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管理:新时代中国企业技术引进良性发展之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5 07:50:26

点击下载

作者:汪和平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技术创新管理:新时代中国企业技术引进良性发展之路

技术创新管理:新时代中国企业技术引进良性发展之路试读:

前言

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强盛之基,是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动力,而科学技术创新的水平也成为衡量国与国之间经济和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技术引进作为提高我国先进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企业在技术引进基础上,通过引进的技术进行学习、模仿和借鉴,从而形成企业独具特色的新技术、新工艺或者新产品的一种创新活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缩小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技术差距的重要手段,对推动我国的产业技术转移、建立新的完整系统的技术体系作用重大;同时它也是技术后发国家发挥自身优势、追求技术进步,最终实现技术赶超的关键。然而在我国技术引进工作中,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

本书综合运用基于生态学、博弈论、系统学等相关理论和知识,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以及模型构建的方法,系统分析和研究了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及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主要研究的内容和结论如下:

1)对影响技术消化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在对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查阅和实地访谈,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定性指标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为企业开展技术消化吸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2)对技术消化吸收存在的限制因子进行了较全面的搜索,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技术引进这一复杂系统,本书在对数控机床限制因子调查的基础上,应用IDEF0方法作为查找技术消化吸收中限制因子的工具,从层次理论的角度来分解技术引进的复杂系统,挖掘出了在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过程中存在的限制因子,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为搞好消化吸收工作打下了基础。

3)对技术消化吸收的本质进行了研究。为了对技术消化吸收进行研究,研究者应首先弄清其本质,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书在对技术消化吸收的概念及其系统构成研究的基础上,在知识生态实践原则的指导下,得出了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技术消化吸收的本质是知识内化的结论。

4)建立了技术消化吸收的知识生态运作体系,即做好技术消化吸收工作的三大步骤:风险决策、操作模式和效果动态定量评价。本书首先通过对技术消化吸收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生态特征,应用博弈论和投资决策理论等方法进行分析,给出了一个能否进行技术消化吸收的决策模型;然后应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有关理论,研究了企业进行技术消化吸收的操作模式;最后针对目前国内外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绩效,以及实行“静态”评价的不足,应用相似系统的理论,构建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实时动态定量评价模型。

5)提出了基于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奔流创新这种新的创新模式。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而创新之难是一个无需争辩的事实。本书应用生态位分离理论,构建了一个可实现技术超越的奔流创新模式,对技术引进企业在创新上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6)对引进技术良性循环发展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在企业知识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的职责范围两个角度研究了保障引进技术良性循环的机制。

本书可作为EMBA、MBA和管理类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了解技术创新管理现状与趋势的读物,也可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人员、高层管理者及技术创新管理研究者的参考资料。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主要参考资料已列在参考文献中,在此对国内外有关同行一并表示感谢。编者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新时代下的竞争与挑战,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我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家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竞争。发展中国家也应跟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加快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2016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授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多次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在创新驱动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战略背景下,提出并强调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现阶段,技术引进已成为我国企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更是至关重要。但是我国现阶段的技术引进仍停留在以引进生产手段和设备为目的的层次上,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是个很大的短板。若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长此以往,我国企业的产业技术进步将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近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对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能力日益关注,比如,政府为了鼓励技术引进提高消化吸收能力,采取相关政策并且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但是我国企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能力依然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

为提升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本研究以生态因子理论为指导,给出了技术消化吸收限制因子的识别方法——IDEF0分析方法,并对我国数控机床行业进行了案例研究,阐明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给出了该行业进行技术消化吸收的限制因子,并对限制因子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本研究对技术消化吸收的本质进行了探究,构建了高效的企业知识生态系统技术消化吸收的运作机制;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终极目的是创新,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本研究以生态位理论为指导,给出了我国技术创新的新模式——奔流创新模式;最后本研究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机制,为我国企业提升技术引进吸收的效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指导。1.2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技术的消化吸收不仅仅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所需要,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即使是今天也同样需要对某些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但国外对技术消化吸收没有较完整的提法,如果要追溯其源头,应该是在技术转移(Technological transfer)中,提到的技术学习(Technological learning)与知识内化(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之[1-2]类专用词语与之对应。1.2.1 国外对技术转移的研究现状

1.技术转移的概念[3-4]

技术转移是指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通过有偿或无偿的途径,从一国向另一国的转移活动。它涉及跨国界或跨地区的技术合作、援助、交流、贸易、输出以及输入等。技术转移首次提出是在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会议把国家之间的技术输入与输出统称为技术转移。在技术转移的理论研究中,由于对技术转移、技术扩散、技术转化和技术转让的英文翻译的不同,曾一度带来了概念使用方面的混乱,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转移研究在我国的发展。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学术界达成共识:将技术的时空传播称为技术扩散;从实验室向生产单位的技术转移称为技术转化;技术所有人将使用权授予他人的活动称为技术转让,而所有这些统称为广义上的技术转移。Bozeman认为知识转移和技术转移通常是很难完全区分的,如果将知识转移定义为“科学家将科学知识用于未来的科学”,技术转移定义为“科学家和其他人员将科学知识用于新的应用”,那么在技术转移的文献中大多采用的是后者的定义。

