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金融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5 11:08:23

点击下载

作者:李昊轩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本书读懂金融常识

一本书读懂金融常识试读:

序言

由“思变”到“实现”

在现实中,我们时刻被金融学的影子所萦绕,每个人日常生活的点滴行为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金融学规律进行选择和取舍,消费、投资、理财、融资、借贷……每个事件的背后其实都有一定的金融法则可循。用金融学的原理来反观我们的生活,其实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金融学乐园里。人生时时皆金融,生活处处皆金融,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金融学。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金融世界的人和事,学习并寻找降低生活成本、提高资金收益率的捷径。

在金融市场的大课堂里,富商大贾研究金融,是缘于金融能够教其预防资产缩水;中产阶级关注金融,是缘于每一次金融危机都可能会使其“片甲不回”;步入小康的家庭学习金融,是缘于思考如何让钱生钱,令生活更美;资本薄弱的“穷人”对金融产生浓厚兴趣,不仅在于金融能够解决温饱改善民生,而且在于期望有朝一日抓住金融市场机遇,实现从“负翁”到“富翁”的华丽转变。关注金融,就是关注自己的未来。但是,这种由“思变”到“实现”,完全取决于对相关金融知识和技巧的掌握、分析、理解和运用上。

其实,金融学并不像遥挂在天边的彩虹,可望而不可即;金融学也并不只有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以及抽象的教学符号。在本书里,金融学仅仅是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妙趣横生的事实。《一本书读懂金融常识》是一本通俗的金融知识读物,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即金融常识篇和金融理财篇,分别从金融货币、市场信用、银行利率、资本运作等十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为了更加透彻地阐释金融学的内涵,本书运用浅显易懂的笔墨巧妙地揭开了这枚神奇艺术之果的内核,让读者在愉悦和享受中,迅速学会运用金融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发现幸福和成功背后的本质,从而睿智、理性地作出决策,指导自己的行为。规划人生,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谈到金融学,多数人会认为是一门多么深奥的学科,其实不然。殊不知,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与金融息息相关:存款取款、刷卡消费、投资股票、购买保险,甚至交水电费……总之,这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一门知识。因此,只有掌握了基本的金融常识,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分析和理解与我们生活相关的重要的经济问题。

上篇 金融常识 轻轻走进身边的金融世界

第一章 货币——金融市场的灵魂

货币:钱非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

钱,一种为人们所熟知的等值量化交换工具。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满足需要和欲求,必须通过交换来实现,而这种交换又必须以钱作为载体,可以说,钱是人的养命之源、生存的物质基础。中国有句俗语说道:“有钱能使鬼推磨”,虽然这句话蕴含讽刺意义,但从现实角度来讲,财力有限会让人受到更多的困扰。

金钱代表货币,在经济学中,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从最开始的实物货币,到后来的金属货币,再到如今的信用货币、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货币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于金钱的本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金钱本质观,认为货币是固定的实现等价交换的代替物,货币的价值建立在实体的物质商品基础上,因此,只有黄金一类实体商品才是货币,纸币一类的金钱只是货币的符号,而不代表货币本身;一类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普遍认同的观点,货币的本质就是货币的职能,认为货币本身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具有价值表现、价值度量、交易中介、价值贮藏等多种职能;还有一类认为,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担保品或保证品,本身可以是物质商品的,也可以是符号的,既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纸的凭证,只要它对得到它的人担保能够获得实体的价值,它就是货币——在商品或黄金货币时代,金钱本身就是实体价值,它用自身价值担保,而在纸币时代,发行纸币的主体担保纸币可以交换到价值实体,它们都是金钱。

我们反对拜金主义,但货币与人类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必须要承认货币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首先,货币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作为一种支付手段或交换媒介,货币节省了产品的交易成本,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降低了价值衡量和比较的成本,为实现产品交换提供了大大的方便;作为价值贮藏形式,货币提供了最具流动性的价值贮藏形式,使贮藏手段变得更为丰富。

其次,货币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使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突破了狭窄的空间。因为没有货币的存在,人们积累的是实物财富,而实物财富的转移并不容易,这必然会限制人们行动的自由,人们的思想也会受到束缚;而货币出现以后,人们的活动领域比之前扩大了很多,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也摆脱了一些传统习俗与偏见的束缚,这样不仅能大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扩大商品生产,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人们可以用货币去积累和承袭财富,这就激起了人们创造财富的急切心理,这样一来,它就为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如果社会上不存在货币,就没有资本的积累和社会资本的利用。如果社会上只有物质财富,人们就只能在简单再生产的小范围内循环,不可能出现扩大的社会再生产。所以说,货币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最后,货币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商品生产和交换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货币的作用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需要的任何商品,都需要用货币去购买;人们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也需要通过支付货币来实现;人们劳动所得报酬——工资,也是用货币支付的;人们积累财富、保存财富的主要方式是积攒和存储货币。除了个人以外,企业、行政事业部门的日常运行同样也离不开货币。现代财政收支使用货币形式,整个经济运行状况也与货币相关,如果货币供求失去平衡,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现象,就会使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受到阻碍。不仅国内的各种经济活动离不开货币,国际经济贸易和各种交往活动中也需要货币。因此,货币对经济发展、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钱作为一种流通的价值符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已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得不承认,我们都生活在钱的世界里。查尔斯·兰姆说:“金钱是能让我们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方的一份护照;同时,它也能向我们提供除了幸福以外的任何东西。”

但是,我们必须要正确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要太短视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远的计划,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记住:金钱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工具的特质是相似的,它天然就不是社会生活的目的。

货币的“规矩”——货币制度

自从货币产生以来,货币形式和货币制度都一直在发展变化。黄金之类的贵金属曾经是货币的主要形式。后来,钞票、支票之类的纸资产逐渐被当作货币使用,并且取代了黄金在交易中的地位。至今货币制度演变仍然没有中止,它向什么方向发展,关系到货币定义的演变。

无规矩不成方圆,货币制度就是货币的规矩。事实上,所谓货币制度,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它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演变。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货币材料的确定

国家对货币材料的规定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已经成为币材的某种商品的地位的一种事后法律认可行为。因为能够在历史上充当币材的商品,它一定是已经具备了包括价值高、易分割、耐磨损、抗腐蚀、易携带等诸多特点的东西。任何强制性地把某种不合适的商品规定为币材的行为都是违反货币产生和发展的本质要求的。通常而言,什么样的商品被规定为币材,我们就称相应的货币制度为该种商品的本位制,历史上的金本位制、银本位制等都因此而得名。

2.规定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规定货币单位包括两方面:一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二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值。在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单位的值是每个货币单位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在信用货币尚未脱离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单位的值是每个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在黄金非货币化后,确定货币单位的值表现为确定或维持本币的汇率。

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主要指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和法定价格标准;辅币是主币的等分,是小面额货币,主要用于小额交易支付。金属货币制度下,主币是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而辅币用贱金属并由国家垄断铸造;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和辅币的发行权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政府指定机构。

4.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

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主要分为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信用货币的分散发行与集中垄断发行。自由铸造指公民有权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在国家造币厂铸造货币,一般而言主币可以内由铸造;限制铸造指只能由国家铸造货币,辅币为限制铸造。信用货币分散发行指各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发行。早期信用货币是分散发行,目前各国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政府指定机构。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为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护货币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货币发行者在发行货币时必须以某种金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定的贵金属作为发行准备;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内容比较复杂,一般包括现金准备和证券准备两大类。

5.对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

对货币法定支付能力的规定也是货币制度的重要内容。在资本主义货币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货币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的划分。无限法偿就是指法律规定的货币具有无限制偿付的能力,它意味着该种货币的持有人在任何性质、任何数量的购买和支付行动中,接受货币的对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货币。而有限法偿则是指具备该种特性的货币的持有人在购买或支付活动中,如果以这种货币购买或支付的金额超过一定数量,那么收款人将有权拒收。

6.金准备制度

金准备制度又称黄金储备制度,是国家规定的黄金储备保管机构和管理黄金的制度。确立国家的金准备制度,是稳定币值的坚实基础,因此它是货币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国的金准备数量,是其经济实力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各国的金准备,一般都集中由中央银行或国库管理。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有三种用途:(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也就是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2)作为时而扩大时而收缩的国内金属流通的准备金;(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条件下,则只有第一项用途。后两项用途虽不直接存在,但金准备的多少,对稳定国内货币流通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尽管1975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第30届年会通过协议,废除黄金官价制度,正式终止了黄金在国际货币制度中过去所享有的特殊地位,但黄金仍旧构成各国国际储备的一个组成部分。

货币供给量的三兄弟——M0、M1和M2

在金融报道中,经常能见到M0、M1和M2这“三兄弟”,但很多人不知道它们具体代表什么。

其实,M0、Ml、M2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的范畴。人们一般根据货币流动性的大小,将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货币的层次是指将货币按照一定的标准(通常是流动标准),划分成不同的范围。主要是指货币的统计口径。现实生活中,除现钞外,银行存款和各种有价证券都有一定的流动性,正是根据这种流动性,才把货币的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目前,我国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M0:通货净额或现金。在西方,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最具有流动性,随时都可以作为支付的手段。但并非所有的现钞都可以计算在内,而要扣去各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剩余部分计入货币供应的第一层次,即M0。在我国,它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之外流通着的现金。

M1:银行体系以外的通货(通货净值)或现金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是狭义的货币供应量。活期存款可以随时提取,流动性仅次于现金,有些国家将它视同现钞货币,是成本最低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由于对货币的理解不同,世界各国对M1的定义也存在差异。我国的M1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通货和商业银行体系各种存款的总和,是较为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有学者认为,货币不仅仅是交易媒介,更是一种资产,它的主要功能不是交易,而是价值储藏。从这个角度分析,商业银行的其他存款,如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显然也是货币。因此这些存款也就应包括在货币供应量的范围之内。在我国M2是指在Ml的基础上再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其实还存在M3,但因为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所以不被常用。

