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买什么,熊市卖什么:股票涨跌买卖技巧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3 17:25:02

点击下载

作者:谭晓风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牛市买什么,熊市卖什么:股票涨跌买卖技巧详解

牛市买什么,熊市卖什么:股票涨跌买卖技巧详解试读:

序言 经济与就业同增长 创业和投资共繁荣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深圳红日升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平

本书作者对股市认识非常深刻,分析十分独到。股权投资对应的股票市场和债权投资对应的债券市场是全球资本市场上最大的两大投资市场,然而很大一部分国人对股市的认知非常有限。事实上,一切经济行为和金融投资行为都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股权投资或债权投资抑或是二者的混合体。股市作为现代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资本产物,在经济和金融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大,在金融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强,学习更多的金融知识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大有裨益的。本人有幸先读者一步阅读了阳光私募基金——深圳红日升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谭晓风先生撰写的书稿,得到如下启示,在这里与读者分享。

金融是离金钱最近的行业并与经济紧密相关,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金钱,对企业而言金融融资资金更是好比人身上的血液一样是十分宝贵的。没有资金投入,再好的生意点子、再高科技的头脑风暴也无法变成真正的生意和产品,人类的一切奇思妙想都只会被湮没在尘埃里从而随着人的老去而消亡。美国的“硅谷”信息高速公路新经济模式正是建立在美国的金融资本对美国个人创意思想的融资支持上。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金融尤其是股市并不创造价值,而只是分享实体经济所创造的价值,把金融从业者归入了实业“寄生者”的行列,这实在是害人不浅。不过,当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IPO(首次公开发行)成功的那一天即是马云超过李嘉诚成为华人新首富时,股市对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而言是没有价值的么?对投资阿里巴巴的日本软银资本CEO孙正义而言,其个人财富实现翻番差点登上日本首富宝座而言没有价值的么?事实上,股市对于创业者而言,让企业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从而扩大社会投资、创造社会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同时股市也让聪明的投资者因为投资了马云阿里巴巴这样的潜力股公司而获得实实在在的财富增长,股市实在是一个对创业者和投资者而言双赢的经济载体。我始终确信:我国要成为经济强国,首先要成为金融强国;金融与投资行业是有志、有为青年施展抱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广阔的舞台。

晓风先生撰写的这本书对中国股市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研究,仔细阅读该书将会让我们对股市有一个更有深度的认知,并对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有所启发。同时全书写作还有着其鲜明的个性特色,个人认为晓风先生的这本书有下面几个特点:

其一,独立思考、独树一帜。本书是晓风先生十年股市投资经验之思想结晶。近些年来,随着中国股市的日益成熟,有关股市投资的书籍汗牛充栋。但纵览相关著述,谈理论的多,谈实践的少;谈外国的多,谈中国的少;理论脱离实践的多,理论联系实际的少;用理论解释我国股市投资实践的更是少之又少。晓风的这本著作,紧密联系中国股市投资的实践,理论与实践并重,特别注重用专业的金融理论来解释中国的股市实践,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

全书共六部分内容,晓风除了用大量金融知识联系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做了股市投资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分析外,还用了较大的篇幅来对实时的财经新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晓风不仅仅是和我们分享了其独到的股市投资理论和投资技巧,更难能可贵的是向我们展示了其对财经金融信息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独立分析的思维模式。与通俗浅薄的股市介绍和股票分析相比,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无疑是更为重要的,学习到一位智慧人士的思维模式远比吸收其已有的思想更为重要,因为新思维模式会让我们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智慧结晶并不断超越前人,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也。因此,即使晓风在书后半部分存在一些重复的投资思想或投资结论也并不是其故作矫情、有意为之,而是试图向我们展示他得到投资结论的思考过程,展示其独到的思维研究模式。此外,晓风在本书中对股市的讨论和研究不是抛开实践讲理论,而是紧密结合我国的股市投资实践讲理论,这样就符合“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认识论原则。晓风的这一态度和研究方式是我最为欣赏乃至敬佩的,中国思想界、学术界需要更多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者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传声筒”。

本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被晓风称作“中国股市点金术”的“上证指数60日均线”投资原则。按照这个原则,股价持续超出60日均线是买入的信号;而股价持续低于60日均线是卖出的信号。晓风用很大的篇幅,用中国股市历史上九次牛熊转换的K线图佐证并分析了“上证指数60日均线”投资原则在中国股市的适用性,并从概率论中“大数定律”和统计学的角度论证了“上证指数60日均线”投资原则的科学合理性。这种论证方法令人信服,从统计学的专业角度运用技术指标进行投资操作远比很多股市专家以“想当然”的思维总结技术指标去盲目操作要更客观严谨(比如股价“超出”或“低于”持续的时间长度、“超出”或“低于”的幅度、转换信号与操作策略、为什么单单是60日均线等问题本书中都有非常独到新颖而且理论依据充分的论证),可以肯定地说,晓风的“60日均线”投资原则将会给我们的投资决策带来深刻的启迪。

其二,呈现经典、根深叶茂。本书是晓风十年股市投资思想的总结。股市投资是“很个人”的事情,但是要投资成功,科学的投资思想是必需的。在第二章,晓风讨论了“股市投资六重境界”:境界一,靠消息炒股票;境界二,用技术分析玩股票;境界三,用分析公司基本面来做股票;境界四,用分析国家宏观面来做股票;境界五,用古朴的哲学思想来做股票;境界六,手中有股,心中无股。“境界一”处于超低级的阶段,基本上是“股市刚入门者”的游戏套路;“境界二”则和算命差不多,不过“一切基本面因素最终都反映在股票技术走势图形上”也是很有道理的;“境界三”是巴菲特提倡的方法,侧重分析个股;“境界四”是索罗斯的长项(索罗斯尤其擅长外汇、金融衍生品投资);“境界五”是“闲云野鹤”的洒脱投资法;“境界六”基本是“大侠”的超脱投资境界。晓风在本书中总结的这六层投资境界在金融投资者中得到了广泛认同,是为全世界范围内金融投资家所共同认可的投资经典。

晓风的投资思想是什么呢?他自己总结是趋势投资加基本面分析,既注重分析宏观基本面,也注重对个股的研究,但重点是宏观基本面,他更偏重于对趋势大盘的研究而超过对个股的研究,当然这并不是说个股研究不重要,而是因为从概率论的角度来讲,要操纵单个个体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内幕交易相对于操纵股市大盘更为容易,股市大盘更趋近于反映真实的市场趋势。更重要的是牛市来了,猪都能飞上天,根据晓风的“60日均线”投资原则,这个时候选什么股票已不重要,闭着眼睛都能赚钱,牛市来临的时刻“选时”比“选股”更为重要,事实上这也是金融投资界的两种主流投资方式,而晓风在这里给出了这两种投资方式的理论依据并进行了优缺点分析,论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个人觉得,晓风的这本书写得最精彩的部分是宏观基本面研究部分。晓风认为,股市是多种因素、多种信息、多种利益主体综合博弈的最终结果。要研究中国的股市,只研究发达国家(如美国)的货币政策、世界经济体状况或者只研究中国货币政策和中国经济状况都是不可取的。割裂性地看待事物,没有全局性的眼光,注定只能是井底之蛙,还是会永远停留在“赚钱是偶然,输钱是必然”的境地。他主张:第一,关注并研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美联储的加息、减息货币政策为世界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风向标);第二,关注并研究美国经济体的发展状况(具体指研究美国的投资、出口、消费以及就业等经济先行指标);第三,研究世界商品的走势,并分析具体原因,从而反过来综合判断世界各经济体发展状况,进一步佐证其他投资判断;第四,研究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这个可以直接决定中国股市的牛熊);第五,研究中国经济体的发展状况(研究中国的投资、出口、消费等);第六,研究个股行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行业有利因素、潜在危险与利空;第七,研究个股的行业地位和炒作题材、庄家的性质(公募、券商、私募)。个人认为,晓风的这些观点是十分有见地的,读者也将从本书中窥探到全球基金经理的主要投资决策研究模型。

晓风除了对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颇有研究外,他还更深刻地认识了股市领域的“博弈理论”,这解释了我们读者在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上感到困惑、矛盾及认为有分歧的地方。在本书中,晓风谈到了沙丁鱼罐头交易案例,谈到了荷兰郁金香泡沫事件,谈到了炒作生姜、大蒜,他得出的结论是“本质上来说,股市更多地是一种资金博弈行为”,股市就是投资与投机的结合体。他说,沙丁鱼罐头到底价值几何、是否已经变质并不重要,理论上来说只要交易能不断地进行,只要没有人想到去打开沙丁鱼罐头,去质疑它到底值不值那么多钱,那么交易博弈就可以持续进行下去,而且在价格上涨过程中参与价格博弈的人都能从交易中赚到钱,只要不成为最后那个把沙丁鱼罐头砸在手里的人就行了。为此,他提出“股票交易价值”的概念,认为交易价值可以脱离股票的内在价值,就像人们常说的“击鼓传花”游戏,别人都可以赚钱,只有接最后一棒的那个倒霉蛋例外。中国正统的股市投资理论部分脱离实际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心理和利益博弈行为,并机械地试图引导股票价格与股票价值相符合而非常厌恶市场泡沫。事实上,市场经济领域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就是价值规律,商品价格高于价值或低于价值或与价值相符都是再自然不过的经济现象,相反,固执或机械地以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试图将价格固定在与价值相符的位置上无疑是十分可笑的。正如同晓风先生在本书中提到的“各商品行业都可能存在经济泡沫,都可能因泡沫破裂而引发金融危机”一样,投机博弈并不是股市所独有的经济现象,房地产行业乃至生姜、大蒜领域都存在投机博弈行为,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由美国房地产领域的过度投机导致的。“博弈理论”只是理性地分析经济现象和市场行为而并不是将人们导向投机从而也不应当被贴上道德的标签。博弈理论描述的是一种竞争关系,从原始社会以来政治经济的博弈、国家与国家的博弈、民族与民族的博弈、家族与家族的博弈乃至人类和动物为了生殖繁育而在配偶间的博弈等,其几乎无处不在。现代博弈理论更是对金融投资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1年,经济诺贝尔奖被授予给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Akerlof)、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迈克尔·斯宾塞(A.Michael Spence)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他们的研究为不对称信息市场的一般理论奠定了基石,他们的理论迅速得到了应用,从传统的农业市场到现代的金融市场,他们的贡献来自于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部分。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现任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女士对人民币汇率的认识及管理都是站在博弈论的角度来考虑的,在其众多有关外汇管理的央行论文中反复提到“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或贬值策略,选择何时调整以及如何调整汇率成为政府与境外投资者博弈的关键,让出口经济和人民币汇率实现稳定,达到博弈理论中的纳什均衡态势是其在人民币汇率调控政策上最主要的外汇管理目标”。晓风将现代博弈理论客观地引进中国的股市无疑是专业的和科学的,股市同样是各利益主体在资本上的博弈,一定时间内各利益主体各自力量的相互较量最终也是呈现博弈理论中的纳什均衡态势。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给市场经济贴上道德标签是不可取的。晓风对股市投资决策的知识理论体系是根深叶茂的,这一点完全不同于社会上缺乏基本金融知识而自以为是地充当股市专家的民间人士。

