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北京导游基础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7 00:01:53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北京导游基础知识

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北京导游基础知识试读:

第一章 北京城的起源与发展

【考试目的】

通过考试,检查考生对北京地区的历史发展、城址变迁、城市性质变化的掌握。

【考试内容】

1掌握北京城的地理形胜、远古人类活动及北京地区最早的城市;

2掌握秦汉、隋唐时的北京城;

3掌握契丹族的兴起,辽南京城的城垣及遗迹。掌握女真族的兴起及金中都城的规划布局;

4掌握蒙古族的兴起及元大都的城墙、城门及大都城的规划建设;

5掌握“靖难之役”、永乐帝迁都北京及明北京城的规划建设。掌握清朝定鼎京师和西郊园林的开发情况;

6掌握民国时期的北平。

【要点详解】

一、北京城的地理形胜

1势如建瓴的冀北山地

北京地区的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其间山脉、盆地、平原呈阶梯状下降的分布格局。这是距今7000万年前,即地质史上的中生代时期的“燕山运动”形成的。(1)西北部大多是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东灵山2303千米,为全市的最高点;(2)东南部平原区的海拔大都在30~50米,最低处仅8米。

2水甘土厚的“北京湾”(1)自西向东绵延起伏的燕山山脉,横亘在北京小平原的北部。它与南来的太行山山脉在南口的关沟附近相交,形成了一个弧形的山弯,形如“海湾”,人们称它为“北京湾”。(2)“北京湾”土壤具有结构疏松、颗粒均匀、透水性强的特点。这里水网密布,地下水资源也颇为丰富。

3南北往来的交通枢纽

北京小平原在交通地理位置上具有枢纽地位。在3000多年前北京原始聚落兴起时,只有沿着太行山东麓,南来北往才有可能。即从内蒙古高原南下进南口;或是从松辽平原,穿越古北口南下,或是进山海关,沿燕山山脉南麓西行再继续南下,都只有在北京小平原会合,并渡过卢沟渡口才能沿太行山东麓南下与中原取得联系。在这里,形成了原始居民点,即北京城的起源地——蓟城。

二、北京地区的远古人类活动

距今50万年前的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的周口店龙骨山是北京最早的居民生活的地方。

1北京猿人遗址(1)“北京人”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古生物学家们在龙骨山发现了生活在距今50万年到20万年之间的“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初期,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他们已经懂得制作石器工具用于狩猎和使用火。这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跨入文明世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2)“山顶洞人”

在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洞穴中,发现了距今两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他们以狩猎为主,间或从事渔猎。从山顶洞发现的许多用兽骨磨制的骨角器,说明“山顶洞人”时期已出现原始艺术的萌芽。骨针的发现,证明他们已学会用兽皮缝制衣服御寒。(3)平原区的远古人类

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王府井南口“东方广场”工地,发现了属于晚更新世旧石器时代的石核、石器、木炭、烧骨等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这一发现,证明远在2万多年以前,古人类已经脱离山洞的穴居狩猎生活来到了平原上。

2东胡林人遗址“东胡林人”墓葬在今北京门头沟区东胡林村西,距今约1万年。墓葬的年代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墓葬保存的骸骨为两男一女,均已成为化石。女性遗骸的颈部有用小螺壳制成的项链,腕部有用牛肋骨制成的骨镯。

3昌平雪山村文化遗址

北京昌平区雪山村发掘的古代文化遗址,包含了属于三个时期的文化堆积:(1)最下面一层出土的红陶尊、红陶钵,与中原仰韶文化相似,距今大约六七千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2)中间一层出土黑陶罐、黑陶盆等,和中原龙山文化属于同一类型;(3)上层出土文物属于广泛分布于密云、平谷、丰台、房山等地的夏家店文化层文化,它与西周燕国的范围大致相当,可能属于早期燕国的文化。

4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1)人类社会生活

在新石器时代,北京地区的居民已经开始使用石斧、石铲等原始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开始学会饲养家畜、纺织麻类缝制衣服,制作生活用具。(2)社会生产力

社会的生产力开始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分工和交换进一步得到发展,私有制开始萌生,氏族首领之间掠夺土地、财产的事件业已频繁发生。

三、北京地区最早的城市——燕、蓟

燕和蓟是在商代就已存在于北京地区的两个自然生长起来的方国。

1蓟、燕的并存和对峙(1)蓟

蓟国的核心势力范围主要在今永定河以北,包括北京小平原和燕山一带。蓟城即在今广安门内外一带。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分封先圣王(一说为黄帝之后,一说为尧帝之后)的后裔于蓟。(2)燕

燕国的势力范围主要在永定河以南,都于“燕”,即今房山区董家林,是北京地区的第二座城市。

2“燕盛蓟微”(1)燕灭蓟后将都城从燕城迁到了蓟城。战国时期,燕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为了防御邻国的侵扰,燕国还在公元前200年在蓟城西南易水上的武阳(今河北省易县东南),别建陪都,号称燕下都。(2)公元前227年,秦国大将王翦率军在易水以西打败燕军,并占领了燕下都,次年又攻下了蓟城。从此,燕与齐、楚、韩、赵、魏等都被统一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国家——秦朝的版图之内。

四、北京城的历史演进

1秦汉、隋唐时期的北京城(1)秦汉时的北京城

①秦——蓟城(广阳郡)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秦始皇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原来的燕国被分为六个郡。其中广阳郡的治所就在蓟城。此时蓟城不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之地,还是经略东北的重要战略军事基地和北方经济贸易中心。

②西汉——蓟城(“国”“郡”交替)

西汉时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广阳地区时而为“国”,时而为“郡”,共辖四县。蓟城既是这里的政治中心,也是中原汉族与东北少数民族之间贸易往来的经济中心。(2)隋唐时的北京城

①隋唐行政变更

隋朝,蓟城为涿郡的治所。唐初又改涿郡为幽州,治所就在幽州。因此,蓟城又称幽州。

②幽州地理经济条件

a.幽州地理形势十分重要。隋唐都曾利用蓟城的战略地位,作为经略东北的军事基地;

b.幽州城经济发达、商业贸易繁盛。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中记载有30多种行业;

c.唐幽州城南北略长,整体布局是仿照当时的都城大兴(长安)城改建而成的;

d.幽州城是我国北方各民族相互交往、融合的城市。

2辽南京城(1)契丹族的兴起

公元936年,契丹吞并了包括今北京、河北和山西北部的“燕云十六州”,改国号为辽,并在幽州建立陪都。因其位于所统辖疆域的南部,所以将幽州称作南京,又称燕京。(2)“五京”