2.技术转移理论体系的研究

当前,国际技术转移理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仍处于初创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技术转移的加速发展,国际上的一些学者(主要是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对国际技术转移的机制和政策提出了若干理论,如技术传播理论、技术转移均衡理论、需求资源(NR)关系理论、技术差距理论、技术转让选择理论、技术转让内部化理论和技术转让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之间虽然缺乏有机联系,但具有构造国际技术转移独立理论体系的趋势。本章简单介绍前三个理论,后面四个理论作为技术引进的基本理论在第2章进行专门介绍。(1)技术传播理论 国外学者对技术转移的研究,大多从国内技术传播的研究视角入手,20世纪以来,一些学者开始对传播的手段[5]和作用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Rogers E.M.认为技术传播是出于社会复杂系统内的组织或者个体,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对技术创新知识进行传递并采用的过程。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在1904年首次提出了“S形传播理论”,认为模拟是重要的传播手段,而且在传播过程中,模拟者的比率呈S形曲线。进入20世纪60年代,技术传播理论的研究出现了转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技术传播理论的研究开始突破国界,走向国际化,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传播研究十分活跃;第二,传播理论的研究突破了社会学范畴,而成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曼斯德菲尔德第一次对工业领域的技术传播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认为工业技术传播的快慢取决于企业规模、新技术的预期利润率和企业增长率等因素[6]

。(2)技术转移均衡理论 James D.D.认为,技术交易转让的客体是无形资产,诸如商标、设计和经营管理经验等。这些无形资产可同有形的商品一样,成为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产品,在这样的构架下,技术转移将导致资本边际产出率下降,资本流出。而技术转移形成的资本流动,能在较低的资源成本下生产某些新产品,有助于全球性生[7]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生产要素市场都达到均衡状态。Enos J.L.的均衡论则认为,技术转移不利于缩小南北差距。这种理论认为,虽然整个世界劳动生产率都将因技术转移而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南北双方的生活福利水平,但它仍要求两者保持一定差距,发展中国家将永[8]远落后于发达国家。(3)需求资源(NR)关系理论 日本学者斋藤优于1979年出版了他的专著《技术转移论》,提出了阐述国际技术转移的新理论“NR关系假说”。后来他在新的专著《技术转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中把这种“假说”作为一种理论加以运用。斋藤优认为,一个国家发展经济及对外经济活动,受该国国民的需求(Need)与该国的资源(Resource)关系的制约,这种关系即为NR关系。为要满足需求(N),需要何种程度的资源(R),即手段、技术、资本、劳动力和[9]原材料等与之相适应是一个重要问题。当能筹集足够的资源来满足需求时,NR关系就不成为问题。倘若现状不足以满足需求,形成所谓“瓶颈”,NR关系就成了关键问题,需要设法解决,否则经济发展就会受挫。NR关系不适应正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原因,也是促进技[10]术创新的动力。技术创新无疑能弥补资源的种种不足,新技术的出现能够节约资本、劳动,能够节约原材料或者改用另一种来源丰富的原材料,甚至创造出新的原材料,资源就能适应需求。需求与资源的关系,通过技术转移不断地得到改善,但在解决旧矛盾的同时,又不断地萌发出新的问题,由此不断地推动技术转移向高层次方向发展。

3.技术转移其他方面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管理学的学者们研究技术转移最多。Zhao和Reisma重点关注了技术转移的阶段,尤其是设计、生产、销售和转移等阶段;而Rabin、Chiesa和Manzini则较关注技术在部门内部的转移;Laamanen、Autio、Lambe和Spekman则主要研究了技术转移和战略之间的关系;Hagedoorn和Niosi等则研究了企业间的联盟,以及联盟如何去适应技术转移的发展;而Ziss和Kapur等学者利用博弈分析模型,对厂商间的技术转移和扩散以及相互合作进行了深入研究;Klibanoff和Morduch也研究了厂商间的技术扩散、分散化、外在性以及效率问题;Blomstrom的研究显示,当地必须有训练有素的劳动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才能保证技术在当地的有效转移;另外,Kokko和Demello研究指出,假如技术领先者和技术接受者之间的技术差距不明显,技术转移和扩散就不会受到阻碍。1.2.2 技术消化吸收的研究现状

对技术消化吸收的研究,目前国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技术消化吸收能力的概念[11]

