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2 17:10:15

点击下载

作者:牛玉敏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方药

中医方药试读:

前言

很多人认为中医方药是一门很繁琐、很枯燥的学科,也不断地听到初学中医者或西学中者抱怨,中医方药的记忆难度太大,很多中药、方剂的功用太相似,难以清楚记忆。其实不然,记忆中医方药是非常有技巧性的,可以按照功用类似分类记忆,或按照方药归经记忆,或按照作用具体部位记忆。

要学好中医方药,用好中医方药,首先要了解中医方药的基本知识,应用各种技巧来记忆方药的基本功用,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将中医方药学好用好。本书以中药、方剂为主体,包括中医方药的历史轨迹、基本知识、具体介绍、常用特效方药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将繁琐的理论简单化,抽象理论形象化,用通俗的文字将中医方药的基础知识、具体功用表述出来,对常用中药、经典方剂进行表格式的总结,更方便查阅,对经典中药、经典方剂详细讲解,更方便掌握。

本书的亮点是对中药、方剂的归经图解,根据方剂所组成的中药以及方剂的综合作用,对方剂的具体作用部位、经络同样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图解,方便了解掌握中药、方剂的具体应用。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方便了初学者对中医方药的理解与学习。

本书做为学习中医方药的启蒙之书,希望读者在阅读后对中医方药的了解、记忆有一定程度上的帮助,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打下良好的基础。编者

【第一章】中药是治病的法宝

我们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大地、广大的海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各种动物、植物、矿物数不胜数。能用来防病治病的中药,在古代中药书中记载的就已经超过3000种,再加上后期整理挖掘,到现在总共有8000种左右。

中药有多种叫法:本草,是古代传下来的叫法;草药,主要是指民间医生或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用的,在正规中医院中不常用;中草药,实际上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所以,草药、中草药、中药和本草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可以统一叫做中药。

另外,民族药如藏药、蒙药、维药、傣药、苗药、彝药等,和中药同样都是中国传统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成药则是指用中药材作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作成一定的剂型,比如丸剂、散剂等,并标明了药物作用、适应证、剂量、服用方法等,可以让医生、患者选用,符合药品法规定的药物。简单说中成药就是中药复方或单方使用的成品药,自然也是中国传统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中药的发展过程

根据对医药历史的研究,人类在很久很久以前就会用植物来减轻病痛。最早的人类有时候会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意外,比如皮肤被划伤时,随手抓一把捏烂的草叶盖上,却发现伤口没那么疼了。虽然他们没有意识到,但其实他们最先发现了植物药。一、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

早在原始时代,人类主要靠采果子和打猎为生,在长期与大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植物或动物吃了以后会填饱肚子,可有些会让人中毒,还有些可以减轻伤口疼痛,人们注意到了这些点点滴滴的知识,并学着对身边植物、动物进行分辨和选择,利用它们治疗疾病、改善身体。

人类有了文字后,开始记载这些植物、动物的作用,让这些发现得以流传下来。其实在古代,东西方都有用植物和动物作为药材治疗疾病的记载。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相对来说,古代中国的国力比较强盛,用植物和动物药的历史比较久远,积累的经验比较丰富,运用也比较成熟,所以后来把凡是从大自然中获得的,可以用来防止或治疗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等称为“中药”,而中药中植物的比例较大,所以又称为“本草”。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原始社会采集植物食用神农本草经(东汉末期)炮炙论(南北朝)

在秦始皇时代,已经有了不少关于药物的文字记载。到了东汉末期(公元二世纪),中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诞生。简称《本经》。这本书并不是神农一个人撰写的专著,而是汇集了当时社会上积累的药物知识与用药经验,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撰写过程,汇集了很多人的智慧,是一部至今都具有重要影响的药物专著,被称为四大经典之一。全书可以说是汉代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全面总结,记载了365种药物和基本的药学理论。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1年)

重要的中药著作主要有梁代陶弘景(公元456~536年)的《神农本草经集注》,这本书对魏晋以来三百余年间药学的发展作了总结,记载药物达到730种。开创了把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即将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和有名无用七类。雷的《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介绍中药加工的书,也标志着中药学新分支的产生,介绍了各种药物通过适宜的加工,可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减轻毒性或刺激性,从而发展了药物加工技术。四、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新修本草(唐朝)本草纲目(明朝)中国药学大辞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由于政权统一,经济发达,国际间的交流增加,从海外进口的药材品种也增加不少,各地使用的药物总数已有上千种。这个时期刚结束长期的战争,中药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理,唐代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李励、苏敬等人主持编写了《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整理编写颁布的药典。共记载了中国和外国输入的药物844种。书中除了文字介绍,并合以药物图谱,图文对照,更有利于学习与药学的广泛传播,不但反映了唐代药学的卓越成就,而且对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有很深远的影响。而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陈藏器编著的《本草拾遗》,将各种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从而提出了著名的“十剂”,为中药按临床功效分类最早的设想。五、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由于临床医学的进步,促进了药物学的发展。药品数量的增加,功效认识的深化,炮制技术的改进,成药应用的推广,使宋代药学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宋代中药学,以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最有代表性。简称《证类本草》。该书收载药物达1500多种。并在各种药物之后附上方剂来相互印证,增强了药物应用性介绍。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专门介绍饮食疗法,至今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这个时期,中外医药交流更广泛,并且开始有外国人在中国行医。六、明代(公元1368~1644年)

