

这就像一场马拉松赛跑,别人在宽敞平坦的柏油路上奔跑,我们在沼泽地里跋涉。

站在落后的起跑线上,沿着比别人艰难得多的道路,要在同样的时间冲过同样的终点,唯一的方法是:

别人跑累了坐在路旁喘口气时,你还得继续跑!

别人跑着跑着,觉得口渴了走进小亭喝口咖啡时,你还得继续跑!

别人不慎把脚扭伤了,或是突然患病了,可以爬上救护车,去医院包扎、吃药、打针,把伤病治好了再来跑,而你只能忍着病痛,咬紧牙关向前冲!

只要你心脏还在跳动,就得不停地冲!冲!冲!

整台机器底板有2.5万条绕接线,12万个绕接点,他们检查了8遍;全机800多块多层电路板,每块电路板上有5000多个金属孔,每个金属孔要进行孔壁检查、孔导测试和绝缘测试;全机600多个插件板,每块有4000个焊点,共达240多万个焊点,他们创造了无一虚焊的奇迹。

为了创造这个奇迹,那些年里,参加该项设计、加工和检测的科研人员和工厂职工,每年365天,几乎天天泡在实验室和工厂里,每天天不亮起床,忙到午夜回家,大家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万能表,像姑娘绣花似的一个点一个点地测试,一干几个小时不休息,几年干下来,不少人落下了眼疾,有些同志还耽误了孩子上学的事。

一个主任设计师的儿子就要高考了。这天晚上,他刚放下饭碗又要去实验室加班。

这时,在一旁复习功课的儿子拉住他的衣襟说:“爸爸,我数学不够好,老师说您是搞计算机的,数学很厉害,让你给我补补数学课。”

他很想腾出几天时间给儿子辅导一下,儿子高中都要毕业了,他还从未辅导过儿子。但工程研制任务实在太紧,大家都恨不能一天当做两天用。

思前想后,他还是硬着心肠去加班了。

一个月后,高考成绩公布了:儿子离录取分数只差1分。

儿子把成绩单往他手上一塞,流着泪说:“就怪你!要是你能辅导我几次,我就可以上大学了!”

他愣愣地捏着儿子的成绩单,流出了愧疚的泪水。

这个星期天,张讲师又要去加班。临出门时,五岁的儿子一把抱住她大腿:“妈妈,你走了,我跟谁玩?”平时儿子都是婆婆带,可这两天婆婆因老家有事回去了。怎么办?有几块电路板,正急着要检测。她找出一大堆玩具,对儿子说:“妈妈今天要加班,你一个人在家玩吧。”儿子听话地点点头。她嘱咐儿子:“你千万不要出去,妈妈一会就回来。”为防儿子走丢,出门时她把房门反锁了。哪知,她中午回来时,远远就看见儿子坐在四楼的窗台上,两只小腿还吊在窗台外面呢。她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急奔回家把儿子从窗台上抱下来,紧紧搂在怀里,心疼得泪水哗哗往下流。

为了提高巨型机设计质量,加快设计速度,巨型机工程总师组决定到日本引进CAD设计技术。这一任务落到了李思昆的肩上,而当时他老父亲重病在床,妻子也患病急需手术。

临行前,李思昆握着妻子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丁军,我一定尽快赶回来。”

他惦念着病中的妻子,原计划要两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他一个月就完成了。可前脚刚跨进家门,科工委首长就派人来找他,要和他谈话。

科工委首长给他下了个“死命令”:“你必须马上投入CAD的开发工作,一年之内‘银河Ⅰ’每秒亿次巨型机研制必须用上CAD技术。”

他听了一怔,小声对首长说:“一年恐怕不行,能不能……”“不行!”首长大声打断他的话,“一年内完不成CAD开发任务,你就脱军装走人!”

