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3 08:11:34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主编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试读:

前 言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在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追求真正人生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仅依靠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我们辑录这些影响名人人生成长的主要事件,就是为了让广大读者知道,名人在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求的进程中,怎么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获得灵感和启发的,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了较高的人生追求。

影响名人成长的事件虽然不一样,但他们在一生之中所表现出的辛勤奋斗和顽强拼搏精神,却有许多相似之处。正如爱默生所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他们的初衷与希望永远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他们永远会克服一切障碍,达到他们期望的目的。”

爱默生说:“所有伟大人物都是从艰苦中脱颖而出的。”因此,伟大人物的成长具有其平凡性。吉田兼好说:“天下所有的伟大人物,起初都很幼稚并有严重缺点的,但他们遵守规则,重视规律,不自以为是,因此才成为一代名家而成为人们崇敬的偶像。”这样看来,名人的成长又具有其非凡之处。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

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鲁 班

鲁班,生于公元前507年,约卒于公元前444年左右。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般输、鲁般。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时期科学家。

鲁班应称作公输般,因为他是鲁国人,“般”与“班”同音,古时通用,所以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鲁班出身于手工业家庭,所以从小便受到熏陶,跟随家里人参加各种建筑工程劳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之一,也是相传有许多发明创造的大发明家。从古至今两千多年来,他一直被土木建筑工匠们尊奉为祖师。

鲁班在机械、土木、手工艺等方面都有所发明。在公元前450年左右,他来到楚国,开始帮楚国制造进攻型的武器。他曾创制出云梯和钩强用以攻打宋国,但是被墨子及时地制止了。后来在墨子的劝说下,鲁班开始专门从事制造一些实用的生产生活工具,造福于人民。

鲁班的发明创造有很多。据《物原》、《古史考》等很多古籍记载,木工所使用的不少工具都是他创造的。像曲尺(也称矩),就是鲁班发明的,所有又叫做“鲁班尺”。还有墨斗、刨、钻、凿子、锯、铲子等器具,传说都是鲁班发明的。

鲁班还是一个很高明的机械发明家,他做的锁,机关于内里,表面看不出痕迹,必须要有配置好的钥匙才能打开。《墨子·鲁问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说的是鲁班造出的木鸟能乘风力飞翔,三天不会降落。另传说鲁班还制造过一种机动的木车马,这部机械由木人驾驭,内置机关,可以自由任意行走。后世的许多科学家,都受其影响,努力的探索过其中的奥妙。

鲁班还发明过不少的农机器具,先进的农业工具是古代农业发达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世本》和《物原·器原》记载他制作了石础、砻、磨、碾子等当时很先进的粮食加工机械。

古代民间还传说他曾主持造过桥梁,他的妻子云氏为了使工人们不受日晒雨淋而发明了雨伞。

当然,有些关于鲁班的传说未免夸张,可能与史实有些出入。可是这些有关他的发明创造的故事,实际上就是我国从古至今一代代充满智慧的劳动者的故事。

爱德华·琴纳

爱德华·琴纳,英国医生,牛痘接种法的创始人。琴纳出生于英格兰格洛斯特郡伯克利的一个普通人家,父亲是当地的一名乡村牧师。他有两个哥哥,比他大近20岁,也继承父业做起了牧师。在他5岁的时候,父亲不幸去世,小琴纳就和母亲一起跟随长兄一家人一起生活。

到了该上学的年龄,长兄将他送进了教会学校。但好动的琴纳面对神学著作毫无兴趣,他最大的爱好是“玩”。他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在伯克利村附近的小丘、山谷、草地和树林漫游。他喜欢掏鸟窝,特意去捕捉各种昆虫、小动物,他也对植物的种子、各种矿物、化石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他还利用林耐的双名命名法对自己收藏的标本进行分类。他的小屋,简直就是一个动物园、植物园、贮藏室三者的结合体。

琴纳的小学校长沃什伯恩是一个严厉而又十分守旧的人,他不喜欢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反对学生阅读神学以外的课外读物,认为琴纳阅读生物学著作完全是浪费时间,甚至是危险的。有一次,他把琴纳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严厉地对他说:“你现在的思想观点很危险,我得提醒你,科学与宗教是直接对立的,你最好不要去碰科学。你那愚蠢而又肮脏的爱好会得罪上帝的!”