这是中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对古代本草学作了全面整理、总结和提高,并吸取了大量的民间药和外来药,写成了历史上有名的伟大巨著《本草纲目》。该书记载了中药1892种。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16纲、60类。这种分类方法,可以说是古代中药学最完备最科学的分类系统,为中药的分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七、清代(公元1644~1911年)

在《本草纲目》的影响下,研究本草之风盛行。由于医药学的发展,不少医师进一步补充修订《本草纲目》的不足,如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还有配合行医的需要,以符合实用为原则,对《本草纲目》进行摘要、精减、整理工作,如汪昂的《本草备要》、吴仪洛的《本草从新》等。八、民国时期(公元1911~1949年)“改良中医药”“中医药科学化”“创立新中医”等口号风行一时,形成民国时期中医药学发展的一大特色。这一时期我国医学发展的总特点是中西医药并存。中药辞书的产生和发展是民国时期中药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成就,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的当推陈存仁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全书约200万字,收录词目4300条,既继承了古代中药的优点,又收集了各种新的说法,并且附有药物标本图册,受到药界的推崇。虽然有不少错误,但不能否认是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丛书。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以后)

许多先进技术被引进到医药学中,大大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其中最能反映当代中药学成就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原色中国本草图鉴》《中华本草》等。

第二节 道地药材

现代中药除了少部分是人工制作出来的,大部分药用动物、植物和矿物等主要还是天然的。天然的中药,其产地、采收和储存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与药物有效成分含量关系很大,不当的种植地、不合理的采收、不合理的储存等,均会降低药材产量、质量与药效,有的甚至会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我国地域辽阔,各种各样的地形很复杂,各地的地形、水土、气候、光照等各有不同,同一种药材生长的地方不同,其产量、含药量和药效也各有不同。历代医药家在长期的行医过程中使用、观察和比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说法,也就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中生长的优质中药材,其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较大,制作讲究,疗效突出。如江苏的薄荷、苍术,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广东的砂仁、陈皮,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等,都是我国著名的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专门药材品种概念,由于环境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变化,药材质量、疗效也在发生变化,所以道地药材也不是亘古不变的。例如环境条件的变化使上党人参灭绝,取而代之的是东北人参;三七原产于广西,称为广三七,云南产的后来居上,成为三七的新的道地药材产区,称为滇三七。

第三节 因时采集药材

采药的时间、季节和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药材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是否有足够的含量,药效成分是否优质优良。所以采取正确的方法,适时的采集是确保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药物性能和疗效的重要因素。一、植物类药材的采集

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是各种成分的积累过程,所以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积累的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甚至会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药物的防病治病作用主要依靠它的有效成分,采收时间、方法也关系到药物防病治病作用的发挥,所以采收时间在各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最好。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随年份的不同,有效成分的含量各不相同。如人参,它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以生长6~7年的含量最高。

其次,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随月份的不同,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如黄连,在生长过程中其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大幅增高可持续到第6年,而每年又以7月份含量最高,所以黄连的最佳采药时间是第6年的7月份。

另外,有些药材在一天之内采收的时间不同,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会不同。如金银花,在早晨9点花蕾开放之前采收最好,否则花蕾开放后会降低其有效成分的含量。