M0、M1和M2“三兄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列公式来表示: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Ml+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通常,中央银行会根据这三个货币供应量的指标,来判断社会中流通的货币量是不是合适,进而调整货币政策,比如调整利率、调整准备金率等,以求达到经济平稳、物价稳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M0与消费密切相关,它的数值高则证明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将会更高;Ml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现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而M2流动性偏弱,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是指M2。货币投放渠道有两个:一是外汇占款投放;二是通过银行信贷投放。货币投放增长得越快,M2的增长率也将越大。

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一般可以通过M1和M2的增长率变化来揭示。将M2和Ml的增长率进行对比,有很强的分析意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如果Ml的增长率高于M2的增长率,则说明经济扩张较快,活期存款之外的其他类型资产收益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会有更多的人把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提出进行投资或购买股票,大量的资金表现为可随时支付的形式,使得商品和劳务市场受到价格上涨的压力。影响Ml数值的原因很多,例如股票市场火爆就会影响到Ml的数值变化,很多人会将定期存款和部分资产变现投放到股市,促使Ml加速上扬。

反之,如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M2的增长率较M1的增长率高,则说明实体经济中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在减少,可以随时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活期存款大量转变为较高利息的定期存款,货币构成中流动性较强的部分转变为流动性较弱的部分,这无疑将影响到投资,继而影响经济的增长。

货币也具有排他性——劣币驱逐良币

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治·阿克洛夫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二手车市场,里面的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都一样,但其质量有很大差别。卖主对自己车的质量了解得很清楚,而买主则没法知道车的质量。假设汽车的质量由好到坏分布比较均匀,质量最好的车价格为50万美元,买方会愿意出多少钱买一辆他不清楚质量的车呢?最正常的出价是25万美元。那么,卖方会怎么做呢?很明显,价格在25万美元以上的“好车”的主人将不在这个市场上出售他的车了。这样一来,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当买车的人发现有一半的车退出市场后,他们就会判断剩下的都是中等质量以下的车了,于是,买方的出价就会降到15万美元,车主对此的反应是再次将质量高于15万美元的车退出市场。依此类推,市场上的“好车”数量将越来越少……

请思考一下:为什么质量较差的车反而会战胜质量较好的车,成为二手车市场上的主流呢?因为这其中劣币驱逐良币规律起了一定的作用。“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由16世纪英国政治家与理财家汤姆斯·格雷欣在其给英国女工的改铸铸币的建议中提出的,后来被英国经济学家麦克劳德在其著作《经济学纲要》中加以引用,并命名为“格雷欣法则”。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一条经济规律,指在双本位货币制度的情况下,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如果其中之一发生贬值,其实际价值则相对低于另一种货币的价值,那么,而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将被普遍收藏起来,逐步从市场上消失,最终被驱逐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将在市场上泛滥成灾。

劣币驱逐良币的前提条件是这两种货币同时都为法定货币,并且具有一定法定比率,两种货币的总和必须超过社会所需的货币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中一部分良币被收藏起来推出流通领域。

在现今社会,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大量存在。例如香港流通货币中,同时有十元纸币和十元硬币。由于十元硬币较容易伪造,而且较重,携带较不方便,被视为“劣币”。如果一个人同时有十元硬币和纸币,他会优先使用硬币,从而导致“劣币”流通量较“良币”高。

事实上,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不难理解,它不仅存在于货币制度中,还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比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大家都会把肮脏、破损的纸币或者不方便存放的镍币尽快花出去,而留下整齐、干净的货币;在文明程度低的城市,乘公共汽车或地铁时,规矩排队者总是被挤得东倒西歪,几趟车也上不去,而不守秩序的人倒常常能够捷足先登,争得座位或抢得时间,最后遵守秩序排队上车的人越来越少,车辆一来,众人都争先恐后,搞得每次乘车如同打仗,苦不堪言;又如,在有些大锅饭盛行的单位,无论水平高低、努力与否、业绩如何,所获得的待遇和奖励没什么差别。于是,年纪轻、能力强、水平高的就都另谋高就去了,剩下的则是老弱残兵、平庸之辈,敷衍了事。

当然,货币之间的排他性不仅是劣币驱逐良币,也存在良币驱逐劣币。譬如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外汇市场,亦即没有任何法律强制干预的市场,在各种货币之间,并没有一定的法定比价存在,而这些货币之间价值各不相同,其中走势坚挺、含金量较高的货币被认为是硬通货,即“良币”;反之,走势疲软、含金量低的货币被认为是软通货,即“劣币”。在国际贸易当中,人们往往乐意接受硬通货,而不愿意要软通货。从而造成了优胜劣败,形成了“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这就像是在购物时,当没有可进行比较的商品时,大家都是对等的,所以选择上就会从自身的便利条件考虑,没有优劣之分;但长期试用之后,人们普遍选择的商品被广大消费者接受了,那么它的销量和质量就一直保持着,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良币”,长期抢占着市场。此可谓“格雷欣法则”的反例,也可称为“反格雷欣法则”。

货币流通速度对经济的影响

巴西人波恩芬以务农起家,经半个多世纪的积蓄,最后竟拥有相当于一百万美元的巴西钱币。但他一不想将巨款存入银行,二不把钱投资做生意,而是将所有纸币兑换成巴西硬币,然后悄悄藏在一间地下室里。步入老年后,他每天从早到晚的工作就是呆坐在地下室,将一枚枚硬币擦得锃亮,尽管他也明白,巴西近年来每月的通货膨胀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但他仍顽固地坚信硬币不会贬值。

一天,他突然发现,这一房间硬币因通货膨胀而买不到一只小狗,他在钱堆上突发心脏病,最后竟死在这堆冰凉的硬币上。好心的邻居无法处理这一房间不值一文的硬币,于是决定将其撒落在他的墓穴里以代替泥土……

这个故事涉及金融学中的一个概念——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商品实现交换后,一般会退出流通领域,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领域;而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是处在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的。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继起,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从而实现多次周转。例如,在一定时间内,甲用10元向乙买大米,乙用这10元向丙买蔬菜,丙又用它向丁买水果,这10元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实现30元的商品价值,其流通速度是3次,就起到了30元货币的作用。

试想,如果社会中,人人都把钱囤积起来不花,这就意味着国家虽然印了100万元的钞票,而一些企业也生产了100万元的商品等着消费者来消费,但这时候,消费者却把钱囤在了家中,没有人消费,货币流通速度为零,长此以往,国家经济何谈发展呢?当然,我们也不鼓励那种无端的奢侈性的过度消费。因此,中国古老的节俭美德,看来要让位于现代的消费观念了。同样的道理,近几年,国家一直要拉动内需,要扩大国内的需求,这样才能产生更多的消费,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最终的目的就是促进经济的繁荣。

可见,货币流通速度对经济能否有效扩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想实现一定规模的国内生产总值,就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和一定水平的货币流通速度。即使经济体的货币存量增加,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流通受阻,商品市场的交易水平会下降,整个经济规模也会下滑,实体经济增长将变缓。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反映了定量的货币供给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下降了,货币扩张对经济刺激的效果下降。由此可见,提升货币流通速度将会促进实体经济市场交易顺利完成,刺激国内经济的增长。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恢复一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货币的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上升,将会促进投资和消费信心上升,尤其是民间投资和老百姓消费的提升。通过扩大消费和投资,尤其是消费的增加,提高货币流通速度,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有人说,那是不是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对我们的经济越有利呢?其实也不尽然。

货币流通速度过快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假设现在市场上的商品对应的货币量是100元,政府只印发了50元,货币流通速度为2次,这时商品和货币供需平衡。但现在货币流通速度过快了,1元的货币在一个月内流通了5次,那么,这1元的货币就承担了5元的职能,那么市场上总的货币量就是500元。可此时的市场上根本就没有与500元相对应的商品。这种情况必然导致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从这两年的房地产市场来看,房地产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最为活跃。所以引发了房地产市场的极度繁荣,房价急剧上升。但当一定时期内房市创造财富的速度跟不上货币流速过快的节奏时,社会货币流通总量会过度膨胀,形成社会房地产泡沫。

如今的限购措施,其实都是在限制货币的流通。这类主张在我国经济日益市场化的今天,可能有人认为有些偏激,但怎样看待楼市调控政策限制货币的流通就值得研究了。应当看到,由于各个行业或经济领域投资回报率的差异,货币在各经济领域的流速和总量也是不均衡的,因为货币总是向盈利水平高的领域流动和集中。一般情况下,一个行业或领域的利润潜力被流入的货币挖尽后,在市场自发的调解下,又会流向其他有盈利的地方。但我国的经济体制还有待完备,非市场因素仍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货币的流向和总量,市场还缺乏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在某些时候只能借助行政的力量。

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放宽政策,但由于经济转好的形势不够稳定,大多数行业的盈利能力不高或者不定性较大,致使货币不愿流入这些行业。而近几年房地产行业正好符合货币流入的条件,加之保值增值的预期和投资投机炒作的盛行,市场自身已经无法浇灭货币过度流入的亢奋。倘若继续允许货币资金肆无忌惮地流入房地产业,后果将不堪设想。一方面推动房价虚高,住房成了有钱人投资或投机炒作的工具,有房的人不去住等着卖高价,普通百姓需要住房,却因房价太高而买不起房。另一方面大量的社会资源被固化为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出现了一些空城,鬼城、烂尾城,不仅社会资源遭受巨大浪费,而且很有可能因房地产泡沫的最终破裂,使整个经济的发展遭受挫折。

总而言之,货币流通速度在一定的程度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这仅限于一定的“度”;如果超过这个“度”,非但不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而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虚拟货币——Q币究竟是货币还是商品

