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真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3 01:35:22

点击下载

作者:罗华彤,陈虎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司马懿真相

司马懿真相试读:

前言:司马懿“火”了

最近,司马懿“火”了,是由于《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电视剧在江苏、安徽等卫视以及优酷视频的轮番播出?不是的!

其实,作为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早就“火”了几百年了。他是作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典范诸葛亮的陪衬,成为世人茶余饭后的话头,是大奸大恶的代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是这样一个“牛人”:他是诸葛亮的第一对手,隐忍、狡猾,不仅熬死了老对手诸葛亮,还耐心地等待着曹操、曹丕和曹叡的死亡,并在长期的隐忍中积聚实力,最后司马氏成功夺取政权,建立西晋皇朝,并完成了三国后历史上短暂的统一。但这还不是真实的司马懿。

真实的司马懿,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贡献,丝毫也不亚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所以更应该“火”。事实上,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在魏国就已有了相当高的威望,史书上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即使在其死后,毋丘俭、文钦讨伐其子司马师时,檄文中依然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等赞誉。至西晋初年,司马炎在位期间做到了“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时,司马懿依然在当时“誉流于天下”。

司马懿的名声毁败,是从“永嘉之祸”晋室南渡后开始的。一方面,其不肖子孙为争夺皇权,自相残杀,带来诸多浩劫;另一方面,偏安的东晋皇朝又是“王与马共天下”,政权长期被世家大族把持,于是司马懿在人心中的地位便逐渐下降。至唐代官修《晋书》,唐太宗说司马懿“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干,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一代圣主对其的盖棺定论,引领了世人对司马懿好恶的舆论导向。此后,民间说书戏曲日盛,司马懿便以大奸大恶的面目呈现于世人面前。到《三国演义》出现之后,“空城计”“火熄上方谷”“见木雕魏都督丧胆”等演义不实的司马懿形象便广传于民间。

司马懿作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皇朝的奠基人,曾任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他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隐忍经略,知人拔善,为西晋皇朝的建立以及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地位,所以历史上对其评价是毁誉参半。为将一个真实的司马懿展现在当代人的面前,我们精选了周一良、柳春藩、王晓毅、毛元佑等当代历史学者在司马懿研究方面的一系列论文,力图还原司马懿的历史真面目,帮助广大读者正确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编者2017年8月

司马懿的沉浮腾达

孙立群

一、司马懿出山

(一)

说起司马氏,人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司马懿了。看过京剧《空城计》的人都知道,那个率领军队攻打诸葛亮西城的大花脸就是司马懿。不过这个故事在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编的。

在这出戏中,司马懿率军攻打西城,军队抵达城下,只见诸葛亮在城头上悠闲地抚琴,而城门大开,只有几个老兵懒散地站在城边,并无军队把守,司马懿心生疑虑,怕中埋伏,急忙撤军。谁知这是诸葛亮设下的空城计!这出戏故意神化诸葛亮贬低司马懿,将司马懿刻画成头脑简单的人。历史上的司马懿,可不是这么被简单欺骗得了的。

司马懿是司马氏家族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司马氏家族在司马懿之后开始崛起,把持了曹魏大权。

司马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

在中国古代,追溯家族起源时往往从上古讲起,司马氏家族也有较长的历史。《晋书·宣帝纪》说,司马氏“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及周,以夏官为司马”。这里“帝高阳”,也称高阳氏,就是颛顼,华夏族的五帝之一,重黎是他的后裔。夏官祝融是官名,夏官,传说黄帝设春、夏、秋、冬等官。司马是西周最高的军事长官,其下有小司马、军司马等。司马氏就是以官名为姓的。

这样说司马氏家族的历史未免太遥远,真实脉络也搞不清楚。在司马氏家族的标志性人物司马懿之前,值得一提的先祖有三个人。一位是秦、汉之际的司马卬,他原是赵国将领,后随项羽入关中灭秦,封为殷王,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后司马卬背叛项羽投降刘邦,汉以其地为河内郡。后来,司马氏世代居住在这里—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

第二位是司马钧。他在东汉任职,曾参加两次对羌人的战争。115年,司马钧任征西将军,率领八千多人与羌人作战,起初取得胜利,但后来与其他军队配合不力,陷入重围,士兵战死三千多人,回朝后,被下狱治罪,自杀。司马钧在晋代被称为征西府君,位列宗庙祭祀之首。

第三位是司马防(149—219),为司马钧的孙子(其父司马儁,任颍川太守)。司马防少仕州郡,历任洛阳令、京兆尹(这都是负责京师治安的官)。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即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字仲达)、司马孚(字叔达)、司马馗(字季达)、司马恂(字显达)、司马进(字惠达)、司马通(字雅达)、司马敏(字幼达),由于他们每个人的字都有一个“达”字,并且都有些名气,因此被称为“八达”。“八达”此类的称呼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东汉末年,士人关心政治,常常聚在一起议论朝政,并互相标榜,喜欢用古代贤人或美好的字眼称呼,比如“八元”“八凯”。东汉政治腐败、宦官专权,一些官僚与在洛阳读书的太学生结成联盟,反对宦官和朝政腐败,在这个群体中,人们推崇有影响而且情操高洁的人,并给他们起了不少雅号,如“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如果一个家族中人才济济,当时人也喜欢用一个好词概括他们,如颍川荀淑的八个儿子被人称为“八龙”、襄阳马良五兄弟被称为“五常”—司马氏家的“八达”也是这个意思。

在司马懿以前,这个家族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世代为官。从司马钧到司马懿,三代(钧、儁、防)均为两千石以上的高官,可谓高门望族,远近闻名,属于士族阶层。

第二,司马家族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司马防雅好《汉书》,名臣列传所讽诵数十万言。司马懿“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其家风受礼教影响较深。司马防对子女教育要求严格,以家庭模拟朝廷,“诸子虽冠成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也”。不过,后来随着司马氏政治地位的变化,其所作所为与儒家标准的距离越来越远。

第三,司马懿的父兄与曹操关系密切。其父司马防(字建公),早在熹平三年(174)任尚书右丞时,就推荐了二十岁的曹操为洛阳北部尉。曹操对司马防的荐举一直怀着感激之情,四十二年后的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曹操为魏王后,专门将司马防请到邺城叙旧。司马懿的长兄司马朗,自建安元年(196)起便应辟为曹操掾属,官至兖州刺史,是建安时期曹操集团的重要人物,与曹操关系不错。(二)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是司马防的次子。他自幼聪明,远近闻名。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年轻时,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人。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是好朋友,曾对司马朗说:“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按司马懿的条件和家庭背景,他参加曹操政权应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司马懿并不乐于参政。这是为什么呢?

