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手术规范化培训教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4 12:22:21

点击下载

作者:张亚卓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神经内镜手术规范化培训教程

神经内镜手术规范化培训教程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神经内镜手术规范化培训教程/张亚卓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ISBN 978-7-117-26189-0

Ⅰ.①神… Ⅱ.①张… Ⅲ.①神经外科学-疾病-内窥镜检-教材 Ⅳ.①R65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40411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神经内镜手术规范化培训教程

主  编:张亚卓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6189-0

策划编辑:郝钜为

责任编辑:吴超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编委名单

(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 革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

陈晓雷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桂松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洪 涛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侯立军 上海市长征医院

胡志强 世纪坛医院

黄国栋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高大宽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西京医院)

贾 栋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姜之全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康 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李 钢 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

李储忠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李新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李旭琴 大连中心医院

刘卫平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西京医院)

刘志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楼美清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鲁晓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

马驰原 南京军区总医院

彭玉平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宋 明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

田新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王镛斐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吴 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吴安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肖 庆 航空总医院

张庆九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张世渊 山西省人民医院

张庭荣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晓彪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周良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编写秘书 曹 磊 康 捷 金 路 苗亚洲 郭 靖

主编简历

张亚卓

就职于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2年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神经外科,并分别师从我国神经外科的先辈薛庆澄教授、浦佩玉教授和王忠诚院士,获得神经外科的硕士、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

现担任职务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所长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肿瘤研究所 所长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 主席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 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肿瘤分会 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 侯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培训学院院长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总编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副主编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副主编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副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

1.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内镜神经外科)研发、应用、推广

2.脑肿瘤分子分类与个性化治疗

3.垂体腺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4.脑功能识别、重塑技术的研发、应用

科技贡献

●临床工作方面

主要从事神经外科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在3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为现代微创神经外科的重要技术领域——内镜神经外科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是中国内镜神经外科的创业者及学科带头人。20世纪90年代,国内神经内镜领域几乎是空白,张亚卓教授带领团队围绕脑室外科、颅底外科的技术难点应用神经内镜,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攻克理论难点,开发神经内镜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将颅底内镜、脑室内镜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在国内各省市自治区推广普及。解决了经鼻切除复杂性脊索瘤、海绵窦内肿瘤、斜坡肿瘤等神经外科的技术难题,建立了颅底重建的新方法。其工作在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手术花费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应用神经内镜技术手术治疗脑室、脑池和颅底疾病,数量和质量为国内领先,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主编出版了学术专著 《脑室外科学》、 《神经内镜技术》和《内镜神经外科学》。对于神经内镜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不断进行探索,并且每年在国内巡回培训内镜神经外科人才,培训范围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基础研究方面

在脑肿瘤分子分类指导个性治疗的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国家 “863计划”首席专家,先后依托2项国家863研究项目,2项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并获得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围绕垂体瘤分子分类和个性化治疗的基础与临床问题,应用多组学现代技术筛查并验证化疗敏感基因、放疗敏感基因、肿瘤侵袭因子等重要肿瘤学标志物;对雌激素受体在垂体腺瘤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发现雌激素受体与泌乳素腺瘤的侵袭耐药相关,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垂体腺瘤的增殖。为垂体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先后承担4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863计划)、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3项市自然、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共312篇;主编学术著作4部、参编8部;申请国内外专利2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项;培养博士研究生48名、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后2名。前 言

神经内镜手术技术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核心技术之一。手术需要借助内镜器械,通过人体的自然孔隙或者微小创口完成。其目的是以最小的创伤给予患者最好的疗效。

自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国内神经内镜手术技术已经发展了近20年。目前,内镜颅底外科已经从单一垂体瘤手术扩展到针对整个颅底中线区域及中线旁区域,如脊索瘤、颅咽管瘤和脑膜瘤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内镜脑室脑池外科也从单纯治疗脑积水扩展到可以常规完成脑室脑池内囊肿以及部分脑室内肿瘤的内镜手术治疗。同时,脊髓脊柱外科利用内镜对椎管内肿瘤进行微创治疗以及锁孔外科利用内镜对各种不同部位病变进行微创治疗也都在迅速发展。内镜神经外科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从脑室脑池病变到脑实质病变、从颅底到脊柱,从单纯内镜手术到与多种神经外科新技术联合应用,治疗范围日趋扩大,治疗疾病种类也越来越多。现代神经内镜已经应用到几乎所有的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当中,体现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神经内镜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神经内镜手术技术在国内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医院和神经外科医师已经意识到该项技术在很多领域的优势,并开始积极学习、开展。但是,神经内镜的学习曲线非常陡峭。与显微镜下的三维图像不同,内镜所见为二维图像,需要长期地训练适应;内镜下眼手分离操作需要长期地训练才能得心应手;与腹腔镜、宫腔镜等其他内镜相比,神经内镜的操作空间更狭小,周围重要结构更多,对技术精细程度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多的规范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对于神经内镜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的理解也需要长期经验的积累。因此,对内镜手术医生的培训要求也相应更加严格。