Abramowitz等使用著名的“追赶假说”来解释技术后进国家通过技术追赶缩小与技术先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而且Abramowitz认为社会能力是实现技术追赶的前提,包括所有能够促进新技术模仿或利用的因素,如基础设施、人才、完善的金融体制和劳[12]动市场关系等。Mathews等认为技术追赶存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概念之分。从宏观上来说,技术追赶是指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在技术主体上存在的差距,通过一段时间的技术努力,技术后进国家缩小或消除与技术先进国家的差距。而从微观上来讲,技术后进的企业进入时间较晚,与技术先发企业相比,其相关技术范式、具备技术基础等还不够成熟,此外后发企业由于自身资源有限,加之其缺少研发投入、研发周期过长等,技术追赶就成了后发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13]

Levinthal和Cohen对“吸收能力”的定义,得到了理论界的认同并在实际研究中获得广泛的应用。此后,“吸收能力”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组织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自身所具备的发现新信息、获取新信息并将新信息进行技术消化吸收,最终形成一种能力和价值,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①直接促进了技术进步;②增强了企业对外部技术的吸收、学习和模仿,[14]增强了企业的外部技术吸收能力。

在Cohen和Levinthal之后,仍有不少学者陆续地对吸收能力进行[14][15]不同角度的定义。比如 George等认为吸收消化能力是一系列过程和规则的统一,并在加入“策略联盟”因素的基础上,从技术引进、吸收、转化和研发四个方面对技术消化吸收能力进行了全面[16]界定。Zahra和George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提出了“重构吸收能力”的概念,认为吸收能力可分为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两个维度,前者包括获取和同化外部知识的能力,后者突出转化和[17]利用知识的能力。Nonaka和Toyama则认为吸收能力就是通过结合自身的先验知识和对新知识的掌握,从而创造出新知识的能力。[18]Narula认为吸收不仅仅只是简单地模仿,吸收的重点在于对外部知识的消化吸收进而与内部知识进行整合,从而产生新的知识。[19]Todorova和Durisin则不太认同Zahra和George对于吸收能力的定义,他们认为Zahra和George对吸收能力的定义不仅模糊不清且存在严重的漏洞。因而,Todorova和Durisin构建了一个新的动态反馈模型[20]来评价企业的吸收能力。Levaba等在沃纳菲尔特提出的资源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对吸收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用存量和流量两个概念区别对待组织的吸收能力,并通过实证表明了存量的吸收能力会对组织的竞争力和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

2.消化吸收能力的研究

技术转移的效果可以通过消化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来体现。广义上的消化吸收能力,从企业方面来看,引进企业应具备为掌握引进的技术所必需的技术力量、资金、各种物质条件以及管理能力等。从政府方面来看,引进国家还应具有配套的技术力量、资源环境、基础设施条件,以及相应的金融、法律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等。

关于如果一个企业想从跨国公司技术转让中获益,是否应先具备一定的原始的生产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对此经济理论界曾有一场辩[21]论。Lapan和Bardhan等认为:有一定的消化吸收能力是技术转[22]让获益的前提;而Cohen和Levinthal等坚持认为:提高研究和发[23]展(R&D)活动可以间接地培养转让获益能力;Das G.G.认为:政府的因素和社会的制度等相互配合,都会对吸收能力起到非常重要[24]的作用,而并非企业一厢情愿就能做好的事;Mohamed A.S.等认为:技术的吸收能力主要依赖于企业技术上和组织上的能力。

3.技术消化吸收的研究[25]

Andrea Morrison等认为:在技术与信息相互结合的情况下,技术动态的学习能力,比实际的操作能力显得更为重要;Simonin [26]B.L.等也认为,要让转移技术真正成为自己的技术,最好的办[27]法就是学习;Kajogbola D.O.在信息技术对尼日利亚技术发展作用的阐述中,就提到对引进技术的学习和破解,需要有资金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扶植,强调资金和人才对掌握引进技术的重要性。[28]

另外,Kim和Dahlman等认为:在没有有效的资本市场,特别是风险资本市场的情况下,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是受阻的,市场的缺位使得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应在建立起有效的资本与技术市场后再行退出,在资本市场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政府更应加大对技术消化吸收的引导与促进。[29]

哈佛商学院Leonard-Barton D.等,详细分析了技术能力转移的四个层次:装配、零部件的调整和本地化、产品再设计、自立的产品设计,根据技术转移中隐性技术知识转化(内化)过程所涉及的要素,可以将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因素分为:隐性知识本身特性的障碍因素、技术转移方式的障碍因素、技术提供方的障碍因素、技术采用方的障碍因素四类。

4.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决定了企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创新水平,因而,分析探讨影响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因子是至关重要的,这些限制企业技术消化能力的因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技术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引导作用。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研究和发展(R&D)与技术消化吸收能力的研究 Griffith、[30]Redding和Reenen认为一个经济内部的 R&D支出可以改善技术能力和向外部知识学习的能力,这两个作用即所谓 “R&D的两面”。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模仿国外的先进技术,则该国家扩散效应的大小[31]取决于其技术吸收能力水平的高低。Cohen和Levinthal第一次对R&D与技术吸收能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释,他们认为企业可以借助R&D来增强其在引进的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方面的能力,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影响重大。[32]

