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4 03:51:02

点击下载

作者:(意)奥丽娅娜·法拉奇 (Oriana Fallaci)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试读:

译序

在灰暗、沮丧、表热内冷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有幸读到了法拉奇的长篇纪实小说《男子汉》。当时,该书的汉译在中国先后出了四五个版本,我读的是外研社版,在印象中,这是最好的一个版本。从此,我就喜欢上了法拉奇及她的所有作品。

初读《男子汉》给我内心的震动是巨大的,就像我初读普拉斯一样,它们给我心灵的冲击总是让人难以忘怀。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乃至21世纪的中国读者更需要去读法拉奇与普拉斯,而不是那些更为权威、更具知名度的杜拉斯、乔治·桑,甚至波伏瓦、伍尔夫们。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法拉奇与普拉斯连同她们的辉煌作品一起构成了20世纪女性文坛的一种奇迹、一个异象、一座丰碑。那是人类灵魂视界至高点上的一道灼人的风景。我相信,随着岁月的流逝与人世的沉浮,这一风景仍会在一种迷懵的氛围中散发出一种耀眼的光芒,重新去洗涤着人们对于过去苦难与悲壮经历的回忆,重新去激发起人们对于未来美好与公正生活的企盼。

在我看来,法拉奇与普拉斯是人类精神天空中两颗闪耀的明星。无疑,她们已成为某种重要的尺度,某种珍贵的参照,和某种让人理解生活、校正生活的启示性警醒。普拉斯深入灵魂,行走在人类感情的刀锋上,以诗歌的全部力量表达了人之现实生活的极度恐怖与绝望,以其自身的死来向世人展示何为真正的生;法拉奇植根于现实,穿梭于人类敌对行为的硝烟之间,以“新闻”的犀利手法传达了人之精神世界的玄光十色与起伏跌宕,以其顽强的生来向世人说明何为真正的死。两者殊途同归,就其对生之绝望的抒发与生之公正的呼唤而言,两者都达到了一种极致,抵达了一种无法逾越的高度。

法拉奇在中国的知识界一直都有极高的声誉。这从以下这个事例中可以得到证明。1993年法拉奇来到中国,在中国社科院发表演讲。乘公共汽车前往听讲的学生不顾主办单位的反对,把整个演讲大厅及其走廊都挤得水泄不通,场面甚是火爆和狂热。在演讲结束后的提问时间里,一名意大利语专业的学生站起来说:“我并不是来问问题的,因为我从学会阅读起就一直读您的书,我已经知道您的答案了。我到这里来是为了代表我本人和我的同学向您表示感谢……我感谢您,我们感谢您,因为通过您的作品,您教给了我们两件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勇气与自由……请您不要死……我们非常需要您。”

尽管在一部分中国的女性读者中,法拉奇显得有些“怪异”,因为她早年就发誓不结婚、不生孩子,从事的还是连男人们都无法望其项背的新闻事业,但在中国真正的知识界,法拉奇还是被人敬重有加的。这倒主要不是因为她的作品多次获奖(《空话与祈祷》获意大利班卡瑞拉奖,《男子汉》获维莱吉奥奖,《印沙安拉》获海明威奖和国际安提伯斯奖,有关海湾战争的报道获麦西纳最佳新闻报道奖等),也不是因为如她的传记作家圣·阿里科所说,她取得了一般的新闻工作者用一百五十年的时间也不能完成的新闻业绩。她之所以受敬重,尤其在第三世界及发展中国家中,主要是因为她已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反对暴政和人类邪恶势力的象征,是因为她的作品与她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她始终在身体力行自己的信仰。无论在越南战争、海湾战争,还是在对卡扎菲、霍梅尼、基辛格、邓小平等人的采访中,我们都能极其强烈地感受到法拉奇其人及其信仰的内在魅力。我想,如果我们能有机会去细细品读法拉奇的作品(尤其是《男子汉》《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印沙安拉》及《风云人物采访记》中的优秀篇章)的话,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被其作品透露出来的那种激情、真诚与正义感的力量所感动。法拉奇无愧为一个用自身的生命来写作的人,她作品中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反暴政的倾向,以及对社会公正的强烈呼唤,是当代同类作品中少有能比拟的。

