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3 20:25:53

点击下载

作者:郝乐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试读:

序言

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数千年的思考探索,凝聚了炎黄子孙卓绝超群、返璞归真的精神智慧,国学所传承的中华文化价值,是涵养民族主体意识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精神命脉的源泉,是中华民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灵魂支柱。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学术思想。以学科分,国学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其倾向于经部。而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当然也属于大国学的范畴。

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在章太炎、鲁迅、王国维、胡适等一大批国学大师的推动下,大盛于20世纪20年代,80年代又有“寻根”热,90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遂至今日。国学热渗透着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正视与反思,加速了传统文化的通俗化进程,使更多的人接触到了传统文化,不再使传统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

国学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传承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只是到了近代才衰落下来。国学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自1840年海禁被打破以后,有关“国学”究竟是否有用的争论始终就没停止过。在近代史上,顽固的排外主义者主张“祖宗之法不可变”,开明人士则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一些激进派主张“全盘西化”,他们把中国的落后和屈辱一股脑都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上,呼吁要把传统文化来个连根清除,甚至取消汉字,使用拼音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历次的政治运动中,国学也惨遭涂炭,国学教育竟断档半个多世纪,不能不令人扼腕痛心。

然而,在历次论争中,一些国学大师和明智之士誓死保卫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文化遗产,大部分人有这样一个共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价值的,不能完全抛弃。于是不少人渐渐开始以现代的眼光和方法来整理、记录和研究老祖宗的东西,就国学的研究对象而言,广义地说,国学就是关于古代中国社会所有方面的研究学问;狭义地说,国学是现代的中国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吸取其中比较有现实进步意义的一部分。因此,国学带有很强的功用色彩,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古为今用”。

改革开放以来,国学重又得以复兴。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学无疑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地,人们出于不同的目的开始研究国学,从中汲取精神食粮。在今天,国学无疑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国学的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浸淫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中华民族因为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存续,而骄傲,而伟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理由为此而深感自豪。

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一个人如果连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都知之甚少,语焉不详,那岂不汗颜!然而,国学典籍汗牛充栋,国学内容庞杂浩繁,即使穷尽毕生之力,也难通万一。鉴于此,我们特请有关专家学者精心编辑了这本书。

本书堪称一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趣味百科全书,它图文并茂,集传统文化于一体,内容极其广博,涉及诸子百家、儒家思想、民俗礼仪、宗教神话、政制吏制、帝王将相、军事兵制、经济贸易、教育科举、国学经典、语言文字、史学典籍、文词诗赋、琴棋书画、地理堪舆、中医养生、成语俗语、轶事掌故、国粹技艺、国学名句等方方面面,融知识性、文化性、可读性于一体。翻开此书,便走进了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长廊,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国学的精髓,感受国学的神秘和智慧,掌握传统文化的脉搏,提升国学修养,丰富自身的内涵,成为拥有国学修养和传统文化底蕴的知识达人。第一章民俗·礼仪伦理常识

001 ■ “仁”,儒家学说的核心“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也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仁这一概念在春秋时即已出现,但最早却可以追溯至商周时代。《尚书·商书》中说:“民罔常怀,怀于有仁。”认为百姓归心仁者。《尚书·金滕》中说:“予仁若考。”意谓我仁爱且敬顺祖考。强调的都是仁之美德。到了春秋时,孔子以这个被普遍认同的范畴来表达自己的一种人生境界。

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通俗的认为是人们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能爱人。做到这三点即为仁。《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也曾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又曾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从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究竟何者为“仁”,一直也是孔门师徒反复探讨的命题,没有精确的定义。在孔子看来,“仁者爱人”也好,“克己复礼”也罢,甚至恭、宽、信、敏、惠、智、勇、忠、孝、悌等传统美德,都包含在这一字之中。这样一来,“仁”成了一种道德的极致,成“仁”、成“圣”成为了孔门的终极关怀。

在孔子之后,孟子在仁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仁政说,强调以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孟子曾对梁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指称王。孟子力倡当政者施仁政,实行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与法家的“霸政”相对。将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02 ■ “义”,含义极广的一种道德范畴“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述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离娄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此后,“忠孝”、“仁义”、“侠义”等随之派生而出。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就是“义”之典型,他对刘备忠心不二,擒获曹操后能念及旧恩网开一面。《水浒传》中,梁山群雄,侠义之士比比皆是,不分帝王子孙还是富豪将吏。他们所具备的除暴安良、扶弱济贫、仗义疏财等义举,在国人看来就是对“义”的最好诠释。“义”诞生于封建王朝,但它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时代的局限。简单地说,就是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或者,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003 ■ “礼”,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观“礼”,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礼”的范围甚广,广义的礼,可以是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比如夏礼、周礼等;狭义的礼,则专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规矩、礼节。

礼的起源与原始人类认为鬼神、祖先是能对人类生活进行干预的力量这一宗教观念有关。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加深,仅以祭鬼神、祖先为礼,己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精神需要了,因此,礼便开始脱离现实生活而成为具文,构成了传统理学的核心和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中国古代有三部最著名的礼典,《周礼》、《仪礼》、《礼记》,总称“三礼”,是关于各种礼制的百科全书。其中《周礼》偏重政治制度,《仪礼》偏重行为规范,《礼记》偏重对礼的各个分支做出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理论说明。由这三部“礼”所涉及的内容总和,也就是礼的全部由涵。

根据传统的说法,周公制礼乐,奠定了以礼为治的教化传统,而孔子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除了倡导以礼治国,更加注重修身。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等。