辽代设有“五京”: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大定府(今辽宁宁城西)、东京辽阳府(今辽阳市)、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大同市)。五京之中以南京规模最大。(3)辽南京城

①南京城中划分为26坊,坊名仍延续唐幽州之旧。

②辽南京城的遗迹

a.广安天宁寺塔,位于南京城的北部。该塔高57.8米,是一座极具辽代建筑风格的实心八角十三层砖塔,是燕京城的鲜明标志。

b.牛街礼拜寺是现在北京城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3金中都城(1)女真族的兴起

①金收国元年(公元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正式建国称帝,国号金,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市)。

②金天德五年(公元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正式迁都燕京,改名“中都”。金海陵王迁都燕京,是北京城市发展史上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新纪元。北京开始成为一代王朝的正式首都。(2)中都城的规划布局

①中都城布局

a.故址:今广安门南,左右对称,面朝后市,街如棋盘,城内共设62坊。

b.建筑风格:奢丽纤巧、滥肆奢华、富丽堂皇。

c.布局:其内有宫城。宫城之西即为御园。从大城的正南门丰宜门开始,往北经龙津桥、皇城的正南门宣阳门,再经宫城的南门应天门、皇城拱宸门,直抵大城的正北门通玄门(通天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全城的中轴线。

②卢沟石桥

中都城建成之后,以卢沟桥为代表的渡口成为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金章宗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卢沟石桥建成,名“广利桥”,意为“广而得利”。

③水关遗址

1990年在右安门外发现的金中都城南城墙下的一个水关。水关遗址全长43.4米,通水涵洞长21.35米,宽7.7米。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城垣水关中最大的一个。1995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④“燕京八景”

金章宗时期的《明昌遗事》中出现了“燕京八景”之说。它们是:居庸叠翠、玉泉垂虹(后改为玉泉趵突)、太液秋风、琼岛春阴、蓟门飞雨(后人改蓟门烟树)、西山积雪(后人改西山晴雪)、卢沟晓月、金台夕照。

4元大都城(1)蒙古族的兴起

①13世纪初,以铁木真为首领的部落统一了蒙古族其他各部,被尊为“成吉思汗”。公元1206年,正式建立起了大蒙古国。

②公元1215年,蒙古骑兵突破了居庸关一带的天险,直趋中都城下并焚毁了皇宫,中都城从此日渐衰落。

③元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刘秉忠来燕京相地,并决定放弃中都城旧址,在其东北郊,以金代离宫——大宁宫琼华岛为中心兴建新都。(2)大都城的城墙城门

①大都城城墙

a.城墙布局

大都城坐北朝南,呈一个规则的长方形。它的南城墙在今东西长安街的南侧一线,长6680米;北城墙在德胜门外,长6730米;东西城墙的长度大体相等,长约7600米,其南段均与明清北京城的东、西城墙相重合;城周长2.86万米,总面积50平方公里。

b.“簑城”

城墙全都用夯土筑就,城的四角设有角楼。今建国门南侧的古观象台,便是元大都东南角楼的旧址。当时,为防止雨水冲刷和排水防浸,城墙顶部还设有半圆形瓦管,以用于排水,并用苇草编织而成的苇簾自上而下将整个城墙遮盖起来,史称“簑城”。因之,历史上曾把元大都城称为“三头六臂两脚的哪吒城”。

c.“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

元大都北土城连同部分东、西城墙北段,长约9000米的遗址,已于21世纪初建成为“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

②大都城城门

四周辟11门:南城墙正中为丽正门(今天安门南)、左为文明门(今东单南)、右为顺承门(今西单南);北城墙仅开东为安贞门(今安定关)、西为健德门(今德胜门外小关);东面三门自南而北为齐化门(今朝阳门)、崇仁门(今东直门)、光熙门(今和平里东);西面三门自南而北为平则门(今阜成门)、和义门(今西直门)、肃清门(今学院路西端)。(3)大都城的规划建设

①全城平面布局的中心

大都城实测的几何中心是大都城四角对角线的中心点,在今旧鼓楼大街的南端。这个中心点竖有一个石刻的标志,题为“中心之台”。其北建以鼓楼、钟楼,形成北半城的几何中分线;台东建以中心阁,往南经万宁桥,直抵大都城的正南门——丽正门,形成南半城的规划建设中轴线。宫城及其主要建筑群大明殿、延春阁等都建在这条中轴线上。

②皇城的平面格局

皇城墙又称萧墙,也称红门拦马墙。皇城在大都城的南部中央。宫城偏在皇城的东部,宫城内的主要建筑分为南北两组,南面以大明殿为主体,北面以延春阁为主体。隆福宫和兴圣宫与大明宫、延春阁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但是,万寿山(或称万岁山)亦即金大宁宫的琼华岛,仍是全城布局的制高点。

③形如棋盘的街坊

大都城城门之间,门门相对的干道纵横交错,连同顺城街在内,全城共有南北、东西干道各9条。南北与东西向街道,相交成一个个棋盘式居住区——坊。大都城内共50坊。大都城建成之后,形成了南北二城,又出现了南北二城经常往来的通衢。

5明清北京城(1)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中国明朝建文年间发生的内战。建文元年七月初五(公元1399年8月6日),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战争持续三年。由于建文帝缺乏谋略,任用主帅不当,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以燕京(今北京)为基地,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官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六月十三(公元1402年7月13日)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2)永乐帝迁都北京

①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②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开始兴建北京宫殿;

③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在奉天殿接受朝贺;

④永乐十七年(1419年)十一月,拓展北京南城,即将原大都城南墙南移约二里(从今长安街南迁移至今前三门大街一线);

⑤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北京宫殿城池告成;

⑥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以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3)明北京城的规划建设

①“凸”字形城墙的形成:

a.永乐十七年(1419年),拓展北京南城,即从今长安街南侧一线推进到“前三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一线,仍开三门,名称如旧,并陆续用砖对城墙进行包砌;

b.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开始增筑外城,设7座门:正南为永定门,其东为左安门、西为右安门;东面为广渠门,西面为广宁门(清道光年间,为避宣宗皇帝旻宁的名讳改为广安门);东西与内城交接处,开东便门、西便门。就这样,最终形成了外观呈“凸”字形的北京城墙。“外七、内九、皇城四”(城门数)的顺口溜也开始为人们所传颂。

c.城门的别称与典故:

第一,正阳门,北京内城的正南门,明清两代皇帝去天坛祭天,去先农坛祭祀先农,都要走此门,所以有“国门”之喻;

第二,西直门,进水车,所以又有“水门”之称,还有“西直水纹”的典故;

