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3年卷(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3 22:04:45

点击下载

作者:杨军昌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3年卷(二)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3年卷(二)试读:

内容提要

本卷(二)为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学术辑刊《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3年卷(总第10卷)研究报告集。研究报告来源于人文社科基地课题与相关课题研究,或为驻人口社会法制中心期间完成,涉及农村空心化与农村社会建设、特殊群体受教育权、“空巢老人” 生活状况、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人口与计划生育、非遗与文化产业、民族文化等方面内容。既有宏观研究,也有微观分析,既有理论讨论,也有实证剖析;选题新颖,资料翔实,论从据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

中国西部农村空心化与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基于贵州省瓮安县的部分观察与拓展思考

方印(贵州大学法学院 贵州 贵阳550025)

作者简介:方印(1969—),男,汉族,贵州瓮安人,贵州大学法学院教授,贵州大学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员,民商法硕士生导师,环境与资源法硕士生导师,法律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商法、环境与资源法、防灾减灾法、农村制度建设。【摘要】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作用下,我国农村空心化现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在各方面发展水平上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导致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的完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也颇具有挑战性。本研究以部分农村地区为观察对象,以此拓展分析西部农村空心化现象的表现及其负面影响,指出其根源所在,进而提出“五位一体”综合推进建设西部农村社区的对策建议,希望为有效破解西部农村空心化问题,进一步推进西部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关键词】西部农村;空心化;社区建设;对策建议

一、引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农村及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方针与国家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自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民政部门的有力组织下,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蓬勃发展,进展顺利。尽管如此,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尤其是农村长期被边缘化的历史疾症导致农村普遍存在的空心化问题使得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更是难上加难。为此,必须加强对农村空心化问题的研究,为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开展与有效进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决策。那么,什么是农村空心化?什么是农村社区?农村空心化与农村社区建设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联?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建议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以更好地推动农村社区建设?这些都是迫切需要我们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我国,就目前的城乡差别而言,东部地区的城乡差别最小,中部地区的城乡差别次之,西部地区的城乡差别最大。由于中部、西部、东部三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与程度差距巨大,自然地,三个地区的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相比之下,东部地区农村空心化问题较少,仅仅是极少数地方才会有空心化现象,其对东部地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展开与深入推进影响很小;中部地区的农村空心化问题比较多,部分农村存在着空心化现象,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部地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深入推进;西部地区的农村空心化问题则最严重,农村普遍存在着空心化现象,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严重影响着西部地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深入推进。西部地区的农村空心化现象不仅包含了中、东部地区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全部特质,还存在着与中、东部地区的农村空心化现象不同的一些特殊之处。就目前而言,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与难点都在西部地区,可以肯定地说,全面了解西部地区农村空心化现象,有的放矢地推动西部农村社区建设,对于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开展与深入推进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有关资料表明,目前,贵州省在2300元的扶贫标准下有1149万贫困人口,占全国的11%。而贵州省的户籍人口只有4200万,常住人口3500万,贫困人口约占户籍人口的1/4,约占常住人口的1/3,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减贫难度大,致富脆弱性大,返贫率高,贫困发生率为33%,占全国近9.4%,而且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总之贵州广大农村要在2020年跟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可谓形势严峻,任重道远。当然,过去贵州省部分农村地区空心化问题比较严重,但自民政部在全国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推广工作以来,贵州省地方党委政府开展了全面深化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理念,积极探索破解农村空心化难题、把城市社区管理服务理念引入农村社区建设的新道路,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模式和工作机制进行大胆探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比如,2009年年初,贵州瓮安县就拟选了经济条件好、群众基础好的村进行试点。2011年,全县已完成了57%的农村社区居委会挂牌。在开展此项工作中,主要以建立“一村一社区”和“一村多社区”为工作模式,以建立“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农村社区救助保障室(站)”为切入点,以深化村民自治为基础,以强化社区管理和服务为中心,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而言,贵州省部分农村地区空心化问题仍比较严重,也严重地影响贵州农村地区的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就以笔者家乡——贵州省瓮安县为例,拓展分析西部农村空心化现象与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对西部农村空心化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五位一体”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二、西部农村空心化问题认识

(一)农村空心化的含义

关于农村空心化这一概念,目前学术界和理论界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过去的关注点主要在住宅空心化、村庄空间形态、乡村聚落空心化,其中对村庄宅基地演化特征与问题的探讨是侧重点。有的研究者从土地利用的方面定义空心化为村庄的内部出现大面积空置地的一种特殊结构布局的村庄,还有研究者从城镇化背景、住宅的空间布局和村民的年龄结构等方面定义了空心村。

就目前而言,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界定农村空心化这一现象。

1.王亚维同志的观点[1]

王亚维同志从村庄聚落形态变迁的角度出发,认为农村“空心化”是指在村庄建设过程中,新建住宅“摊大拼”式不断向四周扩张,而位于村庄中心的老村区则保留了大量的破旧民房,且许多已经无人居住,所形成农村住宅聚落“空心化”。

