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艺术指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3 22:08:53

点击下载

作者:曾致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朗诵艺术指要

朗诵艺术指要试读:

1 朗诵的概念

作为朗诵的本义,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大概与“诵”、“咏”、“吟”等相类。朗,是指声音的清晰、响亮;诵,是背诵、诵读。朗诵,也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表达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朗诵艺术的起源目前在业内和艺术界还并没有比较权威和确定的考察结果,但是根据其形式和特点,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能找到朗诵艺术的雏形。早在先秦时期,我国的史书文献中就出现了有关“诵”的记载。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尚书·舜典》中写道:“诵其言谓之诗,咏其言谓之歌。”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当时已经有了“诵”的形式。《汉书·艺文志》中写道:“诗三百遭秦火而全,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也。”这就是说,2500多年以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虽遭秦始皇“焚书坑儒”,但依然能流传下来,主要就是因为有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头传诵,并传之不朽。到了汉代,古文字学家郑玄认为,“以声节之曰诵”,意思是用声音把诗的节拍表示出来就是“诵”。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在中国兴盛,人们对于佛经的诵读非常讲究声调和节奏,沈约前后,陆续创造并倡导了“四声八病”之说,这对诗文诵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了唐宋,朗诵就已经十分盛行了,大诗人杜甫在《解闷十二首(之七)》中写道:“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宋代文学大家陆游也非常推崇诵读,他在《剑南诗稿》中写道:“横陈枥饭侧,朗诵短檠”,由此可见诗人对朗诵的喜爱。元代,元曲这一新诗体的出现,虽是一种唱的形式,但其中融入了朗诵的元素。到了明清,著名文学派别桐城派提出的“因声求气”,足见当时人们对“朗诵”艺术的新认识。在西方,古希腊就有了朗诵的萌芽,话剧的发展使其中的独白逐渐发展成了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也可以看做是朗诵艺术的前身。朗诵有利于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诵的重要性。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人人都知道的名言,而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则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水平,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宏观而言,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微观而言,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朗诵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它要使用视觉、听觉、运动觉等,通过中枢神经,进行多渠道的信息反馈和协调活动,可反映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力的分配转移。汉字形体变化复杂,朗诵可反映人观察的精细性、敏锐性。朗诵要迅速再认过已识记的字词,可反映人记忆的持久性、清晰性。朗诵的停连、轻重、语气、节奏等,需要根据上下文的关系、意义确定,若能及时作出符合原文含义的表达反应,则可反映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等。长期以来,朗诵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在战争年代,朗诵成了斗争的有力武器,许多仁人志士振臂高呼,倾心呐喊,咏诵着发自肺腑的诗文佳作,向民众宣传救国救民的道理,传播强国富民的知识。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很多热血青年在一些著名诗篇激励下,满怀豪情地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朗诵艺术作为一门以有声语言表达为形式的艺术,特别是以经过历史长河积淀的优美的华美篇章为文本,表达民族的激情和深情,已经作为一种历史的象征,一种文化的遗产,一种不灭的精神,广为传送,深入人心。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朗诵更是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它被广泛运用于艺术表演、教学活动、广播电视和人际交往中。如今,各种学术团体应运而生,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各类大赛丰富多彩,网络资源快捷便利,朗诵艺术在中国大地正方兴未艾,一片繁荣……

2 朗诵是创作

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这种再创作,不是脱离朗诵的文字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按字读音、照本宣科的一种简单、机械的言语活动,而是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首先,朗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语言表达活动;其次,朗诵是一种理清思路、调整心路的艰辛劳动,朗诵者必须在深入理解和具体感受的前提下,把文字作品入脑入心,动之于情;再次,朗诵是一种由静态的文字语言的存在状态向动态的有声语言的存在状态的转化过程,即“音声化”过程;最后,朗诵是一种有始有终的、独立稳定的、具有一定成果形式的有声语言活动。当然,那种或结结巴巴、断断续续、自言自语、有头无尾、敷衍了事的“随便念念”、“读着好玩”就不是创作了。还应指出,文字语言的高级形态是文学语言,应是经过反复推敲、字斟句酌的,作为朗诵者的创作文本和创作依据,是需要具有一定的人文内涵、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的。朗诵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比如同语音学的关系:朗诵是语音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朗诵一般不能违背语音学的基本原则,不能脱离语言规范。又如,同文学的关系:朗诵所依据的文字作品大都为文学作品。只有深入地了解、认识和掌握了文学理论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将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还如,同逻辑学的关系:无论是文字作品还是有声语言一般都要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因而都要符合和遵守形式逻辑,比如条理性、层次性、清晰性等。尤其是有声语言,它本身有高低、轻重、疾缓、抑扬、起伏、褒贬色彩在里面,更要求逻辑性。再如,同生理学的关系:朗诵要依靠人的发音器官、发声机制才能起作用,这涉及到发音生理方面的知识。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再加上良好的声音条件,朗诵才能更有魅力。

3 朗诵是艺术

朗诵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一门高雅的艺术,播撒着真善美。同是一首诗或一篇散文,干巴巴地念读和声情并茂地朗诵,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给听者的感受、感染、影响也是不同的。对于好的朗诵,人们会由衷地发出赞叹:“真美!”这“美”指的是音乐的美、艺术的美。朗诵时,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形成了或铿锵有力,或婉转缠绵,或回环往复,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朗诵者的听觉、视觉、触觉,叩击他们的灵魂,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并由此而逐渐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情趣。朗诵还可以激发人的情感美。声情并茂的朗诵有助于文中所蕴涵感情的抒发与宣泄,使静态的无声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有声的具体情景,从而激发听者的情感美。可以说,好的朗诵可以使读者、听者、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化为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感力量,拨动人的心弦,撼动人的灵魂。如散文《白杨礼赞》,作者由衷赞美了白杨树,从白杨树的外形到内在精神,再到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层层深入,逐步推向高潮。反复朗读,自然会激发我们对白杨树、对英勇的抗日军民的钦佩、热爱与赞美之情。朗诵,还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正所谓“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朗诵,将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般的感觉则必须有合乎情理的想象。朗诵杜甫的诗歌《春夜喜雨》,就会产生春雨细密,悄然润物,诗人喜不自禁的联想;朗诵毛泽东的诗歌《沁园春·雪》,就会使人联想到辽阔无边、无限美好的北国雪天风光图;朗诵朱自清的散文《春》,就会将盼春、绘春、赞春的情绪激发、升腾,营造出美好的遐想空间。有人说,朗诵像春天的惊雷催人奋进,朗诵像初夏的细雨润人肺腑,朗诵像秋日的清风驱人愁云,朗诵像寒冬的阳光暖人心房,朗诵是艺术百花园中一朵争妍夺目的奇葩。人们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也就是说,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说,朗诵为我们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提供了一方良好的艺术天地。

4 朗诵的状态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张颂教授认为,朗诵者在朗读过程中,必须获得并保持正确的状态。状态,就是指朗诵者在朗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态,包括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两大方面,不过,心理状态是主导方面。朗诵状态不正确,或过分紧张,张口结舌;或过分懈怠,无精打采;或激动万分,千头万绪;或追求技巧,三心二意;或腔调固定,色彩单一……这一切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准备工作付诸现实,朗诵者对作品的理解、感受、构思、设计,便会付之东流。由此可见,朗诵状态正确与否,是朗诵成败的关键。张颂教授认为,正确的朗诵状态一是要信心百倍,积极主动。正确的朗诵状态,首先是精神状态正确。为了传达朗读的作品内容,以事省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朗诵者要由衷地感到作品的深刻、丰富,预见到它对听者所具有的多方面教益,以及听者可能从中获得的美感享受。朗诵者一定要引发出比较强烈的朗读愿望,要有一种需要立即朗读才好的迫切感——如此优秀的作品,朗诵它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自己一定要尽力展现出作品的面貌和魅力,诉诸有声语言之后,会使听者有更多的收益。二是要全神贯注,进入作品。所谓全神贯注,就是在朗读中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全力以赴,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朗诵中,倾注在朗诵的作品中。进入作品,就是把作品内容、语言,化为自己的理解、感受,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心理活动;要主动去揭示语言本质及逻辑链条,要设身处地、寓情于景,加强形象感受;要尽力引发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紧紧抓住与听者的交流感;要在整体运筹之中具体加以把握。三是要动脑动心,有感而发。在朗诵的准备过程中,朗诵者获得了对朗诵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具体感受,但这并不能保证在朗诵过程中也有相同范围、相同程度的思想感情和运动状态形之于声。也就是说,如果在朗诵时不能把那深刻的理解、具体的感受再一次唤起,不能在形之于声时既动脑又动心,不能句句情动于衷,有感而发,那么,任何最充分的准备与钻研、体味与酝酿,也只能是功败垂成。这里的关键,是“第二次唤起”。第二次唤起,是朗诵状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正确的朗诵状态的标志,是进入朗诵内容的必备条件。在朗诵时,应该做到“见文生情”,即,看到文字,又看到内涵;再现场景,又引动感情;产生表象,又把握本质……几乎同时涌现出来,在脑际萦回,在脑中激荡,在声音中流露。四是要速看慢读,由己达人。除背诵外,朗诵总是要按照作品的文字序列进行,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看—想—读”这个过程。正确的朗诵状态,就要求朗诵者正确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既不能颠倒它们的顺序,也不应忽视、省略某一个环节。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作品的字词时,当然要反映到脑子里,而后再就字出声。每当读出看过的字词时,我们的眼光又要马上转到下一组字词。在边看边读、边读边看的过程中存在着纵横交错、表里合一的复杂情况。从纵向看,有字形、字音、字义的深化,也有字词、语句的深化;从横向看,有见字连词组句和读字读句的双重轨道。这双重轨道,是交叉重叠、先后错开的,不是完全重合、同时并进的。在这纵横交错的双轨行进中,我们不但要获得形象感受,还要获得逻辑感受,进而情动于衷,声形于外,达到表里合一。(此处转引自张颂著《朗读学》,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5 作品的选择