虚拟货币即非真实的货币,主要用于游戏中。在虚拟与现实有联系的情况下,虚拟的货币有其现实价值。知名的虚拟货币如腾讯公司的Q币,盛大公司的点券,新浪推出的U币或米票(用于iGame游戏),侠义元宝(用于侠义道游戏),纹银(用于碧雪情天游戏)……这里我们重点说的是影响最大的Q币。“Q币”的诞生始于2002年5月,腾讯公司开发了虚拟货币系统,代表符号定名为“Q币”,1Q币代表1元人民币,即现在网民口中所说的“兑换”。用户付费后通过等值面额的卡号、密码与QQ号关联进行“充值”。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短短的几年,Q币就受到了网民们的无限青睐。而鉴于Q币的价值,甚至有很多专门提供Q币与人民币进行双向兑换的网站,使Q币逐渐成为一种可以流通的等价交换单位。

两年前,小陈通过玩QQ游戏赢得了大量Q币,他发现很多网友在倒卖Q币,也就开始了在网上倒卖Q币的生活。此后,小陈在各大电子商务网站和QQ游戏上发布广告。很快,他就在网上开了十几个专营Q币的商铺,以低价向玩家收购Q币然后转卖,买入时以1个Q币3角至5角人民币,再以6角至7角的价格出售。据小陈统计,现在平均每天与他交易的人数达到五六十人,每天能卖掉1000多个Q币。现在小陈每个月能有4000元左右的盈利。

这时候,虚拟货币和真实意义上的货币的界限模糊了,很多人可能有些诧异,Q币等虚拟货币究竟是商品还是货币呢?对此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Q币等网络虚拟货币由商家发行,与人民币可以“兑换”,一旦Q币等虚拟货币商家无限发行,势必对人民币造成威胁。持这种观点的人相信,以Q币为代表的网络虚拟货币迟早会越过雷池,成为另一种电子货币。在Q币消费体系里,Q币不仅可以直接用于腾讯各种产品服务的消费,而且可以在人民币与腾讯内部的Q点、游戏币等其他虚拟货币之间建立等价交换关系,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属性。从这个角度看,Q币已经具备货币的属性,成为一种虚拟货币,就可能会对人民币造成冲击。

也有人认为,Q币作为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交易支付手段,已被赋予某种价值,可以作为等价物交换。但Q币等毕竟只局限于网络,并不具备法定货币的地位和价值,并且需要以人民币计价,因此不会对人民币造成大的冲击。

对此争论腾讯公司也有自己的看法,腾讯公司认为,Q币是腾讯公司为方便广大用户推出的用于购买相关增值服务的一种支付工具,他们将Q币定位为“商品”,而非“货币”。他们认为,获得Q币的前提是需要支付人民币,而人民币是有数量控制的,所以Q币的发行量也是有限的,并非无限制发行,因此不具有搅动货币市场的能力。

一般认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种特殊商品具有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世界货币。

1.Q币的价值尺度并不是自身所拥有的,而是因为它绑定了人民币才体现出来的,假如Q币的官方价格经常变动,那价值尺度的作用根本无从体现;其他的虚拟货币如U币由于没有明确绑定人民币,所以它们的价值尺度作用也不明显。

2.货币的本质首先是流通的,其次才是一般等价物,而Q币等虚拟货币只是作为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已。

3.尽管Q币在现实中被很多玩家当作买卖对象,也有人用Q币购买虚拟物品,但Q币设计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腾讯公司自身的支付方式。如果Q币要进入现实世界中流通,唯一途径首先兑换成人民币。这就说明Q币的支付手段有一定的限制。

4.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但由于网络安全问题,很少人愿意在自己的账户上储藏大量Q币。所以,Q币的储藏手段并不强。

5.说Q币是世界货币,比较勉强,但在虚拟世界中,网络是无国界的,将Q币称为虚拟世界或者是网络世界的世界比较贴切。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说Q币是货币还言之过早,先不说Q币无法成为统一的“网络硬通货币”,即使Q币成了统一的虚拟货币,它本身也无法脱离网络。

但是,虚拟货币的出现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使然,是不能取消的,所以关键还是要加强对虚拟货币的管理和监督。国家税务总局在批复北京市地税局《关于个人通过网络销售虚拟货币取得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请示》时表示,虚拟货币转让所得收入需缴纳个税,能提供收入证明,按利润的20%缴纳,否则,按交易全额的3%征税。这一规定似乎又证明Q币是一种商品而非货币。

总而言之,Q币究竟是商品还是货币,现在还没有明确规定,相信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仍然是一个值得人们去讨论的话题。但虚拟货币交易市场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虚拟货币交易所得要缴纳税款是必须的。

货币需求——到底该发行多少货币才合适

假设你是一位正处于热恋中的小伙子,你很爱你的女朋友。有一天,你们一起逛商场时,你那位漂亮的女朋友看上了一套衣服。这套衣服实在是价格不菲,要花3000元!但为了取悦她,你还是决定为她买下这套衣服。可不巧的是,你已经把钱都买了债券和股票。这时,你就遇到了流动性短缺问题。为了不让你的女朋友失望,你有两种办法:第一,卖出部分债券或股票;第二,向亲朋好友借钱。在第一种情况下,卖出债券或股票要缴纳一定的佣金和印花税,如果你应了那句“情场得意,赌场失意”的话,卖出时的价格比买进时还要低,那么你就要遭受资本损失。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借给你钱的那位朋友不够义气,乘机宰你一把,要求3%的利息,你又要发生一笔利息支出了。虽然你的目的达到了,女朋友也很高兴,可是你心里难免会为遭受的非流动性成本而闷闷不乐。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经过这次教训后,你学聪明了。在与女朋友一起逛商场时,为了应付突发的货币支出,你决定随身带上10000元现金,足够她买一两套高档服装。但是这10000元在你的钱包里闲置了三个月后,你的女朋友才再次产生购买高档服装的欲望。如果存银行的年利率为3%,在这三个月里你损失了75元利息,你又遭遇了机会成本。钱虽然不多,但这也足够你们来回坐出租车的钱了。

看来身上装的现金太少和太多都不好。现金少了,有非流动性成本。现金多了,则有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保留多少现金在身边真是一项需要好好琢磨的问题。

这就涉及到一个金融概念——货币需求。

这里需要解释上述文中的两个词语——非流动性成本和机会成本。

非流动性资产是指无法出售或转换为现金的资产。非流动性成本就是指想要转化非流动性资产所需要付出的费用。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要放弃的另一样东西。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如居民、企业和单位等)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指的是有效需求,不单纯表现为心理上的欲望,而是一种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这是一种客观需求。

人们之所以对货币有需求,缘于货币是最具方便性、灵活性、流动性的资产,持有货币能满足人们对商品的需求。由于不同国家在经济制度、金融发展水平、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也会有所差别。现阶段影响中国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1.收入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以及经济货币程度的提高,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领域不断扩大,使得中国的货币需求不断增加。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各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都是以货币形式获得的,其支出也都要以货币支付。可以这样理解,收入的提高,使得社会财富增多,支出也就会相应扩大,因此就需要更多的货币量来满足商品交易。所以,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2.利率

利率的高低决定人们持有货币机会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币成本越大,此时人们会减少货币的持有量,而选择购买生息资产以期获得高额利息收益;相反,利率越低,持币成本越小,人们的货币持有量就会增加,而选择减少购买生息资产。

可见,利率的变动与货币需求量的变动是反方向的。例如,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8.5%,而当时一年的定期储蓄利率仅为7.2%,实际利率为负的状况导致了人们大量挤提存款,抢购商品,货币需求急剧上升。当政府很快采取物价指数保值的储蓄办法之后,实际利率上升,挤兑抢购的状况很快得到扭转,储蓄余额又开始上升,货币需求回落。

3.价格

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因此,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关系。

现实生活中,由商品价值或供求关系引起的正常价格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而由通货膨胀造成的非正常价格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则极不稳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几次通货膨胀期间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提款抢购、持币待购的行为,造成了这些时期货币需求超常增长。可见,价格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大。

4.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的转手次数。一定时期的货币总需求就是货币的总流量,而货币总流量是货币平均存量与速度的乘积。在用来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速度的加快会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反之,货币速度的减慢则必然增加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5.其他因素

如民族特性、生活习惯、体制变化,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变化、财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货币需求的变化、信用发展状况、金融服务技术与水平等,都会影响货币需求。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居民、企业等持有货币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它包括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等。与此相对应,货币需求就被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等。(1)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居民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居民和企业为了顺利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持有一定的货币量,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购买基本生活用品所保留的现金。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入和利率水平共同决定的。

在这里还要注意,我们通常所说的还有一个安全需求,安全需求不是独立的,一般会被简化归入“交易需求”。安全需求是指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进行不可预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动性。因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经济状况不确定,不能准确预知,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实际范围就越大,即可预见的交易数额就越大。另一方面,必须得更新购买和维修的不确定性也需要货币的“安全需求”。(2)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为了应付意外事件而形成的货币需求。例如,你想买一套家具,恰好发现你想要的商品正在减价50%出售。假如此时你存有预防性货币,你肯定不会错失良机的。(3)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对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简单来说,投机性货币需求就是为自己投资所预留的资金。

日常生活中,我们首先要留足交易性货币和预防性货币,然后再拿剩下的钱去投资,否则,如果你把财富全盘投向股票,遇上不好的年景,你的基本生活就会受到威胁了。

货币幻觉——只缘不识货币真面目

中国有句俗语叫“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是中国老百姓朴素的“理财”观念。生活中,对于钱财“算计算计”无伤大雅,但如果“过于算计”,就非但不能把钱打理清楚,反而适得其反。

李大妈是个过于算计却越算越亏的人。有一天,她要买牛肉回家待客,就跑到离家最近的东区菜场,一问一斤18元,她怕自己买贵了,觉得肯定有便宜的。于是,她就打电话给西区的菜友,让她们帮忙打听那边的牛肉价。结果,西区菜场的牛肉要价一斤17.9元。李大妈毫不犹豫,直接就坐公车奔到西区菜场,买了40多块钱的牛肉,她很为自己的精明得意,还庆幸没有在东区菜场里买。但是,旁边的菜友却说:“你为了省这点钱,但是你花的电话费、车费又是多少?”听到这句话,李大妈觉得没有了底气。