如果说“神话就是与某种仪式联系在一起的叙事故事”的话,那么,法拉奇已不仅仅构成一种现象,还成为一种当代神话。她运用文学化的新闻工作作为自己的表达方式,并把她本人的一切思想与力量均突显在作品中。她带有仪式性质的惯常行为,使我们能够发现她、观察她、理解她,并体验她在进行自我剖析时感受到的乐趣。我们在她的作品中与她共同经历冒险事件,共同体验爱情滋味,共同分担哲学与政治上的焦虑。正如圣·阿里科所说:“法拉奇把自己造就成了明星,她是现代神话创作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犹如当年的格瓦拉、海明威,她是一个魅力四射的人物。

1987年,我和我的朋友王康一起到一位刘先生家做客。刘先生家中有一间书房,其中两个书架上放满了各种各样的外文原版书。它们对我具有莫大的诱惑力。我随手从书架上取了两本翻了起来。其中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封面设计得非常精致,黑底、红线、银字。我打开该书的第一页,想浏览它的第一自然段。蓦然间,这段文字像附有魔力一样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的心怦然一动,顷刻就怔住了:“昨夜,我知道了你的存在,从虚无中逃逸出来的生命的灵光;我躺在床上,在一片漆黑中睁大着双眼,突然之间我很确定:你就在那里……”

这是何等美丽的文字啊!有力、凝重、抒情,极富诗意。只是我当时还不知道这是谁写的什么书。倍感激动与好奇的我自然把书回翻了过来,重新仔细地阅读封面上的文字。哇,令我感到惊喜和意外的是,该书的作者竟是Oriana Fallaci。难道是那个写《男子汉》的法拉奇?果真如此。

一旦知道这是法拉奇的作品,我就有些爱不释手地读了起来,愈读愈陶醉,愈读愈兴奋。当时我就产生了一种冲动,想翻译法拉奇的这部小说,把它介绍给中国的读者。随后,我把该书借出,跑到附近的一家打印室,全文复印了该书。

1988年,我和王康,用很短的时间把该书译了出来。译出后,部分手稿在朋友圈子里传阅。凡读过手稿的人都一致叫好,认为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但由于版权与出版等方面的原因,此书一直未能正式出版,译稿扔在抽屉里一搁就是多年。最近,我取出手稿又重新读了一遍,感觉它仍是那么不同凡响,情真意切。不把它推荐给更多的读者,实属一大遗憾。所以,我打算重新做出努力,让该书早日面世,以飨国内喜欢法拉奇的读者,算是对读者的一个小奉献。《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首次出版于1975年。它是社会历史、真诚忏悔与虚构故事的混合物,书一出版便在欧洲大获成功。《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以下简称《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它是写实风格与自由创作自然结合的产物。法拉奇自述,这是她酝酿已久的作品,是她“刻骨铭心的情感经历这颗精子”和“想象力这颗卵子”天然受孕的结果。《信》的主题不仅仅涉及文学史上从未接触过的内容——一个未婚母亲与她腹中胎儿的一段旷世未有的缠绵恋情,而且涉及作者对人类生与死、爱与恨的深刻怀疑与痛苦思索。无论从哪方面说,《信》都是法拉奇的不朽之作。尽管篇幅短小,但它含金量较高,颇值得一切想生活得有些意味、有些分量的人细细品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未婚母亲讲给胎儿听的三个寓言故事。这三个故事表面平凡,但却意味深长。它们具有极深厚与极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启示性力量。故事本身是朴素的,但却感人至深,让人读后总是掩卷沉思,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因为它们不同于一般的简单的情节性故事,分明是对人类关于爱情、权力与公正的深刻剖析。我认为,正是这三个寓言故事构成了全书的重中之重。读者可以对之细心品读。《信》之前的法拉奇总给人一种强大、刚毅、坚韧的形象,《信》中的法拉奇向我们展示了她性格中的另一面。这是一个儿女情长、柔情似水的法拉奇。该书中不乏大段抒情与倾吐衷肠的段落,读起来让人感动心扉。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在这样一本充满儿女情长的书中,法拉奇那种惯有的斗志的锋芒、鲜明的政治立场、对现实非义的深刻批判,以及对社会公义的强烈呼唤,都是昭彰凸现的。所以这是一部柔中带刚、刚柔结缡的书,是一本完全有必要去读,并且读后定会有莫大收获的书。