2.薛力同志的观点[2]

薛力同志从城市化的背景出发,认为农村“空心化”是在我国特有的城市化过程中发生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在村庄的物质形态中的表现,是在城市化之后于非农化的条件下由迅速发展的村庄建设与落后的规划管理体制的矛盾所引起的村庄外围粗放发展而内部衰败的空间形态的分异现象。钟勇同志从农村人口结构变迁的角度出发,认为农村“空心化”是指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俗称993861部队)的现象。薛力依据发展程度的不同,把空心村的形成分成初期、中期、晚期三个发展阶段。在空心化的初期,农民经济水平逐渐拉开差距,同时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政策使得农民无法顺利融入城镇,又因为我国对村庄的规划管理比较放松,一些生活富裕的农户逐渐开始在村庄外围建房,拉开了农村空心化的帷幕。在空心化中期,由于经济的发展,村庄中心的住宅年久失修逐渐老化,在村庄边缘建房的农民越来越多,农庄内部居住的人口越来越少,新旧住宅有明显的不同特征。在农村空心化的晚期,随着农村经济的进步发展,以及农民逐渐迁向村庄外围居住,村庄在物质形态扩充的同时也开始在内涵上发展。

3.王进业与张军同志的观点[3]

王进业与张军同志认为农村“空心化”主要是指随着大量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农村出现人才短缺、资金流失、土地抛荒、组织涣散的现象。徐勇同志则从乡村治理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农村“空心化”是指支撑乡村可持续发展和文明转型的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和需求等资源和乡村治理可利用的手段严重匮乏,乡村发展陷入困境的现象。

4.谷云凤、郭秀伟等同志的观点[4]

谷云凤、郭秀伟等同志又认为,现在在不少农村,因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已经出现了经济层面上的空心村和地理层面上的空心村相互混合的空心化现象。这又从某种角度上表明了一种新的空心化现象的出现。

5.笔者观点

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多数学者是从村庄聚落形态变迁的角度,土地利用的角度,城市化,以及人口结构变迁的角度,分别定义了农村“空心化”这一概念。本文认为,农村空心化是指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与城市发展力相比在农村一定区域或范畴出现的国家政治与法制影响力虚化,经济发展力与文化生产力退化,人口居住与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吸引力弱化,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与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不相吻合甚至背离的立体式形象归纳。(二)西部农村空心化的主要表现

基于传统农区的农村发展典型调研,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可归纳出农村空心化具有如下的特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居人口呈老龄化、贫困化趋势,人口、资金等要素流向城市,引起农村经济的衰退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空心化,村庄整体格局和历史景观风貌受到极大破坏;村中心有人居住的宅基地面积不断减少,而村庄公路沿线的人居宅基地面积却不断增加,住宅的规模、质量水平明显提高,造成农村聚落“外扩内空”现象。

国内众多学者认为农村“空心化”的主要表现为村庄空心化、人口空心化、金融空心化、资源空心化四个方面。笔者以为,农村“空心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七个方面。

1.人口空心化

由于大规模的人口转移,使得农村进城务工人数从20世纪90年代起爆增,造成了农村人口的空心化。据笔者于2005年3月至12月连续十几次下到大兴镇进行调查实践,发现97.5%农户的青壮年(即18~50岁)都在外务工,而农村中则只剩下所谓的“993861”部队(即老人、妇女、小孩),并且在许多家庭,处于青壮年的妇女也外出务工,造成了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的局面。由于老人和小孩都没有劳动能力,很多家庭只种植少量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农作物,导致耕地资源严重浪费。同时,这样不合比例的人口分布,带来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主要有四个挑战:新农村建设主体缺位、农村养老面临挑战、农村土地制度面临挑战、农业生产面临挑战。

2.党团组织空心化

由于提倡劳务经济,政府每年都要向外输出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技能的青壮年党团员加入外出务工大军,导致农村特别是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村党支部党员老龄化。七八十的老党员,连参加组织生活都成困难,农村的发展要发挥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确很困难。因大量的青壮年团员外出务工,致使团组织基本上成了空架子,农村的发展要发挥后备军的作用只是一句空话。在新时期农村党组织建设中面临的一个新境遇就是日渐空心化的村庄,空心化给农村党组织的工作开展带来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党员流动的混乱性和留守党员的老年化给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带来诸多难题;其次,党员外出使组织程序的执行缺乏足够人手;[5]再次,多元化的价值观逐渐影响,以及减弱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年轻[6]一代党员缺乏入党动力,农村党组织活力越来越低。

