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7 05:08:41

点击下载

作者:王富春,马铁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刺法灸法学

刺法灸法学试读:

前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历版教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制定了“‘十三五’中医药教材改革工作方案”和 “‘十三五’中医药行业本科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全面组织和规划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鉴于由全国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主持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目前已出版九版,为体现其系统性和传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国中医药教育史上称为第十版。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医药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在新世纪以来三版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正本清源,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优势,优化知识结构,做好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的建设目标,旨在适应新时期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手段变革的需要,彰显现代中医药教育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高,打造符合中医药教育教学规律的经典教材。

本套教材建设过程中,教材办还聘请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三个专业德高望重的专家组成编审专家组,请他们参与主编确定,列席编写会议和定稿会议,对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参加教材间内容统筹、审读稿件等。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中医经典地位

针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突出中医理论在中医药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与执业中医(药)师资格考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对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精选编写队伍,汇集权威专家智慧

主编遴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经过院校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编审专家组认可后确定,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编委优先吸纳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一线优秀教师,集中了全国范围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权威专家,确保了编写队伍的水平,体现了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的整体优势。

3.突出精品意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反馈意见,精心组织编写队伍进行编写大纲和样稿的讨论,要求每门教材立足专业需求,在保持内容稳定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其在整个中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开设时间,突出本学科的教学重点,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4.尝试形式创新,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为提升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字化教学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教学改革,本套教材在传承历版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作为重点建设目标,在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构架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互动空间。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6月

编写说明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络腧穴学与针灸治疗学的桥梁课程,其主要内容是针灸防治疾病必须掌握的各种技术技能和方法。本教材主要供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使用,基于这一定位要求,在编写过程中,遵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的编写原则,本着教材的连续性、稳定性、统一性和规范性,保持了以往教材的基本框架和优点,注重与《经络腧穴学》《针灸治疗学》等针灸学教材协调一致;并针对本专业本科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临床医疗的高级针灸人才),同时考虑到社会医疗、养生和保健事业发展的需求,将《刺法灸法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修订和补充。

本教材是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的精神,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的宏观指导下,以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与医疗卫生实践接轨服务临床为目标,依据中医药行业人才培养规律和实际需求,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建设,旨在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

本教材系统介绍了刺法灸法学的理论、操作及应用知识,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刺法灸法学》大纲,并参考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的要求开展编写工作。在“坚持传承性”方面,加大了对古代针灸方法的介绍和分析,使学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古代针法的全貌,以便更好地在现代针灸临床实践中实现对古代经典理论的传承;在“体现创新性”方面,收录了行业中公认的现代刺灸法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刺灸法研究的最新进展,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突出实用性”方面,将已经制定的针灸操作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纳入教材,并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对针灸技术操作进一步规范,使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有权威的参照标准。

本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刺法灸法学的核心内容,共九章。第一章概论,由王富春、李铁编写。第二章毫针刺法,由李志刚、雷正权、潘兴芳、薛宏昇、杨旭光编写。第三章灸法,由贾春生、王荣编写。第四章拔罐法,由李瑛、刘海静编写。第五章特种针具刺法,由岳增辉、邵晓梅编写。第六章特定部位刺法,由马铁明、孟云凤、赵耀东编写。第七章腧穴特种疗法,由杨佃会、郑美凤、穆艳云、陈盼碧编写。第八章古代医籍论刺灸法,由贾春生、杨志新编写。第九章近现代针灸医家刺灸经验,由李瑛、杜艳军编写。下篇为刺法灸法操作训练,由马铁明、李晓宁、蒯乐、邓瑜编写。

本教材数字化工作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支持下,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资助展开的。该项目(编号:GJYJS16043)由冯淑兰负责,其他各编委参与。

本教材是在历版规划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历版教材编写专家的扎实工作和辛勤劳动,为本教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本教材编委会成员力图尽善尽美,若存在不当之处,还敬请各院校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订提高。《刺法灸法学》编委会2016年6月上 篇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刺法灸法学的概念与特点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临床治疗疾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历代针灸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使刺法灸法的内容不断充实、理论不断完善,为本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一、刺法灸法学的概念

刺法灸法学,是研究针灸防治疾病的各种方法、操作技术,以及作用原理的一门学科。其内容主要包括针法、灸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针灸治疗技术。这些不同的技术方法在刺激方法、治疗作用和主治范围上各有特点,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病症性质、证候类型、腧穴部位、患者体质,以及治疗要求等具体情况选择应用。二、刺法灸法学的特点(一)刺法灸法的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刺法灸法是包括了几十种不同针具及其刺激方法、刺激强度、刺激部位的针灸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每一种刺灸技术,都有各自不同的操作步骤和实施过程。应用的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其安全性和治疗作用,而且与疗效水平有关。从根本上说,刺法灸法的学习和应用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在临床上根据疾病特点选用不同的针灸器具,进行不同的操作,实施连续有序的步骤方法和技术过程,是针灸治疗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在刺法灸法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逐步达到熟练掌握、灵活应用的基本要求。(二)刺法灸法的临床应用特点

