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 住宅小区规划(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3 00:01:21

点击下载

作者:骆中钊、方朝晖、杨锦河 等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型城镇 住宅小区规划

新型城镇 住宅小区规划试读:

前言

从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提出“小城镇,大问题”到国家层面的“小城镇,大战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专业镇、重点镇、中心镇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特色镇,其发展壮大、联城进村,越来越成为做强镇域经济,壮大县区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力量。特色镇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核心,对联城进村起着重要作用,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梯度增长空间,是小城镇发展最显活力与竞争力的表现形态,是以“万镇千城”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节点,已成为城镇经济最具代表性的核心竞争力,是我国数万个镇形成县区城经济增长的最佳平台。特色与创新是新型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生态文明、科学发展是中国新型城镇永恒的主题。发展中国新型城镇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建设美丽新型城镇是推进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丰富美丽中国内涵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元素。新型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对于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大力发展服务业,开发和培育信息消费、医疗、养老、文化等新的消费热点,增强消费的拉动作用,夯实农业基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都会产生现实的积极意义。而对新型城镇的发展规律、建设路径等展开学术探讨与研究,必将对解决城镇发展的模式转变、建设新型城镇化、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起着实践、探索、提升、影响的重大作用。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阐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目标,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新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其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必须重视新型城镇的环境保护工作。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城镇化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不可跨越的环节,没有城镇化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强度和管理水平的标志,城镇化综合体现一国或地区的发展水平。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成为中国新一轮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发展中国新型城镇也是全面深化改革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当前城镇化的重点应该放在使中小城市、小城镇得到良性的、健康的、较快的发展上”,由“小城镇,大战略”到“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国新型城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国新型城镇的发展已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建设美丽新型城镇是推动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丰富美丽中国内涵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元素。实现中国梦,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更需要中国行动与中国实践。建设、发展中国新型城镇,就是实现中国梦最直接的中国行动与中国实践。

2013年12月12~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在本次会议上,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工作方向和内容做了很大调整,在城镇化的核心目标、主要任务、实现路径、城镇化特色、城镇体系布局、空间规划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多新的提法。新型城镇化成为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战略。

新型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2015年12月20~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完善新时期建筑方针,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2016年2月21日,新华社发布了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配套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在第三节以“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为题目,提出了“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加强建筑设计管理、保护历史文化风貌”三条内容,其中关于提高城市设计水平提出“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

在化学工业出版社支持下,特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新型城镇化 规划与设计丛书》(共6个分册)。丛书的编写坚持3个原则。(1)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且至今依然生机勃勃的人类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凝聚力所在。中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最传统的生态哲学思想。丛书各分册开篇都优先介绍了我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精华,并以科学历史的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和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运用到城镇生态建设中。(2)突出实用技术 城镇化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城镇规划和建设必须让群众得到好处,才能得以顺利实施。丛书各分册注重实用技术的筛选和介绍,力争通过简单的理论介绍说明原理,通过详实的案例和分析指导城镇的规划和建设。(3)注重文化创意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不少城镇建设不约而同地大拆大建,缺乏对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形成“千城一面”的局面。但我国幅员辽阔,区域气候、地形、资源、文化乃至传统差异大,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化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丛书各分册注重城镇建设中的区域差异,突出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运用当地的资源、风俗、传统文化等,给出不同的建设规划与设计实用技术。

发展新型城镇化是面向21世纪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要建设好城镇,规划是龙头。城镇规划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建筑、技术、艺术、生态、环境和管理等诸多领域,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建设管理即是规划编制、设计、审批、建设及经营等管理的统称,是城镇建设全过程顺利实施的有效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要清晰、特色要突出,这就要求规划观念要新、起点要高。在《新型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中,提出了繁荣新农村,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系统地阐述了城镇与城镇规划、城镇镇域体系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的各项规划的基本原理、原则、依据和内容;针对当前城镇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特辟专章对城镇的城市设计规划、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以及城镇特色风貌规划进行探讨,并介绍了城镇建设管理。同时还编入规划案例。

住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住宅必然成为一个人类关心的永恒话题。城镇有着规模小、贴近自然、人际关系密切、传统文化深厚的特点,使得城镇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是一般的城市住宅远不能满足的,也是城市住宅所不能替代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要清晰、特色要突出,这就要求城镇住宅的建筑设计观念要新、起点要高。《新型城镇住宅建筑设计》一书,在分析城镇住宅的建设概况和发展趋向中,重点阐明了弘扬中华建筑家居环境文化的重要意义;深入地对城镇住宅的设计理念、城镇住宅的分类和城镇住宅的建筑设计进行了系统的探索;编入城镇住宅的生态设计,并特辟专章介绍城镇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住宅的设计实例。

