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3 00:25:16

点击下载

作者:毕尚, 风华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试读:

前言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我们所编著的这套《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丛书,是一套简要介绍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思想智慧与成功人生经验的系列传记故事文丛,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杰出政治家的王者风范,杰出军事家的雄韬伟略,杰出外交家的高超艺术,杰出思想家的深邃睿智,杰出经济学家的深沉凝眸,杰出科学家的智慧灵感,杰出发明家的传大贡献,杰出文学家的沧桑人生,杰出艺术家的独具匠心,等等。丛书对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数百位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思想成果、重大贡献及其奇闻趣事,进行了客观,公正、准确、生动的描写与刻画以及后人的评述,以便让读者了解其真实的历史背景,探出其奇特的人生经历与奥秘。《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丛书共22分册,内容健康、有益,史料丰富、新鲜,形式活泼、独特,把人类数千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在各式各样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和具有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介绍给广大的读者,集经典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力图对每个历史人物以客观的介绍与透彻的分析,以完整地展示每个历史人物的风貌。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应当指出,由于时间所限,许多资料可能有所遗误,不妥之处盼读者予以商榷更正。泰勒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家

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小亚细亚是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地,交通方便,经济发达。伊奥里亚地区的米利都城是一个发达的工商业城市,这里产生了古代哲学史上著名的也是第一个哲学派别,主要代表人物即是泰勒斯。他用自然界的现象来说明世界统一的基础,把事物看成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他的思想,表明希腊人开始摆脱蒙昧的神话时代而向理性思维时代迈进,它是希腊人认识史上光辉的起点。

泰勒斯是米利都的本地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关于他的生卒年代,已无法详细考证,但公认为他与梭伦是同时代人,终年约78岁。

泰勒斯从事过政治活动,聪明好学,善于思考,是一个富有智慧的人,被誉为希腊七贤之一。关于他的一生有许多轶闻趣事,说明了他的超常智慧和社会影响。

泰勒斯年轻的时候四处游学,他到过埃及参观过胡夫大金字塔,他在埃及学到很多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带回到希腊。他利用金字塔影子的长度计算出金字塔的实际高度,他还会用几何学的方法精确地计算出海岸上的船只到岸边的距离。据说,他在一个圆里面画出了直角三角形,并且还为这个发现宰了一头牛献祭。

据有关史料记载,数学方面的一个圆被它的直径等分;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则对角相等;半圆内的内接角是直角以及如果给出一个底边及底边相关的两个角,即可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定理,都应归功于泰勒斯。

他还是一个天文学家,几乎是第一个研究天文现象的人。他最早研究星象学,并发现了小熊星,第一个测定了太阳从冬至到夏至的运行,并提出月亮的体积只有太阳的1/120。他发现了冬至、夏至和春分、秋分的联系,初步确定了太阳从起点到终点的行程。他还发现了一年的四季,提出四季说,并把一年分为365天。他把精通天文学的知识,用到了增加财富上。有一年冬天他观测来年的气候,并且预言来年的橄榄肯定会大丰收。于是他拿出所有的钱租用了丘斯城和米利都两地的全部榨油器,由于是冬天,闲置的榨油器只要很少的租金。到了橄榄收获的季节,丰收的橄榄需要大量的榨油器,这时,泰勒斯便可抬高价格转让榨油器,为此,他挣了一大笔钱。他用自己的行动向那些看不起知识的人们表明,有知识的人要想挣钱,很容易就能成功。

作为希腊及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的哲学思想是很简单的,他的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是:水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与实体,万物由水而来,是水的变形,但万物又复归于水。水包围着大地。大地在水上漂浮,不断地从水中吸收它所需要的养分。

泰勒斯之所以把水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既有从神话世界中吸取的思想成分,也有来自对现实生活的观察。

在希腊远古神话中,就有水神和海神创造万物祖先的说法。但是,泰勒斯哲学观点的形成,最根本的还是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古代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水这种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对人们生活、社会生产及万物生长和存在的特殊作用。泰勒斯到过埃及,尼罗河每年的洪水泛滥给当地人民带来衣食之源的肥沃土壤,那里的人们认为,大地是浮在水上的。尼罗河水养育了埃及人民,是埃及文明形成发展的基础。泰勒斯看到这种现实以及地中海,爱琴海汹涌的波涛使希腊成为强邦富国的情况。据此,他相信“地浮在水上”,并解释地震说,这就像船在水上,由于水的运动发生摇摆一样。

泰勒斯把一种具体物质形态作为世界本原,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观念。他的哲学思想使人类最早抛弃用超自然的力量来说明客观世界的神秘观念,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方面开始从宗教迷信中解救出来的重要标志。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奴隶主贵族极力利用宗教迷信来宣扬他们是神的后代和人间的合法代理人,妄图用神的灵光来维护他们世袭特权的情况下,泰勒斯的哲学观点无疑给奴隶主以沉重打击,反映了工商业奴隶主反对迷信,宣扬科学,发展生产的要求。把水作为万物的起源,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多么简单幼稚,但是,在人类刚刚由神话传说向哲学思维转变的时代,这却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需要很大的精神勇气。老子:华夏文明的道学始祖

老子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全世界最早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伟大哲学家。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邑县)。

据考证,老子曾做过东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即主管王室藏书的史官。由于这样的原因,老子不仅熟谙典章制度,对政治上的兴亡治乱也多有见闻。

老子感到周王朝的衰亡已在所难免,于是便弃官西走,据说他西出函谷关,骑着青牛,到过我国西北沙漠以西的地方。后来不知所终。

老子经过函谷关的时候,关令尹喜知道他将隐去,请老子著书,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字,这就是他惟一的著作《老子》。他的思想主张,大部分也就保存在《老子》这本书里。《老子》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一共只有五千多字。后来的人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因为这本书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另外又有称它为《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的。

目前学术界倾向这一观点:《老子》一书并非老子亲手所著,其中的主要思想都是老子的。它的成书时间不会晚于战国中期。《老子》一书,文词简短,但比较艰深难懂。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汉河上公注、魏王弼注和清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虽然经过后人的增订补充,但《老子》一书中的主要思想仍然是老子的创见。通过《老子》这本书,可以了解老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和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古人以为宇宙间的事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或者称为天帝。天帝是有意志的,它有知识,能喜能怒。

到了春秋时期,这种“天帝”观念开始起了变化。因为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对于天帝统治人民的威力有了怀疑,老子就是较早地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

老子否认天帝的存在之后,接着提出了一个“道”是天地万物本源的学说。

老子认为一切都在“道”中,不过在一切还没有从“道”分化出来的时候,只在一种细微原始的状态下存在。

老子认为万物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阶段。即“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在这些阶段中,“道”和“德”是基本的,“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中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些论点都表明,万物的形成和变化不是受超自然的意志支配的,也不是有某种预定的目的。这是老子最早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思想反映。

老子学说的精髓,是他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从观察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社会历史与政治方面的成与败、存与亡、新与旧、福与祸等对立物的双方面的相互关系的角度,发现了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一些辩证规律。

老子首先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之中的。

按照老子万物皆生于“道”的自然观,老子却又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只是一个反复的循环而已。

而且,老子还认为万物的生灭变化是没有穷尽的。

他又认识到,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接着又提出,对立的双方是互相转化的。《老子》一书还深刻地论证了物极必反的道理。

老子还初步意识到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

老子发现并了解事物的矛盾性要比一般的古代哲学家更广泛更深刻。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不完备的、自发的、朴素的。老子的思想中,仍然有形而上学的观点。

在认识论上,老子分别提倡“为学”与“为道”两种方法。《老子》中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不是说什么事情都不干,而是要无所为而为,就是要顺乎自然。

老子从他的认识论出发,在《老子》一书中提出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描绘了他所认为的理想世界的图景。

老子反对任何进步的东西,他把历史前进的产物看作是“有为”。不仅在理论上反对“有为”’,并且认为“有为”在实践上必然失败,即《老子》中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走以取天下”。

为了反对“有为”,老子主张“无为”。他认为“有为”是从“无为”堕落而来。《老子》中说:“为无为,则无不治”。

他就认为应该用这种无为而治的办法来治理国家。他认为理想的统治者治理国家,是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要去干涉他们。用无所作为听其自然发展的办法,来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

在老子看来,虚无的东西才是最有用的东西。道本身就是空虚而不见的东西。

老子反对用刑、礼、智这些东西来治理国家。他反对重税,反对强大的兵力,反对工商业,反对知识和文化。认为这些都是违反了无为而治的原则。

老子告诫统治者,如果违反了无为而治的原则,就会引起人民的变乱,以至无法维持自己的统治。

老子又主张愚民政策。

从无为而治的观点出发,老子所追慕向往的理想世界,乃是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老子》中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阵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这种理想社会,是远古的原始社会,这自然是不可能出现的。老子的幻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春秋战国之际,战争频繁,生活动荡不安,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减轻剥削的愿望。但是,小国寡民的理想,是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它是一种保守落后的思想。

老子否认天命的存在,打破了天帝的崇高地位,提出“道”来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并且把天地万物的生长、运行和灭亡,看成是自然的作用,并没有什么神的意志在支配。这种思想对我国古时的“神造万物”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老子提出的对立双方互相转化及物极必反等辩证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是极为光辉的思想火花,是值得我们特别珍视和骄傲的一份历史遗产。