朗诵是一门传情的艺术。朗诵者要很好地传情,引起听众共鸣,首先就要注意朗诵文学作品的选择。文学作品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产生于人类的劳动,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文学作品最初是由口头文学发展起来的,口头文学又发展到书面文学,并逐渐创造出了各种文学体裁。朗诵者首先应该注意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作品。因为形象感受是朗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瘪枯燥的书面语言即使对于具有很强感受能力的朗诵者来说,也很难形成丰富的形象感受。其次,要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在众多作品中,选出合适的作品。一般来说,一是不宜选择平淡无味、缺乏情节和高潮的作品。朗诵也和写文章一样,“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作品本身没有亮点,就会导致朗诵者的表达平淡、缺少活力与动感。二是不要选择与自己性别、个性、年龄、身份不相吻合的文章。例如,高大魁梧的男生读《狼和小羊》,声音纤细甜美的女生读《将进酒》都不太合适。如果是中学生参加各类朗诵活动或竞赛,或参加播音、表演等专业考试,那些关于男女情爱之类的缠绵诗文也不宜选择。三是在比赛或大型演出的场合,不宜选择哲理性太强的文章。近年来市场上比较风行的“精品美文”有的写得确实不错,但有的“只好看不好读”,夜深人静时,捧读一下,欣赏一下还不错,因为这类作品大多是作者个人化的内心倾诉,似喃喃低语,但这并不一定适合我们拿来当做朗诵作品当众放声朗读,那样反而破坏了作品的美感,让人觉得极其不自然。总之,我们提倡朗诵者选择一些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的诗歌、散文、童话、小说片断、寓言故事、新闻通讯,或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或出人意料、引人深思,或幽默风趣、妙趣横生,或慷慨激昂、荡气回肠,或真切感人、催人泪下……如表现父爱、母爱、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家乡情、祖国情的作品,内容丰实、有血有肉,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6 作品的把握

朗诵作品的原则是忠于作品。要忠于作品,朗诵前就必须熟悉和理解作品,要从作品的体裁、内容、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充分解剖作品、分析作品,对作品形成强烈而完整的认同感,使作品的思想转化为朗读者自己的思想,使作品的情感转化为朗诵者自己的情感。比如,普通话水平测试51号作品讲述一个小男孩儿智力受损心里却充满爱的故事。小男孩儿智力受损,他渴望被爱,同时存有一颗爱心。他把只写了三句话却得到老师最高分的作文《愿望》,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妈妈。妈妈被儿子的爱心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她把儿子紧紧搂到怀中。故事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索和启迪——是啊,一个智力受损的孩子,“爱”却永存心中,何况智力正常的孩子呢?又何况我们这些智力正常的成年人呢?故事启迪我们:不管对待什么样的孩子,都应给予真切的关爱。这样,孩子即使不能“成才”但一定能“成人”。对作品有了如此的认知,就可以为作品定下亲切而真挚的朗读基调,然后在朗读基调的统领下,采用舒缓真切的语气、朴实平和的语调,将作品内容娓娓道出,去感染听者,以达到为作品“传情”之目的。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要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内容,首先就要正确、深入地理解作品。朗诵者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清除字词障碍,搞清楚作品中的生字、生词、成语典故、专用术语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其次,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以高尔基的散文《海燕》为例,扫除文字障碍后,就要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这篇作品以象征手法,通过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和即将来临三个画面的描绘,塑造了一只不怕电闪雷鸣,敢于搏风击浪,勇于呼风唤雨的海燕——这一“胜利的预言家”的形象。这部作品诞生之后立即不胫而走,被广大工人和革命群众在革命小组活动时朗诵,被视作传播革命信息、坚定革命理想的战歌。综合分析之后,朗诵时就不难把握其主题是:满怀激情地呼唤革命高潮的到来。进而,我们又不难把握这部作品的基调应是对革命高潮的向往、企盼。再次,要有丰富的想象。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只有伴随着丰富的想象,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像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以陈然的《我的自白书》为例,在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可以设想自己就是陈然(重庆《挺进报》的特支书记),当时正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我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饱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动摇。敌人把一张白纸放在我面前,让我写自白书,我满怀对敌人的愤恨和藐视,满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自豪地写下了“怒斥敌酋”式的《我的自白书》。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从而由己达人。比如通讯《大海中永生》,深情地对邓小平同志进行了缅怀和歌颂,这时候,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生前所做的一切,心中满怀深情与眷恋。我们朗诵这个作品时应采用什么样的基调?是深情的缅怀,是深情的赞颂。怎么来把握?我们都曾有过类似的感受,送亲人是难过的。但这篇文章,是在小平同志去世后,要撒他的骨灰,因此赞颂应该多于悲恸,我们的起调不应该太悲切。朗诵者不要在每个字上表达情感,而要用饱满的感情带出一个完整画面,带领大家进入情境中。文章后面的几个“也许”,那不是想象,而是邓小平生前非常关心的事情。这个时候的情,不要死扣在字面上,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因为大家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别人就不会有共鸣,这样的朗诵,就是不成功的。

7 散文的朗诵

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散文形式自由,题材多样而带有艺术性,篇幅一般不长,能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散文的独特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散文的种类就其取材、立意、表达的不同,可分为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首先,散文具有写实性与文学性相统一的特点。散文写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作者的生活和思想的真实经历,直接地体现作者的个性。散文创作虽然也允许某些细节有虚构的成分,但只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加工,使其在真实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这种写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构成了散文的突出特性。其次,散文具有形散与神聚相统一的特点。作者在自身生活、思想经历的基础上创作散文,既根据所见、所闻,又根据所思、所感来构思立意,选取材料。“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凡览物之情,思路所急,都可连缀成篇,选材非常自由。所以散文的题材往往纵贯数千年,横亘几万里,海阔天空,汪洋恣肆。这就构成了散文的形散。但优秀散文的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题材,却总是统率于作品的主题,贯穿于作品的线索。这线索或表现为物、为景,或表现为人的活动,但大都归结为思想感情的脉络。这又构成了散文的神聚。形散只是散文的表象,神聚才是散文的实质。作者可以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毫无拘束地选取材料,这是创作散文的方便之处。集纷繁题材于一篇,描南叙北,说古道今,写景状物,抒情写意,又使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最后,散文讲究布局谋篇和用词造句。散文篇幅短小,而题材又往往海阔天空、纷繁杂多。这就要求散文创作更要讲究布局、注意结构,从而达到繁而不乱、杂而有章。优秀散文除以思想感情的脉络贯穿全篇外,总是以精巧的布局谋篇把繁多的题材组织得疏密有致,浑然一体。它虽不像自然山川那样雄浑壮阔,却似精致园林的匠心布置,巧夺天工。散文精巧的篇章结构是作者巧妙构思立意的具体体现。分析散文的篇章结构,体会它的内容形式的完美统一,是欣赏、分析散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散文借助形象描写、意境创造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表达主题。语言是形象和思想的物质外壳,没有准确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就无法描写出鲜明的形象,无法创造出深远的意境。散文的语言非常灵活,可骈可散,参差错落,富于变化。优秀散文作家都很注意锤炼语言,并在作品中体现出各具特点的语言美。有的质朴,有的华丽,有的简洁明快,有的含蓄凝重。不同风格的语言,服务于不同形象的描写和不同意境的创造,具有各自的表现力。散文朗诵的基本要领是:

(一)扣住感情

作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直接抒发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创作的基础,也往往成为贯穿作品的或显露、或隐藏的脉络。阅读散文时,扣住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披文入情、析情,就能深入理解作品,并且提高阅读文章的能力。《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作者朱自清参加过“五四”运动,是新文学运动的一个主要人物,但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的白色恐怖中,他不满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却尚未找到出路;幻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超脱。这种复杂矛盾、苦闷彷徨的思想感情,既是创作《荷塘月色》的思想基础,又成为贯穿全篇的脉络。他在文中刻意描写景物,创造意境,正是为了寄寓这种感情,表达这种心境。《荷塘月色》正是借抒发这种感情,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反映了当时一部分要求进步而尚未找到出路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的情绪和前进步履的艰难。