第三,朝阳门,进粮车,故有“粮门”之称,还有“朝阳谷穗”的典故;

第四,崇文门,曾设有税关,所以又有“税门”之称。

②明北京城的建设布局:

a.明北京城的建设

明北京宫殿的建设是在元朝故宫的基础上,以南京宫殿为蓝本进行的。自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至永乐十八(1420年)基本竣工,历时15年。

b.皇权至上的布局

第一,承天门两侧安排了太庙、社稷坛(左祖、右社)两组对称的建筑群;

第二,承天门前开辟T字形广场,自大明门内沿东西宫墙内侧,修建了千步廊,中间衬托出御道(又称“天街”);

第三,内城中央,前朝为奉天殿(后改称皇极殿,清改太和殿),后宫为乾清宫。宫城后面正北筑万岁山(“镇山”);前方置承天门(清改天安门),其两侧左为太庙、右为社稷坛;

第四,承天门往南至大明门(清改大清门)之间有T形广场,左侧为宗人府,吏、户、礼、兵、工五部及其他院、监;右侧为五军都督府及锦衣卫等;

第五,元代钟鼓二楼移到地安门的北面,作为明北京城中轴线的北端点。在正阳门外,分别兴建了皇帝祭天的天坛和祭祀山川之神的山川坛(后改称先农坛);城的东、西、北又分别建了13坛、月坛、地坛等坛;(4)清朝定鼎京师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清军南下进军北京。八月,清世祖福临由沈阳迁都北京。北京继元、明两朝之后,再一次成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清初,统治者完全承袭了明代的北京宫城。后来,清统治者在皇城之内,陆续重修和增建了一些殿宇,并改用新的名称:

①清顺治八年(1651年),将改建后的承天门改称天安门;九年又将皇城北门北安门改称地安门,加上原有的东安门、西安门,形成了皇城四门,寓意:“天地和谐,国泰民安”。紫禁城北的“万岁山”改名“景山”;

②清乾隆年间新添五座亭子:中峰上的亭子名万春亭,其东侧名周赏、西侧名富览;两亭之外又建两亭,东名观妙,西名辑芳;

③清以皇城为中心,将内城划为八旗驻地。扩建了紫禁城西面的太液池,分别称南海、中海和北海,并新建数以百计的大小建筑;

④清初实行“满汉分治”,汉民不得入住内城。同时,又明令内城禁开市场、戏院等。乾隆年间逐渐形成了前门外大栅栏商业街区和书肆集中的琉璃厂文化街区。(5)西郊园林的开发

清朝在北京西郊风景苑林区营建了规模空前、华丽非凡的离宫建筑群。

①“三山五园”“三山”:万寿山、香山、玉泉山;“五园”: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

②“承德避暑山庄”

清廷在河北省的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并在其周围的山岭之间,依次修筑了溥仁寺、普宁寺(大佛寺)、安远庙(伊犁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小布达拉宫)、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普佑寺等,合称“外八庙”。

6民国时期的北平(1)民国成立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布中华民国的成立。(2)民国时期北京城的变迁

①清光绪年间,火车已经通到了北京城南的永定门。1900年,京奉(北京至沈阳)铁路通车。1906年,京汉(北京至汉口)铁路和京张(北京至张家口)铁路相继通车,并在正阳门东西两侧分别修筑了京奉铁路火车站和京汉铁路火车站;

②民国初年皇城城墙被拆除,另外开通了紫禁城两侧的南北池子和南北长街;在皇城西北开一角——厂桥,皇城西南开一角——府右街;

③民国初年,拆去了长安左右二门,仅余门阙;民国四年(1915年),拆除了大清门(中华门)内东西两侧的千步廊,以及东西三座门两侧的宫墙,打通了天街(天安门前的大街),并修砌了中华门至天安门石道;

④1925年10月,拆除了神武门外的北上东门和北上西门,筑大道于景山门和北上门之间。紫禁城东西对称的太庙,开放成“和丰公园”(后又改为“故宫博物院分院”),新中国成立之后改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改为“中央公园”(1928年又更名为“中山公园”)。南城的天坛,辟为“天坛公园”;先农坛,改为“城南公园”;地坛,改为“京兆公园”等等;

⑤1926年,正阳门和宣武门之间开辟的和平门使南北新华街联成一线;1927年,宣武门、朝阳门城楼相继被拆除,宣武门南面的瓮城于1933年被拆除;

⑥1949年1月31日,北京解放。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北京城新生了。

第二章 古都北京的规划特色

【考试目的】

通过考试,检查考生对古都北京的规划特色的掌握。【考试内容】

1掌握北京城的平面格局及传统中轴线;

2掌握北京城的里坊街巷;

3掌握北京城的宫苑建筑。【要点详解】

一、层层拱卫的平面格局

1象天设都

古人认为,天界是一个以北辰“帝星”为中心,以“四象、五宫、二十八宿”为主干,组织严密、等级森严的社会体系,并由此产生了“象天设都”的营国理念,即从都城的规划建设和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开始对其进行模仿。

2“溥天之下,惟我独尊”的主题思想

明清北京城在规划建设上的成就,在于它秉承了我国古代都城规划理论和方法,以非凡的建筑艺术来集中体现出封建帝王“溥天之下,惟我独尊”的主题思想,并通过城墙这样一种建筑形式,从宫城到皇城,又从皇城到内城,层层拱卫,逐次向外延展的整体,组成了一个互相呼应、互相辉映的城市格局。

3建筑天际线

城墙和城门楼、箭楼、角楼既是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北京城最独特鲜明的形象标志。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北京城墙、城门、箭楼、角楼所形成的建筑轮廓线在月光如水、满天星斗的映衬下,彰显出一幅异常壮美的剪影,即北京城特有的建筑天际线。

二、统领全城的传统中轴线

1“中轴突出,两翼对称”“中轴突出,两翼对称”是《周礼·考工记》“营国制度”所提出的“惟王建国,辨方正位,面南为尊”原则在北京城规划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整个北京城的规划布局,都是围绕着皇宫这个中心展开的。而贯通这个布局的,便是一条起自永定门,经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乾清宫、神武门、景山万春亭,止于鼓楼、钟楼,长达7.8公里的中轴线。

