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天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2 23:27:36

点击下载

作者:李勇剑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思想的天空

思想的天空试读:

诗如

诗,分古诗与新诗。古诗承汉唐之古风,讲究平仄;新诗起于“五四”运动前后,摒弃古体,自成一派。林语堂讲,诗就相当于中国的宗教——中国人不信教,信也只是表象上的。

要我说,诗如江南三月的丝丝细雨。想象三月烟雨的江南小城,你撑一把油纸伞在青石板街上行走,

周是静默的,仿若整个城都被这烟雨浸醉了似的。水汇聚在青石板的凹陷处,偶有几点雨滴砸中,便溅起了一朵水雾。水雾多了,整个小城仿佛就沉浸在这清新之中了,恰似诗带给人的感受。

诗如一尊跨越千年的古鼎,三足两耳,鼎身丰满,上面却刻满了晦涩难懂的铭文。整个鼎充满了玄奥的气息。即使历经千年,也没有一股死气,反倒是厚重之感令人享受。古朴、厚重、晦涩难懂却又耐人寻味,恰似诗带给人的感受。

诗如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历尽沧桑,腹有诗书气自华;似一位被谪的仙人,又似一位悟道的圣人。老人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无一丝苍老之态。他在前行,神态儒雅,似一首配乐的诗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

思无邪

“诗是世界上最纯洁的语言。”

窃以为,古诗与新诗比起来,还是古诗更有韵味。而诗词中的诗与词比较起来,我还是偏爱诗。究其本源,当属《诗经》。当然,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

,作为主观感觉评价可能有失公允,但相信不少人与我有同感吧!《诗经》为什么美呢?不是因为有很多人评价它很美而美,也不是因为其古老而美,是因为其纯、其真而美。“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心躁的人是读不出来其间妙处的,就如日本俳圣的名句:“古池塘啊,青蛙跳入水声响。”只有心静下来,慢慢品读,才可解其中真意。我拿松尾此作找几个同学问,美吗?得到的答案却出奇的一致:“这么简单?这是啥?这有啥美的?”简单与美并非一对冲突的概念。试想:终南山之上,大雪纷飞,梅花绽放,一位俊美的少年公子,身着锦衣狐裘,把酒赏景。不美吗?不简单吗?

众所周知,《诗经》实际上就是一本民歌集,乃当今之《康定情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或“一朵溜溜的云哟”,依如今许多年轻人的观点,是俗气的,然而若换作《诗经》便觉古香古色。为什么?盖因今之白话过于直白,缺少了古诗中的那种“含蓄”之美。陕北民歌的表达是“妹妹你为什么离开我”之类,而《诗经》则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或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所谓精简含蓄,大体如此。如今歌词做对比亦如此,凤凰传奇与方文山之别也犹此。

以上乃一孔之见,现录一首《国风•周南•桃夭》,与读者诸君共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2015年5月24日夜

商君之幸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商君之名,无人不晓。

商君少有大才,年纪轻轻便成为魏国相国公叔痤之中庶子,可谓前途光明。然事不遂人愿。公叔痤病重即将离世,魏王问可用之材时,公叔痤便答:“痤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只可惜魏王昏聩,只当公叔痤病重乱语,却不知自己亲手将秦推向强位。

商君听得秦孝公下令求贤,以“修缪公之业”,于是西入秦国,开始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阶段。他四次觐见秦王,以“五帝”“

王”“霸”之道劝说孝公,而孝公不喜,最终选择了强国之术。

于是商君开始变法。在面对孝公的疑虑时,他这样回答:“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辩倒大将甘龙、名臣杜挚,说服孝公下定决心变法。

变法实难一帆风顺,法令初定太子便犯法。太子犯法,将如何?他没有迟疑:“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于是“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太子是未来之君啊!当时多少人劝他不要惩处太子,可他就是要惩处,且还要重处。他难道不知道这样会为自己埋下祸根吗?他心里知道的,只是对变法成功的向往,其余的皆可以不管。

于是“徙木立信”,继而“秦民大说”,曾经的七雄至弱终于再度焕发光彩。“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我想,太史公的这几句话,就是对商君最好的嘉奖。

但那一天终于到了。太子从惠王变为秦国之王,公子虔、公孙贾之仇也该报了。“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谁都知道“欲反”不过是个借口,被抓住了注定难逃一死。商君出走,“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我们无法得知商君当时作何感受,但我想莫过于悲欣交集。

悲命之将绝,欣变法成效。

最终,他被抓、被判。死已经注定,在执行车裂的那一刹那,我想他心中应只余欣慰与幸福。

孝公信我,我不负公;秦国信我,我不负国。

那一刻,他应是笑着逝去的吧!2014年1月5日夜

问仙

随着如来的大手缓缓压下,随着大圣戴上了那金光闪烁的头环,西行,是开始,也是结束。

师徒四人,不,再加上白龙马一行五人,似乎都背上了命运的枷锁,要为众生追求解脱与自由,然而自己却在艰难中前行。

谁说仙佛无欲无恶?仙佛无欲,又为何求道行长生?仙佛无恶,又为何掌控天下万物?