在这样的学校里,琴纳感到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无心学习,经常逃课。长兄见他对神学实在无兴趣,就尊重他的意愿,让他跟随索德伯里城的外科医生卢德格学习医学知识。当时琴纳年仅13岁。在卢德格家,琴纳开始了八年的学徒生活。学徒生活虽然十分清苦,但琴纳认为可以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因而觉得很有乐趣。

1770年,在卢德格医生的大力推荐下,琴纳来到了伦敦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亨特那里学习。三年之后,琴纳返回了伯克利农场,开始了自己的行医生涯。

琴纳作为一名医生,之所以能载入史册,是因为他找到了治疗天花的办法,即牛痘接种法。

天花,在欧洲历史上有一段时期被人们称为“死神忠实的帮凶”。只要有一人得了天花,恐怖就会笼罩整个地区和国家,甚至整个欧洲。天花的传染性非常强,轻微的接触都会使周围的人染上天花病毒,而且传播速度极快。人们经常是谈“天花”色变。

一连好多年,琴纳所在的伯克利山谷都没有发生过天花。一天,突然有消息传来,说有一个人已经染上了天花。这引起了整个山谷以及附近居民的普遍恐慌,似乎一场大的灾难已经降临。

琴纳作为当地医生,对病人采取治疗措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最令他感到头疼的问题是病人的护理,因为护理人员最容易受到传染。一般的人是不能护理天花患者的,只得去找以前患过天花、现在已经痊愈的人。但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病人的家属最后找来了一位挤奶女工。琴纳见她皮肤光滑白嫩,脸上也没有天花的麻痕斑点,就认定她以前没有得过天花,因此不同意让她担任病人的护理工作。“我确实没有得过天花,但我曾经出过牛痘。因此肯定不会染上天花。”挤奶女工坚定地说。

挤奶女工的话让琴纳想起了卢德格对他说的“奶区迷信”。即长期与奶牛接触的人很少会染上天花。于是他同意让这位挤奶女工来护理病人,并对她交待了应该注意的事项。

几个月后病人终于痊愈了,琴纳脸上留下了永远消不去的麻点,而那位挤奶女工却安然无恙,皮肤依然白嫩。这件事激起了他多年来藏在心底的疑团:天花与牛痘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如何来解开这个疑团呢?琴纳记起了亨特的教诲。他决定从调查入手。他来到多个牧场,向一些老牧场主详细询问有关牛痘方面的知识,诸如人是如何感染上牛痘的?感染上牛痘的人有没有人再得过天花?

调查费时费力,但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得出理论上的结论,即感染过牛痘的人是不会得上天花的。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于是琴纳张贴了一张广告,征集得过牛痘的志愿人员,要在他们身上注射天花病毒进行试验。最后终于找到了五个志愿者。在他们身上注射病毒半个月之后,志愿者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半年之后,还是平安无事。琴纳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琴纳还想在人体上先接种牛痘,观察其反应,然后再接种天花,进行理论验证,但没有人敢于这样做,他的研究工作只得暂时停了下来。

1796年4月,一位中年妇女带着8岁的儿子杰米·菲浦士来到琴纳的诊所,要求在儿子身上进行试验。琴纳大为感动,激动地说:“你真伟大!你知不知道,现在有许多人,包括专业的外科医生在内,都不相信我的理论,有人认为是渎犯神明,有人认为会长出牛脸来。”

琴纳在杰米·菲浦士身上的试验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注射牛痘、再接种天花后,杰米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这充分证明:琴纳用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免疫方法成功了!

然而,当琴纳将辛辛苦苦历经三十多年的观察、试验、研究后的重大成果拿到皇家学会请求发表时,遭到的却是人们的冷嘲热讽。琴纳虽然十分失望,却没有气馁,他相信科学终将战胜愚昧。1798年,琴纳自费出版了《接种牛痘的原因和效果的调查》这一科学巨作。在铁的事实面前,顽固不化的人们终于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法国皇帝拿破仑公开鼓励全体法国公民接种牛痘,维也纳医生卡罗博土也大力推广牛痘接种。在俄国、丹麦、普鲁士、意大利、土耳其乃至东方的印度,都有人开始用牛痘接种来预防天花。

琴纳的价值终于得到了世人的肯定,英国政府给他颁发了科学奖金。1823年,琴纳逝世。为了纪念这位天花的“克星”,人们特地为他建造了一座巨大的人体雕塑——琴纳正在聚精会神地为抱在自己怀里的婴儿接种牛痘呢!雕塑下的碑座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向母亲、孩子、人民的英雄致敬!