3.村庄空心化

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农民具备更新住宅的意愿和能力,被长期压制的农民住宅需求开始释放,农村住房建设规模不断增大。现代农村的许多村庄因缺乏规划,或者管理不到位,致使大多农户选择在村公路沿线修建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房,原自然村落却是一大片残败不堪的旧木房,这已成为农村衰败的主要征兆。由于原有旧住宅环境较差、面积偏小等固有缺陷,很多农民为了改善居住环境,至今仍然未摆脱赚钱修房的旧思想,另外传统的“多一处宅基,多一份家业”的小农思想,以及盲目的攀比心理、特定的社会观念与文化习俗,成为祖辈宅基地深度开发利用的阻力所在,导致多数农民在外打工挣钱回乡后都是一味跟风修房。有相当比例的农户闲置旧房盖新房,既造成土地浪费,又不利于乡村景观的美化。很多农村漂亮的小洋房里的常年实际居住人口只有户主的父母和子女,还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据全国土地详查提供的数字,2现在我国村镇居民占用宅基地已达1666.7万hm,大大超过2000年规2划用地1333.3万hm的控制指标。[7]

4.金融空心化

由于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长期的重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金融的落后,并且在我国农村,形成二元化结构下的金融机构,即由中国农业银行、农信社组成的位于主导地位机构与由农村合作基金会、高利贷等组成的民间金融并存的格局。对于民间金融,政府一直是限制其发展的,而前者始终在政府规定的较低利率水平下运作。近几年,由于国有的商业银行为控制风险,大都收缩战线,集中主要力量争夺城市的大客户,大规模地撤地县以下基层机构,从1999年开始,四年撤并数累计高达31000家,农村合作基金会已被取缔,而多数农信社的不良资产又很高,资金规模有限,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日益缺乏。现在依靠正规金融渠道,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基本无处可贷。没有利息低廉的资金来源,农村经济和小型生产业很难发展,并且由于农村民间金融的逐步盛行,使得农村信用社的作用空间不能充分发挥,并且因为农民贷款的难度较大,致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缺少资金上的支持,形成了农村金融的空心化。

5.资源空心化

空心村仅仅是一种外在特征,而医疗、教育、文化等资源都空心化则是农村空心化更深层次的本质特征。因为中国是传统农业国,中国必须集中财力去发展工业和城市,所以国家把重心移到了城市,放在工业上,把钱都投向城市,将城市培育为发展中心。中心对资源天然就有一种极强的集聚效应,结果导致所有资源都向城市集聚,同时抽空了农村的资源,所以农村日见衰败。失去了中心的农村,出现空心化是必然的。

6.科技空心化

农业种植风险性高,收入不如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出农村,其中大部分是农村青年。这部分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资本。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广泛应用和推广,农村青年作为试验示范的先行者,其通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使这些科技成果转化为巨大的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村发展科技的接力。但是,这部分人口大量的转移外出,使得农村科技的推广和传承出现了断档。农业在职人员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上的严重失衡,导致的“空心化”,影响了农业中科技的推广体系的运行效率,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推广组织体系和运行框架的完善性。留守农村是以老年、妇女和儿童为主的人口,形成了老人带孙子,妇女忙生产的现状。由于知识、生理、心理、精力和能力的原因,现有留守农村人口认识和采用创新的能力和自觉性较差,除了常规农业的种植技术外,对于知识型一类的无形软技术成果,如生态农业技术、生产管理技术等,因为他(她)们缺乏认识和接受创新的意识和动力,缺乏学习的能力和时间,而得不到有效的推广。出现了科技创新扩散的真空地带。“空心化”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主要影响集中在基层农业科技的推广体系。乡镇、村组这两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受到的冲击最大。在乡镇一级,多数农技站的技术服务职能形同虚设,严重异化,有站无人,一人一站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难以保证,影响了农业技术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再者,留守农村的老人带孙子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其观念和溺爱心理都不利于农村新一代喜欢农村、热爱农业、干农业的观念教育。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今后谁来干农业,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农村科技空心化将世代蔓延。[8]

7.社会服务空心化

在农村,社会服务工作主要是指农业推广和农村社会工作方面。农村落后,交通不便,且居住高度分散,农户经营规模极小;人口空心化导致留守农村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增多。农业推广服务工作面临新的困难。许多农业推广服务的工作没有在农村很好地开展。一是缺乏实质性的有利于农业推广工作的政策和措施,二是缺乏高素质的农业推广人才。现在农村很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形同虚设,20世纪80年代建立起来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实质上已是网破、线断、人散。农业推广工作许多是轰轰烈烈搞项目,花花哨哨做文章,实实在在试验示范走过场。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忙于应付项目的申报,向上要钱,无力顾及下乡做过硬的农业推广工作,许多县级农业部门因经费不足,下乡的差旅费都未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人少素质差,又少轮回培训。除了营利性的涉农试验示范的经营活动和参加政府的政务工作外,这些部门一年很少时间开展公益性的农业推广活动且缺乏农业推广工作的思路,缺乏农业推广工作技能和方法。随着农业税及其附加税费的免征,乡镇农村基层政权职能的转变还相当落后,管理多,服务少。在农村发展工作中,缺乏科学、实际的调查研究,缺乏农村发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缺乏科学的农村社会服务工作的理论和方法。表现在工作中,就是以钱为目标,追求急于求成,立竿见影,因而工作方式武断和粗暴。这些对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严重的隐患。

