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道精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2 23:15:19

点击下载

作者:毕建勋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画道精义

画道精义试读:

画之为道第一

画之为道

本书是简本《画道》,也是画道理论的精华版。本书是在《画道》《左右书》《一二三哲学》以及《造形本源》《中国画学原理》等著作的基础上,浓缩、提炼、修改、重述与重构而成。本书没有注解,略有引句,少有引号。本书没有相关资料的引证与学术讨论过程,因为这样的工作在前述著作中已经完成。本书是画道理论系列著作的第七部,也许是最后一部。学画者既可以把本书当作画道的理论简明版本,也可以当作工具书。本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皆较《画道》一书为强,理论之提纯与结构之紧密也较之提高了层次。其中多有与《画道》等书不一致之处,应以本书表述为准。本书的文字,大体上是一种循环论述方式,从本书的“造形与笔墨第九”一章末尾,可以接续下段论述。

画道是一种画学理论的创新,但是画道的说法并非凭空而来。画道理论体系的建构,一方面是基于中国画古代画论传统,另一方面是基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画论传统中,一直就有“画道”这样的说法,但未有过对于画道内涵的深入论及,更未见有系统性的理论表述。看起来,画道这两个字似乎有些故弄玄虚,或者是一种没有什么深刻含义的称呼。然而画道毕竟与乾旋坤转之义相关,画道的内涵也值得进一步探究。在中国古代文化观念中,道与一切相关,道是一切之源,因此道与中国画相关,道当然也是中国画的本源。古人认为绘画除了具有一般的状物、象形以及写意功能之外,还可以具有体道的功能。正是中国古代画论关于画道的一些说法,启发了关于画道理论的深入探究。而画论中大量的不同范畴与观念,经过梳理、抽取、重释与再赋义,则构成了画道中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道理论不只是单纯的画学理论,画道还是画学理论与哲学理论的合一。画道形而上理论的构成,主要是源于《老子》哲学,并辅以《周易》《庄子》《孟子》《管子》等哲学思想以及理学、气学与心学等相关理论。其中对于《老子》之书所进行的研究与提炼,并参用《周易》的结构方式,最终成为一种新的哲学体系。这种哲学体系叫作“一二三哲学”,构成了画道理论的哲学内核。《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发端,《周易》是中国思想的起源,将画道的一二三哲学直接扎根在《老子》和《周易》这样的原典之中,画道理论便具有了更充分的合理性。另如《庄子》《孟子》《管子》以及理学、气学与心学等相关哲学理念,也在不同程度方式上参与了画道理论的有机组成;画道是画与道的合一。当画与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特别是将经过梳理的画论思想与经过重释的道的哲学结合在一起时,一种崭新的画学理论形态便产生了。因此,画道理论不仅是一种传统哲学与画论的重释,还是创造性的独立理论形态;最后一点,画道理论更是个人画学实践的产物,是创作过程所经验的形而上思考的理论升华。画道理论既不完全是传统画学的产物,也不完全是传统哲学的产物。画道理论的可行性、相关范畴以及方法论,必须依赖具体绘画实践印证。画道的具体绘画实践,也需要传统哲学与画学的创新形态。因此,画道理论不仅是对传统理论的学术研究,也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并举的创新理论,具有文献考证与义理阐释研究方式所无法取代的实践意义。

画道的理论与实践意图,是建立一种以道为终极目标,并以道的方法来作画的中国画学体系。它既是一个系统的画学理论,也是一种方法论;既有思辨性,又具有实践性;既体现了画学理论的创新,也体现了中国画学思想的形而上高度。画道的说法在过去没有形成过真正的理论,画道理论研究所做的工作,即是将道的形而上与艺的形而下真正地结合起来,真正地形成明确的、系统的、哲学性的理论体系。以这样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方法,能够使中国画成为道艺合一的载道之体,成为人修心体道、尽性养命的心印方式;以这样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方法,也使道心合一的追求具有了一种方便操作的理论模式,同时也使画道成为一种通过日常简易操练而能够成圣的实践方式。画道是一种建立在内省基础上的绘画实践方式,是一种以修心、养身、益生和达道为目标的以画体道的方式,是一种净化画者自身与观画者灵魂的艺术方式。

画道的最高特征,在于道、心、物三个要素兼具。画道基于道、心、物三合互动关系而结构成立,因此,画道结构形态与一般中国画不同,与文人画也不同。一般中国画只有心、物两个要素,文人画实质上更多的是强调书写性笔墨一个要素,重点不在于心物关系。一般中国画间或也涉及道的范畴,但是没有明确形成画与道相关联的理论形态。因此,一般中国画即便具有了道、心、物三个要素,即便是以体道为最高目标,也是一种非典型的画道方式。在传统中国画中很难找到标准的画道类型作品,所以画道理论回答这样的问题是相对困难的:试举例说明画道类型中国画的典型方式。这道试题的难度,大约就相当于回答这样的问题:试举例说明什么是道。

大略地讲,传统士夫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些画道特征,文人画、院体画、画工画中这样的因素相对较少一些。士夫画与文人画有所不同:“士”主要是指岩穴之士或逸士高人,身份与文人不同;“士”不仅是一种身份,同时也代表着一种精神高度,“文人”则不一定具有这样的高度;士夫画与文人画二者追求的目标也不同,具有画道某些特征的士夫画,其目标或在于道心关系,而文人画的追求重点则在于笔墨写意关系。其实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士夫画,都不一定完全符合画道的性质。画道的标准在于艺道关系。只有同时具备心物关系与道心关系,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画法合一,才是画道类型中国画的关键性特征。因此,不是说士夫画就一定具备画道的特征,也不是说文人画、画工画、院体画就一定不具备画道的某些性质。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士夫画,抑或是画工画还是院体画,都有可能具有画道的某一方面或某些特征。如果真的回答“试举例说明画道类型的中国画”这样的问题,答案则是在未来,也就是在本书之后。

画道是什么

画道的性质不能以特征而论,就如同人的性质不能以双眼皮而论一样。画道是通过高配置的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使中国画成为与道相结构关联的践行方式。画道以“一二三哲学”作为哲学原理,以“三合之道”作为空间结构方式,以“兼三立两而迭用推一”的二一之法作为方法论,使道的玄妙之理在画道的各个对偶范畴中生动地展开,使中国画学在其最高性质上成为画道。画道理论用中国画中不同层面的对立关系,证明甚至于践形了道的一二三之理,并且以不同层面的对立范畴结构为丰富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结构中,以心物关系为发端、以天人合一或道心合一为最高目标、以心术与象术互动为方法,并以心印与气术的方式印心证道于笔墨造形。当然,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反向运行,并以此来作为改变人内心品质与胸次的方法。

