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治百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6 01:35:34

点击下载

作者:申永寿,裴巍,黄亮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梅花针治百病

梅花针治百病试读:

前言

梅花针疗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是祖国针灸医学遗产的一部分,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

梅花针治病是通过刺激人体一定的体表部位、穴位或经脉循行路线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对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各科不少病证均有显著疗效。它不仅能治疗功能性疾病,对一些器质性疾病也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梅花针疗法也是一种健身防病的方法,健康人长期施用,或病愈后进行调理,可以保持皮肤健康,增强体质,精力充沛,身心舒畅,产生抗病和防御疾病的能力,起到无病能防、有病能治的效果,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梅花针疗法是一种浅刺法,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没有副作用,施治简便安全。只要掌握梅花针基础知识,注意消毒和手法运用,即可治病,值得大力推广。因此,我们将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汇集成册,奉献给广大读者参考使用。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梅花针疗法的历史,治病原理,基本手法,体表检查与注意事项等;下篇主要介绍内科、外科、皮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男科常见疾病的梅花针疗法、配方以及美容与保健方法。为了便于大家查找,书后附有常用穴位与主治图和常用穴位名称索引。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参考了相关的书籍,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误疏漏之处,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上篇第一章 梅花针疗法的历史

梅花针系皮肤针之一,运用梅花针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叫梅花针疗法。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是祖国针灸医学遗产的一部分,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对于很多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

在古代因梅花针以五枚短针集束一起,右手拇、食指捏、持直接刺向皮肤;或将集束之针安装于针柄,叩打皮肤,故又称丛针。因其五枚针尖围列似梅花而得名。此针由古之毛刺、扬刺发展而来。《灵枢·官针》中就有“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和“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的记载,其中“刺浮痹皮肤”已明言皮肤针,而“正内一,傍内四”恰如梅花五枚针。除此之外,《灵枢·官针》还载有:“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其原理是通过针的刺激疏通经络,调节免疫,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激活神经元,使其恢复正常功能。后人就是根据这些记载而发展创制了现在的梅花针。因其针刺时不甚疼痛,也适用于儿童,所以也叫小儿七针;还有认为这种疗法是通过神经系统而起作用,又称为刺激神经疗法。

梅花针最早是以毫针浅刺的一种方法,随着历史发展,经过历代医家反复实践、研究、改进而成。其治法,最早是由右手拇指、食指挟持毫针,将针尖露出1~2分,在皮肤上点刺的单针刺激,通过实践,逐渐改为将几根针捆束在一起的多针浅刺。因为单针的刺激使病人痛楚难忍,且又费时;而多针浅刺,既可减轻病人刺痛,又可节省时间。针具经过反复改良,以使其更适于治疗要求。

梅花针对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各科不少病证均有显著疗效。它不仅能治疗功能性疾病,对一些器质性疾病也能收到很好效果。由于梅花针疗法是一种浅刺法,与针刺深部组织有所不同,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尤其婴幼儿更适宜。在手法上,要求用腕力弹刺,并注意辅助和补泻手法的应用。脊柱两侧和身体其他部位的体表检查,是梅花针疗法的特有诊断法。这种检查法能指导临床治疗,并能检验疗效。梅花针治病是通过刺激人体一定的体表部位、穴位或经脉循行路线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因此只要掌握梅花针基础知识,注意消毒和手法运用,即可治病。一般没有副作用,施治简便安全。

梅花针疗法不仅可以治疗疾病,也是一种健身防病的方法,健康人长期施用,或病愈后进行调理,可以保持皮肤健康,增强体质,精力充沛,身心舒畅,产生抗病和防御能力,起到无病能防、有病能治的效果,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在进行健身防病时,应着重调理脾胃,保精护肾。临诊时选取健脾补肾有关部位或穴位进行调理,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运化吸收营养精微物质的重要器官,食物是供给身体营养的来源,如果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就会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和损伤,致使食物不能及时被消化吸收,机体得不到营养而发病;另外肾为先天之本,藏精气,它既是生殖孕育功能的源泉,又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肾气之衰亡,是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在正常情况下,坚持梅花针治疗,还能改善皮肤的营养,使苍白松弛干燥的皮肤,变为红润而富有弹性。起到延缓衰老和美容之作用。

为了扩大针灸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我国在梅花针方面加强了对外宣传。20世纪50年代苏联曾派医师来我国学习梅花针。80年代以后,我国政府受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和一些友好国家的请求,先后在北京等地开办外国医生学习中国针灸的学习班,与此同时,也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医务工作者介绍中国梅花针,并派医师赴日本讲学和医疗,为其培养梅花针专业人员。现在已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医务工作者,采用梅花针疗法防病治病,为本国人民的健康服务。梅花针治病不但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也节约药品,操作简便,因此很适合家庭医疗保健和基层医疗单位普及应用。第二章 梅花针治病的原理

一、梅花针治病的原理

风、寒、暑、湿等外邪侵犯人体,首先致经络功能失常,然后病邪循经络内传机体而发病。《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素问·缪刺论》中又说:“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说明凡是外邪侵入人体,都是先从皮毛开始的。

在病邪侵入皮部的时候,如能及时治疗,机体便能很快康复,否则,病邪就会向内侵入脏腑而发病。同时,若内脏有病也可以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如《灵枢·邪客》说:“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景岳全书》指出:“病之于内,形之于外。”这说明内脏病变,可以在经脉所通过的部位或相应体表出现某些症状或阳性物。

梅花针治病正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跟据病证采取不同手法,叩打一定皮肤部位、穴位进行治疗的。

根据经络理论,皮部是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区,具有局部性和整体性。皮部对外界的变异具有调节和适应的功能,起着保卫机体,抵抗外邪的作用。由于皮部通过经络沟通和联系脏腑,它们之间互相影响,故疾病可以由表入里,也可以由里出表。根据这一原理,采用梅花针叩打体表一定部位、穴位或阳性反应区,便可以通过皮部—孙脉—络脉—经脉,起到调整脏腑虚实,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平衡阴阳的治疗作用。并且还能治疗局部病症,以及和此脏腑有关的其他疾病。经络学说认为,脊柱中行为督脉,督脉为阳脉之纲;背部两侧为足太阳膀胱经,五脏六腑的俞穴都在背部,说明这些部位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梅花针治病常以脊柱两侧为主要部位即基于这一点。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脊柱两侧的皮部以及阳性反应与内脏联系的可能与节段性的神经支配有关。因为某一内脏器官的感觉神经纤维,与一定的皮肤肌肉区的感觉神经纤维,都进入相同的脊髓节段,内脏与体表可能是通过这条途径,在自主神经和体液参与下相互联系的。因此,当内脏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部位出现阳性反应和阳性物,这些阳性反应和阳性物,便是适用于梅花针疗法的重要依据,也是治疗时重点刺激的部位。

二、经络皮部理论

1.经络系统中的十二皮部

经络系统的内容,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于脏腑,外布于全身,将各部分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经脉和络脉的区别,在于经脉犹如直通的径路,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分布在人体较深层的部分;络脉犹如网络,是经脉的细小分支,分布在人体浅表部位,联系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经脉和络脉又有密切的关系。

皮部作为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区,它和经络不同之处,从形态上说,经脉是呈线状分布;络脉是呈网状分布;而皮部则呈带状分布、其范围和同名经络分布的部位大概一致,但比经络更为广泛。

2.十二皮部的功用及其分布

十二皮部是经络系统在皮肤的分部,是经脉机能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它是经络气血输注和布散的地方。皮部具有整体性和局部性的意义。整体性说明皮部为人体暴露于外面的最浅表部分,是机体直接接触外界,并对外界气候等变化最敏感的组织,而对这些变化具有调节和适应功能,起着保护机体,抵御外部侵袭的作用。皮部局部性的含义,是指十二经脉在体表的皮肤分区。同时,人体皮肤的分布各有所属和各有所主,而各部位所属与经脉的循行密切相关。皮部的分区,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按十二经脉在体表的部位,分为十二皮部。正如《素问·皮部论》中指出:“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其具体分布为:凡是手、足太阳经脉循行和到达人体皮部的地方,其皮肤的部位就属于太阳经的皮部;凡是手、足少阳经循行起止的皮肤部位,就属于少阳经的皮部;凡是手、足阳明经循行起止的皮肤部位,就属于阳明经的皮部。

手、足三阴经(手足太阴经、手足少阴经、手足厥阴经)的皮部所属同手、足三阳经一样。

皮部和经脉的关系密切,它和络脉的关系也是如此。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具有加强相为表里两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循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细小的络脉。连属部,包括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浮络和孙络的主要作用是联系经脉腧穴,敷布气血于全身,并输送经气达于经筋和皮部,从而保证全身各组织器官和皮部的正常活动功能。

3.皮部理论的临床意义

由于皮部具有整体性和局部性的特征,而二者之间又互为影响,因此,它具有诊断疾病和指导治疗的作用。

皮部为浮络的分布,故审察皮肤和浮络的颜色变化已成为中医望诊的一项重要内容。如《素问·皮部论》说:“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近代在皮部色诊的基础上,又有把观察皮肤丘疹的形态颜色、皮肤的感觉差异、皮肤导电量变化等,作为辨病认证内容。例如临床常根据边缘明显的蝶形斑拟诊为红斑狼疮;以蜘蛛痣、肝掌拟诊为肝硬化;以皮肤紫癜拟诊为血小板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再如梅花针的检查诊断法,就是检查皮下组织中的阳性物(结节物、条索状物、泡状软性物等)、阳性反应(酸、痛、麻、木)和皮肤温度改变等来认识疾病。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皮部理论在诊断学方面的新发展。第三章 梅花针的常用材料及保养

古人把5根针捆成一束,像梅花的形状而称为梅花针;将7根针缚成一束,便叫七星针;将16根针嵌制在竹签上的,则称为罗汉针。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梅花针的针具有了较大改进。针柄的选用,有竹筷子、木制品、塑料制品、有机玻璃制品、牛角制品和胶木制品,还有金属制品。针组样式,由散开似莲蓬式,改为将7根不锈钢针捆缚一起形成圆柱形;也有用硬塑料按要求制成针组,这种针组多为一次性用针;还有将针组磁化,成为带磁的梅花针组运用于临床。针具名称因针数、式样等不同而异。

一、梅花针的结构

梅花针的结构可分为针柄、针头、针组3部分(图1)。图1 梅花针的结构

1.针柄

是手握的部分。针柄可采用竹筷子、塑料、有机玻璃、胶木、牛角或电木等制成,形似筷子而富有弹性(也有用金属制成手柄,这种针柄无弹性,体积又重,不适宜临床应用)。为了携带方便,制作时可将针柄分为两段,中间以螺丝环连接,应用时将两段连接起来,拧紧螺丝环便成为完整的梅化针柄。

梅花针针柄不宜过长或太短,针柄过长叩打时容易摆动,致使落针不稳不准,且易刺破皮肤出血;针柄太短,则不能正确持针。同时,针柄不能太粗或过细,太粗没有弹性,不能引出弹力;过细叩打时容易抖动,落针不稳,弹刺的冲力不能散发到被叩打的皮肤部位。

2.针头

是嵌装针组的部分。嵌装针组方法,若是用竹筷子钻孔的,则用细轴线呈“8”字形缠绕捆紧;若是用塑料等为原料的制品,则用螺旋帽固定针组。

3.针组

用7根钢针捆成圆柱形,是刺激皮肤的部分。关于梅花针组,近来有将针组磁化,制成磁梅花针组;也有按要求用硬塑料制成梅花针组,这种针组多为一次性使用。

二、梅花针的制作

1.竹柄针

取钢针7枚,以不锈钢针最好,针长2.6~3厘米,一般用质量好的5号或6号缝衣针亦可。竹筷子一根,以富有弹性涂漆圆形有弧度的为宜,长约26~30厘米;针柄头端直径为0.5厘米,针柄尾部直径为0.8厘米;结实的细轴线3~4尺。玻璃片一块,在距离筷子细端约0.55厘米处钻一小孔,孔的大小能放入7枚用线固定(或塑料管固定)的针组为宜。将7枚钢针用线捆成一束,然后将针尖轻轻在玻璃片上戳齐,再将针捆紧,放入筷子的细端小孔内,随后检查针尖是否保持平整,并注意筷子弧面向上,弓面向下。针尖应在弓面,穿过小孔的针尖部分占全针长2/5,针尾部分占3/5。针组应与筷子垂直,再用线呈“8”字形缠绕捆紧即成。

2.塑料柄针

针柄用塑料、有机玻璃、胶木或电木制成,其中以胶木制的弹性最佳。长约28~30厘米,针柄头端直径为0.6厘米,针柄尾部直径为0.9~1厘米,从头至尾,粗度渐渐增加。针柄头端为筒形螺旋帽,内有螺纹,长约1.2~1.3厘米,帽底即帽端0.4厘米处有一小孔,用时将针置于此。将7枚针放入小塑料管内(较针体短),或用线捆成针组亦可。针尖要齐,使用时将针组放进针柄小孔内,调整合适后,拧紧螺旋帽印可(图2)。图2 梅花针的制作

3.电梅花针

做电梅花针的电机是晶体管医疗仪。这种电机可以在医疗仪器商店购买。

三、梅花针的保养

梅花针要注意保管,防止针尖生锈带钩、针柄折断、针头碎裂,尤其对梅花针组更应注意保管,因此,必须经常保持针组干净,切忌针尖与硬物碰撞,以致损坏针。注意检查针具,当发现针尖有钩毛或缺损、针锋参差不齐者,须及时修理。(1)将针组用消毒棉花包起来,在棉花外层再用锡纸或塑料薄膜包裹,然后收藏在针盒里。盒里可放置少量干燥剂,防止受潮。(2)应用完毕的针组,在针与针之间常有皮肤脱屑物,应及时剔出,或用棉球轻轻压出,将污物刷掉、擦净,然后用棉花包好,放置在针具盒中保存备用。(3)针组中的针如有带钩,则应及时拆开,并用细砂纸或细磨石将其磨尖;如针尖不齐,针组捆扎不紧,或固定不牢,都应修理或重新组装。(4)缝衣针做的针组,有时会生锈,若遇针体轻度生锈,可用砂纸将锈擦去,若生锈明显则应换针组,不宜再用。(5)针头保护:可用塑料、有机玻璃和胶木为原料的制品,将针头加以保护。一要防止针头不受硬物直接重挤压,以免破碎,尤其是螺旋帽部分更应注意保护;二要留意在拧紧螺旋帽固定针组时的力度,不能过大或过猛,以防螺旋帽破裂。(6)针柄保护:针柄要经常保持清洁,用毕后将其擦拭干净,放置存针容器内。胶木制的针柄,谨防从高处摔掉落地使针柄断裂,也不要将针柄弯曲过度,以防折断。对于接合式的针柄,平时将其拆开,安放在特制盒内,以防损坏。

四、梅花针的消毒

梅花针的消毒,必须严格。对传染病病人的治疗,采取一人一针的方法。

常用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1)将梅花针浸入75%的酒精内泡半小时便可使用。(2)将针组用纱布包好,放在清水中煮沸15分钟左右消毒,或将针组包裹后放在高压蒸汽锅内消毒。(3)采用紫外线照射灭菌。第四章 梅花针的常用手法

梅花针临床治病所要求的基本手法是腕力弹刺手法。古医书中按病症不同而采用不同深度刺法的记载有很多,《素问·刺要论》中说:“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说明由于病情和部位不同,针刺时也应有浅深之别;《素问·刺齐论》又说:“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灵枢·逆顺肥瘦》说:“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古人认为针刺要分深浅,浅刺法即由此发展而来。《灵枢·官针》有关于“毛刺”、“扬刺”、“半刺”的记载,毛刺是一种浅刺皮肤的刺法,不伤筋肉,用于治疗皮肤麻木不仁等病。扬刺即针刺浅表,操作时正中刺一针,左右上下齐刺一针,用于治疗病变范围较大、病位较浅的寒痹。半刺是浅刺皮肤、而快速出针的刺法,刺时不伤肌肉,好似拔去毫毛感觉,皮毛和脏腑相应,起到疏泄邪气的作用。另外根据婴儿发育还不完善的特点,主张用毫针浅刺,出针要快。《灵枢·官针》中“毛刺”、“扬刺”、“半刺”的刺法要求,可以说是梅花针弹刺手法的起源。

构成弹刺手法的要素,是由符合要求的梅花针、正确的持针、灵巧的腕关节弹力3方面组成。第一节 持针方法和要求

梅花针的持针方法有规范要求。如果持针不正确,就不可能以灵巧的腕力进行弹刺手法。要求握针不能过紧或过松,过紧会使腕关节肌肉紧张,影响灵活运动,以致不能产生弹刺冲力。过松会使针杆左右摆动,以致落针不稳,叩打不准需刺激的穴位或部位,且容易引起出血。要想正确持针,必须要有符合要求的梅花针。只有持针正确才能保证腕关节的灵巧活动不受影响,保证梅花针叩打皮肤时,由腕关节发出的冲力,在针尖接触皮肤的瞬间(一般为1/10秒)散发到被叩打的部位或穴位上,产生治疗作用。