第三,思考独到、独辟蹊径,面对权威、专家敢于“亮剑”,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如,对于股市泡沫,晓风有自己的看法。有的人把股市泡沫看作洪水猛兽,晓风却认为,适度的股市泡沫有益无害。他的理由是:在股市上涨时,很多人只看到了眼前的社会资金流入股市,好像挤占了实体经济的资金,以至很多人包括企业老板乃至中国经济高层在股市上涨一段时间后就出来大喊股市伤害了实体经济,因为眼前确实看到股市里的资金多了而企业里的资金少了,但他们并没有看到股市长远的一面,股市上涨后企业可融资的机会多了,企业可以投资的项目不缺钱了,中产阶级的财富增加了,民众消费热情高涨了,企业销售前景看好盈利增加再反过来促进公司股价提升,最终实现经济上的良性循环。所以他把本书的“后记”取名为:“让中国经济在适度股市泡沫中前行”。

再举一个例子,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曾经是专家、学者与投资者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股市成熟与否,关键看是否树立了“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而股东价值最大化就体现在上市公司给股东正常分红,从而使股市成为一个投资的场所而非投机的赌场上面。不过,晓风在本书中对传统的股市投资价值观点进行了创新,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股市投资价值理论。晓风将股市的投资价值分为三个部分,股票除了投资分红价值外还同时存在企业控制权价值和市场交易价值,对企业股权的争夺其实就是对企业控制权的争夺,这一点在商场上不言自明。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需要市场上的交易价值来体现,只要有人愿意花钱购买,一块破石头也同样可以体现其价值,相反再好的商品躺在仓库里睡大觉也不能说明该商品是有价值的,股票在市场上交易流通就具有交易价值,而传统投资价值研究理论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对于股票的投资分红价值,晓风的看法是:全球股市包括中国股市都存在投资分红价值,只不过中国的上市公司更偏向于股票分红而非现金分红,单纯地以中国股市缺乏现金分红来判断中国股市没有投资价值是一个缺乏经济基本常识,某种程度上甚至是缺乏金融专业知识的臆想结论。他举例说:假如一个老太太以10元每股的价格买了1000股万科A,一直持有了10年的时间,到今天虽然万科A的价格还是10元每股,但这10年期间通过多次送股、配股她持有的股数增加了几十倍。虽然每次股票分红后,除权价格低于10元,但随着公司利润增长,在每次送股除权后股价都反映公司利润,进行填权行情,也就是说每次送完股后价格除权低于10元后又经常马上能再涨到10元每股。同时,初始购买价可能只有几元钱一股,牛市里价格则可能上涨到几十元一股的价格。股票数量因分红配股数十倍地增加,股票价格数十倍地上涨,那么到今天很显然地就体现了她的投资价值,她当初投入的1万元到今天就有可能值1000万元了。结论是:上市公司选择现金分红和选择股票分红其实对投资者来说,投资者的权益并没有受到损害。其根本区别在于现金分红是把上市公司的利润直接从上市公司抽走分给投资者重新进入社会;而股票分红是把公司利润转化为股本,继续将利润留在公司滚动发展。这两者的本质区别、本质矛盾是上市公司和社会资金的矛盾而不是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矛盾。晓风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高层对股市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刻,中国相当一部分权威媒体,甚至包括大部分的社会精英和政治精英,都只看到了股市的表面而没有看到股市的本质,都在众口一词地说因为中国股市缺少现金分红而说中国股市没有投资价值。关于中国股市,晓风的观点是:有钱就要买股票,当然这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机会去买股票。晓风对于股票分红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观点新颖独到,其不拘一格的观察视角对投资者而言更有借鉴意义。

当然,由于该书不是一本学术专著,作者书中的文字存在部分口语化和治学不够十分严谨的问题,但瑕不掩瑜,作者对股市的认识是深刻的,其投资理论知识基础是扎实的,投资思想有科学规范的一面。总体而言,该书确实是一本值得一读并能让读者在理解中国经济运行和增加投资理财知识方面有所收获的好书,在开阔读者的经济视野和增加金融知识上会有很大帮助。

中国经济从1978年到1992年的改革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放开的“短缺经济”是经济1.0版;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到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市场经济主体以及中国加入WTO深入扩大全球贸易之后加入全球经济,是经济2.0版;党的十八大中习主席和李总理描绘的经济蓝图则是对国有经济从“管经营”向“管资本”的深度转化,是以金融和服务为载体促进企业和经济转型升级的经济3.0版。在国家的改革政策春风中,中国股市将奋力前行并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贡献巨大力量,金融投资领域的投资机会将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加深对股市和经济的深刻认识,把握好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并与中国经济一起实现个人财富的共同增长。而对伟大祖国而言,实现“经济与就业同增长,创业和投资共繁荣”乃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足的根本之路。

是为序。2015年2月28日于北京金融街

注:大连海事大学郭恩才教授对本序言有重要贡献

前言 经济与股市

很多人一谈到股市,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如何选到天天涨停的股票赚大钱或在亏钱后一味愤懑地斥责股市为“赌场”而直接排斥股市,岂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切“事出皆有因”。万事万物都有存在的理由,也都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

从本质上来说,股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最高产物。只要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的经济逐步发展,股市就会自然而然地诞生并存在下去。因此,我们应该平和理性地看待股市并利用好股市为我们的经济、家庭及个人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要真正认识股市,必须从经济、金钱、社会、人性等各个角度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单单盯着股市的K线和股票涨跌是不能深刻地认识股市的。人类为什么会产生股市呢?股市又具体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说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呢?股市又是如何创造财富的呢?股市真的是零和游戏,真的是赌场么?

西方哲学家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人类正是因为有了大脑的思考才会区别于其他动物而成为地球上的主宰和精灵。很多人总觉得股市虚无缥缈,总觉得投资股市不如做实业心里有底,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总让他们感觉发虚。不过,股市背后的股票所代表的股权其实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非常接地气的。

举个例子:小王想开一家餐馆,假如开这家餐馆需要投资20万元,其中10万元是房租,另外10万元是请厨师、服务员及买菜等人工和原材料的流动资金,但是这个人的全部积蓄只有10万元,那么他想做成这个生意该如何做呢?很显然,他有两种选择:一是向亲戚朋友、银行借债或贷款来弥补资金缺口10万元,也就是我们大家都很了解的借债筹钱开店;另一种做法是找一个合伙人投资10万元让对方入股50%,等餐馆经营起来后平分利润,当然,要是餐馆生意不好亏损了,两人也同样要对半承担投资损失。从股市和股票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经济现象,第二种入股模式其实就是相当于投资人发行了20万股的股票,他和另一个人每人以10万元资金以1元的价格各自认购了餐馆10万股的股票。

我们看到所有的经济活动,所有的投资,包括基金投资都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或二者兼而有之的混合投资模式。这其中,银行有两种投资模式:一种靠放贷吃利息为运作模式,最主要的代表是中国目前的中、农、工、建、交及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信贷银行;另一种靠投资入股分享企业经营利润赚钱,即股权投资模式,其主要代表是美国的高盛投资银行、摩根大通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等。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在国家层面上规范发展起来的债券投资市场和股票投资市场构成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两大投资场所——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其他华尔街众多金融家、数学家绞尽脑汁发明的所有金融衍生品本质上都是建立在这两大投资市场之上,有史以来人类的所有经济投资活动都逃不开这两大投资模式。

从商业经济或市场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股票投资市场,其实跟大家平常生活中做生意的模式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至于商业信息的不对称、暗箱操作和投资亏损在任何生意、任何行业都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哪个生意可以永远做到100%赚钱,只是因为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最高形式,市场大幅波动放大了人性的贪婪与恐惧。

市场波动过大让大家感到了股市的不可捉摸甚至虚无缥缈,但这并不意味着股市的绝对罪恶与绝对黑暗。中国股市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股市一样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内幕交易和内部操纵问题,即使有上百年历史的美国股市也无法做到尽善尽美,杜绝一切操纵,但这并不等于直接要把中国股市定义为赌场而推倒重来或直接关闭。

当前来看,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体系,但同时也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的经济现象,消费市场低迷不振,企业迫切需要进行优胜劣汰、转型升级,这一切经济的发展需求更离不开中国股市对社会不良企业的筛选作用。

中国经济要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前行需要大批投资银行的快速发展而非信贷银行的持续膨胀。历史上,荷兰发生过“郁金香事件”,美国在1929年发生过股市崩盘和金融大萧条,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多地是在享受股市大发展对本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很多时候,美国股市在连续下跌20%时,美国总统就会出面直接发表讲话支持股市,美联储更是直接采取购买债券或股票的方式向社会释放流动性货币。因为,股市背后代表的是国民财富增长或减少,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

随着中国经济高层对股市经济战略意义的认识逐步到位,中国股市也将真正获得长足的发展并真正发挥其对中国经济的积极作用。对社会个体而言,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对于股市这一全球范围内最大的资本投资市场,我们不能漠视,更不能敌视和诋毁,把握好国家政策和股市投资机会,分享国家经济发展机会,赚取合理投资利润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当然,我们也无法强制性地去改变别人的观点,对于冥顽不化的少部分人我们不妨引用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去对待。不过,股市毕竟是对专业投资能力要求非常强的投资场所,美国的股市也主要是将民众的资金通过专业的投资基金公司来参与股市投资。股市波动的风险非常大,笔者也更趋向于建议大家把资金交由专业的投资基金公司来打理,既参与股市把握住了投资机会又不用承担因自己专业投资知识和投资能力缺乏而带来的盲目投资风险。

在本书的前半部分,笔者将尽力用自己从经济、金融、金钱、哲学等角度独立思考所得出来的思想为大家解释股市的本质和内在运行规律,然后笔者将联系中国股市30年以来的具体发展探讨一下如何在股市投资赚钱这样一个贴近生活的实质性问题。笔者是一个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并希望找出理论根据进行充分论证的人,因此,针对股市投资和股市制度上的一些问题,笔者也将从经济更深层次的角度上来和大家理性探讨。站在人生的角度和历史的长河中来看,股市也只是人生历史长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我们应当从哲学的高度来看待股市,即达到佛家“出世”与“入世”的境界方能称得上有所成就。从人类金融发展的历史来看,美国金融市场无疑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市场。西方的哲学和宗教以基督教为基础而更注重实践检验,对于股市投资,华尔街最推崇的是心理学和博弈学知识,笔者也将在本书中和大家对这方面进行探讨和交流。整体而言,本书是一本同时注重股市理论和股市实践的金融书籍,同时,本书所有内容都是笔者独立思考得出来的结论和想法。本书全是笔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和读者交流股市投资思想和人生感悟,笔者更愿意成为大家的亲切朋友而不是说教老师,尽量做到如朋友、故人般亲切交谈而不是严肃老师的刻意说教。笔者在本书里所提出的很多思想观点都是自己独立思考得出的,但能够对股市有自己独到的一些认识却也离不开大学里学到的金融基础知识和财务基础理论提供的支持。例如,大学里学到的金融学、货币学、统计学、概率论、财务会计等知识就对笔者的相关思考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本书文稿最先发布于天涯社区经济论坛,笔者在上海创立的合伙制阳光私募基金公司的几位股东就来自于笔者的这些文稿在天涯社区的最初读者。对此,笔者十分感谢天涯社区给予笔者这个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本书也将对很多天涯网友有关股市的提问和观点进行交流探讨。

