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就会经穴祛病养生术:按摩、针灸、刮痧、拔罐对症经穴疗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6 15:48:54

点击下载

作者:养生堂国医保健课题组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学就会经穴祛病养生术:按摩、针灸、刮痧、拔罐对症经穴疗法

一学就会经穴祛病养生术:按摩、针灸、刮痧、拔罐对症经穴疗法试读:

通过武侠小说认识祛病如神的经络和穴位

我们耳熟能详的武侠文学大师金庸、古龙笔下的郭靖、黄蓉、杨过等武侠人物,他们都身轻如燕、武功过人,更有着令人费解的神奇点穴功夫。现实生活中,很多年轻人受此影响,也对点穴法蠢蠢欲动、跃跃欲试,甚至有人双指并拢、试图点穴定人。那么,穴位到底对人体有着怎样的作用呢?点穴真的可以实现吗?

人的身体上遍布着经络和穴位,经络包括十二正经、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等,每条经络上又分布着数量不等的穴位(也称腧穴)。可千万别小看这些腧穴,如果能够认识并了解这些常用穴位,并经常对其进行按按、揉揉、捏捏、刮刮,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防病、祛病。

所以,武侠小说中所说的点穴并不是无稽之谈,但它又是和中医所说的点穴有所不同的。武侠小说中的点穴是文学作品中相对夸张的演艺动作,如果点穴后,能够让人静止不动、不语不走或者命丧黄泉,那实际需要有着无比惊人的指力,我们现代人还是无法练就这种功夫的。中医所说的点穴如按摩中的一指禅、指揉法、点按法等,这些内容会在后面的章节中具体介绍给大家。

人体的穴位大体可分为三类,如下表所示。其中,有36个是致命穴,俗称“死穴”。小知识人体36个致命“死穴”

印堂、头额前穴、太阳、枕骨、厥阴、华盖、建里、巨阙、气海、关元、水分、中极、左膺窗、右膺窗、左乳根、右乳根、左期门、右期门、左幽门、右幽门、左商曲、右商曲、左章门、右章门、左腹结、右腹结、左肾俞、右肾俞、命门、左志室、气海俞、鹤口、海底、涌泉、右志室、藏血。中国道家气化思想与经络学说

中国道学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气化思想,《庄子・知北游》中有言:“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就告诉我们,气是构成生命的源泉,追求气的有益变化是养生的主要目的。后世道教气功提出“人在气中,气在人中”,即本源于此。道家从讲养生开始,进而养气,进而练气、练功。正是在道家气功的修练过程中,人们体悟出了身体中的经络现象。

如古人曾描述在练习小周天气功时,初期身体会有发热、发胀、似触电的感觉,随着修炼时间的加长,功力加深,会感到身体内有一股气流沿着身体正中线的任督二脉走动。首先在丹田发热,接着气从丹田(脐下3寸)出发,逐渐向下经过会阴、尾闾,从脊柱内上行至大椎、风府,直到百会(头顶);然后经印堂沿鼻柱,到齿龈交通于任脉,再向下经膻中、气海而返回丹田。若继续练功则可打通大周天,会感觉神庭处有一团“亮光”,并随大小周天的路线和气一道循行。这就是最初人们认识到的两条经脉——位于身体前正中线的任脉和位于身体后正中线的督脉。

后来,渐渐地很多道学家也学习医术,如岐伯、俞跗、少俞、扁鹊、葛洪、孙思邈等都可称之为“道医”。他们一边修练气功,追求长生,一边从事医疗活动,将自己的气功修练心得运用在医疗活动中,并从中证实了经络现象。根据记载,俞跗能够观察测度经络感传现象,即经络传感的路线,然后记录下了经络的走向,后人不断加以补充完善,就形成了我们现代中医学中的经络体系。在记载中还有很多名医使用针灸方法治疗疾病,如华佗在给曹操治疗头痛病时,就是用毫针刺太阳、百会等穴位。→练习气功时能够感知气流在经络中运行。

可见,中国道家气化思想与中医经络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正是从道家气功中人们总结出了经络的存在,并且在道家“太极分阴阳”、“三生万物”等思想影响下,医者们在实践医疗活动中找到了经络的循行路线和经络上的穴位分布。经络的概念及分类

经络是人体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肢节,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人体的各部分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协调平衡状态。

◎十二经脉。在每个人的身体上从胸部走向手指末端的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部的有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从头部走向足部的有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从足部走向胸部的有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十二经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彼此衔接,围绕人体周流不断,并且十二经脉循行流注方向固定。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人体头、胸、腹部的支脉,遍及人体各个部分,它们沟通脏腑,连接脏腑内外,加强十二经脉同头面、心的联系,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脉、阳脉,共八条。这八条经脉与脑、髓、骨、胆、子宫等有密切联系,能够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连接起来,起到统摄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同时对十二经脉气血起到渗灌和蓄积的作用。

◎络脉。络脉是人体内经脉的分支,包括别络、浮络、孙络三类。别络是较大的分支,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15条,故又称为十五络脉。十五络脉具有沟通表里经脉之间的联系,统率浮络、孙络,灌渗气血以濡养全身,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不足的作用。浮络是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分支,孙络则是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它们没有固定的循行路线和主治病候。

◎十二皮部和经筋。十二皮部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即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而划分的,它反映的是经脉气血在皮肤的分布。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其主要作用是使关节活动。穴位的概念、分类及命名

穴位的概念

中医穴位也称为“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人体穴位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按摩治病的关键部位。穴位分别归属于不同的经络,经络又归属于不同的脏腑,所以按摩穴位就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穴位按摩是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配合多种穴位,分别采用不同的按摩方法,对穴位加以刺激,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穴位的分类

人体的穴位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大类。

◎十四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循行线上的穴位,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和归经,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是穴位的主要部分。国际上承认的人体经穴有361个。

◎奇穴。也称“经外奇穴”,是指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穴位,与经络也有密切联系。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这类腧穴既无固定名称,也无固定位置,也没有固定的主治病症。只是以疼痛部位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敏感点作为穴位。“阿是”的由来源于当医生按压这个穴位时,病人发出“啊”声而产生。

穴位的命名

穴位名称的由来比较宽泛,主要以天体、人体、地体、宫体和卦体的结构布局为参照。具体来看:

◎根据穴位所在的人体部位命名,如心俞、肺俞、脾俞、乳根、大椎、曲骨等。

◎根据动、植物的名称命名,可以更好地说明穴位所在部位的特点,如鸠尾、鹤顶、犊鼻等。

◎根据建筑物、街、道、市等通路、处所来形容某些穴位的形态或者作用特点命名,如天井、印堂、地仓、气街、风市、水道等。

◎根据天文学的日、月、星、辰以及地理名称山、川、沟、泽等,同时结合穴位所在部位的形态和气血流行的情况而命名,如太白、天枢、上星、合谷、阳溪、涌泉、曲泽、小海等。

◎根据气血、脏腑、阴阳等生理功能以及经脉交会等命名,如三阴交、阳陵泉、气海、血海等。经络养生的基础

据国家卫生部统计,全国因为各种慢性疾病造成死亡的人数,平均每天高达15000多人。在疾病生成的各种因素中,60%的原因是自己造成的。因为这些患病的人大都没有健康观念,不懂得养生方法。因此,如何养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处而言,中华养生文明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提出了饮食节制、七情调和、起居有常等养生方法,后世医家又进一步扩充,提出了二十四节气养生、四季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等。

经络养生就是在中医经络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针刺、灸法、推拿按摩、气功、导引等方法,调理人体的经络系统,使气血通畅,脏腑功能协调,机体处于阴阳平衡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目的。

经络养生的基础包括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两方面的基础。中医认为,养生的重要原则就是天人相应,而天人相应是靠经络实现的。自然界的许多变化总是先影响经络,进而才影响机体。经络依靠体内的经气维持机体与自然界无形之气之间的某种平衡,这种平衡由体表经络上的穴位来决定。如足底涌泉穴,当人体劳累虚弱时,按压这个穴位就会感觉疼痛。

西医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一直想要找到经络的实质,但是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只是出现了四大主流学派及各自的学术主张:神经生理学派——神经传导学说,生理生化学派——体液循环学说,生物物理学派——生物场学说,整体间隙学派——结缔组织结构学说。但无论是哪个学派,都一致认为经络养生是科学的。因为在多方研究总结后,发现穴位经多种方法刺激后,不但能够促进血流通畅,而且可以促进人体分泌“脑内吗啡”,同时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小知识人体的正常体征

肤色润泽,口唇红润,精力充沛,饮食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脉和缓,患病较少,抵抗力较强,耐寒热,不需进补食疗或进缓和的平补之品。经络及穴位的祛病养生作用

经络的祛病养生作用

◎联络沟通、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至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联络沟通作用的具体表现。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补充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气血”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皮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穴位的祛病养生作用

◎治疗近部疾病。按摩穴位能够治疗穴位所在部位的疾病。例如,后顶穴可以治疗颈部肌肉痉挛;睛明穴可以治疗眼睛疾病;天突穴可以治疗咳嗽、咽喉肿痛、打嗝、失言等。

◎治疗远部疾病。按摩穴位能够治疗本经经脉所行走的远部部位的疾病,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例如,百会穴不仅能治疗头部疾病,还能治疗子宫脱垂、痔疮、脱肛、痢疾等;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部疾病,还能治疗头部、颈部的疾病;迎香穴不仅能治疗鼻塞、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等鼻部疾病,还能治疗胆道蛔虫病。

◎特殊治疗作用。按摩某些穴位治疗疾病,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按压气海、滑肉门、天枢、腹结等穴,既能治疗腹泻,又能治疗便秘。另外,有些穴位是治疗某种疾病的特效穴位,如曲池穴是治疗皮肤病的重要穴位,人迎穴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在降低收缩压方面效果更显著。

◎整体治疗作用。针灸或按摩某些穴位,可对某方面病症起到整体性的调治作用,进而调治全身疾病。例如,心动过速者,针灸、按摩内关可减慢心率;心动过缓者,针灸、按摩内关可加快心率;针灸、按摩足三里、关元、膏肓俞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有“脾气”的经络——经穴疗法要选对时间

人体内的十二正经是有“脾气”的,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运行。如果同时发挥作用,每条经脉会疲劳无力的,所以在每日的生活中,十二经脉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一定的时间开始工作,即所谓的“开穴”。

中医认为,经气想要运行全身一周,需要经过12个时辰,也就是24个小时。我们将经气运行分为十二时段,每一时段即为一条经络的开穴运行时间。

子时胆经值班,迎接入睡

子时(23点~1点)气血进入胆经,胆经经气最旺,胆汁推陈出新。胆的生理功能是内脏胆汁帮助食物的消化代谢,如果不注意按时睡眠,会影响气血回流胆经,容易出现头晕目眩、耳鸣、皮肤粗糙、胸胁疼痛、失眠多梦、易惊、忧愁、神经官能症等。所以成年人最好养成每天子时前就寝的习惯。若这时候不睡觉,就会比一般人容易衰老,子时的睡眠质量对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理论上说,在胆经最旺的子时按摩胆经是最好的进补,但我们强调子时前一定要睡觉,因为同名经同气相求,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在手少阳三焦经之经气旺时的晚上21点~23点,进行敲打或揉搓手足外侧的少阳经。