一、正确持针法

正确的持针,是用手握针柄。用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手掌小鱼际外侧,针柄尾端露出手掌1~1.5厘米,再以中指和拇指挟持针柄,食指按放在针柄中段,这样可以充分、灵活地运用手腕的弹力(图3、图4)。图3 正确持针内侧观图4 正确持针外侧观

二、错误持针法

1.握拳式持针

这是最常见的错误持针法。操作时术者把针柄尾端放在掌心处,用拇指指腹把针柄按在食指第二节处,然后以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呈屈曲状,将针柄尾端进一步固定。这样持针,叩打时不能引出灵巧腕力,针容易摆动,叩穴不准,又易出血(图5)。

2.挟持式持针

术者以右手拇指和食指挟持针柄后半部,中指第一节固定针柄尾部。操作时针柄前后上下跳动。这种刺法既叩击不准治疗部位或穴位,又没有冲力,且易刺破皮肤出血。治疗后患者常在被叩打的部位处,有刺痛的不适感觉(图6)。图5 握拳式持针法图6 挟持式持针法第二节 手法

梅花针治病,十分注重手法的运用。要求用腕力弹刺、浅刺穴位、经脉或部位,不需要刺入深部组织,也不要捻针或留针。临诊采用不同手法,配合辅助手法,达到治病和保健强身的目的。施治时要求操作者做到“神到”即思想要集中,“眼到”,即眼睛要注视被刺激穴位或部位,“腕力适度”即根据病证选用不同刺激强度。因此,操作手法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一、正确手法

正确手法要求,叩打时落针要稳、要准,针尖与皮肤成垂直接触,提针要快,发出短促清脆的“哒”声,即是针尖接触皮肤后立即弹起。这种叩打的力量,不是用臂力或肘力,也不是用压力,而是用手腕部的弹力(图7、图8)。图7 弹刺手法1

要掌握弹刺手法,就要在进行击打时,医生持针手的肘关节相对固定,落针依靠腕关节活动的冲力,在针尖接触到皮肤的瞬间(约1/10秒),不要再用力向下压,而应随着皮肤产生的反作用力,顺势扬腕抬针,这就是弹刺手法的要领。正确手法要求叩打时要做到弹刺、平刺。所谓弹刺就是叩打时的用力是手腕部弹刺,所谓平刺就是叩打时针组(7根针)的针尖要平齐,与皮肤垂直接触,针尖不能长短不齐,以免增加病人的痛楚以及出血。叩打频率不宜过快过慢,一般每分钟叩打70~90次;刺激强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种。图8 弹刺手法2

弹刺手法的优点在于冲力强,能产生转瞬性疼痛的良性刺激,并且叩打后的针眼容易闭合,不易出血。临床实践证明,运用弹刺手法治疗后,患者均有舒适的轻松感,反之,则在针刺皮区留有刺痛等不适反应。

二、错误手法

操作时常见的错误手法有下述几种。(1)慢刺、压刺 这是因为运用腕力不灵活或加用了臂力,以致叩打时动作缓慢,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较长。这种刺法病人疼痛明显,容易出血。(2)斜刺 这种手法是治疗时针尖与皮肤接触不垂直造成。其原因是术者没有掌握手法要领,缺乏基本功训练。这种不正确手法常易在叩打臀部、关节周围、头部、眼区、耳区、下颌部、肋间隙、气管两侧等部位时出现。(3)拖刺 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持针不牢,提针慢或针尖带钩。拖刺表现为:针尖不是垂直接触皮肤和垂直提针离开皮肤,而是针尖在叩打皮肤区时作了移位才提针。使用这种刺法患者感到痛苦不适,或损坏皮肤或出血。(4)飘刺 术者进行叩打时,针尖不是垂直和稳准地接触皮肤,而是飘摇无力地轻触皮肤,并立即提针。这样不能使腕部产生的冲力达到被叩打的皮区,影响治疗效果。其原因是由于持针不正确或持针不牢,操作时术者思想不集中,或由于初学而有惧怕心理等。纠正之法,要加强基本功和心理训练,增强其责任心。

总之,在操作时,要避免出现慢刺、压刺、斜刺、拖刺和飘刺这5种错误的刺激手法。

三、手法刺激强度

临床治病,应根据不同病证,采用不同刺激强度。一般叩打频率每分钟为70~90次,刺激强度又分轻、中、重3种,是补泻手法的具体运用。刺激强度标准如下。(1)轻度刺激 叩打时使用腕力较轻,冲力较小,使患者稍有疼痛感,皮肤局部略有潮红,但不出血。此手法属补法,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补虚之功。(2)中度刺激 叩打时用腕力稍大,冲力亦较大,介于轻度刺激和重度刺激之间。患者有轻度痛感,局部皮肤有潮红、丘疹,但不出血,具有平补平泻性质。(3)重度刺激 叩打时用腕力较重,冲力大,患者有明显痛感,但能忍受。叩打后局部皮肤明显发红,并可有轻微渗血。此法属于泻法,有疏散凝滞、活血止痛、导闭消肿之效。

对于感觉迟钝或麻痹的病人,应根据病情采取适当的刺激强度和不同的手法,达到治疗目的。

四、梅花针常用补泻手法

梅花针治病,应根据不同病证,采取不同手法,达到或补或泻的作用。《难经·七十一难》指出:“补者不可以为泻,泻者不可以为补。”这就说明临床施治,一要辨证正确,二要手法恰当,不能随意乱用手法,免误治机。常用的补泻手法,有迎随补泻和轻重补泻等。

1.迎随补泻法

按照《灵枢·终始》所云“泻者迎之,补者随之”,梅花针临证施治的操作如下。(1)补法 根据病证,按照经脉、经穴主治功能,选择经脉中一段或几个穴位之间的皮区,用梅花针顺其循行路线的方向叩打2~3行,采取轻刺激力量,这是培补正气的方法。(2)泻法 根据病证,按照经脉、经穴主治功能,选择经脉中一段或几个穴位之间的皮区,用梅花针逆其循行路线的方向叩打2~3行,采取较重刺激力量,这是泻其病邪的方法。

2.轻重补泻法

从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补泻手法与刺激强度有密切关系,轻刺激能起到补的效应、重刺激能起泻的效应,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等强度刺激则起平补平泻的效应。临诊操作要求如下。(1)补法 根据病证,选取相应治疗部位、穴位或阳性反应区,采取轻度刺激手法叩打局部,要求腕力小,冲力亦小,手法柔和,叩打后皮肤呈现红润或隐见丘疹,但不出血。此法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补虚之功。(2)泻法 根据病证,选取相应治疗部位、穴位或阳性反应区,采取重刺激手法叩打局部,要求腕力较大,冲力强,叩打后皮肤可见潮红丘疹,或见少量渗血。此法有疏散凝滞,活血化瘀,导闭消肿之效。

五、梅花针辅助手法

辅助手法能使梅花针充分发挥其效应,进一步提高疗效。《灵枢·邪客》中说:“持针之道……左手执骨,右手循之,辅针导气,邪得淫泆,真气得居。”其中“辅针”即指针刺的辅助手法,是指欲达到某种针刺目的的针法。梅花针辅助手法的运用,主要依赖术者左手拇指、食指灵巧地配合梅花针叩打来进行。临床操作要求如下。(1)确定治疗部位 根据病证选取治疗部位或穴位,指导患者使其体位正确,充分暴露施针部位,并使患者舒适,方便操作。叩打前,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触摸清楚叩打部位组织厚薄、肌肉张力、阳性物、阳性反应区和皮肤感觉情况等,然后进行施治。(2)摸准阳性物(或阳性反应点)体表检查时发现阳性物(如结节、条索、泡状软性物)或阳性反应(如酸、痛、麻、木)处,施治时,都要作重点叩打,以提高疗效。当叩打阳性物时,必须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尖(或指腹)摸清楚阳性物的软硬、形状和大小,以及阳性反应区最痛点,然后进行施针叩打,保证每一次叩打都能准确地刺激到阳性物处和最痛点,做到有的放矢。(3)缓解疼痛 梅花针治疗,对患者来说刺痛感是轻微的,不论老人、小孩都能接受。但是,当采用较重手法叩打时,刺痛感有所增加,尤其在阳性物和阳性反应区,以及某些局部病变区(如癣、神经性皮炎、扭挫伤局部)的叩打,一般多采用较重刺激手法。为了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施治时术者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尖,不时地在被叩打部位进行揉按。一般每叩打2~3下,揉按1次。这样能缓解、减轻由于刺激引起的局部肌肉痉挛性疼痛,达到治病目的。(4)起按摩效应 采用梅花针治病,不论按部位或按穴位进行治疗,术者若能配合相应的揉按辅助手法,都能起到按摩效应,增强梅花针治病效果。操作时术者左手拇指或食指伴随梅花针进行适度揉按,尤其对患部(如关节炎、扭挫伤患部或阳性物处)的叩打,需要不时地在局部进行揉按,并向四周呈放散状推按。实践证明轻揉按能疏通气血、扶正补虚;重揉按能活血散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从而提高疗效。第三节 刺激强度及叩刺部位

一、刺激强度(1)梅花针治疗应根据病证虚实,体质强弱,年龄大小,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法,对小孩、老人、体弱和初诊患者多给予轻刺激;根据病情需要以及患者对针刺的耐受程度,由轻刺激逐渐向中度刺激或重刺激过渡。(2)刺激强度,还应根据叩打部位和感觉是否敏感而异,如眼部宜轻刺;足底皮厚感觉迟钝宜重刺;对阳性反应区及阳性物处宜较重刺激。(3)根据不同病证采用不同强度的刺激手法,例如对关节炎、风湿性肌炎、神经痛、麻痹性疾病、急性热病等,都可给予较重刺激;其他疾病一般多采用中度或轻度刺激。

二、叩刺部位

部位刺激是梅花针治病的特点。根据病情,也按经脉循行路线和穴位进行刺激。对阳性物和阳性反应的刺激有一定要求,简述如下。

1.经脉循行刺激

就是按经脉循行路线,根据病证及经脉主治,选取经脉一段或几段,运用梅花针沿着经脉循行路线叩打2~3行。每行距离约0.3~0.5厘米,每针相距0.5~1厘米。必要时也可以在两行中间再叩打一行。一般用于颈项、背、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和肘膝以下部位。

2.穴位刺激

就是在选择好的穴位表面皮区进行叩打。每个穴位叩打范围,要注意小孩和成人个体差异、人体的胖瘦,并且根据穴位所在部位而定,一般在穴位表皮0.5~2厘米直径范围内,作圆形均匀密刺,每个穴位开始叩打20下左右,随后可增至40~50下。

3.阳性物及阳性反应区刺激

通过脊柱两侧及体表其他部位检查,发现的阳性物(条索状物、结节物、泡状软性物)及阳性反应(酸、痛、麻、木),在治疗时须作重点叩打,其叩打方法如下。(1)对阳性物的叩打 叩打阳性物时,首先要摸清楚阳性物的形状大小、性质软硬、深浅程度,分布范围,以及其起止和走向,用手指按压有无疼痛反应,基底部周围组织有无黏附情况等。然后在阳性物表面皮区及周围,采用较重手法密刺。为了刺准阳性物,术者可以用左手拇指或食指将阳性物固定,然后进行叩打。对条索状物的叩打,要注意其起止两端的叩打。(2)对阳性反应区的叩打 阳性反应区是指酸、痛、麻、木区域。治疗时在此皮区应采取密刺,应用手法较一般部位要重些。(3)对疼痛或酸痛区的叩打 在此区叩打,必须细心找到其最痛的反应点,然后对该痛点皮区作重点叩打,并加用辅助手法,以左手食指或拇指尖不时揉按痛点,并向四周疏散揉按。(4)对麻木皮区叩打 除对皮肤感觉迟钝或消失的阳性区进行密刺外,还需要在麻木区的周围健康皮肤处作疏通性叩打,即梅花针先叩打正常皮肤区,然后逐渐向麻木阳性反应区呈向心状叩打(即以麻木区为中心)。这种由健康皮肤的四周向麻木阳性区叩打的方法,称为疏通诱导法。还有,对一些病症患部(如皮炎、湿疹、脱发区等)的叩打也要由患部的四周向内叩打。

一般在病变局部采取散刺,头面五官疾病、关节病变、局部扭伤、顽癣采取围刺方法。第四节 手法练习

灵巧的腕关节弹力,要靠平时刻苦练习才能获得。只有掌握好弹刺手法,才能避免在治疗中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在治疗时才能控制、调整好刺激强度的应用。通常的练习方法和步骤如下。

一、腕力练习

即使用腕力弹刺。弹刺的基本条件是要有灵活的手腕力量。练习方法是:自己用左手握住右手腕关节上方,注意握力不应过大,以免妨碍腕关节的活动。练习时右手腕和手掌作上下有节奏的摆动,上下活动度为75°角,反复练习,使手腕关节活动灵活。

二、持针练习

这是在腕力练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练习。练习方法:用布包裹棉花,捆成布团,或练习本亦可。右手持针,运用腕力采用不同强度叩打棉花团或练习本。要不断检查叩打在棉花团或练习本上的针孔是否平齐,大小是否一样,若见针孔大小不同,说明所用腕力轻重不匀,针尖和接触面不垂直,需要纠正。

三、对准目标练习

在腕力和持针练习后,接着要练习叩打目标的准确性。练习方法是:可在布团或练习本上划上若干纵横线条,然后持针对准线条有顺序、有节奏地作纵横叩打,注意针距,掌握速度;也可将练习本中的字为目标,要求每针要击中字的中心,如此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四、亲身体验

手法练习最后的步骤,是练习者要亲身体验自己手法的熟练程度。其方法是:练习者可选自己身体某部位叩打,也可在练习者之间互相进行,体验针感反应。初学者只有通过上述方法和步骤进行手法练习,才能较好掌握梅花针手法的要领,更好地用于临床。第五章 体表检查诊断第一节 概述

梅花针治病,除了应用一般的诊法之外,还有一种特殊诊断法,就是体表检查法。

体表检查法,是医生运用各种不同手法检查患者体表有无条索状物、结节状物、泡状软性物等(称为阳性物,是有形的);或是酸、痛、麻、木等感觉(称为阳性反应,是无形的)。根据这些阳性物或阳性反应,可以初步认识疾病及判断治疗效果。

检查法的主要检查部位是脊柱两侧,但其他部位也可以。为什么检查脊柱两侧的阳性物或阳性反应就能诊断疾病呢?根据经络学说,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脊柱两侧,五脏六腑的俞穴都在背部的膀胱经上,如果脏腑有病,就会在相应的俞穴发生反应。临床实践证明,在脊柱各节段,不论椎体或两旁组织,只要有异常,即是其相应的组织器官有了病变的指征,因此可以说脊柱两侧是反映脏腑疾病的处所。

中医认为“有病之于内,必形诸于外”。就是说,内部脏腑有病,可在外部体表有所反应。因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五脏六腑、四肢五官、皮毛筋骨、肌肉血管等,既有不同的生理活动,又相互关联,从而得到机体的统一平衡。这种有机的配合,主要是依靠经络密切联系的。一旦病邪侵入人体,就会沿着皮肤经络,自外而内、由表及里发生传变,即是通过皮部、孙脉、络脉、经脉传入脏腑,反过来,脏腑有病,也会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所以将在体表的一定部位出现阳性物和阳性反应等异常变化。如慢性气管炎,在第1胸椎至第8胸椎两侧及腰部有条索状物及压痛,颌下有结节;慢性胃炎在第5胸椎至第12胸椎两侧有结节、条索状物及泡状软性物;慢性盆腔炎在小腹、腰、骶、腹股沟有结节及条索状物,坚持长期叩刺这些疾病的阳性反应处后,均能使其逐渐消失而达到治愈的目的。若阳性反应物较多,病属顽固,需耐心长期叩刺方可治愈。

从实践中观察到,人体如果出现这些阳性物或阳性反应,随着病情的好转或痊愈,阳性物便会减少或消失,或由粗变细;阳性反应的疼痛会逐渐减轻。若病情加重恶化,则阳性物、阳性反应则呈现无变化或增多。这说明经脉、腧穴、皮部和脏腑之间的联系有其一定规律性。这些异常变化,在脊柱两侧最为多见,它是疾病性质的重要指征,也是决定治疗原则、治疗部位和检验疗效的标志。第二节 检查注意事项、阳性物和阳性反应