对于本书的最终出版,笔者在感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同时更是十分感谢母校大连海事大学给笔者提供的大学学习机会以及母校经济管理学院的郭恩才教授和李琳老师的金融财务知识传授。郭恩才教授是我们大连海事大学金融专业的硕士生导师,是我国知名的金融专家,在金融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郭教授在中国金融出版社先后出版了《解密私募股权基金》《解码金融——金融危机与美国梦》《解析现代金融十大迷局》《经典金融故事汇》《做巴菲特的研究生》等多本金融著作,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向财务自由出发》一书,同时还编写了我校的《国际金融教程》作为我校经济院系本科生的学习教材。郭教授是真正金融领域的学术大家,对笔者而言,得以有机会在大学校园里聆听郭教授的金融知识课程是本人学业上的莫大荣幸,笔者也从郭教授的金融课程中获益良多,在这里也向郭教授表示深切的感谢。此外,大学里教笔者财务管理课程的李琳老师还曾经在她的财务管理课程结业后单独送给笔者一本财务会计词典并在词典上亲笔签名题词,只可惜走向社会后这本颇有纪念意义的财务会计词典在一次搬家过程中丢失了,但笔者仍然时常记起李琳老师授课时的从容睿智和无比亲切的笑容。笔者在大学校园读书时经常感叹不知道学习那些书本知识有什么用,但走向社会却经常有想再把那些大学教科书重新读一读的感觉,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吧。再次对母校大学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授老师们表示感谢并祝他们平安健康,也希望读者能和笔者进行金融投资方面的探讨并指出本书的不足之处,以便进行后续的改进。深圳市央付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投资总监谭晓风

1 股市五问

笔者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一直坚持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客观规律。只要人们能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就能让事物为我们所用。从自然科学上的牛顿定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人文学科上的哲学思想和心理学理论等,人类历史的发展经验都说明了这一基本规律——宇宙自然都有其客观规律。同样,股市也只是社会形形色色万千客观事物中的一种,只要我们能发现并掌握股市的客观规律,我们就能利用股市通过投资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

当前中国的股市上70%的人亏钱,20%的人不亏不赚,只有10%的人赚钱。我过去几年来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不是那10%的人当中的一个,为什么我就注定是70%亏损人群中的一员?当然现在也算有些许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并能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有实际性的投资收益,在这本书里我将和大家就股市方面的问题交流探讨一下。

笔者主要提炼出五大问题来和大家对股市进行探讨,这也是让很多股市投资者倍感困惑的几大问题。

问题一:股市是赌博么?投资股市到底赚谁的钱?股市是零和游戏么?

问题二:股市里如何赚钱?怎样理解“顺势而为”的股市投资哲学?

问题三:点金术为何是“大道至简的60日均线”?

问题四:借钱炒股为何违背“大数定律”不可取?

问题五:股票、股权、实业及财富有何关系?

这五大问题其实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或者说一条线索来展开的,这个主题就是“金钱”。上面五大问题又可从金钱和股市投资的思考角度来进行细分,主要围绕着什么是金钱?为什么要赚钱?具体到股市里赚谁的钱?股市里的钱是怎么流入、流出的?在股市里怎样投资才能赚到钱?等一系列金钱上的问题来和大家探讨交流。前面两个问题主要谈及金钱的本质和通货膨胀,个人认为,对理财专业人士来讲,如果连金钱到底是什么都不明白的话,那么他就根本没资格来和别人谈理财。因此先探讨清楚金钱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是如何发行的等几个基础性的问题后才可引申开去谈在股市里怎么赚钱的问题。在给大家解释了金钱到底是什么和股市到底在赚谁的钱后,我将会在第四个问题中和大家探讨在股市里怎样赚钱,为大家提出本书中的股市点金术“上证指数60日均线”。并且,我将联系股市实际来验证这个指标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即大家能不能通过我说的这个点金术指标在股市里赚到钱。有句古语说得好,“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会就中国股市历史上9次牛熊转换来给大家验证我提的点金术指标的可操作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的这个点金术到底能不能赚到钱,我会从实践上给大家验证。第五个问题我会给大家讲解我提出的这个点金术指标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根据。最后一个问题,不能借钱炒股的问题,我也会从科学理论上给大家解释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个就是我在本书中要说明清楚内容的基本概括,即“六大问题一个主题”或者说“六大问题一条线索”。

一、股市是赌博么?投资股市到底赚谁的钱?股市是零和游戏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认清金钱的本质,即什么是钞票,什么是金钱之货币本质?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金钱,每天都在使用金钱。或许大家都知道需要去赚钱,整个心思也都用在怎么去赚钱,怎么去赚更多的钱上。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金钱到底是什么东西呢?金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图1-1 货币的产生

从图1-1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币在中国的货币历史上所占时间其实很短,不管是什么物质(金属或者纸币)来充当社会商品和服务的媒介,金钱或者说钞票只是一种交换媒介、一种交换工具,本质上是一种由国家政权强制力保障的用来充当交换工具的一般等价物。

现代货币银行学、现代金融学及现代经济学认为,现代国家的货币发行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做储备,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货币是不能无限量印刷发行的,担任货币发行储备的可以是黄金、外汇、全社会生产的商品总量等,但对人类货币构成最坚实发行基础的则是满足人类最基本生存需求的粮食、油盐、布匹和医药等生活必需品。图1-2 人类不同需求对应的货币发行储备

将赚钱落实到生活和社会实际,这就关系到我们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工作来获取金钱的问题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商业。同时,每一个经济行业大类下面都可以细分出几十上百个子行业。理论上来说,只要存在人类需求的地方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经济因人类的需求而产生并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朝前发展,都可能存在着新的投资机会,不管是农林牧渔还是工商、消费等各行业都存在着可以让我们赚钱谋生的机会,只要我们付出辛勤劳动和汗水就可以让我们获得相应的金钱而谋生。不过,人的视野和眼光往往决定着其发展高度,我们站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高度来看待中国的经济发展,就可以发现更多实体产业的赚钱机会。通过对中国经济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实体经济产业构成,也可以很明显地认识到当前中国经济主要由国有企业控制了包括石油、煤炭、钢铁、电力、化工、航空、铁路、银行、医疗等主要经济产业,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民营经济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餐饮、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和少量第二产业轻工业领域。国家在向着继续市场化的方向继续发展,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实体经济产业环境将为我们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将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根据中国统计局相关经济数据统计分析,中国当前实体经济主要产业分布如图1-3所示。图1-3 中国经济产业分布图

实体经济领域实际运行中,货币是经济运行的“血液”。出于交换商品或服务的需要,发行的货币一直处于流动之中,股市里的资金也是随着交易的进行而不断向不同的机构或个人进行流动,对于“股市里赚钱到底赚的是什么钱”的问题我们来研究一下股市生物圈的资金是如何流入的。我们在股市里投资到底是赚谁的钱呢?是不是只是简单地把钱从一个股民的口袋掏出来放到另一个股民的口袋里呢?股市里的资金是不是仅仅是社会资金的重新分配呢?从图1-4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我们在股市里到底赚的是什么钱。正常状况下在股市里赚的钱应该是上市公司的分红和社会战略投资者的收购资金。但其实中国的股市赚的钱大部分来源于上市公司资产升值情况下的资本利得,即股票差价。一定程度上,你赚的钱可能是别人亏的钱或是国家注资股市的钱等,但这并不能让我们简单粗暴地得出中国的股市就是赌场,没有投资价值的结论,那样简单粗暴地看待股市只能说明对股市的理解很有限。图1-4 股市生物圈的资金流入

股市下跌时投资者都感到非常恐惧,更是纳闷下跌后损失的金钱去哪里了。熊市里大部分人亏钱,那这些投资者亏的钱都亏到哪里去了呢?由于股市投资与实体经济中通常有实实在在的货物商品不同,股市投资者在亏钱后感觉自己在股票下跌后损失了金钱但并没有得到实在的商品,不像传统生意一样即使赔钱了最起码还能得到一堆货物,而股票投资中股票账户中存留的股票则感觉还是没有做生意失败后留下的商品货物实在,以至于很多人觉得股市太虚,觉得股市像一个吸纳资金的“黑洞”,钱亏了都不知道亏哪里去了。这里,我们有必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来认识一下股市的资金流出结构,与物理学中的“物质守恒定律”一样,股市里的货币资金也同样是“守恒”的,所有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货币也只是进行了转移而不是凭空消失,股市并不仅仅是“圈钱”的资金“黑洞”,而是实实在在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从图1-5中,我们可以知道国家、机构或个人投入股市的钱也不是凭空消失了,有的是真正被上市公司募集起来去做产品研发或市场开发,可能等下个会计年度末这些企业确实赚到了利润最终会以分红的形式回报给股东。很显然,这种资金募集运作及投资模式其实才应该是股市真正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国的股市确实还不规范,很多上市公司把募集来的钱不是去做企业新的项目投资,而是都拿去出国购物或者直接转入大股东私人账户供某些大股东个人挥霍。这类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但不能认为全部上市公司都是如此作为,股市的前景仍然是光明的,股市对国家对经济仍然有非常大的正面作用。另外股市的资金还以印花税的形式流入了国家财政部,以过户费的方式支持了证券交易所,以交易佣金的形式养活了证券公司。当然,股民亏的钱也完全有可能进入其他炒股技术更为厉害的人账户里,成为别人赚取的投资利润。图1-5 股市生物圈的资金流出

虽然股市与金钱和经济密切相关,但股市又不同于实体经济,不存在像实体工厂或商店那样以销售实体商品获得经营利润的经营模式。简单的交易买卖行为能产生投资利润么?这是不是一场类似于赌博的金钱投机游戏行为呢?股市有投资价值么?投资股市到底赚谁的钱?股市是零和游戏么?股市跟平常大家的打麻将或纸牌游戏是否有区别呢?关于这几个问题,大家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简单粗暴地把股市等同于麻将和纸牌游戏类的赌博行为还是不可取的,股市里的资金流动并不是如赌博游戏一样总货币是固定的。随着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中国股市从几十亿元市值已经发展到了今天几十万亿元市值的规模,股市每天的成交量已经从几亿元发展到了现在沪、深股市加起来几十万亿元的交易量,最直接地反应了股市并非零和游戏。股市通过股票背后的上市和经济紧密相连,甚至上市公司经营的好坏最直接地影响到上市公司员工的就业,很多员工的工资都有可能是上市公司用从股市上募集的资金来发放的,甚至股市中上市公司股票的表现状况与职工待遇这一微观经济现象也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股票表现好说明投资者看好上市公司的发展,该上市公司的产品销售状况良好,利润增多改善了上市公司的业绩并提高了职工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社会资金才会不断买入该上市公司的股票从而推高其股票价格。

