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4 14:22:15

点击下载

作者:凌想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试读:

自序 看见自己,读懂孩子

凌想

写“凌想亲子心理”公众号的这两年多,每天我都会收到很多妈妈困惑的留言:凌想老师,我家孩子每天写作业都要拖到十一点,不盯着就不写,天天为了写作业搞得鸡飞狗跳,我该怎么办?老师,孩子上课总是说小话、搞小动作,是不是多动症?凌想老师,大宝最近变得特别黏人,总是让我抱,我还得照顾刚出生的二宝,搞得我心力交瘁,大宝这是怎么了?老师,孩子马虎怎么办?孩子总是爱玩游戏,怎么办?……

我能感受到,每一条留言背后,都有一个神情焦灼的妈妈,她们很迷茫,不知道孩子这是怎么了,该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

我知道,在向我提问之前,她们肯定已经做过种种努力,讲道理、给奖励、威逼利诱、大吼大叫甚至打骂,然而这些方法都不管用。妈妈们束手无策了,才会向我求助。

我相信,下面这些话在她们心里一定重复了无数遍:孩子,你这是怎么了?孩子,你到底在想什么?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

对我来说,每一个孩子问题的呈现,都像是摆在福尔摩斯面前的一桩迷案。乍一看去,案件扑朔迷离,毫无头绪,不知从何下手。福尔摩斯眯起眼睛,叼着烟斗,细细观察,严谨推理,渐渐地,线索一点点显现,脉络一点点清晰,顺藤摸瓜,终于把嫌疑人抓捕归案。

在帮助父母们解答问题时,我经常会有这种“破案”的感觉。刚听到父母们对“案情”的陈述,孩子的问题确实挺麻烦,无理取闹、沉溺游戏、谎话连篇、顶撞父母、成绩糟糕……难怪父母们焦头烂额。

面对急于索要解决方法的父母,我不会直接给出建议——这时候给出的建议,往往治标不治本。

我会帮他们“看到”孩子,看见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首先,透过问题,看到关系。

我会问问父母,他们平时与孩子的关系如何,是怎样的一个相处状态。

亲子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土壤。孩子的很多问题,其实都出在亲子关系上。比如:父母平时对孩子是不是很严厉?父母平时和孩子有没有高质量的交流?会陪孩子玩吗?

一个个问题回答下来,基本就能看出这个家庭的氛围,家庭成员的互动模式,以及父母和孩子的大致性格。

其次,透过行为,看到孩子的内心。

孩子出现问题,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还要看到他行为背后的情感动机:他渴求什么?希望得到哪些情感满足?

人的行为五花八门、纷纷扰扰,但行为背后的动机,无外乎人类最基本的几种情感需求,比如:安全感、价值感、爱与联结。如果只着眼于消除问题行为,没有满足背后的情感需求,那么孩子的问题只能是按倒葫芦起了瓢,像打地鼠一样层出不穷。

还有,透过孩子,看到我们自己。

一开始,大多数父母都是把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心心念念想的是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好像只要孩子的问题解决了,就天下太平了。

但是,当我们一层层看下来,父母们会渐渐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原来和自己有关。是父母自己的认知局限、思维模式、未处理的心结、夫妻关系等等,影响了和孩子的相处模式。

很多父母由此把焦点从孩子身上转移回自己身上,意识到只有自己改变了,孩子才会改变,只有自己学习成长了,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

从满眼都是孩子的问题,到看到孩子本然的天性,从想方设法改变孩子,到一心一意改变自己,这是家庭教育中一个质的变化。

当我们能这样一重一重地“看到”关系,“看到”孩子,“看到”自己,问题的脉络和解决的思路就逐渐清晰起来,“案件”不再扑朔迷离,而是从表象到本质,变得有迹可循。

我很享受这个“破案”的过程,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契机,一个发现孩子、发现自我的过程,一个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如果每一位父母都能学会这样的“侦探术”,孩子该有多幸福啊!

曾经,我也是一个焦虑的妈妈,走过长长一段弯路,面对孩子的问题,迷茫不知所措。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觉察,我渐渐看到了问题的本质,意识到这是自己的功课,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我也在不断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心理学是一个非常好用的视角和工具。我不仅用心理学帮到了自己,也切实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改善了孩子的状态,帮到了千千万万的父母,很多人由此走上了用“心”养育、自我成长之路。

这本书,就是我一路走来的思考和分享,你会发现,除了具体的方法论,我在书中讲得更多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是自我成长的理念,是注重“关系”“系统”的思维模式。

这些,都是在帮助父母修炼一双慧眼,看到孩子,看到自己;修炼一颗爱心,学会如何爱孩子,爱自己。

看见,是真正的爱的开始。

亲子关系篇 妈妈有什么用?

一个妈妈真正的、独一无二的价值, 是让孩子在和妈妈的关系中,体会到爱。

“连支笔都不给我买,要你这个妈妈有什么用?”

一位妈妈和我说,儿子7岁了,最近半年新添了一个坏毛病,总是朝她要东西:买铅笔,买尺子,买饮料……妈妈很少答应儿子的要求,理由也很充分:铅笔家里有,干吗还要买?饮料是垃圾食品,小孩子不能喝。尺子你不是有一把了?能用就行,干吗非要和同学们买一样的?……

可是,妈妈越拒绝,孩子越念念不忘,几乎每天放学都要求妈妈给他买点东西。妈妈都能感觉到,有时候,孩子其实并不是特别想要那个东西,就是想让妈妈给他买。妈妈很担心孩子的“贪欲”越来越大,小时候就这么要东要西,长大了岂不是更加索求无度?可是,道理讲了一箩筐,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为此孩子哭了好多次,当时不提了,过几天还是变着花样让妈妈给他买这个买那个。

有一次,孩子看中一支笔,妈妈照例坚决不答应,还批评了他一顿。孩子大哭:“连支笔都不给我买,要你这个妈妈有什么用?!”

妈妈一下子惊呆了:小小年纪就说出这样的话,长大了可怎么得了!紧接着就是痛心:辛辛苦苦把孩子养这么大,自己的价值就是给他买一支笔!这位妈妈说,她那天也哭了,哭得很伤心。

这位妈妈的做法其实暴露出她自身成长中的一些问题,这里姑且先不谈,孩子脱口而出的那句话却让我思考良久:妈妈到底有什么用?换句话说,妈妈对于孩子,最大的价值是什么?是让孩子吃饱穿暖,给孩子洗衣做饭?是辅导孩子功课,培养孩子各种才艺?是教给孩子是非对错,各种规则和道理?