一、检查注意事项

1.检查时的姿势和顺序

检查时患者的姿势要正确,一般取俯伏坐位,解开衣服露出整个后背及臀部,两肘平伏在桌上,两肩胛展开,头向前低,后背微成弓形,全身肌肉放松,避免过于紧张影响检查结果。检查者站在患者右后侧进行检查;以左手拇指的指腹紧贴脊柱棘突,由下而上推压,先从胸椎12至胸椎1,再从尾椎至腰椎1,其次检查颈椎,再次检查头部,前胸、腹部及四肢。

2.解剖标志定位法

脊柱两侧检查的定位以椎骨之棘突为标志。颈椎以第7颈椎最凸出为标志。胸椎以两肩胛冈平第3胸椎棘突,两肩胛角平第7胸椎棘突。腰椎以髂前上棘为标志,因该处与第4腰椎棘突相当,肋弓下缘平第2腰椎。肋骨以肋间为标志;胸腹部以乳头、胸骨、脐孔、耻骨为标志;头部以五官、眉毛及发际为标志。四肢以关节、骨髁为标志。

3.注意患者表情

检查前先向患者说明。阳性物和阳性反应本人不能见到,只有在发生病变时,对某部进行按压检查时会出现酸、痛、麻、木等异常的反应,或可触摸到条索、结节状物、泡状软性物。若无病变则没有此种现象。检查要细心耐心,注意患者的表情,检查中除了询问病人的感觉外,还要随时注意观察病人各方面的反应和表情,尤其对小孩和聋哑患者更要注意。检查时术者始终要做到从整体出发,综合分析,鉴别阳性物的性质和产生原因。

二、阳性物和阳性反应

1.阳性物

特点是有形而能摸到。包括结节物、条索状物、泡状软性物和障碍阻力。其形态和特征如下。(1)结节物 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大的如蚕豆或更大些,小的如砂粒,通常以黄豆、绿豆和砂粒大小者居多。软硬程度不同,中等硬度占多数,边缘可辨清,有的与周围组织黏附较紧,活动性不大,按压时多有酸痛反应。(2)条索状物 有长短粗细之分,长者可达10厘米,短者仅有0.5~1厘米。粗的如铅笔杆,细的如火柴棒或缝衣针。触摸时多呈中等硬度,边缘清楚,用力按可见,有过敏感或酸、痛、麻、木等不同反应。(3)泡状软性物 多见于胸椎5~8节两侧及腰椎两侧和骶部,一般呈圆形、椭圆形或长形,有些似短的条索状物,质软。触摸时有海绵样感觉,内似有气泡而滑动,无阻力或阻力甚小,类似皮下气肿,识别比较容易。(4)障碍阻力 其特征是进行推诊时出现阻力感,或者局部组织张力突然改变,有明显松弛现象,呈现发空及凹陷感觉。临床实践证明,较大结节状物、条索状物,椎体变形,肌肉张力的改变等,都可以形成障碍阻力。上述阳性物均可用手触知。此种障碍阻力于脊柱两侧出现最多,其他部位亦可出现。

2.阳性反应

特点是无形的。临床表现为酸、痛、麻、木的感觉。是检查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凡有阳性物处,由于病情的不同,按压时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酸、痛,麻、木等反应。但患者平时一般没有此类感觉。

3.其他异常改变(1)椎体变形 包括椎体棘突结构的各种异常变化。

1)棘突凸出或变粗:多伴有肌肉张力增加和压痛,椎间距离缩小。此现象多见于脊椎病,或与相应部位脏器的病变有关。

2)棘突凹陷:多伴有附近肌肉松弛,有时椎间距变宽,或伴有压痛。如在腰椎部有此征,患者多有下肢疾病或萎软症。

3)棘突偏向一侧:表现为偏左或偏右,附近肌肉张力改变。此征多见于脊椎疾病或与相应部位脏器的疾病有关。(2)叩诊时呈“痹呆音”(类似浊音、实音)或空音 说明相应的脏器有了病变,或者与某种疾病有关。(3)皮肤温度的改变,感觉过敏或迟钝,对于疾病的诊断也有很大意义 如脾胃虚寒的患者,胃脘部常有发凉感;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则局部皮肤温度较高;肺气虚及脾胃虚弱患者的皮肤,多粗糙不润。第三节 体表与脏腑和疾病的相应关系

根据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脊柱两侧及其他部位与脏腑、疾病的关系,如表1。第四节 体表检查手法

体表检查时必须应用一定的手法,一般是先叩诊,再触诊,然后推诊、压诊和捏诊。但在临床上,应根据病情以及医生的经验,选用其中几种手法检查即可,不一定5种手法都用,也不一定全身各部都作检查。

现将5种手法检查的操作方法、异常所见、检查部位、注意要点以及和疾病的关系,概述如下。

一、叩诊

1.操作方法

用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指尖平齐(如检查小的部位时,可单用一个食指,或用食指和中指二指),手指呈屈曲状,以手腕上下活动的力量由上而下进行弹叩(图9)。如叩脊柱应先从胸椎向下叩至腰骶部。

2.异常所见

有病变可出现两种异常声响,一种是音调高、响度低沉而短促的“痹呆音”,另一种是清脆且高的“空音”。

正常情况下的音响,胸椎两侧除胸椎1~3外,大致相同;腰椎两侧和骶椎两侧叩出的音调也大致相似;只有当机体生病或椎体有了异常变化,才能在这些部位叩出异常的音响。

3.检查部位

以脊柱两侧为主,其次为背部、腹部、鼻部。四肢用此法较少。

4.注意要点

叩诊时,指端与被叩部位垂直。用力不能太大或太小,要求均匀,快起快落;叩诊时要与邻近部位上、下、左、右作比较,便于鉴别是否正常。图9 叩诊

二、触诊

1.操作方法

用手掌触摸患者一定部位的皮肤,或用拇指、食指、中指触摸颈动脉及其他动脉搏动情况;或以一个指头、两个指头触摸阳性物,以鉴别其性质及形状(图10)。本法多与推诊、压诊同时应用。图10 触诊

2.异常所见

鉴别皮肤湿润或粗糙,温度过高或过低,感觉过敏或迟钝;鉴别脉搏形状,快慢,是否规则;鉴别阳性物形状、硬度和反应;触摸椎体大小,椎间距宽窄。

3.检查部位

以脊背和腹部为主,头部、颈部、四肢也可进行检查。

4.注意要点

操作时要与检查部位的四周比较,以便鉴别出正常还是病态,以免误诊。

5.与疾病关系举例

胃肠系统和内分泌疾病,常有皮肤粗糙现象;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常见某关节局部皮温增高。脾胃虚寒者上腹部皮温偏低,且自觉发凉;肾亏者腰部皮温偏低;慢性妇科疾病患者下腹部皮温多偏低。

三、推诊

1.操作方法

操作时术者以左手拇指的指腹,在检查部位用恰当而均匀的力量向前推动(图11)。检查脊背部,可分段进行,以免遗漏检查部位。如胸椎可分为两部分检查,然后检查腰部、骶部。本法常与触诊、压诊同时应用。图11 推诊

2.异常所见

发现结节物、条索状物、泡状软性物,以及肌肉张力改变等。

3.检查部位

以脊椎两侧为主,其他部位也可用此法检查。

4.注意要点

为了达到检查的目的,不遗漏分布在机体各个部位的阳性物,检查时推动用力,必须分别采用3个层次进行,就是先轻推,寻找浅层阳性物,然后比较用力推动,寻找较深层阳性物,最后用力重推,寻找深部阳性物。这是由阳性物分布的部位和深浅不同及其性质所决定的,否则不易达到检查的目的。

5.与疾病关系举例

如胸椎5~8两侧发现泡状软性物,或其他阳性物,则表示胃有病变;颈椎1凸起,并见结节或条索阳性物,项窝肌肉肥厚,表示眼睛有疾病;若腰、骶椎两侧及臀部发现阳性物,说明下肢患病。

四、压诊

1.操作方法

操作时进行按压(图12)。本法多与推诊、触诊同时进行。图12 压诊

2.异常所见

根据病症及病程的不同,推压时可发现酸、痛、麻、木等阳性反应。

3.检查部位

以脊柱两侧为主,在头部、前胸、腹部、腹股沟、上肢、下肢等处均可应用。

4.注意要点

根据患者体质及部位不同,检查时分别施以均匀的轻、中、重3种不同的压力,但不能用力过大,造成人为的假阳性反应。也不能用力过小,达不到检查目的。阳性反应的标准:施以同样的压力,在阳性物处有酸痛反应;在邻近无阳性物处则无酸痛感,而只有被压感。前者是病理阳性反应,后者是正常现象。

5.与疾病关系举例

如上腹部出现压痛,多为胃部病变的指征;两侧肋弓缘有压痛或触及肿块时,右侧为肝病,左侧为脾病;正光穴处出现结节物或压痛则表示有眼部疾患。

五、捏诊

1.操作方法

术者用拇指、食指及中指呈钳状捏合操作,检查身体某一部位(图13)。图13 捏诊

2.异常所见

可发现浅层或深部的各种阳性物和酸、痛、麻、木等阳性反应,以及颈动脉搏动是否洪大等。

3.检查部位

腹部、腰部两侧,颈部、气管两侧,鼻、四肢以及病变局部。

4.注意要点

检查时应根据局部组织厚薄,采用不同的指力,寻找深浅层组织中的阳性物及阳性反应。同时要与被检查的对称部位作比较。

5.与疾病关系举例

如鼻翼的张力改变并发硬,表示有鼻部疾病。下腹部两侧捏诊发现阳性物或阳性反应,女性多为输卵管或卵巢疾病,耻骨联合上方则为子宫或膀胱疾病。又如颈动脉搏动一侧明显大于另一侧者,表示与心血管病有关,也常是哮喘病或慢性气管炎的指征。第五节 体表检查法的诊病基本原则和鉴别诊断

治疗任何疾病,首先要有明确诊断,然后才能有正确的治疗。要做到对疾病的正确认识,除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全面的考察外,还要在诊察病人时灵活运用正确的检查法。对于脊柱两侧的检查诊断亦不例外。

因为疾病本身在不断地变化,加之个体差异和客观环境的影响,更会出现复杂的症候。而且临床症状表现有主次之分、真假之别,有虚有实。同一部位上有可能是几个疾病共同的反应区。因此,在诊断该病时要认真地加以鉴别,要用整体的、联系的和综合分析的观点去认识疾病。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患者整体属虚属实;(2)现有多少症状,什么是主症;(3)主症与兼症相互关系,以及致病原因;(4)发病时间长短,年龄大小,以及性别等因素;(5)分析阳性物的性质、多少和分布,以及阳性反应的程度。这也是本诊断法认识疾病的基本精神和原则。

体表检查法对疾病的认识,是通过叩诊、触诊、推诊、压诊和捏诊5种手法的检查结果来实现的。其临床运用,还可结合望、闻、问、切四诊进行认证。一般望诊、闻诊和切脉常用于未检查之前,首先观察患者的精神、体质、姿态和面色,脊椎有无变形;闻患者的语言、呼吸和咳嗽声音的高低清浊。问诊是了解病情作出正确诊断的重要方法,可用于检查前、检查时或检查后。因此,体表检查法是以5种手法为特点,密切结合四诊进行临床辨证的诊断方法;在诊断疾病时两者结合,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现列举几种常见病证的鉴别诊断如下。

1.对呼吸系统病、心血管病和上肢疾病的鉴别

在作体表检查时,这3种疾病的患者都可以在胸椎1~5两侧摸触到阳性物或阳性反应。要确定为何病,还要进一步检查各属有关体表部位。其鉴别是:呼吸系疾病在胸椎3~5两侧的阳性反应和阳性物最为明显和多见,同时胸锁乳突肌部、颌下皮区均可触摸到阳性物和阳性反应,而心血管疾病则在胸椎1~3或胸椎5两侧的阳性物和阳性反应最为多见和明显。上肢疾患在胸椎1~4两侧的阳性物和阳性反应最为多见和明显,肩胛骨内侧缘也可触摸到阳性物或阳性反应。

2.对溃疡病、神经衰弱和高血压病的鉴别

上述几种病证,检查时在胸椎5~8两侧体表均可触摸到阳性物或阳性反应。其鉴别方法是:溃疡病人除在胸椎5~8两侧体表有阳性物外,在胸椎11~12两侧、胸锁乳突肌部、颌下皮区还可触摸到阳性物或阳性反应,胃脘部还有压痛。神经衰弱则在胸椎8~9两侧的阳性物和阳性反应最为多见和明显,项窝处也可触摸到阳性物或阳性反应;而高血压病人则于胸椎7~8两侧的阳性物和阳性反应最为多见和明显。

3.对泌尿生殖系统病和下肢疾病的鉴别

通过体表检查,泌尿生殖系病和下肢疾病都可以在腰部、骶部触摸到阳性物或附性反应。其鉴别方法是:泌尿生殖系疾病在腰椎和骶椎3~4两侧的阳性物和阳性反应最为多见和明显,尾椎两侧、腹股沟处也可触摸到阳性物或阳性反应;而下肢疾病在腰椎4~5两侧和骶椎1~3两侧的阳性物和阳性反应最为多见和明显,同时下肢患部及患部关节区可触摸到阳性物或阳性反应。

4.对眼病和鼻病的鉴别

体表检查时,眼病和鼻病都可以从颈椎1~2两侧皮区触摸到阳性物或阳性反应。其鉴别方法是:眼病在颈椎1两侧阳性物或阳性反应最为多见和明显,项窝处和正光穴处也可触摸到阳性物和阳性反应;而鼻病在颈椎2两侧的阳性物和阳性反应最为多见和明显,同时,鼻部也可发现异常现象。第六节 体表检查法的临床实用价值

本检查法极为简便,不受设备条件限制,对疾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均有其临床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在诊断方面(1)通过脊柱两侧和其他部位的体表检查,对于脏腑器官病变或机能不良,起到初步的诊断作用;当然进一步确诊,还要结合其他中西医有关检查方法。(2)根据检查所发现阳性物多少、阳性反应的程度,在体表的分布情况,以及按压时的反应,可以辨别机体虚实情况和病变类型。如阳性物多,形状粗,性质较硬,按压时疼痛显著,或者出现麻木的,为病情较重,病程较长。(3)有些疾病初期,自觉症状尚不明显,如胃肠功能不良、肝病和轻度屈光不正等,有时能帮助早期诊断。(4)由于疾病本身变化和客观环境影响,临床上会出现复杂证候,所以,在某一部位上可能是几种疾病共同的反应区,如胸椎5~8两侧出现阳性物和阳性反应,是反映胃部有疾病的指征,但患高血压病、神经衰弱及肝胆疾病时胸椎5~8两侧也有变化。因此,在诊断时要认真加以鉴别,相互参证,综合分析,认识疾病。

二、在指导治疗方面(1)根据脊柱两侧和其他部位的检查结果,辨别机体的虚实,分清疾病的主次,从而决定治疗原则、部位及手法。(2)可以检验疗效。例如经治疗后阳性反应由麻变痛,由痛变酸,表示病情好转;如阳性物消失,又没有任何阳性反应,说明疾病已治愈。反之,则可表示病情没有好转,或趋于恶化。(3)在阳性物及阳性反应区,采用梅花针重点刺激,能收到较好效果,对痛症能立即缓解。叩刺后随着阳性反应处的减少和减小,疾病就随之逐步减轻,阳性反应处彻底消失后,疾病就痊愈了。(4)有防病健身作用。某些疾病初期(如胃肠功能不良),自觉症状不明显,通过仔细检查,可以在体表发现异常变化,及早治疗。又如某些疾病经过治疗,基本治愈,惟体质虚弱,需要善后调理,可用梅花针刺激脊柱两侧,重点叩打腰部、骶部,往往会使食欲好转,睡眠转佳,身体逐渐康复。第六章 患者的体位和取穴方法

一、患者的体位

在治疗时,患者必须采取适当的体位。体位的选择原则,一是尽量采取病人自然舒适,又能持久的体位;二是便于医生的操作。现将临床常用的体位分述如下。

1.俯伏坐位

这种体位最为常用。如叩打后颈部、肩部、背部、腰部、骶部、臀部、髂嵴部、后肋间、后头部等,皆采用此种体位。

2.正坐位

患者直身起坐,叩打头部、面部、颌下、气管两侧、前胸、前肋间、上腹部、上肢、下肢前部等,多采用这种体位。

3.卧位

卧位可分仰卧位、俯卧位和侧卧位。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选取合适的体位。临床治疗时,对体质虚弱患者、小儿或瘫痪患者均采用卧位。(1)仰卧位 多用于叩打头面部、前胸、前肋间、腹部、上下肢、大腿和小腿前部及内侧部。(2)俯卧位 多用于叩打脊背部、臀部、大腿和小腿后侧、肩部、肩胛骨周围区、后肋间等。(3)侧卧位 多用于叩打骶关节区、髂嵴部、臀部、侧腰部、腋窝、季肋部、下肢背侧、肩关节区、大腿和小腿外侧。