老子的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是一种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的幻想,还有他的哲学思想中形而上学的东西,都是他思想体系中的不足。但不能因此否认老子的成绩和历史地位,老子仍然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学说对我国封建社会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老子》一书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喜欢阅读的著作。

我国古代哲学家,研究人生的问题比较多些,而对于生活的态度、道德的修养等问题,注意的则较少。老子关于道的学说,第一次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宇宙观,对后来的哲学家有很大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汉朝初年的黄老学说提倡休养生息的政策,就是以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为内容的一种政治学说。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也常常采用老子所阐明的驾驭臣民的法术,来加强他们的权力,巩固他们的统治。

老子的道家本与张道陵创于汉末的道教互不相干,道家是哲学派别,而道教是一种宗教,但张道陵为了吸引群众的注意和信仰,尊老子为“太上之君”,《老子》也成为了道士们诵读的经文。孔子:千古第一圣贤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国的没落贵族,是殷代贵族的后代,后来到了鲁国。

孔子只有3岁的时候,父亲孔仡便亡故了。据他自述,在15岁时就已经立下了要好好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志愿。

孔子在19岁时结了婚。后来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名气也越来越大。他的邻居常夸他多才多艺,但孔子很谦虚地认为自己只会赶车。

大概孔子在26岁的时候,才做了一两回小官,一回是当“委吏”,这是管理仓库的小吏,另一回是当“乘田”,这是管理牲畜的小吏。

在孔子30岁的时候,开始招收弟子讲学,这是他从事教育事业的开端。他的第一批弟子有颜渊的父亲颜路、曾参的父亲曾点等,以后还有有名的贵族孟僖子的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还有子路、子贡、颜渊、冉有等等。

在洛邑孔子会见了大思想家老子,当时老子正担任“守藏室之史”,孔子依照当时的礼节,从自己车上下来,手里捧着作为见面礼的大雁,把它送给老子。

孔子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东西,老子都根据事实和情理给孔子作了明确的解答。老子也深深器重虚心求知的孔子。

孔子得到老子的教诲,非常感动,回到鲁国,跟弟子们这样赞美老子:“像龙一样。”

公元前522年,齐景公来到鲁国,与孔子问对,很是赞赏孔子的话。当时鲁国发生了“三桓”叛乱,鲁定公被三桓驱逐出国,孔子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决定离开鲁国。

公元前517年,孔子到了齐国,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有记录的政治活动。

孔子先当了齐景公的亲信高昭子的家臣。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政治的大道理,遭到老政治家晏婴的反对,孔子便干脆离开了齐国。回到鲁国,这一年孔子37岁。回国之后,孔子便继续从事教育事业。

公元前501年,也就是鲁定公九年,孔子51岁,在鲁国当了中都宰。中都宰是中都的行政长官。孔子做了一年中都宰就很有成绩,当时各诸侯国都想学孔子的治理方法。于是,孔子由中都宰升为司空,司空是掌管工程的长官,不久他又由司空而为司寇,司寇是掌管司法的长官。

这个时期,孔子虽然担任司寇,可是他是主张用道德来感化人民的。

鲁国在政治、外交上取得胜利,又削弱了贵族势力,因而国内的秩序暂时安定下来。这就更加重了齐国的忧虑。为此,齐国君臣经过商议,又想出一个对付鲁国的办法,即通过离间鲁国君臣关系,来逐步削弱鲁国的力量。孔子的处境显得越来越尴尬。于是孔子辞了职。

孔子辞职后,率领弟子离开鲁国去了卫国。

卫灵公听信谗言,便派公孙余假监视孔子的出入,孔子感到很别扭,就决定离开卫国。

公元年489年,吴国大举攻陈,陈国陷入混乱。孔子听说当时楚昭王非常开明,正好楚昭王也希望孔子能到楚国去,曾派人来接,于是孔子决定到楚国去。

孔子走到楚国边境上,楚昭王打消了用孔子的念头。

经过一番思考,孔子决定还是回卫国去。孔子再一次来到卫国,卫灵公也有意请孔子来担当重要职务。

过了两年,吴国进攻鲁国,曾为孔子弟子的冉有等七百名武士,英勇杀敌,坚决抵抗,吴国方才退兵。季康子感到鲁国情势这样危急,又见孔子的弟子们这样有才能,于是便派人到卫国来请冉有。孔子非常得意地说:“这回有回国的希望了。”

冉有回到鲁国,当了季氏的家臣总管,不久齐军入侵鲁国,冉有作为统帅打了胜仗,立了大功。季康子问孔子是何样人,冉有如实叙说了孔子的才能和抱负。

季康子遂派人带了重礼,迎接孔子回国。这是公元前484年。孔子已经68岁了。他离开鲁国,在各地过了14年的漂泊生活。现在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故土鲁国。

经过14年的奔波,孔子对政治生活不那么热切了。他觉得他不朽的事业还是文化教育,于是他把他晚年的主要经历投在教育事业上。

西周以来的文化教育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这种教育叫“官学”。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打破“官学”限制,开创私人讲学的人。他主张“有教无类”。从而打破了周代贵族教育的等级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这在当时是进步的。

孔子主张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士”、“君子”。“士”是周代统治阶级中的最下层,“君子”是在位者的统称。所谓“学而优则仕”,即是说学好了就能做官。

孔子很注意对学生性格的了解和培养。他针对弟子不同的性格施于相应的教导。

孔子注重诱导式的启发教育,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读书。他的教育方法,是建立在学生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

孔子对弟子使用的语言,往往是含蓄而形象,耐于咀嚼。他的循循善诱、触类旁通的启发教育在教育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

孔子在当时以博学多能著称。他的博学是由于“学无常师”,“不耻下问”得来的。他教育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在教导弟子的时候,最反对主观自是,他说要杜绝四种弊病:一是捕风捉影的猜想;二是把事情看得很死;三是固执自己片面的看法;四是把主观的“我”看得太大,处处放在第一位。他教育学生在知识上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常常以自己的不断求知、积极学习的态度来鼓舞弟子。他所谓的“学”主要是指人伦道德的修养和力行方面。他强调“行”的重要,但他也很重视读书。

在学与行的关系上,孔子主张学行并重。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即学和思的关系是辩证关系,两者不可偏废。从《论语》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讲的“思”就是推理,有所发明。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周礼”即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制度几乎是最完美的制度。他说:“周兼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认为到了春秋末期就是“天下无道”了。所谓“无道”,就是天子诸侯、大夫、陪臣等级制度不能维持了。

孔子认为“礼”必须以“仁”为其先决条件。把“仁”应用到政治上,就是他的“爱众”的思想,这是孔子所讲“仁”的内容的另一方面。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仁”呢?孔子提出两种方法:一是忠恕违道不远;二是克己复礼为仁。

但是孔子认为“仁”的世界观只有封建阶级的“君子”才能俱备,小人是无缘份的。这是孔子思想的局限。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这是孔子对传统有神论的一种修正。

但是孔子所了解的“天”似乎也有神秘的一面。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把“命”视为是一种与人对立的、异己的力量。

孔子虽然认为人的生死富贵以及成功失败,是由天命决定的,但是人还是可以尽自己的力量,做他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孔子对于“鬼神”的存在持比较明确的怀疑态度。孔子还经常把诗歌和音乐当作向弟子进行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他对音乐十分精通,且充分肯定诗歌的价值。

孔子晚年在鲁国集中力量把古代相传下来的文献加以整理,参考了大量各国的史书,着手编写了历史著作《春秋》。《春秋》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它具有鲜明的时间观念,记载历史事件,天文现象(如日食、月食发生的年、月、日),都很准确。它的另一个特点是神话色彩很淡,主要是写人的历史,这在2000多年前是难能可贵的。《春秋》中虽然有不少孔子的企图,但他是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来编写的。孔子在编写《春秋》上,删繁就简,千锤百炼,一丝不苟。他自己曾说:“后代人知道我孔丘的,将因为这部《春秋》,后代人责骂我孔丘的,也将因为这部《春秋》。”他简直把《春秋》当成了他的第二生命。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春,孔子病倒在床,再也没有起来。7天过后,在弟子们的痛哭声中,离开了人世,终年73岁。遗体被安葬在“孔林”(今山东曲阜城北门外的泅水旁)。

总而言之,孔子是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最著名的、对后世的影响最大的、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也是享有盛名的人物。作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最早的史学家,他的言论和成绩是无可比拟的。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这样评价:“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菜,设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崇之。白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释迦牟尼:从王子到圣人

释迦牟尼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创始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意为“成就一切者”。释迦牟尼这一名字是在他成佛以后,世人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圆寂于公元前486年,共活了80岁,与我国春秋时代的孔子是同时代的人。

据我国佛经记载,在古印度靠近雪山南麓森林繁茂的地方,有一个富庶的小国,这就是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年轻的净饭王是位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之人,后与毗邻的拘利族天譬城主善觉大王的女儿摩耶结为夫妻。

王后40岁那年,才有了怀孕征兆。怀胎10月后的一天,王后生下一个男孩。只见他相貌端丽、神态安详,并无一般婴孩的哭闹表现。这就是后来成为佛祖释迦牟尼的乔达摩·悉达多。他的诞生地兰毗尼园后来成为佛教徒世代朝拜的圣地。

