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与危险自救简明读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4 10:15:19

点击下载

作者:编写组

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灾害与危险自救简明读本

灾害与危险自救简明读本试读:

前言

校园安全与每个师生、家长和社会有着切身的关系。从广义上讲,校园安全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某些偶然突发因素而导致的人为伤害事件。就其特点而言,责任人一般是因为疏忽大意或过失失职造成的,而不是因为故意而导致事故发生的。

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保护中小学生的安全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校园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

在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意外伤害多数发生在学校和上学途中,而在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中,又以15~19岁意外伤害的死亡率最高。

据有关部门对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调查表明:中小学生中52.8%的认为比较安全,12.5%的认为自己不是很安全,还有34.7%的认为自己的安全状况“一般”。在调查是什么因素对中小学生安全影响最大时:有47.2%的认为“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影响最大,再依次是“学校周边的不良环境”占19.4%、“交通安全”占15.3%、“交友的不慎”占6.9%,“上经营性网吧”占2.8%,“其他”占8.4%。

可见,加强和保护中小学生的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是必须要做到广泛宣传,让全社会都来保护中小学生安全和关心青少年犯罪问题,特别是学校要担负起重要责任;二是孩子父母要正确关心、引导、管好孩子,要教育孩子随时注意自身安全;三是中小学生要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做到有备无患,增强人身预防和安全保护意识。

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此,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特别编写了《交通安全简明读本》《用电安全简明读本》《防火安全简明读本》《运动安全简明读本》《网络安全简明读本》《灾害与危险自救简明读本》《社会交际简明读本》《预防黄赌毒侵害简明读本》,全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是指导中小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的良好读本。

第一单元 危险与灾害基本常识

自然灾害的认识

凡是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通称之为灾害。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

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潮;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和交通事故。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子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

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

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

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他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缺,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

生物灾害的认识

说起自然灾害,人们都会想到水灾、旱灾、地震、海啸这些气象或地质方面的灾害,而一些动植物活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尤其是人类的重大疫情却很少有人将它们与自然灾害联系起来。其实,从广义上讲,由于各种活动(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活动)对人类生命和生存环境引发的重大伤亡和破坏也属于自然灾害,当然,从狭义上来说,称为生物灾害。

我们知道,地球是目前所知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在人类诞生之前地球上已经有无数种动植物和微生物生存,它们有自己的生活和繁衍方式,人类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这些生物,它们为人类提供生存所必需的各种物质,而人类的生活也为它们提供各种生长繁殖的条件。

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构成了相互依存的生物圈。在这个生物大世界中,地球上存在的任何一个物种,都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虽然人是最聪明的高等动物,但人并不能主宰一切,和谐中也会出现你死我活的斗争。

一旦某种生物链遭到破坏,就会对其他生物的生命和生存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情况发生在人类身上,则可能引发灾难。人类发展史上无数次瘟疫的流行,使得人口锐减,社会经济发展受挫,就是这一灾害的结果。

有些生物灾害并没有直接发生在人类身上,而是或者造成其他动物的大批死亡,或者使某些植物成片死亡。这些生物灾害虽不直接伤及人的性命,但破坏也就可以按这三类进行划分。一、动物灾害

说到动物灾害,首先要明确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类自从在地球上出现以来,就成了地球上的一个重要成员。在漫长的演化历史中,人与动物或其他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越来越复杂,矛盾显得更加突出。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们总是把有利于人类自身利益的动物当作是有益的,千方百计地加以保护和利用;反之,则认为是有害的,想方设法加以控制、清除,甚至消灭。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出现的人虫之战、人鼠之战等进行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而且愈演愈烈,使人类处于无计可施的困境。除了所谓的有害动物之外,据统计,全世界危害庄稼的害虫有6000多种。它们每年造成的农业灾害是相当严重的,大灾之时甚至会造成上百万人因饥荒而死。

自然界造成动物灾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环境变化使动物的数量、习性发生改变;有动物本身的因素,如繁殖力过强或过弱、数量过多或过少造成生态失衡。干旱使蝗灾暴发,造成农作物颗粒无收;老鼠缺少天敌过度繁殖,猖獗肆虐,不仅吞噬粮食,传染多种疾病,而且毁坏各种设施;气候环境变化发生森林病虫害,使成千上万亩林木毁灭,其损失远远大于森林火灾……

但更多的原因还在于人类自身。比如对许多动物的乱捕乱杀、森林的乱砍滥伐、草原的开垦、围湖造田等破坏了动物的食物链,毁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又如过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水域、空气和土壤的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并且引起物种变异及抗药性。比如杀虫剂DDT的滥用,使之从诞生之初的一支杀虫利剑很快变成对蚊虫毫无作用且对人有副作用的废药而被淘汰。

还有,盲目引进物种,造成外来物种侵入,引发动物易地泛滥。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100多年前,好事之人将24只欧洲穴兔带到缺乏天敌的澳大利亚,以至于过度繁殖形成灾害。另外,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曾发动一次“除四害”运动,其中将麻雀列为害鸟进行剿灭,这对随后发生的一些虫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植物灾害

