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寓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7 18:48:37

点击下载

作者:《微经典》编委会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经典寓言

中华经典寓言试读:

前言

有人说“寓言是穿有外衣的真理”,此言不虚。说寓言“穿有外衣”,是因为寓言具有丰富的故事性和趣味性;说寓言是“真理”,则是在强调寓言蕴含的深刻内涵。寓言不同于其他题材的文学作品,但却广受欢迎,这是千百年来时间洗礼的见证。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寓言可算得上是一颗独特、璀璨的明珠。

古代中国是寓言的三大主要发源地之一。中国的寓言大多“寄居”在散文中,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经典,如《庄子》《韩非子》,都含有大量的寓言故事。

先秦时期是中国寓言发展的繁荣阶段,其思想表达和艺术展现的形式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是中国寓言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秦代之后,中国寓言的发展与现实联系紧密,出现了如《黔驴技穷》这样寓意深刻的经典之作。唯一“遗憾”的是,古时少有人重视寓言文学,因而也没有专门集录寓言的典籍,这使得中国诸多散落在其他作品中的寓言,都被人们“忽视”了。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寓言的魅力,更为了弥补我们没有寓言典籍的“缺憾”,经过我们多方搜罗,编辑了这本《中华经典寓言》。本书精选寓言一百二十九个,在每个寓言故事之后都作了一点简单的评说,这些评说紧扣故事内容,深入剖析了故事的寓意,点明其中的道理,从而加深人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寓言讲述的是诙谐有趣的故事,反映的却是千百年来人们所总结的哲理。我们阅读寓言故事,正是为了认清这些哲理,更好地面对生活。

艾子做梦

以前,有个名叫艾子的人。他有一次生病发烧,烧得连意识也不怎么清醒了,就在这迷迷糊糊中,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他去阴曹地府神游了一番。

在梦里,他看见阎罗王正在升堂审案,几个小鬼押着一个人走上来,然后有个小鬼对阎王说:“这个人在阳间做的事情非常龌龊,他通过各种手段探得他人的隐私,然后以此向他人讹诈财物。若是他所探听的对象没有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情,他就故意制造事端进行诬陷,以达到目的。中过他的圈套的人,不在少数。依法,应判罚他承受大锅蒸煮之苦,并且,应该烧完五百亿斤柴再释放。”阎王觉得这个判决很合理,便下令执行。

之后,有个长着牛头的鬼来带走了那个人,那人在四下无人时悄悄地问牛头鬼:“你是干什么的?”

牛头鬼回答:“我是这里的狱主,专司用大锅蒸煮犯人。”

那人听后,急忙说:“作为狱主,您应该穿件能提升自己身份的衣服,比如豹皮裤子。”“这种皮子阴间没有,对于我们来说,获得这种皮子的途径只有一种,那就是阳间肯有人焚烧这种皮子给我们。”牛头鬼说。

那个人接着说:“哦,既然如此,为何不让阳间的人焚烧一个送你呢?”

牛头鬼回答:“在阳间,我的名声非常不好,怎么会有人愿意焚烧皮子送我呢?”

那人见时机已经成熟,便说:“在阴间拥有如此身份地位的您,居然都没有条豹皮裤子来彰显身份,这真是太不像话了。我的兄长是阳间的猎人,这种皮子家里有不少,若您能手下留情,行刑时减些柴,等我回到阳间,定然会让我兄长送给您十张豹皮让您做裤子,您觉得如何?”

听完他的话,牛头鬼非常开心,说:“当然可以,我将‘五百亿万斤’中的‘亿万’给你去掉,只用五百斤柴。这样一来,你便不会受多少苦楚,很快就能回到阳间了。”

之后,牛头鬼让手下的小鬼把那个人投入锅中蒸煮,牛头鬼隔一会儿就过来视察一趟,小鬼看出牛头鬼想包庇那个人,所以也不敢烧旺火,烧了一会儿,就停火了。

行刑结束后,那人从大锅里出来,穿好衣服后转身就走,牛头鬼急忙说:“不要忘记你答应我的事情。”那人说:“真正掌控阴间大权的人是阎王,不是你,我不告发你私自减柴的事情就已经是宽宏大量了,你居然还想讨要豹皮?”

听完那人的话,牛头鬼知道自己被戏耍了,非常愤怒,命人将那人扔回锅里,添加柴火蒸煮了起来。——《艾子杂说》箴言

虚伪阴险的小人,在需要帮助时,总是对人甜言蜜语、阿谀奉承,但事后又会翻脸不认人,这就是他们的本质。

按图索骥

古时候,人们把宝马良驹称作“骥”,那时有个善于相马的人叫伯乐,他著有一本《相马经》。

伯乐有个儿子,特别想承袭父亲相马的本事,于是成天看《相马经》,并背诵了下来。有一天他觉得自己已经掌控了相马的技术,便很想出门寻一匹千里马。

之后,他怀揣《相马经》,出门寻找千里马去了。他不断地念叨着《相马经》上对千里马的描述:额头略微隆起、眼睛突出、蹄子圆且结实。每见到一样东西,他就将其与《相马经》上的描述和图形作对比,试图寻找与文字描述和图形最接近的。直到后来,他看到了一只蛤蟆,发现这只蛤蟆的特征与书上描述的极为相近,于是在大喜之下他便认为这就是他要寻的千里马。最后,他高高兴兴地带着这只蛤蟆回家了。

回到家后,他兴高采烈地对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和《相马经》上描述极为相近的好马,只是,它的蹄子不是圆且结实的。”说着,便将自己带回来的蛤蟆拿了出来。

见了儿子找回来的千里马,伯乐哑口无言,无奈地说:“你寻到的这匹良马,喜欢跳跃,而无法驾车啊!”——《朝野佥载》箴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不懂得灵活变通、活学活用,读再多的书也没用。

八哥学舌

八哥是非常聪明的一种鸟,模仿能力很强。很多人喜欢豢养这种鸟,并教它们说话。有一只八哥,在人的调教下,学会了模仿人类说话,因此它非常骄傲。虽然它每天翻来覆去只说那几句话,但它依然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谁都瞧不起。

这一天,它因为树上知了的叫声而烦躁,觉得知了的叫声总是枯燥的一个调子,难听死了,就嘲讽知了:“你能休息会儿吗?一直叫,还叫得这么枯燥,烦死人了!我会说人话都没炫耀,你有什么好炫耀的?”听了八哥的话,知了并没有生气,它笑着说:“你虽然会说人话,但你说的话都是别人的,一点属于自己的思想都没有。虽然我不会说人话,嗓音也不优美动听,但是我的声音里面包含着我独特的思想。”听完知了的话,八哥憋得脸通红,无言以对,将头藏在了翅膀里面。那之后,这只八哥再也没有跟主人学过说话。八哥——《叔苴子》箴言

人要有独立的思想,并勇于表达,人云亦云是非常可悲的。

拔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刚种下禾苗,就急切地想看到收成。于是,他几乎每天都要去田里查看禾苗的长势。

可是,经过很多天反复查看,他觉得禾苗一点变化都没有,顿时心急如焚。

一天,他又来到了田里,对着禾苗苦苦思索着。忽然,他灵机一动:“假如我把禾苗都拔高一些,那长得就快了啊!”

