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优秀教师的88个好习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3 14:33:49

点击下载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成为优秀教师的88个好习惯

成为优秀教师的88个好习惯试读:

前言

我们都知道,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因为习惯成就人生,习惯决定成败。可见,习惯在一个人一生的生活、工作中实在很重要。

教师要求学生有好习惯,首先就得自己有好习惯。教师有好习惯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习惯的保证。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好习惯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普通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上不存在优秀的行为,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拿破仑说过:“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种性格。”身为教师,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去获取成功的同时,自身也应在良好的教育习惯中培养出良好的教育性格。

人们经常说要做一名智慧的教育者。智慧从哪里来呢?就从习惯中来。那么,教师如何真正拥有良好的习惯,并有效促成其专业发展呢?相信本书能给所有立志成为优秀教师的老师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从讲述发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动人教育教学故事出发,在对实践的反思中获得理念的转变和提升,这就是案例的作用,也是我们编写本书的出发点。我们精心选择了一些经典性的案例,主要是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心得和体会,并适当归类。每个“案例”后面有“思考”。“思考”是由编者在尊重教师们的体验、领悟的基础上,围绕案例所提供的丰富的情境和思考的空间作一个简洁的评析,帮助教师们拓宽视野,做理性的思考和提升。

最后,衷心希望广大教师能通过研读本书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完美的人格来影响人、教育人、培养人,为培养新一代人才而努力。

职业素质篇

1 记住学生的名字

我们一直都在说,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其实,来个最简单的测试:你现在的学生的姓名你都能写出来吗?你一年前的学生你能记起几个?你五年或十年前的学生你能记起几个?考考自己,就知道我们自己到底有多在乎学生,有多关爱学生。

许多教师总是愁眉苦脸地抱怨自己记忆力衰退,过目就忘。其实,还是这样一句话,有注意才有记忆。很难相信,连学生的名字都记不起来的老师怎么能因材施教,怎么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都很看重自己的名字,学生也不例外。记住学生的名字就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是对他们作为班级成员的肯定和认可。

记住学生的名字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当他感觉到老师重视自己的时候,他会变得格外自信,相反则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出类拔萃的学生你要记住,顽皮淘气的学生你要记住,名不见经传的学生你也要记住。作为科任老师,你责无旁贷;作为班主任,你义不容辞。

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可以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亲切感,“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学其理”。

案例

曾经有个学校对新教师进行了一系列岗前培训,要求新教师“从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做起”。这条看似普通而平常的规定在学校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赞成者认为这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一个老师如果连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那怎么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和指导呢?质疑者则认为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并不现实,尤其对于课多的老师来说难度大,有的即使名字记住了也很难对上号,所以不应该强求老师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我仔细看了这则规定以及他们的争论,联想到自己的教学生涯,在这条要求上既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例子。

还在上学时,教学法老师就告诉我们要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他说记得学生的名字才能走近学生,让学生感觉到受到了尊重。为此他还列举了周恩来总理的一些相关事例。教学的最初几年,我一直记得老师的话,真的这么做了。在每次开学前还没见到学生时就看着名字条对着照片,将他们记得八九不离十。所以在和学生第一次见面时,凭借记忆加少许猜测,笑眯眯地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们的惊喜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他们亲切地称我为“苗苗老师”(“苗苗”是一部电影中的一位可爱老师),并且说每次和我打招呼我都能微笑着喊出他们的名字,他们觉得温暖。就这样,我和我的学生走得很近。

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加上这些年的扩招,教学任务加重,我渐渐地失去了最初的热情,我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日益减少。有时几年下来,有些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课堂上提问时经常在座次表上查找名字,遇到没有座次表的班级,我自作聪明地用他们的典型特征来称呼,于是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类似“第三排穿红毛衣的女同学”、“最后一排戴眼镜的男同学”等称呼。刚开始这一做法还很新鲜,常常会赢得同学会心的一笑,我也习惯了这种做法。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开始反思。

一天晚上值班,班上学生找我谈心。这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孩子,但是名字实在让我费心,叫“茜茜”,一个班级上有两个“茜茜”,仅姓氏不同也就算了,但同样的两个字在她们的名字里读音却完全不同,一个读“xī”,另外一个读“qiàn”。刚开始,我记住了她们的名字,可是毕竟一个星期两节课,又不带班,我提问时就经常会张冠李戴。每次同学都会给我善意的提醒,我还真没有把这当回事。没想到这孩子就为这事来找我,她哭了。她说一直很喜欢听我上课,她努力想引起我的关注,可是她觉得自己很失败,还是被老师冷落了,原因就是我连她的名字都会叫错。怎么会这样呢?其实我很欣赏这个学生,只是名字叫错了,竟然给她带来这么大的伤害,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我陷入了沉思,这个孩子很直率,主动来找我交流,那么在喊错或者叫不出名字的背后,还有多少学生受到了伤害呢?我无从知道,开始不安。即使到现在,几年过去了,一想到这件事,我的内心还有不安泛出。

也许叫错名字对老师来说算不了什么,谁会在乎呢?我们有很多很多的理由可以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但是学生在乎。一个足够尊重学生的老师,一个有着强烈责任心的老师,确实应该尽力去熟悉每一个学生,想方设法记住他们的名字,以便交流和指导。也许有点困难,但是正如南京理工大学的黄锦安教授所言:“做好一名教师,应该先从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做起。”

思考教学讲究情感互动。记住名字,看似一件小事,但要知道,一个老师不用看花名册,第一节课就能把学生的名字脱口而出,对学生的心理是很震撼的。你是老师,你就得用心去打动学生,学生才会尊重你。这是教育的功力之一。罗恩·克拉克先生26岁时曾获美国最佳教师奖。他讲过一个希拉里夫人的故事。有一次,罗恩·克拉克老师应邀带着全班37名学生去白宫。当时克林顿总统和希拉里夫人接见了他们。学生们参观了白宫,并与总统和夫人交谈。当同学们列队与总统及夫人告别的时候,克拉克先生注意到,希拉里夫人叫出了每位学生的姓名!而学生们也记住了这位未来的女参议员。

2 主动问候学生

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尊重老师、向老师主动问候的良好习惯,但是也有些学生见了老师,或视而不见,或躲躲藏藏,连个招呼都不打。问其原因,学生的回答恐怕出乎许多老师的意料:“不是我们不愿意打招呼,是因为我们和老师打招呼时,老师的回应大多数是敷衍的,而且很冷淡。”

面对学生的问候,很多老师只是“嗯”一声了之,有的甚至理也不理便匆匆而去,主动与学生打招呼的,更是少之又少。

其实,教师的一声主动问候,会如一缕清风,拂去学生心中的烦忧,使其神清气爽;教师的一声主动问候,会如一泓清泉,涤荡学生心底的污垢,使其心田清润;教师的一声主动问候,会如一捧月光,放牧学生自由的心灵,使其顿生自信、自强的勇气。教师主动与学生打个招呼,常怀此心,常行此道,而且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得到学生的尊重。

案例

我是一名班主任,每天清晨都要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进校,很多学生在教育、训练中已将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变成为自觉行动,在我的头脑中也形成一种学生主动向老师问好是天经地义的事的思维定势,有时学生忘记了,我总会摆出老师的威严,批评他不讲礼貌。

一件事情让我开始反思这种习惯,并作出了改变。一天清晨,我照例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检查学生的仪表,接受学生的问候,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看着学生乖巧、顺从的样子,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可以说还有一丝成就感——这是我们教育的结果。这时陶陶走过来,他并没有向我问好,而是径直走进了校门。我这时火气一下上来,心想这个学生怎么这样没有礼貌。我大声叫住了他,质问道:“陶陶,你没有看见老师吗?为什么不向老师问好?你怎么一点礼貌也不懂!”陶陶显然被我给问愣了,好半天没说出话来。就在我们僵持的时候,陶陶忽然说了一句让我十分吃惊的话:“老师,为什么每天都是同学们向您问好,您从来不向我们问好呢?”

按照以往的惯例我肯定会说:“我是老师,学生尊敬老师是规矩,难道还要让我向你们问好不成?”可这些话我却没有说出口,我让陶陶先进教室,自己陷入了沉思。我们认为学生向老师问好是尊重老师的一种外在表现,连问好都做不到还谈何尊敬老师;但我又问自己,每天90%的学生都主动向我问好,他们是迫于老师的威严,还是真正尊敬老师?这在我心中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我知道陶陶并不是有意不向老师问好,我们总说尊重学生,面对学生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老师尊重学生表现在方方面面: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我决定转变我的传统观念,用我的言行影响学生。

第二天清晨,我特意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站在门口。对待每一位学生我笑脸相迎,对待学生的问候我热情回应。当有学生忽略向我问好时,我会主动地问一声:“某某同学早上好!”这言语中没有气恼,没有责备,只是一句平等的问候。学生马上醒悟过来,不好意思地说:“刘老师早上好!”这时的师生关系显得和谐、自然。

以后学生不会在清晨担心因忘记向老师问好而遭到批评了,老师一句轻轻地问候,给学生带来一天的好心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思考要求学生讲礼貌,我们当老师的首先应该做出表率,如果我们能够主动与学生打招呼,学生一定更加愿意接近老师。老师主动打招呼不仅限于师生见面时,还应表现于课堂内外:上课时,请多走下讲台,给孩子们更多的关心;提问时,请多靠近学生,给孩子们鼓励的目光、微笑的表情、赞赏的话语;下课时,请多在教室停留几分钟,和学生唠唠家常,说说闲话,倾听学生的心声……作为老师,我们的任务就是作为成年人去教育未成年人,那么我们能否将身子放低一点,主动问候学生呢?一声“×××你好”,学生对你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从喜欢你的这句问候开始,进而喜欢你所教授的课程,这样不是更利于我们与学生的交流?因为一声“同学你好”是你教的学生在一个特定的时候得到你的问候,他对你不就生出一种好奇心,关注你的目光多了,同样也是一种幸福啊!就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翔平教授所说的一样:“我们主动问候学生,本身就是以一种积极心态去面对每一天的事物。”这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尤为重要啊!其实我们主动问候学生,就是让自己的心态积极起来,进而也影响到学生,老师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就是教育成功。成功首先是人的心理教育成功,所以说,我们每一老师更应该主动问候学生!

