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故事100个(3)(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3 08:59:39

点击下载

作者:叶永烈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科学家故事100个(3)

科学家故事100个(3)试读:

古特义

Nelson Goodyear1800—1860

美国工人。1838年发明橡胶硫化法。

1.“橡皮人”的悲剧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航行到美洲,在海地岛(当时他们称它为“西班牙人岛”)登陆,看到当地印第安人按照歌曲的拍子,快活地把一种黑色的球扔来扔去。这种球落到地上以后,竟然能高高地跳起来,这使来自欧洲的哥伦布及船员们感到异常惊讶。

他们向印第安人细细打听,这才第一次认识了一种新的物质——橡胶。

在那里,他们看到了印第安人制造一种奇妙的“鞋”:印第安人从橡胶树上割取乳白色的橡胶汁,放在桶里,然后把脚浸在桶里,再放到火堆上烤。这样浸、烤了几次,脚上就“长”出了一双鞋,这鞋居然可以当雨鞋穿——它不会透水。

哥伦布他们对这种奇妙的物质非常感兴趣,从美洲回来时,顺便把印第安人玩的、那奇怪的橡胶球带回欧洲。可是,当时的欧洲谁也不知道这种球派什么用场,便把它送进博物馆保存起来。就这样,橡胶在博物馆里默默无闻地度过了200多年。

第一个对橡胶真正发生兴趣的人,是英国的牧师兼化学家普利斯特列。1770年,普利斯特列开始研究橡胶,并第一次使用橡胶来擦去铅笔写的字迹——你现在用来擦字的橡皮,原来最早还是普利斯特列发明的哩!

到了1823年,苏格兰化学家马金托什发明把橡胶涂在布上,制成雨衣。至今,英文中的雨衣的别名还叫“马金托什(Mackintosh)”,便是为了纪念这位发明家。

橡胶柔软而又有弹性,能不能用它来制造鞋子呢?最早试制的是印第安人。1824年,欧洲也有人试验用橡胶制造长筒靴。可是,这种长筒靴虽然能够制造出来,但一点也不耐穿:夏天穿了,太阳一晒,会像邮票贴在信封上一样,“贴”到马路上去;冬天穿了,寒风一吹,它会脆得像玻璃一样,稍一用力,便碎成一大堆碎片。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天然橡胶汁里凝结出来的是生橡胶。生橡胶遇热会变软发黏,遇冷会变硬发脆。

1830年,美国工人古特义开始研究改进橡胶的性能。

古特义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小学还没毕业就到化工厂当学徒工。很快,他在工作中熟悉了化学药品的性质和实验方法,爱上了化学。在业余,他就在家里做各种化学实验。

古特义花了好多年研究橡胶,一直没有找到改进橡胶性能的方法。有一次,他不小心把一个盛着硫黄的瓶子打翻在热橡胶的锅里。起初,古特义并不在意。可是,当他用这些掺有硫黄的橡胶制作东西的时候,却发现这些橡胶具有很好的弹性,受热不黏,受冷不脆。

在科学的征途中,一些偶然发生的事,常常给科学家以某种启示。但是,科学上的成功,并不取决于偶然发生的事,而取决于受到这种启示后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古特义就是受到偶然事件的启示,马上牢牢抓住了它,深深地钻研下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终于在1838年发明了著名的“橡胶硫化法”。

原来,在生橡胶中,橡胶中的分子乱七八糟,像一堆乱木条似的。一受热,就各自散开,使橡胶失去了弹性;一受冷,又挤在一起,使橡胶变脆。加入硫黄之后,硫黄与橡胶分子化合,成为连接各个橡胶分子的桥梁。这下子,乱木条之间犹如被一枚枚钉子钉住了一样,不像以前那样容易移动。受热时不能随便散开,受冷时没有随便挤拢。于是,橡胶变得热时不黏,冷时不脆。

如今,几乎所有的橡胶在生产过程中,都要加入硫黄。人们管加硫的过程,叫作硫化。经过硫化处理的橡胶,叫熟橡胶。现在你穿的套鞋,汽车的轮胎,擦字的橡皮,都是用熟橡胶做的。

