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亲子沟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4 17:54:20

点击下载

作者:吴楠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分钟亲子沟通

一分钟亲子沟通试读:

前言

为什么你说话小心翼翼,却总是遭到孩子的冷淡?

为什么你煞费苦心,却完全被当成了驴肝肺?

为什么当你滔滔不绝,认为所说很有道理的时候,而你的孩子却早就已经神游太虚了?

当父母所说的:“想当初,我是多么辛苦培养你长大……”“你总有一天会明白我是对的。”“这次考试你应该更努力。”“这是我从你日记里看到的。”

而孩子所听到的:“你的所有表现让我很失望。”“你太幼稚了,可我没有时间给你说清除。”“你根本就没有用功学习,你应该为自己感到羞辱。”“我没有尊重你的隐私,是因为我是你的父母,有权看到你的一切,你是没有自由的。”

如何让孩子爱和父母说?如何让孩子爱听父母的话呢?本书的1分钟亲子沟通技巧摆脱了传统的无益的沟通方式,教给父母如何采用1分钟亲子沟通技巧,让孩子在1分钟的随即轻松沟通方式中受益终生,并且拉近父母和儿女之间亲子关系。1分钟亲子沟通技巧包括1分钟倾听技巧,让孩子爱和父母说;1分钟的说话方式,让孩子爱听父母的话;1分钟合作的技巧,让父母赢得孩子的合作;1分钟的惩罚,让孩子学会自我反省;1分钟的赞美,让孩子得到更多的鼓励和动力;1分钟的激励,给孩子心灵补充能量。

第1章 1分钟了解孩子——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程序,他在某个年龄特征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你没办法强求,过分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

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

很多家长都在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孩子和自己的内心交流越来越少了,其实这就正说明了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国外的学者曾将不良亲子沟通问题称之为“沟通危险期”,如果家庭亲子沟通处于“沟通危险期”,这些“小皇帝”们极可能出现厌学、逃学、吸烟、赌博、抢劫等行为,甚至会出现孩子自杀等事件。曾经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大连的一个工薪家庭,父母因忽视了和孩子的思想交流,忽视了和孩子内心的沟通,最终没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没能阻止孩子自杀而酿成了家庭悲剧。花季少女白雪(化名),9岁就会弹钢琴,小学的时候被多次评选为三好学生,中学时期曾是全年级的第一名。这个被妈妈评价为非常懂事、善良的孩子,有着极大的希望考取名牌大学,在她的花季年龄,却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她为什么要自杀?事情原由是这样的,在6月21日那天,白雪的妈妈带孩子去超市,在一个音像专柜前,孩子看到张国荣的CD两眼发亮,一定让妈妈给她买。此时,妈妈并没在意孩子的请求背后的思想波动,而是考虑到快考试了,就没有给白雪买。回家后,白雪非常生气和妈妈大吵大闹,拿了钥匙,摔门就走。白雪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之后她在一个暖气管上吊自杀了。当白雪的妈妈回忆起这一段的时候,她痛心疾首地说:“没想到那是和女儿的最后一次沟通,到现在我都无法相信孩子自杀的事实是真的。”白雪一直视张国荣为自己的偶像,也就是在香港明星张国荣死后,白雪情绪极度悲伤和失控,一直无法走出偶像死去的阴霾,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白雪没有得到父母及时的沟通、引导,而最终在悲伤、绝望心情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根据白雪的妈妈对白雪的了解,认为孩子胆子非常小,她哪里来的自杀的勇气?可见,父母其实对孩子并不了解,后来妈妈打开孩子的日记才发现张国荣的离去对孩子的打击是那么大,此时,如果有人和白雪交心的沟通,安慰孩子、帮助和引导孩子走出痛苦,可能就不会造成白雪自杀的悲剧。张国荣的逝去可能对母亲没有什么影响,但是绝不代表着对白雪没有影响,如果父母一味地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试图了解孩子,从孩子的立场沟通和考虑问题,就会造成“沟通危险期”。

技巧一: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

沟通是把神奇的钥匙,它能帮父母打开孩子内心的世界。如果父母想要了解孩子,就从和孩子真诚的沟通开始,要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很多时候,当父母看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由分说就是一顿毒打和辱骂,而不是先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这都是产生沟通障碍的原因。

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父母就要先了解孩子的个性,根据孩子的自身独有的性格特点进行适当的沟通方式。孩子调皮捣蛋、好问、父母都不要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和孩子一起探索。有的孩子文静内向、慢性格,父母就一定要有耐心,仔细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轻易否定孩子。如果不用心了解孩子,就不能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也就不能通过沟通来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我们可以一起分享。文文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从小就爱问妈妈很多奇怪的问题,妈妈都一一解答文文的问题。当文文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妈妈为孩子找了一所最好的学校,希望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过了几个月,妈妈发现文文和以前不一样了,变得不爱说话、也不爱问问题了。正当妈妈感到非常困惑的时候,文文的老师通知她到学校。老师对妈妈说:“文文上课根本就不用心听课,总是不断地打断老师,总是提出一些荒谬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太阳挂在天上?有时候会遭到全班同学的嘲笑,这样下去,他的学习肯定不行。”妈妈当时非常生气地告诉老师:“文文以前是一个爱问问题的孩子,他现在几乎不再问任何问题,你们抹杀了孩子爱问问题的最大天赋,这比教会他十万个为什么都严重。这个学不上也罢。”老师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深深刺痛了孩子的好问的天性,这种失败的沟通方式只会让孩子永远锁住内心深处的种种天赋。

这个故事让我们想到了和文文类似的爱迪生的童年。爱迪生的妈妈是一名教师,她发现爱迪生从小就是个聪明好问的孩子,可是爱迪生送入到学校开始读书的时候,只短短的三个月,老师就劝其退学,理由是爱迪生是一个太笨的孩子,留在学校会妨碍别人。当爱迪生问老师:“为什么2+2等于4?为什么2+2不等于5?”老师气愤地回答道:“爱迪生,你故意捣乱,给我滚出去!”爱迪生委屈地跑出了教室。这种纯粹站在老师立场的沟通方式,只会让孩子蒙受到巨大的伤害。和爱迪生老师相反的沟通方式的爱迪生的母亲,不但没有认同老师对孩子智力的贬低,以她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自己孩子是一个天赋极高的聪明的孩子,她带着受了伤的爱迪生回到家中,不但没有半点责备之意,还鼓励孩子,自己要全力教育儿子,使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她对爱迪生说:“从现在起,妈妈就是你的老师,但我有两项约束,第一、你要做什么事必须告诉妈妈,因为你做的事虽好,但也许会妨碍别人。你要知道,给别人惹麻烦是不好的;另外一件事,长大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今后,你得好好用功,妈妈当你的老师,你必须认真听我的教导。”爱迪生用力地点头,眼里充满了激动的泪光,此时妈妈紧紧地和儿子拥抱在一起,他们的心也连在了一起。

如果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就会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更能理解和了解孩子的心灵和行为,这样的沟通也会让父母不仅成为孩子的长辈,也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知己,让孩子在不孤单中更快乐地成长。

技巧二: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体会

我们怎能预知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呢?在这方面,孩子自己就给了我们一些线索。他们的感受是通过言语、音调、表情和举动而显露在外的,我们只要能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心去体会,就可以发觉。

比如,当孩子高高兴兴地独自出门玩,却一声不响,懒洋洋地拖着脚步从屋外回来的时候,我们只凭他的脚步就可断定,一定又有什么事情,使他心里不好受。这时,我们不能用带有批评意味的话开始与孩子的交流:“什么事使你这么伤心啊?”“你的脸怎么拉得这么长!”“有什么事?是不是你的好朋友不理你了?”

我们应当参考如下的说话方式,以陈述代批评,表示我们对他是很了解的:“今天又碰到不开心的事情了。”“今天这个日子真不好过。”“累了。”

这样的方式要比问话好得多。问话所表现的是好奇,陈述所传达的是同情。长期在父母能“理解”自己的环境里生活,无疑,这会使孩子增加对父母的信任,减少内心情感压抑的焦虑。

了解孩子的性格类型,亲子沟通更顺畅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比如有的人开朗乐观、有的人内向安静、有的人勇敢冒险、有的人谨小慎微……。其实,性格的形成是在每个人从小的成长经历中,受生理、遗传、家庭教育、文化学习、经验学习等相互作用形成的。

心理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把人们在孩童时代的性格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人的独立程度划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根据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划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根据人的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等。如下表。

性格对于孩子而言究竟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进行了一次实验。他在25万个儿童中挑选了1528名进行性格实验,调查他们的个性品质,然后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和观察。当这些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然后进入社会,特尔曼耐心地和他的助手跟踪和观察他们的变化。在实验公布的结果中显示出了这些孩子未来取得的成就大不相同。在这些孩子中,多数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有的成为专家、教授、学者、企业家等等,但也有的变成了罪犯、乞丐以及贫困者。针对这些结果分析,排除了各种因素之外,这些失败者都有着共同的某些不良性格品行,比如:意志薄弱、骄傲自满、自私自利、嫉妒多疑、孤僻而不善于与人交往。总之,这些失败者的真正原因是由于习惯导致的不良性格,而性格缺陷最终导致了命运的悲惨。对此,心理学家指出:“性格决定命运。”可见,父母对于培养和教育孩子的好性格是多么的重要。

技巧一:培养孩子独一无二的性格特征

合格的父母要为孩子做的就是根据孩子的类型和特点来培养孩子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性格特征,同时,帮助孩子建立起培养好的性格计划,改掉不良习惯。英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小的时候,父母就为他制定了一项培养性格的计划,他们是培养富兰克林节制、静默、守纪律、果断、节俭、勤勉、真诚、稳健、整洁、坚贞和谦逊的品质。为了很好地执行这些计划,父母让他记录在一个小笔记本上,每晚自我反省,如果犯了哪一条,就在对应的下边做一个记录。他希望在长年累月的自我反省、自我要求中,能够让那些黑点消失。

父母也可以通过生活、学习、工作中让孩子对自我思想和行为,做出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反省,不断改善和调试自己的个性,把不良的性格习惯改掉。

技巧二:父母要经常检验自己的日常行为

另外,父母的态度和方式也会决定孩子的性格特点,父母可以对照这些结果来检验自己的日常行为。

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亲子沟通更有质量

决定着我们每个人一生成功与否,最关键的时期就是我们的孩童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是我们每个人习惯、个性、兴趣等形成的时期,而这些因素恰恰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心理学者将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划分成为五个阶段,就是从每个孩子的0~18岁:

技巧一:乳儿期——父母不要扼制孩子的天性

首先是乳儿期,也就是从出生到1周岁半,这个时期是孩子出生后,父母为孩子准备一切的时候,他们为孩子布置一个属于孩子自己的摇篮、玩具、床、家。孩子不仅需要一个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环境,而且此时的孩子其实已经是有自己的思维意识的人,他更需要父母思想上的重视和关怀。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很多行为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比如:很多家长会发现此时的孩子像似个“破坏大王”,尤其是他手里的玩具或其他东西,他还咿咿呀呀的时候,还不懂得玩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就会经常有意无意地破坏周围可以拿到的东西,此时孩子更多的兴趣不是手里的东西,而是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甚至有时候对一个破瓶盖子也会反复地玩弄半天。孩子淘淘喜欢把爸爸的一个收音机拆了又装,装了又拆,自己乐在其中。在大人眼里看来,这些行为好像非常幼稚,而且浪费时间,可是在淘淘的心里却当做是一件非常认真的事情来对待。

这反映出孩子已经向往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和大人们一样,期望自己能主导自己的生活,并随着对这个世界的兴趣探索而展开。如果父母直接替孩子做主,就会剥夺了孩子最初的自主性和对事物浓厚兴趣的天性。就好比一个大人明明吃饱了不想吃饭,却被别人粗鲁地塞到嘴里饭一样令人反感。只有父母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性,让孩子自己动手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不抑制他们爱思考和好奇的天性,而这些天性是很多成功人士的必要素质。

技巧二:婴儿期——帮孩子养成生活的好习惯

当孩子进入婴儿期时,是从1岁至3岁,这个时期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孩子学会了走路,手部的动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可以自己吃饭、玩耍。此时他们多以模仿和学习为主,甚至会去模仿父母的一些不好的习惯,此时孩子除了新鲜感就是好奇心,父母不但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定要帮助孩子辨好坏,要耐心矫正孩子模仿坏的习惯或小毛病,从而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这个时期的孩子,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里,往往会看到孩子叛逆的一面。孩子有时候会变得不是很听话,其实这也是孩子在这个时期的正常表现。孩子这时候的表现会非常敏感和爱发脾气。孩子的敏感主要是表现在对周围环境改变的不安全感,当他的东西被放错地方,当他的床发生了改变,当他被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甚至当保姆的替换等等,都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莫名的不安全感。从心理学而言,人的内心深处是遵循秩序的,这种秩序感是从婴儿期就已经表现出来。当周围环境不是之前的情形,孩子就会变的非常敏感,甚至哇哇大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小孩子更容易哭的原因之一。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个正常的心理反应,而认为孩子就是任性不听话的话,而因这些缺点惩罚孩子,其实是大可不必的。这些所谓的缺点,会随着孩子的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自然而然地消失,父母没必要过于担心。

另外,孩子爱发脾气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这个时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闹情绪,表现出孩子对妨碍他(她)的事物的反感,当他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也就会恢复正常。此时父母可以正确地引导孩子的需求,给孩子制定一个原则,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也能遵守原则,让孩子懂得事情都是有它的约束,不是随心所欲地过度满足,养成孩子自律的感性认识。

技巧三:乳儿期——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紧接着,孩子进入幼儿期的时候,也就是孩子3岁至6、7岁,这个时期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这个时候,孩子一般已经开始为上学做准备。这个时期孩子已经有几个显著的表现,首先是语言的突飞猛进。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学习语言不是我们认为的慢慢的一字一句的学习,而是会有突然的“爆发现象”。通常孩子会在2岁的时候开始从之前的无意识的咿咿呀呀变成了有意识的会表达比较复杂的句子。进入到5、6岁的时候,孩子开始学习新的字和句子,能够逐渐更完善自己所表达的句子。当孩子到了7岁的时候,语言的表达已经非常准确而全面了。此外,这个阶段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初始阶段。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什么明显的性格,也没有好坏的意识,也不受外界道德观念的影响,到这个阶段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判断力和创造力。很多孩子的性格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好的个性是通过父母为孩子营造一种积极的创造潜能的环境或生活方式来促进孩子性格的健康发展,同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也是促使性格发展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孩子的性格会各不相同,千差万别。

技巧四:儿童期——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

进入儿童期的孩子,是在6、7岁到11、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是在上小学。孩子们的性格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同时孩子已经开始有了善恶好坏的观念,他们是可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也能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做出好坏的评价和判断。在这个阶段,孩子不但能够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孩子已经明显地有了自己的道德感,而且这种道德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形成一种社会责任感。

技巧五:少年期——注重对孩子的心理教育

再进入少年期后,孩子是在12岁到18岁的阶段。孩子对于外界的事物已经有了正确的判断,而且有了荣辱感,并且形成了自己最初的人生价值观。很多孩子如果在这个时候犯了错误,就是荣辱感颠倒,甚至在自己个性形成的阶段中,酝酿了不良个性,导致了人生观的偏差,从而走上了犯罪之路。

孩子的很多不良习惯或好习惯都是在整个成长期形成的,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对孩子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很可能就会给孩子适得其反的作用。教育上犯的错误就像喝错药是一样无法挽救的。所以,父母应真正地去了解你的孩子,把他们和你一样看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成为孩子共同成长的知己和老师。

第2章 1分钟语言技巧——这10种负面语言父母不要说

“千万不可轻视小孩心。给他一块糖,对他来说犹如给了他千千万万的施舍;打烂了他的泥娃娃,他会象寡妇伤了的独生子一样的伤心。”——中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责备的语言——会让孩子感到恼火

如何让孩子和父母合作?这个问题一直是大部分父母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当孩子表现出不合作和不配合的举动,父母们除了生气还可以通过使用哪些有效沟通技巧来让孩子合作呢?首先,父母要尽量避免使用这10种负面情绪的语言,因为这些语言既否定了孩子的感受,又传递给孩子负面情绪,也加速了孩子的不合作。

责备是对别人的一种指责,也就是对别人的一种质疑。从人的心理学而言,人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的。即使他们做错了事情,他们也会为自己找一大堆理由来维护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当父母和孩子用责备的语气来沟通的时候,就会极大地否定孩子之前做的一切。这样会让孩子感觉非常恼火。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场景中的沟通话语中来体会。

场景一“妈妈我忘记带帐篷了?”年年和妈妈说。“你怎么那么粗心,你怎么那么迷糊啊!那我们晚上睡哪里?”妈妈责备年年说。“我不知道。”年年也生气地说。他心想:“下回我还忘记带,看你还说我。”

场景二“帮我看看衣服干了吗?”妈妈对牛牛说。“我正忙呢,你自己看吧。”牛牛说。“瞎忙什么?不知道学习,就知道忙别的邪门歪道。”妈妈生气地说。牛牛心想:“你懂什么,我忙正事,就不帮你拿。”

场景三“周末去姥姥家。”妈妈对小海说。“我不去,姥姥家人太多,没有意思。”小海说。“那你也得去,姥姥叫我们都过去。”妈妈对小海说。“我说不去就不去。”小海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姥姥对你多好,你怎么这么忘恩负义,不知好歹。”妈妈生气地说。小海心想:“你既然这么说我,反正就是这样了,我就是不去,看你怎么样。”

场景四“妈妈,我上学去了。”小兰和妈妈说。“嗯,你路上小心。”妈妈说。“我知道。”小兰说。此时,妈妈突然看见桌上有一个作业本。她急忙叫住了小兰说:“你是不是忘记带作业了,跟你说了今天交作业,你又忘记带了。不是我看见告诉你,我还得给你送呢,每次都如此,你就不能让我少操点心啊。”“嗯”。小兰说。小兰心想:“这么点小事每一次都说我,真烦,还嫌为我操心,那当初生我干嘛?我就不带。”

这些生活场景的沟通内容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就是父母对孩子一味地指责。我们能够理解当父母听到孩子的不合作的语言的时候,就会第一反应说出孩子不应该做的。其实,孩子也明白道理,只是从沟通技巧而言,他们首先希望的是得到父母对自己情绪的肯定,才会有更进一步的合作。所以,建议父母们尽量少用指责的语言来激起孩子的愤怒,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和技巧可以赢得孩子的合作。

技巧一:避开五种责备性的语言

这里,为各位父母总结出8句典型的责备的话,请父母参考,尽量少使用。

第一句:“你真让我失望。”这句话对孩子的杀伤力绝对是非常大的,当父母一旦说出类似这样的话,就等于告诉孩子,父母已经将他们全部否定。大多数孩子可能会面临一种被父母放弃的自暴自弃的状态。父母不但没有达到教育孩子做得更好的目的,而是直接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这样的语言,父母还是不说为好。

第二句:“你真窝囊。”有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温室保护下,常常会形成一种胆小或懦弱的品质。当某些事情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的时候,他们更害怕听到父母对自己的不好的评价。此时,父母越是心急越不能说出类似“你真窝囊”的话,这样只会“火上浇油”,孩子会越说越差。

第三句:“你只会哭鼻子。”孩子如果遇到事情而流泪,可能是说明他们比较软弱的性格。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而不是在一旁责怪孩子的软弱。他们可能只是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做,父母千万不要因为一时而否定孩子的全部。

第四句:“你怎么总是出错呢。”当父母和孩子说类似这句话的时候,就是在告诉孩子你是个失败的人,你总是有一大堆的问题和错误。孩子可能会心想自己也有被父母表扬的时候,他们怎么给忘记了?为什么父母总是抓着自己的“小尾巴”不放。孩子很可能就这样错下去,来显示出他们的叛逆和对父母不公平说法的抗议。

第五句:“你不要丢人现眼了。”父母的此语一出,就好比泼出去的水一样收不回。它清楚地告诉孩子,你给我们抹黑,我们因你而丢人,你是我们的耻辱。谁都不愿意把自己比成一个很差的人,谁都拥有着成为优秀人的潜意识。父母这句话也就是直接把孩子推向了不好的境地,孩子的心理会感觉自己是多余的、没有用的人,这样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第六句:“你真不懂事。”孩子有时候的任性也是因为父母的这句话引起的。因为这句话特别刺耳,让孩子非常不乐意和父母合作。因为他们认为既然自己已经不懂事了,还需要和父母再合作吗?

