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略讲(卷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4 04:42:42

点击下载

作者:南怀瑾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宗镜录略讲(卷二)

宗镜录略讲(卷二)试读:

出版说明

《宗镜录》一百卷,唐末五代永明延寿禅师著,是中国佛教传世的经典名著。延寿禅师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感于当时禅宗信徒因未明佛法而产生的种种流弊及争论,乃邀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宗知法比丘,互相问难,并以禅宗心要加以折中,著成此书。书中引用佛经及中印圣贤论著达三百本之多,可谓“和会千圣之微言,洞达百家之秘说”,这在佛学的相关论著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宗镜录》撰成千载以来,以其规模宏大,辞美旨深,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被大众读者视为畏途。南怀瑾先生有鉴于此,乃就此书精要部分,深入浅出,详加剖析。本卷内容包括全书中有关禅宗以及唯识论的部分。先生在章析句解的同时,融会各种佛门要义,并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使当代学人得以借此进入这部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

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三年九月初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四日第二十一讲多闻方许叩禅关

事事无碍如实观

无功用行现慧光

披缁须具善巧眼

多闻方许叩禅关

相得益彰目遇光

人牛自作苦轮框

诸佛遍送醒眼药

莫将觉情换迷情事事无碍如实观《宗镜录》四十三卷引用了许多佛经原文,重点在说明学佛修持不一定看经,道在自心。但反而言之,看经却又非常重要,不要认为明白道便可以不研究经典,那是很大的错误,他已经说过理由。上次我们把这段定了小标题叫“定慧圆融”,又可另定副题叫“禅解相应”,禅是功夫;解是智慧、理解,两者必须相应,因此多个副题更清楚。

接着,永明寿禅师引用《华严经》:

如《华严经》云:“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

平常我们敲木鱼念经,或自己看《华严经》,这些文字一看都懂,实际上往往都没有懂。现在是白话文时代,在过去古文时代,这种古文非常美,文字晓畅。晓是明白,畅是痛快。因为翻译得太好、太明白了,反而容易看了过去。根据这许多的经验了解,文字越好,使读者越不能深入,就像现在的教育,有各种视听教材辅助,一般年轻人看了好像都懂了,实则越来越不懂,学问贫乏,只有知识。譬如这段经文,我们一读就过去了,实际上有好几个层次,第一,他首先提出,《华严经》说,要想度一切众生使他成佛悟道,第一个条件:不离开无障碍的解脱智。

譬如禅宗讲悟道,第一步悟道就是无障碍解脱智,要一切无障碍。在座有很多打坐的,坐起来在无障碍吗?两个腿子酸的麻的,腿子障也;身体感觉忘不掉,身子障也;妄念断不了,烦恼之障也……处处是障碍。那么,你懂得空的道理吗?理论上都懂得,真解脱无障碍做不到。例如他首先叫我们忘身,忘掉这个身体,无身见,还不要说无我见,这里头有层次的,身体的感觉统统空掉都没有做到,即使身体的障碍完全空了,你还有一个空的境界,就是还有我在。以禅宗来说,初步破参就要达到这个程度,见到空性。换句话说,初步悟道就应该达到无障碍解脱智,大家仔细研究,谁做到 了?

这个修证层次是反过来述说的。第一句讲“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至于无障碍解脱智如何来呢?“不离一切法如实觉”,又进一步勉强下个注解,无障碍解脱智是见到空的一面,真的空了,不是说有许多事看开、算了,那是理论上、意念上勉强空掉,那个靠不住,还是有障碍,属凡夫的空。如何达到无障碍?离不开一切法如实觉。什么叫一切法?理论上都认为见到空应该是把身体、四大,一切丢掉,一切物理世界障碍、心理障碍没有了才算达到空。

其实,进一步事实不然。这一切法,包括一切事、一切理,世间、出世间一切法都是如实,本来如此,用不着空它。妙有即是真空,真空也就是妙有,一切法如实觉,要悟到这个道理。换句话说,“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是见空性,见空性根据何来?“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亦即妙有,就是现在的境界、现有的世间,就在这个有当中自然是空的。无功用行现慧光

那么第三步,“一切法如实觉”怎么到达呢?一切法本空,不需要离它。这必须靠“无行无生行慧光”了,既不是智,又不是觉,是慧光,这是功夫境界了!实际修养到,不须再修行,不需要做功夫的功夫。不需要做功夫的功夫是无行,无生是一切念头生而不生,虽在生生不已中,当下无生,要有这个智慧的了解,而这个智慧的了解不是智,也不是觉,而是慧光,自性光明,智慧的光明自然照到。这是第三步。披缁须具善巧眼

再进一步,无行无生行的慧光怎么来的?要打坐做功夫——不离禅定,不是普通的禅定,是“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譬如禅宗叫大家参话头、天台宗修止观、听呼吸……为什么大家搞了半天没有成就?功夫与智慧配不起来;理论与事实不能合一。所以,做功夫要注意善巧,一切法要善于应用,即便如普通说做人,仁义道德是绝对的原则,仁义道德用之不当则害人害己。善心还要晓得善巧,真的一考试,理论完全没有融会贯通,可见智慧没有善巧。因此若要把经典理论用之于修证功夫上更不成了!为什么无此本事?智慧没有善巧运用。譬如参话头也好,念佛、修密宗念咒子观想也好,你不会善巧运用,夜里听呼吸听久了睡不着觉,睡不着不是坏事,因为你气充满了!如果要睡觉,赶紧换方法,这是方法问题,要善巧运用。

许多同学跟我说:老师这样实在不行,我们在老师这里听得太多,这样那样,不晓得哪样好?我只好说:“你笨蛋,我办了一桌菜端上来,你胃口不好,少吃两样菜,喝碗汤算了嘛!能够吃就多吃,还有什么办不了的?怎么办?我说凉拌!”这就是不懂得善巧。八万四千法门,千万不要弄成死法,法法可都是善巧,有些用在这里对;有些用在那里不对。譬如吃饭,吃多了也会出毛病。你说我今天吃不下,可是老师端上来我就吃。我看你能吃又端上来,结果非把你肚子撑破不可,吃不下就不吃嘛!

