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2 23:35:47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航空工业史编修办公室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试读:

总序

1951年4月17日,中央军委、政务院颁发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新中国航空工业走过了整整60年的发展历程。

自1910年清政府在北京南苑设厂试造飞机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航空工业整整40年没有建立起可称为独立产业的工业门类,基本限于简单的修理和机体制造,在国家的贫弱与动荡中艰难苟延。

建立一个完整强大并能与发达国家比肩的航空工业,一直是中国近代无数仁人志士、黎民百姓的呼号与夙愿。新中国成立不久,在抗美援朝的连天烽火与神州大地的百废待兴中,国家即决定建设和发展民族航空工业,并为此集中全国的优势力量支持。60年的历程,中国航空工业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的初创与快速发展时期;从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的波折与缓慢发展时期;从80年代到20世纪末的恢复与振兴发展时期;21世纪前10年的崛起与跨越式发展时期。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重组整合不久即做出决定,在20世纪80年代航空工业部组织和纂修新中国航空工业史的基础上,全面续修中国航空工业史。这个具有历史性、前瞻性的决定,开启了大规模续修中国航空工业史的序幕。

面对这项历史性工程,林左鸣总经理强调这是航空工业的要事、盛举,要做到“无出其右”!在高建设副总经理的领导下,一批长期在航空工业工作、具有较强写作能力的同志参与了撰写。

这次续修中国航空工业史,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一项浩繁的史料收集整理工程、重大的文字工程和系统的文化工程,其规模将远远超过上一次的修史。作为一套系列丛书,总编撰与出版量将达百余部书籍,约千万字的容量。

这套丛书本着“尊重历史、史从实出、存真弃虚、功过俱修”的原则,力争留下经得起当代人推敲与后人检验的专史与信史。丛书将分为五个系列。

一、总史部分:将在上次纂修1949—1988年新中国航空工业史的基础上,续修其后20多年的行业史,包括航空航天工业部(1988—1993年航空工业部分),航空工业总公司(1993—1999年),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1999—2008年,分修)的行业史。为完整反映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对从1910年中国航空工业萌芽时期起到1949年这一段的中国航空工业史补充编修。

与此同时,分别纂修这几个历史阶段的大事记和总纂中国航空工业60年大事记。

二、专业史部分:在上次纂修部分专业史的基础上,续修航空工业各专业史,补修上次尚未纂修的一些专业史。

三、专题史部分:全面纂修以各历史时期航空工业重点型号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史。

四、企事业单位史部分:在上次组织纂修部分企事业单位史的基础上,续修后20多年企事业单位史,同时组织上次未修史的单位进行补修。

五、人物·史料资料部分:作为修史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续修航空工业人物传和回忆录,以及航空工业的各种史料资料,如《中国航空工业老照片》、《百年航空史话》等。

以上五个系列既各有侧重,独立成书,从不同方面反映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同时又互相衔接,互为印证,形成《中国航空工业史丛书》。

编修航空工业历史中所揭示出的规律和规律性认识,可以使我们看到中国航空工业前进的身影,听到它“咚咚”作响的脚步声,更会使我们善用前人留下的财富,增长推动新发展的智慧。当然,在更新的历史环境与更重大的历史使命下,我们也不可能从既往的历史中找到全部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奋力去进行新的开拓,在建设航空强国的征途中去创造新的历史。

中国航空工业史编修领导小组

2011年4月马德有1950年全国劳动模范

马德有(1907.1—1978.1),天津人,1950年全国劳动模范,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黎明)装配工、工人技师。1949年参加革命,在空军工程部东北修理总厂第五厂(现中航工业沈飞)从事飞机修理技术工作,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转111厂装配车间工作,1956年1月年调入沈阳航空喷气发动机厂(现中航工业黎明)41车间任装配工段工段长。他工作一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工作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几十年来,他先后研制了汽缸研磨机,革新了洗涤机,改造了旧试验设备,为国家节约了60余万元。他所创造发明的工具设备,被冠为“马德有工具”,他被大家誉为“攻关尖兵”。由于他的突出表现,1950年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出席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67年退休后,他仍然保持老劳模的本色,不顾身患多种疾病,经常主动进厂,无偿地为车间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关键问题。为了表彰马德有的特殊贡献,国营黎明机械制造厂把他评为1975年和1976年两年的劳动模范。1978年1月去世。

马德有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祖国的航空工业。他的一生都拼打在生产一线,是老一代黎明航空人的见证,是黎明的功勋职工。如今他的塑像耸立在厂区内,职工们每天都能瞻仰到老劳模的风采,他如一面旗帜,鼓舞后人继续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奋斗!

1950年6月,党中央发出抗美援朝的伟大号召,马德有当时所在的空军工程部东北修理总厂第五厂承担了作战飞机的修理任务,这一年他43岁。从此以后,他一直坚守在发动机修理、生产这块阵地上。

当时工厂的设备非常简陋,材料紧缺,技术力量十分薄弱,修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马德有从小因为生活艰辛,吃了很多苦,是个在苦水里泡大的汉子,沈阳解放时他已步入了不惑之年。在旧工厂的多年磨砺经历,不仅养成了他倔强的性格,也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知识。马德有把对党和新中国的爱全部倾注在工作上。他吃、住在车间,利用废旧材料制造了许多种类的修理专业工具。他制造出发动机分解机、洗涤机等设备,解决了修理中的许多难题。他用多年积累的生产技术和实践经验,先后研制出5种发动机的专用模具、卡具和测验设备,不仅提高了修理工作效率,而且保证了修理质量。就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年——1950年,马德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沈阳市和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这是他在生产一线上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巨大动力!