(二)探求意境

散文往往充满诗情画意。好的散文就像诗一样具有深邃的意境。作家总是在描绘客观物境之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从而构成一种情景交融、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在朗诵中探求散文的意境之美,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蕴,而且可以陶冶朗诵者自身的心灵。散文中的意境,是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画面,蕴涵着动人的生活激情、精辟的生活哲理、深刻的艺术美感。写山川景物的散文创造意境往往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依情出理、托物言志的方式;写风土人情的散文创造意境往往采用情不直抒、理不直陈、寓情于事、因事明理的方式。每个散文作家在创造意境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如周作人的平淡隽永,刘白羽的雄壮瑰丽,杨朔的托物言志,秦牧的如线串珠贝的松散等。朱自清在《背影》中,写了特定情景下的父亲的背影,特别是离“我”有一定距离的背影,由于视觉角度的限制,省略了父亲的脸部及其正面表情动作的种种描绘,作者只是用极简练的速写笔法,抓住传神的细节,勾勒出一幅淡淡的背影轮廓画,但因为这个背影,是在一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因而它就是这篇散文的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通过把儿子对父亲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集的思绪都奔向一个中心进行集中、组合、强调,融聚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创造出一种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朗诵散文时,既要注意意境的探求,又要注意作者感情的抒发,将情、景、意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体会散文的意境之美。

(三)品味语言

散文和诗歌、小说、戏剧不同,散文没有动人的情节,也没有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更不刻意追求和谐的节奏、美妙的韵律。散文是语言的艺术,或庄或谐,或藏或露,或委婉或平直,或纤浓或清淡。散文以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创造丰富感人的形象。小至词句,大至篇章,在语言的运用上,散文家都是十分重视的。所以,散文的阅读,自始至终不能离开对语言的品味。而品味散文的语言,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散文中关键的字、词、句,细致体会其表达作用。所谓散文中的关键字、词、句,不仅仅是指作者遣词造句之传神,还指其本身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如《荷塘月色》中写月光的一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一段是写荷塘的月色,一个“泻”字,赋予月光以流水一般的动态,十分传神。月色本无形,作者抓住月光下荷塘、荷叶、荷花的种种特定形态,通过比喻、拟人的方法来侧面描写,使无形的月光,给人以可感的形象。“虽然……却……所以……但……固……也”这个连续转折的复句,委婉曲折地传达出了柔美的月色给人淡淡的喜悦的感受。接着作者以“参差”、“斑驳”、“稀疏”来描摹月色的形,又用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把光和影组合的协调比喻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使人产生想象和联想,仿佛欣赏小提琴名曲。这一段先正面描写月光,后侧面描写黑影。从上而下,以黑影渲染月光,后以贴切新奇的比喻描绘光与影的和谐统一,情与景熔于一炉,生动地刻画出荷塘上素淡朦胧的月色,给人以很高的美的享受。阅读时,要注意抓住有关词、句,细细体会其妙处。此外,还要从分析作家一篇散文语言特点出发,进而对作家创作中运用语言的独特艺术进行把握,如朱自清散文的朴素而富有色彩,鲁迅散文的冷峻、幽默、隽永,吴伯箫散文语言的简练、干净等。另外,通过比较发掘散文语言的独特本色之美,通过诵读感受散文语言的声韵之美等,也都是品味散文语言的重要方法。

(四)抓准“文眼”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散文的“眼”就是全篇的“泉眼”,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中心点,是文章结构的枢纽点,也就是所谓“神聚”之处。抓住了散文的“文眼”,就犹如拿到了进入散文这座艺术宫殿的钥匙,它的思想、感情、结构等就不难理解和掌握了。怎样识别文眼呢?文眼并无固定位置,不易分辨,但只要精于阅读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这段话告诉我们文眼主要出现在那些最富表现力、最有助于把握全篇思想脉络的关键性的词句上。如《荷塘月色》的文眼在篇首,《瑞雪图》的文眼在篇末,《绿》的文眼在标题上,《荔枝蜜》的文眼是最后一段话。只要多读几遍,用心揣摩,文眼是不难找到的。再如散文《路》的文眼就在“路”字上,从人们日常见到的山路、水路、沙路、石路延伸到人生的前进之路,激励人们不畏险阻、不怕困难,开拓进取、勇往直前。这些都需要朗读者细心感受、体悟。

8 诗歌的朗诵

诗歌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它用精练、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用比兴、夸张、拟人、反复等表现手法,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抒发感情,创造鲜明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来概括地反映现实生活。诗歌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诞生早,普及面广,成就也最高,对整个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诗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形式。诗、词、曲,从文学角度看都是诗歌。光是诗就包括多种不同的体裁,如王维的《观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格律严整,属于律诗(近体诗);杜甫的《石壕吏》格律较宽,叫古风(古体诗)。换一个角度看,上述几首诗都是有作者的,是文人创作的诗。而《敕勒歌》、《木兰辞》都是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是民歌。有时诗人也按照民歌的体式写诗,如贺敬之的《回延安》。如果从内容的角度看,诗歌又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等。叙事诗一般取材于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杜甫的《石壕吏》、民歌《木兰辞》就是这样的叙事诗。抒情诗一般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而以直接抒发思想感情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如李白的《秋浦歌》、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等。我们从创作的角度分析,诗是抒情艺术,不是再现艺术。因而,无论是抒情、叙事、状物、喻理等都源于并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感受、浓郁的主观色彩及鲜明的个性特色。诗歌不同于戏剧、小说,它不是靠内容和情节去外化作者的认识、感悟与体验,而主要是靠个体情感的直接抒发,有感而发、直抒胸臆,构成了个体宣泄形态物。一首好诗不会是无病呻吟,它是诗人感悟、情动最深的外化物,都注入了诗人创作的引动源及思维、情感的运动流。因此,我们要朗诵好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目的,具体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把握好诗歌的写作特色与艺术风格,体现贴近的时代感和明确的目的性;要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不能用固定腔调从头读到尾,要有变化、有起伏、有抑扬顿挫之感;要投入真情实感,以情感人。面对具体的作品,首先要进入作者的心灵,弄清诗人创作的冲动点,理清其创作的情源与情流,通过对围绕此诗有关的各种背景的了解,搞清楚诗中的所指,便可产生对此诗的初步理解,再融入自己的认识与体验,就可对此诗产生一种接近感与喜爱之情。取得诗人的创作因子,又深植于自己的心灵,形成同构、共识,也就生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宣泄的激情。最终,通过自己真挚、准确和充满激情的表达便可进入听众的心灵,与其产生共鸣。诗歌朗诵的基本要领是:

(一)整体感受

每一首好的诗歌都可视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要鉴赏它,朗诵它,就要从整体感受开始。而整体感受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反复吟诵。如果没有充分的吟诵作基础,单是“看诗”是很难体味出诗情、诗意、诗味来的,所以我们的古人不说读诗、看诗,而说吟诗、诵诗。众所周知,对于诗的理解往往要难于对散文、小说、戏剧等其他体裁作品的理解。原因在于诗歌创作的特征(集括性、跳跃性和音乐性),来源于诗歌创作的思维方式。诗歌是极富想象的艺术,而想象具有感知、情感、理解三要素,《中国现代朦胧诗赏析》一书曾写道:“想象基于感知而又改造感知,移情使感知变形,理解化感知为象征。诗的形象思维和小说、戏剧不同,就在于诗人是循着想象的逻辑,而不是感知的逻辑来进行构思的。因此,诗的世界和日常的世界往往很不一样,唯其‘不一样’,它才有诗的特别味道。”除了诗歌创作中的“改造”、“变形”、“象征”之外,诗歌创作的精练性、跳跃性又会使诗人完整的思维分割成一个个凝结点,显现在文字上,呈单线型的逻辑思维与呈复合型的形象思维构成的诗的意象和情思注入在诗句中,但它们的序列并不清晰,充其量它们仅是一颗一颗未经穿起的珠玉,这条连接它们的线,便是诗人的思路。它往往并不直说,而是采用暗示的途径来表现。诗的形象思维“可以无视日常感觉的持续连贯性,以跳跃来‘撕裂’感觉。究其原因,诗不以传达感知为目的,而以抒发情思为使命。不拘泥于感觉,诗的构思也就比较跳脱空灵”。诗思不易掌握,诗义更难把握。诗歌创作的独特手段,如象征、暗示、比喻,尤其是比喻的相关性与多义性往往使读者陷入迷宫。如若对诗人生平、创作心态及创作背景等诸方面有所了解,对作品有一个整体把握,无疑是获得了一把打开迷宫大门的钥匙。

(二)激发感情

朗读吟诵,整体感受,是朗诵诗歌的第一步。但仅有这一步还是不够的,还要“沿波讨源”,披词入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朗诵者就要循着诗句这棵“苗”而寻觅到诗“情”这一根本所在。这就是说,通过吟诗、诵诗,感受并激发起真挚的感情,应该是诗歌朗诵的根本。所以,朗诵诗歌一定要带有感情,并且要在朗诵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激发起真挚、热烈、健康、高尚的感情来。如果以冷漠的态度读诗,就很难捕捉到诗人的感情脉搏,当然也就不可能理解诗的真谛。