4.立位

立位患者采取站立姿势,多用于叩打腹部,或对肥胖病患者,进行腹部消脂肪时采用此种体位。对肥胖病人进行消脂肪时,患者须配合深吸气动作,术者还需采取较重刺激手法。

二、取穴方法

人体腧穴的位置不同,准确地取穴是应用梅花针疗法治疗疾病的前提。肌肉和骨节是腧穴体表定位的主要标志,只要掌握了恰当的方法,便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定取穴位。常用的取穴方法包括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同身寸法和简便取穴法。

1.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是以人体各部位主要的骨节为重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长短、大小,并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表2、图14、图15)。图14 骨度分寸图(侧面)图15 骨度分寸图(正面)

2.体表标志法

体表标志法是根据人体体表自然标志取穴的一种方法,包括体表固定标志法和体表活动标志法两种。(1)体表固定标志法 所谓的固定标志,是指直接在体表能看到或能触及到的标志,如五官、毛发、手指甲和脚趾甲、乳头、肚脐、骨节凸起或凹陷处、肌肉隆起部位等,利用这些标志可直接选定腧穴。如鼻尖高点取素髎穴,眉毛的中央取鱼腰穴,两眉中间取印堂穴,两乳之间取膻中穴,脐中取神阙穴等。(2)体表活动标志法 所谓的活动标志,是指进行一定的活动使组织、器官处于特定的位置后,在体表看到或触及的标志,可利用这些标志定取腧穴。如进行咀嚼动作时,在咬肌隆起的高点处可取颊车穴等。

3.手指同身寸法

指寸定位法又名手指比量法、指寸定位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因而先确定手指一定部位的长度,再在骨度分寸的基础上,用手指比量取穴。用这种方法取穴时,须用患者自身的手指作为标准,所以称为“同身寸”。常用的有以4种。(1)中指同身寸 中指屈曲时,以中指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本法适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及背部取穴的横寸(图16)。(2)拇指同身寸 拇指伸直时,以拇指指间关节横纹的宽度作为1寸。本法适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图17)。图16 中指同身寸图17 拇指同身寸(3)横指同身寸 又称“一夫法”,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本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的直寸和背部的横寸(图18)。(4)二横指(食、中指)同身寸 是将食指、中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的宽度作为1.5寸。本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的直寸和背部的横寸(图19)。图18 横指同身寸图19 二横指同身寸

运用指寸定位法时,应注意不同的指寸有其不同的运用范围,不能以一种指寸遍用于周身。其次,必须在骨度分寸法的基础上运用指寸法,当两者出现抵触时,应以骨度分寸法为准。

4.简便取穴法

这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快捷的取穴方法,是古今医家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如两耳尖直上与头部前后正中线的交点取百会穴;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另一手腕后高骨正中,在该食指尖处取列缺穴;两手自然下垂于大腿外侧,在中指尖抵达处取风市穴等。第七章 梅花针的治疗部位及常用穴位

梅花针的治疗部位,全身上下都有分布。包括按部位刺激、按经脉循行路线刺激、按穴位刺激,以及在阳性物和阳性反应区刺激的部位。它是经脉之气输注和布散的地方,也是梅花针防治疾病重点施术的部位。而每一个治疗部位范围,如何刺激,也都有所规定和要求,其功能和主治病症也有不同。梅花针治疗疾病就是根据不同病症,选取不同的治疗部位或穴位,运用各种手法,通过经络、腧穴和皮部来达到治病的目的。

腧穴,是指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通“输”,是转输之意,“穴”指孔隙。根据腧穴的不同特点,可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3类。(1)经穴 又称“十四经穴”,指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2)奇穴 又称“经外奇穴”,是指十四经以外,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对某些疾病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3)阿是穴 又称“压痛点”、“天应穴”,没有具体的名称,也没有固定的位置,是指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

下面按治疗部位,将每个部位范围、刺激方法、部位功能、主治病症、配方举例和每个部位区域里的常用穴分别介绍。

一、前额部【范围】前额部皮区。【刺法】横刺3~4行。【功能】清热散风,醒脑通络明目。【主治】头痛、眩晕、额痛、目红肿、目翳、鼻病、眼睑下垂、三叉神经痛、重症肌无力、神经官能症、面神经麻痹、小儿急慢惊风、面肌痉挛。【常用穴】

印堂:经外奇穴。位于两眉头之间,相当额骨间隆起部,正对鼻尖。

鱼腰:经外奇穴。双眼平视,瞳孔直上眉中心的凹陷处。

阳白:足少阳胆经穴位。眼平视,眉毛中央上1寸,直对瞳孔。【配方】为治疗头痛、头晕、神志病、眼病等常用部位。①配

颈部、颞部、风池治疗头痛、头晕、高血压、面神经麻痹。②配眼区、正光、风池治疗眼病、神经官能症。

二、颞部【范围】颞部皮区。【刺法】以太阳穴为中心,呈扇状向上、向后刺激5~6行。【功能】清头明目,镇痛,疏风通络。【主治】偏头痛、面神经麻痹、头痛、眩晕、三叉神经痛、眼病、神志病、脱发、牙痛、重症肌无力。【常用穴】

太阳:经外奇穴。在眉尖与外眼角之间,向后1寸的凹陷中。

丝竹空:手少阳三焦经穴位。眉梢外侧端的凹陷处。

瞳子髎:足少阳胆经穴位。眼外眦角外侧5分处。

颌厌:足少阳胆经穴位。在头维穴后下方约1寸鬓发内。

悬颅:足少阳胆经穴位。在颌厌下后方约1寸鬓发内。【配方】为治疗头晕、头痛、神志病、眼病、面神经麻痹的常用部位。①配眼区、颈部、百会治疗眼病、偏头痛、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②配颈部、腰部和骶部治疗高血压病、失眠、视神经萎缩。

三、头顶部【范围】头顶部皮区。【刺法】呈网状刺激若干行。【功能】开窍醒脑,回阳固脱,清头明目,镇静安神。【主治】头痛、头晕、眼病、遗尿、阳痿、神经痛、低血压、脱肛、重症肌无力、脱发、中风、癫痫、神经官能症、鼻衄。【常用穴】

百会:督脉穴位。在头顶正中,位于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交叉点。

神庭:督脉穴位。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

上星:督脉穴位。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

前顶:督脉穴位。在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1.5寸)处。

通天:足太阳膀胱穴位。在百会穴旁1.5寸处。

曲差:足太阳膀胱穴位。经神庭穴旁1.5寸处。

五处:足太阳膀胱穴位。在曲差穴后5分,督脉上星穴旁1.5寸处。

承光:足太阳膀胱穴位。在五处穴后约2寸,督脉前顶穴旁1.5寸处。

四神聪:经外奇穴。百会穴前后左右旁开1寸处。

本神:足少阳胆经穴位。在外眼角直上入发际约5分,神庭穴旁3寸。

头临泣:足少阳胆经穴位。在阳白穴直上入发际约0.5寸处,神庭穴与头维穴之间。

目窗:足少阳胆经穴位。头临泣穴后1寸处。

正营:足少阳胆经穴位。在目窗穴后1寸处。

承灵:足少阳胆经穴位。在正营穴后1.5寸处。【配方】为治疗头痛、眩晕、神志病、遗尿、阳痿、早泄、眼病的常用部位。①配颈部、风池、骶部治疗失眠、青光眼、头痛、高血压病。②配腰部、骶部、中脘治疗遗尿、遗精、阳痿、脱肛、色盲、子宫脱垂,儿童弱视。

四、枕部【范围】自头顶向下至后发际皮区。【刺法】从头顶向下呈网状形叩打若干行。【功能】疏风清头,镇静安神。【主治】头晕、后头痛、神志病、颈项强直、脑性瘫痪、眼病、高血压病、脱发、耳鸣、大脑发育不全。【常用穴】

脑户:督脉穴位。风府穴直上1.5寸,相当枕骨粗隆上方。

后顶:督脉穴位。位于百会后1.5寸。

玉枕:足太阳膀胱穴位。在督脉脑户穴旁1.5寸凹陷中。

络却:足太阳膀胱穴位。在通天穴后1.5寸,督脉旁1.5寸。

脑空:足少阳胆经穴位。风池穴上1.5寸,脑户旁约3横指凹陷中。【配方】为治疗头痛、眩晕、高血压、颈项痛、神志病、耳病的常用部位。①配风池、颈部、肩部治疗颈椎病、落枕、头痛、高血压病。②配太阳、内关、骶部治疗神志病、更年期综合征、失眠、心动过速。

五、眼部【范围】眼部周围皮区。【刺法】沿眼眶周围呈环状叩打3~4圈。【功能】养血平肝,清头明目,通络纠斜,镇静安神。【主治】近视眼、远视眼、斜视、儿童弱视、视神经萎缩、色盲、眼球震颤、青光眼、眼肌痉挛、急慢性结膜炎、麦粒肿、眼睑下垂、高血压病、心悸、眼肌疲劳症、面神经麻痹、头痛、呕吐。【常用穴】

睛明: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眼内眦内上方1分处凹陷中。

攒竹: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睛明穴直上,眉头中的凹陷中。

四白:足阳明胃经穴位。在瞳孔下1寸,眶下孔凹陷中。

承泣:足阳明胃经穴位。眼平视,瞳孔直下,下眼眶边缘上。

正光:经验穴。位于眶上缘外3/4与内1/4交界处,即攒竹穴与鱼腰穴之间的中点,眶上缘的下方。

正光2:经验穴。位于眶上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即丝竹空穴与鱼腰穴之间的中点,眶上缘的下方。【配方】为治疗眼病、神志病、面神经麻痹的常用部位。①配颞部、正光、风池、颈部、大椎治疗青少年近视眼、远视眼、斜视、色盲、弱视、青光眼。②配太阳、正光、内关、骶部治疗头痛、失眠、高血压病、心悸。

六、鼻部【范围】鼻部皮肤区。【刺法】沿鼻背部两侧各叩打2~3行,于鼻骨与鼻软骨交界处点刺4~5针。【功能】清热散风,宣通鼻窍。【主治】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衄、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常用穴】

迎香: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在鼻唇沟上端,鼻翼旁5分凹陷处。

上迎香(鼻通):经外奇穴。在鼻唇沟上端尽处。

禾髎: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在鼻翼直下,人中穴旁0.5寸处。

巨髎:足阳明胃经穴位。正视,瞳礼直下与鼻翼下缘平齐。【配方】为主治鼻病部位。①配颈部、风池、迎香、太渊治疗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②配骶部、上星、印堂治疗鼻衄、萎缩性鼻炎。

七、口唇部【范围】口唇周围皮区。【刺法】沿口唇周围呈环状叩打2~3圈。【功能】清热熄风,醒神开窍。【主治】休克、虚脱、中暑、昏迷、牙关紧闭、头项强痛、牙痛、口舌生疮、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流涎、急性腰扭伤、癫痫、癔病。【常用穴】

人中:督脉穴位。在鼻尖与上嘴唇之间,人中沟中、上1/3交界处。

承浆:任脉穴位。在下颌正中线,下唇下的凹陷处。【配方】为治疗面部疾病、口腔病、神志病、急救常用部位。①配颈部、颧部、颊部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②配骶部、指尖,重点叩刺人中治疗休克、虚脱、昏迷、中暑。

八、颧部【范围】颧骨处皮区。【刺法】从鼻唇沟的外侧起,沿颧骨下缘呈弧形叩打2~3行。【功能】清热散风,疏经止痛。【主治】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下颌关节病、面肌痉挛、急慢性鼻炎。【常用穴】

颧髎: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在目外眦角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配方】为治疗口腔病,面部疾病常用部位。①配颈部、合谷治疗牙痛。②配颊部、下颌部、太阳、风池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下颌关节病、扁桃体炎。

九、颊部【范围】颊部皮区。【刺法】沿颊部从后向前平行叩打2~3行,颏孔处多叩打数针。【功能】清热散风,通利牙关,疏经止痛。【主治】牙痛、咬肌痉挛、面神经麻痹、腮腺炎、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病、牙关紧闭、颊肿,咽炎、扁桃体炎、中风失音。【常用穴】

地仓:足阳明胃经穴位。在口角外侧约一横指处(同身指)。

颊车:足阳明胃经穴位。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同身指),咀嚼时肌肉隆起处。

大迎:足阳明胃经穴位。当闭口鼓气时,下颌角前下方即出现一沟形凹陷中取穴,相当颊车穴前5分处。

上关:足少阳胆经穴位。在耳屏前约两横指,颧骨弓上缘凹陷中。

下关:足阳明胃经穴位。在耳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配方】为治疗面部疾病、口腔病、神志病常用部位。①配下颌部、合谷治疗牙痛、扁桃体炎、咽炎。②配颧部、颞部、风池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病、牙关紧闭。

十、颏部【范围】颏部皮区。【刺法】由颏部至舌骨体上缘至中线的中点,重点叩打数针。【功能】清热化痰,利咽开窍。【主治】急慢性气管炎、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声带病、舌炎、流涎、舌强、言语不清、牙痛、面神经麻痹。【常用穴】

廉泉:任脉穴位。在喉结下方凹陷处。【配方】为治疗咽喉病、呼吸系统疾病常用部位。①配下颌部、颊部、合谷治疗牙痛、咽喉炎。②配颈部、气管两侧、太渊治疗急慢性气管炎、哮喘、声带病。

十一、下颌部【范围】下颌骨下缘皮区。【刺法】沿下颌骨下缘,由下颌角至颏部下平行叩打2~3行。【功能】清热止痛,清咽利膈,和中止酸,通利关窍。【主治】口腔病、胃病、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舌强、中风失音、声带病、牙痛、高血压病、急慢性气管炎、哮喘、淋巴结病、腮腺炎。【常用穴】

上廉泉:经外奇穴。在喉结上1寸,舌骨上方,仰头取之。

天容: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在下颌角后,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中。【配方】为治疗口腔病、颈淋巴结病、呼吸系统疾病、胃肠病常用部位。①配气管两侧、颈部、骶部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甲状腺病、淋巴结病。②配胸椎5~8两侧、上腹部治疗胃溃疡、吐酸水、急慢性胃炎。

十二、耳区【范围】沿外耳廓周围皮区。【刺法】沿外耳廓呈环状叩打2~3圈。【功能】疏通经络,清头止痛,利窍益聪。【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牙痛、颊肿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高血压病、眼病、神志病、腮腺炎、头痛、头晕、下颌关节病、扁桃体炎。【常用穴】

角孙:手少阳三焦经穴位。耳壳向前折曲,耳尖正上方入发际处。

听宫: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在耳屏前凹陷中,张口取穴。

听会:足少阳胆经穴位。在耳屏下间切迹前面凹陷中,下颌骨后缘,张口取穴。

翳风: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在耳垂后方凹陷中。

率谷:足少阳胆经穴位。在耳孔直上入发际1.5寸。

天冲:足少阳胆经穴位。在率谷后0.5寸。

浮白:足少阳胆经穴位。在天冲穴后下方约1寸凹陷中。

头窍阴:足少阳胆经穴位。在浮白穴下后方约1寸,完骨穴上凹陷中。

完骨:足少阳胆经穴位。在乳突后缘凹陷中,与风府穴平齐。【配方】为治疗耳病、口腔病、面部疾病、神志病常用部位。①配颈部、腰部、风池治疗耳鸣、耳聋、眩晕、神经官能症。②配下颌部、颊部、合谷、外关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腮腺炎、下颌关节病。

十三、乳突部【范围】乳突部皮区。【刺法】沿乳突呈弧形叩打2~3圈。【功能】清热散风,镇静安神降压。【主治】癫痫、癔病、高血压病、耳病、腮腺炎、青光眼、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眩晕、偏头痛、心动过速。【配方】为治疗心血管病、神志病、耳病常用部位。①配颈部、骶部、气管两侧治疗高血压病、心悸、癫痫、癔病、失眠、甲状腺功能亢进。②配耳区、下颌部、曲池治疗耳鸣、耳聋、腮腺炎。

十四、后颈部【范围】枕骨粗隆下方颈椎1~7两侧皮区。【刺法】自枕骨粗隆下方,颈椎1~7两侧皮区各叩打3行(每行距离见本章脊柱两侧介绍)。【功能】镇痉安神,清热散风,通关开窍,平肝明目,化痰止咳。【主治】五官病、神志病、头痛、眩晕、中风失音、半身不遂、心血管病、休克、昏迷、颈椎病、落枕、淋巴结病、皮肤病、内分泌病、新陈代谢病、呼吸系统疾病、食管病、声带病、上肢疾病、智力发育不全。