丑时肝经值班,静卧深睡

丑时(1点~3点)是足厥阴肝经气血最旺的时刻。我们从经络循行上知道肝经属肝络胆。肝藏血,即肝脏能贮藏、分配和调节全身的血液及疏导全身功能活动,使气血调和。另外,肝经“从目系下颊里”,肝开窍于目,肝经气血和眼睛关系密切。肝经循行还“布胁肋”。如果肝经气血出问题就会出现两胁肋胀痛、胸闷、胃口不佳、腹胀腹痛、黑斑、眼袋、黑眼圈等。所以说丑时静卧是养肝血最好的办法。如果想要养肝补肝以去其疾,可改在同名经手厥阴心包经旺时按摩,也就是晚上19点~21点。

寅时肺经值班,熟睡或静坐

寅时(3点~5点)肺经经气最旺。“肺朝百脉”,这时气血由阴转阳,肺经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至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从这个时间段开始,人体的气血根据需要开始重新分配。这个时间段人从静变动,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如果醒来后觉得睡不着,可以穿好衣服练习面南盘腿静坐,因为寅时肺经值班,正是练气的最好时机。

卯时大肠经值班,排便迎新

卯时(5点~7点)气血流注于大肠经,大肠经经气最旺,有利于排泄。排不出的大便会变成宿便将毒素停留体内。大肠运送排泄废物,如果饮食失调、误食不净食物或其他脏腑失调,都会引起大肠疾病。大肠经有问题就容易出现口干舌燥、腹胀腹痛或肠胃炎、盲肠炎、便秘等症状。因此,最好养成每天早起后排大便的习惯,避免宿便产生。可适当喝杯温水,以促进排便。有心肌梗塞疾病的人要注意在排大便时不要太用力。

辰时胃经值班,及时吃早餐

辰时(7点~9点)气血流注胃经,胃经经气最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助消化。7点~9点是吃早餐的时间,此时是阳气最足的时候,人体也是阳气气机最旺盛的时候,进食的早餐最易被消化、吸收、代谢、利用,提供一天所需热量。不吃早餐则容易引起多种疾病,如肠胃疾病引起的腹部胀满疼痛、呕吐反胃、口臭、消化不良等。如果有了胃病,辰时去医院治疗能收到比其他时间就诊更好的效果。如果是肠胃受到伤害较轻的慢性病,可以自己在此时揉搓或敲打两腿或推摩胸腹。→辰时吃早餐其实是我们的祖先早已总结出来的、顺应天时的养生法。

巳时脾经值班,忙里偷闲按摩一下

巳时(9点~11点)气血流注于脾经,脾经经气最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吃过早餐后,9点~11点需要依靠脾胃的运化。如果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则血气充足,白天工作干劲十足。如果脾脏虚弱就易出现胃口不佳、四肢倦怠、头晕、面色萎黄、腹胀、易打嗝等症状。上午是大多数人工作的时间,但繁忙的工作之余,不要忘了利用这一养脾最佳时段调理脾经气血。可以采用坐位,搭“4”字腿式,用对侧的手逐个按揉或敲打脾经上的隐白、大都、太白、公孙、三阴交穴。

午时心经值班,靠按摩、午睡来蓄精

午时(11点~13点)心经气血充盈,心经经气最旺,心主血脉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同时心主血脉和神志,应该调养休息。如果血脉运行有障碍,会引起急躁、眠、口舌糜烂等问题。要想很好地调养心血,疏通血脉,我们可以在吃过午饭之后,用一手擦摩另一手臂内侧,至有热感为止。按摩手臂之后,小憩一下,“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安神养精气。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有高血压的病人需要注意,在午时不能喝酒,也不能生气,更不能用重力,否则很容易得中风以及出血的病,诸如眼底出血、脑出血、鼻出血等。所以午时之前或午时,有高血压的人必须要吃降压药。

未时小肠经值班,吃份高营养的午餐

未时(13点~15点)气血流至小肠经,小肠经经气最旺。小肠是负责吸收的,小肠经所当令的未时是吸收营养的最佳时刻。所以午餐最好在午时进行,这时人的气血最旺、身体处于最亢奋状态时吃。人们常说的“早餐吃饱、午餐吃好”,午餐一定要吃好,饮食的营养价值要高、要精、要丰富。如果小肠虚弱,就会出现心烦口渴、腹部胀痛、拉肚子、营养紊乱、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肠炎等症状。另外,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都能治疗颈肩部的病症,有肩周炎或颈椎病的人最好在此时做治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申时膀胱经值班,学习、工作的高效时间

申时(15点~17点)气血流注膀胱,膀胱经经气最旺,膀胱经循行“从巅顶入络脑”。此时大脑气血充盛,人的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强,正是学习、记忆的好时机。上午我们学到知识,此时来复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千万不要把下午3点~5点这段时间浪费掉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都可以利用身体的这个规律,此时尽量不要去玩而留着熬夜去学习和工作,那样做效率肯定低下,而且损害身体。另外,申时人的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泄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酉时肾经值班,以休息、补充能量为主

酉时(17点~19点)肾经经气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泄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做太强烈的运动,也不适宜大量喝水,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此时一天的工作已完毕,是应当适当休息的时候了。如果肾弱则会出现四肢冰冷、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更年期等症状。肾经分布在我们腿部后面的内侧,酉时要做一些对肾脏有帮助的运动,如下班时骑自行车、散步回家以及上楼蹬楼梯都可锻炼这条经络。黑颜色食品能入肾强肾,晚餐可选择食用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紫菜等食物。不少干果和坚果具有补肾养肾之功效,如核桃、板栗,松子、榛子等,下班后休息时这些食品是不错的选择。

戌时心包经值班,与家人共进晚餐

戌时(19点~21点)心包经气血充沛。心包经经气最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为晚餐时间。《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中有言:“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即心包络,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要保持心情愉快,可以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谈谈天,或共进晚餐,但晚餐不宜过腻过多。如果此时在家里,可拍拍手张开双臂调理一下心包经,并给家人一个拥抱。此时是心包经与脑神经活跃的时间,是看书的最佳时间。

亥时三焦经值班,入睡、行房事的时期

亥时(21点~23点)阴气更重,阳气更弱,气机下降。此时的养生关键为:对于有心肾疾病、低血压、低血糖、阳气虚者,应在此时及时服药,以防夜半病发。此时是入睡的最佳时期,能在静卧安睡中静养子时初生的阳气。睡前要少喝水,尤其是容易水肿的人更应注意。另外,亥时是人体进入到男女阴阳和合的时期,适于房事,孕育新生命。一找就准——原来穴位可以这样找

取穴的方法

□根据人体体表标志取穴

有些穴位是以人身体上的部位而定,可直接寻找到人体体表标志而取穴位。例如印堂穴在两眉中间;鱼腰在头额部,眼睛正上方,眉毛中线处;膻中在两乳中间;大包在侧胸部,腋正中线上,第六肋间隙处;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大椎在俯首时第七颈椎棘突下。

□根据手指尺寸定位取穴

以被按摩者本人的手指作为标准度量取穴,称为“同身寸”,分为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目横寸和横指同身寸。其中,横指同射又分为三指横寸和四指横寸。

◎拇指同身寸。被按摩者本人的拇指中节的宽度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取穴(图[1])。

◎中指同身寸。被按摩者本人的中指中节两侧横纹头的距离为1寸(图[2])。

◎目横寸。被按摩者本人的目内眦角至目外眦角的距离为1寸。

◎三指横寸。

被按摩者本人的中指、食指、无名指并起来,其中间宽度为2寸(图[3])。

◎四指横寸。被按摩者本人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起来,其中间宽度为3寸(图[4])。

□根据人体骨节定位取穴

利用人体的骨节作为标志测量全身各个部分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折合成比例作为定穴的标准,亦称为“骨度分寸”法。

取穴的注意事项

◎取穴后按压,如果被按摩者感觉局部酸、麻、胀、痛,并且疼痛得到缓解或疲劳得以消除,就证明找到了正确的穴位。

◎除了人体正中央的穴位外,其他穴位都是左右都各一个,但由于每个人的体形、体格并不是完全一样,所以左右穴位并不完全对称。十二正经之手太阴肺经

认识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

主治病症: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病及本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其他病症,如咳嗽、喘息气粗、心烦、胸闷、手臂的内侧前缘酸痛厥冷或掌心发热等。

经脉循行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胃部(见[1]),向下联络于大肠(见[2]),回绕过来沿着胃上口(见[3]),穿过膈肌(见[4]),属于肺脏(见[5])。从肺系——气管(见[6])、喉咙部横行出于腋下(中府、云门),沿上臂内侧下行(见[7]),行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天府、侠白),向下经过肘窝中(尺泽)(见[8]),沿前臂内侧前缘(孔最)(见[9]),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沿大鱼际边缘(鱼际)(见[10]),出于拇指的桡侧端(少商)(见[11])。

手腕后方支脉:从腕后(列缺)(见[12])处分出,走向食指桡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见[13])。十二正经之手厥阴心包经

认识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一侧9穴(左右两侧共18穴),其中8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1穴在前胸上部,首穴天池,末穴中冲。

主治病症:本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心痛、胸闷、心跳过速、心烦、癫狂、精神分裂症、腋窝淋巴结肿大、肘臂挛痛、掌心发热等症。

经脉循行

手厥阴心包经起始于胸中,出于心包络(见[1]),向下通过膈肌(见[2]),从胸部向下到达腹部,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见[3])。

胸部支脉:经过胸中(见[4]),出于胁肋部,至腋下(天池)(见[5]),向上行至腋窝中(见[6]),沿上臂内侧中央下行,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经之间(见[7]),经过肘窝(见[8])向下行于前臂中间(见[9]),进入手掌中(见[10]),沿中指,出于中指尖端(中冲)(见[11])。

掌中支脉:从劳宫穴分出,沿无名指到指端(关冲),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见[12])。十二正经之手少阴心经

认识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一侧9穴(左右两侧共18穴)。其中8穴分布于上肢掌面尺侧,1个穴位在腋窝部,首穴极泉,末穴少冲。

主治病症: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病症以及经脉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症。如心痛、心悸、失眠、咽干、口渴及上肢内侧后缘疼痛等。

经脉循行

起于心中,出属于“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脉络)(见[1]),通过横膈,向下联络小肠(见[2])。“心系”向上的支脉:起于心中(见[3]),挟着食道上行(见[4]),联结于目系(指眼球与脑相联系的脉络)(见[5])。“心系”直行的支脉:向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极泉)(见[6]),沿上臂内侧后缘、肱二头肌内侧沟(见[7]),至肘窝内侧,沿前臂内侧后缘(见[8]),到达掌后豌豆骨部(见[9]),进入手掌(见[10]),沿着小指桡侧,出于末端(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见[11])。十二正经之手阳明大肠经

认识手阳明大肠经

本经一侧20穴(左右两侧共40穴)。15穴分布在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肩、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

主治病症:本经腧穴可主治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胃肠等腹部疾病、热病和本经脉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症。如腹痛、肠鸣、泄泻、便秘、头痛、牙痛、咽喉肿痛、各种鼻病、上肢屈侧外缘肿痛或寒冷麻木等。