是,又不全是。这些,是为人父母的职责,但并不是妈妈独有的价值,其他人也可以做到,比如其他家人、老师和保姆。我觉得,一个妈妈真正的、独一无二的价值,是让孩子在和妈妈的关系中,体会到爱。也就是说,让孩子在生命最初、最重要的关系中感受到最重要的东西。

孩子小时候,妈妈就是他的世界,妈妈怎样对他,就意味着这个世界是怎样对他的。他从妈妈这里感受到:这个世界是暖的,还是冷的;是严厉的,还是温柔的;是稳定的,还是不可捉摸的;他是值得爱的,还是不够好的……慢慢地,他会把和妈妈的关系内化到自己心中。他和妈妈的关系,就变成了他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妈妈对他说的话,变成了他头脑中的声音。妈妈怎样对待孩子,孩子长大后,就会怎样对待这个世界。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逐渐形成。

一座高楼,建得再高再漂亮,如果没有深稳的地基,很容易坍塌。妈妈和孩子充满爱的关系,就是孩子生命的基石。让孩子体验到爱,为他打造深厚的生命基石,这应该是一个妈妈最重要的价值。

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有太多人回顾自己的童年,会说:“我知道爸妈爱我,他们那么做是为我好。”是的,他们在意识上“知道”父母是爱他的,但是他们“感受”不到爱。即使已经成年,他们仍会想方设法向父母、向爱人索取爱,索取关注。只是,他们内心有一个空洞,再多的爱也填补不满。这也是他们在生活中屡屡遇到困扰的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太多父母只关注对错,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感受,是通向爱的唯一途径。

我们总是执着于是非对错,把各种条条框框、“应该”“必须”灌输到孩子头脑中,以为这就是教育。为了让孩子能明白这些,我们讲道理、批评、指责、打骂、惩罚,以为这就是爱。我们会想:我管你、骂你甚至打你,还不是为了你好,为了你能成才。也许方式有些问题,但我的初衷是好的啊!如果不爱你,我才不会这样做呢!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我们说的、做的,在抵达孩子意识层面的同时,我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也抵达了孩子内心的感受。

感受的力量,要比意识大得多得多。孩子做错了事,打一顿骂一顿,孩子承认了错误,表示下次不再犯了。表面上,孩子知道了对错,内心里,孩子体验到的是不被爱、不值得爱——自己做得不好,就不值得爱。潜意识中,他会把简单粗暴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学会了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

有多少父母能意识到,这样的教育,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赢了一城一池,却输了整个世界。

我们想告诉孩子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正确的,结果反而让孩子体验到了什么是恨,体验到自己是不好的,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稍有差错,爱就被收回去了。这个关系让他战战兢兢,让他痛苦分裂。缘木求鱼,适得其反。

不是说对错不重要,而是靠打骂说教灌输的对错,只能到达头脑。就像成年人常常感叹:明白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因为道理只能在意识层面发挥作用。真正促使一个人改变的,是一个人在体验中产生的情感,是在感受中悟到的东西。这些,才是真正的改变动力,强大而持久。

比教给孩子是非对错更重要的,是在关系中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接纳。更何况,孩子的世界里,哪里有那么多原则性的对错,更多的是父母心里认定的“应该”“必须”。而充满爱的关系是孩子向善向好的强大动力。当你真正用欣赏、尊重、包容的眼光看待孩子,你会发现,之前的很多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一个妈妈真正的、独一无二的价值,是让孩子在和妈妈的关系中,体会到爱。也就是说,让孩子在生命最初、最重要的关系中感受到最重要的东西。

有位妈妈,女儿上二年级,天天写作业到十一二点,为了写作业的事,天天大人吼孩子哭。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孩子对她说话变得恶狠狠的,因为一点小事,动不动就说:那我死了吧!你杀了我吧!

感受不到妈妈的爱,孩子就会对自己的存在产生怀疑,自己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还不如去死。女儿的变化让妈妈意识到必须要改变了。

我告诉她,别太关注作业,先从改善和女儿的关系入手。我帮她一句一句地分析,女儿这样说时,她该怎么回应,女儿有情绪时,她该怎样去接纳。这样做了两三个星期后,她感觉到和女儿的关系缓和了很多,女儿也变得话多了。有一天晚上临睡前,女儿忽然对她说:“妈妈,你是爱我的。”

这句话让妈妈心里一动。女儿长这么大,她说了不知多少次“妈妈爱你”,女儿也会回应:“嗯,我知道。”但是,这是第一次,从女儿口中说出这句话。这意味着,她从妈妈的变化中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她开始确认自己在妈妈心中是重要的。

这是她们母女关系中,里程碑式的一句话。

回到文章开头那个孩子的质问。其实,孩子介意的并不是那支笔,而是妈妈总是不认可他的需求,还用种种“正确”的理由告诉孩子:你这样想、这样做是错的。表面上,他想要的是一支笔、一瓶饮料,但其实,他想要的是妈妈的认可,是妈妈宽容接纳的爱。而妈妈只看到了对错、应该,没有看到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感受。

我想,孩子脱口而出的那句话,把它翻译过来,他真正想表达的是:“你是我的妈妈,我需要你的认可和接纳,我需要你看到我的感受。如果你做不到,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价值?我还有什么价值?”

妈妈,我需要你的陪伴,而不仅仅是陪着

秋天的一个下午,我带橙子去公园里玩。小树林里铺满了落叶,橙子撒欢跑了一会儿,自己发明了一个新玩法:把很多叶子绑在一起。小孩儿蹲在地上,用黑黑的小手把叶子又细又短的叶柄系到一起。系两三片叶子还容易,再加入新的叶子难度就大了,系上又掉,掉了又系,小孩儿就和这几片叶子较上劲了,玩得很专注。

站在旁边的我看了一会儿,觉得没什么意思,就习惯性地拿出手机开始刷。刷了一会儿,太阳已经偏西,没有太阳的照耀,小树林里开始变凉了。我担心橙子着凉,想带他往回走:“做好了吗?咱们回家吧?”“不,我还想再玩一会儿。”

我百无聊赖地又看了会儿手机,又开始催。橙子玩得正带劲,还是不动。

这么催了三四回,我突然想到:我这是在陪孩子吗?还是把孩子当成小狗遛?让他在外面撒撒欢就算完成任务了?我催孩子回家,除了因为怕他着凉,还因为我自己觉得无聊,心里有些不耐烦。虽然我就在他身旁,但我只是“陪着”他,我们沉浸在两个世界,彼此间没有多少交流。

意识到这些,我把手机装回去,调整了一下心态,决定和橙子一起好好享受此时此刻。

我在他身旁蹲下来,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好啊,妈妈,你帮我再找些树叶来吧。”“好的!”