作为封建“五常”之一,“礼”对人的视听言动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颇受今人诟病,觉得是对人性的扼杀、摧残,而“吃人的礼教”也因而成了著名的文学比喻,在近代作品中比比皆是。“五常”之礼,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然而事实上,人在社会中,必定不能事事我行我素。随着时代的发展,“礼”的内涵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004 ■ “智”,儒家倡导的价值范畴“智”,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五常”之一。这里的“智”,不是佛家之顿悟,也不是科学智慧,而是指智慧、聪明,有才能,有智谋。

孔子认为,有智慧的人才能认识到“仁”对他有利,才能去实行“仁”。只有统治者才是“智者”,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可成为“仁人”,而“小人”无智。

孟子认为,“智”为“是非之心”,人只要尽心,进一步充实自己的道德智慧,就能知性,知天,继而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总的来说,儒家把“智”看成是实现其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要实现“达德”,而要实现“达德”必须经过“知”的五个步骤,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005 ■ “信”,人与人交往的起码准则“信”,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五常”之一。“信”,意思是诚实,讲信用,不虚伪。被儒家视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起码准则。

孔子教授弟子,“忠信”并提,他举例说,人要是没有信,就好比是马车没有车轮,不能远行。曾子每日三省其身,其一就是“与朋友交往时守信与否”,意思是,你和朋友交往守信了吗?“信”还被孔子推及到治理国家的层面上,他认为,“信”是立国、治国的根本。在“足食”、“足兵”与“取信于民”三者间,首先要“取信于民”。他说:“没有粮食,不过死亡,但人生自古谁都免不了一死,而国家一旦不能取得国民的信任,就无法立足。”

这种以诚信立国的观念,除了儒家,法家等门派也有主张。如著名的商鞅变法,其树立的就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威信。当然,相对于法家“南面立木,下设黄金”,儒家的“信”更侧重于君子品德的修为。

到了汉代,董仲舒极力提倡“信”的重要性,“信”也因此被列入“五常”。“诚实”、“不欺”作为一种社会公德,从此便被普遍认同了。

006 ■ “孝”,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扶养、顺从、送终、守灵等。

孝的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商周时期(其时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了“孝”字)。到了西周,随着宗法制度建立,孝的观念被不断加强。

春秋时期,孔子曾这样解释“孝”的具体内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亦始终将“孝”作为其人生哲学的基点,其门下也以“孝”为仁之本。《孟子·离娄章句下》中有一篇是公都子与孟子谈论匡章的。公都子很疑惑,觉得匡章,全国的人都说他不孝,而孟子却与他交游,就问孟子是为什么。孟子回答:“一般的人认为不孝的人有五种:一、懒惰不赡养父母;二、赌博喝酒,把钱都花光了,而不赡养父母;三、吝啬钱财,有了老婆把父母丢到一边;四、自己行事乖张,放纵欲望,使父母蒙羞;五、平常好勇斗狠,使父母受到连累。”

另外,孟子曾说过不孝有三: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知劝阻,使他们行差就错,这是第一种不孝;家里贫穷,却不去做事来奉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第三种大家都知道,无后为大。

到了汉代,统治者也力倡孝道,主张“以孝治天下”,连官员的选拔也要“孝”字当头。像“孝廉”就是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此后历朝历代都制订各种制度,来保证这一道德规范的实行。例如,至亲亡故,要奔丧、守丧;如果不孝,重者会被定罪,给以极严厉的处罚。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但其中有些内容不仅迂腐,而且不近人情,像“卖身葬父”、“卧冰求鱼”乃至寻死等,这些在古代看来留名青史的事,在今天看来并不足取。无怪乎鲁迅先生曾撰文批判,揭露礼教的吃人本质和孝道对国民性的巨大危害,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尽管如此,“孝”作为华夏民族的传统道德,已深入人心,虽然到了现代,有所淡化,但像祭祖、奔丧、守灵、戴孝及对团圆的讲究等,仍是不可动摇的。趣味链接:不孝有哪“三”种?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的不孝是指哪三种不孝呢?

这三种不孝分别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意思就是说:一味顺从,看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领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为人子,却不娶媳妇,以至于没有后代为祖先扫墓、祭拜,这是第三种不孝。

在宗法社会里,父系家族的延续是至关重要的事,因此在三种不孝里面,没有儿子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被古人视为最大的不孝。

007 ■ 儒家为何重视“悌”“悌”,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宗法关系。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

儒家非常重视“孝悌”,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孟子·滕文公下》:“于此有焉:入则孝,出则悌。”

008 ■ “忠”,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忠”是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之一。在先秦时期,“忠”泛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如孔门弟子曾参每日三省其身,第一省即“为人谋而不忠乎?”意思是,为人做事,尽心尽力了吗?“忠”,就是“尽己之心”。到了汉代以后,逐渐演变为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最早把“忠”解释为对君主绝对服从的是法家人物韩非子,他说:“人臣不要称赞尧舜禅让的贤德,不要赞誉汤武弑君的功绩,尽力守法,专心事主,这才是忠臣。”

随着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和加强,“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出现了“君为臣纲”,王权的至高无上,成为臣民绝对服从于君主的一种片面的道德义务。宋代以后,“忠”发展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忠”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对君王诚惶诚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009 ■ “一夫一妻多妾制”是怎样一种形式《礼记·曲礼》中说:“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使皇帝也只是有一个老婆,但那个时候只要有条件,可以娶很多个老婆,但不能称妻,只能叫妾。妾下面还有通房丫头。只有办了手续的通房丫头才能称妾。