经脉循行

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见[1]),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向上,通过第1、2掌骨之间(合谷)(见[2])、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见[3]),进入肘部外侧(曲池、肘)(见[4]),再沿上臂外侧前缘(见[5])(手五里、臂),上走肩端(见[6]),沿肩峰前缘(见[7]),向上交会颈部(大椎)(见[8]),再向下入缺盆(锁骨上窝部)(见[9]),联络肺脏(见[10]),通过横膈(见[1]),属于大肠(见[12])。

缺盆部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见[13]),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见[14]),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水沟)——左脉向右,右脉向左(见[15]),分布在鼻孔两侧(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见[16])。十二正经之手少阳三焦经

认识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一侧有23个穴位(双侧共46个穴位),其中有13个穴分布在上肢背面,10个穴在颈部、耳廓后缘、眉毛外侧端。首穴关冲,末穴丝竹空。

主治病症:本经腧穴主治热病、头面五官病症和本经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症,如头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颊肿、水肿、小便不利、遗尿以及肩臂外侧疼痛等。

经脉循行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第4指末端(关冲)(见[1]),向上行于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液门)(见[2]),沿着手背(中渚、阳池)(见[3]),出于前臂外侧两骨(尺骨、桡骨)之间(见[4]),向上通过肘尖(见[5]),沿上臂外侧(见[6]),向上通过肩部,交出于足少阳胆经的后面(见[7]),向前进入缺盆(见[8]),分布于胸中,联络心包(见[9]),向下通过横膈(见[10]),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见[1])。

胸中的支脉:从膻中上行(见[12]),出于锁骨上窝(见[13]),向上行于后项部(见[14]),联系耳后(见[15]),直上出于耳上方,到额角(见[16]),再曲而下行至面颊,到达目眶下(见[17])。

耳后的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经过上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见[18]),到达外眼角,与足少阳胆经相接(见[19])。十二正经之手太阳小肠经

认识手太阳小肠经

本经单侧有19个穴位(双侧共38个穴位)。8个穴位分布在上肢背面的尺侧,11个穴位在肩、颈、面部。首穴少泽,末穴听宫。

主治病症:本经穴位主治头项、五官病症、热病、神志疾患及本经循行部位的病变,如小腹疼痛、腰背痛、耳聋、目黄、咽喉肿痛、癫狂及肩臂外侧后缘痛等。

经脉循行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尺侧端(少泽)(见[1]),沿手背尺侧上行至腕部,直上出于尺骨茎突(见[2]),沿前臂外侧后缘上行(见[3]),经过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见[4]),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见[5]),绕行肩胛骨(见[6]),左右两脉交会于督脉大椎穴(见[7]),再向下进入缺盆穴(见[8]),联络于心(见[9]),向下再沿食管(见[10]),通过膈肌(见[1]),到达胃(见[12]),属于小肠(见[13])。

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至面颊(见[14]),至目眶下,转入耳中(听宫)(见[16])。

面颊部支脉:上行到达目眶下(见[15]),抵于鼻旁,至内眼角(睛明)(见[17]),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十二正经之足太阴脾经

认识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单侧21个穴位(双侧共42穴),首穴隐白,末穴大包。

主治病症:主治脾、胃等消化系统病症及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其他病症。如胃痛、恶心呕吐、打嗝、腹胀、腹泻、黄疸、身体沉重无力、舌根强痛及膝关节、大腿内侧肿胀、冷痛等。

经脉循行

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见[1]),沿足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足背皮肤与足掌皮肤交界处),经过足大趾本节后第1跖趾关节上行,到达内踝前面(见[2]),向上行于至小腿内侧,沿胫骨后缘(三阴交、漏谷),与足厥阴肝经交叉,行于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见[3]),向上经过膝关节和大腿内侧前缘(血海、箕门)(见[4]),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见[5]);属于脾,联络于胃(腹哀)(见[6]),通过膈肌(见[7]),夹食管两旁(见[8]),连系舌根,散布于舌下(见[9])。

胃部的支脉:从胃部分出,向上经过膈肌(见[10]),流注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见[1])。十二正经之足厥阴肝经

认识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单侧有14个穴位(双侧共28穴位),其中12穴分布于下肢内侧,其余2穴位于腹部及胸部。首穴大敦,末穴期门。

主治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神经系统病症、肝胆病症、眼病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如胸满、呕逆、腰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子宫出血、性功能减退、烦躁易怒、失眠、视力减退、头晕眼花、易疲劳,口咽干燥、皮肤枯黄,面色暗晦等病症。

经脉循行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见[1]),向上沿足背内侧(见[2]),经内踝前1寸处(见[3]),上行于小腿内侧,行至内踝上8寸处(见[4]),交出于足太阴脾经之后,沿小腿内侧正中上行,经膝关节内侧(见[5]),沿大腿内侧(见[6])进入阴部(见[7]),环绕阴部上至少腹部(见[8]),夹胃旁过,属于肝,联络胆(见[9]),再向上通过膈肌(见[10]),分布于胁肋部(见[1]),沿气管后侧(见[12]),向上进入咽喉部(见[13]),连接“目系”(见[14]),再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见[15])。“目系”的支脉:从“目系”下行经过面颊,环绕口唇之内(见[16])。

肝部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见[17])。简单的养肝护肝法

足厥阴肝经丑时(凌晨1~3点)经气最旺盛,所以有“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的说法。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此时必须进入熟睡状态,使肝脏得到最充足的能量。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近年来,食疗养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首先要注意少喝酒,其次还要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中医认为,肝喜酸,酸味食物可以养肝,对于肝气不足的病人,可以在春季适当进食一些酸味食物,以提升肝气。但是对于肝火过旺的病人来说,则要控制酸味食物的摄入量,可吃些甜味食物。因为肝病患者脾胃功能多娇弱,吃甜的食物可以健脾,在脾胃功能得到提升的同时,对肝火也起到了抑制作用,可以达到整体的平衡。专家指出,在春季吃一些时令水果、蔬菜,如韭菜、苹果、梨都可以健脾养肝,如果再配合养肝健脾的菊花猪肝汤或枸杞大枣山药粥,可以更好地达到养肝健脾和胃的功效。十二正经之足少阴肾经

认识足少阴肾经

本经腧穴单侧27穴(左右两侧54穴),其中10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内侧,17个穴位分布在胸腹部前正中线的两侧。首穴涌泉,末穴俞府。

主治病症: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还可治疗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病症和本经循行线路所过部位的病症。如:月经不调、水肿、遗精、阳痿、带下异常、哮喘、泄泻及下肢疼痛麻木等病症。

经脉循行

起于足小趾下面,斜走于足心(涌泉)(见[1]),出于舟骨粗隆的下方(见[2]),沿内踝后缘(见[3]),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见[4]),到达窝内侧(见[5]),上行经过大腿内侧后缘(见[6]),进入脊柱内(长强),穿过脊柱(见[7]),属于肾(见[8]),联络膀胱(见[9])。

直行的脉:从肾脏上行(见[10]),穿过肝脏和膈肌(见[1]),进入肺(见[12]),沿喉咙(见[13]),到达舌根两旁(见[14])。

另一支脉:从肺中分出,联络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见[15])。秋季多养肺,冬季少生病

人们常有这样这样的体会:每当季节转换之际,稍不注意就会导致身体不适。尤其是立秋过后,秋燥也就不远了,因此,秋天尤其要注意养肺。所谓的秋燥通常是对于“肺燥”而言的,所以,首先应该从润肺做起。如果能坚持做一些肺部保健操,再结合养生调理,到了冬天也不易生病。专家指出,可以说“笑”是最“便宜”、最有效的一种养肺、护肺的好方法。现代医学研究,发自肺腑的笑可使肺气散布全身,使面部、胸部及四肢部肌肉群得到充分放松。另外,大笑还能使肺扩张,由于人在笑中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及时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从而促进了呼吸系统器官的健康。所以,笑对机体来说是最好的一种“运动”。十二正经之足阳明胃经

认识足阳明胃经

本经单侧45个穴位(双侧共90个穴),15个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前外侧面,30个穴位在腹、胸部和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

主治病症:主治胃肠等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经脉循行路线所经过部位的病症。如:肠鸣腹胀、腹泻、胃痛、呕吐、善饥易渴、厌食、鼻出血、牙痛、口眼歪斜、咽喉肿痛、胸部及下肢等本经循行部位的疼痛、热病等。

经脉循行

起于鼻翼两侧,上行到内眼角(见[1]),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会(见[2]),向下沿鼻外侧(见[3])进入上齿中(见[4]),复出环绕口唇,向下左右两脉交会于颏唇沟处(见[5]),再向后沿口腮后方,出于下颌大迎(见[6]),沿下颌角上行耳前,经下关(见[7]),沿发际,到达前额(见[8])。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方走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见[9]),向下通过膈肌,属于胃,联络脾脏(见[10])。

缺盆部直行的脉:经乳头,向下挟脐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见[1])。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部向下到气冲会合(见[12]),再沿大腿前侧下行(见13、14),下至膝盖(见[15]),沿胫骨外侧前缘(见[16]),下经足背,到达足第2趾外侧端(见[17])。

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见[18])进入足中趾外侧(见[19])。

足背部支脉:从足背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见[20])。十二正经之足少阳胆经

认识足少阳胆经

本经单侧44个穴位(双侧共88穴)。其中15个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外侧面,29个穴位在臀、侧胸、侧头部。首穴瞳子,末穴足窍阴。

主治病症:主治肝胆病症、头面五官病症、神志病、热病以及本经经脉循行路线所经过部位的病症。如:头痛、目眩、烦躁易怒、胁肋部疼痛、口苦、失眠、神经衰弱、面色灰暗、皮肤干燥、下肢外侧疼痛等。

经脉循行

足少阳胆经开始于外眼角(见[1]),上行到额角(见[2]),向下经过耳后(见[3]),沿着头颈下行至第7颈椎(见[4]),退回来向前进入缺盆部(见[5])。

耳部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于耳前(见[6]),至外眼角后方(见[7])。

外眼角部的支脉:从外眼角分出,向下到大迎穴附近,与手少阳三焦经在眼下会合(见[8]),下行至颈部,与前脉会合于缺盆(见[9]),由此向下进入体腔,通过膈肌(见[10]),联络于肝(见[1]),属于胆(见[12]),沿胁肋部(见[13]),向下绕阴部毛际(见[14]),横向进入髋关节部(见[15]),与前脉会合于此。

缺盆部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下向腋下,沿侧胸部(见[16]),经过胁肋,向下与前脉会合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着大腿外侧(见[17]),膝关节外侧,向下行于腓骨前缘,直下到腓骨下段(见[18]),下出于外踝之前,沿足背到达足第4趾外侧端(见[19])。

足背的支脉:从足背上分出,进入足大趾端,回转来通过趾甲,出于大趾背毫毛部,与足厥阴肝经相接(见[20])。十二正经之足太阳膀胱经

认识足太阳膀胱经

本经单侧有67个穴位(双侧共134穴),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和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

主治病症:本经腧穴主治头项、眼、背、腰、下肢部病症以及神志病症,背部的穴位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症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

经脉循行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见[1]),向上经过前额(见[2])交会于头顶(见[3])。

头顶部支脉:从头顶到达耳上角(见[4])。

头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大脑(见[5]),回出分开下行项后(见[6]),沿肩胛部内侧(大杼),经脊柱两侧(见[7]),到达腰部(见[8]),从脊柱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见[9]),属于膀胱(见[10])。

