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18教育管理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6 22:02:56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18教育管理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18教育管理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试读:

2010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33教育管理学(二)[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人际关系学说

2渐进模式

3教师聘任制

4彼得原理

5研修培训

6社会工作管理

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48分)

1教育管理活动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3论述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的优缺点。

4教师的义务有哪些?

5你认为应该如何预防学校事故的发生?

6学校社会工作管理的任务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教学质量管理是教育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对教学质量管理的看法。

2试用所学的教育管理理论分析“为什么在教育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更为重要?”

四、案例分析(每题16分,共32分)

1该不该实行“末位淘汰制”?

A校最近准备出台一项新政策,对教师考核工作实行“末位淘汰制”。制度的出台主要是想进一步调动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在教师集体中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促使大家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力争上游,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升学率;如果任课教师所带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被“下课”或“重新找岗位”。消息一经传开,教师们议论纷纷。张老师说:“实行末位淘汰制,对于拖家带口的众多老师无疑会带来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促进教师更努力地工作,却也会产生一些不好的结果。听说,前不久就有一个学校的教师因为末位淘汰制而得了精神病。”陈老师说:“一旦实行末位淘汰制,每个人都会害怕成为最后一个而‘下课’,这也将会破坏同事之间已经形成的良好关系,妨碍他们之间的合作。”李老师说:“末位淘汰制是一种不合理的制度,因为它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像我这样才进学校的年轻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上比起那些老教师来都要差得多,把我们和那些老教师放在一起比能行吗?”胡老师则说:“末位淘汰对年轻教师也不一定不好,至少可以减少以往论资排辈的习惯,让大家能够平等地竞争,也可以减少一些老师不负责任的情况。”王老师接着说:“关键是,末位淘汰制仅仅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判断,而不考虑教师工作的其他表现,老师和学生也不能参与到评价中,这显然太武断了。”还有教师轻轻地说:“不知道校长会不会也和我们在一起进行末位淘汰?”

问题:(1)你认为应该如何对教师进行考核和评价?(2)你认为应该是如何看待教师聘用中的末位淘汰制的?

2如何评价“说实话”学生?

某校广播电台开辟了一个“我眼中的校园”的栏目,发动全校学生将在校园里观察到的好行为或不良现象写成稿子。这个活动还与“行为规范养成评比”结合起来,被表扬的班级在行为规范评比中加分,被批评的班级则要相应减分。负责编审的凌老师发现,来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表扬的稿件多是写自己班级的事,批评的稿件则基本上都是针对别班的。某天,凌老师收到一篇稿子,反映自己班同学在校午餐时,将吃剩的饭菜就近倒进教室旁边的下水道,使下水道经常堵塞。后面署名:高二(5)班晓曼。凌老师觉得作者敢于自曝班丑,难能可贵,就立刻采用了这篇稿子。

听到广播里的批评稿,正在食堂吃饭的高二(5)班班主任吃惊不小,赶紧回到教室。一进教室就有学生上前告状:“广播里批评我们了,是晓曼写的稿子!”“我们班级的行为规范评比要扣分了!”老师惊讶,学生们首先迁怒的不是把饭倒在下水道里的人,而是写稿批评自己班不良现象的晓曼。班主任经过调查,证实晓曼反映的问题属实,便在班上对此类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但她困惑的是不知该怎么评价晓曼:批评她,显然不公正;表扬她,如果学生们都向她学,自曝班丑,那么班级评分就会大打折扣。何况,班级评分直接关系到班主任的工作实绩,而这又与奖金、职称等挂钩……

问题:(1)如果你是该班的班主任,你会怎么做?(2)结合该案例,你认为应该如何加强学校的德育管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1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33教育管理学(二)[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教育管理体制

2组织

3教育政策

4教育行政行为

5教育经费管理

6领导权变理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在教职工参与决策的程度上应把握哪些原则?

2在学生管理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3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主张有哪些?

4学校组织变革的过程分几个阶段?