一夫一妻多妾制起于周朝,是与“嫡长子继承制”相辅相成的,它成功的解决了王位继承的难题。所谓“一夫一妻”是指按照西周宗法制度的要求,从天子到诸侯、百姓,一男子只能有一个“妻子”,即正妻,也称嫡妻,正妻必须经过聘娶大礼迎娶;“多妾”则指国王与贵族占有的其他女人。“一夫一妻多妾”制的核心在于区分嫡庶,即所谓“法无二嫡”,正妻所生子是为“嫡系”,妾媵所生子是为“庶出”。其政治意义在于它能帮助王族与各方贵族很好地解决王位与爵位的继承问题,并为“嫡长子继承制”的实施做好了铺垫工作。

010 ■ “三纲领”说的是哪三者《大学》开篇便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南宋朱熹云:“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三纲领”由此而来。“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固有善性发挥出来。前一个“明”为动词,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善性。《大学》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所以主张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发扬人的善性。“亲民”,就是推己及人。儒家向来主张修己是为了安人的,因此大学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大学教育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它要求所有的人都能在道德修养上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从而使整个社会道德趋于完善。《大学》的“三纲领”是从“明明德”到“亲民”到“止于至善”这样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到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达到德政礼教目的的施教主张。趣味链接:八条目

为达到“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的“三纲领”的目的,《礼记·大学》提出了八个具体的步骤:“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指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这段文字有八个核心词: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八条目”,并常与“三纲领”合称为“三纲八目”。

其中,格物、致知被认为是“为学入手”或“大学始教”,一般认为它是对事物的研究和获得真理的过程。

诚意、正心,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公正、不偏不倚。

修身是指从知识到品行的全面提高,是知识修养与品德修养的和谐统一,是人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本。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合乎逻辑的扩大和延伸。儒家一贯提倡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到:子孝、弟悌、父慈,倘若每家都做到了孝、悌、慈,也就自然能够实现国治、天下平了。因为“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011 ■ “孔门三戒”是哪“三戒”

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言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是孔子倡导的人生戒色、戒斗、戒贪的“三戒”修养要诀:他告诫人们:年轻的时候血气未足,莫贪恋女色;青壮年血气旺盛,性格暴戾,易失去理智切勿好勇斗狠:待到老年,血气已衰,要戒贪得无厌。

宋朝朱熹对此在《论语集注》中引用说:“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的是血气;戒于色,戒于斗,君子得的是志气。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至今,“孔门三戒”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

012 ■ “三不朽”是指哪三种人生《春秋左氏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立德、立功、立言就是儒家所推崇的三种人生,即“三不朽”。

具体来说,“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其中,立德为上圣,如尧、舜、周公、孔子;立功为次圣,如大禹、后稷;立言为大贤,如老子、庄子、荀子、孟子、管子、孙子及史家司马迁、班固等。

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认为,人生数十年,死后形体会朽弊消亡,只有人的品德、功业和言论能够昭垂永远。人生不应追求高官厚禄,享受快乐,而应该实践自己理想的道德原则,永远成为道德榜样;建功立业,对百姓、国家作出贡献;留下经典名言,垂教后世。

013 ■ “三从四德”是指哪“三从”,哪“四德”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史里,制定了许多限制妇女自由的封建礼法、制度,“三从四德”便是其中一种。所谓“三从四德”,其实就是儒家为妇女规定的三种道德关系和四种品德。“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相关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子复传》;“四德”是封建时代女子应具备的四种德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见于《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东汉郑玄注:“妇德谓贞顺(品德),妇言谓辞合(言语),妇容谓婉婉(仪态),妇功谓丝怠(手艺)。”“三从四德”作为封建社会对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综合要求,规定了妇女要无条件屈从男权,谨守所谓的道德仪礼,它已经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广大妇女的沉重精神枷锁。

014 ■ “五伦”指的是什么

五伦,又称“人伦”,是人与人之间基本的道德关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五常”。即调整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仁、义、礼、智、信。

这在《礼记·昏义》和《孟子·滕文公上》皆有论述。《孟子·滕文公上》中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在儒家看来,人类社会就是一张覆盖的网,由这五种关系编织而成,人就置于网下,应按部就班地生活,出了这五种关系就是大逆不道,与禽兽无异。

015 ■ 何谓“五礼”

在古代,“礼”字本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礼,可以是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比如夏礼、周礼等;狭义的礼,则专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规矩、礼节。

春秋以后,社会发生变革,古代礼仪逐渐被废弃,礼家着手整理、阐析其意义,并加以系统总结,编辑为五大类,以吉、凶、宾、军、嘉为类目名称,总称为“五礼”。

五礼之首是吉礼。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古人祭礼为求吉祥,故称吉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祇)”,将祭礼对象分为天神、地祗、人鬼三类,每类之下又细分若干等。

祀天神:主要包括祭神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雨师等。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祭天,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天子点燃积柴,烧着牺牲、玉壁、缯帛等祭品,烟焰飞升,上闻于天,是为燔燎,又称“禋祀”。

祭地祗:主要包括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周代祭地的正祭是每年夏至之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丘上举行,不用燔燎,而用瘗冓埋,即祭后挖穴将牺牲玉帛等埋入土中。

祭人鬼:主要包括祭先王、先祖,祭必于宗庙之中。周代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四时孟月而祭。

凶礼,是用于吊慰的礼仪活动。包括丧葬礼(对死者表示哀痛与哀悼之情的礼仪)、荒礼(遇到荒年饥馑或瘟疫流行时,统治阶层表达体察灾情、与民同苦之意的礼仪)、吊礼(当他国或他人遭受自然灾害后,统治阶层派人慰问的礼仪)、恤礼(邻国遭乱时,统治者派人慰问的礼仪)、袷礼(当他国遭敌人袭击而残破后,同盟诸侯筹集财物予以援助的礼仪)等五个项目。后多指丧葬、持服、谥号等礼仪。