第七句:“你真不听话。”当父母说出类似这样的话时,孩子的反应可能是出乎父母的意料之外的,他们也许会直接顶撞父母说:“你就是不听话。”结果是父母开始一个劲地指责孩子,孩子就是不听。这样下去只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第八句:“你表现真差。”这句话是对孩子行为的一种否定,如果父母是出于生气而说出的此话,也请父母们压压自己的火气,想想说出这句话的后果。孩子会认为,既然我表现很差,为什么还让我做?我还不乐意和你们合作呢。孩子不但不会检讨自己,反而会加大和父母的对抗,表现出极大的不合作。

技巧二:把责备换成暗示会更有效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免不了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责备是对孩子某一方面过错行为的指正,是对孩子说服教育的一种手段。孩子有了过错,批评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批评教育时,不注意策略,常用大声训斥等不当方法,结果往往是收效甚微或适得其反。其实,直接责备孩子,往往会遭到孩子的抵制。父母们不妨讲点策略,用暗示的手法来提醒孩子。一天午餐时,5岁丹丹不好好吃饭,把米饭弄得到处都是,这种情况以前也有过,当时丹丹的妈妈苦口婆心地为她讲了很多道理,告诉她要珍惜粮食,可是,丹丹并没有把妈妈的话放在心里,这一次,在吃饭时又开始故意捣乱。丹丹的妈妈很生气,看着女儿真想狠狠地批评几句,但仔细想,对待如此顽皮的女儿,讲道理和批评都是行不通的,于是,丹丹的妈妈灵机一动,为脚下正等待吃饭的小狗汪汪盛了几口饭菜,一边看着汪汪吃,一边故作感叹的样子,说:“丹丹,我越来越喜欢汪汪了,你看它多听话,每次吃饭都不剩一粒饭粒,从来不浪费粮食……”听完妈妈的话,丹丹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乖乖地吃起饭来。

可见,暗示法比正面责备更有效果,如果你能运用到教育孩子之中,一定可以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辱骂的语言——会令孩子变得叛逆或懦弱

辱骂别人就是对别人最大的侮辱,它是一种强势压倒弱势为主的一种特别不良好的沟通。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辱骂就是形成一种不对等的地位,给对方施加心理语言暴力。任何父母一定不要使用这种过激的语言来给孩子施加心灵暴力,它会直接摧毁孩子的自尊和果敢。英国的教育学家约翰洛克就非常反对打骂孩子,他断言:“打骂式的管教,其所养成的只会是奴隶式的孩子。”辱骂下的孩子要么变得叛逆和暴力,要么就会变得懦弱。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场景的沟通中,体会孩子的感受。

场景一“妈妈我忘记带帐篷了?”年年和妈妈说。“你是猪?怎么那么笨?”妈妈辱骂年年说。“我不是猪。”年年也生气地说。他心想:“你才是猪,看我长大怎么对付你。”

场景二“帮我看看衣服干了吗?”妈妈对牛牛说。“我正忙呢,你自己看吧。”牛牛说。“让你看你就看,哪来那么多废话。”妈妈辱骂说。牛牛心想:“你说的才是废话呢,真讨厌。”

场景三“周末去姥姥家”妈妈对小海说。“我不去,姥姥家人太多,没有意思。”小海说。“你以为你是谁?想去就去,想不去就不去?”妈妈辱骂小海。“我说不去就不去。”小海说。“你真是死倔,不敢见人,没出息。”妈妈辱骂地说。小海心想:“你既然骂我,我就是不去,看你怎么样,等我长大了都回骂给你。”

场景四“妈妈,我上学去了。”小兰和妈妈说。“嗯,你路上小心。”妈妈说。“我知道。”小兰说。此时,妈妈突然看见桌上有一个作业本。她急忙叫住了小兰说:“你是不是忘记带作业了。你的脑子让驴给踢了?”“你才是呢”。小兰生气地说。小兰心想:“这么点小事骂我,你才给驴踢了呢?我就不带。”

大多数的父母如果出现骂孩子,最多的可能是出于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事实上,辱骂不但不会成为父母教育目的实现的武器,而且它只会加深孩子对父母的憎恨。卡耐基曾说过:“你想让一个人特别憎恨你吗?那你就骂他吧。一句轻轻的恶语,就会让别人记恨一生。”哪怕只有一句都会让孩子记在心中,种下多年后报复父母的种子。除了辱骂之外,我们还有比辱骂好很多的方式来解决孩子和父母的合作问题。

技巧一:不要带着情绪责骂你的孩子

这里,为各位父母总结出5句典型的责备的话,请父母参考,尽量不使用。

第一句:“你真笨,像个猪。”这种辱骂的话就会告诉孩子他一无是处,比所有人都差。孩子其实最怕父母骂出这样的话来,他们这样的辱骂会彻底摧毁孩子学习的动力,让孩子感觉自己不如别人,自己很差劲。最终,导致孩子的自卑的心理。他们往往会放弃自己,随波逐流。他们也会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失望和仇恨。父母大可不必这样辱骂孩子,我们足可以用比这种辱骂好千倍的沟通技巧来实现说教孩子的目的,没必要给孩子加重负面的心理负担和仇恨。

第二句:“你天生就不是个学习的料。”孩子学习差是每个父母心里都着急的事情。他们一味地着急,一味地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辱骂孩子种种学习上的不是。孩子往往是越骂学习越差劲。从心理学而言,只有当孩子的状态处于积极和快乐的情绪时,他们对学习的接受程度越大,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反之,当孩子处于一种紧张或者不快乐的情绪时,他们的潜意识会关起大门,孩子此时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会大大降低,学习效果会很差。父母只有不说这些辱骂孩子的语言,才会让孩子的情绪保持积极状态,才会逐步改善孩子的学习情况。

第三句:“你的良心给狗吃了。”父母说出类似这样的话就是在告诉孩子,你没有孝心,你不值得父母爱你。可想而知孩子是多么地伤心。父母千万不要因为一件事情或几件事情,就对孩子下结论,都会给孩子造成自我认识的干扰。他会问自己,我真的很没有良心?我真的那么差劲?我真的无药可救了?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自我独立。第四句:“你的眼睛怎么那么肿?”父母一旦对孩子的外表进行辱骂就会给孩子造成一种不自信的心理负担。孩子会因为不自信而放弃和父母的合作,让自己躲在自己的空间里,变得孤僻和内向。

第五句:“你有问题。没有人愿意搭理你。”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会感觉他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没有人会喜欢和他交朋友,大家都讨厌他。这样的说法会让孩子变得没有自信而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技巧二:辱骂孩子,不如指出他的错误

辱骂是对孩子更为严重的一种语言暴力,它带有极大的惩罚性和对孩子的侮辱性。父母对孩子说了很多否定、贬损的话,而没有意识到这些话的伤害和破坏性的后果。不幸的是,孩子们会把这些话当真,特别是小孩子,他们依靠父母来告诉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成为怎样的人。

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指出孩子的错误比辱骂他要容易得多,那为什么我们不去做呢?难道是你放弃对孩子的教育才会说出这种语言吗?相信天下哪个父母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所以,别因为一时气急就胡乱说话吧!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待孩子,比如当你对孩子说:“你真笨”时,不妨换种语气,可以尝试以尊重孩子为前提的话:“你这道题算错了,再好好想一想。”

威胁的语言——会让孩子产生恐惧或反感

父母通常和孩子使用威胁的语言多为教育孩子不要做什么事情,而应该如何做。父母们会发现有时候使用威胁的语言可以暂时控制孩子不良的行为或增强与孩子的合作,但是没有过多久孩子依旧照犯。这是因为威胁的语言就是以一种强迫的方式,让孩子服从。孩子虽然表面上服从,但是从孩子的内心是充满恐惧和反感的。只要孩子有机会反抗,他们就会表现出强烈地和父母对抗。谁都不愿意在别人强迫下来配合做某事。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场景来感受孩子的在威胁语言中的感受。

场景一“你们别打闹了,赶快睡觉。”妈妈说。妞妞和华华正玩捉迷藏。他们根本就没有听到妈妈说什么。“别闹了,赶快睡觉。”妈妈再次大声说了一遍。华华和妞妞依然打闹,也没有回答。“再闹,我把你们扔出去。”妈妈威胁孩子说。华华和妞妞心想:“你才不会扔出我们,我们才不怕你。”两个孩子继续打闹。妈妈真的将两个孩子赶出了家门。华华和妞妞傻眼了,两人商量地说:“估计妈妈待会会让我们进去的,她只是吓吓我们。下一回我们也不给妈妈开门。”

场景二“这次考试准备的如何?”妈妈问。“比以前稍微好一点点。”悠悠说。“你已经是连续三次不及格了。如果这回还不及格的话,就没收你的一个月的零用钱。”妈妈威胁地说。“嗯,知道了。”孩子闷闷不乐地回答说。悠悠心想:“你只会威胁我,从来都不是帮助我。你真讨厌,我真想离家出走。”

场景三“你的作业做完了吗?”妈妈问。“还没有呢。”悠悠说。“你每次作业都是拖拖拉拉的,如果你不改掉这个坏毛病,周末不带你去游乐园了。”妈妈威胁地说。“那我哪里也不去了。”孩子闷闷不乐地回答说。悠悠心想:“你威胁我,我就和你对着干。”

场景四“我们要去照相,但你要穿这个破了洞的鞋吗?”妈妈问。“是的,没关系,只是一个小小的洞而已。”悠悠说。“不行,太丢人了。如果你不换掉鞋,你就别去了。”妈妈威胁地说。“那我不去了。”孩子闷闷不乐地回答说。悠悠心想:“你威胁我,我还不乐意去呢。”

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验,他们越是威胁孩子,孩子越是不听话,越是叛逆。看来,孩子根本就不在乎威胁这种强迫式的沟通方式。通过上面的案例,父母是不是能体会到如果自己换位思考,被别人强迫做某事的时候,自己会不会感觉非常难受?

技巧一:不要对孩子说威胁的话语

这里,例举出一些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的这些威胁的话语,父母可以从孩子的角度来感受他们听到这些话时的心情。

第一句:“如果你不好好学习,我就没收你的零用钱。”类似这样威胁的话,如果你是孩子听到这话的时候,你会怎么想?也许你会想,又开始管我,还逼迫我?学习是我的事情,干吗要你来管我?不花零用钱就不花了,谁愿意每天听你唠叨。这些想法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这句话引发出来的不良情绪产生的。与其让孩子变得反感,还不如鼓励他们来得更有效。

第二句:“如果你不改变,你就哪里也别去。”这样的话大多数是发生在父母和孩子赌气的时候。从父母的角度而言是期望孩子因为害怕失去而妥协或改变,从孩子的角度而言,这样的话就是在向他们发出挑战或者挑衅。孩子当然不会服输,他们可能会为了一口气和父母斗争到底。这样的威胁性的语言显然根本就达不到赢得孩子合作的目的。我曾经就遇到一位父亲,他为了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威严的样子,从来和孩子都是说一不二,甚至还处处威胁孩子,以为这样就会把孩子管得服服帖帖、特别听话。其实时间长了,孩子全当他说的话是耳边风,从内心根本就不服气。父母要想取得孩子的合作,首先就应该尊重孩子,而不是处处威胁孩子。

第三句:“再不听话,我不要你了。”孩子可能当时听了会非常害怕,可是事后他们发现父母根本就是说说而已,他们就会根本不在乎这句话,继续保持他们的不合作。有一位母亲是一个职业女性,一边是忙着繁琐的工作,一边是忙着照顾自己4岁的儿子。她之前总是爱用这句话来威胁孩子,刚开始还管用,可是没几次,孩子听到她说这句话就会告诉她说:“你才不会扔我的。每一次都是说说而已。”听到儿子这样说,这位妈妈当时就傻眼了,心想看来这个小子还真难管。所以,威胁的话其实效果并不长久,我们可以通过新的沟通技巧来解决合作问题。