住宅小区规划是城镇详细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镇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追求适应小康生活的居住水平,这不仅要求住宅的建设必须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求必须具备与其相配套的居住环境,城镇的住宅建设必然趋向于小区开放化。在《新型城镇住宅小区规划》中,扼要地介绍了城镇住宅小区的演变和发展趋向,综述了弘扬优秀传统融于自然的聚落布局意境的意义;分章详细地阐明了城镇住宅小区的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城镇住宅小区住宅用地的规划布局、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城镇住宅小区道路交通规划和城镇住宅小区绿化景观设计;特辟专章探述了城镇生态住区的规划与设计,并精选历史文化名镇中的住宅小区、城镇小康住宅小区和福建省村镇住宅小区规划实例以及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范例进行介绍。

城镇的街道和广场,作为最能直接展现新型城镇化特色风貌的具体形象,在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但要使各项设施布局合理,为居民创造方便、合理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亦应使它具有优美的景观,给人们提供整洁、文明、舒适的居住环境。在《新型城镇街道广场设计》中,试图针对城镇街道和广场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街道和广场设计有所帮助。书中阐述了我国传统聚落街道和广场的历史演变和作用,分析了传统聚落街道和广场的空间特点;在剖析当代城镇街道和广场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城镇环境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提出了现代城镇街道和广场的设计理念;分别对城镇的街道和广场设计进行了系统阐述,分析了城镇街道和广场的功能和作用,街道和广场设计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设计要点;针对我国城镇中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做了深入的探讨,以引导传统城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进行较为合理地保护与更新;同时分类对城镇街道和广场环境设施设计做了介绍。为了方便读者参考,还分别编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镇广场和城镇街道道路设计实例。

城镇园林景观建设是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特色的重要途径。城镇园林景观是农村与城市景观的过渡与纽带,城镇的园林景观建设必须与住区、住宅、街道、广场、公共建筑和生产性建筑的建设紧密配合,形成统一和谐、各具特色的城镇风貌。做好城镇园林景观建设是社会进步的展现,是城镇统筹发展的需要,是城市人回归自然的追崇,是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在《新型城镇园林景观设计》中,系统地介绍了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阐述了世界园林景观探异;探述了传统聚落乡村园林的弘扬与发展;深入地分析了城镇园林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提出了城镇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模式和设计要素;着重地探析了城镇园林景观中住宅小区、道路、街旁绿地、水系、山地等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的城镇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与设计要点以及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管理;并分章推荐了一些规划设计实例。

新型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因此,在城镇建设规划中,应充分利用环境要素和资源循环利用规律,科学设计水资源保护、能源利用、交通、建筑、景观和固废处置的基础设施,力求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做到科学和自然人文特色的完整结合。在《新型城镇生态环保设计》中,明确了城镇的定义和范围,介绍了国内外的城镇生态环保建设概况;分章阐述了城镇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城镇生态功能区划、可持续生态城镇的指标体系和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系统探述了城镇环境保护规划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城镇能源系统规划与建设。该书亮点在于,从实用技术角度出发,以理论结合生动的实例,集中介绍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从水、能源、交通、建筑、景观和固废处置等具体环节实现污染防治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双赢目标,从而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 规划与设计丛书》的编写,得到很多领导、专家、学者的关心和指导,借此特致以衷心的感谢!《新型城镇化 规划与设计丛书》编委会2016年夏于北京前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是我国城镇发展和建设最快的时期,特别是在沿海较发达地区,星罗棋布的城镇生气勃勃,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向世人充分展示着其拉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要建设好城镇,规划是龙头。搞好城镇的规划设计是促进城镇健康发展的保证,这对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住宅小区规划是城镇详细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镇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追求适应小康生活的居住水平,这不仅要求住宅的建设必须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求必须具备与其相配套的居住环境,城镇的住宅建设必然趋向于小区化。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众多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和研究工作取得很多可喜的成果,为促进我国的城市住宅小区建设发挥了极为积极的作用。城镇住宅小区与城市住宅小区虽然同是住宅小区,有着很多的共性,但在实质上,还是有着不少的差异,具有特殊性。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对城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特点缺乏深入研究,导致城镇住宅小区建设生硬地套用一般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采用简单化和小型化了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甚至将城市住宅小区由于种种原因难能避免的远离自然、人际关系冷漠也带到城镇住宅小区,使得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处于广阔乡村包围之中的城镇,自然环境贴近、人际关系密切、传统文化深厚的特征遭受到严重的摧残,使得“国际化”和“现代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也波及至广泛的城镇。导致很多城镇丧失了独具的中国特色和地方风貌,破坏了生态环境,严重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阻挠了城镇的经济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完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在本次会议上,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工作方向和内容做了很大调整,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主要任务、实现路径、新型城镇化特色、城镇体系布局、空间规划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多新的提法。新型城镇化成为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战略。