3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才智各有各的特点,没有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毫无能力,毫无天赋。”每个学生的潜能远远超过眼前的一切,教师应能发现学生的变化,看到学生的闪光之处,从而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使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教材是统一的,可是我们教师面对的是各有差异的学生,他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智力发展水平不同,感受能力和反应速度都不同。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怎样使那些能力弱的学生不在学习之初就处处受挫,不致在还没有来得及调整自己之前就遭淘汰呢?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本身的特殊性出发培养他们,在对学生统一而严格的要求中,努力发现学生的个性,以细致的工作态度研究学生的听课状态、思维特点,找出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帮助这部分学生实现听好课的愿望。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笼统地认为他们学习不认真、不专心听讲,采取简单批评或向家长告状的办法,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案例

学生小汪,初一新生入学后被班主任选为体育委员。他成长很快,无论在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还是自身的示范性方面都表现出色。在这样优秀的体育委员配合下,本班的广播体操教学模块提前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在学校18个初一班级的广播操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在接下来的第二模块排球教学中,同样地,全班同学在他的带领下也很配合老师的指导,认真地学练,很快又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高质量地完成了此模块的教学。就在我为有这样出色的体育委员而庆幸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第三模块是篮球教学,由于此时的天气已经渐渐变冷,学生的自主练习相应要增加,所以在此模块教学中,我采用简化规则的全场游戏法(第一堂课据学生的身高分大组,以后据运动能力分大组),我设想他能在游戏中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才能。然而,当其他同学都在按照我的要求去游戏时,体育委员小汪却说:“老师,我用跑步代替打球行吗?”当我询问原因时,他很生硬地说:“我不会打篮球。”我解释:“我们今天是玩‘8对8’的篮球游戏,只要你有勇气去抢球,你就能行;另外你比别人有独特的体育优势……”经过一番思想工作,他终于走到了球场,但还是很不情愿,只是来回走走敷衍。课后我又找他谈话,没想到他还是只有一句话:“我不会打篮球。”当我把话题转向他是班级的骨干,同学都向他学习时怎么办,他同样的口气说:“那我就不当这个体育委员了。”这时,我也用了命令的口气说:“那你好好考虑一下,下一堂课给我答案。”此时,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这么优秀的体育委员怎么突然就和老师产生对抗情绪了呢?经验告诉我,如果这个体育委员被换了,这个班级以后将会有一批以他为首的“团伙”很难管理。

经过与班主任的交谈,我了解了这个学生的情况:

1.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是第五名左右。

2.他的父亲是个老板,说话的口气有些像父亲;同时又是家里的“掌上明珠”。

3.他性格倔强,前几天和数学老师也闹得不可开交。

结合课堂上的表现,我和班主任共同分析了他在体育课上产生对抗情绪的三种可能原因:

1.把在数学课堂上的情绪带到了体育课堂上。

2.篮球基础太差,出于爱面子怕打不好篮球。

3.对任课老师某方面不满。

于是“对症下药”,我和班主任分头行动:

1.自我反省:教师先不去管它,使他产生负疚的心理;当他受到冷遇后,他会因此而十分不安,并会感到他的对抗手段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2.正面引导:考虑到他特殊的心理状态,我们应成为他的知心朋友,消除他在课堂上出现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针对他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分别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扰,提高主动练习的积极性,恢复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

通过多种教育手段的应用,后来他主动向我道歉,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保证:虽然他对篮球的确一窍不通,但一定要按老师的要求强化练习,并提出还要继续任职体育委员。

经过以上的事件,我感悟到:所谓的“问题学生”并不是天生就是“问题学生”,而是某种环境的产物。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会碰到一些捉摸不透的学生,作为一线的教师必须学会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恰当的方法,减少“问题学生”的存在。

思考“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还告诫教师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的心灵。而在现实教育中,我们的不少教师和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分数之外,还关心过他们什么?我们关心过他们今天是否快乐吗?关心过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吗?作为教师,如果我们都能像案例中的老师一样去关注学生的情绪,我们的教育一定能够触及到学生的心灵,学生的心灵也一定能变成茵茵的绿洲。

4 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假如没有威信,师生之间不可能有正确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少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威信,可理解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威信与威严不同,威严往往是靠训斥、惩罚树立起来的;威信是靠言行传达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却深入人心的喜欢、敬爱或崇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一种要求由有威信的教师提出,学生就容易接受;相反,由威信不高的教师提出,学生就不易接受。如何确立威信?无德则无威,无才则无威,无爱则无威,无信则无威,无严则无威,无为则无威。教师威信的树立,始于一点一滴的小事,始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案例

当教师三十年了,从小学一年级教到了高中,其间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悲伤,更有拼搏奋进的豪情,我是在不断的苦练中一步步提高的。要想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我认为,一定要在教学上下大功夫,在提高业务素质上下大功夫,因为这是我们教师的立身之本。

平时,我要求自己备课时尽量多地占有材料,广采博览,引进新鲜知识,恰当处理教材,组织教学。课堂上,我要求自己语言准确优美,板书严谨规范,充分发挥语文课的文学功能和美学功能,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得到文学的熏陶和心灵的启迪。

中央台新闻联播节目中的天气预报很精彩,极富文学性,充满人文关怀,我就把天气预报引进课堂,和学生一起欣赏:“听众朋友好,下面报告天气,今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是阴雨天气,最北端的哈尔滨、长春和最南端的海口、南宁都是风也萧萧,雨也萧萧,气候凉爽宜人,华北地区的北京、石家庄、济南等城市也无风雨也无晴,人们可以免受紫外线的照射,杭州以38度高温拔得头筹,听众朋友要注意防暑降温。”短短一则天气预报,引用了名句,使用了修辞格,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常言道,教师是学生的样子,学生是教师的镜子。在课下,教师的言行,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尤其要自律,随时随地严格要求自己,身教言教相结合,做学生的表率,这样才能在学生中真正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思考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说的是有威信的老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常常事半功倍;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对他的劝导会置若罔闻,甚至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往往事倍而功半。那么,究竟如何在学生当中树立威信呢?第一,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语道破了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品质。“学高”指的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功底,以及丰富的实际经验。因为,几乎所有的学生毫不例外地喜欢和敬佩有能力的、有本事的老师,无不被老师渊博的知识与深入浅出的教艺所折服。所以老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学识和精湛的教艺。“身正”则是说,教师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能给学生一种可敬可信的感觉。工作上,勤奋刻苦,严谨治学,认真负责;生活上,仪态大方,谈吐文雅,平易近人。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第二,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首先,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这里不仅指学习上,对每一个学生实施相同程度的督促和管理;还指教学过程中,实事求是地处理学生的错误,不能因为个人原因或是学生程度好坏而采取差别过大的措施。其次,要树立威信,教师就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也许一百个学生有一百种不同的智商,但一百个学生绝对有一种共同的、健全的、需要被关注的心态。因此,教师要乐学生之乐,忧学生之忧,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树立威信的方法,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慢慢摸索和积累了。

5 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比由于不公正而产生的情感上的麻木更能摧残儿童心灵的了。”老师们应该把师爱平分给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这是教师从教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重要内容。

教师的公正、无私能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体验到尊重,从而成为他们成长的健康心理的基础,有利于影响和激励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优秀品质;有利于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敬;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反之,教师的偏私与不公,必然使学生失去公平感,造成感情的压抑和心理的不平衡,挫伤学生学习与要求上进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学校的信任,甚至对社会的信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优秀品质的培养。

案例

在我眼里,所有的学生是一样的,不对优生偏爱,不对差生存在偏见。其实,你只要从多元角度出发,你会觉得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我班上有一名女生,成绩一塌糊涂,几乎没有一门功课及格过。她几乎什么都听不懂,却一天早上7:15到下午4:15,老老实实坐在教室,不捣乱,不影响别人。将心比心,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样。毅力那样坚定的学生难道不足以让我们对她刮目相看吗?但在以往所有的老师眼里她是个十足的“差生”。

开学第二周,就迎来了教师节,她送了我一张她亲手制作的心形卡片,我感动得不得了,这是学生渴望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以及希望老师能看到她而发出的信号啊!我从来都不习惯于向其他教师了解所谓的优生、差生,都是自己从第一眼看到学生开始认识学生,同时使所有的学生感到在老师眼里只有同学,大家平起平坐。你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相信在今后会更加优秀,你以前不突出,哪怕很不好,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现在认识大家,现在开始的你才是我认识的你。

结合这个女生细心细致的优点,我让这位女孩担任班级的劳动委员,于是关窗、关灯,她每天都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她的任劳任怨,也让她得到了很多同学赞赏的目光和友谊,大家都觉得她是个值得信赖的人。

公平公正,在某些地方很难做到,但我们老师对待学生公平绝对没问题,只要你心中有学生。

思考将心比心,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爱护和肯定,老师也一样,更何况是学生。老师对学生要雨露均泽,一视同仁,继承儒家“有教无类”的泛爱精神,发扬佛家“普度众生”的博爱精神,如春风化雨,教师的爱应该滋润每一位同学的心田。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爱、平等的爱,而不是偏爱。老师应在爱护学生的前提下,分清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爱在当爱处。只有真诚地去关心、爱护、帮助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依赖,才能为教学工作赢得主动性。

6 擅用宽容的力量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教师对学生适当宽容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之为学生,就是因为他们蒙昧无知,有缺点,不懂事,甚至会犯错误。做老师的,年岁长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对学生的缺点为什么不可以宽容一些呢?

在教学中,多一块宽容的土壤,就会多一片思想的植被,多一束理性的阳光,多一缕自由的空气。作为老师我们要给孩子多一些尊重和宽容,善待学生的“墨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把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我们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

当然,老师对学生的宽容,绝不是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袒护与放纵,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学生,让学生的自尊心从自卑、恐惧中摆脱出来,消除顾虑,恢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当学生体会到“老师原谅我了”后,就会释放心中的压力,将之转化为动力,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案例

接这个班才一个多月,班内就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那是在收防疫费的第二天早晨,我刚跨进校门,张圆圆和她的父亲就迎了上来,从她父亲嘴里得知,他女儿把我找给的80元钱放在书包里,放学时找不到了,麻烦我帮忙查查。我答应了并叮嘱他们不要张扬。

根据张圆圆提供的线索,我初步断定她的同桌和前面座位上的方某比较可疑,我分别找这两位同学了解情况,除了解到张圆圆确实把钱给他们看过,其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正当我无计可施时,有同学告诉我,方某今天带悠悠球到学校来。我问他为何把悠悠球带来,他说玩了忘放在家里了,我又问他悠悠球是从哪里来的,他告诉我昨天从佳佳礼品店花5元钱摸奖摸来的,我问他摸奖的钱是哪来的,他说是用交防疫费找回后的钱摸的,然后把剩下的25元钱交给了妈妈。我说球暂时由我代为保管,他点头表示同意。送走他后,我去了趟礼品店,在与店主的交谈中,我了解到方某同学在撒谎。为了不冤枉他,我又拨通了他妈妈的手机,详细询问了她给了方某多少钱,回家方某又给了她多少钱,通过交谈我知道了方某不仅在骗我,而且还在骗他的家人。

种种迹象表明,方某拿张圆圆的钱是最可疑的。于是,我再次找到他,问他的悠悠球到底花多少钱买的,大概他意识到我已有所知,一会儿说十几元,一会儿说20元,就是不肯说出真相。面对这样一位犯了错误而又不承认的学生,我非常气愤,但我还是静下心来,苦心地给他讲了拾金不昧、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知错能改的道理。终于,忐忑不安的他低下了头,许久才抬起头来,满含期待地望着我说:“我说出实情后,您能为我保守这个秘密吗?”我郑重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他家长,并一再叮嘱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犯错。第二天,我又把张圆圆叫来,告诉她她丢失的钱已找到,是前天中午有同学在其桌下捡到80元钱,一时未还,现在交给老师替他归还。