当我仔细去找,才发现落叶虽然很多,但叶柄长的树叶却不是那么好找。每当我找到一片合适的树叶,就拿给橙子看:“这片可以吗?”“太好了,谢谢妈妈。”

慢慢地,我进入了状态,开始觉得这事也挺有意思。当橙子的作品终于完工,我们俩都很兴奋。因为目睹了他的制作过程,我知道在旁人眼里不起眼的几片树叶,把它们做出造型来花费了多少心思,也让小孩有了小小的成就感。我们一起给“作品”拍照、命名,最后,我把它插到了衣领上,当作一个漂亮的胸针。

我发现,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世界中,之前的那些烦躁和担忧不知不觉地消失了,我不只是尽了做家长的义务,我自己也很享受其中。确切地说,不是我陪孩子,而是我们互相陪伴。而且,这种互相陪伴的感觉很美妙。

这件事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我发现,如果潜意识里把陪孩子看作父母的责任和任务,就像每天遛小狗一样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那么内心会有隐隐的不耐烦和烦躁。虽然人陪在孩子身边,但心里想的却是:还有很多工作没做完,晚饭要吃什么,白天上班,下班还得看孩子,身心都好累……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内心深处其实是抗拒陪伴孩子这件事的。为了减轻内心的烦躁,打发时间,手机就成了陪孩子时的标配。

这样的场景再熟悉不过:孩子玩自己的,大人在一旁边刷手机,边心不在焉地嗯啊着回应孩子,只要确保孩子在自己身边,不会发生危险就行。这种低质量的陪伴,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身未动,心已远”。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高质量陪伴呢?我一直想找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这种状态,后来,我在一篇文章中找到了它:调频。

这篇文章是行动派创始人琦琦写的。她参加了李欣频的印度游学,第一次去印度,走在又脏又乱又嘈杂的街道上,加上四十几度的高温,琦琦感到自己已经接近忍耐的极限,快要爆炸了。这时,李欣频告诉她,试着调频,把自身的频率调到和印度当地人一样,当地人可是对这样的环境习以为常的。

琦琦照着去做,静下心来,想象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印度人,从小到大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优游自如。很神奇,当她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后,那种烦躁不安减弱了很多,她甚至开始试着欣赏其中的美妙之处了。

调频,其实是活在当下一个形象的说法。不去想过去,不去想将来,不去抗拒此时此刻,而是以接纳的心态享受当下,就像英语中说的enjoy yourself。

当我们陪伴孩子时,也可以尝试调频。把自己的频率调到和孩子一样,把自己想象成孩子,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角色不同,心态自然也不同。暂时忘掉工作,忘掉手机,忘掉各种焦虑,甚至忘掉家长的角色,单纯地和孩子一起发现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单纯地和他一起做个游戏,享受其中,活在当下。

关于陪伴,我从橙子的姥爷身上学到了很多。高质量的陪伴渗透在祖孙俩相处的点点滴滴中。

橙子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听评书,《杨家将》《薛家将》《隋唐演义》听了个遍。暑假里,橙子在姥姥家和姥爷一起听;开学了,橙子在北京听,姥爷在老家听。两个人经常通过视频交流各自听到哪里了,交流各种听后感,一起讨论谁最厉害,谁用的兵器最棒。

橙子喜欢京剧,姥爷就惦记着给橙子一点点添置家伙,官帽、红袍、腰带、厚底靴,都添置全了。

橙子学习拉京胡,姥爷就专门学了唱段,祖孙俩一个拉一个唱,自得其乐。两个人还一起做髯口,花上半天时间研究怎么才能让毛线做成的髯口又顺溜又有垂感……

看到这样的场景,局外人都会感到那种频率一致的和谐与其乐融融。

而有一种“活在当下”的陪伴,却是容易让人忽视的误区。

有时候,大人看起来是在全神贯注地用心陪伴孩子,但实质却是一种全神贯注的控制。不是“用心”陪伴,而是“用力”陪伴。貌似活在当下,实则活在将来。这样的父母,你会感受到他们的焦虑,所有的游戏都不是单纯的玩耍,都预示着孩子将来能否成才,或者都是为了孩子将来能成才。

家教群里一个妈妈讲了自己的经历。她在群里发了两张贴图作品,一张贴得乱七八糟,毫无章法,另一张用同样的材料贴出了一只漂亮的小鸟。她说其中有一张是她两岁女儿的作品,请大家猜猜是哪一张。随后她讲了这两张贴图背后的故事。

周末,她陪着两岁多的女儿在商场里做手工贴图,主要步骤都是女儿自己完成的,她在旁边负责打下手,两个人有商有量、配合默契,女儿做得很开心。最后的成品在成人眼里可以说是乱七八糟,但这就是两岁孩子的正常水平。

她们旁边的一对母女也在做手工,女儿也是两岁多,只是她们的气氛不是很愉快。这个女孩每做一步,妈妈都在一旁指挥着。贴在哪里、怎么贴都要按妈妈说的去做,贴得不对了还得返工。有时这个妈妈看得心急,就自己动手替女儿做。整个过程,小女孩都做得闷闷不乐,虽然她们最终收获了一幅漂亮完美的作品。

太过用力的陪伴,其实反映了父母的焦虑,担心孩子做得不好,就要时时以大人的角色介入掌控,而不是作为孩子的朋友,以同等的姿态陪伴共处。说起来,这也是一种“调频”,只不过是大人试图让孩子的频率调得和自己一样。这样的陪伴,费心费力,貌似为了孩子,其实是为了自己,对孩子有害无益。

陪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是身未动,心已远。

陪伴,是频率一致,活在当下,两个人之间有精神的贯注和交流。

高质量的陪伴,不论大人还是孩子,没有人是勉强的、委屈的,两个人都能从中受益并得到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点点找回蒙尘已久的童心,唤醒沉睡已久的好奇心,和孩子一起享受单纯的乐趣,全身心地活在当下。

身为父母,学会好好陪伴孩子,其实也是一种人生的修行。

从“法系妈妈”到“佛系妈妈”,我是怎样做到的?

一到冬天,橙子就总喊嗓子不舒服,我让他每天睡前喝一点水,可他总是忘记这事。那天,橙子已经钻进被窝了,我问:“喝水了吗?”橙子吐吐舌头:“忘啦。”

看得出来,他懒得再从被窝里爬起来到厨房喝水。好吧,我去倒了一杯水,端给橙子。橙子有一点点意外,笑嘻嘻地说:“谢谢妈妈。”

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很佛系?要知道,几年前,我更像一个“法系”妈妈。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直接发布命令:“起来,去喝水。”我知道橙子会听话地起床喝水,虽然有点不情愿——养成好习惯,不用点强制手段怎么行?