所以永明寿禅师说,要达到这个境界要不离禅的善巧,善巧什么?决定性的能够观察,这个观察是经典上的名词,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参啊!要观察,但是有许多人学佛听经看经,哪里有经都去听,结果听不听?都不听,他没有观察研究,因此听完了讲些什么?“嘿嘿,不知道!”我们这里也经常有,昨天讲什么都不知道,是不是都悟了道的,听而不听,见而不见?“老师讲得好啊!”但你问他讲到哪一行,还要我找一下,都是这样,没有观察智。没有观察智一切都是白学的。多闻方许叩禅关

那么,禅的善巧决定观察智怎么来的呢?“不离善巧多闻”,要学问渊博。多闻就是要渊博,眼睛多看经典,耳朵多去听,然后把听的理论吃进去,融会贯通,研究一下,这个对我有没有用?或者我现在是不是这样?要对证。所以,永明寿禅师引用这一段《华严经》引用得非常好。

大家反省一下,平常都觉得自己看了经书,不要说看佛经,看平常书籍也一样,每一个字、每个句子都要慎重地想,留意怎么深入,站在两个不同的立场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解书中的问题。结果看书的人一晃就过去,没有深入,以为自己看懂,其实没有懂。像永明寿禅师引用的这段经文,你把它反转过来看就了解了,学佛第一先从理论下手,理论即多闻,然后从多闻求证,修定、修禅,在禅定中理与事配合起来观察,由此发展智慧自性的光,使你悟道而得真正大解脱的般若智慧。因此,经典怎么不重要!非常重 要。

接下来是结 论:

是以因闻显心,能辩决定观察之禅。

这是永明寿禅师的文章,我们刚才用现代话,一打散重新组合而了解其意。在宋代当时,因风气不同,文章理路与我们写作的方法稍稍有别,同时那个时代观察事物的思想习惯也与我们现在不一样,当时这些句子都是很美的文章,这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两者在方式、形态上的不同。西方哲学靠思辨、逻辑来分析、推理而认识一个东西;中国哲学讨厌得很,靠文学境界,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大概,就是那个样子,东边起火,恐怕那边也冒烟吧!想着想着烟就来了!而西方思想方法:东边起火,那边冒不冒烟再去求证。两者不同,各有理由。“因闻显心”,修道的人求明心见性,必须先通教理,多闻渊博,才能显出明心见性之相是什么。“能辩决定观察之禅”,教理硏究清楚才能辨别自己用功的情形:为什么今天用功腿子麻?容易昏沉?昨天打坐好一点是什么理由?这都有个理由的!大家不从这里观察,光问老师。你要自己观察好了再来跟我研究,那还差不多!结果我们这些人学禅不合逻辑,也懒得用脑筋,没有观察智。昨天为什么不好?昨天气候不好。你在哪里坐?吃了些什么东西?睡了多少时间?有没有感冒?都是问题,不去研究,因为一研究,他马上有个观念:这不是妄想嘛!那么你不要妄想好了嘛!不妄想做不到,那就要想清楚,你来问我干什么?你做不到难道叫我替你啊?真没办法!自己不晓得用善巧决定观察。“因闻显心”,因此要教理通,才能分辨善用禅的观察智慧。

因禅发起无行无生之慧,因慧了达诸法如实之觉,因觉圆满无碍解脱之智。

修禅定,定久慧生,不过这个定是方便说,其实本文这里现在只讲禅不讲定。老实讲,大家不太容易了解禅是什么,为表达只好说修定,但定是什么也不懂,只好讲打坐,其实打坐不过是定与禅的一小部分、一个形态而已!这一点千万注意,听过后不要又忘记了,然后硬把打坐当禅、当定,那就错了,所以特别申明这一点。他说,必须因禅而发起无行无生的慧,因慧再通达诸法如实之觉,最后“因觉圆满无碍解脱之智”。

斯皆全因最初多闻之力,成就菩提。

修道开始还靠多闻,亦即渊博的学问。相得益彰目遇光

若离此宗镜,别无成佛之门,设有所修,皆成魔外之法。

永明寿大师一再强调这本著作的重要。他说,现在帮助大家把多闻——经典修持成道的精华语句都搜编成册,写成这本《宗镜录》,有多闻才能够成佛道,成就菩提。那么,离开这本《宗镜录》,可以说,另外再无成佛之门,如果你不从这本集中许多教理的书来对证自己做功夫,不硏究教理乱做功夫,“皆成魔外之法”,不是外道就是魔障,走错误的路子。这是他所强调的道理。讲到这里,他又要引经据典佐证其言,免遭乱舌之说。他引用龙树菩萨所著《大智度论》的句子:《大智度论》偈云:“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

有智慧的人,比方在绘画、作文章,或研究教理、电机等各方面有天赋的人,如果只有天才而没有学问的培养,没有用。“是不知实相”,永远达不到实相般若智慧的体。这样就等于在黑暗的房间,有眼睛却看不见。注意!不要说学佛,我经常发现很多青年同学犯一个毛病,靠自己的聪明浮动,不肯彻彻底底沉潜下来研究,你叫他硏究、读经,他不干,做不下去。既聪明又肯踏实研究,不管做什么都成功。聪明人往往是浮的,包括我在内,我也自认是聪明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有天才不力学,何用?等于黑暗中的眼睛起不了作用。“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

相反的,光做学问,没有天才智慧,或脑筋不清楚,永远是个书呆子,充其量变个两脚书柜,头脑装得很多,你问什么都懂,但到达没有?证到没有?没有。等于有亮光的房间中没有眼睛,亮光白照空房间。人牛自作苦轮框“多闻利智慧,是所说应受;无闻无智慧,是名人身牛。”

这是龙树菩萨说的,有人学问渊博,智慧敏利,听了善知识说的道理,马上了解接受了。如果没有智慧,又不肯努力研究学问,虽是人身,却是牛的脑袋瓜。龙树菩萨骂人骂得非常艺术。

且如有慧无多闻者,况如大暗中有目而无所见,虽有智眼而不能遍知万法,法界缘起,诸识熏习等。如处大暗之中,一无所见。

他说,有人有智慧,不肯多闻,在黑暗中虽然有眼睛,但是看不见;虽有智慧的眼睛,而不能遍知万法皆从法界缘起,皆从诸识熏习而来。注意这两个要点,万法是从“法界缘起,诸识熏习”而来。这八个字讲起理论是很繁琐的,可以引进一堆佛学的经论。

举例而言,在座许多人用功,今天境界好,昨天境界不好,或者昨天夜里打坐睡不着,今天拼命想睡。刚才说过,都是因为自己理论不清楚,又不观察研究,盲修瞎练,不要被龙树菩萨骂我们是人身牛,那就惨了!各种事物变化的道理何在?法界缘起,有个原因来的,为什么这一堂好那一堂不好?要观察缘起。

譬如好多同学前几天非常用功,我说当心白坐,这两天会生病,为什么?空气中的湿度太大,平常六十二、三度是舒服,前几天梅雨季达到八十四度,不得了,像我的房间摆一部除湿机,昼夜除湿,水一桶一桶倒。外在环境湿度大,而你的饮食又吃得好,粽子什么的……毒品装一肚子,外面湿气一进来,再加上生活上许多事不注意,不病倒才怪呢!如果不病倒,那才叫佛法无灵,病倒是应该。你说,在这种情况下,做功夫的人,空气要注意、饮食要注意,没有哪一点不是法界缘起。当这许多因缘极不合适时,你怎么样去调整它,去解脱这个环境?结果我的话蛮灵,其实是佛法有灵,不是这个鼻子塞了、那个头痛,再不然感冒,在家病一场。很多原因不注意嘛!佛法不离世间法,这就是法界缘起,一切都是缘生的。