我们把此书献给读者,但愿大家喜欢。现在让我们读法拉奇,一,二,三,开始!毛喻原2009年9月于北京

献给那些勇于质疑的人

献给那些不惜以磨折和死亡为代价,

孜孜不倦追问为什么的人

献给那些将自己置身于给予生命

还是拒绝生命的两难境地的人

这是一本由一个女人

献给世界上所有女人的书——法拉奇

01 生命的灵光

昨夜,我知道了你的存在,从虚无中逃逸出来的生命的灵光;我躺在床上,在一片漆黑中睁大着双眼,突然之间我很确定:你就在那里。你存在。仿佛一颗子弹射中了我,我的心停止了跳动。当心脏再次跳动时,无限的惊奇如枪林弹雨般袭来。我感到我掉进了一口深井,以致一切对我来说都显得那么令人恐惧、那么陌生。此刻,我在恐惧里动弹不得,这恐惧渗透了我的脸颊、头发和思绪。我迷失在这恐惧中。我知道,这不是对其他人的恐惧,因为我不在乎其他人;这不是对上帝的恐惧,因为我不相信上帝;这也不是对痛苦的恐惧,因为我不畏惧痛苦。这是对你的恐惧,对突然把你从虚无中抛出,让你附着在我身上这样一件事情的恐惧。

我从不曾急切地期望着你的来临,尽管我知道你有一天终会出现。我在这种意识中,一直在久久地等待着你。但我仍向自己提出了这样可怕的问题:要是你根本不想出生呢?是不是有一天,你会带着责备的心情冲着我大声哭喊:“是谁赋予你权利,让我降临到这个世界?你为什么要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为什么?”孩子,生活就是这样一种艰难的尝试。它是一场终日面对新挑战的战争。它所有欢乐的时刻全都是些微不足道的插曲,并且你将为它付出痛苦的代价。我要怎样才能知道把你舍弃并不会更好?我要怎样才能确定你的确不愿意返回空寂?你无法对我说这些,因为你生命的诞生仅仅是一团勉强形成的细胞。也许,它不是生命,而仅仅是一种生命的可能。我希望你能帮助我,哪怕是点一次头,使用一种暗示。我的母亲就曾声称我给过她这样的暗示,这也就是她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原因。

你看,我母亲并不想要我。我的生命实际上起始于他人疏忽的某一瞬间。为了不让我诞生,她每晚把药丸溶在盛水的杯中,然后流着眼泪吞下它。她坚持喝着那种药水,直到那天晚上,我在她身体里蠕动,给了她重重的一蹬,要她不要抛弃我。当我给她这种暗示时,她正好把那杯子举到嘴边。她立刻翻过杯子,倒掉了杯中的水。几个月后,我便得意地懒洋洋躺在阳光下了。

但我不知道这究竟是祸还是福。在我高兴时,我认为这不错;当我不快时,我感觉这很糟。但有一点我敢肯定,即使在悲哀的时候,我也不曾为我生命的诞生痛感憎恨,因为我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虚无本身更糟的事情了。让我再说一遍:我不害怕痛苦。因为我们是伴着痛苦而降生、随着痛苦而成长的,我们已经习惯了痛苦,就像已经习惯了我们的手臂和双腿一样。事实上,我甚至不害怕死亡。死亡至少意味着你诞生过一次,至少意味着你战胜过虚无一次。我真正恐惧的是虚无,是不曾存在——那种由于偶然、过失和他人的粗心造成的我生命的不存在。许多女人都会这样问她们自己,为什么她们要让一个孩子降生到这个世界?难道是为了忍受饥饿、寒冷、背叛和耻辱吗?难道是为了被战争和疾病杀戮吗?她们放弃了那种饥饿将会饱足、寒冷将被温暖的希望,否定了人的一生将有忠诚和尊敬相随的期许,抛弃了人会把生命奉献给消除战争与疾病的任何努力。

也许,她们是对的。但难道虚无会比痛苦更可取吗?即使我在为我的失败、幻灭和挫折哭泣时,我也坚信痛苦远远胜过虚无。如果我把这一点推及生命,推及让生命诞生与否的两难处境,我相信,我周身的每一根神经都会发出这样的呐喊:生命的诞生比从未出生更为美好。然而,我能把这一推论强加于你吗?难道这不意味着我仅仅是为了我自己而不是为了别的任何人,才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如果仅仅是为了我自己而不为别的任何人,我没有兴趣让你降生到这个世界,因为我完全不需要你。