古特义成天研究橡胶,常常穿着橡皮衣服、橡皮裤子、橡皮靴子,戴着橡皮手套,被人们笑称为“橡皮人”。“橡皮人”在科学上做出了重大发明,可是,他的发明成果竟被人窃取了。古特义借了钱与这个人打官司,结果官司打输了,钱也用光了,病死于美国的贫民窟。

维勒

Friedrich Whler1800—1882

德国化学家。1820年入大学学医。次年转学化学。1824年在柏林工艺学校任教,从此一直至死,教授化学。他在1828年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尿素。在1827年和1828年先后发现了铝和铍两种元素。对电石、四氯化硅、金属的高氧化物等做过深入研究。主要著作有《无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分析实验》等。

2.两次化学论战

在化学史上,有两次激烈的争论,曾被传为佳话。这两次争论,都是由德国化学家维勒引起的。

先说第一次争论,它发生在朋友之间。

那是在1822年,22岁的维勒发表论文,公布了他所测定的氰酸的化学成分。

到了第二年,20岁的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表论文,公布了他所测定的雷酸的化学成分。

氰酸与雷酸性质迥异,一个很安定,一个很易爆炸。可是,人们把两篇论文一对照,发觉氰酸和雷酸的化学成分竟然一模一样。在当时,这简直是不可理解的事儿。那时的化学家认为,一种物质具有一种成分,没有两种物质具有共同的成分。著名的瑞典化学家、当时世界化学权威柏济力阿斯对这件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在维勒和李比希两人之中,总有一个人测定错了!”

于是,李比希拿来氰酸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氧化银71%,并不像维勒所说的为77.23%。李比希发表论文,认为维勒搞错了。结果是李比希搞错了,李比希所用的氰酸银不纯,所含氧化银应为77.5%。李比希看了维勒的论文后,也重做实验。证明维勒的分析是正确的,即氰酸银与雷酸银的化学成分完全一样。

后来,经过维勒、李比希、柏济力阿斯的深入研究,这才发现,原来世界上存在着化学成分一样而性质不同的化合物,这种现象叫作“同分异性”。尤其是当人们发现酒石酸与葡萄酸同分异性之后,明白了这现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普遍的。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维勒与李比希在争论中认识了,而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李比希爽快,激烈;维勒温柔,平和。一个好动,一个爱静,却结成了莫逆之交。维勒与李比希合作,两人共同进行化学研究,写出了几十篇化学论文,都以两人的名义发表。李比希在给维勒的一封信中,曾这么说道:“我们两人同在一个领域中工作,竞争而不嫉妒,保持最亲密的友谊——这是科学史上不甚常遇的例子。我们死后,尸体化为灰烬,而我们的友谊将永存。”维勒结婚后两年,妻子病故,李比希便把维勒接到自己家中,安慰他,并一起研究苦杏仁油。维勒感动地说了这样的话:“你以亲爱之意接待我,留我如此之久,我不知应当如何谢你。当我们在一处面对面工作时,我是何等快乐。”

再说第二次争论,它发生在师生之间。

那是在维勒28岁的时候,他用两种无机物氨水与气体氰作用,制得了有机化合物尿素。

尿素,是动物和人的排泄物。人的尿里,便含有许多尿素。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排出30克尿素。维勒制得的尿素,与尿中的尿素一模一样。在当时,人们一向认为,有机化合物是不可能用人工的方法制造的。维勒的老师、著名的瑞典化学家柏济力阿斯说过:“有机物是生命过程的产物,所以有机物只能在细胞中受了一种奇妙的‘生命力’的作用才能产生。”这就是“生命力论”。

维勒在制成了尿素之后,立即给柏济力阿斯写信:“我要告诉您,我可以不借助于人或狗的肾脏而制造尿素!”