尽管各种针灸技术都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发挥其调整机体功能状态、作用特点的治疗方法,但在作用部位、刺激强度、感应性质和疗效原理等方面又有所不同。如针刺以机械刺激为主,适用于临床大多数病症;艾灸以温热刺激和药性作用为主,主要用于寒证、虚证;三棱针放血刺激强,作用于浅表血络,适用于青壮年、实热证;而皮肤针叩刺刺激较弱,作用于十二皮部,尤宜于老人、小儿、体弱者。因此,认真掌握针灸诸法的治疗作用、适应范围和选穴配方原则,在临床随症而施,是刺法灸法又一个重要特点。第二节 刺法灸法的起源与发展一、刺法的起源与发展

刺法的历史,是随着医疗实践的需要、针具的创制,以及材料工艺的改进而逐步发展演变的历史。医疗的需要促使人们创制针具,针具由粗而细,材料由石、竹、骨发展到铁、铜、金、银,直到现今的不锈钢,逐步精巧细微。而针刺技术方法则由简而繁,然后又由博返约,反映了针灸学术发展的规律。(一)刺法的起源

刺法属于中医外治法,从砭石疗法发展而来。砭石是最原始的医疗工具,《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其最早用于切割脓肿、刺泻瘀血,而后逐渐发展为针刺放血的疗法。其次,刺法也源于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自古有“以痛为腧”“天应穴”“阿是穴”的记载,古人有疾反映在经络和腧穴上时,出于自我医治的本能而刺激这些部位,逐渐发现身体某些特殊部位具有治疗作用,进而研制专门工具用以治疗。

196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出土了一根磨制的石针,距今约4000年。针长4.5cm,一端有锋,呈四棱锥形,与现今的三棱针特征相同,可以刺进软组织以放血;另一端扁平有弧刃,刃部宽0.4cm,可用以切开痈肿排脓;针身略扁,横断面呈矩形,可使指持端正,适于纵向切割。

另据古书记载,砭石又称针石和镵石。针石是筒形类似针状的细石棒;砭石是一边磨锐的刀形石块;镵石是一端呈锥形、形如箭头的石块。古时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后来的针具即在此基础上得到发展。

古代的针具除砭石之外,还有骨针、竹针。目前出土的骨针距今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形式各样,有的一端有尖、另一端无孔,有的两端都磨尖。这样的骨针,常被人们用来作为医疗工具。此外,从古代“箴”字的字形看,还应该有竹质针具的存在。(二)刺法的形成《帝王世纪》有关于“伏羲制九针”的记载。从砭石到九针是针具发展史上的重要变革,也是刺法形成的标志。《素问·异法方宜论》有“九针者,亦从南方来”和“灸焫者,亦从北方来”之说。据此记载,刺法起源于我国南方,灸法起源于我国北方。随着公元前2600年统治者开始对鲁西、豫东荒地的大开发,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纷纷涌入鲁西、豫东地区,使这一地区进入龙山文化时代(前2600年—前2000年)。大量人口的密集,产生了对医疗的需求,来自南方的针法和来自北方的灸法分别被南北移民带入东方(今鲁西、豫东地区)。所以针灸疗法可以被视为我国古代东夷族的文化贡献,这一点可从《素问·异法方宜论》中“砭石者,亦从东方来”和全元起注解“东方之人多痈肿聚结,故砭石生于东方”的记载得到验证。而伏羲氏自古被公认为东夷族首领,这与史载伏羲画八卦、制九针相吻合。据此推测,中国的针灸疗法应形成于公元前2400年左右,地点在鲁西、豫东地区。

夏商周进入青铜器时代,《黄帝内经》中记述的“九针”萌芽于该时期。但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出现九针之后,还沿用原有的石针。故在《黄帝内经》中九针与砭石并提。春秋时代出现了铁器,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与提高,直至战国到秦汉,砭石才逐渐被九针取代。

九针是在承袭“砭石”“针石”“镵石”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改进、逐渐完善形成的。九针的硬度与砭石相当,其弹性、韧性、锋利的程度更优于砭石,制造精巧。由于它有九种不同的形状,在治疗上不但保留了砭石切肿排脓的功能,而且还极大地扩展了适用范围,具有多种治疗功能,随之各种刺法逐渐形成和完善。(三)刺法的发展

九针的出现标志着刺法的形成,九针各有其不同的形状、大小、用途、治疗范围和操作方法。《黄帝内经》《难经》中对刺法的论述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黄帝内经》中有多篇涉及九针的应用,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九针论》《灵枢·官针》《灵枢·刺节真邪论》和《素问·针解》等。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和治法原则的确立,刺法也不断得到丰富。《黄帝内经》中已经总结出较为完善的刺法体系,包括持针的原则、刺法种类、补泻手法操作、针刺强度、针刺宜忌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毫针的进针、行针和补泻手法。在刺法方面提到了五刺、九刺和十二刺等刺法;在补泻手法方面,提到了徐疾补泻、呼吸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和开阖补泻,为后世针刺手法奠定了基础。继而《难经》又有所发展,提出了营卫补泻,并强调了针刺时双手协作的重要性,对后世影响颇大。

晋、唐时期的医家,在针刺手法方面一直继承着内、难之说。到宋、金之际产生了子午流注针法。元代和明代针法发展较为迅速,元代窦汉卿在《针经指南》中创立了“针刺十四法”,目前大部分仍具有实用价值。明初陈会的《神应经》提出了“催气手法”。《金针赋》中记载了一整套的复式补泻手法,并对“烧山火”和“透天凉”做了系统论述。其后,高武的《针灸聚英》、汪机的《针灸问对》在《金针赋》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挥。而杨继洲的《针灸大成》集明以前针刺手法之大成,提出“刺有大小”“大补、大泻”“平补、平泻”“下针十二法”和“下手八法”,对明以前针刺手法做了系统总结和归纳。清代中叶以后,针灸医学渐趋衰落,针刺手法发展缓慢。

