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模块训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4 03:25:58

点击下载

作者:陈娜,徐颖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模块训练

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模块训练试读:

编者的话

《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模块训练》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11年5月28日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状况、表现的特征和思想实际编写的。

全书每个项目的结构设计为:热身运动、脑力风暴、心理探索和心理训练,创新性地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自我认知与发展结合起来,以“实用、够用”为度,淡化理论、注重实践,既满足了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体现了高职大学生自身的需求,从而有利于高职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及科学思维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书由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编写。陈娜、徐颖任主编并负责全书的统稿、定稿工作;梁利苹负责项目一、项目五、项目十和项目十三的编写工作;黄爱明、陈娜负责项目七的编写;任俊圣、徐颖负责项目八的编写工作;吴利辉负责项目二和项目三的编写工作;刘慧玲负责项目六的编写工作;莫璐萍负责项目九的编写工作;牟波负责项目四的编写工作;张俊、张墨负责项目十二的编写工作;易丹、薛中华负责项目十一的编写工作。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参考、借鉴了一些同仁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在此特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且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2年9月项目一健康心灵 美丽人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

大多数人认为,健康是修长发达的四肢、雪白整齐的牙齿、乌黑靓丽的头发,至少是全身上下无病无痛。其实不然,现代医学认为,健康不仅包括无疾病、虚弱的表现,还应当包括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进一步可概括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刚入校的大学生就如同一块需要打磨的玉石,在读书的三年期间,必须学会如何训练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本书正是从这个角度为各位大学生提供支持。

故事悦读

人生为何如此灰暗

朱明性格内向,平时不爱和同学说话,有什么事情总爱憋在心里。他在日记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刚读高中的时候,我还没有什么忧愁,可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无论何时何地我总会感到一阵阵烦躁,烦躁的原因有来自生活上的,也有来自学习上的。在学习上我一直都是中上水平,可后来不知怎么搞的,大概是几次考试失利的缘故吧,我感到学习特没劲,成绩也落后了,班主任找我谈了几次,我也没什么变化,我对什么都无所谓了。想来想去,觉得生活没有意思,真的没有意思。同学们都在那里学习,可学习好了又有什么用呢,究竟为了什么呢?成绩再好也免不了生老病死。学校有时也搞一些活动,但内容几乎和小学生一样,各种各样的评奖只不过是幼稚的活动,我真的觉得无聊。家里,爸爸每天出入花鸟市场,打麻将,炒股,对我的学习一点都不关心,妈妈除了做家务,只会每天盯着我,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一会儿说我头发长长了,一会儿又数落我东西没放整齐……事无巨细,她都要唠叨一番,我都替她累。有时夜深,独坐桌前,望着一大堆功课,我会想很多;活着真没劲,就这样一天天混下去也不知道有什么结果,真想离开这灰暗的人生,有个新的开始……”

请思考:

朱明为什么会感觉自己的人生灰暗、无趣?

答:父母不能真正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家庭的原因是一方面,另一个主要原因还在于该生精神世界一片空白,没有信仰、没有寄托、百无聊赖,如同行尸走肉。热身运动活动一:相互认识(滚雪球)

一、两人一组相互介绍

活动目的:初步相识。

活动时间:约10分钟。

活动道具:纸张和笔,一定的空间,最好是有可挪动的椅子。

活动流程:指导者先让成员在房间内放松活动,当指导者说“停”的时候,正在握手的、面对面或挨着的两个人为一组,拿出指导者分发的纸张,写下自己的姓名、院系、班级、宿舍,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事物,并分别介绍自己。

二、四人一组相互介绍

活动目的:扩大交往圈子,拓展相识面。

活动时间:10分钟。。

活动流程:刚才自我介绍的两个二人组合并,形成四人一组,每位成员将自己刚认识的朋友向另外两位新朋友作介绍。

三、八人一组相互介绍

活动目的:进一步扩大交往范围,引发个人参与团体的兴趣。

活动时间:15分钟。

活动流程:每个人把认识的这3个朋友介绍给另外一组(4个人),最终形成8人小组。活动二:寻找归属

活动目的:让学生逐步关注同伴,最后融入团体,体验归属感,并发现个人特长与潜质。

活动时间:20分钟。

活动道具:写有十二生肖的小纸片。

活动流程:

① 每人抽取一张纸片,不用语言交流,通过肢体语言表现你所抽取的属相,寻找抽到同一属性的同学。

② 抽到同一属性的同学之间讨论,以集体造型的方式,让其他同学认识这一属相。活动三:寻人行动

活动目的:

① 通过“寻人行动”,让学生学习主动交往。

② 学生在交往中介绍自己、了解他人,发现共同的兴趣爱好。

活动时间:25分钟。

活动道具:“寻人信息卡”(参见表1-1)、笔。

活动流程:

① “寻人行动”要求学生根据“寻人信息卡”上的信息,在10分钟内找到具有该特征的人简单交流后签名。

② 大家交换“寻人信息卡”,看看谁的签名最多。主持人邀请有代表性的同学,如签名最多的和某一特征签名最少的进行全班交流。

③ 交流完毕,主持人请具有同一特征的人站成一排相互介绍与交流。表1-1 寻人信息卡头脑风暴(1)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8刀致其死亡