说到植物灾害,许多人就会想到豚草、葛藤、假高粱、加拿大一枝黄花、大米草、水葫芦等一系列泛滥成灾,祸害农作物及其他林木的恶性草本植物。这些植物生命力强、繁殖迅速,有的还具有毒性。它们抢夺其他农作物的养份,致其死亡。在热带和亚热带一些地区,每年由于恶性杂草成灾引起的农作物产量减少达50%之多。

还有些植物虽不泛滥生长,但其毒性极强,让许多人及食草动物误食而命丧黄泉,比如毒蘑菇。更有一些奇怪的植物,从它们身上提取的致瘾性物质被上亿人吸食受毒害而难以解脱,烟草、古柯、大麻、罂粟即是这类植物。

因此,植物灾害真的不容忽视,但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人类自己。每种植物都有自身生长的地域和环境,它们的繁殖或它们所具有的毒性都是适应自然或自我保护而形成的。它们受着自然条件的约束和限制。当人们无意或有意将某种植物引入另一种环境,它们就可能像打开潘多拉盒子的魔怪,失去约束,失去天敌,姿意妄为,在易地形成灾害。这就是现在人们已高度警惕的外来物种入侵。我国近几年已发现有400多种外来植物形成大小不一的灾害。就拿对于全世界都严加防范的各种毒品来说,其中许多确实是由一些植物制成的,但那也怨不得这些植物,它们原本是很有益的植物,制成毒品纯粹是人类自己祸害自己。三、微生物灾害第三类生物灾害,即微生物灾害,可谓是最直接、又最为恐怖的了。这些最为细小最为原始的病原微生物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传播疾病,引起人或其他动物死亡。据粗略统计约有1000多种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病原体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它们所引起的传染病每一次暴发和流行,都给人类带来一场可怕的灾难。14世纪欧亚两洲的鼠疫暴发,18世纪欧洲的天花、结核病肆虐,1918年全球流感大流行,死亡人数都在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超过了任何一场其他自然灾害。

从人类诞生之时起人们就开始与各种疾病作斗争,人们运用各种药物或其他手段杀灭病原体,阻断传染病的传播。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各种病原体也在不停地变幻嘴脸,在适应了旧的药物之后,以更加凶恶的面目卷土重来。几乎每年暴发的流感便是如此。这种病毒使得人们生产的新疫苗总是落后于它的变异。另外,一些新的病原体又不断给人们带来从未见过的传染病。2003年,令全世界都震惊的“非典”疫情曾给中国人带来极大的恐惧,人们至今还未完全解开这一可怕瘟疫的谜团。如今原有的200多种传染病虽然人们大多已能控制和治疗,可它们在一些局部地区还不时爆发,如霍乱、结核病、登革热、疟疾等还在引起一次次生命的浩劫。还有一些疾病,人们至今还没有有效治疗的办法,比如艾滋病、埃博拉病等。

除了对人的直接伤害外,一些病原还会对畜禽及其他动物造成疾病和死亡,间接地给人类造成灾害。曾令欧洲人恐惧的疯牛病、被恐怖分子当做武器的炭疽菌,以及口蹄疫、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等流行起来,致死率极高,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其中一些畜禽疾病还能感染给人,致人死地。禽流感病毒中H5N1型及其亚型变种就是目前全世界都紧急防范的最危险的病毒。一些科学家预测,这种病毒一旦在人群中传播流行,很有可能造成如同1918年全球西班牙流感的灾难性后果。

当然,对于生物灾害人们大可不必惊惶失措,毕竟生物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人类的生存还必须依赖各种生物。过去我们一直说“人定胜天”,要说战胜生物灾害,不如说增其利,避其灾,或者说,以科学的认识、科学的手段减低或尽量避免生物活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给人类提供了许多崭新的有效的防病治病的药物和方法。人们也已从各种生物灾害中吸取了经验教训。

生物灾害给人们的警示是很深刻的,我们人类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其他生物物种,善待自然?我们人类社会究竟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肯定地说,过去那种人类至高无上、随意支配其他生物命运的做法是会遭到报应的。人类的生活与发展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建立和谐的社会,不光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与各种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的关系,这应是我们持有的态度和深入探讨的课题。

监测灾害的认识

监视测量与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有关的各种自然因素变化的工作叫自然灾害监测,监测所提供的信息是灾害预报的重要依据,如监视天空中的云、湿度、气压等等的变化以预报天气;监视地下岩石的运动和应力的变化以预报地震;监视农林作物中的病、虫、鼠情,以预测农作物和森林成灾的可能性等等,这些都是自然灾害的监测工作。

目前我国七大类自然灾害的监测工作网已疏密不等地布满全国,有几万个监测台、站和哨点,大约有百余万人从事此项工作。

监测工作的直接目的是取得自然因素变化的资料,用以认识灾害的发生规律和进行预报。

有些灾害的自然形态是可以直接观测到的,如热带风暴的形成和运动的路径,这种跟踪监测本身就是一种预报的方式。

有些灾害在其发展过程中,为了要采取减灾的决策,需要对不同方案进行减灾投入和效益的比较,这也要监测网的及时工作,这是监测的第三个作用。自然灾害的监测方式主要有:卫星与航空遥感监测、地面台网监测、深部或地下孔点监测、水面和水下监测、政府部门与群众哨卡监测等。