在皇宫优越的物质条件下,释迦牟尼一天天成长起来。

释迦牟尼天姿聪慧、悟性极佳,少年时代,便养成了爱思考、爱提问的良好习惯。其父净饭王期望他长大以后成为“转轮圣王”,有意加以培养。他命儿子同释迦族姓儿童约万人一起到教书法师跋陀罗尼(意为“普友”)的学堂学习。释迦牟尼很快就脱颖而出。对太子的博学多才,法师常常惊叹不已。除此之外,太子还学习哲学、韵文、占学、数学、历法、祭法、祈祷学、妖怪学、技艺、蛇学等多种知识与技能。

当释迦牟尼长到17岁时,释迦族姓的长辈们都来拜见国王,请求国王为太子选择贤妃!净饭王纳言下诏,召集释迦种姓年轻美貌的女子五百人,让太子挑选。释迦牟尼后来钟情于一位名叫俱夷的女子,她父亲是一名持杖者。持杖者说:我姓之宗法,须通晓技艺之人,才可把女儿嫁给他。使臣回禀国王,国王颇为不快。释迦牟尼听到后倒是极力赞同,应允七天后举行技艺。比赛那天,五百多名释迦族青年男子聚集到王宫竞技场上,约定比赛数学、文字、音律、剑术、角力、射箭、骑马、游泳、跑步等项目。释迦牟尼在全部项目中都占优势,最终获胜。持杖者心悦诚服地把女儿嫁给了他。

在当时社会里,婆罗门教是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教义规定青年人要经历四种生活,即梵行期、家住期、林栖期、游行期。释迦牟尼就是顺从这个社会习惯,进行了四方出游。

释迦牟尼成婚后,并未改其沉思的习惯,他对见到的任何一种现象都能作长时间的思考。

一日,释迦牟尼及随从数十人乘车马从东门出游。在郊外野径旁,一个老人拄杖而过。驾车者告之:此人为老所迫,“老”非国法,众人至壮被老残。太子想像着父母妻氏乃至自己,不论此时多么年轻富有,终将老去,实在让人痛苦!于是游兴顿无,命起驾回宫。

几日后,释迦牟尼又从南门出宫郊游,行至不远,见一病人,驾车者告之:此人已被病缠身,病危常在将近死。太子心想,患病之人周身无力,即使头脑聪锐手足健全也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多么令人痛苦!有什么办法可以免除这种痛苦呢?回宫后,他整日为寻思这个问题愁眉不展,国王见了甚是担忧。

过了几日,释迦牟尼又启请出游西门。出城不久,遇见四人抬着一具棺材迎面走来,死者家属跟在后面,捶胸顿足呼号哭泣。驾车者告之:瞻州次是已死人。释迦牟尼想,怎样才能使人返老还童、青春永驻,怎样才能使疾病远离,生命长存呢?回宫以后,闷坐苦思,忧形于色。

过了十几日,释迦牟尼始终未找到答案,于是启奏净饭王,要出游北门。刚出北门,遇见一比丘(和尚),驾车者告之:此人名丘僧。此时丘僧走近说:解脱之道,不在王宫在山林。释迦牟尼大受震动,心想:这就是我苦苦追寻的事业啊!于是下定决心舍弃王位,离家寻找解脱之道。这时释迦牟尼已经29岁,妻子俱夷即将分娩。

北门出游回来第二天,释迦牟尼前去拜见净饭王,说道:恩爱聚会,必有离别。愿父王许我出家,为众生寻求一条解除痛苦的途径。净饭王听后非常难过,他想尽一切办法挽留太子。但释迦牟尼一心谋划着如何逃出城去。

第七天晚上,释迦牟尼趁众人困乏歇息的机会,偷偷溜出寝宫,来到马厩,叫醒车夫,让他驾车送他出城。

释迦牟尼逃出王宫,经过七天七夜的长途跋涉,离开迦毗罗卫国,来到“毗舍离城”(古印度一国名,第二次经典结集处)外跋伽婆仙人苦行林。当时矢志的跋伽正在这里苦修。释迦牟尼看见许多修苦行的婆罗门,释迦牟尼待了几日,认为修苦行不能获解脱之道,便告辞跋迦,继续寻找真谛。

却说净饭王发现太子出走后,立即派出王师大臣及许多随从,由车夫领路,急追而来。释迦牟尼正想前往摩揭陀国的灰白山中寻道,在半途就被追上。王师及大臣百般规劝,仍不见太子回心转意,于是留下桥陈如等五人跟随太子,率余下众人回宫复命去了。

释迦牟尼继续南行,他们渡过凶险的恒河,来到摩揭陀国(古印度国名,王舍城之所在国),受到国王频毗婆罗的热情款待。

释迦牟尼带领五人渡过尼连禅河,来到河边的迦暗山修行地。此后,他先后寻访了新学派领袖、年逾百岁的阿罗逻迦罗摩和数论先师优陀迦罗摩子,并且吸收了二位大师的禅定观想方法。

释迦牟尼离开两位数论大师后,又到了伽耶,当时在尼连禅岸边的苦行村,住着许多苦行者,面对苦修盛行的当时社会,释迦牟尼一时找不到更佳的修行方法。他想:五浊使世道险恶、人心叵测,我为自身清净,破除邪谬,普渡众生,应当修禁行和苦行。于是他就这样修行了六年。《佛本行集经》中对他的修行结果有如下记载:身体羸疲,喘息甚弱,如八、九十衰朽老公,全无力气。六年苦修,使释迦牟尼的体质大大受到了损害。

六年后的一天早晨,太子来到尼连禅河边饮水,他看见了自己投在水中的身影心中不禁悲叹:六年苦修,残身伤智,徒劳无益。若丢掉苦行,仍像先前居家沉思,或许能获得解脱之道。于是决定净身进食。

太子走进尼连禅河,在清澈的河水中洗掉了六年积沉下来的污垢。由于身体十分虚弱,洗浴后感到头昏眼花,攀着一根树枝才上了岸。

这时,一个叫善生的村姑沿河而来,她献上鲜牛乳救了释迦牟尼。随从桥陈如等三人见太子喝了牛乳,以为他意志已灭,前功尽弃,大为气恼,纷纷离他而去。

释迦牟尼不久来到佛陀伽耶的一棵毕钵罗树下。释迦牟尼端正身体,并发誓不获誓不起此坐,便默坐进入禅定境界。

他在毕钵树下连坐了七天七夜,未进一粒米粟。

到第七天黎明,释迦牟尼忽然感到长期萦绕在头脑里千丝万缕的疑难全部释然,混沌已久的大脑豁然开朗、大彻大悟了。原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永不停息地变化,万物变化的惟一归宿就是因果报应。有因必有果,因果必循环。人生如舟,苦海无涯,只有断绝一切欲望,多积累施舍的善行,才能消除烦恼,才能宁静地忍受各种痛苦,得到真正的解脱。这就是释迦牟尼所证得的“正觉”。

从此,释迦牟尼成为佛陀(BUddha)(简称佛,意思是觉者,智者)。释迦牟尼成佛这一天是公元前五三〇年农历十二月初八。那年他35岁。

此后的释迦牟尼因到处传播佛教而受人敬仰。

释迦牟尼成佛后,来到鹿野苑(今印度的波罗奈城),寻找跟随他多年的桥陈如等五人。

释迦牟尼寻到他们后,开始向他们传授自己的法道。

释迦牟尼的初次说法,完全征服了桥陈如五人的心。他们一齐跪拜,乞求佛陀收他们为徒,这就是释迦牟尼最初的五个弟子,野鹿苑是他得道后第一次传授经法的所在地。

在鹿野苑最初说法后,释迦牟尼暂时行走在缚罗迦河的沿岸。为众人排忧解难、指点迷津,传播佛教,不久就收了弟子六十多人,师徒众人在缚迦河岸传道。后来释迦牟尼让六十佛徒分散而去,云游四海,佛教广泛地传播起来。

释迦牟尼在35岁至80岁的44年间,云游印度各地,向人们传布教法,普度众生。尽管他拥有上千名弟子、上万个信徒,仍身遭诸多不幸。当时,婆罗门教是佛教兴起前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它严格划分人的等级优劣,以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而佛教主张一切教徒皆情同手足,不论贵贱,它的教义对婆教产生了巨大冲击。于是释迦牟尼成为被诽谤和诋毁的对象。

在他晚年时候,教团还发生过分裂现象。

此外,释迦牟尼为协调僧团内部人与人的关系,使之和睦统一,为了制约比丘和比丘尼的行为,有利于他们的修行和扩大佛教影响,制定了这样那样的戒规。为此释迦牟尼也遭到非议。但他善恶兼容,不计前嫌,最终令万人倾服,受万人朝拜。

释迦牟尼为传播佛教奔波劳碌了一生,于公元前486年圆寂(涅槃)在拘尸那伽城(今印度联合省伽夏城)的跋提河边。

释迦牟尼死后,古印度各国为争夺他的遗骨(“舍利”,火化后呈珠状物)而大动干戈。后经调解,决定将遗骨骨灰分成八份,各自带回“舍利塔”供养。此外,当地人还搜集释迦牟尼的毛发、衣物,建塔封存供养。这些“舍利塔”至今古风犹存。供八方游人瞻仰、祭拜。巴门尼德:古希腊的哲学先驱

巴门尼德是古希腊哲学爱利亚学派的创始人。他的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04年。出身于意大利南部爱利亚城邦的一个富有的家庭,据说曾为爱利亚城邦立过法,到过毕达哥拉学派的活动中心克罗顿,晚年游历过雅典。