Levinthal和Cohen则强调企业的研究和发展(R&D),影响着企业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强调企业的R&D投入,有利于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以及从外部获取一定的收益。可见,R&D被认为是影响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关键决定因素。

此后,不少学者采取不同的方法试图对这个观点进行验证,比如,[33]Kinoshita为探讨R&D两面的影响,以1995年~1998年捷克企业为例,利用R&D支出来代表吸收能力,得出以下四个结论:①在解释企业生产率增长方面,R&D的学习效果比R&D的创新效果更为重要;②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突出集中于研发密集型企业;③外国合资企业的溢出效应对捷克制造企业来说是微不足道的;④在寡头垄断行业的技术外溢程度(电气机械及广播电视)比在非垄断行业(食品、非金属矿物等制造)的技术外溢程度大。以上四个实证结论都表明了东道国的 R&D支出与外国直接投资(FDI)扩散效应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Griffith、Redding和VanReenen也以R&D支出作为吸收能力的代表性因素来考察吸收能力对生产率增长的作用,他们对12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除了传统的刺激创新的作用之外,R&D还提高了技术转移即技术吸收能力。在技术追赶和创新的过程中,R&D在统计上和经济上都很重要,此外人力资本在生产率增长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只存在一小部分贸易效应,由此证明了 R&D对技术的追赶和创新都很重要。

Cohen和Levinthal的研究曾设想一个企业或组织是否可以从外部购买吸收能力。然而通过研究最终表明,这种考虑和设想是有一定的时效性,特别是对于那些购买吸收能力的组成成分,由于这些组成成分影响着产品的创新,往往会因为购买行为而与组织不能快速地融为[34]一体,阻碍了企业的发展。Hung和Tang也认为,从外部购买或委托外部组织实施得到R&D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企业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但它并不能完全替代内部的R&D活动。

以上学者从R&D两面性进行的研究表明,内部的R&D支出是决定吸收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推断出购买外部的 R&D可以提高经济的吸收能力,但是这种对经济吸收能力的提高必须在一定的前提下才能成立,前提是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吸收能力。(2)人力资本与技术吸收能力 不少学者认为,R&D活动是影响吸收能力的决定因素;此外,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与技术吸收过程有关的人力资本才是决定技术吸收能力最关键的因素。[35]

Caselli和Coleman认为一个地区的吸收能力与其人力资本[36]的质量相关,而Griffith、Redding和Simpson则认为技术吸收能力和地区的教育水平密切相关。Borensztein和Lee把人力资本积累作为吸收能力的一个测度,这是第一篇考虑吸收能力对吸收物化在FDI技术中的影响的文献,他们发现通过 FDI的技术扩散是与人力资本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而验证了东道国吸收能力的重要性。[37]Xu的研究也表明了以人力资本代表的吸收能力在技术扩散中的重要地位。他发现,相对富裕的国家比相对贫穷的国家从技术扩散中[38]获益更多的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差异。Furman和 Hayes的研究强调了人力资本投资在提高国内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39]

Falvey曾分析了用25年的历史面板数据,结果表明教育水平的高低对进口国的收益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教育水平越高进口国获得的收益越多。这一结果表明,进口国的教育水平影响着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能力的高低。[40]

Liu和Buck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以国内企业中科学家和技术员占全部雇员的比例来代表吸收能力,利用我国连续五年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技术溢出渠道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进口技术之间虽然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但只是简单的弱相关关系。这又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国内企业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需要借助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力量,也表明了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大小显著影响技术扩散效果的大小,即仅是外国R&D的高水平并不能使外国R&D活动对本土企业产生较大的扩散。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是由国际技术溢出源和本国企业自身努力及实力共同决定的。[41]

Kuo和Yang对知识资本和溢出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知识资本、R&D资本和技术进口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具有相似的影响,FDI的边际扩散效应随吸收能力的改变而变化:在人力资本水平低时,FDI的边际扩散效应也低,而当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到另一个高度时,FDI的扩散效应也随之变高。总的来说,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现有的经验分析大多检验了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对吸收能力的重要性,但忽视了培训投资的重要性。

众多学者对人力资本水平与吸收技术外溢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会提高组织的技术吸收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吸收能力两者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3)金融市场与技术吸收能力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金融市场效率与技术吸收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他们也做了一些研究,取得了一定[42]的成果。如Niels Hermes和Robert Lensink建立了一个包含金融部门变量的简单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借助最小二乘法,以“银行贷款额”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并运用亚、非和拉美共计67个国家的数据对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国内金融体系富有效率的国家对经济增长有正的贡献率,而国内金融体系缺乏效率的国家则对经济增长有负的贡献率。[43]