腰部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窝内(委阳)(见[1])。

后项部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向下(附分)(见[12]),经过臀部下行(见[13]),沿大腿后外侧(见[14])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膝关节窝中(委中)(见[15]),由此向下(见[16]),出于外踝后方(见[17]),至足小趾外侧端,与足少阴肾经相接(见[18])。奇经八脉什么是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脉、阳脉。这八条经脉纵横交错、穿插循行于十二经脉之间,其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不直接络属于五脏六腑。“奇”即奇特、奇异的意思,由于这八条经脉在循行分布和与脏腑的联系上均与十二正经不同,所以称其为“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的循行特点

奇经八脉的走向和分布没有特定的规律。奇经八脉中,除带脉横行围绕腰腹一周、冲脉有一分支向下行外,其余六条经脉都是从下肢或腹部向上循行;带脉、督脉、任脉都只有一条单行路线,不是对称的;奇经八脉中,除任督二脉有自己的独立腧穴外,其他六条经脉的腧穴都寄附于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之中。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上至头面;任脉行于人体前正中线,上达下颌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行于腹部、下肢及脊柱前;带脉环行腰腹一周;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行于下肢内侧、腹部、颈部,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背外侧,行于肢外侧、肩、头颈至项后与督脉会合;阴脉起于足跟内侧,行于下肢内侧、腹部、头目;阳脉起于足跟外侧,行于下肢外侧、腹部、肩、头部。共同的功能特点

奇经八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十二正经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十二正经就像是人体内的交通主干道,奇经八脉就像是交通警察,在各自的管辖区域内一边巡逻一边调节交通,以保持交通的顺畅。如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被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通行上下前后,具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了纵行躯干部的各条经脉;阴维脉联络诸阴轻,故有“阴维维于阴”;阳维脉联络诸阳经,故有“阳维维于阳”之称;阴脉、阳脉左右成对,对分布于下肢内外侧的阴经和阳经有协调作用,故有“分主一身左右阴阳”之称。奇经八脉之督脉

认识督脉

本经腧穴共28个,一名一穴,首穴长强,末穴龈交。

主治病症:本经腧穴主治腰骶、背部、头项、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疾病、神志病、热病等。

经脉循行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见图[1]),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沿脊柱上行(见[2]),经项部至风府,进入脑内(见[3]),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见[4]),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过人中(水沟),止于上齿龈(见[5])。

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联络肾。

分支:从小腹内分出,直上经过脐中,向上至心,到咽喉部,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夏季舒缓压力的好方法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很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因此心理养生不可忽视。保持平和心态和愉悦心情,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的宁静。夏季应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同时适当的午睡不但能补充睡眠的不足,也能有效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午睡一般应在午餐后15~30分钟,由于坐着和趴着睡眠都不利于消除疲劳,因此午睡应以卧姿为宜。奇经八脉之任脉

认识任脉

本经腧穴共24个,一穴一名,首穴会阴,末穴承浆。

主治病症:本经腧穴主治腹部、胸部、颈部、头面的局部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病症,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少数腧穴可治疗神志病等。

经脉循行

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见[1]),向上行于阴毛部(见[2]),沿着腹部正中线上行,经过曲骨、关元等穴(见[3]),到达咽喉部(天突)(见[4]),到达下唇内,左右分行,环绕口唇(见[5]),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进入眼眶下,交于足阳明经(见[6]、[7])。

分支:由胞中分出,与冲脉相并,上行于脊柱,循行于背部。秋季应着重养护的部位

深秋时节,气温渐低,人体的胃部、腰部、腿部对气温下降极其敏感,也是容易受到侵害的薄弱区域,因此,要注意这三个部位的保暖。

胃部:随着秋季天气的转凉,胃部容易饱胀、疼痛不适,甚至出现腹泻、恶心等症状,尤其是那些体质比较虚弱的人,在气温变化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疼痛不适,因此,胃部的保暖工作非常重要。

腰部:深秋时节,早、晚温差大,会使很多慢性疾病复发,最常见的就是腰肌劳损等腰部疾病。因此,要及时增添衣服,防止腰背受凉,晚上睡觉时更要注意腰背保暖。

腿部: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是关节炎的多发期,很多人的关节在这时开始怕冷、怕风,出现疼痛。因此,要注意保暖,晚上睡觉时,要用被子盖着膝部。白天应穿厚的衣服和袜子。另外,洗澡时宜用热水擦洗,多用热水泡脚并坚持用手掌拍击膝关节。奇经八脉之冲脉

认识冲脉

冲脉的“冲”字,含有冲要、要道的意思。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之海”和“血海”之称。同时,冲脉的气血对五脏六腑也有濡养作用。

交会穴:气冲(足阳明胃经),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横骨、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足少阴肾经),公孙(足太阴脾经),阴交、会阴、关元(任脉)。

主治病症:月经不调、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乳少、吐血及气逆上冲等。

经脉循行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见[1]),向上行于脊柱内(见[2]),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肾经交会(见[3]),挟脐上行(见[4]),沿着腹部两侧(见[5]),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过咽喉(见[6]),环绕口唇,到目眶下(见[7])。

分支:从气冲穴分出,沿大腿内侧进入窝(见[8]),再沿胫骨内侧(见[9]),下行至足底(见[10]);又有小支脉从内踝后方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足大趾(见[1])。

分支:从小腹中出来,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见[2])。奇经八脉之带脉

认识带脉

带脉的“带”字,含有腰带的意思。因其横行于腰腹之间,统束全身纵行的经脉,状如束带,故称带脉。带脉的主要功能,总的说来是“约束诸经”。它从第2腰椎发出,围腰一周。因此,足部的阴阳经脉都受带脉的约束。由于带脉行于腰腹,而腰腹部是冲、任、督三脉脉气所发之处(冲、任、督皆起于腹内),所以带脉与冲、任、督三脉的关系极为密切。

交会穴:章门(足厥阴肝经),命门(督脉),带脉、五枢、维道、足临泣(足少阳胆经)。

主治病症:腰酸冷痛、女性带下量多、牙痛、耳聋、咽喉肿痛、中风偏瘫等。

经脉循行

起于季胁部,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见[1]),绕身一周,环行于腰腹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髂骨上缘斜行到少腹(见[2])。带脉的重要作用

带脉循行虽然比较简单,但由于带脉约束前后阴阳诸经,因此既可以缓解和辅助治疗本经病变,又有影响他经的重要作用。奇经八脉之阴维脉

认识阴维脉

阴维脉的“维”字,含有维系、维络的意思。阴维者,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交会于任脉的天突、廉泉。在正常的情况下,阴、阳维脉互相维系,对气血盛衰起调节溢蓄的作用,但并不参与环流,如果功能失常则会出现相关的病症。

交会穴:筑宾(阴维脉之郄穴,足少阴肾经),冲门、府舍、大横、腹哀(足太阴脾经),期门(足厥阴肝经),天突、廉泉(任脉),内关(手厥阴心包经)。

主治病症:心痛、心悸、忧郁、烦躁、肠鸣、腹泻、食欲不振、脱肛等。

经脉循行

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筑宾穴)(见[1]),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至胁肋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见[2]),过胸部(见[3]),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见[4])。何谓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别经、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洛、孙洛等。奇经八脉之阳维脉

认识阳维脉《难经·二十八难》:“阳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诸经者也。”说明阳维脉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交会于督脉的风府、哑门。通常情况下,阳维脉与阴维脉互相维系,调节人体的气血。

交会穴:金门(足太阳膀胱经),阳交(阳维脉之郄穴,足少阳胆经),俞(手太阳小肠经),天、外关(手少阳三焦经),肩井、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阳胆经),风府、哑门(督脉)。

主治病症:关节肿痛、恶寒发热、头痛、腰痛、颈椎病、半身不遂、潮热盗汗等。

经脉循行

起于外踝下(见[1]),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上行(见[2]),经躯干部后外侧(见[3]),从腋后上肩(见[4]),经颈部(见[5])、耳后,前行至前额(见[6]),分布于头侧和项后,与督脉会合(见[7])。奇经八脉之阴脉

认识阴脉

脉的“字有足跟和矫捷的含意。阴者,足少阴之别脉,从下肢内侧上行至头面,具有交通一身阴气的作用,调节肢体运动的功用,因此能使下肢灵活矫捷。《灵枢·寒热病》有“阴气盛则瞑目”,卫气于阴则阴盛,主目闭而欲睡。《灵枢·脉度》有“女子数其阴”,意指女子多静,以阴脉为主。阴脉有将卫气的运行散布全身的作用。

交会穴:交信(阴脉之郄穴)、照海、筑宾(足少阴肾经),睛明(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咽喉肿痛、呕吐、昏迷、目赤肿痛、小便不利、便血、足内翻等症。

经脉循行

起于内踝下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见[1]),沿内踝后方,直上沿小腿(见[2])、大腿内侧,经过阴部(见[3]),向上沿腹部(见[4])、胸部内侧(见[5]),进入锁骨上窝(缺盆)(见[6]),上经人迎的前面(见[7]),经鼻旁到内眼角,与手、足太阳经和阳脉会合(见[8])。奇经八脉之阳脉

认识阳脉

阳者,足太阳之别脉。阳脉从下肢外侧上行至头面,具有交通一身阳气、调节肢体运动的功效,故能使下肢灵活矫捷。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入属于脑。《灵枢·寒热病》有“阳气盛则目”的论述。《灵枢·脉度》“男子数其阳”意指男子多动,以阳为主;卫气的运行主要是通过阴、阳脉而散布全身。卫气行于阳则阳盛,主目张不欲睡。说明脉的功能关系到人的活动与睡眠。

交会穴:睛明、申脉、仆参(足太阳膀胱经),跗阳(阳脉之郄穴,足太阳膀胱经),风池、居(足少阳胆经),俞(手太阳小肠经),巨骨、肩(手阳明大肠经),地仓、巨、承泣(足阳明胃经)。

主治病症:目赤肿痛、失眠、腰背痛、头痛、颈椎病、畏风自汗、手足麻木、半身不遂、耳聋、身肿、足外翻等。

经脉循行

起于外踝下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见[1]),经外踝后方上行(见[2]),经小腿、大腿外侧(见[3]),再向上经腹部、侧胸部和肩部(见[4]),经过颈部外侧(见[5]),向上挟口角,到达内眼角,与手足太阳经和阴脉会合(见[6]),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合于项后风池穴(见[7])。经穴疗法之一:推拿按摩手法放松类手法

〇一指禅推法【常见手法】

一指禅指端推法:以拇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于一定部位或穴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往返摆动,使产生的力通过拇指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或穴位上(图[1])。

一指禅偏峰推法:以拇指的偏峰着力于一定部位或穴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通过拇指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上。

跪推法:以拇指指间关节的背侧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蝶推法:以双手同时在患者前额部做一指禅偏峰推法(图[2])。【操作要领】拇指自然伸直,余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自然弯曲,以拇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于体表按摩部位或穴位上。操作时应注意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有节律地左右摆动,使所产生的力通过指端或螺纹面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临床应用】

主要适用于头痛、失眠、近视、面瘫、颈项强痛、腰痛、胃痛、腹泻、便秘、月经不调、关节酸痛等症。

〇滚法【常见手法】

侧滚法:用小指的背侧面着力于一定部位,以小指掌的指关节背侧为支点,肘关节微屈并放松,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图[3])。