画道的性质关系着道与画二者,画道是画与道的二一之体。道是什么?道就是二一之体。什么是二一之体?如果简要地以一二三之数论道,道是含二之一。含二之一必生二,一以二而实存,这就是二一之体。比如太极以两仪方式展现,两仪与太极共存即是二一之体;天地万物以对立矛盾形式存在,其实是道以二的丰富方式之显现。任何一种二皆含有道一的先在之性,因此,天地万物在本质上也是二一之体;画法中含有丰富的对立关系,当这些对立之二与道一共存之时,画道即成为二一之体。

以二一关系而论,一是道之根,二是一之体,万物皆是二一之体;二是道之体现,道一之性存于所有之二,体道即是由二进一。在理的层面,道一生二,二是一的载体;在万物层面,尽管事物皆以二的形式显现,其实皆具有二一之性,皆是道具体的二一之体。所有事物皆由一所生,皆由二端组成,皆以二的面目出现,此即一物两体。没有单方面存在的事物,也没有只以二存在的事物,更没有永远矛盾的事物。片面孤单的事物违背道,只有矛盾的事物也违背道。

体道是一种心体功夫,体道必须在二中见一。作为心体功夫,其本质即是在二一关系上用力。作为二一关系,一即道,二作为纯粹之理,则常以不同事物的对立性为依托。因此,体道既需要纯粹的玄思,也需要在实践中经验玄思;既需要在理上以二思一,也必须以具体事物的矛盾关系为载体。人在理上知道是一回事,人在经验中知道又是一回事。体道是在具体中经验抽象,体道也是将道理验证于现实。已知之理能够与经验吻合,能够在实践中经验到未知之理,二者合一才是真正的心体功夫。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目标,在于个人生命与宇宙之道合一,人提升自身而成为圣人;中国传统哲学的有效方式,即在于理论高度与实践高度的高度统一。

画道体用合一、知行合一、道艺合一。在画道的方式中,画即是一种以绘画为法的载道之体,道即是以绘画为依托的心体功夫。画道不是纯粹思辨,也不是纯粹画法。画道理论与实践为一,其目的在于自觉利用实践载体而成就道心。人若仍是体用、知行、道艺二分,知是知、行是行,体是体、用是用,道是道、艺是艺,便无法见道。人欲以画进道,亦不能只见其二,还须将二者关联为一。形而上与形而下不二:形而上就是形而下,形而下就是形而上;知行就是一体:知即是行,行就是知;体用即是为一:体即是用,用即是体;道艺即是一法:以艺进乎道妙之时,则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一与二关联,知行、体用、道艺即能合一。

画道知行合一、体用合一与道艺合一,其意至深。画道既是人体验或经验道是什么的理论方法,也是掌握道的性质与思维方法的实践方式。只有将已知之理经验于实践,只有行为自觉依道而行,只有将技艺提升到道的层面,才可以说是真正地知道。在实践中体道有多深,形而上的高度就会有多高;反过来,画者心灵修为高度有多高,画法境界才会有多高。在实践中所达到的心灵高度,即是在道上所达到的形而上高度。画道心印方式,既会准确体现一个人的道诣,也会准确体现一个人的艺术境界。理论高度与实践高度的高度统一,不仅仅在于高度,更在于统一,是高度与统一的统一。画道实践与心体功夫二者具有同等高度并且高度统一,才是画道的正确方法。

道是含二之一,含二之一生二无穷;画道既是由二见一的哲学方式,也是由绘画具体之二的返道实践。围棋只有黑白一种对立因素,尚可称之为棋道。画道富含大量高低不同层面之二,对立范畴复杂且难度更高,完全可以满足达道所需的矛盾丰富性,非常适合作为二的聚合之体。在低的层面,此一即是此一,彼一即是彼一;心即是心,物即是物;形就是形,神就是神;笔墨即是笔墨,造形即是造形。人欲以画进道,不但必须将一与二关联起来,也需要将对立之二合一看待。此一即是彼一,彼一即是此一;心即是物,物即是心;形就是神,神就是形;笔墨即是造形,造形即是笔墨。当二分双方以一中之二方式显现,当二者之间消除“边见”,即能以二进一。

画道既是经验道的方便法门,也是成本低廉的体道方法。天下各种事物皆可以作为体道之载体,但是人如果以军事、政治、经济等事物或方式作为载体,或以庖丁解牛方式进乎技,显然成本高昂。画道是简易之道,游艺于尺幅之间。以画作为体道载体,成本低廉而且简易方便。画若布弈,不过一张宣纸,画坏了还可以重来。

画道是以艺为道,以道为艺。道是艺之源,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道艺关系自古就非常密切。古人并不把技术和艺术分开,也不把道与术分开,而是将道视作艺术之根源。技艺只是体道方式,道才是根本目标。画道志于道与游于艺的合一,具体体现在寓道于术的方式之中。道不是纯粹思辨的哲学,道之精要同时也隐含于术。术就是真修,道就是实证。没有纯粹的哲学,一切都可以成为哲学;不能为艺术而艺术,艺术是为了灵魂之归宿。道艺合一成就了寓道于术的特别哲学方法,也成就了以艺体道的特别艺术方式。

画道直指人心。画道的方式,在于观物取象、立象尽意,道以艺行、形以载道,体道以画、进道以技。画道的方法,既要外师造化,也须中得心源。画道外借于物、中得于心,与物神会、与道天和。画道内外合一、天人合发,胜物役灵、净心显道,使得画道在本质上成为一种直指人心的艺术方式。画道以道的方法来作画,以道心心印于画,所以作画过程也是以心体道的过程。人如果具有一颗道心,自然能够在这种绘画过程中经验道;人如果不具有一颗道心,也能够以此方式达到道心。

画道性命双修。画道不但能够提升心灵品质,同时也能够修身养命,使人身心皆能获益。佛教多言养性而较少谈修命;道家多以修命为宗。画道则身心性命兼修。画道提升心灵的功能,主要靠观象方式完成;画道的养命作用,则是通过气运方式完成。画道一方面具有即物穷理、观象修心的体道优势,另一方面作画本身就是一种练气的过程。画道既是一种玄思方式,也是身心锻炼的实修方法。画道作为体道的实修方式,与宇宙之道为一,与太虚之气相合,以天地造化为法,乘万物生生之机,所以会心平而气和,益生而多寿。