Choong、Yusop 和Soo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将“贷款额”指标作为衡量金融部门发展水平的代理指标,利用技术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探讨了发达国家和东亚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和经济增长模式。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以及对比发现,只有当国内金融体系达到最低水平时,外国直接投资的资金流入才能取得长期的技术扩散效果。从短期因果关系模型来看,其中有一个结果惊人的相似,即尽管不同国家的财政政策、工业发展和其他相关因素存在差异,但各国金融业仍存在协同发展的可能性。[32](4)文化传统与技术吸收能力 Levinthal D.和Cohen M.D.认为文化传统与吸收能力显著相关,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传统对该趋于[44]企业经济的吸收能力有重要的影响。Li和Chen利用跨部门的巴斯模型对环太平洋的四个国家的耐用品的扩散进行了分析。他们运用估计系数对扩散速率上的国别效应和滞后效应的假设进行了检验,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在模仿国外先进技术的速率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如美国和韩国,它们在模仿国外先进技术的速率方面差异显著。[45]

Oden认为,从总体上来讲,如果在拥有一种开放的文化传统的同时,个体愿意去调整并去适应某一先进的文化,这种先进开放[46]的文化传统也会最终影响个体对外部环境的感知,Kotter也暗示这种开放先进的文化也会激励个体尽可能地去寻找可能的变化并加以改进,吸收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Fagerberg从反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不愿意去调整并去适应某一先进的文化,有强烈的排外性,即不喜欢那些来自于外部的思想和见解,不喜欢创新,这就是所谓的NIH(Not Invented Here)综合征,这种病征终将阻碍创新的发生。[47]

因此,Bosch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即Fagerberg观点下的文化比较落后和排外,其技术扩散效果与处于先进和创新下文化的技术扩散效果相比,效果较差。[11](5)影响技术吸收能力的其他因素 Abramowitz提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如果拥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等基本条件,它的技术吸收能力会达到很好的效果,这表明基础设施影响着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吸[48]收能力。Bruce运用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合作模式下的创新型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互相合作有利于组织自身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从而有助于组织朝着更高层次水平的发展和创新。

以上系统分析了影响技术吸收能力的四个方面,分别是R&D、人力资本、金融市场、文化传统,书中只是针对其中某个因素对技术吸收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实际上,各种影响技术吸收能力的因素并非是独立不相关的,它们有可能共同作用,对吸收能力产生影响。

目前国内对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研究比较少,在技术消化吸收的英文对应词语的应用上也比较混乱,有absorption,infusion,assimilation,converting,digestion 和absorption 等,笔者比较倾向于最后一个,认为它的意义比较确切,对引进技术的学习,应该是消化与吸收两个比较紧凑的过程,单独某一个词很难体现它的内涵。下[49-56]面就从几个方面,介绍目前国内对于技术消化吸收的研究。

1)从发展战略上看,目前对技术消化吸收的研究。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为了加速科学技术发展而制订的总的行动纲领和指导思想框架。从经济学角度看,任何一种行为都有成本和产出,以往我们在计算科技投入时,只是考虑研究与开发(R&D)投入,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忽视了科技发展中的技术引进,低估了科技发展的成本。科技发展不仅包括自主研究与开发,也应该包括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因此,完整的科技投入应该包括所有科技投入,即用于科技的R&D直接投入、引进技术投入、引进科技知识的学习性投入、通过各种优惠政策的国家应收却未收的转移支付。引进科技知识的学习性投入包括:派出科技人员到国外进修学习支付、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经费、引进国外专家咨询培训经费等,它们都以获得新知识和新技术为目的。对科技投入的这种经济学核算,有利于分析科技发展的经济学成本与收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科技投入产生的宏观经济效果可能存在很大差别。发达国家科技投入的宏观经济效益低于后发国家的原因在于:前者的投资主要用于知识的原创研究与开发,需要的投资数额巨大,风险性较高;后者的投资主要用于适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投资数额较小,风险也较小。表面上看,发达国家知识外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免费午餐”,但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经济处于“高增长低发展”的状态。这实际上也是科技发展经济学上的一种“悖论”,即在科技对经济增长作用日益加大的情况下,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科技投入高的发达国家出现了“高技术低增长”的现象,而科技投入低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低技术高增长”的现象。

由上述分析可知:国家科技发展的经济投入效果与其总体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阶段有关。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技术差距时,应该把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作为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这可以提高科技投入的经济效果。但是随着自身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上升,其战略重点应逐步转向对引进技术的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上来,这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应该是动态的,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2)从区域上看,目前对消化吸收的研究。国内学者对消化吸收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研究。

对于韩国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以金麟洙为主的观点认为:一方面,政府早在1975年就制定了相关文件,送出大批人员到国外流动学习,从而培育了大量后备人才;另一方面,财团是技术发展中的主导者,在战略制定上具有相对独立性。