所以这两天同学送来很多粽子,同学好意要老师吃,我说对不起,一口也不要,我受不了,如果吃了,算不定接着第二个缘就要吃药,都是吃,但是何苦多麻烦受罪呢!这些是什么道理呢?法界缘起。有些看到好吃的不吃,但叫他好好保养,多穿衣服,他说不要紧,还觉得热。第二天找老师说病了,叫你围一下你不围,你看我老头子包得好好的。这叫菩萨畏因,一切事情因一动就害怕;凡夫畏果,我们是人身牛,果报不来不知道害怕。人身牛不是我讲的,是龙树菩萨说的。

许多人不晓得我们修行,主要是要把心意识熏习的习气、生活的习气整个转弯,转弯还是要大转弯,才能把自己改过来。我们人的习气大得很,不光是这一生的习惯,有许多习惯是前生带来的。经常看一个刚生下的男孩有女孩味道,女孩有男孩味道,也是前生习气带来的,这个习惯有三世因果的道理。学佛,修养做功夫要讲这些问题。这八个字我们这样通俗地讲比较明白一点。我不是佛学家,也没得学问,喜欢讲土话。照佛学家、学问家就不是这样讲,这么讲要打手心的。“法界缘起”,引经据典,学问是学问,同自己不相干。那么,现在把学问的理论打碎了,磨成粉,吸收后体会,也许会比较清楚。

所以,要遍知法界的万法缘起,和诸识熏习等等道理,要确实去了解,不要犯大毛病,学问是学问,行为是行为,对佛学所懂的道理与身心修养配不起来,那学问等于白费,做个学者,教教书、讲讲理论还可以,我们不希望做成这样,学问要能够用的。

否则“如处大暗之中,一无所见”,一肚子学问有什么用!何况连学问也没,又没智眼,等于在黑暗的房间,什么都看不见。诸佛遍送醒眼药

是以实相遍一切法,一切法即实相,未曾有一法而出于法性。若不遍知一切法,则何由深达实相?故云亦不知实相。

这就是学佛。大家喜欢讲明心见性,假使我们问,学佛修证,悟了道的、明心见性的人如何呢?能够遍知一切法。你说我只是明心,其他不知道,那你拿经典来对对看,算不算明心?可以说一点明心悟道、一点空性都不是,那都是意识所造的境界。真的有所悟,要遍知一切法。不能遍知一切法,“何由深达实相”?哪里能说是悟道?这是这个,那是那个,什么是这个、那个?这就是实相,实相就是智慧之体,你见不到,不能遍知一切法,还敢说自己悟道!“故云亦不知实相”,所以说,有慧无多闻的人也不知道实相为何。实相即般若的实相,拿现代话说,就是智慧的体,形而上的道,也就是我们拼命想修道的“道”,那个东西叫实相。实相是佛学名词,实相无相。

多闻无智慧者,况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虽有多闻记持名相,而无自证真智。圆解不发,唯堕无明。

他说学问好,没有真智慧,这其中有层次的。多闻是知识,包括佛家的经典,而智慧不是知识。等于讲儒家时我提一个口号:学问不是学识,书读得好、文章写得好是学识高;学问是做人做事的真修养。换言之,引用到佛学也是一样,多闻是学识;智慧是道,天生自然的境界。

多闻没有智慧,等于大光明中有灯没有眼睛。学识渊博,“记持名相”,一问佛学名词行得很,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八识:前五识加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答得都很对,但记持的只是名相。“而无自证真智”,自己没有证到那个境界,真智慧没有来。刚才讲悟了道能遍知一切法,为什么你不能遍知一切法呢?因为没有自证的真智,所以“圆解不发”,圆融无碍的见解发不起来。因此,懂唯识不懂般若、中观;懂了中观又不懂唯识;懂了佛学又不懂世间的学问;懂了世间学问又不懂佛学,不能圆融贯通。什么原因呢?因为你没有“自证真智”。本篇开始即言三量四分,其中的“自证分”,要自己证到,由自证真智慧,然后圆通见解才能发起。“圆解不发”,因此“唯堕无明”,只有堕在愚痴当中。

大信不成,空成邪见。

对一切信仰,乱信、迷信。广义的解释,迷信为何?譬如算命的问我,有没有算命这个道理?没有,一切唯心,命由人转。如果命定你会发财,躺在床上睡个三年五年,看你发不发财?可见还是要人为的努力。然而有些人不相信算命,斥为迷信,我说你胡扯,算命看相在中国也有三千年的历史,据我所知,中国历史上的名人,第一流头脑、第一流学问的人都还喜欢这一套,包括皇帝,你以为他笨啊!他接触的人也多得很,为什么还信这一套,去做专门研究?而且迷进去都是第一流的头脑,还不是差的。可见得算命即使是骗术,骗也有学问,你既然不懂,随便说迷信,你才迷信呢!不懂而乱下批评,不知道而只相信自己的意志,就是迷信。如果研究了再批评,那不是迷信,是正信。学佛还不只是正信而已,还要大信,要自己证到才不是迷信。大信硬要自己求证过。

所以,他说这般人学佛没有自证智,全是宗教情绪上的信仰,不是智慧上的大信,因此,“大信不成,空成邪见”,所有见解都偏差了。

如大明中虽有日月灯光,无眼何由睹见?

没有真正选择佛法的眼睛,何由修成?

虽闻如来宝藏,一生传唱,听受无疲;己眼不开,但数他宝。

智眼不发,焉辩教宗?如是之人,故是不知实相。

文句美,对仗好。佛经等于大智慧的宝库,我们虽然采宝库,却是“一生传唱”,变成录音机。过去是传声筒,皇帝身旁有传胪官,读书出身,考取翰林,最后就站在皇帝跟前当代他传话,就这样做一辈子官,此官谓传胪。这样读书看来也蛮可怜,而我们学问好的光讲讲经传唱,替佛做宣传也是佛的传胪而已。“听受无疲”,还有些人也不会传唱,到处有经必听,有讲必闻,有闻必然不记,到处听受不感疲劳,上午赶这一场,下午赶那一场,看到都有他,实际上都听而不见。他说这种人很多。“己眼不开,但数他宝”,自己没有眼睛,专数人家家中财产,数释迦牟尼佛家里的财产。当一辈子会计主任,口袋一毛钱没有。“智眼不发,焉辩教宗”,自己没有真正智慧,眼睛亮不起来,什么叫教理也不懂。教就是一切经论,佛经的理;宗是禅宗、天台宗、密宗,所学的宗旨在哪里?教是什么?宗是什么?搞不清楚。他说这样的人,赶了一辈子闹热,永远也不知道智慧悟道的实相是怎么样。莫将觉情换迷情

闻慧具足,方达实相之原。闻慧俱无,如牛羊之眼,岂辩万法性相总别之方隅耶?