然而,柏济力阿斯却死抱着“生命力论”不放,根本不相信维勒的发现。他挖苦地问维勒:能不能在实验室里制造出一个小孩来!还有人牵强附会地说,尿素本来就是动物和人的排泄物,是不要了的废物,不能算是“真正的有机物”,充其量只能算是“介于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东西”。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不久,人们用化学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有机物,如乙醇、甲酸、乙酸、苹果酸、葡萄酸、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等。于是,柏济力阿斯的“生命力论”终于成了胀破了的肥皂泡——破灭了。

维勒在1800年7月31日生于德国。他的父亲是一个富豪。维勒小时候喜欢美术,学习成绩并不太出众。后来,受一位医生影响,爱上自然科学。

维勒逝世于1882年9月23日,活了82岁。他的一生中,有60年是当教师,曾培养了几万个学生。

维勒逝世时,人们统计了一下,他发表过化学论文270多篇,获得世界各国给予的荣誉纪念317种。在法国化学家德维尔制得了金属铝之后,人们曾用这种当时稀罕的“贵金属”铸成奖章,奖章的一面铸着拿破仑第三的肖像,另一面则铸着维勒的姓名。

人们用这样简洁的话,概括了维勒的一生:“他的一生无日不在化学之中度过——不是学化学,就是教化学,或者研究化学!”

阿贝尔

Niels Henrik Abel1802—1829

挪威数学家。证明五次代数方程一般不能用根式求解,由此引出可交换群(即“阿贝尔群”)的概念。研究二项级数的性质、阿贝尔积分和阿贝尔函数,并和德国数学家雅可比共同奠定了椭圆函数论的基础。

3.迟到的聘书

1829年4月9日,一位死者的家属收到一个漂亮的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份聘书,写道:尊敬的阿贝尔先生

本校聘请您为数学教授,望万勿推辞为幸。柏林大学

然而,这是一份迟到的聘书——被聘的阿贝尔,已在3天前不幸与世长辞。

阿贝尔死于肺结核病,死的时候才27岁!

阿贝尔是挪威著名的青年数学家。不过,阿贝尔是在他死后才著称于世,而在他生前却贫穷潦倒,受尽凌辱、压制。

阿贝尔早在念中学的时候,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摸索着解决当时数学上的难题——“五次方程的代数解法”,向数学高峰攀登。

阿贝尔在22岁的时候,就写出了关于“五次方程代数解法不可能存在”的重要论文。可是,他无处发表论文,只得自己出钱来印刷论文。尽管他当时只是个大学生,经济十分困难,但是他节衣缩食,省出一点钱来印刷这篇科学论文。由于他的钱很有限,论文不得不大大压缩,写得十分简短。

阿贝尔把这样一篇用心血写成的论文,寄给当时欧洲的数学权威高斯。高斯没有给以应有的支持和推荐,把这位青年人的文章打入冷宫。

阿贝尔并不气馁,继续研究数学问题。他在26岁的时候,又写成了一篇关于高等函数的长篇论文。阿贝尔来到巴黎,把论文送给法国数学权威让德和柯西。这两位权威人士一看论文的作者是一位年轻的“乡下佬”,不置可否,把这篇富有科学价值的论文扼杀了。

第二年,阿贝尔在贫病交加之中死去。

在阿贝尔死后12年,他的长篇论文才得以发表。这篇论文震动了数学界,人们认为这是一篇富有创见的学术著作。后来,人们把其中关于椭圆函数论的论述,命名为“阿贝尔定律”。

科学,是压制不了的;科学,是不可战胜的!

李比希

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

德国化学家。长期担任吉森大学教授,最先建立高等学校化学实验室。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他还把化学应用到农业生产上,提出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为农业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化学在农业生理学上的应用》《食物化学》等。

4.从失误中吸取教训

1826年,法国的青年化学家波拉德很起劲地研究着海藻。当时,人们已经知道海藻中含有很多碘,波拉德便是在研究怎样从海藻中提取碘。

波拉德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取,再往里通氯气(海藻灰的浸取液中含有溴化物。氯是很强的氧化剂,能够氧化溴化物、碘化物,生成溴、碘),得到紫黑色的固体——碘的晶体。然而奇怪的是,在提取后的剩余残渣底部,总是沉着一层深颜色的液体。这液体具有刺鼻的臭味。

这件事引起了波拉德的注意,他立即着手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终于证明,这深褐色的液体,是一种人们还未发现的新元素。波拉德把它命名为“盐”,按照希腊文的原意,就是“盐水”的意思。