分段主治:①颈椎1~4两侧主治眼病、鼻病、耳病、口腔病、声带病、语言不清、舌强。②颈椎5~7两侧主治咽喉病、上肢疾病、甲状腺病、颈淋巴结病、高血压病、癫痫、癔病、失眠、颈椎病、落枕,肩关节周围炎。【常用穴】

风池:足少阳胆经穴位。在风府穴两旁,枕骨下缘,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起始部之间的凹陷中,与下耳根平。

风府:督脉穴位。在枕骨与第1颈椎之间的正中。

哑门:督脉穴位。在风府穴下5分。

大椎:督脉穴位。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凹陷中。

百劳:经外奇穴。在大椎上两寸,左右各旁开1寸。

天柱: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配方】为治疗神志病、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病,头、面部病及上肢疾病常用部位。①配骶部治疗高血压病、神经官能症、青光眼、休克、痉挛、脑性瘫痪。②配下颌部、气管两侧治疗咽喉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气管炎、哮喘、牙痛。③配眼区、正光、百会治疗近视、远视、共同性斜视、儿童弱视、眼睑下垂、视神经萎缩。

十五、胸锁乳突肌部【范围】胸锁乳突肌前后缘皮区。【刺法】起自乳突,沿胸锁乳突肌前后缘,自上而下叩打2~3行。【功能】和胃理气,清咽化痰,通经利节。【主治】胃溃疡、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耳鸣、耳聋、上肢疾病、颈椎病、肩胛部病、扁桃体炎、腮腺炎、食管病、落枕、颈淋巴结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常用穴】

缺盆:足阳明胃经穴位。在锁骨上窝之凹陷中,直对乳头。

扶突: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在喉结旁开3寸,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天窗: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扶突穴后0.5寸,与喉结相平处。

天牖: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在完骨下1寸,胸锁乳突肌后缘,约与下颌骨平齐。

天鼎: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在颈侧部扶突穴下1寸,胸锁乳突肌后缘。

安眠:经外奇穴。在翳风与风池连线的中点。【配方】为治疗胃肠病、呼吸系统疾病、颈椎病常用部位。①配上腹部、胸椎5~12两侧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溃疡。②配气管两侧、孔最、膻中、剑突下部治疗哮喘发作、急性支气管炎。

十六、气管两侧【范围】沿气管两旁皮区。【刺法】沿气管两旁,自上而下各叩打3行。【功能】清肺化痰,宽胸宁心,利咽润喉。【主治】急慢性气管炎、哮喘、肺气肿、高血压病、心动过速、甲状腺病、呃逆、呕吐、咽喉肿痛、声带病、咯血、食管病、暴喑、颈淋巴结病。【常用穴】

人迎:足阳明胃经穴位。在喉结旁开,当胸锁乳突肌前缘,动脉搏动处。

气舍:足阳明胃经穴位。在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水突:足阳明胃经穴位。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人迎穴与气舍穴连线之中点。【配方】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内分泌疾病常用部位。①配前后肋间、剑突下、胸椎1~12两侧治疗急慢性气管炎、哮喘、肺气肿。②配颈部、腰部、骶部治疗高血压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咯血。

十七、锁骨上、下部【范围】锁骨上、下缘皮区。【刺法】沿锁骨上、下缘各叩打2行。【功能】宽胸理气,清肺化痰,疏经止痛。【主治】急慢性气管炎、哮喘、上肢疾病、肩周炎、肩胛冈病、心血管病、颈椎病、颈项强直疼痛、落枕、颈淋巴结病。【常用穴】

云门:手太阴肺经穴位。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处。

气户:足阳明胃经穴位。在前正中(任脉)旁开4寸,乳头直上,锁骨下缘凹陷中。

俞府:足少阴肾经穴位。前正中线旁开2寸,锁骨下缘凹陷中。【配方】为治疗颈淋巴结病、上肢病、呼吸系统病常用部位。①配颈部、下颌部、外关治疗颈淋巴结病、上肢瘫痪、臂丛神经损伤。②配气管两侧、胸椎3~8两侧、足三里、上腹部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胃病。

十八、脊柱两侧【范围】脊柱两侧包括后颈部(称颈部)、背部、腰部、骶部及尾部皮肤区。【刺法】上自颈椎,下至尾部两侧,由上而下各叩打3行。第1行距脊椎1厘米;第2行距脊椎2厘米;第3行距脊椎3~4厘米。每针间隔约为1~2厘米。沿脊柱正中由上而下叩打,椎体之间横刺3针。【功能】调理脏腑,疏通经气,壮体强身,健脑安神,通利关节。【主治】胸、腹、盆腔内脏疾病,神志病,脑病,五官病,皮肤病,四肢疾病,脊椎病,急症休克等。【常用穴】

华佗夹脊穴:经外奇穴。从第1胸椎到第5腰椎,每脊椎下左右各旁开0.5寸。

其他穴位参见本章后颈部、背部、腰部和骶部、尾部介绍。【配方】脊背部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过之地,与脏腑关系密切,故叩打这个部位能治疗脏腑的急性和慢性病,神志病,并能调整人体全身机能,和身体有关部位配伍,能治疗更多病证。

十九、胸骨部【范围】胸骨旁线两侧皮区。【刺法】沿胸骨旁线两侧,自上而下各叩打1~2行。【功能】宽胸理气,化痰宁心。【主治】急慢性气管炎、哮喘、食管病、心血管病、肋软骨炎、心悸。【常用穴】

中庭:任脉穴位。在胸骨体与剑突之间凹陷中。

膻中:任脉穴位。在两乳之间,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处。

玉堂:任脉穴位。膻中上1.6寸凹陷中。

紫宫:任脉穴位。在玉堂上1.6寸。

华盖:任脉穴位。在紫宫上1.6寸凹陷中。

璇玑:任脉穴位。在华盖上1.6寸。

天突:任脉穴位。在胸骨柄上缘凹陷处。【配方】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肋软骨病常用部位。①配前肋间、太渊、气管两侧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哮喘、胸膜炎。②配胸椎两侧、患部、前肋间治疗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

二十、乳房周围【范围】乳房周围皮区。【刺法】沿乳房周围呈环形叩打3~4圈。【功能】调理肺气,活络通乳。【主治】乳腺炎、乳汁不足、心绞痛、咳喘。【常用穴】

乳中:足阳明胃经穴位。乳头中央,相当于锁骨中线第4肋间下方。

乳根:足阳明胃经穴位。乳头直下,乳房下沟凹陷处,相当于第5肋间。【配方】为治疗乳房病、呼吸系统病、心绞痛常用部位。①配前肋间、内关、膻中、剑突下治疗心绞痛、哮喘发作。②配胸椎3~8两侧、足三里治疗乳腺炎、乳汁不足。

二十一、前肋间【范围】前胸肋间皮区。【刺法】沿肋间隙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叩打1~2行。【功能】宽胸理气,通经活络,宁心平喘。【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结核、乳腺炎、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带状疱疹、脾病、肝胆系统疾病、缺乳、呕吐、胸膜炎。【常用穴】

中府:手太阴肺经穴位。在任脉旁开6寸,云门下约1寸,第2肋间隙外侧。

周荣:足太阴脾经穴位。在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第2肋间隙处。

胸乡:足太阴脾经穴位。在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第3肋间隙处。

天溪:足太阴脾经穴位。在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第4肋间隙处。

大包:足太阴脾经穴位。腋正中线,第6肋间隙中。

食窦:足太阴脾经穴位。前正中线旁开6寸,第5肋间隙中。

期门:足厥阴肝经穴位。在乳头直下方,第6肋间隙处。

日月:足少阳胆经穴位。在期门穴直下1肋,即第7肋间隙处。

库房:足阳明胃经穴位。在任脉旁开4寸,乳头直上第1肋间隙中。

屋翳:足阳明胃经穴位。在任脉旁开4寸,乳头直上第2肋间隙中。

膺窗:足阳明胃经穴位。任脉旁开4寸,乳头直上第3肋间隙中。

或中:足少阴肾经穴位。任脉华盖穴旁2寸,第1肋间隙中。

神藏:足少阴肾经穴位。任脉中线旁开2寸,第2肋间隙中。

灵墟:足少阴肾经穴位。任脉中线旁开2寸,第3肋间隙中。

神封:足少阴肾经穴位。任脉膻中穴与乳头之间,第4肋间隙。

步廊:足少阴肾经穴位。在任脉中庭旁2寸,第5肋间隙。【配方】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常用部位。①配剑突下、气管两侧、胸椎1~8两侧治疗哮喘、支气管炎、肋间神经痛。②配胸椎3~8两侧、内关、足三里治疗心绞痛,低血压。

二十二、季肋部【范围】季肋部皮区。【刺法】季肋部叩打2行。【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通经止痛。【主治】肝、胆、脾、胃、胰腺病,神志病,膈肌痉挛,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肋软骨炎。【常用穴】

平肝:经验穴。在前正中线剑突下2寸,即巨阙穴旁开水平连线至季肋缘处。

带脉:足少阳胆经穴位。在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直下与脐相平处。【配方】为治疗肝、胆、脾、胃病常用部位。①配上腹部、足三里治疗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②配胸椎5~10两侧、剑突下、内关治疗胆道感染、胆石症。

二十三、后肋间【范围】后肋间隙皮区。【刺法】沿肋间隙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叩打1~2行。【功能】宣肺化痰,活血通络。【主治】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该、肋间神经痛、肋膜炎、带状疱疹、胃病、肝胆病。【常用穴】

附分: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

魄户: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处。

膏肓: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处。

神堂: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

髎砈: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6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处。

膈关: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处。

魂门: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处。

阳纲: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处。

意舍: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处。

胃仓: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处。【配方】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脊背疾病、肝胆病常用部位。①配膻中、上腹部、天突、前肋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②配胸椎5~10两侧、上腹部、季肋部治疗肝胆病、脾病、胃病。

二十四、背部【范围】胸椎1~12两侧皮区。【刺法】自胸椎1~12两侧各叩打3行(每行距离见本章脊柱两侧介绍)。【功能】胸椎1~4两侧有祛风解表,通经活络,疏通心脉,养阴清肺之功。胸椎3~5两侧有清热解表,宣肺化痰,宁心安神之功。胸椎5~8两侧有宽胸利膈,降逆和胃,调补气血之功。胸椎7~8两侧有疏肝降逆,养血化瘀,益智宁神之功。胸椎9~10两侧有理气解郁,清泄肝胆,养血明目之功。胸椎11~12两侧有健脾益气,利湿消滞之功。【主治】上肢疾病、胸椎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病、食管病、感冒、肩背痛、落枕、神志病、肋间神经痛、眼病、脱发、皮肤瘙痒、荨麻疹、慢性出血性疾病、贫血、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分段主治:(1)胸椎1~4两侧治疗上肢疾病、心血管病、皮肤病、食管病、感冒、呼吸系统疾病、胸椎病、肢体麻木、肩背痛、落枕。(2)胸椎3~5两侧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心血管病、哮喘、神志病、肋间神经痛、眼病、胸椎病。(3)胸椎5~8两侧治疗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心血管病、肋间神经痛、呃逆、脱发、皮肤瘙痒、荨麻疹、食管病。(4)胸椎7~8两侧治疗肝胆病、高血压病、神经官能症、心血管病,慢性出血性疾病、贫血、呃逆、肋软骨炎、荨麻疹。(5)胸椎9~10两侧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胆病、胃病、肋间神经痛。(6)胸椎11~12两侧治疗胃溃疡、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过敏性结肠炎、慢性肠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常用穴】

风门: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身柱:督脉穴位。在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神道:督脉穴位。在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灵台:督脉穴位。在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至阳:督脉穴位。在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筋缩:督脉穴位。在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中枢:督脉穴位。在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脊中:督脉穴位。在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厥阴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心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督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6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膈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肝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胆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脾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胃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配方】为治疗外感发热、中暑、虚脱、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肝胆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疾病、运动系统疾病、保健强身常用部位。①胸椎1~5两侧配颈部、内关、外关治疗循环系统疾病、上肢疾病、臂丛神经损伤。②胸椎3~8两侧配太渊、气管两侧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感冒发热、胃脘痛。③胸椎7~12两侧配上腹部、季肋部、支沟治疗肝胆病、胃脘痛、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二十五、上腹部【范围】自剑突和肋弓至肚脐水平线皮区。【刺法】在该皮区作“井”字形,自上而下叩打8~9行,横叩打4~5行。剑突下密刺数针。【功能】调理脾胃,和中降逆,消积化滞。【主治】胃、肝、胆、脾、胰病,神志病,糖尿病,贫血,血小板减少症,低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膈肌痉挛,痢疾,遗尿,软骨病。【常用穴】

鸠尾:任脉穴位。在剑突下,相当于肚脐上7寸。

巨阙:任脉穴位。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心上6寸。

上脘:任脉穴位。前正中线,肚脐中心上5寸。

中脘:任脉穴位。前正中线,肚脐中心上4寸。

建里:任脉穴位。肚脐中心上3寸。

下脘:任脉穴位。前正中线,肚脐中心上2寸。

天枢:足阳明胃经穴位。在肚脐中心旁开2寸。

大横:足太阴脾经穴位。在腹中部,脐中旁开4寸。

商曲:足少阴肾经穴位。肓俞穴上2寸,任脉下脘穴旁1寸,腹直肌内缘。

石关:足少阴肾经穴位。任脉建里穴旁1寸。

阴都:足少阴肾经穴位。石关穴上1寸,任脉中脘穴旁1寸,腹直肌内缘。

通谷:足少阴肾经穴位。阴都穴上1寸,任脉中脘穴旁1寸,腹直肌内缘。

幽门:足少阴肾经穴位。通谷穴上1寸,任脉巨厥穴旁1寸,肋骨边缘。

不容:足阳明胃经穴位。脐上6寸,旁开2寸处。

承满:足阳明胃经穴位。脐上5寸,旁开2寸处。

梁门:足阳明胃经穴位。脐上4寸,旁开2寸处。

关门:足阳明胃经穴位。脐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

太乙:足阳明胃经穴位。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

滑肉门:足阳明胃经穴位。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配方】为治疗脾、胃、肺、肝、胆、胰病,健身强体常用部位。①配胸椎5~12两侧、内关、足三里治疗急慢性胃炎、溃疡病。②配下颌部治疗呕吐、反酸。③配气管两侧、孔最、剑突下密刺治疗哮喘发作。

二十六、下腹部【范围】由肚脐水平线向下至耻骨联合上缘皮区。【刺法】在该皮区,自上而下叩打8~9行,横叩打4~5行。【功能】补肾培元,通调肠胃,清热利湿,调理任冲。【主治】阳痿,遗精,遗尿,小便不利,尿潴留,尿道炎,膀胱炎,月经不调,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盆腔炎,闭经,痛经,蛔虫症,痢疾,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腹胀,腹痛,便秘,胃下垂,重症肌无力,消化不良,贫血,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常用穴】

神阙:任脉穴位。在脐中央。

气海:任脉穴位。在前正中线,肚脐中心下1.5寸。

关元:任脉穴位。在前正中线,肚脐中心下3寸。

中极:任脉穴位。在前正中线,肚脐中心下4寸。

四满:足少阴肾经穴位。在脐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处。

中注:足少阴肾经穴位。四满穴上1寸处。

肓俞:足少阴肾经穴位。中注穴上1寸处。

外陵:足阳明胃经穴位。在脐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

大巨:足阳明胃经穴位。在脐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

水道:足阳明胃经穴位。脐下3寸,旁开2寸处。

归来:足阳明胃经穴位。脐下4寸,旁开2寸处。【配方】本部位主治病证广泛,为妇科病、泌尿生殖系统病、胃肠病、强身保健常用部位。①配腰部、骶部、带脉区(起于季肋部的下面,斜向下到带脉、五枢、维道穴,横行绕身1周)。三阴交治疗阳痿、遗精、遗尿、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②配骶部治疗习惯性便秘。

二十七、腹股沟部【范围】自髂前上棘向下,沿腹股沟至阴部(即沿腹股沟韧带至耻骨)皮区。【刺法】在该皮区从外向内下方叩打2~3行。【功能】疏肝补肾,调中益气,温经活血。【主治】睾丸炎、阳痿、遗尿、疝气、小便不通、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附件炎、膀胱炎、下腹痛、腹股沟淋巴结炎、习惯性便秘、下肢疾病、腰痛、子宫脱垂。【常用穴】

