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人生(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4 11:53:21

点击下载

作者:黄希庭,苏彦捷

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学与人生(第二版)

心理学与人生(第二版)试读:

第二版 序言

有这样一种说法,每个人都是半个心理学家,或者说是通俗心理学家(folk psychology)。一个热心人也可以给别人解决心理问题,因为每个人都对生活经验有所积累,对人的行为有所了解,虽然可能有许多误解。因此如果要说是心理学家,至多算得上是半个。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我们每个人作为心理与行为的主体,都会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但如果作为一门科学,个人的经验显然是很不够的,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数据,结合已有的成果和理论,经过分析论证才能找到一般规律。《心理学与人生》就是一本向你呈现这门科学最基本的方法和最基础的知识的入门教材。举一个例子,你说说做一个梦要多长时间?几分钟?几个钟头?早期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脑的电位变化规律来解答这个问题,结果发现在睡眠的不同阶段脑电波的频率不同,将要入睡时是8~12Hz/s的α波,睡眠越深频率越慢。后来又发现人在做梦时电位快,电波幅度小,伴随着快速眼动。电位和快速眼动这两个指标表明你很可能正在做梦。研究结果表明,做梦一般会持续20分钟左右。每夜一般会做4~6个梦,而人们一般觉得自己只做了一个梦,那是因为他们只记住了一个,梦都是刚醒时记得,过一段时间就忘掉了。一般人只对常识有所了解,经验是这样的。心理学家则要研究实际是什么样,他们讲究用实验的方法揭示规律,而不是用常识来做判断、下结论的。

心理学也是一门生活的科学,不过它就像高级营养品,没有它,我们仍然可以生活;但有了它,我们会生活得更好。心理学家发现人们的一般行为规律、思维方式、情感状态,可以去预测、控制、解释人的行为。如果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从而善待自己,处理好人际关系。因此,学习了心理学之后不是不会再出现心理上的波动或反应,而是我们理解了这些波动和反应之后就可以有意识地调节和调整自己的反应。为了反映心理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书的每一章都设置了与大学生活紧密相关的“心理学与人生”专栏,帮助读者将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有助于读者加深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心理学与人生》一书自2005年出版以来,得到师生们的好评,不少高校都把本书作为本科生通识课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2008年被批准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在这次修订过程中,我们根据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新发展,对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修订,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条理性和文字的表述上进行了修改,使概念和原理更加准确。第二,大量增加了近五年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更新了教材的部分内容及“心理学与人生”、“热点问题讨论”专栏。第三,增加了“本章摘要”,便于读者把握该章精髓。第四,更新了推荐参考读物和参考文献。参加本书修订的人员有:西南大学黄希庭教授(第一章、第十二章)、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浙江大学钱秀莹教授(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河南大学许波教授(第八章、第十一章)、天津医科大学刘惠军教授和西南大学郑涌教授(第九章)、中山大学黄敏儿教授(第十章)、南京大学桑志芹教授(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南开大学乐国安教授(第十五、十七章)、武汉大学钟年教授(第十六章)。苏丹讲师协助我们做了许多工作,特致深深的谢忱。

进入新世纪以来,心理学的发展很快,有很多新的技术应用和新的发现。我们计划今后每四年对本书修订一次,希望能够尽可能将这些新进展在本书中反映出来。黄希庭苏彦捷2009年深秋

第一版 序言

本书是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通识课心理学教材。

2003年10月24日至26日在西安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上,委员们提出,除师范院校的学生应当学习心理学之外,现在许多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也渴望学习心理学知识,希望教学工作委员会给予支持,组织专家为非师范院校的大学生编写一本通识课心理学教材。当时我因偶发疾病,提前离会返渝。此后便有六家出版社来电来函约稿,其中暨南大学出版社还派专人前来约稿。本书是在各方积极促进下而启动的。

怎样编好这本书?面对这批朝气蓬勃、高智商的年轻人,我们应当为他们提供一本什么样的心理学教材?从1982年开始我一直在从事大学生心理学这类课题的研究,在教学和科研的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大学生自入学之日起便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成才、实践成功人生”的愿望。对于“求知”,各家虽有不同的解说,我看大学生们似乎比较赞同求知“4个W”的解说。这4个W是:知道是什么(knowwhat),即要掌握事实方面的知识;知道为什么(knowwhy),即要掌握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知道怎么做(knowhow),即要掌握技能、技巧方面的本领;知道谁(knowwho),即要掌握管理知识、主动寻求知识的本领。也就是说,不仅要拥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有能有效地运用知识的本领。“成才”就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高标准的角度看,成才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广泛占有和有效应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获取新知识的本领,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至于人生,哲学家们有各种各样的见解,但从心理学的视角观之,人生就是个人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感所思、所作所为之延续,而这一连串的所感所思、所作所为之后有着不同的目的与价值,因而也就有了人生的意义。本教材名为“心理学与人生”就是基于前述对大学生共同愿望的了解,目的是用心理学的知识对大学生求知、成才、实践成功人生给予帮助。2004年3月12日到15日,我邀请国内一些综合大学的心理学家到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参加本教材的大纲研讨会。经过充分的讨论,大家一致认定在本教材中将力求体现以下特色:(1)科学性。本教材力求概念准确,原理清楚,用实证资料加以论证。所引用的研究成果都在书末的参考文献中列出,以便查阅。(2)实用性。力求密切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向大学生提供实践成功人生的最重要的心理学知识。书中各章还设有“心理学与人生”专栏,阐述这方面的知识。(3)启发性。力求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力求以多种研究取向加以分析。(4)近时性。本教材反映的是稳定的知识,与此同时还反映了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5)可读性。行文上力求通俗易懂,便于读者自学。