植物类药材的根、茎、叶、花以及果实各部分的生长成熟时间都有明显的季节性,按入药部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全草类需要带根带全草入药的、需要地上部分以及需要茎叶同时入药的植物药材,大多数在开花之前或刚开花枝叶茂盛的时期采收。比如蒲公英等。2.叶类叶类药材通常是在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时候,花蕾快要开放或刚开花时采收,这时候有效成分含量最多,是采收的最佳时间。比如大青叶等。有些特别的药材,比如霜桑叶,需要在深秋初冬经过霜期后采收。3.花类花类药材一般在花正开放时采收,这时候花瓣长得最肥。由于花朵不会同时开放,所以要分次采摘,采后迅速晾晒干燥。有些花类药材要求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比如金银花等。有些则是在刚开放时采摘最好,比如月季花。红花比较特殊,是在花由黄色变为橙红色时采摘最好。4.果实和种子类大多数果实类药材在果实快要成熟或成熟后采收,比如瓜蒌、枸杞等。少数有特殊要求,应当采收还没成熟的嫩果实,比如乌梅等。以种子入药的,大多类似于麦穗,许多种子生长在一个穗儿上。种子的成熟时间基本相同的,可以割下整个穗,悬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等全部成熟后再脱粒;成熟时间不同的,应分次摘取成熟的种子。5.根和根茎、根皮类多数的根及根茎类药物要生长一或二年以上才能采收,在农历2月和8月采收,药用成分或营养物质多还储存在植物的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含量高,产量高,治疗效果好,比如天麻、苍术、大黄等。对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采集有着“春天宜早,秋天宜晚”的说法,即早春、晚秋之时。6.树皮类通常是在清明到夏至之间剥取树皮。这个时间段植物生长最旺盛,有效药用成分含量较多,而且由于生长旺盛,成熟水分浆汁较多,树皮容易剥下来,比如黄柏等。但肉桂采收时期特殊,多在十月,因此时其油多,皮易剥下。树木的生长周期长,为保护药源环境应尽量片状取皮,避免绕树干一周剥皮,以免断了树吸取土壤中滋养的通道,使树枯死。二、动物类药材的采收

动物类药材品种不同,采收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说是以保证药效和容易取得为主要原则。

桑螵蛸,入药用的是虫卵,应在农历3月中旬采收,过了这个时间段虫卵就孵化出虫了。正确的取皮错误的取皮

鹿茸,多在清明后45~60天(农历4月后半月)取,同样,过了这个时间段鹿茸就长成鹿角了。三、矿物类药材的采收

矿物类药材没有生命,一般很少受环境影响,不像植物、动物药材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所以大多随时可以采收。比如石膏、朱砂、磁石等。鹿茸应该在农历4月后采收总之,无论植物药、动物药及矿物药,采收方法与时间虽然各不相同,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我国古代医药学家摸索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与继承。

第四节 中药的命名

中药不仅品种很多,留下很多传说,而且名字也千奇百怪,让人觉得神秘、传奇。中药名的来源,总的来说都与其防病治病的作用、来源和形态有很大关系。一、以药物的突出功效来命名

益母草是用来治疗妇女月子病的,是妇女产后血瘀的良药,所以叫做益母草;防风的祛风息风、防范风邪的功效无药可比,主治风病,所以叫做防风;续断擅长续接断了的筋骨,也就是说在肌腱断裂和骨折方面疗效显著,主治筋伤骨折,所以叫做续断。以药物的突出功效来命名,如续断擅长续接断了的筋骨二、以入药部位来命名

中药材来源广泛,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植物、动物类药材药用部位各不相同,以药用部位来命名,也是中药常用的命名方法之一。比如植物药中芦根、茅根就是用根茎部分入药;苦楝根皮、桑根白皮是以根皮入药;桑叶、大青叶、苏叶等用叶子入药;桑枝、桂枝等以植物的嫩枝入药;牛蒡子、苏子、莱菔子等是以种子入药;菊花、旋覆花、款冬花、芫花等即以花入药。动物药龟甲、鳖甲是以甲壳入药;水牛角、羚羊角等是以动物的角入药;全蝎是以整条蝎子入药。以入药部位来命名,桑叶、大青叶、苏叶等用叶子入药三、以产地来命名

我国国土面积比较大,自然地理状况种类比较多,十分复杂,各地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差别很大。所以各种药材的生产,在产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一定的地方性,自古以来中医学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道地药材”经常以产地来命名。比如黄连、黄柏、续断等以四川生产的最好,所以称为川黄连、川黄柏、川断;橘皮以广东新会生产的最好,所以称为新会皮、广陈皮;茯苓以云南产的最好,所以称为云苓;砂仁以广东阳春生产的质量好,所以又称为阳春砂;地黄以河南怀庆生产的最好,所以称为怀地黄;人参的主要生产地是东北三省,尤其是吉林生产的最好,所以称为吉林参等等。都是因为该地所产的药材质量好,疗效高,所以常在药物名称之前加上产地的名。以产地来命名,比如黄连、黄柏、续断等以四川生产的最好,所以称为川黄连、川黄柏、川断四、以形态来命名