(三)捕捉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情景交融的思想和艺术境界,是通过对富于特征的事物的描绘,与诗人内在的意境有机地结合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含义深远的生活画面。“意”就是蕴蓄在这些景物和画面中的诗人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在诗歌中,有的以意取胜,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有的则以境见长,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宛然是一幅春江水涨、烟雨迷蒙、鸟飞鱼肥、悠然垂钓的写意山水画。阅读时,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诗的语言化为具体生动的画面,去再现诗中的意境,理解作者在诗中所描绘的生动画面和寄寓的感情内涵,从而理解诗歌主题。如艾青的《给乌兰诺娃》,作者用自然界的云和风来比喻翩翩的舞姿,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盈。云是淡淡的白云,漂浮无定;风是温馨的春风,徐徐拂过。月夜静谧而美好,在舞台的背景下,身着洁白舞服的艺术家轻盈起舞,更是美丽圣洁。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舞姿,却使人感受到一种意象:人与月相辉映,人比月更美。这样写,既增强了读者对美的感受,也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让艺术家置身广阔的环境中,给人以舒展、自由之感。阅读这样的诗歌,要反复朗读,仔细品味,驰骋想象,在诗情画意中理解作品的韵味。在不同诗类中,不时有意象的变形,意象的张力,意象的寄托性、含蓄性和哲理性,加之诗的精练性构成诗的跳跃感、模糊性,给朗诵者带来表达的困难。要解决这个难题,主要一点是抓住诗人的创作思想脉络(感情与理性),在自己的心理视野中,织就一幅清晰的经纬图。在这幅图中,既有感情的材料——形象画面,又有理性的线条——逻辑序列,既有纵向诗的意象的联结与延伸,也有横向诗的形象、画面的拓展,并有意象的突现。但是织就成形这幅图并不容易,尤其是在朗诵时,就更需要有这样一幅图存在于朗诵者心中。这是因为,诗除了其独特的体裁形式外,最显著的莫过于其对内容的表现方式。“诗是某种复杂的感情、含义和心境在语言文字所造成的具体形象中的投射”。诗是人心灵物态化的反映和个体内心世界的折射。诗人往往意欲通过诗将自己生动的人生体验传达给别人以引起他人“情感上的共鸣和经验的交流”。诗人往往将所要表达的情思、体验意象化,可以说,意象是诗的语言,它不同于一般陈述性语言,即句法结构缺乏清楚的语言关系和明晰的语义,造成语义上的模糊,而正是这语义上的模糊又反过来将一个个意象凸显出来,使意象与意象之间微妙的关系形成一种丰富多样的体验。意象的叠加整体上又形成一种表现意味与特质,它们可不受理性逻辑的框约,却又表现出生动丰富并趋向一致的体验。这正符合诗的表现特质:不在于客观的再现而重在主观的表现,着意于情绪、体验的外化。意象的跳跃、语义的模糊与整体的无序性就是理解、驾驭一首诗的难处所在。为此,我们要结合诗义,在了解掌握与其有关的全部背景下先破译诗中的每一个意象,得悉其所指与内涵。诗歌的深远意境是主客观高度统一、感情与景物密切融合的结晶。这种感情融于深远意境当中,是诗歌能够使人品味无穷,获得有益启示和艺术享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品味音韵

诗歌语言精练含蓄,富有节奏感、音韵美。诗歌高度集中、概括的内容,决定了它的语言必须精练。要以精练的语言,表现鲜明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又使诗歌的语言具有跳跃的特点,这种跳跃式的诗句之间看似并无直接的联系,却恰恰适合表现诗人放纵奔腾的炽烈感情和驰骋无羁的大胆想象。诗歌一般分行排列,具有一定规律的停顿和间歇,不仅供人阅读,而且可供人们朗诵和歌唱,这就使诗歌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讲究格律的旧体诗如此,新体诗也大都具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同时节奏感和音乐美也使诗歌语言更具感情色彩。诗歌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语言,主要表现在炼字、炼句上。把一个字、一个句子炼好了,全诗就可以为之增色,正所谓“着一字而境界全出”,决不是夸张的形容。贾岛“推敲”的故事,已是妇孺皆知的斟酌字词的佳话。王安石的绝句《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动词,起初用“到”,后先后改为“过”、“入”、“满”等十来个字,最后才定为“绿”。一个“绿”字,不仅自身色彩鲜明,而且把春风也写活了,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黄庭坚“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中的动词,初稿是“抱”字后来又改成“占”、“在”、“带”、“要”等字,直到改成“用”字才算定稿。“用”在这里是“凭靠”、“依附”的意思,能够准确地刻画出蝉在高枝上的神态。像这样传神的一字,在诗中被称作“诗眼”,最能体现诗人对准确、鲜明、生动语言的执著追求,也最具表现力。优秀诗篇中像这种运用贴切词语描摹物态,抒写情怀,一字传神,境界全出的例子还很多,因而在朗诵时要注意抓住关键性的词语,认真思考和体味,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提高鉴赏诗歌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诗歌语言的魅力,也表现在诗句上。有的诗句内涵极为丰富,极富表现力,朗诵时,要细细揣摩体味。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将眼前景、肺腑情、别后意,熔铸锤炼,成为千古绝唱。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运用色彩相互衬托的典型例子。诗歌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较其他文学样式更适宜于朗读吟诵。人们常说,三分诗,七分读。阅读时,应反复朗读,在朗诵过程中体会、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深远的意境。朗诵诗歌,要读准确,富有感情,尽量使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轻重,语调的抑扬顿挫,都能恰到好处,符合诗歌的语言规律,体现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和节奏美。

9 寓言的朗诵

寓言,自古有之,或以此喻彼,或以物喻人,或以古喻今,或以小喻大,总是寓意蕴于内,必有形体、故事显于外。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朗读任务——揭示寓意。寓言都较短小,在展现故事上,只是择其带有特征性的方面,而不以详尽取胜;那寓意却可以一点即破,甚至不点亦破。寓言一般都隐含劝喻或讽刺的意味,故事结构大多简约,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其主题一般都是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借近喻远,寓较深刻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中。在朗诵时,如何把握形象体态,如何准确揭示寓意,就成了寓言朗读中的主要问题。寓言大都是以人、动物、植物等作为形象化主体表现作品寓意与立意的。具体形象的生动、鲜明甚或夸张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表现作品十分有益。然而,如若忽视抓形象本质,只求外部形象的生动、逼真以获取表层的喜剧效应则是不可取的。比如,在朗诵寓言《一头学问渊博的猪》时,应当对猪的外部特征有所兼顾,要有些相应的设计和造型,要重在对猪这一形象的本质核心——愚昧、不懂装懂进行充分揭示,用盲目自信的语气和真实的自我感觉来表现。如此处理,便会引起受众对这一形象本质核心的领略与认识,产生对其嘲讽的评判与结论,以实现其形象塑造的意义。因而,朗诵寓言,一定要以抓形象本质、核心的东西为主,应尽量做到形神兼备。对其外部特征只能有所兼顾,不可本末倒置。寓言的朗诵根据创作种类、风格的不同,在处理上也会有不同,比如,有的作品以叙述为主;有的作品人物语言较多;有的是劝喻;有的是嘲讽。然而,无论是哪一种,语言表达的夸张、对比都要强于其他作品,这是由寓言的创作特点所决定的。夸张,不单指语言外部形态的放大与强调,还要有高度的真实感与信念感,否则,就会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当然,也不能为了夸张而夸张,要有充分的内心依据与导向。对比在寓言的朗诵中,主要是指对不同形象的塑造区别要大。寓言的朗诵,往往是一人除了叙述以外,还要用语言表现几个不同的形象,只有加大有声语言形象的对比,方可区别它们,使人听而辨之。同样道理,对比,不可只表现在其外部形态,也要加强内心的对比感,抓住每一形象的不同之处,加以放大与强调,方可内外相贴、形有所依。寓言的朗诵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忌“揠苗助长”

在寓言的朗诵中,应该坚持实事求是,是怎样的寓意,就表现它这寓意,是怎样的形体,就展现这形体。但是却有一种倾向,似乎寓意越深越好,形体越生动越好,因而不顾寓言作品的实际,刻意拔高,甚而穿上现代化的服装,列入现实主义的正剧。这可以从理解和表达两方面分析。从理解上说,朗诵要从寓言本身出发,精细地研究作品,在感受作品提供的形象体态中生发出与内容相关联、相一致的道理来。如《叶公好龙》,它并不难懂,那寓意也是明晰的:嘲笑那种徒爱其表,不爱其实的人。但有人却力图使这寓意“升华”,非要特指某一社会现实,这就是一种“揠苗助长”,显得牵强。寓言朗诵,不同于借助寓言去说明某一论点,我们的目的只是把寓言本身真切地传达给听者,把思考的余地留给听者,而不包含现实的特指性。这种特指性比寓意狭窄,是引用寓言的人赋予的,并不是寓言本身的局限性。从表达上说,也要从寓言的具体内容出发,在它所具有的一般意义上给以表达,不应该增加过多的、超越寓意的含义,更不应该外加上朗诵者的特定意向。如《东郭先生》寓意也很清楚,但有的朗诵者在表达时,却把东郭先生的形象处理成包庇坏人的人,以一种极为憎恶、极为厌恶的语气表现东郭先生,好像他与狼是同伙,这不是太过分了吗?这种偏激,是把寓言当做现实了,指责东郭先生:“谁不知道狼要吃人啊!”可惜,据此类推,寓言的存在也就变成荒唐的了。这都是“揠苗助长”的结果。

