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中学时代的感恩美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3 10:47:57

点击下载

作者:大卫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影响我中学时代的感恩美文

影响我中学时代的感恩美文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影响我中学时代的感恩美文/大卫主编.—2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3

ISBN 978-7-5021-9955-5

Ⅰ.影…

Ⅱ.大…

Ⅲ.散文集世界

Ⅳ.I1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00555号影响我中学时代的感恩美文大卫 主编出版发行: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2区1号楼 100011)网址:www.petropub.com.cn编辑部:(010)64253607 营销部:(010)64523623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印  刷:北京晨旭印刷厂2014年3月第2版 2014年3月第4次印刷740×1060毫米 开本:1/16 印张:21.5字数:338千字定价:36.00元(如出现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责调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本书编委会

主编:大 卫 著名诗人,《读者》签约作家

编委:李 瑛 当代诗坛泰斗、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原部长 邓友梅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 张 炯 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 邹静之 著名作家、金牌编剧、著有《康熙微服私访记》等 韩作荣 著名诗人、《人民文学》原主编 李小雨 著名诗人、《诗刊》原执行副主编 周晓枫 著名散文家、北京作协专业作家 杨匡满 著名作家、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主编 韩小蕙 著名散文家、《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 梁小斌 著名诗人、作品入选人教版教材 蔡智敏 著名作家、《语文报》社长兼总编辑阅读需要主张大卫

我记得很久以前,一位很亲近的朋友曾经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你会跟一个不会读书的人恋爱吗?

这话已过去好多年了,她是我中学同学,突然提这样一个“个性化”问题,让我吃了一惊。她提这个问题,或许是因为她与我住一个村子,同时上学放学,她太清楚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我就痴迷于阅读——更多的情况下是一边吃饭一边读书,吃一口饭,看一眼书——虽然我妈夸我好学,但此法不可取,因为我的眼睛就是这么被搞近视的——但,有书可读的日子是多么幸福啊!

参加工作多年了,有关理想、未来、生活的各种“严肃”问题早就淡化了,恋爱更是比堵车——当然指的是北京堵车——还要让人郁闷的事。此刻坐在北京的夏夜里,突然想起同学问我的这句话,实在是因为,这么多年来,人在江湖,“恋”不由己——好在读书却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事。

我之所以喜欢阅读,是因为我认为阅读是比恋爱还要重要的事。人可不恋爱,但不能不读书,其实,读书也是恋爱——跟智慧恋爱。

培根先生《论读书》中曾说过:“读书可以恬人养性,可以提高修养,可以锻炼能力。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严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当然,爱读书的前提,是要会读书——像我小时候那种,左边书本,右边饭碗的阅读就是不会读书的那种。喜欢陶渊明先生说过的那句话,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常被误解成读书是一种消遣——其实不是,人家陶渊明是大诗人,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因为那时书少,读来读去,就那几本书,哪怕他再“不求甚解”只要“好读书”,当然也就读得入骨进髓、其义自现。现在早就不是陶渊明时代了,我说这话的意思是,现在书太多了,你再“好读”,再“不求甚解”,穷其一生,也难读其十万分之一。

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改变人生——这句话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好的知识改变命运,正确的阅读改变人生——否则,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有时甚至会走入误区、雷区,从这一点来说,阅读就是一种冒险,甚至是一种危险。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一段颇具可行性的话:“如果你遇到一个具有才华的人,应当问他读的是什么书。”一个人读什么书或不读什么书,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他的思想倾向、价值取向、审美态度和心理走势。这正暗合了英国作家史美尔斯所说:“人的品格,可以从他所读的书中判断,犹如可以从他所交的朋友判断出来。”

的确,“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智慧的阅读会让一个人、一个民族变得更有生命力,盲目的阅读则适得其反。

所以说,光是喜欢阅读还不行,还得会阅读。你想变成什么样的人,就看你读什么样的书。

好书实在是多,但不好的书,甚至是坏书更多。所以台湾作家林清玄才把文章分为三类:三流的是文字的文章,二流的是精神的文章,一流的文章则是生命的文章。

阅读又何尝不是呢?一册好书,往往浓缩了作者一生全部情感体悟与思想洞见。所以,智者苏格拉底声称,一册好书能引诱他走遍全世界。

鲁迅说:“用秕谷喂青年是长不壮的。”读书就是听智者的教诲,非智者不足以启迪我们。

数目庞大的坏书、劣书源源不断、层出不穷——这些文字作品中的杂草夺走了麦苗的养分并使之窒息。它们抢夺了读者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而所有这些本应投入到优秀的书籍及其高贵的目标中去,以修养和熏陶自己。

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

优秀作品浩如烟海,如何精中取精一直是我思考并努力的事情。要把金针度与人,所以,为中学生朋友编书,不仅是使命感,更是良心活。《影响我中学时代的哲理美文》,主要选取了外国贤哲的文章精粹,这些传世华章是人生成长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希望大师的思想能够化成你前进路上的灯塔,给你一些明亮与温暖,如果能再给你提供一些人生的航线,编者则感到更大的欣慰了。《影响我中学时代的砺智美文》,则是精选著名作家或实力派作者面对日常生活或者命运而写下的精美的感悟文字,这些文章,有着溪水的清澈与月光的宁静(当然也有阳光的热情),我希望阅读者的目光可以穿越纸张,直触生活A面更触及生活的B面。《影响我中学时代的亲情美文》,则是重点选取中外作家描写亲情的优美文字,时光如水,亲情如酒。亲情是我们失意时的沙发,彷徨时的怀抱,哭泣时的手帕,失眠时的月光。因为亲情,我们走得更远,因为亲情,我们走得更加坚定。亲情如歌,因为它,每一个日子才变成快乐的音符。《影响我中学时代的感恩美文》,则是从自然、万物、尘世入手,让当代中学生体验世界的诸般恩情。甚至从动物身上,学到什么叫爱,什么叫无私,什么叫奉献,什么叫美德,跟动物学做人。这本书编选时,点评者来电话说,看着看着就泪流满面,如果这本书能让你的心学会感恩或者更加感恩,那将是我最大的欣慰。不会感恩的人不懂得生命,那就让我们高举生命之灯,在感恩中成长,在感恩中前行,感恩是一场雨,永远下在美好的人性里。所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你掀开尘世美好而难忘的一页。