20世纪50年代后,针刺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手法研究也步入了一个新时期。从文献考证到临床观察,从实验研究到机制的探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以手法操作为特长的医家也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临床体会,总结出许多特色针法。传统针刺手法也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它与针刺疗效有直接关系,对阐明经络理论和针刺麻醉都十分有益。此外,随着中医学与现代技术的融合,针刺疗法结合物理和药物注射等方法后建立了新的技术,目前广泛应用的有电针、穴位注射,以及穴位埋线、贴敷、割治等。另外,以特定部位为选穴范围的针法有了很大发展,应用较多的有头针、耳针、眼针、腕踝针等。这些方法不仅扩大了针刺治疗的范围,同时也推动了针灸医学的发展。二、灸法的起源与发展“砭而刺之”逐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则逐渐发展为灸法。灸法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温热疗法。灸法和针法一样,是针灸技术的主要内容。从某种意义说,灸法比针法更简便易行。正如晋代医家陈延之所云:“夫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因此,灸法曾在晋唐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颇为盛行。(一)灸法的起源

火的应用为灸法提供了条件。古人在烤火取暖或煮熟食物时,偶尔被火灼伤身体某处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从而得到了烧灼可以治病的启示。此外,灸法出于上古之人治疗寒性病症的需要。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云“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地域也……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是说北方天气寒冷,人体易因寒邪而生胀满一类的疾病,故需要使用灸法来对症治疗。“灸”字《说文解字》释作“灼”,即灼体疗病之意。最初可能采用树枝、柴草取火做熏、熨、灼、烫以消除病痛,此后随着医疗实践的深入,逐渐选用“艾”作为灸法的主要材料。

现存文献中关于灸法最早的记载当属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书中主要记载十一脉的循行、主病及灸法。另外尚有《脉法》《五十二病方》,其成书年代可以上溯至春秋时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先秦时期的医著。上述四部古医书均记载了古人对于灸法的应用,同时也提示经脉的早期发现可能与灸法相关。(二)灸法的形成

先秦时代,灸法已在民间广泛使用。《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其中有大量关于灸法的记载。《灵枢·官能》提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素问·骨空论》云:“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大风汗出,灸。”《素问·血气形志论》则云:“行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黄帝内经》对灸治原则、操作规程、适应范围、灸法补泻操作、注意事项等均有涉及,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灸治原则和灸法补泻操作的论述。灸治的原则是“寒者热之”“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陷下则灸之”。灸法补泻见于《灵枢·背腧》:“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说明该时代艾灸技术已相对成熟。

魏晋时期灸法较为盛行。我国第一部灸疗专著是三国时期曹翕所撰写的《曹氏灸方》。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最早记载了化脓灸法。名医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所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4条为灸方;提出急症用灸法、灸以补阳,使灸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对灸材进行了改革,并最早使用了隔物灸。

唐代药王孙思邈曾大力倡导灸法治病。在其所著的《千金要方》中记载有隔蒜灸、豆豉灸、黄蜡灸、隔盐灸、黄土灸等,但也明确提出:“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主张针法和灸法并用。此后,王焘在《外台秘要》中提出艾炷灸的壮数要根据病变性质和施灸部位而定。崔知悌在《骨蒸病灸方》一书中介绍了用灸“四花穴”治疗骨蒸痨瘵之证的经验。另外,唐代已有专门施灸的医师,称为“灸师”。可见灸法在唐代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宋代有《小儿明堂灸经》《西方子明堂灸经》《膏肓俞穴灸法》等灸疗专著,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形成了独特流派,丰富了灸疗学的内容。此外,宋代的针灸医籍中还有许多关于“天灸”“自灸”的记载,即用某些刺激性药物,如毛茛叶、白芥子、旱莲草等贴敷于有关穴位上并使之发疱的疗法。宋代的医家,对于灸法有很多创新和发明,著述也颇多,可谓灸法的全盛时期。

元代,窦材所著的《扁鹊心书》从不同角度记载和总结了古代医家的灸法经验。元明以后,灸法开始向无痛方向改进,原始灸法趋于衰落。同时明清时代较为重视使用灸疗器械,为后世灸疗器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灸法的发展

灸法疗疾已有悠久的历史。最初是单纯的灸法,多采用直接灸,且艾炷较大、壮数较多。现代灸法为减轻灸疗的痛苦,多采用小炷少壮灸,并衍化出多种灸法,如艾条灸、药条灸(包括太乙神针、雷火神针等)、温灸器灸、温针灸、天灸、灯火灸等。根据病情不同,还采用间接灸法,所隔物品多为姜片、蒜片、食盐、豆豉饼、附子饼等。

自20世纪50年代起,灸法又以其独特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所重视,近20年来灸法在灸治范围、灸疗方法和灸疗器械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单纯用灸或以灸为主治疗的疾病就达100多种,如应用灸法治疗甲状腺病、硬皮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关节炎、精虫减少症、眼底疾病、面神经麻痹,以及药物毒性反应等多种疾病。灸法还突破灸治传统病症和一般常见病,治疗难治性疾病展示了独特的效果,并且从临床治疗发展到了养生和保健。此外,在灸治方法上随着与现代科技结合,相继出现了激光灸、电子灸和电热灸等新技术,同时各种灸疗仪也相继问世。第三节 刺灸法的分类

