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2 15:54:23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

第1章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一、希腊哲学的非宗教精神

1希腊神话世界观的特征(1)自然力和社会活动的人格化

希腊神话表达的是自然神的多神崇拜观念,把自然的运行和人的命运全部归之于神的主宰。(2)神人同形同性

①奥林匹斯诸神与凡人有着相同的体态相貌、七情六欲。

②神以及神与人共同生下的英雄具有人的一切恶行,行为受灼热而不可遏制的感情与意志的支配。

③神随心所欲地支配着自然,诸神争斗的结局决定了社会进程和人的命运;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都没有自身的秩序和规则,在世界中起决定作用的只是神的情欲和意志。(3)迷狂的宗教精神

希腊神话对神和英雄的激情和意志的无度的推崇,激发出迷狂亢进的宗教追求。代表:崇拜酒神的奥尔弗斯教派。(4)生成演化的世界图式

希腊神话的世界生成图式对后来的希腊哲学的宇宙生成论发生直接的影响;但是,这种图式以神人同形同性观念为基础,用人类的生殖力比拟自然的生成,它只是安排了自然物的时间次序,并没有表达自然界的内在联系、活动秩序和变化原因。

2希腊哲学的背景和环境(1)外来文化和自身积累的经验技术相结合,孕育出新思想的萌芽。(2)在从事海外殖民和贸易的航海活动中,人们开始发现自然现象的规律性。人们开始有了变化的观念,有了秩序和原因的观念,并且认识到,秩序和原因就在运动变化的事物之中。

3自然哲学的基本观念(1)“自然”

意义接近于现代西文中的“本性”(nature),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亚里士多德明确把自然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原”。(2)“本原”

本义是“太初”。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即“基质”或“原则”。(3)“宇宙”

①含义

一是指天地之间一切事物的总和,更重要的是指这些事物的秩序。

②“本原”和“宇宙”的联系

宇宙是本原(最初状态)分化演变的产物,本原(基质或原则)是在宇宙内部起作用、并赋予宇宙万物特定的秩序的原因。(4)神

认为自然是非人格的本原。虽然有时自然被等同为神,但这不是神话里与人同形同性的神,而是统摄世界的最高抽象原则。并且,作为本原的自然是运动变化的自因,就是说,世界依其本性而变化,并不受外在的神的任意支配。

二、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

1诧异与思辨

哲学家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为智慧的思辨活动,不服从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学问。哲学的思辨最初表现为“诧异”,诧异就是好奇心。最早的哲学家出于好奇心对眼前的一些现象感到诧异,然后一点点推进,提出关于宇宙起源和万物本原的哲学问题。

2希腊哲学思辨的特点(1)静观

希腊哲学家习惯于用不变的原则统摄运动变化的世界,万事万物都被归结为静止的、永恒的存在。希腊哲学的这种静观特征并不是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毋宁说,它反映的是超越现实的理想。(2)辩证

希腊哲学的基本范畴,如一和多、静和动、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永恒和变化、存在和生成、原因和结果、纯粹和杂多、理智和感觉、形式和质料,等等,都是对子。对子就是矛盾,解决矛盾的途径是辩证法。辩证法的原意是指对话,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提倡,后来亚里士多德把它发展为辩证推理。希腊哲学的理性特征是二元对立与一元中心的统一。(3)演绎

①希腊哲学的样板是欧几里德几何学。演绎逻辑是几何公理体系的形式化。希腊哲学中的论证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各种形式的论证都是逻辑推理。

②三段论演绎是希腊哲学论辩的主要形式,这一形式有时是明显、严格的,有时是暗含、模糊的。(4)理智“理智”是希腊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理智”即希腊文的“奴斯”(nous),又译作“心灵”(Mind)。希腊哲学家认为,理智是无形的、纯粹的实体,它推动万物而不被任何事物所推动,弥漫于世界而能保持自身的统一。(5)实践

①含义

a.“实用”的意思。

b.是指宗教的、道德的、政治的活动。

②希腊哲学实践精神的表现

a.希腊哲学家把追求智慧的思辨作为神圣的活动,它使人获得神的知识,使人接近神。

b.哲学的实践精神还表现为理性伦理学。除犬儒派和昔兰尼派等少数人外,希腊哲学家都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理性,按照自然生活就是服从理性,意志和欲望应当服从理智,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美德的规定性来自理性。

c.对城邦政治和罗马大一统政治有总要作用。自从苏格拉底发出哲学家要关心人事的号召以后,哲学家无不以改善公众事务为己任。

d.希腊哲学的政治功利性并不是第一位的。实践是思辨的结果和效用,它的确切含义是实践理性,个人实践又是公众实践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哲学的政治功用只是个人思辨的间接结果和效用。

第2章 早期自然哲学

一、伊奥尼亚派

1水本原说(1)代表人物

泰利斯(Thales,鼎盛时间约在公元前585/584年),希腊“七贤”之一,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2)观点

第一个提出了“什么是世界本原”这个有意义的哲学问题。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并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3)原因

①他用经验证据说明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

②与远古推崇水的神话和习俗有关。

2无定说(1)代表人物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时间约在公元前570年),据说他绘出第一张地图,制造了第一个天球仪和计时器。(2)观点

①认为“在火、气、水、土之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生成万物。”生成万物的本原被称作“无定”。

②把“无定”分化为万物的过程当作生成,把与之相反的万物归复于“无定”的过程当作消亡,生成与消亡共同构成世界的运动。

③认为一些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消亡,提出“补偿原则”,第一次明确地表达出运动必然性和原因的观念。

3气本原说(1)代表人物

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鼎盛时间约在公元前546/545年)(2)观点

①提出气是本原,认为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

②认为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气稀疏为火,浓聚则依次为云、水、土、石。冷和热的性质依浓聚和稀疏的程度逐渐上升。