巴门尼德曾受到毕达哥拉和毕达哥拉学派的影响,但他的哲学的主要来源,却是克塞诺芬尼关于神是不动的“一”的理论。

现存的巴门尼德的著作残篇是被称为《论自然》的一首不完全的长诗,共19条残篇,154行,包括序诗、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3个部分。“序诗”32行完整无缺,它以女神启示的形式提出两条道路,一条是通向真理之路,另一条是不包含真理的意见之路。“真理之路”是全诗的主体。这部分的基本思想是:对于存在和非存在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认为,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另一种认为,存在者不存在,非存在必然存在。前者是通向真理的、实在的途径,后者则是不可设想的;前者靠健全的理智来判断,凭思想来推论,后者是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以及舌头为准绳。从"存在者存在"这一前提出发,沿着前一条途径推论,就可以得到关于存在的真理:①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②存在是一,是连续的,不可分的;③存在是不动的;④存在是有界限的,形如球体;⑤只有存在可以被思想、被表述,也只有存在才有真实的名称。“意见之路”这部分的内容是:用光明与黑暗、火与土、轻与重等两种对立的力量,说明日月星辰是怎样产生的,男女的性别、畸形与怪胎、聪明与愚蠢、感觉能力的差异等等是怎样形成的。他认为感性世界变动不居的现象属于非存在,对此作出解释是必要的,但是它只不过是以感觉为依据的不包含任何真理的凡人的意见。

巴门尼德关于两个世界的理论,触及到本质与现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在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他解决二者关系的途径是错误的。他的“存在”,原来的意思相当于中文的“有”,凡是能说是“有的”东西都是存在,不管是独立的一物,还是某种属性。巴门尼德把事物的各种属性都抽象掉以后得到了这个最普遍、最一般的范畴,这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大贡献。但是,他把依靠抽象思维从现实世界中概括出来的"存在"绝对化、独立化,把它变成同现实世界相对立的、分离的、不动的、独立存在的东西,这就走向了客观唯心主义。

在哲学史上巴门尼德首先提出“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这个命题。在他看来,只有思想才能把握存在,每一思想都有它所表达的存在物。而“存在”是唯一的,没有“存在”之外的思想;非存在不是思想的对象;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对巴门尼德提出的命题历来有不同的解释。G.W.F.黑格尔认为这是唯心主义的伟大命题。英国哲学家J.柏奈特认为巴门尼德的存在肯定是一个空间上有广延的东西,所以,巴门尼德是“唯物主义之父”。还有人认为,在巴门尼德的时代,人们还不知道思想与存在是主客观的区别;巴门尼德的意思只是说,感觉与非存在(即感性事物)是同一的,二者都是有生灭的、运动变化的、杂多的,思想与存在都是无生灭的、不动的、单一的、不可分的,二者的内涵一样,并无“存在”之外的思想,否则就有另一个存在,所以说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单凭这个命题不能判断他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在巴门尼德之后,柏拉图提出理念论,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了他的关于“存在”的思想。德谟克利特则在变化着的现象背后寻找不变的本质,并且把原子与虚空看作存在和非存在,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吸收了巴门尼德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总结前人的成就,对存在作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划分,提出了范畴的理论和本体的学说,从此,对存在的研究成了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考底利耶:古印度杰出的政治领袖

考底利耶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是古代印度的政治家和政论家,他所著的《政事论》非常著名,他也因此而成名。

考底利耶,印度语为Kautilys,别名那迦和毗湿笈多。具体生卒年代正史没有记载,已不可考证了。他具备卓越的政治才能,协同旃陀罗笈多在旁遮普一带组织人民起义,推翻了希腊——马其顿侵略者的政权。旃陀罗笈多在他的谋划和协助下,于公元前324年在印度西北部称王,接着率军东征,推翻了腐朽的难陀王朝,定都于华氏城,即现在的巴特那。考底利耶作为国王的大臣、顾问和国师,辅佐国王建立和统治着这个新兴起的庞大的奴隶制国家,是孔雀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考底利耶原籍是古代印度西北部文化中心咀叉始罗城,出身在一个婆罗门家庭。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即去世,由母亲抚养成人。母亲对他影响很大,她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教师。他经过刻苦学习后,精通三部《吠陀经》,通晓天文、地理,熟悉有关冶金学的知识。他更关心政治活动和国家事务。但他的才华没有得到王室重视,反而引起难陀王朝宫廷的嫉妒和轻视。他决心脱离难陀王朝,另外开辟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新天地。考底利耶碰到失意的旃陀罗笈多之后,便把他带到咀叉始罗城,对他施以教育,从而成为旃陀罗笈多的导师和顾问。

从反对亚历山大的入侵开始,考底利耶就支持旃陀罗笈多的事业。最初,他们在咀叉始罗同亚历山大的希腊——马其顿驻军进行斗争。他们组织边区部族,发动印度人推翻外族入侵者的政权。考底利耶在他的《政事论》中充分地表明了对外族统治者的民族仇恨。他指出外族征服者是怎样榨干了这个国家的财富。当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死去的消息传来时,考底利耶抓住时机,让旃陀罗笈多提出反对外族侵略者的号召。这种呼吁给他带来了同盟者,众多的印度人民集中在他的麾下,同外族入侵者拼杀。希腊军队于公元前322年被驱逐出去,咀叉始罗城被收复。旃陀罗笈多在考底利耶的协助下,取得了反对侵略的胜利,并在斗争中壮大了自己的军事和政治势力。

在驱逐了亚历山大的侵略军之后,旃陀罗笈多在考底利耶的劝导和协助下,攻打腐败无能的难陀王朝。在战争中,考底利耶进一步施展了他的军事才能。他毫无顾忌地认为,为了达到目的应不择一切手段,他利用敌营中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进而消灭敌人。尽管缺乏这方面的史实材料,史剧《罗刹娑与指环印》却从侧面描写了考底利耶为获得旃陀罗笈多的政敌罗刹娑的合作所采取的权术和计谋。他终于笼络和迫使这位难陀王朝末代国王的重要大臣为旃陀罗笈多服务。考底利耶的策略使难陀王陷于孤立。由于考底利耶的谋划,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难陀王朝被打败了,新的王朝——孔雀王朝建立起来了,旃陀罗笈多登上了王位宝座。旃陀罗笈多死后,考底利耶又辅佐他的儿子和继承人宾头沙罗(公元前300年一前273年在位)继续工作了一段时间。

公元前311年前后,塞琉古继承了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的统治后,转而向东方扩张。公元前304年,他的军队渡过了印度河,孔雀王朝迎击入侵之敌。考底利耶的军事策略发挥了作用,战败了塞琉古。塞琉古把印度河西部一直到喀布尔各省都割给了旃陀罗笈多,相传塞琉古还把女儿嫁给他,而后缔结了和约。孔雀王朝与西亚的希腊人保持着密切联系,这对孔雀王朝的巩固与发展有极大好处。塞琉古派往华氏城的使者麦斯特湿斯在那里住了5年,他写的《印度志》一书,成为研究印度古代史的重要资料。

考底利耶的另一重大贡献是给后世留下了不朽著作《政事论》。这部著作的内容涉及到内政、外交、民政、军事、商业、财产和司法等方面,甚至包括度量衡和历法等。从《政事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考底利耶的智慧和他的多方面的学识,以及他的范围广泛的统治艺术。在以后的许多世纪中,《政事论》引起了众多政治家、研究者的广泛注意。到20世纪初,它的完整的手抄本被发现后,又引起学者的注目,它被整理出版并翻译成多种文字。研究者对它提出许多新的见解,有人认为这部著作不可能是一个人的观点,有着后世人士的许多修订和增删。大多数学者认为它出自考底利耶的手笔,但经过后人修改,大约在公元2世纪最后修定。《政事论》是一部巨著,包括15卷,共180篇(按另一种分法为150章)。最重要的内容是关于国家组织的问题,它论述了国家各个部门的职能。国家有会计、财政、矿业、兵工、农业、贸易、航运、畜牧和税收等部门,这些部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农村按照征税原则加以组合。《政事论》并提到各种不同的交通道路,以及国家和人民在维护交通方面的责任。《政事论》涉及到政府理论和实际方面的许多题目。它论述了国王、大臣、顾问、政府各部及其在外交、战争与和平方面的各种职责。为了加强奴隶主的政权,考底利耶主张国王有绝对权力。国王是最高的统治者、军队的统帅、法律的执行者,他有任命官吏的最高权力,国家是为国王而设的,国王是至高无上的。《政事渤第六部中很明确地叙述了构成“国家”的七种要素,即国王、大臣、土地、要塞、国库、军队和同盟者。他同时提出国王应是精力饱满而头脑清醒的人,国王要调配军队,注意国家收支的核算,留心乡村发展的事务,任命高级官员,下达命令,接受侦探所搜集的秘密情报,制定和执行作战计划。因此,他主张国王必须学习,还要花些时间用于自省。《政事论》论述了一套森严的政治结构,国王、军队、官吏及各部的组织,需要十分周密而雷厉风行的制度和作风。它特别强调对各省行政机构的控制,从而强调加强侦探活动。