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金蝉子与如来的一场豪赌。结果自然是金蝉子输了,他不但没有为万物生灵谋得自由,反而还将自己的千年道行搭了进去。他是可笑,还是可敬,抑或可悲?诚如观音大士对金蝉子所言:“我以前认为师兄你是最聪明、最锐利的,但后来我发现,知道得太多也不好。”

凭什么仙佛就可掌控生灵的命运?凭什么那些不受拘束的便要呼之为“妖”?“天地何用?不能席被;风月何用?不能饮食。

纤尘何用?万物其中;变化何用?道法自成。”

那大圣,那金蝉子,不过是想证明一个答案,却只因这答案触动了诸天仙佛的利益而被压制。

那天蓬,不过是一往情深地爱着月仙子,不过是在庙堂之上为月仙子说了几句话,又为何会受到转世为猪的恶毒惩罚?

那卷帘,不过是忠心耿耿救下王母。救驾之功不受表彰却仅因打破琉璃盏这件小事而流放下界。他花了五百年时间,只为了能够重返天庭,换来的,却只有众仙的无尽嘲笑,他又错在哪里?

还有菩提,有着三界中至强的力量,却没有勇气去拯救自己的徒儿,去追寻一个答案,该说他可笑?可恨?抑或是可怜?“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西游,不过是一场自我救赎、释厄,不过是一个弥天大谎。“面壁何用?不见滔滔;棒喝何用?一头大包。

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2014年1月19日

博杂高才是《红楼》

近日重读《红楼梦》,时过境迁,却别有一番感悟。

红楼之学博杂,无所不包,最诱人者,当数诗文。《红楼梦》中的诗文繁多,一百二十章即作二百三十八篇诗词文赋,读完后又不禁感叹曹雪芹其人之高才,以一人之力,作众人之语。宝玉、黛玉、宝钗,因其性格之不同,所作之诗自然千差万别。曹老先生却能以诗寄情,衬人物心性之变化,实在难得。

单说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判词、对联、红楼梦曲加起来有二三十首,均非碌碌之作。仅《枉凝眉》一词中就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句,传唱久远。而收尾中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更是千古名句,让人回味无穷,更有众多佳句不时涌出,脍炙人口,余音绕梁。

最博杂者,乃药理。《红楼》中的女子多病,药自然也少不了。从药房里,也可以寻出许多意味。薛宝钗的病须吃一丸药,其中竟有“十二钱雨水日的雨水,十二钱霜降日的霜……”荒诞无稽之余又让人不禁叫绝。

所谓:纷繁芜乱人间事,博杂高才是《红楼》。2014年2月

夜读散记

身处山间,幽静的小路两边全是高耸的大树,影影绰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射下来。林中蝉鸣鸟啼。继续向前走,隐隐听到水流的声音,那水从两座山峰的间隙流出来,哗哗哗的声音就如同玉珠掉进了玉盘一样清脆悦耳。水中的白浪翻滚着、旋转着,扑击在石头上、岸上。水上面有一座桥,隐隐约约看不真切,登上去之后往下看,林间荫影密布。再往前走就看见一座亭子,红砖青瓦,四角翘起,像鸟张翅欲飞,俨然一座仙亭,这便是醉翁亭了。

静静的湖面上没有一丝波澜。湖中还有一块块冰浮着,水波如同鱼鳞一般层层叠叠,有一种别样的美。湖水清澈见底,被光一照,又恍如镜子一般,冷光摄人心魄。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拿着花锄站在花园里,面前是一簇簇开得金黄鲜亮的菊花,老人正用花锄用心地为菊花松土。他抹了一把头上的汗,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而他的身后,郁郁葱葱绵绵不绝的,正是南山。

一个英姿伟岸的青年男子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一条绿色的小溪上垂钓,许久没有鱼上钩。忽然想起姜太公八十岁曾在渭水磻溪垂钓,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青年男子便在心境茫然之中,平添了自信。于是,他便开始了不急不恼、心平气和的垂钓生涯。

大风在天空中呼啸,不一会儿,风停了下来,而云,也变得墨一般的黑。四周阴沉灰暗,什么都看不清楚,然后又渐渐地向更黑变化。

那本来光秃秃的树枝,好似一阵春风吹过,马上变了个样子,树干上晶亮白净的凝结物,如同春天的梨花一般,而走近一看,原来是透亮的冰晶闪烁着摄人心魄的冷光,使人顿生寒意。

大帐中的一位将军手上戴着厚厚的手套,执一把角弓走了出来。他弯弓搭箭,对准了靶子,嗖的一声,箭却没有中靶。他往手上看去,那手套已被弓磨烂,露出了厚厚的棉絮,而一身铁衣的都护,刚一进帐就急急地脱下自己的铁衣,铁衣上带着阵阵逼人的寒气。

一位身着白衣、气质飘逸的男子在竹林之中的一片空地中盘膝而坐,膝上放着一架古琴,尾部有微微的焦黑色,难道是名琴焦尾?