2中轴线上建筑物的设计

一般在中轴线上的建筑多用歇山顶或重檐歇山顶、庑殿顶或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沥粉贴金双龙和玺或龙风和玺彩画,九开间、五进深(含“九五之尊”),檐角置9个神兽(不包括尖端的骑凤仙人),清太和殿把它们用到了极致:面阔11间,檐角的神兽用到了10个。更值得注意的是。从大明门(清改称大清门)到万岁山(清改称“景山”)是北京城中轴线上最精华的一段。经实测,其总长度是5里(2500米),而从大明门到奉天殿(清改太和殿)庭院中心的长度是3.09里(1545米),二者之比正好是0.618,即“黄金分割率”。

3东西两翼的建筑布局

外城永定门东西两侧,左为左安门、右为右安门;东向的为广渠门、西向的为广宁门(清改广安门),东北向的为东便门、西北向的为西便门;内城东南向的为朝阳门、西南向的为阜成门;东北向的为东直门、西北向的为西直门;城墙,东北面为安定门、西北面为德胜门。

三、井然有序的里坊街巷

1元代的北京内城

元大都城的道路网遵循了传统的“九经九纬”制式,它为明清北京城所继承。“棋盘式”道路网既是都城传统的制式,也是明清北京城道路的最大特色。横平竖直、纵横交错的街道,把明北京城分割成了36个坊(内城28坊、外城8坊),坊里的坊巷(胡同)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人们居住的四合院。“赛牛毛”的胡同和数以千万计的四合院,在这里和谐地交织在了一起,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2明清的北京内城

明清北京城内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拓展改造而成的,仍然保持了“棋盘式”街巷的格局。最典型的就是今东四以北,从东四头条至十二条;西四以北的头条至八条,其街道、胡同的排列、宽窄,都还保持着元大都城时期的制式。

3北京外城

外城是明嘉靖年间加筑的,其街道在事先并未作相应的规划,因而往往受河流或城市变迁的影响而出现不规整的弯曲,甚至是斜街。

四、宛若天成的宫苑建筑

明北京城把元大都城经过人工开凿的水面,几乎全部揽入了城内。之后又在原太液池南新开凿一片水域,形成皇城内的“内三海”,即北海、中海、南海,从而形成了以宫城为中心的皇家园林。皇城外的“外三海”,即前海、后海、西海(积水潭)。

第三章 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文化

【考试目的】

通过考试,检查考生对古都北京胡同、四合院文化的掌握。【考试内容】

1掌握“胡同”的来历与历史演变;

2掌握胡同之最;

3掌握四合院的起源与发展;

4掌握四合院的类型与建筑构造。【要点详解】

一、“胡同”的来历与历史演变

1“胡同”的来历

胡同是我国北方城市对小巷的通称。古称“衙”,早期写作“胡洞”,明代统一使用“衚衙”,清末简化为“胡同”。(1)北京胡同的起源

北京胡同最早起源于元代,形成于元、明、清三朝,其中大多数形成于13世纪的元朝,最多时有6000多条。历史最早的是朝阳门内大街和东四之间的一片胡同,规划整齐,胡同与胡同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南北走向的一般为街,相对较宽,因过去以走马车为主,所以也叫马路。东西走向的一般为胡同,相对较窄,以走人为主。胡同两边一般都是四合院。(2)胡同的专名、通名和标准名称

①专名

街巷命名中的专有部分,在街巷名称中不能省略。

a.地名的专名

北京市,“北京”是专名;朝阳区,“朝阳”是专名。

b.街巷的专名

骡马市大街,“骡马市”是专名;麻线胡同,“麻线”是专名。

②通名

街巷命名中可通用的部分,通名有时可以省略,如西四牌楼、东四牌楼,常省去“牌楼”。

a.地名的通名

北京地名中的通名很多,常见的包括政区、聚落、交通、水利等。

b.街巷的通名

在街巷胡同中,街、大街、小街、斜街、横街、直街、道、路、巷、胡同、弄、夹道等,属于交通类地名通名。

③标准名称,原则上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北京街巷地名的标准化开始于1983年北京市政府颁发《北京市地名管理办法》之后。(3)北京胡同专名的分类

①以手工业作坊、行业命名

铁匠胡同、绳匠胡同、棚匠胡同、糖房胡同、油坊胡同、澡堂子胡同。

②以植物、动物命名

椿树胡同、松树胡同、槐树胡同、菊儿胡同、韭菜胡同、骆驼胡同。

③以地形、地物命名

椅子胡同、罗圈胡同、八道湾胡同、牛犄角胡同、狗尾巴胡同。

④以食物、市场命名

羊肉胡同、驴肉胡同、烧酒胡同、黄米胡同、灌肠胡同、米市胡同。

⑤以器物、衣物命名

碾子胡同、盆儿胡同、水罐儿胡同、扫帚胡同、口袋胡同、蓑衣胡同。

⑥以地名命名

苏州胡同、镇江胡同、四川营胡同、汾河营胡同、陕西巷、宝鸡巷。

⑦以寺庙、官署命名

五岳观胡同、弘善寺胡同、药王庙胡同、报恩寺胡同、地藏庵胡同。

⑧以职业、姓氏命名

砂锅刘胡同、豆腐陈胡同、赵锥子胡同、黄兽医胡同、蔡家胡同、齐家胡同。

⑨以官爵、府第命名

遂安伯胡同、武王侯胡同、武定侯胡同、泰安侯胡同、咸宁侯胡同、帅府胡同。

⑩以仓署、厂库命名

白米仓胡同、王府仓胡同、禄米仓胡同、大木仓胡同、太平仓胡同、草厂胡同。(4)北京街巷胡同的特色

①规范性

北京的街巷胡同横平竖直,总体布局呈棋盘状。

②方向性

北京的街巷胡同以东西、南北向为主。

a.北京地名中的方位词:东直门、西直门。

b.北京店名中的方位词:东城——东来顺,西直门外——西来顺,南城——南来顺。

c.北京牌楼中的方位词:东城——东四牌楼,西城——西四牌楼。

d.北京街巷中的方位词:天桥市场东街、天桥市场西街;马连道北街、马连道南街。

③等级性

北京的街巷宽窄不等,以宽窄长短由大到小而论,最长最宽的称街,街以下是巷、胡同。胡同在街巷中等级最低。

a.街:街道,在街巷中等级最高;

b.巷:小于街的屋间道,古代指闾里中的通道;

c.胡同:小巷,古称“衙”,在街巷中等级最低。

2胡同的历史演进(1)封闭在里坊内的通道

①里坊

里坊是古代城市居住的基本单位,即被城市中棋盘式道路网分隔出来的“小区”。里坊与街巷胡同的关系包括:

a.街,城市中以相对城门为终始点的主干道。

b.小街,城市中与街平行的南北和东西向次干道。

c.巷,里坊内的通道。

d.胡同,里坊内垂直于巷的小通道。

②源于“闾里制”的“里坊制”