其实股市里的钱到底是怎么来的,股市里到底赚谁的钱,这两个问题很简单。从分析股市里金钱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你也能很清楚地看到股市跟赌博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当然两者在某些地方还是有相似的地方,很多人也被表象迷惑了而没有认清股市的本质,坚持认为股市就是国家开立的合法赌场。其实仔细分析一番我们可以看到,股市里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买本《证券市场基础知识》看看就能了解清楚):①投资分红,上市公司经营利润分红;②资本利得,也就是最现实的股票价格差价;③资产增值,战略投资者收购溢价。下面就这三点进行详细解说。

第一,投资分红,上市公司经营利润分红。在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来探讨:假如你和一个朋友每人投资了10万元去开个饭店,各占50%的股份,饭店租金每年10万元,另外10万元买锅碗瓢盆等厨房用具,做流动资金。你们合伙经营一年后,年底一算账,赚了10万元,那么很显然,你们按照各自的股份每人应该分到红利5万元。在股市里,也是一样的,投资者投资的上市公司通过生产经营在社会上赚到钱了,理应每年分给投资者相应的红利。当然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都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只愿意股票分红而不愿意现金分红,但这是中国股市设计制度上的问题,并不能改变股市中仍然存在上市公司利润需进行分红的事实。不过,相对于中国股市忽略股市现金分红而言,外国成熟的股市年底分红则是他们投资股市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中国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股权分红,希望把经营利润留在公司滚动发展。不过,虽然现在中国的股市还很年轻,像公司利润分红、信息披露等很多方面不规范,但长远来看,今后的中国股市也肯定是朝着股市分红规范发展这一根本方向前进的。

第二,资本利得。还是从开饭店的例子来看。如果你们开饭店很顺利,那么每年都应该分红,但是假如某一年生意不好做,你们的饭店不但没赚钱反而天天亏本,这个时候你和你朋友作为老板可能会心里很不爽,怎么办?实在不行,转让卖掉。但是大家想一想,在亏本的情况下有谁愿意来接你的店?店里天天亏,你实在受不了,打算坚决卖掉。那只有一个办法,折价转让。可能你店里锅碗瓢盆和房子当废品卖都不止卖5万,但事实上因为生意不好存在亏损可能卖5万都不一定有人要。假如这个时候有另外一个老板眼光好,判断店里情况马上就能好转,敢5万元接你的店,那么等到第二年经济一好转饭店从亏损转入盈利,那么他到手的店子很有可能达到20万以上的市值。

可以看到,这样一笔股权收购的交易让他赚到了超4倍的利润。股市里也是这样一个道理,遇到熊市,股票一路下跌,很有可能哪一天跌到公司当废品卖也没人买的价格,这个时候你要有眼光和勇气敢于买进,只要这个上市公司不倒闭,一旦经济好转公司赚钱,到时候股价肯定能翻几番。这个投资差价事实上就是股市上所说的波动差价,这是目前中国股市投资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从这里其实也很清楚地揭示了该怎样去投资股票,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以一颗平常的做生意的心来买卖股票: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本质上而言,股市上的股票即是企业的所有权,买卖股票就是在买卖企业,这和普通生意,比如说卖房子、卖车子赚钱一回事,只是商品的标的不同罢了。当然,股市里的股票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波动出现股票价格远远偏离股票价值的情况,而不是像普通的房子、车子那样稳定地赚取销售利润提成,但本质上买卖股票也只是一门普通的生意而已。

第三,战略投资者收购。如果你们饭店开得很好,或者说店址选得很好,说不定哪一天被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相中了,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想收购你们的饭店。那么很显然,要把饭店卖给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就要把饭店的控制权出让给他们。作为饭店原来的老板、控股方,要把自己对饭店的控制权转让给别人,那么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就必须拿钱来买。这个时候你和你的朋友从生意上来讲显然可以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直接要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出20万、50万甚至100万元的价格来购买,这样的话出售这个饭店就能赚到高额的利润。在股市里,大家经常会听说并购、兼并重组之类的事情,其实就是类似于饭店转让之类的股权收购行为。很显然,如果某个公司被另外的公司并购成功,公司原来的股东肯定要获得相应的报酬才会将公司控制权卖给收购方甚至可以因为价格没有达到预期而拒绝收购。例如,微软收购雅虎,要取得雅虎的控制权,微软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必须支付市场认可的金钱来换取雅虎50%以上的股票,而雅虎原来的股东则必定能赚到相应的超额利润。

股市里的股票交易其实并不神秘,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其实跟买卖其他商品差不多,只不过交易标的不同罢了,普通生意用金钱交换的是普通商品,而股权交易中交换的则是对某一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分红权、运营权等。还是那句话,从中国目前股市的投资价值来源分析来看,我们更应当把股票当作一门生意,当作一门虚拟商品股票(股权)的生意!应当从做生意的角度,从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角度来投资股票,做到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即可。

股市里金钱的来源、货币流动及产业转换也揭示了做股票投资的最高境界:金融资本与实业资本相结合,通过金融资本去控制实业资本、实体产业才是做股票的最高境界。金融投资和实业投资本质上是相通的,一个企业股权转让了,其实也就是股市背后的实体产业转让了,股票价格的高低最根本地是由上市公司生产销售运营的最后经营业绩来决定,金融资本和实业资本是相互融会贯通、互相依靠支持而非绝对孤立存在。通过金融资本控制上市公司并通过把上市公司的业绩做好反过来促进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同时在实体产业和金融资本上赚钱,这才是投资股市最可取的投资模式,仅仅只沉迷于获取资本利得意义上的股票差价利润实未真正理解股市。目前,就中国来讲,我所知道的做到了这个境界的人只有两个人:刘益谦和陈发树。

刘益谦和杨百万是同时代的人,俩人也都抓住了中国股市最早的同一投资机遇,都从买卖股票认购证和国库券中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他们俩各自不同的股市思想层次直接决定了他们俩今天截然不同的命运。现在上海的杨百万已经沦落到和儿子媳妇开投资公司到处骗股民会员费,靠杨百万的过气招牌招摇撞骗的地步了。而刘益谦,大家可以看一下股票,天茂集团(代码000627)的股东资料,刘益谦已经是天茂集团的董事长,并且为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天茂集团。其实很多人说中国的股市是赌场,说中国的股票没有价值,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你控制了某家上市公司50%以上的股份,成了这个公司的董事长,你可以决定公司所有人员的工作去留,你还会认为股票没有价值吗?

陈发树现在是福建首富,他的发家也很简单。他以前一直是开超市的,是福州新华都超市的创办人,只是个传统行业的个体大老板,在福州或许还能算个人物,但让他真正成为福建首富却是通过紫金矿业(股票代码601899)而实现的。当时紫金矿业所在的紫金山很多人不看好,认为矿石品位过低采不出金子,股票几毛钱一股都没人要。但陈发树有眼光,认为现在采不出金子,但技术会不断进步,总有一天会采出金子的。陈发树以几毛钱一股的价格收购了大部分紫金矿业未上市时的股份,等到紫金矿业以十几元的价格上市时,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股票从几毛钱翻到十几元是多少倍的利润。紫金矿业原始股的投资让陈发树的个人财富迅速膨胀,尝到甜头的陈发树在引入唐骏后又开始投资云南白药(股票代码000538)的股权,后来与控股云南白药的控股股东云南省国资委还展开了对云南白药控制权的争夺诉讼案件,这一案例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也引发强烈关注。

其实,从中国的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很能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的富豪要么是做房地产的,要么是持有某家上市公司大量股票的大股东。例如,很多80后的富二代就是靠父母上市公司转赠的大量股权而登上富豪榜的。这也揭示了中国要想成为富人的具体途径,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的:即大富靠房地产,中富靠控制上市公司的大量股票,小富靠炒房和炒股票。大家从自己身边接触的大量人和事以及社会现实当中也能看出这一点。

金融是离“印钱”最近的行业,美国通过控制全球金融资本基本上间接地控制了全球的产业资本,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就直接让全球产业大萧条,金融市场与实体产业紧密相关。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并不是相互孤立、相互脱节而是相互牵制、相互融合的,金融资产价格过低可能会引来实业资本的收购,而实体产业也同样可以被金融资本收购而迅速发展壮大,对于投资者而言,把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融合是投资的最高境界。当然,我们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对于股市和实业的态度则部分出现了极端现象,做实业的认为股票很虚,瞧不起做资本投资的甚至对企业上市有很多抵制,做资本投资的则更多地追逐投机利润而忽视实体企业的运作。其实这两种认识都有其欠妥当的地方,资本和实业的关系应该是相互融合、相互变通而不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

二、股市里如何赚钱?怎样理解“顺势而为”的股市投资哲学?

我们来谈第二个问题:什么是股市?为什么要投资股市?