考底利耶在《政事论》中也提到货币等经济问题,有一章专门论及钱币的铸造与货币制度的采用,并规定国王在土地的产品中征收1/6的赋税,有的甚至高达1/4。它规定:全印度都是国王的财产,国王征收赋税、罚金及买卖上的什一税。《政事论》所谈及的问题十分广泛,从某些侧面反映了孔雀王朝的历史,也是当代印度政治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一反印度其他文献的常态,脱离了连篇累牍的宗教规范和神话传说的窠臼,而成为论述国家机构与组织问题的一部政治论著。《政事论》论述了孔雀王朝的整个政治制度,同时也捕捉到了与外国的联系,如提到中国的丝绸。据考证,孔雀王朝时代,印度和中国还没有接触,有的学者据此认为这部著作是孔雀王朝以后时期编成的。但《政事论》论述的基本上是孔雀王朝的社会情况和制度。虽然不能排斥此书有后人修改、编纂的成份,但它最初确实出于考底利耶之手却是比较可信的。《政事论》的作者极端地宣扬了国王在国家中的作用,并强调了使用暴力的恐怖统治,把古代奴隶制印度的政治体制加以理想化。这是由作者的奴隶主阶级立场所决定的,也反映了他的历史局限性。印度以后的历代奴隶主和封建帝王的专制国家,在官僚政治、警官制度和赋税制度等方面,大体都沿袭了孔雀王朝的制度,作为他们统治和压迫人民的工具,因而不能不肯定《政事论》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印度历史学家也承认:“古代印度关于政府的学说,在《法治》和考底利耶的《政事论》中已奠定了主要基础。”

考底利耶这位古代印度政论家的业绩和他的著作《政事论》,已成为印度的历史遗产为后人重视。伯里克利:雅典民主政治的杰出代表

伯里克利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杰出代表者。在他的领导之下,雅典进入了“黄金时代”。

伯里克利出生于名门,长在豪贵之中,却没有染上一般纨绔子弟的种种恶习。他教养良好,学识渊博,品格端正,结交的都是堪称良师益友的当代英才,如智者达蒙、哲人泽诺、博学广识的阿纳克萨哥拉斯等等,他们对伯里克利思想道德的培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刚正不阿、廉洁奉公、胸怀宽阔、目光远大,他坚韧不拔、冷静沉着、器宇轩昂、擅长演说,这一切都构成了他作为一名优秀政治家的品质。

对内,他以加强民主政治为核心。伯里克利代表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和中下层自由民的利益。公元前462年,伯里克利为健全奴隶主民主政体施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诸如:把国家的政权从战神山议事会转移到公民大会、500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三个部门之下;各级官职向广大公民开放,雅典全体男性公民都可以通过抽签、选举和轮换而获得担任官职的机会;实行公薪制;规定只有父母双方都是雅典公民的人才能获得雅典公民权。

对外,伯里克利为扩大雅典的势力范围和所得利益,加强控制提洛同盟,积极争取雅典在希腊世界海陆两方面的优势和霸权。因此,雅典与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成为势不两立的敌人。在伯里克利的主持之下,雅典的军事连连取得胜利,并于公元前454年把海军势力伸展到了伯罗奔尼撒半岛周围地区。雅典在希腊半岛的威势达到顶点。

雅典的另一个强敌波斯也被打败,并于公元前449年双方签订和约。

伯里克利把他控制之下的提洛同盟变为“雅典海上帝国”,并将同盟金库由提洛岛迁到了雅典,盟金变成了“贡金”,雅典成了众盟邦中发号施令的“君主国”。

但是,伯里克利的“帝国”统治激起了一些盟国的不满。于是,他的政敌借机集合保守势力,在对待斯马达、提洛同盟和建设雅典卫城等重大问题上同他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但伯里克利得到了大多数雅典公民的支持,他击败了对手,连年当选并出任雅典最重要的官职——首席将军,完全掌握了国家政权。此时,雅典的奴隶制经济、民主政治、海上霸权和古典文化臻于极盛,璀璨辉煌,堪称“黄金时代”。

雅典的殖民地遍布爱琴海岸,强大的舰队经常出没于辽阔的黑海领域,战争的胜利使它获得大宗的战略物资和赔款。伯里克利迫使各盟邦统一使用雅典的银币和度量衡制,经济飞速发展起来。贸易往来范围既广,商品种类又繁多。充裕的财政收入为民主政治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公职人员和服役军人都能从国家领取足额的公薪和津贴,低等级的公民的经济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改善。

尤其值得雅典人骄傲的是,在伯里克利的倡导推崇之下,他们创造出了足以令千秋万代景仰的高度繁荣的古典文化。

伯里克利这个政治家的不同凡响之处就在于:他的理想和抱负是要使雅典不仅登上希腊霸主的宝座,而且要成为“全希腊的学校”。在他身边,聚集了希腊大批著名的学者文人和艺术大师,杰出的哲学家阿纳克萨哥拉斯、雕塑家菲狄亚斯和悲剧家索福克勒斯都与伯里克利过从尤密。他们在雅典这一安宁和谐的人间圣地相互交游、传道、授业、解惑,寻求真善美,探索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真谛。

伯里克利有一个美丽出众的妻子,她才华超人,灵心慧性,举止典雅,不少哲学家和艺术家都愿与她交流,包括苏格拉底都对她很重视,许多人都跑来向她求教,可谓名噪一时。

为了培养民众的艺术情趣,伯里克利专门颁布政策,发给贫苦公民以观剧津贴,使他们有机会走进剧院欣赏戏剧。他还规定每个节日都要举行音乐会,并附加上一些趣味性的竞赛,这以后就成了雅典人长久以来的传统。为配合音乐演出,奏乐馆也被修筑出来。

大规模修建雅典卫城是伯里克利为发扬光大希腊古典文化做出的流芳百世的贡献。公元前447年,一场浩大的工程拉开了帷幕。一大批出色的雕塑家、建筑师、工艺学者齐集雅典,在以同盟金库的贮存作为经济后盾的基础上,先后兴建了帕特隆神庙、雅典卫城正门、赫准斯托斯神庙、苏尼昂海神庙、埃列赫特伊昂神殿,以及附属于这些建筑的各种塑像浮雕等精美绝伦、千古不朽的造型艺术杰作。

位于雅典中心的卫城是最出色建筑的集合。它建立在150米高的陡峭的山巅之上,全部用大理石修建而成,庄严精美,辉煌灿烂。智慧女神雅典娜的铜像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尊雕塑,它出自古希腊最负盛名的雕刻家菲狄亚斯之手。这尊神像高12米,形象威严而又优美。雅典娜身穿黄金战袍,头戴黄金头盔,胸前的护身甲上嵌着女妖美杜莎的头像,端正地站立着。她左手持着一柄长矛,右手托着胜利女神尼凯的小雕像,身边放着一面圆形女神盾,盾上雕刻有一条盘旋而卧的巨蛇。神像裸露出来的肢体部分都是用上等的象牙雕刻而成。但这尊雅典娜神像在公元146年被罗马帝国的皇帝安东尼·庇乌搬走,至今下落不明。

伯里克利的文化政策是与其政治、经济和对外政策紧密相连的。无论是修建公共工程还是举办节日演出,其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民主政治,改善广大公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以及树立雅典的光辉形象来吸引希腊各邦的景仰和向往。应该说:伯里克利的行动是卓有成效的。

雅典的繁荣发展和不断的扩张,引起斯巴达的不安和干预。伯里克利对这一切都心中有数。公元前431年,战争爆发,伯里克利审时度势,沉着应战,第一年的战争基本上按他的计划进行。在为阵亡将士举行的国葬典礼上,伯里克利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演说。他从根本制度和生活方式上热情歌颂了雅典的伟大成就,清晰透彻地表述了他的政治思想,应当是他40年政绩的最后总结。伯利克利骄傲自豪地宣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人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正当他充满信心地领导雅典人继续应战时,一场可怕的瘟疫袭击了雅典城。顿时,城内尸体堆积如山,人心涣散,再加上外敌进逼,怨声四起。在伯里克利政敌的活动下,人们把罪过归咎于他。但雅典仍需他的领导,不幸的是,不久之后,瘟疫也夺去了伯里克利的生命。

在他死后,雅典失去了坚强的领导。伯里克利苦心经营的统一大业功败垂成,古希腊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墨子:杰出的平民思想家

墨子,名翟,中国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墨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出身于小手工业者,精通器械制造,技术与同代著名的公输盘(即鲁班)齐名,他们都曾用木料制成鸟,能飞上天空,三天三夜落不下来。由此可见,作为一个手工业者,墨子在当时享有盛名。

墨子后来从手工业者上升为“士”,成为一个知识分子,开始了讲学生涯。三四十岁时,墨子就有了北方圣人之称。他一生在各国奔走,上说教于诸侯,下教授于弟子,极力宣传他的政治主张。由于墨子长期生活在小生产者中间,广泛接触下层劳动群众,所以能深切地体验和同情他们的疾苦和愿望,因而他身上也保持了劳动群众勤劳节俭、反对不义和邪恶的精神。这些都体现在他的著作中。

墨子长期授徒,逐渐创立了墨家学派。这个学派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和纪律的学术团体。墨家的多数成员都是具有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工匠。墨家成员被人称为“墨者”,他们有自己共同信仰的领袖,称为“巨子”。大多数成员都同属小生产者阶层或出身于小生产者阶层,因此他们的主张是代表这一阶层的。

墨子的学说记录在《墨子》一书中。这部书在汉代原有七十一篇,到今天只剩下五十三篇。这本书不是墨子一个人的著作,很可能是他的学生根据他们的笔记整理的。

儒家和墨家相互驳难,揭开了先秦“百家争鸣”的序幕。在整个战国时期,墨家是和儒家并驾齐驱的“显学”。作为这个学派创始人的墨子,无愧于我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德谟克里特:原子论的创始人