有这样一件事:建安六年(201),二十二岁的司马懿被郡中推举上计掾(负责年终向朝廷汇报政绩的低级官员)的人选。曹操得知司马懿的名声,就想请他出来任职。司马懿不愿意,便让人转告曹操,推辞说自己有风痹病(手足麻木不仁),不能正常饮食起居。曹操不相信,于是派人夜间前去刺探情况。司马懿发现后,就假装犯病,从早到晚,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刺探情况的人虽经仔细观察,也没有发现破绽,他拿刀子对准司马懿直刺过去,司马懿依然直挺挺地躺着,“坚卧不动”。刺探情况的人回去报告了曹操,曹操虽然知道这是司马懿装出来的,但也无可奈何。

还有一个故事:司马懿装病期间,一天他让人把书放在院子里晒太阳,突然天降大雨,他来不及找人收拾,就急忙从屋里跑出搬书,动作敏捷,完全没有一点得病的样子。这一情景,正好被家里的丫鬟看到了,他担心此事传出去被曹操知道惹麻烦,就指使妻子张春华把这个丫鬟杀了。由此可见,司马懿为了躲避曹操,真是处处留心,如履薄冰!

司马懿为什么装病拒绝曹操的征召呢?原因有两个:

第一,受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影响。从司马氏家族看,他们世代是汉朝的高官,是拥汉派,而当时汉献帝为曹操控制,不少人都看出曹操是个野心家,不是汉朝的忠臣,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玩献帝于股掌之中—“明托汉相,实为汉贼”,故“不欲屈节曹氏”。这与其兄司马朗的态度不太一样。

第二,司马懿看不起曹操。司马氏家族是高门世族,在社会上颇有声望,而曹操是被称为“刑余之人”的宦官之后,用当时的话说是“士子羞与为伍”,司马懿从内心里看不起曹操。

司马懿虽然不愿意到曹操那里任职,但内心深处还是关心政治、愿意从政的。正如《晋书·宣帝纪》所说:司马懿处于汉末大乱之时,“常慨然有忧天下心”。然而现实不如人意,怎样办呢?

按照儒家传统,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司马懿二十多岁时,与大隐士胡昭是好朋友。胡昭多次被曹操“礼辟”,均婉言谢绝,终身不仕。司马懿也有隐逸的念头。有一年,有位叫周生的人想杀害司马懿,胡昭得知后非常着急,他不能见好友有难而袖手旁观,于是跑了很远的路去见周生,反复劝说,甚至流着眼泪与周生盟誓,“生感其义,乃止”—周生感动了,放弃了杀司马懿的念头。司马懿对胡昭十分感激,到他晚年,也没有忘记胡昭。

中国古代一些隐士不接受朝廷之聘,原因很多,有的是不愿参政,以求自保;有的是待价而沽,希望得到更好的待遇;也有的是期待明主知音,时机合适还是要出山的。司马懿拒绝曹操,显然是等待他认可的政治家出现。

再看曹操,自196年控制汉献帝后,不断发展势力。为扩大影响,加强政权的社会基础和吸引力,他不遗余力地拉拢当时有影响的大族名士和地方豪强,对司马懿这样有影响的人物,曹操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曹操征司马懿入仕,从私人角度讲,还有对司马防当年荐举他为洛阳北部尉的感谢之意。没想到,司马懿却不领情。

大约在208年,曹操已任丞相,他决定第二次召司马懿入仕,准备让他担任丞相府文学掾(辅佐读书、教育的官员)。曹操想:“你司马懿有啥了不起,我请你来是看得起你,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为防止司马懿再次推托,这次他对派去的人命令道:“复若盘桓,便收之!”—如果司马懿再拒绝,就把他抓来,收监入狱。

司马懿见来人态度强硬,害怕被害,只好答应。这样,二十九岁的司马懿结束隐士生活,被迫出山,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三)

司马懿出山,来到曹操身边,怎样和曹操相处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大家知道,曹操这个人猜忌心、防范心很强,他身边的人能够与他和平相处、平安无事很不容易。稍不小心,就会引来杀身之祸,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曹操身边的谋士和大臣,有不少人并非是他的政敌,也不是存心反对他,只因为说话无遮拦或个性鲜明而得罪他,结果被杀,有人被杀甚至是莫须有的罪名!

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说话直率,爱抨击时政,结果惹怒了曹操,208年,被以“讪谤朝廷”的罪名杀掉。大族出身的杨修,文才出众,常在曹操面前耍小聪明,他还和失宠的曹植关系密切。一次,两人喝醉了,一起乘车出司马门(皇宫的外门),违犯了禁令,结果被曹操杀害。谋士的领袖荀彧,对曹操代汉的企图不满,与之发生冲突而被迫自杀。许攸是曹操的故旧,与曹操关系密切,但许攸说话直率,不拘小节,高兴时甚至“呼太祖小字”,引起曹操的反感,“内嫌之”,终于被杀。娄圭则因为一次与曹氏父子出游时,见曹家人人喜笑颜开,随意说了一句“此家父子,如今日为乐也”,被人告发,曹操认为“有腹诽意”(“腹诽”,嘴上不说,心里不满,汉武帝时定的罪名),被杀。另一位重要谋臣崔琰被杀更为可惜,没什么理由,他就是给一个叫杨勋的人写信,随便写了一句话,这句话没有任何恶意,结果被曹操无端猜疑,认为崔琰不怀好意,也给杀掉了。

对曹操的这种做法,《三国志》作者陈寿是这样评论的:

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而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性忌”是说曹操的性格非常计较,心胸有时非常狭隘,不容人。“忌”,就是嫉恨、嫉妒、猜忌,与这种人共事是非常不容易的。

虽然曹操身边有不少人因得罪曹操而被杀,而司马懿却从208年到曹操身边任职,一直到220年曹操死,十二年间平安无事。他是用什么办法获得了敏感多疑的曹操的信任呢?简单说,是司马懿处处谨慎小心,进退有据,说话办事十分注意把握“度”,善于保护自己,进而赢得了曹操的信任。具体讲,司马懿在以下三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第一,工作勤恳,尽职尽责。《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

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是说司马懿平时工作十分勤勉,夜以继日,甚至连割草放牧这样的小事,全都亲自过问,曹操这才逐渐放心。

第二,曲意迎合,以求好感。曹操晚年,权势强大,代汉称帝时机日益成熟,可是曹操却坚持不称帝,这表现了曹操着眼大局,具有政治家的胸怀。因为他一旦称帝,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看,曹操果然是篡汉的贼子!其实曹操何曾不想称帝?他只是以理性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司马懿深知曹操的矛盾心理,便有意投其所好,以求好感。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年,孙权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建议曹操顺应天命,代汉称帝。曹操一眼看穿了孙权的真实用意,说:“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呀!显然,曹操骂孙权,是从维护天下稳定这一大局出发的,而内心却是在极力压抑当皇帝的欲望(曹操说过:“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当时,正在曹操身旁的司马懿也看到了孙权的信,立即说:

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孙)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舜)、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

此话的意思是,现在天下大部分已归您所有,您可以顺应天命称帝了。虞、夏、商、周等先王都是这样做的呀!这番话极力投其所好,让曹操高兴。虽然曹操没有称帝,但司马懿却赢得了曹操的好感。217年,曹丕被立为太子,司马懿被任命为太子中庶子(太子侍从亲近之臣),与曹丕的关系进一步密切。

第三,献计献策,展示才华。曹操很重视下属的实际本领,量才录用,任人唯贤。但是如果耍小聪明,对曹操有不敬之举,他是不能容忍的—因此而得罪曹操被杀的人可不算少。司马懿很清楚曹操的性格,所以他做到既展示才华,又不过分张扬,更不与曹操发生冲突,点到为止,不温不火。这期间,他的才华逐渐显现。

司马懿的才华表现在三方面:

才华之一,得陇望蜀,具有战略眼光。

建安二十年(215),他随曹操征讨张鲁。张鲁原来在益州牧刘焉手下做官,后来被派往汉中驻守。汉中在今陕西南部,是进入四川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张鲁到达汉中后,自以为羽翼丰满,便宣布脱离刘焉,建立了割据政权。曹操认为,张鲁政权的存在,对他是个威胁,决定进行征讨。曹操大军逼近汉中后,张鲁见抵挡不过,便投降了曹操。在张鲁决定向曹操投降的时候,司马懿向曹操建议说:“现在刘备刚占领蜀地,人心并没有归附,如果我们乘胜进军,刘备势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势,很容易建立功业,可不要丧失时机呀!”显然,司马懿是希望曹操乘胜进军,一举夺取益州。按当时曹操和刘备的力量对比,曹操是有可能趁刘备立足未稳拿下益州的,即使打不下来,也可以震慑刘备。但曹操似乎没有勇气继续南下攻占益州,他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人苦于不知足,既取得陇地,又想望着蜀地。他没有听从司马懿的意见,司马懿也很知趣,不再坚持。曹操占领了汉中,虽然没有继续南下攻蜀,却使刘备大为震惊,刘备的部下黄权对刘备说:“失去了汉中,等于割去了蜀的四肢,非常危险!”刘备深知汉中重要的战略位置,决定把汉中从曹操手中夺回来。219年,曹操的一员大将夏侯渊在定军山被斩杀,曹军粮食供应也发生困难,曹操感到再坚持下去意义不大,决定放弃汉中。“得陇望蜀”这句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的,形容人太贪心不足。但是司马懿的这个建议是贪心不足吗?我认为不是,他的这一策略的立足点高,认为得到汉中后,乘胜进军,以攻为守,即使不能完全消灭刘备,也可以重创刘备,以保汉中不失。从这点看,他具有战略眼光。曹操没有采纳司马懿的建议,结果使汉中得而复失,还损失了一员大将。

才华之二,兴办军屯,具有经济头脑。

军粮是军队的重要物质基础,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农民流散,土地荒芜,军队粮食奇缺,曹操为解决军粮问题,于196年实行屯田,把流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以管理军队的方式组织生产,屯田当年就大见成效,这叫民屯。建安末年,战争减少,司马懿又向曹操提出利用军队屯田的建议。他说:现在国内有二十万人不耕种,这不是治国的好现象,虽然这些军人“戎甲未卷”,仍然服役,但也应“且耕且守”。且耕且守就是军屯,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命令军队不打仗时种地,从事生产,“务农积谷,国用丰赡”,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建议实行军屯,是司马懿对曹魏政权的一大贡献。

才华之三,利用矛盾,显示军事才能。

建安二十四年(219),镇守荆州的蜀将关羽,率军攻魏将曹仁于樊城(今湖北襄阳),关羽引汉水淹樊城,驻扎樊城的于禁七支部队全部被淹,史称“水淹七军”。此时关羽声势大振,威震中原。曹操担心樊城失守,许昌不稳,打算迁都河北,以躲避关羽的锋芒。司马懿时为曹操的军司马,他经过认真分析局势后,向曹操建议:

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

司马懿的意思是:第一,于禁虽遭水淹,但整个战局没有失败,如果迁都,不仅会造成“示敌以弱”,还会造成民众不安、政权不稳,所以不能迁都。第二,孙权、刘备明和暗不和,“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应与孙权秘密联合,让孙权在后面牵制关羽,前后夹击,打败关羽,解救樊城之围。

曹操采纳了司马懿的这个建议,派使者去见孙权,向孙权讲刘备占领荆州的危害性,说下一步就要攻打东吴了,不如早做打算,先下手为强,曹魏愿意和孙吴联合一起打败蜀军。魏、吴经过密谋,达成了联合进攻关羽的计划。孙权派吕蒙奇袭江陵,夺回荆州;曹操则派将军徐晃进攻樊城。在魏、吴军队南北夹击下,关羽丢失荆州,败走麦城,最后兵败被杀。这一仗的胜利,展示了司马懿善于利用矛盾、击破敌人的军事才能。(四)

司马懿不温不火、韬光养晦,在曹操身边巧妙周旋了十二年,不仅保全了自身,还展示了不俗的才干。不过,他与曹操的关系也十分微妙。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司马懿和曹操都是帅才,都不甘屈居人下。曹操是“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陈寿说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司马懿呢,也不是善主儿。早在他未出山以前,社会上对他就有很高的评价。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是好朋友,他对司马朗说,你家这个二弟可是个了不起的人:“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意思是司马懿非常聪明,洞察事理,办事果断明智,不是一般的人,你们兄弟恐怕都比不上他。南阳太守杨俊,也说司马懿是“非常之器”—不是一般的人。

常言说一山不容二虎,曹操和司马懿都是很有本事的人,他们能够走到一起,从曹操角度看,拉司马懿是为了扩大政权的影响,也是为了控制他;从司马懿角度看,是怕被迫害而不得已入仕。现在两个人走到一起了,其实他们心照不宣,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过曹操想得最多,他是一个很敏感、猜忌心极强的人,也许看到司马懿确有过人之处,他想了很多:这样的人在政权中会做些什么,我的儿孙们能驾驭他吗?越想越嘀咕,竟做了这样一个梦:曹操梦见三匹马同在一个马槽吃草料—“三马同食一槽”。这梦所暗含的意思是曹氏将被司马氏吞掉,因此心中十分厌恶。于是对太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司马懿不是甘心做人臣的人,将来一定会左右我们曹家的大事。