于是,他便将禾苗逐棵拔高。经过整整一天的忙碌,他终于将所有的禾苗都拔高了一大截,然后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到了家中。

他兴奋地告诉家人:“今天可累死我了,禾苗在我的帮助下都长高了好大一截。”

农夫的儿子听闻后,急忙跑到田里,结果发现禾苗已经全部枯萎了。——《孟子·公孙丑上》箴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

杯弓蛇影

古时候,有个叫应彬的人,在汲县当县令。夏至的时候,有个老朋友前来拜访,应彬摆下宴席招待他。在那位友人座位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张弓,这张弓的影子正好倒映在他的杯子里,其形如同一尾小蛇。那位友人端着酒杯喝酒的一瞬间看见了杯子里的“蛇”,心中一阵惊慌,但当他反应过来时,酒已经下肚了。他心下惊恐,同时又觉得很恶心,想呕吐。那位友人返回家中后,便开始觉得肚子异常疼痛,之后便开始茶饭不思,身体日渐消瘦。家人请了多名医生为其诊治,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他的病情却没有任何好转。

老朋友自夏至拜访后便再也没来过,这让应彬觉得很奇怪,他决定亲自去朋友家看看。去到朋友家中,见到了面容憔悴、身体虚弱的朋友,应彬赶忙问是得了什么病,为何如此严重。那位朋友说:“夏至在你家饮酒时,酒杯中有条小蛇被我吞到了肚子里。从那之后,我便心中恐慌,回到家中后便病倒了。”

听完朋友的话,应彬觉得事情很蹊跷,酒杯里面怎么可能会出现蛇呢?回到县衙之后,应彬不经意间看到了挂在墙上的弓,瞬间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之后,他准备好车马,把朋友接到家里,同时再次设宴,并让朋友坐在了上次的位置上。朋友端起酒杯时,惊叫了一声——他再次在酒杯中看见了蛇。这时,应彬走到朋友身边坐下,然后让朋友看自己的酒杯,朋友看见应彬的酒杯里也有一条小蛇。然后,应彬让朋友离开座位再看酒杯,朋友照做后,发现酒杯中的蛇不见了。朋友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应彬让朋友回头看挂在墙上的弓,说:“你在酒杯中看到的蛇,其实是那把弓的倒影。”

朋友仍然不放心,反复试了几遍之后才相信。心中阴影扫除后,他忍不住大笑起来。之后,他的病很快就痊愈了。——《晋书·乐广传》箴言

疑心重的人,总是容易陷入庸人自扰的泥淖。

卞庄子刺虎

卞庄子,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勇士。有天,卞庄子在山里看见两只老虎在捕食一头牛,他赶忙往前跑,想猎杀老虎。这时,有个小孩拉住了他,并对他说:“这两只老虎正在捕食牛,当它们捕食完毕后,必定会为了抢夺牛肉而争斗;它们争斗的后果应该是小虎死亡,大虎受伤,到那个时候,你只需要刺杀掉已经受伤的大虎,就可以凭借刺杀一只虎的气力,赢得刺杀两只虎的名誉了,何乐而不为?”老虎觅食

卞庄子觉得这个小孩说得非常有道理,就暂且在旁边等待。一会儿之后,两只老虎果然因为抢夺牛肉而争斗起来,最后小虎被大虎咬死,大虎也被小虎咬伤了。见时机已到,卞庄子便马上刺杀大虎,一击即中,最后只杀死了一只老虎的卞庄子,赢得了杀死两只老虎的美名。——《史记·张仪列传》箴言

要善于利用事物间的矛盾关系解决问题,这要比埋头苦干更有效。

跛鳖千里

很久以前,有六匹勇敢的马儿一起住在中原的某处山林里。可是山林里的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不能为六匹马提供充足的水和牧草。所以,六匹马决定舍弃这片土地,另去寻觅一个水丰草美的栖息地。

一天早上,在薄薄的晨雾还没消散以前,马儿们便开始结伴远行。它们沿着一条林间小路往山下奔去,嘚嘚的马蹄声打破了山谷的宁静。它们很快就出了谷口,来到了一条大道上。可刚走了一会儿,领头的枣红马就突然仰头嘶鸣了起来,另外的马儿听到头儿的嘶鸣,都减慢了速度。它们开始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接下来往哪走?哪条路的尽头才会有理想的新家园?“兄弟们,早上好!”六匹马的身后响起了热情的招呼声。马儿们听到呼唤,纷纷转过头去,它们看到一只跛脚的鳖正冲着它们礼貌地点着头,说话的同时还奋力挪动四肢往前爬行着。

枣红马顺口回了一句:“你好,兄弟!”它见鳖走得辛苦,又问:“鳖兄弟,你这么拼命地赶路是打算去哪里呢?”

鳖抬起一只脚指着正南方,兴致勃勃地说:“我要去一个叫乐土的地方。据说,有动物在那儿看到了清澈的湖泊和遍布绿树青草的大平原。那里阳光充沛,四季如春,所有的动物——不管是空中的鸟类、地上的兽类,还是水里的水族,都过着快乐的生活。”

马儿们听完这番话,齐声问道:“乐土真的存在吗?要走多远才能到达那个地方?”鳖说:“我知道的也不多,只听说乐土是在正南方,从咱们这里出发要走上一千里路,或者两千里路,也或者三千里路……”

枣红马不相信地说:“路途这么漫长,你觉得自己有走到的一天吗?”鳖满怀信心地说:“一定有。”马群中的灰马晃了晃脑袋,不屑地说:“你拖着跛脚还想走那么远的路?我劝你还是务实点,忘掉这个想法吧。至于远行千里的事,就让我们骏马去做好了。”

鳖说:“我的跛脚的确会让我多费很多时间,但我每前进一步就离终点近了一点。只要我不退缩,一直走下去,就一定能到达乐土。”然后,它转过身来,坚定地向南方爬去。走之前,它留下一句话:“你们要是也想去乐土,就跟着我的脚印走吧。”

鳖走了之后,马儿们还是犹豫不决。枣红马建议追随鳖去乐土,往正南方向走。但其他的马儿都不同意。

灰马说:“那只鳖说的未必可信,我觉得咱们应该往西走,到关中去。那里有辽阔的平原和大片牧草,绝对是我们的天堂。”

黑马又提出异议:“我反对。关中地区到处是人类。咱们过去后,一不小心就会被抓住,从此沦为人类的奴隶。咱们最好还是往正东方的巨野走吧,那里有举世罕见的大沼泽,还有丰盛的水草。我们到了那里就会吃喝无忧,而且再也不用担心人类的威胁。”

剩下的三匹马也有自己的主意,它们说:“沼泽地一来没有道路,二来连歇息的地方都保证不了。我们最佳的目的地应该是北方的大草原。”六匹马互不相让,只相信自己的选择。整整一天,它们还是没吵出个结果。而那只鳖却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了地平线的尽头。

那只鳖在通往南方的大道上走了半天,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没看到骏马们跟来,就接着往前走。每天不管天气如何,骄阳似火也罢,风吹雨淋也罢,它从不懈怠,只是一步一步地前进着。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它就这么不停地走啊走啊。在漫长的旅途中,它爬过了无数道山岭,趟过了无数条河流,穿越了无数片森林。终于,在付出了长达三年的辛苦努力后,这只意志惊人的跛脚鳖到达了它梦寐以求的乐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苦尽甘来的鳖高高兴兴地在大湖的岸边搭起了自己的小窝。每天早起后,它都会爬到一座山上,望着来时的路途努力地搜寻熟悉的身影。但是,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第三年都快结束了,它还是没见到那群马儿。——《荀子·修身》箴言