刺灸方法包括毫针刺法、特种针具刺法、特定部位刺法、灸法和腧穴特种疗法五大类。

刺法,古称“砭刺”,又称“针法”,指采用各种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的腧穴或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刺法依据针具的不同,分为毫针刺法和特种针具刺法。毫针刺法,指用毫针的操作手法作用于腧穴的治疗方法,基本操作技术包括持针法、进针法、行针法、留针法和出针法等,是各种针法的基础,是针灸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特种针具刺法,指利用除毫针之外的针刺工具,作用于人体的经络、腧穴或特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包括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芒针法、火针法、针法等,一般针对特定病症进行治疗,具有针对性强、疗效确切的特点。

特定部位刺法,指采用针刺等方法作用于人体相对独立的特定部位,以诊断和治疗全身疾病的各种方法,因其刺激部位有别于传统经穴而得名。特定部位刺法如头针、耳针、眼针、舌针、面针、鼻针、腹针等,具有穴位集中、操作简便、疗效独特等特点。

灸法,古称“灸焫”,又称“艾灸”,指采用以艾绒或其他易燃材料烧灼、熏熨人体的一定部位或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依据施灸材料的不同,灸法又分为艾灸法和非艾灸法。艾灸法包括艾炷灸、艾卷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等。非艾灸法包括天灸、灯火灸、黄蜡灸、药锭灸、药捻灸、药笔灸和药线灸等。

腧穴特种疗法,指在传统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应用自然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素(电、声、光、热、磁等)及化学因素(中、西药物)作用于经络、腧穴,通过机体的调整作用,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如腧穴贴敷疗法、腧穴电疗法、腧穴磁疗法、腧穴激光照射疗法、腧穴微波辐射疗法、腧穴红外线辐射疗法,以及腧穴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等。

以上各种刺灸方法各具特点,在临床应用中既可单独应用,又可根据临床的实际需要相互配合应用,以期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表1-1)。表1-1 刺法灸法的分类第四节 针灸的宜忌一、施术部位

针灸施术所选择的腧穴都有确切的位置,要求术者必须熟悉腧穴的局部解剖定位和特点。首先,《素问·刺禁论》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素问·诊要经终论》曰:“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是指人体的内脏各有一定的要害之处,不可不了解,应熟悉重要脏器所在,针刺时应当十分谨慎,如果刺之过深,就会发生不良后果。其次,除了以刺血络、刺筋骨为目的的特殊刺法外,都应避开大血管或筋骨等处。如《素问·刺禁论》曰:“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说明一旦刺伤重要血管,就会引起血出不止,甚至死亡。第三,对于特殊部位的腧穴,在针刺时尤应严格掌握针刺的深浅、进针的角度。例如,后项部内为延髓,不可深刺;胸腹和腰背部内有脏腑,必须掌握分寸,严禁深刺;大血管附近的腧穴,操作时要慎重,如邻近动脉的委中、箕门、气冲、曲泽、经渠、冲阳等;乳中、脐中和小儿囟门部位也不宜针刺。

关于禁刺的腧穴,历代文献记载很多,都是古人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有的具有普遍性,有的仅为偶然性。分析禁针和禁深刺的缘由,大多与腧穴所在部位有关。凡所涉及的穴位,操作时必须小心谨慎,要掌握各腧穴部分的解剖特点。古人有关腧穴禁忌的理论,至今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关于禁灸的部位,凡皮薄肌少、筋肉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和下腹部,睾丸、乳头、阴部均不可施灸。颜面部更不宜直接灸,防止形成瘢痕,有碍容颜。此外,凡关节处亦不宜施用瘢痕灸。历代文献中关于禁灸穴位很多,临床时亦应予以重视。二、患者体质

人的体质有强弱、体型有肥瘦、年龄有老幼的效异,针刺时必须区别对待。《灵枢·逆顺肥瘦》曰:“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颜,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劲则气滑血清,刺此者,浅而疾之……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刺,浅刺而疾拔针,日再可也。”以上是对不同体质的患者进行针刺的原则。此外,孕妇尤其有习惯性流产史者,应慎用针刺。

关于施灸的标准,亦应结合体质条件掌握,如《外台秘要》中指出:“凡灸有生熟,候人盛衰及老小也。衰老者少灸,盛壮强实者多灸。”一般来说,凡是初病、体质强壮者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者、体质虚弱者、妇女和儿童,艾炷宜小,壮数宜少。三、病情性质

针灸方法治疗疾病,必须详察病情,选择适应证,不可盲目应用。要从病情实际出发,是否宜针宜灸、宜补宜泻,均须详辨。(一)危重证候慎刺《灵枢·五禁》曰:“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此皆不可泻。”此“五夺”皆属元气耗伤、气血大亏的病候。本篇还载有“病与脉相逆”之“五逆”,即“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衃,血衃笃重,是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五逆也”。这些是脉与证不符的危重病症,不宜针刺。上述表明临床上有许多病症在针刺禁忌之列,必须详察病情,否则易导致不良后果,古代这些经验也值得借鉴。(二)气散脉乱禁刺《素问·刺禁论》曰:“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灵枢·终始》亦曰:“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是谓失气也。”说明针刺前后,患者的起居、饮食等方面是不可忽视的。若不了解禁忌,妄施针刺,就会导致不良后果。(三)疾病性质宜忌《灵枢·终始》曰:“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这是根据病情的虚实以区别针刺深浅来进行补泻的例证。病情有表里、寒热、虚实的不同,临床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择不同刺灸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一般表证者宜浅刺,表寒者可用温针,表热者应疾出针;里证者宜深刺,里寒者可用补法,里热者应行泻法;虚证者用补法,虚寒者少针,虚热者可多针;实证者用泻法,表实者宜浅刺,里实者可深刺;寒证者宜深刺,久留针;热证者宜浅刺、疾出,并可刺出血。四、针刺时间