新型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新型城镇化则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现在,正当处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又一个发展历史时期的城镇将会加快发展。东部沿海较为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城镇也将迅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充分利用城镇比起城市,有着环境优美贴近自然、乡土文化丰富多彩、民情风俗淳朴真诚、传统风貌鲜明独特以及依然保留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融合的特点。努力弘扬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借鉴我国传统民居聚落的布局,讲究“境态的藏风聚气,形态的礼乐秩序,势态和形态并重,动态和静态互释,心态的厌胜辟邪等”。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强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在处理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时,注意巧妙地利用自然来形成“天趣”。对外相对封闭,内部却极富亲和力和凝聚力,以适应人的居住、生活、生存、发展的物质和心理需求。因此,新型城镇化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应立足于满足城镇居民当代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融入地理气候条件、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等,体现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以精心规划设计为手段,努力营造融于自然、环境优美、颇具人性化和各具独特风貌的城镇住宅小区。

通过对实践案例的总结,特将对城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认识和理解整理成书,旨在抛砖引玉。

住宅小区规划是城镇详细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镇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追求适应小康生活的居住水平,这不仅要求住宅的建设必须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求必须具备与其相配套的居住环境,城镇的住宅建设必然趋向于小区化。

本书是《新型城镇化 规划与设计丛书》中的一册,书中扼要地介绍了城镇住宅小区的演变和发展趋向,综述了弘扬优秀传统融于自然的聚落布局意境的意义;分章详细地阐明了城镇住宅小区的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城镇住宅小区住宅用地的规划布局、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城镇住宅小区道路交通规划和城镇住宅小区绿化景观设计;特辟专章探述了城镇生态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精选历史文化名镇中的住宅小区、城镇小康住宅小区和福建省村镇住宅小区规划实例以及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范例进行介绍,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参考。书中内容丰富、观念新颖,具有通俗易懂和实用性、文化性、可读性强的特点,是一本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新型城镇化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专业性实用读物。可供从事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建筑师、规划师和管理人员工作中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参考。还可作为对从事城镇建设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教材。

本书在编著中得到许多领导、专家、学者的指导和支持;引用了许多专家、学者的专著、论文和资料;李松梅、刘蔚、刘静、张志兴、骆毅、黄山、庄耿、柳碧波、王倩等参加资料的整理和编纂工作,借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限于水平,书中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骆中钊2016年夏于北京什刹海畔滋善轩乡魂建筑研究学社1 城镇住宅小区的演变和发展趋向1.1 相关概念界定1.1.1 城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镇化进程有着不可阻挡的迅猛之势,在这过程中很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更多地关注城镇建设的相关研究,因而城镇成为了使用频率较高的名词之一,然而对于城镇的概念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城镇的概念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和建议。

有的学者认为城镇的范畴可以包括规模较小的城市和建制镇,从人数规模来说,可囊括人口小于20万的小城市,或者一些县级市;有的学者还把几千人的农村集镇也称为城镇;还有的将一些特大城市周围人口多达20万~30万人的卫星城称为城镇。

如果将城镇按狭义和广义的概念进行区分,狭义上的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这一概念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法定含义。建制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1984年国务院转批的民政部《关于调整建制镇标准的报告》中关于设镇的规定调整如下:a.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b.总人口在2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亦可建镇;c.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广义上的城镇,除了狭义概念中所指的县城和建制镇外,还包括了集镇的概念。这一观点强调了城镇发展的动态性和乡村性,是我国目前城镇研究领域更为普遍的观点。根据1993年发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集镇提出的明确界定:集镇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城镇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从农村发展而来,向城市迈进,有着城乡混合的多种表现。国家在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工作部署中,十分重视城镇的作用,视城镇为区域发展的支撑点。各级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虽然把“村”和“镇”并提,但也注意到城镇与狭义农村、与大中城市核心区的差别。城镇指人口在20万以下设市的城市、县城和建制镇。在建设管理中,还包括广大的乡镇和农村。就实际情况而言,所有县(县级市)的城关镇、建制镇和集镇都包括周边的行政村和自然村。为此,本书所介绍的“城镇住区和住宅”包括县城关镇、建制镇、集镇和农村的住区和住宅。

到2001年年底,在我们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有387个县级市,1689个县城,19126个建制镇,29118个乡集镇和3458852个村庄。城镇建设是一项量大面广的任务。搞好城镇建设关系到我国九亿多村镇人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最基础、最接近人民生活的是城镇。因此,搞好城镇建设对于广泛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1.1.2 城镇住宅小区