关于这个梦,我怀疑它的真实性,可能是后人附会的。因为曹魏政权确实是经过三马之后被司马炎(司马昭之子)取代,建立了晋朝。难道真有这么准确的梦中料定?不过,从司马氏和曹魏的关系看,司马氏确实是从司马懿开始,一步一步发展力量,逐渐强大,但在曹操时代还没有形成气候。当司马懿第一次出现在曹操面前的时候,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气质,确实与众不同,着实让曹操吓了一跳。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上身不动,头却可转动180度。正常人是不会有此功能的,这是指有凶残之相。一次,曹操想检验一下,就把司马懿叫到面前,让他向前走,又令他回头看,司马懿果然脸转向后面而身子不动。这让曹操心里非常不高兴。同样,我也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正常人哪有头转而身子不动的?不过史书确实说,司马懿“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是个“非常之器”—不寻常的人。曹操很可能一见面,就感到此人非同一般,他感到自己遇到了强劲的对手,甚至想到自己死后,司马懿还会这么安分吗?于是预感到某种不祥之兆。

面对敏感多疑的曹操,司马懿谨慎小心,进退有据,十分注意把握“度”,不仅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更使曹丕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建立曹魏政权,这时司马懿已无后顾之忧,他利用曹丕对他的信任,充分施展才干,为曹魏政权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为司马氏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二、足智多谋

(一)

司马懿在曹操逼迫下,自208年出山,加入曹操政权,在曹操死以前(220年死)的十二年中,不显山不露水,处理政事不张扬,接人待物低调得体,致使曹操改变了对司马懿的态度,由猜忌变为信任,甚至让司马懿担任太子中庶子—太子的侍从亲近之臣,辅佐曹丕,与太子曹丕的关系非常好。

曹操死后,曹丕代汉称帝,是为魏文帝。司马懿开始崭露头角,他遇事办法多,“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成为朝廷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曹丕率军征战,司马懿镇守后方,为前方保证军需物资。曹丕对司马懿十分敬重、信赖。凭借与曹丕的亲密关系,司马懿的势力不断发展,影响力不断扩大。

曹丕时期,司马懿先担任丞相府长史,主管丞相府的日常工作。曹丕称帝后,又担任尚书、御史中丞等职,还担任侍中(皇帝左右的亲信)、尚书右仆射(尚书省的副长官)。尚书省的长官是尚书令,当时担任尚书令的是老臣陈群。黄初六年(225),司马懿担任录尚书事,兼管尚书省的事务,实际总管朝廷政务。

黄初七年五月,曹丕死,其子曹叡即位,即魏明帝。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为辅政大臣。

曹叡时期,司马懿开始担任军事长官。后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尉,主管全国的军事,曹魏政权的政事、军事均由司马懿掌控。

司马懿的职位为什么会不断提升呢?主要是他在任期间胜任其职,政绩卓著,足智多谋,做了不少对曹魏政权非常有益的重要事情,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干,这对于提高司马懿的威望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比如军屯方略的提出,对曹魏政权的巩固确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曹操采纳军屯建议仅两年就去世了,大规模推广军屯,是在曹魏建国后。曹魏军屯基地主要设置在与吴、蜀的军事对立地带,其中两处比较大,一处是处在与蜀汉的邻近地区。如在长安、槐里(今陕西兴平)、陈仓、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等地,都设置有民屯和军屯组织。其中,上邽的军屯最著名。这个军屯基地,是在太和四年(230)由司马懿上表倡议设立的。《晋书·食货志》称:

宣帝表徙冀州农夫五千人佃上邽,兴京兆、天水、南安盐池,以益军实。

主持具体事宜的,是度支尚书、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晋书·宗室列传·安平献王孚传》称:

关中连遭贼寇,谷帛不足,遣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邽,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由是关中军国有余,待贼有备矣。

由此可见,上邽军屯是在司马懿、司马孚兄弟的共同筹划下开创的。

青龙三年(235),关东饥馑,司马懿调运五百万斛粟输京师洛阳,以资救济。可见他在关中储积有大量粮食。

曹魏军屯另一处在与东吴邻近的地区,主要是在淮河南北。正始二年(241),司马懿主持对吴作战时,与尚书郎邓艾筹划在淮南、淮北创建军屯。第三年,司马懿“奏穿广漕渠,引河入汴,溉东南诸陂,始大佃于淮北”。第四年,司马懿又在这一地区“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颍之南北,万余顷。自是淮北仓庾相望,寿阳至于京师,农官屯兵连属焉”。《晋书·食货志》记载司马懿、邓艾创建的淮南、淮北屯田说:

淮北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分休,且佃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余斛于淮土,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每东南有事,大军出征,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

司马懿和邓艾所进行的大规模的屯垦,对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对增加曹魏的财力,支持与东吴的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二)

显示司马懿足智多谋,是他果断地平定孟达之叛。

孟达(?—228),原为益州刘璋属下,刘备入蜀后,归降刘备,任宜都太守,驻守上庸城(今湖北竹山西南)。关羽败走麦城时,曾向孟达求援,但孟达见死不救,结果使关羽被杀。刘备对关羽之死痛心疾首,憎恨孟达,孟达于是投奔曹魏。魏文帝曹丕对孟达不错,司马懿则认为他言行不一,是个投机小人,不可信任。但曹丕不听,还任命孟达领新城(今湖北房县)太守。魏文帝死后,曹叡即位,孟达感觉失宠,又想叛魏归蜀。此时诸葛亮已在西线(甘肃)出兵伐魏,为分散魏军力量,他想利用孟达从东线向曹魏都城洛阳进攻。诸葛亮也知道孟达多变,反复无常,为了促使孟达早日举事,诸葛亮故意泄露消息,以逼迫孟达不得不反。

孟达准备叛乱的消息传到驻守在宛城(今河南南阳)的司马懿那里,司马懿一听,感到应该先用计稳住孟达,于是写了一封信送给孟达。信中说:

将军昔弃刘备,托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大意是说,有关他起事的传闻不足信,必定是诸葛亮造的谣,他早想除掉你,才用了这种离间计,你不必轻信。孟达已决定叛魏,接信后又给诸葛亮写信,说:即使司马懿已经知道了我准备归降的消息,他要出兵打我,不过等他向朝廷请示,再出兵,来回最少得一个多月,那时我已安排妥当,大事已成了!诸葛亮还是有心计,收到信后,赶紧回信提醒他,动手越早越好。

再看司马懿,面对紧急情况,他决定率军征讨孟达,诸将见孟达与蜀、魏都有联系,劝司马懿先观察一下再行动。司马懿说:“孟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现在孟达正在犹豫不决,事不宜迟,应先下手为强,果断出兵,平定孟达。