这太不近人情了,他感到有些委屈。但军令如山,他没再辩解。默默地走出首长的办公室,他一头扎进了机房,一直干到深夜才回家。此后,他每天清晨进机房,深夜回家,有时甚至不回家,在沙发上眯一会接着干。没出差也和出差一样没时间顾家,一样没时间陪妻子去医院动手术。

一直拖了半年。

这天,她觉得再也撑不下去了,拄着拐杖爬上公共汽车,到医院一查,发现血色素仅4.5克,比健康人少了一半,病情已危及心脏。医生不让她再离开医院,一次就给她输了600毫升血。

李思昆接到电话通知后,心里很着急,也很内疚,却不能去医院陪她。CAD的开发已经制订了周密细致的计划,一年365天,天天都有任务安排。科工委首长天天打电话来问情况,催进度。她住院14天,他一直没时间去医院打个照面。第15天傍晚,医院把电话打到他的机房,说她第二天要动手术,让他去签字,他才赶紧离开机房,蹬着自行车往医院奔。

在手术单上签完字,他坐到妻子的病床边,用柔柔的目光爱抚着她憔悴的脸庞,轻握着她单薄的手心:“丁军,我真对不起你,这么久……”“思昆,我知道你很忙。”她理解丈夫。“丁军,明天我……”他突然失去了把话说完的勇气。一日夫妻百日恩,她病成这副模样,明天就要上手术台,作为十几年的夫妻,这话他怎能说得出口啊!“思昆,明天你忙去吧。”她知道他没说出的那句话。两行泪水抑不住溢出了眼眶,滑落在苍白的双颊上。

他掏出手绢给她擦去泪水,骑自行车回到学校,一头扎进机房,熬了一个通宵提前干完第二天的工作,到菜市场给家里的一老一小买回一天的菜,骑车往医院赶,把妻子送进手术室。然后,整日守候在手术室门口,待她顺利做完手术,他又寸步不离地守护在她的病床前,给她服药、掖紧被角,倒痰盂尿罐。直至次日凌晨5点多,他才离开医院,在一家路边店吃了两大碗面条,又径直走进了机房……

此后,他又是连续一个多月抽不开身去看她。

手术后的妻子是多么需要他在身边呀。她这次动的是大手术,刀口缝了12针,在床上一动不动地躺了十几天。医生说,再这样躺下去就有大肠粘连的危险,到时又得开刀做手术。虽然病友们同情她,一边骂他没良心,一边帮她翻身,扶她到外边走走,但体力的扶持无法替代亲情的抚慰啊。她知道他任务紧,却还是天天盼着他来,等着他来,哪怕他只在病床前站一会,看她一眼,叫一声“丁军”,她也心满意足啊。

她期待的目光天天守候在病房门口。一天天,病友们的亲人一次次走进来,带来一兜兜水果,一声声暖人的问候,而她却一天又一天看不见丈夫的身影。

这晚,天气陡变。天空似笼罩了一口黑锅,一会儿便雷声滚滚,张牙舞爪的闪电把夜空撕成一块块碎片,狂风卷着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砸得玻璃窗噼啪作响。

这晚,她的目光没有守候在病房门口。这样的天气,他不会来,她也不希望他来。但听着窗外的风雨声,往日的委屈就抑不住涌上心头。她哭了,蒙着被子低声抽泣……

有人轻轻掀开了她的被头,轻轻地替她擦着脸上的泪花。

她睁眼一看,怔住了。

是他!

天晴的日子,天天盼他,他不来。这雷雨交加的夜晚,她不盼他,他却来了,在倾盆大雨中蹬了两个小时自行车,全身被雨水浇透,就像一只落汤鸡,嘴唇发乌,脸色苍白,牙齿“咯咯”响,身体瑟瑟发抖。

他不来的日子,她怨他。现在他来了,她还是怨,一手推开他:“谁让你来的?”

他怔怔地站在床前:“丁军,我知道你怨我,恨我。我对不起你,只能请你原谅……”

她再也忍不住了,一头扑进他湿淋淋的怀里,泪水再次夺眶而出:“思昆,你明天再来也不迟呀,为什么非要今天来,看把你淋成这样,冻坏身体怎么办?”