聪明反被聪明误,在生活中这种过于算计却适得其反的例子数不胜数,尤其是在个人理财领域。金融学上将人们这种“过于算计”反为算计所误的理财盲区归纳为“货币幻觉”。“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他告诉人们,理财的时候不应该只把眼睛盯在哪种商品价格降或是升了,花的钱多了还是少了,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买力、“钱”的潜在价值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打细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否则,在“货币幻觉”的影响下,“如意算盘”打到最后却发现吃亏的是自己。

货币幻觉通常出现在通货膨胀时期,在通货膨胀发生时,个人无法了解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的程度,只能凭借自己接触的本地区的少数商品的价格来判断。这样,个人的物价信息就是不完全的,个人只能将主要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货币收入上。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J·席勒就曾经说过,正是货币幻觉导致的错误逻辑催生了房地产泡沫,“人们大都只记得几年前买房时的房价,却常常忘记了其他商品的价格,错误地认为房价比其他物价涨幅更大,从而夸大房地产的投资潜力。”

比如在房市上,A和B分别花了40万元买了一套房子,然后再转手卖掉。在A卖房子的时候,碰上了25%的贬值率——商品和服务平均降价25%,所以,A的房子只卖了30.8万元,比买价低23%。而B卖房子时,物价刚好上涨了25%,结果房子卖了59.2万元,比买房价高23%。很多人都认为B比A赚得多,其实不然,A才是赚得最多的那个,把通货膨胀的因素算在一起,A所得的钱的购买力实际上增加了20%。

其实,我们的每笔收入都可以用纯粹的货币额来表示,也可以用当前通货膨胀率把它折算成实际价值,这将得到一个实际收入,它更准确地指示出收入的实际购买力。而患有货币幻觉毛病的人常常只注意到货币数量上的变化,却不会注意货币实际购买力的变化。

不只是个人,在股市上也存在类似“货币幻觉”的现象,经济学上通常把它称之为“绝对价格”货币幻觉。当一个股票或者投资品种绝对价格较低的时候,投资者总会认为其是便宜的,按照逻辑,既然便宜,那么这个“便宜货”就有了上涨的理论基础。既然便宜,绝对价格低的东西自然广受投资者欢迎。

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股票的估值对一般股民太过复杂,把绝对价格高低作为估值贵贱的替代是想当然的选择。市场的种种缺陷又让这种错误不仅不被纠正反而强化。但是这里想强调的是,股票或权证的价值与其绝对价格高低并没有多少关系。

还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人民币升值也会给普通百姓带来货币幻觉。因为根据金融常识,人民币的升值,名义上可能意味着你的钱包里的钱更值钱了,但这种简单计算的前提之一是你的消费和投资必须纳入“国际循环”,产生不同币种的交换行为,否则你很难直接感受到这种“财富效应”。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打算与外币进行兑换和交易,你的钱包并不会因为汇率的升高而鼓起来。因此,尽管理论上、名义上中国人比以前有钱了,但你却只能购买同样价值的国内商品,这就是“货币幻觉”。

第二章 信用——金融市场的基石

个人信用——请妥善保管“经济身份证”

个人信用,指的是根据居民的家庭收入与资产、已发生的借贷与偿还、信用透支、发生不良信用时所受处罚与诉讼情况,对个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并随时记录、存档,以便于个人信用的供给方决定是否对其提供贷款以及贷款额度。反映个人信用状况有两种形式,即个人信用报告,信用评分。

个人信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个人的“第二身份证”。千万不要轻视了个人信用,良好的信用记录是你的宝贵财富,可以在你申请信贷业务、求职、出国等诸多方面带来便利。不过,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在你的信用报告中出现了一些负面的信息,例如,信用卡没有及时足额还款、贷款逾期偿还等,这些信息都会如实展示在个人信用报告上,当这些记录数量较多或金额较大时,可能在你申请信用卡或贷款时,金融机构会认为你的信用意识不强或还款习惯不好而拒绝给你贷款或降低贷款的额度。这就会给你带来很大的麻烦。

刘小姐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每个月收入有8000元人民币,在2010年上半年楼市逐渐回暖的情况下,刘小姐担心房价继续走高,于是动了买房的念头,但当她来到北京某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准备向银行申请房贷时,却被工作人员告知自己已经上了银行征信系统的黑名单。

原来,银行在核实她的信用记录后发现,刘小姐名下有三张信用卡,并都有过几次还款逾期记录,这样一来,一些银行就拒绝了刘小姐的房贷申请。

刘小姐抱怨,因为我的工作性质是经常要到外地出差,可能无法按期还款,谁想到会影响以后的贷款。

从参加工作开始,刘小姐就陆续办理了三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但在使用信用卡刷卡消费之余,她并没有意识到按时还款的重要性,产生了多次逾期记录,最长的一次逾期长达一个多月。

后来经过贷款公司工作人员的努力,最终有一家银行受理了刘小姐的贷款申请,但银行要求她必须支付30%的首付款,这样一来,刘小姐预期的首付从37万元一下子增加到了46万元,并且不能享受七折的优惠利率。工作人员还告诉她,信用不良记录将会一直存在下去。对此,刘小姐感到非常担心。

在刘小姐身上发生的这一案例,就是一个关于个人信用的案例。

个人信用标准取决于契约约定的精心化程度。建立准确的个人信用衡量标准,加强个人信用管理是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要求。只有建立准确的个人信用衡量标准,才能正确地判定个人的信用记录,并准确地使用逾期率、违约率、不良贷款比率等概念指导工作。

个人信用的出现是很有必要的,它也是金融信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国家,个人信用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但在信用体系发达的国家,个人信用记录应用非常广泛,在贷款、租房、买保险甚至求职时都会用到。一份良好的信用记录会给个人带来许多实惠,他可以享受到更低的贷款利率,获得更高的信用额度,可以更加方便地办理各种手续,由此信用也变成了一笔切切实实的财富。

为了建立良好的个人信用机制,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各商业银行建立了个人征信系统。该系统又称消费者信用信息系统,主要通过采集、整理、保存个人信用信息,为金融机构提供个人信用状况查询服务。它主要包括三类信息:第一类是基本信息,包括个人的姓名、证件号码、家庭住址、参加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等信息;第二类是个人的信用活动信息,包括贷款、信用卡、担保、电信缴费、公共事业缴费等信息;第三类则是个人的公共信息,包括欠税、法院判决等信息。

个人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市场主体是由个体组成的,市场交易中所有的经济活动,与个人信用息息相关。一旦个人行为失之约束,就会发生个人失信行为,进而出现集体失信。因此,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个人信用不仅是一个国家市场伦理和道德文化建设的基础,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资源。开拓并利用这种资源,能够有效地推动消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市场经济越发展,个人信用所发挥的功能越重要,个人信用体系的完善与否已成为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显著标志之一。

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该如何有效地利用信用产品,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呢?

首先,要尽早建立你的信用记录。可能有的人会说,为了免除信用污点,干脆就不借款好了,这样就可以一清二白了?这里要说明的是,不从银行借钱不等于就有好的信用,没有信用的历史记录,银行就难以判断个人信用状况。所以,建立信用记录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

其次,要努力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这就是说要重视信用,树立诚实守信观念,及时归还贷款及信用卡透支款项,按时交纳各种费用,否则就会对个人信用造成影响。

最后,要多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生活繁忙,金融交往也很频繁,由于一些无法避免的原因,你的信用报告中的信息可能会出现错误,因此一定要及早发现。一旦发现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内容有错误,应尽快联系提供信用报告的机构,及时纠正错误信息,以免使自己受到不利的影响。

银行信用——把钱财存入银行,最靠谱

生活中,当人们手中有了一部分闲置资金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存入银行。如果你问大家为什么,答案一定是“银行安全啊!”银行究竟为什么安全呢?这就要归因于银行的信用了。

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把钱存在银行的安全意识,只不过当时不叫银行而是钱庄。理论上,二者几乎是相通的。到底金融学上怎样定义“银行信用”呢?

银行信用是指以银行为中介,以存款等方式筹集货币资金,以贷款方式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具体来说就是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授给企业或消费者个人的信用。在产品赊销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买方提供融资支持,并帮助卖方扩大销售。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方式授予企业信用,贷款和还贷方式的确定以企业信用水平为依据。商业银行对不符合其信用标准的企业会要求提供抵押、质押作为保证,或者由担保公司为这些企业作出担保。后一种情况实质上是担保公司向申请贷款的企业提供了信用,是信用的特殊形式。

银行对贷款部门或个人进行严格的审批,降低了银行收回贷款的风险,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保证储户存款的安全。试想,如果银行放松了对贷款的审批,人们不管是买房还是买车,只要向银行申请就能贷到款,但贷款人却没有能力去偿还银行的贷款,长期下去,银行所面临的将不仅是储户的存款不保,甚至还有可能倒闭。

马先生看中一套价值400万的房子,按照首付四成的比例,他需要拿出160万的首付款。虽说马先生夫妇年收入不算低,但他表示最近股市比较好,不太想动用股市里的钱支付首付款,而是想通过抵押自己现有住房去支付首付款,然后再办理住房按揭贷款。也就是说,400万元的房款全部通过银行贷款方式支付。

马先生这一算盘打得不错。但他向建行、招行、工商银行等银行工作人员咨询了一圈下来,发现银行根本无法满足他的要求。所有银行均表示抵押贷款不能作为购买房子的首付款,也有银行直接告知,房屋抵押率最多只能做到7成左右。有的银行还表示利率上浮10%。

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只要是用于购房、买车、装修、旅游等消费,均可以申请办理个人抵押贷款,但是必须出具贷款用途证明。例如,抵押贷款用于购房,客户需要提供购房合同、首付款收据等。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和控制放贷规模,一些银行已经开始停办个人贷款业务,虽然有些银行仍然可以办理个人贷款,但对贷款的用途审查得更加严格。