马德有于1956年1月调入沈阳航空喷气发动机厂41车间任装配工段工段长。在车间生产工作中,哪里有困难他就到哪里攻关,被誉为“攻关尖兵”。他所创造发明的许多种攻关手段,都可以用“马德有工具”冠以其名。

1967年马德有光荣退休,但他仍然保持老劳模的本色,停不下为航空事业作贡献的脚步。他不顾由于长年没有好好休息而弄垮的身体,经常带病主动进厂,无偿地为车间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1974年7月—1975年1月,工厂生产的某型发动机发生了9级盘破裂事故。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终于查清原因是“镉脆”故障。但镀镉的弹簧片涉及到数千台发动机,遍布国内外几十个机场。如果将这些发动机全部运送回厂内进行检查,不仅会加重工厂的负荷,还会影响空军的训练和战备需要,使国家在经济上蒙受巨大的损失。劳动模范马德有

退休在家的马德有听说这件事后,匆忙赶到工厂,看到大家都在为此事发愁,他又像从前一样在发动机旁陷入了沉思。凭着他丰富的经验和对发动机各部位的透彻了解,他提议制作1件能拿到空军外场进行检查的专用工具,结合理化实验室唐智工程师制定的化学鉴定法,应该可以确定哪些发动机的弹簧片是镀镉的。经过这样的鉴定过程,需要返厂的就只是一小部分发动机了。他的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厂领导的极大支持。但随后下一个问题又出来了,办法虽然有了,但检查工具应该是什么样的?弹簧片藏在发动机的“肚子”里,看不见,摸不着,怎么能检查的到?面对难题,马德有主动请缨,誓要发明一个既能达到效果,又能方便使用的工具。他自己动手画图,自己动手找材料加工。虽然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却每天早早就来到车间,一会儿对他研制的工具进行试验,一会儿又拿着工具到工具车间去改制,一天不知要往返多少趟。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一件近乎于机械手的工具终于诞生了。这种机械手可以从发动机的卸荷腔直接伸到后轴颈,其前端可以自由弯曲,经过摩擦将金属粉屑带出来,再配合化学分析,马上就可以确定弹簧片是否镀镉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准确性达100%。可别小看了这个长不足一米,直径不足30毫米的工具,它解决的却是困扰企业的一个特大难题。这项发明,给黎明挽回了几千万元的损失。

为了表彰马德有的特殊贡献,国营黎明机械制造厂破格将他评为1975年和1976年两年的劳动模范。一个退休的老工人竟然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这在黎明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1978年1月9日,马德有因病去世。国营黎明机械制造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将他的骨灰安放在沈阳回龙岗革命公墓。蔡友清1956年、1959年全国先进生产者

蔡友清(1933.8— ),江西丰城人,1956年、1959年两届全国先进生产者,时任国营第320厂(现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洪都)工人。1951年11月在江西南昌国营洪都机械厂干车工,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凭着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工作中虚心学习,积极肯干,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1953—1962年,一直被评为国营第320厂劳动模范;1955—1959年被评为南昌市甲等劳动模范;1955年在北京出席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1956年、1959年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58年出席第二次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1959年受国务院邀请,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10周年观礼,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同年11月在北京出席全国群英会。1969年调江西抚州开关厂工作,1978年调国营乐河机械厂(现中航工业兰翔)工作,1984年12月因病退休。

1951—1969年期间,蔡友清是国营第320厂(现中航工业洪都)的一名普通车工。他只有一个想法,坚决完成国家的计划。蔡友清认为,为了完成国家计划,改进操作规程和缩短辅助的时间是很重要的。从1953年7月起,蔡友清每月都制订出先进而又切实的保证计划。制订计划一般都是在上月下旬就开始考虑,这个月要完成多少定额,超额多少;上个月工作中有哪些优缺点,月初就用文字写好,根据全月计划,在思想上安排出周计划,每周又逐日安排。计划安排的原则是:赶前不赶后。他的计划之所以先进,是他每月在193或216小时内,完成280小时以上的工作量;他的计划之所以切实可行,那就是根据自己的实力及技术水平和以往经验制订的,从不盲目地冒进,因此他每月都能完成自己的保证计划。

为了实现制订的计划,蔡友清学习了东北锦西化工厂青年车工韦玉玺同志用一年完成两年工作的先进经验(注:在20世纪50年代,锦西化工厂青年工人韦玉玺,因为技术革新提高了生产效率而成为先进典型,成为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他每天都做好工作前准备,尽力缩短辅助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脱离工作岗位,思想集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规范。蔡友清每次接受任务时,首先对蓝图、施工单进行完全的了解,明确加工工序和需要的工具,把工具都一次性领好,然后根据工作物的性质来装好使用工具。如某种螺丝每件定额为5分钟,有的工人觉得加工复杂、工时又少,有畏难心理。而他认真地分析了工作物的特点、材料性质等,将原来用的钢刀改为合金刀,克服了效率低、工具消耗大的缺点,每天只需磨刀一次,减少了三次的磨刀时间,结果第一天就完成了461件,也就是说在8小时内完成了16小时的工作量。蔡友清按计划进行工作,这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蔡友清生活照

蔡友清在工作中不是没有困难,但他没有把困难当做困难。你问他工作中困难是什么,他会这样回答:困难是要看你怎么看,如果你不把它当做困难,那就不是困难了。的确,当他干到复杂的工作物时,车间个别职工甚至个别老师傅,冷言冷语地说:蔡友清呀,干简单的工作是赶不上你的,干复杂的你就不行了。但蔡友清没有把复杂零件加工当做困难,而是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后来不仅仅是会干了,同时还超额完成了任务。

1955年11月,工厂接受了一批新的加工零件——芯棒。该产品40mm长,有三个不同的直径(三根合起来只有筷子那么大),本来是五工段工人干的活,五工段的工人一天只能干20根,工长不想接过去。蔡友清知道后,心想这任务是新的,工厂找不到合适的人干,我来试试。于是他大胆地向本工段长要这个任务。说实话,当时蔡友清内心也很担心,加工第一件就发现工作物会跳,因此质量差,他赶紧分析原因,确定是因为加工时用肥皂水冷却后打滑造成的,他就决定第二根起不用肥皂水,结果质量达到了要求。原定15分钟一根,他半天就干了19根,第二天在8小时内干了80根,第三天在6小时45分钟内就干了111根,工长看了高兴地说:“行!真行!”