总之,我国农村的空心化是一个“立体”形象符号,应该包括国家政治与法制影响力虚化,经济发展力与文化生产力退化,人口居住与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吸引力弱化等众多方面。我国农村空心化程度已经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变得相当薄弱。(三)西部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

在纯学术层面上,学者们一般用推—拉理论的分析框架来描述农村空心化的形成原因。推拉理论应该是目前能比较全面地解释关于人口在城市农村流动特别是农村劳力向城市涌入动因的理论。陈旭堂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和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这些形成了城市的强大拉力;而农村的贫穷和发展机会的稀缺,以及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则构成了农村的推力,这种推拉的复合后果就导致了空心村的出现和农村人口空心化的产生。

笔者认为,西部农村空心村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有了相对自主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摆脱了土地的“束缚”,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粮食产量稳步提高,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逐渐凸显,这为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提供了一个推力,但是,其自身的缺陷也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使得农民在农村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农民要想发展只有选择外出。另一方面,随着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农民具备更新住宅的意愿和能力,农民住房建设的规模不断增大,原有旧住宅环境较差,面积偏小等固有缺陷,促使农户住房投资区位明显改变,从而使旧宅基地的废弃或闲置成为可能。

2.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实施的原因

自从1958年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的实施,将农民绑缚在农村土地上,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的流动,而庞大的农村人口数带来相应巨大的宅基地数量。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化,青壮年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来自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阻碍。现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和社会保障体系,难以在制度上给进城农民以必要的生存保障,因而固守农村的旧宅基地成为理性的选择。农村劳动力多以短期方式流动,造成宅基地“季节性”闲置。同时,在我国农村集体房屋禁止自由买卖,宅基地合法合理的退出机制缺乏,导致许多农民即使在城市买了房屋,农村旧的宅基地也长期空置。因此,着眼统筹城乡发展,研究解决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置换,实现城乡土地一体化配置,成为推进空心村整治与新农村建设亟须解决的产权制度问题。

3.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二、三产业发展的原因

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二、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转移空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在农村居住的人口呈逐年呈下降的趋势,还有一部分农民在城镇购房置业,并定居下来,但因为户籍的制约,这部分农村居民仍没办法解决户口迁移问题,使得人口的流动具有明显的不彻底性,很多实际“城镇人”仍然以房屋闲置的方式保有宅基地,使其成为生活的最后屏障,也造成了农村原有住房的大量闲置。

总之,西部农村空心村的出现有其深刻复杂的社会背景与众多原因。比如国家在政治生活方面对农村关注较少,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关注不够,在教育、医疗、基础工业设施建设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支持不够,在规划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长时期的空缺,使得农村成为一个难管、无人愿意管、难建设、无人愿意去建设、难发展、无人愿意去投入、难居住、无很多人愿意去居住、无潜力、许多人难以看出潜力的没有多大活力的地理区域与文化代名词。(四)西部农村空心化的负面影响

毫无疑问,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分流农村人口,加速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都有巨大作用。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过快,而且转移的规模超量,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已经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隐患。农村空心化不仅造成农村居住的混乱,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也引发了其他一些问题,给社会增添了不安定因素。笔者认为,西部农村空心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9]以下几点。

1.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首先,农村空心化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我国耕地资源人均数量少,而且质量不高。村落空心化是与居住用地的扩展相伴而生的,这就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双重浪费。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59亩,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3.75亩的43%,我国人口却以每年1500万的速度猛增,同时又存在着土地荒漠化、土壤退化、地力下降、农业环境污染、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对此,罗筠博士从社会学角度以贵州省瓮安县为例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概括,而且,由于空心村是一种核心和边缘的空间分异现象,空宅地、废弃地等均大多位于村中央,这对以后的村庄改造以及退耕还田均造成一定的困难。

2.空心村中的养老问题日益严重

空心村的出现不仅仅伴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伴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即人口空心化问题。由于农村经济非农化的发展,年轻人更多地选择离开农村从事工、商、服务业等非农业的工作,常留在农村的就是老人、小孩和妇女。这就引发了空心村中养老的问题。在中国,养老保险在城市中比较普遍,而在农村中,养老主要是靠家庭来承担。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口太多,而经济又不发达,国家难以承受农村中的老人赡养问题。在空心村中,老人比例上升,而子女特别是外出的子女对老人照顾多只是经济上的支持,老年人的生老病死等得不到保障,精神上也得不到慰藉。