画道将道的形而上与艺的形而下结构性地关联起来,并形成明确的、系统的一二三哲学体系,使中国画作为道艺合一、体用合一、知行合一的载体,成为人修心体道与尽性养命的心印方式。画道使道心合一的过程具有了一种成本低廉并方便操作的日常方式,同时也使中国画成为一种性命双修的绘画方法。画道是中国画的形而上价值之所在,也是绘画对于人身心品质进化与提升的真正意义之所在。从这样的意义来说,画道将会代表绘画形而上的最高高度。

画道是画与道合一,是形而上与形而下合一。画道之道即是以道的原理与方法进行绘画实践;画道理论的结构方式、基本原理、目标和方法,皆以道为本,以道为法;画道理论的结构方式,即是道的三合结构;画道的基本原理,即是一二三哲学;画道的目标,即是以道心关系为旨归;画道的基本方法,即是一二三哲学的二一之法;画道以二一之法为画法,通过一生二、二生三的方式心印气运,通过观象与修心,合笔墨与造形众多之二而为一,使无形之道聚成有象,使道心之象化为有形;画道使绘画过程成为经验道的方便法门,使笔墨造形成为个人的修心养命方式,使作品成为益己利他的载道之体;道以画为体,画为道之用;具有道之用的中国画和具有艺之体的一二三之道合一,是为画道。从这种意义上说,画道就是道。画道不是道的简装版,也不是道的普及版。画道所最终达到的道,即是道的本身。画道之道不是小道,不比大道为低,同样可以上下与天地同流。

画道既是一种具体画学理论,也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哲学实践方式。画道理论对于中华文明在今天人类文化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也肩负一定的历史使命。通过画道体系的建立,人们对于中国画是哲学这样的说法,会有一个崭新认识。以画道理论诠释以往的画论范畴,还会使画论许多论述焕发动人光辉。画道理论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会产生实践性意义,并有可能对于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参照性价值。画道的方式其实与中国哲学的作用相同,两者的目的都是解决人心问题。而今天世界问题的实质,也恰恰在于人心。当代世界问题的矛盾重重,除了人类所选择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即是用于指导人如何对待世界的哲学理论以及方法理论,已经不能够与今天复杂的现实相匹配。今天的问题已经不是靠道德教育所能够解决的,今天的人类也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哲学模式来应对现实。画道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建立,则是在一个具体领域回应了这种需求。作为画道理论内核的一二三哲学,对于解决今天的大国关系、民族矛盾、宗教分歧、文明冲突、地区动荡等方面问题,也应该是一种有效方法。

画道不是什么

以道之普在性质,天下事物无一物非道。只是在某些低层面的事物中,道一之性更加趋于隐性,矛盾的对立或事物的某些极端性质会暴露无遗,因此使人感觉此物非道,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不道。画道自身完满,无对无偶。画道自身内含丰富的对立因素,包含对立两端在自身之内,因此没有任何画风与画道相对,画道也不以任何画法对立为敌。画道的“生生”方式,在相当的程度上,是把其他画法内吸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道与道的性质一样,画道就是包容与内化。没有其他画法能够包容画道,但是画道能够包容其他画法。因此当我们说画道不是什么的时候,并不意味着画道在反对什么,只是意味着这样的画法与道的距离。

画道不是在画面上制造一些水墨肌理,将墨色渗化得不知所云,好像是天地洪荒、混沌未开的样子,并以此声称画面所表现的就是道。道无对无偶,因此道不是表现对象。如果将道视为可以表现的客体,说明道与人的分离,也说明道有对有偶。道一旦成为表现对象,所表现的对象肯定不是道。画道之要,在于使用道的原理与方法作画,并以心物关系作为最基本的对偶关系,以道心合一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

在中国画中,只要含有道的性质并使用道的根本方法作画,无论其画风是形似的还是不求形似的,无论是写形的还是写意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创新的,无论是民族的还是中西融合的,都是

画道的方式

。画道包罗万象而自成体系,具有独立的价值系统。画道不以具象或抽象、古典或现代、传统或当代、写实或表现等二分方式划分。在画道的分类方式中,具象或抽象、古典或现代、传统或当代、写实或表现等方式并存于一体,其实只有大道、小道或不道等层次之分。什么是不道?天下万物皆是道之载体,人不依道而行,执一而不容二,即为不道;执两而不用中,也是不道;执中而无权,同样是不道。比如说只求形似、片面追求写意、片面追求笔墨等,皆非画道。

画道不是一种神秘的绘画方式,画道也不一定是另辟蹊径或与众不同,画道可能表现为与众极为相同的方式。可是即便与众极为相同,也不一定就是画道;画道并不一定要以什么特别的面目开始,也不是什么特别的画法或画风。可是即便没有什么特别面目,也不一定就是画道;画道不是个别而是普遍,不是特殊而是一般,所以画道的方式不是惊天地、泣鬼神。可是即便普遍而一般,也不一定就是画道;画道就是平常之道,就是日常之道。画道能够以任何方式、任何表现对象、任何一种画材、任意一种看似平凡的理由开始。可是画道以平凡的事物、平凡的方式开始,最终却可以达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境界,这才是画道的平凡而又惊人之处。画道就是平凡的不平凡,就是一般的不一般,就是普遍的不普遍。

在所有的平凡事物中,所有的日常绘画方式中,画道平凡日常的方式又会与众不同。因为画道不仅需要道的根本方法,还需要道心,需要心灵质地,需要灵魂与精神的高度。画道处理的都是与众相同的素材,但是方法论却与众不同,精神高度也与众不同。人在平凡世界中,都会偏重于二中之一方,都会执一,都会在对立中排斥另外一方。一般的绘画方式也是如此。大多数标新立异的画法、大多数特别的艺术风格,其本质都是片面地求一,都会表现出明显的执一倾向。无论是画面之中的诸多对立因素,还是画面之外的上自艺术观、艺术思想与方法,下至技术取向、材料方法等,都不会例外。画道兼对立之二而为一体,所以画道不追求极致的画风,不会偏重于二中之一方,不会在对立中排斥另外一方。