对于日本的成功,多数学者认为:从明治维新起,日本就打下了按西方模式建立一套近代国家创新模式的基础,他们非常注重细节,早期就建立技工学校,采取轮训方法进行培训;而从科技层面看,日本在技术创新模式上,与美国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是一种“科学—技术—生产”的创新模式,而日本则是典型的“生产—技术—科学”的创新模式。确切地讲,日本更注重购买、引进技术以后,再针对生产过程进行改进。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谢咏梅认为,在中日两国近代技术引进中,政府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有差异:日本政府始终积极干预,并引导企业产权结构和组织形式的制度变迁,而中国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方式则始终保持着对其传统的记忆,本土的惰性阻碍了现代化的进程。

3)从研究内容看,目前国内学者对消化吸收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消化吸收的意义和作用、消化吸收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消化吸收风险来源分析、消化吸收效果评价、技术生命周期与消化吸收相关性等方面。

① 消化吸收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者认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是技术引进的关键。消化吸收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只有深刻的消化,才会触发比较和创新,才会稳妥地把握改进的方向。消化吸收的重大作用和意义还在于,它直接关系到引进技术能否尽快地转化为现实产品,能否抢得市场先机、获得超额利润,能否充分发挥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等,这些观点目前能够被多数研究者认同。

另外,张幼文还认为:搞好消化吸收工作另一个深远的意义在于能让出周边市场(主要指劳动密集型市场)给其他国家和地区,消除彼此间因相互抢夺“饭碗”而起的摩擦。

② 消化吸收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效果不佳的原因,研究者们曾进行过多方面的总结,找出如资金不足、技术基础薄弱、人才匮乏、政府的干预能力不够等原因,但他们更多仅限于查找原因,提出可行解决方案的不多,且查找出的原因还不十分全面。如西安财经学院王克西认为:制约我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主要原因为引进技术的结构、消化吸收资金、宏观管理体制、知识产权保护,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化解对策,但稍缺操作性。

③ 消化吸收风险来源分析。杨学义认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风险,主要来自于六个方面: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组织风险、决策风险和环境风险。针对消化吸收的高风险特点,他提出解决资金不足的一个可选途径是发展风险投资。风险投资能为企业的技术消化吸收及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解决资金的途径。而河南安阳安玻公司的总经理李留恩认为:要搞好消化吸收,必须进行投资体制改革,要求谁贷款,谁还债,这样才能减少风险。

④ 消化吸收效果评价。对于消化吸收效果评价,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袁泽沛、江苏省信息中心的罗程等曾做过一些有益的探讨。

袁泽沛认为:技术引进的目标可以分为宏观战略目标和企业具体目标两部分。每个部分又由六个子目标组成,支持这些子目标的有24个指标,形成一个包括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使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效果的评价尽量科学化、定量化,其应用AHP分析法,求出各指标对总目标的权值,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到了评价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综合评价值;而罗程等借助耗散结构理论,用罗杰斯特方程(Logistic Equation)构造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评价模型,但他们选定的衡量标准还值得商讨。

⑤ 技术生命周期与消化吸收相关性。在讨论引进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曾娟、万君康引入引进技术生命周期的概念。他们认为引进技术的生命周期,是指引进的技术从进入企业到最后被新技术替代而退出企业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成四个阶段:一是技术导入期,即引入的技术进入引进企业的技术试验阶段;二是技术成长期,即引进的技术在引进企业成功应用的阶段;三是技术成熟期,即引进后经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技术向国内扩散的阶段;四是技术衰退期,即由于更新技术的使用,替代了旧技术,从而使旧技术逐渐被淘汰的阶段。由于引进技术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引进技术在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在其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技术导入期的特点是,技术引进单位所获效益不明显;技术成长期的特点是,技术引进的效益在引进企业中明显表现出来。在此阶段,企业主要侧重于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以形成短期垄断优势;技术成熟期的特征是,引进的技术经过引进部门的消化吸收后,已转变成局部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并在全国范围内扩散,形成整个国家的自有技术。这一阶段,局部企业获取的效益最大化,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效益最大化。技术衰退期的特点是,该项技术处于被后发更先进技术替代的地位,由该项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逐步减弱,直至最后被淘汰。

但从实际情况看,技术的生命有其周期性的一面,又有其非周期性的一面。在技术生命周期中的某一点可能出现如图1-1所示的三种情况。刘伟钢、曾道先等认为这三种形式的发展是非线性的,很可能产生混沌的现象。

A形式:B→C

随着B→D时间的推移,技术逐渐趋于陈旧直到D点,其技术生命已完全丧失。这样的技术,如果耽误了引进的时间,就没有多大的用处了。B′点表示技术生命周期中的任意节点,C′点表示某技术在时间节点B′时对应的技术优势。图1-1 生命周期中技术存在形式示意图a)A形式 b)B形式 c)C形式