这里牵涉到了货币的通货膨胀因素。其实在前面第一个问题当中我们看到了国家拥有货币发行权,那么国家掌握了货币发行权,又会对我们的经济和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我在这里给大家提出第二个假设性的问题:假如国家发行货币时,“一不小心”印多了,这对社会经济又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钞票印多了,其后果很简单,那就是社会商品和服务的大涨价,也就是经济上的“通货膨胀”。因为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的商品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说短时间内社会的财富是有限的。货币印多了产生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商品大涨价,这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通货膨胀。除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价格管制时期,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高层的货币政策一直是:保持适度的通货膨胀是需要的,也是必须的。这也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们说的原话,通货膨胀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政府主动推动的。经济要向前发展就需要通货膨胀来推动社会的民众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商品,以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资产贬值不利影响,从而保持其生活质量的稳定和提升。为了让我们的生活质量不降低,要享受到同样的物质生活,或者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就必须努力地去赚取更多的货币,即赚取更多的金钱。因为你只有拥有足够的金钱才能在这个社会交换到也就是买到我们生活中想要的物质,满足我们的需求。

一般来讲,我们获得金钱的主要途径如图1-6所示:图1-6 货币钞票的金钱本质

我们大家一般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赚钱的呢?我想这个问题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自己的账。从图1-6中我们还可以认识到,在各种获得金钱的方式上,也有一个很明显、很容易理解的道理。大家可以思考下,我们可以认识到,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无论大家通过什么途径赚钱,让自己的资产增值,都永远比不上国家印刷钞票来得快。从理论上来讲,国家想要多少钱就能有多少钱,因为那只是中国央行货币决策委员会货币发行方案上的一串数字。任何个人或团体,无论你们多有钱,就算你是中国首富或华人首富,单纯就金钱上来讲,在国家的力量面前,在国家的印钞机器面前,任何个人或团体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和微不足道的。何况,对国家而言,除经济力量之外还存在更为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

过度印刷钞票会导致物价上涨从而形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对普通老百姓来讲就会产生一个很现实、很严峻的后果,就是印刷钞票会极大地威胁到老百姓银行存款的价值。因此把钱存在银行是最不划算的方案,把钱投资房产、股市、债券,收藏或做生意等,让资产保值增值才是战胜通货膨胀,让钱值钱的唯一出路。

除去做生意,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可以选择的投资理财途径无非有这么几个:①房产;②股市;③基金;④国债;⑤收藏品。普通老百姓不具备囤积居奇,哄抬商品价格的能力与实力,炒作古董、油画、大蒜、生姜、普洱茶、玉石、翡翠、红木家具等都需要非常强的商业运作能力。目前中国民众最主要的投资途径还是房产和股市,在本书中给大家分享的也主要是股市方面的投资,其他方面的投资,比如说投资基金、房产、债券、艺术品等,其实在理论上和具体操作上与股市投资也是相通的,这些投资方式与做实体生意的投资方式也都是有着很多共同之处的。股市无非是其中一种投资手段,当然,至于能不能通过股市赚钱,让资产保值增值,这就看各人的股市投资水平了。如何能够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买入合适的股票,并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抛售股票赚取到股票的上涨收益,能否成为赚钱的10%的人当中的那一部分而不是成为亏损者则要看各自的天赋和领悟了。

三、点金术为何是“大道至简的60日均线”?

前面和大家探讨的股市上的几个基本问题,都是理论上的问题,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个实际的问题:即到底在股市里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赚到钱?在对金钱、经济和股市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们再来谈一谈具体在股市中怎样去投资赚钱的问题,这要求我们深刻理解投资哲学意义上的“顺势而为”思想,因为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把握牛市机会赚到钱,任何逆势而为的投资行为或投机行为则必定要受到市场的惩罚从而带来投资亏损。

大家都听说过“顺势而为”,但“顺势而为”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也许很多人并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很可能只是一种直觉的赞同,而忽略了“顺势而为”的真正内涵。其实真正的“顺势而为”是顺牛市的势,逃熊市的势。牛市的势坚决要加入,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抓住国家给的赚钱机会。而熊市的势我们又必须及时回避,否则很可能把赚的钱又吐回去,甚至连本金都可能输进去。

对于一个专业的投资者来说,判断出牛熊市是最基本的能力。如果连牛熊市都判断不出来那就根本没资格谈股市。事实上很多人连什么是牛熊市都回答不上来,现实中很多所谓的“股神”表面上一段时期内推荐的股票似乎都涨得不错,其实这都是拜牛市的势所赐。在牛市里,就算随便扔飞镖去推荐股票,也不会比所谓“股神”的股票差多少。而一旦熊市来临,所谓的“股神”则立马被打回原形而销声匿迹。很多时候,不仅仅股票,其他生活中的问题乃至政治问题都需要借助“势”来推进,所谓“因势利导”是也,一般顺势而为才能把事情做成功而逆势而为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头破血流,股市上投资股票也同样如此而且对“势”的分析更为重要。在股票的下降趋势里做多往往会最直接地导致投资损失,抱着侥幸心理去希望股票上涨而不考虑股票的趋势,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那么这里又产生一个问题,判断市场牛熊趋势的标准是什么呢?到底什么时候是牛市要来临了,可以买股票?什么时候熊市要来了,不能买股票?还有想在股市抄底的,往往抄到了18层地狱下的第19层,可第19层下还有第20层、21层等更低层,股价低位下可能还有更低价位。那么什么时候该抄底,什么时候不该抄底?其判断标准又是什么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归根结底地反映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必须先判断出势,然后才能顺势。

以上的判断市场趋势问题很多人都会提到很多股市技术指标如KDJ、MACD、RSI等,很多股市投资理论如江恩理论、道氏理论、艾略特波浪理论等,甚至还有很多金融数学家建立了很多千奇百怪的数学投资模型和电脑选股模型等,各人的投资决策方法各有千秋也各有其理论基础,笔者不好去多做评论。在本书中,笔者从股市实践中总结出来给大家推荐的股市投资点金术指标则是“上证指数60日均线”。这里先不讨论选择这个60日均线标准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根据,先结合股市实际来看这一指标的实际应用,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能够根据这一技术指标来判断股市大势的牛市才是有效的。

本书中发布的股市K线图表中通常包含4条跟随K线运行的连续曲线,均线理论中将这四条连续曲线都叫做均线,分别是5日均线、10日均线、30日均线和60日均线,而其中的60日均线就是本书中提出的判断股市牛熊的“点金术”技术指标。上涨趋势中本书中提出的点金术指标60日均线在图中K线最下方运行对股价形成支撑;下跌趋势中则反过来,此时点金术指标60日均线则在图中K线最上方运行对股价形成压制。

市场K线相对于60日均线的不同运行位置可以最直观地区分市场的牛熊。我们可以从股市大盘也即上涨指数的实际运行图表中直观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上证指数K线在60日均线上方运行就可以确定为牛市,就是买股票的时候;而上证指数K线在60日均线下方运行就是确定熊市,是不适合买股票或者说是卖股票的时候。这个结论是否有普遍性呢?有这样一句古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也就是说去研究事物的历史可以知道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股市已经经历了九波牛熊转换。大家可以回家把我的指标放在中国股市中所有的时间段上,在中国九波牛熊市的历史上去检验。大家可以很明确地认识到,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大家也可以在今后的股市行情中继续进行验证,检验下我说的这个标准是否准确,是否具有便捷可靠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把上面完整的牛熊周期图分开来看可以让我们对“点金术60日均线”指标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分别看下2006至2007年的大牛市、2008年大熊市和2009年小牛市行情中K线相对于60日均线的运行状况,看是否符合我提出的牛熊判断结论。图1-7至图1-9分别是中国股市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四年时间内的一轮完整的牛熊大周期转换K线走势图,本书中提出的点金术指标“60日均线”如图1-7中标注所示。图1-7 2006—2007年大牛市,大盘从998点上涨至6124点

该波大牛市行情中,上证指数K线一直运行于图中的60日均线上方,一旦行情回调触及60日均线则快速拉起并不断走高,形成持续上涨的牛市格局。图1-8 2008年大熊市,大盘从6124点下跌至1664点

该波大熊市行情中,上证指数K线一直运行于图中的60日均线下方,一旦行情反弹触及60日均线则快速下跌并不断走低,形成持续下跌的熊市格局。图1-9 2009年小牛市,大盘从1664点上涨至3478点

该波小牛市行情中,上证指数K线同样一直运行于图中的60日均线上方,一旦回调触及60日均线则快速拉起并不断走高,形成持续上涨的牛市格局。在顶部3478点位时,大盘K线跌破60日均线并很长时间未能有效拉升至60日均线上方,这显示该波牛市的弱势并暗示市场在3478点高位后可能转入熊市下跌行情格局。温总理四万亿货币刺激下的2009年小牛市随后迅速结束并转入新的熊市格局,随后的6年时间里基本上维持震荡走低的熊市格局,直至2015年新一届中国领导层上任后股市行情才重新开始逐步走强。

把中国股市历史上2006年至2009年四年时间内的三段牛熊转换行情放在一个完整的时间段来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股市K线走势确实与“60日均线”指标有着十分明显且非常密切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1-10所示。图1-10 横跨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四年的完整牛熊周期

这里请多用心多花时间去仔细观察上述四个图中上证指数K线与“60日均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再去总结判断什么是牛熊市。只要善于观察,就会有收获。笔者在这里向读者分别提出几个问题来引导大家的思路。

你认为哪一段时间是牛市?(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

你为什么认为那一段时间是牛市?

你认为哪一段时间是牛市开始转变为熊市?(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

为什么你认为那段时间是牛市转变为熊市的时间?

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你的标准能接受住市场检验么?

点金术判断标准之60日均线是否能真正地明确鉴别股市牛熊?

大家可以多思考下我提的几个问题,最好能有自己的答案。观察和思考,再加上勤奋和些许运气或机会,成功的彼岸其实不远。真正的投资家往往是最推崇独立思考的。目前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说过“必须思考,必须独立地思考”“我不住在华尔街,是因为住在离市场更远的地方能让我更好地思考!”股市投资中最重要的是思考,然而在股市的大部分人根本不思考,他们只想参考,别人什么意见、大盘怎么样了,然后去模仿跟随。巴菲特早就指出了大部分股民亏钱的原因了,那只是因为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要总是怨天尤人,整天埋怨“中国的股市是赌场,没有投资价值”,这对提高自身的投资水平是没有作用的。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下中国股市历史上的9波牛熊转换,从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知晓市场内在的运行规律。

1.中国股市历史上的第一次牛熊交替转换——以史为鉴!

中国股市第一波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如图1-11)。图1-11 中国股市第一波牛市

上交所正式开业以后,历时两年半的持续上扬,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高位。

注意观察60日均线系统,观察图中上证指数K线与60日均线的相对位置关系。

中国股市第1轮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如图1-12)。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行情波动极大,仅半年时间,大盘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图1-12 中国股市第1轮熊市

注意观察60日均线系统(上涨趋势中60日均线位于K线图中的市场K线下方形成支撑,下跌趋势中60日均线位于K线图中的市场K线上方形成压制),观察图中上证指数K线与60日均线的相对位置关系。

2.中国股市历史上的第二次牛熊交替转换——以史为鉴!

中国股市第2波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如图1-13)。图1-13 中国股市第2波牛市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大盘指数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了。从386点到1558点,只用了短短3个月的时间。

注意观察60日均线系统(上涨趋势中60日均线位于K线图最下方形成支撑,下跌趋势中60日均线位于K线图最上方形成压制)。

中国第2轮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如图1-14)。图1-14 中国第2轮熊市

中国股市牛市快速上涨完成后,上海老八股随即宣布扩容,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股指重新回到325点。该轮熊市中60日均线同样持续压制大盘指数的走强,大盘指数短暂站上60日均线后很快又运行至60日均线下方。

3.中国股市历史上的第三次牛熊交替转换——以史为鉴!

中国第3波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如图1-15)。

为了避免中国股市崩盘,相关政策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第一,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第二,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第三,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随后,一个半月时间内,股指涨幅达200%,最高达1052点。仍然注意观察60日均线系统,可以看到大盘指数K线快速攀升至60均线上方并持续站稳运行,维持强势上涨格局。图1-15 中国股市第3波牛市

中国股市第3轮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2月17日(如图1-16)。图1-16 中国股市第3轮熊市

随着股价的炒高,市场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2月7日,股指已经回到524点,跌幅接近50%,注意观察图中的60日均线。

4.中国股市历史上的第四次牛熊交替转换——以史为鉴!