拳滚法:用小指、无名指、中指的背侧及其掌指关节着力于一定部位,以小指掌指关节背侧为支点,肘关节伸直,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图[4])。【操作要领】肩关节放松下垂,肘关节自然弯曲约40°,上臂中段距胸约一拳左右,腕关节放松,手指自然弯曲,不要过度弯曲或挺直。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屈伸幅度应在120°左右,即前滚至极限时屈腕约80°,回滚至极限时伸腕约40°,使手背部1/2的面积(尺侧)依次接触治疗部位。滚法对体表产生轻重交替的滚动刺激,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即“滚三回一”。操作时不宜拖动、跳动和摆动。拖动是由于吸点不牢而形成拖擦;跳动是由于前滚时推旋力过大,回滚时回旋力过小而形成跳弹;摆动则是腕关节屈伸幅度过小所致。

临床应用】滚法适用面广,不仅是伤科、内科、妇科的常用手法,也是常用的保健推拿手法之一。主要适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半身不遂、高血压、糖尿病、痛经、月经不调等多种病症。

〇揉法

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全掌、手指螺纹面着力,吸定于体表治疗部位上,做轻柔和缓的上下、左右环旋动作,称作揉法。揉法是常用的推拿手法之一。【常见手法】

鱼际揉法:用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做轻柔缓和环旋活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运动。

掌根揉法:用掌根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亦可双掌重叠,以掌根着力于一定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带动腕及手掌连同前臂做小幅度的回旋揉动。

掌揉法:以整个手掌掌面着力于一定的部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图[5])。指揉法:用中指指端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使三指的螺纹面着力于一定的部位,腕关节微屈,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通过腕关节使手指螺纹面在治疗部位上做轻柔的小幅度环旋或上下、左右运动。

前臂揉法:用前臂的尺侧着力于一定的部位,用力做环旋揉动或左右揉动。本法适用于面积较大的肌肉丰厚处,如腰部、背部。

肘揉法:用肘尖(尺骨鹰嘴)着力于一定的部位,用力做环旋揉动或左右揉动的按摩。本按摩法适用于面积较小的肌肉丰厚处,如环跳穴(图[6])。【操作要领】揉法着力较重,操作时要吸定一定部位,带动皮下组织运动,和体表没有摩擦动作,往返移动时应在吸定的基础上进行。其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临床应用】主要适用于脘腹胀痛、胸闷、便秘、腹泻、头痛、眩晕、面瘫、四肢软组织损伤等,也可用于头面及腹部的保健和减肥。

〇拿法

捏而提称之为“拿”,即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或用拇指和其余四指对合呈钳状,施以夹力,以掌指关节的屈伸运动所产生的力提捏治疗部位。【常见手法】

三指拿法: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对用力,提捏治疗部位(图[7])。

五指拿法: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治疗部位(图[8])。【操作要领】腕关节放松,以手指螺纹面相对用力,捏住治疗部位肌肤并逐渐用力收紧、提起。捏提的过程中,拇指与余指应对合,着力应对称,用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轻重和谐,重而不滞,轻而不浮,切忌用指端去扣掐。

临床应用】适用于颈椎病、四肢酸痛、头痛恶寒等病症。

〇拨法【常见手法】

拇指拨法:拇指伸直,以拇指螺纹面按于按摩部位上,其余四指置于相应位置以助力。拇指适当用力下压至一定深度,待被按摩部位有酸胀感时,再做与肌纤维、肌腱、韧带、经络成垂直方向的单向或来回拨动。若单手指力不足,可以双拇指重叠来进行操作(图[9])。掌指拨法:以一手拇指指腹置于按摩部位,另一手手掌置于该拇指之上,以掌发力,以拇指着力,垂直于肌腱、肌腹、条索,进行往返拨动。掌根拨法:以手掌掌根着力于治疗部位上,做与肌纤维、肌腱、韧带、经络成垂直方向的单向或来回拨动。如果单手力量不足,可双掌叠加起来进行操作。

肘尖拨法:以肘尖(尺骨鹰嘴)着力于按摩部位,垂直于肌腱、韧带、穴位,进行往返用力拨动。本法多用于臀部的环跳穴(图[10])。【操作要领】用力要由轻到重,按压力与拨动力方向要互相垂直。拨动时拇指不能在皮肤表面摩擦移动,应带动肌纤维或肌腱韧带一起拨动。

临床应用】适用于肩周炎、颈椎病,可有效缓解落枕、腰肌劳损、四肢酸痛无力等症状。

〇搓法【常见手法】

夹搓法:以两手掌面夹住被按摩者的肢体,令其肢体放松,以肘关节和肩关节为支点,前臂与上臂主动施力,左右手做相反方向的快速搓动,同时上下往返移动(图11)。推搓法:以单手或双手掌面着力于按摩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用力,快速做推去、拉回的搓动(图12)。【操作要领】搓动时双手动作幅度要均等、用力要对称。搓揉时频率可快,但在体表的移动要缓慢。挟持肢体的力量要适中。挟持过重,搓不动;挟持过轻,搓不到。

临床应用】可缓解肢体酸痛,尤其适用于关节活动不利及胁肋部疼痛等。小知识冬季护肺要点

◎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寒保暖,避免感冒。

◎补充营养,进行科学的饮食安排。冬日膳食可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等“温补”食物,以此增强体能。

◎坚持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

◎居室要勤通风,避免有暖气的居室内空气干燥,也可使用加湿器来保持适当的湿度。

〇击法【常见手法】

掌根击法:手指微屈,腕关节背伸,以掌根着力,有弹性、有节律地击打体表。拳击法:手握空拳,腕关节伸直,用拳背或拳眼有节律地击打被按摩者的体表(图13)。

侧击法:五指伸直分开,腕关节略背伸,以手的尺侧(包括小指和小鱼际)着力,双手交替有节律地击打体表。也可两手相合,同时击打按摩部位。

指尖击法:两手五指弯曲,腕关节放松,以指端有节律地击打按摩部位(图14)。

棒击法:手握拍打棒的一端,用棒体有节律地击打按摩部位,多用于腰背部及下肢的后侧。【操作要领】操作时用力要稳,击打力量要适度,应因人、因病而异。动作要连续而有节奏,快慢要适中。击打时要有反弹感,一触及受术部位后即迅速弹起,不要停顿或拖拉。

临床应用】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肢体疼痛、麻木不仁、疲劳酸痛、肌肉萎缩等病症。

〇拍法【常见手法】

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使掌心空虚。腕关节放松,前臂主动运动,上下挥臂,平稳而有节奏地用虚掌拍打体表。用双掌拍打时,最好双掌交替操作。【操作要领】拍击时动作要平稳并使整个掌指周边同时接触体表,声声清脆而没有疼痛感。拍法要以腕力为主,灵活自如。拍打时力度要适中,以拍打至表皮微红充血为度。

临床应用】主要适用于腰背筋膜劳损及腰椎间盘突出等症。

〇弹法【常见手法】

用拇指的指腹紧紧压住同手任何一个手指的指甲,用力弹出,连续弹击治疗部位。操作时弹击力要均匀,每分钟弹击120~160次(图15)。【操作要领】操作时要有节律,用力要均匀,不可用暴力。

临床应用】以头面、颈项部最为常用,主要用于项强、头痛等症。

〇捋法【常见手法】

拇指捋法:以单手或双手拇指螺纹面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沿着腱鞘、条索、骨缝、脊柱两侧往返推动(图16)。

掌指捋法:以一手拇指指腹置于按摩部位,另一手手掌按于该拇指之上,以掌发力,以拇指着力,沿着脊柱两侧、肌腹、骨缝走行方向往返推动。【操作要领】力度要适中,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注意要进行直线往返操作,速度不宜过快。

临床应用】以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等症最为常用。温通类手法

〇推法【常见手法】

掌推法:用掌根部着力于治疗部位上,腕关节略背伸,肘关节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通过肘、前臂、腕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图17)。肘推法:屈肘,以肘尖部着力于治疗部位上,另一手的手臂抬起,以掌部扶握屈肘以固定助力,前臂主动用力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拳推法:手握实拳,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的近侧指间关节的突起部着力于治疗部位,腕关节用力伸直,肘关节略屈。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用力,向前呈单方向直线推动。拇指分推法:以两手拇指的桡侧置于前额部位,自前额正中线向两旁分推(图18)。

三指推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以指端部着力于治疗部位上,腕关节略屈,前臂主动用力,通过腕关节及掌部使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向指端方向直线推动。

鱼际分推法:以两手拇指桡侧及大鱼际着力于腹部,自腹部正中线沿肋弓向两侧分推。

合推法:以两手拇指或掌部从按摩部位的两边向中间推动。【操作要领】操作时手指、掌或肘部要紧贴体表,用力要平稳适中,速度要缓慢而均匀。为防止推破皮肤,可使用滑石粉、按摩油或红花油等润滑剂。单方向直线推进时,不可歪曲斜推。拳推法、肘推法应顺肌纤维走行方向推进;拇指分推法推动的距离宜短,其他推法推动的距离宜长。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腰腿痛、腰背僵硬、风湿疼痛、感觉迟钝、胸闷胁胀、烦躁易怒、腹胀、便秘、食积、软组织损伤、局部肿痛等病症。

〇按法【常见手法】

指按法:用拇指螺纹面或指端按压体表,其余四指张开,置于相应位置以助力,拇指主动用力,垂直向下按压。当按压力达到所需力度后,要稍停片刻,然后放松,再做重复按压,按压时动作要平稳而有节奏。当单手指力不足时,可用另一手拇指重叠辅以按压(图19)。

掌按法:用掌根或全掌着力按压体表,以肩关节为支点,利用上半部身体的重量,通过上臂、前臂传至手掌部,垂直向下按压。掌按法可单掌按压,亦可双掌重叠按压(图20)。【操作要领】按压时力的方向要垂直向下,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感觉充分达到肌体深部组织,切忌用迅猛的暴力。按法结束时,不宜突然放松,应逐渐减轻按压的力量。掌按时应以肩关节为支点,这样不易疲劳,用力平稳又易于控制。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腰背疼痛、头痛、下肢痛、脘腹疼痛等各种疼痛及风寒感冒等病症。

〇点法【常见手法】

拇指端点法: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紧贴于食指中节的桡侧面,以拇指端为着力点压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前臂与拇指主动发力,持续点压(图21)。

屈拇指点法:以手握拳,拇指弯曲抵住食指中节的桡侧面以助力,以拇指指间关节桡侧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前臂与拇指主动发力点压。屈食指点法:屈食指,其余手指相握,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突起部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拇指末节尺侧缘紧压食指指甲部以助力,前臂与食指主动发力,进行持续点压(图22)。【操作要领】取穴宜准,用力要由轻而重,进行平稳持续地施力,以被按摩者能耐受为度。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各种痛证。

〇捏法【常见手法】

三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背伸,拇指横抵于皮肤,食指、中指两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三指捏拿肌肤,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图23)。二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尺偏,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操作要领】拇指与其余手指要以指面着力,用力时双方力量要对称。动作要连贯而有节奏,用力要均匀柔和,应沿直线捏,不宜歪斜。

