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数学史:从代数到微积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2 23:52:17

点击下载

作者:(英)迈克·戈德史密斯(Mike Goldsmith)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奇妙数学史:从代数到微积分

奇妙数学史:从代数到微积分试读:

图片来源

Alamy:AF Fotografe 34,Age Fotostock 169,Artokoloro Quint Lox Ltd 136b,Chronicle 10,17b,36,45,110cl,137,Classic Image 126tr,Colport 72,Ian Cook/All Canada Photos 26,Everett Collection Historical 170b,Paul Faern 47,60t,GB Images 94tr,Interfoto 6c,22,53b,60brb,123,Sebastian Kaulitzki 128,Lebrecht Music & Arts Photo Library 99,North Wind Picture Archives 48,116br,Old Paper Studios 78bl,Zev Radovan/Bible Land Pictures 30,Science History Images 7b,62,71,74b,103b,125,Alexander Tolstykh 18,Universal Images Group/North America LLC 98bl,World History Archive 112;Archive:83,90;CERN:164;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121trb;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42,116tl,141b,158;NASA:134tr;Public Domain:50,170t;Science Photo Library:Max Alexander/Trinity College,Oxford 91cr,Professor Peter Goddard 100br;Shutterstock:Nata Alhontess 86bc,Radu Bercan 108b,Darsi 154,Paul Fleet 163,Iryna1 118br,Lenscap Photography 173,Zern Liew 663,Makars 69b,Valemtymc Makepiece 31,Marzolino 98tr,Mattes Images 103t,Militarist 156cr,Morphart Collection 44cr,Oksana2010 55,Rasoulati 14,Roman Samokhin 97cr,Sensay 97br,Roman Sotola 121trt,Torook 64t,Tomer Tu 44tl,Urfn 126b,Natalia Vorontsova 142,vrx 133,Waj 15,Igor Zh 21;The Wellcome Library,London:38,52,92tl,102,111,122c,136cl,167;Thinkstock:Baloncici 91br,Bazilfoto 68,Brand X Pictures 54c,Cronislaw 54cr,Tom Cross 115,Digital Vision 54trb,Dorling Kindersley 148,Eurobanks 54trt,iStock 58,120b,171b 172,Lilipom 20,Panimoni 23,Photos.com 24 27,28,119,152t,165,Pure Stock 176,Sashuk9 54bc,Stocktrek 151,Trasja 54brr,Zoonar 54brl;Wikipedia:academo 113,6t,7t,9t,12tr,12bl,13,25,33,46,51,53t,57,59cr,59b,60brt,64b,65,66t,67,74cl,76t,76b,77,78bc,79,80,82ct,82cb,84,89bl,89br,91t,92c,93bl,93bc,94tl,95tr,95bl,100tl,108t,109,110tr,117,118bl,122t,124,126tc,130,134tc,134b,138bl,138br,140,141t,150bl,150br,152b,153,156tl,156br,157,159,161,162t,162b,166,174t,174b,175tbl:左下;tl:左上;b:下;t:上;br:右下;cr:右中;cl:左中;bc:中下;tr:右上

引言

代数学与微积分在数学里人气寥寥,这么说是毫不夸张的。我们中好多人在最初翻阅数学教科书时,都对着整行整行的文字和符号目瞪口呆。所惊之处,乃是学生问得最多的两个问题。谁是代数学的“始作俑者”呀?就是他,花拉子密,在公元830年首先使用了这个词。我们恨他、怨他,但是也应当敬他、谢他。继续阅读便知分晓。1. 这都是什么意思?

代数学与微积分都曲高和寡,乏人问津,至少它们的核心是如此。用数字做算术耳熟能详,用图表做几何一目了然,但代数学与微积分跟这些不同,它们大量使用字母和符号的组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不多见。2. 这都是要干嘛?《成为微积分百万富翁》或者《驾驭代数探索太阳系》,有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的读物在书架上少之又少。我们即使通读代数学与微积分书上的内容,也不一定能搞懂其用途。本书每章的标题也不像小说的那么引人入胜。积分呀,逆命题呀,因式分解呀,还有微分方程呀,它们可不是让我们迫不及待想读下去的那种妙词儿吧。回答