5影响教育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6教师激励的重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学校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策略。

2试述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马校长的经历

C中学的马校长年仅36岁,但他已有数年校长工作经历。他善于审时度势,经常能不失时机地推出一些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声誉年年攀升,山下所有均对马校长称赞有加。不久,县政府换届,马校长被提升为县教育局长。小马初任局长时,觉得心里没底,工作也就比较谨慎。不久,马局长基本适应了局领导的角色。他大力推广在C校取得的教改经验,使全县的教育改革颇具声色,也受到县领导的赞扬和肯定。于是,小马被作为年轻化、专业化的典型上报到市里,成为市里挂号的后备干部。

数年后,市政府换届,小马被提升为市教委副主任,主管全市的中学教育。由于有了县教育局局长的工作经历,小马上任后不再觉得心里没底,而是信心十足,决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非凡的工作成绩。然而,未过多久,马副主任的领导才能受到了挑战:他的教改思路在市教委主任会议上未获通过;他推出的一些教改措施受到来自基层的抵制;他亲自抓的几个教改试点的教育质量未获改善,有的甚至出现滑坡……

对此,群众议论纷纷。有的说,小马官当大了,离基层远了,主观主义抬头了;有的说,小马这些年太顺了,骄傲起来了,哪有不栽跟头的?有的说,小马当官以后,进去精神衰退了,不想上进了;还有的说,小马这些年提升得太快,有道是“高处不胜寒”嘛。

你怎样看待“小马现象”,请运用你所学的教育管理理论进行分析。

2011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33教育管理学(二)[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教育管理体制

答: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的总和。它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对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有直接的影响。它涉及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隶属关系、权力划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其外延包括以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制度。

2组织

答:现代社会科学一般把组织定义为:人们在共同目标基础上,按一定形式联合起来的整体。组织作为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不仅具有上述一般的涵义,还有其他各种特定的释义,如,组织是一种管理主体,是专门进行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组织是管理的客体或管理的对象,即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一种活动、工作、行为,或者说是一种管理职能。

3教育政策

答:教育政策是指政党、政府等各种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而协调内外关系所制定的行动准则。教育政策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但不具强制性。教育政策还具有指向明确、相对稳定和影响广泛的特点。

4教育行政行为

答:教育行政行为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权、对教育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做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教育行政行为的特点是:(1)教育行政行为由教育行政机关做出。(2)它是教育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履行其行政职责的行为。(3)它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5教育经费管理

答:教育经费管理是指遵循管理原理和有关法规制度,对教育经费进行筹措、分配和使用的管理过程。教育经费包括国家或政府用于教育事业的花费,也包括私人用于教育事业的费用,而以政府花费为主。

6领导权变理论

答:领导权变理论是指领导的有效性既不完全取决于领导的人格特质,也不完全取决于某种领导行为,而是取决于领导或领导行为是否能与特定的领导情景相匹配的一种领导理论。领导权变理论认为一成不变的、普通适用的领导方式是不存在的。管理者应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不失时机地适应外界的变化,或把自己放到一个适应自己的环境中。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在教职工参与决策的程度上应把握哪些原则?

答:教职工参与决策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学校民主管理就是在学校内部坚持民主,保障教职员工有参与管理学校的权利,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教职工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但是教职工在参与决策时并不是毫无规矩的。对此教育领导在教职工参与决策时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1)相关原则,即看决策是否与参与者的利益相关。如果讨论的问题是参与者不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说与参与者利益无关,那会使其心生厌烦。只有那些与参与者利益相关的问题,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真正达到民主决策的目的。(2)能力原则,即考虑参与者的专业能力。参与者的专业能力包括经验、信息掌握情况、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等。如果参与者专业能力不够,在参与决策时就不能作出贡献,而是自己感到孤独和无能。因此专业能力也是教育领导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3)权限原则,即看参与决策者对所决定事项是否有管辖权。学校系统是一个人事复杂的大系统,每一个员工都负责自己岗位上的事物,承担自己的职责。如果参与者不是所决定的事情的直接领导者,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就有可能没有可行性或针对性不强,在执行决定时有可能会出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因此,权限原则也是教育领导必须考虑的原则。

2在学生管理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答: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整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发挥,个性和积极性和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确认其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实施:(1)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新基础教育”指出,要把学生主动性发展的最高水平定在能动、自觉地规划自身的发展,即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因此,制定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前提。管理目标的确立,一方面使学生既看到前进的方向,又要明确目标实现是每个个体努力的总和;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看到目标高而可攀,但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管理目标制定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过程。(2)实行班级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学生是集体的主人,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教师应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3)建立竞争机制,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其才能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鼓励学生之间良性竞争,促进学生发挥一技之长。建立较好的科学的评比方法,使之成为一种稳定的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竞争,使学生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取得的进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

3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主张有哪些?