(二)切忌“守株待兔”

要通过形体表达寓意,就必须在准确把握寓意的前提下,努力展现形象体态的丰富性,不可墨守成规,以偏概全。有的朗诵者,朗诵寓言如木雕泥塑,似乎不敢驰骋自己的想象,以为一切都包含在文字中,于是字字认真、句句正规,等待听者自己去思索、去玩味,并认为惟其如此,才能自然明白寓意。这样认识和朗诵语言活泼、形式多样的寓言,肯定是事倍功半的,必须改变才行。文字所描写的形象体态,不能因形之于声而变得模糊,那字字认真、句句正规,除了说明朗诵者对寓言的认识不全面外,还说明朗读者自身语言功力的不足。这样朗诵寓言,那形象体态的光彩必然减色,甚至黯然失色。朗诵者的再创作也只好以失败而告终。这里,我们首先强调的是,寓言中那形象体态只有在朗诵者的脑海里活跃起来,才有可能表现出来;其次,有声语言中必须饱含形象感受,即人、动物、物体等的具体形态、拟人化特征、与外界的关系、目的和行为,诸如此类的感受;另外,有声语言表达的技巧也必须多样,刚猛、柔弱、凶残、善良、骄傲、卑下、固执、犹豫、贪婪、顽强、豪勇、怯懦、正直、委屈……都要能够表现得出来。这些,怎么可以以拘泥字句、缺乏活力为满足呢?还有一种认识,也是限制寓言作品表达的,这种认识把寓言与论说文混同起来,主张就像朗读论说文那样去朗诵寓言,把那形象体态的一言一行都看做是概念的推移,以为这才能突出寓意,这才使一般寓言后面那揭示主旨的警句不同凡响。殊不知,好的寓言朗诵,就一定在形体上饱含着寓意,甚至可以不等到朗读结尾,寓意便豁然明朗。词语的概念性,在寓言中总是伴随着形象性的,在概念的推移中,必定包含着形象体态的生聚交往、行走坐卧,而并不走进推理、证明的规格中去。寓言朗读同论说文朗读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我们认为,寓言朗诵是不能刻板的,也是不应说教的;如果不以丰富的形象体态揭示寓意,朗诵便会走向笨拙、僵化的道路,那无异于“守株待兔”的农夫,满足于失去必然性的偶然性,停足于抹杀多向性的狭隘性,一相情愿而终无所得。

(三)切忌“买椟还珠”

寓言要通过形体,揭示寓意,我们可把寓意比喻为“珠”,把形体比喻为“椟”。朗诵者应该把寓言中华美的“匣子”同晶莹的“珠子”一起完整地接受过来,并完整地奉献给听者。朗诵者万不可“买椟还珠”,或把珠子还给作者,自己欣赏着匣子,或只把匣子塞给听众,使珠子流失。形象体态上,力求准确、生动。这是很重要的。由此来显露深刻的寓意,来证实或引出俭朴的议论。我们以《狼和小羊》为例。“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

从一开头,就不应平铺直叙,对于人、动物、物、事件,一定要非常鲜明、清晰地交代出来。这是寓言朗诵特别要注意的。《狼和小羊》的开头,所交代的两个动物因是这篇寓言的主角,所以要突出。全句速度要慢,重音要显示出动物的本质特征。“狼”要带上一些凶狠残暴的味道,“小羊”要显露一些善良弱小的味道。这其中当然染上了朗读者憎爱的色彩。后面的情节、对话,都以此为基础,在鲜明的对比中,层层推进。小羊的理由越实在、越充足,狼的贪婪的欲望就越强烈,到狼向小羊“扑去”,暴虐者的本性也就昭然若揭了。如果朗诵中表达不出狼和羊的区别,而把“小羊喊道”处理得也像狼那样高声大叫,使人听起来,狼不像狼,羊不像羊,怎么能揭示“强权即真理”的深刻寓意呢?那伸张正义、鞭挞暴虐的朗读目的又怎么能达到呢?

还有不少寓言,插有议论,虽只三言两语,却富于哲理,有助于点明寓意。它既是以形象体态的准确、生动为基础的,又是内在思想感情的结晶。怎样朗读好它,关系到寓言的实际效果,不可轻视。首先,要把这类语句与对形体的描绘区别开来。如果描绘形体要生动活泼,叙述故事内容要具体清晰,那么,开头或结尾的议论就要严肃郑重、从容扎实,直接陈述,语重心长,发人深思。其次,开头或结尾的议论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因此,不要草率了结、匆忙带过。再次,议论要肯定、有力,要“珠圆玉润”,不应显得犹豫、轻飘。在开头,是一种申述感;在结尾,是一种归结感。最后,议论要点到为止,不可高亢张扬,而应比较平稳,否则,就会使听者感到“珠光宝气”,华而不实。

总之,全篇寓言,形象体态的描绘如“椟”,只是为了包蕴深刻寓意之“珠”。从效果上说,听者要“买珠”,但那“椟”的完美,使“珠”也愈加光彩照人。如果只是使人眩于“椟”的艳丽,反觉“珠”的暗淡,听者“买椟还珠”,那就是朗读者的失误了。在寓言朗诵中,还是要坚持形神兼备为好。在朗诵寓言时,都要根据作品中对某一形象的刻画和它的自然外形特征来考虑造型,不应将一篇作品中某一形象的造型原样搬到别的作品中。因为同一形象,在每一篇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比如,在这篇作品中,“水牛”是正面形象,而在另一篇作品中,它也许就是反面形象;在这篇作品中,“水牛”是长辈,但在另一篇作品中它有可能成为晚辈了。因此,我们的造型与表达也绝不应雷同,要根据作品需要,造型灵活、表达生动,以保证朗诵创作的准确性。

10 小说的朗诵

一般来说,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层面地反映社会生活。小说,有情节、有人物,篇幅较长,需要多种技巧才能朗读好。除了注重细节描写之外,朗诵者的主要精力应放在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上。朗诵小说,必须明了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多样性结构,必须着力于人物的心理、言行的特征性刻画,用“事”写人,借“境”明心。要从人物的特定环境中的特定言行,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从气氛的点染中,把握住全篇的基调、节奏;从人物的语言中,突出个性化的性格特征。要用主题红线贯串人与事、言与行、心与境,不可单纯追求情节,“见物不见人”;也不可单纯追求生动,“见人不见心”。如果朗诵的是长、中、短篇小说的节选,一定要通读全篇,分析理解它,具体感受它,然后,充分认识和确切把握节选部分与全篇的关系,要清楚节选部分是全篇的哪个部分,居于什么位置,占什么分量,体现哪方面的主题思想,在什么意义上具有独立性;主要人物的思想发展到什么阶段;起点如何,走向怎样,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到什么程度,将来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它是怎样安排人物的命运的,等等。如果只局限在节选部分上,连整个的情节、人物的来龙去脉都搞不清楚,那是很难朗诵好的。小说朗诵的要领是:

(一)抓住核心

朗诵小说,不完全是为了讲个故事,说个人物,也不完全是出于好奇,供人消遣。短篇小说也好,中、长篇小说或节选也好,总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给人以形象的感染,甚至是哲学的启发。这个核心,就是中心思想。抓不住核心,就会陷入一个个具体情节以至细节中去,也许会很生动,但不会深刻,特别是思想感情的运动,极易随波逐流,迷失方向,丢掉根本。《阿Q正传》的朗诵,竟像充满了噱头的笑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核心被扭曲了。人们在笑过之后,难道不应该质问朗读者的哗众取宠吗?《最后一课》的朗诵,竟给人以小弗朗士不谙世事、韩麦尔先生古怪可怜的印象,那对祖国的强烈的爱却被淹没了。人们在听过之后,难道不应该质问朗读者的幼稚浅薄吗?……表面的现象蒙住了朗读者的眼睛,小说的核心当然就“魂不附体”了。让核心就范于“生动”,必定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正是小说朗诵的大忌。小说的艺术魅力是从“这一个”的典型性中生发出来的,由是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的。因此,对“这一个”的具体感受、强化爱憎,往往成为朗诵小说时突显核心的重要标志。这种感受和爱憎又不是几句话能概括得了、包容得下的,它需要再现情景过程中的体味,它还需要“这一个”与其近亲们的比较。只有如此,那具体性和个别性才可能融入形象之中,使朗诵者获得新颖的感受和深刻的爱憎。深化的感情,促使朗诵者把理智感渗入形象,并以符合生活逻辑的必然性把形象细腻丰满地展现出来。这样,也就必定要扬弃那肤浅、狭隘的所谓“刻画”。至于那种不顾及作者、不顾及作品全篇、不顾及时代、社会的“深化感情”,也是不足取的;“见字生情”、“以声代情”根本不是感情的深化;有些人朗诵小说,仅仅满足于作品本身情节的生动、人物的丰满,而看轻朗诵的再创作,这怎么能达到上乘呢?可见,深化感情是揭示小说核心的需要,是朗诵再创作的需要,是听者在有声语言中寻求艺术真实的需要。