新华社西安2011年6月7日电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故意杀人犯药家鑫7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被依法执行死刑。

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认为,被告人药家鑫开车撞倒被害人张妙后,又持刀将张妙杀死,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药家鑫仅因交通肇事将被害人撞倒后,为逃避责任杀人灭口,持尖刀朝被害人胸、腹、背部等处连续捅刺数刀,将被害人当场杀死,其犯罪动机极其卑劣,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罪行极其严重。

思考:药家鑫作为一名音乐学院的在校高职大学生,在交通肇事事件发生后,不是关心被害人张妙的伤情,而是想着如何逃避责任,这一事件让我们想到了什么?(2)留日男生浦东机场捅母亲9刀

2011年4月1日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赴日留学5年的23岁青年汪某对前来接机的母亲顾某连捅9刀,致其当场昏迷。事后,汪某被警方刑拘,顾某8日才从特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对于行凶原因,汪某称,母亲表示不会给他钱,“还说要钱的话就只有一条命了这种话,我脑子一下子空白,冲上去就捅了她”。但顾某否认他们当晚曾因学费发生争执。

思考:汪某为什么对母亲狠下毒手?请分析什么是造成儿子刺杀母亲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3)川大学生因被嫌丑杀人,家境贫寒与家人缺乏交流

2010年3月30日晚,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级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曾世杰手持刀具,在校园内制造了1死2伤的惨案。成都市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查明,被告人曾世杰自感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及自身相貌等原因受到别人歧视,产生了杀人泄愤的念头,于2010年3月30日21时许,携带事先准备的尖刀,到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环形大道北段路旁,先将本校学生被害人唐某刺伤后,又将被害人彭某当场杀死。随即,被告人曾世杰又窜至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建筑与环境学院楼后的“沫溪”旁,持刀捅刺被害人张某,被害人张某被刺伤后立即与其搏斗并将被告人曾世杰控制,曾世杰被闻讯赶至的保安和警察抓获。

在曾世杰向法院提交的个人陈述中,有这样一段内心自述:“自己上大学后因为相貌、经济方面原因受到很多人的嘲笑与歧视,加之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谈,遇到什么事都爱憋在心里,时间长了以后,便产生了特别强烈的抑郁感与自卑心理。经常待在寝室里发呆,也经常藏在被窝里掉眼泪,严重到了一天只吃一顿饭,晚上才敢出去的境地。同时,成绩也一落千丈,甚至考试都不敢去了。白天遇见人时也从来不敢抬头,但还是逃不掉别人的歧视与取笑。想到无法面对家人时便极度自责与怨恨,对取笑我的人产生了极度的愤恨心理,只能在痛苦与怨恨的伴随下度过每一天。到后来严重到感觉所有人看我的眼神、与我交谈时的表情都是在取笑我。”

思考:曾世杰的悲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在我们的身边出现了这样的同学,我们怎么做?心理探索心理探索一:心理活动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心理现象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又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才由初级不断发展到高级的。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只有具备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心理。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非常简单,像环节动物只有一条简单的神经索,它们只具有感觉的心理现象,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大脑,它们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能够对事物外部的整体加以认识;灵长类动物(像猩猩、猴子)的大脑有了相当高度的发展,它们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有了思维的萌芽,但是还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只有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有了意识。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人的大脑是最复杂的物质,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所以,从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人们获得这一正确的认识经历了几千年。现在,这一论断得到了人们生活的经验,临床的事实,以及从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研究所获得的大量资料的证明。以致今天,“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论断对大家来说已经是常识性的知识了。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健全的大脑给心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有反映外界事物产生心理的机能,心理并不是它自身所固有的。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人来说,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现的两个狼孩——让狼叼走养大的孩子,他们有健全的人的大脑,但是,他们脱离了人类社会,是在狼群里长大的,他们只具有狼的本性,而不具备人的心理。所以,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似的机械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因为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把心理和物质对立起来,不能混淆,否则便会犯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三、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

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这种映象本身从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心理探索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如今,健康的概念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医学模式,心理的健康已成为“健康”概念和范畴中的必然而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国健康教育学专家鲍尔等指出,健康是人们身体、心情和精神方面都自觉良好,活力充沛的状态。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出了健康的10个标志:① 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对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有精神压力;②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③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⑤ 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⑥ 体重合适,身材匀称而挺拔;⑦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⑧ 头发具有光泽而少头屑;⑨ 牙齿清洁无龋,牙龈无出血而颜色正常;⑩ 肌肤富有弹性。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明确规定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就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那种“无病即健康”的传统健康观日渐为人们所抛弃,一种现代健康观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健康是一个综合概念,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个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

说到心理,至今为止许多人还是觉得它很神秘,看不见,摸不着,是无从认识的东西,更不知道何为心理健康。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我们研究心理,并非脱离现实生活,只凭空猜测。我们都知道,人是具有高度主观性的动物,人的言语、行为、态度、情绪无不折射出人的心理活动。我们也正是从这些外部表现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以及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那么,究竟什么才叫心理健康呢?