本书就是要完完整整地回答以上两个问题,但是现在我们先回答一部分。

在某种意义上,代数学是一种语言,但是跟我们日常所用的文字语言不同。代数学已经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进,只为这个目的:解释,分析,从包括工程、物理和经济在内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疑难问题。当然,我们也可以用文字语言来讨论这些问题,但是用数学语言更精准。代数学的语言比文字语言更确切,微积分的语言亦然。代数学与微积分使我们了解自然变化。

我们可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想去1千米以外的新游泳池游泳,但是得在2小时之内回来。那还值得一去吗?”使用代数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下面这个方程。t+t+t+t+t=2小时去程更衣游泳擦干并更衣返程

面对疑难的方程,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化简。假设路上往返花费的时间一样(t=t),要是抓紧点儿,游泳前后更衣的时间也一去程返程样(t=t),我们就可以将之简化为更衣擦干并更衣2t+2t+t=2小时路上更衣游泳

首先考虑t。如果人每小时走3千米,游泳池在1千米以外,那路上么我们就可以解出t是多少。怎么解?这个嘛,走得越远,时间越路上长啊。我们可以用代数学的形式将它写成路上时间∝距离,也就是说“路上时间与距离成正比”。简而言之,我们可以将上面的问题简化为t∝d。但是,我们要考虑的当然不只是距离,还有速度。走得越快,花费的时间越短。这个写作t∝1/v,也就是说“路上时间与速度成反比”。高等数学创建虚部来解释当前的时空。

想想为什么这里写成分数。考虑下面这串分数:1/2,1/3,1/4,1/5,1/6,它们从左到右越来越小,因为分数线下面的分母越来越大。也就是说,分数的大小跟分数线下的分母成反比。代数学和其他所有的数学分支都来源于追寻日常生活中问题的答案。

因此,我们有:t∝d和t∝1/v。

因为路上时间仅与这两者有关,所以我们可以将之合并到一个公式里

t=d/v

已知d=1千米,v=3千米/小时,可以将之代入公式里。这里的d和v称为变量,它们可以用数值代入,具体的数值随问题而异。计算可得,t=1/3小时。如果更衣的时间是一刻钟,那么t=1/4小时。路上更衣

我们把这些值代入方程2t+2t+t=2小时中,即得2/3小时路上更衣游泳+2/4小时+t游泳=2小时。

1小时的2/3是40分钟,1小时的2/4就是1/2小时,也就是30分钟。既然前面的单位都是分钟,我们把2小时也换算成分钟,就得到40分钟+30分钟+t=120分钟,也就是70分钟+t=120分钟。显而游泳游泳易见,t是50分钟,这是两边都减去70分钟得来的:70分钟-70分游泳钟+t=120分钟-70分钟。游泳

因此,t=50分钟。游泳

这就是代数学,解决形形色色问题的神兵利器。日常题目类似上文,更有大矣哉的问题,比如在星星等大质量的物体附近时间会变慢多少。使用代数学和微积分可以研究遥远的彗星的运行轨迹。

t就是在物体附近测量到的时间,t就是在远处测量到的时间,G0f是一个常数(常数就是在计算中保持不变的数),M是物体的质量,r是测量t时到物体的距离,c是光速。0微积分又是怎么回事?

微积分是科学家、工程师和经济学家把握世界的关键之道。

在上文的例子中,我们得出了在给定速度下到达某处所花费的时间。速度是位移的变化率。变化乃是自然的内涵。经济、星辰、交通、人口……皆随时间变化,我们需要合适的数学工具来把握它们,这个工具就是微积分。艾萨克·牛顿是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发明它是为了将之当作一种工具,精确地计算行星和彗星的位移、速度以及重力影响下的运行轨迹。

然而,代数学和微积分并非实战的真刀真枪。我们的宇宙与数学以同样的规律运转,冥冥之中无人知晓。数学家定义了许多概念,竟与现实恰巧相合(比如虚数,参见此处)。所以说,数学确确实实是我们参透宇宙奥妙的关键。埃米·诺特的明信片上的数学内容展示时空的联结。

代数学的黎明

代数学兴起于约4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境内)。因为古巴比伦人喜好书记,也因为他们用由砖石陶土做成的碑匾立柱来记录而流传下来,我们才得知这一切。古巴比伦以空中花园闻名,如今已经尘归尘土归土。它的数学反而绵延更久。