(二)塑造人物

小说中的人物不同于记叙文中的人物,它要求鲜明、集中的性格特征,要求那区别于其他人物的个性色彩。人物的性格特征,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描写、细腻刻画出来的。个性色彩也不是表面的涂抹,而是环境的烘托、心境展现的成果。因此,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中,人物的性格、品质才可感可知。小说作者塑造人物,是通过多个侧面、多个细节进行的,我们认识和把握人物也要从全局着眼,抓住诸多角度的总和,否则,人物形象就不会完整、深刻。为了抓住个性、塑造人物,朗诵者必须像故事片的摄影师那样,根据导演(可比喻为小说作者)的分镜头剧本(可比喻为小说作品),运用仰角、俯角、远景、中景、近景、特写、全景等手法,在有声语言的流动中展现人物。也就是说,朗读者在朗读小说时,脑海里像是在放映电影,朗诵者眼前的文字语言都化为形象的画面,他于是边想象画面边朗读,而听者从有声语言中似乎也能看到那连续不断、场景变迁的活动的画面,人物形象就在“精、气、神、手、眼、身”的“六合”之中丰满起来,活跃起来。为了抓住个性、塑造人物,朗诵者必须从“外形”与“内心”两方面去把握。外形方面,要察其细、观其变。内心方面,要觉其动,感其深。这样,就把“外形”与“内心”紧密结合起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了。

与诗歌语言大不相同的是,小说不具有诗歌的格律、韵律和音乐性,它与生活语言比较接近,特别是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更是接近口语,所以朗诵者就要注意小说语言表达的自如性,让听众相信小说的内容是真实可信的,让他们随着朗诵者的声音、言语展开形象思维,感受到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涵,从而得到教益。如果拿腔拿调,就会脱离生活,让人听而生厌。在朗诵中,不容易表达的是小说中人物的语言。人物的语言,是显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窗口,每个人物应有每个人物“自己的”语言。一个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其语言还要随着性格的形成、发展、变化而变化。不注意这一点,很容易使人物语言模式化;注意了这一点,才能为人物语言的“言如其人”、“如闻其声”提供充足的依据。朗诵人物的语言,不可与叙述、描写语言混同。叙述、描写语言犹如朗读者自己的话,从始至终语流汩汩,心理过程连贯,声音气息前后统一。人物的语言插入其间,前后必须有明显的转换,改以另一种心理、另一种态度、人物特有的语气来进行表达。要根据小说通篇对人物的介绍、描写,设计出人物的基本语气,朗诵到这个人物语言,就以这基本语气为原型,并以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为条件加以变化。人物的语言前后,往往有人物说话情状的简短说明,这正为我们表达人物的话提供了某种现场的依据。对人物说话情状的简短说明,朗诵时不必直接赋予具体感受的内涵,只是说明式地带过,而要把那具体感受的内涵化入到人物语言中去,使说明情状与人物语言和谐一致。不同的人物、人物的不同心情、人物语言的发展和变化,都应通过有声语言展现出来。

区别不同的人物,就要善于捕捉人物全貌的“主旋律”,也可以称为人物的“基调”。如此,人物的“这一个”和“那一个”,同一人物的此一时和彼一时,就可以在区别中互相映衬,在变化中体现个性。切不可只注意声音形式上的表面差别,一定要先“生产”心理因素,那作为副产品的声音形式也就在充分内心依据的启动下走向丰富、贴切、活脱、神似了。老人和小孩、教师和学生、剥削者和劳动者、英雄和叛徒……有着重大差别,但也一定要从心理因素上去识别和感受,如果只是从远远一望的大概“形象”出发,缺乏内心依据地朗读人物的语言,那么每一篇小说中的人物就都可以纳入某个框框,甚至可以不费力地套用,倒是很方便,不过,人物的个性特征就被简单的类别共性所替代了。不同的人物、同一人物不同环境和心境的个性特征,尤其要受“不可替换律”的支配,否则,这篇小说中的老人同那篇小说中的老人,这篇小说中的坏人同那篇小说中的坏人等,必然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种朗读,就像机械化的“雕塑”,可以成批生产,无须苦心孤诣地一刀一凿了。作为初学者,可以暂且不理会作家作品的风格,也可以不必注意自己朗诵的表达特色,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个性色彩却绝对不能忽略,无论如何都必须深入挖掘、贴切表达。只要人物的语言使听者“言犹在耳”、“掷地有声”,人物的形象便可以站立起来了。

小说的朗诵仍然要保持朗诵的特点,不应因其虚构、夸张,竟去一一扮演小说中的人物。叙述、描写是朗读者,某一人物的语言好像另一人出场,另一人物又像别一人露面,这就必然破坏小说的完整性、贯穿性,朗诵者也就变成了独角戏的演员,从根本上背离了朗诵的目的和规律,除了给听者以应接不暇、很会演戏的印象,或因“学得像”而博得一阵笑语欢声之外,是很难引导听者加深对作品的真切、深入体味的。即使朗诵几乎全是人物对话的戏剧作品,如果不是分别担任角色,只是由一个人朗诵,也没有必要去忽哭忽笑、忽雅忽俗、忽老忽小、忽男忽女地扮演。它只是需要朗诵者在自己的表达上更多地注意由这一人物的话到另一人物的话的转换,显示出不同人物的心理发展变化,并不着重在“惟妙惟肖”的扮演上。这是朗诵与演戏的区别之一。小说都是通过对人物性格和行为以及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描写表现生活的。朗诵刻画人物的文字时,要生动、形象、多变,充分揭示人物的风貌和心理;描绘肖像要显示特点,如见其形,描绘心理活动要深入轻出,如触其心;描绘语言要神形兼备,如闻其声。总之,如果能从小说的语言以及人物、环境和情节出发,认真分析、巧妙设计,小说是完全可以朗诵成功的。

(三)把握基调

朗诵好一篇(部)小说,必须要把握基调,否则会杂乱无章,不见主旨。由于小说有生动、完整的情节和具体、逼真的人物,所以,极易使人在阅读欣赏中陷入到局部中去,或对作品、人物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这对于一般读者或许无所谓,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隐蕴性与多义性,允许读者在阅读欣赏时,驰骋想象、联想,以自己的基点和方式去理解、阐释作品,寻求沟通,引起共鸣,文学的魅力与价值也正在于此。而作为一名朗诵者却不尽然,因为小说朗诵是二度创作,虽然能在这一环节中加进朗诵者自己的独特感受,但毕竟有限。朗诵者应从作品主题、内容出发,着眼全篇,并把准作者的创作动机、志趣,才能形成自己的基调。也就是说,要以一度创作为基础来探寻、把握基调,才是适当的。此外,要从全篇着眼,不为局部所迷惑,形成的朗诵基调才是正确的。朗诵一篇作品基调准确与否是朗诵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已故著名演员金乃千在谈及这个问题时说:“……调子错了,格格不入,调子对了,全书皆活。”诚然,小说朗诵的基调来自对作品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之上。小说的分析、理解也遵循一般语言表达中对文章的分析、理解原则,所不同的是,小说的分析、理解和对主题、立意的掌握是在一定的内容、情节与人物行为、命运之上,间接揣摩出来的,是从感性入手,再上升为理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因而,我们对一篇(部)小说主题、立意的把握是在不断地形象感受和思维、情感活动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比如,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主题,就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只有投身革命才有出路”。有了这样的理解,朗诵时才会有相应的准确基调。

(四)变化节奏

情节,作为小说的基本构成因素,饱蕴着有见地的作家的题旨、志趣。不论是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结构方式,总是其情节发展的经纬。作家的题旨、志趣,应该在朗诵的基调中体现,情节发展的经纬,应该通过变化的节奏显露。即使是意识流一类的小说,也并非是毫无题旨、杂乱无章的。在一定基调的范围内,小说的节奏要适当加大幅度,高低、快慢、强弱、虚实的变化要有鲜明的对比度,要有回环的运动感。如《祝福》中首尾的爆竹声,《最后一课》开头的暖和、晴朗的天气……不要因基调和节奏的类型而过多地染上悲愤、深沉的色彩,恰恰相反,倒要带上欢快的成分。因为,只有造成这样强烈的对比,才可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联系宝钗出嫁、黛玉焚诗的哀乐倍增,不是可以使我们理解这种对比的效用么?如果乐景被悲哀笼罩,哀景因欢乐失色,又怎么能够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呢?当然,这种对气氛、情境的点染不能脱离基调,却也不能单一。

情节是小说的要素之一,有起因、有发展、有突变、有高潮、有尾声。在写作手法上,有平叙、顺叙,也有倒叙、插叙,还有补叙……这些都需要朗诵者把握好情绪和节奏的合理转换,真正让声音演绎故事,唤起听众相应的感觉情绪,如果忽视情节的发展与变化,任凭声音“漫游”东西,就会破坏作品的整体感和连贯性,让人听了费解。

在小说朗诵中,更需要大胆地运用“定向推进律”,向峰顶推进,向谷底推进,幅度要大些,千万不要有上下被夹板卡住的感觉。小说情节的曲折起伏,在朗诵中必须设计好相应的语势、语调,应仔细琢磨:什么样的语势、语调才能将事情的起因交代清楚?以怎样的语势、语调才能将情节推向高潮?以怎样的语势、语调才能将“晴转多云”的变化表达出来?以怎样的语势、语调才能将事情的结尾收束得比较完整?这些都需要朗诵者进行整体设计,朗诵时才会层层推进,驾驭自如。