和同类选本相比,本套书有什么特色的话,那么,简单说来,有以下六点——

著名作家,特级教师与北大、清华高考状元三方联手打造:编委会成员在各自领域都有骄人成绩,无论当代诗坛泰斗李瑛,还是影响了一代人的著名作家邓友梅,以及其余几位编委,均对本书提出了真知灼见,并把感动他们的文章无私奉献出来。全国近三十所中学特级教师和北大、清华、人大的高考状元们,为本书针对性地提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他们的真知灼见皆被采纳,可以说这是一本三方联手打造的优秀图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文章聚会。

大量经典文章首次独家入选:编者爬梳书海,披沙拣金,精选出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一些已被遗忘的经典作品,皆为首次独家入选。

题材别具匠心:所选文章或深刻,或智慧,或轻灵,或反讽,或幽默,或哲理,或人文……让您体验非同凡响的文字之美,结构之美,辞章之美,思想之美。《读者》签约作家主编:本书主编大卫和周国平、毕淑敏等人同为《读者》杂志社首批签约作家。编选文章时,根据中学生的成长特点,选取了大量启迪人生、感悟生活、触摸青春的精彩文章。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本书主编大卫和莫言、周国平、舒婷等人的作品,多次入选各地高考试卷或中小学教辅导教材。他们选取的文章,无论角度、深度、力度、广度和别的选本相比,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点评精彩独到,见解个性鲜明:每篇文章所附的“名家个性导读”均请国内一流诗人、作家给予了精彩独到、亲切活泼而又隽永深刻的点评。每篇文章后,均留下“思路花语”一栏,以便阅读者随手记下闪光的句子或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阅读需要主张,青春期的阅读更需要主张。

真诚希望这套“影响我中学时代的系列美文”成为您“青春的黄金搭档,心灵的21金维他”……第一辑感恩生活:风中跌倒不为风人可能舍弃一切,却无法舍弃被理解的渴望史铁生

我曾想过当和尚,羡慕和尚可以住进幽然清静的寺庙里去。但对佛学不甚了了,又自知受不住佛门的种种戒律,想一想也就作罢。何况出家为僧的手续也不知如何办理,估计不会比出国留学容易。

那时我正度着最惶茫潦倒的时光。插队回来双腿残废了,摇着轮椅去四处求职很像是无聊之徒的一场恶作剧,令一切正规单位的招工人员退避三舍。幸得一家街道小作坊不嫌弃,这才有一份口粮钱可挣。小作坊总共三间低矮歪斜的老屋,八九个老太太之外,几个小伙子都跟我差不多,脚上或轻或重各备一份残疾。我们的手可以劳作,嗓子年轻,梦想也都纷繁,每天不停地唱歌,和不停地在仿古家具上画下美丽的图案。在那儿一干七年。十几年后我偶然在一家星级饭店里见过我们的作品。

小作坊附近,曲曲弯弯的小巷深处有座小庙,废弃已久,僧人早都四散,被某个机关占据着。后来时代有所变迁,小庙修葺一新,又有老少几位僧徒出入了,且唱经之声隔墙可闻。傍晚,我常摇了轮椅到这小庙墙下闲坐,看着它,觉得很有一种安慰。单是那庙门、庙堂、庙院的建筑形式就很能让人镇定下来,忘记失学的怨愤,忘记失业的威胁,忘记失恋的折磨,似乎尘世的一切牵挂与烦恼都容易忘记了……晚风中,孩子们鸟儿一样地喊叫着游戏,在深巷里荡起回声,庙院中的老树沙啦沙啦摇动枝叶仿佛平静地看这人间,然后一轮孤月升起,挂在庙堂檐头,世界便像是在这小庙的抚慰下放心地安睡了。我想这和尚真作得,粗茶淡饭暮鼓晨钟,与世无争地了此一生。

摇了轮椅回家,一路上却想,既然愿意与世无争地度此一生,又何必一定要在那庙里?在我那小作坊里不行么?好像不行,好像只有住进那庙里去这心才能落稳。为什么呢?又回头去看月下小庙的身影,忽有所悟:那庙的形式原就是一份渴望理解的申明,它的清疏简淡朴拙幽深恰是一种无声的宣告,告诉自己也告诉别人,这不是落荒而逃,这是自由的选择,因而才得坦然。我不知道那庙中的僧徒有几位没有说谎,单知道自己离佛境还差得遥远,我恰是落荒而逃,却又想披一件脱凡入圣的外衣。

而且从那小庙的宣告中,也听出这样的意思:入圣当然可以,脱凡其实不能,无论僧俗,人可能舍弃一切,却无法舍弃被理解的渴望。名家个性导读

“大隐隐于市”是中国很有名的一句古话,史铁生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就与之相关。中国古代有很多隐士,居深山,入荒野,以此标榜自己的不同流俗。但是,很多人解读,这种隐士实际上是隐给别人看的,用现代的话讲,这是一场“隐居秀”,会这样作秀的人,心底并没有脱离红尘的干扰,也许他要借隐居达到什么世俗的目的,也许他要靠隐居来遏制、消解俗世的纷扰。而真正的隐士,是身在闹市亦可内心宁静的。史铁生对自己有深刻的反思。他想进庙里当和尚,但“一路上却想,既然愿意与世无争地度此一生,又何必一定要在那庙里?在我那小作坊里不行么?”他认为自己“只有住进那庙里去这心才能落稳”的心态不过是无法舍弃被理解的渴望”。就比如,一个学生,千方百计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做作业,而不是在吵闹的地方坐下就可以学习,他的隐秘心理可能就是:“他人眼中我在学习”,而不是“我在学习”。(林子)思路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 伞[日本]川端康成

春雨似雾,虽然不会濡湿,却会沾润人的肌肤。跑出门口的少女看见少年的伞,这才察觉:“呀,下雨呐?”

