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全鉴(典藏诵读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6 09:18:36

点击下载

作者:余长保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尚书全鉴(典藏诵读版)

尚书全鉴(典藏诵读版)试读:

前言

作为至今流传最为久远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尚书》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先秦政治、思想、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史料,成为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的一部不可或缺的重要典籍。

书是对古代简册的一种泛称,相关资料表明,最迟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写在竹木片上的书了。《尚书》最早被称为《书》。在古代典籍中,常出现的“《书》曰”“《书》”多指的是《尚书》。《尚书》的名称,从目前的研究看来,最迟出现在西汉中期,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司马迁给《书》定名为《尚书》。他认为《尚书》中只记载了尧之后君王的事迹。之后,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升,《尚书》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也备受推崇,因此曾经被称为《书经》。

有学者认为《尚书》与司马迁笔下的《书》其实有着明显的差别,前者经过了孔子的编辑删除,染上了儒家的色彩,而后者则是上古流传下来的各类“《书》”。

春秋战国时期,《尚书》在儒家弟子中得到广泛传阅。在秦朝焚书坑儒事件中遭到破坏,当时有个叫作伏生的老博士,趁乱将《尚书》藏在了墙壁之中,才得以保存。汉朝初年,伏生只找回了二十八篇,遗失甚多。汉文帝时期,广求能治《尚书》的人才。伏生当时年事已高未能前往,文帝派晁错去学习,将伏生保留的二十八篇抄录下来。因为用汉代通行的文字书写,所以被称为《今文尚书》。后来到了西晋“永嘉之乱”的时候,图书全部遗失,最终失传。

除了《今文尚书》之外,还有《古文尚书》,汉武帝末年被发现。因为是用秦汉之前的文字所书写,故称为《古文尚书》。该书由孔子第十一世孙博士孔安国所得,被他改写为汉代通行的隶书,所以也被称为“隶古定”本。

东晋元帝时期,梅赜向元帝献上了一部《孔传古文尚书》,号称是当年孔安国从孔壁上抄下来的文章加以整理注解而成。该版本的《古文尚书》一度获得正统地位,得到国家的支持,成为科举功令的标准。到了宋朝,开始有学者质疑这本书的真实性,认为乃是伪造。

关于尚书的中心内容,在《尧典正义》中,孔颖达根据篇目,将《尚书》分为典、谟、贡、歌、誓、诰、训、命、征等文体和内容。而伪孔安国在《尚书序》中说:“典、谟、誓、诰、训、命之文凡百篇。”将《尚书》分为典、谟、誓、诰、训、命六种较为简明的文体,虽然面面俱到,但并不十分准确。由于《尚书》的内容大多是历代君王的言论或活动的记录,但不乏一些典章制度、法律之类也假托君王之手夹杂在其中。因此,可以分为典、谟、誓、诰、训、命。

第一种文体:典。主要记载了被后世尊奉为君王的言行与事迹,如《尧典》之类,主要记录的是尧帝的言论。

第二种文体:谟。主要以记载君臣之间的谈话、谋议等大事为内容。如《皋陶谟》等。

第三种文体:诰。是君王对臣下的诰谕。多为商周最高统治者对臣民封王、大臣的劝告之词,这是《尚书》的主要内容,而且历史价值很高。

第四种文体:训。是臣下对君王的劝诫之词,意在总结历史教训,劝告当今的君王要以史为鉴,勿要重蹈覆辙。

第五种文体:誓。是君王在征伐交战之前率队誓师之词,如《甘誓》《汤誓》等,均为此类。

第六种文体:命。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的册命之词。

虽然以上这六种文体并非包含《尚书》的全部内容,但已包含绝大多数篇目。由于尚书原文相对佶屈聱牙,晦涩难懂,每一篇文章除了原文之外,还添加了题解、注释和译文等板块方便读者理解。

由于《尚书》历来难懂,并且注解问题也存在颇多争议,我们尽量做出精准的注释与翻译。由于译注者才疏学浅,难免会存在疏漏之处,还望读者见谅!

最后,衷心希望本书能成为您全方位感受和理解《尚书》这部传世佳作的良师益友。解译者2019年2月

虞 书

尧 典

【题解】

尧,名放勋,相传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乃“五帝”之一。典是记载古代典制的一种文体。《书序》中写道:“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尧典》中主要记载了尧在当时的一些情况,其中包括尧的品行、功绩等,也记录了一些当时的制度与社会发展情况,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为在文章开始便有“曰若稽古”这样的话,清楚地阐明了这篇文章乃是后人之作,并非当时所写,具体成书时间已经无法考证,通常认为是周初到秦汉年间成书。【原文】①②③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④⑤⑥⑦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⑧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注释】

①曰若稽古:史官用来追忆前人事迹的开头用语。

②钦明文思安安:均是对尧美德的称赞之语。蔡沈在《书集传》中解释说:“钦,恭敬也。明,通明也。敬体而明用也。文,文章也。思,意思也。文著见而思深远也。”安安:现在写为“晏晏”,形容宽容、温和的样子。

③允恭克让:诚实、恭谨又懂得谦让。

④光被四表:(尧的盛名)远播四方。光:现写为“横”“广”,是充满的意思。

⑤格于上下:充满于天地之间。

⑥克明俊德:指尧能够发扬自己的盛德。

⑦九族:很多的氏族。九:这里是虚数。

⑧平章百姓:辨明各个氏族的首领。平:现写为“便”,经传通写为“辨”,分辨的意思。章:这里指百官。【译文】

考查古事,帝尧名为放勋,他为人恭敬、通晓事理,而且风度文雅,思虑深远,宽厚温和,他诚实、恭谨又懂得谦让,盛名早已传播四方,充满于天地之间。他能够发扬大德,让各氏族之间相互亲近。家族之间和睦之后,又能够清楚地辨明各个氏族的首领。辨明完各个氏族的首领,又能够协助他们处理职守;百官和谐了,进而团结联合各个部落,天下百姓也就变得和谐亲善,风俗也开始变得淳朴了。【原文】①②③④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注释】

①命:任命。羲和:传说中太阳女神的名字,这里指主要负责管理天文历象的官员羲氏、和氏。

②钦若昊(hào)天:恭敬地参照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转现象来解读它。钦:敬。昊天:广阔的天空。