事后想想这件事情的始末,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试想,如果我当时处理不当的话,也许今天方某就不会呆在教室里了。是呀,大多数学生都会犯错,但常是一时糊涂,没有必要小题大做。如果我们换一种眼光看学生,实施宽容和信任,会有利于学生的改过。

思考十指有长短,满塘荷花有高低,有些学生因为年幼、阅历浅、自律性较差,往往还是会犯错误。作为一名班主任,当你发现自己的学生犯了错误时,除了采取耐心地教育外,不妨宽容一下学生。适当宽容学生,也是给他们一个机会。因为宽容并非是对错误的否认而是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期望,唤起犯错人的自觉,这样教师就能给学生撑起一片自省的天空,从而调动起他们自身的力量去战胜错误,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7 把赞美还给学生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赏识。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一句赞美胜过一千句批评。而老师要赞美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很多老师在“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影响下,对学生往往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赞美;多了一份苛刻,少了一份呵护。就像医生对患者一样“诊断”孩子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和毛病,于是有了冷眼、批评、讽刺,甚至体罚。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我们是否这样做过呢?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对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我们教师应该成为挖掘学生潜力的第一人。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受到赞美的时候工作或学习,效果最好。当大家都坚信一个人“行”的时候,他就真的能行,哪怕他原本是不行的。特别是后进生更需要我们教师的赞美、鼓励。他们渴望老师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为自己加油呐喊,哪怕摔倒,只要看到老师赞赏的目光,他们会一次次地站起来。

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上,为了他们的进步,让我们用真诚、爱心对学生多几份赞美,少一些批评、指责吧。相信每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可能、成功的希望。只有学会赞美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绚丽的花朵。

案例

于永正,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他善于运用饱含真情的赞美,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毫不吝啬地对学生赞美,使他得到了学生的爱戴、社会以及同行的赞誉,赢得了“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美誉。

于永正老师有一双极敏锐的眼睛,在课堂上,学生点滴的亮点都会被他发现,并大加赞赏。他始终能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用赞赏的话语和学生交流。在他的课堂上,我们能不时听到:“好的,你写得真棒!”“不错,说得真好!”“你心理活动的描写不亚于托尔斯泰!”、“你的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几乎用不着修改!”“你朗读得很生动!”……

于永正老师用自己的行动验证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那句话:“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与鼓舞。”

思考于老师对学生的赞美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辅以真诚,使得他的赞美就像雨露,滋润着学生稚嫩的心灵,形成一种积极向学的和谐氛围。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对学生的赞美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真诚是前提。于老师与学生的交往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教师必须用自己真实的情感去激励学生的情感,用美好的心灵去唤醒学生的心灵,用真挚的热情去感染学生的热情。所以赞美学生,应该是一种由衷的真情流露。第二,尊重是真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失误和错误,引导学生正视不足,逐步走向完善。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不完善是极其正常的,期望学生十全十美是不正常的。所以,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必须在尊重的基础上施以赞美。第三,慷慨是灵魂。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被赏识的心理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一种向上的动力,会全面审视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较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并逐渐完善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以造就一个天才,也可以毁灭一个天才。”从于老师对学生毫不吝啬的、慷慨的赞美中,不难发现学生迸发的学习热情以及智慧的火焰,从中也不难感受到这位特级教师的“艺术人生”。

8 要多一点儿耐心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凡事皆有终结,因此,耐心是赢得成功的一种手段。”耐心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有耐心的教师才会获得学生的爱戴,有耐心的教师才会走进学生的心里。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学习态度端正、接受新知识较慢的学生。在辅导这类学生时,教师应该做到心平气和、不可着急。这类学生心里很想学习,在反复学不会以后,自己心里已经非常着急,这时教师要做的,就是让他放松,而要真正做到让学生放松,那教师自己首先不能着急,这就是要有耐心,否则,学生心里更乱,欲速则不达。

耐心等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耐心指导,给学生搭梯建桥。对学生有耐心,首先要对他们有信心,更要有责任心,这样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案例

班里有一个学生很聪明,就是英语没有突破过50分大关!原因是他的基础太差,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一方面找他谈心,让他认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鼓励他树立信心;另一方面,在课堂上,经常提问他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他取得进步以后,再帮助他制定下一个奋斗的目标,使他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前迈进。为了提高他的口语表达能力,每天中午12:30,我都请他到办公室去朗读一篇300词左右的文章,刚开始的几天,坚持得很好,有几天因为我有事,他又松懈下来。再让他到办公室朗读,他总是以各种理由推托,课上也不再那么爱发言。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老师没有坚持的原因?后来,每天中午我都准时在办公室里等着他来朗读,偶尔有事必须离开,也会通知他一下,并跟他约时间把朗读补回来。坚持不懈的努力,使他逐步养成了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也又活跃起来。期末考试,他的英语成绩进步了16分呢!

思考教师日常工作之一就是要对有关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这些学生中,有的或许是尚未入门;有的或许是没把学习放在心上;有的或许是家庭环境等因素造成;有的或许是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兴趣;有的或许已养成拖拉作业的不良习惯……由于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发展的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时,必须做到诲人不倦,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正是耐心的一种深刻的体现。教师担当的是教书育人的重任,既然是重任,当然不可能轻松完成。所以,当自己面对后进生的顽固不化就要火从口出、恨从手泻时,要提醒自己,再耐心一点。

9 学会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站在学生角度,将心比心。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当学生犯错误本该受到责罚时,我们如果以“假如我是学生”的情感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情,这就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教师要养成换位思考的良好习惯,时时转换自己的角色,站在家长和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

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及性质趋向有更全面、更客观的把握,从而保证自己作出客观、科学的判断和选择。懂得换位思考的人是心胸宽广、聪明睿智的人,懂得换位思考的教师会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比别人棋先一招、技高一筹。

案例

有一位做母亲的很喜欢带着五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松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真是一位细心的母亲。“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老师常抱怨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布置的家庭作业,如果换一个位置,让老师来完成学生的作业,会有何感受呢?也许,很多老师再也不会布置铺天盖地的作业了,再也不会批评学生作业质量不佳了。

老师常不理解自己在上面苦口婆心,口干舌燥,为什么台下是昏昏欲睡,启而不发?如果换一个位置,让老师坐在台下听着这样一堂堂长时间的“政治课”、“说教课”,会有何感受呢?也许很多老师都会从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入手,牢牢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课堂中吧!

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把某种东西交给杂货店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有一天,他想出一个坏主意,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换”糖,杂货店老板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把糖换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终身。”这位杂货店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他没有用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从孩子的角度,用宽容维护了一个儿童的尊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处在学生的位置思考问题,体验他们的感受,这就是“换位”。这样做可以帮助教师找到教育教学的障碍,从而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假如,我们作为老师能够更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一定是和谐融洽的。换位思考是沟通师生内心世界的一座桥梁;换位思考需要教师对学生付出满腔的热爱,教师的理解和宽容,会使教育更有成效;换位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善待学生,善待教学。所以,请老师们养成换位思考的良好习惯吧!

10 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常常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教师也不例外。经研究,消极情绪对我们的健康十分有害,不少人因此患上了这样那样的身心疾病。因此,我们常常需要与那些消极的情绪作斗争。而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

罗伯·怀特说过:“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有一则著名的关于情绪的小故事:一头熊在与同伴的搏斗中受了重伤,它来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得到援助。守林人看它可怜,便决定收留它。晚上,守林人耐心地、小心翼翼地为熊擦去血迹、包扎好伤口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供熊享用,这一切令熊无比感动。临睡时,由于只有一张床,守林人便邀请熊与他共眠。就在熊进入被窝时,它身上那难闻的气味钻进了守林人的鼻孔。“天哪!我从来没闻过这么难闻的味道,你简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虫!”熊没有任何语言,当然也无法入眠,勉强地挨到天亮后向守林人致谢上路。多年后一次偶然相遇时,守林人问熊:“你那次伤得好重,现在伤口愈合了吗?”熊回答道:“皮肉上的伤痛我已经忘记,心灵上的伤口却永远难以痊愈!”

所谓“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教师,更要警惕,不要让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造就出暴君,以至于伤害了那些幼小的心灵。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根本改变自己的意识,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个体,创造出宽松的育人环境,搭建起师生之间的桥梁,才能让孩子们感到幸福而不是痛苦,让孩子们感到快乐而不是伤心,让孩子们感到满足而不是失望。

案例

2001年9月28日。

给10班、11班上完课,觉得有点累,但我还得抖擞精神上12班的课。上课铃声响起,还有四个同学没有来。“他们为什么迟到了?”我心里琢磨着。课讲到五六分钟左右的时候,四个同学鱼贯而入,没打报告,而且每人手中拿一听可乐,有个同学进了教室还边走边喝了一口。简直是“小痞子”!我怒火中烧,对他们大喝:“你们四个站住,为什么迟到?连个报告也不知道打?”“老师我们上体育课。”“什么逻辑,上体育课就迟到,为什么大家都按时上课,就你们迟到了?进来不打报告,进教室还喝可乐,就这态度还上什么课?”

考虑到还要上课,就让他们回到位子上,记得以前我给大家立了规矩:迟到的同学必须回答出上节课的问题,可以复习课本,直到答对就坐下。我看他们四个不能给我坏了规矩,就叫其中一个出来回答问题。男孩子站出来。双手摸着口袋,一脸不屑的样子,高傲地说了三个字:“我不会。”看到他那副样子,我火上加火,真恨不得揍他两下。“从书上找答案,答出来就坐下。”“我就是不会!”他丝毫不想让步。看到他那副德行,我终于忍不住了:“你们都不想学了是吧!不想学拉倒!”我“啪”地甩了书:“好,你们厉害,我不讲了,你们自己看吧!”