只有学问渊博,真理搞清楚,智慧开发具足了,才能悟道——“方达实相之原”。如果既没有智慧,又不肯研究经典学问,闻与慧两者俱无,与牛羊之眼何异?永明寿禅师又在骂人,牛羊没有般若智慧,眼睛一样视物,看的不同而已!“岂辩万法性相总别之方隅耶?”一切万法性体与起用,总体与它的差别,方隅是形容词,方是方向,隅是四个角,某些经典理论是指某一范围而说,不能够以偏概全,那就分辨不出。因此他说:

夫学般若菩萨,不可受人牛之诮;绍佛乘大士,宁甘堕虫木之讥?若乃智人应须三省。

这几句话如果照文字念,极易马马虎虎读过去。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尤其为学佛而出家的,读了这几句话,应该痛哭流涕。学般若菩萨的人,不应该像龙树菩萨所骂的,虽是人身却如牛一般,受人牛之讥诮。尤其是我们出家人,绍隆佛种,要挑起佛法的担子,继承佛的大乘,“宁甘堕虫木之讥?”虫木的典故已经讲过,恐怕大家都是多闻之上,听而不见。“如虫食木,偶尔成文”,虫爬过之处仿似文字,瞎猫撞上死老鼠,碰上了。

曾经跟同学讲过这个故事,我年轻时也跟年轻同学一样,看到哪里有道就去学,越学越有趣,一天到晚忙得要命,到处赶,上午一场、下午一场、晚上又一场。碰到一个有道的,此人九十多岁,一摸头顶,同婴儿一样陷下去,还会跳动,真有功夫,绝不假。可是道法就两样。后来我拜他为师学东西,他有很多法术。第一、隐身术。我说好,先学隐身术,求都求不得;第二、枪弹打不进。好,要当军人得学这个。然后他叫我买块白布,有一定长度。

夜里子时十二点整,如法设坛,焚香燃烛,修此法花五十块大洋,有钱可办,这法还不买吗?弄完一大堆,念念有词,画符烧纸灰和倒一杯清水,叫我喝下去,多脏啊!为了修法我一口气就喝了,勇气大得很。然后他说要问上天答不答应传法,等玉皇大帝批准,那好,听天命啦!我跪着等,看他把布撑开在烛火上一烧,哟!答应了。我一看烧过的布没有掉,变成一片四四方方的灰,上面的天书不是中国字,中文是竖着,天书是横着写,大概同英文差不多。我说师父啊,这是天书啊?说些什么?我一个都认不得。他说他答应你了。不过我站起来说不学了,我说你先让我打一枪看打不打得进?好不好?他说那不可以,那我不学了,因为我已经看懂了。

回去就请人去买块同样的布,也不点香也不点蜡烛,我也烧天书,烧了上天还是给我文字,因为我晓得重庆的土布,棉纱做的,米浆浆过,纱容易化灰,米浆化得慢,而且会发光,每一次天书写的都不同。然而他也不是骗我,他一辈子这样学来。我到最后一法也没学成,隐身法不会,枪也打得穿。为什么讲这些?都是“如虫食木,偶尔成文”。第二十二讲天意但随凡心转

心是活宝

一念天地悬隔

伟哉阿赖耶

真正的三藏

擒贼先擒王

要﹁识﹂货心是活宝

是以未知心佛之宝,甘处尘劳;才闻性觉之宗,便登圣地。

一般人不知心即是佛,自性本心就是佛,自他不二,有云:“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时间是相对的,只在一念之间。三千大千世界,自己与他方国土都是一体的。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不隔于毫端。不知这个宝贝,而甘处于尘劳,愿意在红尘中劳碌终身。假定有人一念回过来,晓得自性就是佛,当下证到了,立刻由凡夫变成圣人。

如《贤劫定意经》云:喜王菩萨宴坐七日。过七日已,诣佛启请:“行何三昧能悉通达八万四千诸度法门?”

喜王菩萨,真正证了禅定功夫的人,一定是法喜充满,无比快乐。慈悲喜舍,是菩萨面孔的招牌。假如一副讨债嘴脸的样子,一定与道毫不相干。什么叫宴坐?不依身(三脉七轮还是在依身),不依心,不依也不依(即连空的境界也空掉),是名宴坐,亦称不依不住三昧。反过来说,依住亦是三昧,就看你有没有择法的正觉之智,空的也对,有也不错,看你能不能?喜王问佛:“修行哪一种方法,能够了解八万四千法门,以一切方便来度人超出尘劳痛苦?”

佛告喜王:“有三昧门,名了诸法本。菩萨行时,便能通达诸度法门。诸度法门者,诸佛有三百五十功德,一一德各修六度为因。”

这里说,任何法门当中,有三百五十功德,成就至善的善果叫功德。所作所为,包括一切心理行为,以及平日做人做事的每一事行都要具备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我们学佛的人比普通人更要注重道德修养,帮忙一个人,甚至骂一个人,出发点须包含了六度功德才可以。即心理与行为随时随地要合乎六度,乃至梦中丧失了这样的心行,就已经违反学佛的基本了。这有多么严重,千万注意,不是打坐几天几夜就是宴坐。

心理行为没有转化,说修行是靠不住的。现在佛告诉你了,每件所作所为,心理所起的,要具备六度之因;因还不是果,这个因发生善行,变为成果了,才是一件功德。这是佛了诸法本的三昧门,大家努力。一念天地悬隔

释曰:诸法本者,即众生心。若随善心,成六度门;若随恶心,作三途道。当乐土而为苦境,皆是心成;处地狱而变天堂,悉由心转。

什么是一切法的本?就是众生心,包括我们现在的心理行为,做人的思想心念。假使我们每一念头动的都是善心,当下就可成就六度法门。假如我们念念习惯动恶心,马上堕落三恶道。有时人家对我们不起,就起非杀了他不可之念,本身已经堕入地狱道心行中去了。

本来人生无所谓乐苦,皆由心变。本来在幸福中,因自己观念的问题而成痛苦的环境,这是自己心理造成的。假使一个人在地狱中,心理一转变,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也是唯心所造。这里极力说明唯心的作用有这样大。

或即刹那成佛,或即永劫沉沦,只在最初一念之力。故云:“法无定相,但随人心。如天意树,随天意转。”

不是阎王,也不是上帝使你如此,是自己形成这一股力量、业力。佛法讲心的行法没有固定,一念之间可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把幸福变成苦境,都在自己,一切唯心。据说天界也有一宝树,可随天人的心意变现;其实,人心就是天意树的根本。

可谓变通立验,因果现前。

每天要反省自己。每天所遭遇的,都成前因后果的关系,是绝对科学性,不二的因果法则。

不动丝毫,遍穷法界。如牖隙之内,观无际之空;似径尺镜中,见千里之影。有斯奇特,昧者不知。如见金为蛇,误执宝成砾。

心的作用有这样大,遍穷法界。我们的才智如井蛙观天那么有限。我们本体心性的伟大,比宇宙还要伟大,《楞严经》也再三提到这个道理。而我们没有智慧,把这个身体当成自己,是非常渺小,非常可怜的。更愚蠢的是,在那里打坐,只管到身体里头,更弄得小之又小,可怜到极点,这就有如把黄金看成四大之蛇,把拿在手上的宝物当作瓦砾。伟哉阿赖耶