居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需求。人们对居住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增长的,首先是满足较低级的需求,即生理需求,就是应该有能够遮风避雨、安全舒适的房子,在这种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必然会提出更高的需求,更深层次地说就是精神需求,它包括对环境美好品质的追求,对精彩丰富的居住生活的向往,对邻里交往的需要。基于此,住区是一个有一定数量的舒适住宅和相应的服务设施的地区,是按照一定的邻里关系形成并为人们提供居住、休憩和日常生活活动的社区。1.1.3 城镇住宅小区环境

广义的城镇住宅小区环境指一切与城镇相关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城镇居民居住和活动的有形空间及贯穿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心理等无形空间。还可进一步细分为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和城乡建设环境四个子系统。

狭义的城镇住宅小区环境是广义城镇住宅小区环境的核心部分,指在城镇居民日常生活活动所达的空间里,与居住生活紧密相关,相互渗透,并为居民所感知的客观环境。它包括居住硬环境和居住软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指为城镇居民所用,以居民行为活动为载体的各种物质设施的统一体,包括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和景观生态环境四个部分。后者是城镇居民在利用和发挥硬环境系统功能中所形成的社区人文环境,如邻里关系、生活情趣、信息交流与沟通、社会秩序、安全和归属感等。1.2 城镇住宅小区的发展演变1.2.1 住宅小区的历史演进

人都是聚居的动物,聚居是人类的本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聚居开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巢居、穴居和逐水草而居—分散的半固定的乡村聚落—固定的乡村聚落—集镇聚落—城市聚落。(1)巢居和穴居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下,人类的生活场所基本依靠于自然,天然洞穴和巢显然首先成为最宜居住的“家”。这些居住方式都能在很多的古籍文献和考古遗址中得到证实。根据《庄子·盗跖》中记载:“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树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韩非子·五蠹》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从考古发现的北京周口店遗址、西安半坡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等都能证实穴居是当时人类主要的居住方式,它满足了原始人对生存的最低要求。

进入氏族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也开始出现。但是在环境适宜的地区,穴居依然是当地氏族部落主要的居住方式,只不过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且形式日渐多样,更加适合人类的活动。例如在黄河流域有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土质均匀,含有石灰质,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作洞穴。因此原始社会晚期,竖穴上覆盖草顶的穴居成为这一区域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一种居住方式。同时,在黄土沟壁上开挖横穴而成的窑洞式住宅,也在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广泛出现,其平面多为圆形,和一般竖穴式穴居并无差别。随着原始人营建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提高,穴居从竖穴逐步发展到半穴居,最后又被地面建筑所代替。

巢居和穴居是原始聚落发生的两大渊源。(2)逐水草而居

逐水草而居是游牧民族主要的生活方式。《汉书·匈奴传》中记载:“匈奴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 匈奴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草原游牧民族。为了追寻水草丰美的草场,游牧社会中人与牲畜均作定期迁移,这种迁移既有冬夏之间季节性牧场的变更,也有同一季节内水草营地的选择。由于这种居无定所的状况,游牧民们的住所基本都是帐篷或蒙古包,方便移动。

这种居住文化是草原游牧民族所特有的,是一种历史的传承。(3)乡村聚落

聚落约始于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即农业与狩猎、畜牧业的分离。随着原始农业的兴起,人类居住方式也由流动转化为定居,从而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原始乡村聚落——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固定村落。河南磁山和裴李岗等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距今7000多年。从发掘情况看,磁山遗址已是一个相当大的村落。

乡村聚落的发展是历史的、动态的,都有一个定居、发展、改造和定型的过程。从乡村聚落形态的演化过程看,上述过程实际是一种由无序到有序,由自然状态慢慢过渡到有意识的规划状态。已经发掘的原始乡村聚落遗址,如陕西宝鸡北首岭聚落、河南密县莪沟北岗聚落、郑州大河村聚落、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聚落、浙江嘉兴的马家滨聚落以及余姚的河姆渡聚落等,明显表现出以居住区为主体的功能分区结构形式。这说明中国的村落规划思想早在原始聚落结构中,已有了明显的和普遍的表现。

原始的乡村聚落都是成群的房屋与穴居的组合,一般范围较大,居住也较密集。到了仰韶文化时代,聚落的规模已相当可观,并出现了简单的内部功能划分,形成了住宅区、墓葬区以及陶窑区的功能布局。陕西西安半坡氏族公社聚落,形成于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位于西安城以东6km的浐河二级阶地上,平面呈南北略长、东西较窄的不规则圆形,面积约5万平方米,规模相当庞大。陕西临潼的姜寨聚落,也属于仰韶文化遗存,遗址面积5万多平方米。