第四句:“你要是再不睡觉,大灰狼就要来抓你了。”这句在大人们嘴里的玩笑话,在孩子心目中却并非如此。我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关于这句话的。有一次,一位心理医生为一个事业成功的小伙子诊断心理问题。这个小伙子有这么个心理问题想请教医生,他每天开车上班的时候,只要是前面有一点小小的施工或者修路的地方,即便其他车都会绕过去施工的地方继续前行,但是他非得换到其他的路走才会感觉安全。同时,他总是会莫名其妙地感觉自己的亲人好像要出事似的。这时候,心理医生发现了这个小伙子非常奇怪的一个动作,就是从他进门开始到现在手里一直倒着一个烟灰缸。心理医生问他:“你现在为什么倒着这个烟灰缸?你心里在想着什么?”小伙子一下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我在想我妈妈是不是现在出事了?”心理医生突然问小伙子说:“你小时候是和谁一起长大的?”小伙子说:“是和奶奶。”经过一段时间的长聊之后,心理医生发现了就是这句威胁的话“你要是再不睡觉,大灰狼就要来抓你了”让他从很小的时候,就信以为真,一直到长大了他都有种不安全感,总是担心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一句看似简单的话,说给不同的小孩效果也不一样,可能有的孩子没有什么,但是对于那些敏感的孩子,他们可能会记住一辈子。

技巧二:把威胁换成激励,教育效果加倍

威胁容易削弱管教的效果,威胁就等于试探,而试探就意味着孩子可以不听父母的话。只对孩子进行威胁,却从来不去执行,这种做法是很愚蠢的,而且会很快毁掉父母的威信。用类似“狼来了”或“警察来了”的话去吓唬孩子,不会有真正的效果,而且还会导致严重的行为问题。

孩子的心里有不安的土壤,重则会萌发出许多的恐惧,并可能最终演绎为不幸;轻则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性格压抑。而这,就相当于毁掉了一个好好的孩子。当父母试图通过威胁来获得合作的时候,他们通常会说:“你再不听话,我就……”,如果换成一种对孩子的尊重,父母可以这样和孩子说:“你是个乖孩子,你会那么做的。”

警告的语言——会为孩子带来精神压力

警告的话相对于威胁的话,更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精神压力。因为,警告的话往往会作用于孩子的潜意识,告诉孩子如果你做了,你就怎么怎么样。这种潜意识会化作一种极大的精神压力,时刻伴随着孩子。这种带有负面情绪的警告语言,同样会让孩子陷入痛苦和反感之中,也更不适合促成父母和孩子的合作。

场景一“华华、仔仔系好安全带。”妈妈说。华华和仔仔正在车里打闹,根本就没有回答。“华华、仔仔系好安全带。”妈妈再次大声说了一遍。华华和仔仔依然打闹,也没有回答。“我警告你们,继续打闹,出现危险你们后果自负。”妈妈说。华华和仔仔心想:“我们才不怕什么后果。我们也不怕你。”两个孩子继续打闹。

场景二“你最近和哪些同学交往?”妈妈说。“我们班里的同学。”乐乐说。“你的事我都知道了。如果你再和那个小凤交往,后果自负。”妈妈警告孩子说。乐乐心想:“你交往的朋友就都很好?我才不在乎你说什么,我继续交我想交往的人。”

场景三“中药喝了吗?。”妈妈问。“没呢,我不想喝。”拉拉回答。“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喝?”妈妈大声说。“我也不确定,反正我一喝中药就想吐。”拉拉不耐烦地说。“我警告你,如果再不喝中药,后果很严重。”妈妈子说。拉拉心想:“什么后果?听起来挺可怕的,但是我不怕你,就不喝。”

场景四“我的钥匙呢?。”爸爸问。“我不知道。”虎虎回答。“今天上午不是你和我借去的吗?”爸爸大声说。“我好像给弄丢了。”虎虎说。“我警告你,如果找不到钥匙,你自己考虑怎么办。”爸爸说。虎虎心想:“什么怎么办?听起来挺可怕的,但是我不怕你,就不找。”

许多父母都是在一种被迫或者孩子表现异常的时候,通常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说出一些类似警告的话。父母们是想通过这种严厉的警告,告诉孩子这样做是错误的。如果警告的方式应用过度,就会直接导致孩子感觉父母是在惩罚自己或者逼迫自己,而忽视了对自己行为的认识。警告语言多数以居高临下的强势压倒孩子,给孩子造成一种痛苦的心理压力。

技巧一:尽量不要使用警告类语言

以下几类具有代表性的警告的话,供父母们参考,尽量不要使用此类语言。

第一句:“我警告你,不要那样做,否则后果自负。”类似这样的警告语言,会直接传递给孩子,他们的做法是错误的。孩子不但不能做,而且如果做了还会受到严重的惩罚。这种警告不但造成了孩子的精神压力,也剥夺了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权利,他们会表现出非常的反感,甚至会挑战父母的权威。即便父母发现孩子做错了,也可以换种方式,比如第二章我们提到的用提醒让孩子自己反省和决定。还有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讨的新的技巧,都会远远好于用警告这种极端的沟通方式。

第二句:“我警告你,如果出了问题,自己承担。”这种警告明显给孩子的感受就是父母什么都不管了,什么责任都没有了,也不会站在孩子这边。孩子听到这样的警告会感觉多么无助和反感呢?甚至有的孩子会认为,反正父母都说出这样的狠话,我就这样下去了,就不听你们的,更不会和你们合作。

第三句:“我警告你,别交往那样的朋友。”这句话是对孩子交往朋友的一种极大否定,它会告诉孩子,你的眼光太差劲了,你的行为也和那些人一样让人瞧不起。孩子同样也会觉得是父母对自己的朋友不了解,剥夺了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的权利和自由。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更希望得到父母给自己充分的自由和独立空间。父母只可以提醒,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过多的干涉甚至警告,只会加重亲子关系的恶化。

技巧二:如果使用,请换种说话语气

警告的语言类似“如果你再和他交往,那么你就不要再回家了。”父母如果换一种方式,比如说:“我知道你很想和他交往,不过他前段时间好像出现了一些非常不好的事情。你要留意。”

抱怨的语言——会让孩子的生活变得消极

“当生活中处处充满抱怨的语言的时候,一种叫做消极的气息就会逐步弥漫在空气之中,直至让周围的人窒息。”抱怨是摧毁人心的最佳催化剂。父母对孩子每抱怨一次,就会让孩子的心变得消极一次。直到孩子无法承受如此多的抱怨时,孩子也将会被父母的言语所打倒。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场景中的沟通内容,来感受抱怨的语言到底有多大的危害。

场景一“华华、仔仔系好安全带。”妈妈说。华华和仔仔正在车里打闹,根本就没有回答。“华华、仔仔系好安全带。”妈妈再次大声说了一遍。华华和仔仔依然打闹,也没有回答。“我怎么生了你们这么两个不懂事的家伙。”妈妈抱怨孩子说。华华和仔仔都不说话了,他们感觉心里特别难受。他们想:“难道妈妈不要我们了,我们真的就那么遭人烦吗?”

场景二“你最近和哪些同学交往?”妈妈说。“我们班里的同学。”乐乐说。“你的事我都知道了。你怎么能交往那样的朋友,我为你感到耻辱。”妈妈抱怨孩子说。乐乐心想:“我就那么给你丢人吗?我真的让你那么耻辱吗?我好伤心。”

场景三“考试考的如何?”妈妈问。“我估计一般。”拉拉回答。“每次考试都考不好。”妈妈说。“我想我会变好的。”拉拉回答。“就你?我看够呛。”妈妈大声说。“那我还上什么学?”拉拉不耐烦地说。“哎,你算完了。”妈妈抱怨孩子说。拉拉心想:“我就这样了,总之你都说我不行了。”

场景四“今天的家长会上老师又批评你了,连老爸一起批评。”爸爸说。“我也不想。”虎虎回答。“你就不能争口气?”爸爸大声说。“我知道了。”虎虎低头小声地说。“你这辈子算是没出息了。”爸爸抱怨孩子说。虎虎心想:“你才没出息呢,你真烦,瞧不起我,拉倒。”

当父母开始抱怨孩子的时候,就好像给孩子贴上了一个无形标签。这个无形的标签代表着父母对孩子坏的评价,它会落在孩子心里,告诉孩子你很差劲,你快无药可救了。抱怨是所有语言中最能伤害孩子自信心的一种沟通语言,它会极大地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技巧一:不用抱怨的语言摧毁孩子

这里,我们总结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抱怨的语言,供父母们参考,尽量不要使用。

第一句:“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不争气的东西。”这句话听着就感觉让人心烦,如果父母一不小心说给孩子听,他们的心情可想而知有多么难受。鼓励孩子会给他们自信,摧毁孩子就给他们抱怨吧。

第二句:“你为什么总出错?”当孩子听到这种刺耳的话语的时候,他们第一反应就是你才总出错,我就是错了,你能怎么办?你还总出错呢。

当人犯错误的时候,总是想找到一种心理安慰,然后才会不断地自我反省。父母如果忽视了这种心理安慰,而是以抱怨的口气对待孩子的错误,他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坏情绪上面,而忘记了事情本身。

第三句:“你这辈子算没有出息了。”父母多数是恨铁不成钢地抱怨孩子说:“你这辈子算没有出息了。”孩子会有什么反应?他们也许会反驳父母说:“我就这样了,看你能怎么办?你不也就没有多大的出息。”这句抱怨的话只会伤了孩子的心和父母的心,让彼此交战起来。父母要把这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放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上面,当孩子出现父母无法容忍的缺点或错误时,父母说出这样抱怨的话只是宣泄和表达了父母的负面情绪,但是被接收信息的孩子他们可能并不领情,并且孩子的情绪也被父母感染。

第四句:“我为你感到丢人。”孩子听到这样的话第一反应肯定是非常糟糕的情绪,第二反应就会反击父母说:“那你生我干吗?我就是给你丢人,你看着办吧。”这句话是对孩子极大的否定,只会招致孩子最大的反抗和抵触,并不会带给孩子任何有益的帮助。

技巧二:把消极因子转化为积极因子

父母可以停下来抱怨自己的孩子,而是变成另外一种语言:“注意力集中,相信自己”或者是“你只是犯了一次的错误,不要放弃。”这些语言要比抱怨更为有效。

对比的语言——会使孩子形成优越或自卑感

人的内心都会有一种攀比的心态,通过和别人的对比来证明自己。过于强调对比心态会造成优越感或者极度的自卑心理。这两种心态都是不可取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过多地使用对比的语言,就会给孩子造成优越感或者极度的自卑心理,甚至给孩子“贴标签”。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场景中的沟通内容,体会对比的语言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场景一“小雪,你的钢琴练的如何了?”妈妈说。“就那样。”小雪回答。“你看人家小兰弹得多好。”妈妈对比地说。“你的意思是说我不如她。”小雪回答。“你什么时候能像小兰一样弹得好,你们俩是一起学的。”妈妈说。小雪心想:“你那么喜欢小兰,认她做女儿算了,我就这样了。”

场景二“你看姐姐今年又拿了一个‘三好学生’奖状。”妈妈说。“嗯。”乐乐说。“你什么时候能像姐姐一样也拿个奖状。”妈妈对比地说。“那你等着吧。”乐乐不高兴地说。乐乐心想:“我是我,我不是姐姐,为什么总是拿我和姐姐比较,我就那么差劲吗?”