按曹魏出兵程序,举行重大军事行动要获得朝廷的批准,自己应先请示报告,得到皇帝诏书才可对孟达用兵。但那样一来,从宛城到朝廷所在地洛阳(今河南洛阳)来回有一千二百里地,快马也要十多天。在此期间,若孙权、刘备兵再来相助,那就难征讨了。怎么办?司马懿觉得此事重大,耽误不得,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先干起来再说。于是一边向朝廷报告情况,解释原因,一边率大军立即进发。

从宛城到新城约一千二百里路,为出奇制胜、偷袭孟达,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司马懿将军队分为八队齐头并进,昼夜兼程,仅用八天时间就赶到了。

司马懿带领魏军出其不意地进逼新城后,在孟达军中引起了一片恐慌。孟达原来以为司马懿请示朝廷后率兵至此少说也要一个月,于是按一个月的时间安排了加固城墙的任务。新城内粮草充足,“孟达众少而食支一年”,而司马懿劳师远袭,粮草不可能带多。虽然魏军人数多,“四倍于达,而粮不淹(超过)月”。孟达打算待坚固的工事修成后,坚壁不出,等司马懿粮草不足退兵时,再突发袭击,定能取胜。哪知司马懿仅八天便到了新城,一下子打乱了孟达的部署,新城加固尚未完工,城墙不够坚固的弱点一下子暴露了出来。

司马懿稍事休整,便指挥军队攻城,连续攻打了十六天,孟达支持不住,部将见大势已去,打开城门投降了。司马懿率军冲进城去,斩杀孟达,平定了这场威胁曹魏政权的叛乱。司马懿在平定孟达之战中,有勇有谋,用兵果断神速,毫不迟疑,大获全胜,显示了卓越的军事家的风范。(三)

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政治家、军事家,是尽心竭力辅佐刘禅的贤相,和司马懿相比,他俩谁的本事更大一些呢?

公平地说,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一流的军事家,两个人年龄相仿,司马懿生于179年,比诸葛亮大两岁。他们的对决,是智慧和谋略的较量。

诸葛亮晚年,倾蜀国全部力量北伐曹魏,以实现“收复中原,兴复汉室”的夙愿。从228年以后,诸葛亮一共北伐中原六次,即所谓的“六出祁山”。在抵抗蜀军北伐的战争中,前四次指挥战役的是大将军曹真,司马懿指挥的是最后两次战役,司马懿就是在这两次战役中与诸葛亮一决高低的。

太和五年(231)春天,诸葛亮率八万军队举行第五次北伐。因此时曹真病故,司马懿临危受命,朝廷调任他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代替曹真主持西部战区对蜀作战。当时,曹魏的皇帝是魏明帝曹叡。曹叡是魏文帝曹丕的儿子,226年即位。他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可见,魏明帝对司马懿非常信任。

司马懿到达前线后,认真分析战争形势,认为诸葛亮善于治军,多次伐魏,虽然远道而来,但士气足、战斗力强,志在必得。不过,蜀军长途跋涉,战线太长,以前几次北伐,常因军粮供应不足而不能取胜,所以蜀军宜于速战速决,魏军则应采取拖延战术,使蜀军人困马乏、粮草供应短缺,可不战而胜。在战术上,只要有效地拦截蜀军,不使其前进就可取胜。后来战局的发展证明,司马懿的作战方针是正确的。

蜀军伐魏确实不易,从汉中穿过秦岭要行军数百里,路途遥远,军粮供给不足,是导致诸葛亮以前作战失利的主要原因。因军粮不足,军队吃饭是大问题,所以以前的北伐时间都无法超过一个月。

不过,这次诸葛亮是有备而来。

首先,他奇思妙想,研制出运输工具“木牛流马”。《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木牛流马,皆出其意。”蜀军出兵先用木牛,后来才用流马,都是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究竟什么样子,它有哪些特点?古往今来,人们不断研究,但至今也没有完全弄清楚。

不少学者认为,木牛是一种人力的独轮车,有一脚四足,所谓脚就是一个车轮,所谓四足,就是车旁前后装上四条木柱,这样行车、停车时不容易歪倒。而流马则是一种改良的木牛,前后左右四个轮。简单讲,木牛是独轮车,流马是四轮车。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木牛和流马都是四轮车,它们的区别是,木牛装载的粮食较多,行走起来速度较慢。而流马行走的速度比较快,而且,流马车上有两个可分离的米箱,可以自由地装卸,遇到陡坡,车上不去,可将米箱卸下,人用肩扛上去,车推上去后,再装到车上。总之,木牛、流马一定有奇思妙想之处,为运输粮草提供了方便。

我认为,所谓木牛、流马,就是装载粮草比较多的车。《三国志》记载说,木牛可“载一岁粮”,大约五六百斤左右。由于物重,走起来很慢。“载多而行少”,一天仅走二十里路,故“宜可大用,不可小使”—大规模使用可以,单独使用不方便。流马轻便些,一次可运载粮食二百八十斤左右。这里所说的粮食,是指“大米”之类的净粮,北伐前线不可能加工粗粮。

近些年有报道称,一些能工巧匠,按照有关数据仿制出木牛、流马,其勇气可嘉。但我觉得,诸葛亮真正的木牛、流马已经失传,很难再现了。其原因,一是制作成本太高,费工费力,仅限于战争特殊需要,一般老百姓平时生产、生活用不上。二是诸葛亮“长于巧思”,但又谨慎过人,“木牛流马”作为军事之需而创制,本身就有一定保密价值,所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的《制木牛流马法》很难看明白,木牛只有外形,没有尺寸;流马只有尺寸,没有结构原理,估计诸葛亮在研制成功后,为了保密,已把真正的设计方案毁掉了,后人很难再现真正的木牛、流马了。

其次,精心选择出兵时间。

这次出兵,诸葛亮选择在春、夏之交,这时天气转暖,又不太热,也没有大雨,适宜行军住宿;还有,诸葛亮虽然使用了新的运输工具,但他还不放心,特意选择此时出兵,目的是到达祁山后抢割当地新熟的麦子,以备打仗之需。