针刺时间,包括留针的久暂和施术时间。结合时辰与时令进行针刺也可归属于时间针刺的范畴。(一)留针久暂

对表热证,宜疾出针;对里证和虚寒证,一般均需留针,留针主要是为了延长针刺作用的时间。留针久暂的宜忌,如《灵枢·经脉》曰:“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灵枢·终始》曰:“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灵枢·根结》曰:“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这就是说邪气剽悍滑利,其人易脱于气,不宜久留;相反,气涩迟钝,则宜久留以致气。(二)因时而刺《素问·八正神明论》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泽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说明人体生理功能与天时的变化有一定关系。正因为如此,古人结合日月的运行盈亏,推论人体气血的周期性活动,根据气的开阖而行补泻,所谓“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黄帝内经》这些记载,可供针灸临床进一步研究。“天温无凝”,是指人的气血易行,适宜针刺,故后人多于夏季伏天施行针刺,以治疗宿疾。“候时而刺”的思想,后世发展为“子午流注”时间针法。

结合时序的递变,人的气血活动和肥瘦情况也有不同。《灵枢·终始》曰:“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这是指出春夏季节于瘦人宜刺浅,秋冬季节于肥人宜刺深。当然,在临床上还必须根据病情的实际情况而灵活运用。【思考题】

1.刺法灸法学的概念是什么?

2.刺法灸法学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3.如何结合施术部位、患者体质、病情性质和时间选择刺灸法的操作?第二章 毫针刺法

毫针为古代“九针”之一,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针具。《标幽赋》中说:“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说明精细纤巧的毫针通用于全身任何穴位,适应范围最广。因此,毫针刺法是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包括毫针的持针、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每一种方法,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明确的目的要求,其中以针刺的术式、手法、量度、得气等关键性技术尤为重要。毫针法是各种针法的基础,是针灸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第一节 毫针的结构和规格一、毫针的结构(一)制针材料

毫针是用金属制成的,其中以不锈钢为制针材料者最常用。不锈钢毫针的特点:针体挺直滑利,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耐热、防锈,不易被化学物品等腐蚀,故目前被临床广泛采用。此外,也有用其他金属制作的毫针,如金针、银针,其传热、导电性能虽优于不锈钢针,但针体强度和韧性远不如不锈钢针,加之价格昂贵,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临床较少应用。(二)毫针结构

毫针的结构,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5部分(图2-1)。图2-1 毫针结构

1.针尖 针尖是针身的尖端锋锐部分,亦称针芒。

2.针身 针身是针尖至针柄间的主体部分,又称针体。

3.针根 针根是针身与针柄分界的部分。

4.针柄 针柄是针根至针尾的部分,也是医师持针操作的部位。

5.针尾 针尾是针柄的末端部分。(三)毫针的分类

根据毫针针柄与针尾的构成和形状的不同(图2-2),可分为4类。图2-2 毫针分类

1.环柄针 环柄针又称圈柄针,即针柄用镀银或经氧化处理的金属丝缠绕成环形针尾的毫针。

2.花柄针 花柄针又称盘龙针,即针柄中间用两根金属丝交叉缠绕呈盘龙形的毫针。

3.平柄针 平柄针又称平头针,即针柄用金属丝缠绕,末端不做收尾处理的毫针。

4.管柄针 管柄针,即用金属薄片或树脂材料制成管状针柄的毫针。二、亳针的规格

毫针的不同规格,主要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区分。

毫针的粗细规格,见表2-1。表2-1 毫针的粗细规格

毫针的长短规格,见表2-2。表2-2 毫针的长短规格

临床一般以粗细为0.30~0.45mm(26~30号)和长短为25~75mm(1~3寸)者常用。短毫针主要用于部位肌肉浅薄的腧穴或在浅刺时应用,长毫针多用于部位肌肉丰厚的腧穴或在深刺时应用;毫针的粗细与针刺的刺激强度有关,供辨证施治时选用。三、毫针的选择(一)针具质量的选择

衡量毫针的质量,主要看针具的“质”与“形”。

质,是指制针选料的优劣。不锈钢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024—94关于《针灸针》的规定,不锈钢毫针的针体应以199GB/T4240中规定的OCrNi或其他奥氏体不锈钢丝制成。针柄的材料未做统一规定,如采用塑料,必须用医用无毒塑料。

形,是指毫针的形状、造型。在具体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针尖要端正不偏,尖中带圆,圆而不钝,形如“松针”,锐利适度,光洁度高。(2)针身要光滑挺直,圆正匀称,坚韧而富有弹性。(3)针根要牢固平整,光滑清洁。(4)针柄要与针身结合牢固,针柄的长短、粗细要适中,便于持针操作。(5)针尾要规范整洁。(二)针具规格的选择《灵枢·官针》指出:“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说明不同针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就毫针而言,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患者的体质、体形、年龄、病情、腧穴部位和刺法等因素,选用长短、粗细不同规格的毫针。四、毫针的检查与保存