临床应用】用于疲劳性四肢酸痛,尤为适用于颈椎病等症。

〇摩法【常见手法】

指摩法:腕微屈,掌指部自然伸直,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以螺纹面附着于治疗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用腕和前臂的协调运动带动手指螺纹面在所需治疗部位做环旋或直线往返摩擦。掌摩法:腕关节略背伸,手掌自然伸直、平放,前臂和手腕协调运动,带动手掌做环旋或直线往返摩擦(图24)。【操作要领】肩臂部自然放松,肘关节弯曲约40°~60°;摩动的速度、压力均匀,指摩法宜稍轻快,每分钟摩动约120次;掌摩法宜稍重缓,每分钟摩动约80~100次。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胃脘痛、胸胁胀满、腹泻、便秘、咳嗽、月经不调、阳痿、遗精等症。小知识血虚体质的判断

面色萎黄或淡白,唇甲无血色,经常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肢体麻木、舌淡脉弱。

〇擦法【常见手法】

掌擦法:用全掌面着力于按摩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本法接触面积大,产热低且慢,主要用于腰骶、四肢、肩部(图25)。

小鱼际擦法:用手的尺侧小鱼际着力于按摩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本法接触面积小,产热高且快,主要用于腰骶、肩背及四肢(图26)。

大鱼际擦法:用大鱼际着力于按摩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本法接触面积小,产热较快,主要用于上肢及颈肩部。【操作要领】肩关节放松,肘关节宜自然下垂并内收,着力部分要紧贴体表。操作时需直线往返运动,往返的距离多数情况下应尽量拉长,动作要连续不断,如拉锯状,不能有间歇停顿。因为当动作有间歇停顿,就会影响到热能的产生和渗透,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压力要均匀而适中,以摩擦时不使皮肤起皱褶为宜。摩擦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0次左右。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运动系统疾病。如咳喘、胸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胃炎、消化不良、不孕、阳痿、体虚乏力、脘腹胀痛、月经不调、腰背风湿痹痛、四肢伤筋、软组织肿痛等。

〇抹法【常见手法】

指抹法:以单手或双手拇指螺纹面置于按摩部位上,余指置于相应的位置以固定助力。以拇指的掌指关节为支点,拇指主动运动,做上下、左右的抹动,如直线往返或弧形曲线(图27)。

掌抹法:以单手或双手掌面置于按摩部位上,以肘关节和肩关节为双重支点,前臂与上臂部协调用力,腕关节适度放松,做上下、左右的抹动,如直线往返或弧形曲线。【操作要领】操作时手指螺纹面或掌面要贴于按摩部位的皮肤,用力要均匀适中,动作要和缓灵活。抹动时,不宜带动深部组织。

抹法与推法不同,推法的运动特点是单向直线,有去无回。而抹法则是上下往返,或左右往返,或直线往来,或曲线运转,可根据不同的部位灵活运用。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感冒、头痛、口眼歪斜及肢体酸痛等病症。

〇掐法【常见手法】

双手掐法:以两手的拇指、食指相对用力,挤压人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

单手掐法:以单手拇指指端掐按人体的穴位,如掐人中(图28)。【操作要领】操作时不可用力过重,应逐渐由轻至重。切忌用力过猛或使力暴力。尽量避免掐破皮肤。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头痛、中暑、晕厥、癫痫、小儿惊风等病症。

〇捻法【常见手法】

用拇指的螺纹面与食指的螺纹面或挠侧缘相对用力捏住所需治疗的部位,稍用力做对称的如捻线状的快速捻动(图29)。【操作要领】捻动时要轻快柔和、灵活连贯,速度宜快,每分钟约200次。但移动的速度宜慢,用力要对称、均匀。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指间关节扭伤、类风湿性关节炎、腱鞘炎等。

〇振法【常见手法】

掌振法:以掌置于一定部位,注意力集中于掌部,掌指及前臂部静止性用力,做连续、快速的上下颤动,产生较快速的振动波,使被按摩部位有被振动感或感觉温热。掌振法主要作用于腹部(图30)。指振法:以食指或中指指端置于穴位上,掌、指及前臂部静止性用力,产生较快速的振动波,使穴位有被振动感。指振法主要用于百会、膻中、中脘、关元、水分等穴(图31)。【操作要领】

手掌、指部与前臂部需静止性用力(即将手部与前臂肌肉绷紧,但不做主动运动)、以指掌部自然压力为度,不施加额外压力。有的操作,在静止用力的同时可配合手臂做主动运动,能够使作用时间持久。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在掌指部,应有较高的振动频率,每分钟大约600~800次。要注意掌握好操作时间,不可过久运用。操作后被按摩者会感到身体倦怠,疲乏无力。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头痛、失眠、胃下垂、胃脘痛、咳嗽、气喘、形寒肢冷、腰痛、痛经、月经不调等病症。

〇挤法【常见手法】

以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或两手拇指的螺纹面或指端置于治疗部位的皮肤或筋结,先将皮肤或筋结挤按着实,然后两指对称性用力向中央挤按(图32)。【操作要领】挤按时两指要对称性用力,挤按皮肤时,以挤出紫色斑痕为度;挤按筋结时,以筋结破散为度。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头痛和腱鞘囊肿。小知识愉快的心情胜良药

到了夏天,不妨有意做一些可以使人心旷神怡的活动,如适当地晨练、散步等,也可以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总之,入夏之时,养“心”为上,养“心”为先。运动关节类手法

〇摇法【常见手法】

颈部摇法:被按摩者取坐位,颈部放松。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的侧后方,一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后枕部,另一手托住被按摩者下颌,做缓慢的环旋摇动,并使其摇动的范围逐渐加大。亦可用手的肘部夹住被按摩者的下颌,另一手托住被按摩者的后枕部,做缓慢地环旋摇动(图33)。

腰部摇法:被按摩者站立,弯腰扶住床边。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的侧后方,一手扶住被按摩者的腹部,另一手扶住被按摩者的腰部,两手相对用力,环旋摇动被按摩者的腰部,并使其摇动的范围逐渐加大。肩部摇法:

1.以左肩为例,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的左后方,右手扶按被按摩者的左肩,左手握住被按摩者的腕部,环旋摇动被按摩者的肩关节。亦可用左手托住被按摩者的右肘,环旋摇动被按摩者的肩关节(图34)。

2.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的右后方,左手置于被按摩者的右肩后,右手从被按摩者的腋下绕过,置于被按摩者的右肩前,按摩者左右手协同用力摇动被按摩者的肩关节,并使其摇动的范围逐渐加大。

3.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于被按摩者左后方,以腹部顶住被按摩者背部,右手托住被按摩者右肘,左手握住被按摩者右手手指或右手的尺侧,使其肩关节沿前下、前上、后上、后下的方向摇动,并使其摇动的范围逐渐加大。

前臂摇法:按摩者一手托住被按摩者的肘关节,另一手握住被按摩者的腕部,旋前或旋后摇动被按摩者的前臂(图35)。

腕关节摇法:按摩者一手握住患肢前臂下段,另一手五指与被按摩者的五指交叉握住,环旋摇动被按摩者的腕关节(图36)。

膝关节摇法:被按摩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的侧方,一手扶被按摩者大腿下段的后侧,另一手扶被按摩者的足跟部,环旋摇动被按摩者的膝关节,并使其摇动的范围逐渐加大。

踝关节摇法:被按摩者取仰卧位,按摩者一手托住被按摩者的足跟部,另一手握住被按摩者的前足部,环旋摇动被按摩者的踝关节,并使其摇动的范围逐渐加大。【操作要领】摇转的幅度要在人体生理的活动范围内,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幅度不同,因此各关节的摇转幅度也不同。摇转的速度宜慢,尤其是刚开始操作时,接着可随摇转次数的增加及被按摩者的逐渐适应稍微增快速度。需要注意的是,摇转时用力要协调、稳定,除被摇的关节、肢体外,其他部位不应随之晃动。另外,还应注意不可突然快速摇转,这是对于习惯性脱位、颈部外伤、骨折者等禁用的摇法。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各种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及运动功能障碍等病症。

〇抖法【常见手法】

下肢抖法:被按摩者取仰卧位,按摩者握住被按摩者的一个踝关节,先牵引,在牵引的过程中,做上下、快速地抖动(图37)。

髋部抖法:被按摩者取侧卧位。按摩者用双手握住被按摩者的两个踝关节,先牵引,在牵引的过程中,做上下、快速地抖动。

上肢抖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的侧面,双手握住被按摩者的手指并使被按摩者的肩关节外展,先牵引,在牵引的过程中做连续、小幅度、均匀、快速地上下抖动并使肩关节抖动的幅度最大。在抖动过程中,可以瞬间加大抖动幅度3~5次,但只加大抖动的幅度,不加大牵引力(图38)。

肩部抖法:同上肢抖法基本一样,只是按摩部位靠上一些即可。【操作要领】被抖动的肢体要自然放松伸直,不可屏气,抖动所产生的抖动波应从肢体远端传向近端。抖动时用力要自然,抖动幅度要小,但频率要快。

一般抖动幅度在2~3厘米;上肢抖法频率一般在每分钟200次左右;下肢抖法频率一般在每分钟100次左右。

临床应用】此方法主要用于肩周炎、颈椎病、髋关节伤筋、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症,还对颈、肩、臂、腰、腿等部的疼痛性疾病有辅助疗效。

〇屈伸法【常见手法】

单纯屈伸法:使被按摩者的关节沿冠状轴进行运动的手法,又称屈伸法。屈伸法可用于各个关节,使关节加大屈伸运动幅度(图39)。

屈转伸法:先使关节极度弯曲,再突然使该关节极度伸直。本法用于治疗关节伸直(背伸、后伸)功能受限(图40)。

伸转屈法:运用此方法时要先使关节极度伸直,再突然使该关节极度弯曲。本法用于治疗关节屈曲功能受限。【操作要领】一手握住远端肢体,一手固定于关节部位,然后缓慢、均衡、持续有力地做被动的屈伸或外展内收的动作,千万不要突然用力,手臂屈伸的幅度也要在被按摩者生理活动的范围内进行。

在操作前必须检查其能动幅度,用力要适当,不可用力过猛或使用暴力,也不可强硬地伸拉关节,如超出了患部的能动幅度,极有可能造成骨折脱位。

另外,在屈伸关节时要稍稍地结合拔伸或按压之力,随着动作的惯性和患部适用度增加,每次活动的次数可逐步增加。

临床应用】此方法主要用于各种外伤后的关节伸屈及内收外展的活动障碍、筋肉挛缩、韧带及肌腱黏连等症,多应用于肩、肘、膝、踝等部位关节。

〇拔伸法【常见手法】

颈部拔伸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的侧后方,一手托住被按摩者的后枕部,另一手置于其下颌部,两手同时用力,缓慢向上方拔伸被按摩者的颈部(图41)

颈部端提法:被按摩者坐于低凳上,两腿向前伸直,两手置于大腿上。按摩者站于被按摩者的侧后方,一手托其后枕部,用另一肘夹住其下颌,先缓慢向上拔伸,并维持一定牵引力,待被按摩者颈部相对放松时,瞬间向上用力,拔伸被按摩者颈部。

