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疗法速成图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3 21:09:23

点击下载

作者:柴铁劬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足底疗法速成图解

足底疗法速成图解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医实用技术丛书之足底疗法分册,阐述了足底疗法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泌尿科等多种疾病中的具体运用。内容既涉及理论知识,又有具体操作办法,并且附有插图,既有科学性,又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可作为中医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广大读者自学自用的重要参考书。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系统惟一一家中央级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使您增长知识和才干。

第一章 足底疗法基本知识

第一节 概述

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人们都在寻找健康长寿妙药,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人体脚下就隐藏着健康长寿的“密码”,这就是脚穴,也称脚部反射区。

脚是人体健康之本,智能和长寿之根,身体老化首先从脚开始。脚勤人长寿,脚健人身壮。平素不爱走路的人往往最先出现衰老,那些长期从事用脚劳动及整天粗茶淡饭的中老年人就具有长寿的体魄。运动是生命之源,也是长寿之道。人要运动就离不开双脚,脚不仅是人类进化的关键,也是人类健康的保护神。

俗话说:“洗个热水脚,等于吃补药。”“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每天洗脚也是一种健身的好方法。用热水泡脚10~15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冻疮发生。长途行走或剧烈运动后,用热水洗脚,除能疏通经络外,还能减少局部乳酸的聚集,有助于减轻疼痛、消除疲劳。临睡前用热水洗脚,中枢神经系统受到舒适的温热刺激,可以促进大脑皮层进入抑制状态,从而改善睡眠。睡得香甜,人就会精力充沛。适当配合药物的使用对热水泡脚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如用茄枝或红辣椒熬水洗脚,可防治习惯性冻疮;用银杏叶煎水洗脚,可防小儿腹泻;用芹菜叶熬水浸泡脚,可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醋加热水浴脚可防治脚部皮肤病和脚部肿胀等。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精神紧张,为生活而忙碌奔波,在疾病发生之初往往全然不觉,直到病情加重才急忙就医。然而,在身体有病而未发作之前,脚穴(反射区)上就发出了“报警”信号,只是人们没有留意到。人体病变在脚穴的反映,相当于自然界的“未下雨先刮风”。脚是反映人体脏腑器官功能状态的一面镜子,掌握了常用的脚穴查病方法,就能随时判断自身的健康状况,就可未病先防、有病早治,避免小病变成大病、大病变得无法可治。

脚穴治病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施术简便,不易出偏差。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按摩脚穴治病具有药物所不及的独特疗效。最常用的是用手指指压作用于足底相应反射区,通过对足底各个反射区的刺激可起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调节脏腑功能、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等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目的,是一种绿色非药物疗法。只要人们坚持试一段时间,一定会为足疗的神奇疗效而惊叹。有道是“自古英雄怕病魔,病魔就怕摩双脚”。足疗是一种简单易行,集查病、治病、保健三位一体的妙法,对治疗急性疾病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对慢性病坚持按摩,也有显著的疗效。足疗在健身治病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因此掌握足穴治病具有现实意义。

第二节 足底指压治疗机理

一、理论依据

1.中医经络学说

从中医角度讲,足与全身脏腑肢节是通过经络相联系的。经络是一个“通道”,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的通道,通道受阻人就会感到不舒服。经络循行线是由人体各部位的穴点连接起来的。双足上有很多穴位,当按摩足部反射区时,就会刺激这些穴位,沿经络循行线进行传导,这种传导方式就像“多米诺骨牌”,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中医认为“痛则不通,不通则痛”,就是这个道理。足部是经络循行最关键的区域之一,经络中的足三阴经起自足部,足三阳经止于足部,奇经八脉也与足联系密切,通过经络的传递,全身的信息都能聚集于足部,所以按摩足部反射区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

2.神经反射学说

人体是一个复杂统一的有机体,人体各器官在足部都有相应的反射区。人体内各部器官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一种协调运动的动态平衡。当脏腑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时,相应反射区会产生痛觉敏感或组织异常改变现象,如气泡、沙粒状、颗粒状、条索状、小结节等。按摩刺激这些反射区时会有明显的压痛感,这种痛感沿传入神经传至中枢神经,经中枢神经协调,发出新的神经冲动,沿传出神经传导到体内相应组织器官,引起一系列的神经体液调节,激发人体的潜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从而调节体内的失衡状态,同时阻断原有病理信息的反射。如果患者大脑皮质内已形成一个病理兴奋灶,由足部反射区传来的触压和痛觉冲动也会形成另一个兴奋灶,随着按摩时间的延长,这个兴奋灶在叠加定律作用下会逐渐加强,并超过病理兴奋灶,使之受到压抑乃至完全消失。与此同时,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特殊“物质”,如红外线辐射、电磁以及多种“内源性药物因子”,这些特殊的“物质、因子”是对人体最有益、最有效的治疗因子,所以足部按摩后会出现神奇效果。

3.全息理论

全息理论是近代发展起来的生物科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把一棵植物的枝条剪下来,插进土壤里,它会生长出一棵与原来植物相同的新个体。动物的“克隆”也同样,它们生长发育的后代都像自己的“父母”。自然界的各种化学元素在人体内都成比例的存在,从不同角度考察生物全息性都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是生物全息学说的物质基础。

胚胎学认为,在受精卵内包含了父母双方赋予的全部生物信息。发育中的细胞不断分裂,每一个细胞又都含有与受精卵相同的生物信息,最后形成的机体的每个局部都包含着整个机体的全部信息。人作为一个整体,每一个有独立功能的器官都含有人的整体信息和图像。包含人体全部信息的每一个有独立功能的局部器官,称为“全息胚”。在足部全息胚中包含人体的整体信息,称为“反射区”。这些反射区具有与人体器官相对应的特点,它们之间的生物特性相似程度较大。当人体某器官发生生理、病理变化时,足部反射区会首先作出反应,提示我们做好预防与治病的准备。因此,根据反射区的变化能判断出相应器官的病症,某个器官有疾病时,必然在同名反射区有所反应。按摩足部反射区可以调整各器官功能,协助检查机体状态,针对足部反射区的病理反应点进行按摩能够达到防治疾病、抵抗衰老和保养身体的作用。

4.气血循环理论

人体心脏的跳动带动周身的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担负着把营养物质和氧运输到人体各组织器官,同时把代谢废物、二氧化碳送到肾、肺等排出体外的重任。足部位于人体最低的位置,距离心脏最远,血流速度最慢,是循环的末梢。人体的一些代谢产物如钙盐、乳酸晶体等物质容易沉淀下来,特别是当人体某个器官机能不正常时,由于病理反射的影响,使相应足部反射区的末梢循环更为不良,更易产生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受地球引力的影响,长年累月滞留在人的足部,造成足部血液循环不畅。其结果是加重心脏负担,使体内组织和器官“供养”不足,长期下去人体的某些组织器官功能就会下降,从而引起体内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当全面按摩足部反射区后,足部的温度会升高,血液流速加快(经测定一般情况下没有按摩足部时,足部血液流速为12mm/s,全面按摩后足部血液流速可达到24~25mm/s)。足部的沉积物被按摩“碎”,它会随着血液循环的加快重新参加体循环,通过泌尿系统和其他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当全面按摩足部反射区后3~5天就会发现排出的尿液非常混浊而且气味很浓,同时人体感觉全身轻松,精力充沛。因此,足部反射区的按摩刺激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大,减轻心脏负担,提高新陈代谢功能,从而改善整个循环系统以调节脏腑机能。

当我们对足部反射区进行按摩刺激时,上述原理不是各自独立地发挥其效能,而是统一发挥作用。足底指压与全身按摩的区别在于手法上、部位上、机理上有明显不同的特点,而且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二、作用机制

从中医角度探讨足底疗法的作用机制,认为其能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活血祛瘀排毒。

1.调整阴阳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处在阴阳的自然变化之中,阴阳的变化构成世界万物。“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衡,人体安康体健;阴阳失调,疾病丛生。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处在瞬息万变的阴阳转化中。足底疗法通过刺激相应反射区可起到双向调节作用,就像按摩足三里既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又可抑制胃肠蠕动。此疗法通过刺激相应反射区,纠正、恢复阴阳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疏通经络

人体十二正经中,足三阴、足三阳6条经脉分布到足部,这6条经脉又与手三阴、手三阳经相表里,循行全身。奇经八脉的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也都起于足部,冲脉有分支到足部,从而加强了足部与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因此,脏腑功能的变化都能反映到足部,刺激足部相应反射区可以调节脏腑组织器官,改善和加强其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活血祛瘀排毒

足底疗法能改善肾、输尿管和膀胱等排泄器官局部和相应反射区的血液循环,使相应脏器的功能得到改善;改善肺和支气管的功能,使肺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更加活跃,这是足部疗法活血化瘀排毒的主要原理。

足部的血液循环对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具有巨大的影响,足底疗法能加速毒物的排出,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活血化瘀排毒是足底疗法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第三节 足底疗法的功能和特点

一、功能

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消除疲劳。

改善新陈代谢,排泄体内毒素,维护人体健康。

刺激细胞活化,强化退化器官机能,延缓机体衰老。

平衡内分泌以养肌美容。

二、特点

足底疗法是通过刺激足底穴位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是一种非药物的绿色自然疗法。

1.标本兼治,作用迅速

足底疗法通过祛除体内淤积的毒素,使毒素排出体外而取效。体内长期淤积的毒素会严重影响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影响相应脏器的功能和人体健康。本疗法强调的4个基本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腹腔神经丛,意在说明通过指压足底相应反射区,加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沉积体内的毒素通过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排出体外,净化血液,达到治病保健之目的。本疗法标本兼治,见效快、疗效高,只要使用得法,并坚持使用,都会有较好的疗效,有的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经济实用,易于推广

足底疗法不需要昂贵的医疗器械,不需针药,价格低廉,适应证广,操作简单,方便灵活,省时省力,见效快、疗效高,不受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的限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社会压力普遍增加,人们精神紧张,时间紧迫,亟需简单便捷的疗法为其缓解压力,舒缓情绪;偏远落后地区社会医疗条件不完善,人们经济负担重,缺医少药司空见惯,足底疗法可以大展身手。此疗法的诸多优点决定了它易于推广和普及,极具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3.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足底疗法是远离针药、无创伤、无毒副作用、无污染、安全可靠的回归自然的物理疗法,可治病,又可健身强体,符合“无创伤医学”和“自然疗法”的要求。对于多种病证,既可预防,又可治疗。使用此疗法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往往有神效。

第四节 常用足底反射区

一、足部解剖

为了更好地掌握足部反射区的具体定位,首先介绍一下足部解剖。(一)足部骨骼

1.足骨

由距骨,跟骨,舟骨,第一、第二、第三楔骨,骰骨及5块跖骨,14节趾骨构成。

2.足部关节

包括距小腿(踝)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

3.足弓

跗骨和跖骨借足底韧带和肌肉的牵拉,形成一个凸向上的弓,称足弓。足弓可分为前后方向的足纵弓和内外方向的足横弓。足弓具有弹性,可在跳跃和行走时缓冲震荡,同时还有保护足底血管神经免受压迫的作用。(二)足部肌肉