这种生成观是典型的转化生成观,与阿那克西曼德的分离生成观形成鲜明对照。

4火本原说(1)代表人物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鼎盛时间约为公元前504~前501年),著有《论自然》一书,现有残篇留存。从这些残篇来看,他以箴言表达思想观点,大有先知的风格。现存残篇基本保留了他的宇宙观、自然观和伦理观。(2)观点

认为“世界秩序(一切皆相同的东西)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3)火本原说包含两个方面:

①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它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世界的原初状态是火,火转化为万物,万物又转化为火。

②内在的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生成或归复),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

外在的本原可生可灭,变动不居;内在的本原是不变的同一原则,在各种形态(包括不是火的形态)的事物之中起作用。

5逻各斯学说(1)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2)逻各斯的含义

内在的本原。原意是“话语”,赫拉克利特用它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并且认为正确的道理表达了真实的原则。

①就逻各斯是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它可被理解为“理性”“理由”等;

②就逻各斯是世界的本原而言,它又可被理解为“原则”“规律”“道”等。(3)逻各斯与火

赫拉克利特并没有把逻各斯看做与火不同的本原,逻各斯与火是同一本原的内、外两个方面。他在一些格言里阐述了逻各斯的学说:

①逻各斯即“世界秩序”,表现为“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

②火的运动,即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感的,但是,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

③逻各斯就是因火的不足和多余而造成事物之间转化的原则。

a.“世界的构成是不足,焚烧则是多余”。

b.“火在升腾中判决和处罚万物。”“判决和处罚”暗示着万物要偿还它们生成时对火的损害之意。

6生成辩证法(1)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2)含义

按照逻各斯的原则,一切事物都像火那样变动不居,处于永恒的生成变化状态。“生成”的意思是“变成某物”。生成中的事物之间有以下这样的关系:

①转化的关系

事物无时无刻不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只是我们感觉不到这种变化。当我们肯定一事物是如此这般时,它已变化成另外一个事物。

②和谐的关系

对立的状态或相反的性质共存,产生出和谐。

③同一的关系

对立面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

④相对的关系

对事物某一方面的取舍有不同的标准,事物的性质因评判标准的不同而不同。

生成中事物的转化、和谐、同一和相对的关系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的一般表达形式是:“A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

二、毕达哥拉斯派

1代表人物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鼎盛时间约在公元前532/531年),是第一个使用“哲学”这个词并称自已是哲学家的人。

2观点(1)灵魂观

①来自奥尔弗斯教派的灵魂转世说。根据这种古老的灵魂观,一切生物都有共同的灵魂,灵魂是不朽的,可由一个身体转移到另一个身体,重复过去的生活;为了不失去灵魂,或死后重新获得灵魂,人需要净化自己的灵魂。

②“灵魂是一种和谐”

a.净化灵魂的手段是音乐和哲学,因为音乐是和谐的音调,哲学是对事物间和谐关系的思索。

b.不论是音乐的和谐,还是事物之间的和谐,都是一种数的规定性。

c.哲学首要的对象是数。(2)数本原说

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理由主要有二:

①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

②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一切事物的形状都具有几何结构,几何结构则与数字相对应:1是点,2是线,3是面,4是体。世界生成过程是由点产生出线,由线产生出面,由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可感形体,产生出水、火、气、土四种元素。

三、爱利亚派

这一派别的中心思想是:世界本原是不变的一。

1理神论(1)代表人物

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鼎盛时间约在公元前540年),是最早的哲学家之一,对神人同形同性论的批判动摇了神话世界观的基础。(2)观点

①作为世界主宰的神必须是绝对的。

神不会因人、因地、因时而异,而凌驾于不同人种的特殊性与相对性之上。这样的神才有全人类都承认的普遍性。

②神的绝对性和普遍性也是神的唯一性。

③唯一的神不仅没有人的形体,而且没有任何形体,“神是全视、全知、全闻的”。“神毫不费力地以他的心思摆布着一切。”

④神的力量是无形的思想,不随着世间事物的变动而变动,“神永远保持在同一个地方,根本不动,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在那里动来动去对他是不相宜的”。

克塞诺芬尼所说的神是唯一的、不变的本原,这是在“原则”的意义上所说的本原,“神”只是世界最高原则的代名词。

2“是者”意义的辨析(1)代表人物

巴门尼德(Parmenides,鼎盛时间约在公元前500年),他是爱利亚派的实际创始者和主要代表者,他的著作残篇是希腊哲学的经典之一。(2)观点

巴门尼德把“是者”作为真理的对象。“是者”是代替克塞诺芬尼的“神”的概念;虽然两者都表示“不变的一”,但“是者”概念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思辨性,更适用于理性论辩。

①“真理”和“意见”

区分“真理”和“意见”两种认识对象以及相对应的两种认识能力。

a.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意见的对象“不真实可靠”。

b.真理之路则用理智来进行辩论;真理之路通往“圆满的”“不动摇的中心”。

②“是者”普遍性的阐释

巴门尼德通过对“是”的意义的分析,说明了逻辑判断必须表达思想、指示存在的哲学道理,批判了事物既是又不是的观点。

a.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这是确信的途径,与真理同行。“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相当于后来建立的形式逻辑的同一律(A=A),而“是者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是”违反了矛盾律(A≠~A)。

b.“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思想内容需要由“是”来表述,思想对象即“是者”,思想的内容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

③“是者”的性质

巴门尼德又通过思辨规定了是者的性质,这些性质包括:

a.不生不灭

第一,不生的论证

假设是者是被生成出来的,那么,或者是者生成是者,或者非是者生成是者。如果在是者被生成之前就已经有了是者,那么是者已是不待生成了;“是者生成是者”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非是者生成是者”也是不可能的,因为非是者什么都不是,不能生成任何东西。所以是者不是被生成的。