维道:足少阳胆经穴位。在髂前上棘前方,五枢穴下5分处。

冲门:足太阴脾经穴位。在任脉曲骨穴旁开4寸处。

府舍:足太阴脾经穴位。冲门穴上0.7寸。【配方】为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病、妇科病、痹证常用部位。①配小腿内侧、腰部、骶部治疗盆腔炎,闭经,痛经,小便不利,淋巴结炎。②配带脉区、髂嵴部治疗阳痿,早泄,膀胱炎,前列腺炎。

二十八、耻骨部【范围】耻骨联合上缘皮区。【刺法】沿耻骨联合上缘横叩打2~3行。【功能】调补肝肾,温经散寒,清热利湿。【主治】遗尿、小便不利、膀胱炎、阳痿、遗精、盆腔炎、白带过多、子宫收缩不全、子宫脱垂、月经不调、阴部湿疹、疝气、小腹胀痛。【常用穴】

曲骨:任脉穴位。在前正中线,肚脐中心下5寸,相当耻骨联合之上方。

横骨:足少阴肾经穴位。任脉曲骨穴旁1寸,耻骨上缘。

气冲:足阳明胃经穴位。在耻骨联合上缘,任脉曲骨穴旁开2寸。【配方】为治疗盆腔病、外阴疾病常用部位。①配下腹腰部、骶部治疗尿潴留,膀胱炎,子宫内膜炎。②配百会、小腿内侧治疗遗尿,尿频,子宫脱垂,疝气。

二十九、腰部【范围】腰椎1~5两侧皮区。【刺法】沿腰椎两侧各叩打3行。【功能】温肾壮阳,聪耳明目,清热利湿,调理肠胃。【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慢性盆腔炎、白带过多、子宫脱垂、腰椎病、腰部软组织损伤、下肢疾病、偏瘫、腹泻、胃炎、消化不良、肝脾肿大、神志病、脊髓疾患、内分泌疾病、糖尿病、耳病、眼病,有壮体强身作用。【常用穴】

悬枢:督脉穴位。在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命门:督脉穴位。在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阳关:督脉穴位。在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三焦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肾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大肠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关元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配方】本部位主治病症甚广,是保健强身常用部位。①配颈部、骶部治疗癫痫,癔病,失眠,脱发,阳痿,早泄,遗尿,高血压病,心动过速,眼病,休克,抽搐。②配胸椎5~12两侧、上腹部、足三里治疗溃疡病,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腹泻,低血压,贫血,消化不良,软骨病。③配百会、中脘、足三里有健身防病之功。

三十、侧腰部【范围】腰部外侧皮区。【刺法】腰部外侧,从12肋下缘至髂嵴之间皮肤区域,自上而下叩打4~5行。【功能】补肾培元,通调肠胃,化滞消痞。【主治】遗精、阳痿、遗尿、小便不利、肾炎、腹泻、腹胀满、腹痛、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盆腔炎、肋间神经痛、腰痛、髋关节痛、肩周炎、肩臂痛。【常用穴】

京门:足少阳胆经穴位。在第12肋游离端之下方,相当于第1腰椎棘突与腋中线连线之中外1/3交点处。

痞根:经外奇穴。在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处。

志室: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配方】为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病、腰椎病、胃肠病常用部位。①配下腹部、腹股沟、小腿内侧治疗痛经,盆腔炎,闭经,小便不利。②配腰部、颈部、肩部治疗高血压病,肩周炎,肩臂痛。

三十一、骶部【范围】骶骨两侧皮区。【刺法】沿骶骨两侧各叩打3行(每行距离见本章脊柱两侧介绍)。【功能】调理下焦,补肾强身,清热利湿,疏经止痛安神。【主治】膀胱炎、遗精、遗尿、阳痿、睾丸炎、月经不调、附件炎、闭经、盆腔炎、糖尿病、便秘、肠炎、痔疮、坐骨神经痛、腰骶痛、下肢病、高血压病、青光眼、眼球震颤、休克。【常用穴】

上髎: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1骶骨孔凹陷中。

次髎: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2骶骨孔凹陷中。

小肠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1骶后孔处。

膀胱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骨孔处。

腰俞:督脉穴位。在第4骶骨下凹陷中。【配方】为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病、神志病、腰背痛、心血管病、急救常用部位。①配颈部、内关、乳突部治疗高血压病,心动过速,癫痫,癔病,失眠。②配人中、手指尖(十宣)放血为急症抢救方法。

三十二、尾部【范围】尾骨两侧皮区。【刺法】沿尾骨两侧各叩打3行。第1行距尾骨1厘米;第2行距尾骨2厘米;第3行距尾骨3~4厘米。每针间隔约为1~2厘米。沿尾骨正中由上而下叩打。并在尾骨下方密刺数针。【功能】清热利湿,强腰补肾。【主治】脱肛、痔疮、腰背痛、下肢麻痹、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神志病、心血管病、休克。【常用穴】

长强:督脉穴位。在后正中线尾骨尖下5分处。

会阳: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尾骨下端距正中线旁开约5分处。【配方】为治疗妇科病、肛门病、下肢病常用部位。①配中脘、百会,治疗子宫脱垂,脱肛,阳痿。②配小腿内侧、腹股沟、腰部、骶部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白带过多,遗尿,小便不利。

三十三、臀部【范围】尾骨两侧沿臀部皮区。【刺法】由尾骨两侧沿臀部呈放射状叩打4~5行。【功能】疏通经络,健腰补肾。【主治】神志病、眼病、耳病、心血管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病、下肢病、腰痛。【常用穴】

秩边: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处。【配方】为治疗神志病、心血管病、下肢病常用部位。①配颈部、骶部治疗失眠,癫痫,癔病,高血压病。②配腰部、骶部、髂嵴部、阳陵泉、昆仑治疗下肢瘫痪,下肢肌肉萎缩,坐骨神经痛。

三十四、髂嵴部【范围】两侧髂嵴皮区。【刺法】沿两侧髂嵴各叩打2~3行。【功能】补肾培元,温阳利湿,疏筋利节。【主治】腰痛、下腹痛、便秘、疝气、睾丸炎、膀胱炎、阳痿、遗精、遗尿、小便不利、慢性盆腔炎、附件炎、月经不调、下肢疾病、下肢肌肉萎缩。【常用穴】

五枢:足少阳胆经穴位。在带脉穴前下3寸,平关元穴,髂前上棘前方凹陷中。

居髎:足少阳胆经穴位。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高点连线的中点。【配方】为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病、腰腿病常用部位。①配腰部、骶部、三阴交治疗遗精,阳痿,盆腔炎。②配大腿前部、足三里、阳陵泉治疗痿证,痹证,半身不遂。

三十五、肩部【范围】肩胛冈上方皮区。【刺法】沿肩胛冈上方皮区叩打3行。【功能】通经活络,疏筋利节,理气降逆。【主治】肩关节病、眼病、头痛、落枕、高血压、颈椎病、上肢瘫痪、脊髓神经病、咳喘。【常用穴】

肩井:足少阳胆经穴位。在大椎穴与肩髃穴之间的正中凹陷中。

天髎: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在肩井穴后下方约1寸凹陷中。

巨骨:手阳明大肠经穴位。肩头上,锁骨肩峰与肩胛冈之间的凹陷中。

曲垣:手太阳小肠经穴位。肩胛骨上凹陷中。【配方】为治疗上肢疾病、颈项强直疼痛、心血管病常用部位。①配肩关节区、外关治疗肩周炎,落枕,上肢运动障碍。②配颈部、骶部、风池治疗高血压病,心动过速,青光眼。

三十六、肩关节区【范围】肩关节周围皮区。【刺法】沿肩关节周围呈环形叩打2~3圈。【功能】疏筋利节,散风止痛。【主治】肩关节病、臂痛不能举、上肢关节痛、偏瘫、麻痹、臂丛神经损伤。【常用穴】

肩髃:手阳明大肠经穴位。臂外展平举,在肩关节上出现两个凹陷,本穴就在前而的凹陷中,或垂肩时锁骨肩峰端直下约2寸的骨缝中。

肩髎: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在肩髃穴后方约1寸凹陷中。

肩贞: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垂臂取穴,在腋窝后面皱纹头上约1寸凹陷中。【配方】为治疗肩部疾病和上肢病常用部位。①配髂嵴部、侧腰部治疗肩周炎,上肢功能障碍。②配颈部、胸椎1~4两侧、曲池、外关、合谷治疗上肢肌肉萎缩,痹症,偏瘫,劈丛神经损伤。

三十七、肩胛骨周围区【范围】肩胛骨缘皮区。【刺法】沿肩胛骨缘呈环状叩打2~3圈。【功能】疏筋利节,散风止痛,理气宽胸。【主治】肩背痛、肩胛疼痛、上肢疾病、肩关节病、偏瘫、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发作。【常用穴】

臑俞: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在肩贞穴之上,肩胛骨下凹陷中。

天宗: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在肩胛冈下窝的中央,与臑俞穴、肩贞穴成三角形。

秉风:手太阳小肠经穴位。肩胛冈上窝的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时成凹陷处。

肩外俞: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

肩中俞: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大椎穴旁开2寸凹陷中。【配方】为治疗上肢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常用部位。①胸椎1~8两侧肩关节区治疗肩周炎,上肢运动障碍,肩臂痛。②配前、后肋间,剑突下,天突治疗哮喘发作,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

三十八、三角肌部【范围】三角肌部皮区。【刺法】在三角肌部皮区,自上而下叩打3行。【功能】疏通经气,伸筋止痛。【主治】颈项强直疼痛、肩背痛、臂肿痛、肩关节病、上肢神经肌肉痛、瘿气。【常用穴】

臂臑: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在曲池穴上7寸,三角肌下端凹陷中。

臑会: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垂臂取穴,在肩髎穴下约3寸,三角肌后缘,与腋后纹头平齐。【配方】为治疗上肢疾病、肩部病常用部位。①配肩关节区、肩部、胸椎1~4两侧治疗颈项强直疼痛,肩周炎,臂丛神经损伤,肩臂肿痛。②配上肢外侧部、合谷、曲池治疗上肢肌肉萎缩,上肢麻木,偏瘫。

三十九、上肢屈侧面【范围】自肩关节前缘,向下经肘窝到腕关节掌侧面皮区。【刺法】在该皮区叩打3行。【功能】上臂有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疏筋利节之功。前臂有养心安神,通经活络,理气降逆,镇痉止痛之效。

上臂皮区主治肩痛、神经肌肉病、颈椎病、上肢瘫痪。前臂皮区主治心血管病,神志病,消化系统疾病,眼病,头痛,咳喘,感冒,神经肌肉病,颈椎病,臂丛神经损伤,肩痛,荨麻疹,上肢瘫痪,肘、腕关节病,皮肤病。【常用穴】

极泉:手少阴心经穴位。在腋窝正中,两筋间凹陷中。

尺泽:手太阴肺经穴位。在肘窝横纹上,肱二头肌键的桡侧凹陷中,半屈肘取穴。

少海:手少阴心经穴位。屈肘成直角取穴。在肘关节内侧(尺侧)横纹头凹陷中。

青灵:手少阴心经穴位。在少海穴上3寸,大筋(肱二头肌)内侧沟中。

孔最:手太阴肺经穴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与太渊的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在手腕掌面横纹上2寸,两肌腱之间凹陷中。

列缺:手太阴肺经穴位。在前臂掌后桡侧,离腕横纹1寸5分,桡动脉外侧。

通里:手少阴心经穴位。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处。

灵道:手少阴心经穴位。在神门穴后1.5寸,两筋间凹陷中。

阴郄:手少阴心经穴位。在神门穴后6分,两筋间凹陷中。

天泉: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在臂前面腋横纹下2寸,两筋之间。

郄门: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在大陵穴后5寸,两筋之间。

间使: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在大陵穴后3寸,两筋之间。

天府:手太阴肺经穴位。在上臂内侧,腋前纹头下3寸筋骨间,垂臂与乳头平齐。

侠白:手太阴肺经穴位。在天府穴下1寸筋骨间。【配方】为治疗呼吸系统病、循环系统病、消化系统病、神经精神病、上肢病常用部位。

上臂部配方:①配肩关节区、肩部治疗肩周炎,上臂麻痹,上肢肌萎缩。②配颈部、胸椎1~4两侧治疗颈椎病,臂丛神经损伤,颈项强直疼痛。

前臂部配方:①配颈部、骶部治疗神志病,失眠,高血压病,心动过速,神经性头痛,梦游症。②配胸椎1~8两侧、上腹部治疗胃脘痛,膈肌痉挛,咳喘,上肢麻痹,瘫痪。

四十、上肢伸侧面【范围】自肩关节后缘,向下经肘关节到腕关节背侧面皮区。【刺法】在该皮区叩打3行。【功能】上臂部有疏通活络,清三焦热之功;前臂部有通经活络,通关开窍之效。【主治】肩背痛,颈椎病,神经肌肉病,肋间神经痛,落枕,腰痛,神志病,上肢瘫痪,头痛。肘、腕关节痛,淋巴结炎,热病,咽喉肿痛。【常用穴】

外关: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在手腕背横纹正中直上2寸,两骨之间。

支正:手太阳小肠经穴位。阳谷穴上5寸,筋骨之间。

支沟:腕背横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凹陷中。

会宗:在支沟内侧(尺骨)约5分,尺骨边缘。

三阳络:在阳池上4寸,两骨之间。

四渎:在肘尖下5寸,阳池上7寸,两骨之间。【配方】为治疗三焦病证、头面部病、五官病、神志病常用部位。

上臂部配方:①配肩部、颈部治疗颈项强直疼痛,上肢瘫痪,脊髓空洞症。②配肩关节区、肩部、曲池治疗肩臂痛,高血压病,肩周炎。

前臂部配方:①配肋间隙,胸椎3~10两侧治疗哮喘,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②配胸椎5~12两侧、上腹部、内关治疗胃脘痛,膈肌痉挛,胆石症,胆囊炎。

四十一、肘关节【范围】肘窝和鹰嘴周围皮区。【刺法】肘窝皮区横刺2~3行,鹰嘴周围呈环状叩打3圈。【功能】①掌侧有调理肺气,清热和胃之功。②背侧有清心导火,行气活血,疏筋利节之功。【主治】①掌侧部:上肢关节痛,肘臂痛,咳喘,咯血,咽喉肿痛,发热,感冒,心悸,休克,荨麻疹,皮肤病。②背侧部:该区关节病,皮肤病,上肢瘫痪,前臂痛,颈椎病,偏头痛,耳病,癫痫,淋巴结炎,胃病。【常用穴】

曲泽:手厥阴心包络经穴位。屈肘取穴。在肘窝横纹中央,大筋(肱二头肌腱)内侧凹陷中。

小海: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屈肘取穴,在肘关节后,屈肘,尺骨鹰嘴与肱骨内髁之间。

天井: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屈肘时,肘尖(尺骨鹰嘴)直上1寸凹陷中。

曲池: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属肘拱手取穴。在屈肘时肱骨外髁和桡骨头交接处凹陷中。

肘髎: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在曲池穴外上方1寸,筋骨边缘凹陷中。【配方】为治疗上肢疾病、发热、神志病、胃肠病常用部位。①掌侧部配前臂、胸椎1~12两侧治疗胃脘痛,腹泻,发热,高血压病,上肢瘫痪,失眠。②背侧部配上臂、颈部治疗肘臂痛,颈椎病,肩周炎。

四十二、上肢外侧【范围】自三角肌下,经上臂外侧至前臂桡侧皮区。【刺法】在该皮区叩打3行。【功能】上臂部有行气活血,疏筋利节之功;前臂部有清泻阳明,调理肠胃,通经活络,镇惊熄风之效。【主治】①上臂皮区主治肩背部神经肌肉病、颈椎病、上肢瘫痪。②前臂皮区主治咽喉肿痛,牙痛,咳喘,胃脘痛,腹泻,便秘,上肢瘫痪,面神经麻痹,肘、腕关节痛,甲状腺病,颈椎病,头痛,感冒,发热,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月经不调。【常用穴】

手五里: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在曲池穴上3寸,筋骨间凹陷中。

手三里: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屈肘拱手取穴。在曲池穴下2寸筋肉中。

上廉: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在曲池穴下3寸筋骨之间。

下廉: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在曲池穴下4寸筋肉之间。

温溜: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偏历: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在阳溪穴上3寸,桡骨外侧凹陷中。【配方】为治疗胃肠病、五官病、头颈部病、上肢病常用部位。

上臂部:①配肩部、肩关节区、颈部治疗上肢瘫痪,肩周炎,颈椎病,落枕。②配颈部、腰部、骶部、外关、合谷、曲池、环跳、阳陵泉治疗半身不遂,肌肉萎缩。

前臂部:①配颈部、胸椎1~7两侧、肩部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上肢麻痹,腕下垂。②配胸椎3~8两侧、风池、足三里、血海治疗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