腰部拔伸法:被按摩者取俯卧位,一助手固定被按摩者肩部,按摩者双手托住被按摩者的两个踝关节,按摩者两臂伸直,身体后仰,与助手相对用力,拔伸被按摩者的腰部。

肩关节拔伸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患侧的前方,一手握住被按摩者腕部(被按摩者手掌朝里),另一手握住被按摩者的前臂,逐渐向上拔伸患肢。拔伸过程中,也可瞬间加大拔伸的力量(图42)。

腕关节拔伸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其侧面,一手握住其前臂下端,另一手握住其手掌部,双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缓慢地进行拔伸(图43)。

手指拔伸法:按摩者一手握住被按摩者的腕部,另一手手握空拳,拇指盖于拳眼,用食指、中指夹住被按摩者的指端,然后迅速地拔伸其手指,伴着拔伸能听到一声清脆响声(图44)。

膝关节拔伸法:被按摩者取仰卧位,按摩者一手托起被按摩者的足跟,另一手握住患肢足部。先使患侧膝关节弯曲,然后迅速进行拔伸,使患膝伸直。反复进行数次。

踝关节拔伸法:被按摩者取仰卧位,按摩者以一手握其患肢的小腿下段,另一手握住其足掌前部。两手协同用力,向相反方向牵拉拔伸。在牵拉拔伸过程中,可配合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操作要领】拔伸动作要稳而缓慢,用力要均匀而持续。在拔伸的开始阶段,用力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拔伸到一定程度后,则需要一个稳定的持续牵引力,要控制好拔伸的力量和方向。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肩周炎、颈椎病、软组织损伤、关节的脱位等病症。小知识科学食补可缓解肠道疾病

肠道病患者多缺乏叶酸、维生素A、钙、铁等多种营养素,因此要选择富含以上营养素的食物。一般来说,凡是煮熟煮透的肉、鱼或米糊、面糊以及煮过的水果和蔬菜,都是能够耐受的食物。复合类手法

〇按揉法【常见手法】

单拇指按揉法:以单手拇指螺纹面置于按摩部位,余指置于对侧或相应的位置以助力,腕关节悬屈,拇指和前臂部主动施力,进行有节律性地按压揉动(图45)。双拇指按揉法:以双手拇指螺纹面并列或重叠于按摩部位,余指置于对侧或相应的位置以助力,腕关节屈曲约60°。双手拇指和前臂主动用力,进行有节律性地按压揉动(图46)。

单掌按揉法:以掌根部着力于按摩部位,余指自然伸直,前臂与上臂主动用力,进行有节律性的按压揉动。

双掌按揉法:双掌重叠以增加力量,将其置于按摩部位,以掌中部或掌根部着力,以肩关节为支点,身体上半部进行小幅度有节律性地前倾后移,前倾时要将身体上半部的重量经肩关节、前臂传至手部,从而产生有节律性的按压揉动(图47)。【操作要领】按揉法宜悬腕,悬腕角度在60°左右时,使得前臂与拇指易于用力,其余手指也易于助力。

单掌按揉法以肘和肩为支点,发力部位在前臂和上臂,操作时不可压力过大,应以柔和为主。双掌按揉法应巧用身体的上半身重量,将其重量传至手部,由此对患部进行按压揉动,操作的过程中忌手臂部单独用力,并且身体的前倾后移幅度不可过大,手掌不可离开按摩部位。总之,按揉法要将按法和揉法有机结合,不可偏重于其中之一,按揉时要有节奏性,不可过快,也不可过慢。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颈椎病、肩周炎、头痛、下肢疼痛、痛经、腰背筋膜劳损、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症。

〇弹拨法【常见手法】

拇指弹拨法:将拇指置于按摩部位,其余四指置于其对侧以助力。沉肩、垂肘、悬腕,将着力的拇指指端插入肌间隙或肌肉韧带的起止点处,拇指主动发力,腕关节微微旋转并轻度摆动,用力由轻而重,速度由慢到快地进行弹拨。

食指弹拨法:以拇指指端抵于食指远侧指关节的腹侧面,中指屈曲,第二、三节指骨抵于拇指桡侧缘以固定,将被拇指与中指固定好的食指端置于按摩部位,并着力插入肌间隙或肌肉韧带的起止点处,食指主动用力,用力由轻到重,速度由慢到快地进行弹拨。【操作要领】进行拇指弹拨法时,要沉肩、垂肘、悬腕,腕关节要保持桡侧高于尺侧,以利于腕关节的轻微旋动和轻度摆动。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应固定不动。

进行食指弹拨法时一定要用拇指和中指将食指固定好,以保证食指挺而有力。应用手指的指腹面弹拨,用力宜由轻到重,速度宜由快到慢,手法操作要轻巧灵活。

临床应用】此方法主要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筋膜劳损、腰椎肩盘突出等各种病症的辅助治疗。

〇推摩法【常见手法】

将拇指桡侧面着力于体表穴位或经络线路上,其余四指并拢,掌指部自然伸直,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的指腹着力于相应的按摩部位上,腕关节放松,屈曲25°左右,前臂主动运动,使腕关节做旋转运动并同时左右摆动,以带动拇指做一指禅偏峰推法,其余四指指面在按摩部位上同时做环形摩动(图48)。【操作要领】拇指要以桡侧面着力,其余四指指腹要贴于按摩部位皮肤,不可悬空。在前臂进行主动运动带动腕部运动时,腕部活动一定要包含旋动和摆动两种运动形式。推摩的速度不宜过快,用力不宜过大,动作要连贯协调。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咳嗽、脘腹胀满疼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等病症。

〇勾点法【常见手法】

中指掌指关节伸直或微屈,指间关节弯曲,使中指形如钩状,其余手指相握。以中指指端钩住按摩部位或穴位,掌指部主动用力,使中指指端做持续点按。点按方向应根据治疗部位而定(图49)。【操作要领】中指指间关节要屈曲,其余四指要握紧,勾点时用力方向应由治疗部位而定。当所需勾点的力量较小时,仅中指用力按压即可;所需力量较大时,需要掌指部同时用力。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舌强不语、咽喉肿痛等病症。

〇揉捏法【常见手法】

拇指自然外展,其余四指并拢,以拇指与其余四指指腹面相对捏于按摩部位。指掌、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轻度旋转运动,使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捏而揉之,揉而捏之,有节律性地进行捏揉动作。在揉捏动作中,揉以拇指用力为主,捏以四指用力为主(图50)。【操作要领】操作时,应以指腹着力,不可用指端着力。指掌部为揉捏法的主要用力部位,用力要适中,避免过度轻柔或过于暴力。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颈椎病,可有效缓解落枕、运动性疲劳及胸闷、胸痛等病症。

〇扫散法【常见手法】

按摩者以一手扶按被按摩者一侧头部以固定,另一手拇指伸直,以桡侧面置于额角发际头维穴处,其余四指并拢、微屈,指端置于耳后高骨处。前臂主动运动,腕关节挺劲,使拇指桡侧缘在头侧部做较快地单向擦动,范围是额角至耳上,同时,其余四指在耳后快速擦动。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每侧扫散约50次(图51)。【操作要领】拇指与其余四指宜贴紧皮肤,但不可用压力,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运动,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有利于力的快速传导。动作宜平稳,轻度刺激即可。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高血压、偏头痛、神经衰弱、感冒等病症的辅助治疗。经穴疗法之二:针刺法常用针刺方法

〇体针法

针刺前,施术者应洗净双手,所用器械要在浓度为75%的酒精中浸泡或煮沸消毒,针刺的穴位也需用浓度为75%的酒精进行消毒。针具最好专人专用,一人一套。【单手进针法】用右手的拇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穴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此针法用于短毫针。【双手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掐切在穴位上,食指、中指的第2指骨贴于穴位一旁,以助穴位固定,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刺入皮下。此法最为常用(图[1])。

挟持进针法:左手拇指、食指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指、食指执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当贴近皮肤时,双手配合动作,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此针法多用于长针。

舒张进针法:右手五指伸开,食指、中两指分开置于穴位上,左手持针,针尖从食指、中指两指间刺入皮下。行针时,右手食指、中指两指可夹持针身,以免弯曲,在长针深刺时常用此法。对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的部位,可用拇指、食指两指或食指、中指两指将腧穴部位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以便进针。此法多适用于腹部腧穴的进针(图[2])。提捏进针法:即用左手拇指、食指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的腧穴。【针刺深度】

有浅刺和深刺两种。即使是深刺,也要由浅到深。针刺的深浅应由患者年龄、病情需要及所选取的穴位来定。【针刺方向】

直刺:针身与皮肤呈90°,垂直刺入腧穴。此方法适用于针刺大部分的腧穴,尤其是对于肌肉丰厚部的腧穴。

斜刺:针身与皮肤呈45°,倾斜刺入腧穴。适用于针刺皮肉较为浅薄处或重要脏器的体表处,不宜直刺、深刺关节部的腧穴(图[3])。

平刺:针身与皮肤呈15°,横向刺入腧穴。此方法适用于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如头皮、颜面、胸骨等部位。【注意事项】受术者所取的体位应该舒适,施术者取穴才能方便和准确,操作也顺手,便于留针,不易发生晕针、弯针、折针的情况。

施术者还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调整受术者的体位,一般精神过于紧张、年龄偏大、体质较弱及久病重症者,以卧位适宜;癫痫昏厥、虚脱等急症病人应保持原体位,就地治疗,不宜过多搬动。

〇三棱针法

三棱针是由不锈钢制成的,针长约6厘米,针柄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形,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图[4])。三棱针法是指用三棱针点刺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或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以防治疾病。此法具有醒脑开窍、泄热消肿、去瘀止痛等作用。【常见针法】

点刺法:对施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针刺前先推按被刺穴位部,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0.6~0.7厘米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或棉签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手指、足趾末端或头面部的穴位,如十宣、十二井穴、太阳、印堂、攒竹、上星等(图[5])。散刺法:常规消毒施术部位后,手持三棱针对病变的局部周围外缘呈环形向中心点刺。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不同,针刺的次数也不同,一般来说,可刺10~20针。本法具有消除水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局部瘀血、肿痛、顽癣等(图[6])。

挑刺法:是指用三棱针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的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将针横向刺入穴位皮肤,挑破皮肤2~3毫米。深入皮下,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挑尽为止。术后用2%碘酒消毒,敷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或贴上创可贴。惧怕疼痛者可先用1%普鲁卡因在施术局部打一皮丘后再挑治。

泄血法:常规消毒后,用橡皮管结扎被刺部位上端,用一手的拇指压于下端,另一手手持三棱针对准被刺部位静脉,迅速刺入脉中0.5~1厘米深,然后出针,使其流出少量血液,以助瘀血排出,毒邪得泄(图[7])。此法主要用于肘窝、窝及太阳穴等处的浅表静脉,可治疗中暑、急性腰扭伤、急性淋巴管炎等疾病。【注意事项】点刺、散刺手法宜轻且快,出血不宜过多,勿伤深部动脉。体虚、贫血、孕妇、有出血性疾病者及皮肤有溃疡、感染、瘢痕者不宜使用。小知识三棱针法的强度与疗程

三棱针疗法的强度与点刺的深浅及出血的多少有关。病情轻、体质差的患者宜采用浅刺少刺、微出血的轻刺激;病情重、体质好的患者应采用深刺多刺、多出血的强刺激。疗程也要由出血的多少和病情轻重而定,如一般浅刺、微出血可每日2次或1次。