古巴比伦文字是用一种形状特殊的尖笔刻在润湿的陶土上,然后印出的楔形图案。他们使用的这套书写系统如今被称为楔形文字,在多种文明中传承了千余年。古巴比伦人对文字很上心,现存有超过50万块的陶土碑匾。到了1860年,人们已经知道许多陶土碑匾上包含数字符号,但是仍未对之产生关注。追溯过往

我们对古巴比伦数学家并不了解,但是有一个人的大名与楔形文字紧密相连,他就是奥地利数学家奥托·诺伊格鲍尔。正是此人解读了陶土上的算式,整合了古巴比伦代数,并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以出版图书的方式告诉了人们他的发现。诺伊格鲍尔在德国生活,他的工作备受尊崇,是1933年哥廷根数学研究所最杰出的成果。然而,当他被要求宣誓效忠由纳粹党控制的政府之日,就立刻离职去国,先到丹麦,后到美国,去研究古巴比伦代数。古巴比伦数字我们使用的是10进制系统,也就是说一个四位数比如2074表示2个千(没有百位数)、7个十和4个一。用10进制计数,我们只要用10个不同的字符(包括0)就可以了:0,1,2,3,4,5,6,7,8,9。数完了这些,我们在数的左边加个1,再数10个数:10,11,12,…,19。数完了这些,我们增大左边的1,再数10个数:20,21,…我们推测10进制的由来是我们有10根手指,如果我们用它们来计数,超过10的时候就得用点别的什么东西。但是,古巴比伦人可没有局限于10。他们使用60进制,不过他们的数字进制系统里没有0。他们的数字进制系统是这样子的。因为我们的数字进制系统与古巴比伦数字进制系统的渊源,如今,我们仍把1小时分成60分钟,1分钟分成60秒。古老的代数学

诺伊格鲍尔挖掘出的代数在某些方面还是相当先进的。古巴比伦数学家对勾股定理(参见此处)已经熟稔,还会解二次方程(参见此处方框),尽管他们并没有任何形式的数学符号,甚至连等号都没有。他们的计算都是用文字和数字写出的,有点像密码。我们现在要想解出数学问题,可以将公式里的字母替换成适当的数,然后用计算器进行各种计算。在古巴比伦可完全不是这样。你可没有笔记簿,只有一摞刻着全套数学符号的石板。你得在上面找类似这个问题场景的题目,然后用自己的数按步骤进行替换。你可以自己做一些简单计算,但是像求平方和开平方这样的问题还得查这套板子。你还得搞一套乘法表。跟现在的小学生不同,他们的乘法表不用背诵啦:古巴比伦人用的可是60进制的数字系统哦,他们的乘法表有59行和59列哦!15世纪的一本书上所绘的《圣经》中的巴别塔。这一类书阐述了如何计算基督教节庆的日期——使用古巴比伦代数。这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石板包含二次方程的247个问题。古巴比伦学生一定视力极佳。原理解二次方程2第一步:把方程化为标准形式,也就是ax+bx+c=0的形式。2所以,形如x+2x=4+2x的方程要进行改写。2x+2x=4+2x2两边同时减去2x,得x=4。2两边同时减去4,得x-4=0。第二步:因式分解。(x+2)(x-2)=0第三步:选择x的取值,使得第一个括号里得零。(-2+2)(-2-2)=0也就是(0)(-4)=0,即x=-2是方程的一个解。第四步:选择x的取值,使得第二个括号里得零。(2+2)(2-2)=0也就是(4)(0)=0,即x=2是方程的另一个解。第五步:如果二次方程难于因式分解,那么可以使用二次求根公式。2求解7x+3x-11=0,得即也就是x≈-1.486或者x≈1.057。唯一解

古巴比伦数学有个古怪之处,模板只给出了答案,没指出从哪儿入手解读。所以,学生都得掌握如何针对手头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案例。因为古巴比伦人没有负数的概念,所以他们假定本来有多个解的二次方程只有唯一解。用古巴比伦的方式解题一个典型的古巴比伦问题是这样的:“矩形的长比宽多10,面积是600,那么长和宽各是多少?”(古巴比伦人本来用的是60进制,这里已经改写成10进制了。)现在,我们这样列式子。然后进行求解。改写(1)式x=10+y代入(2)式(10+y)y=600展开210y+y=600化成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2y+10y-600=0用标准二次求根公式(参见此处),代入a=1,b=10,c=-600可得也就是y=–30,x=–20或y=20,x=30然而,古巴比伦人是套用他们的案例模板来解决的。他们是这样做的。长和宽的差距是多少?(10)折半(5)平方(25)(古巴比伦学生利用平方根表查找)加上面积(625)开方(25)(译者注:矩形边长取正值)这个平方根加上长宽差值的一半就是长(30),减去长宽差值的一半就是宽(20)。古巴比伦的建筑和工程根源于先进的数学知识,因此才有了坚固而宏伟的建筑。吉萨金字塔展现出了古埃及人对数学的把握。成功之谜