司马懿了解了诸葛亮的出兵意图后,针锋相对地采取措施。他率兵到达长安(今陕西西安)后,立即派费曜率兵守卫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派张郃赶赴岐山阻截蜀军,自己亲率主力继续西进。诸葛亮得到司马懿出兵的消息后,立即率军迎击,在上邽以东与魏军相遇,诸葛亮准备决战。然而司马懿则想拖住蜀军,并不急于与之对攻,命魏军占据东山,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这次诸葛亮军因军粮较多,也不急于决战,而且当地麦子熟了,便派军队抢收麦子,又获得了一批军粮。双方相持了一段时间后,诸葛亮用退兵的方法引诱魏军,司马懿追击,即将逼近时,蜀军猛然掉转与魏军交战,司马懿又急忙登山扎营,依然坚守不战。司马懿只防守不出击的作战方法,使部将很不理解,部将几次请求出战,司马懿都不答应。魏军将领认为司马懿惧怕诸葛亮,讥笑地说:“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意思是说您司马公害怕蜀军像害怕老虎一样,难道就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在众将领一再请求下,司马懿为保持士气,决定出击诸葛亮。他命张郃率一支人马从背后袭击蜀军,自己亲率主力从正面攻击蜀军大营。蜀军北伐就是要和魏军决战,正巴不得魏军来打,蜀军猛烈迎击,结果魏军进攻不利,遭到失败。魏军作战失利,赶忙撤退,回营固守,诸葛亮几次挑战,司马懿均置之不理。正当两军相持之际,蜀军再次突然撤军。司马懿觉得这次是诸葛亮支持不住了才撤退的,于是下令追击,命张郃指挥。张郃是曹操时代的老将军,善于用兵,史载其“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但张郃不太愿意追击,说:“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司马懿坚持追击,张郃无奈,只好执行。蜀军见魏军追来,布下埋伏,魏军中计,蜀军“弓弩乱发”,张郃中箭身亡。

蜀军未遭败绩,为何突然撤退?原来,蜀军负责供应粮草的将军李严因为没有按时把粮草运到,便假传圣旨说刘禅下令撤军,以掩饰自己的过失。回成都后,诸葛亮查清事实,将李严免官为民。

此次司马懿与诸葛亮交手,魏军有失有得,失在两次出击,均吃败仗,还损失了一员大将。其实,古往今来没有常胜将军,司马懿作战失败,是由于轻敌的结果。同时说明,蜀军战斗力确实很强,很能打仗。从战场上看,司马懿似乎没有成功,但司马懿面对远道而来的蜀军,采用坚守不出的策略,有效地阻止了蜀军的东进,因此从战略上看,他又是胜利者。从此以后,司马懿接受教训,决心采取以守为攻的战略拖住诸葛亮。

对诸葛亮此次撤军,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北伐常因缺粮退兵,这次回去后一定会大量储备粮食,三年内不会出兵。于是司马懿上表魏明帝,建议从冀州迁徙农民到上邽,兴修水利实行军屯,加强防御力量。

与魏、吴相比,蜀国是小国,全国人口不到一百万,为了北伐,诸葛亮征调的士兵就有十万。由于连年北伐,蜀汉的人力物力受到很大的损失,百姓负担很重,于是诸葛亮决定暂不出兵,发展生产。蜀国手工业很发达,尤其蜀锦,质量好,水平高,很受欢迎,诸葛亮曾说:“决敌之资,唯仰锦耳!”

果然,蜀汉经过三年的准备,在青龙二年(234),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军出斜谷,第六次发动了大规模的北伐战争。当时从汉中越过秦岭,有三条山谷,最东面的一条是子午谷。子午谷最险,有六百多里长,虽然道路艰险,但谷口位于长安城之南,可以出其不意地逼近长安。中间的山谷叫傥骆谷,直接通往关中的武功,对长安的威胁也很大。西面的一条山谷叫褒斜谷,南段叫褒谷,北段叫斜谷,有四百七十里长,因斜谷靠西,出谷后距离郿县较近,这里曹魏力量比较薄弱,因此诸葛亮选择了出斜谷伐魏。

这年四月,诸葛亮率领大军到达郿县(今陕西眉县北),在渭水之南安营扎寨。这时司马懿在得知诸葛亮出斜谷的情报后,早已赶到。起初,司马懿屯驻在渭水之北,见诸葛亮在渭水之南,立即率军渡过渭水,背水立营阻击。诸将想在渭北与诸葛亮隔水相持,司马懿说:“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他还对诸将说:“亮若勇者,必出武功(即出傥骆谷),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今武功西),则诸军无事矣。”意思是,诸葛亮若顺着山势向东用兵,对魏军威胁很大;若向西占据五丈原,则魏军有回旋余地,可与之形成对峙局面。正如司马懿所料,用兵谨慎的诸葛亮,果然占据了武功西面的五丈原,于是双方在渭水南岸形成了对垒局面。

司马懿继续采用“坚壁据守,消磨蜀军锐气”的作战方针,不主动出战。起初诸葛亮也沉得住气,他让军队与渭水之滨的农民杂处,也搞起了屯田。双方相持一百多天后,诸葛亮有些着急了。因为前方战局不明朗,后方刘禅能否支撑朝廷?朝廷是否平稳?这样拖下去会不会发生意外之事?诸葛亮越琢磨越着急,恨不得马上和魏军一决高下。于是多次发兵挑战,司马懿均不予理会。司马懿的策略是只等待蜀军粮尽、士气低落时,再发动反攻。诸葛亮焦急万分,无计可施,便想了个办法:他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人之饰”—一身女人的衣服,想以此羞辱他。诸葛亮的意思很明显,看!你司马懿不敢出战,连个女人都不如!

诸葛亮这一招够损的,在以男子为中心的古代社会,将男人比作女子,是很大的羞辱,这种羞辱与当年韩信胯下之辱相比有过之无不及,对于讲究礼法的古人来讲,这是非常难堪、备受侮辱的行为。那么,司马懿此时会怎么办?是继续像诸葛亮奚落的那样,做个缩头乌龟,还是是骡子是马,咱们战场上真刀真枪地拼一把再说?司马懿自有主张,他的做法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不急不恼,不理睬这一套。

我觉得《三国演义》中对司马懿的描写,比较接近当时的情况:司马懿见得这身女人的服装后:“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令重待来使。”“大怒”,是司马懿真实的情绪。一个男人被奚落,能不生气吗?“佯笑”,假装笑,做掩饰,不能让使者看出自己的愤怒,诸葛亮就是气人来的,不要中计!“受之”,我接受,算你说对了,我就当一回女人又咋样!“重待来使”,使者辛苦,好好招待!司马懿的大度,实际上迎击了诸葛亮,揭穿了诸葛亮的计谋。司马懿心里明白,“好你个诸葛孔明,跟我来这套,我懂”。司马懿对这件事的处理,说明他在心理上没有被打垮,同时也暴露了诸葛亮既急于交战,又拿司马懿无可奈何的心态。