后来,我觉得这样做太强势了。再出现类似情况,我学会了让自己转身走开。我的内心独白是:喝水是他自己的事,喝水少嗓子会疼,那就让他疼一回,得到点教训,下次就记得喝水了。

然而,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还是担心他嗓子会疼,又想矫正他的行为,其实并不能真正放下。心里挺拧巴,脸色自然不好看——也不知道是和孩子较劲,还是和自己较劲。

再后来,我发现自己有了新的变化:不再那么坚持“原则”,不再把这些“应该”做的事看得那么重要——能做到最好,做不到也没什么。

是什么让我从法系转变成佛系?

因为,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件比坚持“原则”、让孩子学会“规矩”重要一万倍的事,那就是我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以及我处理事情的方式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要知道,在一件事情上,我们教给孩子的,其实是两套东西。

一种是表面的:比如各种规矩、原则。

一种是深层的:我们如何教给孩子规则,我们处理这件事的方式、态度,在无意中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把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给了孩子——这些,对孩子的影响更深远。

比如我让橙子喝水这件事。我命令橙子去喝水,一次两次三次,橙子也许也能养成喝水的习惯。但是,除此之外,他还学会了用强制、命令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他在亲子关系中学到的是命令/顺从模式,长大以后,他就会把这个模式应用到他的人际关系中。在他和人相处时,不是强势的一方,就是顺从的一方。除此之外,他不会、也不知道其他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因为从小就习惯了妈妈这样对待他,这种模式已经扎根到他的潜意识中,他压根就不会意识到他是在用这种模式思考问题。这就成了他的性格,成了他的本能、他的命运。

同样是喝水这件事,我没有让橙子“必须”去喝水,而是给他端来水。从我的做法中,他就体会到了,没有那么多的“必须”“应该”,很多事情可以更灵活、更有弹性地处理——这样不行,还可以想变通的方法。

要知道,很多人的烦恼都来自头脑中自以为的“必须”“应该”。当一个人固守他头脑中的条条框框时,只要外界的人和事不符合他的“必须”,他就会感到痛苦、烦恼、愤怒。

比如喝水这件事,橙子体会到的是关系的温暖,体会到妈妈是爱他的,他是好的,是值得被温柔对待的。我们之间的情感联结是被加强的。我相信,在温暖和爱中长大的孩子,他的生命底色也是暖色的,他在人际关系中是放松的,不用时时担心被指责、被惩罚。这样的人,会有更多的幸福感,他对自己有信心,对这个世界有信心、有善意。

如果我强迫橙子去做事,甚至动用了打和骂,虽然我的本意是好的,是为了孩子着想,但是,他在感受上接收到的,却是攻击和伤害——尽管在理智层面,他也知道妈妈这样做是为了他好。感受会进入人的潜意识,它比理智更深远地影响一个人的未来。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长大后都会说:我知道爸妈也是为我好,他们是爱我的。但是,他们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并把问题带到下一代。因为他们只是“知道”,却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因为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联结断了——在一次次的强迫、训斥、打骂中断裂了。

这就是法系和佛系的不同:

一个霹雳手段,一个慈悲为怀;

一个赢了一场战斗却输了整个战争,一个看似输了一场战斗却赢了整个战争。

很多父母可能会担心:“难道为了维护亲子关系,就不讲规矩了吗?”“不管孩子,由着他的性子来,那不是溺爱吗?”“又要维护亲子关系,又要教给孩子规矩,我到底该怎么做?”

首先,规则是要有的。但要分清,哪些是真正的规则,哪些是头脑中的自以为是。很多人所谓的规则,其实只是他头脑中的“自以为是”“想当然”,是偏见的、局限的,是站不住脚的。这样的规矩,只是琐碎的管制,大大小小,层层叠叠,只能把孩子束缚得透不过气来。

其次,不管并不是真的不管,不管≠溺爱。孩子要管,但是,要不动声色、潜移默化地管。在不和孩子形成对抗和冲突的基础上,去引导他,激发他内在的能量去成长。在温暖和爱中长大的孩子,他的生命底色也是暖色的,他在人际关系中是放松的,不用时时担心被指责、被惩罚。这样的孩子,会有更多的幸福感,他对自己有信心,对这个世界有信心、有善意。

几年前,我在尹建莉老师的书中读到一个小故事:孩子玩游戏正着迷,午饭已经摆上桌,妈妈喊了好几次吃饭,孩子总说等一会儿。如果你是妈妈,你该怎么办?

第一种做法:把饭倒掉,饿他一顿,下次就知道按时吃饭了。

第二种做法:把饭菜端给孩子,想吃随时吃。

尹老师选择的是第二种。

那时,我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不是惯孩子吗?

现在,我多少明白了。

当我们身心柔软下来,放松下来,就会发现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应该”“必须”——在这些条条框框背后,其实还是对失控的恐惧。当我们少了恐惧,内心强大起来,对自己有信心,也会对孩子有信心,不会担心孩子会就此堕落。爱、自由、尊重,不会使人堕落,只会使人更珍重自己,变得越来越美好。

最后,让孩子懂得规则,并不是必须让他感到难过、羞愧。

有多少父母头脑中有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惩罚、训斥→让孩子感觉难受、羞愧→他才能长记性。是的,这样做也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会牢牢地记住。但是,对亲子关系的破坏、孩子内心郁积的愤怒、委屈、恐惧,是会影响孩子一生幸福的。孰轻孰重,不用多说。赢了一城一池,却输掉了整个王国,这是很多父母都会犯的错误。

那么,怎么做才好呢?

与其事后惩罚,不如事先预防。

惩罚和训斥,意味着你和问题一起,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预防,是你和孩子一起携手解决问题。

还是来说橙子喝水这件事。为了防止橙子再忘,一天晚上,我和橙子一起罗列了睡前要做的事:洗漱、喝水,涂唇膏、整理书包。我说:“每天临睡前,你要把这几件事全部做完,我才会去陪你睡觉。如果有遗漏,我就没法‘启动’了。”橙子很爽快地答应了。这之后,我只需简单地提醒一句:“全套都做完了吗?”后来干脆简化成两个字:“全套?”

现在,橙子基本上不会再忘了,几件事全部做完以后,他会跑到我面前,挺着小腰板立正敬个礼:“妈妈,都做完了,过来陪我睡觉吧!”皆大欢喜。

一个读者向我抱怨她的老公,人是好人,本性不坏,就是脾气暴躁,发起脾气来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浑身竖满了刺。孩子作业粗心,他一把就把作业本撕了。妻子说了一句“今天的菜有点咸”,他能立刻把菜全部倒掉。

妻子很清楚老公的问题。老公小时候,父亲脾气也是很暴躁,对他特别严厉。与总是和爸爸对着干的哥哥相比,老公小时候非常乖巧顺服,但长大以后,脾气却越来越像父亲。有一次过年回家,父亲又训了老公几句,老公一下子爆发了:“你不许再说我!”随手狠狠地把一只板凳摔得支离破碎。

老公是很爱他的父亲的,但是,因为父亲多年来的严厉,他们没办法走近彼此。四十多岁的人了,不允许别人说他有一点问题,不愿意受到一点点控制,夫妻关系一直很紧张。他在争吵中大喊:“你们谁都别想控制我,谁想控制我,谁就走!”