B形式:B→C

由于不断地改进,随着B→D时间的推移,其技术优势仍能保持。这样的技术,可以引进、消化和创新。

C形式:B→C

由于不断地创新,随着B→D时间的推移,其技术优势越来越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好。这种技术,要边引进边消化边创新,否则将会落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中。

再有,复旦大学的黄丽华和陈文波两位学者,通过案例调查和详细实证分析,从知识视角对复杂信息技术的吸收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得出了很多有益的结论,但他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组织信息技术吸收方面的。

另外,林虹在对我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思考中,强调要搞好消化吸收的相关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从政府角度出发,致力于建立有利于技术引进政策,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结合共性问题注重技术引进后消化吸收,培养自己的核心技术。

目前国内学者对技术消化吸收能力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技术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方面,而对技术吸收能力的概念研究较少。王国顺、李[57]清通过研究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的四个阶段(开始阶段、实施阶段、调整阶段和整合阶段),构建了新的知识转移模型,把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总结为识别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运用能力,[58]这与知识转移的四个阶段相呼应。王雎等则从组织间合作的角度,认为吸收能力实际上是一个关于组织自身吸收能力和组织间关系的函数,为组织提供战略上的指导是吸收能力的真正的价值。1.2.3 技术再创新的研究现状

对于创新的研究,国外的文章和著作相对较多,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拿对技术创新概念的理解来说,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59-62]对其进行了定义。继熊彼特(J.A.Schempeter)1912年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之后,厄特巴克(J.M.Utterbacl)在1974年发表的《产业创新与技术扩散》中指出:“与发明或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英国的科技政策专家弗里曼(C.Fremr)是技术创新方面的著名学者,他曾提出,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技术创新是指包括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装备等在内的,技术向商业化实现的首次转化。1973年,他在《工业创新中的成功与失败研究》中再次与众不同地指出:“技术创新是一种技术的、工艺的和商业化的全过程,其导致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和新技术工艺与装备的商业化应用”。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起组织了对技术变革和技术创新的研究。其中的两位主要倡议者和参与者——迈乐斯(S.Myers)和马奎斯(D.G.Marquis),在1969年的研究报告《成功的企业创新》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从新思想和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

而国外关于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相关的研究也不多。经文献研究发现,与消化吸收关系较为紧密的、有代表性的创新研究有以下几例:英国经济学家斯通曼用数量模型来阐释对技术创新扩散概念的理解。他认为,技术创新扩散过程应是一种“学习”活动,即在模仿的基础上有不断的自主创新活动,就如同“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一样。它区别于那种一概照搬、一成不变的模仿。对于一项技术创新是否应当在本企业得到应用?斯通曼认为这要视成本与效益的期望而定,当采用某技术创新所获效益的期望,大于企业在采用创新过程中所支付的学习、调控成本时,企业就将采用创新;反之,企业将停留在消化吸收、积累经验、观望等待的阶段。由此可见,斯通曼更重视的是技术创新扩散得以发生的经济学条件。在技术创新障碍方面,罗伊·罗思韦尔(Roy Rothwell)和克里斯坦森(C.Christenson)等,对产业技术创新成功与失败的因素做了一般性的探讨,后来布莱斯和曼利(A.M.Blayseand,K.Manley)细致地分析了建筑业创新的障碍因素,他们认为技术再创新疲软,跟前期没有做好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消化的工作关系很大。而曼斯菲尔德(E.Mansfield)认为: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如采取边缘创新(Brim Innovation)策略,可以在市场发育初期以较低的成本迅速扩张,但随着市场的发育和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利润会越来越低,最终会失去继续创新所需的资金基础,走入发展的瓶颈。另外Kim认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的发展过程,遵循获得、消化、改进三阶段模式。

国内对技术创新与再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概念、技术[63-66]创新战略、技术创新的障碍研究、生态创新理念四个方面。

1.技术创新概念

对于技术创新的概念,清华大学的傅家骥教授等指出,应当同时把握两个原则:一要有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这一点对于拓宽和明确技术创新的范畴尤为重要;二要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力求使技术创新的研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更为普遍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他们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赢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他们同时也给出了技术创新的狭义和广义定义,狭义的技术创新是指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的技术创新;广义的技术创新是指始于发明创造而终于技术扩散的技术创新。华中理工大学张培刚教授提出,“技术创新是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使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即可称之为技术创新。

2.技术创新战略

黄恒学认为市场创新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探讨了不同企业市场创新与市场创新点的战略选择问题;谢伟指出,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的发展,需要经历从生产能力形成,再进化到创新能力的过程;吴贵生提出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三种战略模式,即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战略模式,模仿创新战略模式,市场细分、成本最小化、技术领先创新战略模式;李浩、戴大双探讨了领先型创新战略、跟随型创新战略、模仿型创新战略和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目标集聚战略之间的协调和整合;受Mintzberg和Quinn的渐进战略管理思想影响,以及受Prahalad、Hamel、Meyer、Utterback和Conner的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思想的影响,魏江从技术创新战略的角度,指出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内在基础,是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核心能力,他给出了我国企业技术能力和核心能力成长的典型途径和增长轨迹,并给出了我国企业如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赵晓庆和许庆瑞指出,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演化,遵循从仿制能力到创造性模仿能力,再到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轨迹,其中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理论,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战略理论上的适应论观点,他们阐述了通过战略的伸展,可以变战略的守势为攻势,可以改变产业中的环境和势态。