画道不是另辟蹊径而是大道朝天,画道不是追求特别而是普遍的特别,画道不是极端但是变化无端。画道类型的绘画是什么样子呢?天地万物是什么样子,她就应该是什么样子。万物生长自有它平常而丰富的模样,所以画道类型的绘画也不是指某些特别面貌的画。万物存在有多么的丰富,画道的艺术风格就应该有多么的丰富;万物存在有多么的平常,画道的艺术风格就会有多么的自然。画道的方式和现实中、生活中、日常中所有的方式息息相关,可以用所有的绘画风格表现出来。哪怕是最一般、最普通甚至最政治、最商业的方式,抑或是相反。正如中国哲学所强调的一样,圣人并不需要做特别之事。圣人之所为即是寻常人之所为,所不同之处,只在于圣人具有一颗觉心。画道方式也并不与某一种特别的画风相关,采用什么方式无关紧要,其重点只在于使用道的方法并以道心作画。画道不必像当代艺术那样绞尽脑汁地去寻找创意,努力使自己与以往不同或与别人不同。画道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主义,或者是什么与人不同的创意。平常心是道,饿即食、渴即饮、困即眠、想画即画,这就是画道。画道只需要在画画时带着一颗道心,并以绘画不断提升自我的灵魂品质。这就是画道在普遍中的特殊之处,在一般中的个别之处,在平凡中的非凡之处。

画道画法不一定要片面追求创新。对于西方艺术学的价值系统来说,艺术的价值在于不断创新。艺术创造要追求前人没有过的形式与办法,才能获得艺术史与批评家的双重认可。而对于画道的价值评价体系来说,绘画追求的目标是高度,并且那个高点是永恒而唯一的。画道的价值在于:个体生命通过画道这一既是内在观照又是外在技艺的双重方式,观物而穷天理,尽性以知天命,通过进乎技达到形而上,在生命的历程中不断趋近于宇宙真理,以达到个体生命与宇宙之心的合一,使灵魂超越肉身,使生命超越生活,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西方艺术史是线性的发展。后现代主义之所以出现,是因为线性发展已经到了尽头。所以艺术史终结了,艺术创新的机会在逻辑上也就不存在了。除非艺术变成其他事物,比如影像、装置、行为或观念,游戏或许会重新开始。画道画风具有无限变化的可能性。画道思维不是非此即彼,画道是既此又彼。以画道的思维方法,抽象写实主义是完全可能的方式。抽象不仅可以与表现一起,也完全可以与写实在一起。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写意与形似,所有对立的艺术风格或创作方法皆可以合而为一,所有极端对立的事物也完全可以融合为有机整体。正如英文26个字母具有无限组词可能性一样,画道画风也具有无限变化的可能性。

在今天,艺术如果不极端、不偏激、不标新立异、不追求特别特殊的风格,很难取得艺术上的成功。遗憾的是,当极端与偏激、标新与立异、特别与特殊的艺术风格成为普遍的时候,这样的艺术追求也很难取得成功,因为特殊不再特殊。画道不是世俗之法,世俗意义的成功与心灵的成就无关。画道的目的不是追求成功人生,画道的目的在于解决自我心灵问题与精神高度。画道的出发点先是为己,然后才是利人,因此理论上不需要世俗意义的成功。画道的成功在于内心,这也是古代的逸士高人、岩穴之士为什么选择归隐的原因。画道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观众。只有具有道心的观众,才能够在画道作品中见出高低,因此也不能以世俗意义的成功来作为评判画道标准。画道不是娱乐,不是时尚,不是为了让谁喜欢,受众的层面决定了画道方法的受欢迎程度。给猪喂食,泔水也会欢天喜地;对牛弹琴,贝多芬也会没有知音。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无论下士闻道是何感想,画道成功的标准只有道的标准。画道的方式

画道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在画法中体现道的根本法则。道的根本法则,即是太极之至理,即是乾旋坤转之义,即是一二三哲学的二一之法。以一二三哲学与二一之法作为画法,即是画道的方式。

道生的方式是从生一开始,画道方式往往是以二中之此一为始。当画者面对画面矛盾因素的时候,总会遇见一个与彼一相对的此一,此一可称之为二中之一。二中之一会以任何形式的画面因素展现,比如造形、色彩、笔墨、线条等,比如虚、实、强、弱、刚、柔、阴、阳等。画道的道路,就是从这个二中之一开始,从与彼一相对的此一开始。一画落纸,众画随之。此一落纸,彼一随之。从这种相对入手,画者会持续遇见各种不同性质的对立之二。这些不同性质的对立之二,前后上下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正如千古无同一盘棋一样,这些对立的矛盾关系、对立之二的变化关系也是往复无穷。画面对立关系如此丰富,因此产生的变化也就更加丰富,而常变正是道的基本性质。画道的目的,即是在处理对立关系的过程中,熟悉道的一二三之理,经验道的有无本性,把握道的二一之体。怎样在一张画中经验道的基本性质与基本方式?画道的方式,是通过把所出现的所有对立关系,以兼三立两迭用推一(或称二一之法)的方式推演,最后使对立因素达到合一。人能够在画面上立两推一、以二生三、由二返一,就相当于以绘画方式在创作中体验到了一次达道的过程,这种中国画方式就是画道。

以画道方式看待中国画,其中的对立因素十分丰富。这些对立之二既包括画面之内的形式因素,也包括画面内外的非形式因素。比如理性要配合以感性,热情要配合冷静,技术要配合观念。没有没有感性的理性,也没有没有理性的感性,纯粹理性或纯粹感性都不会导致一件好的艺术品产生;这些对立之二既包括画面之内的形而下因素,也包括画面内外的形而上因素。不仅在笔法中可以见到阴阳虚实、在造形与笔墨中见到形神气韵,也能够在心物关系中见到造化心源、在心手互动中见到刚柔内外;这些对立之二既包括绘画性因素,还包括非画面的文化性因素。比如古与今,比如中与西,比如传统与现代,比如继承与创新等,其小不微,其多不竭。

画道方式所要解决的即是这些矛盾对立因素的合一问题。合一不仅是统一,不仅是对立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转换最后达到的辩证统一,更重要的是一在二之先,二由一而生,二之间有无相生。这种性质的合一,即是所谓的玄。画道中充满了二的范畴,布满了通往道的路径,到处都是可以见道的阴阳对立关系。当画者以身心践悟方式从事画道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随时都会在道的大门之前徘徊,随时都有可能破门而入。这是画道的独特价值之所在,也是画道不同于其他任何绘画的珍贵之处。尽管道先在于画,但是画道是从画开始,画是通往道之道路;尽管画道可以从任何一画开始,可以从任何一层的二端对立开始,但是千万条不同的道路终点只有一个,那就是道。通往道的道路,最终的两扇大门是心物关系。无论从什么路径、什么方向、什么层面、什么对立之二而来,最终都会来到这两扇大门之前。回避了心物关系,也就永远不能进入大道之门。因此,画道的目标不是风格,尽管画道可以有千万种风格。画道的目标在于通过心物关系解决天人关系,因此画道方式主要是一种安顿灵魂的方式。