目前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毫针在使用前后,要严格检查。对于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要注意检查其包装及有效期,在有效期内,包装完好者方可使用。如发现有损坏等不合格者,应予剔除。第二节 针刺前的准备一、毫针操作的基本训练

每一个针灸医师必须熟练掌握毫针操作,才能进针快,透皮不痛,行针自如,让病人乐于接受,并且能够施行手法,调整经气,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毫针的操作练习,基本是对指力和手法的锻炼。指力就是手指的力量,手法则体现在手指的灵活度。只有加强手指力量和灵活度的训练,才能顺利进针并进行捻转、提插等各种手法。在反复练针的过程中,还要坚持动作规范,宁神聚意,以加强治神和体验针感。

1.纸垫练针法 用松软的细草纸或毛边纸,折叠成厚约2cm,长和宽分别为8cm、5cm的纸垫,外用棉线呈“井”字形扎紧。在此纸垫上可练习进针指力和捻转动作。

练习时,一手拿住纸垫,一手如执笔式持针,使针身垂直于纸垫上,当针尖抵于纸垫后,拇、示、中三指捻转针柄,将针刺入纸垫内,同时手指向下渐加一定压力,待刺透纸垫背面后,再捻转退针;另换一处如前再刺。如此反复练习至针身可以垂直刺入纸垫,并能保持针身不弯、不摇摆、进退深浅自如时,说明指力已达到基本要求。练针必须循序渐进,先用短针,后用长针。

做捻转练习时,可将针刺入纸垫后,在原处不停地来回做拇指与示、中两指的前后交替捻转针柄的动作。要求捻转的角度均匀,运动灵活,快慢自如,一般每分钟可捻转150次。纸垫练针初期,可用1.0~1.5寸长的短毫针,待有了一定的指力和手法基本功后,再用2.0~3.0寸长的毫针练习。同时,还应进行双手行针的练习,以适应临床持续运针的需要(图2-3)。

2.棉球练针法 取棉絮一团,用棉线缠绕,外紧内松,做成直径为6~7cm的圆球,外包白布一层缝制,即可练针。因棉球松软,可以练习提插、捻转、进针、出针等各种毫针操作手法的模拟动作。作提插练针时,以执毛笔式持针,将针刺入棉球,在原处做上提下插的动作,要求深浅适宜,幅度均匀,针身垂直。在此基础上,可将提插与捻转动作配合练习,要求提插幅度上下一致,捻转角度来回一致,操作频率快慢一致,达到动作协调、得心应手、手法熟练的程度(图2-4)。图2-3 纸垫练针法图2-4 棉球练针法

3.自身练针法 通过纸垫、棉球等物体练针,具有了一定的指力基础后,可以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针练习,以亲身体会进针、行针、得气的感觉。在自身练针时,选用自己的合谷、曲池、足三里等穴位,皮肤规范消毒后,逐渐做到进针无痛或微痛,针身挺直不弯,刺入顺利,提插、捻转行针自如,用力均匀,手法熟练。同时,要仔细体会指力与进针、手法与得气的关系,以及持针手指的感觉和受刺部位的感觉。

4.相互练针法 在自身练习比较成熟的基础上,模拟临床实际,两人交叉进行试针练习。要求从实际出发,按照规范操作方法,相互交替对练,练习内容与“自身练针法”相同。相互试针练习时,要学习对方的优点,指出不足的环节,共同进步提高,以便进入临床实际操作时心中有数,真正提高毫针刺法的基本技能。二、患者的体位

接受针刺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体位选择的是否合适,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针刺意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对部分重症和体质虚弱,或精神紧张、畏惧针刺的患者,其体位选择尤为重要。

指导患者确定针刺时的体位,应以医师能够正确取穴、便于施术,患者感到舒适安稳,并能持久保持为原则。

临床常用体位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体位 适用于前身部腧穴(图2-5)。

2.俯卧体位 适用于后身部腧穴(图2-6)。

3.侧卧体位 适用于侧身部腧穴(图2-7)。图2-5 仰卧体位图2-6 俯卧体位图2-7 侧卧体位

4.仰靠坐位 适用于头面、前颈、上胸和肩臂、腿膝、足踝等部腧穴(图2-8)。

5.俯伏坐位 适用于顶枕、后项和肩背等部腧穴(图2-9)。

6.侧伏坐位 适用于顶颞、面颊、颈侧和耳部腧穴(图2-10)。图2-8 仰靠坐位图2-9 俯伏坐位图2-10 侧伏坐位三、揣穴定位

针刺前,医师按照腧穴的定位方法将施术的腧穴位置定准。若医师在腧穴体表定位点的基础上,以押手在欲刺腧穴处进行触摸、按压,寻找酸、麻、胀、痛等敏感点以选定腧穴,临床效果更好。《灵枢·杂病》中“按已刺”的论述,其中的“按”就是在针刺施术前进行腧穴选取定位的方法。

窦汉卿在《针经指南·标幽赋》中以赋文的形式概括总结了选穴定位的方法:“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针灸临床中,选穴定位的准确性是针灸取得疗效的关键。