不过,司马懿耍了一个小手段,为了保持士兵斗志,平息部将要求出战的情绪,他故意装怒,表示无法忍受了—上表朝廷,要求出战。魏明帝予以拒绝,因为对蜀军采取以守为攻的战略,是司马懿和他一起制定的。但是魏明帝还是有些担心,万一司马懿真被激怒,贸然决战,肯定要影响全局。魏明帝不放心,便派大臣辛毗以大将军军师的身份,杖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来到前线,代表朝廷节制司马懿的行动。辛毗是位老臣,以直言极谏著称,在朝廷很有威望。司马懿对此举措心领神会,每当蜀军前来挑战,司马懿就显得十分暴躁,要带兵冲出去。辛毗杖节立于军门,阻止出兵。辛毗是代表朝廷的,将士“莫敢犯违”,司马懿便不出兵。现在看,辛毗这样做的目的,是稳住军心,坚持既定的作战方针;同时也告诉士兵,司马懿可不是胆小不敢打仗的人,而是朝廷不让出战。

辛毗到达魏营节制司马懿的消息传到蜀军,蜀将姜维就对诸葛亮说:“辛毗杖节而至,贼不复出矣。”诸葛亮则看透了这一套,说:“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诸葛亮说:“司马懿本来就无心作战,他所以要向魏明帝请战,只不过是一个借口,是向部众表示自己不怯战阵,其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他能打败我们,难道还用到千里之外去请战吗?”诸葛亮真是明白人,他看出这是司马懿的计谋,心里说:“司马仲达,你这老小子可真够鬼的。跟我来这套,我懂!”

面对司马懿的铁桶阵,诸葛亮真的无能为力!

诸葛亮在前线打不开局面,后方更让他牵挂,思前想后,心里不安,难受极了。

诸葛亮曾派使节到司马懿军中,司马懿不打听蜀军的军事情况,只问诸葛亮的睡眠、吃饭和怎样办事的。来人说:“诸葛亮夙兴夜寐,非常辛苦,各种事情都要亲自过问,凡是对士兵打二十军杖以上的处罚,都要亲自决定。每天吃饭很少,只有三四升。”司马懿一听就全明白了,诸葛亮是过于劳累呀!他对部将说:“诸葛亮进食少而诸事繁多,这样下去还能活多久呢?”

由于过度劳累,忧心忡忡,诸葛亮果然病倒了,病情日益严重,于这年八月,死于军中,终年五十四岁。一代名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虽竭尽全力北伐,却因实力不足、谋略不够,终于败在司马懿手下,实在令人惋惜。可是政治斗争就是你死我活,诸葛亮为刘禅打工,司马懿为曹魏办事,二人过招必有一拼,司马懿不这样又该如何呢?其实,他还是很钦佩诸葛亮的,战争结束后,司马懿来到诸葛亮的军营,见到诸葛亮的遗物,由衷地感叹道:“天下奇才也!”这是英雄相惜的赞叹之词。

诸葛亮死后,部下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的临终部署,秘不发丧,率领蜀军有序撤退。司马懿赶到诸葛亮阵地观察情况,辛毗认为诸葛亮是否已死尚不可知,不要贸然出击,以免中了埋伏。司马懿仔细观察了蜀军丢弃的东西,胸有成竹地说:“军家所重,军书密计、兵马粮谷,今皆弃之,岂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军队最重视的是军事文件、马匹粮草,现在蜀军都丢弃了,哪有人丢弃了五脏六腑还能活下去的道理?赶快追击!于是,率兵急追。姜维也回军迎战,司马懿接受以前中计的教训,不敢贸然应战,急忙撤军。司马懿后来得知诸葛亮确实已死的消息,依然犹豫不决,不再追击,这件事在当地老百姓中传开了,他们说:“死诸葛吓跑了活仲达!”司马懿听说后,笑着说:“我能料到生,哪能料到死呢?”

司马懿与诸葛亮一共较量过两次,如果说231年那次是打了个平手的话,234年这次,却是司马懿明显占了上风。

司马懿的成功之处表现在:

一、用兵得法。以精兵紧紧咬住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守住要塞关口,使蜀军不能东进。

二、战术得当。在这次与诸葛亮对决中,成功地运用了以守为攻的策略,抓住诸葛亮用兵谨慎、不敢冒险的特点,用拖延战术,将诸葛亮整得没了脾气,耗尽了他的精力,使他心力交瘁,陷入困境。

三、巧施手段,保持士气。战争取胜,最根本的条件是士气旺盛,司马懿深知此点,在五丈原与诸葛亮对峙最关键的时刻,面对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的羞辱,司马懿一方面保持镇静、大度,做给诸葛亮看,气他;另一方面又表现急躁,要求出战,以保持部队高昂的士气。当辛毗代表朝廷节制司马懿、稳定将士情绪时,司马懿积极配合,一个演红脸,一个演白脸,士兵不解其意,对“不怯阵,敢打仗”的司马懿更加敬重。

反观诸葛亮,他在用兵过程中暴露出了三个弱点:

一、不敢出奇兵。前面说过,从汉中过秦岭有三条通道,最东面的子午谷最险,但谷口位于长安城之南,出谷口就可以出其不意地逼近长安。蜀将魏延曾建议出子午谷,并要求只给他一万军队,不出十天,他的军队就可以神兵天降,突然攻到长安城下,与主力部队接应,可大获全胜。诸葛亮断然否定了这个方案,而是以最稳妥的方法,从褒斜谷攻打魏军。其实,出奇兵偷袭敌人,是常见的作战方式,虽然有风险,但只要时机掌握好,获胜的机会还是有的。诸葛亮却过分谨慎,不敢冒险,使得六次北伐均无实质进展。

二、不敢用勇将。这里的勇将是指魏延,此人能征善战,善出奇计,但诸葛亮却对他很不信任。在最后一次北伐时,魏延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是副统帅,由于诸葛亮不信任魏延,所以他在临终前召开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上,竟将魏延排斥在外,没有让他参加。由地位比魏延低的杨仪、费祎统帅军队,只是把会议决定告诉了魏延:大部队撤退回成都,由他断后。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呢?诸葛亮用将喜欢循规蹈矩的人,而魏延常常标新立异,比较张扬,不那么安分,所以诸葛亮对他存有戒心。

为了防范魏延,诸葛亮还下了一道命令:“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就不要管他,军队照常撤退。诸葛亮显然已估计魏延可能要闹事,将他另眼看待了。果然,当费祎将会议决定通知魏延时,魏延很不高兴,愤怒地说:“丞相虽然已经死了,但还有我在,你们可以护送丞相的灵柩回成都安葬,我将亲自率大军,消灭贼寇!怎么可以一人之死,而废掉国家的大事呢?你知道我魏延是什么人?怎么会给杨仪做断后将军呢?”