威廉·赫谢尔

红外线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使天文学家有可能测量火星上的大气的浓度,使医生更容易诊断癌症,使探险者在极地考察时能有更好的仪器。

红外线是不可见的光。它位于光谱上红色光的外侧。它的存在早在1800年就为人所知了。当时一位名叫威廉·赫谢尔的英国天文学家用温度计测量色谱,当他把温度计移到红色带的边沿时,温度计的读数升高了。他把温度计挪出红色带,放在没有显示光存在的地方,温度计的读数反而升得更高。

赫谢尔爵士知道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光,它是肉眼看不见的,但能被温度计觉察出来。他命名它为红外线,意思是说它在红色光的下方。

红外线得到实际运用只是近些年的事。本来太空署有一个用降落伞在火星登陆的计划,后来通过卫星进行红外线扫描,发现火星的大气太稀,不能软着陆,于是这个计划就打消了。

1961年,英国的医生们发现,乳房癌的温度略高于正常的组织。这个发现导致医学红外线照相机(或称自记温度计)的诞生。它广泛地用于诊断癌症,判断烧伤的深度,以及找出中风的前兆。

科学家们用红外线来检查北极服装的保温效率,发现在衣服的拉链外最会丧失体温。多亏有了热摄影术,如今极地工作者们穿得更暖和了。

H·C·奥斯特

19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同吉尔伯特的观点,认为电和磁是不相关的。直到伏打电池的发明以及磁效应的发现,电与磁的研究才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很多物理学家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研究而投向电磁研究,从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研究成果,推动认识世界之本质。

1819年冬,H·C·奥斯特在哥本哈根大学开办一个自然科学的讲座。

讲座已经连续讲了很长时间,这使得奥斯特能够很长时间地研究讲座问题——电磁问题。他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新问题。

一次,奥斯特为大家讲电流与发热。早期的物理学家发现,电流通过任何导线时,就会发热,多少会依照导线的性质而改变。这种热效应在现在的电热、电暖方面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热效应就是奥斯特讲座的内容。奥斯特为大家讲述:“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光和热,产生的热向四周辐射。”然后,他让助手通电。他特意在电流附近安置了磁针。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这堂课之前,奥斯特有过一个想法,他让电流通过极细的铂丝,在导线下放置了小磁针,然而出现了一个意外,使他没能成功地得出结论。

利用这次讲座的机会,他顺便安置了一个磁针。在助手接通电源的那一瞬间,奥斯特扫了一眼磁针,只见小磁针忽然动了一下!

这个现象太惊人了。

下课之后,奥斯特异常欣喜,他重复实验,并且设计不同的方案仔细研究。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做了60多次实验,终于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从电生磁。革命性的发现从奥斯特的实验中诞生了。

奥斯特出生于丹麦的鲁德克宾市。1806年,刚29岁的他被聘为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教授。一直到去世,他都是学院技术理论的领导人之一。

奥斯特之所以能打破旧的思维,发现革命性的现象,与他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

18、19世纪时,伟大的康德是自然哲学思潮的代表人。自然哲学重视自然界中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是自然力及其相互转化的思想影响了很多科学家。这种哲学批评牛顿的机械论成分。到了谢林,他更明确地提出自然力是统一力的思想观点。

奥斯特一直对康德哲学情有独钟。他周游欧洲,更是一位热心的自然哲学学派的拥护者和信奉者。他坚信客观世界的各种力具有统一性。

1812年开始,奥斯特受到了富兰克林研究的影响。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会使钢针磁化。于是奥斯特认为,电不是转化不成磁,而是应该寻找怎样才能转化成磁的办法。

1812年,奥斯特出版了《关于化学力与电力的统一研究》,他提出导线可能产生磁效应。

1820年7月21日,《关于磁针上电流碰撞的实验》一文发表,论文指明,电流所产生的磁力既不与电流的方向相同也不是相反,而是与电流方向垂直。此外,电流可以穿透周围的非磁物质而影响磁针。

这一个伟大发现轰动欧洲。

科学界里,安培敏感地抓住了这个问题。他继续实验,加以发展并用复杂的现象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安培定律。

从1820年7月21日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到12月4日安培提出定律,一共只有四个月多一点儿,时间很短,但却很重要。