1.足背肌

有内侧的拇短伸肌和外侧的趾短伸肌。作用分别为伸拇趾和伸第2~4足趾。

2.足底肌图1-1

分为3群。(1)内侧群

1)拇展肌

起点:跟骨,屈肌支持带

止点:拇趾近节趾骨底

作用:外展拇趾

神经支配:足底外侧神经

2)拇短屈肌

起点:内侧楔骨、骰骨

止点:拇趾近节趾骨底

作用:屈拇趾

神经支配:足底外侧神经图1-2

3)拇收肌

起点:第2—4跖骨底

止点:拇趾近节趾骨底

作用:内收、屈拇趾

神经支配:足底内侧神经

作用分别为外展和屈拇趾以及拇趾的内收功能。(2)外侧群

1)小趾展肌

起点:跟骨

止点:小趾近节趾骨底

作用:外展、屈小趾图1-3

神经支配:足底外侧神经

2)小趾短屈肌

起点:第5跖骨底

止点:小趾近节趾骨底

作用:屈小趾

神经支配:足底外侧神经

3)小趾对跖肌

作用:小趾对跖

神经支配:足底外侧神经

作用分别为外展和屈小趾以及小趾对跖功能。(3)中间群

1)趾短屈肌

起点:跟结节内侧,跖腱膜

止点:第2—5趾中节趾骨底

作用:屈第2—5趾

神经支配:足底内侧神经

2)足底方肌

起点:跟结节两侧

止点:趾长屈肌腱

作用:屈第2—5趾图1-4

神经支配:足底外侧神经3)蚓状肌

起点:趾长屈肌腱

止点:趾背腱膜

作用:屈跖趾关节、伸趾

神经支配:足底内、外侧神经

4)骨间足底肌

起点:第3—5跖骨内侧半

止点:第3—5趾近节趾骨底、趾背腱膜作用:内收第3—5趾图1-5

神经支配:足底外侧神经

5)骨间背侧肌

起点:第1—5跖骨相对面

止点:第2—4趾近节趾骨底、趾背腱膜

作用:外展第2—4趾

神经支配:足底外侧神经

作用为屈、内收和外展足趾。足趾的内收和外展以第二趾为中轴。(三)足底区的层次

1.皮肤

2.浅筋膜图1-6

3.跖腱膜

4.肌层

分为4层。

第1层:拇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

第2层:趾长屈肌腱、拇长屈肌腱、足底方肌、蚓状肌。

第3层:拇短屈肌、拇收肌、小趾短屈肌。

第4层:骨间足底肌和骨间足背肌、腓骨长肌腱、胫骨后肌腱。(四)足底神经血管束

1.足底内侧沟

走行内侧神经血管束,包括足底内侧动脉、静脉(居内侧),足底内侧神经。

2.足底外侧沟

走行外侧神经血管束,包括足底外侧动脉、静脉(居外侧),足底外侧神经。

二、反射区分布规律

头部器官脚趾认,单一器官左右分,成双器官见对称,中线器官足内侧,肩周腰膝脚外缘,面胸膈肋足背寻。

1.头部器官脚趾认

前额的反射区在各个脚趾的趾端,眼睛的反射区在第二与第三跖趾关节(二三趾间)根部的“U”字形区域,耳朵的反射区在第四与第五趾间根部“U”字形区域,其他的头部器官(大脑、脑垂体、小脑、脑干、三叉神经和鼻等)的反射区都在脚拇趾上,颈项的反射区在脚拇趾的根部。(左侧头部器官的反射区在右脚,右脚头部反射区在左脚)

2.单一器官左右分

人体脏腑器官只有一个的,这个器官在身体中线的两侧与足的左右对称一致,即人体左身器官的反射区在左脚,右身器官反射区在右脚,如人体正中线左边的器官有心、脾,其反射区在左脚上;正中线右边的器官有肝、胆、阑尾,其反射区在右脚上。

3.成双器官见对称

在人体中线两侧各有1个同名的器官(如左肺右肺、左肾右肾),其反射区在左脚、右脚上各分布1个反射区,基本呈对称性在左右脚上排列分布。

4.中线器官足内侧

人体的中线器官,在这里指背部的脊椎。所以颈椎、胸椎、腰椎、骶骨与尾骨的反射区分布在两脚的内侧赤白肉际呈一条线状区域。另外,胃、胰腺、十二指肠、肛门都在中线上,这些器官的反射区在双足底内侧。双脚足内侧两边各有一半。

5.肩周腰膝脚外缘

人体的四肢分布在脚外侧缘,由前到后分别是肩、肘、腰、膝等反射区。

6.面胸膈肋足背寻

脚背相当于人的正面,有上颌、下颌、扁桃体、喉、气管、食管、胸、膈、肋骨、淋巴等器官,这些器官反射区都分布在足背上。

三、常用反射区的定位、功效、使用手法及适应证

1.肾上腺(图1-7、图1-8)(1)解剖位置 肾上腺位于肾的上端,左右各一。右侧的呈三角形,与肝相连。左侧的近似半月形,与胃为界。每个肾上腺约重7克,由表面的皮质和内层的髓质构成。(2)生理功能 肾上腺皮质分泌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及性激素,其功能是维持体内水盐代谢的平衡、糖和蛋白质代谢的平衡等。皮质对人体极为重要,如将两侧皮质全部切除,可引起死亡。

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前者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心跳加强加快,对机体起应激的作用;后者可使全身小动脉明显收缩,血压升高。(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掌第一跖骨与跖趾关节所形成的“人”字形交叉点稍外侧。(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向深部按压三四次。(5)适应证 心律不齐,昏厥,炎症,过敏,哮喘,风湿症,关节炎,肾上腺皮质不全症等。

2.肾(图1-7、图1-8)(1)解剖位置 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方,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端平第2腰椎。右肾因在肝脏之下,比左肾低1~2cm,上端平第12胸椎,下端平第3腰椎。两肾上端距正中线较近,下端距正中线较远,约成八字形排列。(2)生理功能 肾的水液代谢活动,有以下功能:①排除机体的大部分代谢产物及进入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的杂质;②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③保留体液中的重要电解质如钠、钾、碳酸氢盐以及氯离子等;④排出过剩的电解质,尤其是氢离子。因此,肾能调控体液中大多数晶体成分的浓度,在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相对稳定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图1-7

此外,肾还有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例如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肾素等。图1-8(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掌第一跖骨与跖趾关节所形成的“人”字形交叉后方中央陷凹处。(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摩约4~6次。(5)适应证 各种肾脏疾患如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良、肾结石、游走肾、肾脏肿瘤及尿毒症、水肿、风湿症、关节炎、泌尿系统感染及其他疾患、高血压。

3.输尿管(图1-7、图1-8)(1)解剖位置 输尿管位于下腹腔,左右各一,为细长、略扁的肌性管道。管径4~7mm,自肾盂下行经腹腔和盆腔进入膀胱,全长25~30cm。(2)生理功能 是输送尿液至膀胱的管道。(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掌自肾脏反射区至膀胱反射区之间,呈弧线状的一个区域。(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肾反射区向膀胱反射区按摩4~6次。(5)适应证 输尿管结石、炎症狭窄,排尿困难,泌尿系统感染等。

4.膀胱(图1-7、图1-8)(1)解剖位置 膀胱位于盆腔内耻骨联合后方,上接输尿管,下连尿道,是贮尿的肌性囊状器官,伸缩性很大,正常成人容积平均350~500ml,最大可达800ml。(2)生理功能 暂时储存尿液。(3)反射区定位 位于内踝前下方双脚脚掌内侧舟骨下方,拇展肌侧旁。(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压4~6次。(5)适应证 肾、输尿管及膀胱结石,膀胱炎及其他泌尿系统与膀胱疾患。

5.额窦(图1-7、图1-8)(1)解剖位置 额窦位于前额,是与鼻腔相通的含气腔隙,以中隔分为左右两部分。(2)生理功能 对发音起共鸣作用。(3)反射区定位 十个脚趾的趾端。右边额窦在左脚,左边额窦在右脚。(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拇趾:自外侧向内侧按摩3~4次。其他趾头:从趾端向趾根方向按摩各3~4次。(5)适应证 脑血管意外(中风),脑震荡,鼻窦炎,头痛,头晕,失眠,发热及眼、耳、鼻、口腔等疾患。

6.脑垂体(图1-7、图1-8)(1)解剖位置 脑垂体(亦称脑下脑垂体)重约0.5~0.7g,位于大脑半球下蝶骨的脑垂体窝内,与间脑相连,呈椭圆形,颜色灰红。可分为腺脑垂体和神经脑垂体两部分。(2)生理功能 脑垂体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它与下丘脑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功能单位,起上连中枢神经系统、下接其他内分泌腺的桥梁作用。它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刺激素、肾上腺皮质刺激素及性腺刺激素,能促使肌体生长,并能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神经脑垂体不具有分泌功能,只能储存来自下丘脑的激素,其功能为使血压上升、尿量减少和子宫收缩。(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拇趾趾腹中央部位。(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深入按压3~4次。(5)适应证 内分泌失调(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生殖腺、脾、胰等功能失调),小儿发育不良、遗尿、更年期综合征等。

7.小脑和脑干(图1-7、图1-8)(1)解剖位置 小脑位于后颅腔内,大脑半球枕叶的下方。脑干由中脑、脑桥、延髓组成,位于小脑前方,大脑半球和脊髓之间。(2)生理功能 小脑有3种主要机能,即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张力和协调肌肉的运动。

脑干与脊髓一样具有反射机能和传导机能。反射机能指由躯体或内脏传入引起躯体和内脏的效应。传导机能指能承上启下地传导各种上行或下行的神经冲动。在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神经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呕吐中枢。(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拇趾腹根部靠近第二节趾骨处。右半部小脑及脑干的反射区在左脚,左半部小脑及脑干的反射区在右脚。(4)手法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的拇指指端施力,向趾根方向按摩3~4次。(5)适应证 脑震荡,脑肿瘤,高血压,失眠,头晕,头痛,肌肉紧张,肌腱关节疾患等。

8.三叉神经(图1-7、图1-8)(1)解剖位置 三叉神经位于头颅两侧,是十二对脑神经的第五对。三叉神经包括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分别分布于眶腔、鼻腔和口腔各器官,其末梢神经分布于面部皮肤。(2)生理功能 三叉神经是面部的感觉神经及支配咀嚼肌的运动神经。它支配眼部、上下颌、口腔及颜面皮肤、肌肉的运动及感觉。(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拇趾近第二趾的一侧。右侧三叉神经的反射区在左脚,左侧三叉神经的反射区在右脚。(4)手法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端施力,由趾端向趾根按摩3~4次。(5)适应证 偏头痛,颜面神经麻痹及神经痛,腮腺炎,失眠,头面部及眼、耳、鼻的疾患。

9.鼻(图1-7、图1-8)(1)解剖位置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分外鼻、鼻腔及副鼻窦3部分。(2)生理功能 鼻是嗅觉器官,也是呼吸器官,可过滤空气,使空气暖化湿润。(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拇趾腹内侧延伸到拇趾趾甲的根部,第一趾间关节前。右鼻的反射区在左脚上,左鼻的反射区在右脚上。(4)手法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端施力,按摩3~4次。(5)适应证 鼻塞、流鼻涕和急慢性鼻炎、鼻出血、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疾患及上呼吸道感染。

10.大脑(图1-7、图1-8)(1)解剖位置 头部最重要的器官是人的大脑。大脑位于颅腔之中,一般重量为1200~1500g,约构成人体重量的1/50。(2)生理功能 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发达,具有感觉分析功能,调节躯体运动及内脏活动功能,调节体温、生殖机能以及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高级功能。(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拇趾趾腹全部。右半球大脑的反射区在左脚上,左半部大脑的反射区在右脚上。(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拇趾趾端向根部按摩3~4次。(5)适应证 高血压,低血压,脑血管意外(中风),脑震荡,头晕,头痛,失眠,脑性麻痹,脑血栓,听、视觉受损,神经衰弱,神志不清。