中国股市第4波牛市:1995年2月17日至1995年9月12日(图1-17)。图1-17 中国股市第4波牛市

这次牛市真正的上涨行情准确来说只有4个交易日,受到国家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的利好消息的影响,4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不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内,60日均线一直对股市K线运行形成支撑,维持牛市格局。

中国股市第4轮熊市:1995年9月12日至1996年1月19日(如图1-18)。图1-18 中国股市第4轮熊市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指达到阶段性的市场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股票投资价值显现使得新一轮上涨行情条件逐渐具备。该轮下跌行情中,股市大盘K线一直处于60日均线下方运行,中途短暂突破后又迅速重回60均线下方,显示该时间段内股票卖方力量超过买方,市场弱势特征明显。

5.中国股市历史上的第五次牛熊交替转换——以史为鉴!

中国股市第5波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如图1-19)。图1-19 中国股市第5波牛市

崇尚绩优股开始成为市场主流的投资理念,在深发展等蓝筹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从1996年4月1日至1997年5月12日,上证综指涨幅达124%,深成指涨幅达346%,涨幅达5倍以上的股票超过百种。两只领头羊深发展从6元涨到20.50元,四川长虹从7元涨至27.45元。仍然注意观察60日均线系统运行特征,该波上涨行情中,大盘指数K线绝大部分时间运行于60日均线上方,股指强势特征明显。

中国股市第5轮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如图1-20和图1-21、图1-22)。

该段时间内的股市K线走势较为复杂,整个时间段内维持下跌熊市走势,但中途则出现了较长交易时间内的持续上涨,随后又步入持续杀跌阶段。该轮熊市行情中,大盘指数K线与60均线的运行格局也相对复杂,大盘指数K线并未一直运行在60日均线上方或下方,市场表现为震荡行情,并不利于股市投资操作。

中国股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7年9月29日先持续下跌(如图1-20)。图1-20 中国股市第5轮熊市先震荡走低

中国股市第5轮熊市在1997年9月29日至1998年6月4日这一时间段内出现较长时间的持续上涨,上证指数K线持续运行于60日均线上方并维持较长时间,形成短牛市格局市场走势(如图1-21)。图1-21 中国股市第5轮熊市中途出现反转走强

中国股市第5轮熊市在1998年6月4日至1999年5月18日再次下跌走熊,1997年9月29日至1998年6月4日的短期牛市并未改变市场整体走熊的大趋势,短期牛市更类似于市场的短期反弹,不改大熊市格局。大盘指数K线重回60日均线下方运行,弱势特征明显(如图1-22)。图1-22 中国股市第5轮熊市重回大熊市趋势

中国股市的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最知名的事件当属《人民日报》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该文指出对于证券市场的严重过度投机和可能造成的风险,要予以高度警惕,文章透露出了国家领导层对股市泡沫的强烈担忧。该评论员文章发表当天,配合涨跌停板制度的出台,市场暴跌。注意观察大盘指数K线图中的60日均线系统运行。

6.中国股市历史上的第六次牛熊交替转换——以史为鉴!

中国股市第6波牛市:1999年5月18日至2001年6月14日(如图1-23)。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了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5.19”行情直接的爆发点是《上海证券报》记者李威的文章《网络股能否成为领头羊——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进军网络产业的思考》,领涨的股票是东方明珠、广电股份、深桑达等网络股。图1-23 中国股市第6波牛市

这一次,国家领导层对股市上涨行情持支持态度,《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重申股市是恢复性上涨,要求各方面坚定信心。但是,部分股票价格严重脱离上市公司基本面疯狂上涨,出现了股票价格远高于股票价值的市场走势,就是在这轮行情中亿安科技破了百元大关,但最终泡沫破裂成为中国股市的一桩丑闻。

注意观察中国股市第6波牛市中的60日均线系统,大盘指数K线在该波牛市中有较长时间运行于60日均线下方,但整体K线走势大部分在60日均线之上运行,不过相对其他暴涨牛市行情而言,大盘指数K线运行相对平稳。这是因为网络股在中国股市中的权重有限,网络股的暴涨无法快速拉升大盘指数,传统行业的股票维持慢牛格局,拉平了大盘指数。

中国股市第6轮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如图1-24和图1-25、图1-26)。

该轮熊市也是呈现反复震荡格局,中途也出现较长时间的反弹上涨走势,大盘指数较长时间内站稳于60日均线上方,但随后又快速走弱步入漫漫熊途。

中国股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3年11月18日先持续下跌(如图1-24)。图1-24 中国股市第6轮熊市先快速下跌走熊

大盘指数快速杀跌过程中,2003年11月18日开始大盘指数K线开始走强并站稳于60日均线上方,形成类似于牛市的K线走势,但仅能确定为熊市中的技术反弹走势,直至2004年4月7日重新步入熊途,不过该轮反弹较为强劲和持久,可以部分参与(如图1-25)。图1-25 中国股市第6轮熊市中途出现强劲反弹走势

中国股市大盘指数强劲反弹后,从2004年4月7日开始至2005年6月6日重新杀跌走熊,大盘指数K线再次长期运行于60日均线下方(如图1-26)。图1-26 中国股市第6轮熊市中途强劲反弹后重回熊途

中国股市的“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问题。中国股市管理层人为地把中国的股票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原先不能在市场上流通的国企非流通股股份想在市场上抛售变现,这极大地打击了市场的投资热钱,大盘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四年时间股指下跌超过50%,带来了中国股市的第6轮熊市。期间大盘指数K线与60日均线出现反复波动走势,部分时间大盘K线运行于60日均线上方但不改熊市趋势,大盘走熊途中出现强劲反弹反应了当时市场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前景出现了较大分歧。

7.中国股市历史上的第七次牛熊交替转换——以史为鉴!

中国股市第7波牛市: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如图1-27)。图1-27 中国股市第7波牛市

经过前一轮中国股市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后,中国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上涨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由于前期熊市调整周期较长,这一波牛市也显得波澜壮阔、气势恢宏,一路从998点涨到6124点的历史新高,并让无数新股民做了一场一夜暴富的黄粱美梦。期间大盘指数K线基本上一直强势运行于60日均线上方,稍稍触碰到60均线就强劲回稳走强,走出了中国股市三十年来最大的一波牛市行情,直至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才低下牛市的头颅。在此期间,中国股市股权分置遗留历史问题得到解决,中国股市市值迅速壮大直至与中国经济GDP相当,达到几万亿的股票市值规模,中国股市终于从弱小的少年时期进入成长的青年时期。由于中国股民人数突破上亿规模,股市利益牵涉到了千家万户,甚至原来诋毁股市的专家学者也在股市财富效应下买股入场,“股市赌场论”和“关闭股市推倒重来”的反对声音逐渐消失。股市的发展壮大让中国股市开始真正步入中国领导层的决策视野,中国股市的发展动向与中国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全球金融资本市场联动效应加强,中国股市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现,股市对经济的正面作用逐步被中国经济高层认可。

中国股市第7轮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如图1-28)。图1-28 中国股市第7轮熊市

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波及到了中国股市,经过近10个月的调整,中国股市大盘指数由6124点暴跌近67%至最低的2566点,仍没有明显见底的迹象。这轮暴跌致使最少7成的投资者亏损幅度超过70%以上,同样也是对市场过度涨幅的极度修正,行情最终在2008年10月28日再创新低1664点后见底。注意观察该轮熊市中大盘指数与60日均线相对运行位置,同样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大盘指数K线持续运行于60均线下方,一旦反弹触碰到60均线便再度走低,丝毫没有重新站稳60均线的迹象。

8.中国股市历史上的第八次牛熊交替转换——以史为鉴!

中国股市第8波牛市:2008年10月28日至2009年8月25日(如图1-29)。

经过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和全球经济危机后,中国经济在温总理的四万亿信贷货币政策刺激下触底反弹,股市先知先觉者最先抄底1664点,逐步展开2009年的小牛市行情。相对于2006年至2007年波澜壮阔的大牛市,2009年的小牛市行情略显犹豫,四万亿货币政策刺激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的积极图1-29 中国股市第8波牛市

影响较为有限,2009年的小牛市并未向更大的上涨行情推进,随着货币刺激政策效应的逐渐减弱,市场重新步入熊市寻找新的指数底部支撑。2009年的小牛市行情中,大盘指数仍稳步运行于60日均线上方,但在行情末尾部分市场出现了分化,大盘指数开始跌破60日均线并转入第8轮熊市。

中国股市第8轮熊市:2009年8月25日至2012年12月3日(如图1-30)。图1-30 中国股市第8轮熊市

随着中国出口经济达到顶点并从高位开始逐步滑落,靠房地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也呈现不可持续性,四万亿货币政策资金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短暂,小牛市迅速结束并开始进入新一轮漫长熊市。

从2009年8月4日3478点下破60日均线开始,很多人可能一直认为是震荡市,但实际上上证指数的K线并没站稳60日均线,根据笔者提出的投资指标——“点金术上证指数60日均线”判断,中国股市从2009年8月份就已经形成熊市趋势,从2009年8月到后续数年都应当是空仓观望策略。

9.中国股市历史上的第九次牛熊交替待转换——以史为鉴!

中国股市第9波牛市:2012年12月4日至今(如图1-31)。图1-31 中国股市第9波牛市

当前中国股市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3000点应该为中国股市的价值中枢,即价格与价值相符,目前市场刚上涨至3000点附近,还远没形成价格远高于价值的状况,不存在股市资产泡沫。在大盘指数持续杀跌至1664点位时,市场股票价格大大低于价值,周期性权重股票开始触底反弹。在中国经济进入产能过剩和中低速增长发展阶段时,社会资金对房地产市场上涨空间产生疑虑,社会各行各业普遍陷入过剩状态,资金回报率下滑,股市价值低洼地开始吸引包括房地产市场资金在内的社会资金大踏步入场。2010年至2013年的中国股市全球最差,但在一片悲观观望的情绪中反而应该看到投资机会,连续杀跌的中国股市在经历长达6年的熊市后终于开始价值回归征程。

当前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启动的出口创汇经济发展模式已面临增长瓶颈,美国市场、欧洲市场经过金融危机后大幅萎缩,其市场需求迄今都未回升至金融危机前水平,中国外贸出口企业连非洲市场也已纳入全面开发阶段。出口市场的萎缩直接导致中国经济产业出现全面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出现供过于求,各行各业均从景气高点滑落,而中国股市经过连续6年下跌逐步进入低估值的价值投资洼地。在股市“赌场论”和“推倒重来”的论调偃旗息鼓后,社会资金包括房地产市场投机资金开始向股市流动,价值规律在股市上开始体现。

此外,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增长乏力也可能严重拖累中国经济增长,中国以房地产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面临增长瓶颈,国民收入增长无法跟上房地产资产价格涨幅,房地产投资扩大导致房产供应快速增长但房地产消费则可能因民众购买力有限而受到严重制约,中国传统的信贷银行的大规模放贷行为带来了经济产能过剩和银行大批坏账。中国经济高层也开始逐步认识到股市直接融资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对企业优胜劣汰的积极作用,中国股市开始获得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和肯定,中国股市的政治政策基本面开始逐步回暖,中国央行降准降息预期更可能直接催生股市迎来新一波大牛市。

大家请注意观察以上中国股市9轮牛熊市K线图中的60日均线系统,60日均线与上证指数K线的位置变换应为观察思考重点!