只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就有可能获得成功。其他外在的不利因素,根本无法阻碍人们前进,只会成为人们不愿努力的借口。

卜妻为裤

古时候,有个叫郑县的地方,住着一个叫卜子的人。

卜子是个平日里特别不讲究穿着的人,时常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出门。

某天,他又穿着破破烂烂的裤子上街,在街上,很多人盯着他破烂的裤子看,这让他觉得很丢脸。然后,他到一家布店买了一块布,回家后,他把布交给妻子,让妻子给他缝制一条新裤子。

他的妻子给他量完尺寸后,问:“你想做什么样式的裤子?”卜子随口说道:“我哪儿有那么挑剔啊,就老样子呗!”卜妻做裤子

卜妻将丈夫的话理解为:丈夫喜欢破破烂烂的衣服,这个老样子是不是指的就是他身上的裤子?可能丈夫觉得破烂的衣服穿着比较舒服,所以才喜欢穿破烂的衣服。又觉得一条破裤子不够穿,所以才叫自己再做一条。最后,卜妻便按照卜子所说的“老样子”准备为他再做一条新裤子。

之后,卜妻在做新裤子的时候完全以丈夫身上那条破烂的裤子为蓝本。她时不时在新裤子上戳几个洞,然后又把裤子弄皱,揉得破破烂烂。忙活了大半天,总算是做完了。做完后,她把裤子拿给卜子,并开心地说:“不错吧?跟老裤子的样子一模一样呢!”卜子见后哭笑不得。——《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箴言

凡事都不能生搬硬套,要懂得灵活变通,否则就会出问题。

不嫁与不宦

有个齐国人前去拜访田骈,说:“我听人说,先生您是个品德高尚的人,不主张入仕当官,志向是为百姓办事。”

田骈说:“这些话,你是听谁说的?”

那个齐国人说:“从邻居家女儿那里听来的。”

田骈说:“你这话是何意?”

那个齐国人说:“邻居家的女儿发誓此生不嫁,但是未及三十岁就生育了七个子女。这不嫁的人,比出嫁的人还厉害。先生不入仕途,却享有俸禄千石,家中有仆役数百人。这不做官,真是比做官的人还要富有啊!”

听完这些话,田骈满脸尴尬,哑口无言。——《战国策·齐策四》箴言

对于欺世盗名的人而言,他们竭力掩饰的东西,往往就是他们竭力渴求的东西。

不材之木

古时候,有个工匠叫石,他在齐国的曲辕见到一棵被百姓奉为神树的栎树。这棵树的树冠非常大,可以遮蔽数千只牛羊,它的树干,足足有几十丈那么粗,树梢与高山的顶部齐平,主树干长达八十尺,足够制造十几艘船。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擦肩摩踵,匠人石却径直走了过去,看都没有看一眼。

跟在他身边的小徒弟跑到树下看了个够,之后追赶上他说:“自从我入了您的门,开始跟着您学习木匠活,就没见过枝干长得这么漂亮的树。这棵树长得如此壮美,师父您却看都不看一眼,只是径直往前走,这是为何?”

匠人石说:“莫要再提那棵树了!那棵树,什么用途都没有。若是用它造船,船一定会沉;若用它做棺椁,棺椁很快就会腐烂;若用它做器皿,器皿很快就会毁坏;若用它做屋门,木板会因流脂不断而无法合缝;若用它做屋柱,则很快就会被蛀虫蛀空。这是一棵不能当材料的树。也正是因为它什么用处都没有,所以才能一直活到现在。”

回家后的当天夜里,那棵神树在梦中对匠人石说:“你拿来跟我对比的是什么?是那些能够当材料的树木吗?如此说来,楂、梨、橘、柚等树木皆属于果树,每到秋天,就会有人来打它们的果实,在打果子的同时,枝干也会受到伤害,大的被折断,小的被拽断。它们遭受这样的痛苦,就是因为它们能结出美味的果子,这些美味的果子,使它们遭受世人的击打,以至于不能得享天年,世间各种事物皆是如此。至于我,一直在寻求无用的法子,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寻找了。我也曾差点被砍死,几经挣扎才活了下来,因此对我来说,最大的用处便是无用。若是我属于可用之材,恐怕早就死掉了,又哪儿能活到现在?而且,你与我皆是‘物’,你怎么能如此看待事物呢?你这个正在走向死亡的、没有什么用处的人,又如何会明白我这棵没有什么用处的树呢!”

醒来后,匠人石将梦讲给了他的徒弟听。他的徒弟说:“既然它的追求是没有用途,那又为什么要做让世人景仰的神树呢?”匠人石说:“不要再说了!它当神树,不过是想找一个理由来保全自己罢了,最后招来的却是不懂它的人的辱骂。若是它不当神树,就会遭到砍伐。而且,它保护自己的方式非常独特,若使用常人的思想来理解,只能是相去甚远!”——《庄子·人间事》箴言

外表高大的人或事物,往往是虚有其表、华而不实。我们不要被他们的外表迷惑,一定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禽不兽

凤凰过寿,百鸟朝贺,蝙蝠却没有来。

凤凰责备它:“你是鸟类,属于我的管辖范围,为何不来祝寿?为何如此傲慢?”

蝙蝠说:“我长着脚,而且身上没有羽毛,我应该属于兽类,为什么要向你朝贺?”凤凰反驳不了它的话,只好作罢。

之后,麒麟过寿,百兽皆来朝贺,蝙蝠也没去。

麒麟责问它的时候,它说:“我长着翅膀,属于飞禽,为什么要向你朝贺?”麒麟无话可说,只好作罢。

后来有一天,麒麟和凤凰遇见了,说起蝙蝠之事,它们相互感慨:“如今,世风日下,竟出了这样不禽不兽的家伙,真是让人无奈。”——《笑府》箴言

无耻的小人总是没有自己的立场,他们的身份也会随着对私利的追逐而不断变化。

不识车轭

牛、马在驾车时,脖子上套着一种叫“车轭”的木制工具,这种工具有点弯曲,形状如同“人”字。

以前,有个郑国人发现路边有个车轭,就捡了回来,由于他从来没有驾过车,所以不知道这是什么。回家后,他带着车轭到邻居家,问:“这个是什么?”邻居说:“这个叫做车轭,驾车时套在牲口脖子上的。”

这个郑国人虽然清楚了这个东西叫做车轭,但是由于他用不上,所以转眼间就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第二天,他又在路边捡到一个车轭,由于已经忘记了之前捡过的东西,所以他再次来到邻居家,问邻居这是什么,邻居告诉他说这是车轭。

不曾想,邻居的话音刚落,这个郑国人就勃然大怒。他说:“昨天我捡到一个东西,你说那是车轭。今天又捡到一个,你还说是车轭。这大路上,哪有这么多车轭啊!你分明就是在糊弄我,你真是个坏心眼儿的人。”他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去揪邻居的衣服,不一会儿,他们就打在了一起。——《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箴言