③历象:天地运转现象。辰:这里专指分辨季节的标准星相。

④敬授民时:将观测天文现象所总结出来的时令情况告知百姓,以便于农耕。【译文】

于是任命了羲氏、和氏,让他们按照天文现象来总结出相关历法,将总结出来的时令情况告知百姓,以便于农耕。【原文】①②③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④⑤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注释】

①嵎(yú)夷:这里指的是东方极远的地方。旸(yáng)谷:传说中太阳从这里出来。

②寅宾出日:殷商时期,“出日”“入日”都有专门的祭礼。寅宾这里可以理解为“迎接”。

③平秩:让其有秩序。东作:指的是春天的农事。这里的“东、南、西、北”分别代指春、夏、秋、冬。

④日中:白天与夜晚一样长,指的是春分。星:中星,傍晚在南方天空位于正中的星,这里所说的鸟,是古代对一颗恒星的命名,是春分的标准星。

⑤殷仲春:定下春分戒灵。殷:是端正,让……正的意思。仲春:指的是春分所在的月份,即二月。

⑥厥民析,鸟兽孳(zī)尾:这里的文义难以解析。有专家推断,此处乃是《尧典》作者误解,将古时四方的神名、风名原始深化资料进行改造,造就了此文,以致意义荒诞。【译文】

分别任用了羲仲,让其在遥远的东方叫作旸谷的日出之地对日出进行祭祀,并让春天的农事活动能够按照程序进行。春分时节,鸟星位于天空正中,可以凭此确定时令了。这时天气温和,百姓分散在田地里劳作,鸟兽还在繁殖。【原文】①②③④

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⑤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注释】

①申:再,又。南交:指南方极远的地方,由这里到“平秩南讹”与上文有异,应有脱文。下文所说的冬季也如此。

②讹:变化,化育。

③敬致:此二字似为脱落之残文,当在上文“平秩南讹”之前,指的是对日的祭祀。

④日永:白天最长的时候,指的是夏至。永:是长的意思。火:古代对一颗恒星的命名,与“鸟”一样,多在占卜的辞文中出现。

⑤因:家中的老弱因为青壮年在田中劳作而出门去帮忙。

⑥希革:毛羽稀疏。【译文】

又任命羲叔到极远的南方之地,掌管对日的祭祀礼节,然后辅助百姓按照程序来进行夏天的农业活动。在夏至的时候,在南方的天空可以看到火星,凭此可以确定夏至节令。这时天气燥热,农事繁忙,百姓不论老幼都出门帮助家中的青壮年劳作,鸟兽的毛羽逐渐稀疏(以避燥热)。【原文】①②③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

④⑤⑥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注释】

①西:本文所述东、南、北三方的“宅”字下面都是两个字,这里独独只有一个“西”字,乃为脱漏。《史记》中补字作“西土”。这里可以理解为西方极远之地。昧谷:传说中日落的地方。

②饯(jiàn)纳日:商朝有“入日”的祭礼,现在的“纳”即写为“入”。饯:送。

③西成:农事活动,因为秋天庄稼丰收,所以用了“成”这个字。

④宵中:白天黑夜一样长,指的是秋分。虚:对一颗恒星的命名。

⑤夷:这里是平静、清闲的意思。

⑥毛毨(xiǎn):鸟兽重新长毛,毛羽丰满的样子。【译文】

又分别命令和仲在极远的西方叫作昧谷的日落之地,掌管对落日的祭礼,之后帮助百姓按照程序进行秋收活动。秋分的时候,在南方天空正中可以看到虚星,可以凭借这颗星来确定秋分的准确时令。这时气候开始变凉,百姓开始清闲下来,鸟兽开始重新长出丰满的毛羽。【原文】①②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③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注释】

①朔方:指北方极远之地。幽都:也就是下文提到的“幽州”,是传说中北方的一座山的名字,代指极北之地。

②日短:白昼最短的时候,指的是冬至。昴(mǎo):二十八星宿之一。

③隩(ào):同“奥”,指室内。

④氄(rǒng)毛:动物贴近皮肤的细软的绒毛。【译文】

又下令让和叔到极远的叫作幽都的极北之地去,帮助那里的百姓按照节令来进行冬季的农业活动。白天最短的日子,在南方的天空中可以看到昴星团,可以凭此来确定冬至。这时天气寒冷,百姓都回到室内,鸟兽开始生长出细软的绒毛来保暖。【原文】①②

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③时成岁。”【注释】

①咨:告知,命令。暨(jì):与。

②期(jī)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一年三百六十六天,这是古代推算较早知道的一年的天数,是根据太阳的回归年这一运动而推算出来的,是一种阳历年。

③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因为月球绕地球的周期与地球绕太阳的周期并不相同,阴历要比阳历一年少十一天,必须要设立闰月才能让二者相合。【译文】

帝尧说:“我告知你们,羲氏与和氏,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你们需要设立闰月来调整好四季以制定每个年岁。”【原文】①②③

允厘百工,庶绩咸熙。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④⑤⑥“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嚚讼,可乎?”帝曰:“畴咨若予⑦⑧采?”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庸违,⑨象恭滔天。”【注释】

①允厘百工:切实去整顿文武百官。允,确实,切实。厘,治理,整饬。百工,百官。

②庶绩咸熙:政务处理得当。庶,众。绩,指政事。咸,都。熙,兴盛。

③畴咨若时登庸:谁能够将政务处理得当就能够提拔任用谁。畴,谁。咨,能够,可以。若时,也可云“如是”“如此”。登,提拔,升迁。庸,用。

④放(fǎng)齐:尧在位时的一位大臣。胤(yìn)子:嗣子。朱,这里指的是尧的儿子丹朱。启明,开明,通达。

⑤吁(xū):叹词,表示否定。

⑥嚚(yín)讼:顽劣丧德并心狠手辣。讼,通“凶”,这里是孙星衍在《尚书今古文注疏》中所提出的说法。

⑦共工:神话中的任务,这里是尧的一个臣子的名字。方鸠僝(zhàn)功:聚众人之力来将事情办成。方,通“旁”,大,广。鸠,聚集。僝,显现。

⑧静言庸违:花言巧语,做事十分邪僻。

⑨象恭滔天:表面十分恭敬却不信天命。【译文】

尧帝切实地去整顿文武百官,政务也处理得当。他说:“谁能够将政务处理得当,就提拔任用谁。”大臣放齐说:“您的儿子丹朱开明通达,可以任用。”尧帝说:“啊,他顽劣丧德又心狠手辣,如何能够任用他呢!”尧帝又问:“谁能够胜任我的职位呢?”大臣驩兜说:“噢!共工大概可担任,他能够将众人之力集中起来促成大事。”尧帝说:“唉!他擅长花言巧语,行事却十分荒诞,表面上毕恭毕敬,其实为人傲慢,不信天命。”【原文】①②③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④⑤⑥⑦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于!鲧哉。”帝曰:“吁!