预防灾害的认识

当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或雷鸣电闪、地动山摇的时候,你可能会不知所措。的确,种种自然灾害会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该怎么办?没关系,只要我们对它们有了科学地认识,就一定能沉着应对。

由自然现象引发的灾害叫自然灾害,它们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火山、台风、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雷电、暴风雪等。我们地处中温带的山区,有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有地震、山体滑坡、洪水雷电和暴风雪五种。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抗拒的,但我们只要了解了其发生的预兆和避险的方式,还是可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下面我们就将这些常见自然灾害发生的预兆和预防避险措施做以介绍。一、地震的避险

听!轰隆隆的声音从地下由远到近的传来,紧接着,放在橱柜里的碗碟乒乒乓乓地响了起来,整个房屋似乎旋转起来,这就是地震。地震的发生往往有明显的先兆,主要就是在自然界会出现一些反常现象,如气候反常、鸡犬不宁,家畜焦躁不安,蛇鼠出洞乱窜,井水突然浑浊等,这需要我们的细心观察。如果有了这些异常现象,就有可能会发生地震,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

据我国历史大震的经验,在临近大震前往往有地光和地声出现,或在大震开始前,都有一段小震的时间,约十几秒钟,被人们称为大震预警时间,这是人们紧急避震和减少地震伤亡的最后时机。在不同条件下,人们可以充分采取紧急避震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当地震突发时,由于思想毫无准备,受异常心理的驱使,人们的行动必然慌乱,条件反射地采取乱跑的行为,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所以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做到敏捷的反应,是保障你安全的关键。地震一旦发生,要立即做出反应。如果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这时不要跑到室内取物;如果你在街上行走,应离开狭窄的巷道,跑向比较开阔的地方避震;你若在家中,切不可贸然外跑,应该找具有坚固性和支撑性的物体下(如桌下,床下,墙角下)躲起来,别忘了最好头顶被子或枕头,这样可以防止泥块或砖头等砸伤;正在上课的学生,应迅速躲在课桌下面或墙角,震感过后再跑出来,在就近宽阔地带避震。二、山体滑坡避险

山体结构松散,土层软硬相间、山高沟深、地势陡峻的地区易于发生滑坡。从时间上来讲,山体滑坡往往发生在较长干旱年头之后出现集中而强大的暴雨年份或高山区冰川积雪强烈消融时期。从预防的角度来讲,我们遇到这样的年份,在走山路时应格外小心,尤其在天气久旱而又连续降雨的日子尽量避免走山路,即使非走不可,也要从高处走,“走山腰不走山谷,走山脊不走山腰”。当滑坡发生时,会在山谷中传来轰鸣声,此时我们应该依据声音迅速做出判断,远离灾害区。三、暴雨洪水的避险

在夏季,山区有时会发生暴雨,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降水。暴雨的天气征兆是“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在暖季的早晨,如天边出现了堡状云,表示这个高度上的潮湿层已经很不稳定,到了午间,低对流层一旦发展,上下不稳定的层次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形成积雨云而发生雷雨。

所以遇到这样的天气最好不要出行,以免发生意外。如果已经遇到,此时也可能会引发山洪,应该找地势较高的石崖下躲避,暴雨时间一般较短,等雨过之后再赶路。如果你在家中,暴雨洪水来临时,不要在危房中躲避,也不要因好奇心的驱使而在洪峰前观望、嬉戏,应尽快跑到高地避险。四、雷电的避险

打雷闪电是高空云层的强烈放电现象。雷电有时会袭击地面上的建筑物或人畜,威胁着我们的安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击”。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这是由于雷雨云靠近地面时,带有负电荷的云层和带有正电荷的大地之间构成了一个电的“通道”,这些“通道”就是地面上突起的物体,如树木、高大建筑物、电视室外天线等。

如果接触了这些“通道”,就有可能会造成“雷击”,所以一般的高大建筑物上安装有避雷针,作用是将“天电”从高空提前直接引入地下,不让它经过其他通道放电,使其丧失破坏力。当你在野外行走时,如遇雷电天气,千万不能到高大的建筑物或树木、电线杆下躲避,应该呆在干燥的地势低的地方会更安全些。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家的电视机是通过室外天线来接受信号的,则一定要安装避雷装置。五、狂风暴雪的避险

狂风暴雪可能会使我们举步维艰、迷失方向、甚至冻伤冻僵。遇到狂风或沙尘暴天气,应找背风的地方躲避起来,如在旷野,应蹲下身子,捂住头脸,这样可以减少冲击力,防止被风卷走。遇到暴雪,也要找背风的山坡躲避,但不能在坑沟中躲避,以防被雪掩埋,不宜行走,以防迷失方向,必须在小范围内不停地运动,防止冻僵。

无论遇到哪种自然灾害,只要我们沉着冷静地对待,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坚强勇敢的精神,我们一定会化险为夷。

自我保护的认识

一、预防侵害的基本方法

义正词严、当场制止。当你受到坏人的侵害时,要勇敢地斗争反抗,绝不能让对方觉得你可欺。你可以大喊一声:“住手!想干什么!耍什么流氓!”以起到以正压邪、震慑坏人的目的。