蔡友清在过去的22个月中完成了42个月的任务,但他没有以此满足。他总是说:“没什么,每月所做的工作是应该的,与党的要求还差得远。”

1957年,他继续奋战在工作中,用6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年的任务。下半年他制订出了用半年完成9个月的计划,结果经过蔡友清的努力,用6个月完成了10个半月的任务。这次党支部总结了他的经验在全车间推广,全车间的职工热烈地响应党支部的号召,掀起了大干的热潮。

1958年5月12日,蔡友清所在工段突破定额的仅有20多人,到13日就增加为30多人,全工段在26日完成了任务,到30日止,全工段共突破定额2000多工时,创造了空前未有的新纪录。蔡友清很感动:党这样鼓励我,我绝不辜负党的希望。因此,他制订出了6—12月要以1427小时完成2115小时的先进计划。6月份他已经完成了399小时计划,他为参加省、全国的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又准备超额1个月至1个半月来完成自己提出的计划。

蔡友清工作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认真负责,成绩突出,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1956年、1959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1984年12月因病退休。陈阿玉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

陈阿玉(1917.3—1984.12),浙江黄岩人,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沈飞)工人。1949年华东工业部精美机器厂工人;1951年4月上海通用机器厂工人,195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响应国家支援航空工业建设的号召,来到国营第112厂(现中航工业沈飞)型架车间当钳工。从1953年10月起,先后任车间工段主任兼党支部书记、车间值班主任、车间技术副主任、科技科副科长等职。陈阿玉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飞机修理和研制工作中,大胆地改进工艺,保证了飞机研制任务的完成,并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为新中国歼5、歼6、两倍声速、高空高速等飞机的试制和生产留下了闪光的业绩。1952年荣获沈阳市先进生产者,1953年荣获中国第二机械工业部东北地区劳动模范,1954年、1955年连续两年荣获沈阳市先进生产者,195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并出席了第二机械工业部和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1957年、1959年荣获沈阳市劳动模范称号。1979年12月退休。1984年12月去世。

新中国成立初期,陈阿玉在上海通用机器厂荣获治淮功臣荣誉称号,受陈毅市长邀请参加了上海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两周年宴会。苏联十月革命节那天,他又出席了苏联驻上海领事馆的酒宴。党和国家给予的这些荣誉和关怀,使陈阿玉真正体会到一个普通工人已成为国家的主人。他深有感触地说:“新旧社会两重天,旧社会工人是土,新社会工人是天。”

1952年5月,陈阿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6月,他响应国家支援航空工业建设的号召,从生活条件优越的上海来到祖国东北的沈阳国营第112厂,当一名普通的型架钳工。当时,工厂刚开始建设,工作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吃的是高粱米饭,住的是日本人留下的劳工宿舍,夏天漏雨,冬天透风。工资收入也比在上海减少了1/2,但陈阿玉没有动摇,还鼓励同来的工友克服这些暂时的困难,为建设中国航空工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创建初期,工厂的主要任务是在完成修理旧飞机的同时,按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大批制造喷气式歼击机。陈阿玉刻苦钻研试制喷气式歼击机的新技术,仅用半年多时间,他便熟练地掌握了试制飞机所不可缺少的标准件和型架的制造技术。在制造体积大、精度高的标准样件和型架过程中,陈阿玉不断开动脑筋,改进26项工具和操作方法,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且节省4000多工时。陈阿玉被命名为厂劳动模范、沈阳市先进生产者。

1953年3月,他开始担任车间型架工段的工段主任。1954年10月,航空工业局向工厂下达了试制米格-17Ф喷气式歼击机(即歼5)的命令。在新机试制开始时,发现引进苏联机翼标准件结合交点变形,使全机标准样件无法对合,成为厂里新机试制的一大难关。陈阿玉大胆地提出校正变形的建议,取得苏联专家的同意后,他冒着校正中整个交点可能报废的危险,自己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变形处校正过来,使全机标准样件的对合工作按期完成。陈阿玉这种敢想敢干的精神和高超的技术,赢得了苏联专家的钦佩。在制造飞机部件装配型架中,他大胆革新,用焊接固定代替螺栓固定,节省了900多个螺栓和600多个工时,加快了新机的试制进程。到1955年,他所领导的工段5次获车间生产优胜红旗,提前8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

1956年3月,他开始担任车间值班主任。为了加强生产管理工作,他设计了工艺装备一览表、生产问题一览表和劳动分配一览表等3种生产管理图表,挂在办公室墙上,使车间的各级干部能清清楚楚地了解到全车间的生产任务和进展情况,促进了新机的试制工作。由于陈阿玉在新机试制中贡献突出,先后被评为厂、沈阳市、第二机械工业部和全国先进生产者。陈阿玉工作照

1957年1月,工厂领导派陈阿玉带领30多个工人去南昌,支援国营洪都机械厂(现中航工业洪都)进行安2(即运5)飞机的试制。当时,按苏联图样和技术文件规定,安装飞机机身总装型架需用很大的安装平板。但是,外厂制造的大型安装平板不能按计划送到。为了保证试制进度,陈阿玉建议用6根钢管并排焊接后,在划线钻孔台上加工,安装成构件,代替安装平板。经与洪都厂的有关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多次协商,最终采用了陈阿玉的方法。运5飞机试制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苏联顾问对陈阿玉的聪明才智和超群的技艺非常钦佩。1958年,国营松陵机械厂(现中航工业沈飞)在试制自行设计的歼教1型飞机时,机身总装型架就是在陈阿玉所创造的型架安装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进行安装的。