本书各章由下列专家撰写:西南师范大学黄希庭教授(第一章、第十二章),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浙江大学钱秀莹教授(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南开大学乐国安教授(第十五章、第十七章),吉林大学李艳教授(第九章、第十章),南京大学桑志芹教授(第十三章、第十四章),武汉大学钟年教授(第十六章),河南大学许波副教授(第八章、第十一章)。全书由我统稿、定稿。彭杜宏同志协助我统稿,夏凌翔同志为本书大纲研讨会的召开、暨南大学出版社张仲玲编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过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写一本有助于大学生求知、成才、实践成功人生的通识课心理学教材,是我们的初次尝试。由于成书时间较短,书中一定会有不少缺点甚至错误。衷心希望得到专家、学者们的批评指正,以便将来修订时加以改正。黄希庭谨识2004年12月20日于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窥渊斋第一章绪论

我们所有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候会问自己或他人:新生儿是如何成长为自立、聪明的成人的?我们是怎样感知周围环境的?人为什么会精神恍惚?学习是练习的结果吗?能找到提高记忆力的好方法吗?未来电脑的思维能力会不会超过人脑?动机和情绪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的?智力与情绪智力是一回事吗?我们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为什么有人慷慨大方而有人狡诈自私?我们能不能随意地说一个人精神“正常”或“不正常”?为什么有人想自杀?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凡此种种问题,既是每个人都想了解的,也是心理学家长期探索的,并且有些已经寻找到了科学的答案。如果你学习了本书,你就会回答上述问题。在本书的绪论中,我们先讨论以下问题:

什么是心理学,其定义、任务与领域分别是什么?

如何理解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及当代心理学观?

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第一节 心理学的性质

一、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多种多样,例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动机、需要,等等。虽然我们对心理现象都很熟悉,但它却是每个人所专有的,是其他人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心理学家是如何对它进行科学研究的呢?

心理现象往往是与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行为(behavior)指有机体的各种动作活动和对所处情境的一种反应。例如,吃饭、睡觉、讲话、打喷嚏、写字、看电视、走路、哭笑,等等。心理学家通常是透过这些可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来探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心理与行为是不等同的,因为行为往往是多义的而不是单义的。例如,微笑是一种行为,微笑的心理活动是复杂多样的:有欣喜的微笑,有嘲讽的微笑,有痛苦的微笑,还有心怀杀机的微笑……因此,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研究时,既要用外显的行为指标又要用个人的内省报告,两者相互印证,以确凿的事实为基础,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总之,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意识活动和潜意识活动,常态心理和变态心理,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等。有的心理学家把可观察到的行为称为外显行为,而把记忆、思维等内部心理活动称为内隐行为。此外,心理学还研究动物心理,也就是研究动物的行为。从这些意义上来说,心理学也可以说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任务

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肩负着哪些任务呢?总的来说,心理学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对心理和行为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调控,而其最终目标是为人类积累知识,并造福于人类。

第一章绪论(一)描述

心理学研究的第一项任务是对心理事件加以精确的描述。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既可以从定性的角度也可以从定量的角度对心理事件加以精确的描述。例如,如果要从定性的角度来研究一位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我们可以向被试提出下列问题——你是如何看待时间的重要性的?平时你是如何设置目标、计划时间的?你是否有信心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根据对被试回答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对这位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进行定性的描述。如果要从定量的角度来加以研究,我们则可以让这位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黄希庭、张志杰,2001),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就可以对这位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作出定量的描述——量表的总分和三个分量表的分值。无论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描述,都必须是客观真实的,研究者不能以自己的偏好、偏见和期望来代替客观的观察。(二)解释

心理学研究的第二项任务是对心理事件作出解释。科学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对心理事件的性质描述上,还应对心理事件产生的原因作出解释。例如,当人们看到其他人在场并可能去救助某人时,为什么往往不愿意自己出手去救人呢?对旁观者这种冷漠态度的研究表明,此时会出现一种“责任扩散”心理,没有人会觉得一定需要自己出手。结果是,在现场“潜在的救助者”人数越多,大家等着别人去救助的可能性就越大(Darley & Lalané,1968)。又如,我们人生的头三年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但这些经验在我们的记忆中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种现象被称为儿童期遗忘症(childhood amnesia)。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弗洛伊德认为这是因为在出生头几年里某些情绪经验受到严重的创伤,如果在以后的时间里让它们进入意识(即回忆起它们)就会使个人产生极度的焦虑,因而被遗忘了。近来,有关记忆生理基础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脑结构在记忆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海马(hippocampus)起巩固记忆的作用。儿童期遗忘症可能部分是由于海马尚未成熟所致,因为海马是在出生后的一两年才充分发展起来的。(三)预测

心理学研究的第三项任务是预测,即对某一特定的心理事件将要发生的可能性或某种特定心理事件与某种(或某些)因素可能具有的某种特定关系作出预测。了解了某种特定心理和行为的原因,我们就可以作出预测。例如,假定你的车坏在一条繁忙的高速公路上,会不会很快就有人来帮助你呢?根据“旁观者效应”预测,虽然来来往往的司机很多都有可能停下来帮助你,但未必真会有人停下来帮助你。(四)调控