我怀着满腔怒火,学生上了一节自习课……(一年后)2002年9月21日。

上课前两分钟的预备铃响了,我调整了一下情绪,微笑着走进了教室。我亲切地对视着全体同学,发现有一个同学的脑袋放在桌洞下面,“同学们,请准备一下政治课本,准备上课。”脑袋仍然在桌子底下,我走了过去,嘿,原来他在吃雪糕。我轻轻地说:“今天有点热,你的雪糕只吃了一半,如果我这里有冰箱,我一定给你保存好到下课再吃,但是上课可是不能吃的呦!”“嘿,老师不好意思,我马上扔掉。”说完狠狠吃了一口,起身扔进了垃圾桶。

上课大约两分钟,A进来了,他把两只手放在头上作了个兔子状的动作算是对我打招呼,然后进了班里。他的位子在后面,他居然从前面扭着屁股往后面走,(他是班里出了名的调皮鬼,成绩极差但很有表演天赋,尤其喜欢唱歌,自称“mp3”)我又气又笑,“A,你今天迟到了,看你回来的样子,是想给大家表演节目。好,你给大家唱首歌吧”他高兴得不得了,给大家唱了一首刘德华的《冰雨》,大家掌声一片。“唱得简直就是原版,我们都很喜欢,不过,如果你其他方面也像唱歌一样优秀,大家就更喜欢你了。来,我们为A变得让我们更喜欢鼓掌!”在大家的掌声中我发现了A表情逐渐变化,看到他目光中闪烁的复杂感情。我想课后我得找他谈心。

思考以上两篇案例来自一位教学一年多的老师的教学日记,代表了她上课的诸多变化。刚开始工作时,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班上大动肝火,课不能按计划进行,师生关系处理得不协调,常常下课了还余怒未消,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影响。后来经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在课堂上她逐渐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并能更好地处理课堂教学,感到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是作为一个新教师在一年多的工作中最主要的收获。我们做事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件事情你重视他和不重视他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所以,作为一个老师,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得重视控制自己情绪的重要性,了解控制情绪对于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对于老师的发展都是重要的,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占20%,情商占80%。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需具备较强的情商能力,用这种能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促进和学生的沟通,缩短和学生的距离,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

11 经常跟学生谈心

所谓谈心,就是推心置腹的谈话。要使“谈话”上升到“谈心”,教师必须争取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而想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教师就必须尊重和信任自己的学生。

我们有的教师平时老是板着脸说教,学生稍有差错,就大声呵斥、批评,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和对立心理,学生一旦有了这种心理,不但不愿听教师的,甚至会用各种方法与手段跟老师作对。这样,教师的教育效果就不可能好。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就要尽量多地尊重一个人。”因此,教师如果能够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在学生面前尽量倾注自己的爱心(当然,这种爱心不是随心所欲的娇惯、是非不分的放纵),这样,就可能很快发现你与学生会经常有心灵的沟通、感情的互动。这样,即使你提出尽量多的要求,学生也会乐于接受,并能够较自觉地遵守各项纪律。正如马卡连柯指出的:“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

案例

我刚接手高二(7)班不到一周,班级发生了一件事:班长告诉我,学生李××拒绝交暑假补习费。课间当我找他了解情况时,他很冲地对我说:“我为什么要交暑假补习费?”我知道他来自乡下,家庭条件似乎不太好,班干部反映他脾气比较“怪”,便意识到他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就轻声地对他说:“是吗?现在快上课了,放学后老师来找你谈谈好吗?”没想到放学后他主动来找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师,对不起,我态度不好,我以为你一定会……”“老师也不太了解你的情况,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不交补习费吗?如果你相信老师的话。”没想到这一问,他的眼眶就红了,那天傍晚,我听他谈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他舒了一口气:“老师,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把家里的不幸说出来,觉得轻松了好多。”“老师真的很感谢你的信任,今后你有什么难处需要帮助,老师一定会尽力帮你的。”

此后的两年里,类似的谈话我们又进行了无数次,有深夜的电话,有假日的长聊,这些谈话,多次帮他打消了弃学的念头,和解了他和科任老师产生的矛盾,解决了他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次次困难,使他能够比较顺利通过高考,继续升学。

今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这个孩子寄来的一封长信:“感谢您两年来对我的关心、鼓励和帮助,您的信任是我在黑暗与挫折中奋力前行的重要因素……我至今仍感谢老师每次都能在我迷茫的时候帮我找到方向……”我想能帮他找到方向,应该是我们一次次谈心的结果。

思考由上面的案例来看,和学生推心置腹的谈心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良好效果。不过,教师和学生谈心,还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第一,应有一个成功的邀约。与个别同学的谈话邀约,应该是要悄悄进行、低调处理的。老师可以在作业本中提出真诚的邀请,可以写一张小纸条找个机会交给这位同学,可以在路上碰到了跟学生预约一下,可以在课后的时间以电话的形式邀约。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老师突然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某个同学说:“×××同学,请你出来一下,我有话跟你说……”被叫的学生肯定是忐忑不安,以为做错了什么,暴风雨即将到来,心理压力很大。而周围的同学,有怀疑的、有幸灾乐祸的……这样的谈话邀约,一开始就注定了谈话必将失败。所以,一个成功的邀约,对于后面谈心的顺利进行,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在一开始就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使之能敞开心扉,把心里话告诉老师,从而让老师能更顺利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第二,应该有一个合适的谈心地点。在人来人往的办公室里,一个老师的对面坐着一个学生。老师正在慷慨激昂地发表言论,同学头低低的,看不出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这时候走来一个老师,对谈心的老师说:“你又在给你们班的孩子上政治课啦?”再一会儿一个老师走过来,对着学生说,“×××,你今天又犯什么错误啦?”这哪里是谈心啊?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内向型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一次煎熬。不用说,这样的谈心也注定是失败的。谈话会以学生心里暗想“终于讲完了”而告终。当然,应该注意一下的是,谈话的地点不能是因老师的兴趣而定。而是应该因谈话学生的性格特点、谈话内容、学生性别而定。第三,选择正确的谈话时间,把握好谈话时长。教室里,某同学极不情愿地离开了座位去找老师,因为,老师跟他约好的时间到了。可是,他还有很多作业没有完成。老师宿舍里,老师正春风化雨般地诉说。学生目光飘移,坐立不安,不时看着手表,心里暗暗叫苦:老师,饶了我吧,我今天作业要是再没完成的话,我就死定了。谈话要在什么时间,应该先征求学生的意见,而不是老师单方面的预约。选择在合适的时间,解决好后顾之忧,学生才能安心跟老师畅谈。谈话的时长,也应该把握好,不可太长,一般尽量控制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没有学生喜欢婆婆妈妈、谈话又长又臭的老师。所以,我们老师也不要妄想一次的谈话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对于很多学生,谈话是需要多次的。除了前面谈到的三个方面,与学生的谈话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老师的坐姿。如果是坐下来谈话的话,那么,师生之间最好是成45度角。这样,可以避免直视时产生的尴尬和紧张。侧身注意对方的目光与正面注意对方的目光,产生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还有,切忌谈话的一方站着,一方坐着。2.老师的语气应该舒缓、柔和,而不是咄咄逼人。谈心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的说教。应该以心换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要让学生有安全感,觉得老师可以信任,要认真倾听,不要打断学生的讲话,哪怕他的话是错误的,也要让他讲完。3.与学生的交流渠道应与时俱进、多样化。不是说一定要面对面地坐着讲话,那才叫做谈心。谈心的形式,可以是面谈、书信、网聊、短信等。此外,与学生的谈心应该是一项常规的工作,而不是救火队员式的。等发现问题了,才要找学生来谈话就已经太迟了。对于没有担任学校其他行政事务的老师来说,应该做到定时跟每个学生谈话。当然,可以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只要在路上碰到,三两句话寒暄就可以解决。而有的学生,则是需要多次的、长期的交流。日常事务繁忙的老师,要挤出时间来跟每个学生谈话,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就应抓一些边边角角的时间了。比如,可以约学生在食堂边吃饭边谈,可以在课余活动时间谈,可以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谈等。

12 掌握批评的艺术

如果说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百倍,而朋友提醒式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荡涤心灵。

我们知道提醒式的批评比较让学生接受,而尖刻的数落、粗暴的训斥和恶意的挖苦,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反感、憎恨,以致成绩下降或酿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当然,教师在面对有缺点的学生时,往往会恨铁不成钢,虽是好心,但应讲究方法,不能一味的苛责,应该带着善意、带着激励。要知道,批评是柄双刃剑,它能鞭策学生,也能刺伤学生。所以老师在用的时候不能随意,要让学生感觉到批评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老师只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批评时,力求点到为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

案例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思考陶行知先生对同学的批评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那么在运用批评手段来激励学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1.教师的批评,应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他们需要的是“可口”的良药。2.关爱不等于溺爱,批评不等于斥骂。事实上,批评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3.批评一定要遵循一个重要或是说根本的原则: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学生在某种事上做错了,就一棍子打倒,将整个人都否定了。要想让你的批评成为点石成金的“魔戒”,要想让学生因你而从执迷不悟中豁然开朗,那么,你的批评中必须蕴含着爱、蕴含着真正的人文关怀!另外,作为教师,千万不要说些伤害学生的话。如:冷酷绝情类。“我怎么碰到你这样的学生!”“我白教你了!”这样的训斥会使学生感到自卑、无助和无能。人身攻击类。“你有毛病啊!”“你脸皮真厚!”这种随口冒出的攻击性语言毫无训诫作用,只会招致学生的反感。讽刺挖苦类。“你怎么这么笨?”“你没长脑子啊!”学生非常在乎老师对他的评价。给他当头一棒,他就会一蹶不振;给他褒扬鼓舞,他就会再接再厉。霸道强权类。“谁敢不听我的,我就……”“我说的都是对的!”应在平等、自由的氛围中,以商量的口吻,对学生晓之以理。说“你觉得该怎么做”远比说“你必须这样做”更有意义。漠不关心类。“哦,我知道了,别说了,去吧!”“这件事我会处理的,不用你管!”给教师谏言献策是学生的优点,一句轻描淡写的“知道了”无疑会刺伤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作为班级成员,有权参与班级事务,发表自身看法。教师无视这种需求,会扼杀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请保持十足的耐心,让学生尽情地倾诉吧。威胁恫吓类。“下次再这样,我就不客气了!”“明天叫你家长来,家长不来,你就别上课了!”胁迫和恐吓可能会使脆弱的学生更脆弱,怯懦的学生更怯懦;当然,也使倔强的学生更倔强,固执的学生更固执。总之,为了学生的成长请我们的老师慎用谈话方式,如此,学生也才会尊重我们!