陈阿玉完成支援任务回工厂不久,又提出了改进切面模型制造方法的建议。按技术文件规定,切面模型本来是用甲醇胶水泥整体塑造而成,当时生产上急需25个切面模型,需用300多千克甲醇胶水泥,由于制作周期长,材料来源也十分困难,不能满足生产急需。为此,陈阿玉想出了一个利用木条子制作切面模型的基体,仅工作面采用甲醇水泥塑造的方法。在征得了有关领导同意后,亲自动手制作。经试验证明,用这个方法制造的切面模型完全符合技术要求,而且提高工作效率6倍多,并节省了大量的甲醇胶水泥。

1968年初,国营松陵机械厂接到将性能先进的219型高空卧式相机安装在歼6飞机上,作为高空侦察机使用的任务后,立即派两名设计员和两名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去完成这项任务,其中就有陈阿玉。他立即奔赴空军某团驻地,认真分析歼6飞机结构,边研究、边设计、边施工。在制作照相舱内一个不锈钢加强肋板时,在没有设备和模具的困难条件下,陈阿玉就用木板做了一个简易模胎,用喷灯加热后,凭经验用手工敲制成形。经试验证明,这架歼6型高空侦察机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了部队的使用要求,用同样的办法他们还改装完成了歼6型低空侦察机,填补了空军装备的空白,受到部队的好评。

在制造歼6飞机的工艺装备过程中,他将机翼精加工台的制造改用水泥固定交点座的方法,节约了两吨多钢材;将3号和4号油箱构架式标准样件的设计改为组合式,实现机械化加工,提高工作效率7倍,节约钢材1吨多;将油箱卡板开槽的手工铣制改为靠模铣制,提高工作效率36倍;将整体式机尾罩焊接夹具改为组合式,提高工作效率7倍,节约7000多工时。

陈阿玉于1979年12月退休,1984年12月去世。韩启康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

韩启康(1913.2—1989.3),江苏南翔人,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第221厂(现中航工业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太航)车间技术副主任,后调兰州飞控仪器总厂(现中航工业兰飞)。1949年5—11月在香港中国航空公司干车工,1949年11月在香港参加“两航”起义,1949年12月—1950年12月在天津民航局工作,1951年1月—1953年4月在太原民航局工作,1953年4月调第221厂任车间技术副主任。1958年9月调至国营新兰仪表厂,任工人工程师、车间副主任、主任等职。韩启康在第221厂工作中,经常深入生产一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解决了军品生产的四大关键问题,有力地保证了全厂试制任务的完成,其中有一项达到了国际设计及制造标准。1953—1955年连续3年获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56年出席了中国第二机械工业部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会议,获部先进生产者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并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1980年11月退休。1989年3月去世。

韩启康在工作中勤于钻研,在生产技术上颇有专长,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曾试制成功国产活塞式和喷气式优质航模飞机。太原市有一台被遗弃了长达15年之久的进口发电机,这在当时既无法进口、国内又解决不了。他勇于尝试,自制成功了难度较大的涡轮叶片,竟让发电机又开始了工作。随后他又试制解决了压铸模等多项技术攻关项目。

1953年4月,韩启康调入第221厂任车间技术副主任。担任领导职务后,经常深入生产一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受到了干部职工的好评。由于在工作中创造性的劳动,1953—1955年连续三年获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55年他在生产中解决了军品生产的四大关键问题,有力地保证了全厂军品试制任务的完成,其中有一项达到了国际设计和制造水平。1956年韩启康出席了中国第二机械工业部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会议,获部先进生产者称号。同年,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1958年韩启康调到国营新兰仪表厂工作。工作期间韩启康又自己设计制造了自动冲压机、缝纫机、测钻仪及许多医疗器械,有过多项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项目。韩启康能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模范带头。并经常帮助困难职工,受到全厂职工的一致好评。

韩启康1980年11月退休,退休后仍坚持为社会做贡献,他担任了家乡一个工厂的技术顾问,帮助指导这家企业发展生产,使这个原仅有几十人的小厂发展成有几百人的中等企业。

韩启康于1989年3月因病去世。李绪文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

李绪文(1932.3— ),黑龙江双城人,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时任国营第120厂(现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东安)车工。1946年初,双城同兴铁工厂车工;1948年6月—1950年底,双城县工业公司铁工厂车工;1951年初,哈尔滨市纯青铁工厂车工;1952年3月,第121厂(现中航工业东安)5车间车工。1954年7月入党,同年9月任副工长、工长。1956—1983年,历任车间副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检验科长、基建处党总支书记、建筑公司分党委书记、退休办分党委书记等职。李绪文精通车工技术,改进加工方法、解决生产难题并积极推广新技术,1953年被评为工厂劳动模范;1954、1955年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195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并出席了全国劳模大会。1972年4月,当选为中共国营第120厂第五届代表大会党委委员。1987年4月退休。

李绪文来到第121厂(现中航工业东安)时,正是工厂建设初期,生产任务十分繁重,在党组织的关心教育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他由从前只知道工作挣钱养家转变到认识到自己工作是为了实现建设祖国的远大目标,并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李绪文在生产中,除精通车工技术外,还注意掌握工装制造和修理,解决了曲轴、凸轮盘、机匣等零件加工中工装不足的难题。在新品试制上,他积极想办法,通过改进加工方法、革新刀具等,解决了高压油泵内径偏心孔车削的关键问题。1953年4月,他参加工厂举办的高速切削训练班学习后,把所学的技能运用到工作中,在车间积极推广高速切削法,提高了加工效率和产量,曾经一周完成过全月任务。其中,新品散热片原来6小时才能加工1个,采用新加工方法后,8小时能加工3个。类似的事例还有许多。