场景三“考试考的如何?”妈妈问。“我估计一般。”拉拉回答。“你就不能像隔壁强强一样给爸爸妈妈考个100分吗?”妈妈对比地说。“嗯。”拉拉泄气似地回答。“每次说你都没信心。”妈妈说。拉拉心想:“你总拿别人和我比,让我一点信心都没有,我能考好吗?”

场景四“今天的家长会上老师又批评你了,连老爸一起批评。”爸爸说。“我也不想。”虎虎回答。“你就不能像你们班上的刘丹一样优秀吗?”爸爸对比地说。“我知道了。”虎虎低头小声地说。“人家老师把刘丹表扬了半天,把你批评了半天。”爸爸对比地说。虎虎心想:“刘丹好,那你生我干吗?我就这样了。”

父母总是习惯性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对比,因为这种习惯让孩子变得像贴满了标签的人,他们也会习惯于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和嘴里,而忽视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最终迷失了自己。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父母要告诉孩子的就是做好自己,而不是让孩子迷失自己。

技巧一:不要以对比的方式羞辱孩子

这里,是一些父母经常习惯说的话,给父母参考,希望父母们不要这样对孩子说话。

第一句:“你就不能和某某一样优秀?”类似这样对比的话,只会告诉孩子你很差劲,你不如某某。当孩子被否定的时候,他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甚至会放弃自己,和父母对着干。他们会说:“你就很优秀吗?你还不如某某叔叔呢。”

第二句:“你就不能和某某一样考个一百分?”类似这样对比的话,就是直接把孩子要达到的结果一一列出来,比如考试成绩、奖状、竞赛结果等等。这种更为直接结果的对比,可以说就是给孩子的痛处再“扎上一刀”,这些孩子的软肋本来就是孩子非常烦恼或者想逃避的,可是父母却一遍遍地掀起。更重要的是和别人进行对比来羞辱孩子的自尊心。我感觉现在的孩子为什么那么叛逆,有时候父母的一句话都听不进去。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父母总习惯用对比的话来羞辱孩子自尊心而造成的。

技巧二:用好对比这把双刃剑

父母经常犯的错误就是使用对比的语言来讥讽孩子,这种语言大多数发生在孩子某些方面表现不良好的时候,也是孩子心里特别感觉自卑的时候。与其使用对比的语言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不如改变一种尊重孩子的语言,比如说:“我知道你也想像哥哥一样考个好成绩,妈妈相信你,加油孩子。”这样既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的力量,又能够让孩子反省自己。

挖苦的语言——会加重孩子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表现出不合作或者表现不好的时候,挖苦多数是在父母非常生气的情况下,用一种反面的语言来讽刺孩子。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他们也许会想:“你羞辱我,还讽刺我。我很难堪。我很愤怒。”孩子的负面情绪一旦被父母挖苦的语言而点燃,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对父母的极大反感。这里我们通过这些活生生的沟通场景,来体会孩子的感受。

场景一“小雪,你的作业写好了吗?”妈妈说。“写好了。”小雪回答。“你的作业可写得真不赖啊,妈妈一句都看不懂你写的天书。”妈妈挖苦地说。“你的意思是说我写得不好。”小雪回答。“你自己觉得呢。”妈妈说。小雪心想:“写得不好就直接说呗,还挖苦我干嘛。真烦。”

场景二“你看姐姐今年又拿了一个‘三好学生’奖状。”妈妈说。“我也想拿。”乐乐说。“你要是也能拿个奖状太阳就从西边升起了。”妈妈挖苦地说。“那你等着瞧吧。”乐乐不高兴地说。乐乐心想:“为什么挖苦我,还瞧不起我。我真讨厌你。”

场景三“考试考的如何?”妈妈问。“我估计一般。”拉拉回答。“你要是能考好,我和你爸爸就算烧高香了,上辈子积德了。”妈妈挖苦地说。“嗯。”拉拉泄气似地回答。拉拉心想:“别这么损人,有本事你们也去考个一百分。真恶心。”

场景四“不好,我的书给落在学校了。”虎虎说。“快考试了,你居然把书给落学校了,你可真行啊。”爸爸挖苦地说。虎虎心想:“随你怎么说,我想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这些挖苦的语言其实对于孩子已经犯的错误都是无济于事的。聪明的父母比较明智的做法是不要再纠缠于过去,而是想想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比如在上面的场景四当中,父亲可以帮孩子和周围的同学借借书,也可以找老师帮忙看看谁有钥匙去学校取书。这些方式都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同时也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犯错误要付出的代价,这远远比给孩子施加负面情绪的挖苦的语言更有效。

技巧一:不用挖苦的语言伤害孩子

这里,总结出几类父母经常说的挖苦的语言,供父母参考,尽量不要使用。

第一句:“你还真行啊。”这种话就是把坏事反说,来讽刺孩子的错误。这种语言明显地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瞧不起和鄙视,孩子听了会非常反感。这样的挖苦只会给孩子更多的痛苦和不快乐,也不会达到父母让孩子改正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它会疏远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第二句:“你要是能考好,太阳就打西边升起了。”孩子听了这样挖苦的话,就会直接想到的是:“那我还考什么?你们都不相信我,我都没有什么必要考了。”父母对孩子这种不信任、鄙视和挖苦的话只会让孩子变得更糟糕。

第三句:“你写的是什么呀?我一句都看不懂。”父母对孩子做的事情或写的作业给予极大的否定的时候,孩子便会失去了继续前行的动力。同时父母这样挖苦孩子,让孩子感觉自己更差劲,更被别人鄙视和瞧不起。他们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被人挖苦的气氛中,而忘记了自己本身的行为。

技巧二: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和尊重

很多母亲经常会说:“就你,够呛”“你要是能考好,太阳就是从西边出来了”等等这些挖苦的语言。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一份理解和尊重而不是挖苦。父母可以这样和孩子说:“提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妈妈相信你可以。”

说教的语言——会让孩子变得反感而麻木

《月光宝盒》中夸大和扭曲了“唐僧”这个角色,让他变成了一个夸张的说教式且具有讽刺性的人物,说教式的语言并没有使唐僧成为一个有威信的师傅,反而遭到徒弟们的反感和嘲笑。现实生活中,父母是不是也会发现你和孩子沟通时越是采用说教的方式讲道理,孩子越是不领情,甚至在他们的内心中会认为就是在不断重复地唠叨。因为说教式的语言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让他们变得反感而麻木。说教式的语言有哪些呢?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场景来体会。

场景一“妈妈,我忘记带帐篷了?”年年和妈妈说。“你怎么能忘记带呢?你应该记在你的小本子上面。你要从小就学会养成这种好习惯。如果还像现在一样丢三落四的就会变得粗心,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你一定要改掉。”妈妈说教式地说年年。“知道了。”年年说。他心想:“本来没带东西就够烦恼的啦,你还说这么多,你真烦。”

场景二“帮我看看衣服干了吗?”妈妈对牛牛说。“我正忙呢,你自己看吧。”牛牛说。“牛牛,帮妈妈做家务是你应该做的事情。你要学会热爱劳动,要主动承担起家里的一些事情,这样对你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你不要总觉得自己在家里干什么都是对的,这样做对你没什么好处。”妈妈说教式地说。牛牛心想:“你说的都是废话,真烦,我不想听。”

场景三“周末去姥姥家。”妈妈对小海说。“我不去,姥姥家人太多,没有意思。”小海说。“人多就没有意思了?”妈妈说。“我说不去就不去。”小海说。“你要学会为别人着想,你不去,姥姥该多难受啊。你这样做也是非常不礼貌的。你要做一个乖孩子,不能这么自私和任性,都是妈妈把你给宠坏了。”妈妈说教式地说。小海心想:“不去就不去,怎么有这么多的事,你真烦人。”

场景四“妈妈,我上学去了。”小兰和妈妈说。“嗯,你路上小心。”妈妈说。“我知道。”小兰说。此时,妈妈突然看见桌上有一个作业本。她急忙叫住了小兰说:“你要把自己上学的东西前一天晚上都准备好了,不要总是丢三落四。你要学会有条理地做事情,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兰心想:“这么点小事说我这么多不好,我一句也听不进去。我就不带。”

我们总是习惯于通过对别人的说教来起到教育别人的目的,事实上说教式的语言会让孩子变得非常反感,并不会起到教育孩子和让孩子和父母合作的目的。父母们可以尽量避免说教式的语言。

试着用他们能懂的简单道理,教他们明辨是非就对了。孩子的理解力有限,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的想法,以他能接受的方式告诉他。

技巧一:以委婉的方式代替强硬的说教

孩子回来,如果有异于平时的举动,这时,父母可以间接方式询问,让孩子说出心事。倘若孩子不肯说,不妨写便条、书信婉转了解,避免正面冲突、动不动就责备孩子,千万不要强迫孩子把情况告诉你。等了解情况后,父母再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可以引述过去的经验,或对他说:“我了解你的心情,我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当时我是这么解决的……”这样才能让孩子认同你的看法、想法。

技巧二: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接纳孩子

孩子有时会和父母商量,希望父母同意让他参加某些活动,这时父母要放下架子,和孩子站在对等的立场,为他解决问题;千万不要以强制的手段,或断然拒绝,毫不考虑他的感受。不要想当然地命令他怎么做。要知道:孩子也有自尊心,希望你接纳他的看法和想法。比如,你告诉他:“如果你可以不要……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刚刚讲的那句话……你不会让我失望,对不对?”尊重的态度、和缓的语气、同等的地位,孩子会感觉到他被期待、被尊重,也会下定决心改正偏差行为。

命令的语言——会让孩子反感并产生反抗心理

如果是上级交给下级做的事情,我们常常会听到命令的语言,代表着一种规定或者必须完成的任务。命令的语言往往带着强烈的指挥的语气。父母对孩子的角色是一种亲人的角色,并非完全是一种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父母只有处理好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才能让孩子和父母更亲,更能积极和父母合作,父母对孩子才能起到教育和指导的作用。从儿童成长的心理学而言,他们更多时候是靠父母循序渐进地沟通和指导,而不是一步到位的命令。

场景一“妈妈我忘记打扫屋子了。”年年和妈妈说。“现在立即去把屋子打扫了。”妈妈命令地说年年。“知道了。”年年说。他心想:“我感到妈妈对我的态度很恐怖。”

场景二“帮我看看衣服干了吗?”妈妈对牛牛说。“我正忙呢,你自己看吧。”牛牛说。“你现在就去看看,你快点,磨蹭什么。”妈妈命令地说。牛牛心想:“什么时候能不做这些烦心的事情。”

场景三“周末去姥姥家。”妈妈对小海说。“我不去,姥姥家人太多,没有意思。”小海说。“你必须去,我跟你说了好几遍了。”妈妈命令式地说。小海心想:“我什么时候能够摆脱妈妈,不做这些我厌恶的事呢。”