处于险境、紧急求援。当自己无法摆脱坏人的挑衅、纠缠、侮辱和围困时,可以通过呼喊、打电话、递条子等适当办法发出信号,以求得民警、解放军、老师、家长、群众前来解救。

虚张声势、巧妙周旋。当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况时,可故意说出有自己的亲友或同学已出现或就在附近,以壮声势,或以巧妙的办法迷惑对方,拖延时间,稳住对方,等待并抓住有利时机,不让坏人的企图得逞。

主动避开、脱离危险。明知坏人是针对你而来,你又无法制服他时,应主动避开,让坏人扑空脱离危险,转移到安全地带。

心明眼亮、牢记特征。遇到坏人侵害时,一定要看清并牢记对方是几个人,他们大致的年龄和身高,尤其是要记清楚直接侵害你的人的衣着、面目等方面的特征,以便事发后报告和确认。

遵纪守法、消除隐患。自觉遵守校内外的纪律和国家的法令,做合格的学生,平日不和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不要留下让坏人侵害自己的隐患。如果发现结交的人是坏人或发现朋友干坏事时,应立即彻底断绝与他们的联系,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二、记住匪警电话110

110是报警电话号码,遇到歹徒拦截、入室抢劫、被绑架、流氓强暴、行凶杀人等特殊情况,可迅速拨打110电话,寻求警方的紧急救援。110电话台有公安干警昼夜值班,接电话后,会立即通知警察及时赶赴案发地点,采取必要的行动。110报警台被誉为人民群众的“保护神”。

拨打110电话时,要冷静不要慌乱,最好用普通话向值班民警说明发生了什么案件,以及案发的时间、地点情况以及有什么要求等。不能轻易拨打110电话,一般并非紧急的情况,用不着拨打110,应该采取其他适当的办法处理。如果视拨打110电话为儿戏,随意拨打,必然扰乱公安部门的工作。乱拨110电话,谎报“军情”,违反了社会治安管理条例,会受到处罚的。

单元练习

一、填空题

1.凡是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有条件的各类事件通称之为()。

2.()是目前所知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3.微生物灾害,可谓是()、又()。二、问答题

1.生物灾害有哪些?

2.如遇地震时,如何避险?

3.当遇到雷电时,如何避险?

第二单元 灾害自救基本常识

遭遇狂风时的自救办法

超强狂(台)风的袭击,严重危险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面对狂风,我们该如何避险自救?

强(台)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易造成人员伤亡。

强(台)风来临之际,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如围墙等)、在建工程、市政公用设施(如路灯等)、游乐设施,各类吊机、施工电梯、脚手架、电线杆、树木、广告牌、铁塔等容易倒塌,造成压死压伤人的惨剧。

因此,在台风来临前,要及时将此类设施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开以上容易造成伤亡的地点,千万不要在以上地方避风避雨。

危房住户应迅速转移;要切断霓虹灯、广告牌的室外电源。

强风会吹落高空物品,易造成砸伤砸死事故。

阳台、屋顶上的花盆、空调室外机、雨篷、太阳能热水器、屋顶杂物、建筑工地上的零星物品、工具、建筑材料等容易被风吹落造成伤亡。

因此,及时固定好花盆等物品,建筑企业要整理堆放好建筑器材、工具、零星材料,以确保安全。

棚架、招牌、霓虹灯、吊机等悬空、高空设施要进行加固,并将露于阳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内。居民应把门窗捆紧拴牢,特别应对铝合金门窗采取防护,确保安全。

强风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其他情况。

门窗玻璃、幕墙玻璃等被强风吹碎,玻璃飞溅打死打伤人员;行人在路上、桥上、水边被吹倒或吹落水中,被摔死摔伤或溺水;电线被风吹断,使行人触电伤亡;船只被风浪掀翻沉没,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特别是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被吹翻等造成伤亡。

因此,在台风来临前,请广大群众切勿随意外出,并远离迎风门窗;停止高空及户外危险作业;停止各种露天集体活动和室内大型集会。

要及时在安全的地方避风避雨,尽量避免在靠河、靠湖、靠海的路堤和桥上行走,船只要及时回港避风、固锚,船上的人员必须上岸避风,车辆尽量避免在强风影响区域行驶。

遭遇暴雨时的自救办法

暴雨容易引发洪水,导致村庄、房屋、船只、桥梁、游乐设施等受淹,甚至被冲毁,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暴雨还有可能造成水利工程失事。

一旦水利工程发生险情,可能受影响范围内的群众要听从当地政府和防汛水利部门指挥,迅速及时地转移。易发生洪灾地方的群众,要加强自我防范,人员及时转移到安全场所。

暴雨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山地灾害易发地区和已发生高强度大暴雨地区要做好监测预警工作,请当地群众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征兆,要及时报告,及时做好撤离工作。

遭遇雷电时的自救办法

夏秋季节,出现恶劣天气时,往往有雷电发生。雷电是发生于雷暴云(积雨云)云内、云与地、云与空气之间的击穿放电现象,常伴有强烈的闪光和隆隆的雷声。

雷电因其强大的电流、炽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剧变的电磁场,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使其在瞬时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