少女正坐在店门前。少年撑开雨伞,与其说是为了挡雨,莫如说是为了掩藏自己走过少女面前时流露出来的羞涩。

但是,少年默默地将雨伞移过去给少女挡雨。少女只有一侧肩膀在雨伞下。尽管挨淋,少年却难以启齿说出:“请过来”,然后让少女靠近过来。少女虽然也曾想过自己用一只手扶着伞把,但总是想从雨伞下溜走。

两个人走进了照相馆。少年的父亲是个官吏,即将调任远方。这是为他拍的临别赠相。“二位请并排坐在这儿。”摄影师指着长椅子说。

少年无法同少女并肩而坐,就站在少女的背后。为了让两人的身体在某一点上接合起来,他把扶着椅子的手指轻轻地触摸少女的短外褂。这是他初次触及少女的身体。透过手指传导过来的微微的体温,使少年感受到一阵似是紧紧拥抱着赤身少女的温馨。

这一生中每逢看到这帧照片,也许就会想起她的体温来吧。“再拍一张好吗?二位肩并肩,把上半身拍大些。”

少年只顾点点头。“头发……”少年对少女小声地说。

少女猛然抬头望了望少年,脸颊倏地绯红,眼睛闪烁着光芒,充满了明朗的喜悦。像孩子般乖乖地碎步走到了化妆室。

方才少女看见少年经过门口,顾不及整理一下头发就飞跑出来,头发蓬乱得像刚摘下游泳帽似的。少女一直为这乱发耿耿于怀,可是在男子面前连拢拢两鬓的短发修饰一下也觉着害羞。少年也觉得,如果对她说声“拢拢头发吧”都会羞辱少女的。

向化妆室走去的少女那股子快活劲儿也感染了少年,喜悦之余,两个人理所当然地互相偎依坐在长椅子上。

刚要走出照相馆,少年寻找起雨伞来。忽然看见先走的少女已经手里拿着那把雨伞站在门口。少女发现少年望着自己才意识到自己是拿着少年的雨伞走出来的,她不觉一惊。这种无意识的举止,难道不正是流露出她已经感觉到“那是他的东西”了吗?

少年难以启齿说出“让我拿雨伞吧”,少女则无法把雨伞交给少年。然而,此时此刻,两个人与在来照相馆的路上迥异,突然间变成了大人,带着夫妻般的心情踏上了归途。这仅仅是关于雨伞的一桩韵事……名家个性导读《雨伞》短小精悍,充满着诗情画意。川端康成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一对青涩的少年在简短的拍照活动中由隔阂到融合的微妙过程。拍照前他们是害羞、胆怯、不好意思的,拍照后他们是坦然、大方的。奇妙的变化几乎是在不动声色的细节中完成的,首先是小伙子把扶在椅子靠背上的手指轻轻地碰着姑娘的外套,通过手指感觉到她那微热的体温,小伙子仿佛感受到了紧紧拥抱着姑娘时的温暖。心理上的主动性体现在微小的行为上,是小伙子一声小声的提醒,“头发……”,这一句成了暗流的元素,推进了姑娘的接纳,“害羞”、“欢快”都是她接纳的表现。这样,“先走的少女已经手里拿着那把雨伞站在门口”的结果就是自然而然的了。然而,自然之下也有尴尬。这尴尬依然是暗流,无法言表的。他们在这尴尬中瞬间长大,世界从此有了一个“自己人”。(桃妖)思路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生活鲁 迅

这也是病中的事情。

有一些事,健康者或病人是不觉得的,也许遇不到,也许太微细。到得大病初愈,就会经验到;在我,则疲劳之可怕和休息之舒适,就是两个好例子。我先前往往自负,从来不知道所谓疲劳。书桌面前有一把圆椅,坐着写字或用心地看书,是工作;旁边有一把藤躺椅,靠着谈天或随意地看报,便是休息;觉得两者并无很大的不同,而且往往以此自负。现在才知道是不对的,所以并无大不同者,乃是因为并未疲劳,也就是并未出力工作的缘故。

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高中毕了业,却只好到袜厂里去做学徒,心情已经很不快活了,而工作又很繁重,几乎一年到头,并无休息。他是好高的,不肯偷懒,坚持了一年多。有一天,忽然坐倒了,对他的哥哥道:“我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他从此就站不起来,送回家里,躺着,不想饮食,不想动弹,不想言语,请了耶稣教堂的医生来看,说是全体什么病也没有,然而全体都疲乏了。也没有什么法子治。自然,接连而来的是静静的死。我也曾经有过两天这样的情形,但原因不同,他是做乏,我是病乏的。我的确什么欲望也没有,似乎一切都和我不相干,所有举动都是多事,我没有想到死,但也没有觉得生;这就是所谓“无欲望状态”,是死亡的第一步。曾有爱我者因此暗中下泪;然而我有转机了,我要喝一点汤水,我有时也看看四近的东西,如墙壁,苍蝇之类,此后才能觉得疲劳,才需要休息。

象心纵意的躺倒,四肢一伸,大声打一个呵欠,又将全体放在适宜的位置上,然后弛懈了一切用力之点,这真是一种大享乐。在我是从来未曾享受过的。我想,强壮的,或者有福的人,恐怕也未曾享受过。

记得前年,也在病后,做了一篇《病后杂谈》,共五节,投给《文学》,但后四节无法发表,印出来只剩了头一节了。虽然文章前面明明有一个“一”字,此后突然而止,并无“二”、“三”,仔细一想就会觉得古怪的,但这不能要求于每一位读者,甚而至于不能希望于批评家。于是有人据这一节,下我断语道:“鲁迅是赞成生病的。”现在也许暂免这种灾难了,但我还不如先在这里声明一下:“我的话到这里还没有完。”

有了转机之后四五天的夜里,我醒来了,喊醒了广平。“给我喝一点水。并且去开开电灯,给我看来看去地看一下。”“为什么?……”她的声音有些惊慌,大约是以为我在讲昏话。“因为我要过活。你懂得么?这也是生活呀。我要看来看去地看一下。”“哦……”她走起来,给我喝了几口茶,徘徊了一下,又轻轻地躺下了,不去开电灯。

我知道她没有懂得我的话。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

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但不久我又坠入了睡眠。

第二天早晨在日光中一看,果然,熟识的墙壁,熟识的书堆……这些,在平时,我也时常看它们的,其实是算作一种休息。但我们一向轻视这等事,纵使也是生活中的一片,却排在喝茶搔痒之下,或者简直不算一回事。我们所注意的是特别的精华,毫不在枝叶。给名人作传的人,也大抵一味铺张其特点,李白怎样做诗,怎样耍颠,拿破仑怎样打仗,怎样不睡觉,却不说他们怎样不耍颠,要睡觉。其实,一生中专门耍颠或不睡觉,是一定活不下去的,人之有时能耍颠和不睡觉,就因为倒是有时不耍颠和也睡觉的缘故。然而人们以为这些平凡的都是生活的渣滓,一看也不看。

于是所见的人或事,就如盲人摸象,摸着了脚,即以为象的样子像柱子。中国古人,常欲得其“全”,就是制妇女用的“乌鸡白凤丸”,也将全鸡连毛血都收在丸药里,方法固然可笑,主意却是不错的。