无知的人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遇到这样的人,就应该远远避开。

曹商使秦

曹商,春秋战国时期宋国人,曾被宋国国君派遣出使过秦国。他出使秦国的时候,宋国国君派了几辆车子随行,曹商在秦国的言行让秦国国君很高兴,于是赐他百乘车辆。返回宋国后,曹商去见庄子,他对庄子说:“别人居住在狭窄偏僻的巷子中,只能自己动手编织草鞋维持生计,因经常食不果腹而面黄肌瘦,这是我比不上他们的地方;善于抓住机会让国君看到我的才能,从而获得百乘车辆随行,这是他人不如我的地方。”

听了他的话,庄子说:“我听说,秦国的医生在为秦王医治疾病时,能够将脓疮破出、使疖子溃散的人可以获得一辆车子,为其舔痔疮医疗的人,可以获得五辆车子,越是低下的部位,赏赐的车辆越多。难道说,你为秦王舔治痔疮了吗,不然怎么能够得到这么多车子?你赶紧离开这里吧!”——《庄子·列御寇》箴言

君子爱财,但要取之有道。如果为了财富丢掉尊严,那是可耻的,必然会遭到世人唾弃。

长竿入城

以前有个鲁国人,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进城。他所拿的竹竿比城门宽,横着拿时,无法进入城门。然后那个人就将竹竿竖着拿,不曾想竹竿比城门高,仍是过不去,这下子,他没法子了。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个老人看见了,说:“我虽不是圣人,但却见多识广。你若是将竹子从中间锯断,不就能带着进城了吗?”

那个人觉得老人说得有道理,就照办了,将竹竿锯成了两截后带着进了城。可到了城里他发现,锯断了的竹竿完全派不上用场了。——《笑林》箴言

有些人自作聪明,乱指挥,反而把事情弄糟,因此凡事都要独立思考,不要轻信他人之言。

楚厉王击鼓

西周的楚厉王是个暴虐无度的君王。为了以防有变,能够及时通报敌情,他特意将一面巨大的警鼓设置在宫殿外面,并告示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一旦听到鼓声,就必须立即防守城池、及时备战。谁不听从命令,就满门抄斩。

有一天,楚厉王喝得酩酊大醉。他无意间看到殿外的警鼓,一时兴起,便举起鼓槌,猛烈地敲了起来。看那架势,居然还敲得十分带劲。百姓们听到鼓声后,以为有敌来犯,全都赶来守卫城池。

楚厉王看到百姓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把整个王宫都围了个水泄不通,不禁乐得心花怒放,大笑着说:“很好,我的号令果然非常有效啊!”可是,楚厉王手下的侍臣看到这种局面,却急得不知所措,忧心地说:“这可如何是好啊,怎么给百姓们一个交代呢?”楚厉王毫不在意地说:“这还不好办,你就直接告诉他们,其实根本没有敌人来进犯,只不过是因为我喝多了酒,想跟大家开个玩笑,无意间敲响了警鼓。现在事情已经明了,让他们赶紧回去吧。”侍臣迫于无奈,只好向百姓们传达了楚厉王的意思。百姓们听到这种解释,一下就明白是被楚厉王欺骗了,一个个都气得咬牙切齿,可是又敢怒不敢言。

过了几个月后,真的有敌军来进犯楚国了。楚厉王马上敲响警鼓、发出警报,号令百姓赶紧到王宫集合,防备敌军。可是,百姓们以为楚厉王又是在故意骗他们玩儿,居然没有一个人赶来救援。情势危急,楚厉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偏偏又无计可施。侥幸的是,这次敌军来犯,并不是那么激烈,没有给楚厉王造成严重的损失。

这件事情之后,楚厉王接受了教训,取消了以前的预警命令,颁布了新的报警信号,百姓们这才相信了他。——《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箴言

不能在重大事务上儿戏,否则就会失信于人。

楚人求山鸡

有个楚国人在路边卖山鸡,有个路过的人向他询问这是什么鸟儿,他撒谎说自己卖的是凤凰。

那位路人说:“凤凰?我很久之前就听说过这种鸟,今日终于得见了。我想买,你能卖给我吗?”

楚国人说:“当然可以。”那位路人拿出很多钱,楚国人嫌少,不愿意卖,直到路人将价钱翻倍后,他才将那只山鸡卖了。

那位路人想将这只山鸡进献给楚国国君,不曾想,只过了一夜,那只山鸡就死掉了。那位路人并不疼惜自己花出去的钱,只是为不能将“凤凰”进献给国君而难过。山鸡

后来,很多楚国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他们都在议论,说肯定是真的凤凰,不然那人不会花那么多钱买来进献给国君。楚国国君知道这件事后大为感动,不但召见了那位路人,还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物,这些财物比那位路人买山鸡的钱多出了不知多少倍。——《太平广记》箴言

人们常为一些美好的表象而动容,却看不到内在的虚幻和愚昧。

楚人学齐语

以前,有个楚国大臣觉得齐国话非常好听,就想让自己的儿子学齐国话。

他聘了一个齐国人教他儿子说齐国话。他的儿子努力地学习,但因为日常接触到的都是楚国人,打交道时用的也是楚国话,所以一直学不好齐国话。

这位大臣非常生气,经常鞭打儿子,强行让他学齐国话,可就是不见成效。

后来,这位大臣带着儿子在齐国住了几年,在这期间,他的儿子不但学好了齐国话,还说得很熟练、很地道。——《孟子·滕文公下》箴言

环境对人影响巨大,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环境的作用。

楚王好细腰

春秋时期,楚灵王当政时,对细腰身的人情有独钟。他认为无论男女,腰身细瘦才更有美感。但凡腰身细瘦的女子,都得到了楚灵王的宠爱。就连身材纤细的大臣,也因此得到了提拔和重用。

一时间,满朝文武都受到影响,纷纷以腰粗为耻辱,追求细瘦的腰身。为了求得楚灵王的欢心和宠信,文武百官们千方百计地忍着饥饿以减轻体重,以求腰细,而后宫的侍女们也开始节制饮食,整日只吃一顿饭。因此,常有宫女因为饥饿而头昏眼花,昏厥过去,更有甚者,有的大臣为了让腰身细瘦,索性在晨起穿朝服的时候,先深吸一口气,挺胸收腹,再用宽带束在腰间,结果只能扶着墙壁才能勉强站立。

结果还不到一年,满朝文武个个都面容憔悴、萎靡不振,没有精力也没有体力为国家效力,楚国的朝政也形同乌有了。——《资治通鉴》箴言

领导者是一个集体的领路人,他的观念十分重要,如果出现偏差,便会带来极大的灾难。

呆若木鸡

周宣王酷爱斗鸡,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他请了一个叫纪渻子的人,专门为他训练斗鸡。十天后,周宣王询问训练情况,纪渻子回答说还不行,这只鸡虽然看起来面露凶气,但是并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又问他,纪渻子还是摇摇头,因为它一看到其他的鸡,立刻就紧张了,说明它心里还是好斗。

又是十天过去了,周宣王忍不住了,再次问他,结果仍然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的目光中依然有凶气,气势还未收敛。这样又过了十天,纪渻子终于告诉周宣王差不多了,它已经看上去呆头呆脑、不露声色,如同木头鸡一般,说明它已经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了。

周宣王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其他鸡一看到这只“呆头呆脑”的斗鸡,立刻扭头就跑。“呆若木鸡”虽然看上去呆头呆脑,但不是真呆,实际上拥有很强的战斗力,这只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无需出击,就能让其他的鸡落荒而逃。——《庄子·达生》箴言

只有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当门醉呕

以前有个叫迂公的人,时常说一些愚蠢的话。有一回,他在朋友家喝酒喝多了,歪歪斜斜地往家走。在路过一户人家的门口时,他抑制不住肠胃中的翻腾,就在人家的门口呕吐了起来,并且还弄脏了人家的大门。看门的人看到后,对他破口大骂道:“你这人怎能如此猖狂,将这种肮脏物吐到我的家门口!”