原始的乡村聚落并非单独的居住地,而是与生活、生产等各种用地配套建置在一起。这种配套建置的原始乡村聚落,孕育着规划思想的萌芽。(4)集镇聚落

集镇聚落产生于商品交换开始发展的奴隶社会。在众多的乡村聚落中,那些具有交通优势或一定中心地作用的聚落,有可能发展成为当地某一范围内的商品集散地,即集市。在集市的基础上渐次建立经常性商业服务设施,逐渐成长为集镇。在集镇形成后,大都保留着传统的定期集市,继续成为集镇发展的重要因素。

集镇内部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商业街道居于核心的地位。集镇的平面形态则受当地环境以及与相邻村镇联络的道路格局的影响,或作带状伸展,或作块状集聚,并随其自身的成长而逐步扩展。

集镇的形态和经济职能兼有乡村和城市两种特点,是介于乡村和城市间的过渡型居民点,其形成和发展多与集市场所有关。(5)城市聚落

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城市一般人口数量大、密度高、职业和需求异质性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般说来,城市聚落具有大片的住宅、密集的道路,有工厂等生产性设施,以及较多的商店、医院、学校、影剧院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1.2.2 城镇住宅小区建设的发展概况

解决好城镇住宅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城镇住宅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广大城镇居民和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而且对于节约土地、节约能源以及进行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镇化进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城镇的经济实力和聚集效应增强、人口规模扩大,住宅建设也随之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也日益完善。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欣欣向荣的新型城镇,这些城镇也都成为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中心。城镇建设,在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形势十分喜人。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城镇住宅建设保持稳定的规模,质量明显提高。居民不仅看重室内外设施配套和住宅的室内外装修,更为可喜的是已经认识到居住环境优化、绿化、美化的重要性。

1990~2000年间,全国建制镇与集镇累计住宅建设投资4567亿2元,累计竣工住宅16亿平方米。人均建设面积从19.5m增加到222.6m。到2000年年底,当年新建住宅的76%是楼房,大多实现内外设施配套、功能合理、环境优美并有适度装修。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追求适应小康生活的居住水平。小康是由贫穷向比较富裕过渡相当长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因此,现阶段的城镇住宅应该是一种由生存型向舒适性过渡的实用住宅,它应能承上启下,既要适应当前城镇居民生活的需要,又要适应经济不断发展引起居住形态发生变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树立新的观念,用新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1.3 城镇住宅小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城镇住宅小区建设,在标准、数量、规模、建设体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住宅建筑面积每年均数以亿计,形成一定规模和建设标准的住宅小区也有相当的数量;但一分为二地看,我国大部分城镇住宅小区还存在着居住条件落后、小区功能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低、基础设施残缺不全、居住质量和环境质量差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城镇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既带来了住宅小区建设高速发展的契机,也暴露出了居住环境上的重大隐患,出现了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1.3.1 城镇住宅小区的现状 (1)住宅建设由追求“量”的增加转变为对“质”的提高

城镇住宅建设经过数量上的急剧扩张后,现已趋于平缓,居民对住房的要求由“量”的增加转变为对“质”的提高,开始注重住宅的平面布局、使用功能和建设质量;住宅的设计和建造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多层公寓式住宅节约用地,配套齐全、安全卫生、私密性较强的特点逐渐为城镇居民所认同并接纳,使一些农民在走出“土地”的同时,也走出了独门独院的居住方式。(2)住宅小区规模扩大,设施配套有所提高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镇和农村居民进一步向城镇聚集。现代化的镇区环境、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较为丰富的文化生活、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吸引着大批的农民,他们中有一定经商和务工能力的农民选择在城镇定居下来,因此住宅小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住宅的建设量进一步增加,相应的设施配套水平也有所提高。(3)住宅小区由自建为主向统一开发的方向发展

过去分散的、以自建为主的传统建设方式已经开始被摒弃,住宅小区建设向成片集中、统一开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方向发展,将零星分散的建设投资,逐步纳入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轨道上来。在许多城镇,综合开发和建设商品房已成为主流。这种开发建设住宅小区的方式使许多城镇彻底改变了过去毫无规划的混乱状况,同时也改善了住宅的设计及施工质量,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4)开始注重住宅小区的规划水平与建设质量

加强了对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研究,在小区的规划布局、设施配套和小区特色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由国家科委和建设部共同组织策划的“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现已部分进入实施阶段,一批示范小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如河北恒利庄园、宜兴市高腾镇小区、温州市永中镇小区等,这些小区在规划设计、住宅建设、施工安装和物业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示范性和先导性的探索,强调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运用,对于推动住宅产业的发展,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功能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把我国城镇住宅小区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1.3.2 城镇住宅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1)居住条件发展极不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居住条件落后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城镇兴起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热潮,发展速度令世界刮目。但大部分城镇(包括村镇)的居住条件至今还比较落后,而且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差距越来越大。经济比较富裕的城镇居民住房面积大,居住环境尚佳,设施配套相对较好。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形态的落后和传统习惯的根深蒂固,加上建筑材料的一成不变,使得居民住宅区无论是规划布局、建筑设计、施工技术还是装修标准,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更谈不上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居住环境十分恶劣。(2)住宅小区建设缺乏规划,功能不完善