⑧⑨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注释】

①四岳:原指的是一座丛山,这里指官名或者大臣的名字。

②汤(shāng)汤:水势浩大的样子。方割:指的是严重的灾害。方,通“旁”,大,严重。割,通“害”,祸害。

③荡荡:形容水流湍急的样子。怀:包围。襄陵:淹没了丘陵。襄,这里是淹没的意思。

④浩浩滔天:仿佛要漫过天际一般。

⑤咨:忧愁。

⑥有能俾(bǐ)乂(yì):谁能够治理。俾,使,让。乂,治理。

⑦佥(qiān):都。

⑧咈(fú):违逆。

⑨方:同“放”,违背,违反。圮(pǐ):毁。【译文】

尧帝说:“唉!四岳啊,湍急的洪水酿成了严重的灾祸,水势迅速将高山包围,将丘陵淹没,仿佛要漫过天际一般,下面的黎民百姓十分忧愁,谁能够治理洪水呢?”群臣都说:“啊,鲧啊。”尧帝说:“唉,这个人性情暴敛,常常会逆天而行,做出伤害自己族人的事情。”四岳说:“唉,先试一试吧,可以的话就让他来治理。”尧帝说:“那就让他去干吧,注意让他遵守职责!”可是鲧治理了九年,都没有看到成果。【原文】①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②③④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⑤⑥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⑦⑧⑨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注释】

①庸命:也就是“用命”,这里指遵守、贯彻指令。巽(xùn):履行。

②否(pǐ):陋。

③忝(tiǎn):辱。

④明明:尊重,称赞贤明的人。前一个“明”字是动词,后一个“明”字是名词。侧陋:隐于民间,没有名望的贤人。

⑤俞:语气词,相当于“然”,是“好吧”的意思。

⑥瞽(gǔ)子:盲人的儿子。瞽:盲人。

⑦父顽母嚚:相传舜的父亲性情顽劣凶狠,继母嚣张。

⑧象傲:传说中舜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性情十分傲慢。

⑨烝(zhēng)烝乂:治理得很好的样子。【译文】

尧帝说:“唉!四岳,我已经在位七十年了,你们能够遵循贯彻我交给你们的命令,你们来继任朕的帝位吧!”四岳说:“我的德行尚浅,恐怕会玷污了这个位置。”尧帝说:“那你们举荐一个朝中的贤明之臣,或者推荐一个隐没于民间的声名尚未显达的贤人。”众人对尧帝说:“在民间倒是有一个叫作虞舜的丧妻之人,是一个贤人。”尧帝说:“噢,我也听说过,那这个人为人处世到底如何呢?”四岳说:“他是一个盲人的儿子,父亲与继母都十分顽劣凶狠,异母的弟弟象对待他也十分傲慢无礼;但是舜一直用自己的孝行感动着全家,以至于全家和谐相处,家庭事业也十分兴旺,家人们也不再有违背道义的行为。”尧帝说:“那我就来试一试他吧!”【原文】①②③④

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帝曰:“钦哉!”【注释】

①女于时:将女儿嫁给了虞舜。

②观厥刑于二女:观察舜对待两个女儿的德行。二女:传说中的娥皇、女英。

③降:下嫁。妫(guī)汭(ruì):妫水注入另一条河的相交弯曲之地。

④嫔于虞:嫁给虞家。【译文】

尧帝将自己的两个女儿下嫁给了虞舜,以观察他治国齐家的能力,女儿嫁到舜的家乡妫汭,做了虞家的媳妇。尧帝对舜说:“要恪尽职守啊!”

大 禹 谟

【题解】

大禹,传说是原始社会末期夏部落的首领,后来接受了舜的禅让,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姒姓,名文命,也被称为禹、夏禹、戎禹。著名治理洪水的鲧的儿子,在其父去世之后,继承了先父的遗命继续疏导江河,治水十三年终获成功。禹的儿子建立了夏朝,而禹则为夏朝的实际创建者。谟,在《尔雅·释诂》解释为:“谋也。”《说文》中解释为:“议谋也。”《书序》中写道:“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大禹谟》记录了大禹、伯益、皋陶在舜帝面前商讨政务的对话,同时也记载了舜帝将帝位禅让给大禹,大禹谦虚推辞的过程,最后是大禹征讨苗民,开疆拓土的记录。《大禹谟》属梅赜(zé)《古文尚书》,《今文尚书》中并无此篇。【原文】①②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③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④⑤

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⑥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⑦⑧⑨⑩

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11

禹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12

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1314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1516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

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注释】

①文命:大禹的名字。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称:“夏禹名曰文命。”

②敷:治理。四海:蔡沈在《书集传》中解释说:“即《禹贡》所谓‘东渐’‘西被’,‘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者’是也。”四海指的就是天下四方。

③后:上古及三代的部落首领及君王均称为后。

④允:的确,正是。若:像。兹:代词,这样,如此。

⑤万邦咸宁:与在《尚书·洛诰》中所说的“万邦咸休”的意思相同。万邦:指的是天下四方氏族部落。咸:都。宁:安宁。

⑥惟帝时克:《尚书·皋陶谟》有“惟帝时举”之句,与之意思相近。

⑦益:人名,指的是伯益,传闻其在舜时担任虞官一职。

⑧广:大。运:远。《孔传》中解释说:“广谓所覆者大,运谓所及者远。”

⑨乃:这样。

⑩皇天眷命:在《尚书·太甲》篇中有“皇天眷佑”之句。皇天是对天帝的称呼。

11惠:顺。迪:道。逆:蔡沈解释说:“反道者也。”又说:“惠迪从逆,犹言顺善从恶也。”认为是影响的意思。《孔传》解释说:“吉凶之报,若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蔡沈在《书集传》中说:“吉凶之应于善恶,犹影响之出于形声也。”

12儆:警戒。虞:失误,过失。

13九功:指的是六府三事。六府指的是水、火、金、木、土、谷;三事指的是正德、利用、厚生。蔡沈在《书集传》中认为:“正德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所以正民之德也。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