关于心理健康,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过各自不同的看法。1946年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还具体明确地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我国台湾学者钱频认为:心理健康者应有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格完整;个人与社会协调;情绪稳定。我国大陆学者张人骏等认为,心理健康应包括健全的认识能力;适度的情绪反应;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个性结构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学术界对什么是心理健康的提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没有能够给心理健康下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心理健康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来理解。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探索三: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调整、变化、发展和完善的动态过程。心理完全健康的人都是少数,而且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人有状态好的时候,也有不是非常好的时候,有了心理疾病也是可以完全被治愈的。大多数人的状态是心理亚健康状态。也就是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但是经过自身或者他人的帮助调节可以恢复心理健康的状态。比如考试前感到焦虑紧张,遇到麻烦心情烦恼,遇到挫折情绪不好,遇到难以决策时犹豫不决等都属于是心理问题。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与亚健康都统称为心理正常,而患有心理疾病则被称为心理异常,如图1-1所示。这里所说的“心理正常”,是指个体能进行正常的心理活动。其具有三大功能: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和机构中正常地担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而“心理异常”,即异常的心理活动,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由于丧失了正常心理活动的上述三大功能,所以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进而破坏人的身心健康。图1-1 心理健康状况示意图

心理健康不是无失败、无冲突、无焦虑、无痛苦,心理健康者也不是对任何事都能愉快地胜任,而是在这些境遇下,对环境与挫折的反应,能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更好地表现出积极的适应倾向,从而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学习状态和工作状态,这是心理健康者与心理不健康者的最大区别。心理探索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高职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高职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上的青年。根据我国高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判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标准考虑:

一、智力正常

智力是指一个人的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综合。智力正常是高职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高职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在于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自我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四川南充22岁的复读生张非,从2002年开始,五年之内参加了四次高考,2003年考上北大,一年以后被退学,复读一年考上了清华,又被退学,复读一年,再次考上清华。从他考上的大学来看,这位同学智力水平算较高的,但是为什么会因为七门功课不及格被学校退学呢?因为他把精力完全放在了玩网络游戏上了,完全不上课。张非在意志品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缺乏沟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其情绪控制能力很差,与22岁的年龄极不相称。张非对自己、对家庭缺乏责任感,是个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情商极低的青年。虽然他拥有较高的智力水平,但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终究会失败。

二、情绪健康

情绪健康的标志是情绪稳定、乐观、心情愉快。其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面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

在判断一幅图表现的是日出还是日落时,一般拥有积极的心态人往往会认为这是一幅日出的画面,太阳正喷薄欲出,张开双臂迎接美好的一天的到来,但是悲观心态的人往往看到的是日落的画面,太阳行将没落,只留下一片凄凉寂寞。而对于半杯水呢?乐观的人总想着不管怎么说,知足吧,还有半杯水呢!心情顿时高涨起来。而悲观的人就会看着发愁,想着怎么只剩半杯水了!心情自然很低落。所以,要保持乐观的情绪状态,我们要从积极的方面来看问题。

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核心作用,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例如,躁郁症就是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的心理疾病。狂躁时表现为情绪过度兴奋、愉悦;精力充沛,不觉得需要睡眠;易怒、喜争论,易与人起冲突;过分慷慨、热心,乱花钱;自认能力很强或具超能力。抑郁时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忧愁;失眠、早醒或易惊醒;食欲减少、反应迟钝、动作减少;绝望、有罪恶感;有自杀意念或企图。

三、意志健全

意志是一种心理过程,即个体在完成一种有目标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一说到意志就联想到保尔·柯察金,炼就钢铁般的意志,才让我们在回首人生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

意志健全的高职大学生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有效的反应方式,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良好的意志品质一经形成,将对人的一生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一个意志健全的高职大学生,肯定会自觉寻求自身最大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

意志不健全的表现:① 优柔寡断。又想读自考本科,又觉得到时候不一定有用,整天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选择上,觉得这也好,那也好,始终没有最终的答案,最后时间也慢慢过去,自考本科的准备时间也不充沛了,找工作的时间准备也没有,得不偿失。② 半途而废。这种经历想必很多同学都有过吧,练书法、学钢琴、学英语,最常见的就是减肥,很多同学为了减肥制订了很多计划,七日瘦身法、苹果减肥法、运动减肥法……但是往往经不起美食的诱惑,和温暖舒服的小床,使减肥计划半途而废、无疾而终。③ 草率行动。完全没有自制力,做事冲动,为了逞一时之快,别人一单挑,立马就拳脚相迎了,等受了伤,人被打坏了,受罪的还是自己。