〇水针法

水针法是指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注入人体的有关穴位,以激发经络、穴位的疗法。使用时,将注射针刺入穴位后,做提插手法,使其得气,抽吸无回血后再将药液缓缓注入穴位,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相结合的作用。

一方面,针刺和药物的作用直接刺激经络线上的穴位,可产生一定疗效;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果,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变部位,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另外,药物对穴位的作用亦可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作用于机体,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以增强其疗效。

操作方法】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型号的注射器和针头(图[8]、[9])。然后选择穴位,结合经络和穴位,按诊法以选取阳性反应点,如在背部、胸腹部或四肢的特定穴部位出现的条索、结节、压痛以及皮肤的凹陷、隆起、色泽变异等软组织损伤,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一般每次取2~4个穴位,不宜过多,以精为要。

注射剂量应根据药物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不能过量。使用小剂量注射时,可采用原药物剂量的1/5~1/2。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耳部可注射0.1毫升;头面部可注射0.3~0.5毫升;四肢部可注射1~2毫升;胸背部可注射0.5~1毫升;腰臀部一般可注射2~5毫升。

操作时应首先使受术者取舒适体位,施术者抽取适量的药液,在穴位局部消毒后,左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图[10]),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将针缓慢推进,达一定深度后产生得气感应,如无回血,便可将药液注入。

注射后拔出针头,将棉球按压在针眼上(图11),以免感染。凡急性病、体强者推液可快;慢性病、体弱者宜用较轻刺激,推液可慢;一般疾病则用中等刺激,推液也宜中等速度。

如果所用药液较多时,可由深至浅,边推药液边退针,或将注射针向几个方向注射药液。急症患者每日1~2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6~10次为1个疗程。反应强烈者,可隔2~3日1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每个疗程间可休息3~5日。

常用的药物有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中药制剂及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维生素类制剂,另外还可以用5%~10%葡萄糖、0.9%生理盐水、注射用水等。穴位注射常规剂量通常为1~2毫升。

适应范围】穴位注射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针灸的适应症大部分可以用本法治疗,如痹证、腰腿痛等。【注意事项】运用水针法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凡能引起过敏的药物,使用时应谨慎。内有重要脏器的部位不宜针刺过深,以免刺伤内脏。

注射后,局部皮肤可能会有酸胀、麻木等轻度不适,有时会持续较长的时间,但一般不会超过1天。

〇皮肤针法

皮肤针是指将多支不锈钢短针集成一束的针具,外形似小锤状,一般用牛角做成,长约15~19厘米。根据针的数目多少,分别称为梅花针(五支针)、七星针(七支针)、罗汉针(十八支针)。

人体皮部是十二经络在体表的分布,用皮肤针叩刺人体体表一定部位(皮部),可以作用于脏腑经脉,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操作方法】皮肤及皮肤针常规消毒后,针尖对准叩刺部位,使用腕力将针尖垂直叩打皮肤后立刻弹起,反复进行(图12)。刺激强度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年龄、部位的不同,有弱、中、强三种。弱刺激是用较轻的腕力叩刺,局部皮肤略见潮红,受术者无疼痛感;强刺激是用较重的腕力叩打,局部皮肤可见隐隐出血,受术者有疼痛感;中刺激是指叩刺的腕力介于弱、强刺激之间,局部皮肤潮红,但无渗血,受术者稍觉疼痛。【常用叩刺方法】

循经叩刺:沿经脉循行路线叩刺受术者的颈项、背腰骶部的督脉、膀胱经,四肢肘、膝以下的三阴、三阳经。此扣刺法可治疗相应的脏腑经络的病变(图13)。

穴位叩刺:叩刺相应的穴位、特定穴等,可治疗穴位周边的病症。

局部叩刺:叩刺病变局部、阳性反应点等,可治疗关节病变、局部扭伤、顽癣等(图14)。

适应范围】弱刺激用于儿童和老年人或久病体弱者,还用于头面五官肌肉浅薄处;强刺激用于年壮体强者以及肩、背、腰、臀、四肢等肌肉丰厚处;除头面等肌肉浅薄处外,其余部位均可选用中刺激。【注意事项】操作前用干脱脂棉轻沾针尖,认真检查针具有无钩曲、是否有缺损等。操作时严格消毒,以防感染,针尖须垂直体表,用力均匀,避免斜刺、拖拉或钩挑。局部皮肤如有损伤、溃疡、疤痕等,不宜使用本法治疗。小知识治疗中出现晕针如何处理

在治疗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晕针现象。晕针的原因,多是因初诊而害怕、精神紧张,或治疗部位较广、刺激强度过大,或由于患者过度疲劳、饥饿所引起。晕针发生时,受术者会感到头晕、眼花、恶心,严重时会脸色苍白、脉搏细微、手脚发凉、血压下降,甚至失去知觉。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针刺,轻者卧床休息片刻,喝些温开水或糖水就能恢复;严重者可用梅花针重刺骶部或后颈部,或叩打人中、合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可促其苏醒。

〇耳针法

耳针法是指用短毫针针刺或用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人体发生疾病时,耳廓上往往会出现各种阳性反应,如耳廓粗糙不平、皮肤脱屑、压痛或出现结节隆起、凹陷、丘疹等现象,这些即是诊断相关部位病症的依据,也是治疗疾病的刺激点。这时可以在病变的相应穴位处按摩。耳穴的刺激方法较多,如毫针法、电针法、埋针法、压籽法等,由于压籽法比较安全并且无创、无痛,故最为常用,特别适宜于老人、儿童、惧痛的受术者和需长期进行耳穴刺激的受术者。

压籽法的操作方法】首先选用质硬而光滑的小粒药物种子或药丸,如王不留行籽、莱菔子、六神丸、喉症丸(图15)、磁珠、绿豆、小米等,然后选定相应耳穴,做好标记,耳廓局部严格消毒。将材料粘附在0.5×0.5厘米大小的胶布中央,然后贴敷于耳穴上,适当按压使耳廓发热、胀痛。一般每次只贴压一侧耳穴(图16),两耳交替,2~3天更换1次。耳穴贴压期间应每日自行按压数次,每次每穴1~2秒。也可根据病情需要,选用一些药液,将王不留行籽或其他压耳的种子浸泡,可起到压耳与药物共同治疗的作用。【适应病症】耳穴适应病症十分广泛,可用于预防、治疗各种疾病或是身体的保健,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疼痛;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多种炎症;心律不齐、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痤疮、黄褐斑等美容性皮肤病。甚至可用于戒烟、减肥。【注意事项】使用此法时,应防止胶布潮湿或污染。另外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者不宜贴压。小知识穴位磁疗法

针刺法除了上述几种外,还有一种穴位磁针疗法,穴位磁针疗法同时又是磁疗法的一种。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穴位磁疗。

穴位磁疗是通过磁场对经络穴位的作用调节机体生物电磁的平衡,从而达到产生生物效应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操作方法。将磁片或磁珠经消毒后直接贴敷皮肤或穴位上,再根据病种和病变部位大小选用一块或两块磁片;若病变部位大,则用两块或同名极排列并贴,使磁力线透入较深部位;若在腕指等小关节以及内、外关或阴、阳陵泉等穴位即可将两块磁片异名极相对,将治疗部位置于中间进行贴敷(图17)。

◎主治病症。主要用于头痛、咳喘、失眠、乏力、高血压、冠心病、胃脘痛、乳腺增生、乳腺炎,前列腺炎,遗尿、胆囊炎、痛经、风湿痛、颈椎病等疾病。常用行针手法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受术者产生预期的各种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施行的多种针刺操作手法。

得气也指针感,是指行针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气感应。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施术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施术者则会有酸、麻、胀、重或沿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感觉。若无经气感应,施术者则感到针下空虚,受术者亦无酸、麻、胀、重等感觉。

正如《标幽赋》所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铒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得气与否以及气至迟缓,不仅直接关系到针刺效果,而且可以借此预测疾病的预后。

一般而言,得气速时,疗效好;得气较慢时,疗效差;若始终不得气,则可能无治疗效果,预后也不好。常用行针手法一般分如下几种。

〇提插法

在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使针身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称为“提”(图18);使针身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称为“插”(图19)。如此上下反复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提插法。提插幅度的大小、深度的变化、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受术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等因素来灵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时,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刺激量就大;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刺激量就小。

〇捻转法

捻转法是指将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右手拇指、食指、中指配合,进行一前一后来回旋转捻动的动作方法(图20)。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受术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及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使用捻转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360°,不能单向捻转,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缠绕,引起疼痛或滞针等。捻转的角度大、频率快、时间长、刺激量就大;捻转的角度小、频率慢、时间短、刺激量就小。

提插与捻转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行针手法,通常情况下,二者是相互结合的,如提插时,针身会有小幅度的旋转。在临床上必须根据受术者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〇循法

左手或右手在所刺腧穴的四周或顺着经脉的循行路径,进行轻柔地循按或叩打的方法即为循法。此法在针刺未得气时使用可以通气活血,有行气、催气之功效。

〇刮法

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未得经气,用指甲刮动针柄的方法即为刮法。

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甲由下而上频频刮动针柄。本法在不得气时使用,可以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使用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与扩散(图21)。

〇弹法

针刺后,在留针的过程中,用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的方法,称为弹法(图22)。操作时用力不可过猛,弹的频率也不可过快,避免引起弯针。此法有激发经气、催气速行的作用。

〇飞法

将针刺入腧穴后,若不得气,用右手拇指、食指两指夹持针柄,细细搓捻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之为飞法(图23)。此法有催气、行气、增强针刺感应的作用。

〇摇法

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进行轻轻摇动,以行经气。此法若直立针身而摇,可加强得气感应;若卧针斜刺或平刺而摇,可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图24)。

〇震颤法

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产生轻微地震颤(图25)。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适用部位】毫针行针手法是以提插、捻转为基本的操作方法,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行针手法;同时可根据临证情况,选用相应的辅助手法,如刮法、弹法,一般应用于一些不宜施行大角度捻转的腧穴;选用飞法作为辅助手法时,一般应用于某些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选用摇法、震颤法作为辅助手法时,一般应用于较为浅表部位的腧穴。【注意事项】身体瘦弱、气血亏虚的人进行针灸时手法不宜过重;女性怀孕时不宜进行针刺;小儿囟门未合者不宜针刺头顶部;心肺区的穴位不能直刺过深,否则会导致创伤性气胸。受术者如果在针灸时感觉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呼吸困难,并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现象,即为晕针,应立即起针,令受术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水,即可恢复;重者可用指尖掐受术者的十宣(在手指尖)、人中等,等情况缓和后,让受术者安静休息片刻即可。对晕针要重视预防,提前做好解释工作,以解除受术者的恐惧心理,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在受术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灸。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受术者的神态,询问针后情况,一有不适的晕针先兆,应及早采取处理措施。经穴疗法之三:灸法什么是灸法

灸法就是指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或特定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体表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灸法一般可分为艾灸法和非艾灸法两大类。灸法的作用

1.温经散寒。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从而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由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并且效果非常显著。

2.行气通络。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

3.扶阳固脱。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法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即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的作用。

4.防病保健。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的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比如经常灸命门、气海等穴可加强人体抵抗力等。现在,灸疗已成为重要的防病保健方法之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