四十三、腕关节【范围】腕关节掌侧面和背侧面皮区。【刺法】在该皮区掌侧面和背侧面各横刺2~3行。对该区关节局部病变可作重点密刺。【功能】①掌侧有调理肺气,宁心安神,通经活络之功。②背侧有清热利湿,疏筋利节,止痛之功。【主治】①掌侧:咳喘、肺结核、胸痛、心悸、神经衰弱、癔病、癫痫、肩背痛、腱鞘囊肿、腕关节痛。②背侧:感冒、发烧、咽喉肿痛、耳病、瘫痪、结膜炎、颈项强直疼痛、上肢病、尺神经麻痹、扭挫伤、腱鞘炎、头痛。【常用穴】

阳溪: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在手背腕横纹两筋间凹陷中,翘起拇指凹陷更明显。

阳池: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在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阳谷: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在手背腕横纹外侧(尺侧),尺骨小头之前凹陷中。

大陵: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在手掌面的腕横纹正中,两筋之间凹陷中。

神门:手少阴心经穴位。在手掌面尺侧第一道腕横纹的两筋间凹陷中。

腕骨: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在手腕外侧(尺侧)腕横纹前约一横指,赤白肉际凹陷中。

养老: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在前臂背面尺侧,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

太渊:手太阴肺经穴位。在腕关节掌面横纹之尽头,桡动脉之桡侧凹陷中。【配方】为治疗神志病、上肢病、心血管病常用部位。①掌侧配前臂、胸椎1~5两侧治疗上肢麻痹,上肢痉挛,肩臂痛。②背侧配颈部、骶部治疗癫痫,休克,癔病,上肢瘫痪,头痛。

四十四、手掌部【范围】自腕关节沿手掌骨每一掌骨间隙向末梢皮区。【刺法】在该皮区每一掌骨间隙向末梢各叩打1行。【功能】清热祛风,清咽理肺,行气活血,清心开窍。【主治】感冒、发烧、咳嗽、哮喘、咯血、咽喉肿痛、胁痛、上肢麻木、关节痛、中风昏迷、中暑、小儿惊风、神志病、瘫痪、冻伤、鹅掌风。【常用穴】

鱼际:手太阴肺经穴位。在第一掌骨掌侧中点赤白肉际。

劳宫: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在第3、第4掌骨之间)。【配方】为治疗发热病、急救、神志病常用部位。①配颈部、骶部、人中治疗休克,昏迷,中暑,也可用于煤气中毒急救。②配背部、肘关节区治疗感冒,发热。

四十五、手背部【范围】自腕关节沿手背掌骨每1掌骨间隙向末梢皮区。【刺法】在该皮区,每1掌骨间隙向末梢叩打1行。【功能】清热疏风镇痛,通经开窍,疏筋利节。【主治】外感发热、咽喉肿痛、牙痛、头痛、颈项痛、肩臂痛、耳病、眼病、上肢关节病、面神经麻痹、指掌麻木、腕垂、偏瘫、神志病、消化不良、皮肤病、鼻炎。【常用穴】

合谷: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取穴法可采用以下两种:①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边上,拇指尖到达之处,亦即在虎口上赤白肉际凹陷中,偏食指侧。②拇、食两指并拢,在拇、食两指之间虎口纹头上。

外劳宫:经外奇穴。在手背第3掌骨尺侧,腕背横纹中点至第3掌骨小头连线之中点。【配方】为治疗各种痛证、五官病、上肢病常用部位。①配腰部、骶部治疗急性腰扭伤,腰腿痛。②配颈部、肩部治疗落枕,颈椎病,肩臂痛。

四十六、手指部【范围】沿手指背面和掌面两侧缘到指端皮区。【刺法】沿手指背面和掌面两侧缘到指端各叩打1行。【功能】各指功能:①拇指有调理肺气,清热利咽,疏风镇痛,通经开窍之功。②食指有清热醒神,疏泻阳明之功。③中指有清热散风,活血开窍之功。④无名指有清三焦热,醒神开窍之功。⑤小指有清热疏风,行气活血,醒神通络,清心泻火之功。【主治】①拇指:发热、咽喉肿痛、哮喘、咯血、中风昏迷、中暑、神志病、鼻衄、手掌肿痛、手指扭挫伤、冻伤、上肢麻木。②食指:咽喉肿痛、发热、牙痛、眼病、咳喘、耳病、中风昏迷、腮腺炎、腹泻、呕吐、手背肿痛、肩背痛、面神经麻痹。③中指:中风、中暑、休克、神志病、心绞痛、头痛、耳鸣、腹泻、呕吐。④无名指:发热、腮腺炎、中风昏迷、中暑、头痛、咽喉肿痛、眼病、腹泻。⑤小指:发热、乳腺炎、鼻侧、神志病、中风、中暑、头痛、眼病、胸胁痛、心悸。【常用穴】

少商:手太阴肺经穴位。在拇指桡侧距指甲角约1分。伸指取穴。

商阳: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伸指取穴。在食指桡侧距指甲角约1分。

二间:手阳明大肠经穴位。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横纹头赤白分肉间凹陷中。

三间: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在食指内侧(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赤白肉际间凹陷中。

少泽:手太阳小肠经穴位。伸指取穴。在小指尺侧,距指甲角约1分。

前谷: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在小指外侧(尺侧)第5掌指关节前横纹头赤白肉际凹陷中。

后溪: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在小指外侧(尺侧),第5掌指关节后横纹头上方的赤白肉际凹陷中。

少府:手少阴心经穴位。在无名指和小指之间,掌心内第1道横纹尺侧凹陷中。

少冲:手少阴心经穴位。伸指取穴。在小指桡侧,距指甲角1分左右。

中冲:手厥阴心包经穴位。伸指取穴。在中指尖中央,距指甲角约1分。

关冲: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伸指取穴。在无名指尺侧端,距指甲角约1分。

液门:手少阳三焦经穴位。第4、第5指缝间。

中渚: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在液门穴后1.5寸,握拳第4、第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配方】手指具有调治手三阴、手三阳经的经络病和脏腑病候作用,且用于急救、解热等。①无名指配胸椎1~5两侧治疗上肢麻木,手指不能伸屈。②食指配胸椎5~12两侧,治疗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小儿惊风。③中指配颈部、骶部、百会,治疗中暑,休克,癫痫,癔病发作。

四十七、指关节【范围】指关节皮区。【刺法】沿指关节周围皮区叩打3行。【功能】清热消积,通关开窍,疏经利节。【主治】①掌侧:腹泻、百日咳、消化不良、小儿疳积、指关节病、手指麻木。②背侧:眼病、耳病、指节痛、休克、中暑、昏迷、口腔病。【常用穴】

四缝:经外奇穴。手掌向上取穴。在第2、第3、第4、第5指掌面的中节横纹中点,左右共8穴。

三关:经外奇穴。伸指取穴。在食指掌面第1、第2、第3道横纹上,每纹1穴,左右共6穴。

人骨空:经外奇穴。在拇指背侧指关节横纹中点。

小骨空:经外奇穴。在小指背侧远端指关节横纹中点。【配方】为治疗肠胃病、五官病、手指关节病及急救常用部位。①掌侧配胸椎5~12两侧、上腹部治疗消化不良,胃脘痛,腹泻。②背侧配颈部、颌下治疗咽喉肿痛,口腔炎,手指不能伸屈。

四十八、指尖【范围】手指尖端皮区。【刺法】在手指尖端,重点叩打数针,或重刺出血(放血)。【功能】清热醒脑,通经开窍。【主治】感冒、高烧、中风昏迷不醒、中暑、休克、小儿惊风、癫痫、癔病发作、关节病、高血压病、青光眼、咽喉肿痛、手指发麻、上肢麻木。【常用穴】

十宣:经外奇穴。在手指尖正中,指甲前约1分,左右共10穴。【配方】为解热镇痉、通关开窍、急救常用部位。①配人中、颈部治疗休克,中暑,小儿惊风。②配内关、中脘、大椎、骶部治疗癫痫,癔病及其发作,精神分裂症。③配胸椎两侧治疗上肢及手指麻木。

四十九、下肢前部【范围】自腹股沟向下,经大腿股前到膝关节(膑骨上缘)的大腿前部皮区;以及沿胫骨前嵴向下至踝关节前方的小腿前皮区。【刺法】在大腿前部皮区叩打4~5行;在小腿前部皮区叩打3行。【功能】①大腿部有疏肝和胃,通经活络之功。②小腿部有调理脾胃,解痉止痛,疏筋利节之功。【主治】①大腿前部皮区主治下肢瘫痪、痹证、神经肌肉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荨麻疹、胃脘痛、腹泻、乳腺炎。②小腿前部皮区主治胃炎、胃神经官能症、溃疡病、腹泻、腹胀、便秘、消化不良、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偏瘫、神经肌肉病、癫痫、癔病、高血压病、贫血、休克、痢疾、下肢静脉曲张、重症肌无力症、眼病、皮肤病、踝关节痛、足下垂、头痛。【常用穴】

血海:足太阴脾经穴位。垂足取穴,在髌骨(膝盖)内上缘上2寸,当股内侧肌内侧缘。或医生而对病人,用右手掌心按病人左膝盖上,左手掌心按病人右膝盖上,掌心正对髌骨,拇指尖尽处是该穴。

箕门:足太阴脾经穴位。血海穴上6寸,两筋间凹陷中,外展屈膝时凹陷最明显。

伏兔:足阳明胃经穴位。仰卧或正坐屈膝取穴,在髌骨外上缘直上6寸处。

梁丘:足阳明胃经穴位。垂足取穴,在髌骨外上缘上2寸凹陷处。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穴位。屈膝垂足取穴,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凹陷中。

丰隆:足阳明胃经穴位。仰卧或垂足取穴,在外踝上8寸,相当于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胫骨前缘外开二横指处,胫、腓骨之间。【配方】为治疗胃肠病、神志病、皮肤病、五官病、下肢疾病常用部位。①大腿皮区配腰部、骶部治疗股皮神经炎,下肢瘫痪,痿证,腰腿痛。②小腿皮区配胸椎5~12两侧、上腹部治疗胃脘痛,腹泻,膈肌痉挛,下肢瘫痪,重症肌无力,小儿麻痹后遗症,低血压,皮肤病。

五十、下肢后部【范围】自臀部坐骨结节下方,向下经大腿的后部,继向下经腘窝、小腿后部至足跟上方皮区。【刺法】在大腿后部皮区叩打4~5行;在小腿后部皮区叩打3~4行。【功能】①大腿后部有强腰补肾,通经活络之功。②小腿后部有清热利湿,疏筋利节,活血止痛之功。【主治】①大腿后部皮区主治下肢麻痹、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腰背痛、腿痛、小便不利、便秘、痔疮、重症肌无力。②小腿后部皮区主治腰背痛、下肢麻痹、瘫痪、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脱肛、痔疮、重症肌无力、足跟肿痛、静脉曲张、皮肤病。【常用穴】

承扶: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俯卧屈膝取穴,在臀下横纹中央,大筋外侧凹陷中。

殷门:在臀下横纹中央下6寸两筋之间。

浮郄:在委阳内上方1寸,两筋之间凹陷中。

承山: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俯卧取穴。用力伸足,在小腿后面正中出现“人”字形的凹陷处,即是本穴。如“人”字不显,可从委中穴与昆仑穴连线的中点取之。

合阳:委中穴下2寸分肉间凹陷中。

承筋:合阳穴与承山穴连线的中央(即小腿肚中央)。【配方】为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肛门病、腰背痛、下肢病常用部位。①大腿后部配腰部、骶部、耻骨部治疗阳痿,早泄,膀胱炎,下肢麻痹。②小腿后部配胸椎5~12两侧、腰部治疗下肢萎软无力,腰腿痛,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

五十一、下肢外侧部【范围】自大转子向下,经膝关节外侧至外踝上方皮区。【刺法】①在大腿外侧皮区叩打3~4行。②在小腿外侧皮区叩打3行。【功能】①大腿外侧皮区有温经散寒,疏筋利节,祛风止痛之功。②小腿外侧皮区有疏肝利胆,通经活络,清头明目之功。【主治】①大腿外侧皮区主治痹证、偏瘫、坐骨神经痛、腰痛、半身不遂、荨麻疹、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②小腿外侧皮区主治胁痛、胆石病、胆囊炎、黄疸、高血压病、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后遗症、头痛、眼病、咽喉肿痛、神志病、颈项强直疼痛、落枕、肩周炎、足跟肿痛、阴部肿痛、脚气、腰痛、下肢静脉曲张。【常用穴】

风市:足少阳胆经穴位。在大腿外侧,直立,两手自然下垂,中指尖所到之处。

阳陵泉:足少阳胆经穴位。屈膝或垂足取穴。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缘凹陷处。

胆囊:经外奇穴。阳陵泉穴下约2寸。

阳关:足少阳胆经穴位。在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两筋间。

外丘:足少阳胆经穴位。在外踝关上7寸,腓骨后缘,阳交穴后约一横指,与飞扬穴之间。

光明:足少阳胆经穴位。在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两筋间。

阳辅:足少阳胆经穴位。在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两筋间。

悬钟:足少阳胆经穴位。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凹陷中。

上巨虚:足阳明胃经穴位。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6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悬钟:足少阳胆经穴位。垂足取穴,在外踝尖直上3寸,腓骨后缘。

仆参: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垂足取穴,在外踝后下方,昆仑穴直下1.5寸,跟骨旁凹陷处。

附阳: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昆仑穴上3寸筋骨之间。

飞扬: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昆仑穴上7寸两筋凹陷中。【配方】为治疗肝胆病、精神神经病、眼病、皮肤病、下肢病常用部位。①大腿外侧皮区配髋关节区、腰部、骶部治疗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腰腿痛。②小腿外侧皮区配胸椎5~10两侧、上腹部、季肋部治疗肝胆病,肋间神经痛,高血压病,肩周炎,热性病,眼病。

五十二、下肢内侧部【范围】自外阴部之外下方的股内侧,经大腿内侧缘至膝关节内侧,再经小腿内侧至内踝上方皮区。【刺法】①在大腿内侧皮区叩打4行。②在小腿内侧皮区叩打3行。【功能】①大腿内侧皮区有健脾利湿,舒肝理气,调经活血之功。②小腿内侧皮区有调补肝肾,健脾利湿,理气调经,清利下焦之功。【主治】①大腿内侧皮区主治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阴部肿痛、阴囊湿疹、胃痛、腹胀、腹泻、阳痿、遗精、小便不利、下肢瘫痪、皮神经炎、脚气、寻麻疹、湿疹。②小腿内侧皮区主治胃脘痛、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贫血、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血压病、心绞痛、膀胱炎、肾炎、浮肿、小便不利、遗尿、阳痿、神志病、重症肌无力、疝气、荨麻疹、湿疹、阴部肿痛、下肢瘫痪、痛经、闭经、子宫脱垂、耳病、牙痛、痢疾、腰痛、脱发、下肢静脉曲张、咽喉肿痛、眼病、足跟肿痛。【常用穴】

阴陵泉:足太阴脾经穴位。仰卧或垂足取穴。在胫骨内踝下缘凹陷处,与胫骨粗隆平齐。

地机:足太阴脾经穴位。阴陵泉穴下3寸,胫骨后缘凹陷中。

漏谷:足太阴脾经穴位。在内踝尖上6寸,胫骨后缘凹陷中。

三阴交:足太阴脾经穴位。仰卧或垂足取穴。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凹陷中。

交信:足少阴肾经穴位。内踝尖上2寸,复溜前5分,胫骨后缘。

筑宾:足少阴肾经穴位。内踝尖上5寸,胫骨后约二横指。【配方】该部位治病范围广。可治疗胃肠病、泌尿生殖系统病、神经精神病、妇科病、五宫病、下肢疾病等。①大腿内侧皮区配下腹部、腹股沟、腰部治疗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盆腔炎,遗精,尿闭,阳痿,阴部痒痛,下肢麻痹。②小腿内侧皮区配腰部、骶部、颈部治疗癫痫,癔病,神经衰弱,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眼球震颤,色盲,耳聋,耳鸣,高血压病,下肢瘫痪,甲状腺病,糖尿病。

五十三、髋关节区【范围】大转子周围皮区。【刺法】沿大转子周围皮区呈环状叩打3~4圈。【功能】祛风利湿,舒筋活络,通利关节。【主治】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下肢麻痹、髋关节炎、风寒湿痹、腰腿痛、荨麻疹。【常用穴】