四、反应适度

个体的行为反应都是由一定刺激或者刺激的强化产生的。“刺激(S)—反应(R)”是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实验者巴甫洛夫给他的狗扔骨头吃,过段时间之后,狗一看到骨头来了,就会分泌唾液。在这个实验中,骨头就是刺激,分泌唾液就是反应。失恋了就悲伤,吃饱了就快活,中彩票的时候极度激动兴奋,这都是正常的反应,但是要适度。考试前焦虑很正常,但如果你紧张到完全睡不着觉,脑子里不停地想着考试题,或者考试时的情景,考试失败的结果等,到了考场也进入不了状态,这就属于反应过度,有点考试焦虑的倾向。坐公交车上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别人对你道歉之后你仍然不满意,还继续破口大骂,这也是反应过度。

五、自我评价正确

人的自我意识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维度构成。高职大学生评价自己要靠自我认知,过高地评价自己,就表现为自负;过低地评价自己,就表现为自卑。正确的自我评价是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的高职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能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从而有正常的自我体验,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卑,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并能很好地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感,做到自知、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六、人际关系和谐

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与人接触,同别人打交道也就是人际交往。一家人能和睦相处,要靠经常的相互了解、体谅和情感交流,在学校,在工作中也需要相互配合、帮助和支持。和谐的人际交往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亲友之间相互敌对、仇视、怨恨、嫉妒往往起源于缺乏思想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其结果常导致人际冲突,或出现心理危机或发生社会悲剧。因此和谐的人际交往是良好的社会适应所不可缺少的。人际关系和谐既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也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具体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正面的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七、社会适应正常

心理健康的高职大学生,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协调一致。如果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矛盾和冲突,能及时调节、修正或放弃自己的计划和行动,顺历史潮流而行,而不是逃避现实,悲观失望,或妄自尊大、一意孤行,逆历史潮流而动。同时,心理健康的高职大学生还能适应客观现实生活环境,既能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用有效的办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能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自己的需要,或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八、心理行为表现符合高职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人的一生包括不同年龄阶段,每一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都表现出相应的质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一个人心理行为的发展,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高职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的高职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和角色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特征,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行为异常、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心理探索五:高职大学生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

高职大学生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自我意识已基本建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因此,每个高职大学生都应增强心理卫生意识,了解心理卫生知识,而不应使自己在这方面存在盲点。了解了心理卫生知识,就等于拿到了通往健康心理的钥匙,在必要时就可以进行自我调节。

二、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许多高职大学生是头一次离家独自生活,一时间似乎得到了许多的“自由”。不过,如果滥用这种“自由”,或随心所欲,或负担过重,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理节奏,都会导致精神损伤。因此,尽快地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乃当务之急。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心理负担适量

高职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的很多心理活动都与学习有关。研究表明,个体在适度的压力和焦虑情绪之下,可以提高思考力和机敏度。因此,高职大学生的学习应有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对心理健康发展及学业的完成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加重负担。

许多新生入学,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觉得苦读中学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进了大学,可以好好轻松一下。而大学相对中学来说,有更多的自由,也比较轻松,没有老师家长的过多的干涉与束缚,于是终日玩乐,不思进取,高呼“60分万岁”,任自己的大学时光荒废过去;二是不太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同时周围又强手云集,以前在本地区的那种优势已不复存在,而家乡的父老乡亲又给予自己重望,于是压力很大,产生高度焦虑,这种状况又导致在学习上疲于被动应付,进而严重影响其自信心。这两种不良倾向,最终都可能导致学业上的挫折,带来苦恼及自我否认等心理问题。(2)生活节奏合理,有张有弛

大学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为合理安排生活节奏,积极参加多样的文体活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在条件。这样既可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又可以开阔视野、广交朋友,发现自己在各方面的潜力,增加与他人相处的经验。这种积极的状态,能使高职大学生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能量,增强自信,使自己的生活有节奏感,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3)注意保护大脑

大脑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大脑受到损伤,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过度的疲劳、紧张,或长时间的高度兴奋、强烈刺激,都会引起脑力衰竭。而脑力衰竭,恢复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大学生应千万注意不要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忽视用脑卫生。

三、保持健康的情绪

情绪对于心理健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几乎每一种心理疾病都有其情绪上的表现。稳定而良好的情绪状态,使人心情开朗,轻松安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与信心。相反,如果一个人情绪波动较大,患得患失,喜怒无常,时常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中,而自己又不会调节和控制,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和心理危机,甚至精神错乱。高职大学生情感丰富而冲动,就更应学会保持健康的情绪。

保持健康的情绪,首先应学会合理宣泄,找到充分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既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放纵自己。每个高职大学生都应意识到,任何一种情绪,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正视这种原因,接受这种情绪,并让它适当地表达出来,这才会有益于健康。

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不良刺激而出现负性的情绪反应,如愤怒等。然而,剧烈的情绪反应会降低人的理智水平,情绪一旦失去了控制,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所以,一个人应在自己情绪剧烈变化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控制。