揣穴遇到肌肉丰盈疏松时,要用左手五指并拢或分开向下用力,将肌肉压平,以防移位,便于进针。如揣中脘穴,腹部肌肉疏松,中指按压中脘,其他四指分开将腹部压平,称为“五穴取一”,以备进针。

揣穴遇到肌腱、血管时,要用手指向前后或左右推拨,使其分开而按住穴位。如针内关穴,左手拇指紧按其穴,将两肌腱和血管拨开,同时要找到患者有酸麻感觉的部位,以便进针。

揣穴遇到骨骼、肌腱,以及血管覆盖的穴位时,令患者将有关的部位旋转,使其被覆盖的穴位充分显露,以指按穴,如揣养老穴,令患者屈肘,掌心朝面,小指侧向内旋转,尺骨小头桡侧显出的陷窝处,即为本穴。

揣穴遇到关节时,左手以拇指掐住穴位,右手牵拉患者肢体远端,行左右或上下滚摇,使其关节松弛,指下便可揣清穴位,如取阳池穴时,以左手拇指紧掐其穴,右手握患者四指用微力牵拉并左右滚摇,使穴显于指下。

揣穴遇到伸屈关节才能较好显露穴位时,应采用升降法,如取解溪穴,以左手固定肢体,拇指紧掐其穴,右手握住足尖,上下摇动,以松动踝关节,便可揣清穴位。

揣穴遇到屈伸关节、推拨肌腱才能显露穴位时,用手握住关节向左右滚摇,前后屈伸,推拨穴位周围组织,使穴显于指下,如取肩髃穴,左手拇指紧掐其穴,右手托握肘关节,上下抬举,左右滚摇活动,使穴位显于指下。四、消毒

针刺前的消毒范围应包括:针具器械、医师双手、施术部位、治疗环境等。(一)针具、器械消毒

针灸临床提倡“一针一穴一棉球”,以减少反复使用可能造成的感染。临床最好使用一次性无菌针。器械的消毒方法很多,首选高压蒸汽灭菌法。

1.高压蒸汽灭菌法 将器械用布包好,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汽锅内2灭菌。一般在1.0~1.4kg/cm的压力、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以上,可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

2.药液浸泡消毒法 盛装针具的其他器械,如针盘、针管、针盒等,可用2%来苏尔溶液或1∶1000升汞(氯化汞)溶液浸泡1~2小时,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3.煮沸消毒法 将毫针等针具用纱布包扎后,放入盛有清水的消毒煮锅内进行煮沸。一般在水沸后再煮15~2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二)医师手指消毒

在针刺操作之前,医师应按照标准洗手法将手洗刷干净,待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方可持针操作。持针施术时,医师应尽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触针身,如某些刺法需要触及针身时,必须用消毒干棉球做间隔物,以确保针身无菌。(三)针刺部位消毒

患者针刺部位,可用75%乙醇棉球或棉签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再用75%乙醇棉球或棉签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针刺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针刺部位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洁净,防止再次污染。(四)治疗环境消毒

针刺治疗环境的消毒,包括治疗台上用的床垫、枕巾、毛毯、垫席等物品要按时换洗晾晒,以及治疗室的定期消毒净化,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洁净等。如采用一人一用的消毒垫布、垫纸、枕巾则更好。

任何有创性治疗手段,都有引起感染或交叉感染的可能。因此,针刺临床一定要有严格的无菌观念。针刺后针孔部位不要立即接触污水或污染物品,也不宜抓挠,更要杜绝针刺临床曾经有过的口温针、隔衣针等现象。第三节 毫针的基本刺法

针刺方法有着很高的技术要求和严格的操作规程,医师必须熟练地掌握从持针到出针这一系列的操作技术。一、持针法

持针法是医师握持毫针,保持针身端直坚挺,以便于针刺的方法。临床上持针方法各异,但“持针之道,坚者为宝”(《灵枢·九针十二原》)是持针法的总则。(一)“刺手”与“押手”

针刺治疗时,执针进行操作的手称为“刺手”,一般为右手;配合刺手按压穴位局部、协同刺手进针、行针的手称为“押手”,一般为左手。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的手法操作等。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身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以及协助调节、控制针感。

在进行针刺操作时,刺手、押手须协同操作,紧密配合。双手的配合运用对于医师熟练实施毫针基本操作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述“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难经·七十八难》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信其右。”《针经指南·标幽赋》更进一步阐述其义:“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强调了针刺过程中对于刺手、押手的不同运用。(二)持针姿势

持针的姿势,状如执持毛笔,故称为执毛笔式持针法(图2-11)。根据用指多少、握持部位及双手的配合,可分为二指持针法、三指持针法、四指持针法、持针体法、双手持针法,其中三指持针法临床最为常用。

1.二指持针法 医师用刺手拇、示两指指腹捏住针柄,或用拇指指腹与示指桡侧指端捏住针柄的握持方法(图2-12)。一般用于较短的毫针。图2-11 执毛笔式持针法图2-12 二指持针法

2.三指持针法 医师用刺手拇、示、中指指腹捏持针柄,拇指在内,示指、中指在外,三指协同的握持方法(图2-13)。适用于各种长度的针具。图2-13 三指持针法

3.四指持针法 医师用刺手拇、示、中指指腹捏持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的握持方法(图2-14)。适用于较长的毫针。