中药形状,往往有它特殊的地方,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人们常常以它们的形态特征来命名。比如乌头,块根形状很像乌鸦的头;人参的形状很像人形;罂粟壳、金樱子都是因为形状和罂(口小腹大的瓶子)很相似而得名;牛膝的形状很像牛的膝关节;马兜铃的形状和马脖子下挂的小铃铛一样,因而得名。以形态来命名,罂粟壳、金樱子都是因为形状和罂(口小腹大的瓶子)很相似而得名五、以气味来命名

某些中药有特殊的气味,因此成了药物命名的依据。比如麝香,因为香气远射而得名;丁香、茴香、檀香等香料药,因为有特殊的香气,所以用“香”字来命名;而败酱草、臭梧桐等,是因为有特殊的臭气而得名;鱼腥草,是以有浓烈的鱼腥味而命名。以气味来命名,丁香、茴香、檀香等香料药,因为有特殊的香气,所以用“香”字来命名六、以滋味来命名

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味道,某些药物就是以它们所特有的滋味来命名。比如五味子,皮肉酸甜,核里的味道却是又辛又苦,全果五味俱全而得名;甘草以味道甘甜而得名;细辛以味道辛而得名;苦参以味道苦而得名;酸枣仁以味道酸而得名。七、以颜色来命名以颜色来命名,比如颜色黄的中药有黄芩、黄连、黄柏、黄芪、大黄等;颜色黑的中药有乌玄参、墨旱莲等

许多中药都有自己天然的颜色,也成了命名的依据。比如颜色黄的中药有黄芩、黄连、黄柏、黄芪、大黄等;颜色黑的中药有乌玄参、墨旱莲等;颜色白的中药有白芷、白果、白矾、葱白、薤白等;金银花花初开时洁白如银,数天后变为金黄,黄白相映,其中以颜色白的花蕾入药为好,所以简称银花;颜色紫的中药有紫草、紫参、紫花地丁等;颜色红的中药有红花、红枣、红豆蔻、丹参、朱砂、赤芍等(丹、朱、赤都是红色的意思);颜色青的中药有青黛、青皮、青蒿等;颜色绿的中药有绿萼梅、绿豆等。八、以生长季节来命名

比如半夏在大约夏季的一半(农历五月间)采收;夏枯草、夏天无等都是生长到夏至后枯萎;冬虫夏草在冬季草菌寄生在蝙蝠幼虫体内看起来是虫,而夏天在虫体上生出草菌,看起来是草而得名。九、以进口国名或译音来命名以进口国名或译音来命名,比如安息香、苏合香就是以古代安息国、苏合国的国名来命名的

比如安息香、苏合香就是以古代安息国、苏合国的国名来命名的。有的中药在药名上冠以“番”“胡”“西”等字样,以说明当初并不是国产的药物,比如番泻叶、胡椒、胡麻仁、西红花、西洋参等。有些外来药,由于没有适当的药名,就用译音作为名字,比如诃黎勒、曼陀罗等。十、因为避讳而命名因为避讳而命名,比如延胡索,最早记载在《开宝本草》,原名玄胡索。到清代为了避讳康熙(玄烨),又改玄为元,所以又称元胡索、元胡

在封建时代,为了避讳帝王的名字,药物也改换名称。比如延胡索,最早记载在《开宝本草》,原名玄胡索,简称玄胡,后来因为宋真宗的名字有玄字,为了避讳改玄为延,称延胡索、延胡,到清代为了避讳康熙(玄烨),又改玄为元,所以又称元胡索、元胡。玄参,也是为了避讳清代康熙(玄烨),改“玄”作“元”所以也叫元参。十一、以人名来命名

有些中药的名称很传奇,这些药多半是以发现者或最初使用者的名字来作药名。比如使君子,传说是潘州郭使君治疗儿科病的常用药;刘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传说这个药是他发现的;杜仲,传说是古代一个叫杜仲的人,因为吃了这种药得道成仙,后人就用杜仲来命名;牵牛子,传说是古代一位老人牵牛去感谢医生而得名;何首乌,据说是古代一位姓何的老人,经常吃这种药,120岁了头发、胡子仍然乌黑发亮,所以取名何首乌。以人名来命名,比如刘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传说这个药是他发现的十二、以药性来命名

比如肉苁蓉,是肉质植物,药性从容和缓,所以取名肉苁蓉;王不留行,通经下乳的作用见效快,好像永远走而不停,就算有帝王之命也不能让它停下来,所以取名王不留行;沉香,较重而且药性沉降,放在水里沉底的最好,所以取名沉香。其他的有浮小麦浮在水上、磁石有磁性、滑石粉细腻光滑、阿胶的质地像胶等。以药性来命名,比如沉香,较重而且药性沉降,放在水里沉底的最好,所以取名沉香