目前人类还无法控制和阻止雷电的产生。雷电会导致人员伤亡、终端供配电系统、通信设备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引起森林火灾,击毁建筑物,造成仓储、炼油厂、油田等燃烧甚至爆炸,危害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媒体,或者城区的预警信号发布电子显示牌得到气象部门发布的雷雨大风、冰雹预警信号,并注意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一、获得雷电预警信息

拨打电话12121、96121,或向当地气象台咨询,或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获得预警信息。

察看雷电预警信号警示装置,如警示牌、警示旗、警示灯等。

登陆气象网站,如www.cma.gov.cn,www.nmc.gov.cn等。二、室外防雷

迅速躲入有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汽车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

应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尖耸、孤立的物体。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

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

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尽快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

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

万一不幸发生雷击事件,同行者要及时报警求救,同时为其做抢救处理。三、室内防雷

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

在室外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

在无防雷设施的房间里尽量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计算机、有线电话、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建议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

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发生雷击火灾时,要赶快切断电源,并迅速拨打“119”或“110”电话报警求救。

防雷设施要定期检测。四、雷击烧伤的急救

雷击时的电流热效应会引起电烧伤,使人体炭化成焦状。

如果遭受雷击者衣服着火,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先做心肺复苏,再处理烧伤创面。

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若无敷料可用清洁的布、衣服等包裹。

及时转送当地医院,转运途中要输液,并采取抗休克措施。五、雷击“假死”的急救

被雷击中的受伤者出现的心脏突然停跳、呼吸突然停止的现象,称为雷击“假死”现象。

此时要立即组织现场抢救,使受伤者平躺在地,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要立即呼叫急救中心,由专业人员对受伤者进行有效的处置和抢救。六、人工呼吸注意事项

用手推前额,使头部尽量后仰,同时用另一只手臂将颈部向前抬起。

保持气管通畅;取出口内异物,清除分泌物。

挤压力要合适,切勿过猛。

挤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且挤压与人工呼吸次数成比例,成人为15∶2,儿童为5∶1。七、易遭受雷击的建筑物和物体

1.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如水塔、电视塔、高耸的广告牌等;

2.排出导电尘埃、废气热气柱的厂房、管道等;

3.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

4.孤立、突出在旷野的建筑物以及自然界中的树木;

5.电视机天线和屋顶上的各种金属突出物,如旗杆等;

6.建筑物屋面的突出部位和物体,如烟囱、管道、太阳能热水器,还有屋脊和檐角等。

遭遇雨雪雾天的自救办法

很多中小学生都喜欢雨雪雾天气,觉得这种天气既漂亮又好玩,所以在遇到这种天气时总是成群结队的在一起嬉笑打闹。可是要注意了,在玩的时候可要注意安全啊!因为这时候路上比较滑,很容易摔倒,从而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一、应该怎样做

1.走路要专心,不要和同学们追逐打闹,因为这时路上比较滑,若不注意很容易摔伤,或许还会发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2.出现这种天气时,最好穿色彩鲜艳的衣服,让司机叔叔们比较容易看到你,保证你安全的走过马路。

3.不要在马路上踢球、溜旱冰、跳皮筋和做其他的危险性游戏。这样做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从而造成交通秩序的混乱。

4.不要跨坐在人行道、车道和铁路道口的护栏上。这样做的危险性很大,中小学生千万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做到遵守交通规则。

5.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地方,要看好红绿灯,不要乱穿人行道,还要学会避让车辆,不与车辆争道抢行,以免发生一些不应该发生的危险。

6.集体外出活动时,必须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地排队进行,不要打闹、乱跑,要听从老师的安排,安全地过马路。二、科学建议

1.在雨雪雾天气时,相关人员应该在路上撒一些煤渣等物质,防止路滑而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事故。

2.在雨雪天出游玩耍时,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做到遵守交通规则。

遇到水灾时的自救办法

严重的水灾通常发生在河谷、沿海地区及低洼地带。当听到水灾的警报或遇到水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一、水灾中如何自救

1.听从家长或学校的组织安排,进行防洪准备,或者撤退到安全地带,如防洪大坝上或地势较高的地区。如果已经受到洪水包围,要尽量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为了防止洪水涌入屋内,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的缝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如果洪水还会上涨,那么底层窗槛也要堆上沙袋。如果洪水不断地上涨,应在楼上储备一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

3.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逃生工具如床板、箱子及柜、门板等任何可以浮在水上的木质东西。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可以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来代替。

4.在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试试木筏能否漂浮,所收集的食品、发信号用具(如哨子、手电筒、鲜艳的床单)、划桨等,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在逃生以前,要吃一些含较高热量的食品如巧克力、糖、甜点心等,并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质。

5.在离开之前,时间允许的话还要把煤气筏、电源总开关等关掉,将贵重物品包好,收藏在楼上的柜子里。出门时最好把房门关好,以免家产随水漂走。

6.被水冲走或落水时,首先要保持镇定,尽量抓住水中漂流的木箱、衣柜等物。如果离岸较远,四周又没有其他人或船舶,不要盲目游走,以免体力耗尽。

7.无论遇到何种情形的危险,都要设法发出求救信号,如晃动衣服或树枝、大声呼救等。

8.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二、水灾伤害的急救措施

洪水冲击建筑物,塌方砸伤人的急救:首先迅速救出伤员,抢救时,搬动要细心,严禁拖拉伤员而加重伤情;其次清除口腔、鼻腔泥沙、痰液等杂物,对呼吸困难者或者呼吸停止者,做人工呼吸。如果有大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等待伤员清醒后,喂少量盐开水,送医院抢救。