我国从周朝开始实行闾里制。居民基层组织以5户为“比”,5“比”为“闾”,25家为一闾,每个闾里将数十百家围在一个矩形的高墙里。闾里设里正管理,早晚定时启闭里门。

③唐代的“里坊制”

汉魏以后,“闾里制”进化为“里坊制”。坊由门吏和士兵管理。城内居民分坊而居,供商品交换用的“市”(市场)集中在独立的坊内。

a.唐长安城的里坊制

长安城采取棋盘式对称布局,把城内分割成整齐、严密的109个里坊和东西两“市”。

b.最早的专名胡同——曲

唐代为收税、派工、管理方便,规定相同行业的居民住在同一条称“曲”的胡同内,由此产生了我国最早具备专名的胡同。

c.唐幽州城“重坊轻巷”

唐幽州城内凡26坊,坊有门楼,各有坊名,有些坊名一直沿用到金元时期。住在里坊内的居民,只用坊名或街名标明地址。史料和碑刻墓志中记有坊、街,但未见有巷名。(2)突破坊墙限制的胡同

①北宋时期的“坊巷制”

北宋中叶以后,城市管理从“里坊制”过渡到开放的“坊巷制”。里坊的围墙全部被拆除,更多巷和小巷有了自己的名号。

②辽南京的巷和小巷

房山石经题记中出现了辽末金初时的春台坊西大巷、燕京左街、石幢东街、山北居北巷、齐相公巷、大花巷、井儿巷等街巷胡同名称。这说明辽金时的北京,已突破封闭的里坊。

③金中都城的胡同

a.金代北曲流传“胡同”

历经几千年封闭式里坊的束缚,胡同一名开始在我国北方民间使用。中都城因贵族官宦簇居,商贾四至,秦楼楚馆、勾栏瓦舍多戏曲演出,胡同一词在北曲杂剧中得以流传。

b.考古发现金代胡同

对金中都考古勘察发现,金中都城西南部东西方向街道大多是一些平行等距离的胡同。另外,保留至今的故金中都城东部,即宣武门外大街及其东部的一些南北方向的胡同均为当时金中都遗留至今的街巷。

④元大都的火巷和弄堂

元大都街制分大街、小街、火巷、衡通四个等级。大街、小街采用汉代已有的街巷通名。对下两级街道,使用南方街巷通名“火巷”和“衡通”。(3)体现京味特色的胡同

①明代推崇胡同

a.把胡同列入通名;

b.对胡同造册登记;

c.记录胡同第一书。

历史上最早对民间流传“胡同”进行收录的,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张爵编写的《京师五城坊巷衚衙集》,记录明北京的街巷胡同1170条,其中胡同362条。

②清代发展胡同

a.胡同数量不断增加;

b.皇城内出现新胡同。

③近代北京胡同

a.民国时期的胡同

民国时期,北京对虎坊路东部的香厂地区进行建设改造,在万明路、香厂路、仁寿路一带,修建不少西式洋楼。这一带的道路,因属新型街道,为区别老街巷,冠之以“路”和“里”。

b.新中国成立后的胡同

新中国成立初,北京街巷胡同约2623条,其中胡同1198条。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街巷胡同达到3053条,其中胡同1564条。

二、胡同之最

1北京最长的胡同: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呈东西走向。原名东江米巷,旧称江米巷。因曾是南来江米(南方叫糯米)税后卸售处,故名。全长1552米,被称为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

2北京最短的胡同:贯通巷

贯通巷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辖区中部,南北走向。仅有1号和3号两户,长度18.9米。原称穿堂门,因贯通南北两巷而改今名。

3北京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

灵境胡同东起府右街,西至西单北大街,全长664米,最宽处32.18米。

4北京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

钱市胡同在大栅栏北部,东起珠宝市街,西不通行。长40米,宽1.5米,最窄处仅40厘米。因系北京最早银钱交易的“钱市”,民国时称钱市胡同。

5北京拐弯最多的胡同:九道湾胡同

北京城区曾有7处九道湾,现大多不存:北新桥九道湾、南长街九道湾(百代胡同)、廊房头条九道湾、磁器口九道湾、西琉璃厂九道弯、香炉营头条九道湾、西珠市口九道湾(九湾胡同)。

6北京最古老的胡同(1)唐代的胡同

老墙根胡同,位于宣武门外校场口西,呈东西走向,因在唐幽州城和辽南京城的北城垣下而名。(2)金代的胡同

①南柳巷

位于宣武区琉璃厂西街南侧,明属南城宣北坊,名柳巷儿。清乾隆年间厂甸往西形成琉璃厂西街,从柳巷儿中间分开,始称北柳巷和南柳巷。

②椿树胡同

位于南柳巷西北,因广植椿树得名。明属南城宣北坊,称椿树胡同三条。清扩充为大、小椿树和上、下三条等8条胡同。

③果子巷

位于骡马市大街南侧,金时为繁华地带。明属宣南坊,巷内多经营水果的店铺,因系果品集散地而得名。(3)元曲中的胡同

①砖塔胡同

位于西四牌楼西南,东西走向,因有金元高僧万松老人的葬骨塔而名。元李好古杂剧《张生煮海》:“你去那羊市角头砖塔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

②史家胡同

位于东四南大街东侧,东西走向,传以史姓大户得名。元曲《岳飞精忠》有:“得了胜的着他帅府里就挂元帅印,输了的都罚去史家衚衕喫把把。”

三、四合院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1)原始社会的住宅

①穴居生活

a.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洞穴居住的“北京猿人”遗址,这些洞穴是当初中国猿人居住和保存火种的地方。

b.在门头沟区东胡林村附近发现距今1万年左右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墓葬,说明“东胡林人”已经离开山洞,移居到平原。

②半地穴式住宅

大约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祖先因农业生产和家畜饲养的需要,大批离开洞穴,迁居到浅山区或靠近水源的台地上,建筑圆形或方形半地穴住宅,形成固定的居住点。目前北京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点和墓葬共有40多处,除门头沟东胡林人墓葬外,重要的还有怀柔转年遗址、平谷上宅和北埝头遗址、房山镇江营遗址、昌平雪山遗址等。(2)四合院的产生

①北京四合院的产生

经考古发现,蓟国陶制饕餮纹瓦当等是典型的战国宫殿建筑构件,燕国方形城市、房屋、窑穴、墓葬区等人们活动的遗迹。这些表明北京四合式宫殿和院落式组合的四合院,早在商周时期就已产生。