这个男人的父亲,用法家的手段树立了规矩,让孩子变得顺服听话,然而他赢得了一场战斗,却输掉了整个战争——他的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快乐。

所以,你的选择是什么?

嘴上说着爱孩子,可能你已经嫌弃孩子一万次了

如果有人问你:“你爱你的孩子吗?”

相信每一个妈妈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爱!”

如果再问你:“你会嫌弃你的孩子吗?”

很多妈妈可能会迟疑一下:“怎么会呢?”

真的不会吗?我讲两个故事。

几年前,我参加一家机构组织的亲子活动,老师带着十多个孩子做游戏。孩子们虽然都是第一次见面,但很快就熟悉起来,玩得欢声笑语。

但是,场外却有一个女孩,依偎在妈妈身边,迟迟不肯加入。女孩看上去刚上小学的年纪,神情怯怯的,眼睛盯着场上的活动,身体却紧紧地贴着妈妈,任几位老师怎么劝说,就是不离开妈妈半步。很明显,这个小女孩还没有足够的安全感离开妈妈,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虽然她已经上小学了。

这时,妈妈的反应很值得寻味。

一开始,她也是好言劝说,循循善诱。劝了一会儿,她发现这个办法不管用,而且全场就自己的孩子这么“怯场”,还引来了老师和其他家长的关注,这位妈妈就有些烦躁。她不停地躲开孩子,走到一边,低声呵斥:“你别跟着我!你不想玩就自己待着,我不想和胆小的孩子在一起!”当孩子表现好时,大多数妈妈可以做到温柔耐心。可是,当孩子出现状况,才是考验妈妈们的时刻。当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时,才是最需要妈妈给予理解和支持的时刻。

见妈妈这么说,小女孩更是紧张,一边无声地哭,一边紧紧拽住妈妈的衣服。妈妈见状更是烦躁,把她的手扯开:“你别靠我这么近!”

小女孩不敢靠近妈妈了,躲到妈妈身后,小手轻轻地拽着妈妈的背包。此刻,她的眼里根本没有场上玩得正嗨的小朋友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妈妈身上,一步都不离开。妈妈一脸无奈,半是数落孩子,半是向旁人解释:“这孩子,从小就认生,也不知道随谁。”

其实“旁人”看得清清楚楚:孩子认生,根源恰恰就在妈妈身上。妈妈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胆怯认生,正是因为感受到了她的嫌弃——嫌弃的言语,嫌弃的表情,嫌弃的动作,让孩子更不敢离开妈妈。她必须紧紧贴着妈妈,以保证妈妈不会真的离她而去——可惜,这只会让妈妈更加嫌弃她。

还有一种“嫌弃”,更为隐蔽。

一次亲子沙龙,轮到一位50多岁的阿姨发言。阿姨面目温和,说话不紧不慢。她的女儿26岁了,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学习好,才艺好,各种比赛拿奖拿到手软,毕业后又进了一个好单位。按理说应该很让父母省心,可是这几年,妈妈却越来越担心女儿的变化。

女儿下了班就闭门不出,宅在自己房间里追剧,性格越来越孤僻。很少和家人交流,说多了就吵。谈过几个男朋友,觉得不合适,现在也不着急谈了。还一心想辞职。问她辞职后做什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就是不想上班了……

阿姨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老师几番问话下来,多少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这位妈妈对孩子管教得太严,只不过是用了一种看似温柔的方式。“温柔的绞杀”导致孩子生命力的萎缩,和盲目的叛逆。

老师试图让这位妈妈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一番话说得众人点头称是。这位妈妈听完,却依然说:我女儿从小钢琴几级,小提琴拿过什么奖,从小特别懂事,不让我们操心,单位也好……

老师换个角度再说,阿姨也换个角度继续说女儿辉煌的过往。两个人的话好像两条平行线,永远无法交汇。显然,这位妈妈一直活在自己的头脑里,活在女儿曾经的辉煌里,她无法接受女儿的现状,无法接受有这样一个自闭、困顿、状态不好的女儿。她来亲子沙龙,还是希望老师有办法帮她改变女儿,丝毫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看似温柔的强势绞杀了女儿的生命力。

不能说,这位妈妈不爱女儿,看上去,她为女儿的事操碎了心。但她更爱的,是她自己,是自己的面子。女儿变成这个样子,她却一直沉浸在女儿优秀的过往中,无法自拔。她念念不忘的,是作为有一个优秀女儿的母亲曾经的自豪,是旁人艳羡的目光,是自己的顺心顺意。她根本不能接受有一个出状况的女儿,因此也看不到女儿生命的困顿,更无法察觉自己的问题。表面上是忧心忡忡的爱,背后隐藏的却是“你怎么能这样”的嫌弃。

当孩子表现好时,大多数妈妈可以做到温柔耐心。可是,当孩子出现状况,才是考验妈妈们的时刻。当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时,才是最需要妈妈给予理解和支持的时刻。

然而,很多妈妈此时早已被巨大的“羞耻感”所淹没,觉得孩子让自己丢人了,下意识就会和孩子“划清界限”——

要么逃避,远离孩子:你这种表现,我不愿意搭理你,我和你不是一伙的。要么站到众人一边,训斥孩子:向众人表明,不是我不作为,我没问题,是孩子自己的问题。通过嫌弃孩子以证自己的清白。

有人会说,这是有些女人虚荣心作祟,是自私,所以才爱面子胜于爱孩子。我倒觉得,是因为智慧不够,是这些妈妈的内心还没有长大。

尽管已经有了孩子,但很多女人内心还住着一个没有长大、需要呵护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缺乏足够的力量,也缺乏足够的自信,她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她支持自己还不够,怎么可能给到孩子支持呢?

她连自己都嫌弃。

内心不够强大,就无法接纳、把控各种变化,所以最好外界的一切都顺遂己意,否则就会张皇失措,怨天尤人。内心的很多东西没有理顺,所以就会特别注重那些表面的东西,在乎外界的评价,以满足小我的虚荣。

我们经常看到报道,当孩子遇到危急情况,妈妈会奋不顾身去救孩子。我们称颂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但是,在更多的平常日子,在一些不起眼的微小时刻,当孩子在无声地呼救,我们是否能听到孩子的“呼唤”,去“救”孩子?