3.和谐稳定的乡村人居环境受到破坏

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村聚落较为稳定和协调。但随着空心化的加剧,农村的人居环境也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一方面,空心村破坏了农村的景观布局。住宅用地的急剧扩大和无序建设导致村内绿化树木的减少。另一方面,空心化对农村安全构成隐患,村中心遗留下来的旧房子多为木房、草房,一些老人生火做饭、点火照明,以及照明线路的老化,成为农村火灾的主要源头。而且,空心村的老房成了卫生防疫的死角,有的成为垃圾堆积场所,长期闲置造成家鼠泛滥,引起以家鼠为媒介的传染病的流行。同时,空心化易诱发农村矛盾。近年来,农宅盲目攀高引发的采光、排水、无消防通道等问题日益突出,民事纠纷不断上升,给社会治安和农村社会稳定留下隐患。总之,在大力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资源开发地的农民并没有享受到本该享有的项目开发的益处以及获得相应的补偿。相反地,因项目开发带来的地质灾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原本和谐稳定的乡村人居环境受到较大的破坏。媒体的众多披露与农民群众集体上访的现象无不说明这一点不好的事实。

4.无法带来农村经济的真正繁荣

随着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心村,人才短缺、资金流失、土地抛荒、组织涣散等问题趋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稳定。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改革导向是按要素分配,农村劳动力得到的收入份额是逐渐下降的,但带来资本的回报不断上升,客观上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无法带来农村经济的真正繁荣。尤其是在因工业化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大量征用农民土地问题上,农民获得的征地补偿价格极低,倒是当地政府和其他中间人获得了真正的巨额利润,这直接严重地损害了农民利益,产生该问题的最为核心的制度原因是没有给予农民财产权应有的尊重和保护。总之,农民权利贫困的制度原因使得农村经济不可能有真正的繁荣。

5.阻碍农村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进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经济的结构发生极大的变动,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高。适度地向外扩张,通过农业土地非农化来满足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乡村空心化所带来的土地扩展必然会与城镇化建设中农业用地非农化产生矛盾。一方面,空心化的农村新区多沿中心区向外扩,而城镇化也在不断向农村地区发展,这样势必形成农村与城市争地的空间格局;另一方面,近年来,空心化的二元结构愈加明显,并且外围的新建房屋也有了很大变化:面积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高。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城镇化开发成本,不但阻碍了城镇化建设进程,而且由空心村内部长时间得不到改善而滞后了该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农村居民较为落后的文化观念,例如,自我满足、自我封闭等观念因素,再加上城市社会对农村的排斥,这就带来农村贫困的自我循环,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农村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总之,农村空心化给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与实施等多方面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三、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探讨与实践认识

什么是社区?我们所要建设的农村社区又是怎样界定的?它的意义是什么?农村社区建设的标准和理念有哪些?以下我们分别从四个方面逐层深入的探讨这些问题。(一)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以农耕文明、自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村落社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主要特征的集镇社区和城市社区。“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是亲密的关系和共同的关系。“社区”作为社会学术语是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为分析欧洲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变迁提供一个起点,而于1887年在他的代表作《社区与社会》中最先提出来的,是西方工业化发展中乡村城市化的产物。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把德文的“社区”译成了英文Community,是公社、团体、共同体的意思。

20世纪30年代,已故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将“社区”一词引入我国的时候,把英文的community这个名词译成“社区”,在其所著的《社会学概论》中从社区的功能性和地域空间相结合的角度对“社区”的定义是:“‘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族、民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一定地域内,形成一个生活上互相关联的大集体。”“社区”一词在我国社会学界被一直沿用下来,它的含义是指人们在地缘关系基础上结成的互助合作的共同体,用于区别局限于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互助合作的共同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是目前实践层面关于社区的最权威的定义。(二)农村社区的含义及传统农村社区的主要特征

社区可以根据其结构及综合表现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农村社区,是指地域广阔、居民聚居程度小,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的社区类型。它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通过密切的交往而形成的,为了追求共同的利益和需[5]求,逐渐产生较强认同感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笔者以为,传统农村社区具备以下主要特征。

1.人口规模小密度低人际关系密切

农村人口规模小的原因是由耕作半径小,目前农村生产条件下土地无法容纳很多劳动力等造成的。人口密度低是由于农村建筑物大多是四立三间瓦房和平房的原因。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农村社区与外界交往不多,居民流动性较小,加之人口规模较小,促使农村社区人际交往十分频繁,农村社区成员之间了解较深,人际关系较为密切。农村社区这种密切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及社区秩序的稳定,但在接受新事物方面又具有保守性,势必成为农村社区变革的阻力。