第二,不灭的论证“是者既不是过去又不是将来,因为它全部是现在。”如果它是过去,那么它现在不复是;如果它是将来,那么它尚有待是;在这两种情况下,它都什么也不是;是者只能是现在,并且永远保持着同样状态;过去不曾有、将来也不会有与是者不同的状态,即非存在的状态,就是说,是者是不灭的。

b.连续性

是者是“连续的一”,这是指时间和空间中的连续性。“是者的东西不可分割,它是完全相同的是者;它也不会或多或少,这将阻碍它的联结,它充满着全部的是者,因而是整个连续的”;“存在的各个部分都是完全相同的,不能在某一位置上大一点或小一点。”

c.完满性

当巴门尼德说是者是一,其意义包括两个方面:连续的一和整体的一;当他说是者是不变的时,其意义也包括两个方面:不生不灭和静止不动。总的来说,是者是不动的一。按照希腊人的观念,杂多是不完满的,变化也是不完满的,只有不动的一才是完满的。(3)意义

巴门尼德所说的“是者”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但它不足抽象的原则,而是时间和空间中的实在,并且有固定的形体,是滚圆的球体。他和其他自然哲学家一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处于时窄之中的对象,既不是超时空的本质,也不是无形状的精神。区别只是在于,他以前哲学家所说的本原具有感性直观可把握的形体和性质,如可感的物理性质以及可用数字符号和图形象征的数学性质;而巴门尼德则说明,本原的意义和性质只能是理性思辨和逻辑论辩所把握的“是者”。他的思辨和论辩达到了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水平。“是者”后来超出自然哲学,成为形而上学的中心范畴。

3芝诺悖论(1)代表人物:芝诺(Zenon,鼎盛期约在公元前468年)(2)观点

针对伊奥尼亚派的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即芝诺悖论:

①“二分法”

运动着的事物在达到目的地之前,先要完成全程的1/2;在达到1/2处之前,又要完成它的1/2,如此分割,乃至无穷,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

②“阿基里和乌龟赛跑”

设想奥林匹克赛跑冠军阿基里和乌龟赛跑,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程;当阿基里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再向前爬了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阿基里永远也赶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③“飞矢不动”

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是静止不动的;就是说,它停驻在这段路程的各个不同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至另一个位置。

④“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的悖论

图2-1 “一倍时间等于一半时间”的悖论图示

设B,C两系列运动速度相同,A,B,C三系列的每一部分大小相同;那么,B到达A的时间与C到达A的时间相等,但B系列的运4411动时间是C系列运动时间的一半(因为相对于A只移动了两格),或者说,C系列的运动时间比B系列运动时间多一倍(因为相对于B移动了四格)。两者应该相等却有差别,故有“一倍时间等于一半时间”的悖论。(3)意义

芝诺继承了思辨的风格,首次运用悖论方法进行诘难。这些悖论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运动观念中提出连续和间断、无限和有限、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一和多、不变和变之间关系的讨论。正因为芝诺悖论涉及到上述运动学、认识论、数学和逻辑学问题,它在历史上引起长久的思索,至今仍保持着理论上的魅力。

四、元素派

亚里士多德使用“元素”概念对早期自然哲学的一派理论做出概括,这一派哲学家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组成事物的不可分割的物理单元。

1四根说(1)代表人物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95~前435年),著有哲学诗《论自然》《净化论》。亚里士多德推他为“修辞学的创始人”。著有《医书》,他的哲学著作也包含着对生命现象较详细的论述。(2)观点

①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四根自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它们之间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爱”和“恨”。他的学说通常被称作“四根说”,但实际上,他认为本原在数量上是六个。

②在运动中四根不生不灭,提出“双重道理”:

a.“它们(指根)有时从多中生一,有时从一中生多。”“从一中生多”和“从多中生一”分别代表着可感事物的朽灭和生成。但是,根却保持着个体存在和同样的数目,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既不扩大也不缩小。

b.从一到多和从多到一的运动是无休止的循环,世间万物的变迁也永无止境。

③“爱”和“恨”“爱”和“恨”被赋予道德和审美价值,被冠以道德和审美情感的名称。亚里士多德说,恩培多克勒首次提出以善和恶为本原。

④“同类相知”原则

人和外部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本原,当构成人的根和构成事物的同类的根相触时(“流射”),人体感官就会产生感觉。“流射说”第一次试图把感觉的性质归结为事物的物理性质,把感觉的运动归结为感官的生理结构。

⑤思想和无知的区别

思想是清晰的感觉,如果组成事物的各类元素顺利通过感官里相应的通道,人们便获得全面的、清晰的感觉,即思想;无知是“不同造成的不同”,意思是,如果用感官把握不同类的对象,就根本产生不出与感觉相同的认识内容。

2种子说(1)代表人物

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约公元前500~前428年),是第一个把哲学引入雅典的人,只写过一部著作,书名不详,第一部分题目为《论自然》。(2)观点

①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

a.在数量上无限多;

b.在体积上非常细微;

c.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

②设定了能动性的本原——心灵。这是第一个用来表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的概念。“心灵”有两个特征:

a.外在独立性:心灵是在事物之外对事物起作用的能动力量;

b.无形的精神特征:心灵不具有可感性质。

总之,心灵是弥漫于世界之中,甚至超越世界之外的精神。当然,这些意义并不否认灵魂,特别是人的灵魂可以成为心灵的一个类别,只不过这一类心灵被置于事物之中。

③“异类相知”“异类相知”:认识是由事物的相反性质所造成的相反活动。

a.认识包含着感觉和思想的对立,思想可以做出与感觉相反的判断。

b.可感性质包含着性质对立的不同种类的种子,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那一类种子决定了这一可感性质,但可感事物中还包含着少量由其他类种子构成的感觉不到的性质,正是这些感觉不到的性质使得那个可感事物的性质被感觉。

五、原子论

1代表人物

留基波、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鼎盛时间约在公元前435年)