②中国最早的四合院

在陕西岐山凤雏村发掘出的西周时期非常工整的二进四合院,被誉为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一座四合院。

③汉代的四合院

汉代贵族家的宅第面街而门,由多个大小四合院落构成。而贫寒之家,只能住在“闾里”的小胡同内,所谓“陋巷之居,无高密之宇”。(3)四合院的演进

①唐幽州城的四合院

a.唐代的第宅等级制

唐代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一切设施都有严格的等级差别和礼仪制度,在宅第建筑方面,同样制定详细严格的条文。在唐代所发布的营缮令中规定:

第一,王公以下舍屋,不得施重栱藻井;

第二,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房间内两柱之间为一架),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

第三,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七架,门屋不得过三间两架;

第四,六品七品以下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门屋不得过一间两架;

第五,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

第六,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不得辄施装饰。

b.唐代宅第的主要布置

唐代的大宅第,前为大门或中门,内为中堂、北堂、东西厢房,有廊回绕通连各房,庭内宽敞,可植树木花架。

c.唐幽州城的四合院

幽州城内设26坊,里坊内居住着大量居民和达官显贵。遍布于坊巷内贵族官僚世家居住的府第和民居,达到了封建社会前期北京四合院建筑的高峰。隋唐以后,佛教大为兴盛,我国传统四合院式的布局,也广泛应用于寺庙建筑。

②辽、金、元承袭四合院

a.辽南京的府第和四合院

第一,北宋推广《营造法式》

宋朝是我国木结构建筑的成熟期,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正式刊印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对构件实行规格化,对工料也实行了预算制度,并向全国推广。

第二,辽南京继承唐代格局

辽南京,又称燕京、析津府,是继承唐幽州城布局建设的城市。内城在西南部,由宫殿区和皇家园林区组成,宫殿区的位置偏于内城东部,南为南端门,东为左掖门,西为右掖门。

第三,燕京城的大型府第

燕京城“城北有市”,即在今广安门大街北部的槐柏树街一带,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市场,周围集中了大量贵族宅第和著名寺院。

b.金代的四合院

金海陵王扩建中都燕京城时,命张浩等效仿汴京宫室制度,兴建燕京宫殿。城郭扩展后,城内计有62坊,比辽南京时多36坊。

c.元代的四合院

第一,元大都的南北两城制

忽必烈定都燕京,在中都城东北部修建新城(又称北城),形成南北两城局面。

第二,元大都南城的传统四合院

元大都的南城,即金中都旧城。蒙古人攻占金中都后,城内仍按金制,为62坊。

第三,元大都北城的大型四合院

元代大都北城的营建完全继承宋汴京和金中都的基本格局。新城共有南北干道和东西干道各9条。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南北干道,在南北和东西干道间,规划有整齐的50坊,坊内为横平竖直的小街和火巷。

2发展(1)明清北京四合院

①高度标准化和定型化的四合院

a.占地面积标准化

元代以资高居职者为先,迁入大都新城的每户划给面积8亩。明清时期,一般大宅子占地4亩,小宅子仅1亩,占地半亩的四合院也不在少数。

b.格局形制规范化

明代,一座标准的四合院,由正房、东西厢房、倒座合围而成,配备大门、影壁、屏门、垂花门、廊、厦,正房附耳房,后罩房,围墙。所有这些单体建筑依住宅基地的中轴线,按等级比例进行配置。

c.营造规模等级化

第一,明代的营造等级

明代宗法制度盛行,四合院分为亲王、公侯、品官、百姓4个等级。

第二,清代的营造等级

清代,北京四合院建筑手法和形制已定形,分亲王、贝勒、公侯、士庶4个等级。

d.第宅分布区域化

第一,内城的王府和四合院

明朝,内城是大型四合院和皇家文化的集中区域。清代,内城是内府官员的办公区和皇族住宅区。内城宅院较大,等级较高,集中了北京城内最好的四合院。

第二,外城的四合院

清代满汉分制,汉官依例移居外城。宣武门外,成为官吏府第首选,多大型四合院。前门外一带,多中小型四合院。

②北京的大杂院

清末民初,在北京城外关厢地区、西直门内西北城角、安定门内迤南一带、东直门内东北城角、西便门内太平街一带、崇文门内东南城角、陶然亭和龙须沟一带、广渠门和右安门一带的内外城根,房屋窄小,多家贫民凑在一个院中居住,俗称大杂院。

③西式楼房群

清代后期,东交民巷一带出现以外国使馆建筑为代表的西式楼房群。清末在内外城,也修建有以木结构为主的中式住宅楼。(2)北京四合院发展的原因

①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和礼制规范:

a.天圆地方,横平竖直;

b.天子居中,尊卑有序;

c.尊祖敬宗,内外有别。

③对吉祥幸福和谐生活的向往。

四、四合院的类型与建筑构造

1类型(1)北京四合院的基本形式——一进院落

①一进院落

一进院落只有一重院子,由坐北朝南的正房、坐南朝北的南房(名“倒座”)和东西厢房围合成南北稍长的矩形封闭庭院。一进院落属小型四合院,在北京比较普遍,多为平民居住。小型四合院常见于外城,尤其集中于“宣南”,即宣武门外地区。

②三合院

有的小四合院内没有倒座房,俗称三合院。(2)北京的中型四合院——二进院落和三进院落

①二进院落

二进院落由内外两组院落组成,没有后院和后罩房。外院主要建筑为倒座、大门、厕所;内院布置北房、东西厢房、耳房。两院之间用二门(通常是垂花门)相连。

②北京四合院的标准形式——三进院落

三进院落通常被认为是四合院的标准形式。住宅大门多位于东南角,进门迎面是壁墙,壁墙两侧设月亮门或屏门,东为私塾小院,西为外院。外院房屋以倒座为主,作为客房、门房、杂用间和男仆的住房。内院用作卧室或书房。后院的北部建有“后罩楼”,供未出阁的少女和女眷居住。(3)北京的大型四合院——四进院落和复合型院落