就我国城镇住宅小区的整体水平来看,大部分住宅布局是单调划一的“排排座”。有些地区重视住宅单体却忽视了住宅区规划的科学价值;有些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规划意识普遍淡薄,传统的落后思想认为规划无用;有些地区即使有了建设规划,但规划起不到“龙头”的作用,自建行为和长官意志比较强。由于上述的盲目建设导致大部分城镇住宅小区的生活功能和生产功能相混杂,住宅楼栋之间的关系混乱,缺乏必要的功能分区和层次结构,小区的可识别性差;道路系统不分等级,没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绿化和公共空间缺乏,更谈不上有完整的居住功能,与当前城镇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严重脱节。(3)建筑空间布局单调,建筑缺乏特色

就我国城镇住宅小区的整体水平来看,住宅多以行列式布置,建筑形式、高度都一模一样,小区内部围合空间过于闭塞;即便是新开发的小区,也存在住区的建筑形式和色彩等方面极为相似的“雷同版”,建筑缺乏地区特征,很难体现城镇发展的文脉或地方特色,也缺少亲切感和归属感。(4)公共服务设施薄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许多城镇新建的住宅小区缺乏市政设施依托,除供电情况稍好外,给水、排水、通讯、有线电视等存在许多欠缺的方面,尤其是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几乎还是空白;一些设备良好的卫生间和厨房,由于没有排污系统,使卫生设备和厨房设施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国家“小康住宅示范小区规划设计优化研究”进行的实态调查表明,采暖地区有90%以上的小区无集中供暖设施;60%以上的地区系雨污合流且无污水处理设备;25%以上的村镇住宅区道路铺装率较低。(5)公共绿地严重缺乏,环境质量差

城镇住宅小区的户外空间缺少统一的规划与建设,一般无公共绿地供居民使用,除必要的建筑和道路外,其他所谓的花园或花坛都是杂草丛生或是被居民们开垦为菜地,还有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一些虽然也进行了小区绿化,但绿化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后期管理又不到位,导致花草树木、建筑雕塑、山水池泉等景观要素无法发挥景观生态效应和美感,限制了居民日常行为、活动和交往。(6)公寓式住宅照搬大城市的模式,使用不方便

有些地区在城镇住宅小区多层公寓式住宅的建设中,一方面,不考虑城镇居民实际的生活特点,没有将居民对这类住宅的特殊要求如建筑层数、院落、储藏空间等问题予以重视并解决,而是盲目照搬大城市的建设模式,套用城市住宅的设计图纸,过分追求“高”与“大”,片面讲究“洋”与“阔”,把城镇与城市相等同,脱离了城镇的实际情况,结果建了一批不适合城镇居民生活特点的住宅,由于生活习惯和使用要求上的差别,给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另一方面,一张图纸只经过简单修改,被重复使用,造成城镇住宅千镇同面、百城同貌,毫无地方特色可言,从而直接影响了整个住宅小区的景观环境建设。

在我国城镇繁荣发展时期,应该认真对待城镇住宅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合理地利用我国的建设资源,科学地组织和引导全国城镇的住宅建设,大力提高其规划、设计、施工质量和科技含量,促进我国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要求我们在总结近二十多年工作的基础上,采取科学、正确、果断的措施予以综合解决。1.4 城镇住宅小区规划研究的必要性和趋向

人居环境是现在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吴良镛院士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人的居住环境。

发展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就已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而发展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住宅小区是城镇规划组织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起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镇的发展水平。我国有13亿多人口,其中有超过9.88亿的人口生活在城镇和村庄。他们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城镇的发展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保持稳定的重大问题。1.4.1 城镇住宅小区规划研究的必要性

城镇住宅小区量多面广,要想建设优美的城镇景观,就要从城镇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住宅小区环境的规划抓起。(1)应注重研究

城镇处于周边的广大农村之中,比起城市更贴近自然、保留着许多在城市之中已散失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情风俗,在城镇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如何弘扬和发展,亟待深入研究。(2) 创造良好的城镇居住环境,满足城镇居民不断提高的居住需求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居民居住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的需求已经从有房住、住得宽敞这些基本生理要求,向具有良好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过渡,并渴望有一个具有认同感、归属感、缓解压力的生活场所。(3)规范和理论也不健全