第五节 中药的分类

中药品种非常多,为了方便于查找、研究和使用,古今医药学家用了多种分类方法。一、古代多用自然属性分类法

以药物的来源和性质为依据的分类方法。古代中药多用这种分类方法。

早在《周礼》中就已经有五药(草、木、虫、石、谷)的记载,为后世中药学分类提供了一种模式。

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首先采用了自然属性分类法,把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无用七类,每类中再分上、中、下三品(三个等级),这是中药分类法的一大进步。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自然属性分类法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书中只按药材分类,大纲统领目类,目类统领药材。将1892种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介、木、服器、虫、鳞、禽、兽、人16部(纲),60类(目)。二、现代中药分类法

随着人们对中药认识的不断深入,中药的分类方法也发生了改变。1.中药名称首字笔画排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大辞典》《中华药海》(下册)等都用这种分类法。优点是把中药名类似于字典一样按笔画编成目录,方便查找。2.功效分类法功效分类法是现代中药学普遍采用的分类方法。优点是方便掌握同一类药物在药性、功效、主治病证、禁忌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方便使用。3.化学成分分类法化学成分分类法按照中药材所含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法主要是为了方便研究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效的关系,有利于中药材的鉴定和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4.药用部分分类法根据中药材入药部分分为根与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与种子类、全草类及树脂类、菌藻类、动物类、矿物类、其他类等。这种分类法主要是为了方便药材经营管理,方便掌握药材的形态特征,有利于同类药物的形态比较。5.自然分类法根据药材加工前原植物或原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采用分类学的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方法。

【第二章】中药药性

中药的品种特别多,像日常用的茴香、生姜、大葱,甚至我们夏天最钟爱的西瓜,都是中药。每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例如紫苏可以治疗感冒,大黄可以治疗便秘……不同的病就需要选用不同的药来治疗,这就是因为它们各自具备特有的性能和功效。

各种中药的特点,可以从多方面来认识,疾病有寒性、热性的区别,药性也就相对有寒、热的不同;病势有向上向下、在表在里的差异,药性也就有升、浮、沉、降的作用区别;疾病发生部位在各个脏腑经络不同,药性也就有归入某经的区分等等。

第一节 四气五味

大自然的东西大部分都有一定的功能、气息和味道,各种各样的中药当然也是。中药的四气五味,就是指药物的药性和滋味。其中的“药性”又称为“气”,是古代通用、沿袭至今的名词。实际上四气也就是药物的四类药性。而药性和滋味的不同,药物的功效也就不同,各有各的特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四种气质

中药的四种基本性质,就是寒、热、温、凉,中医称为四气。寒凉和温热是相互对立的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药性相同,只是在程度上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人使用了药物后产生的作用、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比如,感受风寒的感冒,出现怕冷发热、流清水鼻涕、小便量多而且清澈、舌苔白等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喝下以后,可以使病人发一些汗,就能减轻或消除这些症状,这就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而如果长了疔疮,又红又肿又疼痛,甚至小便颜色变黄,舌苔发黄,或有全身发热等热的症状,这时用黄连、黄芩等来治疗,可以逐渐治好,这就说明黄连、黄芩的药性是寒凉的。中药的寒热温凉一般并不是指人触摸药材时的感觉,也不是药物入口时的感觉,指的是药物与疾病的寒热性质产生的相反的作用。黄连、黄芩等可以缓解或消除热证,说明药有寒凉的作用紫苏、生姜等可以缓解或消除风寒证,说明药有温热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性比较平和,称为“平”性。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第一个提出五性分类法,认为除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外还应该有平性,平性能否作为一种药性,医家之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虽称平性但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是相对而言的,比如甘草性平,生用性凉,炙用则性偏温,所以平性属于四性的范围,而不是绝对的平性,因此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一般平性药不论寒热都可以使用,这就给医生治疗疾病带来很大的方便。

人们已经掌握了绝大多数中药的药性,如果我们熟悉了各种药物的药性,就可以根据“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和“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针对病情适当应用了,也就是,治疗寒病用热性药,治疗热病用寒性药。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寒热不明显或病情复杂不容易定寒热病性的多用平性药。二、五种气味