现在看,魏延的话并没有说错。北伐是诸葛亮制定的战略决策,并得到了朝廷的支持,是蜀国的一件大事。诸葛亮死后,北伐并没有停止,姜维曾九伐中原,魏延的军事才能远高于姜维,为什么不让他指挥北伐呢?

这次出兵,蜀国准备充分,到达前线后并没有真正和曹魏交兵;如果诸葛亮重用魏延,用人不疑,委以重任,战局将很难预料。由于诸葛亮对魏延不信任,而魏延又像当年的韩信,本领虽大,但过于外露,不会保护自己,他得知蜀军全部撤退的消息,怒不可遏,头脑发热,竟率兵抄小路来到汉中,烧掉了主力部队返回的必经栈道。他的用意是,别回成都,跟我上前线,老子来指挥!这种行为显然犯了国法,结果被杨仪上奏朝廷,以谋反的罪名杀掉了。诸葛亮不用勇将,无端猜忌魏延,最终导致魏延出轨,酿成惨祸。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错用马谡,最后一次北伐不用魏延,均由于用人之误导致了战争失败。

三、事必躬亲,操劳过度。作为领军统帅,诸葛亮应抓全局,抓大事,他却政不任下,事无巨细都要过问,陷入繁杂琐碎的事务之中。这当然反映出他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但不调动各级将领的积极性,仅凭一人精力,纵然你有超人的本事,又能做多少事?诸葛亮去世时年仅五十四岁,可谓英年早逝。他比司马懿小两岁,司马懿却活了七十三岁。

对诸葛亮用兵的弱点,司马懿是清楚的。

在五丈原双方相持时,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来信询问前线军情,司马懿回信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诸葛亮志向远大但不会抓机会,谋略不少但缺少决心和果断,好兵但权势不够,虽然率领十万大军,但已陷入我的计策之中,我肯定能打败他!陈寿在《三国志》评论诸葛亮说:“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办事),优于将略。”这是客观的评价。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决,展示了他的足智多谋,公平地说,司马懿的谋略在诸葛亮之上。(四)

司马懿阻止了诸葛亮的北伐,在朝廷的威望直线上升,青龙三年(235),司马懿升任太尉(最高军事长官)。这时,又有一件棘手的任务摆在他的面前—平定辽东。

辽东是郡名,战国时设立,郡治在襄平(今辽宁辽阳),辖境在今辽宁大凌河以东。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任辽东太守。公孙度对曹魏政权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204年,公孙度死,其子公孙康继任。公孙康不久也死了,由于儿子年幼,其弟公孙恭接任辽东太守。228年,公孙恭的侄子(公孙康之子)公孙渊夺权,魏明帝想拉拢他,任他为扬烈将军。公孙渊却脚踩两只船,又与孙权通好,孙权立其为燕王。237年,公孙渊摆脱魏国,搞起了独立。

曹魏岂能容忍辽东独立?景初二年(238)正月,魏明帝召见司马懿,命他率兵讨伐。明帝说:“此不足以劳君,事欲必克,故以相烦耳。君度其作何计?”—这件事本不想麻烦您,但是辽东必须平定,所以只好劳您大驾了!您有什么好办法吗?这时的司马懿已指挥过许多战争,经验更加丰富,对平定辽东自然充满自信。他说:对公孙渊来说,有上、中、下三计可行。上策是弃城退走,中策是依托辽河抗拒,下策是困守其都城襄平。但此人缺少智慧,以为我军孤军远征,不能持久,因此必定采用中、下计。魏明帝又问:这次出征需要多长时间?司马懿说:“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一年足矣。”

经过充分的准备,司马懿率军从洛阳出发,进军辽东,战事的进展果然如其所料。司马懿率军至辽东,公孙渊派兵数万在辽河东岸列阵,抗拒魏军。司马懿声东击西,以少量部队伪装主力,佯攻燕军,吸引和牵制燕军主力,司马懿亲率大军偷渡辽河,直指襄平。燕军见魏军主力直捣老巢,急忙弃营回援。司马懿乘燕军离开营垒,在野外纵兵攻击,并对诸将说:“所以不攻其营,正欲致此,不可失也。”魏军进击,三战皆捷,于是乘胜包围了襄平。当时正值雨季,辽河水暴涨,襄平城四周全部被淹,水深数尺,魏军营帐也全都泡在水里,军心浮动,处境艰难,但司马懿却按兵不动。有的将领打算迁营,司马懿下令坚守大营,并命令:有敢言迁营者斩。

这时魏军发现,公孙渊的军队乘雨出城,打柴牧马。将领请求出击,司马懿不予采纳。部下问司马懿:“当年攻打孟达,我军日夜兼程,八天走了一千二百里路,只用十几天就斩杀了孟达,现在您的行动怎么反而迟缓了呢?”司马懿回答:“当年孟达兵少粮多,可以持久。我军兵多粮少,只能速战速决,因此,不顾死伤,猛攻上庸。如今则不同,敌众我寡,敌饥我饱,再加上雨天又不适于进攻。我军远道而来,不怕与敌人作战,就怕敌人逃跑。现在敌人粮食将尽,只凭人多和气候与我相持。因此,只要迁延时日,敌人弹尽粮绝,必然不战自溃。决战尚未开始,如果抢夺他们的牛马,不许他们砍柴,这等于赶走他们。”司马懿特别告诉部下:“夫兵者诡道,善因事变。贼凭众恃雨,故虽饥困,未肯束手,当示无能以安之。取小利以惊之,非计也。”司马懿将计就计,故意示弱,麻痹了辽东军。

一个月后,雨终于停了,水渐退去。魏军完成对襄平的包围,起土山,挖地道,造楼车、钩梯等攻城器具,昼夜强攻,城内粮尽,死者甚多。公孙渊见战不能战,守不能守,逃又不能逃,只得遣使求和。司马懿看到胜券在握,就断然拒绝了公孙渊的求和,说:“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余二事惟有降与死耳。汝不肯面缚,此为决就死也。”要求公孙渊面缚投降,别的都不允许。燕军求和无望,军心瓦解。公孙渊无计可施,只得弃城突围,结果被杀,辽东之叛被平定。

从这次战役中可以看到,司马懿运用谋略越发纯熟老到,他在正确把握敌情的基础上,有的放矢,该急就急,该慢就慢,灵活掌握。

当初公孙渊得知魏军来攻,曾求救于孙权,孙权也出兵为其声援,并给公孙渊写信:“司马懿善用兵,所向无前,深为弟忧也。”看来孙权深知司马懿的厉害。

唐太宗李世民对司马懿也是赞不绝口,云:

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

平定辽东的战役结束后,司马懿本来要去关中镇守,走到白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