心理学研究的第四项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调控。调控就是调节与控制,使某种心理和行为得以产生、维持或停止,以及改变行为的方式、强度或出现频率。了解了心理和行为发生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对自己及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加以调控。例如,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会自觉运用注意规律,以控制或吸引儿童专心听讲,提高授课效果。又如,设计师根据视觉和行为操作适应原理所设计出的操作台会尽可能减少驾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再如,一旦你懂得了心态最能变通的人是世上最快乐的人这个道理,你就会有勇气自我调节,消除那些禁锢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往往这些想法会使你产生不恰当的愤怒、焦虑、抑郁、挫折感,从而导致你的自尊心受损,或者妨碍你追求健康、美好的人生(见心理学与人生1-1)。

总之,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是试图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

这种心理现象的性质是什么?(描述)

这种心理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解释)

这种心理现象将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预测)

影响这种心理现象的条件有哪些?(调控)

心理学与人生1-1消除不合理信念,美好人生与你相伴

心理的主观性容易使我们得出如表1-1中左侧所列的那些不合理的主观想法,从而导致表1-1中右侧那些后果。表1-1 常见的不合理的主观想法与后果

但是我们的心理具有能动性,要改变这些消极的、不合理的主观想法,我们需要用一些更合理、更有用的方法来理解周围情况,这包括想出一些说法来直接对抗我们头脑中荒谬、消极的想法(见表1-2)。表1-2 找出合乎逻辑、有益的说法来对抗有害的想法

三、心理学的领域

今天的心理学是一个充满活力、学科繁多的体系。美国是世界上心理学最发达的国家,具有两个最主要的心理学组织:一个是成立于1892年的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APA),另一个是成立于1988年的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简称APS)。这两个组织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表1-3列出的是APA下属的分会,反映了心理学研究工作的多样性。表1-3 美国心理学会(APA)的下属分会

在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包含多种多样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这些心理学分支学科有些是担负基础研究任务的,有些则是担负职业应用任务的,还有的是兼负基础和应用任务的。根据担负任务的不同,可以大致将它们划分为两个大的领域:基础研究领域和职业应用领域。(一)基础研究的心理学分支

有些心理学分支学科着重探究某种特定心理和行为的特点、规律、机制和本性等问题。例如:

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研究心理和行为产生的脑、神经系统及其他生理根源。主要研究脑结构、基因因素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研究大脑、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研究支配行为的生化物质等。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以信息加工的原理来研究人如何获取知识及使用知识的历程。主要探究如知觉、记忆、推理、信息加工、语言、问题解决、决策以及创造性等认知过程。

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并整合各种影响因素对一个真实的人进行综合描述、解释和测量。主要研究人格结构、人格发展、人格动力、人格适应以及人格评鉴技术等问题。

比较心理学(Comparative Psychology),研究动物心理并与人类心理相比较,以探求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演化历程。如研究各种动物的迁徙、季节适应、觅食、食物储备、交配、哺幼、营巢、自卫、搏斗、合群、通意、鸣叫、游戏等行为的方式和规律。(二)职业应用的心理学分支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凡属人类的各种社会实践均涉及人的问题,都是心理学应用的领域。下面的一些心理学分支学科是当前西方心理学家所从事的主要职业。

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研究临床治疗中的各种问题,包括诊断、分类、治疗和预防,同时达成人的适应、调整个人发展目标。

咨询心理学(Counseling Psychology),用谈话、测验、指导、建议等方式试图帮助个人解决情感障碍及规划未来,如指导婚姻、戒毒、职业选择和社区服务等。

教育和学校心理学(Education and School Psychology),研究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并把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包括改进课程设计、成就测验、教师培训以及教育过程中其他方面的问题。学校心理学家通常在小学或中学里,对学校中的问题儿童进行测验和咨询,并帮助教师和家长处理与学生有关的问题。

工业和组织心理学(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研究企业中的人员选拔、工作技能分析、在职培训效果评估、工作环境改善,以及建立人力资源系统,提高员工的士气和工作满意度;研究组织建构和工作程序,为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生产力服务。

在美国,从事职业心理学的工作者一般都有博士学位(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或者教育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一般先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然后再接受心理学博士学位训练,主要是治疗技术方面的训练,而不是心理学研究的训练。(三)兼具基础和应用的心理学分支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是对个体一生中身心变化与年龄的关系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探讨遗传、环境、成熟、学习四大因素对新生儿、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成人心理发展的影响,为残障儿童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咨询。

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al Psycholgy),研究个人和团体与环境的关系,探讨环境变化如噪音、空气污染、温度、湿度等对行为的影响,探讨人对环境的态度、人类空间利用等实际应用问题。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研究个体和团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探讨社会情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以及团体与团体间的关系,从而建立理论模型,提供服务,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

健康心理学(Health Psychology),采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研究特定疾病的原因,探讨增进健康的行为,预防和治疗疾病,为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提高服务成效提供对策建议。

虽然上述各个学科的研究任务不尽相同,但都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与行为,因而心理学各分支学科构成了一个心理学系统。第二节 心理学的观点

1879年,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来研究人的意识,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许多学者纷纷投入到这门崭新学科的研究工作当中。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也由于学者们研究角度的不同,于是便产生了不同的研究取向(理论观点),也形成了当代心理学的科学观。