对中国历史上9轮牛熊转换经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后,我们应该有很多启发,笔者认为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三点。

第一,对于笔者提出的点金术指标——上证指数60日均线是经历得起市场实践检验的,而且是较为准确的。当市场指数K线运行于60日均线上方时,行情以上涨居多甚至普遍上涨,而K线运行于60日均线下方时则以普跌行情为市场主要特征,每次市场接近60日均线时就受到压制而逐步走弱。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可以用这个指标来判断牛熊市,其相应的理论根据和科学依据是什么?我会马上在下一个问题当中和大家探讨。

第二,那就是中国股市的历次牛熊市其实都是控制在大资金市场主力手中的。虽然说股市本身有其相应的市场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例如,当股票跌得不能再跌,跌破公司当垃圾卖的价值时,会有市场力量来催生某轮行情。但要是这轮行情得不到市场主力的认可,市场主力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舆论,如在《人民日报》发表强硬观点以及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大量发行股票等影响股市资金、股票供求关系的市场化手段来影响股市的运行。中国股市的运行和波动深刻地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尤其央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部的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更为直接,股市的运行更多地反应了国家经济高层决策者的国家意志。

第三,虽然股票不是实物商品,但股市同样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股票价格运行同样符合经济学上的商品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股票虽然是虚拟商品,但因为股票具有企业的控制权价值和投资分红价值,也同样有社会资金愿意通过购买股票来获得企业的投资分红或直接收购控制某一家企业,因此股票也同样符合商品的这一基本属性——价值规律,股票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股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股票价格更多地取决于股票数量、股票价值和社会货币资金、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及社会投资各方心理博弈的结果,最后的股票价格更可能最终形成现代博弈学理论,纳什均衡理论中的博弈平衡结局(如图1-32)。图1-32 商品价值规律

因此,对于股市中的某一轮大牛市来说,如果我们在牛市中赚到钱了,我们应当对国家抱有一颗感恩的心,这其实并不是个人投资水平有多高,也并不是个人通过看盘分析等个人努力来赚到钱的。其实是国家给了发财的机会,个人只是敏锐地把握住了而已,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在牛市中对国家持有感激的心态才是最可取的。当然,当熊市来临亏了钱,也不应当怨天尤人,其实国家一直在某些时段通过很多方式和途径暗示了股市泡沫过大或者牛市行情差不多了应该获利了结等,但最终亏钱的原因很可能是个人的贪婪,妄图认为个人意志可以逆国家意志,可以逆市场潮流而赚到钱。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希望靠自己所谓的天分在熊市里也靠股市赚钱养活自己,反而自以为是地鄙弃最光荣的劳动致富。这种态度其实无疑是无知和可笑的。事实上,通过做生意或开办企业最能实现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稳定持续地获利,因为实业和投资都承认“复利为王”,追求短期暴利的思路在实业和股市中都是无法立足的。

至于国家对股市的干预和调控,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存在的,我们没必要把这些上升到政治的高度。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金融上对美国股市也实行过禁止卖空的法律调控,其实这种调控手段相对于中国目前逐步市场化的调控手段来讲更是显得简单粗暴。美联储也无时无刻不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加息、减息等手段企图控制全球的金融市场,只是其相关政策相对隐蔽而已。大国之间的博弈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军事领域的博弈,经济金融、科技教育、思想文化乃至娱乐潮流、语言习俗都存在着壮大自己、打压别人的博弈竞争行为,相应的政治军事手段、经济金融手段、舆论新闻手段等干预也是无处不在的。

金钱更多地是一种货币符号,也许某个人今天很有钱,但那只是因为其抓住了国家给的某个机会而已。由于金钱代表社会财富的购买力,某个人有钱后就可以完全脱离社会劳动,单纯地享受生活,这无可厚非。但因为有钱而在精神上鄙视劳动,则无疑是一种可耻的行径。从本质上来讲,金钱只是国家政权强制力下的一场游戏而已。一方面,因为国家拥有货币发行权而使得个人永远也不可能比国家更有钱,“富可敌国”更多地是传言和历史,即使有也是极少数。另一方面,这个社会的财富确实是辛勤的劳动者在创造着,当然本质上来讲,脑力劳动也算是劳动,投资是高层次的脑力劳动创造财富,但没有任何人能够因为其有钱而侮辱其他人的劳动尊严。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是人能在社会存在最起码的前提,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商品或服务是凭空产生的,人如果脱离了社会其人生价值是要大打折扣的。沙漠里的一堆金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另外,从中国股市的历次牛熊转换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对于股市来讲,涨涨跌跌、牛熊转换是很正常很普通的事情,也是中国股市的客观规律。因此如果现在是熊市,行情低迷,我们也要以乐观的心态看到熊市过后可能会出现一波新的牛市。如果现在是牛市行情,我们则要随时警惕熊市的来临,对国家、对市场永远抱有一颗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点金术“60日均线”的理论基础。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于1609年10月19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诞生。人类参与股市中的股票交易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各种股票投资方法和投资理论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本书笔者对股市提出的投资方式则是很简单的“60日均线”投资理论,那么笔者为什么对于股市投资推崇点金术之“大道至简”?“点金术上证指数60日均线”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根据是什么呢?

这主要牵涉到了统计学和概率论上的知识。统计学是一门科学,在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时,事物的单个样本参考意义不大,但当统计的样本数达到一定数量(专业上称样本数n趋向于无穷大)时,事物的发展和表现便会接近于(专业上称趋向于)某个常数。这一统计学规律表明,我们要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就必须满足一个前提:即你所研究的样本数必须足够多,具有代表性。同样,要研究股市的客观规律就必须研究足够多的样本,并且这些样本要具有代表意义(不允许无关的样本充数量)。

因此要谈中国股市的客观规律,去研究中国股市的未来走势和趋势,也必须把中国股市的所有股票(或具有代表性的所有股票)当作一个整体的样本来研究。因此,如果只是单纯地研究了一个或几个样本,研究了一个或几个股票就要去谈论中国股市的走向和趋势,这无疑犯了“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很有可能你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地讲了半天你的投资理论,但事实上最后只是“空中楼阁”。你只是活在个人虚幻的投资世界里,最终市场会让你碰得头破血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投资者来讲,不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强加给市场,不要以自己的喜好来对股市下结论,更不能以自己的喜好来总结投资规律。要让自己的投资理论客观可信,就必须对中国的股市客观,前提条件就是必须研究中国股市足够多且足够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当你以客观的心态,以正确的方法论去研究中国的股市时,中国股市便会表现出其客观规律。而且这种规律才是真正客观的,否则一切都只是你的一厢情愿而已。中国有句古话“万丈高楼平地起”,这话的意思是无论人做什么事情,要想做成功,基石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一切投资理论没有建立在科学的理论依据上,作为一个投资者来讲,结局将是悲惨和残酷的。现实中,也存在小部分贷款融资做股票的投资者因为股市妻离子散甚至跳楼自杀的,可以说,有无坚实的股市投资理论基石以及对股市的态度和理论方法就决定了其以后的命运。

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向上抛一枚硬币,硬币落下后哪一面朝上本来是偶然的,如果说硬币抛个十七八次,你要是和我押钱来猜硬币正面朝上概率,如果押正面朝上的概率是50%的话,我绝对不会和你押,这完全是赌博。但当抛硬币的次数足够多后,达到上万次甚至几十万次、几百万次以后,我们就会发现,硬币每一面向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1/2。你要是和我押钱赌这个概率是接近于50%还是70%的话,我押上全部筹码都愿意和你对赌一下,当然这个结果注定会是你输的倾家荡产,而我赚个盆满钵满。这就是统计学的威力,当事物的样本数足够多时,事物必然会表现出其客观规律,这就是统计学上经常说到的一句话“偶然中包含着必然”。

给大家指出生活当中的一个小错误。很多人在做某件事的决定时,例如,恋人之间决定是和好还是分手时、权衡某项投资是参与还是放弃时、是否选择某条人生道路时等,在两种选择机遇差不多的情况下很多人也会采取抛硬币的方式来做出选择。不过,今天在这里,我要说这种抛硬币来做最后决策的方式太幼稚了。当然,有人可能会很奇怪,很不赞同,他们认为抛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就应该是50%,很公平。但我要说的是:对于抛硬币这件事,你漏了很重要的另外半句话,那就是相同条件下,实验次数足够多,样本数足够多的情况下,正面朝上的概率才接近于(趋向于)常数50%。单纯地看待一个样本,即抛一次硬币,说硬币朝上的概率是50%无疑是可笑和幼稚的。单纯地抛一次硬币那就完全取决于抛硬币的环境了,说不定地面不平或有风或硬币的材质不一样等早就注定了抛硬币80%都是正面朝上。那么很显然用抛一次硬币去猜正反面来做决策就是完全的赌博了,而且是一个不公平的赌博。相应地,依据抛一次硬币去对某件事物做出最后的抉择或决定也无疑是武断和不成熟的。

所以要研究中国的股市就必须研究足够多中国股市的样本,理论上表明中国股市的均值才能够反应中国股市的客观规律。均值主要包括时间上的均值和空间上的均值。上证指数全称是“上海证券综合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首先,在样本数上,上证指数选择了整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全部样本,从而在空间上具有统计学上的参考意义,能够反应股市的客观规律。其次,为什么选择60日均线,而不是选择5日、10日、30日、120日或250日等天数的均线?这主要是考虑到合适时间上的足够多的股票样本数平均以及我个人的实际操作经验。因为5日、10日均线时间太短,反映的是股市的短期波动,而任何事物短期波动随机性是很强的,参考意义不大。而时间超过60日的话又会有很大的滞后性,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意义。总结起来“点金术60日均线”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统计学上的理论价值,能够真正反映中国股市的客观规律。另外,这个60日均线对于个股来说又会跟普通的RSI、KDJ、MACD等指标一样没有太大意义。因为研究个股去谈论股市规律本身就是不正确的,违背了样本数足够多的空间意义上的统计学前提。操纵个股比操纵大盘指数需要的资金量少很多、容易很多,也更容易打破60日均线的指导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可能也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不管新闻媒体也好,专业投资人士也好,只要提到美国股市,就言必称道琼斯指数。谈到美国股市,也许你不知道微软公司、花旗银行的股价是多少,也不知道IBM公司、麦当劳公司的股价是涨还是跌,但无疑你首先关注的肯定是道琼斯指数,这也是蕴含了相应的统计学规律的。