2.封闭性强、社会流动比率较低

农村社区的封闭性是由交通闭塞、信息封闭、成员与外界联系少、人口流动性小这四个主要原因造成的。交通闭塞主要是村组公路等级差未硬化,给村民生产、生活和出行带来极大困难,生产、生活成本较大;信息封闭主要指外界的信息传递到农村的途径间接、速度慢、内容不具体,导致了农民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生事物,这种状况反过来促使信息进一步闭塞。由于农村社区的相对闭塞和封闭,使得社区成员的社会流动比率低、速度慢。农民一般不会频繁地改换自己的职业,即使改变也力求稳定,绝不轻易放弃手中的土地。另外,由于农村社区文化教育和密切协作较城市社区落后,使得农村社区居民在流动上缺乏进取性,主动流动较城市少。

3.文化方面的家族特征

在农村社区,家庭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既然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寨邻关系是村民之间联系的纽带,那么形成的文化必然具有家族特征。文化的这种家族特征:一方面对于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保持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许多方面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4.农村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在传统的农村社区中,人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自种植业。经济收入构成相对单一,农村社区人口劳动力种类相对单一。农业生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传统的农业社区中几乎难以发展。劳动分工相对较粗,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较低,生产目的主要是自给自足,横向的市场[6]交换程度比较低。农业生产过程及产品分配具有单向性,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三)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界定及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正因社区可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社区建设也就有农村社区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之分。但在我国,关于社区建设的界定,目前尚无一个被社会各界所共同认可的定义。民政部曾将社区建设定义为: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这是目前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定义,此外,还有不少其他的定义。如有人认为,农村社区建设是指在行政村的地理区域范围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民政部门的协调指导下,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直接组织,通过直接民主和自我管理的方式,依靠政府、社会和村民自身等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和公共产品体系建设,强化各项公共管理与服务功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过程。从社区建设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虽说给社区建设下定义的角度各不相同,但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界定社区建设,都反映出一个共同的特点——社区建设的实质。社区建设的实质是社区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过程,即将社区中所有的资源、所有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来共同建设社区。概括地说,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一定农村地域为基础,动员各方面力量,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强化农村社区为民服务的功能,实现农村社区成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进而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过程。它包括在原社区基础上进行的结构调整、区位调整、公共设施建设和原居住环境的改建,以及对社区管理体制、组织结构、服务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建设措施。总之,社区建设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概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农村及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的一个新时期。农村社区建设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社区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贯彻落实农村及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推动我国农村地方和基层组织、管理及服务体制的变革,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西部农村社区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它包含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成部分的重要方面,二者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不同方面,需要在统筹兼顾的同时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以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通过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可以健全乡村管理机制和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为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创造基础条件。在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验和实践中,各地通过搭建农村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将卫生、就业、社保、文化、体育、科技、治安等公共服务送入农村社区;通过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社区服务、社区文体娱乐活动,增强农村的服务功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倡导社会互助,使广大农民生有所居、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抚、病有所医、贫有所帮等。

3.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村城市化呼唤农村社区的萌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的农民工来到城市。他们渴望在居住、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生活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平等待遇,呼唤着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等。只有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才能够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传统城乡关系,使农民逐步享受并融入现代城市文明,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进程,实现城乡良性互动。

4.有利于保障农民安居乐业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对于“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家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政策上给予了较大的倾斜,这一切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滞后,农村一些旧思想、旧习惯、旧风俗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影响着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可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通过感恩教育,把广大农民的思想统一到农村的发展上来,引导村民树立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相互谦让、相互帮助的新风尚;可以调解民间纠纷,化解群众矛盾,消除治安隐患;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维护农村稳定,为村民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5.有利于拉动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农村市场难以启动,这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真正富起来,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农村居民的购买能力,从而开发农村市场,这是今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投资农村市场是我国当前经济的一个新的发展动力,如果政府启动农村社区建设,将可以带动各方资金投入农村。这是因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农村的基础设施开发,如水、电、交通、通信等都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四)西部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标准和基本理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断的提出,明确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目标。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作了高度概括,这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具体来说,“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目标;“乡风文明”与“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目标。上述目标要求,也可看成农村社区建设的标准。若农村社区建设能按照上述目标要求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就会给村民带来巨大的实惠,就会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村落分布和人口特点也有所不同,农村社区可以按照“一村一社区”“一村几社区”或“几村一社区”的模式来建设。目前,农村社区建设的理念主要有步行社区理念、安全社区理念和绿色社区理念。步行社区是指:社区内部主要是步行空间,应该成为人们交往、休闲、健身的场所;人们步行10~15分钟应该可以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安全社区是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和衡量标准,核心是人的健康安全。安全社区是指:保证社区建筑物的质量,确保居住安全;社区内实行人车分流,确保通勤安全;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医疗保健、消防、安全保卫设施,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绿色社区是指建立一定的环保设施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社区。

四、西部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农村空心化现象与农村社区建设问题解决的关联性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农村聚落较为稳定和协调。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加剧,农村土地资源浪费越来越严重,如果农村整体面貌难以改变,将会影响我国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另外,稳定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受到破坏,农村空心化的漫延和发展也无法带来农村经济的真正繁荣。[10]这些都是面对农村空心化情形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社区的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以下我们将会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农村空心化现象与农村社区建设问题解决的关联性。