其次,对于消极情绪,要学会几种自我疏导、自我排遣的方式。当感到忧愁、不平和烦恼时,应把它发泄出来。长期压抑情绪是有害于心理健康的。在忧郁的时候,找知心朋友或亲人倾诉,使不良情绪得以发泄,压抑的心境就可能得到缓解,甚至大哭一场也不失为一种调整机体平衡的方式。在倾诉郁闷的过程中,还可能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另外,也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排泄不良情绪。对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总去注意它,就会限制自己的思维,使自己越发低沉。这时,不妨将自己的注意中心转移到别的事物上,暂时离开这件不愉快的事,去看看电影,听听音乐,这样便可使忧闷排遣出来。还有一种很好的调节方式就是幽默。幽默能使紧张的精神放松,摆脱窘困的场面,消除身心的某些痛苦,调节和保持心理健康。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不过分苛求自己。有些人把自己的抱负定得过高,根本无法达到,一旦达不到,就终日郁郁不欢。有的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自责。如果把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然就会心情舒畅。

② 对他人期望不要过高。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如果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大失所望。何必一定要别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

③ 偶尔也要屈服。要心胸开阔,做事从大处看,只要大原则不受影响,小事则不必斤斤计较,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④ 暂时回避。在遇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些喜欢做的事。如运动、看电影、听音乐等。

⑤ 为别人做些事。帮助别人不仅能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还可以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去爱

建立良好而真诚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保健的途径。高职大学生都是同龄人,共同点较多,人际关系比社会上单纯。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实现心理平衡。健康的心理是需要丰富的营养的,最重要的营养就是爱。爱不是抽象的,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除了大家通常意义上的男女爱情之外,诸如眷恋、关怀、惦念、安慰、鼓励、帮助、支持、理解等,都可归为爱的范畴,而这些都可以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反过来,又可以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

高职大学生的友谊往往是深刻而持久的。它可以成为高职大学生情感的寄托,可以增加归属感。而且,去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又能促使自己拥有博大的胸怀,从而大大增加生活、学习、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这是人们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个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生活在群体之外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心理健康的。

在交往过程中应该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在个性、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情绪状态等各个方面都会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因此,对他人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要期望过高。对他人期望过高,往往会产生失望感,其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平衡受到干扰,对自己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

五、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青年中的佼佼者——高职大学生们的这种成功欲望更为强烈。但客观地讲,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都具有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并依此付诸社会实践。做到这一点,对于保护个体少受挫折及充分发挥才能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对自己过分苛求,把奋斗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以内,使自己通过艰苦努力,能最终实现目标。成功的体验,对于维持心理健康是极为重要的。

与此相反,如果不自量力,仅凭良好的愿望和热情,盲目地制定宏伟目标,结果往往是目标落空,在个人心理上蒙受打击,产生挫折体验,不仅白白耗费了精力,也给自信心和心境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树立切实的目标,还包括不盲目地处处与人竞争,以避免过度紧张。高职大学生处于青年阶段,青年人在一起容易出现争强好胜、相互攀比的现象。有些学生常暗示并鼓励自己盲目地与他人竞争。然而,正如前面所指出的,每个人精力有限,优势各异,如果处处与他人竞争,不可避免地会受一些挫折、失败。而且,处处竞争会使自己终日生活在紧张状态之中,心理上承受过大的压力,这对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因此,每位高职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竞争的领域。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成功;另一方面,也会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

六、学会自娱

一个人如果能注意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进行多方面的自我娱乐活动,就可能在寂寞孤独、烦闷忧郁时,通过自我娱乐来缓解心境压抑,这对心理健康是极有好处的。人不可能总是工作和学习,有业余时间,积极开展愉快的娱乐活动,做到积极的放松和休整,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心身保健,并使自己更有效地从事工作和学习。每个高职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都要依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条件,注意培养和发展一些兴趣和业余爱好,学会自我娱乐,这对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七、学会寻求心理咨询的指导

心理咨询,是指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帮助过程。心理咨询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成为心理学的热门分支学科,在日本的大学中,有70%以上的学校设有心理咨询机构。在这些学校中,学生退学、病休、自杀的人数明显低于没有设立咨询机构的学校。

我国的心理咨询起步较迟,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观念的重新评价,心理咨询必将在我国迅猛发展。近十多年来,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一些高校已经先行一步,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事实表明,心理咨询的地位和作用已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和大学生的重视。心理训练心理训练一:心理健康自我检测

人的心情在一生中必然会时好时坏,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当你觉得心情太坏,以致于无法工作,或当你的心理问题开始干扰你的日常生活时,便应该考虑求助于心理咨询了,但如果你只是偶尔有这类感觉或行为,就不能以为出现了情绪问题。那么,正常的心情好坏和需要治疗的情绪问题究竟有何不同呢?

1.在新环境中,例如求职面谈,是否会发生难堪或不顺利的事?

A.永远或大部分时间如此。

B.从不如此。

2.在作决定时,你是否会感到很困难,如选购一件新上衣或决定周末如何消遣时?

A.永远或大部分时间如此。

B.从不如此。

3.参与团体活动时,你是否犹豫不决?在宴会中你是否孤单地伫立一旁?

A.永远或大部分时间如此。

B.从不如此。

4.你是否满意与你关系亲近而密切的人?

A.永远或大部分时间如此。

B.从不如此。

5.在求职面谈或参加宴会之前,你是否须喝杯酒或服颗镇静剂,以增加信心?