溺水急救:抢救时,救护者为防止溺水者抱住自己,一般应该从背后接近溺水者,两手推住溺水者的髋部,迅速将其拖上岸。

溺水者如果停止了呼吸,应该立即清除口鼻中的泥沙、杂草、泡沫,保持呼吸道的畅通;而后用毛巾或是手绢包着溺水者的舌头,将其拉出,用夹子夹住舌头,以防缩回。

迅速采取人工呼吸。溺水者仰卧在地,救护者应该用薄手巾盖住溺水者的口部,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子,以防吹气时漏气,另一只手拖起溺水者下颏,用嘴对着溺水者的嘴将气吹入,吹完一口气后,嘴和捏鼻子的手同时离开,接着用手压一下溺水者的胸部,以助呼吸。如此有规律地反复进行,直到溺水者的呼吸出现为止。人工呼吸通常每分钟向溺水者口内吹气20次左右。

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一般较长,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当溺水者出现微弱的呼吸后,也不能马上停止人工呼吸,必须要继续进行一段时间,因为此时的呼吸非常微弱,随时都会有再次停止的危险。

在实施人工呼吸之前,应该把溺水者口中的活动假牙摘掉,以防掉入呼吸道。

如果发现溺水者的心脏已停止跳动,除做人工呼吸外,还要同时进行心脏的起搏按摩,以恢复心跳。

具体方法是:溺水者仰卧在较为坚硬的地面上,救护者的右手放在溺水者的心脏的正上方,左手掌重叠在右手上,而后稳健有力地向下垂直加压,使得胸下压缩心脏,然后抬起手腕,使得胸部扩张,心脏舒张,要有节奏地进行,每分钟60~70次。手掌用力下压时不要过于猛快,手掌压在心脏上方的面积不要过大,以防骨折。

通常情况下心脏的起搏按摩应该与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结合起来,二者要配合一致。一般是吹一口气,做5次左右的心脏起搏按摩。

当溺水者苏醒后,应该密切注意其肺部情况,注意生命体征的测定,如:体温的变化、心脏的跳动规律、血压的变化、大小便的情况。特别是7天之内要注意引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必要时还需要把溺水者送入医院,观察一段时间。

遭遇山体滑坡泥石流的自救

当遇到山体滑坡、泥石流时正确的做法是:

1.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2.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倾听远处山谷是否传来雷鸣般的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3.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地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4.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遭遇地震时的自救办法

一、地震的预防常识

平时要学习一些有关地震的知识。

屋顶、墙上的悬挂物品的安装要牢固,要具有防震功能。

坚固的、低矮的家具下面是躲避地震的最好的地方,所以平时就不要堆放物品。

家具的顶部或高处不要堆物品,以防发生地震时物品坠落。

当地震确实要发生时,应准备地震时必备的用品:手电筒、干粮、水等。二、当地震发生时

当地震发生时,要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煤气、液化气的总开关。带上准备好的物品迅速到安全的地带。

要有秩序地,迅速地离开建筑物。不要拥挤在楼梯、楼道上,不要盲目地跳楼。

如果在高层建筑上,来不及撤离时,就及时躲到桌下、床下、建筑物中心的墙根底下,或面积最小的厕所、储藏室、浴室等,因为厕所水管多,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要保护好头部,最好用枕头一类的东西保护头部或用手抱头。等地震暂停时再撤离。

下楼时要走楼梯,不要坐电梯。

在商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发生了地震,不要拥挤混乱,要马上找个椅子、墙角蹲下。要远离货柜、玻璃门、或悬挂的物品。听从疏导人员的指挥。

在学校时发生了地震,要听老师的指挥,有秩序地撤离出教室。紧急时先马上躲在课桌下,等地震停止再离开。

如果地震时正好在户外,应找一个开阔的地方蹲下,远离建筑物,先不要返回房屋内。三、地震时被围在了屋里怎么办

首先要镇定,赶快将压在身上的物体挪开。尽量移到有光亮的地方。

如果不能很快脱险,先保持体力,不盲目呼喊。要不时地敲击管子,引起外界的注意。

要想办法找水和食物,保持体能直到得救。

单元练习

一、填空题

1.发生雷击火灾时,要赶快切断电源,并迅速拨打“()”或“()”电话报警求救。

2.遇到雨雪雾天时,最好穿()的衣服,让司机叔叔们比较容易看到你,保证你安全的走过马路。

3.无论遇到何种情形的危险,都要设法发出(),如晃动衣服或树枝、大声呼救等。二、问答题

1.水灾伤害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2.遭遇山体滑坡泥石流的自救办法是什么?