13 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期待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格马利翁,他很喜欢雕塑。有一天,他得到了一块洁白的象牙,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少女。这个雕像非常美,以至王子爱上了“她”,每天和雕像说话,茶不思,饭不想,热切地希望“她”变成真人。后来王子的诚心感动了天神,天神使这个雕像真的变成了一个少女,和王子生活在一起。

心理学上用这个故事命名了一个心理规律:热切的期望有可能使被期望的人达到期望者的要求。这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领域经常可以见到。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小学里对一至六年级的18个班的学生进行一次“发展测验”。测验结束后,他们发给每个班级的教师一份学生名单,说名单上列出的全班20%的学生是最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

八个月以后,心理学家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追踪检测,结果发现名单上的20%的学生的学业成绩都有明显进步,而且他们情感健康,好奇心强,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也比较融洽。教师们说,心理学家的测验可真准,有很多学生是他们原先没想到的。可是心理学家却告诉教师,名单上的学生只是他们随机抽取出来的。

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呢?那就是人们的期望可以对别人产生巨大的力量。在生活中要想使一个人发展得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这样会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相反,消极的期望却可能使一个人变得越来越坏。但是老师也要注意不要给孩子过高的心理期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案例“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

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又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

在此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思考“三分教育,七分等待。”教师的期盼、等待也是一种爱,而且是一种更积极的、更深层的爱。心理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从心底里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赞扬、鼓励,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心理的满足。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学生品德的提高。事实上,学生非常尊敬那些期望他们做得更好的老师,教师积极的期盼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爱心的感召下引起积极的变化。教师期盼性的语言,渗透着教师浓浓的爱,从而使好的学生更加刻苦地学习,也使差生树立起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勇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成功的强烈愿望,不断发展。

14 引导学生相互欣赏

欣赏别人是一种美德,而这种美德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忽略的。欣赏别人绝不是逢迎与敷衍,专拣别人爱听的说。欣赏别人是一种真诚的赞美,努力地发现他人的长处,并从心里承认它。

欣赏别人是一种理解和信任,它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可以使人悔过自新,扬长避短,更健康地成长和进步。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

在教学中,学生们的是非观是很强的,他们常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别人身上的缺点,但却不善于去捕捉别人的闪光点,一堂课下来,对别人发言的评价,挑剔的多,赞赏的少。教师要着重引导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扬起前进的风帆,使全班同学一起进步,共同提高。

案例

欣赏有两个含义:一是享受美好的事物,品味其中的趣味;二是认为好,喜欢。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欣赏人世间一切真挚情意、美德善行,可以美化我们的心灵;欣赏别人,可以让我们发现人世的美好、人生的美丽;欣赏自己,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充满自信、充满希望……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这就是我们学校这次期中考试的题目。

在作文阅卷过程中,有一篇文章让我触动不已。文章讲的是班上有三个女生,非常好学,成绩也非常好。每次老师提出问题,她们都踊跃回答。可当老师叫她们回答问题时,班上的一些人总会发出瞧不起她们的尖叫声、嘘嘘声,甚至是摆出嗤之以鼻的不屑一顾的神情。针对这种现象,文章最后发出呼吁要同学们学会欣赏别人,因为欣赏别人是美德,欣赏别人也是一种智慧!

掩卷细思,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中学生的好胜心极强,一见别人比自己强,一见他人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心态就很不平衡,不是想着向别人学习,如何努力做得更出色,而是处处挖苦,处处挑剔,处处针对……好胜心如果处理不好会演变为嫉妒。嫉妒既害人又害己,发展到一定程度,会给被嫉妒的人造成很深的心理伤害,同时嫉妒别人的人自己在精神上也会备受折磨,正如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所言:“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

思考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相互欣赏呢?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观点:要能接受生活中有不同于自己的别样的存在,习惯于听到不同的声音,懂得去接纳别人。其次,要善于发现别人值得学习的地方。人无完人,大家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纠正别人固然重要,但换一种方式去发现别人的优点,不仅是对别人的一种鼓励,也能促进自己的发展。再次,引导他们要宽容地对待他人成绩,与别人进行良性竞争,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而不是设法寻找别人的短处或不足,并且多进行自我竞争,从而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能。

15 暗示是一种强大的牵引力

暗示的巨大魅力,在于它的不直接、不严厉、不说教,在于它的温和,它的圆滑和巧妙。也因此,学生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老师的各种暗示。“暗示”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它委婉、含蓄,富于启发性,如果运用得当,一定能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好的暗示能督促做错事的学生细细反思,能鼓励好学的学生再接再厉,激励着所有的学生不断奋进,而坏的暗示则会令学生气馁和不安。

暗示的美,是一种含蓄的美。暗示的力量,是一种巨大的牵引力量。老师们要善加利用,方能达到良好的“和平演变”目的。

案例

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的许红梅老师曾接手过一个十分棘手的班级——二年级的一个出了名的“捣蛋鬼集合班”。

这个班的教室内长期地纸屑飞扬,是学校有名的脏、乱、差班级,学生宿舍中的卫生也一团糟,校卫生评分榜上,该班从来都是“最差”,口碑极坏。但这个班的学生却依旧我行我素,老师们都感到无能为力。

当校长宣布许红梅接任这个班的辅导员时,教友们都十分同情许红梅。

许红梅笑道:“不要这样看着我,伙计们,收起你们怜悯的目光吧。我已经仔细地分析过那些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自尊心强。以往那种居高临下式的说教,他们当然会反感的,也许我会有好办法制服他们。”

第一堂课,许红梅刚走到教室,就注意到教室门前一片狼藉,学生们似乎刚刚还在嬉戏打闹过,没来得及收拾。

许红梅佯装视而不见,和学生们问好之后,道:“同学们,我有件礼物送给你们,你们猜猜是什么?”

学生们好奇地睁大了眼睛,不知道新来的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许红梅拿出十几幅风景画来,“你们看,这几幅漂亮的山水画多美啊。我们把它们挂在教室的墙上,怎么样?”

学生们立即眉开眼笑起来,几个男生主动上来帮许红梅把画挂好。

许红梅又说道:“还有几盆鲜花放在外边,张立、刘飞,麻烦你们帮我搬一下。”

鲜花搬进来了,红色的,粉色的,嫩绿的叶子上还有几滴晶莹的水珠,看得出来是许红梅刚给它们浇过水。

墙上是一幅幅山水风景画,讲台上、窗台上是一盆盆鲜花,突然之间把整个教室装扮得分外美丽,美中不足的是地上废纸成堆。

几天后,许红梅注意到教室的地面比以前干净了一些,不过还是有废纸屑。

有一天,许红梅悄悄来到教室巡视时,一个叫王琪的调皮鬼一扬手,一团废纸在空中来了个抛物线运动,正好落在了讲台上。

王琪很快注意到了站在门口的许红梅,便慌了,说了声:“许老师……”便脸红了。

但许红梅一言未发,只管自己走过去,弯腰把那团废纸捡起,并扔进垃圾桶。

王琪的脸一下红到了耳根,正低着头等着许红梅批评,许红梅人已经出门了。

打这以后,这个班的卫生越来越好,地面开始光洁一新,极少再见到废纸屑。

前任辅导员奇怪地对许红梅说:“许老师,我感到非常奇怪呀,以前,那些淘气鬼们经常把教室里搞得乌烟瘴气,尘土飞扬,一到那个班,我就不由掩住鼻子,现在好像换了一个教室似的,空气也清新多了。”许红梅暗暗高兴。

接下来,在一次学校要求的大扫除中,许红梅的班还没有开始,二(3)班的学生便来借拖把。许红梅还没有回话,就听有学生说:“不借!不借!借了我们过会儿用什么拖呀!”随即就有好多人附和道:“就是嘛,不能借给他们!”

看着班级学生小气的架势,许红梅只好提议:“我们就先借给他们吧,反正我们还没有开始呢,再说等会儿我们可以先捡纸,擦玻璃、墙面,最后再拖地呀!”

谁知竟然还有学生说道:“他们把我们拖把弄坏怎么办,不借!”面对学生狭隘自私的本位主义思想,许红梅一怒之下,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学生一顿:“你们也太不懂道理了,怎么能这么自私……”

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低下了脑袋。这事过后,许红梅惊讶地从学生周记里发现很多人都写了这天的想法,他们还是认为不该把拖把借给二(3)班,还罗列了一大堆理由:什么爱护公物啦,班级集体荣誉感啦,等等。许红梅这才发现,教师以势压人的批评是不能解决孩子们的思想问题的。简单生硬的批评训斥,至多只能改变学生的口头认识,只有从思想深处触动学生,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思想情感乃至行为。

于是,许红梅故意设计了下面的情节:许红梅把班级的拖把藏了起来,学生值日时,找不到拖把,许红梅就安排他们去二(3)班借。“许老师,他们不会借给我们的!”“为什么?”“因为他们也要用呀!”“不一定哦,请我们劳动委员去借借看!”

劳动委员不太情愿地去借了(许红梅已经事先和二(3)班的值日生说好)。不一会儿,劳动委员带着很惊讶的笑容回到教室,情不自禁地告诉大家:“他们竟然同意了,说让我们先用!”

其余的学生们也都瞪大了惊奇的眼睛。

许红梅赶紧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二(3)班同学自己也要用拖把,为什么就愿意借给我们呢?我们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该怎样做呢?”

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学生们陷入了沉思之中……

思考上面案例中的许老师巧妙地运用“暗示”的手段,收到了比直言不讳的正面教育更佳的教育效果。当学生亲眼看到老师捡起自己随手乱扔的废纸时,他们不可能无动于衷。环境的美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当学生们看到美丽的鲜花和动人的风景画与周围的环境反差太大时,他们就会自己动手,使之协调。借拖把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看到其他班的学生如此大方,好胜心强的学生岂能落于人后?没有太多的言语,没有额外的批评,许红梅只是通过几次暗示教导,就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让原先一个出了名的捣蛋鬼班面貌一新!许红梅无声的暗示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16 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

教师总是希望为学生树立正面的良好的形象,这是育人的基础,是无可厚非的。但过于掩饰自己的错误则是不对的。教师不是圣人,难免要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比如,没了解情况,把学生批评错了;一时疏忽把作业改错了;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却忘记做了;等等。面对这些客观事实,你该怎么样面对你的学生呢?如果极力维护自身形象,一味在学生面前装出是对的样子,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不公正、粗心、言行不一等不良印象。轻则影响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重则对学生价值观及品德形象形成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老师面对现实应敢于承担错误,而并非逃避错误。你在承认错误时,你的勇气也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客观地看待评判事物的思想悄悄潜入孩子的心灵。孩子不会模仿你的行为而是会从此引以为鉴。杜绝预防错误的发生是对的,但是既然发生了就必须承认。

案例

以下是一个学生的一篇日记:

那一次是学生缴费,其实每次交费,老师都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缴纳的钱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可由于粗心,那一次,我忘了在自己交的钱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恰巧,那一次,一个同学在班上把自己的钱弄丢了,可他写了名字的钱又出现在我们同学上交的钱里面。这就可能是有的同学捡到或者偷了别人的钱作为自己的钱交上去了。于是,老师就对照着钱上的名字让交钱的同学先把自己的钱拿回去。

看着一个个同学拿着自己的钱带着笑容离开,我有点紧张和害怕。当然,我害怕不是因为我偷了别人的钱,而是怕自己解释不清,老师冤枉我。后来,没有对照名字拿到钱的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了,老师又问了我们一遍,果然,我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老师让那个同学回到了教室里,只留下了我一个人。我当时想,老师一定是觉得是我偷了钱。接着,老师又把我问了好几遍,最后让交钱的同学下午带家长来学校解释。我当时都害怕得哭了。后来,托管阿姨和我妈妈都到学校和老师进行了解释,老师知道了钱不是我拿的,是冤枉了我。

让我没想到的是,在第二天下午第一堂综合实践课上,班主任老师当着全体同学的面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向我道歉,还对我坚持真理的做法进行了表扬,让我很受感动,也很受教育。人不是十全十美的,老师和学生一样也会有不足的地方,但有了错误就要承认,就要改正,以后我也要向老师学习,有了错误就要积极改正。