李绪文走上领导岗位后,服从组织安排,在工厂历次车间调整、合并中,积极组织科研和生产,确保工厂指令性计划按期完成。李绪文生活照

从1983年开始,李绪文担任退休办分党委书记,他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为建立工厂离退休干部职工管理的正常工作秩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绪文于1987年4月退休。廉清贤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

廉清贤(1932.1— ),湖南沅陵人,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时任太原432厂(现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成飞)材料员。1949年9月参加工作,参加过著名的湘西剿匪,出生入死,作战勇敢。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9月—1950年8月,湖南沅陵清浪乡小学教书;1950年9月—1951年7月,任湖南湘西行政公署秘书;1951年12月—1954年3月,太原221厂(现中航工业太航)任秘书、材料员;1954年4月—1955年4月,太原432厂(现中航工业成飞前身)任秘书、材料员;1955年4月—1956年6月,调西安支援新厂建设,任组长;1956年7月,调成都132厂(现中航工业成飞)工作,先后任组长、科长、供应处副处长、厂办公室副主任及厂史办主任等职。

在工作中,廉清贤以高度的责任感,忘我的劳动,解决了很多关键材料,避免了停工待料,节约了资金,获得了西安市、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56年荣获第二机械工业部先进生产者,同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83年任国营峨嵋机械厂(现中航工业成飞)厂史办主任,主编了《国营第一三二厂厂史》及《国营第一三二厂分史》,受到航空工业部表彰,被评为编史先进工作者。2006年受聘担任《成飞(集团)公司史(1985—2005)》顾问,参与公司史的编修工作,受到公司领导的表扬和奖励。1992年离休。马世英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

马世英(1917.12—1998.9),江苏南通人,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时任沈阳航空喷气发动机厂(现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黎明)副总工艺师,航空发动机制造工艺专家。1939年7月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45年8月赴美国实习。1946年被哈佛大学接纳为应用物理与工程科学系研究生,1947年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此后,在底特律市爱克塞洛公司设计室从事设计工作。1948年5月回国,任上海中央机器公司工程师。1949年6月任上海精密工具厂制造组组长、工程师。1952年6月调沈阳国营111厂(现中航工业黎明)任施工科副科长。1955年2月调任沈阳航空喷气发动机厂副总工艺师。1958年10月调西安红旗机械厂(现中航工业西航)历任总工艺师、副总工程师、副厂长、科技委主任。马世英曾当选沈阳市大东区第一届、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时被选为沈阳市先进生产者、第二机械工业部先进生产者,195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并出席了全国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他是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6年6月退休。1998年9月去世。

1952年,马世英响应祖国支援航空工业建设的号召,只身来到沈阳国营111厂。当时抗美援朝战争正在激烈进行,年轻的人民空军驾驶苏制米格战斗机与不可一世的美国空军作战。机上装的维卡型发动机,必须定期返回工厂更换大量零、组件,如涡轮叶片、火焰筒、精密喷嘴等。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职工技术水平不高,面对高精尖技术的喷气式发动机,其零、组件大都使用不锈钢或耐高温合金钢制造,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切削加工困难,冲压成形件的材料回弹量不易掌握。马世英深入车间日夜与工人、技术人员一起奋战,共同研讨排解多方面的技术难题。但同时又看到,由于工人为了掌握加工技术,必须反复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致使从苏联远道运来的贵重毛坯材料报废,大量堆积在厂房里,马世英心情极其沉重。经反复思考,终于形成了“以假代真,以贱代贵”的构想,大胆提出“以假毛料趟路”的建议。即用普通便宜钢材代替进口的贵重材料,仿造出假毛坯,给工人以较多的实际操作提高加工技能的机会,并检查工艺装备和设备调整的准确性,提前检验工装、设备。试制成功后再投入正式毛坯加工,以保证发动机零部件一次试制定型。

马世英这个建议逐项试验推广。反复实践的成效令人振奋,它加快了工人掌握技术和零、组件试制定型的进度,节约了大量贵重毛坯材料,加速了发动机修复进程。一台台发动机,经过全厂职工的努力迅速修复,装上战斗机后又重返抗美援朝战场。这种工艺方法后来被航空工业界称为“走先锋批”,作为航空发动机试制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被广泛应用,并在后来不断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1958年,马世英调至红旗机械厂任总工艺师、副总工程师、副厂长。期间,在试制涡喷5、涡喷8、涡扇9等各型发动机时,全都运用了这种工艺方法。随着实践的深入和项目的扩大,“走先锋批”也带来了大量的工艺技术问题。如:真假毛坯不同材质对加工方法、工艺程序、测量标准等带来的差异,对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的参数差异等都需要反复摸索探讨,加以解决。当这些技术问题在众多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努力下逐项解决后,使“走先锋批”的内容丰富,经验更加成熟。

1963年,马世英负责组织试制成功结构复杂、精度要求很高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铝合金和镁合金的两层机加薄壁壳体,并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了研制任务。

1970年马世英恢复工作,重返原来的领导岗位。他经过调查研究,确定把“毛料精化”作为工艺改革的重点。然后和工人、技术人员一起深入讨论,选定课题,拟定方案和实施计划。数年之间,在马世英的组织指导下,一朵朵工艺改革之花相继开放。1972年,首台自行设计制造的环形件轧制用扩孔机安装调试成功,建立了毛坯扩孔流水线,原来用离心法浇铸的30项环形件毛坯,全部改用轧制法,提高材料利用率30%以上。1974年,开始成批用新试成的低压浇铸方法制造燃烧室头部6种零件,单件毛坯重量比原来降低3/5,金属实收率达95%以上,合格率达100%,后续加工工序也大大简化了。马世英(中)工作照