正是妈妈一次次的“无动于衷”甚至“落井下石”,让孩子的内心体验到了无望和被抛弃。

危急时刻施以援手,考验的是勇气。

平常日子,能看到孩子的困境,并施以援手,考验的是智慧。

如何拥有智慧?方法无他,就是学习和成长。通过学习,更多地了解孩子内在的需求,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如何成长?就是在一件件事上磨,多觉察,多反省,让内在的能量畅通。

只有学习和成长,才能让内心的小孩强大起来,有力量爱自己,也有力量爱孩子,也才能让爱变得更加深刻、厚重——爱孩子、爱自己,如其所是,而不是只爱孩子表面的优秀,只爱自己表面的荣耀。

那时,你就会发自内心地说出这句话:孩子,无论你怎样,我都在你身边。

——这也是每一个孩子最希望听到的话。

小心你和孩子间隐形的权力之争

先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我和橙子去798玩。那里有很多小店,卖各种有创意的小玩意儿。橙子一进去眼睛就忙不过来了。一会儿跑过来说:“妈妈,你给我买这个指尖陀螺吧。”一会儿拉拉我的胳膊:“妈妈,我想要那个宝剑。”

眼看就要陷入“同意/拒绝”的拉锯战中,我掏出50元钱给橙子:“老规矩,这是你今天的活动经费,买小玩意、买零食、买饮料都可以,你自己决定怎么花,可以吗?”橙子开心地点点头。局势很快发生了转变。橙子不再缠着我要东要西了,他开始在指尖陀螺和小宝剑之间来回游移,最后停留在宝剑前。

第二个选择来了。各式各样的玩具宝剑有十几种,橙子又开始犹豫了,拿起这个,又看看那个,比较来比较去,拿不定主意。

我挺喜欢其中一把绿色的宝剑,看起来更精致一些,就推荐给橙子。橙子看了看,又放下了。好吧,我控制自己不再多话,耐心地陪在一边,等他自己做出选择。最终,橙子选了一开始就看中的那把红色宝剑,自己掏出钱买了。看得出,橙子非常喜欢,一路上剑不离手,比比画画玩个不停。

走了没多远,我们又发现一家小店。这家的玩具兵器看起来更炫、更精致,价格也稍微高一些。橙子一眼就看中了一把刀,爱不释手。向小店的阿姨问了价格,发现超出他余下的活动经费一大块。橙子有点沮丧,不说话了,拿着那把刀翻来覆去地把玩。

我有点心软,告诉他:“要是特别喜欢,我可以帮你再垫点钱。”

橙子想了想,摇摇头:“不了,我下次再买吧。”

我有点吃惊,又有些欣慰:没想到他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然而橙子没有立刻离开,站在那里把玩了半天,我就静静地陪在他身边,直到他说:“咱们走吧。”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苦恼:孩子好像有永不满足的物质欲望,一出门就要买东买西,见啥要啥,不给买就胡搅蛮缠、哭闹不止。答应买吧,怕惯坏了孩子,让他的胃口会越来越大。不买呢,又不知道怎么处理。费尽口舌讲道理不听,最后只能靠吼和打,过后又为自己的粗暴自责不已。

其实,当你在反复纠结“买还是不买”时,就说明你已经陷入和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了。权力之争的意思是:这事谁说了算? 我听你的,还是你听我的?

简单说来,孩子要买东西,是在表达他的主张,想要自己做主。而父母往往出于各种理由拒绝孩子,暗含的意思就是: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说的才对,你要听我的。

当陷入权力之争时,父母很容易陷入一个单一的思维模式里:要么同意,要么拒绝。而不管是同意还是拒绝,其实父母还是把权力牢牢抓在手里,孩子想要自己做主的深层心理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虽然表面上,他也许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所以,一旦有机会,他还是会发起新一轮权力之争。

而很多时候,一个乱要东西、胡搅蛮缠的孩子身后,往往有一个管得过多、管得过严的妈妈(也可能是爸爸)。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能买,作业要盯着,天天催催催……心情好的时候,讲一番大道理。火气上来了,就是一顿吼和打。在这样的环境中,到处都是条条框框,孩子被管得密不透风,他的自我被大人的气势逼到角落里,缩得很小很小。

有压迫就会有反抗,潜意识会到处寻找有缝隙的地方,千方百计想钻出头来透透气,用各种方式来“做自己”——哪怕是以扭曲的方式。既然在家里什么事都得听妈妈的,那么在外面,买个零食、玩具、文具,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我就要自己做主,表达我的意愿。

这种情况下,大人所有的说服、讲道理、吼、训斥,对他来说就意味着两个字——拒绝。拒绝得越多、越厉害,也许表面上压制了孩子要买东西的行为,但孩子的主张也被压制了,一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又爆发出来。

亲子之间的权力之争,没有赢家。

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我在开头的小故事里就用到了:既然孩子想要自己做主的权力,那就满足他——父母适当后退,在一定的范围里放权,让孩子自己做主。

比如,去超市前和孩子商量好,这次咱们只能买两种(具体几种,要和孩子商量好)零食,具体买什么,你自己决定。

比如,孩子要吃肯德基,那就和孩子商量好,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至于什么时候吃,由他自己决定。如果不放心,还可以再强调一下:咱们说好了,可以买零食,但只能买两种。咱们都要说话算数,好不好?

孩子都是喜欢说话算数的,让他自己做出承诺,他一般就会很自觉地遵守。(我们大人也是,承诺从自己嘴里说出来,就有一种仪式感,自我约束力会更强一些。)

这时,“敌我”矛盾就变成了“人民内部”矛盾。孩子的注意力由和父母对抗、争取权力,转移到自己的内心,在反复比较、思考中倾听内心的声音,选择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自我的意愿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了表达。

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在做选择时,很多父母会忍不住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旁边嘀嘀咕咕,“引导”孩子选择父母自己比较中意的东西。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只会瞎挑。不如选这个,质量更好、看上去不那么垃圾,那个家里已经有不少了……理由一大堆,出发点都是一个:我是为了孩子好啊。

你知道吗,这也是一种变相的、隐蔽的、温柔的控制——你还是想把挑选东西的权力抓到手里,想为孩子负责。这样的控制只会让孩子觉得烦躁,意识到你所谓的“让他自己做选择”只是一种姿态,是虚的。几次下来,孩子就不愿意配合你玩这个游戏了,重新陷入权力之争——而且争夺得更细致全面,从买不买争到买哪个,只要有一点空隙,孩子下意识地就会发起战争。你会更困惑:我都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了,他怎么反而越来越不讲理,越来越胡搅蛮缠了?

孩子行为的变化其实是一面镜子,你可以由此看出自己哪里做得对,哪里做得不妥当。当你给予孩子信任,孩子也会回报以信任。当孩子乱要东西的事情总是发生,我们需要觉察,是不是平时对他管得过多?