11.颈项(图1-7、图1-8)(1)解剖位置 颈项位于头部与胸部之间,前部称为颈部,后部称为项部。(2)生理功能 是头部与躯体的联系要道,能协调头部各个方位的运动。(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拇趾根部横纹处。右侧颈项的反射区在左脚,左侧颈项的反射区在右脚。(4)手法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端施力,沿着拇趾根部,自足背至拇趾与第二趾间缝再至足底按摩3~4次。(敏感点在足背拇趾根部靠近第二趾一侧)(5)适应证 颈部酸痛、颈部僵硬、颈部软组织损伤等颈部疾患及高血压、落枕等。

12.颈椎(图1-9)图1-9(1)解剖位置 颈椎位于脊椎最上端,由7节颈椎体构成,棘突短而分叉,横突上有孔称横突孔。横突末端有两个结节,称前结节和后结节。第六颈椎的前结节较大,颈总动脉经其前面上行,头部受伤严重出血时,可在此压迫颈总动脉暂时止血进行急救,故又称颈动脉结节。(2)生理功能 支持头部做各种运动。(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拇趾根部内侧横纹尽头处。(4)手法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食指、中指弯曲成钳状夹住被施术的拇趾,以食指第二节指骨内侧固定于反射区定位,以拇指在其上加压,定点按压3~4次。(5)适应证 颈项僵硬,颈项酸痛,各种颈椎病变(骨刺及因颈椎病引起手麻、手痛等)。

13.甲状旁腺(图1-7、图1-8)(1)解剖位置 甲状旁腺(亦称为副甲状腺)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一般有上、下两对,为淡红色的圆形或扁平长形的小体,每个约重0.05~0.3g。(2)生理功能 甲状旁腺的激素有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作用。若该腺全部被切除时,血钙的浓度降低则出现手足搐搦,可致死亡。(3)反射区定位 主要位于双脚脚掌内缘第一跖趾关节前方凹陷处。(4)手法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食指、中指弯曲成钳状夹住被施术的拇趾,以食指第二节指骨内侧固定于反射区定位,以拇指在其上加压,定点按压3~4次。(5)适应证 甲状旁腺机能低下引起的缺钙症状如筋骨酸痛、抽筋、手足麻痹或痉挛,指甲脆弱、白内障,并可用于癫痫发作时的急救。

14.甲状腺(图1-7、图1-8)(1)解剖位置 甲状腺位于颈前部,由筋膜固定在喉软骨上。呈棕红色,重约20~40g,由2个侧叶和1个甲状腺峡组成。(2)生理功能 是碘的储存处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尤其对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十分重要。(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呈带状。(4)手法 以拇指固定,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食指侧缘施力,从趾尖向趾跟方向按摩3~4次。(5)适应证 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大及肥胖症等。

15.眼(图1-7、图1-8)(1)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第二趾与第三趾根部(包括脚底和脚背两个位置)。右眼反射区在左脚上,左眼反射区在右脚上。(2)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在该反射区定点按压5~6次。(3)适应证 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老花眼,远视,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及眼底出血。

16.耳(图1-7、图1-8)(1)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第四趾与第五趾根部(包括脚底和脚背两个位置)。右耳反射区在左脚上,左耳反射区在右脚上。(2)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在该反射区定点按压5~6次。(3)适应证 各种耳疾(耳炎、耳鸣、重听)及鼻咽癌等。

17.斜方肌(图-、图 )(1)解剖位置 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部,成扁平三角形,左右二肌合成斜方形,故称斜方肌。(2)生理功能 全肌收缩牵引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降。(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底,在眼、耳反射区后方,呈一横带状。(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在该反射区由外侧(小趾一侧)向内侧(拇趾一侧)按摩4~5次。(5)适应证 颈部及肩背酸痛,手无力,手酸麻,落枕等。

18.肺和气管(图1-7、图1-8)(1)解剖位置 肺位于胸腔之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中间为心脏。气管入肺后经过反复分支,越分越细,是为支气管树。(2)生理功能 为了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功能活动,必须不断从外界摄取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斜方肌反射区后方(向脚跟方向)。自甲状腺反射区向外约一横指宽的带状区域。

支气管敏感带:自肺反射区中部向第三趾延伸。(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自内侧(大拇趾一侧)向外侧(小趾一侧)按摩约4~5次。

对支气管敏感带改用拇指指端施力按摩。(5)适应证 肺部及支气管疾患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肺气肿、胸闷等。

19.心(图1-7、图1-8)(1)解剖位置 心是中空的肌性器官,位于胸腔的前纵隔内,左右肺之间,2/3在正中线的左侧。(2)生理功能 心是心血管系统的中枢。它不断有节律地搏动,以推动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3)反射区定位 位于左脚脚掌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间,在肺的反射区后方(向脚跟方向)。(4)手法 轻手法:以拇指指腹自脚跟向脚趾方向推按;中手法:以食指第二指节背面向脚趾方向推按;重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跟向脚趾方向按摩3~4次。

施术时先用轻手法,如患者能承受,再用中手法,如患者无异状,再用重手法。(5)适应证 心脏疾患如心绞痛、心肌梗塞的恢复期、心力衰竭的恢复期、心律不齐、心脏缺损及循环系统疾病。

20.脾(图1-7、图1-8)(1)解剖位置 脾位于左季肋区的后外侧,胃底与膈之间,恰与第9—11肋骨相对。脾为椭圆形器官,质软而脆,呈黯红色。受暴力打击易破裂,造成致命性出血。(2)生理功能 脾有贮血机能,贮有约30%血小板,能产生淋巴细胞,并产生抗体参与体内免疫反应。脾能吞噬死亡和衰老的红细胞,为红细胞“修整”结构,吞噬细菌和清除血液中的其他异物。(3)反射区定位 位于左脚脚掌第四、第五跖骨之间,心脏反射区后(向脚跟方向)的一横指处。(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摩3~4次。(5)适应症 贫血,皮肤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热,炎症,增强免疫抗癌能力,配合放射治疗。

21.胃(图1-7、图1-8)(1)解剖位置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部。以贲门(十一胸椎左侧)上接食管、幽门(第一腰椎右侧),下连十二指肠。(2)生理功能 胃具有容纳食物,分泌胃液,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掌第一跖趾关节后方(向脚跟方向),约一横指宽。(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摩3~4次。(5)适应证 胃部疾患如恶心、呕吐、胃痛、胃胀、胃酸过多、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下垂等。

22.胰(图1-7、图1-8)(1)解剖位置 胰位于胃的后方,横贴于腹后壁,平第一、第二腰椎处。外形狭长呈三棱形,重约70g。(2)生理功能 胰兼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内分泌分泌胰岛素等激素,对人体内糖的代谢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代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外分泌分泌胰液,对消化过程(特别是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起重要作用。(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掌内侧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摩3~4次。(5)适应证 消化系统及胰脏本身疾患,糖尿病,胰腺炎等。

23.食管或气管(图1-7、图1-8)(1)解剖位置 食管上连咽喉,下接贲门,是人进水谷食物的通道。气管位于食管前,上起环状软骨下缘,下至胸骨扁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2)生理功能 食管是消化管道,是进食水谷食物的通道;气管是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通道。(3)反射区定位 双脚足底面第一趾骨小头至第一跖骨中断的中线部位,隆起高点处。(4)手法 用拇指指腹按压(轻手法),用拇指指端压推(中手法),用拇指关节压刮(重手法)。(5)适应证 吞咽困难、管道炎症、咳喘、贲门癌。

24.十二指肠(图1-7、图1-8)(1)解剖位置 十二指肠位于右上腹,是小肠的起始部分,全长约25~30cm,上接胃的幽门,下连空肠,呈C字形包围着胰头。(2)生理功能 消化及吸收营养物质。(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掌第一跖骨与楔骨关节前方(向脚趾方向),胃及胰脏反射区的后方(向脚跟方向)。(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摩3~4次。(5)适应证 胃及十二指肠疾患如腹胀、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振、食物中毒等。

25.小肠(图1-7、图1-8)(1)解剖位置 位于腹腔中下部,上起自胃的幽门,下至盲肠,与大肠相连接,长约5~7m。(2)生理功能 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最重要的场所,小肠能不断蠕动,使内容物向前运动,同时,分泌肠液进行消化并吸收营养成分。小肠有淋巴组织,可消灭有害的细菌。(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掌中部凹陷区域,被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等反射区所包围。(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中指弯曲,以食指和中指的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摩4~5次。(5)适应证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胀气、腹泻、腹痛、急慢性肠炎等。

26.横结肠(图1-7、图1-8)(1)解剖位置 横结肠位于腹部,全部被腹膜所包裹。起自右上腹,接升结肠向左腹部至脾脏附近转向下接降结肠。后方借横结肠系膜附着于右肾、十二指肠与胰腺的前面。(2)生理功能 吸收营养物质,运送废料。(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掌中间,横越脚掌成一横带状。(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左脚由内侧向外侧按摩,右脚由外侧向内侧按摩3~4次。(5)适应证 消化系统疾患如腹泻、腹痛、肠炎等。

27.降结肠(图1-7)(1)解剖位置 降结肠始于结肠左曲,与横结肠相接,沿腹后壁左侧下降至左髂嵴处,移行于乙状结肠。(2)生理功能 吸收营养物质,运送废料。(3)反射区定位 位于左脚脚掌中部,沿骰骨外缘下行至跟骨外侧前缘,与脚外侧线平行成竖条状。(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摩3~4次。(5)适应证 消化系统疾患如腹泻、腹痛、肠炎等。

28.乙状结肠及直肠(图1-7)(1)解剖位置 乙状结肠位于左下腹髂窝内,呈乙字弯曲,上接降结肠,向下进入盆腔与直肠相接。直肠位于左下腹盆腔内,骶、尾骨的前方,长约12~15cm,上端接乙状结肠,下端终于肛门。(2)生理功能 运送大便至肛门排出。(3)反射区定位 位于左脚脚掌跟骨前缘,成一横带状。(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外侧向内侧按摩3~4次。(5)适应证 乙状结肠及直肠疾患如乙状结肠及直肠炎症、息肉、便秘等。

29.肛门(图1-7)(1)反射区定位 位于左脚脚掌跟骨前缘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的末端。(2)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摩约3~4次。(3)适应证 便秘,痔疮,瘘管等。

30.肝(图1-8)(1)解剖位置 肝位于腹腔右上部,为人体最大腺体,重约1500g。(2)生理功能 肝不仅分泌胆汁参与消化活动,而且还有代谢、贮存糖原、解毒、吞噬防御等重要机能。(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右脚脚掌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间,在肺反射区的后方(向脚跟方向)。(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向脚趾方向按摩3~4次。(5)适应证 肝脏疾患如肝炎、肝硬化、肝肿大,肝脏功能失调等。

31.胆(图1-8)(1)解剖位置 胆位于肝右叶下方,容量约40~60ml。(2)生理功能 贮存和浓缩胆汁,进食时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对食物进行消化。(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右脚脚掌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间,在肺反射区后方(向脚跟方向),肝脏反射区之内。(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变曲,以食指第一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向深部按压3~4次。(5)适应证 胆部疾患如胆结石、黄疸病、胆囊炎等。

32.盲肠和阑尾(图1-8)(1)解剖位置 盲肠位于右下腹,是大肠的起始部,上接小肠,下连升结肠。盲肠内下方是阑尾,位于右髂窝内。(2)反射区定位 位于右脚脚掌跟骨前缘靠近外侧,与小肠及升结肠的反射区连接。(3)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压3~4次。(4)适应证 腹胀、阑尾炎。