1975年,经马世英规划、组织,建成了冷轧精密型材闪光对焊流水线,采用全新工艺和新的焊接方案,加工涡喷5和涡喷8发动机9种环形安装边,代替原来的离心浇铸方法,使材料利用率由12.9%提高到54.9%,当时每年可节约贵重钢材69吨,获第三机械工业部(简称三机部)1977科技成果二等奖。

1975年,在我国引进英国斯贝发动机制造技术中,马世英一方面参与组织领导了生产技术准备、试制等工作,同时长时间担任中英联络组中方总代表,与英方谈判处理各种问题,为顺利完成这次重大军用技术的引进任务和斯贝发动机的试制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6年退休后,马世英还仍然关注专业技术理论研究,撰写的《从目前到2000年国际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对策》一文,发表在《2000年的中国航空》一书中。马世英还参与组织编译出版了《实用柔性制造系统》一书。

马世英曾担任航空工业部科技委第二届委员,中国航空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第二、第三届理事会材料及工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发动机工艺专业组组长,陕西省航空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科协常务委员。

马世英于1998年9月因病去世。马佑清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

马佑清(1918.1—1992.12),湖南岳阳人,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南方)铸工,工人工程师。1946年6月参加新四军;1948年3月起北海六厂、徐州兵工厂工人;1950年11月起在中央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第331厂(现中航工业南方)工人、工长、工人工程师。他掌握了8种新技术,学会了7种先进经验,42次改进操作方法,在突破新品试制关键技术,改造工具设备,节约原材料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工作效率平均提高数十倍。他带领小组突破工时定额25%,提前42个月完成5年计划。195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56年4月获部劳动模范称号;1958年、1959年获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出席过株洲市、湖南省、第二机械工业部和全国先进工作者,株洲市、湖南省和全国残废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是株洲市人代会代表、湖南省党代会代表。1992年12月去世。

马佑清1950年到第331厂工作后,在铸造车间高调波灶小组工作,6级铸工,是中航工业南方最早的建设者之一。1953年,工厂开展了全面的新品试制工作,马佑清既没有技术基础,文化水平也不高,但他虚心而又勤奋地向技术人员学习,向苏联专家学习,边学边干。他的学习方法是,抓住一种,就要学透一种;一次记不得,两次三次,连走路吃饭都不放过,一直到能够干出活为止。1955年,某新品要采用离心浇铸加工技术,大家都没有干过,他和组里的同志一连试了五天都没有浇出一个合格产品,当时组里的同志也泄了气,不想再搞。他一面鼓励大家,一面日夜在工房做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日苦战,他终于找到了门道,通过改进浇口斜度和浇注速度浇出了产品,随后又攻克了产品内孔大,浇不满等技术关键,不仅按期完成任务,而且,使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100%,并将原来由15人操作改变为3人操作,提高效率1倍多。

他就是这样靠着勤学苦练,几年间学会并掌握了坩钳熔铜、高调波化铜化铁、青铜离心浇铸、涨圈砂型、铅青铜浇铸等不同的操作技术,学会了多种先进经验,几十次改进操作方法,成为突破生产技术关键的模范。

马佑清在工作中善于把个人智慧和力量与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相结合,他常对大家说:“不怕问题多,人多出诸葛亮,只要大家多出主意,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1954年生产任务繁重,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他发动全组讨论,并请了技术人员等同志参加,结果大家想出来很多好办法。同时他结合大家的建议多次研究,创造了涨圈一人造型法,效率提高1倍多,原来需要6个月完成的任务,只用了两个月就完成了,而且质量100%合格。

马佑清还经常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帮助同志。涨圈砂型出烘房时,一般都要冷却以后才去拿,但那样每天会少一灶涨圈砂型,完不成当天的计划。可涨圈砂型刚烘好时,烘房内有80℃的高温,有的同志担心温度太高,会烧掉眉毛,不想去拿,但他想,虽然灶温高,但只要动作快点,还是可以拿的,于是他带头去拿砂型。大家看着年龄最大的马师傅都不怕苦不怕险,受到了感染,跟着去拿,一下子把烘房里的砂型都搬出来了。他就是这样依靠集体,与大家共同进步。

在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生产高潮中,马佑清一直与时间赛跑,他不但坚持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而且通过大胆进行革新技术来提高效率。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10项技术革新,解决了发动机衬套的点状偏析的问题;创造了一种手提小烧灶只要15分钟就可以熔化30千克铁水的纪录,每一灶可为国家节约32元,随后又将这种炉子进行了改造,并借助苏联的双联熔化法,大大提高了涨圈毛坯的产量;改进化铜高调波灶管灶方法,产量每灶提高40千克,并缩短熔化时间30%,同时又改进了化铁高调波灶用石英粉筑灶,使每个灶的使用寿命由70次提高到100次,提前90天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

马佑清取得的成绩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195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1992年12月去世。荣科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

荣科(1914.1—1995.10),辽宁沈阳人,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时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现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简称中航工业航材院)技术副所长。1937年,毕业于焦作工学院采矿冶金系。1945年赴英国罗·罗航空发动机厂实习,同时在皇家工学院进修,1948年回国后在贵州大学任教授。解放后应聘到上海华东纺织管理局,参加杭州经纬纺织机械厂的筹建工作。1953年到第二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管理局任特级工程师。1955年起参与筹建航空材料研究所,1956年4月—1964年6月任技术副所长。1956年参加拟制全国长期科学规划工作,担任钛合金组组长兼机械组组员;1957年,担任全国协调会耐热合金、钛合金、铸造的科学规划委员。1964年调任航空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上校军衔。荣科是国家特级工程师,航空冶金和特种铸造一代宗师。曾任王震副总理的技术顾问,任三机部、六机部技术顾问,中国铸造学会理事长等职务,兼任多所高校教授;是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20世纪50年代初荣获山西省特等劳动模范,华北地区工业劳动模范,195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85年4月退休。1995年10月去世。