思考事实证明,教师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不是,好处相当多:一是可以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培养学生的诚实谦虚品质和鼓励学生文明待人行为;二是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与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三是可以取得学生的信任,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四是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也是人,也有犯错的时候,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而硬着脖子不认错。知错就改,方为上举。从古到今,从皇帝到圣贤都不乏主动认错的范例,有不少范例还被传为美谈。这些实例都足以说明敢于承认错误是一种传统的美德。因此,当教师出现失误时,要勇敢地承担错误并积极改正,这也是为师者必备的一种素质。

17 广泛征求学生意见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师道尊严”在教育者的思想中是那么根深蒂固,以致他们习惯于向学生发号施令,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者,有意见也只能保留,这就是“教师霸权主义”的表现。

教师在自己的“霸权主义”观念指导下的行为,剥夺了很多同学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争获取证明自己、锻炼自己、实现自我的机会,诸如担任班级干部、参与文体活动、参加各类竞赛、获取“三好学生”荣誉等。此外,在学校的日常管理、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评价中,教师的“霸权主义”也是无处不在,在它的背后不知道又有多少纯净的心灵受到伤害。育人者无视“面向全体”、“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成长中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要求,把自己的意念强加给学生,使“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一句空喊的口号,结果“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也只能是育人者的一厢情愿。

案例

学校少年团校要求初一年级每班推荐两名优秀学生为少年团校成员。班级学生个个要求上进,都希望自己能被第一批吸纳为团校的成员,“僧多粥少”,两个名额怎么分配呢?我根据新学期以来同学们各方面的表现,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打算把两个名额给雪和星,并作了私下告知。当雪和星希望填写推荐表时,为慎重起见,我说得让全班同学知道并认可这一决定。

事情还没公开,班上已传得沸沸扬扬:老师把两个名额给了雪和星,我们都没有指望了。

事情远没有结束。磊蹭到办公室:“老师,我想知道班上的两个名额您打算怎么分配?”“老师经过认真斟酌后,认为雪和星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十分优秀,打算把名额给她们两人。你认同吗?”

磊茫然地点点头。“你也是很有竞争力的学生,下次再争取,好吗?”“下次机会是什么时候?”“大约要等到下学期了。”“哦!……老师,再见!”

我一口气还没喘过来,娟一阵风似的进了办公室。“老师,我想知道你把两个名额给了谁?为什么?”明显地责问。“老师打算把名额给雪和星。”“您征求过我们全班同学的意见了吗?您这样做,对吗?您知道我们会怎么想吗?”连珠炮式发问后,声音哽住了。“哦!让老师再想想。”

……

万万没有想到我的自作主张,会招来如此强烈的不满、抗议,在无奈的背后是一种深深的伤害。一天后,我向全班同学作了检讨,包括磊和娟,当然也包括雪和星。推荐活动也按照同学们民主讨论的方案有序进行。

思考观念是行动的灵魂。陈旧落后的师生观念必然导致“教师霸权主义”行为的泛滥。广大学生民主、平等、自主意识的觉醒,使“教师霸权主义”再也没有了市场。新课程改革必须以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不能只停留在学习认识的层面上,更需要把“新理念”真正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育人者敢于向学生承认工作中的失误,倾听学生的心声,悉心听取学生批评,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及时调整工作的策略方法,这也是“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18 要说话算话

遵守承诺是每个人都应该恪守的准则,教书育人的老师更应该如此。人与人交往需要的是以诚待人,言而有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虽然人在交际过程中可以通过用相同的兴趣、情感和思想等互相吸引,但是并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需要信用来维系。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能给人以信任感,让人觉得你是值得信任的。

一个人可以没有出色的外表、出色的谈吐,但绝对不能没有诚信。诚信,能让你成为一个最受欢迎的交流对象。教师一言既出,就要层层落实;说一套做一套,不仅有损教师的威信,而且也会让学生将老师的话当成耳边风。另一方面,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说话要算数,说到做到,给学生许诺一定要兑现,让学生有信任感,有了信任感,才有亲和力和凝聚力。如果要求学生守时,而自己却迟到早退;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而在办公室或室外却反其道而行之;要求学生尊敬师长,有礼貌,而自己却不注意尊重学生人格和劳动;要求学生讲奉献,而自己却想方设法搞有偿家教等,表里不一,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形象,而且会损害整个教师队伍的形象。

案例

刚开学的一段时间,由于天气还非常地热,因此睡觉起来后都没有带他们去户外活动,最近天气慢慢转凉,而且生活作息也规律了,我就想,应该带他们活动一下。一天中午,我对他们说:“等下个星期的时候,只要你们睡觉睡得好,起床以后动作快一点,我就带你们下去玩一会。”他们听后高兴极了,立刻认真了起来,纷纷窃窃私语:“下礼拜我们可以下去活动啦。”突然,我听到刘抒轶说:“老师,你要说话算话。”当时我一惊,马上肯定回答他:“那当然,张老师说话一定算话,保证做到。”

当我听到刘抒轶说那句话的时候我着实惊了一下,我在想:难道老师经常说话不算话吗?难道孩子认为老师讲的话只是随便说说,开玩笑的吗?仔细想一下,我们在孩子们面前有没有说话算话?

等到礼拜一他们起床后,以为我忘记了这件事情,学生便提醒我:“张老师,你上次说要带我们下去玩的。”可因为我开会的原因,时间已经晚了,于是我和他们商量:“老师今天开会时间晚了,等下次好吗?”孩子们不太情愿但都表示了理解、同意。等到下次我就准时让他们起床,我发现他们一个个都很兴奋,因为他们知道:老师今天带我们下去玩的。我也很守信地带他们下去活动了一会儿。

思考有时候,教师会无意间对孩子说一些事情,可事后忘记了或者认为没有必要这么做而因此没有做到自己所说的,可能自认为没什么,但孩子们可是一直在关注着你,关注着你说的话。在他们眼里,老师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老师是不会说谎的,是肯定会做到的,然而往往由于老师们的一时疏忽,使得孩子们对你的信任度越来越低,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老师们一定要有这样的自省:自己有没有承诺过学生什么?失信于人以后有没有及时补救?只有时时在脑中有这根弦,才能约束好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的话语负责。

19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教师的基本能力,观察力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教师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首先要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就不能事事依靠别人的介绍,或通过学生本人的回答解释,主要还是靠教师自己的观察。观察是一种直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最有效的办法。教师的观察是因材施教的依据,教师只有通过各种活动细心观察、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情况,分析研究他们心理和个性特点形成的原因,才能逐渐掌握每个学生的特有兴趣、专长、性格与脾气,然后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使学生从不同的起点上都得到发展,有所进步和提高。

一个人的思想、内心活动总是会在行为活动中有所表现,尤其是青少年情绪比较外露,往往还不善于掩饰自己,教师从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神态和表情中就能捕捉到学生思想感情的变化,及时地发现他们身上隐藏的极其微小的发光点,找到还处在萌芽状态的错误苗头,从而使好事得到及时扶植,发扬光大,使坏事消灭在萌芽之中。同时,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还能及时觉察社会上各方面的思潮对学生的影响,及时发现和了解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预防何种隐患,从而把握住教育学生的主动权。

案例

这一节课,按照原定教学计划顺利地进行着。突然坐在第一个座位的小蔡同学脚一踮、腰一弯、手一伸,把整个教室的电源给切断了。“你干吗?”我顿时火冒三丈地吼道。“我不想让他们完成作品。”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因为,我每次很努力、很努力地实践,但其他同学都给我打50分,不公平!所以我也要让他们不能顺利完成任务。”

如果我善于观察,也许早就可以在事件发生之前觉察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长处和积极的因素,再顽皮不懂事的人,他们都不乏旺盛的精力和特殊的才干,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是可以迁移到学习、劳动和各种正当有益的活动上去的。如果把这些心理品质发扬出来,不断巩固和扩大,完全可以控制、克服和缩小各种消极因素,最后达到扬善救失的目的。一般后进生的优点往往被短处、缺点所掩盖,再加上人们对他们形成了习惯、固定的看法,他们身上的优点往往被忽视。要发现这些闪光点,教师就必须具有敏锐准确的观察力,善于抓住后进生的突破口,激发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力量,促进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思考能不能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教师观察力最好的考验。“用其所长,克其所短”,这是转化后进生的根本经验。每个学生身上都应该说有长处和积极的因素,当然后进生也不例外,他们中间不少人有旺盛的精力和特殊的才干,如心灵手巧、有组织才能、身强力壮、眼明手快等。如果把这些心理品质发扬起来,不断巩固和扩大,是完全可以控制、克服和缩小各种消极因素,最后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的。而一般来说,后进生的优点往往被短处、缺点所掩盖,再加上人们对他们形成了习惯、固定的看法,他们身上的优点往往被忽视。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观察力,才能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许多优秀教师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善于抓住后进生的突破口,成功地改变其心理状况,激发出后进生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将他们变成了好学生或将后进生育成了奇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随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历程,做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正确引领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的发展。

20 做好榜样角色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只有风正,才能学正;只有源清,才能流澈。学生把教师看作是重要的学习榜样,教师在教师育人的同时要把自己全方位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职业道德,必须塑造好自己的师表形象,遵守国家规定的师德规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以自己的师德魅力影响学生。

案例

我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学科的特点,我上课的地点大多数是在学生微机室,因此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做好机房的卫生保洁工作,我要求每位学生到机房上课都必须戴鞋套。由于有的鞋套质量不是很好,穿几次就破了,下次则完全不能再用了,于是有的同学走出机房后,就把不能再穿的鞋套直接扔在机房外面。在我参加工作的最初几个礼拜,我只要看见机房外面有破鞋套,就叫走在后面的同学捡起来扔到自己班上的垃圾桶里面去。记得那时每次下课后,我都要检查机房外面有没有破鞋套或者是垃圾。当时我还有点得意,认为自己坚持得很好,使机房外面的卫生保洁得不错。可后来却有老师向我反映,学生上机后不能用的鞋套怎么到处扔得都是。听了这个消息,我当时很纳闷,不是每次下课后我都站在机房外面检查了外面的吗?怎么会到处扔着鞋套呢?从那以后我专门留心了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后来得知是楼道口有破鞋套,开始我很不明白怎么楼道口有鞋套呢?如果不能用了,他们下课后就不会再带走,不是就直接扔在机房外面的吗?如果能用的话,他们都收拾得好好的带走了的呀?