银行的安全性在于其对风险的防范,同时也在于国家信用对银行的支持,这使得银行信用要高于企业信用、商业信用等其他一些信用形式。

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是存贷款人的中介。但银行作为中介人与一般商业经纪人、证券经纪人不同,存款人除按期取得利息外,对银行如何运用存入资金无权过问,正因如此,银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由简单的中介人逐步发展成“万能的垄断者”。在资本主义社会,银行信用是主体,但商业信用是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因为银行贷款一般是针对商业票据进行抵押或贴现,银行直接对企业发放的不要任何担保品的信用贷款只占一定比重。从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关系来看,直接信用是基础,间接信用是后盾。没有银行信用的支持,商业票据就不能转化为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直接信用的运用和发展就会受到极大削弱。

一般来说,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1.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银行贷放出去的已不是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的商品资本,而是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它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数量规模上的局限性。

2.银行信用的借贷双方是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由于提供信用的形式是货币,这就克服了商业信用在使用方向上的局限性。

3.在产业周期的各个阶段上,银行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往往不相一致。

在社会信用体系中,银行信用是支柱和主体信用,是连接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的桥梁,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具有先导和推动作用。一旦银行信用缺失,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金融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给金融发展环境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可以说,银行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构筑社会金融体系的基石。

国家信用——国债热销背后的重要因素

20世纪80年代,为平衡财政预算,财政部开始恢复发行国债,发行对象是企业、政府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个人,到2000年国债已连续发行了19年。在这期间,国债逐渐为老百姓所接受并喜爱,以至经常出现排队争购国债的现象。

后来,随着股票、基金等新型理财工具进入投资市场,人们购买国债的热情大减。但是,当2009年经历了股市震荡和基金缩水的惨痛后,老百姓对国债重拾热情,国债依旧魅力不减,有的营业网点甚至重现了排队购买国债的景象。

金融危机影响市场的金融机构,资金缩水,投资市场遇到“冰冻”期,可就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选择购买国债,甚至是大批购买。这是为什么呢?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家信用。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由国家发行的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通俗地说,国债就是由国家担保的债务,只要国家还在,国债就不会像股票一样出现“退市”的情况。所以它具有最高信用度,代表的是国家信用,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一种信用活动。国家按照信用原则以发行债券等方式,从国内外货币持有者手中借入货币资金,说白了,国家信用其实是一种国家负债。国家信用既是国家为弥补收支不平衡、建设资金不足的一种筹集资金方式,同时也是实施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措施与手段。

2009年11月27日,备受国内关注的200亿元50年期国债正式招标,这意味着中国迄今为止发行期限最长的国债启航。之所以在当前这个时点出来,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当前存款利率和CP均较低,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2.25%,CP 则为负值。从财政学角度来看,在市场利率高的时候,政府倾向于发行短期国债;而在市场利率较低时,则倾向于发行长期国债,以便减少负债成本。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主任朱青说,2009年初,中国财政预算赤字一再修改,最终由财政部提出的2800亿元调整为9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为7500亿元,要弥补如此大的赤字,中央政府必须发行国债。

这就是国家利用国家信用发行国债弥补国家收支不平衡的典型例子。

国家信用影响金融市场发展的全过程。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国家信用是强有力的杠杆之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政府债券主要是通过资本主义大银行或在公开金融市场上发行的,银行不仅可以从中取得大量回扣,而且政府发行的各种债券还为银行的股份公司提供了大量虚拟资本和投机的重要对象。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财政危机的加深,通过国家信用取得的收入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弥补亏空的主要手段。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国家信用已不单纯是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而且已成为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经济杠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信用甚至从国内发展到了国外,即一国政府以国家名义向另一国政府或私人企业、个人借债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政府债券,它既成为弥补一国财政赤字的手段,也成为调节国际收支、调节对外贸易的有力杠杆。这种国家信用主要不是用于弥补经常性财政收支出现的赤字,而是聚集资金用于经济建设的手段。特别是对国外发行政府债券,一方面可以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对外贸易,调节国际收支。

国家信用的财务基础是国家将来偿还债务的能力,这种偿债能力源于属于国家(全体人民)的财务资源,它的现金流来源于三个方面:国家的税收收入、政府有偿转让国有资产(包括土地)获得的收入以及国家发行货币的专享权力。如果国家的偿债能力出现了问题,国内的经济状况势必会非常严峻。因此,国家信用应当由国家的法律予以保障。

那么,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都有哪些呢?

1.公债,这是一种长期负债,一般在1年以上甚至10年或10年以上,通常用于国家大型项目投资或较大规模的建设,在发行公债时并不注明具体用途和投资项目。

2.国库券,这是种短期负债,以1年以下居多,一般为1个月、3个月、6个月等。

3.专项债券,这是一种指明用途的债券,如中国发行的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等。

4.财政透支或借款,在公债券、国库券、专项债券仍不能弥补财政赤字时,余下的赤字即向银行透支和借款。透支一般是临时性的,有的在年度内偿还。借款一般期限较长,一般隔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时(包括发行公债收入)才能偿还。有的国家(如中国)只将财政向银行透支和借款算为财政赤字,而发行国库券和专项债券则作为财政收入而不在赤字中标示。

国家信用是一种特殊资源,政府享有支配此种资源的特权,政府利用国家信用负债获得的资金主要用于加快公共基础设的建设,以及为保障经济社会顺利发展并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事项,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服务,并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商业信用——口碑不好,谁还与你做生意

古人说:“人无信不立。”做人如此,做企业更要如此。商业信用是企业的灵魂,一个没有信用的企业生存都很困难,更别提发展壮大了。在古老的贸易之国荷兰,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信用的故事。

1596年,荷兰的一个名为巴伦支的船长带着17名水手帮别人运送货物,但在途中被冰封的海面困在了北极圈的一个地方。巴伦支船长和水手们在这里度过了8个月的漫长冬季。他们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保持体温;他们靠打猎获取勉强维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在这样恶劣的险境中,8个人死去了。但荷兰商人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运输的货物,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冬去春来,幸存的商人终于把货物几乎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送到委托人手中。

当时的船长和水手有充分的理由权变,他们可以先打开托运箱,把能吃的东西吃了,等到了目的地,再加倍偿还托运者。相信在当时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会同意这种人道的做法。但是,船长和水手们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他们把商业信用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他们用生命作代价,守住了信用,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商法则。

在当时,荷兰只是个100多万人口的小国,但却因为遵循着这一经商法则——商业信用,使得荷兰人商誉卓著,成为享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

商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很大的外在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它影响着其他信用的发展。从历史的维度而言,中国传统的信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为自给自足的以身份为基础的熟人社会的私人信用,一个部分为相互依赖的契约社会的商业信用。

说的再具体一点,商业信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商业信用是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账款所形成的企业常见的信贷关系。

2.商业信用是在商品销售过程中,一个企业授予另一个企业的信用。如原材料生产厂商授予产品生产企业,或产品生产企业授予产品批发商,产品批发商授予零售企业的信用。

3.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一句话,商业信用关系到我们日常商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本质上而言,商业信用是基于主观上的诚实和客观上对承诺的兑现而产生的商业信赖和好评。主观上的诚实,是指在商业活动中,交易双方在主观心理上诚实善意,没有其他欺诈意图和目的,秉承公平交易的理念;客观上对承诺的兑现,是指商业主体应当对自己在交易中向对方作出的有效意思表示负责,应当使之实际兑现。商业信用是主客观的统一,是商业主体在商业活动中主观意思和客观行为一致性的体现。

商业信用在加强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加速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促进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融通资金,促进生产发展

工商企业间所提供的商业信用,实质是生产经营企业向生产消费企业提供的一种便利而又快捷的融资服务,以低成本的方式缓解了生产消费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维持了企业连续不断的生产过程,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减少存货,增加销售收入

企业间提供的商业信用,既满足了一方生产经营需要,也有利于对自身资产的充分利用,同时还减少了库存压力,降低了存货风险和仓储费用,加快了存货的流通速度和资金周转,提前确认了企业的销售收入,增加了企业的效益。

3.促进销售,扩大市场份额

现代经济是以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而进行的生产与交换。市场除了有对商品(或劳务)数量、质量和价格方面的需求,还有对服务的需求,而提供商业信用正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工商企业通过提供商业信用,有利于缓解资金困难状况,维持生产循环,保持业务联系,从而使自身的产品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比率。在经济活动中,保持商业信用一直被认为是企业间互利互惠的双赢之举。

4.操作灵活,信用规模适度

商业信用的操作更为简单灵活,信用双方一般依购销合同约定条件,如延期付款、分期付款等,合同生效的同时信用随之产生。即使是商业承兑汇票,其手续也比银行承兑汇票或银行贷款简便。一般情况下,企业一方提供的信用规模和另一方的采购资金需求量是一致的,不会造成过度采购而引起的存货积压和浪费。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的润滑剂,能够促进生产和产品的流通,是其他信用形式无法替代的。在银行信用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商业信用作为信用体系的基础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商业信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商业信用的规模受限于赊销规模。信用方向单一,局限于有购销业务的工商企业之间,且信用期限短,较难满足企业长期生产周转的需要。

2.商业信用的存在可能产生一种虚假繁荣的市场需求,误导投资,又进一步推进了经济的虚假繁荣,若控制不当容易诱发金融危机甚至引起经济危机。

3.企业间因失信违约引起的账款拖欠问题十分严重。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中国企业信用状况》统计指出,中国企业的信用状况“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拖欠货款(贷款、税款)、违约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更为严重”。

民间信用——关键时刻作用大,风险也大

民间信用,又称民间借贷。西方国家指国家信用之外的一切信用形式,包括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个人不得经营金融业务。因此,在中国,民间信用泛指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价值让渡及本息还付。