一、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一)生物学研究取向

生物学研究取向(biological research approach)关注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人的大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器官,约有120亿个细胞,其间排列着许许多多错综复杂的网络,还有许多系统起着支持的作用。大脑的两半球由纤维束(胼胝体)连接,为了减轻癫痫患者的痛苦,切除连接大脑两半球的胼胝体以阻止一侧损坏半球产生的电活动影响另一侧,这种患者被称为“裂脑人”。研究结果发现,每一侧半球都能独立完成一系列操作活动,但不能完成需要两半球沟通才能完成的任务。这似乎表明,在一个大脑内能够产生两个独立的“自我”意识。用脑成像技术可以测量出与个体生活经验相关的很特殊的脑差异。研究结果发现,钢琴演奏家左手指的大脑皮层代表区比非钢琴演奏者明显增大;而右手指由于在钢琴演奏中不需要太多感觉作用,它的大脑皮层代表区无明显增大。慢性压力状态是有机体的生理和心理资源持久的耗竭状态,造成海马细胞树突萎缩,记忆力也受损。脑成像技术的研究证实,单词的被动视觉引起大脑左半球枕叶的激活,生成动词引起左半球额下回和颞中回的激活,听单词引起威尔尼克区的激活,而说单词引起了前额叶的激活。

还有研究发现了有关基因和其他的生物因素对能力和人格特质发展的作用。近年发展起来的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就是关注那些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因其功能和对环境的适应性而被遗传下来的行为是如何体现在人们现在的心理、行为和人格特质中的一个新学派。

大脑是怎样产生心理体验的?这个问题迄今仍是个谜。显然,身体和脑是可观察的物质实体,通过观察人是怎样行为的或研究大脑的扫描图,不同的观察者可以观察到同样的结果;然而心理是个人的主观世界,或许其所有者都难以清楚地观察到,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神经心理学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从生物学的角度对心理进行描述和解释。(二)学习研究取向

学习研究取向(learning research approach)关注环境和经验是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持这种理论观点的主要是行为主义者。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霍布金斯大学教授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1913年他发表了“从行为主义者的眼光来看心理学”一文,提出要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就必须放弃一切带有主观性的概念和术语,如感觉、知觉、意象、欲望和目的等,用刺激—反应的公式来研究有机体的行为。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就是要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结的规律,以便人们从已知刺激就能预知有机体的相应反应,或从已知的反应来反推其有效刺激,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有机体行为的目的。华生是一位彻底的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者。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在行为主义中增加了强化因素,重视在环境中能够保持或抑制特定行为的那些奖励和惩罚,发展出了多种强化程序,建立起他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社会行为主义者班杜拉(Bandura,1925—)提出的社会认知学习论(socialcognitive learning theorists)综合了行为主义与有关思维、价值观和目的的研究,认为人类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是否被强化来学习,而且也可以通过模仿他人和思考周围发生的事情来学习。(三)认知研究取向

认知研究取向(cognitive research approach)关注人们头脑里是如何知觉、注意、记忆、推理、解决问题、决策、获得自我概念和形成信念的。冯特创建的心理学就是研究意识的心理学。只是由于行为主义的兴起,20世纪初西方心理学家才停止了对心理意识的研究。到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部分是对行为主义的反攻,部分是对传统心理学中的认知研究的回归。认知心理学家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对人类的各种心智活动建立信息加工模型。这类模型基本上是将事件以时间顺序排列,包含一组假设。这组假设共有三个:①认知活动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阶段;②每一个阶段都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独特的加工,最终的反应被假定为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结果;③每一阶段都从先前阶段接受信息,然后完成其独特的功能。在信息加工模型中所有成分之间都存在着某种相互联系。因此,认知研究取向的特点一是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即探讨被行为主义所忽视的意识或内部的心理过程;二是将心理过程理解为信息的获得、贮存、加工、控制和使用的过程,即经历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三是以客观的方式进行研究,而不是只根据个人的内省报告。

认知心理学家对各种心智活动(如注意、面部表情识别、类别推理等)建立起各种信息加工模型。对这些模型中的两个问题:①信息加工经历哪些阶段?②信息在这种心智活动中是怎样表征的?认知心理学家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四)社会文化研究取向

社会文化研究取向(sociocultural research approach)关注社会文化是怎样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形成过程。个人生活在社会文化之中,可以把社会文化理解为人们对生活的设计。一种社会文化为人们提供了思考、行动和沟通的模式,提供了天、地、人之间关系的基本见解,提供了教育、求知的基本途径和塑造个人的理想、期望和信念的方法,提供了如何看待社会发展和生命的本质。因此,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如何感知世界、思考问题、表达情感、与人相处、结交朋友、对待敌人等日常行为。研究表明,在个人主义文化(注重独立和个人成就)和集体主义文化(注重互相依存、配合和和谐关系)中,人们在动机、情绪表达、人格特质和自我概念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从文化本位的角度来考察、分析和推论在该文化环境中人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形成心理学概念、研究方法和合适的理论建构,便是本土心理学(Indigenous Psychology)所追求的目标。例如,我国心理学家多年来通过对中国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如面子、人情、孝道、品格、中医心理、气功、书法、汉字读写、社会教化)的研究所形成的中国心理学;印度人通过研究他们的瑜伽、沉思、社会关系概念下的个人,以及因时、地、人而定的人际关系等印度人的心理和行为所形成的印度心理学,都属于本土心理学。心理和行为会因社会文化差异而不同,然而不同文化也有其共同性。跨文化心理学(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既考察人们心理与行为的文化差异性,也考察人们心理与行为的文化相似性。所有大的、复杂的现代社会都包含有亚文化,即由具有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态度、行为准则和言语的人所构成的文化。因此,当代心理学家愈来愈重视社会文化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五)心理动力研究取向