目前,国内不同地区、医院间神经内镜手术水平差距很大,尤其是刚刚开展神经内镜手术的单位,虽然开展技术的积极性很高,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所以,关于神经内镜规范化培训的需求迫在眉睫。为此,中国医师协会委托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镜中心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培训学院,并以该学院作为依托,在全国建立一批神经内镜培训基地。考虑到国内目前针对神经内镜手术技术尚没有相关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教材和规范,我们组织了国内本领域的专家,编写了此规范。期望通过本规范的出版,能够进一步规范国内的神经内镜手术技术,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神经内镜手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随着内镜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规范的内容也会随之不断修改和提高,目的是推动神经内镜手术技术在国内规范、健康、持续地发展和普及。

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指正。张亚卓2018年3月第一篇 内镜神经外科理论基础第一章 神经内镜发展史

1910年,美国医生Lespinasse首次实施神经内镜手术以来,神经内镜的临床应用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一、内镜和内镜设备的发展史

1922年,Dandy应用内镜治疗脑积水,并将其命名为脑室镜(图1-1-0-1)。

1934年,Putnam发明了柱状的硬质内镜,内置双极电凝,通过烧灼脉络丛治疗脑积水。

1954年,英国的Hopkins开始改进内镜系统,其后来研发的Hopkins柱状透镜系统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各种硬性内镜,大大提高了内镜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奠定了现代硬性内镜的基础。

1957年,Hischowitz及助手在美国内镜学会上展示了自制的光导纤维内镜。

1967年,Machida公司采用外部冷光源,使光亮度大增。

1983年,Welch Allyn公司研制成功了电子摄像式内镜,即电子内镜。电子内镜前端装有高度敏感的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将记录的图像以电讯号方式传至视频处理系统,然后把信号转变为显示器的图像。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图像更加清晰、接近真实。利用视频技术调整红、蓝、绿三色,调整不同颜色区观察不同的组织结构,可使各种组织结构得到最佳分辨力。将图像分析技术应用于电子内镜检查,还可对病变进行定量分析,进行温度测定,还可将超声探头装在内镜前端进行超声检查。此外,还可以应用通信线路将电子内镜图像传至远方,进行远程会诊。二、神经内镜手术技术的发展史

1910年,美国医生Lespinasse首次应用硬性膀胱镜对2例患有脑积水的患儿施行侧脑室脉络丛烧灼术。

1922年,Dandy报道了应用内镜进行脉络丛烧灼术治疗脑积水,首次提出了脑室镜的概念。

1923年,Fay和Grant成功应用膀胱镜对患有脑积水的儿童进行脑室内照相。同年,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Mixter首次报道了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1932年,Dandy又一次报道了应用内镜进行侧脑室脉络丛电灼术治疗脑积水(图1-1-0-1)。图1-1-0-1 Dandy使用的脑室镜Dandy用脑室镜对侧脑室脉络丛进行电灼或切除来治疗脑积水