波拉德把自己的发现通知了巴黎科学院。科学院把这个新元素改称为“溴”,按照希腊文的原意,就是“臭”的意思。

波拉德关于发现溴的论文——《海藻中的新元素》发表之后,德国的一位青年化学家李比希屏着呼吸,细细地读了这篇论文。读完之后,这位化学家深为后悔,因为他在几年以前,也做过和波拉德相似的实验,看到过这一奇怪的现象。

所不同的是,李比希没有深入地钻研下去。当时,他凭空断定,这深褐色的液体只不过是通氯气时氯和碘形成的化合物——氯化碘(ICl)。因此,他只是往瓶子上贴了一张“氯化碘”的标签就完了,结果是失之交臂,没有发现这一新的元素。

那时候,李比希还很年轻,才20来岁。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小心地从瓶子上取下来,挂在床头,作为教训,并常把它拿给朋友们看,希望朋友们也能从中吸取教训。

后来,李比希在自传中谈到这件事时,曾这样写道:“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实验做根据,我再也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

李比希开始认真、细致地观察化学现象。有一次,他到英国的一家工厂考察。这家工厂正在生产蓝色绘画颜料“柏林蓝”。他看到工人们把溶液倒入大锅之后,一边加热,一边用铁棒吃力地搅拌着溶液,发出很大的响声,一位工长告诉李比希:“搅的响声越大,柏林蓝的质量就越好。”

李比希很注意地听着。回去以后,他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搅拌的声音越响,柏林蓝的质量就越好呢?”

后来,他终于查出了原因,写信告诉那家工厂:“用铁棒搅拌使铁作响,无非是使铁棒和锅摩擦,磨下一些铁屑来,使它与溶液化合。如能在生产时加入一些含铁的化合物,不必用力磨蹭铁锅,柏林蓝的质量同样会提高。”

那家工厂照李比希的话去做,果然如此。从那之后,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就大为减轻了。

李比希从小喜爱化学。他的父亲常在家里制造各种颜料、油漆、化学药品,使李比希从小就受到化学的熏陶。有一次,校长在会上问每个学生的志愿时,李比希第一个站起来,大声地回答说:“我将来做一个化学家!”

李比希在23岁时成为大学教授。他一生写了318篇科学论文,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农业化学和生理化学方面,都做出了许多贡献。他被誉为“德国化学之父”。

李比希经常从黎明工作到黄昏,又从黄昏工作到黎明。他的仆人常常这样抱怨说:“你整天都在实验室里工作,使得我简直没有机会等您不在时打扫它。”

布莱叶Louis Braille

1809—1852

法国人,自幼双目失明,盲字(也叫“点字”)创始者。1819年进盲人学院学习。1826年在盲人学院任教。1829年创立盲字,称为“布莱叶盲字”。

5.盲人的创造

1852年,在巴黎的一次音乐会上,人们陶醉在迷人的琴声之中。全场静悄悄的,唯有激越的琴声在空中回荡……

人们不仅惊佩演奏者那娴熟的琴艺,更惊佩演奏者本身——她,是一个20岁的盲人!

演奏结束后,记者们把这位双目失明的新星团团围住,追问她:“您是怎样学习琴艺并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绩呢?”

这位姑娘大声地回答道:“我是巴黎盲人学院的学生。我的成绩,不是属于我的,是属于我的老师布莱叶先生的!”

第二天,巴黎各报都登了这条消息。于是,一个普通的盲人教师闻名法国。

然而,当那位姑娘拿着报纸,激动地跑到布莱叶家里的时候,布莱叶躺在床上已经气息奄奄了。

布莱叶也是一个盲人。他无法用双眼看到那登有他名字和事迹的报纸,但是他的嘴角浮现出了笑容。

过了几天,布莱叶就离开了人世,终年仅43岁。

布莱叶于1809年1月4日出生在巴黎附近的库普雷城。他的父亲以给人做马鞍为生计。布莱叶3岁的时候,拿着父亲做马鞍的刀玩耍,一不小心,刺入眼睛,从此双目失明。

布莱叶的童年,本来就处在苦水之中;如今变成了盲人,更加痛苦万分。他看不见阳光,看不见鲜花,终日眼前一片漆黑,走路时常常摔得鼻青脸肿。

别的孩子都去上学了,布莱叶却孤零零地坐在家门口。他多么想同别的孩子一样,去上学念书,可是他双目失明,什么都看不见。用手摸书,书平展展的,什么也摸不到。

父亲看到布莱叶那么渴求知识,便送他到盲人学校里去。

盲人学校里读的书,像缝纫机台板那么大,上面粘贴着一个个算盘珠那么大的、用厚纸片剪成的字母。读书时,用手指一个一个摸过去,摸了好久好久,才能“看”懂一句话。这种书又厚又大,拿来拿去很不方便。