德谟克利特,古希腊哲学家,与留基伯并称原子论的创始人,出生于色雷斯的海滨城市阿希德拉德谟克。在他定居的家乡从事研究工作之前,曾到埃及、巴比伦甚至印度等地游历,广泛接触和吸收东方文化,这同早于他的希腊学者泰勒斯和毕达哥拉斯的情况很相像。

德谟克利特经常外出旅行,花费了父亲留给他的绝大部分财产。他整天冥思苦想,举止怪诞,还在花园里解剖动物尸体,以至于家族中有人认为他发疯;亲属中有人企图占有他的家产,便控告他浪费祖产,把好端端的园子变成杂草丛生的荒地。根据当时的法律,犯了这种罪的人要被剥夺一切财产并逐出城外。但是,聪明善辩的德谟克利特在法庭上据理力争;加之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为他治病知道他并非疯癫、败家,而是一个智慧出众的科学家,于是出庭为他作证。这样,德谟克利特终于被判无罪。

德谟克利特涉猎数学、天文、地质、物理、生物、医学诸学科,提出圆锥体、棱锥体、球体等体积计算方法,在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和法学上也有所建树,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赞美他是古希腊“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德谟克利特在自然科学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原子论,为2000多年后现代原子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原子论的最早提出者,本是德谟克利特的老师留基伯,但这位提出过“绝对虚空”、“这个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和“必然性”3个新概念的留基伯,据说他的著作中仅留下这样一个片断:“没有任何事物的产生是无缘无故的,万物的产生都有其根源,都是必然的。”

德谟克利特继承并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学说,指出宇宙空间除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也没有。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不能无中产生,也不能被消灭。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运动是原子的固有属性。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原子,在运动中以不同的排列次序与位置结合起来,产生物体和表现物体的性质。例如,水的原子平滑呈圆形,因此水才能流动而无固定形状;火的原子是多刺的,这便是烧灼使人感到痛的原因;土原子是毛糙凸凹不平的,所以结合在一起形成坚固不变的大地。自然界物质发生明显变化是由于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散开,又重新以新的形式结合的结果。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中没有鬼神存在的空间。他认为鬼神是原始人面对残酷而奇妙的自然现象感到恐惧,再加上知识匮乏而臆造出来的。除永恒的原子以及原子之间的虚空外,从来就没有不死的神灵。他甚至认为,人的灵魂(思想)也是由精细的原子构成的,也是一种物体,原子分离,物体消灭,灵魂也随之不存。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重要成果。列宁称他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的代表人物。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虽然在当时不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想国道德哲学的追随者多,但100多年后伊壁鸠鲁在其受人欢迎的哲学中引用原子论而使之流传下来;2000多年后,由于道尔顿的《化学理论的新体系》(1808年)使化学变成原子学说的化学,使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获得新生。

当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直到1897年汤姆逊发现电子后才得以打破,但近人严复(公元1854~1921年)翻译的《天演论》中仍有“莫破尘”以称原子,可见原子论影响之大。

除原子论外,德谟克利特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思想。他认为认识是事物中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所形成的“影像”作用于感官和心灵的结果。他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受因果必然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存在什么偶然性。他特别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道德教育可以造就人的第二本性,而教育方法应以鼓励和说服为主;同时也要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强调要与自己的旧思想作斗争,每天都要有新思想。

在社会伦理观上,德谟克利特宣称快乐和幸福是人生的目的。他说快乐和幸福并不是暂时的、低级的感官享乐,而是有节制的、精神的宁静和愉悦;快乐和幸福并非神之所赐,而是人自身的选择和创造。虽然当时有些哲学家讥讽他和他的哲学是“令人发笑的哲学家”和“享乐哲学”,但德谟克利特按照他的幸福观,对智慧、勇敢、节制、正义以及义务和良心等道德范畴,作出了与柏拉图截然不同的解释,在西方伦理学史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苏格拉底:古希腊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

公元前469年,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他的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士。

苏格拉底在幼年时期,作为雅典奴隶制国家中一个自由民的子弟,曾经受到一定的教育。长大之后,由于家境比较贫困,苏格拉底曾继承父业,以雕刻维持生计。

苏格拉底勤奋好学,尤其喜爱哲学研究。当时雅典是希腊文化的中心,古典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大多在这里展开。许多学者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讲,在公民大会上展开辩论,对辩论术、语法和修辞学等都有研究,从而出现所谓的“诡辩派”。他们四处游历,广收门徒,培养有志于学习他们知识的人。苏格拉底青年时就师从于诡辩派学者,后来逐步形成自己完整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成为当时雅典最有名的哲学家之一,不少有名望的人都拜他为师。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和雅典专制主义执政者克里提阿斯都是他的学生。

苏格拉底的门徒中,有不少人出身于贵族奴隶主家庭。苏格拉底认为,“与其自己去治人,不如训练能够治人的人更为有用”。在教授过程中,他既不直接地向学生传授他认为是真理的科学知识,也不直接地向学生讲述现成的科学原理和结论,而是用“问答法”进行教学,启发听众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他经常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做出回答。如果答案错了,也不立即给予纠正或指出错误所在,而是根据不正确的答案提出补充的问题,使对方的答案显出荒谬,或迫使对方承认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说自己像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即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所以人们称这种方法为“苏格拉底法”,也叫“产婆术”。

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苏格拉底曾参加了三次战役,并在波提狄亚一役中救了他的弟子——著名将领西亚比得的生命。公元前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彻底失败而告终。在斯巴达扶植下,以克里提阿斯为首的三十个大贵族在雅典实行专制统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十暴君统治”。从政治上来看,苏格拉底是当时雅典农业贵族思想的代表者,他拥护专制制度,坚决反对民主。因此他支持他的学生克里提阿斯的统治。“三十暴君统治”时期,施行恐怖政策,迫害民主派;当权八个月后被雅典民主派推翻,克里提阿斯本人战死。

暴君统治垮台后,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政权逮捕。公元前399年,他在雅典受审。法庭以传播异说、毒害青年、反对民主的罪名判处他死刑。按照雅典法律的规定,被判死刑的人可以选择流放徒刑来代替死刑。此外包括柏拉图在内的他的几位有钱的学生多方营救,并买通了看守,如果苏格拉底愿意,他就可以逃走。但苏格拉底不肯这样做,他做好了随时去死的准备。临刑前,几个学生到监狱去看他。学生们围坐在敬爱的老师周围,苏格拉底给他们讲述关于生与死和灵魂不朽的思想。随后,他安详地喝下了刽子手给的毒酒离开了人世。

苏格拉底生前好谈论而无著作。他的哲学观点和教育观点多见于与其弟子柏拉图的一些对话,如《自辩篇》、《克里多篇》、《斐多篇》等。在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中,也记述了苏格拉底的思想。通过这些,苏格拉底的主张为人们所熟知,并一直流传到今天。

苏格拉底对自然科学不感兴趣,而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伦理性问题的研究上。他认为,哲学应当从怀疑开始,要把人对于物质自然也即是客观世界的求知,转化为对于内在自我也即是主观世界的求知。知识只是一种“自我认识”。教育的目的也正在于此,他认为有知识的人才有美德。苏格拉底的思想对后代有巨大的影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亚里士多德:欧洲人思想的源泉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北部卡尔喀狄克半岛的斯塔吉拉城。这个城市邻近马其顿,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阿米尼斯塔的宫廷御医。亚里士多德从孩提时代就受到良好的精神熏陶,并享受着优厚的物质生活。

亚里士多德从小爱好学习,广泛接触各种科学知识,同时,家庭教育使他从小就注意实验的学问。亚里士多德从小就显示出惊人的多方面才能,他精通戏剧、诗歌、医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逻辑、修辞学、伦理学、自然史、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等,令人叹为观止。

17岁时,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进入柏拉图办的学园学习。他以柏拉图为师,在那里学习和工作了20年之久,成为柏拉图得力的学生和助手。

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周游各地。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被马其顿国王聘为他儿子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想把亚历山大培养成一个文明的人,希望他能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哲学家。但是亚历山大为了完成征服希腊、最终征服世界的美梦,放弃了老师的理论哲学。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任马其顿国王。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结束了他在马其顿的生活,回到希腊,在雅典阿波罗圣林的吕克昂体育场开办了一所利森学院。

亚历山大对亚里士多德办学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他的老师提供了巨额经费,同时在远征中经常给他捎回各种动植物标本。亚里士多德在学院里一面讲学,一面从事哲学和其他各种科学研究。亚里士多德生性不喜安静,给学生们讲课时,总不能稳稳当当地坐在那儿,特别是上午听课人少的时候。他和学生们在柱廊里踱来踱去,阐述他的观点,回答他们的问题。因此,他的学院被称为逍遥派学校。直到今天,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还被称为逍遥派体系。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西方最渊博的学问家,古代希腊哲学与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和美学各方面,都有许多著作。

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曾经批判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学说,认为物质永恒存在,不能被创造,理念世界不能成为现实世界的基础和根源。然而他在物质和形式的问题上,又表现了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存在着脱离物质的形式,还认为神是世界的推动者。这样,他就倒向了唯心主义。