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

为了不给我开电灯,我对于广平很不满,见人即加以攻击;到得自己能走动了,就去一翻她所看的刊物,果然,在我卧病期中,全是精华的刊物已经出得不少了,有些东西,后面虽然仍旧是“美容妙法”,“古木发光”,或者“尼姑之秘密”,但第一面却总有一点激昂慷慨的文章。作文已经有了“最中心之主题”: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花,也早已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尤可惊服的是先前用《御香缥缈录》,把清朝的宫廷讲得津津有味的《申报》上的《春秋》,也已经时而大有不同,有一天竟在卷端的《点滴》里,教人当吃西瓜时,也该想到我们土地的被割碎,像这西瓜一样。自然,这是无时无地无事而不爱国,无可訾议的。但倘使我一面这样想,一面吃西瓜,我恐怕一定咽不下去,即使用劲咽下,也难免不能消化,在肚子里咕咚地响它好半天。这也未必是因为我病后神经衰弱的缘故。我想,倘若用西瓜作比,讲过国耻讲义,却立刻又会高高兴兴地把这西瓜吃下,成为血肉的营养的人,这人恐怕是有些麻木。对他无论讲什么讲义,都是毫无功效的。

我没有当过义勇军,说不确切。但自己问:战士如吃西瓜,是否大抵有一面吃,一面想的仪式的呢?我想:未必有的。他大概只觉得口渴,要吃,味道好,却并不想到此外任何好听的大道理。吃过西瓜,精神一振,战斗起来就和喉干舌敝时候不同,所以吃西瓜和抗敌的确有关系,但和应该怎样想的上海设定的战略,却是不相干。这样整天哭丧着脸去吃喝,不多久,胃口就倒了,还抗什么敌。

然而人往往喜欢说得稀奇古怪,连一个西瓜也不肯主张平平常常地吃下去。其实,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名家个性导读不知怎的,看鲁迅的《这也是生活》,我总是会联想到一件关于王菲的事。1995年,王菲与窦唯秘密同居的时候,被记者偷拍到一个镜像。记者是这样描述的:“其中的一扇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穿着普通睡衣的年轻女人,头发蓬松,睡眼朦胧。初看上去,这女人和北京任意一个胡同小巷里的其他女人没什么不同,仔细观察,才发现,她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王菲。王菲的手里,竟然端着一只装夜尿的痰盂,她趿着拖鞋,向那间又脏又臭的公共厕所走去。”这个描述让我对王菲产生了亲近感。我总是不记得她在舞台上的样子,但对这个镜头的想象却始终牢牢盘踞在脑海里。无奈琐碎的日常生活,比令人眩晕的舞台,实在是要真实得多。

“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鲁迅说。《这也是生活》是1936年写的,当时已是鲁迅生命的最后一段路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这段文字鲁迅表现出对平常生活的无比留恋。在生命的最后历程里,作为革命家的鲁迅,留恋的不是麻木的国人,不是对灾难深重的国家的忧虑,不是革命,是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他说:“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林子)思路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生活的勇气[德国]叔本华

对于我们的幸福,勇气是一种非常关键的、仅次于聪明睿智的素质。当然,我们无法给予自己这两种素质——前者我们得之于父亲,而后者遗传自母亲——但是,不管我们具备这两种素质的程度为何,通过决心和练习都可以增进它们。在这样一个“铁造的骰子决定一切”的世界,我们需要铁一般刚强的感觉意识,作为承受命运、防范他人的盔甲武器。这是因为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战斗。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引起争斗。伏尔泰说得很对。“在这世上,我们只有挺着剑前行才能取得成功;我们死去的时候,手上仍然紧握着武器”。因此,一个人如果看见天空——或者只是在地平线上——出现了阴云,就沮丧气馁、怨天尤人,那这个人就是胆怯、懦弱之辈。我们的格言应该是这样的:“在邪恶面前不要让步,应该勇敢无畏地面对它。”(维吉尔语)就算是一件有危险的事情,只要它的结局仍然悬而未决,只要还存在得到一个更好结局的可能,那我们就不要胆怯、犹豫,而应该努力抗争,正如我们只要还看到一小片蓝色的天空,我们就不应对天气感到绝望一样。的确,我们应该这样说:“就算世界倒塌了下来,一片废墟也不会改变他的脸色。”

别说生命中得到的各样好处,就算是整个生命,也不值得我们为它如此心惊胆战:

所以,他勇敢地生活,英勇地面对命运的打击。(贺拉斯)

但是,这有可能变得过犹不及:因为勇气会酿成冒失放肆。

一定程度的腼腆畏惧对于我们在这一世界的生存是必需的,懦弱只是畏惧超出了限度而已。培根对于畏惧所作出的语源学上的解释比保存下来的普卢塔克的论述更进一步,他的表达令人赞叹。他从“潘”——这拟人化的大自然中引出这一点。

他说:事物的本性使所有的生物都具备了畏惧,这使他们得以躲避灾祸,保存生命。但是,这一本性却不会懂得节制有度,它总是把无用空洞的害怕和那些有益的害怕混合在一起,所有生物(如果我们能够窥见其内心),尤其是人类内心因此都充满了这种大自然所共有的畏惧。另外,这种大自然所共有的畏惧的典型特征就是它并不清晰地意识到生发这种畏惧的根据,它对这些根据是假设甚于认识。的确,万不得已的时候,畏惧本身就成为畏惧的理由了。名家个性导读这位赫赫大名的哲学家,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因此也不难理解他谈论对生活的勇气的那股毋庸置疑的语气是为何了。他在理智的孤独中发表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无人问津。他本人这么说他的这本书: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叔本华论调有时候使他被认为是虚无主义者,但事实上叔本华认为生命具有某种意义,虽然它是一种消极的意义。意志本身虽然无法逃避,但意志本身却体现了某种意义。同时他也是个彻底的宿命论者和决定论者,这种观点可以被归纳为这样一句话: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但不能想我们所想的。他的思想甚至受到了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的强烈认同,他们都认为这种对自由意志的解释给予了他们莫大的安慰。回到文章,这篇文章可能是叔本华难得的一篇能让人通俗理解的文章。他谈论对生活的勇气,用了伏尔泰的一句话“在这世上,我们只有挺着剑前行才能取得成功;我们死去的时候,手上仍然紧握着武器”。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生活就是用牙齿咬着一朵花成长”。我想是要用这样的勇气来面对生活吧。(婧婷)思路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恨你的亲人吗刘 墉