这男子轻叹一口气,手轻轻抚琴,顿时,祥和、宁静、优美、高雅的乐曲从林间缓缓流淌而出,像水流似的流入了我的心底。

一曲终了,男子口中发出一声长啸,仿佛在诉说他的经历。

诗仙李白一边叹气,一边喝酒,身旁散落了一地的纸,上面都只题着“乡”字,李白嘴里喃喃地说:“母亲,太白想您啊……”

这时,在不远处隐隐传来了《折杨柳》的曲调,李白长叹一声,吟出了“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韦应物在游玩之时入一深涧,见幽草生于涧边,眼中尽是怜惜之色,在郁郁葱葱的树冠之上,偶尔传来一两声黄鹂的鸣叫。

一片荒凉、不见人烟的塞上大漠,一道黑烟直立地飘在空中,这里一丝风也没有,寂静反而使这里更显悲怆。在天与地的交界之处,一轮红日正徐徐从天空落下,将天边映得通红。随后红光也被揉碎了,洒向大漠下的河面。水映夕阳,更显夕阳凄;狼烟塞上,愈示塞上凉。

李白独立在一叶孤舟之上,船下的江水疾流不停。李白回眸一望,眼中有千般不舍、万种惆怅。他注视着看了多年的山愈来愈平缓,最终伏成一片平原,他的心中有兴奋、有不舍,不论如何,他随着那小舟一起漂向远方。

站在不远的岸边,湖面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到处都是,天与云与山与水,弥漫在大湖之上,天、地、山、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独坐窗前,他的影子随着灯芯的摇曳而不停地晃动着。夜已过半了,约好的朋友还没有到,诗人紧紧皱着眉头,手指间夹着一枚棋子,不停敲动着,发出了嗒嗒嗒的声音,把清油灯盏上的灯花都给震落了。良久,默然无语,房中只有嗒嗒声在回荡,诗人不禁一声长叹……

竹林寺暝色苍苍,寺中传出了连绵的当当当的敲钟声。寺旁有着一大片竹林,郁郁葱葱,绵延十几里。寺中香烛还未燃尽,飘出了袅袅轻烟。

杂感录一

实际上,“文化苦旅”这四个字,细细咀嚼,颇有深意。文化,自不必多说,即通常意义上的文化,也特指中国文化。然而文化之旅便可,又何至于“苦旅”呢?想必是文化之路有诸多艰难困苦,也寓苦中作乐之意吧!书中的文章在令人会心一笑的同时,却另有一番伤感,甚至是失落之感在心头萦绕,挥之不去。

沙漠中的清泉有多珍贵?我想不言而喻。然而大自然有时就是这么爱开玩笑,那在沙漠中的生命之源竟能如此精致美丽。那孤寂的美丽,泉旁的老尼神秘而静谧,却令人心房颤动不已。有时,一个景物不仅要用眼看,更要用心看,才能得其真义之美。真正的美,足以净化一个人的心灵。月牙泉,美之所在。

现在想来,中国古代的朝廷是招人恨的。柳宗元被一贬再贬,越贬越远,远离了政治中心,却回归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这是悲剧,也是喜剧,更是一幕令人心照不宣的默剧。柳宗元死后,又引发了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思考,强化了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文人意识,拷问自己存在的意义。

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文人,却被迫远离所向往的政治中心,这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这不正是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国文人之状?文人墨客与政客这两个职业合二为一之时,后者却成为了前者的负担,抑或称前者拖累了后者。现在我们看古之文人,又有多少是看其政绩呢?诗人、文人是不羁的,是有着独特性格的,政客是有着取舍的。一个文人,往往并不能成为一个政客,毕竟,在中国几千年的文人历史上,他们属于少数。

什么东西最能表示人类最初的印记?我想,无数人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洞穴。无疑,洞穴是人类最初的占有,最初的庇护所,也无疑让人有一种安全感、归属感。在我看来,洞穴文化应与茶酒齐名,处琴棋之间。或者有人质疑,但仔细想想,洞穴之间,承载着多少无言的文化和文明?在那无文字的岁月中,上古先民一定有着自己的哲学思想。几十万年的时间,几十万年的不断思考,凝结出至高的智慧。而这些,都应藏在洞穴之中吧?2014年3月5日夜

杂感录二

人生若一场旅行,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友情、爱情、亲情,其快乐远超虚名浮利,也不需要过多的物质基础。然而,人们仿佛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境地:因为没有物质基础,所以郁郁寡欢,不思进取,从而又难以得到物质享受。

这种情况,自然是要积极地去调整心态来避免。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自然是需要的,然而对物质的需求达到了一种如饥似渴、迫不及待、过犹嫌少的地步,那就不正常了。

国平先生认为:“有钱又闲当然幸运,倘不能,退而求其次,我宁做有闲的穷人,不做有钱的忙人。”曾听过一则故事:一个身家千亿的老总,友人问他一生都得到了什么,他只是掏出一个药瓶:“我耗尽了时光、精力,只挣得了一身的病与这一瓶药啊!”令人哑然之余又不禁让人沉思:金钱与健康究竟哪个更重要?