其意义在于:电磁学经历了从现象的总结到理论归纳的质的飞跃,开创了电动力学理论。

汉弗莱·戴维

1778年12月17日,汉弗莱·戴维出生于英国西南部康沃尔郡彭赞斯城一个下层中产阶级家庭。汉弗莱6岁那年进入当地的文法学校。在校期间,他是个贪玩的学生,整天热衷于钓鱼,到野外寻找乐趣。但他天赋极高,总是能很快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为了使他的才能有更大的发挥,父亲听从老师的劝告,在1793年把他送到彭赞斯城继续学习,住在母亲的养父约翰·汤金先生住的阁楼上。在这里,透过窗子可以欣赏大海的波浪,日出和日没,还可以写诗。大自然永远使他心潮澎湃,他常高声朗诵十四行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在这里,戴维迷上了化学试验。可是父亲的突然去世破坏了他的计划。母亲寄来的钱,甚至连吃饭都不够。戴维被迫停止了使他入迷的实验,把化学实验装置锁在柜橱里。在这种情况下,汤金先生建议戴维去约翰·博莱斯先生的药房工作。博莱斯是个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好医生,戴维在他的实验室里全力以赴地工作,以实现成为一个医生的理想。他走进珍藏着大量医学文献书籍的图书馆,在浩瀚的巨著中,他发现了拉瓦锡的著作,接着找到了尼柯尔森的《化学辞典》。年轻的戴维读了这些化学家的著作以后才理解到,研究化学才是他的真正志向,他开始从事化学研究,贝尔斯邀请戴维到克里夫顿他的实验室去工作。

戴维愉快地接受了邀请。他承担的第一个任务,是研究一氧化二氮的特性。按照美国科学家塞缪尔·米切尔的意见,这种气体吸入呼吸器官,会使人患严重疾病。但戴维查明,一氧化工氮对人体绝对无害。

后来经过多次实验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他把实验结果写成《关于吸入一氧化二氮有关的化学及科学研究》这篇论文,从此他一跃成为闻名于世的科学家。戴维为了做实验,经常吸入各种气体做实验,在一次进行含一氧化碳的煤气吸入实验时,他险些丧命。然而,挚爱着真理的戴维早已把一切置之度外了。

戴维一生对科学界作出了很多贡献。1829 年5月29日逝世,终年才51岁。

到1800年,戴维把研究目标转向电化学。伏特发明的电堆(后来的电池)于1800年公开之前,这一了不起的新发明就已经私下传开。戴维也不失时机地进入这个新领域,并在短短六个月内发表了6篇论文。

1801年,应朗福德伯爵的邀请,戴维到伦敦皇家研究院担任化学助教职务。

1802年,23岁的戴维被晋升为教授,在挤满听众的礼堂里,戴维的讲课很快使他博得了卓越雄辩家的声誉。在很短的时间内,戴维成了伦敦风靡一时的人物。到处是赞美和仰慕。尘世的浮华,没有冲昏这位年轻科学家的头脑。戴维仍然讲授应用化学和农业化学课程,致力于各种科学研究工作。同时,他继续关心电的化学作用问题。1806年,在英国皇家学会贝卡讲演会上,戴维发表了《有关电的若干化学作用》的论文,引起学术界的轰动。尽管当时英法两国之间正进行着战争,但法国科学院仍为这篇论文赠予他3000法郎奖金。

1807年11月19日,戴维发表了发现碱金属的报告,又一次引起学术界的震动。这位科学家从自己的成就和普遍赞扬声中受到了鼓舞,在实验室里展开了更深入的工作。初步的研究使他发现了两种新金属:钾和钠。但这是不够的,关于它们的性质,戴维一无所知,因为还不能大量地提取这些金属,钠和钾具有非常活泼的反应能力。

戴维开始了一系列的实验,在一次实验中,钠和钾两种金属与水产生极其强烈的反应,爆炸声中戴维的右眼受伤导致失明。然而,戴维并未因此退却,他仍然执著地去探求碱金属的性质。在初步确定了钠和钾的性质后,他于1808年又相继用电解法分离出了钡、锶、镁、硼等新元素。1812年4月8日,鉴于他在发展科学方面建立的功勋,汉弗莱·戴维被英国王室授予爵士称号。

1815年,英国几个煤矿发生了大灾难,矿井中瓦斯爆炸事故使数千名矿工丧生。受煤矿灾害事故预防会的委托,戴维开始了关于火焰与气体的防爆问题的研究工作,结果研制成功全世界普遍采用的安全灯。这一发明使矿工们永远摆脱了瓦斯的威胁。这是戴维在应用科学领域内最重要的成就,也是他最后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当时戴维说,这项工作是为了给人类造福而不是谋私利的,所以他未索取专利权。由于这一功绩,戴维获得了朗福德勋章。1820年,他当选为皇家学会会长。

戴维矢志化学而不惜生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以说戴维的成功,是在自己天赋的基础上,用勤奋和刻苦换来的。他矢志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将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

乔治·斯蒂芬逊

乔治·斯蒂芬逊,英国人,蒸汽机车的发明者,1814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火车机车。

1781年6月9日,斯蒂芬逊出生于英格兰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煤矿的一个蒸汽机司炉工,母亲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家庭妇女。一家八口人,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微薄工资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几个孩子都没有上学的机会。斯蒂芬逊8岁那年,他就去给人家放牛了。但斯蒂芬逊有着强烈的求知欲,经常向人们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他还经常给父亲送饭,看到轰隆轰隆转个不停的机器,他感到十分好奇,不停地向父亲打听这打听那。但父亲仅仅是一个司炉工,懂得的知识很少,并不能完全解答他的问题。斯蒂芬逊心想,等我长大了,一定想办法把这台机器弄懂。