2观点(1)原子和虚空

①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a.“原子”:充实的最小微粒。“充实”是解释万物存在的原则。

b.“虚空”:与“充实”相反。“虚空”是解释事物的众多和运动可能性的原则。

②分三个步骤进行论证:

a.以可感的事实为标准,肯定存在的东西是众多、变动的。既然存在的东西是充实,由此可以推导出充实是可以分割的。因为只有分割,才会产生出众多的充实东西;只有在众多的充实东西之间留有空隙,才会发生从一个过渡到另一个的运动和变化。

b.讨论了分割充实所需要的条件,这就是虚空。如果没有虚空,则充实的东西之间没有间隙;如果没有间隙,则充实的东西不会彼此分开而成为众多的东西;同样,如果没有间隙,则充实的东西不会移动。

c.确定了充实的最小单元。可分割的充实物体必然是由不可分的充实物体组成的,这种不可分割的充实就是原子。它既有本原不生不灭的性质,又符合感觉到的生灭变化的事实。(2)原子的性质

①无数原子最初处于漩涡运动之中,世间万物因原子的结合而产生,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

②把原子的漩涡运动称作必然性,说“万物都根据必然性生成”。原子的运动是无序的,原子的无序运动只能是偶然原因。

③灵魂和心灵实际上是精细的球形原子,灵魂是一种火或热的东西。

④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在性质上没有差别,是相同的,仅在形状、体积和位置排列上有差异。原子的形状是充实东西的体积大小,位置是原子在虚空里占据的位置,次序是原子在虚空里的排列。(3)流射与约定

①流射说

感觉是可感对象中的影像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影像”是由原子构成的事物的轮廓,“印象”则是这些原子在眼睛里压下的印记。

②约定论

感觉与事物的真相并不一致。感觉“不是按照真理,而是按照意见显现的”。“约定”是人为造就,并非依事物本性生成。对感觉的约定论解释否认感觉符合事物的本性,这似乎与把感觉的原因归结为原子运动的影像论相互矛盾。(4)感觉和理智

①有两种认识,一种通过感觉,一种通过理智。肯定理智判断真理的可信性;否认感觉有分辨真实东西的无误性。

②感觉的原因是外部事物刺激和身体反应的混合,不能在没有身体反应的条件下如实地把握事物,不能达到绝对无误性。但是,这不等于说感觉是虚假的,感觉仍不失为判断可感事物的标准,理智只是在“不能看到更小的,不能再听、嗅、尝,或通过触觉”时才起作用。

③理智认识关于原子和虚空的真理,感觉把握可感事物的印象。印象虽然不是真理,但真理却不能违反印象。

第3章 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

一、智者运动概述

1智者(1)智者的含义“智者”原义:“有智慧的人”(sophist)。“智者”:专门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公元前5世纪后期)。(2)智者运动原因

①为适应人们对社会时尚的追求。

②为适应希腊尤其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需要。高超的论辩和演说能力是在民主政治的竞争中成功的条件。

2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

智者生活在氏族社会转变为城邦的社会变革的时代,他们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提出挑战。怀疑主义是他们进行诘难和批判的工具,相对主义则是怀疑的依据和结论。他们认为,一切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没有不变的真理,一切都可以怀疑,一切被人们奉为规矩的常理都能在论辩中被推翻。

3自然说和约定说之争(1)自然说

①观点

自然说坚持自然哲学中的本原观念,特指人类本性。认为人应按照自己本性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应受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

②代表人物

a.斯拉西马库,认为法律是“弱者,即大多数人”约定而成的,法律是大多数弱者限制少数强者本性的枷锁,它禁止一个人通过强力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然而,出自本性的真理却是:强者应该拥有比弱者更多的东西。强者打击人,弱者遭受打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是“强权就是公理”的最早表达。

b.希庇阿斯,认为人在本性上没有高低、贵贱、强弱之分。(2)约定说

①观点

约定说坚持非自然的社会属性。强调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物的区分,主张用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

②代表人物

a.普罗泰戈拉,著有《事物的本原》,用约定说观点解释了国家的起源,代表了民主派的政治观点。柏拉图对他的观点理解为:人为了生存而在共同认可的道德原则之下组成国家,这些原则是人为的,需要通过人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通过传授和学习的过程,才能得以维持和延续。

b.克里底亚,著有《西叙福斯》,解释社会约定的过程:最初人生活在无序的野蛮状态,为了向恶人报复,人制定了法律,让正义统治,使暴力屈服。但法律不能阻止人们私下作恶,因此一些更聪明、赋有良好理智的人发明了对神的崇拜,用恐惧和神圣原则阻止人们邪恶的行为和思想。表达了对人为约定的蔑视。(3)总结

自然说和约定说虽然彼此对立,但它们又都与传统的氏族势力相对立。自然说所要摆脱的约定主要针对落后的习俗,约定说所要约束的本性主要指蒙昧的本能。除此之外,自然说和约定说并无特定的政治归属。

4智者的功过(1)积极意义

智者对传统观念的批判的范围和影响比早期自然哲学家对神话世界观的批判更加广泛。智者把对神话世界观的批判引向社会政治领域,把哲学的主题由原初的“自然”转向人事。智者的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具有批判传统的积极意义。(2)消极影响

这种思想倾向对以往哲学成果具有破坏作用,对哲学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否认确定的或唯一的真理标准,智者或者片面夸大感觉的相对性和主观性,把知识归结为因人而异的感觉;或者以自然哲学各派学说的分歧为口实,否认理智的思辨可以达到共同的知识。总之,在智者看来,无论感觉或理智都不能告诉人们确定的真理。

二、智者代表人物

1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前421年)

据柏拉图说,他是第一个自称智者的人。(1)著作《论神》《论真理》《矛盾法》(2)观点

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①人们经常引用它来表述各种不同的思想。如果“人”被理解为人类,那么这句话表达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如果“人”被理解为个人,那么这句话表达的是唯我主义的观点。