此阶段,神经外科医生多借用其他临床学科的内镜进行操作,而且仅用来尝试治疗脑积水。当时所用的内镜管径粗大,光学质量、照明和放大效果差,缺少相应的手术器械,因此手术创伤大、疗效差、死亡率高。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Fay、Grant、Putnam、Scarff以及其他神经外科医生继续进行神经内镜技术的探索,但是由于设备和相关技术的不足及较高的手术死亡率,绝大部分神经外科医生并没有尝试内镜技术。1952年,Frank Nulsen和Eugene Spitz Holter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使脑积水手术死亡率大大降低,标志着脑脊液分流术的普及以及早期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的终止。20世纪60年代,显微神经外科的出现,使脑深部及颅底手术获得充足的照明和放大。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普及,神经内镜手术进一步减少。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Hopkins柱状透镜系统、光导纤维等技术的出现,神经内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59年,英国雷丁大学的物理学教授Hopkins制作了现代的光导纤维内镜。在Karl Storz的协助下,他们将柱状透镜系统应用于内镜,并结合光纤技术使图像的照明度和分辨力极大提高;使得制造外径小、亮度高的内镜成为可能(图1-1-0-2)。从那时起,越来越多高清晰度、多用途、灵活简便的神经内镜相继问世。1975年,Griffith报道应用新型内镜技术进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脉络丛烧灼,手术疗效显著提高。1977年,Apuzzo等使用成角内镜观察鞍内病变、Willis环周围动脉瘤和退变的腰椎间盘,获得良好的效果,并提出在显微手术中使用神经内镜。1978年,Fukushima报道使用软性内镜处理多种神经外科疾病。90年代,内镜技术与立体定向技术、激光技术、术中超声导向、神经导航技术、超声外科吸引系统,以及人工智能机器人(图1-1-0-3)等技术相结合,使内镜手术具备了定位准、创伤小、效果好、费用低等特点和优势,其治疗范围也越来越广,从囊性病变到实性肿瘤、从腔隙内病变到髓内病变、从头颅到椎管,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图1-1-0-2 与以往的透镜比较,Hopkins设计的柱状透镜能够观察更大的范围,具有更高的光亮度和更加清晰的成像图1-1-0-3 Michael Zimmermann等人应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一全自动的控制系统,包括7个转轴,一个通用测量仪,一个可以随意活动的定位系统以及一台电子计算机和通过触摸控制的用户界面

现代神经内镜已经应用到几乎所有的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当中,除了被普遍接受的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以及脑内囊肿造瘘等常规手术,在脑室病变、颅底肿瘤、先天畸形、脊柱脊髓病变、复杂性脑积水、颅内寄生虫、血肿以及疼痛治疗等方面,神经内镜也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我国内镜神经外科工作起步于在90年代中期,开展的单位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和黑龙江等地。近10年来,国内许多省市的神经外科相继开展工作,神经内镜技术应用的范围已基本和国际接轨。治疗病种集中在内镜颅底外科和内镜脑室脑池外科领域。早期主要用于治疗脑积水、颅内囊肿、垂体瘤,目前则扩展至广泛用于颅底中线区域肿瘤(垂体瘤、脊索瘤、脑膜瘤、颅咽管瘤等)的内镜经鼻手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手术治疗以及脑室内肿瘤的切除。另外,近年来,脊髓脊柱疾病的内镜手术技术也开始在国内逐渐推广,经颅锁孔内镜手术技术也在尝试和开拓。

第二章 神经内镜的仪器设备第一节 神经内镜的主机、光源及镜体

神经内镜主要由镜体、光源、成像系统及图像记录装置等部分构成(图1-2-1-1)。图1-2-1-1 神经内镜系统的主体部分一、镜体

镜体依照功能分为观察镜及工作镜。观察镜主要是指没有工作通道仅有光学系统的内镜。工作镜除了具有观察镜的功能外,还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工作通道,具有手术、冲洗及吸引等多种功能。

按神经内镜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脑室脑池内镜、颅底内镜、脊髓脊柱内镜及其他内镜;根据内镜视向角不同分为0°、30°、45°、70°、120°内镜;根据神经内镜的结构和形状分为硬性内镜和软性内镜。

1.硬性内镜

简称硬镜(见图1-2-1-2)。硬性内镜通过多个柱状透镜成像,其外径一般在2~8mm之间,内可有一个通道,也可以有多个通道,如照明、冲洗、吸引、工作等通道(见图1-2-1-3),长度一般为130~300mm。内镜操作器械沿着内镜内、外进入术野,手术在显示器引导下完成。硬镜包括 0°、30°、45°、70°、120°(见图1-2-1-4、1-2-1-5)等。带角度内镜可以给出侧面视野,在颅底手术中可观察各个手术角落。其中 0°、30°、45°镜头可以用于观察和手术操作;70°和120°的镜头,手术操作困难,主要用于术野死角的观察。图1-2-1-2 硬性工作内镜自上而下依次为脑室工作镜、镜鞘(trocar)、鞘芯和可视鞘芯图1-2-1-3 硬性神经内镜工作横断面图1-2-1-4 不同角度的硬性神经内镜图1-2-1-5 成角硬性神经内镜示意图