14岁那年,斯蒂芬逊当上了一名见习司炉工,儿时的梦想实现了一半,他终于有机会面对这个轰隆隆的大机器仔细瞧一瞧、摸一摸了。但他并不满足,他的最终想法是弄清机器里面是怎么回事,为何能够运转。他在不断寻找着机会。然而一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恰当的机会。有时,他手直发痒,真想把机器打开,仔细瞧一瞧,但现实不允许。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总工程师说要把这台机器清洗一下,斯蒂芬逊自告奋勇地说他愿意下班后清洗。待其他工人师傅都下班回家后,斯蒂芬逊打来一盆水,把机器外部擦了一遍。按要求,他只能清洗机器外面,但斯蒂芬逊觉得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他大胆而又小心翼翼地把这台机器全部拆开了。在仔细研究了里面的内部结构后,才准备重新装上。但拆散容易,装配却很难。等他把一大堆零件重新安装好的时候,室外已经是满天的星斗了。

回到家,斯蒂芬逊一晚都没睡好觉,他担心这台机器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运转了。这样会耽误生产,他可负不起这样的责任。第二天,他一大早就来到了矿上。生火、添煤、发动机器后,机器飞快地运行起来,似乎比平时运行得还快一些,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从此,斯蒂劳逊对机器越发着迷了。他想看这方面的书,但识字太少,很多书都看不懂。于是每天晚上,他都跑到煤矿的夜校去上课。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每天和七八岁的孩子一起听课,他从不觉得害羞,相反更加努力学习。不久,他的文化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2岁那年,斯蒂芬逊成了一名机械修理工。29岁那年又晋升为工程师。这时他已经注意到了蒸汽机的巨大作用,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船,大大提高了船的速度;此时已经有人在开始试制蒸汽机车,但都没有取得成功。斯蒂芬逊心想,如果真的能够制造出蒸汽机车,对于陆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将会起到史无前例的促进作用,我为什么不可以朝这方面去努力呢?

有了这方面的想法以后,斯蒂芬逊马上行动起来。他不断向人请教,总结和吸取前人制造蒸汽机车的经验教训。他认识到,要让机车拖起沉重的货物,必须使蒸汽机放出的能量更多。他又找来有关蒸汽机方面的书研究起来。经过大量的知识积累,他决定付诸实践。他动手把当时的立式锅炉改成了卧式锅炉,用扩大炉膛的办法,来增加锅炉的受热面积和蒸汽。而且,把立式锅炉改成卧式后,高度大大降低了,机车行走、转弯时也就平稳、灵活多了。此外,他还在车轮的圆边上加上轮缘,防止火车发生出轨事故,保证行车安全。

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斯蒂芬逊在1814年制造出了一台名叫“半统靴号”的火车头。他亲自驾驶这个火车头,在煤矿上进行试车表演。可惜的是,火车头的震动太厉害,在试车过程中,由于机车上的螺栓震松了,以至翻了车,把一名乘车的英国国会议员和英国交通公司的董事长摔伤了。接着,人们的指责纷纷而来,一些原来赞成试验火车的官员,现在也开始反对了。

面对困难,斯蒂芬逊决定继续对机车进行研究和改进。为了减轻火车行进时的震动,斯蒂芬逊在火车上装置了减震弹簧,又针对其他问题相应地进行了改进。

成功往往与“耐心”联系在一起。又经过11年的努力,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逊终于驾驶着他新制造的“旅行号”机车在多林克顿到达林顿的铁路上进行试车了。这一次,机车以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越过中途的一个大斜坡,安全地到达了终点站达林顿。随机车同行的还有450名乘客,载重量已经达到了90吨。人们发出了一片欢呼声!

斯蒂芬逊终于成功了,各种媒体的赞誉接踵而来。在荣誉面前,斯蒂芬逊没有陶醉,而是继续研究,以求更大的改进。

不久,英国政府决定在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两大城市之间修筑铁路,聘用斯蒂芬逊为总工程师。经过几年的努力,世界上第一条铁路终于通车了,世界从此进入陆上运输的铁路时代。斯蒂芬逊也将以其伟大的历史性贡献被人们赞颂。