14九叙:指的是上面所说的九功各自按照其秩序来进行,不可打乱常法。歌,蔡沈解释说:“歌者,以九功之叙而咏之歌也。”

15用:以。休:美。董:督。威:古文中写为畏。

16九歌:蔡沈说: “此《周礼》所谓‘九德之歌,九韶之舞’。”俾(bǐ):使。坏:败坏。【译文】

考察古事,大禹也叫文命,他管治天下,恭顺地秉承天帝。他说:“君王可以意识到担任君主的辛苦,臣子可以意识到担任臣子的辛苦,政事就能够处理得当,百姓就能够致力于提升自己的德行。”

舜帝说:“对呀!正是如此,善意的言论不应当有所避讳,贤人不应当被遗留在民间,天下各地也就全部相安无事了。采纳百姓的意见,舍弃自己的观念,遵从他人正确的见解,不虐待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不冷落那些贫困潦倒的人,只有尧帝可以做到。”

伯益说:“啊,尧帝的德行影响广大且深远,如此贤明,如此神圣,如此威严,如此英华;上天眷顾他,赐予了他福命,让他能够成为天下的君王。”

大禹说:“恭敬地履行善道就能够得到吉祥,履行恶道就要面临凶险,就如同影子出于形体,回响出于声音一样。”

伯益说:“啊!警戒啊!要谨慎警戒不要出现失误,不能舍弃法度,不能肆意游乐,不能过度享乐。任用贤人不可三心二意,铲除恶人不要犹豫,犹豫的计划无法成功,各种思考要深远且全面广泛。不要违逆常理来谋求百姓的称赞,也不要违背百姓的意愿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如果不懈怠,不荒废政事的话,周围各氏族的诸侯方国就会过来称臣归附。”

大禹说:“唉!君王您要认真思考啊!德可以让政事变得美好,美好的政事可以让百姓生活安定美满。水、火、金、木、土、谷六府之事要管理妥当;端正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这些德行,发展好工作什器、商贸货财这些对百姓生计有用的事情,给予百姓衣帛肉食,让他们可以得到温饱,如此让正德、利用、厚生这三件事配合实行,六府三事这九功应当按照常理有序进行。九功得以有序进行,百姓就会赞扬歌颂君主。用美好的事物来劝诫百姓,用威罚来督察百姓,用九德之歌来劝勉民众,不要让他们败坏德政。”

舜帝说:“正是如此!水土得到治理,万物得以生长,六府三事确实能够按照常理有序地进行,这造福万世的功业,都是您的功劳。”【原文】①

帝曰:“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汝惟不②怠,揔朕师。”③④

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⑤

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⑥⑦⑧

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汝作士,明于五刑,⑨⑩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11!”12

皋陶曰:“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1314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1516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17

帝曰:“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注释】

①耄(mào)期:《孔传》中解释说:“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年。”蔡沈说:“九十曰耄,百年曰期,舜至是年已九十三矣。”倦:疲惫,困倦。

②总:总领、统率,这里含有摄政的意思。师:众。

③罔克:不能,无法胜任。

④迈:蔡沈在《书集传》中解释为:“勇往力行之意。”种:广布、施行。降:下。

⑤念兹在兹以下四句,每句均有两个兹。兹:代词,这。第一个兹指的是德,第二个兹指的是皋陶。释:周秉钧在《白话尚书》中认为可通“怿”(yì),高兴,欣喜的意思。

⑥或:有。干:犯。正:通政。

⑦士:官名,指的是主理刑狱的士师。

⑧五刑:指的是墨刑、劓刑、桐刑、宫刑、大辟刑这五种刑罚。

⑨弼:辅助、辅佐。五教:指的是包括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关系的五常之教。蔡沈则认为是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的五品之教,均可取。

⑩中:中道。蔡沈在《书集传》中称:“而期我以至于治,其始虽不免于用刑,而实所以期至于无刑之地,故民亦皆能协于中道。”

11懋(mào):努力。

12临:自上向下看称为临。简:不苛责。御:控制,掌控。蔡沈说:“上烦密,则下无所容。御者急促,则众扰乱。”

13宥(yòu):饶恕,宽恕。过:过错,过失。蔡沈认为指的是“不识而误犯也”。

14罪疑惟轻,功疑惟重:蔡沈在《书集传》中解释为:“罪已定矣,而于法之中,有疑其可重可轻者,则从轻以罪之。功已定矣,而于法之中,有疑其可轻可重者,则从重以赏之。”

15辜:罪。不经:违背常法。

16好生之德:蔡沈认为:不忍心杀害无罪之人,宁可自己承受失刑之责,而表现出来忠厚仁爱。

17俾:让,使。俾予从欲以治,蔡沈说:“民不犯法,而上不用刑者,舜之所欲也。”【译文】

帝舜说:“到前面来,禹!我已经在位三十三年了,现在已经是要到百岁的人了,因为勤于处理政事,倍感疲惫,你做事从不懈怠,统率我的百姓吧!”

大禹说:“我的德行尚不可担此重任,百姓也不会顺从于我。皋陶勇往力行,广施德行,德行影响到了黎民百姓,百姓信服于他。君主您应当了解一下这些!了解到德行是皋陶所自身拥有的,对德行从心底里感到欣喜的人也是皋陶,对德诚服发自内心的也是皋陶。君主,您应当了解皋陶的功绩呀!”

帝舜说:“皋陶!这些臣民,没有违反我的规定,你身为主理刑狱的士官,知晓要用五刑来辅助五教,来配合我的统治。使用五刑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五刑,而是为了让百姓都服从中道。这是你的功绩,值得嘉奖鼓励啊!”