心理动力研究取向(psychodynamic research approach)关注个人动机在心理与行为中的作用。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力挺此种理论观点,不过它们关注的角度不同。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1881年获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正式形成,1910年在第二次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成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有两个基本命题:潜意识和性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过程比意识过程更复杂和更重要。潜意识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特别是性欲望。潜意识冲动是为道德和法律所不容的,因而被压抑到意识之下,但它们并非不存在,而是不为人觉知却积极地活动着,以便寻求满足。潜意识是一种未被觉知的心理过程,带有非理性、冲动性、无道德性、反社会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和非言语性等特点,是心理活动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驱动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性是恶的,人类和动物一样都是受一些基本的本能(主要是性和攻击)所驱使。本能是人的行为的内在动力,它驱使人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满足。精神分析学家探究个体行为发生的原因,用动机和情绪来解释心理过程,注重心理冲突的动力过程。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在处理有精神障碍的病人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在科学心理学中没有地位,但在医学、艺术和文学中却有相当大的影响。后来学者发现弗洛伊德理论中某些观点有合理因素,虽然迄今对精神分析理论依然有许多争议,但它的很多合理的观点已经进入了主流心理学之中。

人本主义(Humanistic)心理学家关注人类的自由意志、价值、个人成长、潜能发挥。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罗杰斯(Carl R.Rogers,1902—1989)等人。他们既反对行为主义排斥意识的刺激—反应模式,强调要研究具有独特性的个人的内在本性和意识经验,也反对精神分析,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类中的优秀者即自我实现的人而不是病态的人。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是善的,是积极上进的。最近发展出一门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关注人类幸福和力量。他们强调用动态的整体观点对人类心理现象进行整体的分析研究,对当今的心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上述五种研究取向,在人类心理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水平上各有侧重。它们都有合理的因素,也都有不足之处,并且都为心理学共同的学科目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当代心理学的科学观

当代心理学的科学观包含以下七个要点,其中前三项是就心理学的特点而言的,后四项是就心理和行为的特点而言的。(一)心理学是以实证资料为依据的科学

每个人都试图理解心理与行为。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就描述过他的学生的人格特点,如“赐也达(子贡通达人情),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论语·雍也》);“柴也愚(高柴愚笨),参也鲁(曾参迟钝),师也辟(子张偏激),由也喭(子路鲁莽)”(《论语·先进》);“枨也欲,焉得刚(申枨欲望太多,并非刚毅不屈)”(《论语·公冶长》);“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与狷相当于今天心理学中所说的外倾与内倾)”(《论语·子路》)。冯特之前,思想家们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也作过许多观察和推测,他们的这些观点被称为哲学心理学思想。自冯特之后,当代心理学一直秉承实验科学的研究取向,以实证资料来检验理论假说。

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心理和行为也有种种观察和推论。例如,为什么有些人要努力工作?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嫉妒别人?对于这些问题,人们都有自己的看法。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心理与行为的种种看法与科学心理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心理学是以实证研究为依据的,而一般人的看法则是以猜想、传统观念或权威人士的看法为依据的。心理学家不满足于那些听起来似乎合理的观点,他们要通过科学研究来检验这些观点。实证检验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也是它与伪心理学的关键性区别。心理学家在实证检验的过程中,针对研究目的的不同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或定量研究或定性研究,或大样本研究或小样本研究或单个被试研究。而不论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他们得出的结论都是以实证资料为依据的。(二)心理学是一门有多种理论观点的学问

心理学家不只是搜集实证资料,他们还要对所观察到的资料加以理解并提出解释,因此就有一些理论产生。所谓理论(theory),就是用来解释观察结果的一系列概念、原理的体系。换言之,理论将一些看来没有什么关系的观察结果联系起来,并试图解释它们。科学心理学自诞生至今产生了许多理论并且交锋不断。先是有不同学派的争论,如前面提到的行为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等大的理论派别,后来又有认知论、文化论和进化论等小理论观点的分歧。

为什么心理学中有如此多的理论观点呢?原因之一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完全解释所有已观察到的心理和行为现象。原因之二是不同的心理学家所关注心理的方面往往不同,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观察结果,进而产生了不同的理论观点。例如,对于一位商场女经理对其员工的激烈批评,心理学家们由于关注点不同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理论解释:她可能在释放受压抑的攻击冲动(精神分析的观点),她可能在对不舒适的工作环境作出习惯性的反应(行为主义观点),她可能试图用“心理策略”来激发员工(认知的观点)。在不同的条件下,这三种解释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因此,对于心理学问题的解释,不要以为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而其他观点都是错误的。如果这样分析问题,那显然是过于简单化了,要知道,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十分复杂的,是可以用不同的观点来解释的。(三)心理学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

与其他学科一样,心理学也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某种心理学理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回顾心理学史,不难发现这一点。例如,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性欲冲突”理论就是在他所处的欧洲维多利亚禁欲主义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在那个年代,凡是有关性的话题都被禁止,想到性就会产生极大的罪孽感。再如,20世纪50年代,受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的影响所诞生的认知心理学,其基本隐喻就是把人视为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心理学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还表现在:一个社会如果经济落后、政治专制,把人看作是工具,那么心理学就无法得到发展;而一个社会如果经济发达、政治民主,以人为本,心理学就会得到较快速的发展。(四)心理和行为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