A.永远或大部分时间如此。

B.从不如此。

6.你对不能控制的习惯,如吸烟或吃得太多,是否感到忧虑?

A.永远或大部分时间如此。

B.从不如此。

7.你在空间狭小的地方,是否会有无法控制的恐惧或吓得不能动弹?

A.永远或大部分时间如此。

B.从不如此。

8.你出门后,是否必须再回来一次,看看房门可曾锁好,炉子可曾熄灭以及诸如此类的事?

A.永远或大部分时间如此。

B.从不如此。

9.你是否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入睡,或醒得比你希望的早一个多小时?

A.永远或大部分时间如此。

B.从不如此。

10.你是否非常注意清洁,或怕被你接触的东西弄脏了或怕弄脏了你所接触的东西?

A.永远或大部分时间如此。

B.从不如此。

11.你是否觉得前途无望,或曾想伤害自己或自杀?

A.永远或大部分时间如此。

B.从不如此。

12.你曾否看到、听到或感觉到别人觉察不到的东西?

A.永远或大部分时间如此。

B.从不如此。

13.你是否认为你有高超的能力,或认为别人用高超的能力来对付你?

A.永远或大部分时间如此。

B.从不如此。

14.你做经常做的事,诸如学校的日常学习或做家务,是否请求别人的赞成或鼓励?

A.永远或大部分时间如此。

B.从不如此。

选择A——1分 选择B——0分

分数为5分以下:心理正常,不需要治疗。

分数为6-9:在表达感情上有问题或对自己缺乏信心,如果想改变这类感觉或行为,心理治疗可能有效。

分数为10-14:问题已干扰了日常生活,最好听听专家意见,应该立刻去请教专家,若需治疗,越早越容易。心理训练二:心灵房——树——人

基本工具:白纸、铅笔、橡皮、油画棒

目的:挖掘自己心中未知的潜能,发现自身的局限。

操作方法:请在这张纸上画一间房子、一棵树和一个正在做某一个动作的人。尝试去画一个完整的人,不要画漫画或火柴人。项目二心理问题知多少——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故事悦读

买鱼

小姑娘去市场买小黄花鱼,小黄花只有一指长短,煎着最好吃了。她跟老板说要两斤(因为是小鱼,所以按斤算钱),让老板替她挑,可老板挑给她的都是最小的,她让老板挑大点的,老板就赖皮说那已经是大的。小姑娘没办法,只好求助于智者。智者反问她,为什么不自己挑?小姑娘说不想弄脏手。智者一听大笑说:“我有个办法。”小姑娘眼睛一转:“不能欺负卖鱼大叔,也不许花高价哦。”

智者认真地看着小姑娘:“好,就听你的。两斤小黄花大概多少条?”小姑娘想了想:“大约十二条”。智者在她耳边说了一句悄悄话,小姑娘点点头又来到卖鱼老板的摊位。

小姑娘:“大叔,我要买小黄花。”

老板:“要多少斤?”

小姑娘:“不论斤,请给我拿十二条。”

老板伸手在鱼堆里翻了好一阵,给他称了十二条,足有两斤半还多。小姑娘高兴极了,可是她还不懂为什么会这样,于是回去问智者。

智者说:“如果论斤买让老板挑,老板当然愿意挑小的,但是如果论条买,老板自己就会愿意挑大的,他也想多卖点鱼啊。你说对不?”

虽然买鱼只是一件小事,但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这是一种值得培养的性格上的优点和思考上的习惯。热身运动活动一:我说你画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学会全局思维、清晰表述、准确回应。

2.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找原因,主动承担责任。

3.体验有效的信息沟通要素,包括准确表达、用心聆听、思考质疑、澄清确定等。

活动时间:约15分钟。

活动道具:两张样图(参见图2-1),每人一张16开白纸和笔。图2-1 两张样图

活动流程:

① 第一轮请一名自愿者上台担任“传达者”,其余人员都作为“倾听者”,“传达者”看样图一两分钟,背对全体“倾听者”,下达画图指令。

② “倾听者”们根据“传达者”的指令画出样图上的图形,“倾听者”不许提问。

③ 根据“倾听者”的图,“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

④ 第二轮再请一位自愿者上台,看着样图二,面对“倾听者”们传达画图指令,其中允许“倾听者”不断提问,看看这一轮的结果如何?