皋陶说:“舜帝,您的德行并没有过错。对待臣子不苛责,处罚百姓的时候十分宽容,不牵连子孙后代,奖赏延伸到后代。如果是过失犯罪,不管罪行多大,都予以宽恕;如果是故意犯罪,不管罪行多小,都要施行惩罚。罪行处罚轻重无法定夺的时候,就从轻处理;功绩奖赏轻重无法定夺的时候,就从重赏赐。与其误杀了无罪之人,宁愿去放过违背了常法的人。这种爱惜百姓生命的德行,和谐民心。所以,百姓不会触犯刑法。”

帝舜说:“让我能够如愿管治天下,天下的百姓也纷纷响应,这就是你的美德。”【原文】①

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②③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④⑤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⑥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⑦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⑧⑨?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⑩11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12

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从。”1314

帝曰:“禹!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朕志先定,询15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卜不习吉。”

禹拜稽首,固辞。

帝曰:“毋!惟汝谐。”16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宫若帝之初。【注释】

①降水:也就是洪水,大水。降,或作洚。蔡沈在《书集传》中写道:“孟子曰:‘水逆行,谓之洚水。’盖山崩水浑,下流淤塞,故其逝者,辄复反流,而泛滥决溢,洚洞无涯也。”

②满:自满。假:夸大。

③矜(jīn):在《孔传》中认为:“自贤曰矜。”也就是自我夸耀的意思。

④伐:《孔传》中认为:“自功曰伐。”也是夸耀的意思。

⑤懋:通“貅”,盛大之意,具有褒奖的意思。丕:大。绩:功。

⑥历数:历代帝王相继的顺序。蔡沈认为:“帝王相继之次第,犹岁时节气之先后。”躬:亲自,亲身。陟:登、升。元:大。元后指的是王位。

⑦稽:考察,勘定,验证。询:咨询。弗询也就是没有咨询。庸:用。

⑧何戴:是“戴何”的倒装。《国语·周语上》中写道:“《夏书》有之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是这句话的原本。

⑨愿:希望,期望,百姓所希望的善美之事。

⑩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蔡沈认为是“四海之民,至于困穷,则君之天禄,一绝而不复续”的意思。

11好:善。戎:兵。在《孔传》中解释说:“好谓赏善,戎谓伐恶。”这里指的是好话坏话。

12枚卜:历卜,逐一占卜。古时用占卜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禹请逐个占卜有功的下属,出现吉兆的人可以入选。

13官占:蔡沈解释说:“掌占卜之官也。”商朝的时候称为贞人。

14昆:后。命:占卜。元龟:大龟,占卜大事的时候使用的东西。

15佥(qiān):都、皆,全部。依:依从,依顺。

16若帝之初:指的是禹接受舜的禅位,礼仪与当初舜接受尧禅位一样。【译文】

帝舜说:“过来,禹!洪水是在向我们示警。你履行了诺言,成功治理了水土,只有你贤能;能够勤劳地为国家卖力,能够在个人生活上十分节俭,不自满自大,只有你贤能。虽然你不认为自己是贤能的,但是天下没有人的功绩能够跟你相比;虽然你从不自我夸耀,但是天下没有人的功绩能够跟你相比。

我赞扬你的美德,嘉奖你的功绩。上天赐予的君位轮到了你自己的身上,你终究是要继承大位。人心自私危险,道心微明,只有精研专一,诚实地遵循中道。没有依据的话不听信,没有询问过大家的计谋不采纳。百姓拥护的难道不是君主吗?君主要惧怕的难道不是百姓吗?百姓没有了君主,还能拥护谁呢?君主离开了百姓,就没有人来给他守护国家了。恭敬,谨慎地对待你的王位,恭敬地去做百姓所期望的善美之事。如果天下的百姓穷困潦倒,上天赏赐的福命也终将结束。好话坏话我都说了,我就不再重复了。”

大禹说:“还是要逐一去占卜那些有功绩的臣子,选择吉兆的来继承王位吧!”

帝舜说:“禹!贞人占卜的方法,首先是确立志向,之后再用大龟来进行占卜。我的志向已经确立,并与众人进行了商讨,结果也不谋而合,鬼神依顺,占卜和筮卦都是协合依从,更何况,占卜的方法并不需要重复出现吉兆。”大禹跪拜叩头,决意推辞。

帝舜说:“不要推辞了!只有你是最适合的。”

正月初吉日的清晨,大禹在尧帝的祖庙接受了舜的大命,就如同当年舜帝接受尧帝的大命时一样,带领群臣举办了禅位大礼。【原文】①②

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③④⑤

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⑥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⑦。”⑧⑨

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⑩11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12131415于父母,负罪引慝 ;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慄。瞽亦允若。至16诚感神,矧兹有苗?”

禹拜昌言曰:“俞!”17

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注释】

①有苗:古代的三苗,古代的族名。弗率:不遵从。

②徂(cú):到,前往。

③群后:指的是四方氏族部落的首领。誓:蔡沈解释说:“戒也。军旅曰誓。有会有誓,自唐虞时已然。《礼》言‘商作誓,周作会’,非也。”

④济济:众多且十分整齐的样子。

⑤蠢:动,有轻举妄动的意思。

⑥肆:故。辞:言辞,这里指舜命禹征讨有苗的命令。

⑦尚:庶几,差不多的意思。这里是表示期望。其:代指众将士。克:能。勋:功绩。

⑧益:指的是伯益。赞:辅佑。

⑨届:到达,抵达。

⑩帝:指的是舜。历山:传说当年舜在历山上耕作。

11日:每天,天天。号:大声的呼喊。旻(mín)天:上天。《孟子·万章上》中有“舜往于田,号泣于昊天”之句。

12负罪:蔡沈说:“自负其罪,不敢以为父母之罪。”慝(tè):邪恶。

13祗(dī):敬。载:事,可以引申为服事。瞽(gǔ)瞍(sǒu):传闻是舜的父亲。《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舜父瞽瞍盲,而舜母死,瞽瞍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瞍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

14夔( kuí):庄重战栗的样子。

15允若:信顺、信任、和顺。

16矧(shěn):况且、何况。

17干:盾牌之类的古代防御性的武器。羽:翳,用羽毛制成。干羽都是当时舞蹈者所拿的道具。两阶:宾主之阶。【译文】

帝舜说:“唉,禹!那些三苗不归顺我们,你前去征讨吧!”大禹于是就将四方的诸侯全都召集起来,率领众人誓师说:“各位诸侯将士,都听取我的命令!三苗跃跃欲试打算叛乱,昏暗不明不恭敬,傲慢无礼狂妄自大,背离了正道,败坏了德行。舍弃了贤臣君子,重用了奸佞小人。百姓被舍弃而不得安宁,上帝降下了灾祸。所以,我带领你们各位将士,恭敬地奉行帝舜的命令,征讨有罪的三苗。如果你们能够同心同德,将可以建立功绩。”

三十天过去了,三苗依然不从。伯益前去辅佐大禹说:“只要德行感动了上天,不管距离多远都能够归顺。骄傲自满容易招来损害,谦虚可以得到好处,这是自然的常理。当初,舜帝在历山亲自耕耘,在乡村间往来,每天对上天呼喊哭泣,对于父母,总是引咎自责;恭敬地侍奉父亲瞽瞍,拜见父亲的时候表现出庄重又战栗的样子。瞽瞍也开始信赖并和顺他了。赤诚之心感动了神灵,更何况是这些三苗呢?”