02 勇气

你没有回答我,没有给我暗示。但你怎么能够给我答复和暗示呢?时间还太短。要是我去询问医生有关你存在的证明,他只能一笑作答。但我已为你做出了选择,你会诞生。

我是在一张图片上看见你之后,才做出了这一选择的。这是一张三周大的胚胎图片,它在那本杂志上,与那篇论及生命发育的文章刊登在一起。当我看着它的时候,我内心的恐惧消失了,如同它来时一样迅疾。你看上去像一朵神秘的花,如兰花一样晶莹。在它的顶端,人们将会看到那个最终会变成大脑的、由两个隆状物构成的头部。头的下部是那个将长成嘴巴的孔洞。说明你仅仅才三个星期,肉眼几乎不可见。图片上注明的文字是——大约三毫米,这是你身体的大小。你正在发育,开始慢慢形成眼睛的轮廓,形成类似脊椎神经系统、肠胃、肝脏、肺叶那样的东西。你的心脏已基本形成,看上去显得很大,它与身体的比例是我的十倍。从怀孕的第十八天开始,它便有规律地跳动,让血液在周身循环。我怎么能够抛弃你呢?我怎么会在意你的出现是否仅仅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抑或什么过失呢?难道我们存在其中的这个世界不也是由于一种偶然,或者一种错误才开始形成的吗?有些人坚信,除了一种伟大的平静、一种死寂无边的沉默外,太初之始一无所有;只是之后产生了一个火花,一次分裂。在这之前,并没有任何东西预先就存在。这种分裂连续不断地发生:没有预兆,没有理智,它只是导向一个个永无目标的结局。也许是出于偶然,也许是出于某种错误,在这些结局中产生出了细胞,这细胞随即数以百万计地分裂、繁衍,直到树、鱼和人类的出现。难道你认为在那次火花闪现之前,会有人思考那种两难处境吗?难道你认为会有人在乎细胞是不是会喜欢这样?你认为会有人对生命的饥饿、寒冷和它的不幸感到惊奇?我怀疑。即使有人已经存在——比如一个或许可以超越时空、充当太初之始的上帝——他也不会去关心人世间的善恶。这一切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能够发生,所以它不得不发生,因为它秉承于那种合乎天道的唯一傲慢。对你来说,情况也一样。我来承担做出抉择的责任。

孩子,我并不是为我做出这种选择。我敢发誓,让你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并不会给我带来什么欢乐。我不愿看见自己挺着一个大肚子在大街上行走,不想看见我亲自为你哺乳、为你擦洗和教你怎样说话的情景。我是一个有工作的女人,并且有许多其他可干的事情和兴趣。我已经对你说过我不需要你,但我仍将与你一道坚持下去,不管你是否愿意。我要强加给你那种曾经也强加过给我、我母亲、我祖母和我曾祖母的同样的傲慢:这种强加可以一直追溯到那个由别人促使其降生的第一个人,而不管这人愿意与否都是如此。或许,要是他或她有机会做出选择,那他就会由于恐惧而作出这样的答复:不,我不想诞生。然而,又有谁征求过他们的意见呢?所以,他们出生,生活,并且在给予他人生命之后又死去,这些被给予生命的人同样也没有机会作出选择。千百年来,每个人的情况都是如此,直至轮到我们。每一次,都是凭着这种傲慢,我们才得以降生于世,如果没有它,我想我们根本就不会存在。

孩子,要有勇气。难道你不认为,一棵树的种子需要勇气才能冲破表层的土壤,发芽生长?因为只需一阵微弱的风就足以将它摧毁,只需一只老鼠的爪子就足以置它于死地。但它没有畏惧这些,仍是抽芽,坚强地挺立,生长,传播着别的种子,最后长成森林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天,你哭喊着:“你为什么要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我将回答你说:“我做那树所做的,这树在我出生的数百万年前就已经这么做了,我认为这是无可非议的事情。”

我绝不改变我的意图,即使我想起人类并不是树,想起因为有意识,人类的痛苦比树要更甚千百倍,想起变成森林对我们任何人都不会有什么好处,想起并非一棵树的所有种子都能孕育出新的树来,因为大多数种子都可能丢失。这样一种大反转是可能的。孩子,我们的逻辑充满了悖论。比如当你在谈论某件事的一瞬间,你实际上已看到了它的对立面。你甚至会认为那对立面和你所谈论的事情同样合情合理。我今天的推论也许会在一弹指之间有所改变。事实上,我已经感到困惑、迷茫,也许是因为除了你之外,我没人可以吐露心声。我是一个已经决定独自生活的女人。你的父亲没有与我在一起。当然,我对此不会感到遗憾。尽管我的双眼经常凝视着那道他用坚定的步子走出去的门,但我当时并没有试图去阻止他,仿佛我们之间再也没有什么话可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