军礼,是指军队操练征伐之礼,与战事相关。《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军礼同邦国。”《周礼》所说的军礼包括大师之礼(召集和整顿军队)、大均之礼(校正户口,调节赋征)、大田之礼(检阅车马人众,亲行田猎)、大役之礼(因建筑城邑征集徒役)、大封之礼(整修疆界、道路、沟渠)。此外如校阅、刑赏、献俘、凯旋、马政等也都属于军礼之列。

嘉礼,是和谐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嘉礼亲万民。”嘉礼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宗族内部通过聚酒饮食以加深联络和感情);婚、冠之礼(古代男女成人后的加冠、加笄及婚礼);宾射之礼(射击比赛的礼仪);飨燕之礼(国君宴饮及设宴款待宾客的隆重礼仪);贺庆之礼(对有婚姻甥舅关系的异姓之国,在其有喜庆之时,致送礼物,以示祝贺)。

宾礼,具体来讲,是诸侯朝见天子及诸侯间相互拜访时的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宾礼亲邦。”如天子受诸侯朝觐、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天子遣使迎劳诸侯、天子受诸侯国朝贡或宴请诸侯(使者)等。由于宾礼以天子为主,视诸侯为宾,因来宾身份、时间、目的的不同而又各有称呼,如朝、觐、宗、遇、会、同、问、视等。

古宾礼的主要意义是维护邦交,而随着“邦国”的不复存在,宾礼的意义也有所改变。后世则将皇帝遣使藩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亦纳入宾礼范畴。

016 ■ 何谓古代婚姻的“六礼”

六礼,是古代的婚姻礼仪。以六礼为代表的婚姻礼仪,是古代婚姻礼制的主干,在我国延续了2000多年。“六礼”,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六礼的名称分别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彩是婚姻程序的开始,即男方派人送礼品到女家,表示愿和女家结亲。女方如不同意,便拒绝收礼。

问名即女家接受男家的求婚意向后,男方修书与女家,询问女方的生辰年月,以及姓名排行等。问名不单专对女方,男方也向女方出具其子的姓名、生辰等。

纳吉即男方将探问的结果,到宗庙里卜问这门婚姻的吉凶,如得凶签,便止婚,如得吉签,就通知女方,双方婚姻关系正式敲定。

纳征,也叫“纳币”,即男方便遣使带财礼与女家订立婚约。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下彩礼”、“下茶礼”,这是正式的订婚仪式。通常是深红和浅红的衣物、束帛、鹿皮三样聘礼,不重不丰,多是礼敬的象征。

请期即男方确定婚期后,就将日期写在帖上,备上礼物通知女家。女家若收下礼物,说明女家同意这个婚期;若不收,婚期只好另择。这就是后世所称的“下日子”、“定日子”和“下婚书”。

亲迎,即婚姻六礼的高潮,指到了结婚的日子,男方先去女家,女方父亲在门外迎接,带女婿去祠庙拜祭祖先:车或花轿停在大门外:女方来到车(轿)旁,男方长揖,请女方上车(轿)与之同归,亲迎以后,整套婚仪便告结束。

六礼已毕,只意味着完成了成妻之礼,还须在次日完成“谒舅姑”,即成妇之礼;若公婆已故,则于三月后至家庙参拜公婆神位,称“庙见”。趣味链接:三书

三书,是中国传统嫁娶的礼仪。具体分为:

聘书:订亲之书,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通常会与六礼合称“三书六礼”。

017 ■ 一般说的“五服”是指什么

五服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统治阶层的五等服饰,即天子之服、诸侯之服、卿之服、大夫之服和士之服。二是天子直接管辖的地区以外的地方,以五百里为率,视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依次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和荒服。三是指丧葬中用的五种服饰,五服由重至轻的名称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一般说的五服,即丧葬中用的五服。

丧服又叫孝服。穿孝、戴孝,或叫“成服”,按“五服制度”来穿孝、戴孝,称作“遵礼成服”。一般说来,服制越重,其丧服形式也就越复杂,以示不同程度的哀痛之情,而一般是关系越近服制越重。

最重的孝服是“斩衰”。这种孝服上身曰“衰”,下身曰“裳”。所谓“斩”,就是孝服不缉边。斩衰裳并非贴身而穿,内衬白色的孝衣,后来有的直接用麻布片披在身上代替,故有“披麻戴孝”的说法。斩衰之服的居丧期是三年(一说是25个月,一说是27个月)。

次于斩衰的孝服是“齐衰”。齐衰又分为四等,即齐衰杖期、齐衰不杖期、齐衰五月、齐衰三月,这四等连同斩衰、大功、小功、缌、麻合称“五服八等”。齐衰丧服用较斩衰略细的粗麻布做,齐谓衣边缝缉而显齐整。齐衰三年丧期名为三年,实际上25个月(一说或27个月)而毕。

大功丧期为九个月。丧服用熟麻布做。小功丧期为五个月,丧服以较细的熟麻布做。缌麻丧期为三个月,丧服以细麻布做。

以上“五服”根据服孝人与死者血缘关系及其它具体情况,还有所谓“正服”、“义服”、“加服”、“降服”的说法。此外,还有“殇服”的规定。对尚未举行冠笄礼就死去的男女的服丧规定,叫殇服,“殇”之丧轻于成人,一律从大功开始。