4.持针体法 用拇、示两指拿一消毒干棉球,裹针体近针尖的部位,并用力捏住的握持方法(图2-15)。适用于较长的针具。

5.双手持针法 医师用刺手拇、示、中三指指腹捏持针柄,押手拇、示两指借助无菌干棉球裹夹针身近针尖部分的握持方法(图2-16)。适用于长针。图2-14 四指持针法图2-15 持针体法图2-16 双手持针法二、进针法

进针法是医师采用各种方法将毫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操作方法。常用的进针法有以下几种:

1.单手进针法 多用于较短的毫针。(1)插入法:用右手拇、示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示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腧穴皮下(图2-17)。图2-17 单手进针法(2)捻入法:即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稍加捻动将针尖刺入腧穴皮下的手法。

2.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用押手拇指或示指的指甲切按腧穴皮肤,刺手持针,针尖紧靠押手指甲缘,将针迅速刺入(图2-18)。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亦可用于腧穴局部紧邻重要的组织器官者。图2-18 指切进针法(2)夹持进针法:押手拇、示两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于针体下端,露出针尖,使针尖接触腧穴,刺手持针柄,刺手、押手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图2-19)。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图2-19 夹持进针法(3)舒张进针法:押手示、中两指或拇、示两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撑开绷紧,刺手持针,使针从刺手示、中两指或拇、示两指的中间刺入(图2-20)。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图2-20 舒张进针法(4)提捏进针法:押手拇、示两指将所刺腧穴两旁的皮肤提提起,刺手持针,从捏起的腧穴上端将针刺入(图2-21),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

3.管针进针法 将针先插入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比针短7.5mm(3分)左右的小针管内,触及腧穴表面皮肤;押手压紧针管,刺手示指对准针柄弹击,使针尖迅速刺入皮肤,然后将针管去掉,再将针刺入穴内(图2-22)。也有用安装弹簧的特制进针器进针者。此法多用于儿童和惧针患者。图2-21 提捏进针法图2-22 管针进针法

以上各种进针法,在临床应用时需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针刺深度、手法要求,以及针具长短等具体情况,以便于进针、易于得气、避免痛感为目的,灵活选用相应的进针法。三、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是毫针刺入皮下后的具体操作要求。在进针和行针过程中,合理选择进针角度、适时调整针刺方向、控制针刺深度既可以避免进针疼痛和组织损伤,更有助于获得、维持或加强针感,提高疗效。

针刺疗效的取得,不仅取决于腧穴体表定位的准确,还与恰当的针刺角度、方向、深度的确定密切相关。同一腧穴由于针刺角度、方向与深度的不同,会有不同的针刺感应,临床效应也各不相同。(一)针刺角度

针刺角度是指针刺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可根据腧穴部位的解剖特点和针刺治疗要求而确定。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和平刺三种(图2-23)。

1.直刺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浅刺与深刺均可。

2.斜刺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骨骼边缘或内有重要脏器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如需避开血管、肌腱时也可用此法。

3.平刺 平刺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图2-23 针刺的角度(二)针刺方向

针刺方向指针刺时针尖的朝向。一般需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况而定。

1.依经脉循行定方向 可按照“迎随补泻”的要求,针刺时结合经脉循行方向,或顺经而刺,或逆经而刺,从而达到针刺补泻的目的。

2.依腧穴定方向 针刺时,为保证针刺的安全,应依据针刺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确定针刺的方向。如针刺哑门穴时,针尖应朝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针刺背俞穴时针尖宜指向脊柱。

3.依病情治疗需要定方向 为了使“气至病所”,在针刺时针尖应朝向病痛部位。例如内关穴,治疗心律失常时,针尖须朝上。(三)针刺深度

针刺深度指针身刺入穴位内的深度。主要根据腧穴部位的解剖特点和治疗需要确定。同时还要结合患者年龄、体质、时令等因素综合考虑。《针灸甲乙经·卷三》中有342穴针刺深度的记述,后世医家大多以此为据确定针刺深度。随着解剖学的发展,临床上穴位的刺入深度有增无减。但必须指出,针刺深浅当因病而施,《素问·刺要论》云:“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应该以既有针感,又能保证安全为基本原则。

1.依据腧穴部位定深浅 一般肌肉浅薄或内有重要脏器处宜浅刺;肌肉丰厚之处宜深刺。即“穴浅则浅刺,穴深则深刺”。

2.依据病情性质定深浅 阳证、表证、新病宜浅刺;阴证、里证、久病宜深刺。

3.依据年龄定深浅 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

4.依据体质体形定深浅 形瘦体弱者,宜浅刺;形盛体强者,可适当深刺。故《灵枢·终始》说:“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

5.依据季节、时令定深浅 不同的季节可采用不同的针刺深浅。一般来说,“春夏宜刺浅,秋冬宜刺深”。

6.依据得气与补泻要求定深浅 针刺后浅部不得气,宜插针至深部以催气;深部不得气,宜提针至浅部以引气。有些补泻方法强调针刺时先浅后深或先深后浅。四、行针手法

毫针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或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称为“行针”,亦称“运针”。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一)基本手法

基本手法包括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两者既可单独应用,又可配合使用。

1.提插法 指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将针向上引退为提,将针向下刺入为插,如此反复地做上下纵向运动就构成了提插法(图2-24)。

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一定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通常认为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

2.捻转法 指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图2-25)。

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左右,不能过度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一般认为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其刺激量就大;捻转角度小,频率慢,其刺激量则小。图2-24 提插法图2-25 捻转法(二)辅助手法

行针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以促使得气、加强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