人的健康才是一生最宝贵的。但是,许多人却穷尽一生用于追求财富、名声和权力。人们总是前仆后继地冲向那些生命中并不重要的东西,并为之耗费时间、精力。现在看来,却是无滋无味、无用无趣。国平先生说过一句话,可以送给普天之下那些追名逐利之人:“世上有味之事,包括酒、诗、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成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命运是什么?有人说命运是不自信者幻想出的自缚之物;还有人说命运确实存在,看不见、捉不到,但却掌控着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我们无法估计一件事做或不做所带来的后果,做(或不做)了之后却又悔不当初,然而我们无法看到相反的结果,只凭臆想认为会比现在好,于是问责于命运,抱怨命运之不公。

命运由两个因素决定:环境与性格。国平先生认为:“环境规定了一个人的遭遇的可能范围,性格则规定了他对遭遇的反应方式。”这两种必然性结合在一起便造就了命运。相同的环境,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环境,相同的性格。由于反应方式不同,因而也成就了本质上不同的遭遇。

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但是,改变自己的性格,自然也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支配了自己的命运。2014年3月10日夜

杂感录三

人类常常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自己的心态,以至于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很多人还以为自己是地球的主人,是主宰者。

结果呢?结果只是狂妄自大的人类得到了应得的惩罚。毕竟,对于人类而言,地球的生命太漫长了,人的一生对于地球而言不过是漫长生命中的一瞬。

人类不得不反省自己的行为:污染。破坏环境终究只会伤害到我们自己。

现代人逐渐意识到不能将自己的发展和享受置于地球之上,不能以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来处理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我们应当时刻铭记:在这个星球上,人类不过是匆匆过客,地球并不存在什么主人。对于地球上如此多的物种而言,人类本不存在特权,人类不过是滥用了地球对我们的厚待罢了。对于地球,我们作为客人不说恭敬惧怕,但也至少应该做到尊重以及感谢吧?然而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一点。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是浅薄的——放弃了地球为我们提供的自然山水风光而去追求城市之间灯红酒绿的“风景”,还自我感觉良好。很多人崇尚桃花源般的闲适生活,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生活较之现代城市生活,少了几分聒噪,多了几分安适。

人们现在摒弃“孤独”感,讲究沟通中的快乐。然而为大多数人所不知的是:孤独中也有快乐。

在孤独之时,一颗灵魂能静静地思考,能突破物质的束缚来欣赏自己所拥有的精神财富,这是孤独的快乐。如果这种精神财富被他人所发现了,就有了沟通的快乐。人们常说的价值,往往是最低一级的、语言上的交流,然而更深层次的交流,却鲜有人能够达到,所以才不为人所知。

沟通的快乐较之孤独的快乐更难得到。如尼采,如凡•高,默然思考间就创造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对于他们而言,也许渴望沟通,但最终归于孤独,这也许是最好的归宿。2014年3月17日夜

杂感录四

有一位哲人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其实,快感与痛感属于肉体感觉,快乐与痛苦属于心理现象,而幸福与苦难仅仅属于灵魂。

记得不久前,央视有一个问题在网上引发了广泛讨论:你幸福吗?我想,这个问题不关肉体感觉什么事,也不碍于心理。也许一个人饱受病痛折磨却很幸福,一个人身体康健却不幸福。

幸福是一个人的存在感、存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体现时的一种感觉,一个人处于苦难之中也可以得到这种体现。换言之:苦难与幸福并不矛盾,并非对立,更不似传统认识上的完全不相容。但是,人们往往会从苦难中获得生命价值的受挫感。我相信,只要苦难没有将一个人彻底击败,仍会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

虽然幸福感与人生存在价值密切相关,但两者绝不是一回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许多伟人的一生虽然生命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他们不一定是幸福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幸福是否是一个人最高的人生追求与人生目标,至少现在不能绝对地说是。

正如国平先生所言:“幸福是一种苟且,不愿苟且者不可能幸福。”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并不意味着完全的自由:接受或不接受。我们的自由仅仅只是以何种方式接受。哀哭着接受也是一种接受,“自得其乐地怠慢它,居高临下地嘲笑它”也是一种接受,接受的方式已经包含着我们的反抗。

佛以佛的智慧将爱当作苦难的根源而抛弃,而国平先生的智慧则是将苦难当作爱的必然结果加以接受。两种方式孰优孰劣,我无法评判,但不论是谁的智慧,是哪种智慧,都无法使一个人免于痛苦,只能让一个人免于毁于痛苦之中无法自拔。“一个经历过巨大灾难的人就像一座经历过地震的城市,虽然在废墟上可以建立新的房屋与生活,但内心有一些东西却已经永远地沉落了。”2014年3月23日夜

杂感录五

人类是如何从一个又一个的苦难中历尽劫难而又免于毁灭的?有人说是靠宗教,有人说是靠哲学。然而,人从中得救并非是靠这些,而是靠自己本身的生存本能。

人的肉体多么脆弱,地震、海啸、饥荒,甚至一场寒潮就可让人的生命终结。然而,精神却有其坚韧性。当苦难犹如浪潮一波又一波地冲刷着精神的堤岸时,有的堤岸被冲垮,但大多堤岸却完好无损。这些“堤岸”完好的原因正是其本能的保护。

假如一个人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自己所受的苦难之上,那么,再坚强的精神也会难以支持。其实,正是由于生存本能以及其产生的生活琐事,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使苦难者得以休养生息,走出苦难,获得新生。

人不应该,也不可能为一件事长时间地悲伤。悲伤正似别的情绪,时间久了也会感到疲劳。我们为什么不能放下悲伤,使之“安息”呢?我们每个人到世上走了一遭,结局已经注定,那么悲伤不过是无谓的呻吟,只能伤害自己罢了。