他紧搂着她颤抖的肩头说:“今晚学校的变压器被雷电击坏了,停电,加不成班,我就踩着自行车来了。不然等明天修好了变压器,又没时间了。丁军,我也很想来守着你呀。”

她一听,更紧地抱着他,哭得更伤心了。

其实他也是个病人呀,胃溃疡已好长时间了,经常便血,医生叫他做胃镜,可他一直没时间做。现在他工作压力又那么大,她住院后,他还要照顾家中的一老一小。她真担心哪一天他会累垮呀。

她在医院里住不下去了,未等痊愈便提前出院了。

不久,她的担心便成了现实。那几天,他觉得手软腿软,浑身无力。过去吃啥都香,突然间啥都不想吃,闻着油味就想呕,一坐下就想睡。一检查,结果把他吓了一跳——急性黄疸型肝炎。

他急了,央求医生:“你给我多开些药吧,我带回去吃。”

医生说:“不用带回去了,住院。”

他更着急了:“我不能住院啊,我那个课题一天也耽搁不起呀。”

医生的脸色严肃起来:“你患的是有生命危险的传染病,你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你周围的人负责。”

他只好在医院住下。

但科研不能停止,他把实验室里的书和资料搬进病房。晚上看资料,想方案;白天和同事研究问题,辅导学生。因此,自他住院后,往日门可罗雀的传染科病房忽然热闹起来,护士办公室的那部电话也整日响个不停,绝大部分是找他的。没几天,同病房的病号都不愿跟他住一块了,先后搬到别的病房。原因明摆着:跟他住一块,休息不好。六张床位的大病房只剩他一个病号,他索性把空病床往墙角上一推,再让学生把办公桌、微机搬到医院,病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办公室、实验室。他毫无顾忌地干开了,经常深夜不眠。

大病初愈的妻子也跟着他一块忙。除了上班,招呼家中一老一小,还要想方设法照顾他。他爱吃面食,她天天给他做饺子、包子、馄饨,一餐一个花样。肝炎病人尤其需要注意休息,起初她藏他的书和资料,可藏了这本,他又拿起那本。后来,她又藏他的棉衣棉裤。她想,肝炎病人都怕冷,他找不到棉衣棉裤,就会乖乖地躺在床上休息。哪知他不穿棉衣,冻得浑身哆嗦也照样干,让她好一阵心疼,赶紧又把棉衣披到他身上。无奈,她只好向医院的电工师傅求情,请他到晚上10点就悄悄把那间病房的电断开。

一个月后,他的病痊愈了。

她却又累病了,再次住进了医院。

即使生活如此艰难,任务如此艰巨,李思昆一天没拖,一年后让巨型机研制用上了CAD设计技术。

软件研究室副主任蹇贤福,几年前就觉得肝部有些隐隐作痛,去医院一查,医生说是肝大,给他开了些药,他吃过后好了许多。此后,每逢肝部疼痛时,他就吃这些药。

后来,疼痛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厉害。大家让他去医院仔细检查一下病情。他说:“几年前就查过了,肝大,不打紧的。”继续吃那些药,实在疼得不行时,就用枕头顶着肝部继续工作,直至干完自己承担的软件设计任务,才去医院检查病情。

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肝癌晚期!

妻子一听到这四个字,泪水一下子就滚下来,大声埋怨他:“早让你上医院,你不去,现在都到晚期了,该怎么办啊?”

同事们也替他着急起来,有的给他联系专科医院,有的给他找名医,有的为他四处打听治疗癌症的偏方……

但蹇贤福自己却显得十分镇静:“我早就怀疑是这病了。我知道,一旦查出来,大家就不让我干了。而查出来,又治不好,还不如不查,等把这台机器研制出来再说。”

蹇贤福住进了医院,也把专业书籍和科研资料带到了病床上,每天服完镇痛药后,倚在床上整理科研经验。

医生说:“蹇教授,你这哪像治病?你都把我们病房当实验室了。”

他说:“你们不是说,愉快的心情,是治病的良药吗?我做这些事很快乐。”

妻子更是担心:“你这样不注意休息,怎么能养好病啊。”

他幽默地安慰妻子:“你放心吧,阎王老爷不是我的对手,他一年两年拉不走我。”

几个月后,他把在病床上整理完成的几十万字教材,交给前来看望的领导,说:“这是我几十年的科研经验和成果,留给年轻人吧,兴许对他们有帮助。”

不久,巨型机研制完成了。同事们特意跑到医院向他报喜。他紧紧握着同事们的手说:“研制下台机器的时候,你们一定要通知我一声,我还要参加!”