33.回盲瓣(图1-8)(1)解剖位置 回盲瓣位于回肠通入盲肠入口处。(2)生理功能 有延缓小肠内食物进入大肠,使之得到充分消化吸收,并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入回肠的作用。(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右脚脚掌跟骨前缘靠近外侧,在盲肠反射区的前方(向脚趾方向)。(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压3~4次。(5)适应证 增强回盲瓣的功能,用于消化系统吸收障碍性疾病。

34.升结肠(图1-8)(1)解剖位置 升结肠位于右腹部,连接盲肠,沿腹后壁右侧上升,到肝右叶下面转向左,形成结肠右曲,转入横结肠。(2)生理功能 吸收营养物质,运送废料。(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右脚脚掌小肠反射区外侧与脚外侧平行的带状区域。从跟骨前缘,骰骨外侧上行至第五跖骨底部。(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跟向脚趾方向按摩3~4次。(5)适应证 消化系统疾患如腹泻、腹痛、肠炎、便秘等。

35.腹腔神经丛(图1-7、图1-8、图1-10)(1)解剖位置 腹腔神经丛又称太阳丛,分布于腹腔器官的周围,是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分支,是最大的自主神经丛。图1-10(2)生理功能 调节胃肠等脏器的功能。(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掌中心,分布在肾反射区与胃反射区附近。(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跟向脚趾方向挑刮5~6次。(5)适应证 消化系统的神经性疾患,如腹胀、腹泻、胃痉挛、胸闷、打呃等。

36.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图1-7、图1-8)(1)解剖位置 男性生殖腺是睾丸,位于阴囊内;女性生殖腺是卵巢,位于骨盆内,均为左右各一。(2)生理功能 睾丸是生产精子和分泌男性激素的器官;卵巢是产生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的器官。(3)反射区定位 位置一:双脚脚掌足跟中央处。位置二:双脚外踝后下方跟骨腱前方的三角形区域(与前列腺或子宫反射区定位相对称),睾丸、卵巢的敏感点在三角形直角顶点附近,输精管、输卵管的敏感带在三角形斜边。(4)手法 手法一: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摩3~4次。手法二:以拇指固定,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食指侧缘施力按摩3~4次;或以拇指指腹施力按摩3~4次。(5)适应证 性功能低下,不孕症,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

37.胸椎(图1-9)(1)解剖位置 胸椎位于脊椎的上段。上接颈椎,下连腰椎,由12节胸椎骨构成。(2)生理功能 胸椎是脊椎的一段。脊椎作为人身体的支柱,在活动时保持全身平衡。脊髓既有神经传导机能,又有反射机能。(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足弓内侧缘跖骨下方,从跖趾关节直到楔骨关节止。(4)手法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的拇指指腹施力,沿着足弓内侧缘从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摩3~4次。(5)适应证 胸椎疾患及胸腹腔内疾患、肩背酸痛、椎间盘突出等。

38.腰椎(图1-9)(1)解剖位置 腰椎位于脊椎的中段,上接胸椎,下连骶骨,由5节腰椎骨构成。(2)生理功能 腰椎是脊椎的一段。脊椎是人身体的支柱,在活动时保持身体平衡。脊髓既有神经传导机能,又有反射机能。(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足弓内侧缘楔骨至舟骨下方,上接胸椎反射区,下连骶骨反射区。(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的拇指指腹施力,沿足弓内侧缘从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摩3~4次。(5)适应证 腰背酸痛,腰椎间盘突出,骨刺及腰椎其他疾患。

39.骶骨(图1-9)(1)解剖位置 骶骨位于脊椎的末段,上接腰椎,下接尾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略带弯曲。(2)生理功能 骶骨是脊椎的一段。脊椎是人身体的支柱,在活动时保持全身平衡。脊髓既有神经传导机能,又有反射机能。(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足弓内侧缘距骨下方到跟骨止,前接腰椎反射区,后连尾骨反射区。(4)手法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腹施力,沿足弓内侧缘向脚跟方向按摩3~4次。(5)适应证 骶骨骨刺,骶椎受伤,坐骨神经痛等。

40.内尾骨(图1-9)(1)解剖位置 尾骨是脊椎的尾部,由4~5块退化的尾椎结合而成,形体较小,上部与脊骨相接,下端游离。(2)生理功能 尾骨是脊椎的尾部。脊椎作为人身体的支柱,在活动时保持全身平衡。脊髓既有神经传导机能,又有反射机能。(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掌内侧,沿跟骨结节后方内侧的一带状区域。(4)手法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固定在脚掌跟部,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食指侧缘施力,沿脚后跟自上而下刮压全足跟部内侧,在该处改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进行定点按压后轻轻抬起,再沿着足跟内侧缘向脚趾方向按摩,共作3次。(5)适应证 坐骨神经痛、尾骨受伤后遗症。

41.前列腺或子宫(图1-9)(1)解剖位置及生理功能 男性: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围绕膀胱颈和尿道起始部,被尿道和输精管贯穿,后面与直肠为邻。前列腺分泌乳白色的弱碱性液体,为精液的主要成分。老年人可因前列腺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前列腺肥大,压迫尿道,致使排尿困难。女性:子宫是一中空的肌性器官,位于盆腔中央,前临膀胱,后依直肠。是受精卵发育成长为胎儿的场所。(2)反射区定位 位于脚跟骨内侧,踝骨后下方的三角形区域。前列腺或子宫的敏感点在三角形直角顶点附近,子宫颈的敏感点在三角形斜边的上段,尿道及阴道反射区尽头处。(3)手法 以拇指固定,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食指侧缘施力刮压3~4次,或以拇指指腹施力按摩3~4次。(4)适应证 男性: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尿频,排尿困难,尿血,尿道疼痛。女性:子宫肌瘤,痛经,月经不调,子宫下垂及其他子宫疾患。

42.尿道及阴道(图1-9)(1)解剖位置及生理功能 男性的尿道起自膀胱,终于阴茎头,全长约16~20cm,兼有排尿和排精的功能。女性的尿道从膀胱到阴道全长3~5cm,仅有排尿功能。女性的阴道与子宫连接,是女性的性交器官,是导入精液、排出月经和分娩胎儿的通道。(2)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跟内侧,自膀胱反射区斜向上延伸至距骨与舟骨之间。(3)手法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腹施力,自膀胱反射区斜向上按摩3~4次。(4)适应证 尿道发炎,阴道炎,尿路感染,排尿困难,尿频,尿失禁,遗尿等。

43.髋关节(图1-9、图1-10)(1)解剖位置及生理功能 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是躯体与下肢的连接部。可做屈、伸、收、展,内旋及外转运动。(2)反射区定位 包括双脚脚内侧、内踝下缘及脚外侧、外踝下缘,共4个位置。(3)手法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腹施力,分别沿着内踝、外踝下缘,由前向后推按3~5次。(4)适应证 髋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痛等。

44.内侧直肠及肛门(图1-9)(1)解剖位置 直肠是大肠的末段,长约12~15cm,位于盆腔内,骶尾骨的前方,上接乙状结肠,下端终于肛门。(2)生理功能 暂时储存并排出粪便。(3)反射区定位 位于胫骨内侧后方,趾长屈肌腱间,从踝骨后方向上延伸四横指的一带状区域。(4)手法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腹施力,自踝骨后方向上推按约3~5次。(5)适应证 痔疮,便秘,直肠炎症等。

45.腹股沟(图1-9)(1)解剖位置 腹股沟区是指下腹部两侧的三角区域。男性的精索、女性的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腹壁在此形成一条裂隙。当站立时该区承担的腹内压力比平卧时高3倍,故疝多发生于此区。(2)反射区定位 位于内踝尖上方二横指、胫骨内侧凹陷处。(3)手法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腹施力,定点按摩3~4次。(4)适应证 生殖系统疾患,疝。

46.坐骨神经(图1-9、图1-10)(1)解剖位置 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从盆腔经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达股后,下降至窝上方分为胫神经与腓总神经。坐骨神经在股后的分支分布于股肌后群。(2)生理功能 支配肌肉运动及感觉。(3)反射区定位 有两处。位置一:双腿内踝关节后上方起,沿胫骨后缘上行至胫骨内侧髁下。位置二:双腿外踝前缘沿腓骨前侧上至腓骨小头处。(4)手法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腹施力,由踝关节向上推按3~4次。(5)适应证 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等。

47.外尾骨(图1-10)(1)解剖位置 尾骨是脊椎的尾部,由4~5块退化的尾椎结合而成,形体较小,上部与骶骨相接,下端游离。(2)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掌外侧,沿跟骨结节后方外侧的一带状区域。(3)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拇指固定在脚掌跟部,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食指侧缘施力,沿脚后跟自上而下刮压至足跟部外侧,在该处改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进行定点按压后轻轻抬起,再沿着足跟外侧缘向脚趾方向按压止于膝反射区,共作3次。(4)适应证 坐骨神经痛、尾骨受伤后遗症。

48.下腹部(图1-10)(1)解剖位置 下腹部是指盆腔,有膀胱、前列腺、子宫、阴道、直肠等器官。(2)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腓骨外侧后方,自脚踝骨后方向上延伸四横指的一带状区域。(3)手法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腹施力,自踝骨后方向上推按3~5次。(4)适应证 主要用于妇科疾患如月经不规则,经期腹部疼痛等。

49.膝(图1-10)(1)解剖位置及生理功能 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及髌骨构成,膝关节主要进行屈、伸运动,当屈膝时,在垂直轴上,小腿可作轻度的内旋、外旋运动。(2)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外侧骰骨与跟骨前缘所形成的凹陷处。(3)手法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环绕反射区的半月形周边按摩3~4次。(4)适应证 膝关节炎、膝关节痛等。

50.肘(图1-10)(1)解剖位置及生理功能 肘关节属于复合关节,由肱骨下端和桡、尺骨上端构成。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3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可作屈、伸动作。(2)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外侧第五跖骨粗隆凸起的前、后两侧。(3)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关握拳,食指中指弯曲,以食指中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或只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按摩3~4次。(4)适应证 肘关节受伤,肘关节酸痛,肘关节炎。

51.上臂(图1-10)(1)反射区定位 双足外侧,第五跖骨小头与粗隆之间,足外侧缘赤白肉际处。(2)手法 指腹按压(轻手法),指端推法(中手法),指关节压刮(重手法)。(3)适应证 肩部酸沉,腋下疼痛,岔气,呼吸不畅等。

52.肩(图1-10)(1)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掌外侧第五跖趾关节处。(2)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在该反射区按摩3~4次。(3)适应证 肩周炎,手臂无力,肩酸痛,手麻等。

53.肩胛骨(图1-10)(1)解剖位置 肩胛骨位于背部,界于第二至第七肋骨之间,是三角形的扁骨。(2)生理功能 保护胸廓后壁,协助肩关节活动。(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背沿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之间延伸到骰骨的一带状区域。(4)手法 用双手拇指指腹沿脚趾向脚背方向推按至骰骨处向左右分开。(5)适应证 肩背酸痛,肩关节活动障碍,肩周炎等。

54.上颌(图1-11)(1)解剖位置 位于上牙齿的根部,腭骨与上颌骨的连接处。(2)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背拇趾趾间关节横纹前方一条横带状区域。(3)手法 以拇指指端施力,或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内向外按摩3~4次。(4)适应证 牙痛,口腔发炎,牙周病,牙龈炎,味觉障碍,打鼾等。图1-11

55.下颌(图1-11)(1)解剖位置 位于下牙齿的根部,腭骨与下颌骨连接处。(2)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背拇趾趾间关节横纹后方一条横带状区域。(3)手法 以拇指指端施力,或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内向外按摩3~4次。(4)适应证 牙痛、口腔发炎,牙周病,牙龈炎,味觉障碍,打鼾等。