迂公摇摇晃晃地爬起来,眼神迷离地说:“这事儿可不能怪我,谁叫你们家的门口正好对着我的嘴呢?”

看门的人无奈地说:“真是太无耻了!我家大门多年前就在这里了,又不是今天才对着你的嘴的!”

迂公说:“跟你说,我这张嘴,也有些年头没对着你们家门口了!”——《古今谭概》箴言

不讲理的人总是喜欢狡辩,因此与不讲理的人根本不用对话。

蹈水之道

在古时候“蹈水”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游泳。

有一天,孔子和学生们一起在吕梁河畔游玩,看到有一处瀑布,高三十仞,水垂直流下时激起的水雾在几十里外还能看见,不管是大鳖、鳄鱼,还是普通的鱼,都无法在这里生存。这时,他们看见在水中有个男子,孔子以为他有什么事情想不开而想要自杀,就赶忙让学生去救他,却见那人在百步之外登岸,然后披散着头发在岸边一边散步一边吟唱。

孔子赶上前去跟他说:“刚才我还以为您想轻生呢,原来不是。请问,游泳有什么技巧吗?”

那人说:“我不知道什么所谓的技巧。我小的时候就这样,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时间长了后,自然而然地就会游泳了,也熟练了。漩涡往里涌的时候,我便跟着往里去,漩涡往外涌的时候,我便跟着往外游,这就是我能够在这里游泳的原因。”——《庄子·达生》箴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环境对于才能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盗牛者说

有一天,一个偷牛的人被衙役押着路过大街,很多人都跑来围观。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个小偷的朋友,他见朋友被逮捕了,非常震惊,便问他:“你怎么被抓起来了?你到底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那人面带难色地说:“真是太晦气了,我这灾祸真是来得太突然了。我前些日子在街上走路时,看见地上有根破烂的草绳,我以为那是别人扔的,就捡起来带回了家。”

朋友听完,生气地说:“这真是太过分了,捡根破烂的绳子也要被逮捕?”

那人说:“没法说啊,我又怎么知道破绳子那边系着一头牛呢?”——《雅俗同观》箴言

犯错的人常用一些可笑的理由来掩饰自己犯下的过错,殊不知这样做更惹人耻笑。

丁公凿井

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姓丁。因为他年龄大,大家都尊称他丁公。

丁公是个农民,以耕地谋生。当地没有河流,灌溉农田都用井水,然而丁公家中没有井,所以每次浇灌庄稼的时候,不得不从别人家的井中汲水,然后再一担担地挑到自己的地中。为了及时灌溉农田,丁公常常需指派一人专职负责此事。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年后,丁公觉得很不方便。从别人家的井里汲水,通常会比别人家要晚几天灌溉,所以收成也要差些。并且为此还需要专门派人负责,家里别的农活有时会分不开身做。于是,丁公决定要在自己家田中打一口井。后来,井打好了。当井水顺着沟渠流到自己田地中时,全家都开心地笑了。

自此,丁公不但不用再到别人家打水,而且再也不用指派专人负责了。丁公逢人便欣慰地说:“我家凿了一口井,如同挖到了一个人。”

其中有人并没有听得仔细,便将丁公的话传成了:“丁公家挖井挖出了一个人!”如此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宋国都知道了。后来,有人将这件事告诉了宋国的国君。

宋国国君闻听丁公居然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感到很惊奇,于是委派了官员向丁公询问这件事。丁公回答说:“我说的是自从我家凿了一口井,如同添了一个能干活的人,而不是真的从井中挖出一人。”

官员回去将原委如实地禀报给了宋国国君。宋国国君笑着说:“我猜想,井中如何能挖出人呢?原来如此。”——《论衡·书虚》箴言

荒谬的言论传得多了,往往就会被人当做事实。

东郭先生和狼

春秋时候,有一位书生,人称东郭先生。一天,他赶着毛驴驮着满满一袋子书,准备前往某地谋求官职。走着走着,突然有一只受伤的狼跑过来,央求他说:“一位猎人正在追赶我,我已经被射了一箭,奄奄一息了。恳求您大发慈悲,救我一命,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您的救命之恩!”东郭先生听后,看着狼可怜的样子,不由得心生怜悯,说:“既然你这么可怜,我就救了你吧。但是我怎么做才能救你呢?”狼看了看东郭先生的毛驴,又拍了拍驴背上的袋子,狡猾地笑了,说道:“你只要让我藏进袋子里就可以瞒过猎人了。”于是,东郭先生就让狼蜷缩四肢躺到了地上,用绳子捆住后,塞进了口袋。装好后,东郭先生就牵着毛驴接着赶路。

不久,猎人追了上来,四处看看也没有看到狼的踪迹,就问东郭先生:“你看到一只狼跑过来了吗?”东郭先生说:“我一直在走,没见过有狼从这里经过。这里岔路很多,狼也许从别的路逃走了。”猎人看了东郭先生一眼,问道:“你没有说谎吧?”东郭先生急忙回答说:“我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怎么敢对您说谎呢?何况,我知道狼这种动物生性贪婪狠毒,无恶不作,我怎么可能帮它呢?”于是,猎人相信了东郭先生,骑上马奔别的方向去了。东郭先生遇狼

狼在袋子里听到猎人的马蹄声愈来愈远,就对东郭先生说:“多谢先生救我一命,请您放我出去吧!”于是,善良的东郭先生就把狼放出来了,还指着东方对狼说:“猎人往东边去了,你赶紧往西边跑吧,免得被猎人碰到。”

不料,狼却露出了一副狰狞的面孔,凶狠地对东郭先生说:“现在我的肚子开始咕咕叫了,如果还不吃东西,我会饿死的。既然你做了好事,救了我一命,那就好人做到底,让我吃了你吧。”东郭先生诧异之间,狼已经挥舞着爪子扑了过来。

东郭先生气愤极了,一边和狼搏斗,一边痛骂道:“你这只忘恩负义的恶狼,如果早知道你是这样,我就该告诉猎人把你打死。”眼见东郭先生就要落入狼口了,此时,一位农民扛着锄头正朝这边走来。东郭先生急忙躲到农民的身后,并告诉农民事情的原委,请农民给做主。然而,狼却狡辩道:“是他非要把我塞进那个口袋里,想闷死我,我才会要他的性命。”

老农见状一切都明白了,于是想了想说:“你们俩我谁都不信。”并且指着狼说:“除非我亲眼看到东郭先生把你装进去,我再评判你们孰是孰非。”狼同意了,暗想:再装一次又怎么样呢?没多久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他吃掉了。