答: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韦伯的科层管理、泰罗的科学管理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原理。其提倡制度化的教育管理,基本主张包括:(1)古典管理理论把高效率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认为“效率原则是衡量任何组织的基础”。(2)古典管理理论强调分工和专业化,认为这是管理活动的最基本手段。(3)古典管理理论强调统一指挥,即组织内部应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明确的权力等级系统,每个成员都要严格服从上级的指挥。(4)古典管理理论认为工作要标准化,应将工作细分成若干部分,从而使员工依标准程序展开工作。(5)古典管理理论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认为这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保证。(6)古典管理理论看重经济上的奖励和惩罚制度。(7)古典管理理论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8)古典管理理论坚信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管理原则就是管理规律的最好体现。

4学校组织变革的过程分几个阶段?

答:学校组织变革是指根据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学校组织的内在结构、行为和技术。学校的组织变革和发展是整个教育事业变革和发展的助推器。学校组织变革一般包括四个阶段:(1)诊断组织状态

组织变革理论认为,一个组织具备以下弊端就应进行变革:组织的主要功能不明显,或不能发挥真正作用,即低效率;组织的决策形成过程过于缓慢;组织内信息沟通不良;组织内缺少创新,无新观念。在决定进行组织变革时要全面深入分析组织面临的问题,使变革真正起到预期的效果。(2)选择变革方法

组织变革涉及到群体每一位相关者利益的再分配,因此,变革方法的选择很重要。从以往变革的经验来看,不断加强变革团队的实力,使变革相关者的利益没有根本损失,同时,还要使其中的变革中坚力量取得更多的利益,这样的变革最容易成功。(3)分析限制条件

限定条件包括活动分析、决策分析和关系分析三方面。活动分析的关键是尽可能将所有活动罗列出来,确定出影响组织绩效或对组织贡献最大的关键活动,以便于明晰组织中各个部门如何合理分配;决策分析包括为达成目标学校应有哪些决策、决策涉及的范围、影响的部门等;关系分析是学校要处理好与上级、社区、家长和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校服务。(4)制定变革计划和实施变革计划

制定和实施变革计划是整个学校组织变革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变革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革计划是否合理,在实施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计划施行。

5影响教育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答:教育政策是指政党、政府等各种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而协调内外关系所制定的行动准则。教育政策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1)政治因素: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一种政治行为,执政党和政府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政治体制、政府对于教育事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政局的稳定情况等对教育政策制定有非常大的影响。政治因素影响教育政策目标的确定,影响政策方案的选择以及教育政策的修订。(2)经济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体制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受到人们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很深,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这种惯性。另一方面,经济实力是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物质条件,教育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经济实力影响教育政策的实施和方案的选择。(3)教育因素:教育传统和教育现状会对教育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教育现状对政策制定的作用不可忽视,一方面,教育现有的问题、矛盾和要求常常就是教育政策问题的来源;另一方面,各国的教育现有水平还从客观上制约着教育政策目标的确定和方案的选择。此外教育理念对政府制定教育政策起导向作用。社会共同具有的教育理念指导政策方案的制定。教育理念变化,政策方案随之变化。

6教师激励的重点是什么?

答:教师激励的重点是群体激励。教师激励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调动教师积极性,改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加速实现学校预定的办学目标,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由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承担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改善以及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也是以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为基础。群体激励的优点在于,对于成绩并不突出的教师来说,集体获得的奖励肯定了他们的成绩,能够增强他们的信心。对于工作不太认真的教师,集体的荣誉也会使他们产生压力和动力,为维护集体的荣誉,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提高自觉性,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的工作符合先进集体的标准。这就达到了更有效、更广泛地激发和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目的。因此,教师激励的重点是群体激励。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学校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策略。

答:(1)教育改革的基点不仅在于宏观的教育制度和体制的变革,更重要的在于每一所学校。学校的变革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实践主体。没有学校的变革和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但是变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校的变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分配问题,具体来说,学校的变革阻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

①学校文化的阻碍。每个学校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一所学校一旦形成并确立了自己的文化,该文化就成为学校成员们的价值导向。学校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学校变革可能会使学校的具体做法发生迅速的变化,但学校组织的文化却在短时间内难以发生本质变化。

②学校教育系统自身的保守性和稳定性。学校一经组织称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在社会上就固定下来。虽然会逐渐表现出缓慢的变化,但学校体制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学校性质是不能变的。在现实的学校改革进程中,追求安全感也成为学校变革的阻力之一。学校变革有风险,在不确定改革前景的情况下,人们一般不愿意承受风险去改变现有的状况。

③教师的抗拒。学校变革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教师的抗拒,原因是学校变革可能会阻碍教师需要的满足,威胁到他们的各种利益。同时,教师认为学校变革对他们的权利和地位造成了损害,会增加他们的工作责任和负担。