故《密严经》偈云:“譬如殊胜宝,野人所轻贱;若用饰冕旒,则为王顶戴。如是赖耶识,是清净佛性;凡位恒杂染,佛果常保持。如美玉在水,苔衣所缠覆;赖耶处生死,习气萦不现。”

心识的正题来了,我们可给它加个小标题:“赖耶心识”。刚才讲到心之体的伟大。在哲学思想中,心物一元已经很不得了了,但在佛法看来,心物一元不过是百千万法中的一法而已,又算什么?心体的功能,神而通之,还超过物理、精神两方面的力量,不知还要大多少。因为人类知识所不能到达,所以拿心物一元来比方,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个心如此伟大,因为难以分别,所以弥勒菩萨把它分成八个部分。最后一部分称阿赖耶识,其实是心之根源。这阿赖耶识包括了心与物的作用,大家看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就知道,不必再作介绍。真正的三藏

阿赖耶识具有三藏(能藏、所藏、执藏)的意义。物理世界、精神世界的功能,都从这个体发出来。发出来以后变成万有一切现象,万有一切现象是它的所藏。它含藏有那么大的功能,但它造成了物理世界、精神世界一切万有以后,坚执而长久存在着,就是执藏。比如这个世界几千年、几万年还是存在,当然还是在变动,但看起来还一直在那里,这是它的执藏功能。

我们的肉体也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一部分,所以说四大肉体是假的,不要管,这是小乘说法。依大乘说法,这个肉体四大也是这个心,也是心的一环,等于是物理世界。我们的心理、智慧则是精神世界。在未死亡前,阿赖耶识还没分散前,还是这个生命,能藏、执藏、所藏都在这儿,自己会抓得牢牢的。

我们打坐,妄想不能断,阿赖耶识种子执藏的力量非常大。但是这个执持力量是空的呀!比如特技表演,顶起空碗转动,转得非常快时,碗掉不下来。这是转动得太快了,这个力量就变成吸力,像地心引力一样。由此可知,妄念为何断不了,身心动得太快,在那里耍特技,所以妄念断不了。“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的这个念,就具备了能、所、执藏。《八识规矩颂》云“浩浩三藏不可穷”,这三藏研究不完,自己观察自己都观察不完。“渊深七浪境为风”,阿赖耶识像深海一样,心性是深而无底的。“受熏持种根身器”,它保持过去、现在种子,善、恶、无记种子,连未来的种子也包括在内。所以有人能知过去,也能知未来。“去后来先作主公”,人死后身体未完全冷却以前,第八识还没完全走掉。换句话说,生命的余力没完,这时你动他,他的脸色会很难看。实际上,他的脑神经已死亡了,但阿赖耶识还有执受,很难过。所以一定要等到完全冷却了再搬动。投胎时,阿赖耶识功能先到。擒贼先擒王

以阿赖耶识来看,前面七个识都成外境。就是我们现在的意识、思想,都是它的外层作用。我们打坐起来,都在那里玩第六意识的表层,认为在做功夫。真正的佛法做功夫从根本上来,从阿赖耶识下手。我们身心两方面,不过是第八识的一部分。

有同学来讲:“比量、非量都是现量。”对的。拿现量境来说,十方三世一切众生、诸佛,不管是非量也是现量,是阿赖耶识冒的烟而已。唯识论上则是限于权分凡圣的范围来讲,有三量之别,真研究经论才知道这个同学讲得对,非量也是现量,不过是所现非量而已;比量也是现量,现的是比量而已。

大家用功,不要落在第六意识的浮层上,应深穷此理,从第八阿赖耶识下手,前面七识的境浪都不理,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那就不得了。“才闻性觉之宗,便登圣地”,刚一听到明心见性这些话,你已经登上成圣成佛之途了。这里只是大概介绍了一点阿赖耶识。要“识”货《密严经》讲,阿赖耶识如殊胜宝贝,不识宝的人轻贱它,识货的人知是无价之宝,尤其拿给皇帝作皇冠,更成了稀世之宝。一般人不认识自己本身有宝,而造业堕落。成了佛是什么东西成佛?是我们本有的宝拿出来擦亮,如美玉用水洗净,越来越美。普通人的这块宝,等于以苔衣包起,在生死里头滚,因为后天的习气把它缠住了。“于此赖耶识,有二取生相;如蛇有二头,随乐而同往。

赖耶亦如是,与诸色相俱;一切诸世间,取之以为色。”

在没有成道以前,缠着后天习气的阿赖耶识,变成了有毒的东西,这是一头;而其实它也可形成另一种气质,不一样的心行活动,这是另一头,如两头蛇一样,随你取其中一头为主,而去发生各种活动现象。当习气成了那样子,往那一方向发展,整个识的活动也如两头蛇一样,这一头随着那一头移了,一切物理世界色相存在着,它就存在,它的存在形成林林总总的各种世界。比方我们的细胞都是阿赖耶识变的,剁了一个指头,那个指头的细胞不久就死亡了。这时我们的阿赖耶识是否少了一个指头?没有。那个指头化成灰了,也是我们阿赖耶识全体中的一部分,没有离开阿赖耶识。一切世间的形形色色,都借阿赖耶识的体用而来。

要从这个道理去体会心性,那才晓得自己心性是什么功能。所以它现在存在着时,同现实世界是相合的。“恶觉者迷惑,计为我我所;若有若非有,自在作世间。

赖耶虽变现,体性恒甚深;于诸无智人,悉不能觉了。”

一切物理世界都是阿赖耶识变的。不懂的人迷住了,认为有个我,实际上无我。你说无我,那个无我的真我,还是有个我。此中分别很麻烦。

你说空也可,叫它有也可,它能够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非常自在。这个世界的造成,都是唯心所造。它能够变化一切万有,体性非常深妙。可惜我们被自己本身迷住了,没有智慧,不能觉,不能了,所以变成凡夫。能够觉,能够了,自己找出生命的本源就成佛了。第二十三讲忍教哀乐作主翁

入世出世两相宜

唯心唯寂

如实如用

忍教哀乐作主翁

第二月

大权示现大作小

法施第一教为先

性相同一家入世出世两相宜

以上说明经教的重要,亦即一个修证的人,必须把经教,包括学说,和修行功夫合一,不能偏废。接下来就谈到经典所提心与识的课题。

研究唯识,事相上比较枯燥乏味,但其中道理深奥,这同时说明了一个原则,大家晓得佛法大乘精神的道理,“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你先要发起跳出世间困扰的出离心,自心无私无累无怨,才有本事入世。入世,大而言之,救世救人;小而言之,创造事业。否则,“世缘易堕”,没有出世的真精神、真心性,就谈入世的圣人事业,容易被世间因缘牵引堕落。

反过来说,“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专门走修行路子的人,尤其出家人,必须要能深入世间,要透彻人情世故、明了世法,才能够谈出世,否则“空处难持”,掉在枯槁的空洞里,难以保持真空。佛法谈空,空的味道并不是好受的。此为出世、入世,在家、出家讲修持最重要的道理。唯心唯寂

是以若能觉了,即察动心,万缘万境,皆从此起;若心不动,诸事寂然,入如实门,住无分别。如《入楞伽经》偈云:“但有心动转,皆是世俗法;不复起转生,见世是自心。来者是事生,去者是事灭;如实知去来,不复生分别。”

青年同学可能觉得这些文字易懂,然而我们却认为非常难懂。难懂在什么地方呢?因为这是翻译的文学,永明寿禅师本身的文学境界,引发为文字的般若,太明白太动人了!因此我们有可能被它优美的辞藻困住了!