布莱叶很用功。由于学习成绩优良,毕业后,他被留在盲人学院当老师。

有一次,他偶然听到别人说,军队里有一种“夜文”,是供战士在黑夜中“阅读”用的。这种“夜文”,是由一个个凸起的小圆点组成的。战士用手指摸小圆点。小圆点组成不同的形状,表示不同的意思。不过,这种“夜文”很简单,只能表示几种常用的军事命令。它主要在战时使用。因为在“阅读”时不必点灯,不易暴露目标。

这件事给了布莱叶很大的启发,他想,“夜文”不也就是一种盲文吗?能不能用凸起的小圆点,表示所有的字母,所有的文字呢?

布莱叶经过长期的摸索,终于创造了盲字——用凸起的小圆点,按不同形状排列,表示所有的法文字母。

另外,布莱叶还用凸起的小圆点,表示不同的音乐符号,使盲人也能学会乐谱。

布莱叶是盲人,深知盲人的痛苦。他创造盲字,是为盲人谋幸福。然而,在那样的社会里,又有谁看得起盲人的创造发明呢?因此,布莱叶创造了盲字之后,整整20多年,得不到有关当局的支持,终于躺倒在床上。

只是在他临死的前几天,他才被人们所知道。而这还是人们惊佩那个盲人姑娘的琴艺之后,才开始注意到盲字的作用的。

布莱叶在苦闷、孤独、艰难中度过了他的一生。

布莱叶死后两年,他创造的盲字,被确认为法国合法的盲字。1887年,即布莱叶逝世后35年,他创造的盲字得到国际公认。现在,国际上通用的盲字,就是布莱叶创立的,并被命名为“布莱叶盲字”。

达尔文

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做历时5年(1831—1836)的环球旅行,对动植物及地质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名著《物种起源》。后来,又发表了《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著作。

6.把虫子放进嘴巴的人

一看这个标题,你就会感到奇怪:谁会把虫子放进嘴巴里呢?

确实有过这样的人:他在一棵巨树的树皮上发现两只罕见的昆虫,连忙用两只手各抓了一只。正在这时,又飞来一只更加稀奇的虫子,这个人急中生智,连忙把右手中的虫子放进嘴巴,腾出手来抓住那只飞虫。尽管虫子在嘴巴里乱蹦乱跳,甚至分泌出又辣又苦的液体,他却紧抿着嘴唇……

这个把虫子放进嘴巴的人是谁呢?他就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达尔文。其实,达尔文是姓,他的全名叫查理·罗伯特·达尔文。

达尔文把大自然当作课堂,从小就喜欢观察蝴蝶、蜜蜂、蚂蚁等昆虫的生活,他也爱旅行、打猎、钓鱼、捉老鼠。他常爬到树上摸鸟蛋,但每次都只摸一个,以便观察其他的蛋是怎样孵成鸟的。在18岁的时候,达尔文写成了两篇生物学论文:一篇是讲述他发现一种被人们认为是“卵”的东西,实际上是一种幼虫;另一篇则相反,他发现一种被人们认为是幼虫的东西,实际上是卵囊。

达尔文在22岁时,毅然离家,登上“贝格尔号”,做环球旅行。在船上,达尔文住的舱位不到两平方米,他白天只能在一个桌角上写字,晚上挂起吊床睡觉。在整整5年的航行中,达尔文没有一天中断过写日记。他的日记非常详细地记述了一天内所见到的一切,是非常忠实、准确的科学观察记录。他还大量地收集了各种动、植物的标本。有时他忙得没空写家信,就把日记寄回家。