我们要学会把危机变成契机,把日常小事当作练习——练习和孩子沟通协商,练习放权给孩子,练习尊重孩子的选择,接受在一个范围内所有可能的结果。

日久天长,这样的选择练习会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更自信、更有主见的人。他会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需要适度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延迟满足——这两种品质是眼下很多成年人都不具备的。

夸奖孩子,还是欣赏孩子,造就不同人生

这些天,我总在琢磨“夸奖”这个词。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个词,以及它的同义词“表扬”,和它的反义词“批评”。

仔细体味一下:夸奖,本身就包含了一种自上而下的优越感,有着评判、比较的味道。就好像父母在孩子面前是全知全能的,比孩子站得高看得远,掌控着全局,以一种俯视的视角看待孩子的一言一行。做得好,就表扬,做得不好,就批评,此外,还要适时加以“鼓励”。

夸奖,实质上是一种控制,尽管是用一种看起来很积极的方式。

想一想,我们都会在什么情况下夸奖孩子呢?当孩子达到了你的某种预期,就用夸奖作为手段强化这种行为,让他再接再厉,更加符合你的预期。夸奖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孩子的行为。

与此相对,我越来越喜欢“欣赏”这个词。

欣赏,是一种平等的姿态,有一种尊重的意味。

孩子并不一定做得很好,也许没有达到你的预期,但你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他付出的努力、展现的意志、他的专注、他的品格、他的兴趣……你看到了他这个人,通过你的反馈,让他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是谁,更好地爱自己。

欣赏,会让孩子走得更远、更稳。

在夸奖中长大的孩子,和在欣赏中长大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朋友的孩子上高一,前几天,颇有兴趣地和妈妈讨论了他的新发现:原来学霸和学霸也是不一样的。他发现,有的学霸不仅学习好,为人也随和热情,兴趣广泛,能和大家打成一片;而有的学霸,虽然学习成绩好,但表现得很高冷,不爱和同学们交往,除了成绩很好,没有其他兴趣和特长。他说:我喜欢和第一种学霸玩,第二种学霸太无趣了,让人敬而远之。

很明显,造成这种差异,除了性格原因,还有自信心的问题。

第二种学霸虽然学习好,但他内心可能是不自信的。他不相信自己本身就很好,只能用优异的成绩(外在的标准)拼命证明自己,取悦别人。好成绩成了他的盔甲,让他看起来很强大,实际上,他的生命力是往内收的,没有绽放开。

第一种学霸从内心就认为自己很好。他爱自己,也相信自己的能力,成绩好只是表现之一。他的生命力是舒展的,也会吸引别人靠近他。

对于学霸们来说,从小到大,家长和老师的表扬是少不了的。但,是表扬他的成绩,还是肯定他为之付出的努力?是夸奖他聪明,还是看到他的锲而不舍?这其中的微妙,日积月累,会让他们的人生之路产生巨大的差异。高中阶段,仅仅是一个开始。

夸奖,是来自外界的动力,过度的夸奖,只会让孩子更加在意外界的评价,在意别人的眼光,他会认为:只有自己达到了某个标准,他才会被认可,别人才会喜欢他。而欣赏,是看到孩子的努力,看到他的独特之处,表达出来是让孩子自己也看到,从而激发他内在的力量,更有勇气做自己。

夸奖,是对行为和结果的肯定,看到的是事;欣赏,是对努力和过程的看见,看见的是人。在生命的层面,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平等,就意味着没有谁高谁低,没有评判,而是理解和尊重。尊重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尊重他的独特之处,不是用夸奖和批评来修正他的言行,而是用欣赏和理解去接纳他的一切。

夸奖,是用结果来衡量;欣赏,关注的是过程中表现出的品质。

夸奖,本质是一种控制;欣赏,本质是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夸奖,给到的动力是外来的;欣赏,是让孩子从内在生长出力量。

夸奖,会让孩子过于在意外界评价,注重行为结果,缺少动力去挑战和创意;欣赏,让孩子学会爱自己,相信自己,更好地做自己,内心有足够的能量去迎接挑战。

夸奖与欣赏,说到底,是一个教育理念和心态问题。很多家教类的文章告诉我们,夸奖孩子是有技巧的,比如,不要一味地只夸“你真棒”“你真聪明”,要夸孩子具体做的事,要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夸奖他付出的努力……这些都没错。可是,如果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生搬硬套这些技巧,结果往往收效甚微。

问题出在“道”上面,没有掌握“道”,再多的“术”也无济于事,甚至适得其反。当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审视与被审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时,无论我们再怎么注意完善夸奖的技巧,都只是学会了“术”,而忽略了“道”。

我们始终把自己牢牢地定位在家长这个角色上,虽然嘴上说要和孩子做朋友,一切为了孩子,但很难做到不把孩子当小孩——我强你弱,我知道你不知道,我正确你错误,这是很多家长潜意识里固有的模式。因为内心是居高临下的,所以无论掌握了多少科学方法,表达出来的还是一种评判和控制。

有没有可能,换一种眼光,把孩子看作一个完整的、本性具足的生命,和你一样的生命,用一个生命对待另一个生命的方式去平等地对待他?

在生命的层面,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平等,就意味着没有谁高谁低,没有评判,而是理解和尊重。尊重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尊重他的独特之处,不是用夸奖和批评来修正他的言行,而是用欣赏和理解去接纳他的一切。

怎样才能做到欣赏孩子呢?《被讨厌的勇气》的作者认为:所有人,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是“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父母既不是把孩子当作成人来对待,也不是当作孩子来对待,而是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一个人来真诚相对。试着带着一颗好奇心去欣赏孩子,多问问孩子这个问题:我很好奇,这件事,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一直在有意识地做这样的练习。

有一次,橙子需要背一个唱段的琴谱。琴谱很长,密密麻麻一整页,确实有难度。橙子哀号了几天,发愁什么时候才能背完。谁知没过两天,放学的时候,橙子兴奋地告诉我:妈妈,我把琴谱整个背下来了!

我很吃惊:“哇,这么棒啊!这么快就背下来了,你太厉害了!”

橙子就嘿嘿笑。

我能感觉到,这样的夸奖还不够,还是流于肤浅。另外,我真的很好奇,他是怎么把这一大篇琴谱背下来的,设身处地地想想,换成我来背,也是够让我头大的。于是我用大拇指作话筒,伸到橙子面前:“橙子同学,请问一下,你是怎么把这么长的琴谱背下来的?我很好奇,能告诉我你的经验吗?”