随着心理学逐渐走向成熟,心理学家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决定心理和行为的因素是很复杂的。但人们至今还常常以某种单一的原因去解释行为。我们经常都会听到诸如此类的解释:“王小明留级了,因为他很懒”,“中学生有心理障碍的人数在增加是学习压力太重的结果”。这种单一原因的解释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能是正确的,但在多数情况下却是片面的。行为本身很复杂,造成某种行为的原因往往也是很复杂的。

以大学生的学习为例,请想一想你自己学习某一门课程时,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它可能包括你的智力水平、思维能力、记忆方法、学习动机以及学习策略等,还可能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教这一门课的教授的人格魅力和教授方法,这门课程的时间安排是否合适,这门课程教室的周围环境,以及你自己是否还有其他什么个人问题等。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会逐渐发现,心理和行为由多种因素决定,而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我们要试图了解心理和行为,就必须关注决定心理和行为的各种复杂因素。(五)心理和行为受文化传统影响而定型

在影响人类行为的诸种决定因素中,文化因素尤为重要。文化(culture)的内容极其丰富,一般认为,它包括三种类型:①物质文化,也称为文化财富,指从简单的衣食住行的生活用品起,到现代的电子计算机、宇宙飞船等所表现出来的文化;②精神文化,是通过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包括符号、语言、学问、哲学、宗教、艺术等;③行为文化,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规范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如价值观、规范、社会习俗、法律、道德等。上述三种文化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或文化传统。

人类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又把自己置身于一定类型的文化环境中。人类文化是人类心理产生的决定性条件。一个身体健全的人类儿童,虽然有继承人类文化财产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出生后由于某种原因脱离了人类文化环境,就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狼孩”的事例充分说明,人类文化是形成心理和行为即人性的决定性条件。人类文化使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共通性。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形成的原因。米德(Mead,1934)曾对新几内亚三个未开化部族作过现场调查,结果发现: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成员之间,有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如果地理条件大致相近而文化类型不同,则会形成不同的心理特征。文化人类学家把每一种文化中人们共同具有的心理特征称为群体人格(group personality)或众数人格(mode personality)。

并非每个社会只有一种由其成员所公认的单一文化。一个社会的文化通常是指构成总体文化的诸种文化要素的共同部分。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是多元化的。当在社会的某一群体中形成一种既包括民族的一些主文化特征,也包括某些独特的文化特征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则称为亚文化。亚文化的种类很多,如人种亚文化、年龄亚文化、生态学亚文化(如城市、郊区文化等)。亚文化对亚群体的影响是形成亚文化群体的心理特征。因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在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需要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六)心理和行为受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

每一个人都有其遗传基因,又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说到底,是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是喜爱运动的或是喜爱艺术的,是急躁的或是冷静的,是害羞的或是好交际的,这都是我们的遗传基因与后天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我们的智力、气质、人格,以及对心理疾病的易感性都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Plomin & Rende,1991;Rose,1995)。个体的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影响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

我们每一个人都从父母那里获得一种基因型。个体一来到这个世界就与环境产生种种交互作用。不同的个体对相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种交互作用称为反应的交互作用(reactive interaction)。例如,对脱衣服时的温度变化,不同婴儿的哭闹反应是不同的:有的哭的时间长,反应强烈;有的哭的时间短,反应温和。而个体的反应方式则会导致周围人们的不同反应,这称为唤起的交互作用(evocative interaction)。例如,易哄、爱笑的婴儿会引起周围人们更多的逗抱;烦躁不安、尖叫哭闹的婴儿可能会引起父母更多的关注。当孩子有了一定的主动性之后,他们会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所喜爱的环境,而这种环境又会影响其人格的形成。例如,一个攻击性强的儿童常常会选择与小伙伴们在一起打架闹事的地方,而不会独自一个人待在家里,这一环境反过来又强化和维持了他的攻击性人格特点。如果不允许他外出去找小伙伴,那么他将会创造条件,例如,把小伙伴们邀请到家里来,主动地促成有利于攻击性发展的环境。总之,是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形成了一个人的人格。(七)我们对于世界的经验是非常主观的

人们对于世界的经验是非常主观的。即使是最简单的视知觉或听知觉都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地接收信息、加工信息的过程,即选择某些信息给予关注同时对另一些信息加以忽略。我们甚至会强迫自己对那些给予关注的信息进行组织加工。这种趋向使我们的知觉变得主观化和个人化。

哈斯托夫和坎特里尔(Hastorf & Cantril,1954)的一项研究巧妙地说明了我们知觉的主观性。他们让普林斯顿大学和达特茅斯大学的学生观看一场由这两校学生球队所进行的足球赛,并要求他们注意比赛中的犯规现象。两组被试观看同一场球赛,但在报告达特茅斯大学球队犯规次数时,普林斯顿大学学生报告的次数却是达特茅斯大学学生自己报告的两倍。这个研究表明,有时人们看见的是他们自己想要看见的。动机和期望常常在改变着我们的经验。

正因为人的经验的主观性,因此心理学家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时,总是力求使自己的观察客观,以减少观察的主观性。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程序