1953年,荣科归队航空工业系统,在航空工业管理局总技术处工作,参加了雅克-18飞机及其发动机的试制,解决了铝镁铸件生产的技术关键问题,实现了发动机复杂铝铸件汽缸头国产化;指导ВК-1А发动机铝镁合金铸件和涡轮叶片的试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6年,荣科参与领导我国第一个变形高温合金ЭИ435的试制时,长住抚顺钢厂、鞍山钢厂,坚持在试制第一线,经常在炉前与炼钢工人一起操作、讨论、研究冶炼工艺,工人们亲切地称呼他“老荣”。高温合金ЭИ435达到了苏联技术要求,从此揭开了我国高温合金发展史的第一页。

1955年,荣科参加组建航空材料研究所工作,任技术副所长,是该所航空材料科研队伍的培育者和领军人。

1956—1957年,荣科代表中国科学院赴苏联考察钛合金研制工艺与技术,回国后为建立我国海绵钛厂和航空钛合金研究室起到了关键作用。沈阳航空喷气发动机厂(现中航工业黎明)试制РД-9Б轴流式喷气发动机,АНВ300高温合金是关键材料,在荣科指导下完善母合金冶炼和精铸工艺,显著提高了叶片合格率,加速了导向叶片试制成功。

1959年以后,荣科连年下厂,长期住在金城机械厂(现中航工业金城)解决汽化器、铜浮子的质量问题;在国营黎明机械厂(现中航工业黎明)、国营松陵机械厂(现中航工业沈飞)蹲点,为歼6飞机优质生产做出不懈的努力;为苏家屯有色金属加工厂、五机部坦克发动机、四机部大型雷达镁合金铸件定型生产突破了技术难关。

1960—1963年,荣科指导研究К3高温合金,他提出采用真空冶炼工艺,突破了技术关键;提出以多层壳型代替湿法造型,开创了我国高温合金精密铸造新工艺;他指导航空材料研究所与有关单位合作,相继研究成功К3、К5、К6等铸造高温合金,形成我国自己的合金系列,主要性能达到国外有代表性的ЖС-6К、In-100合金水平。他富有远见卓识,最早提出以铸造高温合金代替变形合金制造涡轮叶片和其他一些零部件,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创新是正确的,且领先于各国航空工业。

1964年,航空研究院决定试制涡轮风扇发动机,航空材料研究所担任总冶金师单位,由荣科负责。在试制过程中,荣科组织创建了航空锻、铸件生产条件,并培养了一批水平较高的冶金技术队伍。

荣科为研制气冷空心叶片勇立“军令状”的故事,至今在航空界仍传为佳话。1964年,为实现我国自行设计的高空高速歼8飞机装两台涡喷7甲发动机的方案,必须研制出气冷一级空心涡轮叶片,荣科面对领导,当着众人发誓:如果不在一年之内研制出空心叶片和新的高温合金,甘愿把自己的脑袋挂在沈阳航空发动机设计所(现中航工业动力所)的大门上示众!在他的指导下,汇集有关所、厂的科研力量,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9小孔气冷铸造空心涡轮叶片,解决了涡喷7甲发动机研制的关键问题,他是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首创者。这一成就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比英、苏早了数年。1985年,荣科领导组织的“歼8、歼7Ⅱ所用发动机配套的多孔气冷铸造一级涡轮叶片的研制和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荣科工作照

1964—1965年,第三机械工业部派出以荣科为首的工作组,参[1]加第六机械工业部407厂的续建工程和帮助解决舰艇用4000马力高速柴油机、10000马力低速柴油机的热加工技术关键,为海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2年,荣科患口腔淋巴癌。周恩来总理指示有关部门安排为荣科治疗。在医院里,他不顾劝阻,召集会议研究飞机、发动机铸件质量。

1977年组织轰6的涡喷8发动机国内大锻件生产调研,荣科抱病担任调研组领队,会同其他工业部门和有关单位,历时近3个月的深入调研,向国家提出了改进、提高发动机大锻件质量的建议书,亲自主持制订国产大锻件的试制方案,组织全国大协作,联合攻关,成功锻出了成形的涡轮盘和压气机盘件的大锻件,质量达到苏制盘件的标准。苏联锻造此类型锻件的设备是荣科他们研制设备大小的4倍,解决了发动机生产的燃眉之急。

1977年,王震副总理分管斯贝发动机试制,特请荣科和吴仲华作为技术顾问。荣科不顾疾病缠身,下工厂、抓仿制,与英方谈判,殚精竭虑。“文化大革命”后,国务院批准荣科任航空工业部技术顾问,其后任科技委顾问。他先后任国家进出口委员会、天津市人民政府、第六机械工业部和第八机械工业总局技术顾问。曾任第一届全国铸造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

1987年,他取得“ZG22CrMnMo低合金高强度高韧性铸钢”科研成果,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990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航空航天工业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他的成就凝结在我国航空工业、舰船工业、纺织工业、兵器工业、航天事业、冶金工业中的许多重大而关键的工程上。

1985年4月荣科退休。1995年10月,航空冶金、特种铸造一代宗师荣科与世长辞。

[1] 1马力=745.7瓦。唐荣学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

唐荣学(1932.3— ),辽宁本溪人,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时任国营第115厂(现中航工业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电源)工艺员。1947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入党,先后在石砚兵工第六厂、国营第120厂(现中航工业东安)、国营第105厂(现中航工业津电)工作,1956年9月调至陕西国营第115厂,历任工艺员、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副总工程师、副厂长。唐荣学在担任工艺员期间,他刻苦钻研技术,多次突破刀量具重大技术关键,年年有成果,几年内完成各项技术改进30余项,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1955年唐荣学被天津市授予天津市劳动模范,被天津市团委授予天津市优秀共青团员;1956年被第二机械工业部授予先进生产者,同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光荣称号。1992年4月离休。