②对于“尺度”亦可做不同理解:按照自己的欲望,或者依据自己的认识来衡量万物。如果是后者,那么,可以理解为:用感觉,或者用理智来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的。

③苏格拉底把“人是万物的尺度”理解为“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那就是一种感觉主义的真理观。

④柏拉图转述普罗泰戈拉的话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事物是或不是什么的尺度,世界中的一切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同于另一个人,正因为对一个人来说向他显现的东西不同于向另一个人显现的东西。”(3)分析

按照这种理解,相对主义把知识归结为感觉,并把感觉等同为个人的感觉。既然每个人都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事物,既然人们的感觉各不相同,那么,他们必不能就事物的存在和性质做出不变的共同判断。再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和标准,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衡量这些不同认识的优劣是非。

2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0~前370年)(1)著作《论非存在,或论自然》(2)观点

提出了三个命题:

①无物存在;

②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

③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三、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年)

苏格拉底以他的实践和人格为后世哲学家树立了不朽的榜样。他没有任何著作,他的思想在与别人的对话中表达。色诺芬尼在《家政篇》《辩护辞》《宴会集》和《回忆录》四本书中记录了苏格拉底的言行。柏拉图的《申辩篇》《克力同篇》《尤息弗罗篇》《拉刻斯篇》和《菲多篇》记录了苏格拉底在审判和狱中的对话。

1认识你自己(1)命题提出与智者思潮的关系

①苏格拉底思想并没有完全摆脱智者思潮的影响。

他主张哲学研究由自然转向人事的主要理由还是实用的考虑。他把公众利益作为哲学的目标,放弃了对自然奥秘的思辨。因此,他的思想始终局限在道德实践领域,他习惯于社会交往的实际行动,没有提出世界观和伦理学的完整理论。

②苏格拉底的批判达到了智者思想所不能及的深度。

他在自然哲学内部挖掘出摆脱自然哲学困境的原则,这就是以心灵为本原的原则。他赞扬阿那克萨戈拉发现了这一原则,同时批评他未能将这一原则贯彻到底。(2)命题的含义

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为使灵魂不致盲目,必须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3)命题的意义

①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人;

②重新激发了对真理的追求。

2德性就是知识(1)命题的含义

①德性是内在于心灵的原则。是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德性等同于知识。

②“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性的知识。

③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件事,这恰恰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好处(善),他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相反,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之下做出的。(2)命题的意义

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

3苏格拉底方法(1)无知的态度

①实施苏格拉底对话的关键环节,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学习者,这样便能使苏格拉底在对话中只提出问题,却不回答这些问题,把学习变成不断探索新知识的主动过程。

②无知是真诚的态度,承认自己无知的态度使对话者双方处于同等的地位。苏格拉底的对话不是教师的训导,更不是智者的炫耀。他既不先预定一个原则,然后自圆其说地为之辩护;也不先想出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地把对方引向这个答案。(2)“助产术”

①苏格拉底在对话时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她自己并不生育;

②对话者对自己既有成见的否定好比是临产前的阵痛,这是每一个获得真理的人必经的途径;

③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3)意义

①让对话者自己发现真理的结果,这反映了希腊人真理观的一个特点。

②每个人的灵魂都蕴涵着真理,但人们未加考察便加以接受的偏见和谬误蒙蔽了已有的真理。反诘的作用在于清除蒙蔽,但不制造真理。蒙蔽一旦被清除,真理便会显露在心灵之中。

第4章 柏拉图哲学

一、生平和著作

1生平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生于雅典贵族家庭,20岁时成为苏格拉底的弟子,在雅典创立的学园,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

2著作概要

我们按柏拉图思想发展顺序,把他的对话分别归于四个时期:(1)苏格拉底时期:对话表达苏格拉底观点,讨论德性的定义,但多无结果。(2)过渡时期:对话表达了柏拉图观点的酝酿。(3)成熟期:对话表达了柏拉图的理念论——《理想国》。(4)晚期:柏拉图在这些对话里发展了他的理念论和政治学说——《巴门尼德篇》。

3柏拉图和苏格拉底(1)柏拉图对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

柏拉图的思想是对以前的希腊哲学,包括早期自然哲学、智者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苏格拉底的原则和方法,所做的创造性综合。从苏格拉底那里,他学到了从研究心灵入手来认识外部世界的基本原则,学到了反对智者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诡辩的基本立场,也学到了以普遍定义为认识目标的对话方法。(2)柏拉图对苏格拉底思想的发展

苏格拉底提出在心灵中寻找规定外部世界的内在原则,但没有明确地规定心灵所能认识的原则、定义和真理是什么。柏拉图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为他的方法论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他的理念论不但确定了心灵的内在原则、定义和真理是什么,而且解释了为什么如此的原因。(3)柏拉图基本观点

理念型相是独立于可感事物的存在,否则就不会有确定的知识;灵魂属于永恒的理念序列,否则它就不可能预先具有潜在的、有待揭示的知识。因此,他在个别的、可感的事物之外设定了一个普遍的、可知的理念领域。他主张理念型相与个体相分离,乃是出于发展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使之完满化的需要。他的理念论综合了本原论和认识论、灵魂观和伦理观以及社会政治学说,是希腊哲学第一个完整的、成熟的理论体系。

二、两个领域的区分

1分离学说的论证“分离学说”是柏拉图主义的要义,它肯定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1)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推理

如果不同的能力在本性上与不同的对象相联系,并且意见和知识是彼此不同的能力,那就应该说,知识的对象无法等同于意见的对象。

①大前提:不同的认识能力与不同的认识对象相对应;

②小前提:意见和知识是不同的认识能力;

③结论:意见的对象和知识的对象是不同的。(2)总结

从哲学史上看,柏拉图的区分调和了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矛盾。柏拉图得出的结论意思是,可感领域不是真正的是者,但也不完全是非是者;真正的是者是知识的确定对象,属于理智的领域。可感的与理智的是两个分离的领域。