018 ■ “五祀”包括哪些内容

五祀,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

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019 ■ “七出”是哪七种理由

七出,是我国古代男子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充分表现了封建礼教宗法制度对妇女的残酷迫害。《仪礼·丧服》说“出妻之子为母”,包括不顺父母、无子、淫、恶疾、嫉妒、多口舌、盗窃。丈夫可以这其中的任何一条为借口,将妻子休弃,因此称“七出”。

不顺父母,就是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即自己的公婆。理由是“逆德”,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女性出嫁之后,丈夫的父母要比自己的父母更具有重要性,因此违背孝顺的道德被认为是很严重的事,因此也被放在了“七出”的首位。“无子”,就是妻子没有生儿子,理由是“绝世”。在“七出”之条中,对被休的妇人而言,最是无辜。在传统中国,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按照父系传承的原则,只有儿子才是延续香火的后代。因此,妇女不得不担起“无子”的“罪名”。

淫,就是妻子和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性关系。理由是“乱族”,也就是认为淫会造成妻所生的子女来路或辈分不明,造成家族血缘的混乱。历代对犯淫妇女的处罚都很严厉,在湖南一些地方,妇人犯淫要被绑在竹木板上沉塘底淹死。

恶疾,古人认为妇人恶疾,不能事宗庙,因此出之。在传统中国,参与祖先祭祀是每个家族成员的重要职责,因此妻有恶疾所造成夫家的不便虽然必定不只是祭祀,但仍以此为主要的理由。

嫉妒,针对的是那些对丈夫纳妾不满、敢于表现在语言和行动上的正妻。因为有背“妇德”中的柔顺之德、贤惠之道,所以也要出之。

多口舌,就是指妻子太多话或说别人闲话,理由是“离亲”。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女性尤其是辈分低的女性,被认为不应当多发表意见,而妻子作为一个从原本家族外进来的成员,多话就被认为有离间家族和睦的可能。

盗窃,不是指在外盗窃他人财物,而是“私假(借)”、“私与(给)”财物给外人。古时候的妇女没有独立的财产权,积攒财物,存私房钱都是不允许的,即使娘家的馈赠也要交给婆婆。这一条的设置是为了更大程度地维护夫权家族的财产利益。

从今天的眼光看,“七出”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并考量其利益的,但从另一方面看,在男性处于优势地位的古代社会中,这也使得女性最低限度地免于任意被夫家抛弃的命运。趣味链接:三不去

三不去,也叫“三不出”,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中,用以规定丈夫不得任意要求与妻子离婚(即休妻)的三种情况。这是对“七出”的一种限制。“三不去”最早见于汉代的《大戴礼记》,其内容包括:有所取无所归。就是指妻子的家族散亡,假如妻子被休则无家可归的情况;与更三年丧。就是指妻子曾替丈夫的父母服丧三年,就可以算丈夫家的人了;前贫贱后富贵。就是指丈夫娶妻的时候贫贱,但后来发达富贵了。“三不去”的规定,到了唐代以后正式被列入《唐律》之中,其内容与《大戴礼记》类似,以作为“七出”规定相关规范,但指出“恶疾及奸者不在此列”,也就是说,妻子若符合“七出”中的恶疾及淫两项,则不在“三不去”的保障范围之内。另外,若有义绝的情形,法律规定双方必须离婚,则“三不去”也没有保障。

020 ■ “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

克己复礼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语出《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所谓克己复礼,其意思就是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所要求的。

由此看来,“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历代学者都认为,这是孔门传授的“切要之言”,是一种紧要的、切实的修养方法。

021 ■ “礼义廉耻”,古代治国的四大纲纪

礼义廉耻为传统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是治国的四大纲纪,又称“四维”。语出《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管子认为:“礼”就是不能越出应有的节度,即思想行为不能超出道德规范;“义”,就是自己不推荐自己,即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廉”,就是不隐瞒自己的缺点错误,即廉洁不贪;“耻”就是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即要知羞耻。他认为“礼、义、廉、耻”与法相比,比法更为重要,把它们认作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

欧阳修曾对管子之言倍加赞赏,还在《新五代史》中阐释说:“礼义是治人的大法,廉耻是立人的大节。不廉就会无所不取,无耻就会无所不为。人若寡廉丧耻,贪得无厌,灾祸就会接踵而来。若国家大臣寡廉丧耻,恣意妄为,那么国家必定会灭亡。”可以说,管子对“礼义廉耻”的认识不输以德治著称的儒家,与孔孟之道并没有本质差别。

022 ■ “寡欲”是说要减少人的欲望吗“欲”是人一种本能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而且还会因为欲壑难填而给自己带来祸端。正因为此,从古至今,就不断有人围绕着“欲”做文章。

很多宗教,都因此而提倡禁欲。道教认为人的欲望是罪恶和灾难的根源,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个人修养都要对欲望加以抑制。佛教更视欲望为洪水猛兽,统归戒绝之列。

由于欲望是人之本能,一味制约并不合常理。儒家对此即有着温和的看法,孔子主张“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最好。即承认人类原始的欲望,认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但要用礼对之进行约束,反对放纵。这相比“去欲”、“禁欲”,已经颇合中庸之道。

南宋理学家朱熹对先儒的主张十分赞同,他虽讲“存天理、灭人欲”,但反对的也是过分追求美味美色。他认为,饮食男女,天经地义,本无罪过,奢求食色乃“人欲”,才是万恶之始。因此力倡“清心寡欲”。