记得有一次上完信息技术课我正好有事到办公室去,正巧发现有一位学生将鞋套扔在楼道口,仔细看一下,原来那位学生就是刚才下课走在后面我叫他把机房外面的鞋套捡一下的那位男生。他的确按照我说的将机房外面的鞋套捡干净了,但没有想到的是他转身过来又将它扔在了楼道上而不是扔在垃圾桶里。后来几次下课后我特意跟踪了几个同学,他们几乎也都是这样做的。从机房外面捡起来扔在楼道口,这与不捡有什么差异呢?于是从那以后我不再叫学生捡了,而是看见有垃圾我就自己去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我想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坚持一周下来,真的很有效。学生看见是我在捡,他们有的想乱扔也不好意思了,而是收好带回教室的垃圾桶里,而有的看见我捡的同学也主动来帮我捡,还不停地叫我不要捡,他们捡就行了。慢慢地,机房外面不再有同学乱扔垃圾了。我感到非常欣慰,是我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了他们。

思考品德这个概念有点虚,很抽象,很难把握;而行为却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师德就是榜样,身教重于言教。一个身体力行的老师,肯定比那些高谈阔论、光说不做的老师更受学生的尊敬和欢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教师应在哪些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呢?一要诚实。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孔子和叶圣陶先生虽然所处年代不同,却在教书育人方面达成了共识——播种诚实,让学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地做人。二要宽容。教师要学会宽容,俗话说:“仁者无敌”,其实质就是要求我们要宽容善待别人。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三要公正。我们作为老师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弟。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爱好,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正,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四要自我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可见,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

21 尊重学生的兴趣

事实证明,兴趣是无数创造发明的向导。实际上,兴趣也是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向导,它使孩子们乐而忘倦,勇往直前。因此,有人断言:“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一位老师要想使自己在教学上取得成功,首先应该重视循循诱导而不是强制打压。如果说你能利用学生的兴趣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使你的教学得心应手,将会使你带着你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游泳时,尽情地享受着快乐,而不会感到心绪焦躁和苦恼。

案例“85-III型主战坦克是我国北方工业公司新近推出的一种新型主战坦克,重42.5吨,发动机功率为735千瓦,最高时速为65千米/小时,装有125毫米火炮。它具备自动装弹机,乘员减少到3人,而发射速率却达到8发/分钟。它还采用了稳像式火控系统和适宜夜战的第二代微光夜视仪,车上还装有GPS全球定位系统,炮塔和车体前部挂装复合装甲块,车内还装有三防和灭火抑爆系统。”讲解人停了停,又挂出一张飞机模型图片,接着讲解起来:“这是一架国产歼击机,代号是8 IIM,于1993年3月在沈阳首飞成功。其作战效能与F-16为代表的第三代战斗机相当,它机长21.59米,翼展9.34米,高5.14米,最大起飞重量18.3吨,最大挂载3000千克。有7个外挂点,可挂装各种导弹、炸弹。它装有先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它的火控系统装有平视显示器和多功能显示器。它还装有全球定位组合导航系统。”介绍完飞机,他又有条不紊地介绍起驱逐舰、航空母舰……有图片,有绘画,有模型,讲解人准确而通俗的讲解,为同学们展示了神秘多彩的兵器世界。整整一个小时,全班同学聚精会神地倾听,教室里鸦雀无声。

事实上,这个滔滔不绝、对兵器知识颇有研究小专家就是我们班里有名的“问题生”。他今天的“脱胎换骨”还缘于我的一个小小的计谋。

事出有因,我带这个班半年来,发现王锷聪明但不好学,上课不是打瞌睡就是走神。多次谈心,结果总是保温瓶一阵热,三天一过,江山依旧。怎样才能触动他呢?我一时感到一筹莫展。

有一天,下课后,历史老师拿着几本《兵器世界》杂志来告状,原来是王锷身在教室,眼看兵器,心游世界。我心一动,知道机会来了。在随后的家访中,我发现他长期订购有关兵器的图书杂志,亲眼看到他的书桌、书柜还摆着不少飞机、坦克、兵舰的拼图和模型,他的小屋简直是个兵器展览馆。我眼一亮、心一动,何不因材施教,利用他的兴趣来刺激他奋发学习呢?

主意一定,我请他给全班同学介绍兵器知识以扩大同学们的视野。在历届老师的眼里他都是差生,没有资格主持班会。听到我的这个决定,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到我信任的目光,他这才点头答应了。认真准备后,他登台给同学上了新奇的一课。在热烈掌声中,王锷对着全班同学、对着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趁热打铁,说:“今天,王锷是我们大家的老师,当然也包括我。感谢他为我们打开了兵器宝库。今天王锷掌握了如此丰富的兵器知识,明天他一定会成为兵器专家,为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而贡献聪明才智。我提议,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精彩的演说,并预祝他早日实现宏伟的理想。”王锷的眼睛闪着兴奋的光彩。课下,我又趁热打铁,点拨他说:“兵器是综合的科学,是高科技之一;兵器研究需要高素质的尖端人才。现在学好各科文化知识,是为将来从事兵器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我看见王锷虔诚地点头的样子,知道这一次真真打动了他的心。从此以后,告王锷状的没了,王锷的学习成绩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思考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每个青少年都有爱好、兴趣,这是大树的萌芽,这也是学习动力的源泉之一。上面案例中的老师就是巧妙地挖掘学生的长处、寻觅其闪光点,然后给他创造展现才华的机会,调动其内驱力,调动他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事产生了兴趣,那么干好它所必然遇到的重重困难也就不在话下啦。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特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但又有不同的喜好和特长,是不是就意味着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分门别类的给予指导呢?不是的,初高中课程属于基本课程,是以后发展的基础,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这些课程和他将来要发展的内容之间的联系,用其利害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那样学生才能知道学习这些课程的必要性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发进行学习,比如:爱好体育的学生,应该让他知道体育和生物、化学、数学、物理等之间的关系,知道只有学好了这些才会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身体发挥自己的特长;学美术的,应该让他知道调色用到几何、化学等,让他知道这些是他画出好画的前提。这样学生知道学了,各门成绩好了,也有了成就感,学生越学越有心劲也必会获得最终的成功。

22 让学生体面地下台

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有些教师或大声指责,数落学生的种种不是;或冷眼相看,恨铁不成钢;或大动肝火,严肃批评,学生不掉眼泪不罢休;或一纸“告状书”告到家长那里,让家长使用“家法”……然而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常有些老师说“某某学生屡教不改”、“某某学生太顽固了”,其实,我们做教师的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为什么犯错误的学生“教而无效”?原因往往在于我们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中谈到:“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面对学生的无心之过,假如只是一味地讽刺、训斥、责骂,只能使他们产生反感,形成逆反心理,或是自暴自弃甚至产生其他不良后果。反之,教师如果能够适时承揽学生的错误、帮他们解围,让他们体面地下台,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还可以帮他们树立信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案例

这是一个发生了近三十年的事情。

临放寒假时,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而“三好学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校长在上面发奖,学生在下面叽叽喳喳说话,整个操场显得乱哄哄的。

王强坐在下面低头想着自己的心事:都上小学五年级了,自己还从未当过“三好学生”,即使夜里做梦也不会梦见自己当“三好学生”。因为他学习成绩一般,又是一个农家子弟出身,所以他很自卑,觉得“三好学生”绝不是他这种人当的。“快,校长喊你上台领奖,你是‘三好学生’啦!”旁边的“大棍”用胳膊捣他。“什么?”王强回过神来,难道福星真的照到自己的头上?他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激动得不知所措。“快去呀!”旁边的几个人叫道。

王强第一次被评上了“三好学生”,他郑重其事地走上主席台,为了替农家子弟争回些面子,他向校长敬了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接下来,就该双手接奖状了。“你来干什么?”校长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我来……领奖呀。”他不明白,为什么校长对别的“三好学生”笑容可掬,唯独对他冷冰冰的,他有些委屈。“领什么奖?”校长一下子暴怒起来,“简直是胡闹!”

他一下子懵了,“不是您喊我来领奖的吗?”“我叫你来领奖?”校长把“三好学生”名单往他面前一推,“你看看,上面连你的名字都没有,我会叫你来领奖?”

王强随即听到身后传来了同学们的笑声,只听“大棍”一边笑一边嚷嚷:“哎,他信了!他信了!”

这时王强才知道自己被人捉弄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无地自容,转身就跑。

他的班主任斯霞——一位不苟言笑、做事认真的女老师,走过来拦住他:“别走,这次‘三好学生’有你呀。”

全场一下子静了下来。

斯霞走到校长面前:“这次‘三好学生’有他。怎么会没有呢?我明明记得有嘛。”

校长气愤地把名单递给她,她仔细地看了两遍,一拍脑门:“哎呀,你看我!我写名单的时候把他漏掉了,都怪我!”

校长脸一沉:“胡闹!亏你平时认真,也能出这种错!现在怎么收场?”

斯霞把上衣口袋的钢笔递到王强手上:“没有奖状和红花了,这个奖给你吧。”

斯霞平时穿一件蓝色中山装,上衣口袋里常别着一支钢笔,钢笔的挂钩露在外面,在阳光下白灿灿的,常引得学生羡慕不已。

要知道,20世纪70年代末的那个时候,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钢笔还是奢侈品啊!

那个寒假,王强过得既充实又高兴。他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支钢笔,最主要的是,这支钢笔代表着一种荣誉,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奖品。他的自卑感一下子消失了,从此和“三好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

2004年1月12日,已是南京某中学班主任的王强从新闻中得知: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劳动英雄、多届全国人大代表斯霞因病去世。

王强心酸不已。回忆当年,他对妻子说:“你说,斯霞老师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单单把我漏掉了呢?”

妻道:“亏你还是名教师。她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会单单把你漏掉了呢?”

王强的眼泪刷地喷涌而出。夜半,他披衣而起,满含热泪,久久不能入眠……

思考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懂教育的老师。能心甘情愿地为学生遮风挡雨的老师,绝对是世上最伟大的老师。在上面的案例中,对王强来说,斯霞老师适时地替他承揽错误,不仅是一种荣誉的享受,更多的是对他柔弱心灵的呵护,由此而进一步使他增强勇气和力量。同学们的捉弄让王强产生误会,面对校长的斥责和其他人的嘲笑,他更感到无地自容。斯霞适时地将王强所犯的所有错误和责任全都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这一来,王强的自卑感立刻戏剧般地消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他充盈的荣誉感,也正是这种荣誉感激发了王强潜在的巨大内驱力,促使他快速地成长起来。任何一名优秀的老师都应该像斯霞老师那样学会换位思索,敢于承揽学生不经意间的错误,以健全他们的人格,暖和他们的心灵。还记得德国的思想家歌德曾经这样说过:“铁匠铺里烧得很旺的炉火熔掉了铁条上的杂质,铁质就变软了,等到它纯化了,就对它敲打和加压,然后又用清水淬火使它再度硬化。一个人在他老师手里经历的也是这个过程。”面对学生的无心之过,老师要有良好的心态和一双慧眼,在呵护学生脆弱的情感、适时地承揽学生的错误、让他们体面地下台的同时,帮助他们重拾自信,如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妙用授权激励学生

我们知道:当一个母亲放手让孩子跑步的时候,她确信孩子已经能跑了;当孩子被母亲放手后,他知道母亲放手的原因——他已经得到了信任。

教育中的授权激励就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信任。被授权的学生会认识到老师对自己的信赖,从而大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主动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授权越来越成为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有效途径。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授权往往能激励学生在学业和品德方面的上进心,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多提供一些机会、多创造一些条件给我们的学生去参与,不要怕他们会失败。只有让他们从小成为学习、生活的小主人,长大后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