环跳:足少阳胆经穴位。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后上方约2寸凹陷中。常用取穴法有两种:①侧卧,伸下腿,屈上腿成90°,以拇指指关节横纹压在大转子上,指头指向脊柱,拇指尖到达处。②侧卧或俯卧,尾骨尖上2寸(骶管裂孔)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外1/3交界处。【配方】为治疗下肢疾病、半身不遂常用部位。①配腰部、骶部、阳陵泉、昆仑治疗半身不遂,下肢麻痹,痿证。②配腰部、骶部治疗髋关节病,皮神经炎。

五十四、膝关节区【范围】髌骨周围皮区。【刺法】沿髌骨周围呈环状叩打2~3圈。【功能】舒筋活血,消炎止痛,通利关节。【主治】膝关节肿痛、下肢瘫痪、滑囊炎、风寒湿痹、两腿无力、小儿麻痹后遗症。【常用穴】

膝眼:经外奇穴。屈膝取穴。在髌骨(膝盖)尖两旁凹陷处。外侧名外膝眼,又名犊鼻穴;内侧名内膝眼。

鹤顶:经外奇穴。屈膝取穴。在髌骨(膝盖)上缘正中凹陷中。

膝阳关:足少阳胆经穴。在膝外侧,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中。【配方】为治疗下肢病、膝关节病、偏瘫常用部位。①配腘窝、小腿内侧治疗膝关节肿痛,滑囊炎,半身不遂,痿证。②配小腿前部、足三里、解溪治疗半身不遂,两腿无力,小儿麻痹后遗症。

五十五、腘窝【范围】腘窝部皮区。【刺法】沿腘窝皮区横刺2~3行。【功能】清热祛暑,疏筋利节,清炎镇痛。【主治】腰背痛、腿痛、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下肢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腓肠肌痉挛、膝关节肿痛、小便不利、皮肤病、腹痛、腹泻、呕吐、中暑。【常用穴】

委中: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俯卧避开动脉取穴。在腘窝横纹中央。

委阳: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屈膝取穴。在腘窝横纹外端两筋间。

曲泉:足厥阴肝经穴位。在髂骨(膝盖)内侧,腘窝里面横纹头之上凹陷中。

阴谷:足少阴肾经穴位。在膝窝内侧横纹头,两端(半腰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凹陷中。【配方】为治疗热性病、腰腿痛、半身不遂常用部位。①配委中放血治疗热性病,中暑,急性胃炎,急性肠炎,痢疾。②配腰部、骶部治疗腰背痛,腓肠肌痉挛,下肢瘫痪,半身不遂。

五十六、踝关节区【范围】是指内、外踝皮区。【刺法】在内、外踝区各呈环状叩打3圈。【功能】①内踝皮区有滋阴补肾、清热利湿之功。②外踝皮区有祛风散寒、疏筋利节之功。【主治】①内踝皮区主治阳痿,遗精,遗尿,尿频,浮肿,膀胱炎,肾炎,盆腔炎,月经不调,下肢麻痹,踝关节扭挫伤,耳鸣,耳聋,牙痛,神经衰弱,足跟肿痛。②外踝皮区主治头晕,头痛,项强,腰背痛,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阴部肿痛,足跟肿痛,踝关节扭挫伤,下肢麻痹。【常用穴】

照海:足少阴肾经穴位。在足内侧,内踝下缘凹陷中。

商丘:足太阴脾经穴位。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申脉: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足外侧,外踝直下,外踝下缘凹陷中。

丘墟:足少阳胆经穴位。在足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

太溪:足少阴肾经穴位。在内踝尖后,脚跟上的大筋(跟腱)凹陷中。

大钟:足少阴肾经穴位。太溪下五分,跟腱内侧缘凹陷中。

水泉:足少阴肾经穴位。在太溪1寸下陷中。

中封:足厥阴肝经穴位。在内踝尖前大筋(胫骨前肌腱)后凹陷中。

解溪:在脚踝前面脚背与小腿交界处,横纹正中两筋骨凹陷中。

昆仑: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垂足取穴,在外踝尖与跟腱连线的中点凹陷处。【配方】为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病、五官病、下肢疾病常用部位。①内踝皮区配小腿内侧、腰部、骶部、百会治疗膀胱炎,遗尿,肾炎,阳痿,遗精,月经不调,失眠,足跟痛。②外踝皮区配下肢外侧部、腰部、骶部治疗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腰背痛,足跟痛。

五十七、足背部【范围】足跖骨两侧及间隙皮区。根据各皮区功能,又可分为3个皮区,即:①足背内侧皮区(相当于第1和第2跖骨皮区)。②足背外侧皮区(相当于第4和第5跖骨皮区)。③足背中间部位皮区(相当于第2和第3跖骨皮区)。【刺法】沿跖骨两侧各叩打1行;跖骨间隙可叩打1行。【功能】①足背内侧皮区有健脾利湿,调理肠胃,舒肝理气,调经和血,镇惊止痛之功。②足背外侧皮区有清热散风,通经活络,疏肝利胆,镇惊熄风之功。③足背中间部位皮区有调理肠胃,祛风活络,清热镇痛之功。【主治】①足背内侧皮区主治胃脘痛、消化不良、呕吐、腹泻、胸胁痛、热性病、黄疸、胆囊炎、胆石病、头痛、高血压病、浮肿、遗尿、血尿、尿闭、糖尿病、癫痫、疟疾、面神经麻痹、惊风、失眠、淋病、膀胱炎、月经不调、痛经、阴部肿痛、脚气、足背肿痛、两腿萎软无力、疝气。②足背外侧皮区主治头痛、小儿惊风、癫痫、昏厥、转筋、眩晕、腰痛、下肢麻痹、足背肿痛、颈项强直疼痛、耳鸣、耳聋、眼病、疟疾、浮肿、月经不调、发热病。③足背中间部位皮区主治胃脘痛、痢疾、消化不良、便秘、阑尾炎、神志病、面神经麻痹、鼻衄、牙痛、咽喉肿痛、半身不遂、下肢麻痹、小腿萎软无力、足背肿痛、足趾麻木。【常用穴】

大都:足太阴脾经穴位。仰卧或盘膝取穴。在足趾内侧,第1跖趾关节前横纹头凹陷中。

公孙:足太阴脾经穴位。仰卧或垂足取穴。在足内侧,第1跖趾关节后1寸,骨下缘凹陷中。

行间:足厥阴肝经穴位。垂足取穴。在足大趾、次趾趾缝间。趾蹼缘后约5分处凹陷中。

太冲:足厥阴肝经穴位。垂足避开动脉取穴。在第1、第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即行间穴后1.5寸骨缝中。

金门: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垂足取穴。在第5跖骨粗隆后方,赤白肉际凹陷中。

足通谷: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屈趾取穴。在第5跖趾关节前外侧,横纹头凹陷中。

足临泣:足少阳胆经穴位。垂足取穴。在第4、第5跖骨结合部的前方凹陷处。

侠溪:足少阳胆经穴位。垂足取穴。在第4、第5趾缝间,趾蹼缘后5分处。

冲阳:足阳明胃经穴位。垂足避开动脉取穴。在解溪穴下1.5寸,相当于足背最高处,有动脉应手。

陷谷:足阳明胃经穴位。垂足取穴。在足背内庭穴后约二横指,第2、第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内庭:足阳明胃经穴位。仰卧或垂足取穴。在足背第2、第3趾缝间,趾蹼缘后5分处。【配方】为治疗胃肠病、神志病、偏瘫、五官病、肝胆病常用部位。①足背内侧皮区配小腿内侧、颈部、胸椎5~10两侧、骶部治疗癫痫,癔病,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腿萎软无力,眼病,耳病,足背肿痛。②足背外侧皮区配下肢外侧部、腰部、骶部、髂嵴部治疗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足背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③足背中间部皮区配小腿前部、胸椎5~12两侧、中脘、上腹部治疗胃痛,消化不良,过敏性结肠炎,下肢瘫痪,重症肌无力症,小儿麻痹后遗症。

五十八、足底内、外侧缘【范围】是指足底内侧缘、外侧缘皮区。【刺法】在足底内侧和外侧缘皮区各叩打2~3行。【功能】①足底内侧缘皮区有健脾利湿,镇惊熄风之功。②足底外侧皮区有祛风散寒,疏经活络止痛之功。【主治】①足底内侧缘皮区治疗胃痛、消化不良、腹泻、小儿惊风、癫痫、癔病、高血压病、膀胱炎、遗尿、下肢瘫痪、足底肿痛。②足底外侧缘皮区治疗痹证、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头痛、眩晕、腰腿痛、下肢萎软无力、足底肿痛、月经不调、痛经。【常用穴】

太白:足太阴脾经穴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束骨: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足外侧,足小趾末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配方】为治疗胃肠病、妇科病、泌尿生殖系疾病、神志病、下肢病常用部位。①足底内侧缘皮区配腰部、骶部、腹股沟、下腹部治疗盆腔炎,痛经,闭经,遗尿,头痛,癔病,膀胱炎,阴部肿痛,下肢瘫痪。②足底外侧缘皮区配胸椎5~12两侧、风池治疗头痛,头晕,胃脘痛,呕吐,消化不良,腹泻,胸胁痛。

五十九、足底部【范围】是指足弓皮区。【刺法】沿足弓皮区叩打3~4行。【功能】通关开窍,清热醒神,交通心肾,镇静安神。【主治】为临诊急救常用部位。主治头痛、颈项痛、昏迷、休克、中暑、小儿惊风、中风、半身不遂、癫痫、癔病、高血压病、咳喘、胃脘痛、黄疸、浮肿、尿闭、小便不利、小腹痛、咽喉肿痛、鼻衄、足心热、风疹、足趾肿痛、腰痛、下肢萎软无力。【常用穴】

涌泉:足少阴肾经穴位。仰卧屈足卷趾取穴,在足心前凹陷中。【配方】为神经精神系统病、心血管病、急救常用部位。①配颈部、人中治疗癫痫,癔病,休克,昏迷,中暑。②配骶部、内关、风池治疗高血压病,失眠,小儿夜啼症。

六十、足趾部【范围】是指足趾背面和底面两侧缘和趾尖皮区。【刺法】在足趾背面和底面两侧缘各叩打1行;足趾尖可重点刺数针或重刺出血(放血)。【功能】各足趾功能是:①足大趾有开窍醒脑,益气统血,健脾利湿,镇惊熄风之功。②足二趾有清热利湿,调理肠胃之功。③足三趾有清热醒神,交通心肾之功。④足四趾有疏肝利胆,补益肝肾之功。⑤足小趾有通利下焦,清热散风之功。【主治】①足大趾主治休克、癫狂、小儿惊风、腹泻、呕吐、鼻衄、失血、尿频、遗尿、疝气、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子宫脱垂、阴部瘙痒。②足二趾主治胃脘痛、胸满、便秘、浮肿、鼻衄、咽喉肿痛、休克、黄疸、足趾肿痛。③足三趾主治休克、昏迷、中风、癫痫、癔病、小儿惊风、黄疸、水肿、小便不利、咽喉肿痛、足趾肿痛。④足四趾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眼病、舌强、胸胁痛、手足烦热。⑤足小趾主治头痛、眩晕、鼻炎、遗精、尿闭、胞衣不下。注意孕妇禁针。【常用穴】

隐白:足太阴脾经穴位。伸趾取穴。在足趾内侧趾甲角外约1分处。

大敦:足厥阴肝经穴位,伸趾取穴,在足大趾外侧趾甲角外约1分处。

厉兑:足阳明胃经穴位。伸趾取穴。在足二趾外侧趾甲角外约1分处。

足窍阴:足少阳胆经穴位。伸趾取穴。在足四趾外侧,趾甲角外约1分处。

至阴: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伸趾取穴。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外约1分处。【配方】足趾具有调治足三阴、足三阳经的经络病和脏腑病候作用,且用于急救等。①足大趾配腰部、骶部治疗高血压病,头痛,耳鸣,睾丸炎,尿频,月经不调,小儿惊风。②足二趾配胸椎5~10两侧、上腹部治疗胃脘痛,腹泻,呕吐,消化不良。③足三趾配颈部、骶部治疗癫痫,神经官能症,鼻衄,休克,小儿惊风,咽喉肿痛,小便不利。④足四趾配颈部、小腿内侧、内关治疗高血压病,心动过速,眩晕,头痛,失眠。⑤足小趾配腰部、骶部、下腹部、百会治疗头痛,头晕,遗精,阳痿,尿闭。

下肢刺激说明:

在下肢刺激,也可根据病证和经络经穴主治,选取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三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的循行路线进行叩打,每条经脉各打2~3行。第八章 梅花针放血治疗的临床应用

梅花针放血治疗是以梅花针为放血针具,临诊时采用梅花针叩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部位、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包括该局部出现酸、痛、麻、木,可摸到的条索、结节以及泡状软性物)处的浅表血络,放出少许血液达到治病的目的。这叫梅花针放血法,属古代刺络法的范畴。

临床实践证明,许多病证在梅花针辨证施治基础上,配合放血治疗(有些病也可单独采用放血法),常可起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和即时效应的作用。

一、梅花针放血治病的原理

梅花针放血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调和营卫,清热解毒,法邪利湿,开窍醒脑之功用。

二、放血的适应证

梅花针放血治病范围比较广泛,如临床常见的络脉阻滞,血脉不通,阴阳之气壅遏,邪气偏盛的实证、热证均为放血治疗的适应范围。

临床上常用于各种痛证,发热,神志昏迷,中暑,中风闭证,肢体麻木,关节不利,急性扭挫伤,腰痛,头痛,疖肿,丹毒,局部皮肤肿胀充血,淋巴管炎,神经性皮炎,湿疹,急性结膜炎,麦粒肿,青光眼,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急性胃肠炎等,均能收到较好疗效。现将梅花针放血常用穴位、部位及主治病症,举例并列表如下(表3)。

三、操作方法(1)放血时首先要求患者采取适合操作的体位。根据放血部位的不同和病人体质强弱,而选择不同的体位。(2)要准备梅花针、酒精棉球和干棉球若干。然后在将要放血的部位或穴位上皮区,进行常规消毒。针具和医生的手也应按要求消毒。(3)操作时医生首先用手指固定施术部位,然后采用梅花针重力叩打5~10下,以见渗血为度,同时术者用手指捏挤放血部位,并将渗血用干棉球拭擦,边捏挤边拭擦,见血色由发紫黯(黑)变为鲜红色为宜。出血过多时,可用干棉球按压片刻止血。一般1次出血量以数滴或1~2毫升为度。第九章 梅花针治疗部位与疗程

一、各系统疾病的治疗部位概述

各系统疾病的治疗部位有所不同,但是属于同一系统疾病的治疗部位有其相同的基本部位。为了使初学者容易掌握,先将各系统疾病治疗的基本部位作一介绍。在临诊时,应根据病人具体症候,对治疗部位酌情增减。

1.呼吸系统疾病

取背部和后颈部,前、后肋间,气管两侧,剑突下,颏部,阳性物处。重点叩打后颈部及胸椎1~5两侧,气管两侧。

2.消化系统疾病

取背部,腰部,骶部,下颌部,上、下腹部,胸锁乳突肌,阳性物处。重点叩打胸椎5~12两侧,腹部,小腿前部皮区。

3.循环系统疾病

取后颈部,腰部,骶部,胸椎5~8两侧,乳突区,前臂掌侧面,阳性物处。重点叩打后颈部,骶部,胸椎5~8两侧。

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取腰部,骶部,下腹部,侧腰部,小腿内侧,耻骨联合上缘,腹股沟,阳性物处。重点叩打腰部,骶部及腹股沟。

5.血液系统疾病

取胸椎3~12两侧,小腿前部反区,前臂掌侧面,上腹部,阳性物处。重点叩打胸椎5~12两侧,下腹部。

6.内分泌系统疾病

取胸椎5~12两侧,腰部及骶部,后颈部,小腿内侧,阳性物处。重点叩打胸椎7~12两侧,腰部,颈椎4~7两侧。

7.神经系统疾病

取后颈部,骶部,尾部,乳突部,腰部,小腿内侧,前臂掌侧面及头部,阳性物处。重点叩打后颈部,骶部,尾部。

8.运动系统疾病

取脊柱两侧。病在上肢的,重点叩打胸椎1~5两侧及患部,阳性物处;病在下肢的,重点叩打腰部,骶部,臀部及患部,阳性物处。根据病情,必要时可在指(趾)尖放血。

9.妇科疾病

取腰部,骶部,尾部,腹股沟,下腹部,髂嵴部,带脉区,阳性物处。重点叩打腰部,骶部,下腹部,带脉区,阳性物处。

10.皮肤科疾病

取脊柱两侧,患部,阳性物处。病在下肢的,取后颈部,胸椎1~5两侧及患部,阳性物处;病在下肢的,取腰部,骶部及患部,阳性物处。

11.眼科疾病

取后颈部,眼区,颞部,胸椎5~12两侧,腰部,前臂掌侧面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