民间信用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主要是适应个人之间为解决生活或生产的临时需要而产生的。在我国,这种信用形式一直存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中,由于个人收入水平很低,无多余资金可供借贷,借入信贷也无力偿还,另外,个人无需进行生产经营投资,无大量借贷的必要,因此民间信用规模范围很小,呈萎缩状态。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逐渐增多,除日常生活开支外,节余和积累逐渐增加,同时借贷偿还能力也有所增强,这就为民间信用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随着个人和家庭生活的改善与不断提高,个人和家庭生产经营的开展,生活开支和投资需要增加,个人之间的融资融物也有客观需要,于是民间借贷逐渐发展起来。

民间借贷主要发生在农村。主要原因是:(1)农民个人资金闲置和资金需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迅速增长,这在客观上要求在农户之间或农村重点户、专业户和其他人员之间互相调剂资金余缺。(2)国家银行信用和信用合作社信用不能完全满足个人对资金的需求。一方面是由于国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的资金有限,经营方式、经营作风和经营能力等与农民对资金的需要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国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对于贷款有比较严格的限制,许多个人的资金需求与国家政策和贷款原则的要求不符。

民间信用在方式上比较灵活、简便,可随时调节个人之间的资金余缺,能在一定范围内弥补银行信用的不足,主要存在形式包括:直接货币借贷;通过中介人进行的货币借贷;以实物做抵押取得借款的“典当”等。

目前,中国的民间信用与历史上的民间借贷比较,具有如下特点:(1)规模范围扩大。借贷范围从本村本乡发展到跨乡、跨县甚至跨省;交易额从几十元、几百元发展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借贷双方关系从亲朋好友发展到非亲非故,只要信用可靠,即可发生借贷关系;借贷期限从春借秋还或2~3个月,发展到长达1~2年,最长5~10年。(2)借贷方式由繁到简。从借钱还物、借物还钱、借物还物、借钱还钱发展到以货币借贷为主。(3)借款用途从解决温饱等生活费用,发展到以解决生产经营不足为主,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运输工具、扩大再生产。

民间信用毕竟是一种自发的、盲目的、分散的信用活动,是一种较为落后的信用形式,因此,在充分发挥民间信用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防止其消极的一面:(1)风险大,具有为追求高盈利而冒险,投机的盲目性;(2)利率高,有干扰银行和信用社正常信用活动、扰乱资金市场的可能性;(3)借贷手续不严,容易发生违约,造成经济纠纷,影响社会安定。

鉴于民间信用具有消极作用,这就要求在承认并利用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其信用活动适当地加以管理,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引导,使其逐步合法化、规范化。据悉,自从监管层于2008年发布《关于民间借贷公司的指导意见》以来,民间借贷公司正式被纳入监管,主要由工商部门监管执行,随后民间借贷公司数量便迅速增长,并在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通过民间资金的调剂,进一步发挥分散在个人手中资金的作用,加速资金运转,促进国民经济进一步繁荣。

2.民间信用一般是在国家银行信用和信用社信用涉足不到和力不能及的领域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个体商业、手工业、旅游和运输等行业,可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总之,民间信用是为解决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投资、生活等各方面的资金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信用形式,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补充。但是,由于现阶段各种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完善,客观上加大了民间融资行为的金融风险和金融欺诈的可能,因此民间信用的风险很大,在发生民间信用行为时一定要慎重。

消费信用——纠结,到底该不该超前消费

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消费支出的信用,即消费者利用自己的信用进行超前消费。

消费信用分为消费贷款、分期付款和赊销三种方式。

1.消费贷款

消费贷款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方式,对消费者发放贷款,按规定期限偿还本息,属长期消费信用。按照接受贷款对象不同,消费贷款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方式。卖方信贷,是以分期付款单作抵押,对销售消费品的工商企业、公司等发放贷款,或由银行同以信用方式出售消费品的企业签订合同,将货款直接付给企业,再由购买者逐步偿还银行贷款;买方信贷,是对购买消费品的消费者直接发放贷款。

2.分期付款

分期付款是指购买消费品或取得劳务时,消费者只支付一部分货款,然后按合同分期加息支付其余货款,这种方式多用于高档耐用消费品如房屋、汽车等,属于中长期消费信用。

3.赊销

赊销是工商企业对消费者提供的短期信用,即延期付款方式销售,到期一次付清货款。在西方国家,对一般消费信用多采用信用卡方式,即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给客户信用卡,消费者可凭卡在约定单位购买商品或作其他支付,有的还可以向发卡银行或其代理行透支小额现金。工商企业、公司、旅馆等每天营业终了时向发卡机构索偿款项,发卡机构与持卡人定期结算清偿。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中满足生存需要的消费所占比重降低,满足发展和享受需要的消费所占比重提高,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提高。高档耐用消费品通常价值较高,使用年限较长,完全依靠家庭和个人的资金来满足对这类消费品的需求,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客观上要求通过消费信用来提前满足其消费需要。

28岁的李琳在上海一家投资管理公司工作。刚工作两年的她虽然只有5万元的存款,但她却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上海某房产公司开发的一套价值100万元的公寓。

李琳乐观地说:“这套房子的首付款要20万元,我自己的存款虽然不够,但父母会给我提供一些‘财政援助’。剩下的,我会申请房屋按揭贷款。如果按照25年还本付息计算,每月还款大约在5000元。我现在每个月可以挣1万元,以后还会越来越好,所以还款不会出现问题。”

李琳只是中国众多大胆“超前消费”年轻人中的一个。随着中国经济以接近十个百分点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青年消费预期普遍提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敢于“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

有的人非常赞成这种超前消费,奉行“过把瘾就死”、“及时行乐”的生活方式。的确,对于个人来讲,超前消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购买超出目前购买能力的消费品,改善生活状况,还可以将挣钱还贷的压力转换成自己的动力。但是,超前消费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有的人因渴望过“富足”的生活而超前消费,结果却背了一身债务,加大了个人生活压力。

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30年的钱,晚年终于买了一套大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临终前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中美消费观念的差异很大,而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美国的借贷消费被认为比中国的消费观念先进。

曾几何时,这个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并刺激了中国借钱消费。如今,正是一个个没有能力偿还月供的美国人,亲手制造了一次震惊世界的次贷危机。

美国人的超前消费行为“榜上有名”,买房子贷款、上大学贷款、买汽车贷款、买台电脑贷款,甚至还有贷款结婚、贷款旅游、贷款办生日派对等。在美国,贷款消费无处不在,没有使用过贷款消费的美国人几乎不存在。

在经济繁荣时期,贷款超前消费确实有其好处,一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贷款提前享受自己所期望的生活;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刺激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消费者一般也能通过固定收入来还贷,因为经济增长了,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偿还贷款也不成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鉴于房子在生活中的重大意义,追求“美国梦”的人一般都会首先选择贷款购房,这是“美国梦”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是超前消费的典型对象。

然而在经济萧条时期,这种超前消费的负面影响就凸显出来,还不起贷款的人因房子被收回而露宿街头;银行则因收回的房子滞销而出现危机,甚至倒闭。金融机构的倒闭让本来想买房的人无法贷款,甚至贷款时心有余悸,进而导致楼市更加不景气,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超前消费与量入为出相当于攻与守、进与退的对立统一,鼓吹超前消费或者抵制超前消费都是有失偏颇的,物极必反,二者必先调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信用评级——绝对不可以违反“游戏规则”

先看两个小故事: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政治顾问卡维尔曾经公开宣称:“过去我总以为,如果能转世的话,下一次我将选择做总统、教皇或棒球打击王。但是现在我觉得,下一辈子,我要操作债券。身在债券市场,你可以任意威吓他人。当然,如果能够像评级机构主管那样,对债券价格颐指气使,就更神气了。”

1996年,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出版了一项长期研究成果《无疆界市场》,核心思想是“全球资本市场对主权国家政府的牵制越来越多,而主权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力却日渐削弱。”该书宣告:谁掌控全球资本市场的定价权,谁就掌控了全球资金的流向,就掌控了主权国家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就掌控了主权国家兴衰成败的命脉。试问:当今世界,谁掌控着全球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定价权呢?答案就是:以穆迪、标准普尔为代表的美国信用评级机构。

对于信用评级业,很多人知之甚少。信用评级业为什么这么霸道?它到底在国家经济和金融服务体系中有什么特殊作用?

信用评级又称资信评级,是一种社会中介服务,为社会提供资信信息,或为单位自身提供决策参考。信用评级的目的是显示受评对象违约风险的大小。

信用评级最初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1902年,穆迪公司的创始人约翰·穆迪开始对当时发行的铁路债券进行评级,后来延伸到各种金融产品及各种评估对象。

具体地来说,信用评级按照评估对象可分为企业信用评级、证券信用评级、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和项目信用评级四类:

1.企业信用评级。几乎囊括了所有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包括工业、商业、外贸、交通、建筑、房地产、旅游等公司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信用评级以及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组织的信用评级。关于这些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安全性评估是重中之重。

2.证券信用评级。主要包括长期债券、短期融资券、优先股、基金、各种商业票据等的信用评级。其中最重要的是债券信用评级,在我国已经形成制度,国家已有明文规定,企业发行债券要向认可的债券评信机构申请信用等级。关于股票评级,除优先股外,国内外都不主张对普通股票发行前进行评级,但对普通股票发行后上市公司的业绩评级,即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排序,大家都持肯定态度,而且有些评估公司已经编印成册,公开出版。

3.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国际上流行国家主权评级,体现一国偿债意愿和能力,主权评级内容很广,除了要对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趋势、对外贸易、国际收支情况、外汇储备、外债总量及结构、财政收支、政策实施等影响国家偿还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外,还要对金融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所造成的财政负担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评级。根据国际惯例,国家主权等级列为该国境内单位发行外币债券的评级上限,不得超过国家主权等级。

4.其他信用评级如项目信用评级,即对其一特定项目进行的信用评级。

目前国际公认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只有三家,分别是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评级机构主要是大公、中诚信和联合三家机构。