大禹感谢这番美言,说:“对呀!”

整饬了军队,班师回朝,舜帝于是大兴文教德政;百姓挥舞着手中的干盾与翳羽在宫廷前的台阶上跳舞。

过了七十日,三苗前来归顺。

皋 陶 谟

【题解】

皋陶,传说是舜的大臣,负责管理刑法狱讼事宜。《史记·五帝本纪》中曾经做出解释,说:“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史记·夏本纪》录此篇,开头加上了“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与帝前,皋陶述其谋曰”之语,可见,汉朝时人们认为《皋陶谟》乃是皋陶和禹在朝堂上与舜的问答记录。

本篇与《尧典》一样,都经过了儒家的整理修订,其中多处文字均被《论语》《孟子》所采用。内容主要记录了舜与大臣对部落联盟大事的探讨,乃是后世史官所写,是我国最早也是最完备的议事记录。【原文】①②

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禹曰:“俞!③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厉翼,迩可远在兹。”禹拜昌言,曰:“俞!”④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⑤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⑥⑦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注释】

①允:确实。迪:践行,引导。厥:其,这里指尧。

②谟:谋。弼:辅佐。谐:和谐。

③惇(dūn):厚。叙:按照次序进行。

④吁:叹词,相当于“哎呀”。

⑤官:将官位授予人。

⑥驩(huān)兜:传说中中国古代的三苗族首领,因与共工、鲧一起作乱,被舜发配到崇山流放。

⑦孔壬(rén):尧时大奸佞,曾任共工之官,这里指悭吝之臣。【译文】

考察古时历史,皋陶说:“要切实观察尧的盛德,我们所策划、所辅佐的事业才能够和谐光明。”禹说:“对,但是要如何实现呢?”皋陶说:“啊,要能够小心谨慎地修行自身的品德,深入地探讨谋划相关问题。用厚德来团结各个氏族,广纳贤明之人来做辅佐大臣,让政务能够从近到远逐步扩散到全境。”禹领会了此番言论,说:“对啊。”

皋陶又说:“啊!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能够知人善用,安定民心啊。”禹说:“哎呀,想要做到这样,就算是帝王也觉得十分辛苦啊。想要知人善用,首先要有才智,能够授予其合适的职位;想要让百姓安定,则要有仁爱之心,让百姓可以对其感恩戴德。能够知人善用,关心百姓,就不用担心像驩兜这样作乱的人了,还需要什么放逐三苗,更不用畏惧那些善于花言巧语虚伪的悭吝之人了。”【原文】①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②③④⑤采”禹曰:“何?”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⑥⑦⑧⑨⑩11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翕1213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天叙有典,勅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1415用哉!政事懋哉懋哉!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16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注释】

①亦:作“大”解,亦作“大凡”。行:德行。九德:九种品行。

②乃言曰,载采采:意思是考察一个人的言谈可以列出很多事例作为证明,不能没有事实作为根据,就去评判一个人的善恶好坏。乃:考察。载:为,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证明。采:事,采采就是很多事,这里指事实。

③宽而栗:多数宽宏大量的人遇事往往会犯下并不重视的毛病,因而必须补之以栗。宽:宽宏大度。栗:严肃恭谨。

④柔而立:性情温和的人大多会有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的毛病,因而必须补之以“立”。柔:指性情温和。立:指有自己的主见。

⑤愿而恭:谨慎怕事的人通常会犯下同流合污的毛病,因而必须补之以“恭”。愿:小心谨慎。恭:庄重严肃。

⑥乱而敬:具备治理能力的人往往依仗自己才能好在办事的时候有所疏漏,因而必须补之以“敬”。乱:治,这里指有治国才干。敬:认真。

⑦扰而毅: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常常失于优柔寡断,因而必须补之以“毅”。扰:柔顺,指能听取他人的意见。毅:果断。

⑧直而温:正直的人,常常态度生硬,因而必须补之以“温”。直:正直,耿直。温:温和。

⑨简:直率而不拘小节。廉:方正。

⑩刚而塞:能从诸多方面考虑问题,性情刚正而不鲁莽。刚:刚正。塞:充实。

11强:坚毅。义:善,符合道义。

12翕(xī):集中。敷施:普遍推行。

13俊乂:指具有非凡才智的人。俊:才能、品德超过千人者。乂:才能、品德超过百人者。在官:指俊乂之人可以担任公卿的官职。

14懋(mào):美好。

15明:表扬。畏:惩罚。

16有土:指的是诸侯卿大夫中有封地的人。【译文】

皋陶说:“啊!人有九种德行,身为人必须要能有德。”接着又说:“说一个人有德,就要对他平时所做的事情进行考察。”禹说:“怎样才算是九德呢?”皋陶说:“也就是宽厚而有威严,温和而又坚定,谨慎小心而又庄重严肃,恪尽职守而又严谨有序,虚心纳谏又刚毅果断,行为率直又态度温和,既能够从大处着眼又能够注重小节,刚正不阿又能考虑周全;勇敢顽强又善良正义。天子如果能够对拥有这些德行的人进行奖赏,那么就可以称为善政了!如果天子每天能够做到这九种德行中的三种,卿大夫就能够每天都恭敬地努力地领有自己的封地。如果天子每天都能够做到这九种德行中的六种,那么就能够让诸侯辅佐天子治理天下了。能够将三德与六德结合起来一起普施政教,让具有了九德的贤能之人可以在朝中担任官职。百官臣僚之间互相效法,各司其职,辅佐君王,那么大家的功业也就达成了。治理四方的诸侯不贪图享受与私欲,要恪尽职守处理政务,因为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不任用不称职的官员,因为王朝的君王、官员都秉承着天职,上天将事务交由君臣来代替完成。上天规定了人间的伦常次序,告诫我们要遵守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常法,让这五种关系能够深厚有序。上天规定了人间的尊卑贵贱等级之礼,因此才有了天下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礼法的贯彻执行;君臣民众能够上下一心、一片和谐吧!上天任命那些有德行之人,用各种彩绘不同的礼服来嘉奖他们!上天要惩罚有罪之人,用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五种等级不同的刑具来执行;这样,政事就清明了,兴旺了。上帝听取并采纳意见,都是根据民众的态度而定的。上天赞扬有德的贤人,惩罚那些有罪的恶人,也是根据民众的态度而定的。天意与民意上通下达,要谨慎啊,四方的诸侯们。”【原文】①②