人们平时感叹人生时会说:“尝尽了人间酸甜苦辣!”其中的酸甜苦辣,指的就是食物的“味”。中药说的味,指的是药物的辛、甘、酸、苦、咸这五种不同的滋味。主要是由舌头辨别出来的,是药材本身的滋味,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推断出来的。1.辛“能散、能行”,类似于生姜的味道,有这类味道的中药一般有发散、行气作用。而发汗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数味辛,某些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2.甘“能补、能和、能缓”,类似于甜味,有这类味道的中药一般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味甘。3.酸“能收、能涩”,这类味道的中药一般有收敛、固涩等作用。故止汗、止渴等作用的中药,大多数味酸。4.苦“能泄、能燥、能坚”,这类味道的中药一般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故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味苦。5.咸“能下、能软”,这类味道的中药一般有泻下、软坚散结等作用。故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都带有咸味。同时咸能引药入肾,增强补肾作用,所以不少药物如知母、黄柏等药用盐水炮制。6.淡就是淡而无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尿作用。故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数味淡。由于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称“淡附于甘”。7.涩类似于没有熟透的柿子的味道,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大致相同。因此,虽然有七种滋味,但习惯上仍称“五味”。

第二节 升降浮沉

药物的升降浮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药物本身的作用有向上向外趋向,利用药物这种特性,针对人体不同部位的病变,可选择不同作用趋向的中药,以使药力达至病所。另一方面是指药物对疾病的作用结果,有的药物可以使具有向上向外趋势的症状得到减除,有的药物可以使具有向下向内趋势的症状得到减除,可见升降浮沉是药物内服后在体内的分布,或对人体作用时的四种作用趋势。一、药物升降浮沉特性及其运用

人生病后,各种疾病大都有一定的趋向,比如有的疾病邪气向上,就会出现呕吐、喘咳等症状;病邪向下的有拉肚子、脱肛等,往往引起一些向下的症状;向外的病有不正常出汗、发烧等,疾病往往引起人体向外的症状;向里的病有外感表邪没有治好病邪向里等,往往引起人体疾病向里去的症状。能够针对病情,缓解或消除这些症状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与疾病相对应的作用方向。

就药物的作用来说,升是向上,降是向下,浮是向外、发散,沉是向里、收藏,实际上沉除了包含了向内的作用方向外,也兼有向下的作用方向,这一点与降的作用方向有点重叠。

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一定程度上说明药物不同的作用。

一般升浮药,大多温热,味辛、甘、淡,质地较轻,作用多上升、向外。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等功效。

一般沉降药,大多寒凉,味酸、苦、咸,质地较重,作用多下行、向内。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逆平喘、止呕、涩精止遗等功效。

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可以调整不正常的脏腑气机,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引导病邪外出,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由于病邪的上逆和下陷、外泄和内敛的差别,用药治疗时就需要针对病情,选用合适的药物。病邪下陷者,适合用升药不适合用降药,比如长时间拉肚子导致脱肛,用黄芪、党参、升麻、柴胡等补气提气,不可以用大黄、麻仁等通便药。病邪上逆者,适合用降药不适合用升药,比如胃气上逆的呕吐,用姜半夏降逆止呕,不可以用黄芪、升麻之类升举药物。病位在表的,适合用升浮药而不适合用收敛药、沉降药,比如外感风寒,用麻黄、桂枝、紫苏、生姜等升浮药驱赶风寒,因表证需要发汗解表,祛邪外出。而不能用厚朴、枳壳等下气沉降药,也不能用浮小麦、糯稻根等收敛止汗药。病位在里在下的,适合用沉降药而不适合用升浮药,如伤寒阳明病入腑,里实便秘时,可用大黄、芒硝等清热、泻下药,太阳蓄水症时,可用利水等沉降药,而不能再用麻黄、桂枝等解表药。生麻黄等用于外感风寒证,药性外浮,可驱赶风寒,为发汗解表的中药大黄等用于里实便秘证,药性沉降,可下泻里实

如果错误地使用了不恰当的药物,就好像火上浇油,落井下石,反而会引起病情加重。比如肝阳上逆的头痛,错误地使用了升散药,反而引起肝阳亢盛加重,使头痛欲裂;脾阳下陷的腹泻,错误地使用了降泄药,反而造成脾阳下陷加重,致腹泻长期不止。二、药物升降浮沉秉性的由来

药物的升降浮沉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很大的关系,并且受到加工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1.四气五味的影响

一般来讲,凡是味辛、甘,性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等药;凡味苦、酸、咸,性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等。2.药物质地轻重的影响

一般来讲,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比如苏叶、菊花、蝉衣等;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是沉降药,比如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

但有某些药比较特殊,比如旋覆花虽然是花,但功能是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而不升浮;苍耳子虽然是果实,但功能通窍发汗、散风除湿,药性升浮而不沉降,所以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之说。

此外,部分药物本身就具有双向性,比如川芎能上走头目、下行子宫。3.加工炮制的影响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功能,有时需要对药物的升降浮沉秉性进行改变,药材经过特别的加工可以影响甚至转变药物的升降浮沉的性能。有些药物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本来是沉降药,可以下行泻热通便,用酒炒后,可以用来清上焦火热,治疗目赤头痛。4.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会有相互作用,这也会引起药物的升降浮沉的变化。少量升浮药配大量沉降药时,总的作用是下降。如升浮药升麻配润下药当归、肉苁蓉等一起使用,虽然是升降合用,最后却是润下的功效。