2“四线段”的比喻

柏拉图用“四线段”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认识、两个领域的区分。(1)“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比例分割,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比例表示它们相对的清晰和模糊的程度。”

图4-1 “四线段”比喻之两种认识(2)世界和认识的等级图式

图4-2 “四线段”比喻之两个领域(3)柏拉图对四线段代表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解释,深化了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

①幻想

幻想是个人的想象和印象。它们因人而异,一个可感对象向一个人的显现可能不同于向另一个人的显现,人们通过幻想只能认识事物向他自己的显现,即影像。

②信念

a.信念是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柏拉图承认信念是真判断,但仍把它排除在知识之外,原因在于,与信念相对应的可感事物是个别的、变化的,不能确定地说它们“是”什么,只能说它们“既是又不是”什么。

b.在《蒂迈欧篇》中,柏拉图把物理学(或自然哲学)归于信念。信念是对日常生活有用的经验,但缺乏知识必须具备的确定性。

③数学

数学是低级的知识,“介乎意见和理智之间”。数学的中介作用表现在:

a.数学研究的数量和形状虽然是普遍的、不变的性质和关系,但却往往借助可感的图形和事物来说明不可感的数的规定性,心灵利用这些肖像,才能认识数的型相。

b.数学方法的特点是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推理的最高前提是这样一些公理和定义,它们想当然地被当作自明的原则,但却具有假设的性质。

他在这一时期所论述的数学中介作用为后期的“数学型相论”埋下伏笔。

④理性知识

理性知识是纯粹的知识,哲学就是这种知识。

a.哲学的方法是辩证法,它和数学的推理不同,不是从假设下降到结沦,而是由假设上升到原则。辩证法以假设的定义为出发点,在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过程中,逐步剔除和修正定义中的假设成分,从一个定义过渡到另一个定义,最后达到最完善、最确定的定义。

b.哲学纯理智的思辨也摒除了数学尚保留的感性色彩。辩证法所运作的定义,包括被暂时利用的假说,都与被称作“理念”的理智对象相对应。理智最终认识的本原就是统摄一切的原则——善。

3太阳的比喻(1)太阳比喻的两个方面

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外在化为世界本原,用太阳比喻善,从两方面进行比较:

①认识能力方面

太阳是肉眼视觉的源泉,善则是“心灵的眼睛”认识的源泉。善为理智提供活动的动力,促使理智朝向、并把握与之相适应的对象。

②认识对象方面

太阳是可感事物生长的源泉,使可感对象显现出来;同样,善决定可知对象的所是,使之向心灵显示。(2)善是否是一个理念

①就善与理智的关系而言,善是一个理念,并且是最高的理念,正如太阳是肉眼可见的一个事物一样,但就善与整个可知领域的关系而言,善是安排、规定这一领域的秩序的外在原则和原因;正如太太阳高悬于可感领域之上,照耀着、培育着可感事物一样。

②柏拉图强调,善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不能反过来用知识和真理来规定善。善不囿于某一个存在和本质,但却统摄着所有的存在和本质。理智知道善的方式也不同于它知道理念的方式。

4洞穴的比喻(1)柏拉图以“洞穴”比喻说明了他的学说的现实意义。洞穴的环境可用下图表示:

图4-3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2)内容

洞内和洞外分别比喻两个领域:洞内的影像和雕像分别相当于“四线段”比喻中的形象和自然物(活物),被锁住的囚徒的观看是幻想,自由的囚徒在洞内的观看是信念。洞内的火相当于“太阳”比喻中的太阳,洞外的太阳相当于“太阳”比喻中的善,洞外的自由人看见的是理念,他的观看是知识,获得知识的渐进过程相当于借助“阴影”和“映象”的数学推理,以及逐步上升的辩证法,最后认识到最高原则和万物本原是善。(3)引申意义

①柏拉图借解放囚徒失败的故事比喻苏格拉底的悲剧。

②哲学家的兴趣在可知的理念,最高的目标是追求善;除此之外,他们没有世俗的兴趣和利益,包括参与政治的兴趣。

③哲学家的命运只能是放弃个人思辨的幸福而为公众谋幸福,哲学家为公众谋幸福的途径是启蒙教育。柏拉图提出“哲学家王”的主张并不是因为当王符合哲学家的兴趣、利益和目标,而是因为哲学家当王符合国家与公众的利益。

三、理念论

1理念的含义(1)源于“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可译为“理念”(相当于英文Idea)或“型相”(相当于英文Form)。(2)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有两种意思:

①“理念”的译法强调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

②“型相”的译法强调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

采用“理念”或“理念或型相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主张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这是柏拉图学说的一个鲜明特点。

2分有和摹仿

柏拉图在区分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同时,用“分有”说明个别事物与型相之间的隶属关系,用“摹仿”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1)“分有”说

①“分有”说的基本思想“分有”原表示“具有一部分”之义。柏拉图认为,事物的类别是型相,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这个型相的一部分。理念型相是可感事物的原因,因为可感事物分有了理念型相,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与被分有的理念型相相似,但不可能达到等同的程度。