3.遇到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第三单元 自然灾害急救常识

地震发生时的准备与急救

一、震前准备

在地震来临前做好对策预案,加固建筑物,并向学生进行宣传,使其在思想和知识上有所准备。在地震发生阶段,人们主要根据平时的防震知识和实际情况,寻找安全地方紧急避震。同时要注意观察附近的情况,是否有人遇难和负伤待救。负伤待救者也应做好自救或尽快寻求救援。

在震后自救阶段,短时间内救援力量难以到达灾区,这时是最困难的时期。在此阶段自救是主要方式,人们应了解自救的注意事项,并且预防强余震。

大震后3个小时,救援力量一般可到达灾区,有组织的救灾活动即可全面展开。但此时也应注意强余震和续发性大震的防御。防震措施的重点主要是保证震时和震后有条不紊地进行防震救灾。要做好以下准备。

1.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震前自防,是指有中、短期地震预报背景的地区,根据临震前所发现的宏观异常,采取简易有效的防震抗震措施的举动。另外,震前的物质准备也是很重要的。主要有高能量食品、水、急救箱等,放在震时紧急躲避处,以争取足够的等待外援时间。

2.分配每人震时的应急任务,以防手忙脚乱,耽误宝贵时间。

3.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做到畅通无阻。

4.加固室内器具。

5.落实防火措施,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

6.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适时进行应急演习,以发现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和正确识别地震谣传。二、震时应急

1.瞬时抉择,珍惜12秒自救机会。地震发生时,人们能感觉到并受其害的主要有两种地震波,即专业人员常说的P波(纵波)和S波(横波)。每种类型以不同的传播方式和速度运动。P波运动速度最快,传播速度每秒钟8~9千米,最先到达地面。在震中区,P波使人感到的是上、下颠簸,造成的破坏不大,是给人们地震发生了的信号。

S波的运动速度比P波慢,通常平均每秒钟4~5千米,是继P波后到达地表的破坏性极大的波。它使人感觉到的是前后左右的摇晃以及建筑物等的倒塌,是直接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波。

因此,自我救助主要是在P波到达地面后的数秒钟之内的事。当P波到达时,应立即反应是地震发生了。若能在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之前的十几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给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一般称为12秒自救机会。

另外,地声地光也是大震的预警信号。许多地声出现在震前10分内,到临震十余秒时声响最大。临震时先听到“呼呼”风声,接着是“轰轰”声,再就是“咚咚”声,之后地面开始震动。地光是地壳内溢出的气体,强化了低空静电场所致。

其形状有带状、片状、球状、柱状,颜色以蓝、白、红、黄居多。地面微动可能是临震前震源区断层预滑造成应力波所致。历次大震的幸存者中,很多人就是观察到这些临震异常现象,判断有大震来临,迅速采取措施避险,而躲过了灾难。

2.了解自己所处环境,果断采取相应措施。要迅速远离易爆和易燃及有毒气体储存的地域,避险时要远离高楼、大烟筒、高门脸、女儿墙、高压线以及峭壁、陡坡或海边,不要在狭窄的巷道中停留。三、现场急救

地震同时会出现大批伤员,现场救护往往需在学生帮助下进行。做好现场指挥、现场伤员分类工作十分重要。

1.现场指挥。救护人员要掌握现场特点,包括建筑物倒塌程度、可能受伤人数和地点,选择安全救护场地。组成现场救护指挥站,组织救援人员将伤员脱离受伤现场,在选定的安全场地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

2.伤员的现场分类。根据伤员受伤各程度、部位、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分类,有利于按伤员伤情的轻重缓急进行救护和向医院转送。机械性外伤,指人们被倒塌体及其各种设备的直接砸击、挤压下的损伤,一般占地震伤的95%~98%。另外,还有埋压窒息伤、完全性饥饿、烧伤等。四、震后自救与互救

自救与互救在抗震救灾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论有无救援力量到达,灾民自救都是不可缺少的救生措施。据部分资料统计,自救与互救的脱险率可达40%~80%。

一次强烈地震经过几十秒钟后结束了,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自救。在废墟下压埋较轻的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情况,寻找可以自救脱险的薄弱部位,尽力自救,完全可以脱险,失去理智的乱喊乱叫是无济于事的。若受重伤或暂时不能脱险者,不要乱喊乱动消耗体力,要设法延缓生命,首先把妨碍呼吸的部位(口鼻胸部附近)松动一下,或扒开一定的小空间,以利呼吸,等待救援。发现有人扒救时,可用喊或敲击物体的方法为扒救人指明埋压的位置。

互救要有组织、讲究方式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造成不应有的伤亡。首先通过侦听、呼叫、询问及根据建筑结构特点,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头部方位,再进行开挖施救。问:就是询问震时一起的亲友、同志和当地熟人,指出伤员的位置,了解当地的街道情况、建筑物分布情况。听:就是贴耳侦听伤员的呼救声和呻吟声,一边敲打一边听,一边用手电照一边听。看:就是仔细观察有没有露在外边的肢体血迹、衣服或其他迹象,特别注意门道、屋角、房前、床下等处。

探:就是在废墟空隙,或者排除障碍钻进去寻找伤员。这时要注意有无爬动的痕迹及血迹,以便寻找已经筋疲力尽的遇难者。

喊:就是呼喊遇难者姓名,细听有无应答之声。

通过以上五种方法,找到伤员位置,然后再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救援方法,就能很快地将伤员救出,并逐步扩大救援。

救出伤员后应首先将其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灰土,进而暴露胸腹部。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如伤势严重不能自行出来的,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暴露全身,查明伤情,施行包扎固定或急救。