56.扁桃体(图1-11)(1)解剖位置 扁桃体位于口与咽喉之间,由淋巴组织构成,是口腔通向咽喉的门户。(2)生理功能 能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增强机体免疫机能。(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背拇趾第二节上,肌腱的左右两边。(4)手法 以双手拇指指端同时施力,或以一手握脚,另一手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摩3~5次。(5)适应证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症(扁桃体肿胀、化脓、肥大等)。

57.喉与气管及食管(图1-11)(1)解剖位置与生理功能 喉位于颈前部中间。上方借韧带连于舌骨,下方续接气管。它既是呼吸道,又是发音器官。喉中间腔最窄,当发生急性炎症时易引起水肿,不但影响发声,还可造成呼吸困难。气管为略扁平的圆筒状管道,具有弹性。上端与喉相连,向下进入胸腔。食管(即食道)上起于咽,下连于胃,长25cm,是输送食物的肌性管道。(2)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背第一、第二跖趾关节处。(3)手法 以拇指固定,以食指内侧缘施力,自关节处向趾间按摩3~4次。(4)适应证 咽炎,喉痛,咳嗽,气喘,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声音微弱,嘶哑,食管疾患,支气管疾患。

58.胸部淋巴腺(图1-11)(1)解剖位置与生理功能 胸部淋巴腺包括胸导管、乳糜池、胸腺等。胸导管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从乳糜池上行,它收纳占全身3/4的淋巴。胸腺位于胸腔前纵隔上部,胸骨柄后方。胸腺是一个淋巴器官,兼有内分泌功能。胸腺的网状上皮细胞分泌胸腺素,能使来自骨髓等处的原始淋巴细胞,从无免疫能力转化为具有免疫能力的T细胞。(2)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背第一跖骨及第二跖骨间缝处。(3)手法 以拇指固定,以食指侧缘施力,沿骨缝向脚趾尖方向按摩3~4次。(4)适应证 各种炎症,发热,囊肿,增强免疫抗癌能力。

59.内耳迷路(图1-11)(1)解剖位置与生理功能 内耳位于颞骨岩部内,介于鼓室与内耳道之间。由构造复杂的弯曲管道组成,故称迷路。内耳迷路有前庭神经,功能是传导平衡感觉冲动。(2)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背第四跖骨和第五跖骨骨缝的前端,止于第四、第五跖趾关节。(3)手法 以拇指固定,以食指侧缘施力,沿骨缝向脚趾尖方向按摩3~4次。(4)适应证 头晕,眼花,晕车,晕船,高血压,低血压,耳鸣,平衡障碍,昏迷等。

60.胸(图1-11)(1)解剖位置 胸部的上界是以胸骨颈脉切迹、锁骨、再从肩锁关节至第七颈椎棘突的连线为界。下界相当于胸廓下口。(2)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背第二、第三、第四跖骨所形成的区域。(3)手法 以双手拇指指腹施力,由脚趾向脚背方向推按3~4次。(4)适应证 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癌,食管疾患等。

61.横膈膜(图1-11)(1)解剖位置 膈是肌肉性构造,呈穹窿状,凸向上,封闭胸廓下口,将胸腔与腹腔分隔为两部分。(2)生理功能 膈是重要的呼吸肌,通过收缩与松弛帮助呼吸。还通过收缩增加腹压,促进排便及分娩。(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脚背跖骨、楔骨、骰骨关节处,横跨脚背形成一带状区域。(4)手法 双手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两手食指侧缘同时施力,自脚背中央向侧刮按3~4次。(5)适应证 打嗝,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膈肌痉挛,横膈膜疝气等。

62.肋骨(图1-9、图1-10)(1)解剖位置 这里讲的肋骨是指第十一、第十二对肋软骨,它们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为浮肋。(2)反射区定位 内侧肋骨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一楔骨与舟骨间。外侧肋骨反射区在骰骨、舟骨和距骨间。(3)手法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的拇指指腹施力,定点按压3次。(4)适应证 肋骨的各种病变,胸闷,肋膜炎等。

63.上身淋巴腺(图1-10)(1)解剖位置 上身淋巴腺是指肚脐以上、颈部以下,包括胸部与上肢的淋巴系统(淋巴管与淋巴结)。(2)生理功能 淋巴有重要免疫功能。淋巴液的回流能回收蛋白质、运送营养物质等,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3)反射区定位 位于双脚外侧脚踝骨前,由距骨、外踝构成的凹陷部位。(4)手法 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摩3~4次。(5)适应证 各种炎症,发热,囊肿,肌瘤,蜂窝织炎,增强免疫抗癌能力。

64.下身淋巴腺(图1-9)(1)解剖位置 下身淋巴腺位于肚脐以下,包括腹部、盆腔部及下肢的淋巴系统(淋巴管与淋巴结)。(2)生理功能 淋巴有重要的免疫功能。(3)反射区定位 下身淋巴腺反射区位于双足内侧,由跖骨与内踝构成的凹陷部位,即内踝的前方凹陷中。(4)手法 手法一:以一手握足,另一手拇指指腹着力,定点按压数次。手法二:用双手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两手食指第一指间关节背侧同时用力定点按压或按揉数次。(5)适应证 各种炎症、发热,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及抗癌能力。

65.失眠点(图1-7、图1-8)(1)生理功能 对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起调控作用。(2)反射区定位 双脚脚底,足跟与足弓结合部,足底中线上。乙状结肠反射区中点的后方,在足跟部的前缘中点。(3)手法 拇指指腹按压(轻手法),拇指指端点按(中手法),食指关节点按(重手法)。(4)适应证 失眠、头晕、精神亢奋等。

66.气管(图1-11)(1)反射区定位 双足第一、第二趾间缝近端跖跗关节前。(2)手法 指腹按压(轻手法),指端点揉(中手法),指关节点压(重手法)。(3)适应证 气管炎、咳喘、上呼吸道感染等。

四、特效反射区的定位及应用

特效反射区是足部病理反射区中的一种,这些反射区不属于人体的投影和生物全息范畴,也不在经络循行线上,但应用起来很有效,介绍如下。

1.高血压特效反射区

即颈项淋巴反射区,部位在5个趾骨骨侧膜上。主治头痛,头晕,神经系统疾病和头部眼、口、鼻、面颊诸多疾患。尤其是拇趾腓侧的反射区,治疗高血压可立即缓解症状,比口服药物快,无毒副作用,可谓特效,亦称为高血压反射区。

2.松果体反射区

足拇趾趾腹中央是头部的垂体反射点。它的适应证是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生殖腺、脾、胰等的功能失调和病变,小儿的发育不良、遗尿,更年期综合征等。不少患者有上述的病症,但垂体反射点对于压痛的诊断并不敏感,而拇趾腓侧趾端处十分敏感。这个敏感点是头部内分泌的重要反射点,治疗失眠效果显著,称为松果体反射区。

3.强力反射区

强力反射区部位在踝下,距骨和舟骨之间,治疗糖尿病的腿脚乏力很有效。

4.腮反射区

位于双足足背拇趾趾间关节横纹两侧。

5.冠心穴

位于足阳明胃经循行线上,在左足背解溪穴至第二趾骨联合处的连线中点处。用指甲端或圆珠笔芯先按压冠心穴上下左右非穴位部位,再按压冠心穴。凡按压后病人疼痛难忍或轻按即疼痛明显者为阳性,有部分患者感应可传至腹部或心前区。用该法诊疗病人,以左足冠心病最为敏感,诊断百分率较高。

冠心特效穴,在于足反射区诊疗疾病,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使顽固的心电图不正常患者恢复正常,而且为手足反射区的按穴诊病增添了新穴位。

6.肝炎穴

足部肝炎穴位于双足内踝关节下缘1.5寸,胫骨内侧缘之间凹陷处,三阴交穴下1.5寸。按摩方法:在三阴交穴下1.5寸处取肝炎穴。按摩以指代针,对肝炎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一般配合足反射疗法按摩1个疗程后,肝肿大者可明显缩小,肝功能好转。

7.十药穴

十药穴是手足部十指甲根部的半月形处,用弹性力度掐之,可以治疗许多疾病。一般身体健康的人掐十药穴能够忍受,不能够忍受的多为经络不顺畅的人或者有着多种疾病的人。

五、反射区的特殊性

1.人体颈部以上器官在足部反射区的交叉性

左侧头部的反射区在右脚上,右侧头部反射区在左脚上(例如:右侧头部反射区有左侧额窦、左侧小脑及脑干、左侧三叉神经、左鼻、大脑左半球、左侧颈项、左眼、左耳;左侧头部反射区有右侧额窦、右侧小脑及脑干、右侧三叉神经、右鼻、大脑右半球、右侧颈项、右眼、右耳)。这是因为上行的感觉(传入)神经与下行的运动(传出)神经都在延髓下段(相当于颈部)构成锥体交叉,使一侧的感受器、效应器与对侧的大脑皮质相应中枢联系。

2.人体双器官在足部反射区的对称性

左右对称的器官在反射区呈左右对称分布。

3.人体单器官在足部反射区的特殊性

5个反射区只在左脚(心、脾、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5个反射区只在右脚(肝、胆、盲肠、回盲瓣、升结肠)。

4.特殊反射区的特殊性

在同一只脚上,大多数反射区只有一个位置,以下反射区有两个位置:眼、耳、生殖腺、髋关节、坐骨神经、扁桃腺、肋骨。另外,除了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两个反射区外,还有一个直肠及肛门反射区。

六、选穴原则

根据各反射区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不同,治疗处方由3部分组成:基本反射区、对症反射区、辅助反射区。

1.基本反射区

主要有肾、输尿管、膀胱。其作用为增强排泄功能,将体内毒素和代谢产物排出体外,是每次足部按摩开始和结束必不可少的治疗部位。

2.对症反射区

与病人主要症状相对应的反射区。如鼻炎选鼻反射区、上呼吸道感染选肺和支气管反射区、前列腺增生选前列腺反射区、胆囊炎选胆和肝反射区等。

3.辅助反射区

也可称关联反射区,是与病因有关的病理反射区。选择越准确,治疗效果越好。选择时需结合临床经验,根据中西医知识,在此介绍几种配穴方法供参考。(1)根据症状关联性选择 选择与症状有关的病因性的反射区。如支气管炎的对症反射区是支气管,辅助反射区可选择胸腺淋巴结和腹部淋巴结,淋巴结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可以抗感染。(2)根据解剖关系选择 选择与对症反射区关系密切的反射区。如胃部疾病与上消化道及小肠、横膈、腹腔神经丛有关;耳部疾病与扁桃体有关;鼻部疾病与呼吸系统各器官有关。(3)根据中医理论选择 依照阴阳五行、脏腑表里等关系选择反射区,如心肌梗死之虚证,可补心、泻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或补肝(肝属木,心属火,木生火,肝为心之母,虚则补其母)、泻胃(脾与胃相表里,脾属土,心属火,火生土,脾为心之子,实则泻其子)。(4)根据疾病的性质选择 如感染性疾病、肿瘤或有些慢性疾病都需要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选择淋巴腺、脾、扁桃体、腹股沟的反射区可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甲状腺、肾上腺可以增强机体抗感染、抗毒素、抗过敏、抗休克的功能;足三里可以加强细胞免疫的功能。