少量沉降药与大量升浮药同时使用,总的作用也是上升。比如牛膝引血下行为沉降药,与桃仁、红花及桔梗、柴胡、枳壳等升浮药一起使用,最后的功用是上升,用来治疗胸中瘀血证。

第三节 归经

药物的归经是人们长期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归是归属和作用的意思,经就是经络和脏腑的意思。就是药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殊的作用。1.归经趋向不同,药用范围各异

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归经实际上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说明了药效发挥部位。比如,龙胆草能归胆经,就说明它有治疗胆的病症的功效;藿香能归脾、胃二经,说明它有治疗脾胃病症的功效。2.运用归经知识,做好药物选择

归经知识利于准确用药,有助于中药功效作用的辨别,有益于对待经络脏腑间的相互影响。3.脏腑经络与药物的归属关系

下图中箭头指向头部、眼部等,表示此药作用于头部、眼部等效果佳;指向下半身,表示作用于下半身效果佳;指向中间无特定部位,表示作用于此经全部皆佳。箭头向上,表示作用升浮。(1)手太阴肺经络系统与药物作用部位的关系(2)足太阴脾经络系统与药物作用部位的关系(3)手少阴心经络系统与药物作用部位的关系(4)足少阴肾经络系统与药物作用部位的关系(5)手厥阴心包经络系统与药物作用部位的关系(6)足厥阴肝经络系统与药物作用部位的关系(7)手阳明大肠经络系统与药物作用部位的关系(8)足阳明胃经络系统与药物作用部位的关系(9)手太阳小肠经络系统与药物作用部位的关系(10)足太阳膀胱经络系统与药物作用部位的关系(11)手少阳三焦经络系统与药物作用部位的关系(12)足少阳胆经络系统与药物作用部位的关系

第四节 是药三分毒

提到“毒”字,人们自然会想到毒药,其实中药的毒性是相对的。古语谓“是药三分毒”,一方面强调治病需重视食疗与锻练等非药物疗法,不要轻易用药,同时也警告世人大部分药物如果不合理使用的话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好的作用。

中药如果用之得当,则不仅无毒,反而可变毒为宝,成了治病的利器了。药毒还指药性作用的峻利与和缓,以便能根据病体虚实,疾病深浅适当地选用药物与确定用量,因此所谓的药毒是相对的,并不是如砒霜那样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致人以死命。有些中药确实有一定的毒性,但也有比较独特的疗效,一些疑难杂症都离不开它,只是使用时需要很好地掌握其用量、用法及配伍。许多医药家都说有毒中药就像难驯服的烈马,使用得当就能变毒为宝,造福人类。所以有毒、无毒也是药物的重要性能之一,是掌握药性必须注意的问题。一、大毒、有毒与小毒

伴随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对毒性研究的深入,中药毒性分级情况各不相同。古代在《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中把毒性分“大毒”“有毒”“小毒”“微毒”四类。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分类方法,是目前通用的分类方法。其中大毒之药,指的是那些用其微量即可致死人命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药物,如砒霜、乌头。有毒之药,指的是那些不可大量服用,且要求采用一定用法,否则易造成不良后果的药物,如附子、芫花、商陆。小毒之药,可能指的是那些不宜长期使用,否则可能造成用药者不适等较轻的后果,如仙茅、吴茱萸。二、现代说的药毒

很多人认为,中药药性温和平缓,忽略其毒副作用,因此可以大胆放心服用,剂量稍大也没有问题。但是,“是药总有三分毒”,中药防病治病大多利用的也正是毒性作用,如果乱用滥用,也会有不良反应,甚至会引起药物中毒。

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人们对毒性的认识逐步加深,药物的毒性基本是指使用后可对人体引起较严重的后果,如乌头、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等含有可致人体某些功能严重障碍,甚至是导致死亡的成分,即所谓的毒药,与药物的副作用区别开来。

中药的副作用是指在服用常用剂量后出现和治疗需要没有关系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以自行消失,是与药物自身特性、炮制、配伍、制剂等多种因素有关。过敏反应也属于不良反应范围,症状轻的可见瘙痒、皮疹、胸闷、气急,严重的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这多与病人的过敏体质有关,而不是药物本身对机体的直接伤害。

中药副作用有一定的相对性。常见一种中药有多种功效,不需要的功效有时候就成为副作用。比如雷公藤既可治疗关节炎,但又能杀死男性精子,男性关节炎病人用其治疗,其杀死精子的作用就会造成男性病人不育,后者就成了该药的副作用。