1.政治稳定与改革视角的观察

中国的农村经历了一个自由村落到社队,再到村组的体制演变过程。传统村落社区主要依靠长期历史自然形成的内部传统进行自我整合。如家法族规、乡土礼俗等。传统村落制度是上下脱离、城乡分割的治理体制。新中国成立后,在“政社合一”的公社制度下,将农村纳入国家治理的体系,改变了传统的“上下脱离”的体制,使传统农村社区迅速解体,村落自我整合的功能日益弱化。改革开放以来,实行村民委员会制度,在家庭生产经营基础上实行村民自治。但是村民委员会制度是由公社制度延续而来的,虽然不再是生产共同体,但仍然具有很强的行政功能。这种村组体制仍然带有相当程度的国家建构的特性,并服从于国家行政统辖的需要。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村民委员会组织趋于行政化,随着集体经济体制解体,村民委员会为村民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弱化。“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章理事”一度成为乡村治理的难题,由弃农厌农现象所表征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积累的问题没有得到合理及时的解决,所有的矛盾激化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加剧。建立农村社区可以重新激活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村民,真正使村民自治落到实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引导农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新农村社区化管理探索,旨在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服务水平,让农民深刻地感受到,他们既是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既是创造的主体,又是价值的主体。依托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开展农村社区化管理,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依靠自身力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也为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一种机制,有利于促进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开展农村社区化管理,还可以进一步扩大群众有序地参与政治,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网络,形成一个有效的载体,让农民群众直接参与社区管理,表达个人意愿和合理诉求,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城乡社会协调发展。通过这一系列的有效治理,[11]农村空心化的问题势必得到缓解。

2.经济发展视角的观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的农民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来到城市务工,这些都是转型期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经济方面有着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一是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农民外出务工增加了家庭收入,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生存环境,增强了农民购买力,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但让农民都到城市生活很不现实。广大农民不能只看到城市暂时的大量就业机会,更要看到只有自身发展了才是长久的生存之计,才能更好地造福子孙后代。只有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才能够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传统城乡关系,使农民逐步参与现代经济,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进程,实现城乡良性互动。综观我国农村的生产、经营现状,可以看出村民与村民之间在生产中的联系较少,他们之间的交流大多停留在生活方面,这样极不利于农村的整体发展。农村社区的建设可以将农民团结起来为农民内部创业提供契机。马克思说:“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农村社区化建设是一个培养农民合作精神与合[12]作技能的过程。实行土地承包之后,每家每户都是一个微型的生产企业,每家每户都购置相同或类似的生产工具,采取相同或类似的生产方式,户与户之间基本上不发生生产联系,而提供生产资料和收购农产品的部门都是和农民无关的国家垄断企业。农民的这种不合作不仅导致社区生活的缺乏活力,更要紧的是他们作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已经被深深地卷入了市场,而不是作为一种有机的联系在市场经济中进行有效的合作。以前,他们每个人都被限制在一个木盆里,没有扩大活动的余地,现在他们还是在木盆里,但是这个木盆连同木盆里的人已经被抛进了市场经济的湍流。在生产日益社会化的今天,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农民自己的服务组织极为迫切。产前、产后乃至产中的服务可以依据产品的不同组成不同的专业协会。基于农民自身利益之上的专业协会是城乡市场的中介,是经济上融入社会的桥梁。应该允许农民经营目前还有利可图的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储运加工销售,使初级产品增值的利润回归农村社区居民手中;也应该允许农民成立自己的金融互助组织。只有农民才最了解农民的需求,而且他们的运作在成本上也是极具优势的。欧洲最大的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起初就是由农业信贷合作社发展起来的。有农民而无农民社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非赢利组织的缺乏。应该鼓励农民成立一些社区内或跨社区的民间组织,诸如老年协会、公益协会、生产技术协会等,这样,既丰富了农村生活,又和整个社会沟通了起来。如果说改革开放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外部创业的宏观环境,那么农村社区化建设就是在为农民内部创业提供契机。农村社区化建设是一个新的资源组合过程,农村社区化建设同时也是基层政府转变职能革新自身以适应农村现代化的过程。