雷奈·利奈克斯

我们经常体检,现在常用的检查内脏的简便仪器是听诊器。

它有一个“盒子”,是凉凉的金属制品,用来贴在想诊断的部位,有两根长长的管子挂到医生的双耳,就像听录音机时的耳机。如果带上它,可听到肚子内部的声响。

据说,有一位医生,他是间谍。后来被当地反间谍机构查出来,当搜查他的窃听器时却没有找着。原来这个医生用他的听诊器靠近在墙上,用来偷听屋内情况,如果人们在交谈,自然可以听得很清楚。

在听诊器没有被发明出来以前,医生诊断病情用的基本上是一种方法,传统的摇动或用耳朵直接听。

如果诊断胸膜炎,就要去摇动病人的身体,时而把耳朵贴在胸腔上听。这种办法很麻烦而且又不十分准确。况且还很不方便,比如说男女之间,就较为麻烦。

一个偶然的游戏,刺激了一个简单而又实用的发明。

据说在1809年,法国医生雷奈·利奈克斯在巴黎。一天,天气很好,他在广场上散步。

一群孩子在做游戏。广场边上有一根很粗很圆的大木头,被刨了皮不知要做什么用。一个孩子在木头的一边,耳朵紧紧地贴在木头的截面上,在认真地听着什么。

忽然他高兴地喊了起来:“听到了!我听到了,你敲了6下!”

利奈克斯循着孩子的目光看去,木头的另一端也有一个孩子趴着。

于是,他走过去看他们究竟在干什么。只见孩子的手里拿着小钉子。他问到:“亲爱的孩子们,能告诉我你们怎样玩吗?”

这几个小朋友做示范给他看。原来很简单,不过是一人敲一人听而已。

利奈克斯于是伏在木头的一端,他听到了清脆的敲击声。突然,他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说:“这下好办了!”

利奈克斯迅速回到了医院,恰好有患者来检查。他于是卷了一个纸筒,用耳朵贴近一端,另一端去听病人的心跳及呼吸,比早时清楚一些,他高兴极了。

从此,利奈克斯按照这个模糊的思路开始试验。他找来各种材料,不同种类的木头,不同种类的金属,空心棒、实心棒,等等。

经过试制,利奈克斯做出了“胸部检查器”,就是现在听诊器的雏形,是用橡胶管做成的并且带了两个喇叭状的听筒。

利奈克斯发明了听诊器,可以比原来清楚许多倍地听到胸腔与腹腔的声音。但是声音各不相同,不同的位置不一样,一样的位置每个人也不尽相同,至于怎样确定病因,则是诊断学上急于解决之事。

利奈克斯认真研究,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悉心记录各种资料,归纳总结出疾病所对应的声音以及一些误诊情况。

1819年,利奈克斯发表了专著《心肺病与听诊法》。这样,听诊器与诊断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从此,听诊器成为初步诊断方便、快捷且实用的工具。

1826年,利奈克斯染上结核病,不幸逝世,年仅45岁。

埃利阿斯·霍威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因为有了现代制衣业,人们不仅不再担心寒冷的威胁,而且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缝纫机,制衣行业工人摆脱了原始的手工缝纫的缘故。缝纫机的出现,是制衣行业划时代的大事。对此,我们应该感谢美国发明家埃利阿斯·霍威,是他运用自己的智慧,使缝纫机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1819年7月9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这个男婴就是日后成为著名发明家的埃利阿斯·霍威。

霍威出生后,因家里贫穷,生活上很艰苦,也没受过多少教育。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只上了3年小学,然后,就不得不到附近的农田去劳动,以维持生计。也许老天有意跟他过不去,他生来腿脚就有点儿不太好,行走不便,不适合搞农业。看到这种情况,他父亲只好在他年龄再大些的时候,把他送到一个棉花机械制造厂里,让他学门手艺。

1835年,16岁的霍威离开家庭,开始到机械厂去做工。霍威虽然腿脚不太好,但他心灵手巧,工厂里有关机械制造方面的事情,他一学就会。随着对工厂生产环节的熟悉,他对机械技术越来越感兴趣,而且还产生了自己搞机械发明的念头。

霍威之所以想搞机械发明,其最大动力是为了摆脱贫困,用自己的智慧使生活变得好起来。为了谋生,他在好几个机械厂工作过,但不论工作岗位如何变化,他搞机械发明的念头始终没有打消过。后来,他到了波士顿,在波士顿市内一家机械工厂的服务店里当店员。这家店里经常有哈佛大学的教授们前来光顾,讨论一些有关机械方面的问题。这种情况,给霍威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天,一位教授对霍威谈到有关机械应用的问题。他说,现在最需要的是能够缝东西的机器,如果谁能发明出这种机器,谁就能发大财。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霍威牢牢记住了教授的这番话。联想到自己在机械厂的所见所闻,他觉得教授的话完全正确。他在棉花机械厂工作过,知道早在上个世纪,跟人们穿衣有关的纺和织的每一环节都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但把织成的布缝成衣服这个环节还是手工。这种状况,使得制衣行业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而且也使得该行业分工粗糙,制成的衣服款式单一,不够精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发明出缝纫机来,用机器缝衣,就能改变这种局面。缝纫机一定会受到社会的欢迎,而自己也会因此摆脱贫困。