达尔文环球旅行归来后,就详细地整理他所收集到的种种科学资料。达尔文久久地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生物,是怎样诞生,怎样发展而来的?他探索着物种起源之谜。他曾在自传中这样写道:“为了物种起源,我曾经过长期的考虑,不断地研究了20年。”20年后,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出版了,这本书的第一版在当天就销售一空。

恩格斯称颂达尔文的这一名著是“划时代的著作”(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98页及第314页注166);达尔文在这一著作中所阐述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同上,第175—176页。三大发现指: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

达尔文从33岁起患神经性肠胃病,经常呕吐,疾病整整折磨他40年。为了和疾病作斗争,达尔文每天的生活安排得像钟一样准确,有规律。他每天坚持工作,直到逝世前两天,尽管他已疲乏不堪,仍把实验和观察结果记录下来。达尔文死后,被安葬在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墓旁,两位科学巨人安息在一起。

达尔文终生为科学而奋斗,他曾这样说过:“我一生的主要乐趣和唯一的职务就是科学工作。”

伽罗华variste Galois

1811—1832

法国数学家。发现每个代数方程必有反映其特性的置换群存在,从而解决了多年不能解决的用根式解代数方程的可能性的判断问题,创立了“伽罗华理论”,并为群论的建立、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7.“小人物”创立新理论

1828年6月1日,法兰西科学院举行例会,审查一篇数学论文。

这篇论文的作者叫伽罗华,是一位17岁的中学生。

主持这次审查的,是当时法国数学泰斗柯西和波松。

这次审查例会只有几分钟就结束了:因为柯西打开自己的公文皮包,竟然找不到那位中学生写的数学论文。没办法,他只好用手抓抓头皮,说“论文遗憾地丢失了”,于是会议就结束了。

过了一年多,法兰西科学院又要审查一篇数学论文。

这篇论文的作者依旧是那位叫伽罗华的青年。

主持审查论文的是当时的数学界权威人士、科学院院士——傅立叶。

然而,很不凑巧,傅立叶在举行例会的前几天病逝了。人们在他的遗物中找不到那位青年的数学论文。

就这样,伽罗华的论文两次都被丢失了。

伽罗华并不灰心,又继续写作数学论文,并把写成的论文再次送到法兰西科学院。

1831年,法兰西科学院第三次审查伽罗华的论文。

主持这次审查的是科学院院士波松。

总算幸运,这一次论文没有丢失。然而,波松从皮包中拿出伽罗华的论文宣读以后,皱着眉头说:“完全不能理解!”

结果,伽罗华的数学论文被否定了。

翌年,伽罗华不幸死去,才21岁!

直到伽罗华死后年,人们研究了保存在伽罗华弟弟那里的伽罗华数学论文,才认识到,它是当代重要的数学著作。特别是其中的《论方程可以用开方法求解的条件》一文,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创立了崭新的数学理论——“伽罗华理论”。

人们痛惜这位几乎被埋没了的青年数学家,敬佩他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勒威耶

Urbain Jean Joseph Le Verrier1811—1877

法国天文学家,曾任巴黎天文台台长。与

亚当斯

同时独立用数学方法推算出当时尚未发现的海王星位置。主要著作有《行星运动论》《太阳表》和《水星表》。亚当斯John Couch Adams1819—1892

英国天文学家。精通天体力学,与勒威耶同时独立用数学方法推算出当时尚未发现的海王星位置。还研究月球运动的长期加速度、地球磁场和狮子座流星群轨道等问题。

8.海王星的发现

1846年9月23日晚,对于德国柏林天文台来说,它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时刻。

这天,柏林天文台的加勒收到来自法国巴黎的一封快信。这封信,是一个法国人寄来的,他叫勒威耶。信中,勒威耶预告了一颗未发现的新星:在摩羯座δ星东约5°的地方,有一颗八等小星,每天退行69角秒。

加勒收到信后,立即把天文台里最好的望远镜准备好等待着夜幕的来临。

夜里,加勒把巨大的天文望远镜对准摩羯座,果真在那里发现一颗八等星。

助手们非常高兴,要求立即对外公布这一惊人消息。加勒思索了一下,说:“明天再观察一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