1997年5月,在我去马来西亚演讲之前,接到当地一个女孩的来信,里面附了一沓资料,细看,是医师的诊断证明:她得了血癌。“我很想去听您的演讲,但是因为要动手术,不能去了。”女孩子在信里描述了病情,以及她痛苦的生活。说到她从小就被姐姐欺负,似乎对她姐姐充满怨恨。

看看日子,正是她要动手术的前几天,我立刻拔了越洋电话过去,是她自己接的。

我问她动什么手术。“骨髓移植。”她说。“你能找到跟自己条件相符的捐赠者,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说,“是谁呀?”“是我姐姐。”“就是你信里提到的,从小总是欺负你的姐姐?那个让你抬不起头的姐姐?”我问。“是,就是她。”我又问,“她知道那是非常痛的吗?”“她知道。”“是她自己愿意,还是你求她的?”“她自己愿意。”“所以你知道她是爱你的。”

好几秒钟,女孩子没说话。然后幽幽地说:“是的,一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她爱我。”

这件事让我想到一位与我通信多年,住在台湾南部的女孩子。

她天生身体不好,使得学业断断续续,也就常给我写信诉苦。

她尤其怨她的父亲,觉得父亲总在外面为事业忙,每天穿得西装笔挺,早出晚归,难得跟她说几句话。

我总在回信中劝她,说天下没有不爱子女的双亲,只是每个人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

有一天,又接到她的信,大意是这样的:“那天,我在家晕倒了,醒过来,人在医院,身上插看管子,我睁开眼,看见老爸坐在一边,还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我好生气,骂他:‘我都要死了,你还没事似的,根本不关心我。’爸爸没吭气。然后,我看到护士在擦地上的血迹。我吓一跳,叫起来:‘我流血了?哪里流血了?’护士过来,指了指我爸爸,说:‘不是你,是他。他叫不到车,抱着你,跑了十几条街。’我低头看爸爸,才发现他虽然穿着西装,脚上却没穿鞋子。他急着救我,居然连鞋都来不及穿,光着脚,抱着我,跑到医院。他的脚被尖锐的东西割破,还在淌着血。”名家个性导读刘墉擅于用精短、富有寓意的对话来突出主题。更多内容从作品《萤窗小语》、《冷眼看人生》可见一斑。我问你,爱的对立面是恨吗?还是冷漠?还是遗忘?在我看来,恨是爱的极端,爱到误入歧途就是恨了,可这恨还是因为爱。作者写了两个简短的故事。用平常的对话推进故事情节,最后,一两句话就能读出主旨是什么。读刘墉从来不需要浪费多少脑细胞,他只是把再平常不过的道理,换了种更有趣味的方式告诉读者。(海如)思路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七美元的梦[美国]玛丽·卢·克杜勒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从窗外照进来,暖暖的,让人说不出的惬意。我坐在沙发上,心不在焉地翻着报纸。一则广告跃然眼前——“征寻:小提琴。不能承受太高的价格。请电话联系……”

我怎么会注意到这个?我感到非常迷惑,我向来都不太在意这类征寻广告的。但是它确实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思绪万千。

我把报纸放在腿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闭上双眼,想起许多年前的我也曾经非常希望能有一把小提琴。但是生活的拮据,使这一期望成为梦想。

那时我们一家六口在农场过着艰难的生活。日子虽然平淡清贫,却充满欢声笑语,天伦之乐。我的孪生姐妹最先显出了她们对音乐的兴趣。于是,海瑞特·安开始学习祖母的竖式钢琴。苏珊则拉起了父亲的小提琴。一支支简单的曲子在她们手中变成了美妙悦耳的旋律。很多时候,我们全家都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当她们演奏的时候,我的小弟在一旁闻声起舞,母亲吹着口哨,父亲轻轻地哼唱着,我则静静地聆听欣赏着。

我非常喜欢听小提琴那坚实的弓划过琴弦时美妙动人的声音。当我的手长得够长的时候,我开始拉苏珊的小提琴。那时我是多么希望拥有一把自己的小提琴啊!但是我知道这一切只能是梦想。

苏珊她们参加了学校的管弦乐队。每当她们坐在台上演出的时候,我总是闭上双眼,默默地祈祷:“仁慈的主啊,让我有一天也能坐在那儿演奏吧!”

这一年收成一点都不好。收割时庄稼远不如我们期望的那样。我们的生活变得非常拮据。尽管日子越来越艰难,但是我对音乐与日俱增的痴迷还是让我忍不住请求道:“爸爸,我能有一把小提琴吗?”“难道你不能用苏珊的?”父亲显然很吃惊。“我也想参加乐队。我们总不能同时用一把小提琴吧。”我坚持道。

父亲没有再说什么,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头,显得很难过。那天晚上,以至于接下来的很多夜晚,我都听见他在祈祷的时候虔诚地为我请求上帝:“……上帝,玛丽·卢想要一把她自己的提琴。”

一天晚上我们围坐在桌旁学习。母亲做着针线活,父亲给他的朋友乔治·芬克写信。芬克先生在俄亥州哥伦比亚市,父亲说他是一个出色的小提琴手,父亲边写边大声地将信的内容念给母亲听。

后来,我发现父亲没有将其中最重要的一段念出来:“你能为我的三女儿留意一把小提琴吗?我付不起太多的钱。但是她非常喜欢音乐。我们真希望她能有自己的乐器。”

几星期后,当父亲收到回信后,他大声宣布:“一旦我们找到人照看那些牲畜,我们将开车到哥伦比亚与艾丽丝姨妈共度良宵。”

那一天终于来了。我们开车到了艾丽丝姨妈家。我听见父亲拨通了一个电话。然后他说:“玛丽·卢,你愿意和我一起去拜访芬克先生吗?”“当然愿意。”我说。

他开车驶过一片住宅区,在路边一幢漂亮、古老的房子前停下。一个比父亲年纪略大,身材高大的男人开了门。“请进。”他和父亲热情地握手,并相互问好。“玛丽·卢,我听说了关于你的事。你的父亲希望能够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芬克先生带着我们来到客厅。他提起一个箱子把它打开,拿出一把小提琴开始演奏。美妙的旋律如流水般奔泻而出,好像来自天堂的呼唤。“哦,多美的声音!我也要像他那样演奏。”我浮想联翩。

拉完一段后,他转过身对父亲说,“卡尔,我从当铺花了七美元买下了它。这是一把很好的提琴。玛丽一定能够拉出美妙的音乐。”然后他将提琴递给了我。

我轻轻地抚摸着它。金黄色的琴身在夜晚的灯光下显得更加柔和,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它多美啊!”我屏住呼吸道。我发现父亲眼里噙着泪花!我明白了一切!