3.技术创新的障碍研究

我国学者在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领域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高建较早地探索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等问题;邱灿华、张庆洪在工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制约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和制约因素;王伟光提出了消除技术创新障碍的产业组织对策;潘金山分析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李焕萍等探究了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对国有大型企业和国有中小型企业限制程度上的差异。

4.生态创新理念

生态技术创新是生态学向传统技术创新渗透的一种新型的创新模式。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中引入生态观念,从而引导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及其与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的方向协调发展。实际上生态技术创新在内涵方面,融合了新熊彼特主义、制度创新理论和生态学的观点。它以生态保护为中心,追求的是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最佳、生态效益最好、社会效益最优的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确保了包括企业在内的经济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目前国内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主体。王舒怀、谢祖墀等认为:目前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应该以企业为主体。

2)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类型。姜晓昱等在技术引进良性循环的研究中提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类型分类。从消化吸收的角度,可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分为启发型、反求型、引进购买型、产业协作型等。对技术创新又可以从创新程度、创新对象、技术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按创新程度分类有: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按创新对象分类有:成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按技术变动的方式分类有:局部性创新(或称渐进性创新)、模式性创新、结构性创新、全面性创新。

3)技术再创新实证分析。以谋求经济较快发展为目的的技术引进活动,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也有许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功的企业案例。对此,有代表性的分析研究有:有关TCL的逆向创新思想;以及央视二套曾经在创新(中国)改变现代生活栏目中,对海尔集团等企业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介绍。

另外,我国学者对日本、韩国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文章尤多,以吉林大学商学院路耀华为例,他从“技术聚变”对技术创新的主导作用出发,总结了日本、韩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特点:民间企业的高投入加速成果转化,消化吸收使技术引进带来高效益,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开发创新模式能极大地促进企业发展。1.2.4 企业生态的研究现状[67-69]

1.国外企业生态的研究

企业生态(Enterprise Ecology)研究起源于企业进化,国外一些学者在这方面进行过一些有价值的研究。如:Smeds、Rutta和Johanna研究了企业演化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其实质是利用组织学习和创新促进企业进化;在企业生态研究中,詹姆斯用自然生态学的规律,设想未来经济社会,推理出将来的市场垄断与竞争将被削弱,企业主要是相互依存、共同进步;Winston Rudolph提出小型企业四个演变阶段采用JIT(Just In Time)方法的优点,其中虽然包含了企业生命周期的思想,但并不涉及下一代企业,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进化;Tharumarajah介绍了制造业自组织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仿生学加强其子系统的形成,并指出制造业如同生物体,有很强的柔韧性,能自我学习、自我适应、自我调节。

2.国内企业生态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企业生态也进行过一些研究。孙成章提出企业是有生命和生命周期的,内外因共同作用并影响企业,其研究多涉及企业内部;闵长富认为企业自身是一个小生物圈,企业与市场是一个大生物圈,企业只有与外部环境和谐统一,才能健康发展。企业应同时注意产品与市场、人才与开发、财力与投入、物力与建设、环境与公关等几个方面的建设,以达到企业生态平衡;张长元解释了企业生态学人格的含义,并分析了构建企业生态学人格的意义;刘洋在分析现代企业内外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提出“虚拟企业”的生态平衡遐想,认为企业对资源的消耗和利润的回收,均应置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之中,使现代企业生态系统符合市场规律、自然供给和人类需求规律,从而实现社会生态平衡,达到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韩福荣比较系统地描述了企业生态系统内的组成、企业的成长、年龄与寿命、并分析了产业生态系统和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杨忠直将老子的思想引入企业生态管理,建立了企业成长、竞争等多种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提出了商业生态工程的概念;张军将企业生态学的原理运用于监理咨询企业,以促进企业健康成长,为二滩建设提出了新的启示;梁嘉骅从企业生态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企业生态系统,提出企业竞争对策。

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国内对生态延伸理论的研究也有了长足发展。如王倩基于企业生态理论对农业企业发展进行了研究;刘贵利、顾朝林等利用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在城市用地评定中进行了应用等,他们都得出了一些对本领域的发展具有很高价值的成果。而目前基于生态理论对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相关研究仍不多见,因此,这为本书的研究提出了挑战。1.3 我国企业技术引进的现状以及技术引进的必要性1.3.1 我国企业技术引进取得的成就

建国60多年来,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技术引进,节约了大量的技术开发费用,缩短了技术开发时间,减少了技术开发失败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自主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