皋陶曰:“朕言惠可厎行?”禹曰:“俞,乃言厎可绩。”皋③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注释】

①惠:发语词。厎(zhǐ):致,求得。

②绩:成功。

③曰:通“爰”。赞:引导,宣明。襄:成。【译文】

皋陶说:“我说的这些能够成功地贯彻执行吗?”禹说:“可以,你说的话完全可以实行。”皋陶说:“其实我见识浅薄,只是一直在考虑怎样才能成就治国之道而已。”

益 稷

【题解】

益,也被称为伯益、伯翳,传说是中国中古时期尧舜时代的部落首领,传闻其发明了凿井之术。在尧帝在位的时候担任臣子,舜帝时期出任山泽之官。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大禹临死之前,禅位给他。而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之后“益干启位,启杀之”。王位禅让制也就此告一段落。

稷,又名弃,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传其在舜帝时担任农官。大禹时期,曾经教授百姓播种百谷。

蔡沈曰:“禹称益稷二人佐其成功,因以名篇。”孔颖达亦言:“禹言暨益、暨稷,是禹称其二人。二人佐禹有功,因以此二人名篇。既美大禹,亦所以彰此二人之功。”结合文章来看,本篇主要记录了舜和禹的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禹向舜禀报了益、稷这两个人的功绩。《今文尚书》中将本篇与《皋陶谟》合为一篇。本文取《古文尚书》,将其独立成篇。【原文】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①②③④⑤,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⑥⑦⑧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⑨⑩1112。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皋陶曰:“俞!师汝昌言。”【注释】

①怀:包围。襄:淹没。

②下民昏垫:郑玄曰:“昏,没也;垫,陷也。”因此这里说的是百姓被洪水所淹没。昏垫:即沉陷。

③四载:四种交通工具,即车、船、橇、轿。根据《史记》中的解释,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撬,山行乘轿。

④刊:砍削,这里指砍削树木作为路标。

⑤暨:通“及”,和。益:人名,即伯益。奏:进。鲜食:刚杀了的鸟兽。

⑥决:疏通。九川:九州之川。距:到达。

⑦浚:疏通。畎(quǎn):田间的水沟。

⑧稷(jì):人名,后稷。传说他教人们播种庄稼。播:指播种庄稼。艰食:根生的粮食,指谷类。鲜食:肉食。洪水过后,人们的生活依然举步维艰,虽然播种谷物,但收获甚少,所以要依靠猎取禽兽补充食品的不足。

⑨懋:用作“贸”,懋迁的意思就是贸易。化居:迁移囤积的货物。

⑩烝:众多。粒:立,意思是成,定。

11万邦:此处代指诸侯。作:开始。乂:治理。

12师:用作“斯”,用作指示代词,意为这里。【译文】

舜帝对禹说:“来,禹,你也讲一下你的好意见。”禹拜谢说:“啊,陛下,我有什么可说的呢?我每天都只是在思考如何兢兢业业地完成工作而已。”皋陶说:“唉!如何思考的呢?”禹说:“洪水水势汹涌,浩浩荡荡地将山川包围,淹没了丘陵,百姓都被淹死了。我乘了四种交通工具,进入山间林地,砍伐树木开通道路,以便能够治理洪水。与伯益一起给百姓生鲜食物,我将九州的河流进行疏通让其可以汇入大海,将河渠疏通让其可以汇入大河。之后又跟后稷一起让百姓在难以得到食物的时候给予他们食物,对于缺少粮食的地方,我可以将粮食充足的地方的粮食调配过去,百姓有了粮食,国家也就得以安定了。”皋陶说:“好!应当向你学习,采纳你的好建议。”【原文】①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安汝止,惟②③④⑤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⑥休。”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禹曰:“俞。”【注释】

①止:行为。

②惟:思。几:端倪,这里指的是危险的情况。康:安。

③弼:辅佐。直:当作“惠”,因保存不当字体有所损坏而出现的错误。“惠”即“德。”

④丕(pī):大。

⑤徯(xī):通“清”。昭:通“绍”,承继的意思。

⑥申:重。用:以。休:美。【译文】

禹对舜说:“啊,陛下身在帝位要尤为谨慎小心啊!”舜帝说:“是啊!”禹说:“你的言行举止要端正沉稳,留意事情的发展端倪才不至于酿成大祸,而能够顺利平安;还要用有德行的臣子来辅佐自己,如此君主发出号令天下才会纷纷响应。意志清明才能够承接上天之命,上天就会因此而赐予您美好的天命。”舜帝说:“大臣都是至亲至近之人!至亲至近的是大臣啊!”禹说:“是啊。”【原文】①②

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③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庶顽谗说,若不在时,⑤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欲并生哉。工以纳言,时而飏之⑥,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注释】

①股肱(gōng):大腿与胳膊,代指辅佐之臣。

②左右:帮助的意思。

③华虫:传说中一种漂亮的野鸟。作会:指的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这六者,用来绘制于上衣之上。会:通“绘”。

④宗彝(yí):绘制有虎、蜼(长尾猿的一种)的宗庙彝器。火:指的是火字形。粉米:百米。黼(fǔ):斧形。黻(fú):两弓相背的几何图形。(chī)绣:指的是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者,用于绘制于下衣之上。

⑤挞:鞭挞,谴责。

⑥时:通“是”。飏(yáng):举。【译文】

舜帝说:“大臣们当我的左膀右臂与心腹耳目。我帮助百姓,你们来辅佐我;我想要向天下宣力,你们要能够竭心尽力;我要观察古人区分等级的表象;在上衣上绘制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这些图案,在下衣上绣上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这些图案,用五种色彩的颜料鲜明地绣制各种色彩的章服,你们要能够逐一考订明确。我要听取六律、五声、八音、七始咏,以及采集而来的各地的诗歌,你们要为我认真聆听;我有所失误的地方,你们要能够纠正我。不要在我面前显得唯唯诺诺言听计从,却在背地里指责我。我敬爱的辅佐大臣们!那些愚顽而花言巧语的人擅离职守,你们要用射侯之礼将他们分辨出来,过分的,要用鞭挞处罚的形式来告诫他们,那些过失轻微的就将他们的罪行记载在刑书上,让他们自己感到羞耻。让专门负责此事的官员使用采纳良言的职责来惩恶扬善,有善行的就进行表扬、推举,改过从善的也予以录用提拔,如果不是这样的就用刑法来让他们惴惴不安。”【原文】①