当我们回到艾丽丝姨妈家时,所有的人都望着我们。我看见父亲朝母亲眨了眨眼睛。我意识到除了我以外,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我和父亲这么多天的祈祷终于实现了。

没有人知道我第一天带着我的小提琴去上课的心情有多么激动。在以后的日子,我每天都拼命地练习着,我甚至觉得我下腭下的那温暖的木头已经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

我终于加入了学校的交响乐队,并坐在小提琴席的第一排。当我第一次公演时,我的心狂跳不已。大厅里坐满了人,到处都是人们低声交谈的嗡嗡声。我们轻轻地调试着乐器。聚光灯集中到我们身上时,人们安静下来,演出开始了。我真实地感到每一个人都在望着我,父亲和母亲在台下自豪地微笑着,他们的小女儿拥有一把令人羡慕的珍贵的小提琴!

两年后,我毕业了。我把小提琴放进箱子里,关上了我童年的门,开始步入成长的历程。很多年过去了,护士培训、医院工作、结婚生子,将我的日子填得满满的,但是我的小提琴一直跟着我。我总是小心地收藏着它。我永远也忘不了我曾经是怎样祈盼拥有它,又是怎样痴迷地喜欢它那美妙的旋律。

我的三个女儿一个一个地结婚,离开了家。没有一个留意过这把小提琴……

我强迫自己回到现实。再一次看了一遍这则勾起我童年回忆的征寻广告。我放下报纸,喃喃自语:“我必须找到我的小提琴。”

我把小提琴从玫瑰色的天鹅绒衬箱里取出来,轻轻地抚摸那金色的木头。这么多年过去了,琴弦竟然完好无损!我拉紧弓,给干燥的马鬃上了点松香,开始演奏那些印在我记忆深处的美妙的旋律。我不知道我这样拉了多久。暖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有微风轻拂我的发丝,在悠扬缠绵的琴声史忧伤地想起了父亲。他尽他所能满足了一个小女孩的请求和期望,为我实现了那个童年的梦想。现在看来,我真怀疑曾经少不经事的自己从来就没有感谢过他,我最亲爱的父亲!

我拭去脸颊的泪水,把小提琴放回盒子,拨通了报纸上的电话号码。

接近傍晚时,一辆老式车停在我的车道上。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敲开了我的门。“我一直祈祷有人能给我答复。我的女儿是那样想要一把小提琴。”他边说边检查着我的乐器。“夫人,你想要多少钱?”

我知道这把提琴在任何一家乐器店都能卖个好价钱。但是我听见我自己的声音在说:“七美元。”“真的吗?!”他显然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让我想到了我的父亲。“七美元。”我平静地重复道,“我希望你的女儿将像我一样喜欢它。”

送走他后,透过窗帘,我看见他的妻女坐在车里等着。当他拿着盒子出现的时候,车门突然打开了,一个小女孩向他奔去。

她紧紧地抱过盒子,然后跪在地上打开了它。我看见她轻轻地抚摸着在夕阳下闪闪发光的小提琴,然后张开双手拥抱那个微笑的父亲,一如几十年前的我。名家个性导读三毛写过一篇散文《有人送我一株草》,文中的她当时流浪在美国,生活拮据,前途茫然;她行走在大学校园中“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时,头是低着的”。而此时,一位素不相识的金发少年送给他一株碧绿的青草。对她说:“对,就是这样,微笑,快乐些……”很多年过去了,她觉得自己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这笔债就是把快乐延续下去。文中的作者,因为一则广告征寻,想起了童年的自己和小提琴共同演绎的梦。而现在,她看到又有一个小女孩,和当年的自己有着一样的渴望,她被触动了。关于那个七美元的小提琴,她不知道爱他的父亲花了多少心思才获得这把精致的小提琴,这七美元在她心里,和一个梦的价值等价。(戴荨)思路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滋有味的贫穷生活[日本]岛田洋七

我读小学低年级时,战争伤痕犹深,大家都穷,很多孩子都吃不饱饭。于是,学校会定期为学生做营养调查,问些“今天早上吃了什么”、“昨天晚上吃了什么”之类的问题,我们就把答案写在笔记本上交上去。“早饭吃了龙虾大酱汤。”“晚饭吃了烤龙虾。”

班主任老师看我连续几天都这样写,有一天放学后,他表情狐疑地来到我们那破破烂烂的家——他大概觉得这么穷苦人家的小孩,每天都吃两餐龙虾太奇怪了。老师把笔记本拿给外婆看,问道:“这是德永君的答案,是真的吗?”

我气呼呼地辩驳说:“我没有说谎,对不对?阿嬷,我们每天早饭、晚饭都是吃龙虾嘛!”

外婆立刻哈哈哈大笑。“老师,对不起,那不是龙虾,是螯虾,只是我都跟这孩子说那是龙虾……”“这样啊?”“看起来差不多嘛!”“唉,真是。”

老师也哈哈大笑,这件事总算搞清楚了。

外婆给我吃螯虾,却跟我说是龙虾,没吃过龙虾的我,真的相信她了。顺便提一下,我们家专属的“超级市场”里常常可以捞到螯虾。

这是外婆对我唯一一次、也是无恶意的谎言。

又有一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夏天,我到朋友家玩,发现一个有趣的东西——西瓜做的面具。因为那里是农家,有堆积如山的西瓜,就像现在万圣节时大家用南瓜做的面具一样,那个面具是用西瓜皮做的。“真有趣,真好玩。”

见我赞不绝口,朋友就把那个西瓜面具送给了我。

我喜不自胜,很郑重地抱回家给外婆看。“阿嬷,好不好看?”“哦,很有意思。”

外婆也赞同地看着。

晚上睡觉时,我把西瓜面具放在枕边,打算第二天带到学校向同学们炫耀。可是早上醒来,一睁眼,发现枕边的西瓜面具已经无影无踪了。

外婆去上工了,不在家,我没办法,只好上学去。放学回家后,再问外婆:“阿嬷,我的西瓜面具到哪里去了?早上起来就没看到了。”“啊,那个啊……”

外婆笑嘻嘻地让我看看玻璃盘子,“看,很好吃吧?”