人需要学会遗忘,不会遗忘的人就如一个永不倾倒的杯子,总有一天会满得装不下别的记忆和情绪。

苦难之中,有的人眼光向前看,看到了那乌云背后的金乌;有的人则不能,那么只能在旷日持久的阴天之中终其一生。

用国平先生的话来讲,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忍,并且忍是度过那些我们无法逃避的(或是骄傲使我们不愿逃避的)苦难的唯一办法。忍耐不可忍耐的灾难是人的命运,并且只有忍了,我们才会发觉,咬牙忍受,世上并无不可忍受的灾难。2014年3月27日夜

杂感录

夏丏尊先生在《谈吃》一文中说:“不仅活着要吃,死了仍要吃。他民族的鬼,只要香花就满足了,而中国的鬼,仍依旧非吃不可。死后的饭碗,也和活时的同样重要,或者还更重要。……不仅人要吃,鬼要吃,神也要吃,甚至连没嘴巴的山川也要吃。有的只吃猪头,有的要吃全猪,有的是专吃羊的,有的是专吃牛的。各有各的胃口,各有各的嗜好,古典中大都详有规定,一查就可知道。”

中国人的爱吃且会吃是在世界上出了名的,甚至有“世界上有两个最会吃的国家:一是中国,二是法国”的说法。关于中国人的吃,许多专家学者都曾撰文批评,说中国的吃文化低下,毫无意义。但我认为:无论是批判还是推崇,都有些偏激了。

历史上的中国,多灾多难超乎人的想象。据说在中国如此悠久的历史中,风调雨顺的时间却不长。在有限的物质中,满足口腹之欲,给人以口腹之享受,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我想,吃文化的起源大体如此。

至于人们所不喜欢的所谓过分地吃,不过是上述文化的发展罢了,像法国的一只鹅只取鹅肝的吃法,在中国大体是行不通的。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必须倡导节约。我们有必要将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传承下去,但浪费和“豪吃”是万万不可的。

杂感录

难道小说非要塑造大善或是大恶之人物吗?

观古往今来之小说,总有几个大善及大恶之人,如《白蛇传》里有许仙、法海,《水浒传》里有高俅。多少爱情故事中总有几个让人恨得牙痒的某家公子大少,反之男主角则聪明机智、勤劳勇敢、正义善良。最终总是邪不压正,最后男主角与女主角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一点在国外童话故事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开头总是千篇一律的“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云云,而结局总是王子(或青年或农夫或渔者)与公主(或女孩或邻家之女或异族美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一个剧情的故事看久了、听多了,自然需要一些新故事来调剂口味。东西再美味,吃多了一样会觉得反胃。

在《小脚金字塔》或《边城》里,我们很难会厌恶一个人。我们能说《小脚金字塔》里的姑妈是恶人吗?显然不能。她虽思想陈旧,墨守成规,但也有受学生调笑后自嘲的可爱的一面。《边城》就更不必说了,故事无疑是个悲剧,然而我们谁也恨不起来,只能怪造化弄人,冥冥中天意使然。

我想,中华民族本已过了愤青的年纪。“如果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是愤青,那么他最好还是醒醒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成不了圣贤,所以才会有崇拜或是厌恶。

杂感录八

鲁迅先生作为我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不平,将国人的性格缺点及劣根性都毫无遗漏地表现了出来。阿Q和孔乙己作为鲁迅先生笔下的两个最具特点、个性鲜明的人物,自然有其值得玩味之处。《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是赤贫的雇农,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歧视侮辱、压迫和剥削。他主观、保守、狭隘、愚蠢,受种种封建思想的影响,他性格的最大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即在现实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敢面对现实,以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畏强凌弱、以丑为荣等种种方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与麻痹。阿Q与孔乙己最大的不同在于,阿Q是一个农民,具备了农民的性格,优点与缺点,他能干,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这种思想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各个时代、各个阶层之中,是一种国民性弱点,是一种病态心理的概括。

孔乙己则是读书人——失败的读书人的代表,他的性格之中同样存在着优点和缺点。他善良、爱孩子,然而他的缺点也很明显,他好喝懒做、死要面子,而这也正是他的致命之处,他将一切事件都转化为对他的面子“无害”的事情。他本性善良,但却被封建科举制度与冷漠的社会逼到了以偷为生的境地。《孔乙己》处处体现着世间的冷漠麻木、残忍与冷酷,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鲁迅先生笔下无处不体现着这一点,无处不淋漓尽致地批判着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人心的戕害。

纵观现代史,谁人能如鲁迅,下笔如刀,字字诛心,敢直言民族之劣根性?2013年6月10日

历史之累

五千年悠久历史,一直让国人引以为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精深”“远”及“长”,都是因中华文化之久远积淀而来。然而,现如今有人认为中华悠久的历史拖累了中国的发展,窃不由得发一些小家之言。

我向来也是以中华文化之悠久而自傲的。毋庸置疑,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确首屈一指。四大发明,皆出于中国;老庄孔孟,更是时代思想的巅峰。我崇尚老子学说,更喜庄子的洒脱及孔孟之道,看到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留下的那一笔笔浓墨重彩,心中更是无比骄傲。

然而,历史的车轮不会总是偏向一方。自清兵入关、闭关锁国以后,上天即将眷顾转向了西方。科技、制度,西方总比我们高出一筹。难道,我们真的是为历史文化所累吗?