从先秦孔孟到理学朱熹,限欲也好,少欲也罢,都是要求人不要有进一步的欲望,这毕竟不合常情。人在满足基本的温饱后,有更向上的追求是必然的。这也使得无论是“禁欲”还是“寡欲”,都只能是少数圣贤的一厢情愿。

023 ■ “知耻”,儒家的修身主张

知耻是个人对道德的反省,属儒家的修身范畴。用我们通俗的话讲,就是有羞耻感。孟子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言人若能以无耻为可耻,终身就不会再有耻辱之累。

后代儒家则以“知耻”为处世立身的大节,甚至视之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发展至明清时,“知耻”的范畴也不断扩充。思想家顾炎武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知耻”从最初的修身要则,转而与国家荣辱密切相连,内涵被进一步升华。

024 ■ 何谓儒家的“忠恕”之道

忠恕是儒家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朱熹云:“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也就是说,尽心尽力地做事,为“忠”:能够推己及人,宽容他人,为“恕”。

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子。他在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孔门的弟子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的具体运用。

儒家的“忠恕”之道,影响深远,不但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也对其他国家的思想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法国的罗伯斯庇尔、伏尔泰等,都把孔子的言论作为自己终身奉行的信条。

025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种什么信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文出自《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他们以“修身”为中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形成封建伦理政治哲学的整个体系。

026 ■ “孔颜气象”是种什么精神“孔颜气象”是儒家倡导的一种精神。它不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磅礴抱负,也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哲学,而仅仅是孔子和颜渊所代表的一种人格境界。

颜渊是孔子的学生,他生活极其清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说的就是他。他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

孔子还曾请几个学生言说志向,有的学生说要当高官,有的说要治国平天下,到了曾皙,他说,我的愿望就是,在沂水中游泳,在舞雩台沐风乘凉,然后哼着歌儿惬意地回家。孔子深表赞同。在他看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能够选择,有什么能比拥有轻松简约的生活更好的呢。由此可知,为后世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孔颜气象”,其实所指的就是一种胸怀:旷达、安贫乐道。

027 ■ “节烈”对古代妇女有哪些毒害

在封建社会,礼数要求妇女坚守节操,宁死不受辱。“节”指女子守贞操,不事二夫,夫死不再改嫁,“烈”指女子在丈夫死后,自杀殉节。“节烈”大致出现于宋代以后。宋朝以前并不苛刻。西汉时有“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的说法,那时候妇女改嫁是比较随意的。寡妇改嫁,那时称为“再醮”,意思是再举行一次酒宴,并没有禁止的意思。

历史上也有很多妇女改嫁的事例,如孔子在儿子孔鲤死后,主动将儿媳改嫁到卫国;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与大将军卫青的结合,是第二次出嫁;东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光武帝召集满朝文武官员,让她选择夫婿。由此可见,在宋代以前的宫廷和民间,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允许妇女改嫁的。

到北宋时,一些理学家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女子改嫁开始受到歧视,宋以后,经明、清统抬者提倡,妇女改嫁更被视为非常越轨的行为。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亦有这样一个片断,有个叫王玉辉的秀才,他女儿死了丈夫,悲痛之时想寻短见。他对女儿说:“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就这样作罢。”于是女儿果真死了。

作者运笔写实,对所谓“节烈”进行了辛辣的嘲讽。由于“节烈”是特定历史时期,即家天下时代君臣关系的产物,其本质是约束、扼杀人性的,因此随着传统社会的土崩瓦解,它也就不复存在了。

028 ■ 古人为何讲究“男女授受不亲”

在《孟子·离娄上》里有一节: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孟子曰:“礼也。”淳于髡日:“嫂溺,则援之与手乎?”孟子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男女授受不亲”是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俗,指的是在交际的场合下,男女应该依守礼节,做任何非礼的举动都是不恭敬、不严肃的。

上古时期,男女之间交际自由,没有过多的约束。随着人类进入宗法社会,加诸在人们身上的礼法越来越多,女性的地位开始急剧下降,沦为了男性的附庸。到了战国时期,儒家经典被更多人接受,其中就强调男女隔离与疏远,严防非夫妇关系的两性有过多的接触,不允许女子与非自己丈夫的任何男子发生爱情与性关系。

这些看起来是合规范的。但是,后来发展到极致,即使在家庭内部,男女之间递东西也不允许。宋以后,士大夫家庭中的男女之分更为严格,不仅限制女性正常情感的表达,而且扭曲她们的思想、感情和欲望。市井小民也深受影响。趣味链接:在古代,男女之间什么样的行为才符合“礼”的要求?《礼记·曲礼》对男女之间的行为规定很严格,包括男女之间不能杂坐,不能同用一个衣架、毛巾、篦梳。叔嫂之间不能随便搭话,庶母不能给洗衣,男女内外有别,连谈话的内容都要被梱(门限)分开。甚至出嫁后返家探亲的姐妹与兄弟之间也不能同席而食。

029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什么意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语出《孟子·尽心上》。穷,指在仕途上不得志;达,指在朝廷居于高位。意思是说,一个人若有幸参与朝政,就应造福于天下百姓,这是积极的人生;若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那么退而修身,洁身自好,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人生观。

儒家入世的主要方式是参政,称“学而优则仕”,“治国平天下”,但即使是学富五车的孔子、孟子,从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孔子周游列国,碰壁无数;孟子则以布衣终老。人生阅历的丰富,让这些先哲们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

孔子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又云: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提出“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则是对我们正文的精炼概括,是对孔子人生观的补充。“兼善”(也作“兼济”)是进,“独善”属退,进退有据,人生设计虽不同,然均不离儒家圣贤之道。

030 ■ 古人如何“服丧”