譬如我们发现一般青年人读书,不仅粗心大意、不深入,喜欢反传统,尤其喜欢夹带外文。我常常听到很多朋友说看不懂中国书,但是到美国看外国人的翻译却看懂了。我说这样啊!那我们几十年白活了!为什么看外国人的翻译容易懂?皮毛的皮毛嘛!当然容易懂。啃不到骨头啃皮毛,结果我们把皮毛外边刮一点下来说懂了,这不是笑话吗!我们发现这类事实很多。“是以若能觉了,即察动心,万境万缘,皆从此起”,所以,如果能随时警觉、觉察到自己起心动念,万境万缘都是因为自己心念动了所发生的。随时觉察自己的思想:想什么?做什么?修行本来是这个路子。我们心念动得很厉害,尤其年纪大了失眠睡不着,这个念头、那个念头停止不了。不过,失眠的时候还容易觉察到。这个容易觉察的念头是粗的;细的念头则不易觉察。一个人反省功夫能够觉察到细的动念,已经达到一半圣人的境界了。此话希望青年同学记住就是,不是低估了你们,因修养功夫不到,不会真懂这句话。

如果一个人能够觉了,“即察动心,万境万缘,皆从此起”,换句话说,做到对人对事、喜怒哀乐、烦恼不烦恼,乃至看到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等等,都能清清楚楚。“万境万缘”四字包含很多,包含一切的境界、一切的因缘;因缘又包括人事的动向、物理的功能、感情的、心理的等等。这样你就会觉察到,这些境缘都是因为自己心念动了所发生的。“若心不动”,假使心完全不动呢?“诸事寂然”,一切万境万缘就非常清净,本来寂灭。这样就可以证到“如实”。注意!“如实”是佛学名词,就是中国人讲的般若、悟道、证道的境界,住在无分别境界,对万事万物不起分别作用。如实如用

接着问题来了,这是大家读书要注意的地方,后世一般讲佛学、讲修养多半被这些文字盖住了。他们偏重什么呢?偏重“不动心就是道”的观念,如同孟子说自己四十不动心一样。如果不动心就是道,那么,白痴、脑神经坏的人,乃至植物人活着躺在床上,什么都不知,那不是更好、更不动心?对不对?

这是个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又有一个逻辑问题:怎么才叫不动心?永明寿禅师只说心不动,一切事寂然、寂灭清净。那么,我们还可以提出:假使我们对一切外缘不动心,心里只有一个清净,保持这个清净算不算动心呢?对,算动心。这也是一缘一境,保持那个清净也是动心。要注意这个道理,所谓禅宗就是要深入的参究,你保持心境永远的清净也是动心。

后世许多儒家反对佛家这些话。老实讲,儒家的反对,是因为对佛学没有真正深入。不管名气多大的理学家,都没有彻底深入佛学。话又说回来,如果深入佛学,就不走理学的路子,也不叫理学家了。他们虽然不深入佛学,但站在儒家理学的立场,其批评也对了一半。

理学家认为《中庸》所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道。这是对的,心可以动,不能说心不能动。动而不离中、得其用,动则不动也;不动则动也,这才是正确的道理。理学家这一半话对了,可是境界始终不大,只接近而还不到形而上最高的本 体。

对于这个问题,此节并没有答复,后文有,先保留。这是告诉青年同学,看佛经,不能因为文字懂就马虎看过去。《楞伽经》是禅宗、唯识宗的宝典,这部佛经说:“但有心动转,皆是世俗法。”心一动转,就是世俗法。“不复起转生”,世间上一切外境皆是自心所造,因此说,世间法一切外境皆是来去生灭分别而来。真能够如实知,这一知去来就不复生分别了。拿普通话来讲,永远不会一波未平又一波地转到另一个生命境界。反而转到菩萨的无生法忍,生而不生,不生而生。“见世是自心”,此是指心里一接触世俗上外界一切事情,心就起作用,其实世事是唯心所造。“来者是事生”,外缘一引动,心里就有这个印象、这个事。“去者是事灭”,事情过去,心里上这个事就灭了。

老实讲,“去者是事灭”这句话我们世俗的人做不到。修道如同镜子一般,事情来了,有思想、有念头、有感情;镜中一切有我的影像。事情过去了,心里没事;镜子马上恢复它的清净、空灵。一般人不能这样,如果能做到人来事生,过去事灭,此人不叫做是人,是圣人。永明寿禅师叫我们修养“来者事生,去者事灭”,事情来了,心里就有事;事情过了,心里就没事。事情的来去就是个现实问题;现实,佛经就叫“如实”。忍教哀乐作主翁“如实知去来”,来了晓得来;去了知道去,有一个灵明觉知的在。“灵明觉知”四个字是佛学名词,灵灵明明,对于事情的来去之间,你有一个知道。这个能知的作用,不属于生灭来去、是非善恶、喜怒哀乐的上面。

例如我们欢喜,一边知道笑,一边也知道肚子笑痛了不能再笑。那个知道自己肚子笑痛的那一知不在笑的上面,那一知没有笑。笑的时候知道笑,控制不了;知道不要再笑了,一面还继续笑,心在事中有二、三个作用在。又譬如发脾气,明知自己争不过对方,骂两句差不多,不要再骂,第三句还是骂出来。那个知道自己不应该生气、不应该骂的那一知不属于生气。

这些心理的现象都是来去的现象,有一个一知,都不属于来去、是非、善恶、喜怒、哀乐的。所以我们要做到“如实知去来”,这个叫做不起分别,“不复生分别”,所谓不生分别是指“这个”。

这里又有个问题:一般人讲中国哲学思想,提到《中庸》所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认为喜怒哀乐是心理状态。不对!喜怒哀乐不是人性的本性,喜怒哀乐是情。如果认为喜怒哀乐是性的作用,那错了!虽然好学,但未加以深思。本性非喜怒哀乐,而情绪上有喜怒哀乐。所以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乃偏向由情绪引导到达心性修养状态的说法。