支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中国人过于注重历史的悠久以及文化的厚重,并由此产生了一种不切实际的自豪感,便陶醉于过去的辉煌而不思进取,可谓夜郎自大,这跟生活于幻想之中有何区别?

反对者则又从另一角度来看:悠久的历史文化正是中国走得更长更远的基础,也是形成中国人民族自豪感的主要因素之一。

有人认为,历史不能够影响当下,历史的长短也难以决定今日是否辉煌。美国,短短几百年历史,发展却如此之迅猛。回顾往昔,谁能否认其大发战争之财、窃世界财富于囊中,表面上看其快速发展似乎与历史长短关系不大。

更有人在读日本战国史时妄发评论:日本不过一弹丸小国,战国也不过几百几千人之战争,何能及我国历史上动辄数十万上百万之大战役?国人应该反思的是,为何曾经以效仿我泱泱大中华之蕞尔小国能击败看似强盛的清王朝?铭记历史不是为了骄傲与仇恨,而是为了以古为鉴,知兴衰更替,怎能以其自傲而不见他人之优点、我辈之缺点?这无非是还沉浸于天朝上国之梦中罢了。

历史的骄傲感自然可以有,但切勿盲目自满,若仍抱有“天朝大国”之势,无异于坐井观天。2014年5月3日夜

孝行天下

古人云:“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理解了“孝”,便理解了治家、治国、治天下的道理,才能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在《论语》中的言论如此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认为,“孝”这种品德,是比守信好学更加重要的品质。然而,现代媒体时有这样的报道:父母年迈而子女不养,甚或子女为了推脱赡养之责而弄得反目成仇,不一而足。父母将子女带到这个世界,抚养其成长,这便是无比的恩德!试想,如果没有父母的悉心呵护,供其学业,养其成人,又怎能有其事业的成就?感恩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不懂得感恩的人岂能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人?“我每个月都给父母寄钱,供养父母衣食住行,这难道不是孝吗?”孔子曰:“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连犬与马都懂得赡养父母,仅仅只做到了供养也只不过是与“犬”“马”可以相提并论罢了,哪里值得称道呢?孝,即孝顺,善事父母;敬,即恭敬、尊重,让父母开心。无敬何以称孝?只有真心的孝顺与尊敬,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孝啊!

行文至此,便想起一事:前不久,国家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规。法规应是为人处世的底线,而道德准则才是为人处世的标准。本该是常规的做法倒成了法规的底线,何其悲哀?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做到“常回家看看”的儿女又有多少?现在的人啊,常以一个“忙”字推脱责任,可是仔细想想,“心”“亡”为“忙”啊!忙得连行孝都难以顾及,忙得连探望双亲的时间都没了,这样的忙又是图什么呢?

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人问比尔•盖茨,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回答: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孝顺父母。父母一天天老去,我们和他们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当他们离开了这个世界后,我们还有机会回报当初他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吗?孝敬不能等啊!这么简单的道理,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国人最为缺乏的不是司法上的条文规范,而是孝的品德。

下面两位最美最具孝心的少年的事迹,希望能给世人一些触动。

安徽省五河县孝女黄凤的父亲不幸高位截瘫,家里为了给父亲治病,债台高筑,一贫如洗,就连她的母亲也因难以忍受家庭重负而离家出走。然而,黄凤为了治好父亲的病,她推着小推车载着父亲步行五百多公里来到上海求医。五百多公里的徒步行走,常人都难以坚持下来,更何况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女孩?

赵文龙是内蒙古包钢八中一名普通学生,爸爸是打零工的泥瓦匠,妈妈患有脊椎疾病,从小落下了残疾,后来,又患上了尿毒症。爸爸因为压力过大,决定离婚。法院把赵文龙判给了爸爸,但赵文龙却回到了母亲身边。母亲患病,很多东西不能吃,他就自学做饭。从家到医院,六公里的路,他反反复复走了无数遍;一周三次推着母亲出门,他一次都没有耽搁过。家里穷困,为了给母亲增加一点儿肉食,他就在上学路上捡垃圾卖钱来给母亲买肉吃。最让人感动的是,小文龙将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都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立志将来要回报社会,回报那些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

这两位满怀孝心的少年,尽管家庭遭遇不幸,但是他们却以一种超乎常人的意志来面对这些困难,以他们的孝行为世人做出了表率。(原载2013年12月12日《西安晚报》 )

读书随记

现在的人们追求成功,甚至由成功衍生出了一门学科,名曰成功学。

人们很在乎成功,但每个人对于成功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有的人认为飞黄腾达就是成功,也有的人认为达到人生目标即为成功,还有人认为家财万贯才是成功,不一而足。然而,成功的目标也有高低标准之分。有许多人认为,成功就是个人成就足以被社会所公认,但成功与否也不过是肤浅的表层满足。不是也有某些事业上成功的人士,往往家庭矛盾巨大而妻离子散,甚或社会影响恶劣,那么这种成功的意义何在呢?《现代汉语词典》将“成功”定义为:获得预期的结果。但是,许多人追求成功,往往片面地追求事业或名利上的成功,反之,因为求之不得而深陷苦闷之中。这种行为不过是舍本逐末罢了。我以为,把自己喜欢做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心血的事业做得日臻完美,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和满足,不也是成功吗?