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主要由下列一些步骤所组成。(一)发现问题,形成假设

科学研究往往开始于人们对未知现象及其间的关系发生了疑问。科学研究的问题不是回答“是”与“否”那样的简单问题,而是至少要探讨两个变量(一般是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到问题之后,研究者便会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原理对它作出尝试性或假设性的推测。这种尝试性和假设性的推测称为假设。在心理学研究中,假设可能来自研究者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推想,也可能来自对某项研究或某一理论的推论。假设使科学研究带有自觉的性质。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假设,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测和实验。(二)设计研究,选择方法

假设的真伪需要验证。建立假设之后,下一步便要提出具体可行的研究设计:确定被试和工具,界定变量;对假设中的概念下操作性定义,使假设中的概念具体化,从而以事实资料来验证假设。例如,有人要研究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其智力及创造力的关系,在设计研究时就必须对 “小学生”、“数学成绩”、“智力”、“创造力”这些重要变量给出操作性定义。如果不下操作性定义,就无法进行实际的研究,即便是研究了,这样的研究报告也不能为他人所接受。为了有效地验证假设,研究者还必须根据假设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使被探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观测。研究设计是根据假设作出的,研究者搜集的资料应当尽量与假设直接有关。但是,研究者的思想却不能受固定的思想束缚,不能以先入之见,只搜集预期的资料而忽略其他意外的资料。(三)分析资料,作出结论

科学研究的下一步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搜集到的原始资料加以整理、分类,使之系统化和简约化。在心理学研究中,对于资料的分析通常是使用各种统计方法来进行的。统计分析的主要作用,一是简化原始资料,以便把握资料分布的情况;二是检验各类资料的关系及其相关的程度。因此在分析资料时必须借助于统计方法和理论思维。就某一项心理学研究来说,其最后的阶段是作出结论。在作结论时必须根据事实资料,而不能凭空臆测。通过研究设计、统计分析、作出结论,就可以对研究初期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如果假设得到了验证,这个假设的可信度便提高了。

应当注意,在心理学研究中,由于种种原因(如研究现象的复杂性和指导思想上的问题),往往会出现虚假的实验验证。心理学假设的验证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要不断地加以验证。能重复验证的假设便具有科学价值,有可能发展成为某种心理学理论。如果假设得不到验证,也不能轻易否定它,而应考虑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等是否恰当,综合考虑各因素后再决定是否放弃此假设。

上述步骤是密切联系的,无论哪一个步骤出错都将导致研究的失败。

二、基本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实验法、相关法和个案研究法。这些方法,各有其优劣性。在确定使用哪一种方法来研究心理和行为时,应考虑到其适用性。(一)实验法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是指在控制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称为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或实验变量(experimental variable);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在实验中实验者系统地操纵自变量,客观地观测因变量,然后考察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的情况。例如,如果我们想研究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与其睡眠多少有关,可以安排几组被试在实验室内过夜,以操纵他们的睡眠时间:让一个被试组在11时就寢,第二组在次日凌晨1时就寝,第三组在次日凌晨4时就寝,然后在同一时间唤醒他们并给予相同的学习任务,这时我们便可以测量出不同睡眠量的被试是否在学习成绩上有差异。在这项实验中,睡眠量是自变量(它由实验者操纵而不由被试支配),学习成绩是因变量(它的值依赖于自变量的值)。在这一实验中,我们说被试的学习成绩是其睡眠量的函数。

实验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的最大区别是能够严格地控制变量。为此它要排除实验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irrelevant variable),设立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和控制组(control group),对实验组施加自变量的影响,对控制组则不施加自变量的影响。在一项研究儿童受攻击性榜样影响的实验(Bandura,Ross,& Ross,1963)中,将平均年龄为4.4岁的学前儿童分为三组,其中24名儿童为控制组,他们只玩游戏而不接触任何榜样。其余的48名在玩游戏时被分为两组:一组儿童接触攻击性榜样,另一组接触非攻击性榜样;前一组儿童在做游戏时室内有一个成人用木槌粗暴地殴打充气娃娃,后一组儿童在做游戏时室内的榜样玩拼图玩具。通过观察儿童后来的行为,结果发现,有攻击性榜样组的儿童有许多特定的攻击行为,而无攻击性榜样组和控制组的儿童几乎没有特定的攻击行为。

实验法也可以在室外进行,但大多数实验是在特殊的实验室里进行的。这主要是因为实验研究需要用精密的仪器来呈现刺激和对行为进行准确的测量。例如,如果使用特定光波的颜色、特定频率的声音来呈现刺激就必须用高精密度的仪器。较先进的心理实验室一般都备有如听力计、光度计、示波器、电子计时器、电脑描记器和电子计算机等仪器。

采用实验法做研究,必须要做好实验设计。所谓实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就是用来收集资料的程序。最简单的实验设计是实验者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操纵一个自变量以观测其对一个因变量的影响。但心理学的研究往往不是只有一个自变量的影响,而是有几个自变量及其相互作用对一个或几个因变量的影响,因而要操纵几个自变量。这种实验称为多变量(multivariable)实验。

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都需要用计量方法加以说明。有些变量可以用物理量来加以测量,例如,剥夺睡眠的时数、给予食物的分量、闪光的次数、电击的强度等。而有些变量则无法用物理量加以测量,例如,要测量一位被试的安全感,我们可以用五点量表法——从“从不”到“很少”、“有时”、“经常”和“总是”加以标记,最后用数字加以说明。这种按规定用数字来区别变量的不同水平或大小的测量技术称为测量量表(scale of measurement)。