服丧是指为死者守丧的礼仪。指事办完后,亲属还要在一定时间内在衣食起居等日常生活方面遵守一些特殊的仪节,以示哀悼。

服丧时,最重要的是服制,即守丧期间的服饰以及期限。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规定有“五服”,对于期限,古代礼制因死者对象不同而有相应的服丧期限,这些期限往往不十分确定,处在变动之中。其中,以“三年之丧”为最长。

三年守孝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其渊源可追溯至上古,《尚书》中记载:“帝(尧)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殷高宗)乃或亮阴,三年不言。”《礼记·三年问》载“三年之丧”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为服丧三年释义。《孟子·万章》甚至记载了这种礼仪的顶真延续:“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此后历朝历代,凡涉及守丧仪制几乎无不提“三年之丧”。趣味链接:奔丧

奔丧,意思是从异乡回家奔赴亲丧。《礼记》有奔丧篇,注云:“奔丧者,居于他邦,闻亲丧奔归之礼也。”

因为在他乡听到亲人逝世的消息,急于返乡,所以称其回归为“奔”,并有“匍匐奔丧”之语,以形容其赶时间,内心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一般辞典对“奔丧”的注释,也大都为“闻父母之丧而奔归”。

031 ■ 古人“守制”的生活是怎样的

守制就是居丧服孝,是孝子居丧期间在衣食住行方面必严格遵守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要求守制者的日常生活一切简,要像苦行僧一样地过苦日子,不能享乐,并以种种自虐和压抑人性的极端方式来体现所谓的孝道。

所以居丧也叫“丁忧”或“丁艰”。丁父忧又叫丁外艰,丁母忧又叫丁内艰。以下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看看孝子守制时的日常生活是如何一切从简和自虐的。

衣。亲人初死,服孝者就应除去华丽的服饰而换以素淡的衣服。大殓之次日就要换上正式的丧服,“五服之人,各服其服”。服期内一般还不能洗澡,不能剃头,不能更换衣服等。

食。饮食必须严格节制。父母初终的三日之内,孝子不能饮水也不得进食,必须空腹尽哀。大殓之后方可少量食粥。居丧期间只能吃缺盐寡味的粥饭,禁食瓜果菜蔬,更不要说酒肉了。

住。住处必须简陋,不得奢华,未葬之前,应在中门外先搭个茅棚作为起居处,谓之倚庐。“寝苫枕块”,睡草席枕砖头泥块,身穿孝服守于庐中,深居简出不与人来往,睡觉也要和衣而卧。下葬之后,则于墓旁搭棚而居,谓之墓庐。居庐守制期间不得与妻妾同房。

行。居丧期间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严禁娶妇嫁女,访亲会友也要受到限制,更不允许接受推举或参加科举去做官。汉律规定,“不为亲行三年服不得选举”;隋唐时有父母之丧的也是绝对不能去应举的,其他尚可酌情而定;北宋时竟严到缌麻之丧也不得参加科举了。

032 ■ “夺情”现象是怎么回事

做官的如果碰到亲丧,一般就应立即辞去官职回家守制。但若情况特殊则可有所变通,这就是守制中的“夺情”现象了。

夺情犹夺服,就是终止守制,指官员不能回家去服孝却要留在朝廷里办公。在正常情况下,官员遇到父母之丧是必须去职回家守制的,但遇到特殊情况如军事需要或政务需要的时候,该守制的官员就必须在岗而不能回家守制,甚至在家守制的官员也会被召回强令出仕,这就叫夺情,后者也叫起复。

因为从封建主义的伦理来说,君臣之义是大于父子之情的。这正如孙权所说的:“孝父母是礼,忠君国是义,国家有事则杀礼以从,以义断思,尽节为先,先公后私。”

夺情起复的现象是屡见于史籍的,只是各朝的规定并不完全相同。唐朝的官员常因国事的需要而奉命夺情起复。丞相张九龄丁母忧,结果被诏令夺哀起复;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也是丁忧起复的。据说欧阳通被夺情起复后,每次入朝都是光脚走到朝廷的门外才穿鞋,并且很少说话,“非公事不言”,回家之后又“必衣衰垤,号恸无常”。

宋朝的夺情官员则多在官衔前冠以“起复”二字,如宋初宰相赵普丁忧起复后就自称“起复左仆射中书门下平章事臣赵普”,以示有孝在身。元明时期一般不允许夺情起复,主张官员应该为父母守制。到了清初,则八旗官员若遭父母之丧,百日后即可起复授职。

由于丁忧守制的官员是没有俸禄的,而且守制期满后很难起复为原职,所以常有贪图禄位而不报忧守制的。后唐明宗时的孟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母亲去世后不报忧奔丧,事发后被大理寺判为充军,皇帝却认为这是忤逆不孝的十恶大罪,结果被赐自尽。

也有不愿离职而自谋夺情的。如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在接到父亲的讣告时,正忙于一些改革和变法的工作,他不愿就此功亏一篑,因而迟迟不去奔丧。年幼的万历皇帝虽派官慰问,却又并不想留他。于是他就通过太后让皇帝诏令夺情,而他本人却在表面上一再上疏要求回家守制。虽说反对派和他展开了一场混战,但最终还是他自谋的“夺情”成功了。礼制民俗

001 ■ 什么是封禅?封禅包括哪些仪式

封禅,是中国古时候统治者举行的一种祀典。“封”指筑土为坛祭天,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上去祭上帝,表示受命于“天”。“禅”指祭地,在泰山下的一些小山如之云山、亭亭山举行。实质上封禅是一种具有政治目的、又带有神秘特点非宗教性的祭祀活动。