⑤ 请“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并比较两轮过程与结果的差异。

注意事项:

① 第一轮与第二轮两张样图构成基本图形一致,但位置关系有所区别。

② 两轮中的“传达者”可以为同一人,也可以为不同的人。

③ 邀请“倾听者”谈感受时要选有代表性的,如画得较准确和特别离谱的,这样便于分析造成不同结果的多种因素,从而找到改进的主要原因。活动二:找“领袖”

活动目的:

① 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的定位。

② 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时间:约20分钟。

活动流程:

① 选出两位同学作为猜选的志愿者,让他们远离活动现场,不能让他们看到和听到主持人和同学之间的小声说话。

② 接着找一名同学作为“镜子”,其任务是反射“领袖”的动作给其他同学,即“领袖”做什么动作,“镜子”要完全复制。

③ 剩下的全体同学按方形队列站立。可以由主持人指定其中一名同学作“领袖”,也可以由同学自愿担任“领袖”。“领袖”的任务是连续地发出动作如刷牙状、洗脸状、挠耳状等。

④ “领袖”开始发出连续的动作,“镜子”复制“领袖”的动作,其他同学则复制“镜子”的动作,这样看起来,所有的同学都在模仿“镜子”做动作。此时主持人可让猜选的两个志愿者进来,告诉他们在这些同学里面,有一个“领袖”是动作的发出者,给他们一分钟或两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猜猜谁是真正的“领袖”。

⑤ 让猜谜的志愿者、“镜子”、“领袖”和其他同学分别谈谈对这个游戏的感想。

注意事项:

① “领袖”发出的动作要连贯,每个动作最好持续6~10秒,中间不能有停顿,动作变化的幅度不宜过大,如一个刷牙动作突然变成甩手的动作,这样很容易被猜谜者看出谁是“领袖”。

② “镜子”的反应速度要快,若“镜子”反应慢半拍,那么当“领袖”在换动作的时候,就很容易暴露“领袖”。所以主持人在选“镜子”的时候,最好找反应灵敏,视力好、个子高的同学,为及时、准确复制“领袖”的动作奠定基础。

③ 模仿“镜子”的所有同学都要步调一致,认真复制“镜子”的动作。若有同学动作随意快或慢,会给猜谜的同学造成错觉,会对游戏造成一定的干扰,降低游戏的意义。

④ 若猜谜的同学很长时间猜不出正确答案,主持人可随时终止游戏。头脑风暴

案例:我为什么总是留恋中学时代?

以下是高职一年级新生王某与心理咨询师的对话。“老师,我是刚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进大学前,幻想着大学生活浪漫、幸福,可是来到学校后却觉得人地两生。特别是到了周末、假日,看到当地同学陆续回家或与老同学团聚,我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是多么留恋过去的中学时代、过去的同学和朋友、过去熟悉的生活环境,甚至后悔不该报考外地的学校。我觉得大学还不如过去的中学时代好,人长大了上了大学但生活却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少年时代好玩。老师,您说我这种心理是不是不正常呀?”“你的这种心情,每年入学的新同学中都有。这是大学新生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称之为‘回归心理’。具体表现是迷恋过去,有一种希望回到过去的心态。它主要是由于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对新环境的陌生而造成的,由于人地两生而特别留恋过去,想回到过去那个熟悉而亲切的环境中去。你的心态也是这种回归心理的表现。”“老师,我的这种心理正常吗?有没有办法改变呢?”“‘回归心理’应当说是一种正常的心态。每个人,尤其是你们这些第一次离家的年轻人更容易产生这种心态。因为还没有与新同学建立起友好熟悉的关系,对新环境中的一切都没有对自己家乡那种亲切、熟悉和热爱的感觉,如果遇到一些挫折或不愉快的事情,这种回归心理还会增强。这就是为什么大一的新生普遍比高年级的学生与中学时的同学联系得多的原因。离家较近些的同学,甚至还会利用‘五·一’节、国庆节的时间,买火车票回家跑一趟,其实在家也只能呆上一两天,也宁愿劳民伤财地来回跑。这种心情随着对新环境的熟悉就会改变……。”“回归心理”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如果长期处于一种怀旧、留恋过去的心理状态中,会造成学习上的不安心,甚至夜不成眠,形成阻碍学习的心理压力。入学存在这种心态的新生应尽快熟悉新环境,克服“回归心理”,建议具体对策如下:

① 找老乡谈心。首先了解一下学校里有哪些老乡。当你思乡心切,或在节假日感到孤独的时候,可以找他们聊聊,拉拉家常,谈谈家乡的变化和趣事,或相邀到附近的旅游区参观游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你的思想心境。

② 多与同学接触。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朋友。再要好的朋友,开始也是陌生人。人际交往有“自我循环”的特性:越是不敢交往,陌生感越是强烈;越是不怕陌生,越是敢于同陌生人接触,陌生感越是消失得快。特别是与同学的交往中,互相交流下从中学到大学的感受,你会发现,很多情感、心理活动是一样的,包括人来到一个举目无亲的新环境,一时的不适应是很自然的,从不适应到适应,人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懂得这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有利于回归心理的调控。

③ 培养业余爱好。整天紧张的学习、工作会使人感到生活单调、乏味,培养一下业余爱好,如下棋、画画、音乐、跳舞等,不仅能调剂枯燥的学习生活,还可以和周围同学更快熟悉起来,从而结交一些新朋友。在周末或节假日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可以消除孤独和寂寞。

④ 与老同学、老朋友或家人及时交流信息、沟通思想、介绍新环境中的人和事,可减轻思乡、怀旧的情绪。心理探索心理探索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可分为三个层次:轻微心理失调、轻度的心理障碍和严重的心理疾病。前两个层次的心理问题一般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或心理咨询进行解决,而严重的心理疾病则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诊治。