大四合院系三进院在纵深方向的扩展,历史上多为王府或权贵宅第,即“大宅门”。

①四进院落

在三进院的纵深方向增加一进完整的院落,形成前院、第二进院、第三进院和后院等四进格局,亦有扩展为五进甚至更多进的院落。

②一主一次院

以一组纵向院落为主体,横向增加偏院、跨院、次院。次院呈南北狭长状,内附厢房。

③两组联立式

将两组四合院横向并联,双向空间,无主次院之分。

④多院复合式

由各种院落合并而成,已无明显的联立关系。

⑤花园式住宅

北京较大的四合院住宅,往往附带有花园。花园的规模因宅而异,大者建亭台楼阁,小者仅略置山石,风格多仿效江南园林。

2建筑构造(1)四合院的单体建筑

①门

北京四合院的大门,按其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a.屋宇大门

屋宇大门常用房屋(通常为倒座)一个或数个开间做门,在构造上与房屋大体相同。

第一,王府大门

王府大门是北京四合院中等级最高的门,以“五间七架启门三”和“三间五架启门一”居多。屋顶用筒瓦、安脊兽、门板漆红色、装门钉,这是与一般宅第大门的主要区别。

第二,广亮大门

广亮大门仅次于王府大门,具有一定官衔、品位的宅第才可以使用。大门的屋顶形式多以硬山式为主,屋面用筒瓦或阴阳瓦。屋脊常见的有元宝脊、清水脊、鞍子脊等。

第三,金柱大门

金柱大门与广亮大门的区别,在于金柱大门上部多设吊顶,门外侧的顶棚施油漆彩画,檐檩、垫板、枋子上绘有苏式彩画。

第四,蛮子门

蛮子门是将槛框、门扉等安装在前檐檐柱间的一种宅门。把门安装在外檐,有利于对门内空间的利用,还可避免为贼人提供隐身作案的条件。

第五,如意门

如意门多为普通百姓采用,形制不算太高。如意门的特征,是门口两侧用砖砌墙,洞口本身较为窄小。门楣上多施以各式砖雕,并以此显示其地位。

b.墙垣式大门

在院墙上开的门,在较小简陋的宅院中经常使用,也有用作旁门的。

第一,小门楼

墙垣式大门中常见的形式,主要有元宝脊、消水脊、筒瓦、阴阳瓦等几种不同的屋面做法。此外,较为讲究的小门楼都有大量的砖雕。

第二,栅栏门

这是一种将两根木柱用梁枋安装起来,再装上两扇有直棂、像栅栏样子的门。

②门墩儿

门墩儿正名门枕,是大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用于门框立柱的两侧、栏杆两端,成双成对。其上工刻花纹图案,既起保护作用,又具有衬托装饰的效果。门墩儿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人们常把吉祥长寿、荣华富贵、幸福安康之类的美好愿望,雕刻在门墩儿上。

③影壁

古称“萧墙”,南方称照壁,是国君宫室大门内(一说大门外)面对大门的门屏。目的是遮挡视线,防止外人内视。影壁是地位和身份的标志,古代只有皇家宫殿、诸侯宅第、寺庙建筑才能建造,后期虽然放宽限制,但按等级影壁还有门外与门内之分。

a.门外影壁

正对宅门,位于大门外面的影壁,只用于王府大门或广亮大门前,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第一,一字影壁

设在大门外,平面呈“一”字形。

第二,雁翅影壁

又称撇子影壁,设在大门外,平面呈梯形。

第三,八字影壁

设在宅门东西两侧,用于增加门前气势,起装饰作用。

b.门内影壁

四合院大门内的影壁,一般镶嵌在东厢房的山墙上。规格高一些的院落,采用独立影壁。

第一,独立式影壁

独立影壁设计巧妙,施工精细,通常为砖砌,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

第二,借山式影壁

利用东厢房山墙做成的影壁。一般下部无座,墙身用平心,顶部出檐。

④屏门

屏门在四合院中用于划分空间和阻隔视线。

a.影壁两侧的屏门

设于影壁两侧,在大门与影壁间形成入口空间。

b.外院西南角屏门

位在外院西端,与东侧私塾院的屏门相对称。

c.垂花门屏门

由四扇门组成,每扇门板上下安装铁件,可随意开合。

⑤倒座房

因与正房相对,故名。倒座房与街门、垂花门、院墙围成四合院的外院。因系南房,等级低下,一般作为会客或仆人居住的房屋。

⑥垂花门

垂花门是四合院的内宅门,人称“二门”,既是主人社会地位的标志,又是吉祥的表征。

⑦廊

廊是有顶的建筑,利于雨雪或暴晒天气行走,形制规整的四合院里多有设置。

第一,游廊

沿墙设置或连接正房与厢房的走廊。设有栏杆坐凳,供家人休息闲坐。内院垂花门东西两侧的游廊,又称抄手游廊。

第二,檐廊

正房和厢房前面有顶的走廊,顶部通常由屋檐延长出一根檩的长度。房屋前后都出廊子的房屋,北京人称前廊后厦。

⑧正房

正房是四合院中级别最高的房屋,一般为三开间,大四合院的正房可以为5至7间。正房坐北朝南,为一家之主或长辈居所。正房只中间一间开门,称为堂屋;两侧的房间朝堂屋开门,称“一明两暗”。

⑨耳房

四合院正房一般为三开间,为不越制又扩大规模,在正房两侧各盖一间小北房,如人的两耳,故名。耳房一般与正房相通,没有檐廊,常用作书房。

⑩厢房

厢房是正房两侧对称的房屋,比正房低矮,多为一明两暗或两明一暗格局。东厢房为尊,一般住长子长媳;西厢房为卑,由次子居住。

⑪后罩房

后罩房位在四合院最后的一进院子,前有窄长院落,坐北朝南,间数同倒座房。后罩房的采光较好,通常由主人的女儿或女眷居住。讲究的四合院建为两层小楼,称“后罩楼”。(2)四合院里种植的树木

①按北京的传统,在四合院里以种植海棠为正宗,取其兄弟和睦之义;

②种枣树、丁香、石榴树,寓意“多子多福”“全家团聚”;

③种柿树,寓意“事事如意”;

④种牡丹、玉兰、海棠和桂花以示“玉堂富贵”;

⑤但“枣、桑(树)”“枣、梨(树)”不能同植于一院中。(3)四合院的忌讳和祈福

①忌讳

a.买东西成双成对才吉利,不能买单数。与双数相对应的盖房子却要单数;

b.房子五间、三间的中间有一条中轴线,这是重要的“风水线”;

c.四合院的大门、正房和灶都要安排在吉位上,厨房要放在东侧,称为“东厨司命”。

②辟邪祈福

a.四合院的雕饰图案,除装饰意义外,体现的是祈福迎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b.人们把“长生不老”的动植物形象描绘在砖雕上,象征长寿。

第四章 北京的会馆与名人故居

【考试目的】

通过考试,检查考生对古都北京会馆与名人故居的掌握。【考试内容】

1掌握会馆的起源与分布;

2掌握湖广会馆、正乙祠;