3.文化继承与发展视角的观察

由于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外出到城市务工,留守在家的妇女们劳作之余,活动空间集中在走亲访友、串门、闲聊、打麻将消磨时光。年轻者认为看看小说、看看电影、看看录像便是文化消费,年长者则干脆认为花那个冤枉钱不值,认为有那钱还不如吃好点、穿好点,不如把钱攒下来盖房、娶媳妇。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缺位,农村文化人才流失,也即表现在人口方面的农村“空心化”,由于城乡差距的扩大,农村大量的各类人才都涌向城市寻求发展,而一旦离开农村深入城市以后,他们就被城市所吸引,想方设法在城市立足,不会再回到生养他们的家乡农村。所以,今天的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巨大的,也是艰难的。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不应该只是经济发展的新农村、政治稳定的新农村,而应该也是文化繁荣的新农村。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培养农村社区居民的自信、勤劳、合作、民主的精神,调动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农村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净化农村社区的风气,抵制黄赌毒、邪教、封建迷信在农村社区的泛滥。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创造一种健康、环保、节能、和谐的生活方式,以抵制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在农村社区的盛行,为新农村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提出:“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乡村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乡村社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当前繁荣发展农村社区文化的总要求。贯彻这个总要求,总体来看需要重点把握三方面主要内容。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二是要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要广泛开展农村社区居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是解决西部农村空心化问题的重要途径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是推进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然而,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农村,经济条件虽然越来越好了,但社会基础设施却相对薄弱,公共服务资源普遍匮乏,农村社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时期的农民,已不仅仅满足于温饱,在人居环境、公共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他们有着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农业走标准化、规模化、国际化路子是必然选择,但农村社会事业落后,显然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一大障碍。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是农村经[13]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反映。要真正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大力推行农村社区化,是顺应时代变迁、遵循客观规律、把握主要矛盾、创新发展新农村模式总结出的宝贵成果。实践充分证明,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加强社区建设、推进新农村社区化,是破解改革难题、提升发展水平的有效手段,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是推进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

根据现代法治国家观念,向全体公民包括农民在内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虽然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部门一直致力于把公共服务送到农民手中,但效果却不甚理想。导致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农村村庄数量繁多、位置分散,以自然村为单位实施公共服务的成本过于高昂;另一方面是由于各级政府财力不充足,在原有体制框架下运行,让有限的政府财力、人员和公共服务资源延伸入每一个村庄很不现实。要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就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拿出新的方案新的举措。可以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于服务的原则,把分散的村庄规划为一定规模的社区,把政府的各种公共服务项目集中到新农村社区的平台上,为附近2千米半径内的村庄和农民提供服务。这种做法,不仅不影响原有的乡村组织结构,而且可以使分散的村庄相对集中起来,优化配置了农村的公共服务资源,真正使公共服务延伸到每个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非常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这必将是改进和加强我国农村社会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最佳选择。

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将会使农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村容村貌发生巨大的变化,使农村社会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我国农村会更加稳定。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既是尊重农民,更是组织农民、教育农民、提高农民,在新农村社区共建共享的过程中,广大农民的公民意识、法制观念等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逐渐提升。新农村社区化也是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有了新农村社区这个平台,各项公共服务职能“众流归一”,干部群众靠得更近了,服务效果变得更好了,人民群众更满意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将因此向前迈进一大步。农村社区化也为村一级组织“减”了“负”,使之腾出更多精力抓发展,有助于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夯实执政基础,巩[14]固基层政权。此外,农村社区化还引发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向村落聚集的连锁反应,繁荣了农村社区经济,农村传统生产生活形态也因此发生改变,新的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可以逐步形成。可以说,农村社区化着眼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推动农村由经济建设单项突破,转入“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新轨道。农村社区化是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生事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从实践看,农村社区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农村实际,增进了农民福祉,促进我国农村的全面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另外,实践还表明,农村社区化投入少、运行成本低、便于操作、易于学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普遍性,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有能力推行农村社区化。当然,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各地推行农村社区化的方式、途径,不可能只有一个模式,也应是多种多样。但不管采取什么模式,都需要从当地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把握规律,科学定位,创新机制,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只有这样,新农村社区这项新生事物,一定能在广袤的农村沃土上茁壮成长,加速推动中国农村小康社会的发展。(三)破解西部地区农村空心化难题,推动西部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建议

农村空心化是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产物。关于如何破解农村“空心化”难题,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这些成果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如:加强立法、执法力度,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涉及农村建设的很多方面,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但总体来说,要破解农村“空心化”难题,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精神文明建设是关键,政治文明建设是前提,法制文明建设是保障。只有抓住这四个层面,通过全局统筹,以规划先行、政策引导、整合项目资源、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才是切实完善农村社区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

1.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建议

抓好西部农村社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主要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完善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是国家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方面提供的保障和创造的条件,而农村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效供给关系涉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是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完善服务体系,包括几个方面的工作:①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以统一供种、排灌、植保、技术指导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机制;②农林水等部门所属的基层农技站、农机站、水利站、林业站、畜牧兽医站、经营管理站等提供服务;③供销社、商业和外贸等部门及所属企业开展以技术培训、咨询、承包为重点的服务;④重点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体系建设,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具备方便群众参政议政、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综合治理、纠纷调解、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公益服务、就业维权和卫生环境管理等基本功能。搞好这些服务体系,农民会大大受益,才能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比如,贵州省瓮安县为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以整合农村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为抓手,初步形成了具有社区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经深入实地调查,综合比较,选择条件较好的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