2.软性内镜

包括纤维软镜和电子软镜(图1-2-1-6、1-2-1-7),简称软镜。纤维软镜因成像分辨率差,在神经外科应用很少。软性内镜一般细而长,最长可达1.0m,神经外科临床应用的多为40cm左右,外径0.75~4.0mm,头端直径约2~4mm。和硬性内镜一样,多数软性内镜亦有视道和照明通道,但因其外径小,通常将工作通道、冲洗通道和吸引通道合而为一。软性内镜除镜体柔软、可屈伸等特点外,头端还可以根据需要作成角或偏侧,最大视角可达160°。软性内镜可以在脑室或脑池内移动,抵达硬性内镜无法到达的部位,进行观察和操作。图1-2-1-6 软性纤维神经内镜图1-2-1-7 软性电子内镜二、光源

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为氙灯冷光源(图1-2-1-8),与早期应用的卤素灯相比,氙灯的光、电参数一致性好,工作状态受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小,瞬时即可达到稳定的光输出,灯灭后,可瞬时再点燃,寿命高于1000小时。新型LED冷光源可配备二次光学系统、自动散热管理系统和智能调光系统,可输出均匀的高亮度冷白光,寿命高达数万小时。图1-2-1-8 用于神经内镜的LED冷光源三、成像系统

成像系统包括摄像头、摄像系统主机和显示器。

摄像头(图1-2-1-9)与神经内镜的目镜相接,通过摄像系统主机(图1-2-1-10)将图像传至显示器。目前应用的为高清、全数字摄像头。图1-2-1-9 3-CCD摄像头图1-2-1-10 内镜摄像系统

显示器显示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目前高清显示器分辨率可达1920×1080P。四、影像记录装置

影像记录装置有助于记录和保存完整的资料信息,包括视频采集装置、光盘或硬盘存储介质和打印设备。五、3D内镜

3D内镜的目的是为了去除目前常规使用内镜二维成像的缺点。可以在佩戴3D眼镜操作时,提供三维视觉。未来可能成为内镜成像设备继续发展的方向(图1-2-1-11)。图1-2-1-11 3D内镜摄像系统第二节 神经内镜的手术器械和辅助设备一、内镜手术器械

许多特殊设计的器械用于神经内镜手术,包括内镜专用显微剪刀、吸引器、双极电凝、显微剥离子以及其他器械等。这些器械共同特点是比传统器械更为细长,内镜手术器械一般要比镜体长5cm左右,尤其是用于工作镜的器械,直径须小于工作腔道直径(多小于2.5mm)。

根据用途,内镜器械可分为:(一)脑室、脑池内镜器械

主要包括造瘘钳、抓钳、活检钳和剪刀。显微剪刀有弯头、直头、双尖头、单尖头等多种,应根据操作进行选择(图1-2-2-1)。其他器械包括球囊导管(图1-2-2-2)、穿刺针、吸引器等。图1-2-2-1 神经内镜的几种常用于内镜腔内操作的器械a.造瘘钳b、c.抓钳d.活检钳e、f.剪刀图1-2-2-2 球囊导管

用于工作腔道内操作的双极电凝有点式、叉式和剪式(图1-2-2-3、1-2-2-4)。图1-2-2-3 内镜中使用的各种双极电凝a.点式双极电凝;b.叉式双极电凝;c.剪式双极电凝图1-2-2-4 脑室内镜手术常用的双极电凝(二)颅底内镜器械

1.常规器械

如不同长度、角度和大小的鼻窦钳、活检钳、取瘤钳和刮匙、双极电凝(图1-2-2-5)、剪刀、咬切钳、咬骨钳、剥离子(图1-2-2-6)等。图1-2-2-5 双极电凝图1-2-2-6 颅底内镜用不同成角方向的剪刀

2.用于磨除骨质的高速磨钻

主要用于内镜经鼻和经口颅底手术磨除颅底骨质,同时用于生成锁孔骨窗和钻磨颅骨内骨性结构。对于内镜颅底手术,高性能的微钻使得外科医生在狭窄空间内能够平稳操控。微钻手柄要求为细长,从而能够在钻头工作时提供更好的视野,能看到前方的金刚砂钻头。可选配的手柄有直的和弯的,适用于不同手术部位。另外,手柄握持方式也分执笔式和枪式,前者更易于操控(图1-2-2-7、图1-2-2-8),手柄的长度也有多种选择,目的是在颅底手术时到达深部,并在一定的术野中完成微小和精巧的钻磨功能。图1-2-2-7 颅底内镜常用弯手柄和磨钻头(执笔式手柄)图1-2-2-8 颅底内镜常用磨钻头(枪式手柄)(三)脊柱内镜器械