西瓜皮正腌在盘子里。

从这些小故事就可以明白,在穷人生活中,最要紧的是每天的饮食。屋子虽破,还能遮风避雨;衣服不求奢华,也不愁缺欠,总有表哥穿过不要的给我。只有饭是每天非吃不可的,因此外婆在吃的方面也就格外精明。

首先,外婆很爱喝茶。喝过茶就会有茶叶渣,她把茶渣晒干,用平底锅煎脆后洒上盐巴,就变成“茶叶香松”。如果在现在,可以打着富含儿茶素的“外婆香松”称号大卖特卖也说不定。

再就是鱼骨头。“鱼骨含有钙质,吃吧。”外婆这么说着,连很粗的鱼骨头都叫我吃下去。但总有些鱼骨头是肯定嚼不碎的硬骨头,像鲭鱼的骨头。每次吃完鱼肉后,外婆就把鱼骨头放在碗里,倒进热开水,冲成骨汤喝下去。这还没完哪,剩下的鱼骨头再晒干,用菜刀剁碎,压成粉,当做鸡饲料。其他还有苹果皮、有伤痕的蔬菜,等等,都被外婆当做了鸡饲料。

外婆总是这么得意地说:“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

说到捡来的东西,河滨“超级市场”每年都有一场美食盛会。那就是盂兰盆节。

在九州岛,盂兰盆祭祀的最后一天有送神的“精灵流”仪式,就是在小船上载着鲜花食物,顺着河水漂流而下。

你大概已经猜到,从上游漂流下来的小船,当然又被外婆的木棒拦住了。外婆捞起小船,拿起上面的苹果、香蕉等水果。

我是很想吃苹果、香蕉,可是第一次看到外婆这么做时,担心遭老天惩罚。“阿嬷,这是供给菩萨的东西吧?”“嗯。”“这样做不会遭老天惩罚吗?”“什么话?这样放任它们漂下去,水果腐烂了,会污染大海,也给鱼类带来麻烦。”

她说着,捞起一艘艘小船,手不停歇地只顾拿起水果。“可是……”

外婆继续说:“船上还载着死人的灵魂,不好好送回河里不行。”

说着,又把小船恭敬地放回河里,并双掌合十说:“谢谢!”

外婆是虔诚信佛的人。前面也说过,她每天早上供佛的食物从不马虎,即使这么穷,外婆对寺庙的捐献和佛事的供奉也绝不吝惜。

如果有菩萨因为我们这每年一度的美食盛会而惩罚我们,会让人觉得菩萨没有菩萨心肠。名家个性导读岛田洋七将与外婆生活的八年写成了故事《作贺的超级阿嬷》,现有已改编的电影。也曾参加谈话节目,由黑柳彻子主持的专访。这位黑柳彻子,写了一部驰名中外的小书《窗边的小豆豆》,真挚感人,推荐给读者。2005年,深受感动的读者自动发起“一人一万日元”活动,募集到一亿日元的拍摄资金,把《佐贺的超级阿嬷》搬上银幕,成为电影史上最感人的事件之一。电影公演后,被誉为近来年“最感动人心的电影”。岛田洋七的父亲在广岛因原子弹辐射污染,得了原爆症后不久逝世。在当时的日本,生活极其艰苦,母亲几乎是连哄带骗把岛田带到了外婆家里,交给外婆暂时抚养。外婆是个乐观的赤贫阶级人士,在和外婆相依为命的八年里,作者也长成了一个坚实,乐观,勇敢的男子汉。这就是外婆的期望吧。真是位可爱又令人心疼的外婆。不开心的时候,就想想这位贫穷的外婆在岸边拦住供给菩萨的水果时,那幅可爱的样子。因为贫穷,不得不这么做,即使这么做也仍是虔诚地信奉菩萨。我也认同作者的最后一句话,“如果有菩萨因为我们这每年一度的美食盛会而惩罚我们,会让人觉得菩萨没有菩萨心肠。”(刘丽娟)思路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那么看过我老 舍

人是为明天活着的,因为记忆中有朝阳晓露。假若过去的早晨都似地狱那么黑暗丑恶,盼明天干嘛呢?是的,记忆中也有痛苦危险,可是希望会把过去的恐怖裹上一层糖衣,像看着一出悲剧似的,苦中有些甜美。无论怎么说吧,过去的一切都不可移动;实在,所以可靠;明天的渺茫全仗昨天的实在撑持着,新梦是旧事的拆洗缝补。

对了,我记得她的眼。她死了好多年了,她的眼还活着,在我的心里。这对眼睛替我看守着爱情。当我忙得忘了许多事,甚至于忘了她,这两只眼会忽然在一朵云中,或一汪水里,或一瓣花上,或一线光中,轻轻地一闪,像归燕的翅儿,只需一闪,我便感到无限的春光。我立刻就回到那梦境中,哪一件小事都凄凉,甜美,如同独自在春月下踏着落花。

这双眼所引起的一点爱火,只是极纯的一个小火苗,像心中的一点晚霞,晚霞的结晶。它可以烧明了流水远山,照明了春花秋叶,给海浪一些金光,可是它恰好的也能在我心中,照明了我的泪珠。

它们只有两个神情:一个是凝视,极短极快,可是千真万确的是凝视。只微微地一看,就看到我的灵魂,把一切都无声地告诉给了我。凝视,一点也不错,我知道她只需极短极快地一看,看的动作过去了,极快地过去了,可是,她心里看着我呢,不定看多么久呢;我到底得管这叫做凝视,不论它是多么快,多么短。一切的诗文都用不着,这一眼便道尽了“爱”所会说的与所会做的。另一个是眼珠横着一移动,由微笑移动到微笑里去,在处女的尊严中笑出一点点被爱逗出的轻佻,由热情中笑出一点点无法抑制的高兴。

我没和她说过一句话,没握过一次手,见面连点头都不点。可是我的一切,她知道,她的一切,我知道。我们用不着看彼此的服装,用不着打听彼此的身世,我们一眼看到一粒珍珠,藏在彼此的心里;这一点点便是我们的一切,那些七零八碎的东西都是配搭,都无须注意。看我一眼,她低着头轻快地走过去,把一点微笑留在她身后的空气中,像太阳落后还留下一些明霞。

我们彼此躲避着,同时彼此愿马上搂抱在一处。我们轻轻地哀叹;忽然遇见了,那么凝视一下,登时欢喜起来,身上像减了分量,每一步都走得轻快有力,像要跳起来的样子。

我们极愿意说一句话,可是我们很怕交谈,说什么呢?哪一个日常的俗字能道出我们的心事呢?让我们不开口,永不开口吧!我们的对视与微笑是永生的,是完全的,其余的一切都是破碎微弱,不值得一提的。

我们分离有许多年了,她还是那么秀美,那么多情。在我的心里,她将永远不老,永远只向我一个人微笑。在我的梦中,我常常看见她,一个甜美的梦是最真实,最纯洁,最完美的。多少人生中的小困苦小折磨使我丧气,使我轻看生命。可是,那个微笑与眼神忽然从哪儿飞来,我想起唯有“人面桃花相映红”方可比拟的一点心情与境界,我忘了困苦,我不再丧气,我恢复了青春;无疑的,我在她的洁白的梦中,必定还是个美少年啊!