3掌握北京的名人故居(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梅兰芳故居)。【要点详解】

一、会馆的起源与分布

1起源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会馆,兴起于明永乐年间的京师。最早的会馆是明永乐年间安徽芜湖人在京师设立的芜湖会馆。(1)试馆

①起源

试馆,又称文人会馆,其起源与科举考试有密切关系。永乐十三年(1415年),朝廷决定将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地由南京夫子庙正式迁往北京,全国参加会试的举人涌入京城,形成了为来京应试的同乡举人提供稳定落脚点的文人会馆。

②用途

主要是为了给同乡举人提供住所,到后来才演化为在京同乡聚会的场所,以及供考试者应试之后听候分配到外省上任新官的暂住处。(2)商馆

①起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京城后来又有了商业行会组织,这些组织所在地也被称为会馆,数量仅次于文人会馆。明初,朝廷在正阳门外建房招商,使这里成为北京最大的商贸集散地,工商会馆因此应运而生。

②用途

工商会馆既是商人集会办事的场所,又是商人与同乡在京为官人员的聚会之处,因而与官府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类会馆在各种会馆中最具实力,在京城持续存在的时间也比较长。其建设与管理都渗透着商业精神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大多带有行会性质。(3)士馆

①起源

明朝迁都北京后,北京的官僚机构十分庞大,出现了外省在京为官人员为了联络同乡情谊、拉近与京城地方官员的感情、接待本乡进京官员而建立的主要用于官绅聚会的会馆。这类会馆由于以服务官僚为主,因此称为“士馆”。这类会馆有些也兼顾为应试举人提供服务。

②安徽会馆

同治八年(1869年),以李鸿章为首的安徽籍官员与其兄湖广总督李瀚章及淮军诸将集资购得原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寓所“孙公园”的大部分,开始修建安徽会馆,同治十年(1871年)落成。安徽会馆是在北京建立的第一所名正言顺的官僚联谊会,即士馆性质的会馆。

③仕馆

1905年后,清政府废弃科举制度,增设新省份。新增省份也在北京建立了各自的会馆,这些会馆已经不是当年试馆、商馆性质的会馆,而是新增省份居京、旅京官僚、商人、士绅等的招待所和联谊会,会馆中以官僚为主体,因此会馆的性质是仕馆。(4)殡葬仪馆

殡葬仪馆的主要作用是留宿死者的家属,以方便上坟、送葬、追悼等事宜。这类会馆大多建立在较为偏僻的坟冢、义园当中。每当会馆中死了人,同乡会馆内的同仁都要旗幡高挑,鼓乐吹敲,引导二三里,引得不少行人注视观看,会馆之名从而得以大增。

2分布(1)北京的会馆分布

全国各省在北京均建有会馆,除了省级会馆,很多府、县也在京城建有会馆。明代北京的会馆,散布于北京的内城和外城。到了清代,由于实行满汉分城之制,明文规定禁止在内城兴建会馆。因此,清代的会馆均在外城。历史上宣武门外是会馆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约占会馆总数的一半以上;原崇文区,约占1/3以上。(2)会馆是经济实力的体现

各地在京建立的会馆数量是该地经济实力的体现。江西、山西、浙江、安徽、湖北、广东等经济比较发达、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省份在京会馆数量较多,而且以试馆为主。北京人在本地兴建的会馆以商馆为主,试馆很少。此外,山西省的商业会馆数量占到了山西在京会馆总数的1/3,这是晋商在京数量较多的体现。西部、西南部经济欠发达省份,在京会馆较少甚至没有。

二、著名会馆

1湖广会馆(1)兴建与发展

①兴建

北京湖广会馆在虎坊桥西南,始建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建筑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1984年被公布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湖广会馆是清朝在京的湖南长沙人、体仁阁大学士刘权之与湖北黄冈人、顺天府尹李钧简,为了联络乡谊而倡议创建的同乡会馆,主要作为两省来京赶考举子、在京等待任职官员以及其他同乡人寄寓和聚会的场所。

②发展

清末民初,湖广会馆成为一个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很多达官名流曾寄寓于此。

a.同治九年(1870年),旅京的两湖同乡京官在馆内为曾国藩庆祝六十寿辰;

b.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美军将司令总部设在馆内;

c.1912年5月,北京统一党人在馆内开会欢迎章太炎先生;

d.1912年8月25日至9月15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5次来到北京湖广会馆;

e.1913年3月,北京国民党本部在湖广会馆召开了追悼宋教仁先生大会;

f.此外,梁启超、马寅初等名人在湖广会馆中陆续发表过演讲;

g.1986年,北京市政府做出修复北京湖广会馆的决定。1996年4月,湖广会馆修复工程宣告竣工,历时10年。1996年5月8日,北京湖广会馆大戏楼正式对外开放。1997年9月6日,北京戏曲博物馆在北京湖广会馆宣布成立。(2)主要建筑

①乡贤祠

乡贤祠位于会馆的中院,二层楼房的第一层,面阔三间,朝南。祠中原来供奉着“全楚先贤神位”一座,现已遗失。在乡贤祠西边的长廊中,立有道光十年(1830年)《重修湖广会馆碑记》古碑。每年农历正月,两湖地区的旅京同乡都要在这里公祭乡贤,举行团拜等活动。

②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乡贤祠的楼上,内设圆光窗。文昌阁所奉“文昌帝君神位”仍在。文昌帝君主掌人间禄籍、考试、命运,所以一般的试馆都设有文昌帝君神位,并且应试举人等会按时祭祀,以求科举考试中能够榜上有名。

③子午井

位于乡贤祠阶前。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说这口井在子时和午时能涌出甘甜的井水,其他时间则不然,故得名。民国年间,湖广会馆董事长吴子昂等人派人重新疏浚子午井,同时在其周围新建汉白玉石栏,上面刻着“子午井”三个字,一旁刻有《子午井铭并序》及董事题名等。

④风雨怀人馆

风雨怀人馆位于乡贤祠和文昌阁的后室,紧贴文昌阁之北,相传是曾国藩修建的。原无名称,因叶润臣寓此时,《风雨怀人馆图册》广征题咏,因而以此掌故命名。此馆面阔6.95米,隔为三间。东西连以斜廊,与戏楼、文昌阁以游廊相接。

⑤宝善堂

宝善堂原本位于湖广会馆的西院,后来迁移重建于中路北面,为后院中堂,一共占5间房,南向。其东西翼为长廊,堂高宏敞。民国以后,宝善堂成为重要的议会场所。1949年后,在扩建骡马市大街时,该堂拆除,只有部分长廊尚存。

⑥假山

假山原来位于宝善堂前,相传是曾国藩在主持修缮湖广会馆时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