在政治上,亚里士多德认为奴隶制度是合理的。公元前326年,他和弟子们写了对158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评论,把政体分为合理和不合理的两类。合理的是君主、贵族和共和三种政体;不合理的是这三种政体的退化形式,即专制、寡头和民主政体。

亚里士多德根据物质和形式关系的观点,认为人身上具有肉体和灵魂两部分。教育就是要发展灵魂的高部分——理性部分。通过体、德、智这几方面的教育,使人得到和谐的发展。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最早论证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的。

亚里士多德把教育作为维持国家秩序的工具,主张教育由国家负责,受国家控制。他认为教育对剥削阶级内部来说是必要的,主张教育民主,剥削阶级内部一律受平等的教育,至于奴隶与劳动人民,那自然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逝,他所建立的帝国迅即瓦解。亚里士多德因曾为亚历山大之师,只得逃离雅典。公元前322年,他在异乡凄凉地死去,终年62岁。

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影响很大,他多方面地总结了希腊各科学的成果。恩格斯称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柏拉图:西方唯心主义思想之父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是古希腊的教育家和哲学宗师。无论是作为苏格拉底的得意学生,还是亚里土多德的老师,都足以使他名垂青史。

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克勒(Aristocles)。这是他袭用祖父的名字。父亲叫阿里斯通。他母亲的家族是雅典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亲戚多系当时的达官显贵。

相传在12岁那年(前415),巴来斯特拉体育学校教师阿里斯顿见他前额宽广,身体强壮,给他一个绰号pla-to,即宽阔、壮伟之意,后来成为他的正式名字。

由于出身贵族,柏拉图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柏拉图文学造诣极高,一些名著不仅在哲学领域大放异彩,而且写出了许多文学杰作。

柏拉图青年时代曾想从事政治活动,他的家庭也允许他比较容易地登上显要地位。然而他却走上学者的道路,这与雅典的衰落和政治的腐败不无关系。

当然引导柏拉图走上哲学道路不仅仅是这些。柏拉图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多方面才能,很早就对哲学产生了兴趣,尤其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苏格拉底被认为是当时雅典最有智慧、最有教养的人。他对柏拉图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柏拉图忠实地跟随这位导师学习长达8年之久,深得苏格拉底哲学的真谛。他是苏格拉底学生中最有名气的一位,并被称为惟一的继承人。

苏格拉底喝完毒药,静静死去以后,雅典的政治气氛使人窒息。为了免于遭受迫害,柏拉图和他的挚友们纷纷逃离雅典,侨居墨加拉,与他的好友欧克里德到处避难。在这里,柏拉图经常和他的朋友们在一起讨论哲学问题。这时他28岁。以后12年侨居他乡的生活不但在哲学方面,而且在政治上对柏拉图的生活都有不同的影响。

柏拉图与叙拉古僭主狄奥尼修一世及其姻亲第翁的交往,对他的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柏拉图一生3次访问叙拉古。公元前368年,柏拉图第一次来到叙拉古,在那里他结识了第翁。第翁是狄奥尼修一世的妻弟,又是他的女婿,那时他天姿聪颖,喜欢哲学,与柏拉图一见如故,他仰慕柏拉图,希望柏拉图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改善叙拉古的状况。但是,第翁主张开明政治,厌恶宫廷的奢侈习气,因此在宫廷中不受欢迎。狄奥尼修一世是一个在政治上、军事上野心勃勃、踌躇满志的君主,他结识和接待柏拉图在很大程度上是附庸风雅,博取礼贤下士的美名。柏拉图和第翁之间的亲密友谊已使他不快,加之柏拉图为了实现自己培育“哲学王”,用哲学思想来改革国家的目的,往往直言不讳,发表刺耳的言论,这样他并不能受狄奥尼修一世的宠爱。柏拉图后因与狄奥尼修一世发生冲突,而返回雅典。

柏拉图返回雅典后,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公元前387年,柏拉图40岁时,创办了一所学园。

柏拉图的“学园”影响了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并从而影响了后来发展起来的学院和大学。但是不能简单地从现代大学的角度看待“学园”。当时的“学园”还具有某种宗教团体的气息,以主管学术和艺术的诸女神“司”做为“保护神”,全体人员过着集体的生活。在“学园”自己的“礼拜堂”中举行宗教仪式,在公共食堂中一起用餐。一部分个人财物归集体公用。学园的课程主要有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和声学,以及社会、政治、伦理等。但是所有这些学习,只是为学习辩证法奠定基础。在柏拉图看来,最高深、最高尚的学科是哲学即辩证法。柏拉图十分重视数学学科,据说学园大讲堂的门前写着这样的话:“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柏拉图亲自授课,采用的主要方式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即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自由研讨。“学园”的创立,使得雅典不仅像伯里克利骄傲声称的在政治、艺术的意义上是全希腊的学校,而且名副其实地在哲学和学术上成为“全希腊的学校。”“学园”创立以后,吸引了诸多外邦青年到雅典向柏拉图和伊索克拉底等人求教。柏拉图学园培育出了不少卓越的学者。比如亚里士多德,欧多克索、克塞诺拉底,赫拉克利特、泰阿泰德、斯彪西波等等。

公元前367年,叙拉古的狄奥尼修一世去世,他的儿子狄奥尼修二世继承了王位。他受教育不够,因此完全不适合担当起他父亲抑制迦太基人扩张的伟大事业,而迦太基人的扩张正威胁着西西里西部希腊文明的存在。狄奥尼修二世不得不借助他的姐夫第翁。第翁和他的妻弟狄奥尼修邀请柏拉图到叙拉古,帮助他们维护政权。柏拉图虽然觉得成功的希望不大,但仍接受了第翁的邀请。

但是不久,狄奥尼修性格暴力的一面就表现出来,同时对比他年纪较长的第翁也心怀不满。第翁后来被放逐。柏拉图失望地返回雅典。这是他第二次访叙拉古,仍然没有实现他的所谓理想的国度的目标。

柏拉图离开叙拉古后,仍同狄奥尼修二世保持个人通信联系,并试图缓解狄奥尼修与第翁之间的紧张关系。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狄奥尼修不但没收了第翁的个人财产,而且为了王朝的利益,迫使他的妻子改嫁。柏拉图出于对第翁友谊起见,再次航行到叙拉古,并在那里度过将近一年时间,希望能挽救这种局面。在这段时间,柏拉图为提议中的希腊城市联邦起草了一部宪法的序言。但是旧体制的影响太强大了,柏拉图曾一度处于危险的境地,狄奥尼修的野蛮侍卫一度敌视他。依靠阿启泰以塔伦托人的名义强烈干预下,他才得以逃离虎口,回到雅典。柏拉图对西西里的政治亲自介入才告结束。

从此以后,柏拉图在学园里继续他的教学事业。

公元前347年,这位80高龄的老哲学家与世长辞。他亲手创立的学园前后持续了916年之久。这个学园可称为欧洲第一所固定的学校,为晚期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柏拉图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以柏拉图名义流传下来的著作有35篇对话、13封信札和一本定义集。这些著作包括:《申辩辞》《克里多》《理想国》《智者》《法律篇》《政治家》等。其中《理想国》最为著名,其次是《法律篇》。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描述和设计了一个等级森严的理想国度。他认为人的灵魂有理性、意志和欲望(情感)三个部分,一个理想的国家也是相应地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统治者阶级;第二等级是武士阶级;第三等级即劳动者阶级。

柏拉图认为,在理想国中,三个等级的人应安分守己、各守本位,尽力尽职,国家才能“和谐一致”,成为理想的国家。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主张实行“共产”制度,并对第一、二等级严格的教育、训练。取消第一、二等的私有财产,取消家庭、实行共妻共子,无论男女都住公共房子,吃公共饮食;为了保持种族优良,由统治者决定婚配。子女一出世便离开父母,由国家养育和施行教育、训练,使之成为优秀人才。这就是最早的“共产”社会。

在柏拉图看来,理想的实现,关键在于哲学,即要有哲学家来当国王。他十分强调哲学家的作用,强调国家权力与哲学理性的合一,认为只有以哲学为工具来治理国家,才能实现对武士和劳动者进行智慧的统治。

柏拉图第一、二次叙拉古之行,就是想实现“哲学王”的观点,但种种原因使他最后丧失了对实现理想国的信心。

柏拉图后期的对话如《法律篇》和《政治家》中所提出的主张,已经和《理想园》中的政治主张有所不同了。在《政治家》和《法律篇》中,较强调法律的作用。

柏拉图的哲学,提出了以理念为核心的一系列哲学思想。柏拉图的理念哲学主要强调三点:

第一,在理念和事物的关系问题上,他认为理念是惟一真实的存在,是事物的原因;而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是理念的产儿。人们日常感觉到的具体事物都是易变的、相对的、不真实的,而只有通过理性认识到的理念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真实,进而根据两种不同的认识对象把世界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

第二,吸收了“摹仿说”,并且提出了“分有说”来阐述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所谓“分有说”就是指出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乃是因为它(或它们)有了理念的结果。

第三,在理念与理念关系上,他又把理念分成了若干等级,形成理念的等级系统。具体事物的理念是最低级的理念;数学或科学的理念是较高一级的理念,艺术和道德的理念如美、勇敢、正义等是更高一级的理念;最后,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善是“超于存在之上,比存在更尊严更有威力的东西”,也就是说,善是至高无上的神的化身。