大道至简,画道也是如此的简易。画道就是让看起来不可能融合的对立事物,比如传统与现代、复古与创新、东方与西方、前卫与保守等矛盾事物,以二一之法化为两仪,这就是画道的至简思维;画道就是将写实与抽象、笔墨与造形、水墨与丹青、书写与塑造等画面对立因素,有机组成合一性表现,这就是画道的至易方法;画道的方式不是加强强的一方,而是在弱的一方用力,弥补短板缺陷。譬如中医,阴虚宜养阴清热,阳虚宜以温补驱寒,同是居弱守雌之理;画道不是过度与极端,而是平衡与中道。道的观念不同于宗教清规,一点过失便会令人心神不安。本来没有地狱,心安即是天堂。人难能无过,平衡过度只需在相反方向用力,画道也是同理;任何类型的画法或画风,只要加进它的对立因素并使之平衡合一,就是画道的简易方式。

画道方式甚易知,画道方法甚易行。但正如《老子》所云“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一样,将绘画艺术中的各种对立矛盾合一,看似极简,实则极繁。绘画之人莫能知,笔墨俗手莫能行。画道的简易方式,即是将对立方纳入己方的一体之仁。道理虽然看似如此简单,但是将对立合一,即意味着要与对方共存互生,意味着将对方同化于自身之内。比如笔墨与造形,单独解决之一尚且需要一生的努力,何况同时解决两个范畴?更何况再把两方面合一起来?况且解决一种对立关系之后,下一种矛盾就会随即出现,如此以至于无穷。二的素材是无限的,二的层面也是不同的。因此,画道大繁至简,大简至繁。画道既是至简,也是至繁,并且无极。

画道不在于作品,解决复杂的矛盾对立关系,需要人的内心品质。通过不断解决大大小小的矛盾因素,人在画道上的成就也会越来越高,所处二的层面也会越来越高。因此,通过画者所解决的问题层面,即可以判定道行之高低;通过画者所解决的矛盾关系复杂程度,即可以判断能力之大小。在复杂矛盾关系中追求合一的过程,就是画道体道的过程;道心合一、个体与大道合一,就是圣人;个别与特殊的融入天地大化,就是得道。

画道是一种独特的体道方法。比如通过心物关系解决天人关系,使天人合一具有可信可行的方法;比如以观象方式修心,以修心功夫观象,开辟以象体道的独特路径;比如心术象术合一、心印气运合一之画法,皆是画道特有之方式。画道方式还具有一些特殊性表征。比如在笔墨阴阳交合过程之中,会使画者在作画时感觉到生命快乐。许多画者并不觉得绘画是一种苦修,而是将之视作并且的确是生命快乐之源,一天不动笔就会若有所失。这种身心快乐,即源于用笔运墨的阴阳刚柔,几乎等于阴阳交媾的过程。这是许多画者以画自娱的秘密,也是画者无所欲求的原因。

画道不完全是一种美学方式,仅以美学知识来解释画道的作画方式,不符合画之为道的基本性质。画道是在观象之中知天、在画法之中提升胸次与内心品质、在心与道合之中观物取象、在天人合一之中心与物冥、在一体之仁之中与天地相参,最后以心印气运方式迹化成为画面形象的进道过程。画之为道的方式,是使人成为生道和生理,使画法成为太极之法,使笔墨造形成为载道之形。画道方式的珍贵之处,即在于以区区一艺方式,来解决人心向道的问题。

造形的重要性

造形范畴本是画道众多因素之一,也本不应在此重点论形。只是数百年来作画第一论笔墨,很少人谈造形。笔墨与造形是一中之二,不平衡时弊不是画道方式。画道的方式正如走钢丝,其平衡杆是动态游动的过程。未来或有人主张作画第一论造形,下述所论即行作废。

画道由形而上、形而下与形而中三部分组成,形在画道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形与道相连的部分是道的形而上内容,其立两方法也表现为相应的形而上性质,比如理与气、观与象、心术与象术等方法;造形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对立范畴与一系列对立关系,则是道在造形中的两仪体现,是画道的形而中内容;画道迹化为笔墨造形的具体过程与方法,比如心印气运方法、笔墨造形的语言方式等,具体体现为有形,可以视为画道的形而下内容。上述三个方面皆离不开形的关键性作用,没有造形就没有笔墨,当然没有笔墨也不会有完整的画道造形。但是笔墨多是在形而下部分与造形对接,书写性只是在用笔范畴与笔墨对接。没有笔墨,至少画道的形而上与形而中两方面内容可以成立。没有书写性笔墨,造形上述三方面内容也能够基本成立。画道形而上与形而下合一,关键体现在画道应物象形、观物取象、转物为象、以象写形、立象以尽意的造形方式之中。但是立象以尽意的造形过程,却离不开特有的笔墨语言方式。孤立地夸大笔墨的结构性作用,有损于画道的形而上性质;没有笔墨的表现性作用,画道造形也无法最终完成。

一般体道方法与画道方式有所区别:圣人体道的方式是以心应物、观物取象并立象以尽意;画道同样也能够以心应物,还能够观物取象、转物为象并以象尽意。画道的独特之处,典型地表现在能够转物象为有形。这意味着画道不但具有一般性体道功能,同时还能掌握造化造物之秘并以此象物造形。在这样的意义上,可见造形之于画道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意义上,古代画论称画者为画圣,一点都不过分。

画道造形是取物之象而不是取物之体,画道造形也不仅在于写物摹形而在于观象知天与移动造化。画道这种转物为象、使象为形的造形方法,一般称之为象形或是应物象形。画道的应物象形方式具有非凡的形而上意义,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表现为画道象形方式与圣人观物取象方式的一致性。在造形的心象阶段,画道以即物方式并依靠心物关系来达成道心物合一之心象。假以物象之舟楫,观物取象以达圣人之意,这既是历史悠久的体道方式,也是画道造形的首要目的。第二方面是以形显象、以形载道的画道方式,典型地体现了文以载道的悠久传统。画者不但能够将万物转化为心象,还能够通过造形方式移动造化。画道在移动造化创生画面形象的过程中,即将造化之理、太虚之气、万物之质、人物之神和内心之性,以造形方式迹化为画面形象。第三方面则是在于这种由心印而成的载道之形,还能够反过来印心证人。而且这种印心证人的作用,对于其他观者也是同样的。因此,画道造形印证人心,有助于提高人的心灵品质。