封禅产生于什么时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里认为,封禅产生于伏羲氏以前的无怀氏。无怀氏曾封泰山,禅云云山。而马端临在他的《文献通考》中则认为封禅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巡行各地,率领车驾、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举行封禅活动。准备行封禅礼时,那些儒生议论纷纷,有人说古代天子封禅要用蒲裹车轮的“蒲车”,以免损伤山上的土木草石;有人说要扫地而祭,下铺用麦秸做的席。所说互相矛盾,难以实施,秦始皇由此将随从的儒生全部撤退,自定封禅的仪式。

封与禅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但封的仪式重于禅的仪式。这是因为天在上,地在下,人们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天高于地。

封禅的仪式不但复杂,而且神秘。传说时代及夏、商、周三代,虽有封禅之说,但无具体记载。进入君主专制社会,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的封禅仪式不尽相同。

在封建社会,到泰山举行过封禅的帝王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但宋真宗以后,封建帝王在泰山的封禅活动基本上就废止了。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建成了北京天地坛,此后,天地坛取代了泰山,成为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

002 ■ 祭祀“社稷”有什么意义

在中国古代,“社”是土神,“稷”为谷神。中国向来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高度农业文明的国家,土地和庄稼被认为是人类世代赖以生存的根本。古语云: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土地,那么人便没有立足之地;要是没有谷物,人就没有食物果腹。

没有了土地和粮食,人们不能生存,也就更不可能有国家,所以“社稷”一词便成了国家的象征,有时更用于指代“国家”。

封建帝王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社稷,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土神和谷神的活动。北京中山公园内的社稷坛,就是明代皇帝为祭祀土谷两神而修建的。坛上划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并分别铺以青红白黑黄的“五色土”,立在坛中央的石柱,被称为“江山柱”。趣味链接:古代祭祀之后,怎么处理祭品?

对于不同的祭品,古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燔烧,祭天神使用。在古人看来,天神在上,把牺牲焚烧了,燃起的烟气升腾,直达高空,容易被天神所接受。

灌注,祭地神使用。灌注的方法就是把用来祭祀地神的血和酒灌注于地,血、酒很快就渗透到地下,人们认为这样神能够接受到。

瘗埋,就是挖坑将祭品埋没,祭山神和地神使用。《山海经》中保存着丰富的山神崇拜资料,其中所列山神的各种祭法中,瘗埋占绝大多数。祭地神时除将血、酒灌注于地,其他祭品则要挖坑瘗埋。人们认为只有将祭品埋于地下,地神才会知道人们正在祭祀他,才能接受祭品。

沉没,祭水神使用。古人认为水神居住在水下,将祭品沉入水中,容易被水神接受。

悬投,祭山神使用。“悬”,就是把物品悬挂起来礼神;“投”就是将祭品投放于山中地上。

不管是哪种处理祭品的方式,都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心情,真诚地希望这些祭品能够为受祭祀的神灵享用。

003 ■ 什么是宗庙

宗庙,在中国古代被当作天子、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它对保持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度及其世袭统治有极大的维系作用。

宗庙中设有先祖的牌位,还供有祖先的遗像,以便后代子孙瞻仰。我国儒家文化以孝亲为人伦之本,孝亲又以崇拜祖先为基础。为祖先立庙,就是因为后人相信,祖先之灵可以保佑子孙,因此立庙祭祖,代代相传。

在古代,立庙祭祖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都可以进行,但庙制却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以体现尊卑秩序。《礼记·王制》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祭品也有差异,如天子祭祖用十八“太牢”(太牢指羊、牛、猪),庶人祭祖就只能选韭、麦、菽、稻等作物。

宗庙建在哪里也是很有讲究的,按《周礼》“左庙右寝”的规定,应设在宫室居处的东面。在称谓上,由于宗庙非帝王独有,因此称谓也不同,天子庙称太庙,公卿大臣庙称家庙,民间则以宗族为单位设屋祭祖,称祠堂。趣味链接:昭穆制度

昭穆是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指宗庙、墓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古人在室内座次以东向为上,其次才是南向、北向和西向。故以始祖居中,东向;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朝南,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朝北,称穆。

简而言之,昭穆就是宗庙、坟地和神主的左右位次,左为昭,右为穆,故亦称左昭右穆制,以此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亲疏远近。昭者,明也,南向朝阳而明亮,故为昭;穆者,冥也,北向背光而冥昧,故为穆。

昭穆制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且有一定的配享制度。《礼记·王制》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在这种宗庙数量的排列顺序上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地位越高的人其宗庙中可以供奉的祖先就越多,相反,地位越低的人其宗庙中所供奉的祖先就越少,以此通过宗庙和祖先数量的多少来象征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

004 ■ 古代礼器都有哪些

礼器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宴飨、丧葬以及征伐等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其使用的规格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用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身份、权力。包括鼎、簋、鬲、盂、俎(食器),盘、匜、鑑、盉(水器),爵、觚、觯、觥、彝、卣、尊(酒器),钟、鼓、钲、铎、铙、磬(乐器)以及玉帛(祭祀时用的璧、璋、琥、琮、圭、璜等玉器和束帛)。

礼器是在原始社会晚期随着氏族贵族的出现而产生的。进入商周奴隶制社会后,礼器有了很大发展,成为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秩序的象征。此时的礼器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其中青铜器工艺精美,意义重大。以青铜鼎为例,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禹铸九鼎之后,鼎从一般的炊器而成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

玉帛中,玉指玉器,帛指丝织品。从狭义上讲,指古代诸侯参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