场景四“妈妈,我上学去了。”小兰和妈妈说。“嗯,你路上小心。”妈妈说。“我知道。”小兰说。此时,妈妈突然看见桌上有一个作业本。她急忙叫住了小兰说:“东西忘记带了,赶紧过来把作业带上,快点。”小兰心想:“干嘛对我这么凶,我做什么都不对。”

命令的语言总是带着强迫感让人感觉非常的不舒服,我们谁都不喜欢别人对我们指手画脚地命令半天,孩子也不例外。

很多父母认为,对孩子发号施令是做父母的权利,命令孩子做事理所当然。而慢慢长大的孩子,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对父母命令的口气很反感,认为父母不尊重自己,内心产生了逆反心理,不愿意听从父母。有的父母因此感觉威严扫地,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就更进一步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话去做,此时孩子与父母之间就会产生严重的对抗,影响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父母用命令的口气与孩子说话,会压抑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长久下来,孩子就会形成懦弱自卑的性格。即使长大成人后,他们还会依赖父母,遇事不能自主,使一生的生活质量都受到影响。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也希望自己的威信永远留在孩子的心中,那么,改变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不用命令的口气与孩子说话,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听取孩子的意见,让他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事件的决策之中,这样孩子才会易于接受父母的观点,愿意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事。这样,父母的威严和形象在孩子心目中才会高大、持久。

技巧一:放下家长的架子,学会与孩子商量

父母应放下权威的架子,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真正做到尊重孩子,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只是提出想法和建议,让孩子自己选择。很多父母之所以不让孩子自主选择,是因为担心他犯错误。但是,孩子正是在错误中成长的,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当父母的想法跟孩子有冲突的时候,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人不尊重我而只是要我听话,我会是什么感受呢?这样就会更多地理解孩子的行为和想法。

父母对孩子少使用命令的口气,多一些商量的方式,就会使孩子改变对父母的抵触,消除或减轻两代人的隔阂,从而使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温馨友爱的氛围,这些不但体现了父母的修养与教育有方,也会使孩子变得更加懂事、可爱。

技巧二: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世界

宋宾诚是个特别调皮的孩子,经常出一些新奇花样捉弄人,并且很贪玩。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自控能力还很差,经常在作业还没有完成就跑出去玩耍。

宋宾诚的这些行为,如果放在一般的父母眼里,一定会责怪孩子,严厉要求孩子改变。但宋宾诚的父母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理解孩子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他们对于宋宾诚经常想出的新花样,首先夸赞孩子聪明,然后对其捉弄人的不良行为进行引导;对孩子贪玩的行为,他们认为是正常的,只是建议孩子应该写完作业之后再出去玩,这样玩时才能尽兴;对于孩子自控能力差的现象,并不是予以大声斥责,而是加强孩子注意力集中的锻炼。

由于父母多站在宋宾诚的角度去想,所以从不用命令的口气与孩子说话,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孩子的缺点改掉了,爱动脑筋的长处却得以保持。

父母要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的言语行为,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才不会给孩子提出苛刻的要求;理解了孩子看问题的角度,才不会拿成人的标准去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理,才不会采取命令的口气对待孩子。

预测的语言——会让孩子变得更没有主见

预测性的语言就是一种带有强烈暗示的语言,父母经常使用预测性的语言包括:“你算是完了”、“你这辈子不会有什么发展了”,等等。如果你经常对孩子说这类话,会极大地伤害其自尊,并且还会让孩子变得更没有主见。

那么,父母们该如何避开这类语言,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呢?

技巧一:不要将成人的准则强加给孩子

对孩子的期待值过高,将成人的标准强加于孩子,是父母们常犯的一个典型错误。这样的父母不知道,或者,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太急迫,使之有意识地忽略掉,孩子的成长有孩子的成长所必须经过的“规律”。

事实上,这样的道理是明摆着的。比如,如果一个6岁的孩子因为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而哭泣,那是因为他只有6岁;如果一个4岁的孩子总是无法在汽车座椅里保持安静,那是因为他只有4岁。虽然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表现得更成熟听话一些,但事实是:孩子们总要经历那些固执、淘气、自我中心、多动等等行为的年月,这是他们成长的必需。

但是很多父母很容易忘记这个事实,因此孩子们这些“不乖”的行为总是令他们恼火。可是,当你对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你所表达的只是空洞的责备,而忽略了孩子会这样做的原因。当你对孩子妄加预言:“你这辈子算完了”、“我白养活你了”时,你所关注的只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孩子的实际所能。对于这样的父母,我们的建议是,你应多去了解幼小的孩子的感受。这样,孩子就会觉得,你没有对其丧失信心。

总之,父母在说话前一定要区分清楚,这是否是允许孩子犯的错误,还是不应该犯的错误。孩子不是生来就懂规矩、明白事理的。他们也不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年龄内,就自动地学到自制力、听话和守规矩的。自制力的培养跟弹钢琴一样,是要经过好几年的练习,才可能慢慢学会的。它需要日常不断的练习,练习如何能配合一个人的年龄和理解力,对事物下判断,做选择。

技巧二:心平气和地说明自己的感受

为了尽量不伤害到孩子,父母在对孩子生气、发火的时候,首先是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愤怒,并把它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因为在我们发怒的时候,我们的行为举动就可能像是一个失去了头脑的人。我们对孩子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如果是要加诸于我们的仇敌,也可能要犹豫一下,可是对我们的孩子,却毫不犹豫。等到这一场锣鼓喧天的戏唱完之后,我们又感到内疚,慎重其事地决定今后再不做这样的事。可是过不了多久,愤怒就会重新袭击我们,破坏我们原有的仁爱心,从而忘了我们再度痛责的人,正是我们为了他的幸福而愿意奉献出我们生命和幸福的人。

所以,我们对于可能会制造怨恨和愤慨的字眼与批评,应该有所警觉,并尽量避免如下说话方式:“你给我们丢脸了,没给我们带一点荣耀回来”。“你早晚会犯罪,在监狱里蹲一辈子”。“你变不好了,我再怎么培养你都白费”。……

父母一旦抛开了锐利伤人的批评,开始用关爱的态度去倾听,用不带侮辱性的方式说明内心的感受和需求,在孩子的心里就会产生一连串的变化。同情的气氛有如磁铁的吸引力,拉着孩子亲近父母。他们的态度、性情、思考、礼节相应地会有显著的改变,而且效果持久。

第3章 1分钟倾听技巧——如何听孩子才爱和父母说

“父母的耳朵永远俯在孩子的心灵上,他们的智慧火花应该永远照耀着孩子前进之路。”——科威特著名作家穆尼尔·纳素夫

只需1分钟,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身为父母,你的耳朵每一次都能听完孩子说的话吗?孩子会喜欢和你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说出来吗?如果父母没有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又会怎么样呢?我们每个成年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不想吃牛肉的时候,别人不在乎我们的感受,强迫我们去吃牛肉,我们会非常反感和厌恶这个人。如果父母对待孩子也是这样的方式,只是换汤不换药的话,父母能否体会到孩子的心情,就像强迫我们去吃牛肉一样的难受。父母越忽视孩子的感受,孩子和父母之间就会隔起了一堵厚厚的墙,彼此交流的信息也就越无法通过。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呢?因为父母在孩子面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之一就是“老师”,这种“老师”的角色让家长端起“教人”的架子,时刻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等等各种教条。大部分父母听到孩子诉说某种心情或某件事情的时候,他们第一反应就是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应该怎么样做。这里我们举出一段沟通例子,它是一种充满负面情绪的沟通方式。“妈妈,今天我把新买的铅笔盒给丢了。”孩子紧张兮兮地说。“怎么那么不小心呢?”妈妈埋怨地说。“我不是故意的。”孩子为自己辩护地说。“以后你一定要注意。告诉你好几回了要小心,还那么粗心大意。下不为例。”妈妈说。“嗯,以后我会注意的。”孩子不高兴地说。“别说到做不到。”妈妈指责地说。“知道了,我说了我不是故意的。”孩子生气地说。“还嘴硬。”妈妈生气地说。“我没嘴硬,我说得是事实。”孩子大声喊了起来。“什么事实!丢东西的事实?”妈妈嘲笑地说。“不跟你说了,说你也不懂。”孩子头也不回地走了。妈妈接着生气地说,“我还没说完呢,就走,没礼貌。”

在这个沟通过程中,母亲一直都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而是在遗憾新买的东西白白浪费了,同时也在告诫孩子应该怎么做,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当孩子丢了东西后心里本来不好受,但是没有得到妈妈的原谅和安慰,他会产生愧疚感;再加上母亲的责备和埋怨,就会直接导致孩子的坏情绪,从而形成一种逆反心理,甚至会顶撞父母。

但是,如果父母换种沟通的态度和技巧,即便父母遇到和上面同样的事情,只用1分钟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沟通方式会产生和谐的沟通氛围,会改变之前这种充满负面情绪的无效沟通方式。通过采用了1分钟的亲子倾听沟通技巧,让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更有效而且拉近彼此的亲子关系。“妈妈,今天我把新买的铅笔盒给丢了。”孩子紧张兮兮地说。“那你挺伤心的吧。”妈妈表达同情地说。“是的,不过我不是故意的。”孩子听妈妈没有批评自己,便放松心情说出了自己的委屈感受。“我想也是,那是怎么一回事。”妈妈微笑着问。“都怨我们班的同学王小虎和我打闹,结果我把书包里的东西都给洒落了一地,就把铅笔盒给丢了。”孩子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出来。“哦。”妈妈点点头。“我以后一定要注意了,不再丢东西了。”孩子认真地说。“好啊。”妈妈表示同意。“还有我不能和同学在路上打闹了,差一点让车给撞了。”孩子得到鼓励,继续反省自己的行为说。“是这样的。”妈妈竖起大拇指,表示对孩子的说话的赞同。

孩子高兴地亲妈妈的脸蛋一口,跑出去玩了。

当孩子说出自己感受的时候,他内心的歉意会被释放出来,同时通过他诉说自己的经历能够反省到自己的行为,自己该改正哪些缺点,自己今后该如何做……,这种沟通技巧相比父母对孩子的说教更容易让孩子接受,更重要的是它不会带给孩子负面情绪。

这里,还有一段使用之前充满负面情绪的沟通方式。“老师真讨厌,当全班同学的面说我,真丢人。”孩子生气地说。“你不能这样说老师啊,肯定是你做错了什么,老师才会说你。”妈妈告诫孩子。“那也不应该当众说我呀。”孩子委屈地说。“错了,还怕人说呀!你更不应该背后说老师的坏话,老师也是为你好。”妈妈生气地说。“我没有。”孩子着急地替自己辩护说。“你有。”妈妈语气加重地说。“我没有,我只是心情不好,和你说说而已。”孩子着急地喊了起来。“你有,那说明你还是在记恨老师,才会生气。”妈妈强势地告诉孩子。“我本来就是很生气嘛。”孩子不耐烦地说。“那有什么好生气的,谁都会犯错误,而不要怪别人。你应该好好反省自己。你不要在心里记恨老师,你应该检讨自己的过失。你不应该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你更不应该生气。”妈妈开始说教。“你别说了,真烦人。”孩子厌恶地说。“连大人的话你都听不进去……。”妈妈又开始一个劲地生气地说。最后,孩子和妈妈相互争吵起来。