我们常常可以在电影、电视剧的台词里,在各种礼物、纪念品上,看到镌刻着“Follow your heart”的字眼,仿佛这便是人生信条。其实细细想来,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随心所欲”?对于自己并不喜欢却高薪厚待的工作,人们往往选择了妥协;对于那些令人厌恶但对自己无损的人或事,人们也会选择沉默。人们普遍追求那种狭义、片面的成功,偏偏与广义上的成功相违背,许多人为了换取眼前的物质利益和预期的成功,不惜放弃道德修养,追名逐利,贪图享乐,不择手段,往往身陷囹圄,只落得身败名裂,这种选择是多么的悲哀!

其实,有时候,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悲哀吧!二

每个人都存在着自己的内在生命。什么是内在生命?那是一种超越肉体生命的精神生命,即使肉体上存在缺陷,残破不全,但他也可以有完整的精神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没有资格去嘲笑那些肉体上有缺陷的人。人的生命是多么脆弱啊!一场寒潮,一阵风雨,火山、地震,天灾人祸,甚至于几个小小的病菌就能够夺去一个人的生命。我们如此脆弱地生存于世间,命运就好像是上帝在掷骰子,一局下来总有人幸运,有人不幸。然而上帝终究是公平的,一个人或许肉体虚弱,然而内心强大。史铁生不是吗?盲人阿炳不是吗?

相对来讲,我们这些“健全人”也往往有缺憾。例如,在体育竞技场上,我们往往跑得不如别人快,跳得不如别人高,角力比不过,智力也不一定比别人强。相对而言,我们竟也可以算得上是个“残疾”了。

我们存在于这世界上,不过都是躲避灾难然后再暗自庆幸。不幸的事可能本应该落在我们头上,只不过是别人代你我受过罢了。所以我往往看到有人失明便觉失明,看到有人失聪便觉失聪,替他们祈祷便是为自己祝福。

内在生命存在的意义便是消除肉体上的不平等。用周国平先生的说法:“它被恰当地称作灵魂。”活得越简单,你的灵魂就离你越近。反之,则越远。我们应该追求的是简单的生活,复杂的思考,并以思考作为简单生活的动力源泉。当你活得简单,真正放弃了复杂的生活方式时,内在生命才会向你开启,你才能够完成存世一生的基本意义:为自己而活着,为简单而活着。

对于个人而言,死亡像是一个终点。用史铁生的话讲: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生命则像是一场明知终点虚无,却又不得不去的旅行。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难以逃避的现实。死亡以其不可预料性以及突然性令人恐惧。然而,既然每个人都知道死神将在你生命里与你不期而遇,那么如何赶在它的到来之前活出精彩,就应该是争分夺秒去做的事了。

面对死神,我们最好的态度便是不拒绝、不回避,并与之和谐共处。说实话,即使你不这么做,死亡也会如期而至,并不会因为你的态度而有些许的改变,我们何不采取一种更为淡然的态度呢?倘若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每个下一秒都将直面死亡而不感到恐惧,那么,他唯一能做的,便是把握当下。

我们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把握当下而已!三

少年时背的那些诗句,张口便能诵出。然而终究没有完成使命一般的任务,只得任凭那些城、那些楼、那些寺、那些关,在我的心头自行搭建。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岳阳楼,便有一千个寒山寺,便有一千个白帝城、一千个嘉峪关。

关隘楼阁间,建起了一个诗的帝国,这也同样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奇怪而又不怪的现象。

官吏声名显赫时,在官而不在文。而当他们作为文人时,名声却又在文而不在官了。

中国文学史上名留千古之人,绝大部分都逃不出这个怪圈。借用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画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

一直有一个命题无法解答:究竟是失意造就了优秀的文人,还是文人的性质造成了他们必定失意?我想,两者都是必然的。文人自然有自己的高风傲骨,而这往往正是文人失意的原因。

我一直认为文人是有魔力的。他们不经意写出的一篇文章或是心血来潮偶然吟诵的一首绝句,不过一出场景,一处说不上有多么宏伟的名胜,便能成为千万人魂牵梦萦的家园。

现在中国的旅游景点,也大多与那些文人骚客有着莫大联系,东坡先生笔下的“赤壁”现在反倒比真的赤壁更加著名。文人,是最不甘于沉寂的一类人,但同时也有一个遗憾——同时代呼应者寥寥无几。古代书信难以畅通,信息交流更不可能像今天这么便捷。于是文人每到一处不免要题诗一首,或是作词一篇,传于后人。等到后来者有人感同身受,再作一文以示同感。这也就造就了现在名山大川总有文人诗赋,关隘楼阁到处有诗文渲染。

其实,在这里同样有一个问题:是文人造就了风景,还是风景造就了文人?

我以为,中国的文人较之西方的文人受了极大的冷落。西方的文人总是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艺术家执着地将人文的精神进行了传承,正如文艺复兴,不就是西方文人们的一次集体发力吗?