信用越是高度社会化,信用风险的成因就越复杂,债权人就越难独自识别债务人的信用风险,所以,必须依赖专门从事信用风险研究的机构对债务人进行信用评级。可以说,信用评级是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正是因为这样,信用评级在国家和世界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揭示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在现代经济中,企业融资和各种金融工具不断增多。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他们承担着极大的投资风险,而企业的信用评级可以为投资者简单而客观地提供投资对象有关债务偿还的风险情报,使投资者免遭由于情报不足而蒙受的损失;降低投资者寻求风险情报的信息成本;企业信用评级也是证券定价、风险与报酬的评估参考、证券投资组合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参考,同时也为金融机构贷款、资金往来与交易决策及内部信用评价提供参考。

2.信用评级关乎国家和世界金融体系安全

现代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离不开信用评级信息的支持,信用评级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信用评级不仅直接决定债券市场的交易价格,而且影响着使用评级信息交易的金融主体和投资人。现代通讯技术可以使全球信用网络在几秒钟内完成评级信息在世界金融体系的传播。

3.信用评级话语权直接影响国家金融体系安全

信用评级是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金融体系安全的战略制高点,掌握了信用评级话语权就控制了一国金融体系运行的关键。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也证明,信用评级关系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信用评级拥有摧毁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巨大能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信用评级是国家金融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用评级机构承担着维护国家和世界金融体系安全的重大职责,是公众化程度最高的专业服务机构,唯有按照评级业发展规律制定监管规则,进行科学管理,才能使评级机构更好地履行其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投资者的利益。

第三章 利率——金融市场的晴雨表

利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是金融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许读者们对此并不陌生,但很难保证会对银行利息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究竟说明什么等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因为任何一种观念的形成,都有它的历史局限性。

利息是指资金所有者把资金借给国家而取得的报酬,它来自生产者使用该笔资金发挥营运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是指货币资金在向实体经济部门注入并回流时所带来的增值额。其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息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延迟消费。当放款人把金钱借出,就等于延迟了对消费品的消费。根据时间偏好原则,消费者会偏好现时的商品多于未来的商品,因此在自由市场会出现正利率。

第二,预期的通胀。大部分经济会出现通货膨胀,代表一个数量的金钱,在未来可购买的商品会比现在少,因此,借款人需向放款人补偿此段期间的损失。

第三,代替性投资。放款人有选择地把金钱放在其他投资上。由于机会成本,放款人把金钱借出,等于放弃了其他投资的可能回报。借款人需与其他投资竞争这笔资金。

第四,投资风险。借款人随时有破产、潜逃或欠债不还的风险,放款人需收取额外的金钱,以保证在出现这些情况后,仍可获得补偿。

第五,流动性偏好。人会偏好其资金或资源可随时立即交易,而不是需要时间或金钱才可取回。

现实生活中,贷款人把收取利息收入看作是理所当然。在会计核算中,全球各国的会计制度都规定,借款所发生的利息支出首先要作为财务费用列入成本,只有在扣除这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才能作为经营利润来看待。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指在一定时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利率有许多种分类方法,具体如下:

1.根据计算方法不同,分为单利和复利

单利是指在借贷期限内,只在原来的本金上计算利息,对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再另外计算利息。复利是指在借贷期限内,除了在原来本金上计算利息外,还要把本金所产生的利息重新计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俗称“利滚利”。

与单利相比,复利更重视时间因素所起的作用,也更能反映信贷关系的本质,更好地体现信贷资金占用时间越长利息越多的原则。当然,复利的计算过程也要复杂得多。

2.根据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也就是借款合同或单据上标明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已经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利率。

例如,如果一年期贷款利率为5.5%,当年的通货膨胀率为4.5%,那么该贷款的名义利率就是5.5%,实际利率是1%。

3.根据确定方式不同,分为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

官定利率是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公定利率是指由金融机构或银行业协会按照协商办法确定的利率,这种利率标准只适合于参加该协会的金融机构,对其他机构不具约束力,利率标准也通常介于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市场利率是指根据市场资金借贷关系紧张程度所确定的利率。在我国,目前的利率标准基本上是官定利率。

4.根据利率变化情况不同,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是固定不变的,通常适用于借贷期限不长或者预期未来市场利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浮动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要随着市场行情变化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通常适用于借贷期限较长或者预期未来市场利率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这时候的利息计算虽然不确定,而且比较复杂,但由于更切合实际,所以有助于降低双方的利率风险。

5.根据国家政策意向不同,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一般利率是指在不享受任何优惠条件下的利率。优惠利率是指对某些部门、行业、个人所制定的利率优惠政策。

在西方国家,商业银行通常对那些资信最高、处于有利竞争地位的企业实行优惠利率;而在我国,通常是对某些重点行业和领域实行优惠利率,如个人商业性住房贷款就全都实行优惠利率。

6.根据银行业务要求不同,分为存款利率、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是指在金融机构存款所获得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贷款利率是指从金融机构贷款所支付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存款人取得存款利息、贷款人付出贷款利息只要在适度范围内就不但应该是合理的,而且应当是合法的。例如,银行发放贷款所取得的利息在扣除接受存款支付的利息后,就构成了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可是也应当承认,如果这种利率水平太高,变成了“高利贷”,这就是法律所禁止的了。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的最高水平是利润。利息作为资金的使用价格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影响着个人、企业和政府的行为活动。

1.影响企业行为的功能

利息作为企业的资金占用成本已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企业为降低成本、增进效益,就要千方百计减少资金占压量,同时在筹资过程中对各种资金筹集方式进行成本比较。全社会的企业若将利息支出的节约作为一种普遍的行为模式,那么,经济成长的效率也肯定会提高。

2.影响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功能

在中国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储蓄比率日益加大的条件下,出现了资产选择行为,金融工具的增多为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提供了客观基础,而利息收入则是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主要诱因。居民部门重视利息收入并自发地产生资产选择行为,无论对宏观经济调控还是对微观基础的重新构造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高储蓄率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特征,这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而居民在利息收入诱因下做出的种种资产选择行为又为实现各项宏观调控做出了贡献。

3.影响政府行为的功能

由于利息收入与全社会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门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政府也能将其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经济运行实施调节。例如,中央银行若采取降低利率的措施,货币就会更多地流向资本市场,当提高利率时,货币就会从资本市场流出。如果政府用信用手段筹集资金,可以用高于银行同期限存款利率来发行国债,将民间的货币资金吸收到政府手中,用于各项财政支出。

利率调整——格林斯潘的“魔棒”

1987年10月19日,这一天对于华尔街的投资者来说是“黑色的星期一”,道琼斯指数在三个小时之内暴跌22.6%,六个半小时后股票市值缩水5000多亿美元,38名富豪当天告别了《福布斯》富豪榜,亿万富翁亚瑟·凯恩在绝望中饮弹自尽。这一天,艾伦·格林斯潘就任美联储主席刚满两个月。第二天早上,格林斯潘立刻采取行动,宣布降低联邦基金利率,随后,市场长期利率也随之下降。此后经过数个月的调整,华尔街的投资者们逐步获得了金钱和信心,美国经济水平平稳地渡过了一场经济泡沫破裂的浩劫。此后十八年里,格林斯潘把利率变成了一根神奇的“魔棒”,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地调整利率,美国经济因此数次化险为夷,创造了连续八年低通胀、高增长、高就业的神话。

利率为什么会具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呢?这是因为利率是资金实用的价格,利率的涨跌关系着居民、企业、政府各方的钱袋子,它是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

近年来,我国银行利率调整步伐十分频繁,这在许多人看来不可思议,其实这是利率调整必须尊重的客观经济规律,其主要应当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二是调整的依据何在。

从利率调整的目的来看,主要是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调节社会资金总供求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调高银行利率有助于吸引闲散资金存入银行,从而推迟社会消费品购买力的实现,减少社会总需求。与此同时,银行利率的提高也会增加企业贷款成本,抑制商品销售,减少企业盈利。所以,当出现社会资金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发通货膨胀时,银行会采取提高利率来进行干预。调低银行利率的作用恰恰相反。

2.优化社会产业结构

政府通过对需要扶持、优先发展的行业实行优惠利率政策,能够很好地从资金面来支持其发展;相反,对需要限制发展的行业或企业,则可以通过适当提高银行利率的方式来提高其投入成本。两者相结合,就能很好地调节社会资源,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配置。

3.调节货币供应量

当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超过需求量时会引发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所以,政府可以通过调整银行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这主要是通过提高利率来减少信贷规模与货币投放,以达到压缩通货膨胀、稳定物价的目的。

4.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银行通过提高利率水平,会间接地迫使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经济核算、努力降低利息负担,从而促进了企业和全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如果企业认识不到这一点,或者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一旦整个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还够不上银行利息,或者贷款到期时无法正常归还贷款,就可能会被迫关门。

5.调节居民储蓄

银行通过提高利率水平,可以吸引居民把闲余资金存入银行,减少社会货币总量,抑制通货膨胀。通过降低利率水平,可以驱使储蓄从银行转入消费、投资领域。而在这个过程中,利率的调整就会对居民储蓄结构产生实质性影响,调节实物购买、股票投资比重。

6.调节国际收支

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不但会在国内金融市场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在国际金融市场产生联动作用,调节国际收支。具体地说,如果国内利率水平高于国际水平,就会吸引国外资本向国内流动,从而导致国际收入大于国际支出。反之亦然。

利率调整其实就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目的就是要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至少是不能大起大落,否则会影响国家金融安全。这一目的的实现,必须把众多复杂的因素考虑其中。

1.社会平均利润率

在金融学上,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所以银行在调整利率时,必然会关注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既不会因为少数企业的利润率偏低就降低利率,也不会因为少数企业的利润率偏高而提高利率。

总的来说,社会平均利润率越高,利率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否则就无法正确反映利率的杠杆作用;社会平均利润率越低,利率水平也要相应降低,否则大多数企业会承受不了这样的高利率水平。利率水平最高不可能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但最低也不能低于零。