没多久,霍威结了婚,接着又连续生了几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生活更加拮据,妻儿也跟着受苦。面对生活的重压,霍威又想起了那位哈佛大学教授的话,联想到自己熟谙机械技术的特长,再看看穷困潦倒的家境,早日脱贫的愿望终于使他下定了决心,要自己动手,研制出缝纫机来。

但是,要研制出缝纫机来,对于一个像他这样既无文化,又无资金的穷工人来说,又谈何容易?在他前面,也不是没人尝试过,但始终没有成功。要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缝衣技术的发展史。

人类缝衣技术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针的发明。发明有针眼的针,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技术进步之一,其重要性可与火的发现相提并论。有了带针眼的针,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缝制衣服,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

针的出现早得惊人,其年代可上溯到4万年前。从针的发明到缝纫机的出现,中间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到了18世纪中叶,英国人韦森霍尔发明了一种双尖针,这种针的针眼在中间。他于1755年获得了这种针的专利权。他的同胞托马斯·圣于1790年获得了另一种装置的专利权。托马斯·圣的发明在许多方面具有现代缝纫机的特点,但它没有带针尖和针孔的针,因此不能作为缝纫机来用。如果韦森霍尔和托马斯·圣两人都把注意力转向机器缝纫而又互相吸取对方发明的长处的话,缝纫机是有可能在18世纪末叶以前问世的。

到了19世纪30年代,法国圣艾蒂安的一个叫坦莫尼尔的穷裁缝,设计出了一种比较原始的缝纫机。这种缝纫机虽然主要是用木头做的,相当笨,但它已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坦莫尼尔用它来给军队缝制军衣。但是很不幸,他的发明引起了制衣行业工人的恐惧感,他们觉得自己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于是对坦莫尼尔群起而攻之,洗劫了他的手工工场,砸毁了他的缝纫机。坦莫尼尔只身逃脱,幸免于难。面对挫折,坦莫尼尔没有气馁,他对自己的缝纫机进一步做了改进,于1848年在英国和美国获得了专利。但遗憾的是,对于他的专利,无人问津。他设计的缝纫机由于还存在许多缺陷,在市场上无法出售。1857年,坦莫尼尔在贫困中去世。

现在,轮到霍威了。霍威研制缝纫机的时间,差不多与坦莫尼尔同时。对于坦莫尼尔的进展,他丝毫不知,他们是相互独立完成各自的发明的。一开始,霍威想不出该如何设计缝纫机。他发现,这件事的难度比他原来预料的要大得多。但霍威不是那种碰到难题就回头的人,一旦选定目标,他就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霍威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方案,但这些方案都失败了。1844年的一天,他经过一家织布店,店里织布机上穿横线的梭子来回摆动的情形吸引住了他。他想,如果能将这种梭子和有孔的尖针结合起来,就有希望把缝纫机发明出来。可是,该如何让它们结合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一天,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关键的念头:传统上针眼都是在针尾处,如果把针眼移到针尖处,再使用两根线,通过滑梭缝合,不就可以了吗?想到这里,他立即动手做实验。经过百折不挠的努力,1845年,经历了长达5年的摸索之后,他终于试制出了一台理想的缝纫机。这是一台曲线锁式缝纫机,缝纫速度可达300针/分,远远超过了人工。1846年,他获得了缝纫机发明专利权。为了在市场上推广他的缝纫机,他还举行了一次缝纫机与人工表演比赛。比赛结果,他的缝纫机比5名熟练缝纫女工缝得还快。

缝纫机发明成功了。霍威心想,这下子大概可以脱贫了吧?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表演比赛他是赢了,但他并没有得满分,观众们对他的缝纫机印象不是太好,觉得太复杂了。听说他还申请了专利,人们觉得他是在瞎胡闹,谁如果掏大价钱买这个专利,那他一定是白痴。制衣行业的工人担心由此引起失业,也对他的发明持敌对态度。

本以为缝纫机发明出来以后能够发财,他为此还欠了账,没想到结果是无人问津。面对这种结局,霍威感到很失望。既然在美国推广不开,那就换个国家试试,也许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那么到哪个国家呢?他一下子想到了英国。他想,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纺织机械发展得最快的国家。曾经引起了18世纪产业革命的珍妮纺纱机就是在英国被发明出来的。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英国人对与之相关的织物机械也应该很关心。再者,英国和美国都是英语国家,到那里没有语言障碍。还有,英国曾经长期统治美国,因此两者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很多方面都很相似,到那里去,比较容易适应。想到这里,他下定决心,准备到英国去推广这种新式机器。