④既得利益者的阻碍。学校变革与学校教育权利、学校教育资源、学校教育利益再分配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育制度下形成的既得利益者往往成为学校变革的阻力和障碍。(2)克服学校变革阻力的策略

①确立学校变革的系统观。学校变革必须从一个有关学校教育体系和教育资源的全面观点出发,与社会相关各个部门合作,寻求广泛的综合策略。

②变革学校文化,形成学校共同体。学校变革需要学校各方人员的共同努力,学校共同体的形成有助于大家共同承担责任,推动变革的进程。

③调动教师参与学校变革的积极性。教师的态度决定学校变革的成败,许多学校变革的失败在于没有考虑教师的实际利益和情况。因此,在学校变革过程中要鼓励教师们积极出言献策,参与到学校变革决策的制定中来。

④取得家长的支持。家长对学校在社会中能够享有的工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校变革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变革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对学校来说是伤筋动骨的大工程,它可能会引起学校成员的不同反应,可能有对抗发生。因此决策层必须要有充分准备和周到的设计来应对。

2试述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答:(1)教育科学研究是指运用合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教育活动,探索教育领域的客观真理的活动过程。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指为了改进中小学教育工作而围绕某一主题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钻研和探究活动,其特点包括:

①问题既课题。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和任务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要落实到为教学服务这个根本目的上。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应该是要研究的课题。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性问题,既明显存在,需要直接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二是探索性问题。既将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时所遇到的问题。三是反思性问题。这是具有问题意识的教师,为改进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回顾和检讨所发现的问题。

②教学既研究。绝大多数的教育科研,最终都要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来进行,在课堂上进行。教育科研工作从来不是额外的工作,教育和科研也不是截然分开的。真正的教学活动有科研的性质和色彩。有效的教学是教师自觉学习新的教育成果和理论,充满激情的创造性活动。这一特点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独特之处,也体现了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③成果既成长。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既有目标指向性,又有过程性和生成性。在研究结束后,教师将按计划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写出研究报告或论文,发布研究成果。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不断主动学习最新教育研究成果,积极进行思考和创新,认真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教学策略,由此促进了研究者教育观念的转变、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2)中小学教育科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所以中小学教育科研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一切研究要以达到这个服务为目的。因此,教师在做研究前一定要有充分准备,保证研究不会干扰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进展。

②教育工作是实践性工作,因此在中小学教育研究中,选择课题应以实践性内容为主。在进行选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需要性原则,即选择的研究问题要面向教育实践的需要,面向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本土性原则,即教育研究必须直面本土教育需求,不能用国外尤其是西方的教育实践来判断我国当前教育实践应有的取向,确定教育研究课题;创造性原则,是指研究问题要有独创性和突破性;可能性原则,就是要根据实际具备条件来选择研究问题。

③根据儿童发展阶段和有关工作情况,选择适宜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正在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因此在进行研究时就要特别考虑儿童发展的阶段特点,在不伤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研究。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马校长的经历

C中学的马校长年仅36岁,但他已有数年校长工作经历。他善于审时度势,经常能不失时机地推出一些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声誉年年攀升,山下所有均对马校长称赞有加。不久,县政府换届,马校长被提升为县教育局长。小马初任局长时,觉得心里没底,工作也就比较谨慎。不久,马局长基本适应了局领导的角色。他大力推广在C校取得的教改经验,使全县的教育改革颇具声色,也受到县领导的赞扬和肯定。于是,小马被作为年轻化、专业化的典型上报到市里,成为市里挂号的后备干部。

数年后,市政府换届,小马被提升为市教委副主任,主管全市的中学教育。由于有了县教育局局长的工作经历,小马上任后不再觉得心里没底,而是信心十足,决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非凡的工作成绩。然而,未过多久,马副主任的领导才能受到了挑战:他的教改思路在市教委主任会议上未获通过;他推出的一些教改措施受到来自基层的抵制;他亲自抓的几个教改试点的教育质量未获改善,有的甚至出现滑坡……

对此,群众议论纷纷。有的说,小马官当大了,离基层远了,主观主义抬头了;有的说,小马这些年太顺了,骄傲起来了,哪有不栽跟头的?有的说,小马当官以后,进去精神衰退了,不想上进了;还有的说,小马这些年提升得太快,有道是“高处不胜寒”嘛。

你怎样看待“小马现象”,请运用你所学的教育管理理论进行分析。

答:略

2012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38教育管理学(二)[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10分)

1校本培训

2校长负责制

3彼得原理

4领导权变理论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1如何理解教育管理活动与其他管理活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0分)

结合实际,就当前教育管理中你认为值得关注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