我国目前有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主要适用于城市,城市和城镇的实际情况是不符的,因此无法科学合理地指导城镇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正是由于没有配套的相关法规与标准的指导,造成城镇住宅小区的规划及建设很不完善或无章可循。

城镇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既带来了住宅小区建设高速发展的契机,也暴露出了居住环境上的重大隐患,出现了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本书以此为出发点,分析当前城镇住宅小区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例证方面,研究城镇住宅小区建设的方法和措施,得出一些科学合理并切实可行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用以指导城镇住宅小区发展建设,从而为居民创造舒适、实用并安全的居住环境,促进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4.2 城镇住宅小区的环境特征

城镇住宅小区环境的特征,表现在其介于城市和乡村两种居住环境之间,它一方面具有乡村更接近生态自然环境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拥有城市性的相对完善的公共和基础设施。同时,因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差异,其住宅小区环境内部也具有类型多样性和地方差异性等特征。(1)类型多样性

虽然城镇人口规模小,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但因其分布广、数量多,类型比较复杂,使城镇住宅小区环境存在多样性和多变性。不同要素(如地形、气候、交通、文化等)可形成相应的居住环境类型;而且,城镇功能定位的不稳定性导致居住环境容易发生转变。(2)结构双重性

受城乡二元结构和管理制度差异的影响,城镇居民户籍存在双重性,这一特征也造成城镇居住环境在组织方式、投资体制、用地制度、规划手段、建设方式以及维护方式等方面的双重特征。基于此,城镇住宅小区环境无论在物质环境居住形态上,还是在社会人文环境方面均体现为城镇型和乡村型共存的格局。(3)社区单一性

城镇通常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社区。镇区居民之间的邻里交往和关系状况保持良好,居民对本镇的心理归属感和社区荣誉感较强,社区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能得到很好地延续和保护。近年来,虽然城镇人口急增,流动频率加快,但因人口流向主要是从城镇农村腹地进入镇区,新入住居民与原镇区居民具有本质上相同的生活文化属性,因此,城镇社区仍保持着较高的单一性与和谐性。(4)地区差异性

这一方面由区域的自然条件差异造成,如平原与山区、南方与北方,城镇住宅小区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另一方面也由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所致,如东部城镇发展较快,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城镇居住环境现代化成分较浓,城市性质显著;西部城镇发展较慢,传统的社会文化习俗保存较好,农村属性突出。1.4.3 城镇住宅小区的规划研究(1)努力探索城镇住宅设计的特点

我国城镇住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各地都有不少具有特色的传统居住模式和居住形态。但近年来城镇建设普遍存在“普通城市”的理论影响,在“城市化”的口号之下,城镇住宅建设向城市看齐,力求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使城镇住宅小区建设缺少或破坏了原有的建筑传统和文脉,千屋一面,万镇一统,居住群景观单调乏味。

城镇与城市住宅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也有许多完全不同的地方。对城镇与城市住宅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有利于我们弄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以界定城镇住宅及环境的特征,也是我们构建城镇住宅小区生活场所的基础。(2)深入研究城镇住宅小区的规划布局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看到,城镇与城市住宅小区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完全不同的地方,特别是在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人口结构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城镇住宅小区环境规划不同于城市的居住区环境规划,这不仅是人口和用地规模上的差别,而更主要的是住宅小区的用户——使用对象的不同。一方面,城镇居民生活节奏慢,余暇时间多,较城市居民而言,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来往较多,另一方面,城镇因为缺少城市中众多的交往渠道(如酒吧、咖啡厅、舞厅、网吧、影剧院等),所以对住宅小区户外交往的需求比城市居民要强烈;城镇居民依恋土地,较之人工构筑物更喜欢亲近天然构筑物,较之多层住宅更喜欢低层住宅;另外,城镇居民的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比城市居民要低,不少地方传统习俗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在城镇居家养老的情况比较多等。

对于这些种种不同,我们在进行环境设计时,都不能忽略。要充分了解城镇居民的生活状况与居住意愿,满足其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情感的需求,从而有可能为他们建构富于人情味的美好家园。否则,如果一味按照城市住区环境设计的方法去设计城镇住宅小区,现实往往会与设计师的美好构想相差甚远,从而造成生活场所的失落。2 融于自然的传统聚落布局意境2.1 中国建筑具魅力独树一帜惊世殊

人类修造建筑,目的是在变幻无常的自然界中取得安全、舒适和身心愉悦的栖身之所。从人类的先祖们用原始的材料搭建棚舍开始(图2-1),世界建筑文明的历史已经延续了上万年。建筑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凝聚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纵观当今世界各地的城市、房屋和园林,所有这些可以纳入建筑范畴的人工环境,都是人类改造自然、发展自我的有力见证。图2-1 《建筑十书》中描绘的原始人棚舍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不同的水土也会滋养出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建筑。