在古巴比伦之前的数千年里,有许多先进文明可圈可点,然而就我们所知,无人可望古巴比伦之项背。古巴比伦数学的一个便利之处在于,他们使用自己发明的进位制数字系统,这就胜过了早期(和若干晚期)文明。进位制就是指符号根据它的位置可以取不同的值。我们现在使用的数字系统也是进位制的。246,426和642这几个数的含义完全不同,尽管它们用的数码是一样的。我们之所以可以“解码”,是因为我们知道每个数位的含义:首位是“百”,次位是“十”,末位是“一”。这样下来,阅读和计算数字都很便捷。古巴比伦数学家怎样计算数字已不可考。就我们所知,他们是没有含变量的通解这一概念的。所以对他们而言,方框里的(1)式和(2)式没有意义。222所以,虽然说他们熟悉勾股数(又叫毕氏三元数,即满足a+b=c的整数组,比如3,4,5和5,12,13),在他们的“文档”里也包含了这样的一些例子,但距离人们能用一个简洁的公式表达这个思想,还有几个世纪之遥啊。毕达哥拉斯以他的著名公式整合了3,4,5(参见此处)。参见:► 代数学东渐

证明

定理就是数学中的法则。定理涉及甚广,简单的如勾股定理,复杂的则过于深奥。圆的分割似有规律可循,但是在数学上还是要给出一个证明。

数学家要使用定理,须先证明。证明有5种方式,下文再叙。古巴比伦数学家时时刻刻都在应用各种法则,这毫无疑问,但他们对用定理的方式指出或是证明这些法则的思想还相当陌生。如果你问一个古巴比伦数学家怎么知道自己的计算方法是对的,他的回答大概是“就是这样啊”或者“以前也是这么着啊”。这跟我们学语言的方法差不多嘛。我们找到方法,然后就固定这么做了。当我们再看见一个新词时就可以直接读出来,不用额外学按什么语法去读。比方说生造一个词“zam”,其读音的元音部分很大可能跟“ham”相同;如果在a的后面再加上一个“e”,其读音的元音部分就可能跟“claim”相同(译者注:比拟汉字的情况,如果一个人不认识“免”这个字,很大可能就认为它跟“冕”同音;免再加上一个点变成“兔”,就可能认为它跟“菟”同音)。语言音韵,各有其法,不言自明。但是,当我们想要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就得学习语法了。数学法则

在数学里,法则是至关重要的,模棱两可绝对不行。比方说,上图中的4个圆,每个点都与其他点有线段相连。这些线段把圆形区域划分成了若干块:

2个点:2块

3个点:4块

4个点:8块

5个点:16块

规律呼之欲出嘛。每增加一个点,区域的块数就翻倍。我们甚至可以总结成公式:点数-1

区域块数=2

我们验证一下这个式子:那6个点的圆包含多少块区域呢?上式告诉我们是32块,然而答案其实是31块——请看上图。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定理看似正确还不够,必须要去证明。暗夜初星

史册所载的第一位数学家是泰勒斯,据我们所知,他是证明定理的第一人(也证明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参见下面方框)。泰勒斯是古希腊人,生于米利都(今土耳其境内)。跟许多古希腊人一样,关于他的故事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真真假假。传说中,夜里他专注于仰观星象,失足落井。又说他天赋异禀,能预知天气。当他预知橄榄会丰收时,就趁低价购入橄榄压榨机,然后高价脱手——那时候丰收如期而至,橄榄压榨机已经供不应求啦。据说,他这么做就是为了回应那些漫言科学无用的人。泰勒斯,科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生活在米利都(位于今土耳其境内),约2600年前。