喜怒哀乐是情绪,有一半是属于生理的,这就关系到修养问题。庄子说,人到了中年,哀乐已不大起作用,好像很平和;实际上,这不是真正修养的功夫,那是身体衰败,没办法。所以这方面的喜怒哀乐与生理有关系,属于情绪。“天命之谓性”,能知之性不属于喜怒哀乐。由这个道理,我们晓得佛家讲的不生分别,是指能知之本性分别而不生分别,喜怒哀乐只是分别所现的情形而已。如果认为把心理的状况压下去,像石头压草一般,什么都不动叫做不分别,那何必修道?吃麻醉药使脑神经麻痹,岂不更干脆?什么都不动不叫道,如果这是道,那所谓一切唯心的道理就错了,那叫一切唯物。这其中的道理要搞清楚。第二月

因此,我们再回转来看永明寿禅师引用《楞伽经》偈说:“但有心动转,皆是世俗法”,心的转动都是世俗法,非超世俗法。超世俗法是分别而不分别,换句话说,我们的心,纵然修养到随时保持清明、随时保持清净一念不起,在佛学真正的修持上,保持灵明觉知也是世俗法。《楞伽经》偈说得很明白,这还属于外道法。在另一部很有名的《楞严经》里,说到五十种阴魔,把声闻、缘觉也打入外道范围,四禅八定、四果罗汉都不是真正的悟道。《楞严经》开始便提及:“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这两句真是翻译得太好了!在文学的修养上,真要顶礼膜拜。“内守幽闲”,清幽、闲逸,没有喜怒哀乐。假使我们认为保持这种内心的清净、空灵,一念不生是道,就错了。那不是道,是一种功夫,一种享受。什么道理呢?因为这还是法尘、意识的境界。意根相对外境的叫法尘,也就是对外境所起的分别心的第二个影像。等于我们长久居住在繁忙的闹市中,突然转换到另一个清净的山中,明月当空,清风徐来,四顾无人,独立高山听流水,好舒服、好清净啊!这个清净是比较来的,亦即唯识学的“比量”来的。

一个人突然从闹中脱离,感觉换了一个境界,这个清净是意识上的影事,第二重投影,是比量来的。我相信本来就住在山林中的人或猴子,并不觉得这个是清净。可见这个心理作用是比量。这就说明“但有心动转,皆是世俗法”,转动到清净面也是转动,只不过把闹转到清净上。

接下来又是另一节:大权示现大作小

又若执经论无益,翻成诸圣虚功,则西土上德耳闻,徒劳结集。

一般人如果认为学佛,光用功就好,不需要看经典,“翻成诸圣虚功”,那么上古以来,像印度的大阿罗汉等几百位,结集经典岂不都白做了?

此方大权菩萨,何假翻经?

有一种菩萨叫大权菩萨。权者,权变也。密宗有些菩萨叫大神变菩萨,也就是权变。根据佛经,大权变菩萨是八地以上至十地菩萨境界才能做得到。一切入世有成就的人,包括治世的圣君贤臣和许多大居士,并不一定出家,有许多都是大权菩萨化身,大权菩萨当然也会示现出家相来度世。菩萨就是有道之士。出世法早已成就才有资格来谈入世,此之谓大权变,看似走反面道路,实际上是以反面形态,在世间出现广行教化。永明寿禅师阐释得非常好。中国佛教许多好的著作,都是在家居士所作。在家人的著作往往都要挨当时人的骂,过后却非看其著作不可,此所谓大权变菩萨也!因为永明寿禅师到底是出家人,根据佛制而出家,不好意思太捧在家人,只好根据佛经说:“大权菩萨,何假翻经?”何须翻译经典?他以大权菩萨的说法来涵盖各种演绎佛法的事业。

如抱沉痾之人,不须妙药;似迷险道之者,曷用导师?

这是宋代写大文章的体裁,尤其皇帝发表宰相、大臣的宣诏,古代称麻书,麻制的黄纸,故宫大约还保留一点这方面资料,后来民间也喜用黄纸。我们经常可以从历史记载、文学作品上看到书麻,也就是皇帝起用内阁大员,将此人的品德、才能以及皇帝对此人的赏识,以一定的格式,恰到中肯地书写在麻纸上,次日早朝宣诏。古代这类对仗句子的书麻文告,素来是大文章的极品。永明寿禅师现在用的就是这种对仗体裁,道理是说,假使不用经典,就等于一个人重病了不要吃药,在危险的地方迷路了不要向导。

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嘉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

这几句是倒装法。嘉肴美膳,必定劝不了肚子饱的人;珍奇异宝,也打动不了不稀罕物资享受的廉洁之士。如果说佛经翻得完全没有用处,那是否大家都悟道了呢?一般人认为这是对宋代禅宗的批驳,学古德外相,只要打坐,一念悟道,根本不要看经,做功夫就行,有道才有用。但须知教理不深入,功夫上不了路,没有用的。下面又是另一节:

见与不见,全在心知;行之不行,唯关意密。实不敢以己妨于上上机人,但一心为报佛恩,依教略而纂录。如漏管中之见,莫测义天;似偷壁罅之光,焉裨法日?

永明寿禅师著作《宗镜录》非常用心,不是一个人做,而是集合全国数百位有修持,对佛学有研究的高僧、居士,搜集资料编纂,等于一个编译馆,由他当总编辑,出题目、做修正。有一点我们必须知道,永明寿禅师系一名武将出身,文学修养造诣非常高,文武全才,带兵时就悟道,被吴越王发现,结果,很高兴地奉命出家。

他的文字修养非常非常高,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不放过每一个字。“见与不见,全在心知”,他没有说“全在心行”,心行是心理行为,是一种事用。见道与不见道是见地方面的事;行是功德、功夫方面的事,所以说“见与不见,全在心知”。关于行为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心行之行为则“行之不行,唯关意密”,这就关系心意识起行的作用这种高度的奥密。所以大权菩萨出世入世两路,真行菩萨道,而为外人所不知。这一类都属于大权菩萨,是意密,以现代观念来讲,是大密宗、大密行。“实不敢以己妨于上上机人”,他说我编这部书,并不是以个人的意见妨碍诸位上上根人。这是对当时禅宗大不满之处,因为学禅宗到了宋代已经发生流弊,不研究经典,只想悟道。今天悟了,明天又不悟;后天再悟了一点,大后天又“误”了。后世禅人多半如此,还自认是上上根机的人。所以永明寿禅师说,对不起,编辑此书“实不敢以己妨碍上上机人,但一心为报佛恩”,他说明自己的志向是为报佛恩。“依教略而纂录”,依据佛经的教理,把与修持有关的编辑在一起。下面是他谦虚的话:“如漏管中之见,莫测义天”,像一支管子的一点小漏洞,这一点阙陋的见解算不了什么,没有办法推测第一义天。义天是佛学名词,天者,至高无上;义者,理也,理性之意。这后世也叫“性天”,代表道体,以现代东西文化交流的新观念而言,就是形而上的本 体。“似偷壁罅之光,焉裨法日”,他所作的也等于偷到从墙壁裂缝照进来的一点灯光而已。永明寿禅师非常谦虚,也把道理说完了,你不要以为这一点不是佛法,这一点也就是佛法。青年同学可以效法两件事:一方面学习永明寿禅师高明的文学修养;第二点,你看他真是一位大权菩萨的气势,既谦虚,又把道理说明,还把人骂了,可是绝看不出教训人的迹象。现在大家写白话文一样可以模仿,白话文不过变一变句子,道理还是一样。法施第一教为先