于是,它又让东郭先生把它装进了口袋。这时,老农迅速地抢过了口袋,并把袋口扎紧,扬起锄头就把狼打死了。老农对东郭先生说:“狼这种动物本性难改,你对狼讲仁慈,实在太荒唐了!”东郭先生这才醒悟过来。——《东田文集》箴言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绝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就容易为其所害。

东食西宿

以前,有个住在齐国小镇上的人家,家中有个长得非常漂亮的女儿,年已及笄,到了出嫁的年纪。东边的人家和西边的人家两边同时派媒人前来提亲。

东边那户人家家境很好,若姑娘嫁到这家,必定可以一生衣食无忧。只是,这家的儿子却长得很丑,个子也矮,说话磕磕绊绊的。

西边那户人家的儿子相貌堂堂,满腹经纶,与姑娘很是般配。只是,这家的家境比较贫寒,姑娘嫁过去后,可能要吃些苦,过贫苦的日子。

这样的情况,让姑娘的父母也无法抉择,不知道该同意哪边。最后,父亲干脆将事情告诉了女儿,让女儿自己做决定。

可是,女儿在听了父亲的一番话之后只是低着头,半天也不肯说话。

父亲见女儿迟迟不肯说话,就说:“你要是实在不好意思说愿意嫁到哪边,就用举手的办法发表意见吧。要是愿意嫁到西边的人家,就举右手;要是愿意嫁到东边的人家,就举左手。”

思前想后,姑娘迟迟下不了决心,干脆把两只手都举起来了。

父亲不解地说:“你这是什么意思?举两只手,到底是愿意嫁到东边,还是愿意嫁到西边?”

姑娘诺诺地说:“我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行吗?”——《艺文类聚》箴言

贪婪是人的本性,但要明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

反裘负刍

古时候,用动物皮毛制成的衣服叫“裘”;喂牲畜吃的草料则称为“刍”。

魏文侯有一次在外巡游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反穿着羊皮袄的人,那人将带羊毛的一面穿到里面,而将皮面穿到外面,背上背着喂牲口的草料。

魏文侯十分不解,就问那个人:“你背东西的时候为什么要将皮袄反过来穿呢?”那人说:“是为了防止把我最喜欢的羊皮袄上面的毛磨掉,才这样穿的。”

魏文侯听完他的话,说:“可是你是否知道,相比于毛,皮面更重要,因为要是皮面被磨破了,毛也就无处附着了。”——《新序·杂事第二》箴言

任何事物都有它内在的规律,一定要遵循规律做事,舍本求末,只会带来更糟的结局。

防龟手的药

以前,宋国有一户擅长炼制防冻药膏的人家。这家人连续好几代都以为人洗衣服为事业,冬天的时候,他们在手上抹上这种药膏,就算是在冰凉的河水里洗衣服,手也不会冻伤干裂。其他从事洗衣为生的人那里也需要这种药膏,于是他们就卖给这些人一些,从中赚取些薄利,以补贴家用。

后来,来了一个吴国人,他听说有个宋国人家里能制作防止手龟裂的药膏,就找上门,表示愿意出价五百金购买这种药膏的药方。

那家贫苦的宋国人家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一时间乱了方寸,只好聚到一起商量,父亲说:“这药膏,我已经卖了几十年了,一直也只是挣一点小钱而已,现在如果把方子卖掉,就可以挣得五百金,这是件很好的事情啊!”家人考虑了一下后,也都同意了他的建议。

那个吴国人回国后,就将买到的秘方献给了国君。不久之后,越国军队来犯,吴国国君任命那个奉献秘方的人为大将,负责统帅大军。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吴越两军进行的又都是水战,将士们的手脚都在经受着寒冬的考验。于是,那个吴国人就让所有的将士们都涂抹上药膏,涂抹了药膏之后,他们的手脚都没有龟裂,作战时更加从容,不久便把越军击退了。

打了胜仗之后,吴国国君非常高兴,下令割出一块土地赏赐给了那个奉献药方的人。——《庄子·逍遥游》箴言

同样一个物品,在不同人手中发挥了不同的价值。这不取决于物品本身,而取决于人的眼光和才能。

焚庐灭鼠

有个住在越西的男子,一直一个人生活。他用芦苇和茅草盖了一间房子,又在房前开辟了一片土地,种上了些蔬菜和庄稼。他种的庄稼收成不错,再加上他农闲时候喜欢四处走走,所以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非常逍遥。

后来,出现了一件让他非常苦恼的事情,那就是鼠患。他的屋子里有很多老鼠,它们糟蹋了非常多的粮食,还咬坏了很多衣服和器具,每到夜晚,老鼠们就会从洞里出来活动,它们跑动的声音经常吵得他无法入睡。为了治鼠患,他尝试了很多办法,可都没有收到好的成效。老鼠们依然搞破坏,数量丝毫不减。男子非常气恼,但又无计可施。

某天,男子喝醉了,又累又困。他一路踉跄着走回家,躺到床上正要睡觉时,又听见了老鼠发出的“吱吱”声。他一点儿精神也没有,实在不想理会那些老鼠,打算蒙着被子睡觉。没想到老鼠居然在他的床上窜来窜去,还咬他的被子。突然,有一股非常难闻的味道扑进了他的鼻子,他下意识地摸了一下枕边,竟然是鼠尿!他满心愤怒,什么都顾不上了,拿着火把到处烧老鼠。一来二去,竟然把房子点着了。他的房子是用芦苇和茅草搭建的,一旦着火,根本无法扑救,虽然老鼠瞬间都被烧跑了,可是房子也被大火吞没了。——《龙门子凝道记》箴言

盛怒之下,切忌冲动行事。一定要权衡轻重,考虑后果。否则,就容易做出悔之不及的事情来。

焚香邀宠

以前有个玉池古国,国中有一对很不般配的夫妇,丈夫长得非常丑:小眼睛,塌鼻梁,大嘴巴,黑皮肤。妻子却长得非常漂亮:小嘴、大眼睛、柳叶眉,并且肤白如雪。只是,妻子有一个缺陷,就是闻不到任何味道。

妻子实在忍受不了丈夫的体态相貌,刚过门没几天,就回娘家了,任丈夫怎么哀求,也不回家。见妻子如此厌弃自己,丈夫十分难过,整天想办法讨妻子欢心。

有一回,丈夫去赶集,集市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突然,丈夫被一股奇香吸引住了。他忍不住大口吸入。然后他循着香味往前找,发现散发出香味的是一个香料铺子。闻着这种香味,丈夫想:若是妻子闻到了如此奇妙的香味,必然会十分欢喜。我干脆买一点带回家,然后把妻子接回来,焚给她闻。虽说这种香料的价钱十分高昂,可是他觉得,只要能让妻子回家,就值得。

丈夫带着买来的香料急匆匆赶回家,到家后就点上香料。一会儿之后,房屋里就充满了香气。之后,他就开心地去岳父家接妻子了。

见到妻子后,他说:“你随我回家吧,我为你准备了一样好东西,保证你会喜欢。”妻子虽然还是很不情愿,但在家人的劝说下,还是跟他回去了。到家之后,丈夫拉着妻子走到屋里,刚走进屋子,丈夫就忍不住深呼吸,他一边吸着香气一边问妻子:“香不香?”妻子不解地说:“什么啊?”丈夫说:“这房间里弥漫的香气啊,这可是我专门买来送给你的呢,怎么样,香吗?”说完,继续陶醉在香料散发出的气味中。