画道象形是一种目击道存的方式,是一种借象知天的方法,是一种因象为形的绘画手段。画道造形的形而上性质借具体应物方法而体现,并用以提升心灵、疏瀹五藏和澡雪精神,具有穷神知化并与道为一之功用。画道造形离不开心物关系,象形在道、心、物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发生,而造形所面对的心物关系则是最高层面的二。基于上述性质,画道象形既与易象性质颇为类似,又具有画道独特的形以载道道体特征,不仅仅是笔墨偏见中的形似。画道造形既不同于图像的机器复制方式,也不同于古典绘画的视觉方式,更不同于抽象绘画的点线面符号方式,而是以生命体悟方式成就载道之形。画道性质的造形,不仅是以审美的观赏方式面向受众,更多的还是以会心方式直指人心。因此,画道造形就是以象形方式显现的圣迹,是以笔墨点画方式显现的气象。画道造形不仅是有形之理,还是有象之气。画道造形不仅是成器之道,还是天地之心。从这个意义上说,画道造形不仅是造形能力的磨炼,更多的还是体用合一的生命经验;不仅是形而上的心象冥想,更多的还是知行合一的身体践行。

一二三哲学第二

有无之道

一二三哲学

一二三哲学的理论建设工作,已在《一二三哲学》一书中完成。《画道精义》所要做的工作,即是将一二三哲学这个核心部件安装在画道的理论结构之中。画道不是以画为目的,画道的终极目标是道。道是天地之始,因此画道理论的阐述,也当以道为始。

画之为道,画好论,道不好论。只是一般性地论道,或是以文学性语言赞美道,不能够满足画之为道的哲学诉求与理论建构需要。画道理论需要一种具有哲学高度的理论内核,这种哲学理论又必须能够以现代学术方式阐释道的性质与方法,否则就是有画无道。画道由画与道两部分有机结构而成,一二三哲学即是画道之道。尽管一二三哲学只是画道的哲学部件,但是本质上一二三哲学即是研究道的哲学,即是关于道的原理与方法的哲学,即是关于一二三性质与关系的哲学。一二三哲学既是画道具体应用的哲学原理,也是关于道的纯粹哲学;既是画道的核心方法,同时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方法。总之,一二三哲学是关于道之义理的哲学,表现为以理为道的纯粹性;一二三哲学也是一种目的性哲学,表现为以道为终极的目标追求。一二三哲学是从义理与方法高度阐释道的学说,是关于有无之道性质的学说,是回答道是什么的学说。

一二三哲学是画道的核心理论与方法,也是画道区别于其他绘画的标志。某些一般性绘画尽管也会反映出相应的哲学观念,但是不会有一二三哲学这样的“核心技术”与专属的“超级配置”。一二三哲学是画道精义的精义,是掌握画道关键的关键。一二三哲学是因画道理论而起,但是掌握画道的途径,却要从一二三哲学开始。掌握了一二三哲学,也就意味着掌握了画道之道。

以名称之由来而论,道不可道,可道者非常道。道很难直接阐述,但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的基本性质就会传递到一二三之中。因此,我们可以以三说二,以二说一,用一二三这三个字来阐述道的基本性质、机制与原理。对于一二三这三个字的哲学阐释,以一二三这三个字对于道的原理与方法的探究,构成了一二三哲学的基本内容,此即一二三哲学名称之由来。

以理论的性质而论,一二三哲学是一种既特殊又普遍的哲学体系与方法。一二三哲学的特殊性,体现在一二三哲学是因为画道的理论需要而进行的哲学研究,是专为画道理论所创立的哲学原理与方法论。画道是画与道之一体,是借画而进道的一种绘画方式。一二三哲学所解决的问题,即是画道中道的问题。一二三哲学是画道的哲学内核与基本原理,也是画道所有方法的核心方法。因此研习画道,画法固然重要,但根本还在于掌握一二三哲学的原理与方法。据说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哲学,一二三哲学首先应该是这种绘画的哲学;同时,一二三哲学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一二三哲学的义理具有纯粹性,一二三哲学是一种抽象的哲学结构与空间框架。因此,以任何事物代入这种纯粹义理与空间框架,其理相同。所以,一二三哲学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不仅为画道理论所专属。一二三哲学还是为绘画而建构的哲学体系,是为学习画道画法的人所准备的理论工具,同时也是宇宙之道,也是事物的普遍真理,也可以作为处理其他事务的一般性哲学方法。

以理论的功能而论,一二三哲学是一种既超越又入世的哲学方法。一二三哲学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一二三哲学是一种安顿灵魂的学说,是一种由二进一的形而上学说,是一种以解决人心问题为目标的学说;一二三哲学的入世性,体现在一二三哲学同时也是一种解决矛盾对立的学说,是将矛盾化为两仪的学说,是超越二选一残酷斗争的学说。因此,一二三哲学对于解决人心向道的形而上追求,对于回答“道是什么”这样的终极问题,是有效的理论;同时,一二三哲学对于解决现实中的心物矛盾、主客观矛盾、古今中西矛盾,甚至其他具体领域的各种矛盾关系,同样也是有效的理论。一二三哲学既是致思于道的无极玄思,也是进道的简易之道与方便法门;既是道的超越性原理,也是处理现实问题的入世性方法。这个世界的问题太多。解决世界性的与人本身的诸多问题,关键在于人类思维方法的创新。人还没有最终找到适应今天提升个人精神品质以及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高度的有效思维方法,也没有找到解决矛盾恶性冲突的真正有效方法。世界或许正迫切地需要这样一种哲学方法,能够将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同时解决,将事天与治人二者合一。一二三哲学即是这样的哲学原理与思维方法,知行合一、体用合一、道艺合一,将天人关系与心物关系联动起来,将个人的超越追求与社会人伦的现实主义价值观结合起来。人若以道为最终目标,遵循自然规律而少人为之法,按照一二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每个人以自治方式解决自身的灵魂问题,人就不会再无休止地破坏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以满足个人的物质需求,也无须再无休止地增加人类的生命成本,甚至能够超越矛盾残酷斗争,超越世俗中随时幻灭的人生虚拟目标,得到内心与道的永久合一。