这时,正好霍威的弟弟要到英国去,于是霍威就托他的弟弟将这种缝纫机带到了英国。在美国无人问津的缝纫机,在英国却得到了制衣行业的认可。一个名叫威廉·托马斯的紧身衣制造商看中了这项发明。他向霍威的弟弟询问有关专利转让费用问题。霍威的弟弟看到终于有人关注这台机器了,感到很高兴。他担心报价太高了会把买主吓跑,于是就以很低的价格把这台机器连同它在英国的制造权都卖给了托马斯。托马斯很会做生意,他花很少的钱从发明家手里买来了这个专利,仅此就足以赚一大笔了。为了更好地推广这种机器,赚更多的钱,托马斯心想,要是能把发明家请来,当场示范,岂不效果更好?于是,通过霍威的弟弟,他向霍威发出了邀请。

听说自己的机器在英国找到了出路,霍威很高兴。他以为自己长时间的辛苦终于得到了报答,于是就高高兴兴地带着妻儿漂洋过海来到英国,为托马斯传授技术,进行现场示范,帮他推广这种新式缝纫机。当时,霍威还不知道有关商业习俗,没有事先跟托马斯谈好报酬,就帮他干开了。谁知当托马斯一旦技术学到手,他就抛弃了霍威。可怜霍威一家老小,不得不在伦敦的贫民窟的一间小屋子里栖身,生活十分窘迫。霍威叫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如此命运多舛。

流落在异乡他国的霍威,忍受不了这种衣食无着的困苦生活,他决定重新回到自己的祖国谋生。就这样,他典当了自己制作的机器,托人在船上当了一名帮厨工,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回到了美国。

回到美国后的霍威,经济上十分拮据,可祸不单行,他的妻子又得了重病,不久就告别了人世。就在这时,霍威又发现,原来无人问津的他的那项发明,现在居然被一些厂家偷偷地生产着,还在市场上销售着。面对这种情况,霍威十分愤怒,他决定诉诸法律,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那份权益。

霍威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控告那些制造商们的侵权行为。就这样,他与那些财大气粗的制造商们打起了官司。本来,这场官司的是非十分分明,可法院习惯了慢条斯理地工作,对他的控告爱理不理,一拖就是很长时间。在霍威坚忍不拔的努力之下,经过了令人难以忍受的漫长的受理过程之后,他的发明专利权终于在1854年被证实和确认有效。法院宣告那些制造商们未经过霍威的允许就生产缝纫机是侵权行为,他们侵犯了霍威的合法权益。

现在,轮到那些傲慢无理的制造商们瞠目结舌了。他们的命运掌握在霍威手里:霍威不让他们生产,他们就得停工;霍威如果向他们索取巨额赔偿,他们就得倾家荡产。霍威的朋友也有人劝霍威趁此机会出一口恶气,收回制造缝纫机的权利,建立工厂,自己生产,把这个行业垄断起来。

对于朋友的建议,霍威经过慎重思考,决定不跟那些制造商们过不去。根据在英国的亲身经历,他觉得如果自己建厂、自己生产,未必能在美国把缝纫机推广开来,最终失败的可能还是自己。于是,在那些制造商们支付了合理的专利转让费用后,他允许他们继续生产缝纫机。事实证明,他的这一决定是十分明智的。在那之后,缝纫机制造领域里竞争十分激烈,而霍威却苦尽甜来,在他的竞争者继续统治这一领域的情况下,他却安然地度过其生命的,最后10年。1867年10月3日,霍威在纽约州的布鲁克林与世长辞。去世后,他给人们留下了200万美元的遗产。

现代的缝纫机比起霍威的发明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种类大大增加了,有的装上了电动机,还出现了用电脑控制的多功能缝纫机。但总体上来看,缝纫机的基本特点却没有什么变化,依据的仍然是霍威的设计。

霍威发明的缝纫机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不但把许多人从繁杂的手工缝制中解放了出来,为他们从事其他社会活动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促使缝衣工作进一步专业化,使社会分工更加细密,效率和成衣质量都大为提高。正是因为有了缝纫机,人们的衣服才有可能被设计得多种多样,我们的世界也才有可能更加丰富多彩。而这一切,都跟霍威的贡献分不开。正因为如此,1915年,霍威被选人美国伟人纪念馆,受到人们的瞻仰和崇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