11 朗诵的用声

朗诵是一门绘声绘色的语言艺术,朗诵要有规范的语言的基本功。要求口齿清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用声实践中客观认识、评价自己的声音,学会驾驭自己的声音,使之成为得心应口的创作手段,服务于表达,是朗诵者所应具有的重要基本功之一。朗诵者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可以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声音弹性等方面来掌握基本理论,并进行相关练习。

发声的呼吸控制的要求主要有:以胸腹联合式呼吸为基本呼吸方式。吸气时要打开两肋,吸到肺底,“腹壁”站定;呼气要稳劲持久、变化自如;换气要句首换气,换气到位,换了就用,留有余地。

发声对口腔控制的要求主要有:打开口腔;唇舌力量集中;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着力位置。

发声对共鸣控制的要求为:以口腔共鸣为主、胸腔共鸣为基础,辅之以少量鼻腔共鸣的混合式共鸣。

朗诵对喉部控制的要求主要是喉头相对放松、相对稳定;注意结合呼吸控制、口腔控制等综合控制;克服不良的发音习惯及动作。朗诵发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声音弹性,即朗诵时声音形式对于人们变化着的思想感情的适应能力。

我们在有了以上基本控制的理论指导和实际技能之后,在朗诵用声中要增强自己对声音的控制能力,应表达要求表现出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变化。实践证明,朗诵者发声应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首先,胸腹联合式呼吸时吸气从前后、左右、上下等方面全面扩大了胸腔的容积,吸气量最大;其次,从动作特征来看,胸腹联合式呼吸建立了胸、膈、腹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呼吸的稳健感,有利于控制;再次,是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后,易于产生坚实、响亮的音色,它是多种音色变化的基础。所以胸腹联合式呼吸是较为理想的朗诵用声的基本呼吸方式。语言的表现力是靠声音色彩的变化来实现的,而声音色彩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又要依赖于富有活力的气息运动。因此在获得稳劲、持久的呼吸控制能力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掌握运动着的气息的控制规律,做到能随内容和感情的变化而变化。“气乃情所致”,气息“自动化”控制的枢纽是感情的运动,所以朗诵者必须熟悉作品内容,认真理解、具体感受、态度积极,使心理真正运动起来。如果感情不动,势必导致呼吸的僵滞,从而影响声音色彩的变化。利用感情调节呼吸运动的方式是呼吸控制的高级阶段。但在训练过程中,只有通过较为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熟练地掌握胸腹联合式呼吸的基本要领,才可能获得灵动的、本能的呼吸运动感觉。

12 嗓音的保护

世界上最名贵的乐器就是人的声带,它远不像琴弦或吹管乐器上的簧一样随时可以更换新的,人的声带一旦受到严重的损害,就无法胜任朗诵。特别是一些初学者,如果在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不注意嗓音的保护、盲目训练,就会对声带造成损伤,严重的还会出现病变。

那么,怎样保护嗓音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是坚持科学的发声方法。我们应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在自如声区用嗓,同时要注意放松喉部,减轻喉头和声带的负担;不要只用嗓子的力量发声,要气沉丹田,用小腹的力量去支撑气息。

第二是要注意用声适度。练习者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超负荷练声,如练声的强度、练声的时间等都要控制适当,尤其是音量、音高,不要超越极限,如果声嘶力竭地高声喊叫,就会“破音”,造成嗓子的损伤。一般来说,每次练声15~30分钟就可以了。滥用嗓音是朗诵者的大忌。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无节制地用嗓,高兴时唱个不停、说个没完,生起气来争吵不休、大喊大叫,这很容易对发声器官造成损害。特别是在睡眠不足或休息不够的情况下,滥用嗓音就很容易出现声音和器官上的反应。如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沙哑,甚至失声。滥用嗓音可出现运动过度性黏膜充血、水肿,甚至黏膜下出血,发声功能失调性声门闭合不良和精神心理方面的疲劳等。这种损伤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造成声带肥厚和声带息肉等病变。

第三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个人的嗓音卫生与保健上有一套完善的方法,他曾精练地概括成以下几点:“精神畅快、心气平和、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练嗓保嗓、学贵有恒、由低升高、量力而行、五音饱满、唱出剧情。”由此可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嗓音保健有着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睡眠不足会导致血液中的酸性物质增多,引起喉肌疲劳,此时多说几句话声音就会失去色彩和光泽,所以一定要保证每天有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除了生活要有规律和保证必需的睡眠时间外,个人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体质,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和劳动锻炼,增强抗寒、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保持身体健康。同时,体育锻炼能帮助扩大肺活量,增加肌肉的弹性,有利于朗诵时的气息控制。但是,在剧烈运动后最好不要马上用声,刚睡醒也不要发过高、过强的声音,应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循序渐进。

第四是避免或少食刺激性食物。经常用声的人,日常饮食应尽量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物,过热或过冷的饮料也不宜大量饮用,尤其是刚刚用过声,强烈的冷热刺激会使声带发生病变。平时可以坚持用淡盐水漱口,可起到消炎护嗓的作用。

第五,注意心理健康。情绪变化是人心理状态的反映。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内各脏腑之间是协调的。整个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抗病能力,使人健康长寿。反之,情绪波动、过度焦虑、生气,可引起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生病早衰。这对嗓音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中医学常说“暴怒失音,恸泣失声”,正是最好的说明。因此,我们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正视现实,克服困难,豁达大度,保持愉快的情绪,以利于身心的健康和嗓音的保健。

13 朗诵的技巧

朗诵时,一方面要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内外部技巧,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熟悉和理解作品是“传情”的必要前提,落实“传情”还需要具体手段。“传情”手段指的就是朗诵技巧。

朗诵技巧是一个系统,非常庞杂,它包括基调、语气、语势、语速、句调、停顿、连接、重音、节奏等要素,每一内容下又包括很多具体内容。以“句调”来说,句调有平、升、降、曲四种类型。不同的句调表现不同的语气:表示陈述、说明、庄重、悲痛、冷淡等语气用平调;表示提问、反问、号召、惊讶等语气用升调;表示坚决、肯定、赞扬、祝愿、感叹、恳求等语气用降调;表示怀疑、气愤、讽刺、双关等语气用曲调。如果加入语速,句调与语气的关系则会更加具体:比如平调配合较快语速,表现的是冷漠语气;配合较慢语速,表现的则是庄重语气。再如曲调,快速读表现的是气愤语气;慢速读表现的是感叹语气。句调与语势也有关系:平调,句子语势平直舒缓,没有显著高低升降变化;升调,句子语势先高后低,句末音节或结构稍稍上扬;降调,句子语势先低后高,句末音节或结构低弱而短促;曲调,全句调势高低有曲折变化,有的句头、句尾低,句身高,有的句头、句尾高,句身低,有的则呈现“低、高、低、高”式语势变化。

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停连,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停,指停顿;连,指连接。有停顿,有连接,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在朗诵中,层次之间、段落之间、小层次之间、语句之间、词组或词之间,有声语言总有休止、中断的地方,时间有长有短,都属于停顿的范围。那些不休止、不中断的地方,特别是文字稿件中有标点符号而不休止、不中断的地方,就是连接。停顿和连接都是有声语言行进中显示语意、抒发感情的方法。无论停或连,都是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要求,而不是任意的。文字稿件的内容、结构、语言等形之于声,是传情达意、明志省人的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思想感情的表露,究竟在哪里停顿、在哪里连接要根据稿件内容和情感表达,联系稿件的上下文来决定。按文意、合文气、顺文势,是朗诵者运用停连的原则。

我们知道,语言是由各个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和短语构成的,而词语在稿件中所占的分量有重要些的,又有次要些的。其中,那些最能体现语句目的、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词或短语就是重音。因此,我们给重音下的定义是:在朗诵中,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以强调的词或短语就叫重音。重音是体现语句目的的重要手段。确定语句重音的原则就是要通过分析语句的目的,并把语句的目的落实到重音上来。朗诵者要从传播目的、传播愿望的高度,在对创作依据全面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深入到创作依据或节目的态度感情的脉络中,明确具体语句在全篇稿件或节目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和分量,然后再确定语句重音。张颂教授在《播音创作基础》一书中指出:“语气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这个解释揭示了语气的内涵,突出了有声语言的特点,易于从有声语言形式及其思想感情依据两个方面去把握,是科学的、恰切的,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朗诵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语气:一是具体的思想感情在语气中处于支配地位,它是语气的灵魂。二是语气要通过具体的声音形式来体现。三是语气以句子为单位,也就是语气是通过一个个句子展现它的不同风采或个性特征的。语气中具体的思想感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语气的感情色彩,二是语气的分量。它们是语气的灵魂。不同的感情色彩需要通过不同的声音形式来表现,在两者之间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张颂教授在《朗读学》中对表现不同感情色彩,气息、声音、口腔状态的特点进行了精辟的概括:感情色彩 声音形式爱的感情 气徐声柔:口腔宽松,气息深长憎的感情 气足声硬:口腔紧窄,气息猛塞悲的感情 气沉声缓:口腔如负重,气息如尽竭喜的感情 气满声高:口腔似千里轻舟,气息似不绝清流惧的感情 气提声凝:口腔像冰封,气息像倒流欲的感情 气多声放:口腔积极敞开,气息力求畅达急的感情 气短声促:口腔似弓箭,飞剑流星;气息如穿梭冷的感情 气少声平:口腔松软,气息微弱怒的感情 气粗声重:口腔如鼓,气息如椽疑的感情 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