以理论的来源而论,一二三哲学主要是基于《老子》哲学思想的一种理论创新。一二三哲学所依据的原典,主要是《老子》之书。《老子》第四十二章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即是一二三哲学的原始起点。说一二三哲学基于《老子》哲学思想,首先是指基于四十二章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句话;这句话之后的内容,便是一种理论创新。因此,一二三哲学不是那种校勘、训诂、考据、释读与义理阐释性质的《老子》研究。《老子》是一条大河,画道理论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二三”三个字而已。一二三哲学既不完全是《老子》的理论,也不是关于《老子》的学术研究理论,而是由《老子》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句所引发的理论创造。一二三哲学从《老子》的一句话入手,引发了一二三哲学的理论建设工作,一句落纸,众话随之,也完全符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

以理论的基本内容组成而论,一二三哲学的基本内涵,要比《老子》之书所直接体现出来的一二三内涵丰富一些。《老子》之书除了第四十二章这句话之外,便没有再论及一二三,也没有关于一二三的任何定义与诠释。一二三哲学的基本内容,是在《老子》之书的整体义理框架下,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句的意义结构推演而出:一所对应的既是道之为大的“大一”,同时也是道之为小的“小一”,但主要是小一;二所对应的即是大量的对反范畴,但是道层面的二所对应的,主要是有无之二玄;三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二生之新一,这个新一与道一对应,其性相同。三的另外一种含义,是二与一为三,这才是三的真正本质,因为新一也是二而合一,是二与一为三;在一二三之中,一与二的关系是根本的关系。二与一为三,是故三生万物;一二三哲学的内容组成,也相应地参用了太极两仪观念,以期作为哲学表述的补充。其中太极与道或一相对应,阴阳两仪与二相对应。太极与两仪的合一,即是三。一阴一阳谓之道,其实一阴阳才是道;同时,一二三哲学也参用了《周易》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句所含之义理。一二三哲学是将《老子》的一二三与《周易》的一、二、四、八序列模式,做了结构性的契合工作,并在整合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新的阐释系统与哲学理论。

以研究的方法论而论,一二三哲学是一种研究方法的创新成果。这种创新性既体现在一二三哲学自身所创立的、不同于二分法方法的二一之法,也包括在《老子》研究中所采用的独特方法。二一之法留待后论。《老子》研究所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校勘、训诂、考据、释读与文体考辨等方法,并由考证引发义理阐述;古代对于《老子》的研究,除王弼使用了“辨名析理”的本体性方法之外,大多是用《老子》之外或之后的观念解老,比如用《周易》、儒家、黄老、法家、道家、阴阳家、佛家、玄学等学说解老,包括以养生、练气等观念解老;近现代以来的《老子》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则呈现出使用“主观与客观”“本体论”“宇宙论”“认识论”“辩证法”等西方哲学诠释框架解老的一些倾向。一二三哲学的建立,当然也考量了这些研究方法,同时也更加重视研究方法的创造性。在《老子》研究已有的校勘、考据、训诂、释读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索与尝试了新的研究方法。

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包括中国文化与艺术的研究,应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建立中国自己的诠释学框架,并自觉使用中国自己的研究方法。一二三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是从《老子》之书的内部寻找突破,尝试以隐藏于《老子》自身的方法解析《老子》之书,并从中寻找、提炼与建构一二三哲学的基本素材。这样的研究工作分为四步完成:第一步,是以《老子》之书的义理作为支撑,依据《老子》之书特别是《老子》第四十二章,提炼出关于一二三之精义,其中包括一二三之本义与推演义两方面内容;第二步,是将一二三精义反过来代入《老子》之书,在以数的方法通解《老子》的过程中,求证一二三精义成立的合理性;第三步,是在综合《老子》第四十二章所推演出的一二三之理以及《老子》之书解析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二三哲学基本义理架构及其方法论;第四步,是将一二三哲学演绎为纯粹的空间性结构,并以画道为例,将画道的基本关系代入这个纯粹的空间结构之中,以求证画道理论基本内涵的合理性,使画道理论与中国文化深厚渊源相衔接。以一二三作为方法论解读《老子》之书,可以说是一种“原汁原味”的研究方法。譬如做菜,不使用很多菜以外的佐料与调料,只需放少许盐使菜自身出汁,这样就可以用菜的原汁将菜做熟,以保持菜的原味。《老子》通常的研究方法,如果说还有可以探索之处,就是在以往的《老子》研究中,菜以外的各种佐料与各种其他方法添加得过多,这样反而会丧失《老子》之书的原味。

一二三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是把从《老子》之书中提炼出来的一二三之理,视作为一个数的密码,一种解读道、解读《老子》之书的公式,反过来以其代入《老子》来解读《老子》之书;一二三哲学自身所建立的一二三之理与二一之法,作为方法论的主要特征,也是数的方法。数的方法的长处,就是可以通过类似代入公式的方式来解题,而无须引证谁曾经或者如何解题。数的方法为一二三哲学带来了纯粹性与便利性,同时也使一二三哲学具有了“文学式”方法所不具备的理论精确性。因为在数学计算中,错一个小数点也算错,而文学性的修辞方法则远非如此;以一二三之数解老,并不只是数的方法,同时也是结构的方法。一二三之所以能够生成如此复杂严密的逻辑关系,原因还在于结构本身。结构既包括时间性的一二三序列结构,也包括空间性的三角形三合结构。结构产生意义,结构决定性质。同样的因素,结构不同性质即不同,比如煤与金刚石。因此,在二一法与二分法的不同框架中谈论心或物,正如在煤与金刚石的不同分子结构中看待碳原子一样。数的方法是结构运行的内在逻辑,结构的方法则是数的整体关系。数的方法与结构的方法合一,使得一二三哲学如同数学公式一样,用具体事例代入也可,用符号字母替代也可。不同的具体事例或符号代入一二三公式,其理是一致的。进而推之,一二三哲学是纯粹之理,三合之道是纯粹结构。因此,一二三哲学作为道的哲学,与任何事物具体结构在一起,皆可以形成相应的哲学阐释系统。比如与书法结合在一起,即可以成为书道;比如与中医结合在一起,即可以成为医道;比如与武术结合在一起,即可以成为武道;比如与经商结合在一起,即可以成为商道。以中国画为例代入三合之道的纯粹结构,以一二三哲学之理阐述画道的基本关系,也只是通过画道的例证,证明一二三哲学的普适性。