弥留之际,他把年幼的儿子叫到面前,充满自豪地说:“你爸爸研制了一辈子计算机,为中国第一台巨型机作出了贡献,你以后也要干科研。”

儿子听话地向他点点头。儿子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现在是我军一名科技工作者,中校军衔。

往日,起床号一响,俞午龙就会一骨碌爬起来。但今天脑袋沉得像坨铁,身子软得似团棉,怎么也直不起身子。“午龙,你怎么啦?”妻子伸手摸了摸他额头。“你发烧了!”“可能感冒了。”他说着,强撑着起了床,和往常一样要去实验室。

妻子说:“病成这样还去上班哪,就不能在家休息两天呀?”

他说:“不行哪,手上那些活一天也拖不起。”

妻子责怪道:“又不是上战场,有那么紧急吗?”

她哪知道呢,他们就是上战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硝烟战场更紧迫,影响更大,也更残酷。谁在这个战场上赢得了主动,谁就可以远离硝烟战场,否则,强盗的铁蹄随时都可能踏破你的国门,这已经被我们的历史反复证明:鸦片战争是这样发生的,甲午战争是这样发生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这样发生的,日本侵华战争是这样发生的……中国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如不能迅速摆脱被动局面,这样的历史随时都可能重演。

那是一段灾难深重、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什么要国防科技大学立“军令状”?

每秒亿次巨型机总设计师慈云桂又为什么勇立“军令状”?

就因为这个战场太重要!巨型机太重要!“军令状”对于一名军人来说,那是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完成的使命任务!“6年时间,一天不超!”

为了兑现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总师组把任务细化为数十个阶段,规定了每个阶段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然后慈云桂在动员大会上丢给大家一句狠话——“我们哪怕不吃不喝不睡,也要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同志们能做到吗?”“能!”“有没有信心?”“有!”

台下的回答气壮山河。其中就有他俞午龙坚定的声音。

俞午龙不仅照常去上班,而且又是干到午夜过后才回家。

妻子关切地问:“感冒好些没?”

他说:“不要紧。”

她说:“肚子饿了吧?我去给你做碗面条。”

他说:“我不想吃,只想睡觉。”

他一头倒在床上,连衣服都来不及脱,便呼呼入睡了。她心疼地摇了摇头,给他轻轻地盖上被子。

第二天、第三天,他依然发着高热,照旧早上去上班,午夜后回家,回家后倒头便睡。

第四天下班前,领导找到他说:“现在,安徽那边的部件已加工完成,你马上赶过去检测验收运回来,最好明天就走。”

那个部件是他负责的系统设备,一个月前就该投入使用,现在已经影响了任务进程,一天也不能再拖了。

俞午龙答应道:“好,我赶明天的火车走。”刚说完,又想起了什么,“我手头的这个程序,还有些没写完。”

领导说:“还有多少?”

俞午龙说:“就一两百行,明天上午就能写完。”

领导说:“你回来再写吧。”

俞午龙说:“不成啊,大系统一周后要组织各系统合成,我去那边检测验收,再把设备带回来,起码十几天,回来再写可就误大事了。”

领导说:“那你把它交给我,我让别的同志干吧。”

俞午龙笑着说:“主任,不是我不信任大家,这个事大伙还真干不了。”

巨型机各分系统、小系统之间,虽然紧密联系,但差别很大,就像一支部队,有步兵、有炮兵、有装甲兵、有工兵……战场上能把步兵顶上去当装甲兵用?

领导又说:“那我另派人去安徽。”

俞午龙说:“那也不成呀。”

那个部件是他设计的,将来也是他来安装使用,派别人去检测验收,质量难保证,要是出了问题再返修,对工程进展影响更大。

领导叹了一口气:“那可怎么办呀?”

俞午龙沉默片刻,说:“这样吧,我回家把程序写完再走。”

领导担心道:“你这几天一直带病工作,现在又这么晚了,你扛得住吗?”