橙子想了想:“我就是背啊背,我发现有些地方是重复的,多背几遍,背得熟了,眼前就出现了一个画面,上面就是琴谱,我照着念下来就行了。”

多么有趣又独特的回答,我好像“看到”了他是怎么背琴谱的。而我的“采访”,不仅肯定了他的成绩,让他看到了自己的努力,还促使他反思了自己是怎么做到的,使这件事升华成一个经验,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他可能就不那么发怵了,无形中也提升了他的自信心。

欣赏,就是“看见”孩子自身的力量和独特之处。这个“看”,不光是用眼睛,更重要的是用心去“看”,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孩子为之付出的努力,体会他在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的进步。

其实,何止是孩子,人人都需要被“看见”、被欣赏,从而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和被理解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会对自己生出信心,也和他人之间培育了善意。

我们在一朵娇弱的小花、一颗不起眼的石子上都可以看到自然的奇妙,为什么不试着从孩子身上发现更多生命的神奇、人之所以为人的妙不可言呢?

对别人有效的教育方法,为什么你用一个毁一个?

暑假,橙子会到姥姥家住一段时间,我每周末会回去看他。橙子姥姥发现,有些事情,平时她唠叨半天、连哄带吓唬,才能让橙子去做,而我会想个办法,三言两语,橙子就乐颠颠地去做了。橙子姥姥一看这办法挺管用,就照猫画虎,学着我的做法来。结果呢,我就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方法被用得走了形,变了味,失了效。

比如做家务,我可能会把家务活和做游戏设计成两个任务,做完家务再玩,就像闯关一样。橙子姥姥也如法炮制,但不知怎么,说出来的话就带了“利诱”的色彩:只有做完家务才能玩,好像做游戏是有条件的。

橙子就会笑嘻嘻地和姥姥讨价还价。姥姥即使假装板着脸,橙子也知道她是虚张声势。磨啊磨啊,姥姥的耐心被磨得差不多了,开始“威逼”:好好说不听,你愿意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我不管了!

看到姥姥发火了,橙子这才乖乖去做。

估计姥姥心里在想:看来还是发一顿火管用。而我想的是:教育孩子,只照搬方法,没学到理念,哪怕是自己的亲妈也不灵啊。

很多父母都有类似的问题:明明别人用起来挺不错的方法,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却没效果,甚至搞得一地鸡毛,用一个毁一个,到头来,还是自己的老办法管用——吼一顿或打一顿。

原因很明显: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每个家庭的环境不同,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不同。哪怕是同一个孩子,同一个问题,发生的情境不同,都会导致解决方法的千差万别。

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很多父母只学到了方法,却没有领悟到方法背后的理念。而理念,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没有理念的支撑,原本很好的方法,都会用走了样。就像让橙子做家务这件事,当我理解了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科胡特(Heinz Kohut)所说的“不含诱惑的深情,没有敌意的坚决”,我就会注意说话的措辞和语气,让他从做家务中感受到乐趣。而同样的话,橙子姥姥说出来,就有了条件交换的意味。因为在她看来,所谓方法,就是为了达到让橙子做家务的目的。

没有理念的支撑,学来的方法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有效性不会太久。专家一直告诉父母们,不能打骂孩子。有的人会试着转变心态,发现念头转了,事情原来还有很多解决方法。有的人只是学到了皮毛,做到了表面功夫。不能打骂孩子?那我就忍。一味地忍,忍啊忍,忍了几天,实在忍不住了,积攒的火气一下子爆发出来,对孩子的伤害反而更大。

没有理念的支撑,情境稍微一变化,就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同样的方法,每个孩子的反应千差万别,怎样回应,何时该坚持,何时该有所妥协,一句话该怎么说,说到什么火候,这些,没有人能手把手地教你,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去拿捏。

比如,当橙子因为心中有委屈,忍不住掉眼泪。我试着和橙子共情,说出他的感受,结果,他反而哭得更厉害了。我能感受到,这是孩子的情绪得到认可后的一种释放,是非常正常的,所以我没有去制止,而是搂着他,耐心地等他把情绪释放出来。

如果换一个人,当他不能体察孩子的情绪时,可能会变得烦躁:和孩子共情,这是什么损办法,不用还好,用了反而更糟,孩子哭得更厉害了!还不如大喝一声:别哭了!见效快。

我对理念的重视,源自我的一位作者。

多年前,我还是职场新人,进入出版行业不久,发现了一本讲礼仪修养的书稿。这部稿子让我看得心潮澎湃,觉得真是一本好书。果然,书出版后非常受欢迎,销售了几十万册,引领了一个小小的热潮,成为这个领域的经典之作。

我一直在琢磨,市场上同类书这么多,为什么是这本书卖得好?直到有一次,我陪作者接受专访,记者也问到了这个问题。作者的回答让我受益至今。

她的大致意思是:这本书和其他同类书最大的不同,就是用一个个真实的事例将读者带入情境,从中提炼出理念,告诉读者为什么要这样做。换言之,它传达的是一种理念。只有当你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才会发自内心地想要去改变,也才会灵活地把握,知道怎样做更合适。而市面上很多同类书都是ABC、123地罗列出很多条条框框,告诉人们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握手要用几分力度,微笑要露几颗牙齿……规则太多,一是记不住,二是反而成了束缚,不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换个情境就不知该怎么办了。真正的礼仪达人,是在理解礼仪精髓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浑然天成,而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可以说,这本书和其他书的不同之处,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区别。

作者的话让我茅塞顿开,也明白了为什么看这本书时我会心潮澎湃,而看其他的礼仪书就味同嚼蜡。我也由此明白,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why),远远比知道怎样做(how)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明白了道理,改变就是自然而然的。知晓了道,对术的运用就可以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寻找方法?

是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是孩子有问题,需要改变的是孩子。孩子没有改变,只是“方法”“工具”用得不对。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就万事大吉了。他们没有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没有明白孩子的问题其实是父母问题的显现。或者说,即使看到了自己的问题,但改变自己实在是太难了,太痛了,不知不觉就变得“宽于律己,严于律人”了。于是在潜意识里就想走捷径,想求助于外力和工具,以为总能找到一个疗程短、见效快、一用就灵的方法。

可是,父母就是问题制造者,自己不改变,怎么能指望孩子做得好呢?

我的一个老师,曾经做了一个项目,是在一所中学里为学生做心理辅导。做得久了,就有些灰心。因为她发现,即使在学校里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等学生回到家一段时间,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就前功尽弃了——父母不变,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变,单靠自己的力量,孩子很难改变。

所以,真正管用的,是从和孩子的关系入手,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入手,从改变自己入手。改变自己,看起来很难,实际上是最容易的一条路。

改变自己,首先要改的,就是原有的理念。不仅要学方法,更要学方法背后的理念。一招一式容易学,难的是练内功,没有扎实的内功,再厉害的招数也成了花拳绣腿。方法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却很简单。我以为,就是爱与尊重。

爱孩子,接纳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接纳他的独一无二。和孩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