一二三哲学的基本性质、机制与原理,浓缩起来即是一二三这三个字,但是一二三这三个字所蕴含之理,却是至简而玄极。一二三是众法之本,是万理之根,万理众法皆始于此并终于此。所以,一二三哲学既是道的根本之理,也是画道的一以贯之之法。体悟与研修一二三哲学,既能够以一二三之理融会天下万理,也能够以一二三之法贯通画道众法。体道以绘画的方式为载体,其目的也是为了经验并最终掌握道的一二三之理,并且理成人心,道成肉身。因此,一二三乃是万物之所然、万理之所稽之至理,研习画道必须首先掌握一二三哲学的基本原理,研习画道也是为了不断印证并最终掌握一二三之道。

一二三哲学是至简之理,一二三之理的确也是甚易知。但是,为什么这样甚易知的道理,天下人莫能知呢?其中有三点原因:第一,一与三是隐性范畴,一与三是夷、希、微;第二,一二三之理与道的性质相同。道以有无为性,有无同谓之玄,因此道即玄。当有无之玄与一二三混而为一时,一二三之理同样表现为一种玄思;第三,理解一二三还需要人的道心,需要人的心灵质地。因此,一二三既是至极之道理,也是验人的标尺。永在之道

一二三哲学是关于道的哲学,是回答道是什么的哲学。但是现代人对于宇宙规律更多倾向于数学或物理学性质的认知,宇宙的观念或许不再是宗教与哲学的范畴。在这样的科学背景中,道似乎已经被人遗忘,至少变得有些不可信或可有可无。人类的宇宙观也似乎已经发生了某些根本性变化,让人再相信宇宙是由道化生的,这听起来太不时尚。一方面,道没有像宗教那样成为一种信仰;另一方面,科学观念取代了道作为宇宙运行规律的解释。一个对于宇宙规律倾向于数学或物理学性质认知的西方科学家,可能会依旧信仰上帝。但是现代中国人没有这样的信仰,只奉行科学主义或实用主义。一个孩子可能会相信外星人的存在,却可能不会相信道的实存。当面对山顶洞人或周口店人的遗迹,人们还会相信女娲造人吗?当人们认同了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人们还会相信盘古开天地吗?当哈勃望远镜向人展示距地球130亿光年的原始星系,人们还会相信宇宙之道吗?这就是古始之道的现代性境遇。

尽管并没有人真正地质疑道,但是没有质疑的弃置,或许就是最大的质疑。道被以科学观念以及人本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文明弃置,其中的缘由是深刻的。大约从13世纪开始,信奉一神教的欧洲从意大利发起了以反对神权、倡导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由此开始至18世纪数百年间,哲学逐步摆脱了神的统治并从宗教中独立出来,人的主体地位也逐渐得以确立。人文主义的发端和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通过以排斥不验思想为核心的实证主义科学方法开始的,因此,不验与可验成为神学和哲学之间的分界线。

中华文明是在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类文明,中华文明根源于道的理念,道是被以儒、道、释三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所共同认同的元概念。自19世纪以来,中国也逐渐走上了与西方相同的现代化道路,进入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时代。实证主义与科学方法因此也被中华文明所采纳,成为现代中国的显学,因而道的观念在现代中国变得可有可无。

以道为根的中华文明,其文化模型是自上而下的生成关系。道的根源在上而不是在下,因此,道不是基础而是根源。决定中华文明性质的不在于基础,只有根源。人可以置身于不同的基础之中,却无法切断与根之相连。中国人离开故土,还是会在他乡形成唐人街或中国城,这是因为文化的根源不断。离开了这个根源,中华文明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道由上化生为下,以此推之,中华文明中的一切形式都应该是道的形而下存在形式。如果对道产生怀疑并质疑道的存在,即如对信仰产生怀疑一样,中华文明的价值体系就会解构,中华文明的道统就会崩溃,这其中所有的文化形式也就难以为继。

道先天地而恒存,后天地而常在。道在一切存在之先,没有任何存在在道之先。在天地开始之前的存在是道,在道之前便再没有之前。道在天地之先,以无的方式孤寂而独存,是天地之创始,表现为寂兮寥兮的模样;道在天地之后,以有的方式生生而永在,是天下万物之母基,表现为万物枯荣的模样。即便天下万物不再,道依然是恒在而长存。因此,无论道有名或是无名,无论人体认或否认道,道都会以有无的方式永在,道都是不以人的思维经验、语言表述为转移的恒存。

道虽然是永在,但是道具有不验性,因为道是有无一体。实证方法可以证明有,但是不能用实证方法证明无。但是人不能因有而否认无,因为无也是一种有,有归根结底也是无。体道是对于有无一体存在的生命体验,是以无见有,以有证无。对于道的体认,不是指向物质存在的认识论,也不是实证主义所能胜任的任务。以考古的方式不会发现道的实存遗迹,但以道心即能玄鉴道的光芒,以心观即能在芸芸万物中观复,因此道又具有可验性。

对于道的质疑,违反了道不可致诘的基本特性。道不是质实性存在,道也不是知识系统。道是宇宙运行之至理,道关系着人心灵超越与个人精神品质的提升。道不是那种关于科学总则的哲学,道是关于内修与内圣的生命哲学。道是玄思,道是先验性存在,道是有无二性之并存。道可道又不可道,道既可以实证又不可以实证。因此,道不仅处于可验与不验之间,同时也是可验与不验之合一。道玄之又玄的性质,正是令实证主义抓狂的地方:若以可验与不验的实证主义方法与标准,道显然是不验的;若以知行合一、体用合一、道艺合一的方法与标准,道又是可证无疑的。道无法成为实证主义科学方法的研究对象,所以道就消遁于实证主义科学方法的视野之外。但是人对于道的悬置,也没有违反道的基本性质。道以有无为性,有无是道的第一个问题。对于道的悬置,恰恰是道有无之性的深刻体现。

道没有能够成为一种信仰,道也没有被实证主义科学方法纳入视野之内。这不是道的不幸,只能说明人的局限性,同时也鉴证了实证主义方法的局限性,包括现行的当代价值体系,这种局限性也是一种普遍的问题。人们往往对于具有深刻意义与价值的事物视而不见,而对于实惠的事物倒是十分疯狂。现代商业以及艺术方式,即是顺应了现代人这种无所不在的实用主义特性。道是永在,无论是否可验,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