作为哲学家的柏拉图,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是巨大深远的。由柏拉图所创立的以理念为核心的哲学体系,把理念推向了古代思辩辩证法的顶峰,而且一直影响、制约着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他是西方传统文化的奠基者和杰出的代表人物。德摩斯梯尼:古希腊政治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如果你有与你的智慧相当的权力,马其顿人的战神就不可能在希腊握有权柄。”

这是一段铭文,镌刻在一尊青铜雕像上。这尊青铜雕像塑造的就是古希腊卓越的演说家、著名的政治家德摩斯梯尼。

这位演说家兼政治家曾有一名言:“辞令的灵魂就是行动、行动、再行动。”他的一生就是遵照这句话去做的。他不断采取积极的行动,与马其顿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维护自己的祖国希腊的利益。

当德摩斯梯尼登上雅典政坛的时候,希腊各城邦发生了严重危机。希腊北方的马其顿,在国王腓力二世的治理下迅速崛起,它四处扩张,咄咄逼人。而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各城邦内部对待马其顿的态度形成两大截然对立的主张:一种表示欢迎马其顿干预希腊事务;另一种竭力反对马其顿的扩张,主张消除各城邦之间以及城邦内部的不和,维护独立和民主。

德摩斯梯尼作为后一派的代表,他多次登上雅典公民大会讲坛,发挥全部演讲才能和精力声讨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维护雅典的主权和尊严。在一系列演讲中,他力图激发雅典公民保卫城邦的热情,号召全体希腊人团结一致,跟企图奴役希腊人的马其顿国王作殊死的斗争。

德摩斯梯尼反对腓力的演说总计8篇,通称“腓里皮卡”,其措辞之精密,逻辑之严谨,构成强大的鼓动力和说服力,对腓力的行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无情的揭露。从此以后,“腓里皮克”(“腓里皮卡”一词的单数)成了一个专门名词,专指猛烈抨击和揭露政治的演说。如有名的西塞罗反对安东尼的演讲词就被他自己称作“腓里皮克”。

从此,德摩斯梯尼享受着崇高的荣誉,应该说是他出众的演说才华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德摩斯梯尼的演说才华并非天生就有,相反,应该说他在此一方面的天然资质是很差的。

少年时的德摩斯梯尼沉默寡言,一旦说起话来,还发音不清,逻辑不明,疲软无力。最终使他走上杰出演说家道路的原因,是源于一场财产纠纷。

德摩斯梯尼的家庭非常富有。他7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他父亲去世时,给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一个武器作坊、一个家具作坊和其他财产)。由于德摩斯梯尼尚处幼年,遗产被他父亲指定的监护人管理。贪婪的监护人肆意侵吞了他的财产,德摩斯梯尼成年之后,只得到了全部遗产的1/12。他多次索求,也毫无结果,即使通过法庭打赢了官司,也得不到实质性的补偿。为此,德摩斯梯尼决定向雅典著名的演说家、擅长撰写关于遗产问题讼词的伊塞学习演说术。

多年的官司使德摩斯梯尼变成了著名律师。为谋生计,他又代人撰写法庭辩护词,这使他的辩论技艺得到突飞猛进的增长。渐渐地,德摩斯梯尼开始向往政治生活,逐渐向一名演说家迈进。

最初,德摩斯梯尼登上讲坛时,虽然准备好了精彩的演说词,却因吐字不清,含含混混,说不出一句有力度的话,而被挑剔的雅典人毫不客气地赶下了讲坛。而且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两次。

然而失败打消不了德摩斯梯尼的决心。他痛定思痛,对自己的缺陷认真地总结了一番,然后对症下药。为了训练发音,他向著名的演员请教朗读的方法,并把小石子含在嘴里,迎着呼啸的大风和汹涌的波涛大声朗诵:为了克服气短,他故意选择陡峭的山坡,一面攀登一面不停地吟诗;为了纠正姿态,他专门装了一面大镜子,随时观察自己的举动,并在头顶上悬挂一柄锋利的剑,以改掉那些多余的动作,尤其是没事就爱乱耸肩的习惯;为了潜心于练习,他把自己的头发剃掉一半,难以见人,于是便留在家中终日练习;为了写出精彩的演说词,他刻苦读书,把修昔底斯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抄写了8遍,连他的政敌都不得不夸赞他的修养深厚。他那篇有名的反腓力演说,连腓力本人看到后都说:“如果我自己听德摩斯梯尼演说,我也会投票赞成选举他当我的反对者的领袖。”

由此可见,杰出的成就来源于背后刻苦的锻炼,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天才。

公元前341年,德摩斯梯尼发表了他最著名的第三篇反腓力演说。他指出:“关于马其顿人的狡猾阴谋是勿庸置疑的,腓力所力求实现的惟一目标是劫掠希腊,夺去天然的财富、商业和战略据点。腓力利用希腊人中间的分裂和内讧作为达到他卑劣意图的手段。”他认为,尽管目前局势极端险恶,但仍然有可能制止马其顿的扩张。他打了个生动的比喻:“当雅典之舟尚未覆没之时,舟中的人无论大小都应动手救亡。一旦巨浪翻上船舷,那就一切都会同归于尽,一切努力都是枉然。”

德摩斯梯尼通过这篇演说词阐述了自己对雅典政治制度的认识。他极度推崇雅典的民主宪法和公民政治自由,他认为这种政治制度有潜在的巨大力量。而雅典的现状是,公民对社会事业的关心和勇于奉献的精神正在渐渐减退,代之以不纳税、不服兵役,一味期望国家的资助,这导致了国家的衰微。在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家面临的困境和社会的症结之后,他用激动人心的词句鼓舞雅典的公民:“即使所有民族同意受奴役,就在那个时候我们也应当为自由而战斗!”

受这篇演说词的鼓舞,雅典人民群情振奋,在隆重召开的公民大会上作出重要决定:派遣使者联络友邦。很快,雅典拥有了自己的反马其顿同盟。在援助拜占廷的战斗中,腓力国王遭到希腊军队的重击,败退而走。

德摩斯梯尼赢得了极大声誉,雅典人把胜利的花环奖给他,作为对他的肯定。他被任命为海军总监,进行了一系列有益于军事行动的改革。但此时,腓力的军队仍然在希腊的领土上不断推进着。希腊组织的反马其顿同盟联军由于各怀私心,不能团结一致,又被腓力在喀罗尼亚发生的决定性战斗中打败。

公元前336年秋天,由于腓力被刺杀,事情又出现了转机,德摩斯梯尼从失败的压抑中抬起头来,积极参加各种公共事务。雅典的公民大会决定为他的功绩做出赞颂,并决定授予他一顶象征荣耀的金冠,而这却遭到了埃斯希涅斯的强烈反对。埃斯希涅斯是亲马其顿的主要将领,同时也是负有盛名的演说家。于是,一场空前激烈和精彩的辩论在这两位难分上下的演说家之间展开了。最终,德摩斯梯尼还是技高一筹,他以充沛的感情和有力的论证赢得了广大听众的支持,而埃斯希涅由于略逊一筹,败给了德摩斯梯尼,他羞愧难当,不得不离开雅典,远走他乡。孟子:伟大的人本主义者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中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

孟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他在母亲仉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他的母亲很懂得教育之道。早年,他家住在墓地附近,送葬的人忙忙碌碌、挖坟掘土,孟母觉得这样不利于孟子成长,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但是集市上叫卖声不绝,吸引了年幼的孟子,孟母又把家搬到学宫附近,每天可以接触到很多读书人——这就是有名的“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学习不用功。有一次,孟母织布时,孟子正好放学回来。孟母问他学习怎么样,孟子满不在乎地说:“和以前一样,不好也不坏。”听了这话,孟母举起一把刀,一下就把刚织好的布割断了,并语重心长地说:“学习就跟织布一样,布断了再也接不起来,学习时不用功,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孟子深受教育。

在母亲严格的教育下,孟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对他以后在思想上和学术上的发展影响很大。

孟子后来拜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为师。在学习中,孟子对孔子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认为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孟子的学说和子思的主张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后人将他们合在一处,称作思孟学派。

孟子为了适应战国形势的需要,将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复礼”,就是维护周礼。到孟子生活的时期,周王朝已完全衰落,所以孟子抛弃了维护周礼的一些内容,支持当时已经掌权的地主阶级。

孟子还反对兼并战争,但并不反对统一,他认为统一是使天下安定的根本保证。这也是孟子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上有所进步的体现。不过,孟子认为只有实现仁政,用“仁”的力量使天下归服才是真正的统一,这是他继承儒家思想的表现。

孟子学成之后,为了宣传儒家学说,他也像孔子那样,带领学生去各国游说。

孟子先后游历过齐、宋、滕、鲁、魏等许多国家,晚年做过齐国的卿相。当时齐、魏是大国,对于战国形势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这两个国家是他重点游说的对象。

孟子第一次到齐国,齐威王崇尚武力,对孟子的主张不感兴趣。但为了尊重士人,准备赠送他金子。孟子认为一个君子不能被钱收买,所以坚决不受。

后来齐宣王即位,孟子再次来到齐国,被封为客卿。但孟子的王道仁政对企图争霸天下的齐王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最后齐国直接攻燕,大行暴政,导致孟子对齐国的彻底失望,终于在公元前312年左右离开了齐国。

孟子宣传的爱民的王道仁政,在统治者看来不是当务之急,因此一直未被采纳。

孟子70多岁时,带领学生万章、公孙丑等回到了家乡。

在以后的十几年里,孟子和学生们一起整理了《诗》、《书》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