当父母和孩子的谈话变成了争吵,这种局面多么可怕,它会引发和加重父母和孩子彼此的负面情绪和心理烦恼,更糟糕的是孩子并不会在这种充满负面情绪的沟通方式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去改正。这种沟通显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既告诉孩子他的错误,又不伤害与孩子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不给彼此增加负面的情绪。

通过使用1分钟父母倾听技巧,即使同样的情境下,父母可以这样说,来实现成功的有效沟通。“老师真讨厌,当全班同学的面说我,真丢人。”孩子生气地说。“那你挺难为情吧。”妈妈专注地说。“是啊,我当时都想钻进一个地缝里去。”孩子难为情地说。“哦,是嘛。”妈妈点点头。“妈妈,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孩子反问妈妈。“我也会感觉难为情的,也觉得很丢人。”妈妈真诚地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哦,是嘛!不过,还是怪我没有好好听课,否则老师也不会说我。”孩子吐吐舌头说。“哦。”妈妈微笑着说。“我以后要注意专心听课了。”孩子认真地说。“是这样的。”妈妈笑着点点头,然后摸摸孩子的小脑袋。孩子听完,乐呵呵地玩去了。

在这个1分钟的亲子沟通中,聪明的妈妈应用了1分钟的倾听技巧,就是让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并且也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而没有用之前充满负面情绪的说教沟通方式,用应该和不应该来束缚孩子内心的感受,让孩子爱上和父母说话,既释放了自己的负面心情,也反省了自己的行为,达到了改正错误的目的。

通过使用1分钟的倾听技巧,1分钟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父母可以彻底改变之前给孩子产生极大负面情绪的无益沟通方式,让孩子变得喜欢接受父母所说的话,并且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也能提高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具体实施技巧,父母可以从以下着手,试试看有没有改变。

技巧一:只有顾及孩子的感受,孩子才能听父母的话

曾经有位教育学家说过:“你只有顾及别人的感受,别人才能听到你在说什么。”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话语都会对别人有作用,而是只有当关心别人的感受时,这样说的话别人才能听进去。现实中很多父母并没有给孩子这种说话的机会,虽然说出自己的感受只是1分钟的事,但是就是如此短的时间,孩子并没有享受到父母给自己说话的机会。取而代之的孩子是应该服从父母的指令——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在让孩子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服从父母的说教和指令。这些言语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为了孩子,其实它破坏了人的情绪,只有当孩子的感受得到肯定的时候,他的情绪才会让他接受并听进去父母的话语。当父母忽视了孩子的感受时,只会加速孩子的坏情绪,此时他们根本听不进去父母说些什么。这样的沟通方式,对于孩子而言是没有意义的,更是会疏远和父母的距离,从内心排斥父母。所以,父母要会顾及孩子的感受,孩子才爱和你说。比如孔子就是一个特别关注周围人感受的一个圣人,他的故事很值得我们后人来学习。孔子和他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的学生子贡就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他说:“老师,您能不能告诉我一个字,就可以受益终生。”孔子听完之后,用一种亲切又带着商量的口气对子贡说:如果真有那样一个字,我觉得就是“恕”字吧。然后,孔子又用了八个字来解释这个“恕”字,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你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

这个案例,就是告诉我们顾及别人的感受,也就是关注自己的感受。当父母忽视孩子的感受的时候,就是在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压抑,离父母越来越远。从现在开始,父母要给孩子1分钟的时间说出他们的真实感受,让父母知道孩子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是真正建立良好亲子沟通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技巧二: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孩子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出来,父母要做的就是静静倾听孩子的感受。当孩子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和父母畅所欲言的时候,他们已经把父母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了。并且当孩子可以在父母面前展现真实的自我,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时,他们就可以大大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少孩子的消极心理,并且能够通过诉说是进行自己行为的反省过程。这里有一个关于林肯和朋友倾述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当年,在美国南北战争的时候,美国总统林肯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情绪非常不好,加上战争陷入僵局,让他倍感压力。此时,林肯总统总是爱把他一个非常要好的老朋友请到白宫。每一次,他都会和这个老朋友谈心,诉说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几个小时过后,这个老朋友几乎没有说什么话,只是认真地倾听林肯的诉说,还不时地点点头,表示对林肯的理解。通过这些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对事物描述的过程中,林肯渐渐地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得到极大的缓解,并且慢慢将自己的思绪进行了很好的梳理。这位老友临走前,林肯握住了他的手说,“谢谢你,我亲爱的朋友”。这位老友奇怪地说:“你谢我什么?我没有帮你做什么呀?”林肯说:“你的倾听,让我心境越来越清晰了,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啊。”

其实,当孩子表达自己的快乐时,他可能并不真的需要一个认同者,只是需要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一个能够专心地听他讲完开心的事情,并愿意分享的人。他当然希望这个人最先是他的父母,因为父母是孩子从出生开始最亲密的人。

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时,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

孩子的世界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成熟,在成人看来总会做一些很幼稚的事情。但是,孩子的感受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同样希望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理解。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感高于一切。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孩子说话时你要全神贯注,永远不要打断他

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谈话感兴趣时,他们会发现孩子真实的意图是那么美好而善良。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很多父母都一遍遍打断孩子的说话,一次次错误地误解孩子的心思和行为,这些都是由于父母缺乏一颗把孩子说的话听完的耐心和信心。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曾经提问一个小朋友,说:“你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呀?”小朋友眨着天真的大眼睛说:“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又问:“如果有一天,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这时候所有的引擎都已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呢?”小朋友想了想说:“我要先告诉所有坐在飞机上的人都把安全带系好。然后我就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现场的人们听完孩子的话之后,都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这个小朋友突然流出两行热泪,他似乎还有要说的话没说出口,就被大家的一阵大笑淹没了。而主持人林克莱特一直保持对孩子说话的专注神情,他接着问孩子:“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小朋友用特别真诚的话语告诉了所有在场的人们:“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救他们的。”全场一片掌声。

孩子愿意向父母讲出心事,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惜现实中有几个父母能耐着性子听完呢?现实中的家长,大多认为孩子健健康康就可以了,没有几个肯深入孩子的内心,去聆听他的心声,造成了孩子说话的积极性一次次被打消,与父母沟通的欲望一次比一次小,而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则越来越深。

如何避免上述情况?很显然,我们要掌握倾听的技巧。

技巧一: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父母不打断孩子说话,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它展示了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即便有的时候孩子会因为年纪小而不能连续或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有时候说出父母非常不乐意听的叛逆的话,这时候父母一定要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可能最后的结果确实让父母大吃一惊。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让父母们得到一些启发。一位母亲问她6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后,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可以想象,那位母亲有多么的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怎么做,可就在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而耐心地问孩子:“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儿子眨眨眼睛,一脸童真地说:“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霎那间,母亲的眼里闪动着泪花,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儿子。

我们都为那位母亲庆幸,因为她对儿子的宽容和信任,使她感受到了儿子的爱。我们也为男孩庆幸,他纯真而善良的流露,是因为母亲给了他把话说完的机会。学会全神贯注地倾听完别人话的人,才能真正明白别人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这样的沟通也是最有效的,它完全建立在两个人的真正了解之中。

当父母不打断孩子说话,并且能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并展现对孩子说话的兴趣,这会给孩子造成一种被肯定和重视的感觉,长此以往就会培养孩子自信、开朗的性格。同时,不打断孩子说话,专注地倾听孩子说话,会让孩子爱上和父母交流,并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内心的感受,促进孩子说话的欲望,也会促进父母和孩子的良好亲子关系,建立一个和谐和健康的家庭氛围,这些都是非常利于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

技巧二:鼓励孩子多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曾经有位母亲非常自信对自己孩子的了解,结果在孩子12岁的时候却离家出走了,母亲非常想不通,她最了解的孩子怎么做出了这样一件让她意想不到的事情呢?当孩子被找到之后,经过心理老师的引导,才发现孩子根本就不乐意和妈妈交流,理由是她的妈妈从来都没有听完她说的话,总是猜测或错误地引导孩子的真实的想法。她非常痛恨自己的妈妈,因为从来不给她说出真心话的机会。

父母对于孩子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鼓励孩子多说,展现出你对孩子说话的兴趣就是最好的鼓励,这样的孩子也会非常乐于在学校里表现自己的想法,变得能说会道。现实生活中父母们往往因为自己太忙了,或者很疲惫就会对孩子跟自己说话的时候,表现出一种不耐烦或者不关心的样子,比如:“别烦我了。你自己解决。自己赶紧去做作业。你懂什么。”等等,这些言语都会让孩子想和父母交流的心也凉了下来,孩子的情绪也会变得很糟糕,当孩子的思路被打断之后,他们往往会表现得非常畏手畏脚,顾虑重重,生怕别人对自己不喜欢。

所以,父母无论多忙或者总是爱指挥孩子的妈妈都应该改变自己,从现在开始学会专注地倾听孩子把话说完,不打断孩子,同时父母用自己的爱心展现出对孩子的说话内容的兴趣,鼓励孩子多说话,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支持孩子的感受,做“善解人意”的父母

当孩子对自己父母的评价是“善解人意”时,这表明了父母已经真正成为孩子的精神支柱和精神依靠了。当孩子一旦感觉父母已经站到自己的一边,他们就会和父母畅所欲言,并且父母会在自己心目中树立起高大而可爱的形象。

同时,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善解人意,在与他人交往中就能减少摩擦与冲突,消除怨恨,彼此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孩子学会了善解人意,就会善待他人,与人和谐相处,广交朋友,从而为将来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专家分析,孩子大都会出现一个特别依恋亲人的阶段,并表现得非常任性霸道。孩子在一岁前由于缺乏“客体永久性”概念,会误以为事物消失了就是不存在了,看到父母离开就以为再也见不到了,因此表现出非常焦虑。此外,受“自我中心”心理的影响,学龄前孩子往往倾向于从自己的需要和立场考虑问题,常体会不到他人的需要,往往表现得非常任性。

其实,孩子的任性、不通情达理和家长的抚养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过分娇惯、迁就孩子,往往会强化幼儿的利己心理,从而难以形成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的性格。

心理学家把善解人意分解为三个方面:有理解别人的愿望;有理解别人的能力;做出良性反应。善解人意作为一种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怎样才能让孩子变得善解人意呢?父母可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技巧一:帮助孩子建立理解别人的意愿

要让孩子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理解、关心和体贴。在给孩子付出爱的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别人也同样需要他的爱。这样做才能激发孩子了解别人的愿望。

技巧二:引导孩子分析事理,明辨是非

体态语与环境信息、话语三者结合能显出某种含义。生活中常注意教给孩子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使孩子学会审时度势,避免激发不必要的矛盾,以保持家庭生活的和谐。

父母可借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明白,每个大人都有自己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完成,当这些事情和孩子的需要有冲突时,孩子应当学会谅解。