春在燕的翅上,把春光颤得更明了一些,同样,我的青春在她的眼里,永远使我的血温暖,像土中的一颗籽粒,永远想发出一颗小小的绿芽。一粒小豆那么小的一点爱情,眼珠一移,嘴唇一动,日月都没有了作用,到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总是一对刚开放的春花。

不要再说什么,不要再说什么!我的烦恼也是香甜的啊,因为她那么看过我。名家个性导读老舍的散文,记得学过一篇《养花》,他把养花写成了苦力活,后来才知道,养花确实是苦力活。还有一篇《猫》,看来老舍先生对猫是极喜爱的,记得另有一部小说《猫城记》写的是猫的国。老舍一直被称为语言大师,当然现在不用大师这个说法了。他的语言风格多变,可幽默,可沉实,可风雅,由此可见,真正的书写者往往是无所不通的,而不是只精通一种写法,只会写一种文体,怎么写都是重复。

“我没和她说过一句话,没握过一次手,见面连点头都不点。可是我的一切,她知道,她的一切,我知道。我们用不着看彼此的服装,用不着打听彼此的身世,我们一眼看到一粒珍珠,藏在彼此的心里;这一点点便是我们的一切,那些七零八碎的东西都是配搭,都无须注意。”请读者慢读上面这段话,这是怎样的默契,世间竟有这般奇异的爱恋。无论是谁,被这位“她”那么看过一眼,都该知足了吧。老舍真是把恋爱中人的细微感触写绝了。(艾瑶)思路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一个岛席慕容

你知道吗?在那个夏天的海洋上,我多希望能够像她一样,拥有一个小小的岛。

她的岛实在很小,小到每一个住在岛上的居民都不能不相识,不能不相知。

船本来已经离开码头,已经准备驶往另一个更大的岛去了,但是,忽然之间,船头换了方向,又朝小岛驶了回去。

我问她为什么?是出了什么事吗?

她微微一笑,指着把舵的少年说:“不是啦,是他的哥哥有事找他。”

码头上并没有什么人,只看见远远的山路上,有辆摩托车正在往这边驶来。天很蓝,海很安静,我们也都静静地坐在甲板上等待着,等待着那越来越近的马达的声音。

果然,是少年的哥哥要他去马公带一些修船的零件回来,样品从码头上那只粗壮黝黑的手臂中抛出,轻缓而又准确的,被船上另一只同样粗壮黝黑的手臂接住了。没听到有人说谢谢,也没听到什么人说再见。只有船上的少年微微向岸上挥一下手,船就离开了。

回头望过去,小岛静静地躺在湛蓝的海上,在几丛毗邻的房屋之间,孩子们正在游戏追逐,用砳硓石砌成的屋墙听说可以支持一千年,灰色的石块在阳光下有一种令人觉得踏实和安稳的色泽。

再延伸过来,在岛的这一边,是连绵着的又细又白又温暖的沙滩,长长的一直伸到海里。天气很晴朗,海水因而几乎是透明的,从船边望下去,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海底的珊瑚礁。

我问她:“这是你的家乡吗?”“是我先生的,他是在这个岛上出生的。”

她的回答里有着一种不自觉的欢喜与自豪,让我不得不羡慕起她来。

船在海上慢慢地走着,在广阔的海洋上,船是多么自由啊!从小到大,一直喜欢坐船,喜欢那一种乘风破浪的欢畅,不论在哪里,往前走的船永远能给我一种欢乐和自由的感觉。但是,我现在才明白,所有的欢乐和自由都必须要有一个据点,要有一个岛在心里,在扬帆出发的时候,知道自己随时可以回来,那样的旅程才会有真正的快乐。原来,自由的后面也要有一种不变的依恋,才能成为真正的自由。

我多希望,也能够有一个小小的岛,在这个岛上,有我熟悉的朋友,有我亲爱的家人。

我多希望,也能够有一个岛,在不变的海洋上等待着我。

不管我会在旅途上遭逢到什么样的挫折,不管我会在多么遥远的地方停留下来,不管我会在他乡停留多久,半生甚至一生!只要我心里知道,在不变的海洋上有一个不变的岛在等待着我,那么,这人世间一切的颠沛与艰难都是可以忍受并且可以克服的了。

你说,我的希望和要求算不算过分呢?名家个性导读我读中学的时候,每天都要背课文。偏偏我是课代表,其他同学也要到我这里背课文。有一位同学,他从来不背老师布置的文章,而是背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杨牧的《芦苇地带》、戴望舒的《雨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等。他每次都拿着语文课本走到我的座位边上,然后朗诵这些诗。我每次都在他的课本上打勾,表示他已经背过这篇文章了。在我们学校,他是个奇特的人,有着独特的浪漫主义诗人情怀。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席慕容。后来我读到她的诗集《七里香》,也看她的散文《透明的忧伤》。除了写作,她也画画。她爱花,独爱荷花,所以她说:“在花前,我是个知足的人。”她写作,像是一场浅白的诉说。她的文字有着舒缓的音乐风格,又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她爱使用问号,好像生命里有如此多的疑问,不过连这问号也是抒情的。她在乡下住了整整10年,她和她的丈夫一起种下许多的槭树,他们就在这些槭树下散步。她在诗中写道:“我只能来这世上一次/所以/请再给我一个美丽的名字/好让他能在夜里低唤我/在奔驰的岁月里/永远记得我们曾经相爱的事。”在《戏子》里,她说:“我只是个戏子,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留着自己的泪。”在《青春》中,她又说:“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文中,作者说:“希望像她一样,拥有一个小小的岛。”她想要的是一个岛吗?还是一种归宿?她希望在不变的海洋上有一个不变的岛永远在等待着她。如此,她才可以自由地远走天涯。思路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