道琼斯指数又称道琼斯工业指数,反应的是美国股市30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大公司的股票涨跌情况的一个平均值。这体现了两层含义:一是样本数量30,强于单只个股;二是大公司的选取本身具有代表性,基本代表了美国经济中主要的企业。所以说,道琼斯指数能够反映美国股市的客观规律,也是反映美国经济动向的“晴雨表”。在现实中就产生了要研究美国股市就必须研究道琼斯指数这一社会经济现象,因为如果单凭某一只美国股票的涨跌情况就说美国股市怎么样的话会显得很幼稚。同样,谈论中国的股市,为什么言必称上证指数(也就是所有投资者口中说的大盘),也是因为中国大部分的公司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石油、煤炭、化工、房地产、基建等基本上中国所有行业的代表性企业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样本数足够大、足够广才让上证指数具有权威性。

很少听大家谈股市说深证综指,原因也只有一个:深证交易所除了房地产公司万科、深发展银行等其他少数上市公司外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够代表中国经济基石的大公司。因此,深证综指对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而言没有上证指数一样大的经济基本面参考意义。很多投资者可能做股票做了十几年了却还想不明白大盘为什么就是上证指数,为什么要看中国股市就言必称大盘这其中的统计学意义。

还有,我在这里提出的是“上证指数60日均线”而不是单只个股的“60日均线”,这也是从统计学的角度上来考虑的。因为对于单只个股来说,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就可以坐庄,相应的技术指标如RSI、KDJ、MACD、布林通道包括均线等技术指标庄家可以随便操纵,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普通投资者只是庄家的一个跟随者,无法提前知晓庄家的想法,在股票投资思路上永远落后于庄家的操盘思想。不过,对整个证券市场来讲,操纵单只个股容易,要操纵整个证券市场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整个市场的整体容量太大了,中国股市总市值逼近GDP总量,资产证券化率已接近100%。也就是说现在中国的证券市场市值已经和中国GDP总值相当,股票总市值已达到了几万万亿的规模。实事求是地讲,除了国家政府,没有任何机构或个人有这个资金实力来完全操纵股市大盘。虽说现在社会上有钱人很多,有钱的大公司也很多,但筹集几亿或几十亿来运作一支个股很简单,要筹集几百万亿、几千万亿去操纵中国股市大盘,那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证指数60日均线”才真正具有统计学和概率论意义上的科学价值。“点金术上证指数60日均线”符合统计学和概率论中的统计科学理论和概率科学理论,这一技术指标有着科学的一面,也长期为全球股市投资者所称道。

四、借钱炒股为何违背“大数定律”不可取?

股市波动非常剧烈,常常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普遍来讲借钱炒股的投资风险是很大的。从统计学上来分析,借钱炒股更接近于一种随机意义上的赌博行为而并不具有概率论意义上的概率理论特征,借钱炒股也是不符合统计学意义上的“大数定律”的。概率论历史上第一个极限定理是伯努利提出的,后人称之为“大数定律”,即概率论中讨论随机变量序列的算术平均值向常数收敛的定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又称弱大数定理。

大数定理的主要含义是:有些随机事件无规律可循,但不少却是有规律的。这些“有规律的随机事件”在大量重复出现的情况下,往往呈现出必然的统计特性,这个规律就是大数定律。通俗地说,这个定理就是,在试验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试验多次,随机事件的频率近似于它的概率。例如,我们向上抛一枚硬币,硬币落下后哪一面朝上本来是偶然的,但当我们上抛硬币的次数足够多后,达到上万次甚至几十万次、几百万次以后,我们就会发现,硬币每一面向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1/2,即50%。这种情况下,偶然中包含着必然。某一事物所包含的必然的规律与特性在大量的样本中得以体现。

又如称量某一物体的重量,假如衡器不存在系统偏差,由于衡器的精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同一物体重复称量多次,可能得到多个不同的重量数值,但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一般来说将随称量次数的增加而逐渐接近于物体的真实重量。由于随机变量序列向常数的收敛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按其收敛方式分为依概率收敛、以概率1收敛或均方收敛,相应的统计学定律分别有弱大数定律、强大数定律和均方大数定律。常用的大数定律有:伯努利大数定律、辛钦大数定律、柯尔莫哥洛夫强大数定律和重对数定律。

这一个不能借钱炒股的问题也是从统计学和概率论上来和大家解释的。我们把借钱炒股这一事件当做一件随机事件来研究,那么从统计学和概率论理论上来分析会产生这样一个事实结果:当借钱炒股这一样本数n很少,如只有几次、十几次或者几十次(事实上不论炒股也好,借钱办其他事情也好,能借到钱的次数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地借到钱),那么你炒股的胜率很显然是一种样本数非常少的随机状态,根本体现不出你实际的投资水平,也就是说这根本就是赌博。当然,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你能无限制地融入资金,可以源源不断地借入金钱来炒股,那么根据统计学和概率论理论,当借钱炒股这一样本数n趋向于或者说接近于无穷大时,你炒股获胜的几率是符合正态分布的,即接近于一个常数(具体赚钱几率为0.5、0.6或0.8等,决定于各自的炒股技术)。在该种理想状态下,借钱炒股才可以考虑。很显然,我们又不是开银行的,不可能无限制地借到钱,这种理想状态只能称为空想。因此对于借钱炒股的人来说其后果也注定是一场悲剧。由于样本数的限制,借钱炒股是根本不可能真正体现出你的实际投资水平的,投资盈利更多地是一种随机概率效应而非绝对必然事项。

因此借钱炒股是赌博,不建议去做。但对于用闲钱炒股来说,从理论上来讲你可以无限制地、无数次地炒股。这才是投资。如果随着闲钱炒股样本数的增加,你能够越来越形成一个稳定盈利的投资操作系统,走向一个能稳定持续获利的状态,那么你离成为一个真正专业的投资者也不远了,也真正可以实现自己资产的保值增值。投资这个时候才是规避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你只有达到稳定持续盈利的能力,才能让资产保值增值,否则,有足够的闲钱而没投资能力,那么谈资产保值增值也还只是“水中花,镜中月”。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投资成功者必须有两个要素,也就是必要条件:第一,必须有闲钱,也就是说可以接近于统计学和概率论理论上的样本数足够多;第二,必须要有自己成熟的投资操作系统。在有了前提后,根据自己成熟的投资操作系统炒作股票,并要做到投资盈利的概率大于50%时才能最后真正在股市里成功。

从股市里芸芸众生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事实,股市里悲惨亏钱结局的无非是两种人:一种是借钱或融资炒股的人,虽然说专业水平不错,但最后却输在赌博心态上,资金链断裂,债主找上门的那一天便是其人生陷入低谷的那一天;另外一种就是普通的散户,是用自己的闲钱在炒股,但没有自己成熟的可以稳定获利的股市操作系统,便也注定是一场悲剧。因为对这部分散户而言,赚钱靠运气,亏钱是必然。投资操作系统的胜率少于50%,在股市长期玩下去结局便只有一个:奔驰进去,自行车出来。因此,个人更倾向于建议普通民众通过购买基金的方式间接参与股市较为妥当,股市投资是一门十分专业的课程,在需要金融理论知识的同时可能还需要丰富的经验甚至某些天赋,需要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战胜贪婪与恐惧。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股市的内在运行规律,我们有必要对数理统计理论中的概率论理论作进一步的认识。概率论对股市投资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无论投资行为还是投机行为,其在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概率行为而并不是一种必然或偶然,人类的股市投资行为符合概率论提出的大数定律。除了应用于股市投资领域,数理统计和概率论在各种尖端科学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数理统计学中标准正态分布下的极限理论在统计学、博弈学中有非常大的应用,很多华尔街的金融家、数学家都用这一理论来研究包括赌场赌博在内的获胜概率问题。学术领域,正态分布又名高斯分布,是一个在数学、物理及工程等领域都非常重要的概率分布,在统计学的许多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期望值μ=0,即曲线图象对称轴为Y轴,标准差σ=1条件下的正态分布,记为N(0,1)。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是:在(-1.96,+1.96)范围内曲线下的面积等于0.9500,在(-2.58,+2.58)范围内曲线下面积为0.9900。统计学家还制定了一张统计用表(自由度为∞时),借助该表就可以估计出某些特殊u和u值范围内的曲线下面积。标准正态分布下的极限理论12用数学公式表示如图1-33所示。图1-33 标准正态分布下的极限理论

在实际应用上,常考虑一组数据是否具有近似于正态分布的概率分布。若其假设正确,则约68.3%数值分布在距离平均值有1个标准差之内的范围,约95.4%数值分布在距离平均值有2个标准差之内的范围,以及约99.7%数值分布在距离平均值有3个标准差之内的范围。这称为“68-95-99.7法则”或“经验法则”。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曲线呈钟形,因此人们又经常称之为钟形曲线。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正态分布是位置参数——均数为0,尺度参数——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曲线如图1-34所示。图1-34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

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科学理论在全球投资界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所有投资归根结底是个概率问题”这一观点为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所有投资经理和基金经理所公认,没有任何一个投资家敢打包票说他的所有投资决策都是100%正确和100%盈利的。连“股神”巴菲特也存在投资失误的时候,但我们只要让我们的投资决策在大概率上保持正确就可以了。数理统计意义上的概率理论对我们的投资决策仍有广泛的指导意义,甚至很多基础物理学科也同样离不开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知识。比如,微观世界里的分子、原子、质子的微观活动都是杂乱无章的,但经过数理统计却可以找出某些科学的运动轨迹。金融投资界也同样如此,数理统计和概率论再加上市场行为心理学是当今金融投资界最前沿的投资科学,但真正能运用好这些科学知识并能在投资市场上成功则较为不易,因为股市投资同样存在艺术性的一面。不过,这里我们还是有必要深入了解下数理统计学科的基础内容,这有助于我们认识清楚股市投资科学的一面。

五、股票、股权、实业及财富有何关系?

经济理论中的价值规律是一种商品经济中最基础的、最一般的、自发的、民主的社会经济活动调节方式,凌驾于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之上,并贯穿到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始终。它核心涉及商品价值的规定及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社会平均科技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能力、社会交通与商品流通、不同地域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等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必须以价值为轴心,不能偏离价值太多,要求商品之间平等地等价交换。在不断追求不同个人与群体利益的社会生活中,它的社会效应是促进商品的流通及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科技生产力的日新月异,刺激了经济活力,解决了生产调节。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体现商品的价值交换,每个人的经济活动都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倾向。

不过,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是在理性经济人的假定条件下产生的。理性经济人假定是西方经济学家在做经济分析时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一个基本假定,意思是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性的,即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具体说就是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政府追求目标决策最优化。

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可以追溯到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阐述的观点,之后经济学不断完善和充实,并逐渐将理性经济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即假定人都是利己的,而且在面临两种以上选择时,总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方案。西方经济学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