②“分有”说的困难

a.“分有”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b.“分有”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c.“分有”不是被思想所把握的概念与概念的关系;

d.“分有”不等于个体之间的相似关系;

e.“分有”不是认识者与认识对象之间的“摹仿”关系。(2)“摹仿”说

①含义

人的意见只是对理念型相的摹仿,按照意见制造的人工产品则是摹仿的摹仿。可感世界被说成是造物主摹仿理念世界的原型而创造出来的。

②四重区分

神圣的原型、神圣的摹仿物、人工的原型、人工的摹仿物。

神圣的摹仿物就是人工的原型,这样,柏拉图便可以证明:人的意见只是对理念型相的摹仿,按照意见制造的人工产品则是摹仿的摹仿。

3通种论(1)通种类型“是者”“运动”与“静止”“相同”与“相异”。(2)内容

①“是者”不等于“存在”“非是者”不等于“非存在”。因为:

a.如果“是者”等于“存在”,那么就不能用“是”表述“非存在”;

b.如果“非是者”等于“非存在”,那么它也不能表述“存在”。

当我们说这个东西不存在时,“这个”已经是一个可指称的对象,已经“是一个东西”。如果可说出的东西都是存在,那么人们将不能有错误的表述。

②“是者”与“运动”和“静止”也是相通的。

因为我们既可以说运动是什么,静止是什么;也可以说:“是者在运动”“是者静止”。

③“相同”和“相异”也是同样普遍的型相,“是者”“运动”和“静止”都与“相同”和“相异”这对概念相通,但又不会与它们中的一个相等同。因为:

a.如果“运动”和“静止”是“相同”,那么就会造成“运动是运动”“静止是静止”的同义反复;

b.如果“运动”和“静止”是“相异”,那么就会造成“运动是静止”的矛盾;

c.如果“是者相同”,那么运动和静止也相同,因为它们都是是者;

d.如果“是者相异”,那么是者将不是自身,便不能说这个东西是什么。

④如果一个东西同时分有“相同”和“相异”,我们便可以说它既是又不是。“当我们说出‘非是者’时,我们并不指与是者相矛盾的东西,而是指相异的东西。”因此,“是者”与“非是者”相异而不矛盾。(3)意义

①柏拉图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打破了爱利亚派在“是者”和“非是者”“动”和“静”“一”和“多”之间设置的悖论,使这些基本哲学范畴融会贯通,为哲学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②“既是又不是”“既相同又相异”“既运动又静止”“既是一又是多”等说法,是可感事物性质的合理表达。

③通种之间的分有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概念之间相容与不相容的逻辑关系;并且,个体所分有的型相不是单独的,而是相互贯通的众多型相,从而避免了“老巴门尼德”提出的相似性的无穷倒退问题。

4两分法

区分和集合是辩证法的两条途径:集合是由低到高逐步上升的过程,区分是相反的由高到低的下降过程。区分的方法实际上是两分法。(1)两分法的程序

为了确定一个概念的定义,从包含它的最高概念开始,把它分成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撇开其中与所需定义无关的一个,把另一相关概念再分析为相互矛盾的两个概念……以此类推,逐步下降,直至所需定义出现为止。两分法的一个实例是柏拉图对“政治家”的定义。

图4-4 两分法示例(2)对两分法的批评

亚里士多德把两分法看作一系列选言推理,批评其犯了偷用结论的错误。批评两分法不能发现某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属差)。(3)两分法的意义

柏拉图使用两分法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找出事物的本质。两分法具有维护分有说的作用,它通过从上向下的分析,接近了个体,从而提供了联结普遍型相和可感个体的纽带。型相因其普遍性而与个别事物相分离,因其特殊性而与个别事物相接近。

四、灵魂学说

灵魂与肉体的区分是两个领域区分的延伸:可见的人是人的形体,不可见的人则是寓存于人的形体之中的“内在的人”。柏拉图把人的本性归结为灵魂,在他看来,人不是灵魂与身体的复合,而是利用身体达到一定目的之灵魂。另一方面,他也看到身体对灵魂的反作用,这种作用或者有益于、或者有害于灵魂。

1灵魂的三重区分(1)《理想国》首次对灵魂做出理性、激情和欲望的三重区分,柏拉图称它们为灵魂的三个部分:

①理性控制着思想活动,理性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是人的灵魂的最高原则,它是不朽的,与神圣的理念相通。

②激情控制着合乎理性的情感,激情高于欲望,人的激情是理性的天然同盟。

③欲望支配着肉体趋乐避苦的倾向,欲望专指肉体欲望。

a.理性的欲望被称作爱欲(erros),这是对善和真理的欲求。

b.肉体的欲望或服从理性而成为一种德性,或背离理性而造成邪恶。

柏拉图所说的灵魂和身体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灵魂内部理性和欲望的关系:当理性原则支配着灵魂时,灵魂正当地统摄着身体;反之,当欲望原则支配着灵魂时,身体反常地毁坏着灵魂。(2)把灵魂的各部分与各种德性相对应

理性存于头部,激情存于胸部,欲望存在于腹部。理性对应于智慧,激情对应于勇敢,欲望对应于节制。灵魂与德性的对应关系是政治等级关系的基础。

2灵魂回忆说(1)内容

①灵魂是一些不纯粹的理念,灵魂和身体的结合虽然是一种堕落,但具有某种必然性。

灵魂在未跌落之前,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灵魂在附着身体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或“污染”,它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到的东西。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因此,学习就是回忆。

②回忆是“死亡练习”。把灵魂的回忆等同于灵魂的净化。

原初的知识既然是灵魂在降落在肉体之前获得的,既然灵魂在肉体之中忘却了知识,那么,只有尽最地净化肉体的污染,才能尽可能地接近知识。最彻底的净化是灵魂与肉体的完全分离,这意味着个人生命的终结,灵魂重新回到对理念的观照,最高的智慧只有在死亡之后才能达到。(2)主要作用

①为苏格拉底方法提供了理念论的论证;

②回答了生活在可感世界的人何以能够认识理念的诘难;

③论证了灵魂不朽。

3“国家是大写的人”

柏拉图的社会观的基础是“自然说”,基调是知识精美主义。(1)认为社会起源于经济需要,一个人与另一些人合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活必需品。相互帮助和合作的人聚集而居,“并把聚集的居所称作城邦”。社会的原则首先是专业分工的原则。(2)在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家中,统治者(包括武士)除了国家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个人的利益。伴随着社会生活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依次产生出三个社会阶层:生产者、武士、政治统治者。