在扒救中,可使用铲、铁杆等轻便工具和毛巾、被单、衬衣、木板等方便器材。企业的医护人员脱险后,能在救护工作中起重要的核心和骨干作用。要立即在马路口、废墟旁建成临时包扎点、医疗点,指导自救互救,抢救出来的伤员应尽快包扎,并设法寻找药物、水和适当食物给以急救,然后转移和治疗。五、预防余震灾害

强烈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短期内很可能还会有较强的余震,使已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建筑物再次坍塌。因此,地震后不能麻痹大意,要积极预防强余震灾害。搭建防震棚,一方面可解决住宿问题,也是预防余震灾害的有力措施。同时,做好防疫工作。

洪水来临时的准备与急救

一、洪水来临之前的准备

1.在雨季要多收听洪水警报,多了解水面可能上涨到的高度和可能影响的区域。

2.发生洪水时,通常有充分的警戒时间。与暴雨之后的激流相比,洪水流动是比较缓慢的。面对可能的汛情,首先应在门槛外(如预料洪水会涨得很高,还应在底层窗槛外)垒起一道防水墙,最好的材料是沙袋,也就是用麻袋、塑料编织袋或米袋、面袋装入沙石、碎石、泥土、煤渣等,然后再用旧地毯、旧毛毯、旧棉絮等塞堵门窗的缝隙。3.洪水即将来临时,要作必要的物资准备,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避险的成功率。准备一台无线电收音机,随时收听、了解各种相关信息。准备大量的饮用水,多备罐装果汁和保质期长的食品,并捆扎密封,以防发霉变质。

准备保暖的衣物及治疗感冒、痢疾、皮肤感染的药品。

准备可以用作通信联络的物品,如手电筒、蜡烛、打火机等,准备颜色鲜艳的衣物及旗帜、哨子等,以防不测时当做信号。

汽车加满油,保证随时可以开动。

4.洪水高发期,要储备好饮用水、保暖衣物和烧火用具等,特别是偏僻山区,一定要做好自力自救的准备,收集绳子或床单等东西,以备不时之用。

5.平时要学会自制简易木筏的技能,用身边任何入水可浮的东西,如床、木梁、箱子、圆木、衣柜等绑扎而成。

专家提示:洪水来临时,准备好救生物品,要选择一切可以救生的物品逃生。

挑选体积大的容器,如油桶、储水桶等。迅速倒出原有液体后,重新将盖盖紧、密封。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具有一定的漂浮力,可以捆扎在一起应急。足球、篮球、排球的浮力都很好。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木质家具都有漂浮力。

如果出现持续不断的大雨和大风暴,就要警觉起来,远离水道和低洼地区,在高地驻扎会更加安全。如果水位上升,就转移到更高的地域。因为动物也会躲向高处,无论是食肉动物还是弱小的动物都会集中到安全地带,所以洪水来临时,最初的食物来源不会成问题。但还是要小心水中受惊的动物,避免受到伤害。水可能已经受污染,所以饮用水会比较紧张。可以接聚雨水,在饮用前最好煮一煮。二、洪水来临时如何逃生

1.预知洪水将来临时,应避免至低洼地区,尤其当知道水库或水坝管理单位宣布泄洪时,更应即时离开溪床及低地。

2.如果接到洪水警报,应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

3.一旦落入水中,应尽可能寻找可用于救生的漂浮物,尽可能地保留身体的能量,沉着冷静,等待救援。三、溺水者现场急救

溺水时,水随呼吸进入呼吸道或肺内,阻碍气体交换,通常称为水窒息。少数因寒冷、惊吓或水的刺激引起喉部反射性痉挛,造成窒息缺氧。淹溺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或6~7分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因此,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落水人员。四、水灾后低洼地区及地下室淹水的处理措施

1.应设警告标志。

2.应该迅速抽干复原,避免有人陷溺。五、灾后饮水注意事项

1.灾后如自来水供应中断应以饮用瓶装水为优先考虑,或至指定地点取水煮沸方可饮用。

2.必要时取用地下水、消防用水等贮留水时,可以煮沸饮用或者加入适量漂白粉,搅拌后放置10分钟。

泥石流来临时的准备与急救

一、正确判断泥石流的发生

除根据当地降雨情况来估测泥石流暴发的可能性外,还可通过一些特有现象来判断泥石流的发生,以便采取快速、正确的自救方法。

当发现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都可确认河(沟)上游已形成泥石流。

仔细倾听是否有从深谷或沟内传来的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式的声音,如听到这种声音,哪怕极微弱也应认定泥石流正在形成,此时须迅速离开危险地段。

沟谷深处变得昏暗并伴有轰鸣声或轻微的震动感,则说明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

1.滑坡来临前山坡有何变化?(1)土质滑坡张开的裂缝延伸方向往往与斜坡延伸方向平行,弧形特征较为明显,其水平扭动的裂缝走向常与斜坡走向直接相交,并较为平直。(2)岩质滑坡裂缝的展布方向往往受到岩层面和节理面的控制。(3)当地面裂缝出现时,已经暗示该山坡已处于不稳定状态了。

2.滑坡到来前周围事物有哪些变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