实验结果得到的一组组数字资料称为统计量(statistic)。最常见的统计量是平均数(mean)。实验者往往以样本的统计量来推断总体。在有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研究中,实验者还要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平均数进行统计检验,如果统计检验表明这两个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显著,并且被实验一再验证,那么我们可以说观察到的这种差异极可能是受自变量的影响,而不是由某些意外的偶然因素所致。

实验法的最大优点是,对无关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作了精确测定,而且精确度高。其主要缺点是研究情境的人为性,难以将结论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二)相关法

许多心理学问题不能用实验法加以研究,因为在许多情况下研究者不能施加某种条件对被试加以操纵。例如,想要检验肥胖者是否比正常体重者有较少的攻击性这一假设,我们不能选择一组正常体重的被试加以操纵使他们中的一半变成肥胖者。我们只能选择一些已经肥胖的人或一些本来是正常体重的人,来考察他们在攻击性方面是否有差异。对于这类不能加以操纵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相关法来加以研究。

相关法(correlation method)就是用统计学上的相关技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如体重、身高与智力)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根据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的高低来确定这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疏密。相关系数用小写字母r表示。相关系数是两个变量之间相互关联程度的估计,用0与1之间的数字表示。0表示毫不相关;1表示完全相关。相关系数又有正负之分,用“+”或“-”表示。正相关表示当一个变量的数量增加时,另一个变量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当一个变量的数量减少时,另一个变量的数量也减少。负相关表示当一个变量的数量增加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由r的绝对值而定。当r从0升到1时,表示相关的程度在增加。下面是心理学研究得出的相关系数的例子:大学一年级所得成绩与大学二年级所得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约为0.75;7岁时智力测验的分数与18岁时智力再测验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约为0.70;父亲或母亲的身高与孩子成人后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约为0.50;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学业能力倾向测验所得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约为0.40;对某种社会背景中个人的纸笔人格测验与心理学家判断所得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约为0.25。在心理学研究中,相关系数为0.60以上(包括0.60)均被认为相关度很高。从0.20到0.60的相关系数有实际和理论价值并对预测有用,而相关系数在0.10与0.20之间的相关必须仔细推敲,对预测的用处甚微。

相关法只表明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至于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则不能仅以相关法来确定。有相关不一定表示有因果关系,这就是说,我们不能根据有相关来认定某一个变量的改变是由另一个变量所引起的。例如,我们发现看电视的时间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相关,至于是否因看电视的时间太多而影响了学业成绩,则须作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加以确定。

虽然相关法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对探究纵向发展过程不能提供太多的资料,但在研究横向关系上却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相关法可以弥补因受实际条件限制而无法使用实验法的不足。此外,在心理测验的编制上,相关法是不可或缺的。例如,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兴趣测验、人格和态度测验等的编制,在项目准备、量表编制和建立常模等方面都需要使用相关法。(三)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method)是搜集单个个体或团体各方面的资料以期对其作系统深入的研究。例如,要研究某个被试,就要了解这个人从出生到现在的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特点等资料,从熟悉这个人的亲近者那里了解资料,或从这个人的书信、日记、自传、创作或他人为这个人所写的资料(如传记、病历等)进行分析。个案研究还常常辅以其他的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心理测验法等。要完成一个个案研究,通常要费时数个星期甚至数个月之久。

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是在自然情境中搜集被观察者的资料,以了解其心理和行为的一种方法。观察法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之中。它可分为非系统观察和系统观察。非系统观察(unsystematic observation)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一种方法。系统观察(systematic observation)有时又叫自然观察法,指在自然情境中对某个人或某件事作系统深入的观察与记录。系统观察法常应用于个案研究之中,因为人为的控制或操纵可能影响个体实际行为的产生。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可分为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与非参与观察(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两者的区别在于观察者是否参与了被观察者的活动。例如,如果要研究企业中某个先进团体,研究者可以参与到该团体的活动中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这就是参与观察。

调查法(investigation method)是以提问题的方式,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在研究某个被试时,可以向被试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试的人作调查;可以用问卷调查,也可以用人格量表、智力量表进行心理测验来收集资料,还可以用访谈法来收集资料。

个案研究法最常被应用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之中。临床心理学家用个案研究法对某一个人(如有情绪障碍或社会适应困难)作深入的研究,以期了解引起心理疾病的可能原因,为心理治疗提供依据与参考。另外,个案研究法的使用,也往往可以使研究者获得某种假设,然后根据这个假设,再用其他的方法来加以检验。精神分析的理论都是依据个案研究所得出的。该理论中的某些合理因素已被后来的心理学家的研究所证实。

心理学与人生1-2如何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实力,有知识就能提高生活质量。而知识则源于学习。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呢?

首先,要树立“无处不可学”的大学习观。

朱熹曾说过:“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课堂之外,身边点滴中、万事万物中,无处不可学习。如果一个人学会了从广泛的生活实践中学习,那么,人生没有不成功的。因而同学们首先要改变头脑中“学习是学校之事,是课堂之事”的观念,树立起生活实践中“无处不可学”的观念。生活实践是学习的宝贵源泉,无论在哪里、无论干什么都可以学习。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而且还要树立“无处不可学”的大学习观。

其次,给自己定下够高的人生目标。

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我们需要为自己设定高一些的目标,以尽量发挥自己的潜能。在设置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目标是清晰的并且是可以达到的。虽然梦想也许是进步所必需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