俞午龙说:“没事,明天上火车后再补觉。”

领导用手摇了摇他的肩膀说:“路上一定要保重。”

带着一叠资料回家后,俞午龙告诉妻子:“我明天一早去出差。”

妻子说:“那你快睡吧。”

他又是往床上一倒便呼呼大睡。给他盖上被子后,她也睡了。可不久,她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吵醒了,睁眼一看。他正趴在写字台上加班呢。

她气不打一处来:“你病成这样子,明天又要出差,现在还不睡,你还要命不!”

他说:“你睡吧,还有几行就写完了。”“你再不睡,我就把你的这些资料给剪了!”她从床上跳起来,操起一把剪子冲到他面前,急得泪珠子“叭叭”往下掉,“你不替自己考虑,也得替我们娘俩想想,你把身体累垮了,我和孩子怎么办?”

他赶紧用身体护着那些资料:“好,好,好,我睡,我睡。”

他何尝不想马上休息啊,他连眼皮子都快撑不住了。但他不能睡呀,最后这几百行程序,就像上甘岭战役的最后那个暗堡,不及时炸掉它,整个战役进程都将受阻。因此,他俞午龙必须像黄继光那样,哪怕前面是枪林弹雨,也要伏下身子迎上去,否则,他俞午龙就是临阵脱逃。

他俞午龙作为一名军人,能当逃兵吗?但他实在不忍心看着妻子伤心落泪。

他老老实实睡下了。次日,妻子从梦中醒来时,他已经出门走了,给她留下了一张字条:“亲爱的,这个程序已写完,请你把它交给我们室领导。”

哪知,这竟是他留给她和战友们的最后遗言。他因劳累过度,在出差途中血压骤升,导致脑出血,一头倒下便再也没有起来。

俞午龙灵柩回到学校那天,研究所全体同志胸戴素花、臂挽黑纱站在研究所门口道路两旁迎接他,泪雨纷飞,一片呜咽。他妻子扑在灵柩上号啕恸哭:“午龙!只怪我那天没把你拦住。你是活活累死的呀!”

领导抬着灵柩,一路泣不成声、喃喃自责:“午龙,我对不起你呀,把你逼得太紧、压得太狠,可你扛不住时,不该死扛呀……”

那年,俞午龙36岁。

倒在抢占巨型机技术高峰途中的生命都这么年轻:

乔国良副教授,56岁;

蹇贤福副教授,50岁;

王育民讲师,41岁;

张树生讲师,40岁;

赵炎讲师,30岁;

……

在俞午龙的追悼会上,巨型机工程总指挥、总设计师慈云桂痛心疾首:“将来我去见了马克思,都可以在地下再组建起一支巨型机攻关队伍。”

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同志们,一定要多保重啊,大家一定要记住,巨型机需要你们,国家和军队现代化需要大家,大家都健健康康的,我们的巨型机才有希望!现代化才有希望!”

此后,研究所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科研人员的保健问题。会上,慈云桂严肃要求各研究室领导:“以后任务再紧,条件再艰苦,也要安排科研人员的体育锻炼和娱乐休息时间,确保大家劳逸结合,科研任务我要!大家的健康我也要!”

慈云桂和战友们的顽强拼搏、悲壮牺牲,终于踏平了通向巨型机技术高峰道路上的重重险阻。1983年10月,他们研制的巨型机顺利通过国家鉴定:

计算速度,超过每秒1亿次;

6年时间,整整提前了一年!

张爱萍将军闻讯,欣然为它命名“银河Ⅰ”,并题诗一首:

亿万星辰会银河,

世人难知有几多。

神机妙算巧安排,

笑问繁星任高歌。

秉性刚直的总设计师慈云桂,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幸福的泪水夺眶而出,当晚夜深人静时,也写了一首《七律》和一首《浪淘沙》:七律

银河疑是九天来,妙算神机费剪裁。

跃马横刀多壮士,披星戴月育雄才。

精雕岂为人赞誉,细刻缘求玉琢材。

极目远穷千里外,琼楼更上不徘徊。浪淘沙

喜讯几回传,笑语欢颜!披荆斩棘勇当先。骇浪惊涛风雨急!事事年年。捷报又翩翩,银河显现,人间碧落地联天。妙算神机今已在,亿境千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