第五节 常用足底指压方法及其操作手法

一、基本指压法

包括点法、按法、掐法、揉法、推法、压法、叩法、搓法、钳法、拍法、擦法、刮法、捏法。

二、常用操作手法

1.单食指叩拳法

单食指叩拳法,食指关节弯曲,其余四指握拳,拇指固定在食指最后一节指骨的下方,这个手法适用于足底反射区。

2.双指钳法

食指、中指弯曲成钳状,钳住脚趾间穴位,压在穴位上,适用于颈椎反射区,甲状旁腺反射区。

3.捏指法

拇指与其他四指指腹相对,虎口略开,拇指外侧施力,这个手法适用于足底反射区、足内侧反射区及足外侧反射区。

4.拇食指叩拳法

拇指关节微曲,指腹朝前,食指关节弯曲90°,食指关节顶点施力,这个手法适用于足背反射区。

5.拇指推掌法

拇指与四指分开,以拇指指腹为着力点,以手腕手掌施力,这个手法适用于足内侧反射区、足外侧反射区及足背反射区。

第六节 足底指压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要领

首先对足部要按摩的部位抹上油脂以润滑肌肤,以免按摩时损伤皮肤。

1.足部反射按摩法的一般顺序及其机理(1)按摩膀胱、输尿管、肾脏反射区。这三个反射区称为基本反射区,可增强泌尿系统功能,加速代谢废物的滤出、分泌和排泄。(2)按摩头部、甲状腺反射区。可促进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对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活动的协调整合功能,并可减轻精神压力,放松情绪。(3)按摩腹腔神经丛反射区和胃、大小肠、肝胆和胰腺反射区。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增强消化系统功能。(4)按摩各淋巴结代表区。可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活性,增强抗病能力,促进机体康复。(5)对症按摩。完成上述各区治疗后,再检查其他反射区,并按摩其中功能较差的反射区,或针对性地按摩相关疾病反射区,强调全足按摩,重点加强。(6)最后再按摩上述3个基本反射区。按摩结束后,必须喝300ml左右的温开水,可配合按摩泌尿系统反射区,有助于把反射区内的沉积物和毒素,或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上述手法可以简单概括为:

排泄四点加一线,开始结束各三遍。检查心脏三部曲,先轻后重有次序。

肺部一横线,气管一竖线,消炎止咳肾上腺。

消化三点成一线,胃肠一刮一大片。

妇科注意三大片,内侧子宫外卵巢,足背中央是乳腺。

脊柱足弓一条线,从前向后按三遍。

肩肘膝关在外沿,每处按摩用拳尖。

坐骨神经痛,刮按后跟得轻松。

若有前列大,按摩内踝下。

抗癌生力军,脾脏加胸腺。

加强淋巴腺,少吃消炎片。

拇趾头多揉揉,失眠头痛不用愁。

二、三趾间是眼睛,四、五趾间是耳朵,左脚管右右管左。

2.按摩的力度

按摩力度的大小是取得疗效的重要因素,力度过小则无效果,反之则无法忍受,所以要适度、均匀。所谓适度,是指以按摩处有酸痛感,即“得气”为原则。而所谓均匀,是指按摩力量要渐渐渗入,缓缓抬起,并有一定的节奏,不可忽快忽慢,时轻时重。

3.手法的操作时间

足部保健按摩的手法以按压、按揉和推刮法为主。常用双手协同操作的复合手法。其他推拿手法也可选用,如法就很适用于脚底。足部保健按摩的操作时间可长可短。足部按摩一般为30~45分钟做完双脚。保健性的足部按摩一般每周1次,如用以治疗慢性病,可隔日1次或每天1次,更可指导本人自我操作。

二、注意事项

饭后一小时才可按摩,按摩后30分钟内要让患者饮用温开水300~500ml(肾病、水肿的患者饮水量适当减少)。

按摩时要达到痛感,效果较好。但疼痛部位不一定有病,较敏感的反射区表示该器官机能较差,或功能退化。

按摩时间:双脚大约30分钟,体弱或病重者时间宜缩短或视身体状况而定,同一个部位不可重压连续5分钟以上。

骨骼部位、骨骼突起处,用力要轻。

妇女经期痛经可轻度按摩,不宜过度刺激;孕妇不可按摩性腺,可用轻手法使其放松,最好由专业人员操作。

住院或服药治疗的病人,同时又接受足疗时,要遵医嘱继续服药。

必须配合饮食禁忌,适量运动,保持精神愉快,起居有节。

按摩过程中细心观察患者反应,及时沟通,调整治疗节奏,注重心理治疗。

治疗结束后,术者不可立即用冷水洗手,要休息几分钟后用温水冲洗。

第七节 足底指压常见反应及处理方法

当身体正在进行大扫除时,自然会有各种反应。很多反应都是一种自然现象,会随时间延长而渐消退,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1)按摩后,会有如下现象:疲劳,口干,全身酸痛;胃口大开,手心出汗,嗜睡;大便呈黑色、小便呈咖啡色,且有恶臭,甚至腹泻;鼻黏膜、眼、气管等的分泌物增加;女性出现白带或白带量增加并出现异味等,这些都是暂时反应,是体内废物正在排出,继续按摩,注意休息,几天后就会消失。(2)按摩后,原来病痛处可能反应更不舒服,这是血液循环加速、疏通经络所引起的现象,可安心继续按摩。(3)按摩后静脉会曲张得更厉害、脚踝肿胀(特别是淋巴循环障碍的人),这是活血化瘀、推陈致新的效应,应坚持继续按摩,不要间断。坚持治疗待体液流畅后,曲张及肿胀自会消退。(4)按摩后若有轻微发热,是因为身上有某地方发炎而引起的现象。偶然发热,是体内潜伏病痛、病菌与白血球对抗现象,不必紧张。(5)按摩后有的人皮肤黑青好像挫伤,可能是因为缺乏钙质,或是血液中钙质不平衡所引起,要避免重力压迫,继续按摩就会渐渐好转。(6)有些人长期接受足部按摩双脚会有痛觉迟钝现象,用盐水浸泡双脚半小时,痛觉敏感度会增高,治疗效果也会增强。(7)有的人按摩后会在小腿上长出疮口,这是有毒物质无法顺利排除,因而寻找出口,排出体外的表现。

第八节 足底指压适应证及禁忌证

足底疗法应用范围广,适应证颇多,但也有其局限性,即禁忌证。

一、适应证

内、外、妇、儿、皮肤、五官、泌尿生殖系疾病皆可应用。

日常生活保健,长时间体力、脑力劳动所致的疲劳保健。

中青年的肌肤保养、健美。

各种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肌肉、韧带慢性劳损的放松保健。具体说来,该疗法见效快、疗效高,对于临床各科多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例如:内科的感冒、支气管哮喘、肺炎、高血压、惊悸、健忘、失眠、胃痉挛、泄泻、腹痛、腹胀、便秘、偏瘫、胁肋痛、坐骨神经痛、头痛、糖尿病、肥胖等;外科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网球肘、肩周炎、足跟痛、痔疮等;妇科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病、盆腔炎、子宫下垂,产后缺乳等;儿科的小儿遗尿、小儿厌食、小儿腹泻等;泌尿生殖系统的阳痿、遗精、前列腺炎等;皮肤科的痤疮、荨麻疹、湿疹等;五官科的麦粒肿、耳鸣、耳聋、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此外,还可用于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二、禁忌证

饭前半小时及饭后1小时内不宜足疗。

怀孕及月经期中的妇女慎用。

各种危重病人(肾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坏死等)及严重出血病患者(咳血、吐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及其他内脏出血等)不宜足疗。

某些急诊疾病(如高热、急性腹膜炎、宫外孕等),急性传染病(如伤寒、霍乱、结核、梅毒等)及急性中毒(如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药物中毒、酒精中毒、毒蛇咬伤、狂犬咬伤等)不宜足疗。

足部有外伤、水泡、疮疖、发炎、化脓、溃疡、浮肿及严重静脉曲张,不宜足疗。

极度虚弱者、精神极度紧张者、皮肤高度敏感者、精神病(尤其是处于兴奋和狂躁状态时)不宜足疗。

足疗时不可让风直接吹到被施术者的双脚;足疗前后不可脚踏地面;足疗后不要马上用冷水洗手、洗脚。

第二章 足底指压治疗内科疾病

第一节 感冒

感冒是一种外感风邪或时行病毒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肿痛、脉浮。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为多,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外感病邪不同,感冒有风寒、风热和暑湿之分。

一、风寒感冒(一)症状

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二)治法

1.方法一(1)反射区配方 鼻、颈项、喉、脊柱、肺和支气管、胸部淋巴腺、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2)操作方法 首先中度手法刺激2~3分钟,然后重度手法刺激鼻、颈项、喉、脊柱、肺和支气管、胸部淋巴腺、肾上腺反射区各3分钟,脊柱反射区按摩时间可适当延长,最后中度手法刺激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2分钟,结束治疗。每日1次,每次约4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刺激反射区稍用力,以有酸痛感(以能忍受为度)为佳。

2.方法二(1)反射区配方 大脑、鼻、气管、肺和支气管、喉、扁桃体、脾、甲状腺、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2)操作方法 用中重度手法刺激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脾、肺、甲状腺反射区各3分钟,重度手法刺激大脑、鼻、气管、肺和支气管、喉、扁桃体反射区各3分钟。每日1次,每次约4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刺激反射区要有酸痛感(以能忍受为度),没有酸痛感会影响疗效。

二、风热感冒(一)症状

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二)治法

1.方法一(1)反射区配方 鼻、喉、食管或气管、肺、扁桃体、大脑、小脑和脑干、额窦、脾、肝、甲状腺、甲状旁腺、上身淋巴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2)操作方法 用中度手法刺激肾、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5次,中重度手法刺激鼻、喉、气管、食管、肺、扁桃体、大脑、小脑和脑干、额窦、脾、肝、甲状腺、甲状旁腺、上身淋巴腺反射区各10~15次,约30分钟。按摩时以患者有麻痛感为度。每日1次,每次约4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2.方法二(1)反射区配方 大脑、小脑和脑干、食管或气管、扁桃体、鼻、脾、肺和支气管、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2)操作方法 揉按两足大脑、小脑和脑干、食管或气管、扁桃体、鼻反射区各2~3分钟,揉压脾、肺和支气管、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各2~3分钟,每日1次。按摩时要有麻胀感,以耐受为度。

三、暑湿感冒(一)症状

多见于夏季,感受当令暑邪,暑多夹湿,暑湿并重,以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头痛、头胀、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为主要症状。(二)治法

1.方法一(1)反射区配方 升结肠→膀胱→十二指肠→胆→甲状腺→脾→肾上腺→肺和支气管→肝→额窦→脑垂体→三叉神经→小脑和脑干→大脑→胸部淋巴腺→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肾。(2)操作方法 升结肠由上至下刮压,膀胱旋转定点按压,十二指肠拇指横推,胆定点按压,甲状腺由上至下刮压,脾脏上下左右定点按压,肾上腺定点按压,肺和支气管由上至下分阶段刮压,肝脏由下至上刮压,额窦左右刮压,脑垂体定点,三叉神经上下刮压,小脑和脑干上下刮压,大脑上下刮压,胸部淋巴直推,上下淋巴定点,肾上下刮压,下刮较多。每日1次,每次约4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按摩时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

2.方法二(1)反射区配方 鼻、喉、气管、肺和支气管、扁桃体、上颌、额窦、脑垂体、大肠、胸部淋巴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2)操作方法 用拇指揉、拇指指尖按压、单食指握拳、叩拳、搓等作用于各反射区,约40分钟。

四、注意事项(1)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冒风、淋雨等。(2)生活有规律,起居有节,不要过劳;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3)感冒流行季节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及人多的地方,室内保持整洁,经常通风换气。(4)多喝白开水,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及辛辣燥热之品。(5)食醋熏蒸预防感冒。每立方米以5~10ml食醋用水稀释1~2倍加热,熏蒸2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