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②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谁敢不让,敢③不敬应?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注释】

①黎献:老百姓和贵族。

②让:让功服善。

③敷同:不区分对待贤愚善恶之人。【译文】

禹说:“哎呀!陛下光照天下,海内黎民百姓,各地无论高低贵贱的民众,都是陛下您的臣子。全都依赖于陛下能够及时采用,广纳良言,明察其功绩,公正地将车、马、服饰等赏赐给他们。如此,谁敢不使自己的功绩向善,谁又敢不敬畏承接天命。如果陛下没有这样做,让贤愚善恶同时在朝中担任官职,那么将无法取得功绩。”【原文】①②③

帝曰:“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頟頟④⑤⑥⑦⑧,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予创若时。”⑨⑩11“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12131415。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161718。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1920

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注释】

①丹朱:尧的儿子。傲:傲慢,骄纵。

②惟:只。慢:通“漫”,懒惰,放纵。好:喜好。

③虐:同“谑”,嬉戏。作:为。

④罔:作“不,没有”之意。頟頟(é):意思是船行不安,昼夜不息。頟:通“额”。

⑤罔水行舟:郑玄解释说:“丹朱见洪水时,人乘舟;今水已治,犹居舟中使人推行之。”应当是在浅水中使人推船行走以为乐。如果过分拘泥,理解为在无水的陆地上行舟,则与情理不合。所谓“罔水”,意思是说水浅得好像没水一样,并非真的没有水。

⑥朋:读为“风”,雌雄相互引诱叫风。淫:淫乱。朋淫于家,是指丹朱干有伤风化的事情,可能是群婚乱伦。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婚姻状态开始向一夫一妻制过渡,但是群婚乱伦依然还有残余,但是通常是限定在一定的时间、场合内来进行的,在家族内部是绝对禁止这种事情发生的,所以乱伦的丹朱的继承权被剥夺了。

⑦用:因。殄(tiǎn):灭绝。厥:其。世:父子相继。

⑧创:惩。若:顺。时:指示代词,通“是”,犹这。

⑨予娶涂山:据《史记》《论衡》,句前应增“禹曰”二字。涂山,指涂山氏,即居住在涂山的部落。涂山的说法有四:一是会稽,二是渝州,三是濠州,四是当涂。《越绝书》认为禹娶亲的涂山在绍兴附近(即会稽);《华阳国志》以为是江州涂山(按《华阳国志》所说的江州即渝州,就是现在的重庆东,俗名真武山即《华阳国志》所说的涂山);《清一统志》以为在寿春当涂。均属传说,究竟在何处,不必拘泥。

⑩辛壬癸甲:古时用干支来计算日期,辛壬癸甲指四天。相传禹结婚至三天,即前往治水。

11子:当是“字”。字,抚问。

12惟:只。荒:大。土功:指治理水土的事情。

13弼:辅佐。五服:五种服役的地区。

14州:指十二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舜又分冀州为幽州、并州,分青州为营州,共为十二州。故《尧典》也作十二州。

15薄:迫近。

16咸:皆。五长:每五个诸侯国便立一长以为统帅,这是九州之外边远地区的编制(采郑玄说)。

17迪:道。

18苗:南方少数民族,其时与中原民族对抗。顽:对抗。弗即工:谓因其顽抗不使就官。弗:不。即:就。工:官。

19迪朕德:倒装句,应为“朕德迪”。迪:导。德:教。

20时乃功惟叙:倒装句,当作“惟叙时乃功”。时:通“是”,这。乃:你,指禹。功:功劳。叙:顺,意指百姓顺从教导。【译文】

舜帝说:“不要像丹朱那样沉迷于嬉戏玩乐,贪乐戏荡,不分昼夜都没有停歇。河中水浅也强制行船。在家中也不知节制,最终导致他的世系断绝。我们可不能跟他一样。”

禹说:“我娶了涂山氏的女儿为妻,举办婚礼那天是辛日,到了甲日就离开家出去治理洪水。我的儿子启出生,哇哇哭泣,我也没有承担过抚养儿子的责任,只专注于平息治理水土的责任,最终成功辅佐陛下完成了规划天下为五服的大业,让领域内的四方均有五千里,每周又制定了十二师的地方行政区划,外则疆域远达四海,五方的土地各自建有诸侯,他们均曾建功立业,只有苗族顽劣不服从帝王的安排,陛下需要随时留意。”舜帝说:“我的德教之所以能够得以宣扬,全都是你的功劳。如今皋陶也很看重你的德业,对顽劣不服的人也开始明确地用刑罚进行威慑。”【原文】①②③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④⑤⑥⑦⑧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⑨⑩11《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12庶尹允谐。”1314

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151617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皋陶拜手稽首飏言曰:“念哉!率作

181920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俞!往钦哉!”【注释】

①戛(jiá):敲击。鸣球:乐器的一种,即玉罄。

②祖:祖父。考:指尧。这里说的是他们的灵魂。格:至。

③虞宾在位:指前代帝王的后裔,这人对舜来说当为贵宾。

④群后:指诸侯国君。德:升。让:揖让。

⑤下:指吹管者在堂下。管:竹制乐器的总名。鼗(táo)鼓:两旁有耳的小鼓。

⑥合:谓合乐。郑玄说:“合乐用枧(jiǎn),柷状如漆筒,中有椎,合之者投椎于其中而撞之,所以节乐。”止:谓止乐,止乐用敔。柷(zhù):古乐器,形如方斗,于奏乐开始时击之。敔(yǔ):乐器,形如伏虎,于奏乐结束时击之。

⑦笙:乐器。镛:大钟。间:指笙和镛互相代替着演奏。

⑧鸟兽:当由人扮成。跄跄(qiāng):跳舞。

⑨箫韶:舜所制之乐。九成:每次乐曲完结后,再变更另奏,变更九次,奏乐才算最后结束。成:终。

⑩凤皇:传说中的神鸟。仪:成双成对。

11於(wū):感叹词。

12庶:众。尹:官。允:信。谐:和谐。

13惟时惟几:《集传》解释说:“惟时者,无时而不戒敕也。惟几者,无事而不戒敕也。”意思是说时时事事都要提高警惕。几:小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