等级的区分是依照社会分工原则在不同禀赋的社会成员之中产生的自然区分,将某一等级利益凌驾于其他等级利益之上却是不公正的人为追求。(3)社会正义就是每一个人都只做适合他的本性的事情。统治者以智慧治理国家,武士以勇敢保卫国家,包括生产者在内的所有成员以节制协调彼此的行为。

4政治哲学(1)“哲学王”的主张“哲学王”作为知识和智慧的公共导师,承担教育和指导武士阶层的职责。“除非哲学家成为这个世界的王,或者我们现在称之为王和统治者的人真正成为哲学家,否则,国家的灾难,人类的灾难将没有尽头。”(2)五类城邦

柏拉图把现实中的城邦划分为五类,逐次堕落:君主制或贵族制、荣誉制、寡头制、民主制、僭主制。(3)雅典民主制三个致命缺点

①无节制的自由,社会无序混乱;

②实行大多数人统治的原则,不按照理性而按照意见决策,造成处死苏格拉底那样的不公正的审判;

③民主制必然导致僭主制。(4)依法治国

柏拉图在后期著作《法律篇》中,提出现实可行的“次好”的法制。柏拉图主张以法治国。但《法律篇》的基调是保守主义。

第5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一、生平和著作

1生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前322年)17岁去雅典学园,师从柏拉图二十年,公元前343年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公元前335年回到雅典建立吕克昂学园。人们通常把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学派称为逍遥派(peripatetic)。

2著作(1)著作共分五类:

①逻辑学著作《工具篇》,包括《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正位篇》《辩谬篇》六篇论文。

②形而上学著作《形而上学》,由不同时期的讲稿合成,因被安德罗尼科编排在物理学著作之后而得名。“形而上二学”(meta-physics)一词的希腊文意思是“物理学之后”,中文译名系据《周易·系辞》中“形而上者渭之道”一句意译而来。

③自然哲学著作《物理学》《论灵魂》《论天》《论生灭》《气象学》《动物史》《论动物的部分》《论动物的行进》《论动物的繁殖》《自然小著作》。

④伦理学著作《大伦理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尤苔谟伦理学》《政治学》和1891年才被发现的《城邦政制总汇》。

⑤美学著作《修辞学》和《诗学》。

3哲学体系(1)理论科学

理论科学又被分为第一哲学(即后人所谓的形而上学)、数学和物理学,以及作为理论科学导论和方法论的逻辑学。(2)实践科学

实践科学包括指导个人实践的伦理学和指导公共实践的政治学。(3)艺术

艺术是指包括制造工艺在内的一切技艺,亚里士多德专门研究了使用文字所创作的文学艺术。

二、物理学

1“自然”的概念(1)“自然”的含义

自然特指自然物的本性,即它们运动变化的原因和依照的原则。(2)“物理学”的含义

物理学即自然哲学,研究的是运动着的事物之中的形式和形态。(3)事物分为两类:

①依自身本性而存在。事物是自然物,包括动物、植物和气、水、火、土、以太等元素,自然物是“自身具有运动来源的事物”。

②依其他原因而存在。这主要指人工产品。

2三本原说(1)三本原

①形式

形式决定运动的事物所处的状态。

②缺乏

缺乏(privation)决定运动所朝向的状态;缺乏也是一种形式,即事物应该有、但尚未有的形式。一旦事物拥有它所缺乏的形式,它便完成了从一个形式向另一个形式的变化,即完成了一个运动过程。

③质料

质料是运动的载体,它在运动中保持不变。总的来说,一事物的运动就是在不变载体的基础上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变化。(2)现实与潜在

亚里士多德还把运动定义为“潜在的现实化”。潜在性相当于“缺乏”,是应该有、但尚未实现的形式。现实性则是事物已有的形式。从潜在到现实的转化也就是缺乏的形式转变为实际具有的形式。他强调:

①缺乏不但决定了运动的朝向,而且是朝着这一方向运动的潜能;事物内部就是实现自身目的的能力。

②潜在的现实化是暂时的,一个潜在的形式被实现后,另一个潜在的形式又出现,由此构成了运动的连续性。

③潜在的现实化是相对的,每一阶段的运动都不可能完全实现潜在因素。

④潜在又相当于不变的质料;载体是不能被现实化的潜在,因而它在运动全过程中保持不变。

3四因说(1)内容

①质料因

事物在运动中继续存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解释运动的载体。

②形式因

事物会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各有特定的形式,表述本质的定义。

③动力因

事物会开始或停止运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受到推动或作用,解释运动的推动者或作用者。

④目的因

事物运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都朝向各自的目的,解释运动朝向目标的理由。(2)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通常是一致的”

①形式因是事物的本质,而一个事物在运动中朝向的目的就是它所缺乏的形式,所应该有的本质;

②一事物只能接受与它本质相同的东西的作用。

因此,形式因、目的因和动力因都属于形式,或者说,统一于“形式”这一概念。(3)总结

①亚里士多德强调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是为了把“四因”最终归结为质料与形式的区分。

②认为形式因高于质料因,潜在与现实分别表现为质料与形式。

③运动的三本原也可以归结为质料与形式(缺乏也是一种形式)的区分,潜在与现实也分别表现为质料与形式。运动的本原、原因和本质就都可以用质料与形式的关系加以说明了。

4目的论(1)主张把自然看作有目的的活动。

①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自然能够像人那样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目的,更不认为自然必须满足人的目的。

②目的是事物实现自己本性的自然倾向。并且,这种倾向会因受到阻碍而中止,因而出现偏差。

③有目的之自然倾向受到阻碍也是自发性和偶然巧合的原因。(2)把“自发性”和“目的性”当作两个矛盾的概念使用,又把“必然性”和“目的性”当作两个相近的概念使用。认为自然在一种意义上是有目的之活动,在另一种意义上是有必然性的活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