五、病例

吴某某,男,22岁,排球运动员。因感冒到医务室治疗,服药打针后烧退,但精神不振,咳嗽,头痛,全身酸痛无力,不能参加训练。根据症状选择反射区,首先对足部要按摩的部位抹上油脂以润滑肌肤,以免按摩时损伤皮肤。按压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6~8次(先左足、后右足),按压气管、肺、鼻、扁桃腺、甲状旁腺、淋巴腺等反射区各6~8次(先左足,后右足)。再一次按压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6~8次(先左足,后右足)。以上反射区按摩完毕后,再对颈上淋巴腺、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3个部位进行6~8次按压(仍然是先左足,后右足)。每次30~45分钟,每日1次,按摩完后饮温开水300~500ml,或者在按摩中边按摩边饮温开水。足部按摩1次后全身顿时轻松,酸痛乏力减轻,恶寒鼻塞减轻,嘱咐保暖,多饮温开水。又经2次按摩后痊愈。图2-1 感冒足疗反射区

第二节 哮喘

哮喘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引发哮喘的原因有多种,主要病因为过敏源刺激和肺部病毒感染。常见的过敏源有花粉、灰尘、霉菌、吸烟、化学气体及动物皮屑等。本病有季节性发病或季节性加重的特点,常先有喷嚏、咽喉发痒、胸闷等先兆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哮喘。根据发作时特点及伴随症状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寒哮、热哮及脾肺气虚3型。

一、寒哮(一)症状

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伴有咳嗽,痰少咳吐不爽,或清稀呈泡沫状,口不渴,或渴喜热饮,面色晦黯带青色,形寒怕冷,或小便清,天冷或受寒易发,或怕冷,无汗,身体疼痛,舌淡,苔白腻,脉弦紧或浮紧。(二)治法

1.方法一(1)反射区配方 肺和支气管、扁桃体、鼻、喉与食管或气管、脾、胃、胸部淋巴腺、肾、输尿管、膀胱。(2)操作方法 轻手法刺激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3分钟,中度手法刺激肺和支气管、扁桃体、鼻、脾、胃反射区各3~5分钟,揉按喉与食管或气管反射区,推按胸部淋巴腺反射区。按摩时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30~4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2.方法二(1)反射区配方 喉、气管、肺和支气管、胸部淋巴腺、甲状旁腺、肾、脾、肾上腺、膀胱、输尿管。(2)操作方法 轻手法刺激肾、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反射区,中度手法刺激喉、气管、肺和支气管反射区,中轻度手法刺激脾、胸部淋巴腺、甲状旁腺反射区。每日1次或隔日1次,每次30~4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二、热哮(一)症状

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胁胀闷;伴有咳嗽频作,咳痰色黄,黏浊稠厚,咳吐不利,烦闷不安,不恶寒,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二)治法

1.方法一(1)反射区配方 升结肠→肺和支气管→肾→胸部淋巴→喉与气管及食管→扁桃体→上下身淋巴。(2)操作方法 升结肠由上至下刮压,肺和支气管由上至下分阶段刮压,肾上下刮压,胸部淋巴上下推压,喉与气管及食管用食指、中指、无名指3指同时并拢定点按压,扁桃体双手食指或拇指按压,上下身淋巴腺定点按压。

2.方法二(1)反射区配方 肺和支气管、鼻、喉、气管、脾、胸部淋巴腺、肾、肾上腺、输尿管、膀胱。(2)操作方法 轻手法刺激肾、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3分钟,中度手法刺激肺、支气管、鼻、喉、气管反射区各3~5分钟,再按揉喉与气管3~5分钟,中轻度手法刺激脾、胸部淋巴腺反射区各3分钟,再推按脾、胸部淋巴腺反射区各3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每次30~4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三、脾肺气虚(一)症状

咳喘气短,稍运动则加剧,咳声较低,痰多清稀,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二)治法

1.方法一(1)反射区配方 甲状腺、甲状旁腺、肺和支气管、大肠各区、上身淋巴腺、胸部淋巴腺、横膈膜、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2)操作方法 全足按摩,重点刺激以上反射区。

2.方法二(1)反射区配方 鼻、肺、淋巴各区、大肠各区、颈椎、胸椎、胃、胆、肝、脾、脑垂体、肾、肾上腺、输尿管、膀胱。(2)操作方法 点按肾、肾上腺、脑垂体,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输尿管,点按膀胱,由内向外推按肺,点按鼻、颈项淋巴腺(颈项)、胸部淋巴腺、下腹部淋巴腺(下腹部)、盆腔淋巴腺(髋关节),由足跟向足趾方向推按升结肠,从右向左推按横结肠,从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降结肠,从足外侧向足内侧推按乙状结肠、直肠,点按颈椎、胸椎、胃、胆、肝、脾,点按肾,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输尿管,点按膀胱,由内侧向外侧推按肺。每天1次,每次40分钟,坚持长期治疗。

四、注意事项(1)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及时去医院治疗。(2)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外感诱发。(3)有过敏性病史者应积极查明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或避免再次吸入、接触或食用过敏物质。(4)尽量避免呼吸烟尘及其他刺激性气体。(5)防止过劳及精神刺激,避免诱因。

五、病例

葛某,男,9岁,小学生。其母代述:患儿6岁时,随父亲到海边洗澡,不慎呛海水后开始咳嗽、痰多,加之生活在海岛上,常年食用海产品(鱼、虾、蟹等),导致哮喘发作。特别是冬春季节或气候骤变时,患儿喘得更厉害,甚至出现胸闷、痰多、哮鸣、气促、呼多吸少,张口抬肩,晚上不能平卧。患儿体弱消瘦,极大影响发育和健康,被迫暂时停学。到县医院检查确诊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病。根据患者上述病症特征,采取下列治疗方法:①足部按摩,重点加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肺、支气管(双足底中趾跟部用中等力度点按5分钟)、胸、胸部淋巴腺、脾、胃、大小肠、上下身淋巴腺等反射区。②按摩胸腹部,以华盖、膻中穴为重点;按摩腰背部时自上而下,以肺俞、膈俞、命门穴为重点;还要按摩定喘、天突、内关、丰隆、足三里等穴位。手法以补为主,治疗总时间为60~65分钟。治疗第一个疗程后,患者夜间哮喘减轻,痰也减少了,晚上能躺下睡觉。治疗3个疗程后基本上不再哮喘,食欲增加,体重由原来的24kg增加到27kg,重返学校上学。图2-2 哮喘足疗反射区

第三节 肺炎

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感染所致,常因外感风邪,劳倦过度,导致肺失宣降,痰热郁阻而发病。临床表现的特点为:起病急,寒战、高热,咳嗽、咳痰,胸痛、气急,呼吸困难、发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根据发作时特点及伴随症状的不同一般分为痰热郁肺及风热犯肺两型。

一、痰热郁肺(一)症状

咳嗽气急,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较难咳出,咳时胸痛,发热,口干欲饮水,面红,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二)治法

1.方法一(1)反射区配方 肺和支气管、甲状旁腺、心、内耳迷路、喉与气管及食管、胸部淋巴腺、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腹腔神经丛。(2)操作手法 以轻、中度手法刺激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5~10次,约10分钟,以中度手法刺激肾上腺、腹腔神经丛反射区各3分钟,重度手法刺激肺和支气管、甲状旁腺、心、内耳迷路反射区各5分钟,按揉喉与气管及食管反射区3分钟,推压各淋巴腺反射区15~30次,均用重手法。以患者明显得气为度,每日1次,每次40分钟。

2.方法二(1)反射区配方 肺和支气管、气管、肾上腺、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胸部淋巴腺、横膈膜、脾、扁桃体、心、肾、输尿管、膀胱。(2)操作方法 轻中度手法刺激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3分钟,中度手法刺激肾上腺、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胸部淋巴腺、横膈膜、脾、扁桃体、心反射区各2~3分钟,中重度手法刺激肺和支气管、气管反射区各3分钟。以得气为度,每日1次,每次35~40分钟。

二、风热犯肺(一)症状

咳嗽频繁,喉咙干燥,咽痛,痰色黄,身热,伴有汗出,鼻流黄涕,口渴,面红目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二)治法

1.方法一(1)反射区配方 肺和支气管、喉与气管及食管、脾、上身淋巴腺、胸部淋巴腺、额窦、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2)操作手法 轻度手法刺激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5次,约8分钟,以重度手法刺激肺和支气管、喉与气管及食管、胸部淋巴腺、上身淋巴腺、脾反射区各10~15次,约15分钟,以重刺激手法按掐额窦反射区10次。按摩时以得气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2.方法二(1)反射区配方 肺、胸部淋巴腺、肾上腺、甲状旁腺、肝、胃、大肠、肾、输尿管、膀胱。(2)操作方法 轻度手法刺激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3分钟,中重度手法刺激肺、胸部淋巴腺、肾上腺、甲状旁腺、肝、胃、大肠反射区各3~5分钟。得气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三、注意事项(1)足部疗法对于本病的早期、症状典型者有一定的疗效。临床上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迅速收效。若合并中毒性、休克性肺炎要及时抢救治疗。(2)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受凉,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3)刺激反射区要有酸痛感(能耐受为度),没有酸痛感将影响疗效。

四、病例

列车上见一未满月患儿,高热(41℃),鼻翼翕动,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及手、足发绀,几位医务工作者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车上无任何医疗设备及药物,距有救治条件的站点还要行驶2个半小时以上。在场的医生、列车工作人员束手无策,面面相觑。其中一男士自称行医28年,凭他的经验不立即给氧及强心药救治,是没有生还可能的,并说绝对到不了救治站点。面对未满月的婴儿,病情如此危重,笔者本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天职,向患儿家属讲明情况,用全息反射法,在足部、手、耳部的反射区按摩治疗40多分钟,患儿症状缓解,呼吸平稳,发绀的口唇及手足转为红润,体温下降,能自主吸吮,病情稳定,在场人员无不叹为“奇迹”。图2-3 肺炎足疗反射区

治疗经过:松解婴儿衣物,取半卧位抱姿,先按摩足部再配合手部、耳部反射区的按摩。具体方法是:全足按摩一遍,之后重点按摩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垂体、大脑、脾、甲状旁腺、甲状腺、心、胸、小肠(依脏腑学说“心与小肠相表里”选用)、鼻、气管、支气管、肺、扁桃体、脊柱、淋巴腺等反射区;手部及耳部反射区,重点按摩或点压肾上腺、心、肝、脾、气管、支气管、肺、脊髓等穴区,以及第二掌骨侧心肺全息区。患儿经按摩20多分钟后,症状开始逐渐缓解,40多分钟后所有症状明显缓解,呼吸通畅平稳,末梢循环明显改善,发绀的口唇及手足转为红润,体温下降,手、足温度升高,能自主吸吮奶瓶中的温开水。治疗结束后用热毛巾温敷双足,患儿病情稳定,两个半小时后平安到达救治站点。

第四节 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病理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成年人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并(或)伴有舒张压在90mmHg以上,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并伴有头痛、头晕、耳鸣、健忘、失眠、心跳加快等症状,即可确诊为高血压病。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病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高血脂、嗜酒、吸烟等有关。一般分为肝火偏旺、痰浊上扰及肾虚火旺3型。

一、肝火偏旺(一)症状

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干口苦,急躁易怒,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二)治法