还有故事说他既是工程师又是商人,他成功地预测了日食,这些传说更为可靠。如今,许许多多专业的数学家,还有物理学家、经济学家和工程师,年年月月深研定理,证真或证伪。证明方式

数学里有5种证明方式,几乎每个数学定理都能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证明。在古代,压榨橄榄以得到珍贵的橄榄油是一个辛苦活,但泰勒斯从中发现了生财之道。原理证明泰勒斯定理以泰勒斯的名字命名的定理是这么说的:如果在圆里面画一个内接三角形,其中一条边是圆的直径,那么该边的对角必是直角。泰勒斯的证明基于两个事实。1.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2.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这个定理的证明过程是把三角形ABC画在圆里,从圆心O到直径的对角B画一条线,把三角形一分为二为两个等腰三角形。因为三角形AOB是等腰三角形,所以两个底角是相等的,并标记为α(读作阿尔法,希腊字母);另一个等腰三角形BOC的两个底角也相等,标记为β(读作贝塔,亦为希腊字母)。这里代数就登场啦。我们知道,三角形ABC的内角和为180度,从下图中可以看出α+(α+β)+β=180度所以2α+2β=180度亦即2(α+β)=180度两边同时除以2,给出证明(α+β)=90度1. 直接证明

这种证明方式最常用。它分成几个步骤。要证明“A能推出B”,你可以这么做。“已知A能推出C。”“又已知C能推出B。”“因此A能推出B。”

举个例子。2

定理:如果n是偶数,那么n也是偶数。

证明:偶数的定义是能够被2整除的整数。所以说10是偶数,因为它除以2得整数5。5这样的奇数除以2是小数(5/2=2.5),它再乘以2还是整数。

从定义来看,任何偶数都可以写成2w,其中w是一个整数。

定理说n是偶数,所以

n=2w

两边同时平方,得到222

n=(2w)=4w

可以写成222

n=4w=2×2w(我们马上会看到这步很有用。)2

现在,我们把2w定义成新的形式2

m=2w

故而我们说222

n=4w=2×2w=2m

现在我们回顾定义,知道2m一定是个偶数,因为它除以2得到m,2是一个整数。最后我们说n一定也是偶数,因为它等于2m,而我们刚刚证明了2m就是偶数。如何使双格多米诺骨牌加起来总是偶数,即使它本身是奇数?2. 归纳证明

有关数列的定理的证明经常要用到归纳法。它的思想是:如果你能证明某个结论对其中某个选定的数成立,又对选定的数的后面一个数也成立,那么就说这个结论对数列中的所有数都成立。

比方说,要证明

1+2+3+…+n=n(n+1)/2

那么,为了证明这个等式对无论n是多少都成立,首先我们要证明它对某个选定的n成立。

我们选取n=2,代入等式得

1+2=2(2+1)/2

3=6/2

所以当n=2时,这个等式是成立的。易证,对后一个数3等式也成立。但是,我们想要证明的是无论n是什么数,该等式都成立,且对它的后一个数也成立。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证明它对任意正整数k成立,且对后一个数(k+1)也成立。昨天太阳升起了,今天太阳也升起了,明天就还会升起。这就是归纳法。但是,这幅图画中发生日食啦。公元前585年,泰勒斯第一次预言了日食。

我们已经阐明了

1+2+…+k=k(k+1)/2

起码对一个k值(就是2)成立。现在,我们把上式两边都加上(k+1),得

1+2+…+k+k+1=k(k+1)/2+k+1

然后,重新对等式进行整理。首先,我们加个括号,括号里面的每一项都乘上2,整体再除以2

1+2+…+k+k+1=[k(k+1)+2k+2]/22

1+2+…+k+k+1=(k+k+2k+2)/22

1+2+…+k+k+1=(k+3k+2)/2

1+2+…+k+k+1=(k+1)(k+2)/2

也就是说,原式

1+2+3+…+n=n(n+1)/2

对k和k+1都成立。

因为k可以是任何正整数,也就是说我们的式子对所有正整数都成立,这正是我们要证明的。

请注意,证明也依赖于其他涉及的数学知识的正确性。比如,在2上述证明中把k(k+1)化为k+k就要求我们知道带括号的乘法的展开原2理,还得知道k乘以k得k。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航海去印度,他就觉得所到之处就是印度了。“瞧,是印度哟!无须证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