案例

由于形形色色的原因,一些学生或者沾染上一些毛病,或者学习成绩暂时居于中下游,于是他们便被扣上后进生的帽子。从此,他们看到的笑脸少了,听到的表扬少了,而奖励更与他们无缘。我认为,后进生正由于重重压力让他们难以解脱,正由于难以摆脱后进的尴尬境地,于是产生了自卑自弃的心理;然而他们内心的自卑自弃却往往以表面的自负自傲曲折地反映出来,尤其是其中的部分男同学更是目空一切、老子天下第一、老虎屁股摸不得。其实这是在用自己的“强势”掩盖自己的脆弱。我实施授权激励法的依据就源于这样的思考。

对班内的后进生,我总是先做透彻的调查、深入的研究,挖掘出他们的一技之长,哪怕这“长”仅仅刚刚发芽;然后再有意给他们增加压力。本来组内有更合适的人选,却因为后进生甲热心公务,就让他担起组长的担子。某次全班外出参观,班长请假,本来班内有更合适的人选,却因为后进生乙是小团伙的头儿有人缘,就临时给他加上总指挥的重担。初中时因参加社会流氓团伙而受过处分的后进生丙到我班,经一个学期的教育确有进步表现后,我大胆地委派他当上体育委员。他彻底转变、后来入了团就是由此迈开万里长征第一步的。初中时受过纪律处分的后进生丁,我满腔热情地帮助他。有一次,轮到我班进行国旗下的演讲。过去各班历次国旗下的演讲者不是班长,就是团支书,要不就是三好生,我却让丁代表全班前去演讲。演讲稿,我一字一句地修改;演讲词,我一句一句地辅导。丁站在国旗下,万分激动,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成为班级的代表,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他果然没有辜负老师与同学们的期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集体争了光。从此以后,他时时处处想着集体的荣誉,旧貌换新颜。……我就是这样,采用增担加压、授权鼓励的方法,转化了一个又一个后进生。

思考在学校,由于缺乏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学生干部只是少数人担任,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失去了这个宝贵的机会。我们可以多创造一些机会给学生,比如让学生自己尝试主持班会、组织野炊活动、为同学服务等。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意:(1)做一般的转化工作已初见成效,后进生确实产生了上进心是授权激励的前提;不具备这个条件,就不可实施;(2)授权激励后,要做好辅导工作,创造条件让其出色地完成任务,决不能让他们再经受失败的折磨;(3)增担子,担子多重;加压力,压力多大,这都应该因人、因时、因事而定,一定要突出针对性;(4)要允许后进生反复,承担重任后又做出与此不相配的后进事,也不要轻易收回担子、减少压力;相反要想办法变坏事为好事,充分利用他的自责心,进一步做好转化工作。

24 用信任交换信任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

信任是一种心理,同时信任也是一种动力,它能激励学生,也能激励我们自己,它能使学生树立起信心,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掘出他们的潜力,信任是师生沟通的桥梁,使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简单容易。

案例

今年带完毕业班,我到五年级接了一个新班,返校那天与学生见面,我发现坐在第四排的一个胖乎乎的男孩总是低着头看地上。在黑板上我又发现谭××这个名字出现了几次,我问收作业的小干部:“写名字在黑板上是什么意思?”她说:“刘老师,谭××的几样假期作业都没带,可能没做。”我说:“谭××是哪一个?”她指了指坐在第四排的一个胖乎乎的那个低着头的男孩。

我招手示意谭××到讲台上来,他没看见,周围的同学急忙提醒他。他很吃惊,也很害怕,慢慢地走上了讲台,我看见他额头上有一些汗珠浸出。我想:“这孩子怎么了?会不会真的没做假期作业,怕被老师批评。”我问:“顾老师布置的作业你做了吗?”“我做了,可没带。”他说话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这时,一个同学说:“别骗新来的老师了,你的作业根本没做,以前他经常不做作业,骗老师说做了。”我愣住了。他急忙争辩:“我……我做了的,只是没带,老师您一定要相信我。”他抬头看着我,眼里充满希望。我想:应该相信他吗?迟疑了片刻我说:“老师相信你,开学典礼的那天记得带来,好吗?”他感激地看着我说:“谢谢老师相信我,我一定会记着带的。”他如释重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没有再低头看地上了,而是抬头看着我的眼睛,充满了自信。

开学那天,他早早就站在办公室门口等我,把几个本子亲手交到我手里,并且很自信地说:“这是我的假期作业,我带来了,交给您。”我从他手里接过来,翻开看起来,字迹挺工整的,看得出并不是这几天赶的。我摸着他的头说:“做得很好,看得出你假期花了不少的时间。”“老师,谢谢您的信任,今后我会努力的。”

他高兴地走了。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想: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是多么重要啊!如果当时我劈头盖脸地批评他一顿,可能会是另一种情况。今后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千万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不要用定势的眼光去判断问题,去解决问题。

后来,这个叫谭××的小男孩变了,他从不晚交作业,上课也爱发言了,还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我在他的一次周记里读到:“因为得到刘老师对我的信任,我才有如此的改变。”

思考教师要相信学生。孩子们成绩的差异,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学生的智力水平。在耳边经常响着这样的语句:“这个问题,孩子能回答上来吗”,“他们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吗”等。这样对孩子缺乏起码的信任和认知,势必导致学生自信心的削弱甚至丧失。因此,我们应从此入手,用我们信任的目光、鼓励的话语来帮助学生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从老师的言行、态度中发现自我,主动去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会使他们得到一种“我能行”的暗示,这种暗示越强烈,学生就越能消除自我戒备、压抑的心理,重塑自信。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而且性格内向、胆小,平时不敢大声说话,也很少与其他同学一起玩,课堂上发言更是让人着急。此时,教师故意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开始时他或许不敢答,恐怕回答错了大家笑他,这时老师应鼓励他: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要敢于发言,我相信你一定能正确的回答出来的。当他回答出时,鼓励他说:你答的很好,但如果能再大点声,让每位同学都能听见就更好了。然后示意同学们给他掌声。长此以往,信任和鼓励会帮他找回信心。

25 每天反思一下自己

思考是一种好习惯,它传承精华,去除糟粕,孕育智慧。思考可以化解矛盾的症结,使僵化的思维方式疏通、变得清晰,从而构建新的思维和理念。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二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反思是教师积极探究心态的表现,它可以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专家,相信自己才是处理问题的专家。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没有意识到的教学行为和没有深思的教育理念,在反思的过程中,能在理论的水平上有深层的认识,使教师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

案例

特级教师龚春燕,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重庆教科院教育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学习研究项目课题组组长,他撰写了5部有关创新学习的专著,在2003年还应邀到美国芝加哥大学作了创新学习的专题报告。他在谈到自己成功经验时是这样说的:“工作21年来,我坚持每天晚上反思一下当天的工作,并且把自己所思、所感、所得都记下来,日积月累,形成了很珍贵的原始素材,多次整理,写了不少的文章。”

在看了龚老师的相关事迹和著作后,我个人认为龚老师的成功秘诀在于“与思考相伴”,他的反思具有如下的几个特点:

第一,反思要持续不断。

偶尔的反思并不困难,也是绝大多数的老师能做到的,但持续不断的反思却不见得是每个人都能可以做到的。比如我就会经常自己给自己找个不是理由的理由。龚老师将反思变成一种习惯,贯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工作21年来,他坚持每天晚上反思一下当天的工作,并且把自己所思、所感、所得都记下来,这是需要顽强的毅力的。

第二,反思要与读书结合起来。

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单纯地苦思冥想,而是以书籍作为思考的后盾,要将反思与读书结合起来,要广泛地阅读,书籍能让你的反思更理性,更厚重。龚老师每年都从工资中取出一部分买书或订阅报纸。每一次出差,买回的东西中书是最多的,不仅有教育方面的,还有哲学、传统文化方面的。21年来,他藏书5000多册,几乎每天都学习到深夜。

第三,反思要与撰写结合起来。

实际上,每个老师上完课之后都会或多或少进行些反思,只是没有以书面的形式写下来而已。在大力倡导反思的今天,有的老师说:“反思难道非得流于书面形式吗?有写的必要吗?”我个人认为很有必要!停留于大脑里的思考,往往是零碎的、紊乱的,倘若你拿起笔将所思写下来,你就会发现,还需要对自己的思考作一番整理,而整理的时候又会有新的发现和认识。所以说,我们教师不仅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还要及时将所思所想写出来,这也是龚老师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他20多年来,一直坚持将自己所思、所感、所得都记下来,日积月累,形成了很珍贵的原始素材,经过多次整理,写出了多篇论文和多部专著。

其实就我个人来说,我个人的成长确实也离不开我的教学反思。我习惯经常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我使得自己很快成为了教学主人,很好地获得了成长。

思考我们身边有不少老师,工作几年后或多或少有一些心理落差:我付出这么大的努力,为什么收获不大?我的良苦用心为什么总不能被家长、学生理解?我的成绩为什么总不能被校长、同事承认?究其原因,就是缺少了思考。光埋头苦干是不行的,还要学会思考,只有深入思考,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让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26 与家长保持联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品行,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认知比较具体、深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态度、学习质量和健康状况等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学生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学校教育又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这两个“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就是教师。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会通过家庭教育这一渠道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十分重要。对孩子共同的爱是沟通的基础。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教育好孩子。共同的爱使家长和教师的距离拉得更近,使家校的交流更加自然、融洽。

案例

一天早上学生宇没来,我想他难道出什么事了?后来得知原来他早上打电话请假说是发烧了,并且他奶奶在电话中也是这样说的。宇本学期上课常常打瞌睡,家庭作业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我一直想家访但未能成行,今天正好是一次机会。我和班主任在上完第二节课后,带了体温计就直奔他家了。结果宇的谎言给拆穿了,他根本就没发烧,不到校的原因一是外语和物理作业没完成,不敢来学校,二是睡晚了早上起不了床。他的奶奶说:“宇每晚作业都会做到午夜。”

我们感到很惊讶,虽然是初三,但各科作业的总量不至于这样多呀!在我们的追问下,他不得不说出事实真相:他父母一直不在家(母亲离异外嫁了,父亲在外打工),晚上他常偷偷地在电脑上打游戏到很晚,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他的生活,但他们的起居都在楼下,他只要一听到他们上楼的声音就伪装成认真学习的假象,从而轻易地骗过了老人。昨天晚上,他打游戏入了迷,一直到凌晨两点才歇手,早晨起不了床。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与他爷爷奶奶及父亲(电话沟通)进行了协调,制定了下一步家庭教育的措施。很快这个学生就回到正常的学习状态中来了。家长庆幸我家访的及时,更庆幸我们及时解决了一个难题。

思考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有时我们甚至会遇到一些粗鲁的家长,那就要求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1.对于有教养的家长,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交谈时,更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3.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班主任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4.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教师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班主任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时,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5.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要以理服人。教师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往往也会热血冲头,碰到这种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班主任面对家长的指责,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班主任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做好学校的工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