2.资金供应状况

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与普通商品一样,它的价格调整必定会受到货币供求状况影响。市场经济越成熟,资金供应状况对利率调整的影响作用就越大,利率调整对资金供应状况的调节作用也就越大。

总的来看,当资金供应不足时,利率水平会上升;当资金供大于求时,利率水平会下降。一方面,资金供应状况会促使银行调整利率;另一方面,利率水平的调整也会改善资金供应状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3.国家经济政策

利率水平是国家经济政策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方面。国家经济政策尤其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与银行利率政策的方向是相一致的、效应也是一致的。毫无疑问,国家在某个时期内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速度、方向,都会客观决定资金需求状况、资金流向。

4.银行成本

利率包括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两类。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的差额大小,直接决定了银行盈利水平高低。所以在调整利率水平时,必然会考虑银行成本高低,看银行是否承受得了。银行支付的存款利息必然要从贷款利息中抽取,除此之外,其他业务的费用和银行的盈利都要从贷款利息里抽出部分,否则银行就无法正常运作。所以,银行贷款利率必然会高于存款利率,两者之间需要一个合理的利差。

5.物价水平

一般,贷款利率要高于存款利率,否则国家就无法回笼社会资金。但是,利率更应该高于通货膨胀。倘若贷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了,那么银行就要遭受本金损失,贷出去的款越多亏损越大,正常业务难以为继。相反,贷款企业却可以因此减轻债务负担,并且从贷款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差中获得额外收益,诱导企业千方百计扩大贷款数额,从而加剧资金供应紧张局面。

6.国际利率水平

银行利率调整还必须考虑国际利率水平高低。如果国内的银行利率高于国际水平,国外资本就会大量涌入,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增强,银行利率下降;相反,如果国内银行利率低于国际水平,资本就会流至国外,减少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促使银行利率上升。

总之,利率调整应尊重价值规律,要对市场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主要在调节社会资金总供求关系、调节货币供应量等重要方面考虑,最终达到稳定金融市场的目的。

利率不断调整的原因——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风险结构都由交易双方自主确定,中央银行只是通过调控基准利率来间接影响市场利率,而市场利率又是金融机构调节利率水平的“风向标”,所以说,国家可以间接地实现调整货币政策的目标。利率市场化是价值规律的结果。

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过去都认为国家一定要掌握着经济命脉,利率一定要实行严格的管制。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金融工具的变化多端、层出不穷,利率管制也越来越“不听话”,不但不顺应市场的需求,甚至还阻碍经济发展。于是,利率市场化的端倪就渐渐显露了出来。而有些国家也发现了这种细小的变动,并看到这一变动的良好反应,便放松利率管制。金融机构从此开始逐步挣脱利率管制的束缚。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市场化已成大势所趋。譬如,在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美国于1986年开始阶段性地取消存款利率上限,并且在1986年1月取消了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上限,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同时,加拿大、法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也完成了利率市场化。1994年10月,日本也基本取消了贷款、存款利率限制,完成了利率市场化。

鉴于此,我国也逐步迈出了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从1996年的放开银行之间的拆借市场利率和国债的市场利率,到2000年的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再到2004年放开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上限,最后到2005年实现大幅度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可以说,我国真正完全放开了对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限制。

利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利率的高低,能反映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利率的变动,又将影响所有宏观经济变量,如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水平、就业水平、国际收支、经济增长率、消费与投资等。显然,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活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当经济过热或有通货膨胀时,各国中央银行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经济过热的势头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各国中央银行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当前,各国中央银行十分重视并频繁运用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依据宏观经济目标和要求,调节货币供求,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在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在,很多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1.通过利率变动改变资金的供求关系

利率水平的变动对资金供给者的让渡行为有重要影响,它对资金供给者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大小起决定性作用。当利率提高时,意味着人们借款的成本增加,资金短缺者的负担则越重,他们的借款需求会受到一定的制约。股市、楼市对资金的需求较大,因而对利率的变动十分敏感。利率上调对股市、楼市往往是利空因素,通常情况下是市场发生波动的重大因素。

2.通过利率调节影响宏观经济的走向

居民的全部收入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即储蓄=收入-消费。

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多少取决于消费倾向。假如居民的消费倾向高,则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大,储蓄就少。居民的消费倾向除了与目前的收入水平、未来的收入预期、物价水平及消费观念等有关外,还受利率水平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会抑制人们的消费欲望。从厂商投资来看,投资代表着社会资金需要。提高利率会使厂商投资成本增加。在经济萧条时期,降低利率,可以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热时期,提高利率,可以减少货币供应,抑制经济过快发展。从宏观角度来看,当利率水平提高时,一方面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使社会资金供给扩大,从而有可能使社会产出扩大;另一方面又可能使投资受到抑制,从而使社会产出减少。

3.通过利率变动改变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当一个国家紧缩信贷、上调利率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利率差异,这将引起短期资金在国际移动。资本一般总是从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这样,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国家,就会吸引大量的资本流入,本国资金流出减少,导致国际市场上抢购这种货币;同时资本账户收支得到改善,本国货币汇价得到提高。反之,如果一国松动信贷,利率下降,导致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国家,则会造成资本大量流出,外国资本流入减少,资本账户收支恶化,同时外汇交易市场上就会抛售这种货币,引起其汇率下跌。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严重的逆差时,可将本国短期利率提高,以吸引外国的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逆差;当发生过大的顺差时,可将本国利率水平调低,以限制外国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顺差。

复利——爱因斯坦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有人曾经问爱因斯坦:“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什么?”

爱因斯坦回答道:“复利!”

爱因斯坦的答案不是原子弹的威力,也不是核武器的威力,反而是复利,甚至还称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听起来,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复利,有一个很古老的故事:

话说在古印度,有一个名叫锡拉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并将他的得意之作敬献给了国王锡塔。不久,国王便为这种游戏的巧妙玩法和无穷变化所倾倒。高兴之余,他叫人把锡拉找来,对他说:“你的发明太神奇了,会给许多人带来乐趣。你知道,我的王国是富有四海的,我想给你一笔巨大的奖赏。说说你想要什么吧。”锡拉恭谨地回答道:“尊敬的国王陛下,你知道我是一个穷人,最大的愿望是填饱肚子,所以希望你奖给我一些小麦,使我不至于忍饥挨饿。你看到我设计的这个棋盘吗?它一共有64个方格。请你在第1个方格中放上1粒小麦,第2个方格放上2粒,第3个方格放上4粒,第4个方格放上8粒,以此类推,以后每一个方格放置的小麦都是前一方格小麦数量的2倍,直到将棋盘上所有方格都放完应该放的小麦粒为止。”

国王在不察之下,认为这个要求一点也不过分,很痛快地答应了锡拉的要求。后来请数学家一算,国王傻眼了,即使拿出国库里的所有粮食也不够要求的百分之一。因为即使一粒麦子只有一克重,也需要数十万亿吨的麦子。尽管从表面上看,锡拉的起点十分低,从一粒麦子开始,但是经过很多次的乘积,就迅速变成庞大的数字。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所谓复利就是俗称的利滚利、利上加利,指一笔存款或者投资获得回报之后,再将本金带上利息进行新一轮投资的方法。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单利的概念,单利只根据本金算利,没有利滚利的过程,这两种方式所带来的利益差别一般人很容易忽视。计算公式分别为:

复利S=P(1+i)nn

单利S=P(1+i)

P指本金,i指利率,n指期限时间。比如说,某人存款1万元,每年的利率是20%,50年之后的所得为9100万元,若是单利的话,50年的时间只能换得11万元。这就是复利和单利的巨大差异。

沃伦·巴菲特认为,长期持有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的股票,将给价值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财富,其关键在于投资者未兑现的企业股票收益通过复利产生了巨大的长期增值。

投资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投资者所需要做的就是长期持有,并耐心地等待股价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上涨。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必然有超额价值的创造能力,其内在价值将持续稳定地增加,相应地,其股价也将逐步上升。最终,复利累进的巨大力量,将会为投资者带来巨额财富。

比如,有人在1914年以2700美元买了100股 BM公司的股票,并一直持有到1977年,则100股将增为72798股,市值增到2000万美元以上,63年间投资增值了7407倍。按复利计算, BM公司63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5.2%,这个看上去平淡无奇的增长率,由于保持了63年之久,在时间的帮助下,最终为超长线投资者带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

但是,在很多投资者眼里,15.2%的年收益率实在是微不足道。大家都在持续高烧,痴人说梦:每年翻一倍很轻松——每月10%不是梦——每周5%太简单……要知道“股神”巴菲特的平均年增长率也只不过是20%多一点,但是由于他连续保持了40多年,因而当之无愧地戴上了世界股王的桂冠。

数十年坚持20%的年平均投资收益,一般人是难以企及的。但只要进行投资,即使回报率再低也能长期坚持,就有可能创造经济上的奇迹。这就是复利效应。

在复利模式下,一项投资所坚持的时间越长,带来的回报也就越高。在最初一段时间内,得到的回报或许不是特别理想,但只要将这些利润进行再投资,那么资金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变得越来越大。经过年复一年的积累,你的资金就会攀登上一个新台阶,这时候你已经在新的层次上进行投资了,你每年的资金回报率也已经远远超过了你最初的投资。

从另一方面看,复利的巨大作用也会从投资者的操作水平中体现出来。因为,为了抵御投资风险,实现一年的盈利,投资者必须研究市场信息,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掌握一定的投资技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但投资者也会养成一定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投资者过去的知识、经验和习惯会自然地发挥作用,并且又会在原来的基础上使自己有一个提高。如此坚持下来,投资者会越来越善于管理自己的资产,从而进行更熟练的投资,这是在实现个人投资能力的“复利式”增长。而投资理财能力的持续增长,又会使投资者保持甚至提高相应的投资收益率。

可以说,复利是一种以耐力和坚持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能充分地利用复利原则来进行投资的话,那么,这种优厚、诱人的投资回报并非遥不可及。现在小投资,将来大收益,这就是复利的神奇力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