一、轻微心理失调

轻微心理失调是指那些轻微的、对学生生活影响较小的不正常的心理状态。轻微的心理失调主要表现在轻微脑功能失调、冷漠与孤独、过度自卑、嫉妒等方面。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属于这一层次。

轻微脑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活泼过度,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特别容易冲动,自我克制能力较差。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过度激动、兴奋,碰到不顺心的事则又容易激怒,表现出喜怒无常的状态。

冷漠与孤独的大学生对人对事都很冷淡、漠不关心,有时甚至冷酷无情。对所学的知识不专心,没有学习热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世外。

过度自卑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学生时期是自卑感的多发期。过度自卑的学生,胆小怯生,缺乏自信和勇气,不敢交际,特别畏惧失败。

轻微心理失调的大学生都能从事正常的活动,不过对活动的效率及其个性发展具有一定的或潜在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加以消除。问题在于具有此类轻微的心理失调,一般不容易引起重视,若任其发展,会向轻度心理障碍过渡,构成对心理健康的严重威胁。

二、轻度的心理障碍

轻度的心理障碍是心理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轻度心理障碍包括神经衰弱、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恐怖症和癔症。

神经衰弱表现为兴奋性增高症状,疲劳过程加速症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

抑郁性神经症表现为情绪低沉忧郁,整日闷闷不乐,自我遣责,睡眠差,缺乏食欲,通常遭受精神刺激后发病,出现难以排解的抑郁心境,对生活没有乐趣,对前途失去希望,认为自己没有用处,还会有胸闷、乏力、疼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焦虑性神经症以焦虑情绪为主,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性不安。

强迫性神经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

癔症(歇斯底里)起病急,可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有感觉和运动机制障碍,内脏器官的植物性神经机能失调以及心理异常等,常有抽搐、头痛、胸闷、心烦、委屈、肢体震颤、眨眼、摇头、面肌抽动或运动麻痹等多种不同反应。

如果长期持续的心理障碍得不到适当的调适或从中解脱出来就易导致精神疾病的产生。属于此层次的人虽然能维持正常活动,但己受到明显的干扰并表现出异常行为,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开展心理咨询是预防和消除轻度心理障碍的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

三、严重的心理疾病

严重的心理疾病是指人的整个心理机能的瓦解,心理活动各方面的协调一致遭到严重的损害,而且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严重失调,主要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

精神分裂症的特点是患者基本个性的改变,并出现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分裂。

躁狂抑郁症是以原发性情感情绪障碍为临床表现。躁狂发作期言语明显增多,联想加快,观念飘忽,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极端高涨,精力非常充沛,自我评价过高,行为轻率;抑郁发作期言语明显减少,感知迟钝,联想困难,思维迟缓,情绪低落,甚至出现轻生念头。这已属于一种心理疾病,处于此层次的人基本无法从事正常生活和学习,其思维意识与行为呈现出极为反常的状态,对自己和他人构成一种潜在威胁,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诊治。心理探索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

一、环境适应问题

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环境不适应的最初起因是环境改变了,从原来对高中生活的适应,处于平衡状态,到大学之后,环境有了新变化,平衡被打破,继而引发一系列的不适应。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适应。因为什么引起不适应,在哪些方面不适应,不适应症状持续多久,都因人而异。大学期间常见的不适应主要有习惯型不适应、情感型不适应和压力型不适应等。

二、学习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以及学习成绩差等。大学期间,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

三、人际关系问题

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

四、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恋爱问题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等。而性心理问题常见的有:手淫困扰,以及由婚前性行为、校园同居等问题引起的恐惧、焦虑、担忧等。

五、性格与情绪问题

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六、求职与择业问题

在即将跨入社会时,高年级大学生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求职需要些什么样的技巧等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来困扰和忧虑。

七、神经症问题

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现症状。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常常遭遇到的是前六种心理困扰,这些困扰主要是由很多现实的社会心理因素所导致,也往往是暂时性的,经过自己的主动调节或寻求咨询老师的帮助,多能恢复心理的平衡和适应。第七种问题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心理探索三:大学生常见异常心理

一、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为一组精神疾病的总称,因为具有精神分裂的共同症状而得名。精神分裂症与其他心理异常不同的是,此病已达到丧失自主生活的能力,严重到非住院治疗不可的地步。此病患病率较高,且有不同的种类。临床表现以思维松散,不合逻辑的联想,荒谬的妄想,情感不恰当或平淡和社会功能缺损等为主要症状。根据青年的精神分裂症状的不同,精神分裂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单纯型

本病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患者多数是性格孤僻,不喜欢交往,遇事退缩的学生。早期常有失眠、头痛、萎靡,且逐渐出现退缩、迟钝、不与人交往、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对生活没有任何要求和理想;随后不愿意上课、工作,对人冷漠,整天呆坐或蒙头大睡,偶尔会激动突变。

2.青春型

本病多发生在20岁以下的青春期。病前人的性格乖戾,情绪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