1.方法一(1)反射区配方 升结肠→膀胱→十二指肠→脾→肺→肾→甲状腺→胰→肝→胆→胆管→小肠→心→颈椎→颈项→额窦→小脑和脑干→三叉神经→大脑→胸→胸部淋巴腺→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2)操作手法 升结肠由上至下刮压,膀胱上下左右定点按压,十二指肠横推,脾上下左右定点按压,肺分阶段刮压,肾上下刮压,甲状腺由上至下刮压,胰横推,肝由轻到重定点按压,胆由轻到重定点按压,胆管由胆至十二指肠方向刮压直至小肠,小肠由上至下刮压,心由上至下刮压,颈椎由上至下刮压,颈项横推,额窦左右刮压,小脑和脑干上下刮压,三叉神经上下刮压,大脑上下刮压,胸双手同时由上至下刮压,胸部淋巴腺上下刮压,上下身淋巴腺定点按压。

2.方法二(1)反射区配方 腹腔神经丛、肾、输尿管、膀胱、尿道、脾、脑垂体、额窦、大脑、小脑、血压点、心、脊椎、髋关节、直肠、肛门、胸部淋巴、喉与气管及气管。(2)操作方法 首先全面按摩足部,按摩足部的基本反射区,目的在于增加足部反射区的敏感性。重点按摩以下反射区:腹腔神经丛、肾、输尿管、膀胱、尿道、脾、脑垂体、额窦、大脑、小脑、血压点、心、脊椎、髋关节、直肠、肛门、胸部淋巴、喉与气管及食管。

二、痰浊上扰(一)症状

看东西时感觉物体在旋转,头重如被布裹住一样,胸闷、恶心,呕吐清水痰涎,脘腹不适,纳呆,精神疲倦,舌淡,苔白厚,脉滑。(二)治法

1.方法一(1)反射区配方 大脑、三叉神经、小脑和脑干、颈项、心、肾上腺、脑垂体、腹腔神经丛、甲状腺、甲状旁腺、生殖腺、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额窦、前列腺或子宫、内耳迷路、肾、输尿管、膀胱。(2)操作手法 中度手法刺激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10次,约8分钟,再以中度手法刺激脑垂体、腹腔神经丛、甲状腺、甲状旁腺、生殖腺、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额窦、前列腺或子宫、内耳迷路反射区各10次,约12分钟,以重度手法刺激大脑、三叉神经、小脑和脑干、颈项、心、肾上腺反射区各20次,约10分钟。以患者得气为度,每日1次,每次35分钟,10次1个疗程。重症可每日治疗2次。

2.方法二(1)反射区配方 大脑、小脑、脑干、内耳迷路、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2)操作手法 轻度手法揉压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反射区各3~5分钟,以中度手法刺激大脑、小脑、脑干、内耳迷路反射区各5分钟。按摩时以患者得气为度。每日1次,每次4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三、肾虚火旺(一)症状

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头重脚轻,腰膝酸软,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干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二)治法

1.方法一(1)反射区配方 肺、肝、大脑、脑垂体、颈项、腹腔神经丛、心、甲状腺、血压点、肾、肾上腺、输尿管、膀胱。(2)操作手法 点按肾、输尿管、膀胱、肝、肾上腺、肺各100次,点按大脑、脑垂体、颈项、腹腔神经丛、心、甲状腺、血压点各50次,按摩力度以局部胀痛为宜,再次点按肾、膀胱各50次,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输尿管100次,足内侧向足外侧推按肺50次,结束治疗。每日1~2次,3个月为1个疗程。

2.方法二(1)反射区配方 胰、肾上腺、肾、心、大脑、脑垂体、腹腔神经丛、甲状腺、生殖腺、前列腺或子宫、内耳迷路、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尿道。(2)操作手法 第1步,按摩基本反射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第2步,按摩主要反射区:胰、肾上腺、肾、心;第3步,按摩相关反射区:大脑、脑垂体、腹腔神经丛、甲状腺、生殖腺、前列腺、内耳迷路;第4步,动摇关节和放松下肢肌肉;第5步,按摩基本反射区(同上);第6步,半小时内病人喝300~500ml白开水。每日1次,每次4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四、注意事项(1)避免突然、强烈地主动或被动头部运动。(2)定期量血压,最好每天1次,及时掌握病情的变化。服用降压药者不可突然停药,要根据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用量。图2-4 高血压足疗反射区(3)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饮食宜清淡,少吃动物脂肪及内脏,戒烟酒,肥胖者要节制饮食。(4)保持心情舒畅,不宜大喜大悲,适当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5)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宜采用足部按摩,请找专业医生诊治。

五、病例

傅某,51岁,农民。主诉:高血压病史9年,肾炎史1年左右。血压经常在180/100mmHg左右,全身无力,头晕、头痛,失眠,走路双膝沉重、情绪焦躁,下肢浮肿,一直服用中西降压药、镇静药及治疗肾炎药物。检查:血压185/100mmHg,身体情况一般,神态清醒,心肺(-),肝脾未触及,下肢轻度浮肿,尿蛋白(+)。治疗:温热水泡双足10分钟,按操作程序按压双足全部反射区共约30分钟,对重点反射区各按压10~20次。重点反射区为肾、输尿管、膀胱、大脑、颈项、心、迷路、小肠、眼、腹腔神经丛、性腺。最后在肾、输尿管、膀胱、腹腔神经丛反射区各操作8次,治疗后喝温开水300ml。患者自诉治疗3次后双脚发热出汗,能入睡,大小便次数增加,头晕、头痛、焦躁等症状减轻,走路双腿轻松。经检查,血压170/95mmHg。治疗5次后,下肢水肿减轻。血压降至150/90mmHg;治疗20次后,下肢水肿消失,血压降至140/90mmHg,尿检阴性。1个月后回访患者,无复发,全身有力,行走下肢轻快,睡眠每日6小时左右,饭量增加,头晕、头痛、焦躁等症状消失,可以干家务活。

第五节 冠心病

冠心病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属祖国医学“真心痛”、“厥心痛”、“胸痹”等范畴。临床以痰浊、血瘀、阳虚者为多见,为老年人常见病之一。

一、痰浊闭阻(一)症状

胸闷憋气,心悸气短,倦怠无力,舌质黯、苔白腻,脉濡弱。(二)治法

1.方法一(1)反射区配方 大脑、心、脾、颈椎、甲状旁腺、小肠、腹腔神经丛、肾、肾上腺、输尿管、膀胱。(2)操作手法 中等力度手法刺激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腹腔神经丛反射区各3~5分钟,按揉心反射区5分钟,中重度手法刺激大脑、脾、颈椎、甲状旁腺、小肠反射区各3~5分钟。以患者得气为度,每日1次,每次30~4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2.方法二(1)反射区配方 心、腹腔神经丛、脾、胃、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2)操作手法 按揉两足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3~5分钟,揉压心反射区5分钟,揉按腹腔神经丛、脾、胃反射区3~5分钟。以患者得气为度,每日1次,每次30~40分钟。

二、气滞血瘀(一)症状

胸闷憋气,胸痛掣背,时作时止,舌质黯,少苔,脉弦。(二)治法

1.方法一(1)反射区配方 肋骨→胸→甲状腺→甲状旁腺→肾→十二指肠→肝→胆→心→脾。(2)操作手法 肋骨、胸由上至下刮压,甲状腺由上至下刮压,甲状旁腺定点按压,肾定点按压,十二指肠横推,肝定点按压,胆由轻到重定点按压,心左右轻按,脾上下左右定点按压。

2.方法二(1)反射区配方 肺、心、肾上腺、甲状腺、胃、横膈膜、胸部淋巴腺、胸、胸椎、肩胛骨、肾、输尿管、膀胱。(2)操作手法 点按肾、输尿管、膀胱、肺、心反射区各100次,点按肾上腺、甲状腺、胃、横膈膜、胸部淋巴腺、胸、胸椎、肩胛骨反射区各50次,再次揉按肾、输尿管、膀胱、肺、心反射区各50次,治疗结束。需坚持治疗,每天1次或隔日1次。

三、心肾阳虚(一)症状

气息喘促,动则尤甚,面足浮肿,舌淡胖,脉沉细。(二)治法

1.方法一(1)反射区配方 心、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大脑、脑垂体、甲状腺、腹腔神经丛、胃、斜方肌、颈椎、胸椎、腰椎、骶骨、胸部淋巴腺。(2)操作方法 用轻揉的手法全足施术,重点加强心、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大脑、脑垂体、甲状腺、腹腔神经丛、胃、斜方肌、颈椎、胸椎、腰椎、骶骨、胸部淋巴腺等反射区,每次20分钟,每天1次。

2.方法二(1)反射区配方 心、胸、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脾、小肠、横膈膜、胸部淋巴腺、肾、输尿管、膀胱。(2)操作方法 轻手法刺激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反射区,轻中度手法刺激甲状腺、甲状旁腺、脾、小肠、横膈膜、胸部淋巴腺反射区,重点刺激心、胸反射区。每次30分钟,需坚持治疗。

四、注意事项(1)足疗有活血化瘀、软化血管、疏通心脉的作用,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刺激反射区要有酸痛感(以能耐受为度),没有酸痛感将影响疗效。(2)足部疗法可缓解或解除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状态,但在急性期应结合中西药物治疗。(3)纠正高血压、贫血、甲亢,控制心衰、心律失常、糖尿病。(4)饮食宜低盐、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宜食易消化、多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5)注意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睡眠充分,保持心情舒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紧张,忌烟酒。图2-5 冠心病足疗反射区

五、病例

郭某,男,66岁,干部。有高血压病史6年,自觉胸部闷痛,闷压感,心慌。因发烧、心慌而入县医院,检查:血压180/120mmHg,心界稍大,心音弱,心电图示T波偏低下,S—T段下移。诊断:高血压,冠心病,上呼吸道感染。足部反射区检查:前脚掌肥厚黯红,心反射区稍有隆起。心(++)、肺与支气管(+++)、肾(++)、肾上腺(+)、垂体(+)、头部(+)、血压点(++)、小脑脑下(++)、甲状腺(+)、肝(+)、前列腺(++)、生殖腺(+)、内耳迷路(++)、胸部淋巴(+++)、咽喉气管(++)、胸(+++)、上下身淋巴(++)。治疗:采用全足按摩、重点加强的原则,重点加强反射区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垂体、甲状腺、肺与支气管、心、脾、肝、胃肠、脊椎、淋巴腺等,手法采用拇指推掌法和食指叩拳法。每次30~4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力度由轻到重,以有痛感为宜。治疗3天后即感到心前区舒适多了,治疗5次后睡眠好转。1个疗程以后,心慌、胸闷明显减轻,血压150/100mmHg。接着又治疗了1个疗程,胸闷、心慌消失。患者感到效果明显,又接着按摩了1个疗程,诸症皆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第六节 头痛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自觉症状,引起原因较复杂。是主要以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头部或五官疾病可致头痛,头部以外的疾病或全身性疾病也可致头痛,所以必须辨清头痛的发病原因,方可对症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或颅外伤所致头痛,不宜用足疗。根据病因及发作时特点的不同一般分为风寒头痛、风热头痛、肝阳上亢头痛3型。

一、风寒头痛(一)症状

全头痛,痛势较剧烈,痛连项背,常喜裹头,恶风寒,口淡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二)治法

1.方法一(1)反射区配方 腹腔神经丛、大脑、额窦、小脑和脑干、三叉神经、颈项、肾、输尿管、膀胱。(2)操作手法 中度手法刺激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5分钟,约15分钟,中重度手法刺激腹腔神经丛、大脑、额窦、小脑和脑干、三叉神经、颈项反射区各3~5分钟,约30分钟。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每日1次或隔日1次。

2.方法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