今遵慈敕,教有明文。法尔沙门,须具三施;三施之内,法施为先。

我现在遵照佛慈悲的意旨,这个是永明寿禅师高度的秘密。以宗教的立场,有人说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弥勒菩萨就是大慈氏,他这个慈敕有没有此意,我们不知道,以表面文字解释,则是奉行佛的慈悲的教理。

经典中有明文规定,出家人必须随时做到布施。布施有三种:内布施、外布施、无畏布施。内布施就是精神布施、法布施,譬如教育家所做精神、知识、学问、文化的布施是无价的,其功德大于外布施。外布施是财物的布施,做好事、帮助他人、出钱出力等等。无畏,就是不怕,什么叫无畏布施?譬如拯救一个失去信心的人,可能要扯谎。这时的扯谎是善性,一个人到了灰心边缘,你告诉他:不要紧,站起来,有办法;不行的,我帮忙,一定给你做到。其实你也做不到,你只要先把他救住,以后还有转机。实际上自己犯不犯戒?犯戒,这叫方便妄语,精神支持叫人家不要怕、活下去,动机上属无畏布施。

永明寿禅师说,出家人必须具备三施,三施之内法施为先,尤其精神的布施。这一段说明他著作本书的动机是抱着法布施的观念作的。性相同一家

此八识心王,性相分量,上至极圣,下至凡夫,本末推穷,悉皆具足,只于明昧,得失似分。

文章一气呵成,为了讲书方便,暂时在此切一段落。

他说明八识心体的作用。唯识宗把心的体分成八个部分作说明,因而叫八识。八识是一心的现象,又叫“八识心王”,并不是说八识以外,还有一个当皇帝的心王坐在那里,八识就是心王,整个心的作用。“性相分量”,性相是佛学的两大宗。“性宗”就是般若宗,般若宗讲性、形而上之体,一般又称空宗。像《金刚经》《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四大皆空等等之说。“相宗”讲唯识法相,又称唯识宗,先由宇宙形而下的现象、事物了解起,透过现象达到性,所以叫相宗。一般认为相宗属有。所以有“谈空说有”之说,严格来说,二者只是教育路线、表达的方法不同,根本则是一样的。这是关于性相两宗名词的解释,前面讲过,但何以要再加说明提起大家的注意呢?唯识宗很少谈到性,因为八识心王的相透彻了,自然了解性。

唯识宗的翻译到中国,有“三性”的名词,一般研究佛学的,一看到唯识宗的三性之性,把它当成般若本体,那就错了。怪也只怪中国文字辞汇少,喜欢简略,一字多方借用。例如中国文化的“天”字,研究上古文化有数个作用、意义。形而上的宇宙,或看得到的天体叫天;很神秘的上帝或佛也叫天;有时“天”还代表了心理作用,有时也代表原则。这个文字的道理搞不清楚,随便念一本书就搞错了!“性”字也一样,现代年轻人讲性欲问题用这个性;本体问题用这个性;般若、唯识也用这个性。《成唯识论》讲的“三无性”是:相无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显扬圣教论》说的“三自性”是:遍计②自性、依他自性、圆成自性。这“三无性”或“三自性”,其实都是针对同一事情的不同角度的命名而已,却把大家弄糊涂了。编 案:

① 《成唯识论》讲的“三无性”:

一、相无性:一切众生于世间之相,处处计著,执为实有。佛为除此妄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故名相无性。

二、生无性:一切诸法皆托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故名生无性。

三、胜义无性:前述相无性、生无性,因破众生妄执之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是故佛说胜义无性,谓真如胜义之性,远离遍计妄执之性,故名胜义无性。

②《显扬圣教论》讲的“三自性”:

一、遍计自性:谓众生迷惑,不了诸法本空,妄于我身及一切法,周遍计度,一一执为实有,故名遍计自性。

二、依他自性:谓所有诸法,皆依众缘相应而起,都无自性,唯是虚妄,故名依他自性。

三、圆成自性:谓真如自性,不迁不变,圆满成就,故名圆成自性。第二十四讲天水潺潺谁解饮

性相不二

凡圣之间

名牢

天水潺潺谁解饮

守静是内尘

智眼方识宝

良师益友难得

莫逞一时快

地狱有三禅

一灯照破千年暗

佛法但由省力得

大势一到 大势已去性相不二

有人以为唯识宗的三自性、三无性教义,与般若宗或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的性有冲突。当然,对佛学深入一点的不会搞错,一般研究佛学则容易弄错,道理何在?因为不论是三自性或三无性,都是指一般形而下万有的性质,是刹那变化无常的,因此万有一切现象不能永恒存在,但有一个全属于阿赖耶识会变的缘起。因此,与佛法基本上形而上本体这个性空的自性观念没有两样。“此八识心王,性相分量”,性相分量四个字是古文,由此看出古文与白话文写作不同之处。以现在的观念必须分开解释,其中性相有般若形而上的性空,以及唯识法相的道理;分是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量是三量:现量、比量、非量。性相二字是年轻同学读古文感到麻烦的地方,不过我们走文学教育出身的,觉得这么写反而简洁明白了,每个名词不但记在脑子里,还记到肠子里、“入藏”了,一辈子忘不掉。凡圣之间

永明寿禅师说关于性相分量的道理,“上至极圣,下至凡夫”,上至已经成了佛的圣人,下至一个普通人、愚夫愚妇,“本末推穷,悉皆具足”,不论普通人乃至成就的圣人,统统具备心性的功能作用。换句话说,愚夫愚妇的本性生命功能里,就具备当圣人的能缘。反过来说,一个成圣成佛的人,他的本性成就难道没有凡夫那一套吗?都有,不过都转化了,所以说“上至极圣,下至凡夫,本末推穷,悉皆具足”。

那么,为什么有圣人与凡夫的不同呢?“只于明昧,得失似分”,一个人明白了、悟了道便成圣人;一个人迷糊、没有悟即是凡夫。注意“似分”二字用得厉害,凡夫与圣人好像有分别,这告诉了你:凡夫即圣人,圣人即凡夫。名牢

我常常告诉大家一个禅宗公案。明朝末年,一位叫密云悟的大禅师,了不起,他过世后,清军入关。密云悟禅师与六祖一样,没有读过书,打柴出身,智慧很高,后来出家悟道,成为一代禅宗大师,声①闻全国。

密云悟禅师与憨山大师不同,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老之一,有学问,不仅名动公卿,甚至名动帝王,神宗及其皇太后都是他的皈依弟子。憨山大师非常高明,晓得大名之下不能久居,除非涅槃,否则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