孩子经常会提出一些在大人看来不合情理的要求,如果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父母应履行职责,满足孩子的需要。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太合理,父母可暂时采取“冷处理”,大多数孩子最终会放弃要求。

技巧三:教孩子学会宽慰,体贴别人

人都有遇到困难、烦恼的时候,都需要得到别人的体谅和帮助。有位诗人说过:能同情人的人,是伟大的人;能宽慰别人的心,是崇高的心。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善解人意,让他们在平凡处显出崇高,生活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技巧四:该对孩子说“不”时,就要说“不”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太小不懂事,对孩子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从来不愿说“不”,甚至经常会在孩子的哭闹之下,放弃自己的立场,结果更加助长了孩子的任性。

因此,父母在拒绝孩子要求的时候,应耐心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并让他理解,“爸爸妈妈很不喜欢宝宝用哭闹的方式解决问题”,使孩子逐渐学会讲道理。

总之,父母要做一个有心人,时刻细心观察孩子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再适时与孩子交流,由表及里地了解与掌握孩子的心理活动及他对周围发生事情的反应,耐心引导孩子从多角度读懂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家人、老师、同学和朋友,从而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使孩子逐渐学会理解他人、体谅别人,感激曾伴随自己成长的所有人。

倾听孩子的心声,成为孩子的知己

上帝赐予我们两个耳朵和一张嘴,就是说明了听比说更重要,善于倾听别人说话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之一。当父母倾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不仅仅是表示出对孩子的重视,更重要的是通过倾听,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和内心世界。倾听让父母可以打开孩子的心声,拉近父母和子女的距离,让父母帮助孩子解决成长的烦恼、分享孩子进步的喜悦,是成就孩子必不可少的一个最佳方式。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单单是给予孩子物质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据调查,很多孩子都抱怨自己的父母没有认真听过自己说话。这些都是孩子对于父母倾听自己的最真实期盼。“我多想让妈妈和我多聊会儿,她总爱批评我,我和她根本就聊不到一起。”“爸爸总是说小孩子,你懂什么,学习才是你的正事,写作业去。”“你还小,不懂就别插嘴,管好自己的事,别把功课落下。”“妈妈,我想和你聊聊。”“妈妈单位有事需要加班,有时间再说吧,你别忘了写作业。”

父母对孩子的爱,绝不是单纯的生活关怀和学习关怀,更多的是伴随着孩子一起成长,分享他们成功的快乐;当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鼓励或指点;当孩子遇到烦恼的时候,帮助他们从困惑中醒悟、摆脱情绪的“垃圾”,这些都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更专注于学习和健康的身心发展。

每个父母是否知道,孩子从3岁开始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和人格,他们希望周围的人,尤其是他们最亲的父母给予他们极大的关注和重视,这并不是说父母对于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是孩子希望父母能够尊重他们的想法、他们的要求、他们的言辞。这些都是孩子保有独立人格与意识的最好辅料。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说:“别把我当小孩子看,我已经长大了。”这些都是反映出他们期望得到父母的认同,而父母对孩子的倾听就是极大地满足孩子的自我认同和独立性的最好方式。如果父母还一味地认为孩子没有想法,或者孩子都只是空想、甚至对孩子不善言辞的表达缺乏耐心而误解和冤枉孩子,都会给孩子的自我认同和独立性“泼凉水”,这也会让孩子变得自闭。

从现在开始,父母要竖起自己的耳朵,多倾听孩子的心声,每天倾听一点点,父母和孩子的距离就会拉近一点点,反之就会疏远一点点。父母倾听孩子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可以确保倾听的有效。

技巧一:培养每天倾听的习惯

孩子放学回家多半会和父母先聊会儿天,父母可以每天安排一个专门的时间和孩子聊聊当天的学习、生活,让孩子多说,父母只要作为一个忠实的听众就可以,这时无论孩子说的是他认为是开心还是不开心的事,父母都应该听孩子把话说完,这个时间就和孩子谈心的时间,让孩子把父母当成自己的知己,更能抒发出孩子真实的想法。

技巧二:善于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

孩子有时候会出于对自己自尊心的保护或其他原因,没有直接和父母说出自己最真实的心声,他们往往会用一些别的话题来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此时,父母一定要察言观色地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同时能够洞察出孩子的真实意图,这样的倾听才能真正把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有利于孩子的自我调剂。强强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就是经不起别人的奚落和批评,老师有时候稍微说说他,他就会哭鼻子。有一次,强强回家后,一个人闷闷不乐的样子,妈妈看见后,就问强强:“孩子,怎么了?和妈妈聊聊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呢?”强强气汹汹地说:“不想做作业,你管的着吗?”妈妈听了,心里就火大,孩子这是什么态度,怎么这样和自己说话,当时就想发火教训孩子,但是突然想到孩子平时也不这样,是不是有什么原因,于是就想倾听孩子到底是出了什么事,于是笑着对强强说:“你现在不想写作业是吗?但是你要用温和的口气和妈妈说话,而不是用这种态度,这样和妈妈说话是不礼貌的,也会伤害妈妈的心。”听了妈妈的话,强强的心情似乎也平静下来,觉得自己和妈妈说话是有点过分,就说:“妈妈对不起,不过今天我在学校还真是非常生气。”妈妈一听明白孩子是有缘由的生气,于是认真地倾听起孩子的话,“我们的语文老师真是讨厌,明明是给我判错了试卷,还挖苦我半天。”妈妈问:“那你们语文老师是怎么说的?”“他说,才给你判错了6分,为什么不是10分呢?说明你还是有很多错。”强强说。妈妈一听明白老师是想让强强不要因为判错而忘记自己错的题,妈妈又忍了忍,说:“老师真给你判错了6分?”强强接着说:“是啊,明明是他判错,还挖苦别人。”强强对老师开始埋怨起来。妈妈此时特别想批评孩子,但还是忍住了,她想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说完。强强埋怨了老师半天,之后,他说:“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多看看我的试卷的错题,如果错题减少了,老师也不会说我了。”

技巧三:注意倾听的时机

孩子一般在发泄怨气的时候,父母只需要在一旁静静地倾听,无需要做什么指导或说教。此时,孩子只是想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一旦孩子都说完,他的情绪也就会慢慢调解到平静的状态。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也是孩子非常脆弱的时候,也是最需要得到父母关心和鼓励的时候,这是父母倾听孩子、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时机。此时,父母可以从正面的积极引导,变成对孩子坚强的后盾,让孩子能够在父母的鼓励和帮助下,自己战胜困难和挫折。

多倾听孩子是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最好方式,而沟通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主要方式。父母多倾听孩子童言无忌的内心世界,就可以成为孩子最可以信赖的家长和知己,让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更近、更融洽。

第4章 1分钟说话技巧——如何说孩子才爱听父母的话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让孩子和你保持平等视线

台湾有位艺人曾经被业内评价为最有情商的人。这位艺人能得到这样高的肯定在于她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和别人谈话时“蹲下来”的沟通方式,当她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因为她身材的高挑,总是会比别人高出半头或者一头的高度,她为了表达对别人的尊重和重视,每一次都会蹲下身体,让自己的头部和对方的头部保持一样的高度,同时送出自己尊重对方的亲切微笑和友好的握手。这种“蹲下来”的沟通方式,为这位艺人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赞扬,获得“高情商”“好人缘”的称赞。

在上面的这个真实的故事之中,主人公能“蹲下来”的交流方式不仅会拉近与对方的距离,而且让她的形象也高大起来。现实生活中,当很多父母摆出一副家长的威严架子,站在高高之上俯视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教条言听计从,并且让孩子由此产生内心对父母的尊重和敬畏。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很多父母会发现,父母越强势孩子越是叛逆,父母越是严厉孩子越是反抗。这是因为父母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独立自主的感受,而引起孩子的反抗。

从儿童心理学发现,孩子在2岁大的时候会进入他们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孩子此时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和重视,他们很多自我判断、自我行动、自我负责的性格特点会开始慢慢萌芽。当孩子到了6岁大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得更为突出,此时如果父母过多地干预他们,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所以,父母一定要避免和孩子形成对立的局面,要顺应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才能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并且能够保持家庭和谐的亲子关系和亲子沟通。

这里我们分别举几个相反的例子,来体会不同的沟通效果。

场景一“妈妈,我把杯子给打碎了。”小白唯唯诺诺地说。“怎么那么不小心,有没有伤到手。”妈妈正忙着做饭,站着问小白。“我没有,就是杯子给摔碎了。”小白吐吐舌头。“以后要注意。”妈妈站着回过头看了小白一眼说。“我知道了。”小白不高兴地走开了。

场景二“妈妈,我把杯子给打碎了。”小白唯唯诺诺地说。“怎么那么不小心,有没有伤到手。”妈妈停下手边的事,蹲下来问小白。“我没有,就是杯子给摔碎了。”小白吐吐舌头。“以后要注意。”妈妈蹲下来,和小白保持着平等的视线说。“好的,我知道了。”小白高兴地走开了。

场景三“为什么上课和老师顶嘴?”爸爸站着严厉地问小明。“我不喜欢老师那样说我。”小明抬起头和爸爸反感地说。“犯了错误,还嘴硬。”爸爸骂了起来。小明低下了头。“你在家里顶嘴就算了,和老师顶嘴,越来越不像话了。”爸爸双手抱胸非常生气地说。“我有我的原因。”小明抬起头,大声地说。“你这是什么态度,你要先承认是自己的错误,不要总找借口。”爸爸站着叉着腰说。小明眼泪在眼里打转转,他已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场景四“为什么上课和老师顶嘴?”爸爸蹲下来地问小明。“我不喜欢老师那样说我。”小明和爸爸保持着平等地对视说。“那是怎么一回事?”爸爸急切地问。“我是被同学给诬陷的。”小明看着爸爸的眼睛,说出了真相。“嗯。”爸爸继续听孩子说。“他们上课传字条,我是不愿意的,非让我传给小磊,结果正好被老师给看见了。老师批评我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承认错误,让我一个人承受。我和老师说不是我写的字条,可是老师根本就不相信我,还批评我,我就和老师顶了几句嘴。”小明激动地说出了自己的委屈。“嗯。”爸爸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地听完孩子把话说完。小明眼泪在眼里打转转,他开始紧紧地抱着爸爸,他从父亲的眼睛里和蹲下来的动作中,感觉到了爸爸是尊重和理解自己犯错误原因的。

这些案例给父母们展示了,只是蹲下来的这个动作就带来不同的效果。蹲下来与孩子沟通,就是父母在给孩子传递出一种尊重其独立人格的体现。当父母蹲下来和孩子沟通,就是填补了孩子需要被尊重和认同的心理发展需要,他们会发自内心喜欢父母的这份尊重和理解,并且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心里话。这里我们为父母提供出几条“蹲下来”说话的技巧,可以给父母们一些启示。

技巧一: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当父母“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不仅是蹲下了身体,而且“蹲下了”自己对孩子选择的一份尊重。也就是让孩子自己做主,自己反省。父母的角色就是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给孩子一些他们的感受和经验,最后让孩子自己决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