值得提出的是,古代医家还认为药后有点小的反应是药物发挥作用的一种表现,是治疗有效的证明,所谓“药弗瞑眩,厥疾弗瘳”。意即服药后,若不感到头有点晕晕乎乎的,那么连小病也治不好,这就不是中药的副作用,而是机体对药物的正常反应。

【第三章】中药配伍窍门

用中药来防病治病,我们首先要了解药物的作用,才能知道什么病用什么药。除了必须掌握每一种药物的性能以外,对于中药之间相互组合配伍以后的情况也必须有所了解。

第一节 七种配伍

药物配合起来使用,相互之间会有一定的作用,有的可以增强原有的疗效,有的可以相互降低原有的功效,有的可以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也有的合用可以产生毒副作用。对于这些情况,古人总结归纳了七种情况,叫做药性“七情”。一、单行

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对于病情比较单纯的病,往往选择一种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就可以达到治疗目的。比如古方独参汤,只用一味人参,治疗大失血引起元气虚脱的危重病。二、相须

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功效比单用一味时强。比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的功效。这种用法是中药配合使用的主要形式。三、相使

一种药物作为主药,配合其他药物来提高主药的功效。比如胃火牙痛,用生石膏清胃火,再配合牛膝引火下行,增强生石膏清火止痛作用,促使胃火牙痛更快地消除。四、相畏

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其他有害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抑制或消除。也就是此药毒性被降低。比如生半夏有毒性,可以用生姜来消除。五、相杀

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就是此药能降低其他药物的毒性。比如生姜杀半夏毒;绿豆杀巴豆毒;防风杀砒霜毒等。

相畏和相杀没有本质区别,实际上就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不同提法。六、相恶

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比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补气的效果;生姜恶黄芩,黄芩能削弱生姜温胃止呕的效果。七、相反

两种药物同时使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比如甘草反甘遂,贝母反乌头等;或降低药效,如丁香与郁金同用,可降低双方的药效。

需要说明的是,相须、相使,是推荐的用法,能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相畏、相杀,是临床使用毒性药物或具有副作用药物时需要小心谨慎的,如果有毒要制的,可以用相畏、相杀。而相恶、相反,是基本不用的配伍情况。

第二节 用药禁忌

为了确保疗效、安全用药、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必须注意用药禁忌。我国古代医家早已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总结了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食忌等等。一、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张子和《儒门事亲》“十八反歌诀”的大体意思是在临床运用甘草、乌头、藜芦这三种药时应当注意,有数种中药不能和这三种药同时使用。

乌头不能与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同用;

甘草不能与甘遂、大戟、海藻、芫花同用;例如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

藜芦不能与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同用。二、十九畏歌诀: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炙煿莫相依。——明·刘纯《医经小学》

十九畏就是说有19种中药的药性相反(畏),不能一起使用。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作用各有专长和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临床用药时也就有所禁忌,称为“证候禁忌”。比如麻黄辛温,功能发汗解表、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利尿,所以只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而没有汗的病人或肺气不宣的喘咳,而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肺肾虚喘的病人禁止使用。所以除了药性特别平和的药不需要禁忌外,一般药物都有证候用药禁忌。例如巴豆畏牵牛例如官桂畏赤石脂例如人参畏五灵脂五灵脂三、妊娠禁忌歌诀:红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虫。——曹四豪《中药歌诀新编》妇女怀孕期间尽量避免使用部分药物。主要是说某些药物有损伤胎儿或可以导致流产的副作用。根据药物对胎儿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分为慎用与禁用两大类。慎用药包括活血化瘀、通经、行气以及辛热的药物,比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孕妇慎用药需谨慎服用禁用药是指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比如巴豆、牵牛、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可以根据医嘱谨慎使用。在众多的妊娠禁忌药中,妊娠禁忌的理由也有多种不同,其中,能引起堕胎是早期妊娠禁忌的主要理由。另外主要还有对母体不利、对胎儿不利、对产程不利、对小儿不利等原因。孕妇禁用药应禁止使用无论从用药安全的角度,还是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认识这几点,都应当高度重视。四、食忌由于中药大多来源于大自然,我们平时吃的菜等多数也可以说是中药,它们之间可能会有相互作用,这就需要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忌口,简称食忌。在服药期间,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忌口也有区别。比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性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食物、清凉饮料等;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等;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的食物;黄疸胁痛应忌食动物脂肪及辛辣烟酒刺激物品;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黏腻、冷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肾病水肿应忌食盐、碱过多和酸辣太过的刺激食品;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盐渍品等腥膻味重辛辣刺激等食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