妻子本来看着他故作陶醉的样子就很厌恶了,又听他说了这些话,非常生气,说:“你,明明知道我是闻不到任何味道的,居然用熏香的方式来嘲讽我!你这个长相丑陋的东西,我还瞧不上你呢!”语毕,转身离去,从此再没进过家门。——《金楼子·杂记》箴言

讨人欢心要投其所好,切忌以己度人,冒犯他人的忌讳。

割肉自啖

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个不出名的小城镇,在这个小城镇的西边和东边,分别住着一个自诩非常勇敢的人。

某天,二人在街上遇到了,其中一个说:“难得见一次面,咱们何不去酒家喝几杯?”另一个觉得他说得对,就同意了。所以,他们就去到一家酒馆,开始喝酒。喝了一会儿后,他们觉得没有肉做下酒菜真是非常不畅快,于是其中一个说:“兄台,我去市场上买几斤肉做下酒菜,你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另一个人则说:“这点儿事哪儿用得着去市场啊,你我都是最勇敢的人,而且咱们身上都有的是肉,从自己身上割一块肉下酒不就行了?”

为了凸显自己更勇敢,他们争相抽出刀子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之后就拿自己的肉蘸酱吃。

他们一边吃着自己的肉,一边大口喝酒,大腿上血流不止。一段时间之后,两个人便因失血过多死去了。——《吕氏春秋·当务》箴言

勇敢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这并不意味着勇敢的人可以随便逞勇斗狠。如果有人为此而做出过激的行为,那便是愚蠢。

更渡一遭

以前,有个人捉到一只甲鱼,他很想将这只甲鱼做成鱼汤喝,可是,他又不想承担杀生的罪名。他思前想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用大火烧了一锅水,水开之后,他在锅上放了一根细细的竹竿,然后对甲鱼说:“我一向慈悲,从不杀生,只要你能顺着竹竿做的桥从锅这边爬到那边,我就放了你。”

甲鱼清楚这人一直在想办法取自己的性命,但是为了一线生机,它还是决定冒险一试。甲鱼爬到锅边一看,那竹竿还不如小拇指粗,要想爬过去,绝对不容易。甲鱼一点点儿地、慢慢地往前蹭,居然就过去了。

那人本以为甲鱼一定会掉到沸水中,如此一来,他就可以顺顺当当地喝鱼汤了,哪想到甲鱼居然平安地爬过去了。他内心又是遗憾又是着急,但他仍伪装出一副为甲鱼高兴的样子,说:“你能平安爬过来,真是太棒了!你刚才展现的技术太高超了,可是你刚才渡桥的时候,我有很多地方都没看清楚,你能再过一次吗?好让我看个仔细。”

甲鱼无奈地同意了。只是这次,幸运没有降到它头上,它刚刚往前爬了几小步,就掉进沸水锅里了。

那人假装惋惜地说:“我给你指了一条生路,没想到你这么福薄。这个不能怪我,是你自己掉进去的。”之后,他就将甲鱼炖成汤,美美地喝了下去。——《桯史》箴言

沽名钓誉的伪君子,总是表面做得漂亮,背地里却做尽了坏事。

狗恶酒酸

以前,宋国有个开酒铺的人,他每天都将酒铺打扫得干干净净,所有的酒壶和酒杯也都洗得很干净,挂在门口的招牌也十分醒目。但是,就算是这样,他酒铺的生意依然是冷冷清清的,每天都门可罗雀,前来买酒的人寥寥无几。慢慢地,他的酒都滞留在酒缸中,变酸了。

酒铺主人实在想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就向邻居请教。邻居说:“这都是因为你门口的那只恶狗。那只恶狗每天卧在酒铺的门口,见人就扑;就算你的酒美味无比,也没有人敢来买啊!”听了邻居的话,酒铺主人才恍然大悟。——《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箴言

要做好一件事,就要处理好每一个细节。有些人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在细节上没做好。

古琴高价

以前有个叫工之侨的人,是个著名的音乐家,不但琴技高超,还会制作琴。

一天,他偶然间获得了一块质地上乘的桐木,就将它做成了琴,在弹奏的时候,那琴发出的声音如同金钟玉磬,非常美妙。工之侨觉得这张琴是天下最好的琴,就带着它入宫,将它献给宫中的乐官。

乐官派人叫来很有名气的乐器鉴定师来鉴定这张琴。那位乐器师将琴拿在手里,只是翻来覆去地看,却没有弹。看了一会儿,他说:“这张琴的历史并不悠久。”听了他的话,乐官便让工之侨把琴带回去了。

工之侨回到家之后,就让油漆匠在琴上画上了一些连接不顺畅的古花纹,然后又让木匠在琴上雕刻了一些古代文字。之后,他将琴放到一个木匣子中,然后将木匣子埋入了地下。数年之后,工之侨把木匣子挖出来,取出琴。他抱着琴去集市上售卖,刚刚走到集市,就有个很有权势的人过来花黄金百两把琴买走了。之后,这个人便将琴献给了乐官。工之侨弹奏古琴

宫中的乐官捧着这张琴,小心谨慎地一个个传着看,一边看一边赞叹道:“这张琴果真是珍贵无比啊!看这琴身上的花纹和文字,就知道它有多悠久的历史了!”——《郁离子》箴言

没有见识的人只看重事物的外表,而无法辨识事物内在的价值。

贾人重财

以前,有个济阴商人要过河去做生意,由于风大浪急,他乘坐的船翻了。商人在慌乱中抓住了水中漂浮的水草,一边挣扎,一边大呼救命。

有个正在附近打鱼的人听见了他的呼救声,便划着船过来了。

看到有船过来,商人感觉自己可以获救了,他大声对渔夫说:“我在济阴是有名的富豪,只要你把我救出来,我就给你一百金做谢礼。”

渔夫费了很大劲,终于把商人救了上来。不曾想,得救后的商人只拿出了十金给渔夫,渔夫非常不满,说:“你刚才明明说只要我救你,就给我一百金,怎么只有十金?你说话不算数!”商人听了渔夫的话,一下子变得很生气,说:“哼,你一个每天以打鱼为生的人,就算在河中忙碌一天,又能挣多少钱?方才你只用了一会儿的工夫,就获得了十金,还不知足吗?你也太贪心了!”

渔夫嘴拙,不知道如何反驳,只得带着那十金愤愤离去。

数月之后,济阴商人做完生意后返家,在途经那条河的时候,他乘坐的船再次被浪打翻了。商人像上次那样,一边挣扎,一边呼喊救命。恰巧上次救他的那位渔夫就在岸边歇息,听见有人呼救,就划着船过去了。

看清呼救的人是济阴商人之后,渔夫转过头就把船划回了岸边。岸上的其他人问他:“你为何不救他?”渔夫生气地说:“这个人不能救!他这个人说话不算数,答应给的酬金,过后就翻脸不认,如此不讲信用的人,干吗要救他?”说完之后,渔夫继续在岸边歇息。一会儿之后,挣扎得没有了力气的商人就被水淹没了。——《郁离子》箴言

言而无信是做人大忌,贪婪更会让人惨遭横祸。

关尹子教射

战国时期,列子曾向关尹子学习箭术。有一天,列子在练习射箭的时候,连着好几回射中了靶心。他非常开心地跟关尹子说:“老师,我连续好几次射中了靶心,如此看来,我算是学会射箭了吧?”