而在中国,作为文人的得意往往与官场得意不可兼得。中国的历史像是进入了“鱼与熊掌”的循环问题中。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儿娱乐。”文人在中国,似乎只创造了一点儿娱乐,制造了一些闲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仅此而已。“在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2014年5月(原载2014年6月12日《西安晚报》,发表时有删节)

写给自己,也写给所有人的一封信

放学打铃后,暑假的到来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令人兴奋。恰好相反,以往的放学让人兴奋不已全然变成了一场追悼会似的沉重。教室仿佛变了个样子,让人不舍得离开。正如我以前写过的两句诗:“我要走过每一条街道,亲吻每一座城墙。”

带着这种思考,我沉默着又转了一通教室,可谓是“既熟悉又陌生”,又可以称之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每一个细节好似见过又被忘却一般地如新又似旧。记忆映入眼帘,也烙入心中。

一想起我在这间不大的教室里度过的几百个日子,难以割舍的复杂情绪油然而生。仿佛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场梦,虚无缥缈,却又在我的内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二

我曾不止一次地感叹:人真是种奇怪、复杂又矛盾的动物。没错,正如奇怪、复杂又矛盾的我。我不止一次地劝同学在离校最后一天不要哭,但到了这一时刻,自己却不知为何泪满眼眶。也许是一种自尊的情绪作祟,不愿意将这种奇怪的情绪与别人分享,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也许是怕影响了别人的情绪,就自己一个人承受;或是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最为软弱的一面;或者可以称之为懦弱。然而终究,还是觉得应该给自己或者给时光写些什么东西。不为别的,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份慰藉,或是让自己的情感得以宣泄。三

有一件奇怪的事,讲出来请朋友们都不要生气:初中三年的感情最终别离,并不如这一年别离时感情迸发得浓烈。我自然不知原因,也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做一猜测:也许是初中的我还太过稚嫩,或者这一年的我有了些许成长。但最终没有找到答案的时候,我也不再去想。

我认为,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与自我痊愈中成长。我也自认为逃脱不了这一命运。也许,当我们的心最终伤痕累累,无处再伤的时候,才算是真的成熟了。四

其实,最后一天的早上,我还并没有什么感觉,当最后一篇语文随笔发下来的时候,看到高阿超老师给我的寄语时,顿时有种泰山崩于面前之感,只不过我做不到面不改色。附上我的随笔以及老师的寄语,全文如下:

生如夏花

在这最后的即将分别的日子里,一切似乎都变得如同一块玻璃:美好而易碎。时光自然不可能因为个人的意志而有稍许的停滞。我们也可以将其比作时间不断地在这块玻璃上施加了压力,不断地造成裂痕,随着裂痕的增加,玻璃终究会碎。

突然就感觉时光似箭,流年如梭。一年的时间眨眼而过。记得有位诗人曾经这样评价时间:“它最短而又最长,最快而又最慢,最公正而又最偏私。”这即是时间。再回首这段时光,我想我会“笑着带着哭腔怀念”。

人人都知道一个著名的比喻:人生就是一场单程的旅途,沿途的风景无论好坏,总会过去。留恋无益,厌恶也无用。正如马尔克斯所写的:“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这个集体,一如一个家族,也注定不会再在这个世界上出现。如同人的指纹一样,即使每个人都还是每个人,但我们已经不是自己了。

言已凝噎,意犹未尽。

愿你们都生如夏花,璀璨流年。李勇剑2014年7月1日

高阿超老师的寄语是这样的:谁书写在了羊皮卷?愿快乐,有成!

我得承认这是我几年以来写过最短的一篇随笔,但也是最触动我自己的一篇。我想,很难再有这样的心境与机缘让我写出这样的文字,这样能让我自己泪涌的文章。同时,在这篇文章里也正式地称呼高老师为“高老师”,我很少这么正经地叫他,但我觉得现在很有必要。因为他是一位好老师,一位真正的好老师。

在最后一天的中午,我突发奇想,作了一首绝句,送给了同学。但我觉得还不够,这首诗应该送给每一个陪伴过我的人,无论我们之间发生过什么,我只想说:有你真好。苦庐云绕坐山间,辛酒一杯寄思念。只怕飞雁不知处,登巅望远抚流年。

绞尽脑汁,搜索枯肠,但是最终我还是没能给这首诗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六

其实,对于未来,我总有一种畏惧感,总害怕未来会夺走我所拥有的一切。记得小时候当我第一次想通每个人都会死,包括父母、朋友、亲人,最爱的人最后都会一一离去的道理时,我近乎崩溃。我不明白为什么时间这么残忍,总要夺走我所拥有的美好,却无奈于时间的虚无缥缈,于是只能一个人晚上在被窝里偷偷抹眼泪,暗自神伤。

现在,我觉得我算是想通一些了吧!死亡不可避免,任何人都一样。我们在青春的路上欲哭无泪,却在终点笑着回首,虽然眼眶里带着泪水,但是终归还是带着笑的。毕竟,再怎么抗拒,命运自会将不属于你的东西一一拿走,不是有一句话叫作“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吗?我觉得这句话很是真实,诗人诚不我欺。

真的觉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是一句很富有哲理的话,像是一个老者在生命的尽头对小辈们留下的遗言,或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失败者的人生感慨。无论如何,对于我很有教育意义。

我想到了一则以前看过的故事:一个青年向上帝许愿,求上帝让自己长生不老,上帝一笑,答应了他。然而当五十年、一百年过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