唐荣学作为第一批航空工业建设者,1947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唐荣学进厂后,仅念过几年小学的他,很多时候听不懂老师傅的讲解,看不懂工装资料,他暗下决心勤奋学习。他用业余时间参加厂办的夜校,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坚持边工作边学习,先后达到了初中和高中文化水平。

唐荣学在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立足本职岗位,奋发学艺,苦练专业技能本领。1953年,21岁的他已达到七级车工水平,同年被从工人岗位上提拔为工具车间工艺员。当时工具车间面临的技术难题较多,他和工人同志一起,边试验边革新,一道道难题、一项项关键技术都在他的参与和指导下被攻克。23岁的他已成为厂里名副其实的革新能手,上至厂长、车间主任,下至工人师傅和青工,一有难题都主动找他商量,而他从不认为是份外事,主人翁责任感迫使他不知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换来的是大家的信任、技术难题的攻克和车间生产任务的完成。唐荣学一次次的成功又催促他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他工作后的几年里就完成各类技术改进30多项,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国家节约了资金。由于他忘我的劳动和无私的贡献,1955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共青团员”和天津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195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出席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先后三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56年9月,唐荣学由天津调至陕西兴平国营第115厂工作,先后任工具室主任,模具车间主任、科长,副总工程师和副厂长等职务。无论是工人岗位,还是副厂长的领导岗位,他始终保持了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一心扑在工作上,坚持深入生产一线,与基层干部、工人一起攻克生产技术难题。担任生产副厂长期间,每周一的生产作业会,他不看报表就对全厂近百种产品的生产试验进度、数量和计划节点一清二楚,干部职工无不惊叹他超常的记忆力,很多人戏称“唐厂长是数字的天才”。殊不知记住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他几乎天天走一遍分厂、车间掌握了解情况,现场协调解决生产问题的结果。

唐荣学作为一名老劳模、老领导,献身航空工业建设,为国家航空电源事业贡献力量是他持之以恒的精神追求。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大度豁达的心态。1983年,52岁的唐荣学主动向组织提出让位给年轻同志,自己从生产副厂长的岗位上退下来,许多人不理解,认为这个年龄完全可以再干几年,他却说自己年老体弱了,让年轻同志尽早锻炼有利于工厂更好发展。他后任副总工程师兼工具分厂厂长,1986年又主动让出了工具分厂厂长职务。离开领导岗位后,唐荣学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仍坚持每天跑生产线,与工人探讨难题,带领大家搞技术革新。用他自己的话说,“几十年这样过习惯了,就是现在老了也闲不下呀”。唐荣学以朴实无华的言语、兢兢业业的行动诠释了老一代航空人的人生追求。唐荣学(右四)工作照

唐荣学1992年离休后,多次谢绝地方民营企业的高薪聘请,却宁肯拿着每月4.5元的奖金在115厂发挥余热。他说:“我的家、我的子女都在115厂工作,我盼着115厂兴旺,我愿为115厂贡献我的余热,这样心底踏实。”为了这份内心的安宁与踏实,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倾注于祖国航空事业。他无私无畏的奋斗精神、激情拼搏一生的工作热情、平和谦虚的人生态度是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是我们航空人中永不褪色的老党员、老劳模。王全木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

王全木(1933.8— ),江西南昌人,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时任国营第320厂(现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洪都)工人。1952年技工学校学习,1953—1966年国营第320厂23车间工人,1967—1991年历任厂生产指挥部科研组组长、六分厂副厂长、21车间主任、部装分厂厂长。20世纪50年代初,王全木创造的速度快、质量好、效率高的“王全木铆接法”,在整个航空工业系统推广应用。在30余年工作中,他实现技术革新近百项,绝大部分革新项目已纳入了工艺规程,投入生产使用。从1955年开始,王全木先后被评为厂、市劳动模范,195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57年获第二机械工业部先进生产者奖章,1986年获航空工业部先进生产者称号,1987年获江西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获全国技术革新能手和五一劳动奖章。1991年1月退休。

1953年王全木到国营第320厂工作后,他刻苦求学,上技校、读夜校、拜老师,更注重在实践中学。20世纪50年代,在全行业推广的“王全木铆接法”,就是以速度快、质量好、效率高的特点,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和操作工人的喜爱。30多年来,据不完全统计,王全木的技术革新项目有近百项,其中较大的革新项目有20多项,创造价值30多万元。绝大部分革新项目已纳入了工艺规程,投入生产使用,有的作为工装设备,经有关单位组织验收鉴定后,进行小批量生产,在全行业主机厂推广使用。

1965年,为解决攻击机前机身清除多余物的关键技术,王全木自己动手画图,成功地制造了一台前机身翻身架,解决了生产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确保了产品质量,捉高了生产效率。随后他又设计制造了一台机翼杂物清除架,消除了多余物。

1979年7月,王全木又成功地制成了攻击机前机身大修水剂冲洗架,改用水剂冲洗代替汽油清洗,节约汽油34500多千克。同时,他还和几位老师傅组成革新小组,运用光电、液压、机械、冷气等技术制造成功五坐标光电控制自动钻铆托架。这套设备具有前后、左右调平和自动换行等5个坐标,能对中小型平板组合件进行自动钻孔、划坑和压铆,并能自动循环,这在航空战线上是个首创,已投入小批量生产,在各主机厂推广使用。

在生产民品活动地板时,急需要一台压床压坑,如去购买一台需花费几万元。王全木利用废旧压床的支柱进行改装,经过反复试验改装,成功地改装了一台压床,解决了民品生产中的一项关键设备,在生产中使用良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