关尹子看着他说:“你能明白自己射中靶心的道理吗?”列子说:“这个,我不清楚。”

关尹子说:“这样可不行,这说明你还没有真正学会射箭,回去接着学吧!”

列子回家后,开始专心钻研射箭的原理,苦练三年之后,箭术精进了很多,达到了百步穿杨的地步。

之后,他又去找关尹子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关尹子问他:“如今你是否已经知道自己射中靶心的道理?”

列子说:“现在明白了。”

听了他的回答,关尹子开心地说:“太好了!这样一来,你就算真正学会射箭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明白其中的道理。练习射箭应如此,治理国事和为人处世更应该如此。”——《列子·说符》箴言

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邯郸学步

很久以前,邯郸是赵国的都城,那里的人走路的姿势都非常优美。燕国寿陵有一个少年听说后,立即决定去遥远的邯郸学习走路姿势。

少年跋山涉水,终于到达了邯郸。他天天都到邯郸城最热闹的街市上,观察邯郸人走路的姿势。他看一会儿,又想一会儿,再走一会儿。但是不管他怎么努力学,走起路来还是不像邯郸人。他认为是自己原来的步法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就努力地忘却自己的步法,重新学习走路。

但是自此以后,他每次要抬脚走路的时候,都得先想一下怎么摆手、出腿、扭腰,还要想好步子得迈多大,这样想了半天,还没迈出脚,他就累出了一身汗。到后来,他不但没学会优美的步法,反而连走路的基本姿势都忘了,最后只得爬回家乡了。——《庄子·秋水》箴言

一味地模仿,非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甚至还会丧失自身的特色。邯郸城外

蛤蟆夜哭

艾子有一次坐船出海,晚上在孤岛停泊过夜。夜半时分,他听见有声音从船的底部传过来,为了一探究竟,他便趴在船板上,仔细地听起来。

就听见有个声音说:“龙王昨天下令,明日要杀光所有长着尾巴的水族,我是鼍,无法逃脱灾祸,心中十分恐惧,所以才大哭。你是一只没有长尾巴的蛤蟆,你哭什么啊?”

然后,艾子听见另一个声音微弱而颤抖地说:“好在我现在没长尾巴,可是又有谁能确定龙王不会追究我在蝌蚪时期长尾巴的事情呢,如果他追究,我也将会被杀戮。”——《艾子杂说》箴言

要想找一个人的差错,总是可以找到理由的。但这么做,只会导致人心惶恐,没有任何好处。

汉阴丈人

孔子的弟子子贡去楚国办完事情,在返回晋国途中路过一个叫汉阴的地方。他在那儿看见了一个正在准备种菜的老人,他挖了一条从地头通向井的地道,然后抱着个装水的坛子,取水浇地,很明显这样多费很多时间和气力。于是,子贡跟他说:“如今有一种工具,可以做到一日之内灌溉菜地百块,既节省人力又节省物力,您为何不试试呢?”子贡与老人

那个种菜的老人抬起头看着子贡,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子贡说:“有一种木制的工具,前轻后重,用它提水的时候,水就像往外抽水一样自动溢出来,速度非常快,这种工具叫做槔。”

听了子贡的话后,那个种菜的老人有些生气,他说:“我的老师告诉我,利用工具做的事都属于投机取巧,经常做投机取巧之事的人,必然有投机取巧之心。若是心中存有投机取巧之念,则表示纯洁已失,失去了纯洁,心神就无法安定,心神不能安定,就无法得道。我并非不知道有这种工具,我只是耻于用而已。”——《庄子·天地》箴言

凡事都有两面性,需要辩证看待。不能因为存在短处,就将其全面否决。种菜人为了维护传统,就否决了新科技的价值,这便是不可取的。

好沤鸟者

以前,东海的岸边住着一个非常喜欢海鸥(即“沤鸟”)的年轻人,而海鸥也非常喜欢他,并且非常愿意与他亲近。他每次驾船出海,都会有非常多的海鸥在他周围环绕,它们或盘旋,或站在他肩膀上,尽情地与年轻人嬉闹玩耍。一直以来,人和鸟儿都是和谐相处的。

后来,这件事被年轻人的父亲知道了,他对儿子说:“大家都说海鸥非常喜欢你,喜欢亲近你,明天你去抓几只来给我看看吧。”年轻人说:“这很简单。”

第二天,年轻人很早就驾船出海了,他左顾右盼,一直等着海鸥来找他。奇怪的是,那些海鸥如同看透了他的心思一般,都只在他头上飞来飞去,一直不肯往他身上落下来。年轻人试探性地伸手抓了一下,海鸥“唰”地一下全飞走了。——《列子·黄帝》箴言

与人相交,要与人为善,更要以诚相见。如果背信弃义,那么必然会为人所离弃。

好谀亡国

古人将奉承、谄媚称为“谀”,“阿谀奉承”是用来形容那些爱讲谗言的小人的。虢国国君就是个爱听谗言的人,他非常厌恶直言纳谏忠臣,也就是因为这样,围在他周围的都是些满口谗言的小人。这群小人整天陪着他吃喝玩乐,完全将国事抛诸脑后,最后,虢国被其他国家给灭了。国破时,那些平时围在虢国国君身边进谗言的人,都纷纷逃命了,竟没有一个人愿意保护他,只有一个国君从未正眼看过的车夫,驾车载着国君逃了出来。

车夫将国君一路护送到了野外的树林中,此时的虢国国君已经是饥肠辘辘,就跟车夫要吃的,车夫从车上取来了酒、肉脯和干粮给国君。看着这些食物,国君心里觉得很疑惑:车夫的车上怎么准备了这么多吃的呢?但是由于他实在太饿,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大吃大喝起来。酒足饭饱之后,他才问车夫:“你的车上怎么准备了这么多食物?”

车夫说:“这些食物都是提前备下的。”

国君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要提前准备这些东西?”

车夫回答:“这些食物是我专门为您准备的,准备的目的就是为了您不至于在逃亡的路上挨饿。”

听完他的话,国君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说:“照这么说,你是早就知道我会有国破家亡的一天了?”

车夫平静地说:“嗯,我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的。”

听完,国君大怒,喊道:“你既然都清楚,为何没有早告知我?”

车夫说:“能入您耳朵的都是奉承话。若那时我去告知您此事,一定会惹得您不高兴,说不定您一气之下会杀了我呢!那样的话,今天就会连一个护送您的人都没有了,更不用提给您送吃送喝了。”

听了车夫的话,国君异常气愤,他指着车夫骂道:“你这个胆大妄为的浪徒子!居然敢污蔑寡人,就不怕我惩罚你吗?”

车夫见时至今日国君仍没有醒悟,半点悔改之心都没有,只好改口说:“您莫要生气,都是我不对。”

之后,他们继续驾着车往前走。过了一段时间,国君的怒气平息了,再次开口问车夫:“为什么我的国家会灭亡?你来说说看。”

吸取了上次教训的车夫说:“这一切都因为您太仁义贤明了。”

听了他的话,国君高兴地说:“那你再说说,为何我这样贤明的君主要在外流亡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