西方建筑文明是以地中海为纽带建立起来的。这一地区幅员辽阔,文化各异,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之间交流得很频繁,相互影响和融合得很深。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为西方建筑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在促进这一地区建筑的交流和整合方面扮演了主要角色。中世纪以后,西欧各民族国家相继崛起,意大利、法兰西、西班牙、德意志,各领风骚。18世纪,工业革命首先在英格兰爆发,掀起了一场席卷全世界的变革风暴,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

纵观西方建筑,虽历经古典建筑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变化起伏跌宕,但无论法老王的陵墓、希腊诸神的庙宇、罗马的公共建筑、基督教的大教堂,抑或是帝王的宫廷,都是以砖石为最基本的建筑材料。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大多数的标志性建筑都具有惊人的尺度,迥异于普通的平民建筑。

中国的建筑体系迥异于西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东西方相距遥远,彼此虽屡有渗透,但大都限于表层和局部,并未触及本质。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独立而完备的思想观念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成熟厚重、独树一帜。在这一体系下形成的建筑,必然呈现出与西方完全不同的面貌。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建筑体系完整地延续下来,在数千年间未曾出现过断层,可以说是建筑文明史奇迹中的奇迹。这不是历史的偶然,这正是中国建筑的伟大之处。究其原因,是由于独特的汉字是象形文字(图2-2)。图2-2 甲骨文、现代汉字与中国建筑形态

20世纪以来,东西方建筑之间的隔离状态被打破了,殊途同归成为东西方建筑发展的主流方向,但全球一体化的主旋律中仍不能缺少地方性和多元化的和弦音。

让我们用心去体会和感悟中国建筑的伟大文明史,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努力思考和开拓全人类建筑的未来。2.2 华夏意匠和人天传统聚落融自然

当人类摆脱野外生存的原始状态,开始有目的地营造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居住环境,也是人类认识和调谐自然的开始。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经历了顺其自然—改造自然—和谐共生的不同发展阶段,使人类充分认识到只有尊重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使人类获得优良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现存的很多优秀传统聚落都展现了具有优良生态特征的环境景观。只是到了近代和现代,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扩大了对人类能力的过度崇信。盲目的“现代化”和“工业化”以及“疯狂的城市化”,孤立地解决人类衣、食、住、行问题,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严重地恶化了居住环境。环境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人们才感悟到古代先民营造优良生态环境景观的聪明智慧。乡村优美的田园风光和秀丽的青山碧水,便成为现代城市人的迫切追崇。

优美的传统聚落,有着以民居宅舍为主体的人文景观及其以山水林木和田园风光为主体的自然景观。形成了集山、水、田、人、文、宅为一体的和谐生态环境。

传统聚落民居之所以美,之所以能引起当代人的共鸣,主要还在于传统的聚落民居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的传统。传统聚落民居的美与传统中国画的章法与黑色所形成的美,在形式上是一致的,这种美包括无形无色虚空的空间美和疏密相间形成的造型美。

传统聚落民居之所以具有魅人的感染力,在于民房具有融于自然的环境和人文的意境所形成的意境美,这种美,由于能够引人遐思,而给人以启迪。这些都是颇为值得当代人追寻宜居环境时努力借鉴和弘扬的。2.2.1 传统聚落美在环境

传统民居之美包括山水自然、顺应地势和调谐营造所形成的环境景观之美。(1)山水自然

营造和谐优美的聚落环境景观就必须把民居与自然山水植被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使人们获得心灵上的慰藉,这种“山水情怀”的意境展现中国人欣赏“天在有大美”,以求心灵的解决所形成对山水环境的自然情结;并巧妙地就地取材,使民居宅舍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山水自然环境景观之美。(2)顺应地势

为了适应我国多山的地理特点,传统民居宅舍多顺应地势,依山而建。巧妙利用坡地,只进行少量的局部填挖,尽量保存自然形态;利用建筑本身解决地形高差,或挖填互补、或高脚吊柱、或院内台地、或室内高差等手法,将地形的坡差融合到民居宅舍的空间设计之中。使得传统民居形成了疏密相间、布局灵活、植被映衬的整体景观,展现了诗画意境的山水情趣。

在雨量充沛、水网密布的江南;临水而建的聚落,民居滨水形成倒影,因水生景;溪河架设拱桥与廊桥,富于变化的造型为水乡增添诱人的魅力;而水边泊岸、码头往来的船舶和休息亭廊所形成的建筑景观与植物,水体动态景观交相辉映,使得聚落民居呈现出亲水的无穷活力;再加上四季差异晨昏阴晴所形成的色彩、光线万千变幻,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