节奏在艺术中更有其特殊的作用,它是使美的内容得以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形式。艺术的节奏,要比现实事物的节奏更为鲜明,更为完善,更符合人的审美心理节奏。朗诵也有着显著的艺术属性,理所当然地节奏也应成为朗诵的重要表达技巧。《辞海》在音乐的有关词条中便指出:“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式形成节奏”,“其中各音的时值和强弱不同形成节奏”。这里指出的声音节奏包括:轻重强弱、缓急时值。我国古代《乐记》上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朗诵节奏是一种外部形式,是有声语言这一物质材料中各种可比成分的对比组合构成的。有声语言中声音高低、强弱、快慢、停连等方面是组成有声语言艺术节奏的基本要素。它们的承续、主次、分合、对比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变化,形成有序的律动,形成了朗诵节奏的存在形式。张颂教授根据节奏的声音形式及其精神内涵的特点,把节奏分为六种类型:轻快型、凝重型、低沉型、高亢型、舒缓型、紧张型。这六种分类,主要是根据声音形式的速度、力度和亮度方面的特点来划分的。声音的高低、轻重、疾徐三方面不同的对比组合关系,构成朗诵节奏的基本转换形式。即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快先慢,欲慢先快;欲重先轻,欲轻先重。

以上几种基本的节奏转换形式,由于它们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因而具有普遍性。但在实际运用时,情况又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一种转换形式,更多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转换形式交织在一起综合运用。

14 朗诵的配乐

音乐可以为朗诵增色。音乐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手法塑造音乐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运用音乐进行配乐朗诵,可以使听众进入一个特定的意境之中,更好地体会作品的情感,朗诵者的情感也更容易被调动起来,使有声语言表达更显生动、立体、活跃。当然,配乐朗诵并不是随随便便找一段乐曲去陪衬,而必须认真选取,使之符合朗诵的整体艺术效果。有的朗诵者专门请音乐人根据朗诵作品量身定做音乐作品,这种原创的做法无疑是最理想的配乐方法,但是对于一般的朗诵爱好者来说,这种做法成本较高。因此,我们建议朗诵者精心挑选现有的音乐素材,以便于操作。首先,在乐曲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与朗诵作品内涵和基调相近的乐曲,朗诵者既要了解朗诵作品的思想主题,也要了解配乐曲目的情感基调。比如朗诵古典诗词,就可以选择中国传统的古乐曲,使之显得更和谐。如某网站专门给朗诵的配乐素材作了如下分类:歌颂祖国类,亲情乡情类,爱情友情类,自然诗意类,草原马头琴,强烈节奏、气势磅礴类,交响乐类,轻音乐类,提琴主题,古琴古曲古韵,景与情,海韵,牧童笛、笛子,大提琴专集,二胡专集,竹笛乡恋集,柔美钢琴集等等。其次,要注意朗诵作品的长度和乐曲的长度大致相同。如果音乐时长不够,可以找两首乐曲灵活、有机地组接起来,但是不能采用戛然而止的方式,一首完了马上接另一首,应该采用淡入淡出的方式,不露痕迹地巧妙过渡、自然衔接。再次,给朗诵配乐要注意适当留白。我国自古就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说法。在朗诵过程中,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往往都会出现“陶醉”、“酝酿”、“回味”的状态,而此时运用留白的艺术,可以配合有声语言表达,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给听众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最后,朗诵配乐还应注意音量大小的控制。最好事先与调音师沟通好,哪些地方应突出旋律,哪些地方可以淡化音乐,都要事先有所考虑和设计,不可从头到尾没有变化,更不可一味地放大音乐音量,以免喧宾夺主,造成干扰。

15 朗诵精品选

一、古典名篇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朗诵指要】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以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朗诵的时候要做到感情自然、语言朴实无华,不要刻意雕琢,应细品诗境,定会别有一番天地。

出塞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朗诵指要】

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诗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要,境界孤危。“一片”是唐诗常用词,通常与“孤”相连用(如“一片孤云”、“孤帆一片”等等),这里是“一座”的意思。三句递转,写所闻。羌笛吹奏着《折杨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的离愁。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折杨柳》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须怨”。朗诵应把握委婉、深沉、含蓄的总体基调,不宜过于外化、直白,应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往,轻舟已过万重山。【朗诵指要】

诗人朝发白帝,暮至江陵,舟行一日,水程千里,其迅疾自不待言,其喜悦更不待言。作品如三峡流水,于一气奔放中寓流转回宕之美。朗诵的时候应将作者喜悦的情感融于作品的场景之中,刚柔相济,气畅声通。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朗诵指要】

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山水诗。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把庐山瀑布描写得气势飞动,极为壮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锦绣山河的赞美之情。朗诵时应注意对遥看中的瀑布全景和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色的描绘。可以设想随着李白这位“导游”的眼光去品赏,认真体会诗人那博大的胸襟,并处理好每句诗中的动词:“照”、“生”、“看”、“挂”、“下”、“凝”、“落”。另外要注意声音高低起落的抑扬幅度。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朗诵指要】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此诗采用入声韵,朗诵的时候应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朗诵指要】

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的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的春意的酷爱。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悠远深沉,韵味无穷,传之千古,光彩照人。朗诵的时候应调动“情景再现”的技巧,设身处地地体会真情真景,用声应悠远、深沉。后两句是想象中的景,应有虚幻之感,表达时声音应弱处理,以平直调结束。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朗诵指要】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歌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既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朗诵时应用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拨动听众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朗诵指要】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朗诵时应把握轻快型节奏,意味深长地读出哲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朗诵指要】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达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学者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绵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朗诵应淡雅、柔美、质朴,做到对比有度,主次明晰。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朗诵指要】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前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朗诵的时候要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朗诵指要】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真是信手拈来,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朗诵时应做到情景交融,流畅自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朗诵指要】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作品表达了诗人苦尽甘来的喜悦心情,朗诵时应使用轻快型节奏,把诗人激昂慷慨、欢欣雀跃的情绪表现出来。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朗诵指要】

该诗是咏边塞情景之名作。全诗描写了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绚丽优美,音调应清越悦耳,显示出盛宴的豪华气派;“欲饮”

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朗诵时应注意渲染气氛。三、四句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表达时应注意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朗诵指要】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诗。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唐朝的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会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意境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尸,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而犀利。朗读时,应用心体会和感受作者身处乱世、心忧庙堂的悲凉心境。语气苍凉、凝重。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朗诵指要】

由于这首诗情景描写真切,画面清新,因而历来为人所传诵,甚至使得枫桥和寒山寺也因此而名扬天下。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月已经落

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描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朗诵应采用低沉型节奏,表达出游子的清寂、悲凉,赋予夜色孤舟以历史的深度。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朗诵指要】《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分上下两阕。上阕咏赤壁,下阕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即景抒怀,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作者吊古伤怀,遥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英雄之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朗诵时应结合情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如上阕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阕刻画周瑜形象,朗诵时应倾注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最后借“一樽还酹江月”来表达感慨之情,要做到感情奔放,语言生动形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朗诵指要】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勒出天山奇寒。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至帐外,勾画出壮丽的塞外雪景,并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朗诵时应注意把握低沉、伤感的基调,对全诗连用的四个“雪”字,要细心体会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做到景致多样,色彩绚丽。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朗诵指要】

这首诗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风古朴,境界高雅,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也许此时此刻正与其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愈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朗诵时应考虑到诗的意境幽静、秀丽,做到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自然畅达,余甘无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朗诵指要】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朗诵时要把握舒缓、凝重的基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朗诵指要】

这是南宋文天祥的著名爱国七言律诗。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六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朗诵时要把握高亢型节奏,感情激越,气势恢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朗诵指要】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两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朗诵时应把握深沉型节奏,做到人与情合,情与语切。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朗诵指要】

这首劝酒诗抒发了作者积蓄已久的酸甜苦辣之情。诗篇既表现了青春易逝、功业未成的愁绪,又表现了豪放旷达、洒脱不羁的性情,悲中有乐,乐中有悲。朗诵时要把握好高亢型节奏,气息应随情绪的变化收纵自如,语势的对比和起伏可稍大一些。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朗诵指要】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用,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朗诵开头时,应注意凌云壮志,气盖山河,气势磅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尘与土”、“云和月”是关键词语,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与远大抱负,朗诵时可将“尘与土”作重音的“实控制”,将“云和月”作重音的“虚处理”。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

下阙的朗诵基本上是高亢昂扬的,最后一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是作者感情的升华,“朝天阙”三个字应慢读、拉长,使声音高强、情感激越。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朗诵指要】

这是一首中秋月夜为怀念亲人而写的词。作者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之作。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阙借明月自喻孤高,下阙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朗诵时应将宏伟雄放、驰骋豪迈的气势表达出来。首句是作者对青天发出迷茫的痴问,往后语气逐渐舒展,理想、现实、冷酷、孤独、希望、祝福交织在一起,应控纵自如,洒脱自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