1.常规器械

不同角度、长度和不同直径的双极电凝(图1-2-2-9),抓钳(图1-2-2-10),咬切钳(图1-2-2-11),探棒(图1-2-2-12),触诊钩(图1-2-2-13)等。图1-2-2-9 双极长度36cm,直径2.5mm。前端有一定角度利于操作图1-2-2-10 抓钳长度一般36cm,直径2.7~3.5mm。开口角度30°~90°图1-2-2-11 咬钳长度30cm,头端有45°~90°不等的咬切工作角度图1-2-2-12 探棒一般25~36cm长,直径2~2.6mm,头端一般成45°斜角图1-2-2-13 触诊钩长度30cm,头端张开工作触钩2.7~3.6mm

2.高速磨钻动力系统(图1-2-2-14)

可以提供100 000U/min转速动力,专用脊柱磨钻长度30cm,直径3.5mm,前端配合侧方保护鞘,避免血管神经损伤。有些前端被设计成具有一定转角,以扩大内部磨除范围。图1-2-2-14 高速磨钻动力系统二、内镜辅助设备(一)激光

用于神经内镜的激光主要有接触式半导体激光、氩激光和KTP激光三种。其中Medex的接触式激光光导纤维的外径为600μm,尖端以30℃分布能量,波长为980μm。用于脑室、脑池内镜时,激光在水中不被吸收,在连续冲洗和吸引过程中或在脑室系统内激光同样可起组织切割、止血和汽化作用。用于颅底内镜时,可精细、安全地开展颅底手术,兼具病变切割和止血作用,可精确切除病变并保护好周围重要的血管、神经,使用方便、安全的同时可以提高手术效率。(二)微型超声外科吸引器(微型CUSA)

利用超声将瘤腔内部的瘤体变为碎屑,并利用其吸引功能将碎屑去除。内镜微型CUSA较常规的CUSA更加小巧、轻便,更长、更细。包括超精细微头,并且有成角和延长的手柄,从而在颅底内镜手术中更好地到达术野。另有超细的CUSA可通过3mm工作通道用于脑室、脑池内镜手术,大大提高脑室肿瘤的切除效率。(三)冲洗系统和工作套管

内镜图像的清晰度需要清晰的介质、手术野的最佳显示以及最少的衍射。内镜镜头置入手术野,易沾染血液和碎屑。所以,内镜应配备有专门的冲洗系统,以减少和避免移动、清洁、重新置入内镜等不必要的操作。冲洗系统包括冲洗泵和冲洗管道,管道与内镜冲洗通道相连,使用无菌盐水冲洗镜头和术野,保持视野清晰。在需要清洁术野时,通过脚踏控制水流,冲洗镜头,可以保持视野清晰(图1-2-2-15)。图1-2-2-15 用于神经内镜的冲洗系统

脑室或脑池内冲洗可使用36~37℃人工脑脊液,维持灌注压在30cmHO的安全范围内。用冲洗泵控制冲洗速度,保持流出道的顺2畅,避免颅压过高。

内镜的工作套管(图1-2-2-16)分单腔和多腔两种。单腔套管适用于本身带有工作通道的内镜,先引入套管,之后通过套管腔将内镜导入脑室内。多腔套管上有多个通道,包括观察镜通道、器械通道和冲洗通道。套管外径不宜超过8mm,否则易造成脑组织的撕裂出血。

另外有冲洗套管用于颅底内镜手术,用于术中清洁镜头。图1-2-2-16 内镜工作套管a.单腔套管;b.多腔套管;c.冲洗套管(四)固定装置

神经内镜手术中长时间持镜操作容易疲劳,此时易引起神经内镜的移位而损伤脑组织。内镜与固定和导向设备结合,可减少或避免内镜在手术中的移动,提高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支持臂必须结实、稳定,能够安全固定内镜,并根据术中需要灵活调节。分为机械和气动两类。早期的支持臂是机械式的,稳定性较差。气动支持臂由球状轴承关节构成,既灵活,又稳定可靠(图1-2-2-17)。(五)导向设备

1.超声设备

神经内镜手术可以用多普勒超声做术中大血管定位,避免损伤血管,利用彩超可以识别残留肿瘤,避免肿瘤残留。

2.神经导航(图1-2-2-18)

目前神经导航技术与内镜技术结合应用最广泛,使手术定位更精确。图1-2-2-17 气动内镜支持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